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

2024-06-10

中国民族(精选十篇)

中国民族 篇1

就我国古代的情况而论,作为东方民族,长期禁锢在封建宗教的法统之中,这样便逐渐形成一种以封闭、内向为主要性格特征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几乎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建筑的布局方式。

1 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方式——封闭性、内向性特征及体现

“有宅必有园”这种布局方式就可以是我们的建筑传统。它遍布于中华大地的各地民居建筑,形式多样,各不相同,但最普遍的一种类型即采用四合院的布局形式。这也是一种最典型的内向布局方式,其主要的特征为:所有的建筑均背朝外而面向内院,从而形成一个以内院为中心的格局形式。这和西方的花园别墅恰好构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后者属于纯外向布局的形式,其特点是以建筑为中心,并在其四周布置庭院绿化。然而,中国除了住宅建筑外,其他如宗教建筑,宫殿建筑也大体如此,均以一个两厢和四合院形式作为基本布局手法而灵活运用。大多在四合院的基础上来逐步扩建成一进四合院、二进四合院、三进四合院等。某些规模和尺度特大的建筑群,如北京明、清故宫,沈阳故宫,它的主体建筑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殿)虽然具有外向的特点,但从整体布局来看这种外向仍然属于内向中的外向,就是说它们依然处于一个更大的封闭、内向性的空间院落当中,沈阳故宫平面图见图1。

纵观中国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封闭、内向性的居住方式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这种以封闭、内向为特征的社会模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适应多于征服,收集、积累多于寻找、探索。这样对于一个数千年来以聚居为基本生活方式的民族来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封闭、内向性的社会心理,他们认为适应自然是取得生存的最佳途径。

研究发现甲骨文中的“囿”和《诗经》中所咏的“园”就是四周加以封闭、围合的早期园林,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古人所向往的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所,其实是一个封闭的盆地形的自然地理环境。此后按此理想模式建立的宫殿、寺庙、住宅、园林都是封闭的、内向的。隐藏在高高围墙深宅大院之内,尽管园内的围墙留有花格窗,相互有“透景”“漏景”,然而临街的围墙是完全封闭隔离的,这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时期典型的安居理念。很显然我们先民自给的农耕生活方式对自然界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体验,在不能抗拒自然力、不能更广阔的了解自然界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敬畏和封闭的心理。

2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封闭性,内向性的优、缺点

封闭、内向性的布局方式纵然与现代生活方式有很多矛盾,但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就采用这种布局方式形成的传统空间而言,仍然有相当多的玄妙之处,另人叹为观止。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最显而易见的优点:在极为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可以布置较多的建筑,且不至造成局促、拥塞的局面。

这一特性对我国现在人口众多,各方面资源紧缺的国情来说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出宜人的生存空间将是我们这一代甚至后几代建筑师的首要任务。历史上采用这样布局的院落、园林的成功典范不胜枚举。尤其是中国园林更引入了水、叠山、培花、植树等元素,并结合建筑物布局上的变化形成的内院形状更加曲折、另人神往。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引水的作用,对于内向封闭的小园来说,如果能以一个较大、较集中的水面作为中心而环绕它布置建筑、回廊、亭榭,其向心和内聚的感觉分外强烈,为此,凡取内向布局的中小型庭院,无不在园的中央设置水池,不仅是江南的私家园林(畅园、拙政园等)这样,就是北方皇家园囿中的园中园(如谐趣园)也毫无例外(见图2)。

内向封闭的布局形式虽然有不少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首先,规模不宜太大,若园的规模过大,而建筑物的高度又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若使建筑物沿园的周边布置,势必使之所形成的空间院落流于空旷单调,甚至会失去原有的正常尺度而得不到应该有的空间感觉。因此,中型、大型的园囿只适宜在局部采用这样的布局形式,整体却不适宜。其次,内向布局的建筑物均面向内而背朝外,因此从外部看显得沉闷而无生气。假如要用,尚须对其外围做适当的处理。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正是这样做的(见图3)。

3当今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封闭性、内向性

同样是封闭、内向的布局,在现代生活方式、审美角度较之古代已发生很大改变的情况下,仍有一定的适用性。例如:现今我们修建的和正在修建各种风格情趣的住宅小区以及各种大学城等,其实质就是以“园”为中心的内向、封闭性空间。说这是在搞“圈地”运动一点都不为过。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我想只能是我们需要,我们的浅意识里面需要这样的空间,在那里我们会更舒适自在。既然人们需要,作为建筑师的我们就要把它理解好、做好。

4结语

中国古典建筑、传统空间作为中国人生活环境中最美的部分,作为整个国家文明和品质的象征,是最具生命的文化遗产。但在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当今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改变。设计师用肤浅的眼光,过多的依赖现代物质材料、采取草率的方式来对待建筑、空间设计。他们对过去影响中国建筑空间设计的传统思想认识不深,也不愿意去了解。而对于我们来说,传统思想并非一无是处,应该说这样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深刻影响着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相反,如果缺少这种思想的考虑,就会失去灵魂,失去根。在此透过一些传统的东西讨论中国古典空间设计方法,将有助于我们设计出既具有古典意境美,又符合现代品位的空间,更有助于我们认清我们自己是谁,从哪里来。

摘要: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方式的封闭性和内向性特征,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封闭性和内向性的优缺点,探讨了当今现代生活中的封闭性和内向性,以帮助人们设计出既具有古典意境美,又符合现代品位的空间。

关键词:封闭,内向,建筑,传统空间

参考文献

[1]吴靖宇.拙政园[M].南京: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8.

[2]施放.留园[M].南京: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8.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周武忠.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中国的跨境民族或跨界民族 篇2

①壮侗语族(国外称泰语族或泰——卡岱语族)

壮族:越南的岱依族和侬族与中国的壮族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虽然现在已逐渐分化并有了不同的族称,但他们在语言、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仍保持着共同的特征,总的来说共同性多于差异性,可以视为一个跨境民族。岱依族和侬族约有200万人,主要居住在与中国交界的高平、谅山、广宁、河江、宣光、老街等省的平坝丘陵地带,主要种植稻谷和玉米,家庭手工业和饲养业较发达。岱依族迁入越南的时间较早,受越族的影响较深;侬族迁入越南的时间较晚,有的至今不过八九代人,约二三百年的历史,与中国壮族的共同性更多一些。傣族:中国傣族与缅甸的掸(傣)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为同一民族。总人口6000万以上。傣族散居于我国西南一带和中南半岛各个国家。在印度的东北阿萨姆邦亦有一部分傣族。越南泰族有110万人,是越南第二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莱州、山罗、河山平等省,内部又分为黑泰、白泰、红泰三大支系。越南泰族系从中国云南迁来,与中国傣族同源并有着相近的民族特征。其中白泰人迁入越南的历史最早,黑泰人则是在10世纪后从云南西双版纳迁入红河三角洲,红泰人是后来黑泰人和白泰人中的一部分融合而成的。泰族多居住在肥沃的河谷平坝,以种植水稻为生。

布依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545059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主要聚居于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享有“水稻民族”之称。布依族也是越南的54个民族之一,在越南有1864人(1999统计)。分为布依、都依两个支系,居住在河江省官坝县和老街省孟康县,其祖先系19世纪从中国贵州经云南迁到越南,由于人数较少和居住分散,越南布依族已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并成为新的民族。越南另有热依族,是从布依族中分化出来,融合其他民族而形成的。

侗族: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另外在老挝、越南也有侗族发布。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

仡佬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437997人。现在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居住在贵州省的占民族总人口97%以上。此外越南有仡佬族1845人。

②藏缅语族

藏族: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操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四川、甘肃、云南等省也有分布,中国境内有人口约541万余人(2000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彝族:国外也称倮倮族,越南倮倮族有3100人,居住在河江省的同文县和高平省的保乐县。他们系16世纪后从中国云南迁来,与中国彝族有亲缘关系。倮倮族从事山地农业,但已定耕定居,其语言和习俗与中国彝族大体相同。

哈尼族:越南哈尼族有12500人主要聚居于莱州省孟碟县和老街省的巴沙县,莱州省的封土县也有少量分布。他们系300多年前从中国云南省金平、绿春两县迁来,语言和风俗习惯与中国哈尼族相同。其耕地分为山地和梯田两种。以善筑梯田而著称。(阿卡人,我国把阿卡人看做哈尼族的支系,但老挝等一些国家却把他们看做单一的民族。)(嘎都人,我国称为“卡多”,看做哈尼族的支系)(戈族,老挝的一个民族,但是其他国家认为阿卡人的分支)(巴那人,在一些关于老挝的民族调查里,戈族中的巴那人又被单独划为一个民族,但是从其他学者研究看来巴那人应该是阿卡人的一支,也就是在中国划为哈尼族的一支)(西拉人,在老挝,西拉人认为他们是单一的民族,但是我国学者认为他们的语言与哈尼族相同;国外学者认为他们可能曾经是广义的哈尼——阿卡群体里一支)

傈僳族:傈僳族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57万余人,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即现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的坎底地区、江心坡地区(即现今缅北克钦邦的葡萄县,为中国传统线和英国麦克马洪线东段之间的未定界领土于1960年归属缅甸邦联而设立的)。其中缅甸有40万人(2007年)、泰国有5.5万人(2006年)、印度有6000人(2008年),另外老挝、越南等具有少量傈僳人,因缅甸军队的迫害,逃到泰国或马来西亚、印度等地沦为难民的傈僳族人数不明,目前约有数千人,其中已经由联合国难民高专署面试核实后,取得联合国难民证,且已被转介安置到欧洲各国、美国各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约有五百人,正在急速增加中。

拉祜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41万余人。拉祜族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地区,相邻的西双版纳、红河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其中,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是最主要的聚居区。另外,作为跨界民族,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也有16万多拉祜人居住。越南拉祜族有5300人,聚居于莱州省的孟碟县的巴维苏、巴乌、哥朗、布得等乡。其祖先系从中国云南省的金平、绿春两县迁来,距今不过二三百年。内部分为黄拉祜、黑拉祜、白拉祜三个支系,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并辅以采集和狩猎。景颇族:国外也称克钦族。景颇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19209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州的潞西市、瑞丽市,及陇川、盈江、梁河三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云南景颇族包括4个主要支系:景颇、载瓦、勒期和浪俄,其中载瓦支系最大,人数占景颇族人口的80%左右。阿昌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阿昌族人口数为33936人(2000年),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和梁河县,潞西、盈江、腾冲、云龙等县也有少量分布。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分为梁河、陇川、潞西3个方言。缅甸也有少量分布,称曼达族,1983年统计有1700人。

怒族:我国怒族主要居住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另有零星居住于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以及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境外怒族主要分布在缅甸克钦邦北部高黎贡山区及恩梅开江上游地区。怒族居住的地区是号称世界第二大峡谷的横断山区怒江流域,山高谷深,地势险峻,河谷地带海拔在800米左右,与两岸山巅的落差却达二三千米。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怒族的宗教信仰呈复合化状态,不仅信仰本民族的传统自然宗教,而且还有信仰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的。

门巴族:门巴族,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错那县以南的门隅地区,其余居住在墨脱、林芝等县。人口共5万余人,其中分布在我国实际控制区以内的仅有7475人,其余生活在错那县南部的印控区,另有部分珞巴人生活在尼泊尔、印度等国家。门巴原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巴族。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自己的语言,无本民族文字,方言差别较大,多通晓藏语,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珞巴族:珞巴族居住于西藏南部,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珞巴族正式被确定为单一民族。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朗县、隆子等几个边境县最为集中,现被印度非法占领的珞瑜地区有珞巴族分布。在中国实际控制区内人口有约3000人左右,还有超过60万人生活在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印占区,另有部分珞巴人生活在尼泊尔、印度等国家。珞巴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通用藏语。其宗教信仰以崇拜鬼神为主,相信万物有灵,部分信仰藏传佛教。

独龙族:独龙族是独居一条江河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根据自称“独龙”,又聚居于独龙江河谷而正式命名为独龙族。我国独龙族主要分不在云南省西北角的怒江傈僳族自治洲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与其相邻的维西县和西藏察隅县察瓦洛乡也有少量分布。境外独龙族主要分不在缅甸江心坡、坎底及钦底西北广大地区,称为日旺人(约10万人),与我国独龙族的经济往来和宗教联系较多。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由于长期与世隔绝,语言发展缓慢,是研究藏缅语的活化石。独龙族过去没有文字,1950年代初,缅甸日望人创造了一种文字。1979年,中国独龙族在日旺文基础上改制了一套适用于我国独龙族的文字,但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独龙族的宗教信仰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

③苗瑶语族

苗族:越南苗族有56万人,又称赫蒙族,分布在河江、宣光、高平、老街、莱州、山罗、北太等省的山区。越南苗族系从中国的云南、广西迁来,时间距今仅二三百年。内部分为白苗、黑苗、红苗、花苗和汉苗等支系。主要以耕种山地为生,其中刀耕火种的轮荒地占大部分。其语言和风俗习惯与中国苗族基本相同,系跨境而居的同一民族。

瑶族:越南瑶族有48万人,分布地域较广,沿越中、越老边界一直延伸到北部沿海的一些省份。他们系明代以来从中国两广和贵州、云南迁入,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这一迁徙过程的传说和民间文献记载。内部根据服饰特点又分为红瑶、白裤瑶、蓝靛瑶等支系,其语言、风俗习惯与中国瑶族大体相同。以山地农业为生,大部分仍处于游耕游居状态。

④汉语族

汉族:哈萨克斯坦131个民族里有汉族。(《列国志》哈萨克斯坦)

a.果敢族,生活在缅甸掸邦北部的尽头,在中国云南西南的底端,系明末汉民族后代,人口约19万,他们居住的果敢地区原为中国领土,1852年英殖民者侵占缅甸,中国开始失去对这片土地的控制权,后缅甸排华,这群人被改为“果敢族”,使用的汉字称为“果敢文”。

b.艾族,越南的艾族是由中国迁居越南的客家人、疍人、村人、黎人构成的,但是主体为客家人,艾族实际上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据1999年越南人口普查统计,全越南艾族有4841人。由于他们讲话时“艾”(ngai)字不离口,因而毗邻而居的人便称他们为艾人,其实“艾”是第一人称我的意思。他们与广西钦廉四属客家人的自称“捱佬”相同,自称客家或客家人,其他民族也称他们为客家或客家人。艾人祖籍在广西防城县五洞地区,通用客家话,事实上是客家人,是越南华族的一支。其民族的划分很不科学,越南当局有政治图谋之嫌。

c.华族:东南亚各国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对华裔的称呼或他们的自称。越南政府把在越汉族人当成民族问题来对待,承认汉族人为华族以及肯定他们在越南革命与建设中的作用。1986年10月,越南政府颁布新的政策,确认汉族人为越南公民,拥有与其他越南人一样的权利,同时强调汉族人是越南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称为华族。越南华族居于本国人口的第四位,人口达140万以上。越南华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人口较为密稠的主要在南方各省以胡志明市和西南部地区为最。同样,柬埔寨、文莱、马来西亚等国政府在处理汉族人和华裔的时候,把他们看成单一的民族即华族。

回族:东干族,属于近百年新兴民族,源自中国甘肃及陕西回族。东干人现时散播在吉尔吉斯斯坦莫斯科区、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和乌兹别克斯坦奥什州,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为多个苏联的加盟国的民族成员,但他们人口约12万多,据1999年人口普查统计,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人口为51766人,在哈萨克斯坦为 36900人,两国共计约88700余人,乌兹别克斯坦东干族人口约25000人。在各中亚国家只属少数民族。东干族使用东干语。现代东干书面语言是以甘肃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甘肃方言的语音为标准语音,以20世纪4O—8O年代东干族作家创作的东干语文学作品为标准语法规范的现代语言。东干文在经历了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形态后,至1954年演变为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并使用至今。

⑵阿尔泰语系

①突厥语族

维吾尔族:维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部,大部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另外在湖南桃源县、常德也集中分布,现有人口大约839万人(2000年),80%的人口集中在库尔勒、阿克苏、和田、喀什四个地区。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也有分布。哈萨克族: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州、木垒县和巴里坤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州,共有125万人。国外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1090万人)、乌兹别克斯坦(100万人)、俄罗斯(65万人),另外蒙古宣布亦有数十万哈萨克人。柯尔克孜族:国外称吉尔吉斯族,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另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也有零星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柯尔克孜族人口数为160823。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绝大部分居民使用柯尔克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世界上大约有400万吉尔吉斯族(柯尔克孜族),其中吉尔吉斯斯坦(约361万人)、乌兹别克斯坦(22万人)、阿富汗(12.5万人)、塔吉克斯坦(8.1万人)、巴基斯坦(6万人)、俄罗斯(3.2万人)、哈萨克斯坦(1.1万人)、乌克兰(3000人)、土耳其(1000人)等。

乌孜别克族:国外为乌兹别克族。中国乌孜别克族共有1.4万多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塔城、喀什、莎东、叶城、乌鲁木齐等地,与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民族和睦相处。主要从事畜牧业。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孜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乌兹别克族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主要族群(有2735万人),此外亦分布在阿富汗(290万人)、塔吉克斯坦(110万人)、吉尔吉斯斯坦(74万人)、哈萨克斯坦(37.1万人)、土库曼斯坦(26万人)及俄罗斯(12.6万人)、乌克兰(1.3万人)、英国(521人)等国家。塔塔尔族:“塔塔尔”是本民族自称,我国汉文史籍中曾称为“鞑靼”、“达达”等。我国塔塔尔族主要分不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阿勒泰等城市,境外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联邦(约有552.1万人)。1989年7月25日在昌吉回族自治洲奇台县境内的大泉沟成立了塔塔尔族自治乡。塔塔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已阿拉伯的字母为基础的塔塔尔文,通用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及文字,干部和知识分子兼通汉语和汉文。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②蒙古语族 蒙古族: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位于俄罗斯西南方的一块是卡尔梅克人。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在中国,另有图瓦人在俄罗斯看作单一的民族即图瓦族,但是在中国划为蒙古族。此外鄂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蒙古的总人口大约有280万人(2006年7月统计265万人,),其中80%是喀尔喀蒙古人。俄罗斯有大约90万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约40万人)、鄂温克族(在俄国被认为是蒙古人的一支,约3万人)、卫拉特人(含卡尔梅克人17万和杜尔伯特人。另外,分布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万人)有可能是蒙古人和中亚其他民族的混血后代。

③满-通古斯语族

鄂温克族: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跨界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曾被称为通古斯人,现定名为埃文克族,约有7万人,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另有1000人在蒙古,根据2000年人口统计,我国鄂温克族共有30505人,其中有26201人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约占全国鄂温克族人口的87%,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鄂温克族最大的聚居区是鄂温克自治旗。另有埃文人,亦称拉穆特人,为西伯利亚北部居民,1979年苏联人口普查时为12,000人,其血统、语言和文化与埃文克人有密切关系,埃文人居住在埃文基自治区以北和东北地区,同周围民族相互发生影响。住在堪察加半岛的埃文人学到很多楚克奇人的特殊习惯;同尤卡吉尔人杂居的埃文人形成了一个操两种语言的埃文-尤卡吉尔居群,其他以类似关系与埃文人共处的还有饲养驯鹿的多尔甘游牧民族及兼营渔、猎生活的河滨涅吉达尔人。鄂伦春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语言使用鄂伦春语,属通古斯语支,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交接处的大小兴安岭中,特别是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人口约8200人(2000年)。“鄂伦春”是民族自称,意为“山岭上的人”,或“有驯鹿的人”。鄂伦春族人普遍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盛行对祖先的崇拜。俄罗斯人叫他们奥罗奇人。鄂温克族在俄国被认为是蒙古人的一支,约3万人。

赫哲族:赫哲族因居住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自称,如“那乃”、“那贝”、“那尼傲”,即土著民族,都是本地人的意思。我国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佳木斯市以及桦川、富锦、抚远等县,境外赫哲族分布在俄罗斯(俄罗斯称为那乃人,约有1万人)。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历史上曾用赫哲语,现通用汉语。赫哲族信奉萨满教。

⑶南亚语系 孟——高棉语族

佤族: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在缅甸境内超过60万人,主要分布于佤邦。另有部分分布于泰国,但数目不详。此外分布于中国与中南半岛的三陶人,有学者认为他们是佤族一支,也有学者认为他们是布朗族一支。布朗族:主要分布在缅甸、老挝等国。此外分布于中国与中南半岛的三陶人,有学者认为他们是佤族一支,也有学者认为他们是布朗族一支。莽人,2009年3月,中国已经把莽人划为布朗族(莽人分布在我国和越南、老挝等三国而居的民族共同体,现在的莽人共有681人,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南科村委会和乌丫坪村委会)。德昂族:国外称帕朗族或崩龙族。德昂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5462人,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龙陵、耿马等县。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老挝等国。

⑷南岛语系 ⑸印欧语系

①伊朗语族

塔吉克族: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平原塔吉克),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高原塔吉克)。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族,其实是操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色勒库尔语的小族群(高原塔吉克),于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族(平原塔吉克)有区别,但他们认为自己是塔吉克人,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少数散居在该县以东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地区,人口约为4.1万人(2000年)。全世界共有塔吉克族人1650万至2850万不等,其中阿富汗(分为高原塔吉克和平原塔吉克,840万人)、塔吉克斯坦(584.93万人)、乌兹别克斯坦(估计各有不同,136.54万或 491.53万或 1100万人)、伊朗(170万人)、巴基斯坦(90万人)、俄罗斯(50万人)、德国(12万)、美国(9.3万)、卡塔尔(8.7万人)、中国(4.1万)等。塔吉克人在河中的撒马尔罕与布哈拉在占多数人口,因此苏联把它们割让给乌兹别克人时,塔吉克人一直高喊要取回圣地。

②斯拉夫语族

俄罗斯族:俄罗斯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定的55个少数民族之一,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也有部分分散在黑龙江和内蒙古等地,通用俄罗斯语,至2000年约有1.56万人。

***未定语系

朝鲜族:在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的朝鲜(2347.91万人)和韩国(4837.94万人)、中国(276.22万人)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53.40万人),其余散居美国(152.07万人)、日本(89.37万人)、加拿大(21.66万人)、拉丁美洲(主要是巴西,5.05万人)等世界各地。在美国境内的朝鲜族是美国亚裔少数民族,被称为Korean American,根据2000年人口调查,韩裔美国人有约130万人。

京族: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1958年5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京族人口数为22517人,2007年人口为2.1万人,在中国台湾境内约20万人。在越南,京族是主体民族,在越南的54个民族中,京族占越南总人口近90%,约7800万人。

***未识别民族

夏尔巴人:是一支散居在尼泊尔、中国、印度、不丹等国边境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民族。人口约15万人,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中国西藏境内有约1200人,主要生活在定结县陈塘镇和聂拉木县樟木镇。

克木人:亚洲中南半岛民族。主要分布在老挝、越南和泰国,在中国也有少量克木人。克木人是中国一个人口较少的族体,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景洪两县,克木人是一个尚未确定族称的少数民族,现有二千余人,属于“百濮”群体之一。克木人无文字,有自己的语言,与布朗语、佤语、崩龙语以及柬埔寨的高棉语关系密切,属孟高棉语族。

中国民族节庆 篇3

民族节庆是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蕴,是文化风俗的传承。在民族学和人类学中,民族节庆因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中国民族节庆是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现,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宝贵平台,它凝聚并且体现了民族精神中最核心的部分。

当今的节庆活动具有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增加旺季客流量、弥补淡季需求不足;拉动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传播特色文化,减轻就业压力等作用,是提升区域知名度和打造地方产品品牌的重要手段,也是树立地方政府品牌的绝佳方法。

近几年,管理机构初现雏形,行业管理亟待规范,我国节庆管理机构数量逐渐增多。更为可喜的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在年底成立了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搭建民族节庆专家与地方节庆的桥梁,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带有行业职能的专业机构。

2011年中国节庆产业蓬勃发展。有国家级的大型节事活动,也有一些影响力深远的民族节庆活动被广为关注。

各具特色的民族节庆,是未来我国该行业可参照的成功范例,为我国民族节庆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民族节庆的市场化、国际化、个性化等趋势的不断增强,整个产业必将达到全新的高度。

传统节庆变味与文化内涵的缺失,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丧失,这样一些做法已经受到人们的诟病,没有市场基础和文化基础的节庆活动必然不会长久。

近来一些民族节庆的市场化开发遭到了质疑,是因为开发者和策划人的急功近利,一些民族节庆为了迎合少数人的喜好而变得不伦不类。民族节庆加上了市场运作手段,目前已经给许多地方的旅游经济带来了好处,与市场接轨的过程中,保留什么,开发什么,包装什么都需要认真的思考。做到让时尚节庆更传统一点,传统节日更现代一点,现代节庆活动更民族化一点,更符合当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是一个值得大家认真探讨、探索的命题。

每一个行业都蕴涵着待挖掘的商机和前景,节庆也是如此。节庆在打造品牌过程中,促成了节庆项目的提升、整合或撤销,优胜劣汰,突出重点。节庆的深层次意义是要体现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的规律,节庆在继续发挥以往所有各项功能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因此,节庆活动必须与时俱进,以先进的文化思想、开放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去指导节庆活动,科学的追求节庆活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和最大化,使其真正成为促进文化发展的催化剂,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我国节庆活动数量众多,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节庆屈指可数,能持续举办并发展成为国际节庆活动的则更是凤毛麟角。在发展节庆产业的过程当中,应当强调政府行为是民族节日文化开发的“服务者”,不应该成为民族节同活动的主体部分。

要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必须提高对节庆文化和节庆产业的认识和研究,探索节庆产业发展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实施定量的节庆产业价值评估体系,尊重节庆文化的客观事实和生存环境,保护节庆文化的原生性。

创新和特色是节庆活动的灵魂,是节庆活动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的集中体现。节庆活动有无特色,是关系到这一节庆活动有无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关键。节庆活动应走塑造特色和追求多元相结合的道路。特色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未展示,既体现节庆活动鲜明的主题思想和显著的地方特色,又展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时代特征。追求多元,既打造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的节目,又突出规模大、规格高、国际性等特点,形成各地节庆文化和节庆产业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我们这次峰会举办的“优秀民族节庆”推选活动,正是紧紧把握“特色”、“创新”、“国际性”这三个关键词,倡导一种科学办节、专业办节的理念。

在接下来的一年,民族节庆产业的发展,应当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 篇4

民族声乐是指歌唱行为, 它包括演唱方式、演唱技巧、歌唱语言、表演等。民族声乐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一种演唱艺术, 它代表了各民族不同的演唱形式和不同的演唱方法。而我国是拥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 各民族都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亲切动人、符合人们欣赏习惯和审美观念的歌唱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下面就具体的分析下民族声乐。

一、民族声乐的分类

民族声乐大体可分为民间歌唱、民间说唱、戏曲演唱和民族新唱法四大类。

1. 民间歌唱艺术

民间歌唱, 指由民间艺人、民间歌手演唱本地区、本民族的乡土民歌。其演唱主要根据当地传承的民间歌曲、演唱方式一般为即兴演唱。如各种山歌、号子、小调及各地方、各民族不同种类的民歌, 并在民间口传心授, 广为传唱。这些来自民间的歌唱, 是孕育中华民族声乐的摇篮, 也是民族声乐发展的源泉。这些演唱者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声音训练, 而只是靠一代又一代群众口耳相传的流传到今天, 这是真正的原生态民间艺术。

2. 民间说唱艺术

民间说唱, 是指念白和歌唱在表演过程中相互交替进行, 说中带唱、唱中有说、把说唱结合在一起, 但主要还是以吟为主, 再加上唱的一种民间演唱形式。如北方的大鼓、渔鼓道情、牌子曲类、琴书、杂曲、走唱、板诵等,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3. 戏曲演唱艺术

我国的戏曲非常丰富, 各民族、各地方戏曲品种繁多。如今的戏曲演唱主要以昆曲、京剧作为代表, 现代京剧除了在唱腔上保留原来的传统外, 还增加了合唱、重唱、伴唱等形式, 而在乐队编制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戏曲演唱在民族传统声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4. 民族新演唱艺术

“民族新唱法”, 它是以汉语为基础, 适应性较强, 既能演唱各种传统歌曲、唱段, 又能演唱近现代、当代创作的不同风格歌曲和歌剧, 它是借鉴了西方美声演唱方法而又不同于西方美声唱法的一种新唱法, 其表现方法和表现力具有民族风格和特点。

二、民族声乐的训练方法

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演唱表演时必须是声音、吐字、感情、修养、形象等高度统一, 才能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风格。

演唱方法和声乐技巧:民族声乐中对声音的要求是适应中华民族欣赏习惯的声音色彩, 尽可能地在生活语言基础上美化和完善, 使声音“清、脆、水、甜、美”。声音要达到轻松自如, 气息是基础。

歌唱时的气息就是呼吸,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 歌唱时的呼吸并非日常生活中呼吸那样简单, 而是具有高度技巧性的运用, 需要演唱者的不断学习, 磨练, 才能达到歌唱的要求。歌唱时的呼吸法, 一般可概括为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式呼吸。现如今大多数人采用的是胸腹联合式呼吸。要保持良好的呼吸, 首先姿势要正确, 胸部挺拔而不僵直, 吸气时两肋扩展, 放松腹部;其次是吸气动作要快, 口鼻同时进行。呼气不能过猛, 要使呼气肌群与吸气肌群保持且战且退的状态, 使呼气徐缓均匀, 气息不致很快逸失, 其次在于气息与声门的良好配合, 这样才不会不浪费气息, 掌握了呼吸的技巧之后, 发声演唱才能轻松自如。

歌唱中的语言:声乐不仅用人声这个乐器唱出美好的旋律, 还要用语言来表达声乐作品的内容和感情。

歌唱的语言一直是古今中外声乐流派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民族传统声乐中, 对歌唱的吐字有着严格的要求和一套训练的方法。“以字行腔, 字正腔圆”。我国汉字完整的字音结构包括字头、字颈、字腹、字尾、语调五部分, 首先字头是一字之始, 发音要清晰、简练、准确、有力。然后字腹必须有明确的支点和稳定状态, 字音的延长主要在字腹上, 以字腹是核心, 字头和字尾是依附在稳定的字腹上面来体现它本身的特点而存在。最后字尾的收声要明确、清晰而且简短。咬字要灵活, 字与声达到统一和谐, 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歌唱之中才能真正做到字正腔圆。

歌唱中要投入“感情”:在歌唱中“感情”占有不可偏废的位置。首先要求演唱者必须理解歌词的内容, 找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然后了解词曲作家在创作他们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状态, 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 再进一步把握声乐作品的内涵, 理解作品, 最后恰如其份地把声乐作品的音乐形象带到观众的面前。一名好的民族声乐演唱者, 必须学会用“情”去唱, 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除了做到声情并茂, 演唱者还要根据人物的喜、怒、哀、乐等真实情感, 作品的民族特点、地方风格、作品样式, 以及演唱者自身的表演技巧的基本功和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和文化素质, 最后再充分利用好舞台空间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 达到以歌传情, 声情并茂, 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在歌唱表演中形象也非常重要, 对于一名优秀的演员来说除了具备声、字、情、外, 还必须具备为观众所喜爱的优美的舞台形象, 通过眼神、手势、台步都要准确传达歌唱中的内容。还要慢慢的演绎出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韵味来, 才能更完美准确地表达声乐作品的内容, 才能更打动听众, 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中国的民族练习 篇5

1.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3.我国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

4.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5.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

6.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7.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

二、选择题。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

A.西南地区

B.东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沿海地区

2.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C)

A.汉族

B.回族

C.壮族

D.蒙古族

3、满族主要分布在(D)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4.壮族主要分布在(C)

A.河北省

B.湖南省

C.广西省

D.上海市

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B.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没有汉族居住

C.汉族居住的.地方没有少数民族居住

D.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在杂居小聚居”

6.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D)

A.西藏地区

B.云南省

C.黑龙江

D.北疆维吾尔自治区

7.彝族主要分布在(A)

A.四川省

B.广东省

C.河南省

D.河北省

三、判断题。

1.我国共有55个民族。(错)

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错)

3.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对)

4.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对)

5.西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回族。(错)

民族精神与中国法治 篇6

关键词:民族精神;精英法;法治

一、引言

萨维尼在《论立法及法学的当代使命》中提出,法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共同性格、共同意识, 因而他们的法律也自然是不相同的,适用于所有民族和任何时期的法律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面临的国家市场流动也很大,支持它的司法资源很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法治建设更需要重视立法:法律应源于民族共同意识和行为方式,法典必须通过科学手段达到全面与完美;立法必须审慎,必须确定立法原则,并要具备立法时机和立法条件。

二、法的起源与民族精神

(一)历史背景

萨维尼首先阐述了本课题的背景,Napoleon的德国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要求实现了后,以及相应的浪漫主义情怀。在这样的背景下, 萨维尼对以瑞赫贝格和蒂博为代表的论战双方的观点作了简单的评述,立即发表《关于当代立法和法律的使命》这本小册子,从本体论的角度来阐明他们对法律的看法,通过物权法的起源,也就是法律是民族精神对蒂博观点的产品。它指出,在德国当时根本没有制定法律的条件。可见,萨维尼认为法律是民族所特有的,法律必须体现本民族的共同信念。

萨维尼认为,法律的发展,就如同人类的语言,是有机的连续性,与国家共存亡,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并没有决定性的破碎的时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有人为创造的痕迹。这样的方式适用于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在此阶段习惯法是法律的最佳表达方式。萨维尼认为当时的德国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研究历史,因为民族精神就体现在历史当中,法律的根基也在历史中,民族精神与法律是源与流的关系,而法律又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因此,要制定出完备的民法典就必须先研究历史,在对历史的研究中去探寻先哲们的智慧,从而掌握法律的精髓。

(二)民族精神与宗教意识

萨维尼在《论立法及法学的当代使命》中提出了法律起源的理论,他认为法律的起源是民族精神。①梁治平先生说,“探索法治的价值是发现法在开始真正的生活”。②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看过的一篇文章——杨小凯先生的《基督教与宪政》,讲的就是宗教把人的价值改变了,哪些行为可以接受,哪些行为不可以接受,而宗教信仰是人们对于一些宗教现象的主观认识,是人们对宗教的主观心理境界。美国当代著名的法学家伯尔曼说,法律不仅仅是工具,它还体现为一种价值、一种理想、一种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③只有关注法律价值,才能培养起公民对法律的情感和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④否则法治将难以实现。对法律的信仰便是这种民族精神最直接的体现。

三、法治之民族精神

萨维尼突出强调了法律的民族特性,他认为不存在具备普遍理性的自然法,法律只能是土生土长和自然而然地发展,不能通过正式理性的立法手段来创建,只有民族精神与民族共同意识才是法律的真正创造者。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这种体现民族精神的法律形式是习惯法当文明逐渐发展以后,体现民族精神、社会意识的存在,以习惯法为法定假法学家之手制定,法律也因此而获得了其独特的科学性存在。”

按萨维尼的说法,藉由“民族的道德力量”,法律权威即可达臻圆融之境”⑤,只有根据历史传统,才会有具备民族精神的法治制度。然而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道德规范来加以调整,政治、法律、宗教以及各种有关的行政措施和规章制度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人们之间的关系起着调整的作用。法治,不仅是我们平时对法治的认识在制度层面上的运作,更重要的是它此种文明以及与在其中生活中人们达到了一个环环相连的默契,形成一种丝丝入扣的磨合。

四、法治之精英法律

在今天看来,萨维尼的民族精神论提醒了人们在对本土法律传统、法律文化与习惯关注的同时,面对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

萨维尼的“民族精神”法律思想是时代的产物,迎合了历史的需要,然而我们不能否认其特有的魅力。成功的东西往往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⑥立足于本民族,挖掘历史,研究法律的沿袭脉络才能为今天的法学探索树立“镜子”。同时,世界法律文明中也存在着某些共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规则、原则和精神。当今的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表明,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在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类似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人类面临着生存和发展方面的,如环境、安全等多方面的共同问题。

同一时期不同的国家往往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或处于不同的社会形态,或处于同一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任何一个国家的法治都不可能脱离世界法律文明发展的大道而发展。自有国家以来,几乎任何形式的法律文化都避免不了法律之间的精英法移植问题,因为其大前提是国家民族的文化有互动的关系。

五、结语

立法的任务就是从历史或者“潜在的影响力”中发现法律。萨维尼的民族精神说强调了民族法有其特殊的性格,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属于自然的成长,而不是认为的制作;法的成长是随“民族共同信念”这一有机体的成长而成长的……这都提醒我们,立法者在制定新法时,对传统必须加以斟酌考量,以免使新法成为废纸或成为民族成长的枷锁。正确的法治模式应该是法治的普遍性原理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在高度重视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的同时,逐渐形成对现代法治精神和价值取向的认同和接受,克服传统法制观念,达到制度性法律文化和观念性法律文化的内在协调。中国的法治建设之路是一个演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法治的核心是合理性,我们不能片面的选择某一种模式或者某一条道路,今天,在研究萨维尼的民族精神时,应该放大其民族的范畴,以民族为根,推动本民族法律的发展。

【注释】

①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M].许章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1.

②梁治平.法辩[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96.

③田成友,肖丽萍.法治模式与中国法治之路[J].法学,1998(09).

④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16.

⑤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M].许章润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18.

⑥杨小凯.《基督教与宪政》

【参考文献】

[1]黎四奇.对萨维尼“民族精神”的解读与评价[J].德国研究,2006(2).

[2]孟庆友.萨维尼“民族精神”说的政治智慧[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3]庞德.法理学/(美)罗斯科[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高江波.浅评萨维尼与民族精神[J].法治与社会,2008(08).

[5]马凯.萨维尼“民族精神论”的迷思[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6).

[6]邢元振,卢维良.论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J].天府新论,2007(12).

[7]张继宏,张菲菲.论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法律文化的发展[J].政法行政,2009(2).

中国民族 篇7

其中,民族歌剧是中国主流音乐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歌剧相对于音乐会和独唱来说,是一种更为综合的艺术形式,其表演形式、内容都很丰富,所以相较于音乐会独唱而言,其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应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的民族歌剧在吸收了西方歌剧艺术的精华之后,又融入了中国特有的故事题材、人物,并结合重大的历史事件,在音乐素材方面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民间音乐、地方民歌等艺术元素,因此被打上了“中国制造”的鲜明文化烙印。这也是中国民族歌剧应该具有强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力的又一个原因。

可以说,中国从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以歌舞、宾白并重,亦属于“歌剧”性质,但毕竟还不是歌剧。中国的歌剧可以说真正诞生于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儿童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黎锦晖作曲),以及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聂耳作曲)等,它们都将歌曲与对白并重。而40年代初的《上海之歌》(张昊作曲)、《大地之歌》(钱仁康作曲)、《秋子》(黄源洛作曲)等作品,在如何吸收西洋歌剧特色以探索中国歌剧创作的道路方面,起了重要的先行作用。标志着我国歌剧的发展真正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则是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马可、瞿维等作曲)的诞生,该剧对后来中国的歌剧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为了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戏曲相区别,此种歌剧被称为新歌剧。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又产生了不少新的歌剧创作,如《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等。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新歌剧在继承《白毛女》的传统时,又吸收了地方戏曲的特点和西洋歌剧的一些有益经验,陆续出现了《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等作曲)、《阿依古丽》(石夫、乌斯满江作曲)、《伤逝》(施光南作曲)等优秀作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民族歌剧的创作更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大量借鉴西方元素的作品,在中国却失去了很多的基层观众。观众对新作品的喜爱,往往远不及对《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江姐》等的喜爱。这种现状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2014年9月起,辽宁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音乐教育协会执行主席、中国民族声乐学会常务理事郭建民教授策划并举办的以“民族魂、中国梦——中国民族经典歌剧”为主题的系列学术讲座,可以作为对这种现状的一个学术回应。

该系列讲座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间举办了20余场,因其内容、形式丰富,每场都是人满为患。本着“以讲带演、以讲带唱、讲中有歌、歌中有戏”的中心思路,主办人一改传统学术讲座的形式,在以讲为主的同时安排了学生的许多演唱示范。该系列讲座自始至终把中国歌剧艺术的历史与中国革命交相辉映,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中国梦”的历史环环相扣地通过歌剧传达出来,在走进外国语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大连市教育局、长海县县政府等机关单位以及部分国家干部培训机构之后,受到广泛欢迎,许多单位还举办了后续的座谈会来进一步回味和总结。部分单位对讲座做了全程录像,并在内部视听媒体上进一步传播。在校的学生们纷纷在网络上给这一系列讲座“点赞”,不少人表示,课堂若能如此,应该不会再有现在这样明显的“翘课”问题。

该系列讲座在剧目的选择上力争兼顾深度和广度,让各个时期都有代表性的剧目登场。抗战后期、中共七大召开前创作的《白毛女》,新中国成立前后创作的《刘胡兰》,配合妇女解放运动及新婚姻法而创作的《小二黑结婚》,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的《洪湖赤卫队》,由《红岩》改编创演的《江姐》,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创作的大型歌剧《党的女儿》,表现党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玉鸟兵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以及大型交响诗篇《木兰诗篇》、《运河谣》等十余部歌剧作品,可以说是部部精彩。由歌剧带出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通过歌剧回顾历史,在传播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警示世人勿忘历史,是该系列讲座的另一大亮点。

据了解,主讲人还将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讲座的内容,除了走进高校、政府机关外,还将走进地方演出机构和群众文化培训机构,为更多的歌剧爱好者提供欣赏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感受中国民族歌剧及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力,在接受熏陶的过程中,提升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审美情趣和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并增强家国情怀。另外,该讲座也在与传媒机构合作,准备将讲座的视频在公共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广泛传播。

中国民族音乐之路 篇8

一、中国民族音乐深刻内涵

中国的民族音乐承载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积淀,反映出了华夏民族漫漫的成长历程的最基本最精炼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乃是本土民族文明延续的最基本精神要素,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根。

民族音乐起源于人们的劳动生产,生活之中,是土生土长的艺术,最接近于人民生活,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情感的媒介,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学习,积累经验的发展生产的渠道。综合的反映出当时具体社会形态特征。确切地记录了人类社会点点滴滴的进化历程。

我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距今8000多年石器时代的骨笛,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隋唐盛世的歌舞,宋元时期的戏曲等等,无不体现出我国民族音乐在久远的历史中不同的时期特征。我国的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五十六个民族各自俱有独特的风格,这些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又是体现出了我们民族音乐的地域性,多样性。

二、中国民族音乐的现状

中国民族音乐的现状是尴尬的。我们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大国,当今社会的音乐评判标准却是以西方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种种的。我们也曾是傲视于世界的东方强国,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文化,科技,制度,生产方式等无不被他国羡慕,被作为典范进行借鉴,学习,我们曾经是骄傲的。可是近代中国,我们因循守旧,盲目自大,落后了。西方列强的欺凌,侵略,近百年的屈辱,使我们急切的学习一切先进的事物,迫切的富国强民。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先进的西方,学习其先进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以至于漠视了自己民族的优越性。我们便以为凡是西方的就是好的,自己的就是劣势的——西方的和声音乐〉中国民族音乐。

可是一百年以来,我们发现自己“改造”不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又“发展不了”西方文化,我们的文化认同长期悬置找不到归属。,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我们渐渐反思自己民族音乐,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很多有民族责任感的音乐人们对中国音乐现状深感忧虑,他们尽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立志振兴民族音乐,很多民族乐团赴世界各地演出,宣传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取得了很好的反映,深受欢迎。

三、从成功典型可以看到

当然把中国音乐推向世界也远非在国外开几场音乐会就可能能实现的。

怎么样走自己的民族音乐振兴之路,我们可以从其他民族的成功中总结出经验。19世纪涌现的民族乐派,俄罗斯的强力集团,柴可夫斯基,捷克的斯美塔那,芬兰的格里格等等,是成功将自己民族音乐推向世界的典型。与中国近代史相似,这些东欧及北欧国家,长时期忍受异族压迫,文化备受践踏,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这些伟大的音乐家,立足于本民族音乐主体,以发展本民族音乐为主旨,大力发展本民族音乐最终以接受欧洲传统的音乐体系为前提,使其音乐受到广泛的欢迎。

但是他们没有把本民族原有的音乐形态作为技术的起点。他们所走的道路大多是将西欧的和声体系与本民族的旋律相结合,这样,对于那些“西方耳朵”来说,它们才更容易被接受,同时又是异国风情的。

四、既突出民族文化又不因循守旧

西方民族乐派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但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立足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根的民族才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否则必将走向灭亡。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去因循守旧,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音节一切新事物,将我们的民族音乐继往开来,发展壮大。将我们的民族音乐推向世界。而各个高校也因该加重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元素,让我们的民族音乐受到更广泛的推广,培养一大批未来的继承者,这样我们的民族音乐的发展才能够绵延不绝。

我们很高兴的看到中国社会大众开始重视民族音乐我们开始寻找我们的根。在当今被西方音乐充斥的社会,民族音乐必能带来清新之风,唤起我们内心的共鸣与民族认同感,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最根本的;而民族音乐必将会丰富我们的创作题材,进而更加推动音乐的前进发展,打开一条充满生机的音乐之路。

参考文献

[1].《艺术教育》庞桂南2008年第10期从西方民族乐派的发展看我国民族音乐之路

中国民族体育美的价值 篇9

关键词:民族体育,民族体育美,价值

1前言

民族体育在我国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 表现出项目繁多, 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风格各异, 地域差异大的特点, 集中体现各民族精神文化风貌, 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上的一个个甜果。近年来, 民族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民族体育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但民族体育在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 主要是讨论和研究民族体育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而在美学价值研究方面很少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因此本文从美学的角度提出美学价值研究问题, 就是为了弥补民族体育价值研究领域的不足, 并为今后更好实现民族体育的价值, 提供理论支持和帮助。

2民族体育美的概述

民族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一种客观现实存在保留并发展到现在, 它的每一个构成部分都能深刻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民族审美经验和意识, 也体现着人们对美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

体育的本质是让人经受一定身体运动, 从而来造就人的全面发展, 这个过程不仅是造就人的体质, 也造就人的精神, 使人经受运动美感体验。民族体育也同样如此, 在运动的过程中, 它可以给你美的感受, 让人体验到美的存在。研究民族体育美, 丰富美的内容, 其积极意义就在于, 说明人类社会实践的某个领域存在着厚实的美的因素层, 更重要的是, 把民族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体的和人生的、艺术的和哲学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价值充实到美学中去, 使美学获得新的生机、新的神韵。如果将民族体育美看作一门艺术, 那么, 它和文学创作等活动相比较, 就有其别具一格的独特处, 民族体育美更注重人体艺术、技巧艺术和表演艺术, 以及民族的探索精神和审美创造价值观。民族体育美是一座包含了丰富内容的艺术宝库, 它的文化美、艺术美、运动美和审美观念、美感体验、审美价值, 等等, 都将为美学在民族体育研究领域, 提供事实上和理论上的重要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民族体育美是美的自身发展的结果, 是美在民族体育领域的开拓。通过研究民族体育中美的存在, 分析美感体验、审美情趣、审美意识, 证实主客体之间美的价值, 运用美的规律来改善和创造美, 从而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3民族体育美的价值

民族体育美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实践长河中, 摸索体育运动的自然规律, 融合固定的民族价值观和民族个性, 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分析民族体育美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能清楚得出民族体育的运动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结构特征, 研究民族体育美的这三方面结构特征, 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民族体育美的价值。

3.1增强体质, 发展技能需要运动美

民族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 需要一定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但光练而不想, 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 一个动作的学习和掌握是需要通过分析动作, 感受动作的结构和空间感知, 才能实现运动动作的自动化的。这些问题的解决, 可以通过民族体育运动美的得以完成。

民族体育运动美主要表现在运动形态和动作结构两方面, 壮观优美的运动形态和科学合理的动作结构给人以美的遐想和体验。民族体育运动美是一种显性的美, 它只需要通过人的感知器官就可以第一时间捕捉到, 再加上个人的体育运动经验和运动记忆就能感受到美的存在, 为人们去参与这项运动提供动力。这时, 人们感受到运动美所带来的快感, 激发参与运动动机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人们参与到运动中来, 运动美的需要就会转化为个人技术和技能上提高和发展。那么, 就能促使人们更积极的参与民族体育运动, 实现改善身体状况和提高民族体育运动技能。

优化运动技能, 是民族体育运动美在体育运动中的另一层价值的体现。对运动形成原因来说, 不论它是劳动、游戏还是健身的需要, 一旦被人们群众接受, 它就会凝结成一种稳定的社会文化形式, 变为审美的对象, 由此其独特的动作结构和运动形式, 也就成了人们学习的对象, 动作的结构美也有了它的社会价值。运动技能是在动作理解的基础上, 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技能越是熟练、越是灵巧、越是高超, 就越是能使技术动作表现出美的动感和韵味。而运动的结构美又恰恰是通过技能的熟练程度展现出来的。所以, 学习民族体育时用运动美, 追求动作的合理准确, 掌握运动动作幅度、节奏、顺序、方位, 从而提高运动技能, 获得一定的协调感、流畅感和自由度。这样运用运动结构美将能使学习更轻松, 为将来的运动生活, 表现出优美的运动姿态和良好的运动技巧提供帮助。同时运用运动美的美感体验, 就渐渐对种种技术动作的结果和功能有所了解和领悟, 既能做到粗略地评价怎么是错误、怎么是正确, 怎么样是美、怎么样是丑。这样, 即作为运动的参与者, 又作为评价者, 就不但能体会到运动美, 还能欣赏评价一项体育运动。在这过程中, 就更能提高人们对运动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体现通过运动美带来的技能学习价值。

3.2完善人格, 形成个性品质需要文化美

体育有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完善人格的目标。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 可以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快感, 也能体验到运动中体育精神。而要领悟运动精髓, 并转化为固定的意志品质, 形成人格特性, 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它的形成不但需要学生能熟练的掌握一项运动的技术动作, 还需要学生对这项运动的内涵或者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这样看, 要实现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完善学生人格的体育运动目标, 是有必要从文化美的领悟中来实现。

民族体育文化美是需要与不同民族生活背景相联系而展现出来的。运用文化美进行民族体育运动, 不仅能提高人们对民族体育的爱好和兴趣, 丰富民族文化知识, 还能塑造固有人格。

长期以来, 体育在强调进行心灵美教育时, 就一直忽视了对人格, 即意志、个性、志趣等精神品质方面的培养, 这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失误。体育参与需要民族体育文化美, 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说, 民族体育文化美体现一个民族的信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特征, 反映出不同民族的个性心理价值, 能够从各个方面达到培养人格目标。一方面, 民族体育的竞技和对抗文化, 如苗族的上刀山下火海, 彝族的三雄夺魁, 朝鲜族的跳板、秋千, 侗族的抢花炮等。这些民族文化内容, 有利于磨练顽强、坚韧、自信、勇敢、机智等品质。另一方面, 文化美又有它进步和谐地一面, 含有友谊第一的思想, 像白族的霸王鞭, 壮族的抛绣球, 傣族的跳竹竿, 土家族的板凳龙, 满族的珍珠球等, 能培养坦诚、宽宏、谅解、互爱等品质, 在纪律性、组织性和集体性方面得到加强和提高。因此, 可以毫不犹豫有目的、有意识的运用民族体育文化美中的积极因素, 贯穿于整个民族体育参与, 通过运动中的教、练、赛来激励人们理解民族文化, 认识运动中反应的民族文化内涵, 完善健全人格。

把文化美作为培养人格的有效手段, 不仅拓深了民族体育的参与深度, 发掘、提高其科研价值、内在功能, 即发挥特有的民族体育教育功能, 又显示出强烈的现实意义。

3.3培养创新精神, 需要艺术美

创新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题, 社会和个人需要不断的创新,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 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 也促使民族体育不断有所更新和进步, 创新精神的培养体现在民族体育艺术美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 又超越现实生活, 它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具有超前性的特征。在体育中它的这种超前性和创造性显性得尤为突出。因为艺术美能拓展知识面, 激活艺术灵感, 发展创新能力。因此, 民族体育艺术美本身作为一种创造所实现的美, 它表现在器材、服饰与运动形态的完美结合, 给予民族体育以生命的活力。民族体育艺术美在民族体育中, 可以使民族体育内容丰富多彩, 更全更广的实现民族体育革新, 对民族体育参与目标的实现有最佳化的价值。人们在参与民族体育时, 从民族体育的服装、运动器材、运动动作更新中, 体验民族体育艺术美的变化与升华, 能反之影响人对创新的理解, 对创新的把握程度, 对创新的价值分析, 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提高。

4结论

中国民族 篇10

关键词:民族同化,民族融合,争论

在谈论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时,学术界反映出各种不同的见解,其中有的是对融合与同化混淆,有的是对融合与同化作各种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见解主要发生在不同学界之间。总体上讲,民族理论学界根据一些经典作家的论述,认为融合与同化是有本质区别的,应该作严格区分。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理论的一些资深理论家对此有专文论述,并予以澄清。在历史学界,包括民族史学界,可能是基于学缘的差别,很少有著名的学者就此问题展开过专门的讨论(翦伯赞、岑家梧曾提及这个问题,但也未专文论述),在历史学界,他们目前仍然习惯于“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之类的表述方式,而且乐此不疲,甚至往往见诸于各类历史教科书之中。由此可见,两个概念的理解在不同的学界目前仍有差异。

一、历史学界观点

1959年,著名学者吕振羽在《历史研究》上发表了《关于历史上民族融合问题》一文,文章引用了列宁和斯大林的有关论述,认为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民族将同国家、政党一样,趋于消亡,全人类将融为一体。可是文章接着指出,但这也不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历史时代,就没有民族间的融合或共同性的形成、增长等情况存在。[1]因而认为,不仅在阶级社会有民族融合,甚至在原始社会公社制时代就有部落间的融合,并考察了中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强制同化和自然融合现象。

1962年,岑家梧在《历史教学》上发表了《在教学上如何处理祖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一文,其中有一部分谈到关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他指出,“从严格的科学意义说来,民族融合是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的事情。”但“至于现在的历史著作中,当然也可以使用‘民族融合’一词,可是最好把历史上各民族的自然同化和共产主义制度下的民族融合,加以区别。”[2]可见,他是把历史上的自然同化当作民族融合的一种形式,这可以在其1980年发表的《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些问题》一文中得到佐证,他在该文中谈到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时,文中的两个二级标题分别是“各族人民在共同斗争中推动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统治者有利于民族融合的改革措施”[3]。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1962年完稿,但因种种原因直到1980年才得以发表的《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一文中,除标题本身外,文中多次提及民族融合。[4]

在历史学界,明确提出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对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作严格区分的是翦伯赞先生,但他也未对此做过专文论述。翦伯赞在《关于处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问题上,也有些不同的意见。最一般的情况是在论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时,人们总是尽量避免使用同化这个名词,而以融合代替同化。”“例如有人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同化说成是民族大融合,把辽金元时期的民族同化也说成是民族大融合……上面所说的‘古代的民族融合’,正是列宁所说的同化。”接着他认为“按照马克思、列宁的说法,在阶级社会的历史时期,只有民族同化,没有、也不可能有民族融合。”[5]

二、民族理论界观点

与历史学界不同,民族理论界对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问题特别关注。对此问题有过深入讨论,并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当属章鲁的《谈谈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区别问题》一文,该文梳理了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问题上的种种不同观点,并结合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得出以下结论:民族同化只能消灭一部分民族之间的差别,只是由这一民族变成另一民族;民族融合则是要消灭一切民族的民族差别,把全世界的一切民族的人民融合成为没有民族差别的新人类。因此,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是两个有着本质不同的概念,是不能混为一谈的。[6]

章鲁在论述上述问题时,以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相关论述为理论依据,以中国民族关系发展史为历史线索和事实依据,分析了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民族自然同化。认为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我国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族同化。在这一时期,不仅“诸夏之族”与楚人、吴人、越人之间的民族差别消失了,而且进入中原的很多“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与“诸夏之族”之间的民族差别也消失了。

两晋南北朝到唐朝初期发生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民族自然同化。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北魏”、“北齐”、“北周”等十多个政权,前后统治了约三百多年,在此过程中,他们大量吸收了汉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到唐朝初期,这些少数民族基本上被汉族同化了。

五代十国到明朝初期,发生了第三次大规模的民族自然同化。在此期间,曾建立过辽、金、西夏的契丹人、女真人和西夏人,到了元朝初期,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征,被汉人同化了。

章鲁认为,上述历史过程,是各民族经过杂居、接触、交流而产生的自然同化现象。

(一)将上述历史过程中的片段进一步细化来考察[7]

1.夏商周时期的东夷。

西周时期,东夷记载最多的有淮夷、徐戎。淮夷是分布在淮河中下游的夷人,徐戎是居于徐泗一带的夷人。周武王灭商后,东伐各国,灭者有五十国之众,在这五十国中,有不少是东夷之国,后属周王之天下。到了春秋时期,东夷各国,不仅经常参与“诸夏”之盟,在经济文化上也与“诸夏”非常接近。经过春秋战国,东夷与华夏因长期交往,甚至杂处,其差别就愈来愈少了。至战国末年,特别是到了秦统一之后,“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意即已成为天下之民,而非夷了,说明进入中原的东夷已被同化。

2.南蛮。

南蛮民族集团包括许多民族,楚是其中的一支。中原地区的诸夏,到春秋时期还把楚视为“蛮夷”,置于“夷越”之列。楚国虽被诸夏视为蛮夷,但因它与诸夏关系密切,当楚国大量兼并了汉水和淮水流域的华夏诸侯国后,当楚大量吸收了华夏族的文化习俗之后,它也就逐渐变成“冠带之国”了。“冠带之国”是华夏族与四夷,也是与南蛮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楚国变为华夏族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它的通用语言与华夏族基本相同了。

3.匈奴。

匈奴这个族称始见于战国时期的记载。但这个族体则不始于战国,而有它更远的由来。在秦汉400多年的时间,匈奴从强大趋于衰落,从独立到臣服于汉,到为汉统治下的一个少数民族。在这期间,匈奴与汉既有互市、和亲、赏赐等和平交往,又有战争。据统计,汉人通过种种渠道,被掠、降俘和亡入匈奴者,最少也有10多万人。大量汉人的流入,不仅使匈奴的民族成分起了重大变化,而且对它的社会发展也起了重大影响。当匈奴分为南北,南匈奴成为汉朝统治下的一个少数民族之后,匈奴与汉的关系就更密切了,而且逐步走向汉化的道路。到后汉末年,南匈奴由于“久居塞内”,就“与编户大同”了。

4.鲜卑。

鲜卑分支很多,拓跋氏是鲜卑族的一支,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东汉年间,北匈奴西迁,拓跋鲜卑不断南徙,居于匈奴故地,三国时期,拓跋鲜卑又进行迁徙,迁居河西。后来鲜卑建立魏国,史称北魏。为了统治被征服的汉等族,北魏统治者也不得不采取汉族的封建制度和文化,尤其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强令鲜卑贵族着汉服、改汉姓、行汉文、与汉族通婚。通过上述改革,加快了鲜卑族汉化的进程,最终完全被汉族所同化。

5.契丹。

契丹属于鲜卑的一支,早期以畜牧和射猎为主要社会生产活动。唐至五代时期,契丹崛起并统一北疆各族,后建立辽国。辽朝文化吸收了大量的汉文化。契丹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首推佛教和儒学。契丹入进入北疆之后,在唐代信奉佛教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各地遍建佛寺。在尊奉儒学方面,太子耶律倍推尊“孔子大圣”,后来,“谒孔子庙”、祭孔成了契丹国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并吸收对儒家学说有专长的汉族知识分子参政。契丹之所以在历史上“消失”,实际上是汉化了。

6.西夏。

西夏国建立后,西夏王室很重视吸收汉族文化。他们除了起用有贤才的汉族士人“主谋议”,“典文书”外,还把从中原输入的典籍译成西夏文,以便国人学习。不少西夏人学习汉文化,表现出很高的造诣。在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美工艺术等方面,西夏也是广泛吸收了汉文化。最后也基本上被汉族所同化。

7.渤海人。

渤海族是有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建立渤海国后形成的,后来在历史上“消失”。有学者研究认为渤海人的流向有三:一部分变成了高骊人,一部分变成了女真人,大部分被汉族所同化。

按照民族理论界的传统看法,历史上的上述现象实为同化现象,而非民族融合。

(二)现代学者的观点

李维汉同志在《关于民族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也对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发表过论述。他认为,“民族同化”是一个表现历史上某种民族关系的名词。这个词适合于用来表明存在阶级对立和民族对立的社会中发生的一个民族同化另一个民族或者同化于另一个民族的现象。而民族融合,既然所指的是民族和民族差别的消亡,那无疑不是今天的事,也不是明天的事,而是遥远的将来的事,是共产主义实现了以后才能逐渐实现的事。[8]

改革开放以来,很少有学者就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但有个别学者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部分的修正。例如,何叔涛在其主编的《民族理论教程》一书中认为,民族同化是发生于两个民族之间,反映的是民族间单向或双向的交往结果;而一体化是发生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民族之间,反映的是民族间多向的交往结果,即甲、乙、丙甚至更多的民族经过长期交往,最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却是非甲、非乙、非丙的全新的一个民族;民族融合则是世界范围内民族形象的消失。所以,同化、一体化、融合是符合民族交往规律的运动变化结果,民族从单向或双向的交往开始,逐渐形成多向的交往,最后到共产主义阶段经世界性全方位交往而出现融合。历史学家所说的“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在何叔涛看来,一部分是同化,另一部分是一体化。另外,国内有一些学者,尤其是搞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借用国外人类学家的提法,将多个民族之间通过交往联系所发生的变化,即何叔涛所说的“一体化”称之为“涵化”,意为潜移默化间的共生共融现象。

三、综合上述分析,对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的讨论有以下结论

一是不区分,可以交替使用,这在历史学界非常普遍。

二是从时间、手段、数量或广度上对两者进行区分。从时间区分时,一种观点认为,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已经存在民族融合;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到共产主义阶段才有民族融合,历史上发生的现象只是民族同化。前一种观点主要在历史学界;后一种观点主要集中在民族理论界较为普遍。从手段上区分时,一种观点认为,自然同化就是民族融合,一般讲的同化就是强制同化,所以历史上有民族融合。另一种观点认为,同化有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之分,但两者都不是民族融合。前一种观点在历史学界(包括民族史学界)较为普遍,而后一种观点则主要在民族理论界。从数量或交往广度进行区分时,主要是加入“一体化”或者“涵化”来调和上述冲突,试图用“一体化”或者“涵化”来理解历史上大规模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并以此将其与马恩列斯的民族融合区分开来。

现实的情况是,不同学界对上述问题仍未取得相对一致的看法,这可以从近十多年来出版的民族关系的著述和论文中得到体现。在有关历史、民族史的专著和编著中,用“民族融合”为题的就不在少数,在发表的论文中,涉及“民族融合”的更是不计其数,所以现在不同的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是各行其规,井水不犯河水。

参考文献

[1].吕振羽.关于历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J].历史研究, 1959, (4) .

[2].岑家梧.在教学上如何处理祖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J].历史教学, 1962, (9) .

[3].岑家梧.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些问题[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0, (2) .

[4].范文澜.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J].历史研究, 1980, (1) .

[5].翦伯赞.关于处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79, (1) , (2) .

[6].章鲁.谈谈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区别问题[J].新建设, 1962, (6) .

[7].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室内分布建设下一篇:搜索引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