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心理干预

2024-05-16

产后出血的心理干预(精选十篇)

产后出血的心理干预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选取2009年1月—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400例为干预组, 随机抽取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400例为对照组。2组入选标准为:足月单胎头位, 无头盆不称, 无妊娠合并症, 无心理问题。经统计学处理, 2组资料在年龄、学历、孕次、孕周、新生儿性别、体重上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 L, 或产后2 h内出血量超过400 m L者。

1.2 方法

(1) 自行设计不良情绪问卷对入院待产孕妇进行调查, 入院时由1名责任护士发放问卷, 讲明内容、填写注意事项, 产妇当场填写, 当场收回,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 (2) 心理干预。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由责任护士和助产士根据自行设计不良情绪调查问卷的调查情况进行心理指导, 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 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和分析, 调整产妇情绪。向产妇详细讲解分娩各产程生理过程及临床表现等, 并教会产妇产程配合技巧;向家属讲解产妇心理、生理特点及需求, 以及科学喂养婴儿方法, 正确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使产妇为迎接小宝宝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实现对产妇的情感支持。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干预组产妇不良情绪统计结果显示:由于分娩过程中存在许多不适, 很多产妇不同程度地会对分娩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表现为沉默、抑郁等负性心理行为, 见表1.

2.2 2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见表2.

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干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不良情绪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严重者可促使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引起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分娩过程存在着许多不测和不适, 以致很多产妇会对分娩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而女性生殖系统功能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直接控制, 产妇受到周围各种刺激后出现的不良情绪反应, 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2], 进而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发生功能紊乱, 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 交感神经兴奋;女性生殖器官平衡失调, 产生肌肉紧张、抑制宫颈扩张, 也可能降低缩宫素的作用而影响分娩;紧张、恐惧、担忧、烦躁、焦虑、悲伤、忧郁、大怒及过喜等不良情绪也可能引起产妇循环紊乱;所有这些最终抑制宫缩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胎儿窘迫、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后果[3,4]。

为避免和减少此类情况发生, 我们应重视对产妇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及时对产妇实施心理疏导,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供相关信息, 帮助产妇家属认识到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减轻产妇负性心理, 帮助产妇树立自信心。护理方面应该从产前、产时及产后全面着手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产妇不良情绪的积极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同时提示, 不良情绪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存在密切相关, 从躯体、心理、社会生活等方面给予产妇心理支持, 及时调整产妇的心理状态, 使产妇轻松愉快地完成分娩可减少分娩并发症。

初产妇从周围听到有关分娩的负面诉说或经产妇有前一次分娩的痛苦感受, 使她们非常害怕分娩, 尤其对疼痛、难产、出血及生命危险更为担心。所以从妊娠期开始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进行孕期健康教育, 讲解分娩相关知识, 及时对产妇的生理、心理及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在饮食上多给予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 利于产后恢复。怀孕期注意合理、适当地活动, 既有利于分娩又可以调节心理状态。入院后由责任护士介绍医院环境, 讲解分娩的注意事项和基本知识, 使产妇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增强顺利分娩的信心。

产时主要是严密观察产程, 减少产妇体力消耗。分娩时由于宫缩痛, 特别初产妇产程较长, 产妇往往产生焦虑、急躁的心理。第一产程:鼓励产妇在宫缩间歇时补充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 指导或帮助按摩下腹部及腰骶部以减轻疼痛;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分娩知识宣教, 指导产妇调整呼吸、放松心情或者听轻音乐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缓解压力。第二产程:医护人员要更加关心、体贴产妇的痛苦, 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 缩短产程, 多以表扬鼓励的语言给予心理支持。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 立即告知新生儿已安全出生, 并用赞美的语言描述新生儿, 充分调动产妇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总之在整个分娩过程给予产妇生理、心理及情感上的支持,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顺利度过分娩全过程, 能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产后母婴早接触、早吸吮及实行母婴同室, 既可加速母亲生殖器内分泌生理功能的恢复, 促进子宫复旧, 又可增进母子感情, 加快产妇心理适应, 尽早进入母亲角色。同时还可减少宫缩乏力, 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产妇情绪的稳定是有利于康复的重要环节, 解除顾虑、消除其心理障碍;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 让家属协助做好产妇心理安慰工作。此外, 医护人员要加强医德医风的修养, 关心体贴产妇, 尽可能满足其正当要求, 使产妇有一种亲切感, 愿意配合治疗, 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风险。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 心理上会出现不同的变化, 恐惧及贫血会导致产妇更加烦躁不安;尤其是初产妇, 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因此, 要在积极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 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 解除产妇的思想顾虑, 稳定产妇的情绪, 以亲切的语言及体贴安慰的动作取得产妇的信任, 以促进产妇的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产妇400例为干预组, 随机抽取400例为对照组, 对干预组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 对照组为常规分娩法。比较2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出血发生率高于干预组 (P<0.01) 。结论 对产妇不良情绪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可以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 促进产妇康复。

关键词:产后出血,心理干预,应激,宫缩乏力

参考文献

[1]苏应宽, 江森.临床产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556.

[2]孙荣霞.积极心理干预对产后出血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2 (6) :95-96.

[3]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68.

产后出血的心理干预 篇2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产后出血产妇所致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70例产后出血产妇,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 评价心理干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SAS、SDS评分干预前、后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SAS、SDS评分干预前、后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 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护理;心理状态;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500 ml, 剖宫产时≥1000 ml, 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1]。产后出血其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2]。出血不仅导致产妇发生生理变化, 还对产妇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 如易产生烦躁、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不良的心理反应容易加重病情, 尤其是焦虑、抑郁情绪可以使产妇出现产后心理障碍, 严重的会出现产后抑郁症。心理干预护理是以心理支持为基础, 将应激处理、健康教育与应对技巧有机结合, 鼓励患者说出所想的问题和心理矛盾, 从更深层次改变其错误认知, 改变其对疾病不正确的观点, 教会患者正确的应对方式和技巧, 帮助患者分析和认识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适应应激能力, 积极应对各种不良刺激, 从而减轻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3]。对于产后出血产妇, 加强心理干预护理, 可以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本文对70例产后出血患者分组后分别实施两种护理模式, 观察其在改善产后出血所致产妇焦虑和抑郁方面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三明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妇产科产后出血的产妇70例,平均年龄25.5岁;初产妇48例, 经产妇22例;顺产52例, 剖宫产18例;出血原因:宫缩乏力51例, 产道损伤10例, 胎盘残留9例;排除有传染病史及凝血功能障碍、精神障碍产妇;将7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5例。两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同时, 产妇及家属均同意参与该研究, 该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符合伦理要求。

1. 2 治疗方法 两组产妇均按产后出血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即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治感染等。

1. 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实施心理干预护理, 具体方法包括:①评估心理状况及实施心理干预:经积极治疗, 病情稳定后应详细评估产妇的一般情况及观察情绪状态的变化;询问产妇对本次分娩的期盼和实际体验;回忆分娩情景的频率;对分娩的感觉;观察母婴之间接触和交流情况;重点了解产后出血产妇有无焦虑、抑郁情绪, 针对发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护理。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与产妇的沟通, 聆听产妇的倾诉, 理解产妇的感受, 了解其所担心的问题及其程度, 给予针对性的解释。用产妇能听懂的语言进行交流, 语言亲切, 态度和蔼, 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 鼓励和表扬产妇。要尊重产妇并给予同情, 不向产妇提要求或强制其做决定, 并接受各种行为表现。应耐心的向产妇讲解治疗及检查的目的, 通过交谈、抚摸、握手等方式转移产妇的注意力。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让产妇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③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因大多数产妇缺乏必要的常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重视新生儿性别, 易出现情感脆弱、焦虑等不良情绪[4], 所以应侧重改变产妇的错误认知, 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 并针对其存在的困惑进行疏导, 让产妇消除顾虑, 放松心情, 精神愉快, 使其树立乐观自信的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5]。④争取家庭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医护人员应主动给予产妇关爱与关心, 使其增加安全感。同时, 争取家属关心、照顾及支持并做好出院指导。两组产妇分别在分娩后第1天(干预前)及出院前1天(干预后)评估其焦虑、抑郁程度。

1. 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使用Zung开发的SDS和SAS对两组产妇在心理干预护理前、后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进行评测。评估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S、SDS评分在干预前、后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在干预前、后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2。

三、小结

对于产后出血产妇除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治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外, 护士应积极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产妇比较容易出现心情压抑、沮丧、情绪淡漠, 甚至焦虑、恐惧、易怒心理, 这些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 可以理解为是正常生理活动中的局部状态异常, 具有明显的偶发性、暂时性, 常由一定的情境诱发, 当脱离该情景之后, 个体的心理活动则会恢复正常[6], 只有少数产妇会导致产褥期抑郁, 针对产后出血产妇给予心理支持、咨询与干预, 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 为产妇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及社会支持, 指导产妇对情绪及生活进行自我调节等心理干预护理措施, 可以帮助产妇摆脱出血或分娩产生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态。该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SAS、SDS评分干预前、后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SAS、SDS评分干预前、后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 产后常规护理措施

★ 产后两个月出血的调理食谱有哪些呢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

★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 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

★ 护理专业论文

★ 精神科护理论文

★ 护理论文修改

★ 手术室护理论文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干预 篇3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干预

【中图分类号】R714.4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00-01

产后出血已经成为剖宫产常见并发症。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多,而剖宫产产后出血将对产妇带来巨大的生命威胁,为保住产妇生命必要时需进行子宫切除。现就剖宫产产后出血42例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干预进行重点探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共分娩1056例,剖宫产255例,剖宫产率24%。发生剖宫产产后出血42例,产后出血率16%。其中出血量最多为830ml。

1.2 診断标准

产后出血高:胎儿分娩后24小时出血量大于500ml。

严重产后出血:胎儿分娩后24小时出血量大于1000ml。

显著严重产后出血:胎儿分娩后24小时出血量大于1500ml。

大量产后出血:胎儿分娩后24小时出血量大于2500ml。

2、结果

2.1 出血原因

本组42例产后出血产妇中,有30例是宫缩乏力造成的(71.4%),有2例是前置胎盘造成的(4.7%),有5例是切口撕裂造成的(11.9%),有5例是精神因素造成的(11.9%)。

2.2 治疗结果

4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中,1例为子宫体部剖宫产,其余都是子宫下段剖宫产,其中有10例出现失血性休克,有4例采取了输血,有1例全子宫切除,有3例采取宫腔填塞纱条,无一例死亡。

3、讨论

经分析发现,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明显要比自然分娩的高,在诸多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中,胎盘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干预,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分析原因并对症治疗,是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

3.1子宫切除

子宫切除是产后出血无论如何都无法有效消除,为挽救产妇生命不得已而采取的方法,在实施该手术时,必须要做好抗休克和及时输血工作,将出血源切掉成为了止血的关键。

最终采取了子宫切除术。实施该手术的基本为年轻女性,保留部分子宫组织有助于内分泌的调节和免疫系统的维护,但对于羊水栓塞等最好采取全子宫切除,在整个切除手术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补液、有效扩容、积极输血。

3.2 控制产妇情绪

精神因素也是造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一大原因,对个别情绪敏感、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产妇,术中一旦得知所生婴儿时女婴时非常容易情绪失控,造成术中出血或产后大出血。本组5例因精神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产妇,经过积极处理后逐渐好转,对于这部分产妇,最好不要在术中透露所生婴儿的性别。

3.3 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人工流产率

相比于无不良孕产史的产妇,那些曾经做过人流的产妇,因胎盘因素而引发出血的几率明显要高,对于因胎盘前置等因素引发的出血必须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对产妇进行严格的产前检查,一旦发现胎盘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本组42例产后出血中,有24例是瘢痕子宫,二次手术也是引发产后出血的一大原因,因此,减少剖宫产也是降低二次孕产风险。再加上“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的思想越来越普遍,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在该方面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所以,对于那些曾经做过人流的产妇,要对他们进行严格全面的检查,并就检查结果做综合考虑,然后决定是否适合实施剖宫产。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剖宫产手术本身就是引发产后出血的一大因素,而大量临床实践也证实了,自然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总之,降低剖宫产率已经成为避免产后出血发生的有效途径。

据权威统计显示,一线城市剖宫产率大约为70%,而本研究中的剖宫产率为24%,虽然我院在此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控制,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剖宫产率正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产妇害怕分娩阵痛、害怕自然分娩对身体带来的巨大伤害以及提高新生儿的体制,拒绝接受具有一定风险性的临床干预,最终她们选择剖宫产来缩短分娩时间,减轻分娩痛苦。此外,许多产妇家属在重男轻女思想、以及传统好生辰八字有好命思想的作祟下,完全不顾产妇个人主观意愿和身体状态,强烈要求医院在指定日子实施剖宫产。所以,为了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必须要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让产妇及家属明确自然分娩的优势,做好产前心理辅导工作,消除产妇恐惧心理,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提高自然分娩率。

总而言之,剖宫产并非分娩的唯一安全手段,严格掌控剖宫产指征,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让孕妇明确剖宫产的适应症和相关风险,尽量降低剖宫产率,进而全面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余展.145例剖宫产后产后出血治疗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19)

[2] 张秋君.87例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 2014(09)

干预精神心理应激预防产后出血 篇4

1 临床资料

选择以2003年1月经阴道分娩的产妇405例为干预组,随机抽取2000年以来经阴道分娩的产妇405例为对照组。统计学处理2组的年龄、学历、孕周、孕次、分娩次数、新生儿性别、体重均无显著差异。

2 应激源的产生

2.1 紧张恐惧心理

初产妇从亲友处听到有关分娩的负面诉说经产妇有前一次分娩的痛苦感受,她们对分娩非常惧怕,尤其对疼痛、出血、难产、胎儿畸形及生命危险更为担心。加之待产室陌生和孤独的环境产房频繁叫嚷的噪音,均易使产妇产生极度恐惧、紧张的心理。

2.2 忧虑心理

此心理是产妇最常见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应激源,可严重影响产妇的心理及情绪,如受传统意识的影响,担心胎儿性别不理想受到歧视和报怨,有过不良孕产史及合并症。

2.3 焦虑急操心理

分娩时阵阵宫缩疼并且渐频繁和疼痛强度增大,特别初产妇产程较长,产妇往往产生焦虑急躁心理。

3 干预措施

3.1 设专职责任护士

运用现代护理观念以满足经产妇的需要为中心,以解决产妇的健康问题和顺利分娩为目标,对其心理、精神、健康问题进行评估、诊断、制订措施,有针对性地给予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强调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

3.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保证。产科的医护人员应热情主动地迎接新入院的产妇,耐心细致地做好入院介绍,使他们尽快消除陌生感,适应新环境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3.3 做好产前教育

对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通过图片、资料、录像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使产妇对妊娠、分娩的生理解剖及产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了解,以消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并在产程中积极配合。给产妇及家属讲解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政策,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给产妇以关怀和谅解,解除产妇思想顾虑,以坦然、愉快的心情接受分娩。

3.4 注意产时监护

教会产妇无痛分娩的要诀。指导产妇在宫缩时深呼吸、精神放松等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及时调整产妇心态,同时给予足够营养,体贴关心产妇,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3.5 24h母婴同室并早开奶

反复强化母乳喂养的好处,生后30min即应实现母亲与婴儿皮肤接触,由护士协助半小时内开奶,按需哺乳,每次吸吮母乳不应少于30min,严格24h母婴同室。

2组比较见干预组比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2h、24h产后出血量有极显著性(P<0.01);产后出血率降低,有显著性(P<0.05)。

4 讨论

(1)责任护士有更多时间和产妇在一起,通过接触、交谈了解其思想动态,赢得产妇信任和支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监督。给其提供实际帮助,使产妇情绪稳定,精神愉快,提高应激力,减少产后出血。

(2)环境陌生,医务人员态度粗暴等,极易造成医患关系紧张,使产妇情绪恶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产妇心理应激减轻,消除烦躁不安带来的负性情绪,防止产妇宫缩乏力。

(3)通过产前教育给产妇解除知识缺乏带来的困扰,增强分娩信心,充分理解优生优育及计划生育的政策,摒弃旧观念,愉快地接受新生儿。调动家属的积极性,给产妇关怀和谅解,让其消除负疚及落寞心理,减少不良应激源的刺激,利于宫缩。

(4)教会产妇深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的技术,给以持续心理情感的支持,降低精神心理的伤害,消除焦虑急躁的不良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耐痛阑,使分娩正常,自然、健康的完成。足够的营养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应激力。

(5)产后母婴早接触、早吸吮及严格母婴同室,能增进母子感情。母婴互动既可促进母亲生殖内分泌生理功能的恢复,又加快心理调适,促使尽早进入母亲角色,消除因性别差异带来大喜大优的负性应激。所有这些都能减少宫缩乏力,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这在庞大的妇女人群中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力劳动内平衡、适应力和健康,更甚者引起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本文分析了精神心理应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产后出血的心理干预 篇5

【关键词】护理干预 自然分娩 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73-02

1 临床资料

200例均为我院2012年6月-2015年7月住院准备待产的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年龄21~32岁,孕37~41周。孕妇既往身体健康,单胎,无产科及内科合并症,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正常,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儿体重在2500g~4000g內,B超现实胎儿无脐带绕颈。两组产妇身高、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分娩全程护理干预支持且全程陪护。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3 认知干预

责任护士在接待产妇住院的时候,先向其介绍自己与产房环境以及住院环境,着重向其介绍产科主管医师与助产士的专业技术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给产妇带来安全感。为初产妇及家属讲解与分娩相关的知识,临产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症状,分娩和宫缩之间的关系等等,使初产妇及家属都能够正确认识分娩,了解分娩其实是一个正常生理过程,并和想象当中一样,并告知产妇在分娩时难免会有疼痛与不适,然而这种疼痛是可以忍受的,只需要放松心情,坦然面对分娩。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注意患者产后的出血量与血液凝固情况,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尿量、子宫复旧及宫缩情况,观察患者的会阴切口与肛门是否出现坠胀感。在进行宫底检查的时候,需要对子宫进行,把一些宫腔内残留的积血挤出来,这样的做法可以帮助子宫快速收缩。确保静脉输液通畅,精确测量出产妇的出血量,详细做好危重症护理记录。

观察指标

(1)分娩结局:① 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剖宫产、阴道手术助产。② 总产程。③新生儿出生情况:用Apgar评分,0~3分属于重度窒息,4~7分属于轻度窒息,8分以上属于正常。④测量产后2h出血量:把秤重法与容积法互相结合。当胎儿分娩出来,羊水流完以后,将有刻度的计血器置于产妇臀下部,直至产后2h;将敷料(湿的)称重之后减去分娩之前敷料重量(干重)除以1.05,即敷料上面的血液量(ml),再把两者相加在一起,即产后2h的出血量。(2)在分娩过程中应用镇痛剂、镇静剂、缩宫素的情况。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两组数据当中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用t检验对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用Χ2检验对其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的比较:见表1。表1显示,观察组产妇在产程中的疼痛程度有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舒适的护理干预能提高产妇的舒适度,能够在分娩过程中使产妇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她的细心照顾,让产妇有安全感与信任感,降低产妇由于分娩期间紧张、焦虑、恐惧、不安心态而引起的难产几率,减少产后发生大量出血或产后抑郁的情况,使顺产分娩率得到提高。

表1 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的比较 例(%)

组别例数0级1级 2级3级

观察组100 1(1%) 31(31%)60(60%)8(8%)

对照组100 1(1%) 7(7%)51(51%)41(41%)

表2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的比较

组别例数第一产程(min)第二产程(min) 第三产程(min)

观察组00 328.73±103.29 42.27±11.625.69±0.38

对照组100525.25±112.1855.38±11.266.01±0.24

组别例数阴道手术助产剖宫产新生儿轻度窒息阴道分娩产后2h出血量(ml)

观察组1002101161.31±16.53

对照组1008258201.53±14.21

参考文献:

[1]孙玲平,王建国. 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探讨[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77-78

产后出血的心理干预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初产妇176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88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头位, 均无经阴道分娩的禁忌证。排除有精神障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患者。其中干预组年龄23~36岁, 平均年龄 (28.8±2.4) 岁;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 (39.1±1.6) 周。对照组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 (28.6±2.2) 岁;孕周37~43周, 平均孕周 (39.2±1.8) 周。两组在年龄以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①环境护理。保持安静、舒适、整洁、干净的病房环境, 使产妇可以充分的休息, 保持良好的体力。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产妇主动交流, 向产妇介绍分娩前后的注意事项、分娩的配合, 使产妇明确分娩时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 减轻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 树立分娩成功的信心, 努力配合医护人员。③产程护理。产妇进入产房后, 安排专人对产妇进行护理和陪伴, 减轻产妇的孤独、恐惧感, 减轻心理压力;如果产妇有要求, 可以允许其丈夫陪产, 给予产妇心理支持;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监测胎心, 第一产程向产妇讲解分娩的知识, 分散产妇疼痛的注意力, 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以减轻疼痛;在第二产程, 指导产妇在宫缩时正确的屏气、用力以及利用腹压[3], 将胎儿以及产程的进展情况告知产妇, 并给予产妇鼓励, 减轻产妇的焦急心理;给予镇静剂及缩宫素以加强宫缩, 减少出血;根据产妇疼痛的程度及耐受性, 适时给予药物镇痛或是镇痛泵镇痛。④产后护理。产后, 及时向产妇报告新生儿的情况, 并请产妇查看新生儿, 缓解产妇焦虑的情绪;为产妇擦净身上的血渍, 注意保暖后, 护送产妇回病房。由于产妇缺乏哺乳经验, 易出现焦躁不安、紧张的情绪, 导致子宫收缩受到影响, 发生产后出血[4]。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新生儿母乳喂养, 帮助产妇树立信心, 保持舒畅的心情, 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有利于产后泌乳、子宫收缩及产后恢复。

1.3观察指标: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比较两组产前抑郁、焦虑评分;②采用称重和容积法计算两组产后24 h出血量, 超过500 m L即为产后出血;③产后出血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当P<0.05时,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前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见表1。与对照组比较, 干预组产前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两组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见表2。干预组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3讨论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的过程, 产力、胎儿、产道及产妇的心理因素均对产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初产妇由于没有经验, 往往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 增加了体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以及内啡肽等激素的分泌, 严重影响着子宫收缩, 导致产程延长, 增加产后出血及难产的发生率[5]。本次我们通过对88例初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包括给予产妇提供良好的环境, 及时给与产妇心理疏导和安慰, 产时给与鼓励和指导以及产后体贴的护理和泌乳指导等措施, 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 干预组产前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降低 (P<0.05) ;干预组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因此,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由于于初产妇可以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 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值得广泛的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官爱萍.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8) :45-46.

[2]李晓红.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21) :48-49.

[3]钱灵岚, 王国飞.初产妇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 2009, 16 (10) :72-73.

[4]蓝根妹.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7) :56-57.

产后出血的心理干预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86例产妇均为本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诊治, 将她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3例。研究组产妇年龄为23~42岁, 平均 (27.34±3.11) 岁, 怀孕周期38~42周, 平均 (39.08±0.82) 周;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4~41岁, 平均 (26.54±2.87) 岁, 怀孕周期39~41周, 平均 (39.17±0.63) 周。两组产妇在普通资料与怀孕周期方面上相对比后发现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选择护理常规措施对产妇实行护理, 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实行心理护理, 具体方法为: (1) 分娩可以说是产妇心理上所要面临的巨大应激, 对其心理有着严重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对产妇的怀孕史及是否患有其他的疾病实行仔细询问, 对产妇心理上的状态实行评估, 制定出针对产妇心理方面的干预措施。 (2) 对其实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为分娩方面的知识, 向产妇仔细说明发生宫缩阵痛的原因, 并请已经分娩过的产妇来对分娩自身的体验实行介绍, 让其可以对分娩技巧有所掌握, 保持心态愉悦来迎接生产, 进而增加产妇分娩的信心。 (3) 护理者需增加和产妇之间的沟通, 用和蔼与热情态度来接待产妇, 给其介绍院内坏境, 对生产以前有抑郁、惧怕与担心等情绪产妇需耐心的倾听其诉说, 并陪同产妇去做每项检查, 进而打消由于陌生而给产妇引起的紧张感, 若产妇对检查出来的结果存在疑问, 需要仔细的解释, 来缓和产妇情绪, 怎让其信任感增强, 建设护患之间良好的关系。对过分担忧的产妇, 需及时的实行心理上的安慰, 从而消除产妇忧虑与恐惧的情绪。 (4) 在产程中产妇需消耗许多能量, 所以在产妇出现宫缩的时候应选择间歇流食的饮食让产妇食用, 进而将其体内能量增加。 (5) 在第一产程的时候, 需要了解其心理反应和自身的需要, 向其详细讲解分娩的过程, 指引其合理进食, 让产妇做好充分的分娩准备。给予产妇充分的精神支持, 鼓励其乐观的面对分娩。在第二产程的时候需要给予产妇指导与鼓励, 进而增强信心, 与助产人员很好配合, 让产妇分娩可以顺利;第三产程, 在胎儿分娩出后, 需要给予其表扬及鼓励, 使用夸奖言语来对婴儿的状况实行描述及其分娩过程的配合, 让产妇可以有满足感与自豪感;同时鼓励其坚持到胎盘的娩出。

1.3观察指标:观察并对比两组选择的分娩方式、生产的时间与生产结束后2 h与24 h产妇的出血量。

1.4数据处理: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检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χ2分析,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结果

2.1对比两组分娩的方式:研究组剖宫产率和阴道的分娩率均比对照组低,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对比两组生产的时间和产时:研究组产妇在生产的时间与产时上都比对照组短,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2.3对比两组生产过后的出血量:研究组生产过后的出血了要明显比对照组少,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3讨论

虽然分娩是生理特别正常的现象, 但由于大部分即将临产的产妇是初次生产, 对于分娩的疼痛存在恐惧感, 心理上的压力偏大, 容易让产妇出现焦虑、紧张及害怕等情绪[3]。加上社会与家庭对于分娩极为重视, 和临床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 导致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概率不断提升[4]。

心理的护理措施是经过对于即将临产的产妇在心理上实行有效安慰, 打消产妇出现的焦虑、紧张与恐惧等情绪, 对有关分娩的知识仔细讲解, 帮助其对分娩建立信心, 进而让产妇可以主动选取阴道实行分娩, 也降低了在分娩时宫缩发生不协调的现象, 缩短了产程时间, 减少了生产结束之后的出血量[5]。对初次生产的产妇全程给予心理上的护理干预, 不但可以将其心理负面的情绪有效改善, 还能将自然分娩的概率提升, 减轻产妇承受的痛苦感[6]。此次研究结果表明, 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之上, 对于即将临产初次生产的产妇全程给予心理上的护理干预, 可以将阴道分娩的概率显著提升, 产程的时间显著缩短, 生产结束之后出血量减少, 和对照组比较, 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对于即将临产的产妇实行心理上的干预措施, 不仅可以将产程时间有效缩短, 还能减少实行剖宫产的概率, 将生产结束过后的出血量减少, 值得在临床当中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华.心理护理对临产妇产程、分娩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2, 22 (3) :159-160.

[2]赵雪兰, 雷淑霞.心理护理对临产妇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影响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9) :56-57.

[3]郭秀玲.心理护理对临产妇产程、分娩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 , 2015, 24 (6) :417-418.

[4]刘玉娥.强化心理护理在临产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6) :45-46.

[5]孔莹莹, 王艳丽.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29) :137-138.

正常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干预 篇8

关键词:正常分娩,产妇出血,干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正常分娩产妇200例作为基线组, 又抽取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正常分娩产妇207例作为干预组。对以上2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进行列表登记,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2方法

1.2.1正确收集和测量出血量, 对防治产后出血极为重要。2组出血量均采用容积法、面积法加称重法来计算。胎儿娩出后即用弯盘置臀下收集产道出血, 包括会阴切开部位出血, 直至产后2h加上分娩过程中所有敷料采用面积法计算出血, 2h后至产后24h会阴垫上的出血采用称重法计算出血。以上3种方法相加所计算出的总出血量是比较准确的。

1.2.2基线组对整个产程观察处理按护理常规, 没有异常, 则继续观察, 等出现异常再报告医生处理, 胎儿娩出后肌注催产素10U。干预组:产妇进入产房, 助产士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产检记录, 筛选出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产前即建立静脉通道, 穿刺针采用静脉留置针。严防滞产、急产,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胎儿娩出后即肌注催产素10u, 并舌下含化卡孕栓1mg以加强宫缩。产后2h在产房重点观察产后出血情况, 督促并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 产后出血超过2:1:1比例者 (2:1:1方案即按产时>200mL, 产后2h≥100mL, 产后2~24h≥100mL及时寻找出血原因) 。

2结果

对基线组和干预组产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进行比较, 见表1、表2。

通过t检验, P<0.05, 可认为2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有显著差异。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气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基线组产后出血的患病率, 说明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效果显著。

3讨论

分产前、产时与产后3个阶段预防产后出血, 对降低产后出血发生有重要意义[1]。

3.1孕妇进入产房准备

孕妇进入产房即详细询问病史, 筛选出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 如有多次人流刮宫史、子宫膨胀过大、死胎、妊高症、前置胎盘、多产等, 均是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 要认真对待, 做好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工作, 建立静脉通道, 并抽血查凝血功能。抽2mL血备用, 留作必要时配血用。

3.2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

3.2.1第一产程, 做好心理护理注意孕妇营养与休息, 保持体力, 合理使用缩宫素, 防止产程过长。基线组有3例因产程过长导致宫缩乏力出血。

3.2.2对会阴伤口要及时加压、止血或进行血管结扎, 胎头娩出步骤要正确, 动作要轻柔, 急产者适当控制胎儿娩出速度。基线组有2例因产程进展过快未能做到适度的会阴侧切, 产后软产道裂伤2例。

3.2.3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是预防出血的关键干预组采取胎儿娩出后即肌注催产素10U, 并舌下含卡孕栓1mg, 此2种药品联用, 对加强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强, 持续时间久, 有效的减少了因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对胎儿娩出超过10min胎盘未娩出, 出血达200m L时, 即行人工剥离胎盘, 如娩出胎盘、胎膜疑有残留者即行宫腔探查或用大号刮匙进行清宫, 产后30min内帮助婴儿早吸吮, 促进子宫收缩以减少出血量。

3.2.4产后出血量超过2:1:1时, 及时查找出血原因如发现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裂伤、凝血障碍等要迅速报告医生及时协助处理。由精神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的患者多伴有产前盼子或盼女心切, 分娩时精神高度紧张, 但产程进展顺利,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时, 子宫收缩良好, 但数10min或20min后大量阴道出血, 色鲜红, 检查子宫软, 同时伴有产妇情绪低落。此类产妇心理护理是关键。

3.2.5产后2h留在产房观察产后2h产后出血量占产后24h出血量的3/4, 因此控制产后2h内出血量是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关键。每30分钟检查1次宫缩、阴道流血、血压及膀胱充盈情况, 督促并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

综上所述, 产后出血重在预防, 积极地预防和正确处理产后出血可减轻其对产妇健康的不良影响。做好切实有效地防范措施和充分的应急准备, 可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提高产科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临床急诊干预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500例, 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33%。其中年龄最小19岁, 最大38岁, 平均年龄 (28.74±1.61) 岁;初产妇40例, 经产妇10例;孕周28~41周, 平均 (38.34±2.12) 周;出血量最多约2000 m L, 最少500 m L, 平均 (2348.23±123.55) m L;新生儿体质量最大5100 g, 最小800 g, 平均 (2456.34±341.23) g;自然分娩15例, 剖宫产35例 (均有剖宫产指征) 。

1.2 调查方法

我们调查了入院产妇的住院病历, 统计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分娩孕周、产妇年龄、分娩方式、孕次、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体质量等因素, 分析患者分娩方式所引起的产后出血的差异。

1.3 急诊措施

所有产后出血产妇都进行了急诊治疗, 迅速止血, 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预防感染。肌注缩宫素20U, 应用无菌纱布条填塞宫腔也有明显止血作用。对于严重的患者及时将胎盘取出, 并做好刮宫的准备。本文2例行低位次全子宫切除, 2例子宫切口过低行全子宫切除术。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8.5软件包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再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意义的因素纳入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因素分析

我们对所有调查的因素纳入Binary 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自变量入选水平为0.05。结果表明: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主要为前置胎盘、子宫收缩乏力及胎盘粘连、剖宫产 (P<0.05) 。见表1。

2.2 预后分析

所有产妇经过急诊后, 无死亡产妇, 子宫切除4例, 发生率为8.0%。

3 讨论

当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与产妇年龄的不断增大, 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了。可能的原因是,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产妇的血管弹性降低;再次由于年龄增长、动脉硬化胰腺缺血、肥胖等影响, 子宫肌层动脉血管中心正常平滑肌纤维逐渐被胶原纤维所代替, 因而限制了胎盘血流, 增加了胎盘的异常附着, 形成产妇出血[5]。

本文通过分析, 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子宫收缩乏力及剖宫产 (P<0.05) 。首先子宫收缩乏力是最主要的因素, 影响其的主要因素为多胎、胎产次、巨大儿等。而胎盘粘连、植入、滞留引起的产后出血也比较多, 其发病与机械损伤、多胎、化学药物刺激、炎症及多产等因素有关[6]。一般来说, 剖宫产的产后发生率明显较阴道分娩者高, 在剖宫产者容易合并有子宫肌瘤、前置胎盘、早产、胎盘滞留、巨大儿、宫缩乏力, 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7]。同时一些产妇对妊娠的认识不足, 往往对妊娠合并症不能给予足够的关注, 不能定期产检, 导致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产后出血, 造成严重的预后。

在急诊干预中, 首先要正确估计产后阴道流血量, 从而能够进行急诊处理。积极开通有效的静脉通道, 输注晶体液, 按压按摩子宫体促进子宫收缩同时使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及时清除血肿、修复产道止血[8]。而当胎盘自然娩出后, 常规检查胎盘结构是否完整, 清除残留的胎盘组织, 降低子宫穿孔的风险。子宫切除是治疗难治性严重的产后出血产妇生命的重要与最后手段。所有产妇经过急诊后, 无死亡产妇, 子宫切除4例, 子宫切除发生率为8.0%。

同时在急诊中, 急救组织十分重要, 在急救时要分工明确, 配合紧密, 不要临时组班, 无人主持。急救组内指挥、监测等各小组要各司其职[9,10]。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 有相关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后再孕, 重视对高危孕妇的产前检查, 从而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总之, 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和剖宫产等, 要积极进行临床急诊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与急诊干预预后。方法 调查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00例, 其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33%。对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并积极进行急诊干预。结果 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剖宫产 (P<0.05) 。所有产妇经过急诊后, 无死亡产妇, 子宫切除4例, 子宫切除发生率为8.0%。结论 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和剖宫产等, 要积极进行临床急诊干预。

关键词:基层医院,产后出血,急诊干预

参考文献

[1]乌云其木格.剖宫产产后出血172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 4 (40) :486-487.

[2]黄醒华.防治产后出血仍然是产科的热点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 (2) :85-87.

[3]古航, 温娜.产后出血的正确测量方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 (2) :91-92.

[4]Jolly MC, Sebire NJ, Harris JP, et al.Risk factors for macroso mLa an dits clinical consequences:a study of 350, 311 pregnancies[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md Biol, 2003, 111 (1) :9-10.

[5]张莉.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4 (3) :82-86.

[6]Patel A, Goudar S, Geller S, et al.Drape estimation versus visual assessment for estimating postpartum hemorrhage[J].Int J Gyn Obstet, 2006, 93 (2) :220-224.

[7]Larsson C, Saltvedt S, Wiklund I, et al.Estimation of blood los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and vaginal delivery has low validity with a tendency to exaggeration[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06, 85 (2) :1448-1452.

[8]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23-325.

[9]李香梅.26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2 (3) :41-42.

产后出血的心理干预 篇1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因此,提高孕产妇的生存质量以及产科的护理质量必须加强产妇分娩时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1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

1.1危险因素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如剖宫产、产程时间长、始盘因素以及产妇的心理状态的等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2]。还与如何隐瞒生育史、人流史、产时精神紧张、担心胎儿是否正常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1.2子宫收缩乏力因素根据金秀花[3]文獻报道,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70%),而多种原因都会导致宫收缩乏力,如产程延长、多胎、胎产次、巨大儿、各种妊娠并发症以及合并症等均会对子宫收缩造成影响。

1.3胎盘因素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其中以胎盘粘连、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为多见[4]。每次流产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子宫内膜及继发感染的可能,再次妊娠时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相应上升,随之产后出血的几率大大增加。

2自然分娩的护理干预

2.1正确指引,减轻心理压力在分娩过程中正确的指导产妇加快分娩进程:如①激励语言暗示方法:护士根据第二产程分娩的特点,宫缩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每一到两次宫缩后间歇的时间时护士采取用激励性语言鼓励产妇适当用力,学会与宫缩协调进行,暗示后,产程一般会有所进展。采取告知的方式,向产妇说明产程进展的程度[5]。②放松术:在宫缩持续时期内由护士帮助行触摸放松方法,运用单只手自宫底部由上至下按摩腹部,采取真确的方法指导产妇在宫缩间歇期有意识地刻意渐次放松全身肌肉。减少产妇长期一个姿势卧位,指导产妇在铺巾接生前可选择自由体位。③控制呼吸:护士正确指导产妇呼吸,将手置于产妇腹部,用手感觉宫缩来临时或者让产妇感受宫缩来临时,指导产妇做深吸气后屏气,协助往下用力,尽量用力后屏气20-30秒,呼气后马上再进行屏气,直至产程宫缩结束。在宫缩间歇期产妇缓慢深呼吸。

2.2心理护理在第二产程中,由于剧烈疼痛初产妇的紧张和恐惧情绪会随之加剧,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在产妇出汗时予以擦汗,并给与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进行握手、身体抚摸等接触,对于产程的进度给予解释,增加产妇的安全感[6]。指导正确的产程深呼吸-屏气用力的动作,应加快胎儿的下降及娩出。在宫缩间歇时,指导放松全身肌肉,等待下次宫缩时再屏气。护理产妇密切配合分娩,保证胎儿顺利娩出。

3产后出血的预防干预

3.1预见性手段:预防产后出血主要手段有许多,首先要求临床医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其次医生尚需借助一些客观的方法对产后出血进行预见性分析,能效地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秦利,窦凤鸣等[7]研究表明产前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值,特别<1.05mmol/L者应给予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严密观察分娩后产妇的病情,对于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时,要做好预防工作、抢救工作以及防治准备工作。

3.2产后预防产后2h内是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分娩结束将产妇置于观察室内密切观察2h,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准确记录阴道出血量,每15分钟按摩子宫一次,仔细观察子宫复位的高度及膀胱充盈等情况,以免膨胀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因此及时排空膀胱。进行早开奶,程海东,黄醒华等学者研究报道[6]:早期乳头刺激可引起机体内缩宫素产生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

4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

4.1急救护理干预及时查找出血原因进行对症处理,快速达到止血效果。如果是宫缩乏力,应在子宫颈或子宫肌层肌注缩宫素,以腹壁-阴道按摩子宫法按摩子宫,帮助排出宫腔积血,若以上处理无效时,可在宫腔塞紧填满纱布;如胎盘因素引起出血的患者,应让其在导尿排空膀胱后,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徒手取胎盘或清宫术;如是软产道裂伤要及时缝合。如是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抗凝血治疗,在抢救同时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止血等药物治疗及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协助医生做好子宫动脉结扎术或子宫切除术。

4.2立即给予面罩吸氧4-8L/min,提高血氧饱和度,以改善机体缺氧状态。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均使用留置针,同时急查血标本:血常规、凝血四项以及血交错等检查并通知化验室紧急备血。将抽血液放置室内,观察血块的凝聚以及收缩的时间,快速确定凝血机制是否正常[8]。遵医嘱迅速的给予抢救药物治疗。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严格执行失血性休克用药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快速补充血容量及时纠正失血性休克。在最初的15-20分钟内快速输入晶体液约1000ml,第一小时至少达到2000ml。

4.3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面色,意识、出血量、尿量。由1-2名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病情观察及治疗用药,由一名护士进行记录病情以及抢救用药,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准确测量出血量,在胎儿娩出前准确记录羊水量,胎儿娩后准确记录出血量[9]。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出血是否停止,失血性休克症状有无改善,当心率<100次/分、收缩压>100mmHg、尿量>30ml/h,红细胞压积>30%时,并且患者的皮肤转为温暖红润,脉搏有力,静脉充盈,时说明休克已得到改善。当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时末梢循环受到障碍,会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四肢湿冷,大汗,注意为患者及时保暖,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在抢救过程中对患者做好心理安慰,已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综上所述,做好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的病情观察,对于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预防和护理措施,明显的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

[2]马秋凤.产后出血的观察与临床护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5(8):2.

[3]金秀花.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06,22(9):14.

[4]徐摇嫁,徐霞平,陆秀风.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抢救的护理配合[J].中国护理杂志,2009,21(50):149.

[5]江秀敏.实施临床干预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02.

[6]徐银丽.神因素及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6(27):525.

[7]秦利,窦凤鸣,等.血清钙离子浓度预测及预防产后出血的研究[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9,16(2):921.

[8]程海东,黄醒华,等.产后出血[M].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培训教材,2008.

上一篇:简易垃圾填埋场下一篇:家庭教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