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2022-05-13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就业问题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就业是每个社会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每个家庭自给自足幸福生活的源泉。就业问题是每个具有生存能力的个体必须解决的问题,随着高校教育的逐渐普及,大学生和研究生数量的扩招,以往的物以稀为贵的研究生就业时代已不复存在,研究生同样也面临着就业方面的问题。

第一篇: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城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以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城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我国进入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数量剧增。由于体制、机制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生活在城市边缘,成为新的弱势群体,是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一大隐患。失地农民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关键在于失地农民是否能够顺利就业,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未来生活保障的根本途径,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城镇化;失地农民;就业

为了更好的了解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在2014年的1月—2月春节期间,在外出务工的农民都回家过节的时候,通过现场发放调查问答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情况。在调查的区域上,选择了麻城市近郊的新开发的新区的部分失地农民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问卷,作进一步的分析。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失地农民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收入状况,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等方面做出的调查。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

1.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年龄偏大,结构性失业现象突出

从数据分析,失地农民的年龄普遍偏大,18-35岁的失地农民只占总数的26%,35-45岁的占总数的30%,即18-45岁的求职者只占失地农民总数的56%,而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大部分的职位要求都要求在45岁以下,这就使得45岁以上的求职者没有或者很少有适合的工作岗位,而这部分求职者站到了44%,这样就将他们排斥在再就业的名单之外,使得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

2.失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所从事工作的稳定性差

小学初中学历的失地农民加起来占到了72.5%,这就使得他们从事的工作总是低端的,而且是极端的不稳定,有稳定工作的只有25%,大部分从事的都是建筑类的短期工作,如这个工地完工之后,他们又要找下一个工地,不能长期在一个地方稳定的从事某一个工作。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从事一般都是个体工商户,做一点小本生意。

3.失地农民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就业的层次比较低

有技术职称的只有4%,一技之长的只有22.5%,外加上有工作经验的只有15%,而什么都没有的达到58.5%,占到了绝大多数,这就使得他们从事的工作层次较低,大部分从事的是服务性的行业,如保安,保姆,餐厅的服务员,小区的清洁工的,这类工作的特点就是没有劳动技能的要求,但是一般上班时间长,工资待遇较差,平均工资在2000左右,而且没有劳动保险,国家要求的五险一金也基本没有.

总之,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是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最终走向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为解决失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及建议,以便探讨。

1.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土地是农民的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命根子,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意义,失去土地,使他们失去了生活的依靠。政府应该完善征地制度和补偿制度,尽可能的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为此,相关部门要严格管理土地的征收,提升农民在土地增值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实行厉行节约节使用土地,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使耕地面积不减少。

第一,要控制征地的范围,防止滥征土地。要区分征地的性质,是公益性用地还是经营性用地。如果是公益性用地,政府应该按现行的地价给予被征地农民足够的补偿,而不能蓄意压低地价,获取中间的利差。如果是经营性用地,那么被征地农民和征地的企业应当按照市场机制,公平协商,最终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第二,改善征地的程序,提升征地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在征地前,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充分告知被征地的农民,使他们了解征地的原因,用途,规划,补偿标准,让农民有充分的知情权。

2.健全补偿机制

首先要健全补偿机制。当前我国补偿机制比较片面,且规定的补偿金额弹性不较大,标准较低,远远落后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修订当前的土地管理办法也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方法之一。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应该努力研究更加公平合理的补偿机制。

其次,提高补偿标准。当前,我国的征地补偿只针对与土地和土地上的农作物进行补偿,标准偏低,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土地价格也是节节飙升,而给农民的补偿标准确是一成不变,使得很多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的暴力强拆,农民上访持续不断,这无疑就加大了征地的难度,严重的阻碍了城镇化进程的有序推进。

最后,补偿款要及时到位,最快的发放到农民手中。禁止以各种名义私自截留,挪用征地补偿款,改革由上往下层层发放的体制机制,避免各级政府层层截留,让农民在银行开立户头,直接由银行将补偿款支付给失地农民,减少中间环节,堵住漏洞。

3.建立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体系

(1)建立失地农民的就业服务体系。首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方向进行指导。根据失地农民的自身的条件,指导他们适合在哪一行发展,在什么部门就业比较有优势,使他们找工作更有针对性。同时,更新农民的就业观念,使他们更能适应市场上的需要,增强就业的适应力。

其次,建立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积极组织适应失地农民的专场招聘会,在线下,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信息网,及时更新就业信息,对招聘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招聘信息真实有效。

(2)建立失地农民的失业保险制度。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有鉴于此,政府首先对失地农民进行统一的登记,对符合领取失业救济的农民办理相关的手续,让他们定期到劳动保障部门领取失业保险金。对于资金来源,由政府和村集体来负担,在资金的使用上,则是专款专用,由财政部门负责监督。通过采取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失地农民的失业风险,为农民更好的再就业提供制度保障。

(3)成立农民创业基金。实现农民在当地自主创业从而实现就业。但是创业首先面对的问题是资金缺乏,失地农民自由资金有限,银行贷款对于失地农民而言不太现实,因此,创业基金就显得特别重要。只要失地农民有好的项目,就可以申请基金的支持,同时政府在财政税收税收方面给予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支持。(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亚忠.城市化中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中政府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

[2]吴婷.城郊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巧报镇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1

[3]陈肖艳.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

[4]蒋沥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政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5]李国健.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

[6]何勇海.“還我农民身份”值得反思[N].广州日报,2005-11-17

[7]李瑜.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K就业的困境与对策[M].湘湘二农论坛.2010(8).

作者:方新平

第二篇:对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

摘 要 就业是每个社会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每个家庭自给自足幸福生活的源泉。就业问题是每个具有生存能力的个体必须解决的问题,随着高校教育的逐渐普及,大学生和研究生数量的扩招,以往的物以稀为贵的研究生就业时代已不复存在,研究生同样也面临着就业方面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广东省招收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对广东省高校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剖析,有利于认清高校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就业现状,丰富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就业现状的认识,并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指出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对研究生加强自身就业能力提供相关建议,从而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对推动体育舞蹈的发展和提高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体育舞蹈 研究生 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解决就业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一直以来就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的更高一级教育,它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它是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是培养高、深、尖人才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力量和具体手段。因此,研究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体育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高校体育相关专业的出现也是顺应社会、经济、文化需求的必然产物。体育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增加,现今在社会待就业人群基数本来就很大的情况下,大学逐年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度亦如雪上加霜逐年增加,与此同时,研究生也在大幅度扩招,这导致研究生就业形势也很严峻。而隶属体育学科里面的这个新兴的体育舞蹈项目的研究生的就业是否会受到主流的就业形势的影响,因此,对目前广东省高校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做一个全面的详细调查,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把实际问题详细化、具体化,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体育舞蹈在高校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搜索中国知网查找国内外关于“研究生就业”的文章有1726条,关于“研究生就业现状”142条,关于“体育研究生就业现状”的文章有50条,而对于体育学科里的某个专业的某一具体方向的研究生的就业现状的相关论文则不足5篇,而对体育舞蹈方向的研究生就业现状的相关文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内外对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主要为研究生就业现状,研究生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研究生就业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总结国内外对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所以研究成果,本人认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历史背景和目标任务与西方硕士研究生不尽相同,这就说明各国各地区均因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就业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不能照葫芦画瓢而应当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办法。因此对广东省高校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问题的研究应当结合市场需求和把握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就业政策,研究过程中对就业市场要有全面、客观、理智的认识。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广东省高校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就业的结果,对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进行现状调查和客观分析,才能对广东省高校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顺利就业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广东省是全国体育舞蹈发展较好的省份之一,广州体育学院是广东省唯一具有招收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高校,所以体育舞蹈方向的研究生就业现状在其它高校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研究成果可成为其他地区的高校借鉴与参考。因此,如何根据变化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推动高校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提高体育舞蹈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由于目前广东省只有广州体育学院有资格招收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的资格,所以本论文以广州体育学院所有已经毕业的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以及在读的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书籍、期刊等文献资料,收集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网络收集资料,分析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中提炼与本课题相关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应用。

2.问卷调查法。对历届体育舞蹈方向毕业生和在校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法:访问主管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和教师,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SPSS17.0和Excel的统计和分析。

4.逻辑分析法。贯穿整个论文中,实地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都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结果与分析

(一)广东省高校体育舞蹈方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

体育舞蹈自传入以来,不到30年的时间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体育舞蹈领域里的一支新生力军,发展速度之快与发展规模之大,已令全世界瞩目。同时体育舞蹈也已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可、接受和热爱。当前我国各地都在不同程度地开设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体育舞蹈学校或在学校中设立体育舞蹈项目,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全国已有20余所,每个专业学校的学生人数一般在100-200人之间,而且每年从中专或大学毕业的专业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近年来体育舞蹈专业教育办学在我国呈现出越办越热的势头,专业院校这一群体也越来越强。跟其他文体类项目相比,体育舞蹈开展的时间相对较晚。该项目的研究生的培养,更是在这几年才开始。全国各个高校体育舞蹈的升温提供了很多就业的机会,教育系统成为是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主要就业市场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致使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意识渐浓,体育舞蹈项目在大、中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中大受青睐,体育舞蹈大众化、生活化己是大趋势。社会对体育舞蹈健身教练的需求量也会增大,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就不再局限在体育教师这一角色,而是将有更多的毕业生从事社会群众体育工作。

(二)广东省高校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1.广州体育学院已毕业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签约情况及就业单位性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25人中有22人签约,约占总数88%,另有4人未签约,约占总人数的12%,签约情况总体较很乐观。已经签约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的性质的22人中, 签约高校的有18人且从事与体育教育相关工作,4人签约情况未写明。从事的体育舞蹈专业教育工作有12人,从事的公共体育教育工作的有8人,且从事体育舞蹈专业教师工作的研究生大多数为毕业较早几届的学生,而从事公共体育教学工作的近几年毕业研究生较多。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体育舞蹈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在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的前提下,对高学历的体育综合人材有着很大的需求空间,这也就要求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不但要学习好自己专业还要加强学习其它体育项目的意识,以满足当下高校对人材的需求。

2.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程度

通过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的满意度调查来看,研究生总体上的就业满意度较高。首先,从考研的原因来分析可以看到有90%的学生是以“增强专业技术进入高校工作”为目的而考取研究生的,这显然是与就业结果达成了较为和谐一致的结果。但通过对目前在校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访谈,我们发现却有如下几个与以往毕业研究生不同的调查结果:前几届毕业的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值高一致,但“考研热”的升温和研究生大量扩招使研究生的就业优势不再像从前那样明显。今后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形势和满意度能否像此调查结果一样满意度高而成为一个的转折点呢?在校研究生对自己所学的体育舞蹈专业的就业前景的看法又会怎样呢?结果显示60%的研究生看好本专业就业形势,而40%的研究生对就业形势持悲观的态度,通过从互联网以及各人才市场招聘情况统计看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高校需求信息量并非像体育和艺术的其他专业一样那么大。但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对高学历的体育舞蹈方向硕士却又很大的需求量,所以关于就业形势的满意度更大的取决于学生的就业期望。

(三)影响广东省高校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就业因素分析

影响广东省高校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就业因素有很多,本论文主要从主、客观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主观方面主要是研究生自身因素方面,通过调查显示:在自身因素方面: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及研究能力对就业因素的影响程度占70%,社会交往关系能力占20%,思维意识能力占10%。客观方面则主要体现在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外部环境方面。结果表示,社会市场的对体育舞蹈硕士研究生的需求起着主导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高校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为国家输送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地方,学校专业设置决定着培养和输出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学校还需与市场相协调,针对性的市场需求的学生。在研究生就业问题上,通过调查显示,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认为在学校的专业设置基本合理,但对于技术难美型的体育舞蹈项目应该在技术课程设置上有所改动。其次,调查还显示,高校在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的发布缺乏相应的指导,家庭在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上给予研究生的帮助不是很多,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就业情况。

(四)新形势下促进高校体育舞蹈方向研究生就业的对策探讨

紧抓市场需求,顺应体育舞蹈发展形势,以适应社会变革和文化大发展为准则,制定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机构和高校应努力研究国内外最新理论与实践知识,并融入到教学中,有目的的结合新形势更新教学资源,紧跟时代迅速发展的步伐,始终与现今社会实际的需求相联系,使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得到提高。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校需结合社会市场需求针对性的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提高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软硬实力。

社会市场方面,要尽可能的为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创造就业机会,创造良好稳定的就业机制。另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强化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体育舞蹈方向硕士研究生更要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就业问题的大趋势,总而言之,想要在就业大作战中取得成功,作为一名研究生首先要提高自身专业技术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要把握就业形势,了解就业动态,调整就业倾向,适当的降低就业标准,提前做好职业规划,调整心理状态来获得自己较为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赵贝贝,李昕,王磊.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8.

[2] 孙章丽.对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探究与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

[3] 王一鸣.师范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措施[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4] 尹发跃,彭彬,侯顺.当前我国研究生就业趋势研究[J].中国研究生.2008.1.

[5] 张帆,沙军.上海高校研究生就业供需前景预测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23.

[6] 李伟,董亮.硕士研究生就业态度与就业对策探析[EB].基金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基于职业发展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课题号:2008JG13.

[7] 郑志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贵州体育科技.2006(2):47-49.

作者:刘玉婷

第三篇:英语专业就业现状及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近些年,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的需要,英语专业出现了过热的现象。国内80%以上的大学都开设了英语专业,一味地迎合市场而又近乎盲目的扩招,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逐渐失去了原本的竞争优势。本文以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017届毕业生为例,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以探索解决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对策。

【关键词】英语专业 就业难 就业质量 2017届毕业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英语高考政策变更等原因,纯语言学习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在职场上失去了原来的竞争优势,市场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就业难、就业质量不够好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造成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够好的因素有很多,查找根源,提出有效的就业对策至关重要。

一、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我校英语学院2017届英语专业毕业生共计532人,截止2017年6月30日,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3.8%。在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中,找工作的毕业生占比为71.24%,去向主要为英语教师(占比达58.57%)、翻译、销售、文秘等。与往年的就业情况相比,近几年的就业质量都不太理想,能够去大型国有企业、公立学校、知名民营企业的毕业生凤毛麟角。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一方面,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数庞大;另一方面,市场设置的门槛越来越高,岗位缺越来越少。市场无法吸纳接收如此之多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势必一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不得不到其他非英语的岗位去谋求工作机会。造成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以及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有很多,找到问题所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英语学院2017届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截止2017年6月30日)

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之原因探析

从社会层面来说,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单纯以英语为专业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企业更青睐会英语并具备其他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且具有公六证书,这样的毕业生在市场上是很受欢迎的。当然,也有一些单位可以提供纯语言为主的工作岗位,如翻译、口译、英语教师等,但这样的工作岗位对英语专业技能要求很高,不仅需要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还需要通过层层筛选的考试、面试,能够顺利走上这些岗位的毕业生少之又少。

从学校层面来说,首先,我校英语学院英语专业分为教育、文学、翻译三个方向,但实际上除了教育,其他两个学科的学科性较弱,最后三个方向实际又归元为了单纯的英语专业学习,在市场上并不能较好地提升竞争力,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难以“推销”出去。其次,由于高校扩招,全国80%的高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专业设置雷同且盲目扩大招生,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再次,英语专业的学科结构狭窄,与其他学科相对独立,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能够较好地与市场要求接轨,最后导致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够因英语专业而被市场全部吸收,部分毕业生从事的工作甚至与英语无关。最后,我校英语专业男女比例一直不平衡,有的班级甚至达到了男女比例1:14,由于女生较多且女性在就业方面有一定的偏好(青睐有编的岗位)也导致了就业难。

从毕业生本身来说,他们自身的问题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或者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第一,受传统就业心态影响(包括毕业生家长),毕业生希望能够在大城市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如公务员、有编教师),偏远地区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但这样的岗位几乎都是需要通过公招考试才能够获得,而现实是532名英语专业毕业生,通过公招的只有3名。偏远地区(例如新疆)也提供了可以不用参加考试就能有编制的教师岗位,但毕业生因为怕吃苦和离家远等原因不愿意去。第二,毕业生严重缺乏职业规划,他们对就业形势不关注,对企业需求不了解,对自身发展不重视,到了找工作的时候力不从心。笔者曾对532名毕业生发放过职业规划的调查问卷并附带有职业规划表,调查显示:仅有69.7%的学生有初略的职业规划,不到50%的学生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第三,学生自身能力有限,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虽然我校英语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但英语学习更重要的是靠学生自己努力。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呈现橄榄球状,水平高和水平低的都是少数,绝大部分属于中间水平。水平高的挑工作,水平差的什么工作都愿意去,然而就业困难的恰好是这中间部分,他们对工作有较高的期望,但是自身英语水平又达不到企业要求。

三、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的对策

第一,加强就业指导,正确引导学生就业。在学校开设《就业指导》以及《职业规划》两门课程之余,毕业班辅导员还需要对毕业生进行点对点的就业指导,如和毕业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就业的意向,帮助毕业生修改简历,培训毕业生面试技巧、回答毕业生就业难题等。通过点对点的就业指导可以清楚把握每一名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最新就业状态,帮助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

第二,加深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一方面开拓新的企业合作机会,另一方面利用校友资源维持原有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鼓励企业到校园中来办宣讲会,积极带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实习,让企业和毕业生双方增强交流,不仅可以带来很多的工作机会,提高就业率、就业质量,而且这种友好合作的模式还可以延续,惠及下一届毕业生。

第三,优化英语专业结构,在英语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交叉学科。依托外语类院校语言的优势,构建多元化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利用学校其他院系的资源,结合英语专业学科设置特点,通过交叉授课的方式,将两种或多种学科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以往的教育、文学、翻译等方向因为市场需求问题可以将班级减少,另外增设其他就业前景较好的学科方向。这样不仅可以让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也可以很好地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第四,帮助英语专业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正确定位自身。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生本人来说,需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找工作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辅导员应鼓励学生到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或者农村去锻炼,要勇于承担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例如想考公招但是又能力不够的毕业生可以通过“特岗”教师或到边远山区教书,实现自己成为教师的梦想。

第五,毕业生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无论英语是作为工具或者专业技能,都需要毕业生对于英语学习有着较高的水平。除此之外,毕业生还需要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参加相关的技能比赛、考取一些资格证书、第二課堂活动等。毕业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毕业就业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四、结语

虽然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诸多的难题,就业形势也不如往年,但就业的市场还是很广阔的,关键是毕业生需要早作准备,且准备充分。促进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需要学校、政府、企业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面对现如今日趋发达的市场经济,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们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早作职业规划,通过加强英语专业学习和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来沉着面对就业竞争。此文就业数据来源于学校就业办统计以及毕业班辅导员的调查,不能涵盖所有外语院校同专业情况,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扬.大学专业与工作匹配研究: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82-88.

[2]岳昌军,杨中超.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及其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32-47.

[3]姜博洋.“二次创业”解决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J].科技信息,2010(24):460-461.

[4]宋殿娇.当前英语专业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界,2007 (12):201-202.

[5]吴树奇.高校英语专业教学适应人才就业新形势的对策[J].就业与创业,2011(7):129-130.

作者简介:蒋雯雯(1986-),女,重庆永川区人,现任职于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西方文论。

作者:蒋雯雯

上一篇:文化产业管理论文下一篇:大学生消费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