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炭疽病抗原筛选初报

2024-04-30

菜豆炭疽病抗原筛选初报(精选3篇)

篇1:菜豆炭疽病抗原筛选初报

菜豆炭疽病抗原筛选初报

为了给菜豆抗炭疽病杂交育种亲本提供抗原,对从国内外搜集到的169份菜豆品种进行室内苗期接种鉴定,其中免疫(I),高抗(HR)均为0份,抗病(R)品种为12份,中抗(MR)品种为62份,中感(MS)品种为46份,感病(S)品种为33份,高感(HS)品种为16份,为菜豆抗炭疽病育种者提供杂交亲本抗原.

作 者:李梅 郭建华 刘学东 吕彦超 王文艳 作者单位:大连农业科学院,辽宁大连,116036刊 名:中国农村小康科技英文刊名:CHINESE COUNTRYSIDE WELL-OFF TECHNOLOGY年,卷(期):“”(2)分类号:S4关键词:菜豆炭疽病 病情指数 苗期接种鉴定

篇2:菜豆炭疽病三步防法

1、选播无病种子和搞好种子处理

在无病区繁育种子或从无病株上采收种子, 并在播前用药剂处理种子。用甲醛200倍液浸种30min, 捞出清水洗净晾干待播。也可用50%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按种子重量0.3%~0.4%拌种后播种。还可以用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浸种30min, 取出洗净、晾干播种。

2、加强田间管理, 改进栽培技术

用地膜或稻草等覆盖栽培, 可防止或减轻土壤病菌传播。采用45%代森铵水剂1 000倍液消毒架材。深翻土地, 增施磷钾肥。雨后及时中耕, 施肥后培土, 注意排涝, 降低土壤含水量。

3、实施药剂防治

篇3:菜豆苗期抗炭疽病接种方法比较

摘要:对不同接种方式及接种时期下,菜豆对炭疽病菌孢子的抗性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菜豆播种后6~8 d,选用喷雾方式接种是抗炭疽病材料筛选的适宜方法。

关键词:菜豆;炭疽病;接种

中图分类号:S6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6500(2009)01-0031-02

Comparison of Inoculation Method for Anthracnose Resistance in Bean Seedling

LI Mei,GUO Jian-hua,LIU Xue-dong,LV Yan-chao,WANG Wen-yan

(Dali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Dalian 116036,China)

Abstract:The anthracnose resistance of bean was compared by different inoculation method and inoculation stage. The results found that the proper method for selecting the anthracnose resistant bean lines was spray inoculation after sowing 6~8 d.

Key words: bean;anthracnose;inoculation

菜豆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是造成菜豆生产严重损失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对食荚菜豆,严重影响其品质和产量。选育、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最安全和经济有效的一种方法。而菜豆抗炭疽病鉴定方法的确立是抗病育种工作之首。菜豆抗炭疽病鉴定方法在国外已有涂抹、注射、胚轴接种等报道,结合我们抗病育种现状,笔者对接种菜豆苗龄及接种方式进行对比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供试菌种:单孢分离的大连菌株(α菌株)。

供试菜豆:无筋一号。

栽培基质:蛭石,装入口径为8 cm的塑料营养钵内。

1.2 方 法

胚根接种:浸种催芽,将发出根芽的菜豆种子浸蘸2.4×106个/mL浓度的炭疽病菌孢子悬浮液,10 min后播种于含有饱和水分的装有蛭石的钵内,每钵5粒籽。出苗后调查病情指数。

胚芽接种:用滴管将浓度为2.4×106个/mL的炭疽病菌孢子悬浮液滴入刚出土的菜豆子叶缝里(子叶接种),待两片真叶发出展平后,调查病情指数。

喷雾接种:将浓度为2.4×106个/mL的炭疽病菌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于菜豆幼苗(两叶一心)上,7 d后调查病情指数。

涂抹接种:将浓度为2.4×106个/mL的炭疽病菌孢子悬浮液,用脱脂棉轻轻涂抹于已展平的菜豆两片真叶的正反面,7 d后调查病情指数。

1.3 接种菜豆的苗龄研究

分别在播种后10 d的菜豆幼苗(即两片真叶已展平,心叶已长出伸展)、8 d的菜豆幼苗(即两片真叶刚展平,心叶露出)、6 d的菜豆幼苗(两片真叶尚未展平,小心叶刚露出尖)、3 d的菜豆幼苗(即子叶刚裂开露出真叶尖)上,用2.4×106个/mL浓度的炭疽病菌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接种菜豆各播种30粒,分3次重复,每重复2盆,每盆5粒种子。接种温度17 ℃左右,使用LJ-15B离心加湿器,保持湿度为100%,遮光48 h后缓缓升温至24~25 ℃,每天喷水一次,保持湿度不低于80%。7 d后调查感病情况。

2试验结果

2.1 接种方法对比

不同接种方法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胚芽接种仅在茎上有病斑,而叶片不产生病斑,且病情指数最大,蘸根接种的最小。

2.2 接种菜豆的苗龄与致病力研究

不同苗龄的菜豆喷雾接种后的致病结果如表2示。播后6~8 d接种的病情指数最大。

3 问题与讨论

(1)综合国内外报道资料,菜豆炭疽病的接种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其一是用孢子悬浮液喷接菜豆两片真叶和一个小心叶幼苗(Ferrante等,1976;李佩琳等,1992);其二用注射器将孢子悬浮液注射入已展开的单片叶片(Theocrou M K等,1979);其三胚轴接种(Dixon G O等,1973);其四将孢子悬浮液涂抹在叶片的两面(Tu J C等,1979)。接种的菌液浓度为1×105~107个孢子/mL。

参考上述报道,我们对孢子悬浮液涂抹叶片、喷雾叶片及滴入子叶芽缝隙内、浸蘸萌发的胚根等方法进行试验比较,除蘸根(浸蘸萌发的胚根)接种以外的3种接种方式均可表现感病。根据我们的条件认为,孢子悬浮液涂、喷菜豆两片真叶和一个小心叶的幼苗接种方法为佳。尤其是做抗病育种的品种资源筛选,需要筛选的材料很多,批量大,而且还需对接种后表现抗病或者不显病症的幼苗移栽种植,因此,喷雾接种的方法最简便易行。

(2)关于接种菜豆幼苗的苗龄(两叶一心),一般在播种后6~8 d即可。因为在做抗病品种资源筛选时,需要同时(一批)做几十个不同品种(品系)的种子。种子发芽,出苗早晚有差异。在播种后6~8 d内的菜豆苗,有的已达到两叶一心,有的刚露出心叶尖,有的甚至子叶刚裂开,露出真叶尚未展开,用孢子悬浮液同时喷雾接种均可以达到感病的效果。

(3)我们应用上述方法在17 ℃左右室温下,用21~23 ℃培养15 d的菌种浓度2.4×106个孢子/mL喷雾接种于播种后7 d的菜豆幼苗,湿度100%,遮光48 h,缓缓升温至25~26 ℃并保持,每天喷水保湿80%以上。此外,在接种前3~4 h不给光照并给与降温,有利于浸染。7 d后调查记录感病程度。应用上述方法对190多份资源进行筛选鉴定,并对杂交F2~F5进行多次抗病鉴定,对较抗病、耐病菜豆株进行繁育,以期选育出抗菜豆炭疽病的品种。

参考文献:

[1] 菜豆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鉴定子专题组.荚用菜豆品种资源炭疽病苗期抗病性鉴定[J].中国蔬菜,1992(6):21-23.

[2] 王晓鸣,李怡琳,李淑英.菜豆种质资源对菜豆炭疽病抗性鉴定研究[J].作物品种资源,1989(2):18-19.

上一篇:私教训练计划本下一篇:质检员工作总结汇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