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抗原

2024-05-23

白细胞抗原(精选十篇)

白细胞抗原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颈AS斑块形成组 (ABI组) 31例, 均来自我院住院患者, 年龄45~65岁, 其中男20例, 女11例, 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至少有1个部位显示颈动脉狭窄或斑块形成。另选取我院住院患者或医务工作者或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18例, 女12例, 且与ABI组相互间无血缘关系, 经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提示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所有受检者均为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2组性别, 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试验方法

1.2.1 外周血白细胞DNA的提取:

参考Clerup改良盐析法, 外周静脉血5 ml提取DNA。如不能当时进行HLA鉴定, 则将DNA置80%乙酸中, -20 ℃保存备用。

1.2.2 HLA分型: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顺序特异性引物法 (PCR-SSP) , 基因分型试剂盒拟购自知名生物试剂公司, 包括HLA-A、B特异性分型, DR特异性分型, DQ特异性分型, DP特异性分型, 具体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扩增产物在含有溴乙酸的2%琼脂凝胶上电泳, 根据Maker中溴酚蓝和二甲苯蓝泳动的位置, 100 min后停止电泳, 将凝胶置于Eagle至凝胶分型仪内分析。

1.3 判断标准

判断参照DNA Maker各个条带的位置, 依据分型试剂盒操作手册给出的阳性产物DNA片段的大小, 指定该个体HLA各位细胞的特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首先计算出各组的HLA各个特异性该细胞的频率, 以SPSS统计软件包计算相对风险率 (RR) 及P值, 然后乘以所比较的抗原数, 得出校正的P值,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组 HLA-Ⅰ类等位基因分型未见明显相关性, 而HLA-Ⅱ类等位基因分型DR B1*各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DR B1*0301等位基因可能与颈AS斑块形成相关。

3 讨 论

以往研究表明颈AS斑块形成系多因素多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细胞凋亡的作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等, 另外,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有关颈AS斑块形与HLA关系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 且结果各易, 对HLA-Ⅰ类和HLA-Ⅱ类等位基因分型的相关性也是如此。本结果表明:中老年颈AS斑块形成与HLA-Ⅱ类等位基因关系密切, 临床上可视该基因为易感基因。其机制可能为AS斑块形成的病理变化, 系细胞免疫反应较有意义的解释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作为内源性抗原激发免疫反应, 同时性质不明的传染因子如病毒、细菌等使HLA-Ⅱ易感基因发生变异, 失去对内源性免疫反应的限制而被激活激发免疫应答, 从而诱发细胞因子分泌[1,2], 使单核细胞积聚并吞噬, 形成泡沫细胞, 进一步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 最终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颈AS斑块形成可引起动脉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 它在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方面有两种假说: (1) 颈动脉狭窄脑组织低灌注, 从而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导致脑梗死。 (2) 颈AS斑块破裂形成局部血栓或产生微栓子阻塞血管导致脑梗死。故对颈AS斑块形成的研究是脑血管病遗传学最有意义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AS) 斑块形成免疫遗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顺序特异性引物 (PCR-SSP) 基因分析方法, 对31例中老年颈AS斑块形成患者和30例同年龄组颈动脉大致正常患者进行HLA-Ⅰ类和HLA-Ⅱ类等位基因分型,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HLA-Ⅰ类和HLA-Ⅱ类等位基因分型的关系, 探讨其免疫遗传的特点。结果颈AS斑块形成患者组HLA-Ⅱ等位基因相对危险度明显高于其他位点,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HLA-Ⅰ各等位基因未见明显相关。结论HLA-Ⅱ等位基因可能为北方汉族中老年颈AS斑块形成患者的致病易感因素。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人类白细胞抗原,顺序特异性引物 (PCR-SSP)

参考文献

[1]谭建明, 周永昌, 唐孝达.组织配型技术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88-289.

白细胞抗原 篇2

a.a抗原

b.b抗原

c.o抗原

d.h抗原

e.d抗原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来源:

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是h物质的抗原性很弱,因此血清中一般都没有抗h抗体。4种血型的红细胞上都含有h抗原,o型红细胞上也含有h抗原。来源: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内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抗原—抗体知识”盘点 篇3

关键词 抗原—抗体 知识 盘点

·G633.91

1 抗原(antigen):是指一种能刺激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打个比方:抗原一般是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或者机体病变的、非正常的成分,是侵略者。

1.1 抗原包括免疫原性和反應原性。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具备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种能力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如青霉素、磺胺等。半抗原没有免疫原性,不会引起免疫反应。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半抗原和大分子蛋白质结合以后,就获得了免疫原性而变成完全抗原,也就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效应细胞。在青霉素进入体内后,如果其降解产物和组织蛋白结合,就获得了免疫原性,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青霉素抗体。当青霉素再次注射人体内时,抗青霉素抗体立即与青霉素结合,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出现皮疹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1.2 抗原的基本性质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1.2.1 异物性:指进入机体组织内的抗原物质,必须与该机体组织细胞的成分不相同。抗原一般是指进入机体内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抗原也可以是不同物种间的物质,如马的血清进入兔子的体内,马血清中的许多蛋白质就成为兔子的抗原物质;同种异体间的物质也可以成为抗原,如血型、移植免疫等;自体内的某些隔绝成分也可以成为抗原,如眼睛水晶体蛋白质、精细胞、甲状腺球蛋白等,在正常情况下,是固定在机体的某一部位,与产生抗体的细胞相隔绝,因此不会引起自体产生抗体。但当受到外伤或感染,这些成分进入血液时,就像异物一样也能引起自体产生抗体,这些对自体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称为自身抗原,所产生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由于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发生反应,于是就引起自身免疫疾病,如过敏性眼炎、甲状腺炎等。机体其它自身组织的蛋白可因电离辐射、烧伤、某些化学药品和某些微生物等理化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发生变性时,也可成为自身抗原,引起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病、白细胞减少病、慢性肝炎等。

1.2.2 大分子性:指构成抗原的物质通过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绝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很好的抗原。为什么抗原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呢?这是因为大分子物质能够较长时间停留在机体内,有足够的时间和免疫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接触,引起免疫细胞作出反应。如果外来物质是小分子物质,将很快被机体排出体外,没有机会与免疫细胞接触,如大分子蛋白质经水解后成为小分子物质,就失了抗原性。

1.2.3 特异性:指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特异性是由分子表面的特定化学基因所决定的,这些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抗原以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结合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做抗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各种抗原的决定簇数目不同,如白喉类毒素有8个抗原决定簇,流感病毒有40多个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的表面,但也有隐藏在抗原内部的,如牛血清蛋白的抗原决定簇多于18个,但只有6个暴露在抗原表面。隐藏在抗原分子内部的抗原决定簇一般是无功能的。抗原分子在酶的作用下,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才能发挥抗原决定簇的作用。换言之,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通过识别抗原决定簇而区分“自身”与“异己”。

1.2.4 相对性:抗原特异性是相对的,为什么呢?因为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共同抗原,这些抗原物质之间可能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这种现象称为抗原交叉性或类属性。这些具有共同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类属抗原。

2 抗体(antibody): 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效应B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打个比方:抗体是对付抗原的防御力量。因为有侵略者的入侵,才有抵抗侵略者的防御力量。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用细菌或其外毒素给动物注射,过一段时间后,该动物的血清中出现一些有防御作用的保护性成分。科学家们给这些血清成分起了不同的名称,如把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成分称为抗毒素,把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称为凝集素等。直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才把这些成分统一称为抗体。后来,科学家们又通过实验证实,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举行专门会议,将具有抗体活性以及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如骨髓瘤蛋白,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异常免疫球蛋白以及“正常人”天然存在的免疫球蛋白亚单位等。因而免疫球蛋白是结构及化学的概念,而抗体是生物学及功能的概念。可以说,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抗体的主要功能是与抗原(包括外来的和自身的)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清除侵入机体内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异物,中和它们所释放的毒素或清除某些自身抗原,使机体保持正常平衡,但有时也会对机体造成病理性损害,如抗双链DNA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一些自身抗体的产生,对人体可造成危害。也就是说,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3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即:单克隆抗体是由淋巴细胞瘤产生的: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它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白细胞抗原 篇4

此研究报告刊登于《中华医学杂志》2010年第31期, 题为“年轻宫颈癌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与–DQB1基因多态性及与HPV16感染的关系”, 作者为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胡燕医师等, 此研究受到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我国宫颈癌发病率极高, 居世界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宫颈癌渐趋向于年轻化, 国内外均报道年轻妇女宫颈癌有上升趋势, 已经引起了妇科肿瘤学界的关注。通常以年龄35岁为界, 将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称为年轻妇女宫颈癌。与年长妇女宫颈癌比较, 年轻妇女宫颈癌具有恶性程度高, 容易早期转移, 预后差等特点。众所周知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与宫颈癌密切相关, 但多数妇女感染后可消退或治愈, 只有小部分最终发展成为宫颈癌, 提示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还有其他重要因素的参与。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揭示了基因多肽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年轻宫颈癌三者的关系, 为深入研究其致病机理和发病因素, 推动年轻宫颈癌病因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研究人员收集了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宫颈鳞癌患者共166例, 根据诊断时年龄分组, 年龄≤35岁为低龄组, 共59例, 年龄>35岁为高龄组, 共107例。并收集同期因子宫肌瘤收治患者50例为正常对照, 取宫颈组织为检验标本。进行HLA–DRB1与–DRQ1等位基因及HPV16感染情况检测, 计算等位基因频率, 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人乳头瘤病毒16亚型总体感染率为35%, 低龄宫颈癌组HPV16阳性率为46%, 高龄组为29%, 可见, 年轻宫颈癌患者HPV16感染率明显高于年长者, 提示其感染确与宫颈鳞癌年轻化趋势有关。

一般认为从高危HPV感染到宫颈癌前病变再发展为宫颈浸润性癌需要15~20年左右的时间, 本研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仅23岁, 低龄组平均年龄32岁, 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提示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早期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其他重要因素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 低龄组DRB1*04、DRB1*09及DQB1*0301亚型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高龄组, 而DRB1*07与DQB1*0501亚型基因频率明显低于高龄组, 提示携带DRB1*04、DRB1*09、DQB1*0301等位基因的年轻妇女早期发生宫颈癌的风险相对增加, 而携带DRB1*07与DQB1*0501等位基因的年轻妇女早期发生宫颈癌的风险相对降低。

研究者进一步通过对HLA基因亚型的分布依据HPV16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DQB1*0301亚型基因频率在HPV16阳性的低龄患者中明显高于高龄组, 而DRB1*04与DRB1*09基因频率在HPV16阴性的低龄患者中明显高于高龄组, 提示携带DQB1*0301等位基因可能会增加本地区感染HPV16亚型的年轻妇女早期发生宫颈癌的风险, 而携带DRB1*04、DRB1*09等位基因则可能增加感染其他HPV亚型的年轻妇女早期发生宫颈癌的风险。

如何正确对待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篇5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正确对待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20-01

国家卫生部在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全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低,为0.96%。5~14岁人群为2.42%。15~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8.57%。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低于15~59岁人群。全国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为50.09%。城市高于农村,西部高于东部地区。1~4岁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1.24%,5~14岁人群为56.58%。15~59岁人群最低,为47.38%。 乙肝疫苗全程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西部,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在家出生儿童。

尽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即所阅“澳抗阳性”,在检验报告单上HBsAg为“+”)没有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也基本正常,除了部分工作(如饮食服务、幼教保管人员)从业受限制外,其他完全可以与正常人一样地工作学习[1]。但是,大多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肝组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1 发病机制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每个感染病毒的人都会成为乙肝患者,这与患者感染的病毒数量、毒力和感染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免疫反应状态,也在乙肝病情和病程的转归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能出现下面结果:不发病且产生保护性乙肝表面抗体、长期慢性无症状带毒者、轻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医学上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类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本病遍及全球,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有发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检查中发现。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很多,如HBsAg,HBV-DNA、抗-HBclgM等,最简便廉的方法就是查一下乙肝五项指标。如果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阳性,其血液就有高度传染性;如果抗-HBe阳性,其血液的传染性就较低。

一般来说,HBsAg阳性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参加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他们对周围的同志不构成明显的威胁。HBsAg阳性携带者结婚前最好先查一下本人的HBeAg和抗-HBe,如果抗-HBe阳性,说明传染性较低,可以结婚[2];如果H BeAg阳性,就要再查对方的血清,如果是抗-HBs阳性,说明对方对乙肝病毒已有免疫力,不会再感染。

2 常规检查及意义

乙肝五项是诊断乙肝感染的基本依据,HBsAg(+)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提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抗HBs(+)表示有保护性抗体,对乙肝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后都可产生抗HBs;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提示有传染性;抗HBe(+),一般情况下提示乙肝病毒低复制或不复制,少数情况下结合DNA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病毒变异;抗HBc提示感染过乙肝;抗HBc-IgM(+)提示病毒复制。

3 指导患者做好自我保健

3.1首先应让患者该明确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并非疾病状态,不是真正的乙型肝炎患者,而且大部分携带者肝脏本身并无明显损害,对健康也无大影响,完全可以、也应当正常生活。除不能献血和国家法律规定不能从事的特殊职业(如服兵役等)外,可照常学习和工作,不影响招工、上学[3],也不影响报考公务员。

3.2明确乙肝主要经体液、特别是血液以及母婴垂直传播,不像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的疾病那样容易传染,所以即使是所谓“大三阳”,与其他传染病比起来,其传染性并不强。除了必要的隔离措施外,无须处处躲避,事事回避。

3.3无须特殊休养,而是应当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持强健体力。不饮酒,不乱用药,不要轻信虚假广告,咨询专科医生,获得其指导。

3.4防止多种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坚决杜絕性生活混乱、药瘾,尽量避免输血和应用血制品。

3.5定期复查,一旦发病,立即按乙型肝炎正规治疗。复查间隔时间为3~6个月。

4.医生应该做的工作

4.1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应建立健康档案,嘱其定期到医院随访检查。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如果发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4.2如果在检查中,同时发现e抗原阳性,告知他们不能献血,也不能从事餐饮服务、育儿工作。

4.3妇女月经期要注意个人卫生,冲洗外阴部的浴盆和毛巾要单独使用,当有外伤出血时要妥善处理,伤口要认真包扎,被血污染的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应焚烧,防止血液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4.4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唾液中,能检出乙肝病毒,因此生活中应实行分餐制,餐具、牙刷等生活用品要专用;尽量避免夫妻间的深吻。

4.5严防医源性传播,患者使用的注射器、采血针等,必须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要及时焚烧处理。

4.6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的孕妇,分娩前后,要注意卫生防护,防止血液污染环境。同时,对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按程序完成全程免疫。产妇在乳房受伤时,应停止哺乳。

4.7 指导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忌烟酒,节制性生活。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心态的平和。

参考文献:

[1] 晓冉,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须知[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0,1:64-68

[2] 秋良,给乙肝病毒携带者一片天[J]劳动保障世界,2010,1:45

白细胞抗原 篇6

关键词:宫颈癌,癌前病变,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癌抗原125,癌抗原19-9

宫颈癌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引起的, HPV病毒可直接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病毒潜伏期长, 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 进行宫颈癌筛查就能有效避免不幸发生。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Scc Ag) 、癌抗原125 (CA125) 、癌抗原19-9 (CA19-9) 为临床上宫颈癌的主要检测的肿瘤标志物 (TM) [1], TM指标的检测可以为临床上肿瘤的发现、确诊提供参考信息[2]。本研究对本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10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和39例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Scc Ag、CA125、CA19-9变化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于本科就诊、确诊的10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和39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组, 年龄24~66岁, 其中24~30岁1例, 30~50岁50例, 50~66岁90例。102例CIN患者平均年龄 (35±11) 岁, 39例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 (56±13) 岁。CIN患者分级:Ⅰ级47例, Ⅱ级37例, Ⅲ级18例。宫颈癌患者中, Ⅰ~Ⅱa期25例, Ⅱb~Ⅲ期14例;组织学检查结果:高分化5例, 中分化16例, 低分化18例;确诊结果:鳞状细胞癌36例, 腺癌3例;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诊断证实。对照组为来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女性, 全部人员均经过体检者的知情同意, 同意参与研究的有47人, 年龄23~65岁, 平均 (45±12) 岁, 经询问、检查全部对照组人员均无肿瘤家族史, 无心、肾、肺等脏器疾病。研究组、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检测仪器

Scc Ag、CA125、CA19-9检测试剂盒, Scc Ag配套监测仪, E170电化学发光仪, 全部仪器及试剂产品均购买于罗氏公司。

1.3 检测方法

两组均静脉抽血3 ml, 血液采集后室温静置5 s后保存于-30℃冰箱。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cc Ag,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25、CA19-9, 试剂盒使用及相关检测仪器均按照产品说明书规范操作。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血清中Scc Ag、CA125、CA19-9的水平, 并比较癌症患者不同分期的Scc Ag、CA125、CA19-9水平。Scc Ag、CA125、CA19-9水平上限为2 ng/L、35 U/ml、37 U/ml。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cc Ag、CA125、CA19-9水平比较

对照组Scc Ag、CA125、CA19-9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 研究组CIN患者、宫颈癌患者的Scc Ag、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 ;宫颈癌与CIN患者的Scc Ag、CA125水平比较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CIN不同分级Scc Ag、CA125、CA19-9的水平比较

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的Scc Ag、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宫颈癌患者不同分期、不同分化程度Scc Ag、CA125、CA19-9水平的差异比较

Ⅰ-Ⅱa期、Ⅱb-Ⅲ期患者的Scc Ag、CA125、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Ⅱb-Ⅲ期Scc Ag、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Ⅰ-Ⅱa期。不同分化程度患者Scc Ag、CA125、CA19-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Scc Ag水平在癌细胞低分化患者中最高, CA125水平、CA19-9水平在高分化患者中最高。见表3。

*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研究组中宫颈癌比较, P<0.05

注: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的Scc Ag (ng/L) 、CA19-9 (U/ml) 水平比较, P<0.05

注:Ⅰ-Ⅱa期、Ⅱb-Ⅲ期患者Scc Ag、CA125、CA19-9水平比较, P<0.05;不同分化程度患者Scc Ag、CA125、CA19-9水平比较, P<0.05

3 讨论

在全球范围内, 每年约有20多万女性死于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 宫颈癌则属于常见多发的妇科肿瘤, 排行榜首。中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 中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3]。Kato等[4]首次分离出Scc Ag, 在随后的研究中, Scc Ag在临床上被认为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参考指标[5], 并可以对宫颈癌患者的康复疗效提供参考信息[6]。CA125与CA19-9是高分子黏蛋白, 在宫颈癌中高表达 (de Bruijn) 。临床上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肿瘤标记物的合理检测具有良好的研究指示价值。

本研究中, 对照组Scc Ag、CA125、CA19-9均在正常范围内, 研究组中CIN、宫颈癌患者的Scc Ag、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宫颈癌与CIN患者的Scc Ag、CA125水平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的Scc Ag、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Ⅰ-Ⅱa期、Ⅱb-Ⅲ期患者的Scc Ag、CA125、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Ⅱb-Ⅲ期各指标水平均高于Ⅰ-Ⅱa期。不同分化程度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血清中Scc Ag、CA125、CA19-9水平的变化提示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病情, 这些肿瘤标志物能为患者的辅助诊断提供指导信息。

参考文献

[1]Bruijn H W, Duk J M, Van der Zee A G, et al.The clinical value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in cancer of the uterine cervix[J].Tumour Biol, 1998, 19 (6) :505-516.

[2]Borras G, Molina R, Xercavins J, et al.Tumor antigens CA19-9, CA125, and CEA in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J].Gynecol Oncol, 1995, 57 (2) :205-211.

[3]马丁, 奚玲.宫颈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1, 17 (2) :61-62.

[4]Kato H, Torigoe T.Radioimmunoassay for tumor antigen of human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cinoma[J].Cancer, 1977, 40 (4) :1621.

[5]Nawata S, Murakami A, Torii M, et al.Different expression patterns of intact form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 between normal and malignant cervical squamous epithelial tissues:nondenaturing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tic analysis[J].Oncol Rep, 2006, 16 (2) :399.

白细胞抗原 篇7

1 例既往有2年糖尿病史的35岁男性患者,因患结肠炎,伴有感染性休克及全血细胞减少症,于2007年转到铁岭市中心医院。入院8d前,出现发热及右下(RLQ)腹痛症状,无恶心、呕吐或者腹泻。症状出现3d后,患者初次就诊。当时,检查全细胞减少,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250/mL;腹部CT扫描结果显示在盲肠及上部结肠部位出现了明显的黏膜下层水肿。给予广泛的抗生素治疗数天,腹痛及全细胞减少无改善,遂转入铁岭市中心院。

入院时,患者低热(37.8℃);查体示腹胀伴右下腹轻压痛。检查示:白细胞总数5.0×109/L(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00/mL,嗜中性球-核分叶型3%,嗜中性球-核带状型3%,胚细胞15%,非典型淋巴细胞74%,血红蛋白11.5g/d L;血小板44×109/L;C-反应蛋白156.7 mg/L;经过骨髓检查后确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5b。针对中性白细胞缺乏的小肠结肠炎,给患者服用头孢吡肟、甲硝唑抗炎及静脉支持治疗。同时患者接受标准DA[甲氧基柔红霉素12mg/(m2 d),第1~3天;阿糖胞苷100mg/(m2 d),第1~7天化疗方案诱导缓解。

但是,尽管化疗后白细胞数值从最低点开始恢复,但是发热、腹胀及右下腹压痛症状仍未减退。在此期间未出现腹泻或者便血现象。血培养、验尿及粪便培养未见异常。血清检测为抗-HIV阴性。复查腹部CT扫描,结果显示盲肠壁增厚,并伴有结肠周围发炎现象。在充分保守治疗,患者仍有肠梗阻与盲肠炎的情况下,患者接受了右部分结肠切除术。术后盲肠组织活检结果表明:(1)盲肠黏膜壁出现溃疡及坏死残片;(2)可见带有嗜酸性核内容物的大细胞(图1),经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单克隆抗体检测后证实为CMV阳性。因此CMV感染的盲肠炎被确诊。但是经过荧光免疫检验法检验,血中CMV-pp65抗原验结果呈阴性。给予更昔洛韦治疗3周,手术后未出现发热或腹痛症状,改为口服药物,病情逐渐好转。

2 讨论

中性白细胞减少性结肠炎或者盲肠炎为在中性白细胞缺乏患者常见疾病,典型表现为发热及腹痛。本病初次在1例接受诱导化疗的急性白血病的儿童后被报道,此后在患有各种血液系统或实体性恶性肿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病症及接受骨髓移植的成年及儿童患者中皆有发现[1,2]。最初认为,中性白细胞减少性结肠炎或者盲肠炎的发生与各种化疗相关损伤有关。如细胞毒性药物造成黏膜损伤,中性白细胞缺乏及骨髓移植后的宿主抗移植物反应造成的肠黏膜损害[3]。然而,在本患者身上,中性白细胞减少性盲肠炎发生在化学治疗前,为急性白血病的初期症状。

在接受诱导及连续的巩固化疗前,患者发生中性白细胞减少性结肠炎曾有报道,但并不常见。这种现象意味着化学治疗可为本病发生的重要易感因素,而不是必要条件[4]。

胃肠道CMV感染常见于患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炎性肠病或者因接受移植而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患。也可见于淋巴瘤及小细胞肺癌进行化学治疗后的口才[5,6],罕见于没有上述基础疾病的患者。仅有1例报道,即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在接受了氟达拉滨、阿糖胞苷及米托蒽醌了联合化疗后发生了局部CMV感染性大肠炎[7]。作者其发生可能与氟达拉滨化疗造成的CD4+淋巴细胞减少相关。本例患者除患有糖尿病可能与中性白细胞减少性肠炎发生有关外,无其他相关病史(图2)。

对于该患者而言,CMV感染是否作为结肠炎病因仍然存在争议,但是通过本例病理活检证实的CMV感染的小肠炎患者,我们认为CMV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结肠炎可为白血病的初期症状。

CMV肠炎常常表现为稀水样或血样便,伴痉挛性腹痛及发热症状。本例患者,除腹痛外及发热外,无CMV肠炎的稀水样或血样便。CMV肠炎的诊断可由内窥镜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MV单克隆抗检测,及CMV DNA检测证实[8]。

结论,根据我们的病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结肠炎可以发生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学治疗之前。CMV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结肠炎是对于盲肠炎患者,尤其为拒绝支持治疗或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患者的重要的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Sloas MM,Flynn PM,Kaste SC,et al.Typhlitis in hildren with cancer:a30-year experience[J].Clin Infect Dis,1993,17(3):484–490.

[2]Gorschluter M,Mey U,Strehl J,et al.Neutropenic enterocolitis in adults:systematic analysis of evidence quality[J].Eur J Haematol,2005,75(1):1–13.

[3]Urbach DR,Rotstein OD.Typhlitis[J].Can J Surg,1999,42(6):415-419.

[4]Hsu TF,Huang HH,Yen DH,et al.ED presentation of neutropenic enterocolitis in adult 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J].Am J Emerg Med,2004,22(4):276–279.

[5]Matthes T,Kaiser L,Weber D,et al.Cytomegalovirus colitis-a severe complication after standard chemotherapy[J].Acta Oncol,2002,41(7/8):704–706.

[6]Nomura K,Kamitsuji Y,Kono E,et al.Severe cytomegalovirus enter-ocolitis after standard chemotherapy for non-Hodgkin's lymphoma[J].Scand J Gastroenterol,2005,40(5):604-606.

[7]Carpiuc I,Antoun S,Delabarthe A,et al.Segmental coecal cytomeg-alovirus colitis during fludarabine,cytarabine and mitoxantrone induction chemotherapy for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J].Leuk Lymphoma,2002,43(8):1701–1703.

白细胞抗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解放军309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期间住院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组 (结核组) 患者52例, 男34例, 女18例, 年龄17~76岁, 平均 (36±17) 岁。诊断依据:1) 胸液或胸膜活组织中抗酸杆菌阳性 (涂片、培养或TB-DNA检测) ;2) 胸膜活检发现典型结核病变如结核性肉芽肿或干酪样坏死物改变;3) 典型临床表现、PPD皮试阳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干扰素释放检测及抗结核治疗有效。恶性胸腔积液组 (恶性组) 35例, 男15例, 女20例, 年龄36~82岁, 平均 (59.9±13.7) 岁。诊断依据:胸膜活检发现恶性病变和/或胸液脱落细胞中发现恶性细胞。

1.2 方法

1.2.1标本采集与处理

所有入组患者均在治疗前, 无菌操作下常规胸穿留取胸液50 m L, 1800 rpm/min离心5 min, 将沉淀细胞用Ficoll进行密度梯度离心, 获取PFMCs, 充分洗涤后, 用RPM1640完全培养液调整细胞数为1×106/m L, 部分200µL体系细胞悬液内加入结核分枝杆菌 (early secreted antigenic target-6, ESAT-6) 、 (culture filtrate protein-10, CFP-10) 抗原肽库 (终浓度为40µg/m L) , 于5%CO2、37℃培养18 h后取细胞培养液上清, -80℃保存待测。1周内完成样品检测。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库 (E S AT-6, C F P-10) 由北京赛百盛公司合成, 纯度大于95%。Ficoll密度梯度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GE biosciences (USA) , RPMI 1640培养液购自GIBCO (USA) , 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购自e Bioscience;流式细胞仪为Beckman coulter PC500型。

1.2.2 IL-22和IFN-γ浓度测定

使用Flowcytomix流式细胞仪检测样品。根据e Bioscience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设阴性对照孔, 主要步骤如下:将标准品、微球、生物素偶联的检测抗体按比例配置顺次加入, 避光室温孵育2 h;清洗后按照Flow Cytomix Pro 2.1分析软件 (e Bioscience公司提供) 计算比例加入链亲和素-PE, 避光室温孵育1 h, 再次清洗后进行流式检测。用标准品控制组间变异, 组间变异小于15%。使用Flow Cytomix Pro 2.1分析软件读取所得流式检测原始LMD文件, 建立各检测因子的标准曲线后, 软件自动计算出样品浓度, 结果以pg/m L表示。

1.2.3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中位数 (四分位间距) 表示。组间比较用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2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 以Youden’s指数最大的截断点为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标准, 计算IL-22的诊断效能, 率的比较用x2检验。此次试验采用Graph Pad Prism 5统计软件处理, 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2 和IFN-γ 测定结果

结核组PF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库刺激后产生的IL-22浓度[1161 (3279.8) ] pg/m L与培养液上清液比浓度显著升高 (P<0.01) , 与恶性组比较,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1) , 与IFN-γ检测结果一致。见表1。

2.2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反应性IL-22 和IFN-γ对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以Yo u d e n’s指数最大的截断点为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标准, 计算IL-22和IFN-γ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表2可见两组间差异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病症, 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膜疾病是主要病因[1]。由于涂片检测抗酸杆菌阳性率不足5%, 结核菌培养的诊断敏感性也只有58%[2,3], 确诊并非易事。寻找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指标以辅助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注:结核组刺激后上清中IL-22表达浓度与培养液上清比较,结核组与恶性组IL-22浓度比较:▲P<0.01; 结核组刺激后上清中IFN-γ浓度表达浓度与培养液上清比较,结核组与恶性组INF-γ比较●P<0.01。

IL-22是Th22细胞 (helper T cell 22, Th22) 的主要产物[4], 也可由Th1 (helper T cell 1, Th1) 、Th17 (helper T cell 17, Th17) 、NK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 NK cell) 等多种免疫细胞表达[5]。当机体感染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后, IL-22能够激活其它免疫细胞, 帮助机体控制炎症对抗感染[6], 并通过介导组织表达急性炎症蛋白、粘蛋白或抗微生物肽等物质, 使慢性炎症中的组织保持完整[7]。在结核免疫中, I L-22可通过促进向自然杀伤细胞溶酶体传送结核分枝杆菌, 加强吞噬溶酶体的溶解作用[8], 并可能通过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 M P s) 的表达, 参与结核性胸膜炎的免疫病理[9]。Qiao D等[10]证实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存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的Th22细胞, 使用 (ESAT-6、CFP-10) 抗原肽刺激后, IL-22 m RNA显著上调, 表达产物增加。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IFN-γ检测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诊断结核的生物标记物。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刺激而致敏的T细胞再次遇到同类抗原时能产生特异性IFN-γ, 特异性升高的IFN-γ量可以反映体内结核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强弱, 依此可间接判断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情况[11]。抗原ESAT6、CFP10是重要的T细胞抗原, 能诱导机体产生记忆性免疫应答, 是致病性MTB特有而BCG缺失的片段[12], 能够区分真性结核感染, 排除BCG接种产生的干扰。

本研究以IL-22为观察指标, 使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肽 (ESAT-6、CFP-10) 刺激培养87例胸腔积液患者PFMCs, 通过检测培养液上清中IL-22的浓度, 并作统计学分析, 发现结核组IL-22在刺激后上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5) , 与Qiao D研究结果一致, 且结果明显高于恶性组 (P<0.05) 。用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时, 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0.38%和80.56%, 与I F N-γ诊断效能相当。因此认为, IL-22与IFN-γ类似, 可作为结核病诊断金标准之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摘要:目的 :研究胸液单个核细胞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表达的白细胞介素-22 (Interleukin-22, IL-22) 浓度测定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确诊的52例结核性胸膜炎和3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液单个核细胞分离后, 使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肽 (early secreted antigenic target-6, ESAT-6) 、 (culture filtrate protein-10, CFP-10) 刺激培养, 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22和干扰素-γ (Interferon-γ, IFN-γ) 浓度,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组IL-22浓度明显高于恶性胸液组 (P<0.01) 。ROC曲线显示IL-22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38%、80.56%和85.23%, 其诊断效能与IFN-γ相当 (P>0.05)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反应性IL-22测定可作为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2,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胸水,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周灵, 时国朝, 万欢英.胸腔积液中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诊断新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 2008, 13 (12) :1627-1629.

[2]Epstein DM, Kline LR, Albelda SM, et al.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s[J].Chest, 1987, 91 (1) :106-109.

[3]Seibert AF, Haynes J Jr, Middleton R, et al.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wenty-year experience[J].Chest, 1991, 99 (4) :883-886.

[4]Eyerich S, Eyerich K, Pennino D, et al.Th22 cells represent a distinct human T cell subset involved in epidermal immunity and remodeling[J].J Clin Invest, 2009, 119 (12) :3573-3585.

[5]Zenewicz LA, Flavell RA.Recent advances in IL-22 biology[J].Int Immunol, 2011, 23 (3) :159-163.

[6]孙奇.IL-22—炎症性疾病关键因子[J].免疫学杂志, 2011, 27 (9) :821-825.

[7]Sanjabi S, Zenewicz LA, Kamanaka M, et al.Antiinflammatory and pro-inflammatory roles of TGF-beta, IL-10, and IL-22 in immunity and autoimmunity[J].Curr Opin Pharmacol, 2009, 9 (4) :447-453.

[8]Dhiman R, Indramohan M, Barnes PF, et al.IL-22 produced by human NK Cells inhibits growth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y enhancing phagolysosomal fusion[J].J Immunol, 2009, 183 (10) :6639-6645.

[9]Ma t t hews K, Wi l k i n son KA, K a l sdor f B, e t a l.Predominance of interleukin-22 over interleukin-17 at the site of disease in human tuberculosis[J].Tuberculosis (Edinb) , 2011, 91 (6) :587-593.

[10]Qiao D, Yang BY, Li L, et al.ESAT-6-and CFP-10-Speci f ic Th1, Th22 and Th17 Cel ls in Tuberculous Pleurisy May Contribute to the Local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Infection[J].Scand J Immunol, 2011, 73 (4) :330-337.

[11]李晓非, 熊俊辉, 汪亚玲.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11, 29 (5) :342-343.

白细胞抗原 篇9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共80例,其中轻度ICP 20例、重度ICP 2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正常对照组纳入标准:同期未临产发作,因社会因素、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而行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的足月单胎妊娠。ICP的诊断标准:1妊娠中晚期出现以皮肤瘙痒为主的症状;2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汁酸(TBA)>10μmol/L,或伴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轻至中度升高;3排除非胆汁淤积引起的皮肤瘙痒及其他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疾病;4分娩后瘙痒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ICP患者术前 空腹血:10μmol/L<TBA<40 μmol/L诊断为轻度ICP,TBA≥40μmol/L诊断为重度ICP。ICP组和正常对照组排除标准:1孕周< 28周;2有其他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3多胎妊娠; 4胎盘血肿。

1.2主要试剂一抗:兔抗人源性HLA-F单克隆抗体IgG、兔抗人源性角蛋白7(CK7)单克隆抗体IgG、 兔抗人源性β-actin单克隆抗体IgG(Abcam公司)。 SP试剂盒(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cDNA逆转录试剂盒,宝生物(大连)公司。HLA-F mRNA引物及探针序列F:TGGAGTTGCTCCGCAGATACT,R: TGGGCAAC GTGTGCCTTT, FAGACGCTACAGCGCGCAGATCCTCP;β-actin mRNA引物及探针序列:F:CCTGGCACCCAGCACAAT,R:GCTGATCCACATCTGCTGGAA,FATCAAGATCATTGCTCCTCCTGAGCGP(上海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方法

1.3.1标本采集与处理胎盘娩出后15分钟内,无菌纱布蘸干胎盘表面血迹,自母体面向胎儿面剪取1 cm×1cm全层的胎 盘组织,剔除羊膜,多点取材。 0.9% 氯化钠液反复冲洗,无菌干纱布吸除水分。用于后续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的标本,置于冻存管中,并放入液氮保存过夜后转移至-80℃冰箱中;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的标本浸泡于4%多聚甲醛。

1.3.2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胎盘组织HLA-F蛋白定位实验方法参照SP试剂盒说明书。HLA-F一抗稀释度为1∶100,CK7一抗稀释度为1∶50;阴性对照片用PBS代替一抗,阳性对照片用人扁桃体组织。

1.3.3 Taqman探针法RT-PCR检测胎盘 组织HLA-F mRNA表达取约100mg胎盘组织提取总RNA、RNA质量检测,然后参照cDNA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cDNA合成与扩增,并配置RT-PCR反应体系,采用两步法进行RT-PCR:1在95℃下变性15秒;263.5℃ 下退火延 伸,并收集荧 光信号。RNase Free dH2O代替cDNA为阴性对 照,以扁桃体 组织cDNA为阳性对照。

1.3.4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胎盘组织HLA-F蛋白表达实验方法参照张梦燕[4]的论文。一抗稀释度为1∶300,二抗稀释度为1∶20000。以PBST代替一抗为阴性对照,以扁桃体组织中提取的蛋白溶液为阳性对照。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3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检验水准a(双侧)=0.05。

2结果

2.1胎盘组织中HLA-F蛋白的表达部位HE染色示胎盘组织由绒毛膜板、蜕膜板和两者间的绒毛、 绒毛间隙组成,见图1。SP法示,上皮细胞特异性的标记蛋白CK7使由细胞滋养细胞分化而来的合体滋养细胞和蜕膜板绒毛外滋养细胞 (extravillous cytotrophoblast,EVCT)呈阳性染色,而蜕膜细胞呈阴性染色,见图2。HLA-F蛋白染色示妊娠晚期胎盘组织中仅EVCT膜上出现深浅不一的棕黄色阳性染色颗粒,相应胞核呈蓝色,其余胎盘组织细胞未见阳性染色,见图3、图4。

2.2各组胎盘组织的HLA-F mRNA及HLA-F蛋白表达量的比较ICP组与正常对照组胎盘组织中HLA-F mRNA相对表达量采取2-△△ CT计算,结果显示:ICP组与正常对照组间HLA-F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ICP组、重度ICP组及正常对 照组间胎 盘组织中HLA-F mRNA相对表达量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ICP组和正常对照组胎盘组织HLA-F蛋白的表达量通过软件 计算蛋白 质灰度值 后进行统 计分析。 结果显示:ICP组胎盘组织中HLA-F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ICP组、重度ICP组和正常 对照组间 比较,重度ICP组表达量最低,正常对照组表达量最高,而3组间表达量两两比较,仅重度ICP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5。

根据孕期是否使用地塞米松将ICP组分为地塞米松组和非地 塞米松组,结果显示:两组间HLA-F mRNA相对表达量差 异无统计 学意义 (P>0.05)。 而ICP非地塞米松组胎盘中HLA-F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ICP地塞米松 组,但差异无 统计学意 义 (P> 0.05)。见表2。

3讨论

母体对作为同种半异体移植物的胚胎组织产生的免疫耐受作 用,是全身和 局部免疫 调节的共 同结果,也是正常妊娠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至今,母胎免疫耐受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表明,胎盘组织中的EVCT与母胎免疫耐受及一些妊娠期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5~8]。研究表明,EVCT可表达HLA-G、E、F 3个免疫抑制因子,参与母胎界面精细而复杂的免疫微调控。HLA-F蛋白可表达于每个妊娠阶段的EVCT上,在妊娠早 期仅弱表 达于EVCT内,从妊娠中期 到妊娠晚 期其表达 量逐渐增 加,在EVCT胞膜上也 能检测到[9,10]。 目前的研 究表明, HLA-F蛋白可表达于外周血B细胞、B细胞系以及包含B细胞的组织,尤其是在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例如成人的扁桃体和胎儿肝脏[11]。而在胎盘组织中除了EVCT可表达HLA-F蛋白外,其他胎盘组织中尚未发现其表达。

本研究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不论是ICP患者还是正常妊娠晚期胎盘组织中,均可见HLA-F蛋白表达于蜕膜板EVCT胞膜上,而在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以及蜕膜细胞上未见表达,该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对于其他组织上是否存在HLA-F蛋白异构体,而不能被目前已有的抗HLA-F单抗检测出,尚无文献报道。本研究中PCR结果显示,ICP患者及正常妊娠晚期胎盘组织中均可检测到HLA-F mRNA的表达,但两组间HLA-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免疫组化图片看,ICP患者妊娠晚期胎盘中EVCT胞膜上HLA-F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弱,Western-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点,即ICP胎盘组织中HAL-F蛋白的表达较正常胎盘组 织减少。 HLA-F与HLA-E、G同属于HLA-Ⅰb类分子,共同表达于与母体免疫细胞直接接触的EVCT上,参与母胎界面精细的免疫调节[12]。 有研究表明,HLA-E、G分子在母胎免疫中起抑制作用,并在ICP胎盘组织 中EVCT上表达降 低,提示HLA-E、G可能参与了ICP的发生[13,14]。本次研究 结果提示HLA-F蛋白可能和HLA-E、G蛋白类似, 通过对母胎界面免疫耐受机制的干扰,参与ICP疾病的发生。

目前,IC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不少研究表明ICP的发生与母胎免疫耐受失衡相关。uNK细胞大量存在于胎盘种植部位的底蜕膜内,是侵入子宫蜕膜组织中的主要免疫细胞,与EVCT之间密切的接触形成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抗原识别的基础。uNk细胞表面有3类抑制性 受体,即ILTs(immunoglubin-like transcripts)、KIRs(Killer Ig-like receptors) 和CD94/NKG2受体,并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母胎免疫耐受平衡的维持。Lepin等[15]的研究表明,重组HLA-F四聚体可与外周血中表达ILT2、ILT4的单核细胞结合,同时转染了ILTs的细胞也能与重组HLA-F四聚体结合,并能够被抗ILT2、ILT4抗体所抑制。另外,Goodridge等[16]的研究发现,HLA-I类分子的开放构象和HLA-F分子能与表达KIR3DL2的NK细胞结合。由此推测EVCT表达的HLA-F蛋白可能通 过与uNK细胞的抑 制性受体ILTs和KIRs的结合而产生抑制性信号,从而抑制uNK细胞对滋养细胞的攻击,保护胚胎免受母体排斥。另外, Shobu等[10]的研究发现,EVCT上的HLA-F蛋白表达量从妊娠中期到妊娠晚期逐渐增加,并由细胞内转移到细胞膜上,提示HLA-F蛋白在保护胎儿免受母体排斥的作用逐渐加强,并为胎儿迅速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ICP患者胎盘组织中EVCT上HLA-F蛋白表达下调可 能导致uNK细胞的抑 制性作用 被削弱,母胎免疫调控机制障碍,使母胎免疫耐受向免疫排斥倾斜,可能为ICP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

研究表明,血清胆汁酸的改变是ICP最主要的实验室证据,尤其是TBA较正常孕妇显著升高,并被作为评估ICP严重程度的指标。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将TBA 40μmol/L作为轻重ICP的分水岭,则TBA在10~39μmol/L为轻度ICP,TBA≥40μmol/ L为重度ICP[17]。本研究结果显示,轻度ICP、重度ICP和正常对照组间HLA-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 义,但重度ICP胎盘组织 中HLA-F蛋白较正常胎盘组织显著降低,说明ICP疾病越严重胎盘组织中EVCT表达的HLA-F蛋白越低,免疫排斥作用可能越明显。有研究显示,地塞米松有上调ICP患者胎盘组织中HLA-E、G表达的作用[14],为排除地塞米松的影响,故将本研究的ICP患者根据是否用地塞米松分为地塞米松组和非地塞米松组。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的使用对ICP胎盘组织中HLA-F的表达无影响。本研究对象中地塞米松的使用是为了促胎肺成熟,由此推测小剂量和短疗程的地塞米松使用,可能并不影响胎盘组织中HLA-F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使本研究的结果排除了使用药物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F(HLA-F)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并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其与ICP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妊娠晚期(ICP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胎盘组织中表达的HLA-F蛋白进行定位;再通过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研究ICP患者(轻度20例,重度20例)胎盘组织中HLA-F在核酸分子(mRNA)及蛋白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妊娠晚期胎盘组织中仅蜕膜板绒毛外滋养细胞(EVCT)膜上有HLA-F蛋白表达。2正常对照组和ICP组间胎盘组织中HLA-F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和轻度ICP、重度ICP3组间胎盘组织中HLA-F 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胎盘组织中HLA-F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0.6092±0.3370vs1.3451±0.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ICP胎盘组织中HLA-F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5328±0.2762vs 1.3451±0.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ICP和正常对照组间胎盘组织中HAL-F蛋白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CP非地塞米松组和ICP地塞米松组间胎盘组织中HLA-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F蛋白表达于妊娠晚期胎盘组织蜕膜板EVCT细胞膜上;ICP患者胎盘组织中HLA-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ICP患者妊娠免疫耐受平衡紊乱的重要机制之一。

白细胞抗原 篇10

【关键词】乙肝;抗原;携带;处理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451-01

1 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分类

1.1 甲类:曾患过肝炎而本人则全然不知,因其临床症

状和肝脏损害轻微且很快痊愈,仅表现为病后的HBSAg携带状态,在健康体检时查出的属此类。本类携带者病毒不复制,没有传染性。此类HBSAg携带者应进行医学跟踪,每3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以便及时了解有无肝损害,若有应及时治疗。

1.2 乙类:健康携带者,经反复多次肝功能化验均正常,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作肝活检亦未见病理改变,肝组织结构完整。这类HBSAg携带者可以照常工作、学习和劳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机体自身免疫状态的改善可自然转阴。

1.3 丙类:经肝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这类患者有病毒复制,并有传染性。此类HBSAg携带者经证实有病理损害,应按现症病人对待,及时进行治疗。

2 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医学处理

2.1 保护肝脏:绝对戒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精神轻松愉快,合理膳食,注重营养,定期检查乙肝表面抗原及肝功能,必要时可服用抗坏血酸、保肝维养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加强肝脏营养,切忌盲目乱用药,更不可相信广告或庸医的所谓“包治”,“百分之百转阴”之类的骗人假话,以免上当受骗。

2.2 家庭及个人卫生:无症状HBSAg携带者家庭及其他成员可注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本人的生活用具(剃须刀。牙刷)应专用并定期消毒,衣物等可用0.2%84消毒液浸洗,餐饮具可用蒸煮(30分钟)的方法消毒或专用,饭前便后流水洗手,受伤出血时到医院或自己包扎处理,污物须焚烧,禁止亲婴儿嘴和经口喂食,不要接触他人开放性创伤。

2.3 抗乙肝病毒治疗:在正规医院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可选用干扰素、拉米夫定、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及中成药等。无症状携带者则无需治疗,如果是“小三阳”患者且有以下临床症状者,则需及时治疗。

2.3.1 有明显症状,如疲倦、食欲不振、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厌油、腹泻等。

2.3.2 肝功能反复波动,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

2.3.3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者。

治疗的原则:恢复肝功,抗病毒,阻止肝纤维化,具体用药则因人而宜,辩证施治。

3 预防

3.1 接种乙肝疫苗:这是目前预防乙肝最重要的手段。接种的主要对象首先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除注射乙肝疫苗外,还应在出生后及早(越早越好)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对于注射疫苗后不产生抗体的人群,可加大乙肝疫苗的接种剂量,提高免疫应答反应及保护率。

3.2 切断传播途径:乙肝的传播途径是非常明确的。①是注射(吸毒)传播;②是血液传播;③是性行为传播;④是母婴垂直传播,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传播途径,控制起来相对容易。

3.2.1 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筛查。

3.2.2 对HBSAg阳性孕妇,应禁止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尽量保证胎盘完整,以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3.2.3 加强安全注射。对牙科器械、内窥镜等医疗器具要严格消毒,严格防止医源性传播;服务行业中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纹身等用具必须严格消毒(一人一用一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

3.2.4 *为HBSAg阳性的人应接种乙肝疫苗,对有多个*者应加强管理,定期检查,提倡使用安全套。

3.3 补种乙肝疫苗。对意外感染HBV者,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抗-HBS≥10mlu/ml者,无须特殊处理;未接种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HBS<10mlu/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400IU ,同時,于不同部位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20ug),并于1、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各20ug)。

3.4 根据相应的政策法规对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管理。

作者简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白细胞抗原】相关文章: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06-10

抗原分析06-14

主要抗原区05-04

大豆抗原蛋白06-11

前S1抗原05-10

特异性抗原05-25

胶体金抗原检测05-27

肝炎e抗原乙型05-08

elisa测抗原实验报告04-20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06-03

上一篇:开发孩子的右脑下一篇:改革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