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质量监督建筑工程

2024-05-03

提高质量监督建筑工程(精选十篇)

提高质量监督建筑工程 篇1

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工程的质量监督也越发重要, 在质量监督中技术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 并且也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 这样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对工程的质量监督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发展。

2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工作, 针对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促进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各级质监部门要做好以下工作:

2.1 依靠科技进步, 治理工程质量通病

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过程中技术措施的研究, 依靠科技进步, 针对目前影响工程质量的技术问题和薄弱环节, 组织攻关, 要有所突破、有所前进。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出台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办法和制度, 要继续深化质量通病的综合治理。对住宅工程现场使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加强监督抽查, 强化对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的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工作的监督。要采取举办专题讲座, 优化治理措施, 列入巡查重点, 强化工程监控, 召开现场观摩会, 采用现代技术, 组织技术攻关等措施, 通过工程质量过程监督和竣工验收备案把关等手段, 治理工程质量通病, 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2.2 通过树立技术权威性, 不断增强执法权威性

如何在监管工作岗位上竖权威, 有权威, 体现权威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但更多时候, 我们应该自己创造权威, 只要工作职责履行的好, 技术权威性高, 我们的执法权威自然而然的就能得到增强。如何树立权威性呢?那就首先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学习,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面对各种新知识、新事物的层出不穷, 需要我们去了解、去认识;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 需要我们去把握、去解决。要继续分阶段、分层次地抓好培训工作, 使监管人员能够好掌握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 并能够自觉、准确地贯彻执行。要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规程、规范、标准的培训入手, 提高监督人员业务素质。

2.3 准确定位, 明确职责

每项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要认真做好“角色定位”使能力与岗位相配套, 使岗位与责任相对接。质量监督工作的定位就是受政府委托, 代表政府实施工程质量监督, 是政府监管职能在工程质量管理领域的延伸和细化, 是真正把好工程质量关的有效措施。因此, 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 充分发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可替代的地位, 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而技术工作在质量监督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质量监督技术是工程技术的一个专业化的内容, 是我们质量监督工作内容中的工作方法、工作技能的具体化。所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其实就是一项技术管理, 而承担这项工作的人员就应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切实的履行好工作职责。

2.4 严格执行技术标准, 完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

工程技术标准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保障, 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法规, 必须认真执行。要继续分层次对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进行强制性标准的培训, 进一步增强掌握标准、执行标准的能力。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 发现一起, 纠正一起, 处理一起。对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厉查处。要把健全和完善建设各方主体工程质量技术保证体系作为强化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 建立健全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技术管理控制机制, 督促施工单位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和内部控制标准, 使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在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基础上。

2.5 创新技术监管手段, 改善监督方式方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强有力支持下, 我们已由眼看、手摸、锤敲转变为运用现代科学仪器进行质量监管。我们要加快发展工程质量监督系统信息化建设, 确保准确、及时、高效地提供信息服务,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不断强化工程质量信息和重大事项上报制度, 是省建设厅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各地区的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和质量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健全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实现全省联网, 通过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应用, 实现数据共享, 提升工程质量监管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2.6 重视工程质量投诉工作

工程质量投诉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加强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是建设领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国务院信访条例》规定, 规范对工程质量投诉的处理, 牢固树立为民着想的服务意识, 督促责任单位妥善处理好质量缺陷, 建立工程质量信用档案, 将建设过程中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使用后投诉处理等情况进行记录并向社会公布, 并将投诉处理和不良行为记录挂钩, 加大对不良行为的查处力度, 提高工程质量, 降低投诉。

2.7 提高技术工作质量, 确保工程验收资料的准确性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工程质量验收资料和工程检测报告全面记录了工程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也是明确参建各方质量责任, 使工程质量具有溯源性的重要手段, 是认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进一步强化对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 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质量检测行为, 严肃查处出具虚假报告等不良行为, 真正做到重要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 直接进入数据系统, 减少人为因素, 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查询检测结果, 实施对检测行为的实时监督, 进一步健全完善检测机构数据库管理, 将检测机构的不良行为记入数据库, 定期公布并作为对检测机构考核的依据。

积极推广应用《建筑工程质量评价验收系统》软件, 促进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的规范化, 要通过建立同步检查制, 监督复核制, 保证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的准确性。要通过密码管理制、见证取样制、试件留置制、监督抽测制的行政措施和数据自动采集、检测系统软件的技术手段, 使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验收资料中的复验报告和检测机构检测系统中的检测报告由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自动监控、自动比对, 保证验收资料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结束语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不断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 严格遵循质量监督程序, 充分发挥各方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 依靠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 充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监督管理工程质量活动, 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 建立起规范的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制度。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兴起, 工程质量也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建筑工程中, 质量监督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而如何有效的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来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也是建筑工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说明。

提高质量监督建筑工程 篇2

在我国目前的`执法环境下,质量监督机构只是一个行政执法单位,是对政府执法职能的行使。而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监督管理人员的非公性质也不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使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实行,需要借助事业单位的改革的机会,将监督机构的性质明确,提升监督机构的低温。实行参公管理,使监督执法过程中的后续处罚措施得以完善,使质量监督机构成为一个具有执法权力的单位机构,增强工作人员的执法身份,保证后续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根据国外的相关经验来看,政府的监督中介机构影响着监督机构的法律定位,在国外也存在着考验直接执法的政府监督机构。而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监督单位的地位,并对监督处罚措施和手段进行完善。

2.2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质量监督管理是一个集技术、法律、行政和经济为一体的工作,属于技术和行政结合的一项工作。所以,监督队伍的执法能力、人员素质是保证工程监督质量的基础。虽然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在不断提升,但是依然存在工程质量事故。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和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不高有比较大的联系。由于我国施工市场、设计市场和建材市场的经营还不够规范,致使市场环境非常混乱,重利润、轻质量的问题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工作施工质量也就只能成为口头禅,因此,要提高建筑质量,首先要对监督队伍的质量意识进行提升,积极对监督人员进行培养,提升监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建立具体的考核制度,将监督站的作用和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这也是提升整个建筑行业质量意识,解决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工作。

2.3做好项目法人的监督工作

项目法人作为工程投资的代表人,负责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要提高项目法人行为的监督力度。在进行监督管理时,首先要提高合同管理力度,防止项目法人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签订一些缺乏真实性的合同,出现逃避国家监督的行为。要提高工程招标的监督管理力度,检查建设单位有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招标,选择的中标单位是否公正,是否对施工许可证制度进行认真执行。建设单位要根据相关城市,认真的进行审批,并且要保证施工单位领取施工许可证以后才可以进行施工。要做好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没有经过验收以及验收不达标的项目不允许交付使用,不允许进行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2.4做好资质审查工作

在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相关行政部门要提高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力度,对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进行严格控制,所有缺乏资质或者资质不高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不允许入场。并且计划部门不能进行立项,不能向其颁发建筑许可证。要大力推行质量认证制度,并由国家质量监督单位检查企业工程质量,对于检查达标的企业,向其颁发质量证书,并证明企业的产品质量已经达到了具体的质量水平级别。在特定的产品范围中,企业具有保证产品质量的能力,没有经过认可或者质量不达标的施工单位、建筑单位和监理单位,不能开展相应的业务。对越级、无证、超出规定范围的建筑单位的业务行为和施工行为进行重点查处,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年检,对于一些曾经出现过重大责任事故的单位,要将其资质等级或者业务资格取消。

3结论

提高质量监督建筑工程 篇3

江苏正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江苏 无锡214000

摘要 建筑工程项目开展施工中,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重点。一旦建筑材料本身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就会对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相关材料的管理控制工作,严格保障整个工程质量。本文就对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建筑工程质量

1引言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大大小小的建筑工程项目投入建设。在建筑行业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筑材料本身质量不仅仅会对于整个建筑本身的强度、耐久度、稳定性等会造成影响,也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事故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控重点,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是提高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控制效果,保障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前提。

2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意义

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开展效果,可以更好地提高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让整个施工材料配比设计更加合理,并且为施工提供不同的方案,有效地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经济性,减少材料的损耗,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例如,在对混凝土材料试验检测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施工需求,对于材料配比进行设计,这对于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保障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不同的建筑材料本身的规格型号和性能指标都有很大的不同,通过材料试验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从众多材料种类当中选出具有较好质量水平的建筑材料,有效地实现对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针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不同技术标准,材料试验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对建筑材料的各项特性进行明确,提高后续施工的合理性。另外,通过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可以更好地提高各类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相对于其他工程项目来说,建筑工程本身的技术含量较高,工作量较大,整体施工过程中对于相关技术的需求标准较为严格。在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试验检测,可以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可行性鉴定分析,从而提高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合理性。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也可以为工程提出更加科学、全面的技术方案,这对于缩短工期、控制成本、保障质量都是非常必要的。

3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思路

第一,完善相关质量检测制度。针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其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制度也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并且结合相应的工程质量控制需求,对于质量指标的范围进行界定和调整。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要根据相关的检测标准、规范和规程,为相关检测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和基础。与此同时,也要对于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明确不同检测岗位的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进行细致的检查,落实好相关的质量文件管理制度以及样品管理制度等。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明确不同试验检测人员的自身职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要严格贯彻和执行试验检测工作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遵守质量检测的相关原则,提高质量控制意识,保障各项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

第二,制定试验检测标准流程。科学有效的试验检测标准流程,是保障试验检测工作开展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也是各项试验检测活动的开展依据。在进行试验检测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检测过程都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的相关检测标准和规范,提高试验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于样品制备、测量估算、数据分析等,都要进行全面的计算和分析,严格遵守相关计算规范,并且要做好相应的审核工作。

第三,保证检测设备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开展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于相关的检测设备进行检定,构建一个良好的试验环境,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的开展有着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相关实验室的设备必须要保持足够的先进和完善,可以更好地满足整个试验检测的过程。相关专业人员也要针对于不同的设备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对相关设备的功用进行全面的发挥,更好地满足整个检测工作的具体需求。在进行设备管理的过程中,要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相关环境设施的管理上,技术人员也要做好定期的维护和校准工作,严格依据相关设备管理条例,对于一些存在问题和缺陷的设备进行更新替换,确保相关设备符合技术标准,并且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四,提升检测人员自身素质。试验检测工作的开展,要保证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整个队伍的综合技术水平。不同的岗位对于技术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实践组织能力、理论知识、检测经验等多方面的需求都不尽相同。管理者要积极开展和推进落实各项培训工作,确保在岗人员具备足够的任职资格。检测机构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关的从业经验。在实际工作中,试验室的检测水平是由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以及从业水平所决定的,要严格要求各自的任职条件,要综合考虑其受的教育程度、理论知识、从业经验及实践组织能力等。试验检测单位应明文要求技术和质量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以及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从事技术检测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还有监督管理的审核人员,要对其定期进行培训,然后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被认可。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内容。科学的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可以为工程验收和质量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材料试验检测的整体水平,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提高整体施工效率,更好地完成和落实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昌荣.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有关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4)

[2]马娅娅.浅谈建筑材料检测与监控[J].科技视界.2012(12)

提高质量监督建筑工程 篇4

质量监督的主体是人, 材料、机械、方法则是完成整个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因素, 任何一项都不得存在质量隐患, 同时在主客观环境的影响下, 质量监督管理方向要进行因地制宜地调整。藉此, 笔者认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影响因素, 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1) 人。“人”包括质量监督管理队伍本身, 同时涵盖质量监督管理的对象。前者的责任心、职责、道德素质和其他素质等, 直接决定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成效, 而后者则在前者的管理范畴内, 如果质量意识、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有失偏颇, 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同样会有一定的羁绊性影响。

(2) 材料。工程的任何一个部位, 都由各种类型的材料组成, 当材料不合格, 意味着该部位的质量有隐患可能性。因此, 质量监督管理, 理应将材料视为管理重点之一, 严格按照法律、合同、文件、图纸、标准等要求, 对材料的规格、品质、数量等进行层层把关, 但实际施工时, 材料数量庞大, 类型繁多复杂, 且不断有新材料引入, 无疑给材料质量的监督管理, 徙添更大的难度。

(3) 机械。与材料的质量监督管理类型, 机械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始末, 不仅机械数量多, 而且类型复杂, 譬如起重设备、挖掘设备、运输设备等。设备的选用, 较之材料管理, 流程更加复杂, 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熟谙材料机械的质量标准, 懂得判断机械是否正常运行, 并在引入新型设备后, 要即刻进行全方位了解。

(4) 方法。不同工序的施工方法差异性很大, 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进度、保障工程安全、降低工程成本, 需要引入更为先进的施工方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要求准确甄别这些方法, 是否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期间要在短时间内, 对这些方法进行专业的检验, 无疑也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挑战之一。

(5) 环境。环境有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两种, 主观环境在“人”方面的影响, 已有详细阐述。在此仅针对工程的地形地貌、水位地质、交通条件、气候因素等进行分析,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要秉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实际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 灵活地根据环境变化, 对监督管理工作重点进行变动调整。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提高的建议

在掌握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应该从动态性的角度, 从事前、施工、竣工三个阶段, 畅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提高的方法。

2.1 事前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 具有类同性和可测性, 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 就要以预测、分析、判断等方法, 开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首先是质量因素的分析, 凭借以往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经验, 就施工方案的内容, 对施工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 分析可能出现的质量影响因素, 并同分析、整理、归纳和总结, 确定这些因素的诱因, 提出防范建议;其次是设立质检点, 在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后, 找出工程各道工序的薄弱环节, 列入质量监督管理的重点内容, 并按照工序之间的施工排序, 形成具有严密时间性的质检点;再次是检验评定标准的确定, 便于后期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据可依, 笔者认为应该将质检点, 在合同当中进一步明确, 并在甲方和乙方共同认可后, 形成详细的检验评定标准;最后是对策的确定, 围绕以上提到的质量影响因素和质检点, 针对性拟定监督管理对策。

2.2 施工监督管理

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施工期间的质量监督管理, 可直接根据之前确定的质量影响因素、质检点和质检对策, 以旁站、巡查、抽查等方法, 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督管理。首先是检查施工单位的资质情况, 了解施工单位人员的素质水平、管理水平和近期承接工程的质量水平等, 以及是否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其次是审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重点检查施工单位组织设计的完善程度, 以及各道工序质量管理计划是否可行;再次是施工现场的质量工作布控, 包括平面布置、材料管控、机械配置、图纸核对、环境条件等, 为全方位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创设良好的客观管理环境;最后是根据各道工序的质检点, 定期检查施工单位的控制情况, 以及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等, 对于不符合质量监督管理标准的施工行为, 要进行因势利导, 杜绝质量事故的出现。

2.3 竣工监督管理

直至竣工, 工程质量状态基本定型, 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并未结束, 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重点:首先是检查资料交接, 检查归档资料是否齐全、数据是否准确、图物是否相符、手续是否完备;其次是验收合格后,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在验收报告上签字, 并编制竣工结算清单;再次是质量验收后, 在合同质量约定时间内, 要求施工单位全权负责由于施工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 并进行无偿地返工, 此时质量监督管理单位还需要介入监督, 直至返工合格, 直接约定时间结束, 质量监督管理单位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最后评价, 施工单位方可收取最后的一笔质量保证金;最后是对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总, 形成档案资料归档, 可作为其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依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质量监督的主体是人, 材料、机械、方法则是完成整个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因素, 任何一项都不得存在质量隐患, 同时在主客观环境的影响下, 质量监督管理方向要进行因地制宜地调整。文章通过研究, 基本明确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 这些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 需要紧扣相关工程的实际情况, 予以灵活的参考借鉴, 方可保证这些方法的适用性, 同时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所需, 提炼出更多的质量监督管理经验, 作为本文完善的补充内容。

摘要:质量是任何建筑工程效益的前提条件之一, 除了施工单位本身的管理措施, 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基于后者的视角, 文章将在分析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因素的基础上, 分别从事前、施工、竣工三个阶段, 解读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思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联邦.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J].建材与装饰:下旬, 2011, (5) :42-43.

[2]刘娟.试论建筑工程全方位质量监督管理[J].大陆桥视野, 2013, (8) :45-.

[3]韦启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 2013, (7) :232.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策略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提高策略

1前言

施工单位的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的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工程质量又是衡量建设单位能力的重要标准程质量又是衡量建设单位能力的重要标准。

因此,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这不仅仅是工程项目的需要目的需要,更是工程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已经满足不了工程发展的需要程发展的需要,必须要通过改进与创新,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与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与工程质量。

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

2.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主要存在的问题

(1)施工技术问题施工技术问题。

在施工过程当中,现有施工工艺技术水平偏低水平偏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工难度,还影响工程质量。

再加上施工人员普遍为务工的农民工民工,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难以操作相应的高智能设备,缺少必要的的技术培训少必要的的技术培训,这样一来就很难保障施工的质量。

施工的技术也因此而变得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工的技术也因此而变得难以得到有效利用,进而也导致了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隐患工质量存在一定的隐患。

(2)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质量问题。

质量控制工作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中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工质量的控制中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体制够顺利进行的必要体制。

而在具体操作中由于监管体制执行力不够而导致施工质量力度不够力不够而导致施工质量力度不够、权责不明的情况时有发生,监管体制也形同虚设监管体制也形同虚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质量。

除此之外此之外,由于建筑的美观需要,几乎建筑的每一部分都要采用特定的施工方案特定的施工方案,施工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这不仅影响到各部分工程的衔接部分工程的衔接,增大了施工的技术难度,还增大了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的安全风险。

2.2主导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与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个施工过程,随着工程的进行,工作的内容与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变,再加上工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项工作通常都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目前,建筑工程一般采用的是承包制施工工。

即将一个工程分成几个施工部分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建筑单位单位。

这在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的同时,也为工程带来了风险了风险,尤其是工程的衔接环节。

笔者通过经验总结,认为问题包括施工材料的好坏题包括施工材料的好坏、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等条件等。

做好质量预控与监控工作,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水平。

(1)严格控制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

施工材料的质量对工程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程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监管部门必须要加强考量施工单位使用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施工单位使用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选择可靠的供货商,防止劣质材料流入施工当中劣质材料流入施工当中。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对进场施工材料也必需严格遵守工程施工方案的规划料也必需严格遵守工程施工方案的规划,对施工材料的发放进行控制进行控制,做好库存的清点工作,避免出现材料衔接问题或者材料失窃现象材料失窃现象。

(2)做好施工工法的确定工作做好施工工法的确定工作。

施工工法的确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的工作包括以下几部分的工作:工程施工的设计、技术方案的确定、施工工艺的选取施工工艺的选取、质量检测措施的确定等。

这项工作关系到施工的整体规划施工的整体规划,是工程最基础的准备工作。

如何对以上提到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优化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到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优化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而借鉴以往工程的经验以及国内外相应的理论研究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定制施工方案学合理的定制施工方案,而对于施工的流程和工艺方面,也充满了可实施性满了可实施性,因此,较全面的分析和准备工作不仅能够提高施工工法的效率施工工法的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工程的成本控制效率,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程的经济效益,为建筑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针对以上提出的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提出的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劳不矜功功,结合自身多年施工经验对其策略总结如下。

3.1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每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都可分阶段施工每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都可分阶段施工,每个施工阶段的特点都不同的特点都不同,所以要针对性地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理。

首先,要先实现技术交底工作的完善落实。

对施工质量与进度能够做到更为有效的控制与进度能够做到更为有效的控制,确保在工期内保质保量的竣工竣工,这就需要实现技术交底工作的完善落实来实现。

其次,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阶段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阶段,就必须考察清楚,挑选一支业务能力好力好、责任心强的施工队伍,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施工技术进修学习理人员进行施工技术进修学习,才能在施工中、技术交底工作的开展中保证施工技术质量的达标的开展中保证施工技术质量的达标。

3.2强化工程管理各方面的协调组织工作

建筑工程程序复杂建筑工程程序复杂,因此,各方面协调工作十分重要。

建筑工程建设在各个实施阶段都有必要进行权责明确的衔接流程程,通常涉及到施工材料的供应、社会交际、各工序交叉和技术交流等工作内容术交流等工作内容。

笔者认为在建立工程管理结构体系的同时还应组织严密地管理程序时还应组织严密地管理程序,客观地分析与控制工程进程,以达到减少人为误差的目的达到减少人为误差的目的。

3.3建立和健全健施工质量的管控机制

一般来说工程施工的工期比较长一般来说工程施工的工期比较长,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要想做好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就必须要建立和健全工程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制制。

通过健全、科学的工程管理体制协调各个施工单位的工作作,对各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工程的质量,同时做好工程成本的控制工作做好工程成本的控制工作。

具体来说可以建立工程责任制,明确划分各个工程部门的指责明确划分各个工程部门的指责,将工程的管理与质量控制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实到每一个部门。

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相应的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工程验收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的质量,想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对就必须要加强工程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做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要想做好这些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效益与竞争力提高建筑企业的效益与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力度管理力度,更新管理理念,并实现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完善开展与落实展与落实。

创建高质量、高效益的精品工程,树立建筑单位的良好形象良好形象。

提高建筑工程的声誉。

要想做到这点要想做到这点,建筑工程双方就必须做好协调工作双方就必须做好协调工作,通过沟通与交流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项目的稳定进行,保证工程的质量。

同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实现双赢,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浩明.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31):395.

浅淡提高建筑工程防水质量措施 篇6

关键词:建筑;防水;措施

建筑防水工程质量低劣、是造成防水工程渗漏的直接原因。根据权威机构调查,全国每年有2.4亿平方米的油毡和27万吨沥青用于修补屋面防水层。全国每年用于建筑防水工程的维修费用在12亿元以上。造成防水工程渗漏的原因很多,材料质量、施工技术、设计水平,管理维护等都是影响建筑防水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防水工程质量,除要以材料为基础,以设计为前提,以施工为关键外,更重要的是,在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容易造成局部损坏的薄弱部位应设置增强层,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设防能力,延长整个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一、提高防水层工程质量的常用措施

影响房屋防水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治理措施也应该是综合性的。

1在防水材料方面

从工程需要的角度出发,对各种类型的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要高标准严要求,只有满足这些标准和要求,才能允许在屋面防水工程中使用。并且所有的防水材料必须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所指定的检测单位抽样检验认证,只有这样通过检验的产品才允许进入“市场”。同时,为了控制进入“现场”的防水材料质量。还要由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抽样复试,这样才能较有效地防止不合格的防水材料流入“市场”和“现场”。如一经发现不合格从防水材料已进入现场,则决不允许使用到建筑防水工程上。

2防水设计方面

为了使设计人员在进行屋面防水设计时切合实际,设计人员应针对各种不同的工程提出不同的“设计要点”和“细部构造”。同时,设计人员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照防水等级的设防要求,进行防水构造设计,重要部位应有详图”。对屋面排水系统,保温隔热系统也应通过计算确定,而不能只凭经验或写上“二毡三油”几个字就完事。

3施工质量方面

施工单位在防水工程施工前应通过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应编制好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此外,防水工程必须由专业的防水队伍或防水工施工。防水工程施工中,应按施工工序,层次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层次的作业。只有设计、材料、施工,管理维护各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保证和延长建筑防水工程的使用年限。

二、设置增强层、加强防水

建筑工程防水层在某些位置上由于应力集中,变形频繁,雨水冲刷严重或外力损害,会较早地出现局部损坏,导致整个防水层未到耐用年限即需返修。因此,在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容易造成局部损坏的薄弱部位应设置增强层、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设防能力,延长整个防水层的使用寿命。需增强部位有:水落口、过水孔、防水层收头、天沟、檐沟、排水口、穿过防水层管道、分格缝、压顶,出入口、阴阳角、板端缝等。

根据结构和选材、附加增强层设置可有下述几种做法。

1水落口、地漏、过水孔

这些部位处在两种材料交接处,由于混凝土和砂浆干缩和两种材料的胀缩不同,会使水落口、地漏、过水孔的周边产生裂缝。另外它也是雨水集中且容易积水的部位,而且所处位置工作面狭小,施工工序又多,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根据节点设防原则,应进行多道设防和节点密封处理,所以在水落口、漏斗和套管的周边,预留10mm。

2防水层收头

柔性防水层的末端(卷材和涂膜)收头处,由于防水层的收缩,再经雨水和风力作用,常常提前翘边,脱层,在大面积防水层之前渗漏。因此在卷材收头处必须用压条钉压固定,再用密封材料封口;在砖泛水处预留凹槽,收头压入槽中,再用水泥砂浆保护;混凝土泛水处理,收头上部要用卷材或金属覆盖保护;涂膜的收头,则要求每遍涂膜层错开、不可集中于一处。

3屋面天沟、檐口

天沟、檐沟和檐口处不但容易变形、而且受雨水严重冲刷,沟中也常常因长期积水,干湿交替而对防水造成严重破坏。很多工程的防水层,首先是沟中或沟沿防水层提早失效而发生渗漏,因此应在这些部位作增强层。由于天沟平面多变,施工工作面小,采用卷材是很不利的,当今许多设计以涂膜防水予以配套,这完全是正确的。对于天沟、檐沟和水落口处一般都作涂膜增强,有一布三涂和二布四涂做法,即在天沟交角处或者整个天沟和檐口先涂涂料,再铺增强胎体,再涂涂料1~2mm厚,在檐口处,构件断面形状复杂,可采取增强空铺层处理,或先涂隔离剂或压敏型抗裂胶后再作增强层。

4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和预埋件

由于管道或预埋件和周围混凝土胀缩系数的不同,在管道和预埋件周围就会开裂发生渗水。因此抹找平层时管道根部应高出屋面并增设二布五涂的涂膜附加层。地下室及水池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周围应留槽并用密封胶密封,管子中部加1圈遇水膨胀橡胶条。

5分格缝

为避免刚性防水层或找平层干缩和温差造成开裂而预先设置分格缝,分格缝有全分格、半分格(诱导缝),埋置塑料模条分格等,作用是将块体的变形集中于缝中。缝的大小随时间经常在变化,因此必须在缝中嵌填高性能弹性密封材料,表面再用涂料加胎体覆盖。

6压顶

压顶处于屋面的最高处,直接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气候影响大,受整个纵向墙体温差,结构受力变形及墙体混凝土与砂浆千缩变形横向裂缝也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在3~5年内裂缝均会明显地开裂,配筋混凝土压顶,在5~8m之内就会有1条裂缝开展,不配筋混凝土在1m左右就有1条裂缝。雨水顺裂缝到墙内,绕过防水层漏到室内,所以压顶必须作柔性材料增强层,一般是凭借在压顶下,如果选材不当,可能会造成压顶与女儿墙分层,目前只有聚合物水泥基涂料和聚合物水泥砂浆可以用于此处防水;另一种是将防水层作在压顶上面,采取卷材粘贴或用涂料涂刷。

7屋面出入口

屋面出入口因人们活动频繁会造成提早破损,出入口处防水层收头应处理妥粘,此外,应适当作增强层,并要求表面作保护层,如水泥砂浆保护层等。

8阴阳角

屋面的平面与立面交角处,地下室底面与墙面内外交角处,檐口与天沟交接处,天沟转角处,两个立面转交处形成阴阳角。这些部位常由于混凝土,砂浆干缩和温差变形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开裂,有些裂缝宽度可扩展到5mm。阴阳角的增强层可采用卷材条,即在交角处铺贴1层100~150mm宽的卷材条予以加强。但由于卷材较硬挺,在交角处难以铺平、铺实,往往采用涂料加增强胎体布作为增强层,即在交角处涂150~200 mm宽,厚1~2mm的加胎体的涂层。胎体铺贴时切忌拉紧,应松驰不皱。在3面交角处采用涂料增强,效果就更好了。

9板端缝

屋面,楼板支承端的板缝称板端缝。不管是现浇还是装配结构板,由于荷载作用产生板端负弯矩,板面下挠而板端上部裂开,再加上混凝土、砂浆的干缩和温差变形的影响,会使板端产生较大的板端裂缝。装配式板的板端裂缝更为明显。根据推算,6m大型屋面板的板端将产生12mm左右的裂缝,实地调查中5~8mm的预制大型屋面板的板端裂缝是常见的。现浇结构板由于钢筋连续,裂缝要小得多,但一般二三年后都能发现可见的板端裂缝。因此,板端缝的增强层应有较强的适应基层变形的能力,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1)卷材增强层

采用卷材作增强层应采取空铺的方法。可采用200~300mm宽、1.2mm厚的高分子卷材或3mm厚改性沥青卷材单边点粘在板端处,或用压敏型粘结剂,然后铺贴大面积防水层。

(2)涂膜增强层

提高质量监督建筑工程 篇7

关键词:整体认识,主要问题,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建筑的整个施工的过程, 而且建筑的质量问题也直接影响到了建筑的经济效益, 甚至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要特别重视建筑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质量方面, 首先是施工的工作人员要提高专业素质, 在施工中就要保证质量的合格, 其次是管理和监督部门,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要严格的按照各项要求来进行管理, 监督部门也要做好监督工作, 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及时的纠正。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整体认识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要进行工程质量控制, 我们应了解做为建筑工程, 其工程质量的特点,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以及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

1.1 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行业可以说是所有的行业中最为复杂的行业, 也非常的特殊。所谓的工程质量的特点也是由建筑工程所拥有的特点来决定的。如果说建筑工程的特点, 主要可以体现为:工程量大, 工作以及人员都很复杂, 周期性长, 对于投入的要求也非常高, 施工难度大。针对于建筑工程所存在的特点, 我们可以总结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建筑施工质量所受的因素多, 主要可以分为建筑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 管理水平的高低, 监督工作完善与否, 使用材料的好坏等因素。

1.2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是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 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所以, 在施工的过程中, 尤其要注意这些因素。

人 (Man) 的因素。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等有关人员的素质, 都将或多或少地对工程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业内实行经营和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材料 (Materia1) 因素。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的合格与否, 都将直接影响构刚度和强度外表及观感、使用功能及安全, 工程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机械 (Machine) 因素。机械设备在工程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组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二是指使用中的各类机具设备。机械设备的质量的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方法 (Method) 因素。工艺方法是指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 包括组织方案, 它们合理与否, 科学与否, 对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环境 (Environment) 因素。环境条件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地理环境、周边环境等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

1.3 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业内公认, 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起主要监督作用的是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质量第一的原则;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点控制有关的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 要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质量;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 加强过程中质量检查和控制;质量标准的原则;以国家的规范的设计文件、合法的合同规定要求;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1.4 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

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包括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生产或供应单位的质量责任。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的质量责任如下: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的主办单位, 应对项目的质量管理负责。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服务和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进行招标选定。

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年承担工程任务, 提供的勘察、设计成果必须真实、准确、详尽, 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年承担工程, 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组织施工, 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 严格工序管理。

2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2.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 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 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 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 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 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 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 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2 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质量和法律意识淡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 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 法制观念弱化, 在施工活动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 不按图施工, 不按顺序施工, 技术措施不当, 甚至偷工减料, 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 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2.3 市场准入把关不严

市场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管理, 而且对参与建设各方从总体素质上予以控制, 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一些地方和部门, 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 在施工企业中出现虚假的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 或存在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 或逃避市场管理、私下交易等, 必然对建设工程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从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3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途径

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建筑市场管理力度, 依法治理工程质量。虽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规已经制订不少和实行, 但这些法规还缺乏威慑力, 一些严重质量事故责任者未能受到应有的查处。随着《建筑法》的颁布实施, 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变。因此必须积极持久宣传贯彻《建筑法》, 严格依法治建, 重点要把各乡镇、各私营企业的建设项目纳入到法制化、程序化管理轨道;坚决查处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施工报建、无委托质量监督的工程项目;严厉查处质量事故责任者。只有这样, 才能使建设活动各方真正重视工程质量, 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结束语

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探讨 篇8

1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1.1 管理机制不到位

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为省时省力不按照操作规程和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组织设计不科学, 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导致管理机制跟不上。另外工程技术交底不详细, 对材料没有严格的检验、随意修改图纸、不按质量标准检查验收等, 这都导致工程质量的不合格。

1.2 承包方式混乱

不少施工单位将工程层层分包, 层层进行瓜分, 导致真正用到工程资金很少, 最低层的包工人员为实现利润, 想方设法偷工减料, 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1.3 图纸问题

有些设计文件的质量较低, 如图纸无节点图、细部结构和剖视图不全等, 导致施工时盲目施工, 使节点与细部结构的施工质量无法控制。另外在图纸会审上一般只走过场, 设计方案也没有进行科学、经济的比较, 甚至没有对设计文件进行任何审查, 给质量监督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1.4 专业交叉处理

由于某些施工专业存在着一定的垄断性质, 使甲方对施工单位工程总包的施工合同的管理很难实行, 导致在施工阶段, 土建与其他专业相配合时容易出现一些矛盾, 影响到项目的整体质量。

1.5 项目责任主体法律意识淡薄

目前, 我国对于建设工程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已比较完善, 各个责任主体的责任及义务等, 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但是, 不乏一些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存在侥幸心理, 挑战工程质量底线, 使用不当的技术, 不按照图纸和程序进行施工, 私自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进而造成工程质量的低劣。

2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2.1 深化改革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不断转变, 质量监管需要从封闭转为协调管理, 从直接抓企业生产经营转为抓全行业规划、进行服务和监督;从考虑企业效益转到社会综合效益。按照行业管理的特点, 来不断完善管理职能。制定行业管理办法、技术质量标准、治理通病的规定;负责工程质量监督、建筑工程总分包以及建筑市场的管理。建立行业管理的秩序, 责任质监员对所监督的工程按照监督计划书和质监站的有关规定, 认真实施监督工作, 加强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质保体系和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确保监督工作到位率100%。责任质监员对所监督的工作负全面的质量监督责任, 特别是对抽检点的质量、对核查的工程技术资料质量、对基础分部和主体分部质量与安全负全面监督责任。

2.2 强化质量保证体系

要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就要对原材料、工序、质量管理等制定质量责任制, 来实现标准化及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控制。要完善施工工艺, 质量水平、原材料、构件、半成品的计量检测网络, 要对技术交流、设计变更、隐蔽工程记录等技术资料提出严格要求, 使企业内部形成比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凡是材料、构件、半成品等经检测不合格的, 不能进场使用, 上一道工序不合格的, 下道工序不准施工。同时, 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 完善质量保证监督体系。

2.3 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措施

质量监督人员要树立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可以成立专项的监督小组, 来狠抓质量薄弱的环节, 要根据项目特点的不同, 实施不同的监督措施。加大工程的巡查和抽查力度, 更真实和准确地掌握工程质量状况。积极地开展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具体可以加强以下几点监督工作:

(1) 甲方要担负起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主体责任, 在前期做好的施工技术的比较和论证, 在施工阶段, 要做好各参建单位的协调及安排工作, 严把工程发包关, 控制好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 加强对各环节全过程控制及验收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不受影响。

(2) 勘察单位现场踏勘、勘察纲要编制、现场作业、土水试验和成果资料审核等勘察工作内容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要求, 确保地质、测量、水文等勘察成果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设计单位要提高设计文件的质量, 设计方案应功能齐全, 符合各项工程建设标准。对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通病的部位, 进行优化细化设计, 特别是图纸的节点图、细部结构、屋面设计、卫生间剖视图及抗震设计等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功能的。设计图纸质量高低关系到建设工程质量好坏, 因此, 建立设计文件的审查机构, 设计图纸要满足工程对质量、安全、抗震、节能、防火、环保、无障碍设施、公共卫生、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需要, 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有足够的可靠性。

(4) 施工单位必须强化质量责任制, 建立质量保证监督体系, 确保施工所需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切实做到: (1) 按工程设计要求及设计图纸施工, 设计变更要有设计变更通知单; (2) 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 (3) 技术交底要详细, 按规范、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施工, 随时完善施工技术档案; (4) 落实管理责任制;做好重要结构部位和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 (5) 把住材料质量关, 加强质量检查和中间结构检验检测工作; (6) 实行质量否决权; (7) 及时对施工或竣工验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返修, 切实承担起对已竣工验收合格工程的质量保修责任。

(5) 监理单位要对业主负责、对整个工程负责, 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进行监理。落实项目总监负责制,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配备足够的、专业配套的合格监理人员。监理单位和被监理项目的施工单位、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商之间不能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监理人员要按规定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多种形式, 及时进行监督检查,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进场使用, 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单位特别要做好工程的预验收工作, 确保工程的交付质量。

2.4 健全法律体系

健全法律体系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考评指标中, 提高执行标准、严厉惩戒制度等手段, 切实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运转。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 用立法的方式改变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人员的现状, 强化质量监督机构, 提高执法检查地位,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加大经济、行政以及刑事处罚力度。

3 结束语

质量是工程项目的命脉, 只有不断的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才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正确处理好建设工程施工质量与工期、安全、效果、信誉和市场的关系, 抓住影响工程质量的多种因素的关键环节, 不断地改革、创新管理机制, 科学规范管理, 就能够做到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各方共同配合, 共同协调, 相互监督, 从而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摘要:工程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及财产的安全, 对国家及社会的安定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 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是一项长期而又重大的任务。本文分析了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并对提高质量监督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影响因素,措施

参考文献

[1]丁海栋.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 2008 (1) .

[2]谢子贤.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0 (6) .

浅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途径 篇9

1 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⑴外墙和屋面,厨房和卫生间出现渗漏,排水管道不畅通。

⑵屋面、楼地面和墙面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楼地面和墙面层空鼓。

⑶门窗开启推拉不灵,关闭不严,小五金质量差。

⑷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工程存在质量隐患。

⑸消防设施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避雷装置存在不安全隐患。

⑹个别工程设计不合理,产生严重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倾斜。

⑺钢筋制作安装没有按抗震要求:(特别是节点及箍筋制安)。

2 造成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

⑴建筑工程、建筑设计未能完全走上法制化轨道。仍然存在混乱的现象。如无地质钻探、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或越级施工、无施工报建、无委托监理、无委托质量监督的工程仍然无法禁止,而这正是造成工程质量存在问题较突出的原因。有的工程先开工后才补办报建和委托质量监督及工程监理等手续,由于管理和监督不及时而存在质量上某些缺陷。因此工程项目手续未办齐先开

!!!!!!!!!!!!!!!!!!!!!!!!!!!!!!!!!!!!!!!!!!!!!!!!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

岗。

2.3健全制度,严加防范

⑴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使与生产有关的任何人、任何部门都负有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增强各级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如对电工组人员要求必须做到合理布设线路,认真检查电器设备的防护性能,确保无漏电、触电现象发生;对机械组人员要求必须做到施工前检查机械各项性能,施工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施工后做好保养、维修工作,确保机械性能良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⑵建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建设工程结构复杂,交叉作业、多层作业多,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分析,从而进行控制和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⑶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根据分项工程的具体情况,用书面形式向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方法、安全预防措施等作全面的针对性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掌握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自觉增强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并要求交底人履行签字手续,把交底单作为技术档案存档。

⑷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实行每个分项工程均配备安全员。依据《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结合现场情况逐项检查评分,确保安全措施落实无死角;实行专职安全员每天例行检查,并做好安全记录,对查出的隐患应及时整改,未整改好的不能继续施工;实行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至少一次安全大检查,并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实行评分,奖好罚差。

总之,施工安全事故涉及的范围广、原因多、突发性强,我们只有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构,健全安全制度,根据各项工程的具体情况,制订全面的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狠抓落实,做好防患措施,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工,施工盲目追求速度,而放松了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造成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更严重的是一些工程项目由于管理力度跟不上,不遵守基建程序,违章建设相象突出,工程质量抵劣。一些建设单位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基建项目我行我素,完全没有纳入程序化管理轨道,存在“六无”现象,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⑵施工企业管理比较松散,乱挂乱靠现象突出,企业本身没有真正承包工程。管理松散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管理机制跟不上,管理人员缺乏而且素质较低;施工队不按图施工,不按施工规范操作,不按质量标准检查验收等现象比较突出。

⑶施工企业质量意识差。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或工程负责人(包工头)经营思想不端正,缺乏为用户着想的思想。只重视本单位(本人)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工程质量和社会效益。甚至有的施工单位(本人)缺乏职业道德,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使工程质量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⑷建设单位不合理压低造价,要求垫资承建。严重影响施工单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为了减少工程费用,地质也不钻探,明目要求设计,成为影响了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

⑸一些工程层层转包,在工程造价不增加的情况下,直接的施工单位必然要通过偷工减料的手段来获利,造成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或无人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力度受到削弱。

⑹建筑材料市场鱼龙混杂,对不合格的钢材、水泥、建筑配件防不胜防,使用之后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者事故隐患。

⑺一些设计人员素质不高,施工图纸存在错漏甚至存在结构错误,由于得不到及时改正,施工后造成工程质量存在隐患。

⑻一些工程以速度压质量,迫使施工单位打破正常的施工程序,以人海战术或颠倒施工程序来抢速度,使整个工程施工过程陷于混乱,最后遗留下许多质量问题,形成半年施工,半年修理,不仅工程拖长,而且费用也大大多于预算。

⑼监理到位,是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建设单位为了节省资金,挂个监理形式,这样施工工程监理不力,在各个环节使工程管理不严,影响其工程安全和质量。

⑽当图纸有审图,个别企业为节约资金,没有按图意见施工,严重的出现两套不同的施工图纸。

3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途径

⑴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建筑市场管理力度,依法治理工程质量。虽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规已经制订不少和实行,但这些法规还缺乏威慑力,一些严重质量事故责任者未能受到应有的查处。随着《建筑法》的颁布实施,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变。因此必须积极持久宣传贯彻《建筑法》,严格依法治建,重点要把各乡镇、各私营企业的建设项目纳入到法制化、程序化管理轨道;坚决查处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施工报建、无委托质量监督的工程项目;严厉查处质量事故责任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活动各方真正重视工程质量,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⑵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强化企业管理,重点是加强企业的资质管理,必须坚决制止无资质施工队和低资质施工企业与较高资质施工企业之间乱挂乱靠的现象。要切实推行工程总承包制。总包单位必须对工程质量负有全部责任,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杜绝包而不管和管而不力、管而不严的现象。

⑶施工企业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执行管理人员、各工种作业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树立创优意识和为用户着想的思想,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坚决消除工程质量通病。

⑷必须有效控制建设单位行为,禁止不合理压价和垫资或变相垫资施工,禁止肢解工程和层层转包工程:禁止以速度压质量的行为。

⑸加强材料检测工作,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要严格实行质量双控,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测合格报告单,要实行建设单位监理有见证的材料送检制度,要加强现场抽查制度。

⑹加强图纸会审制度,要提高工程方案会审和施工图纸会审质量,把工程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决杜绝未进行图纸会审先开工的行为,同时也要防止图纸会审走过场的现象。

⑺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施工过程监理。要提高质量监督的覆盖率,必须把建筑工程项目都纳入政府质量监督范围。通过监督检查推动施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从而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总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壮大,只有坚持依法建设,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力度,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篇10

(1) 生产的流动性。一是施工机构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二是在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各种机械、电气设备随着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 不断转移操作场所。

(2) 产品的形式多样。建筑物因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用途的不同, 工程的结构、造型和材料亦不同, 施工方法必将随之变化, 很难实现标准化。

(3) 施工技术复杂。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多工种配合作业, 土石方、土建、安装、运输交叉配合施工, 所用的物资和设备种类繁多, 因而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

(4) 露天和高处作业多。建筑产品的体形庞大、生产周期长, 施工多在露天和高处进行, 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

2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素分析

2.1 业主影响

业主行为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有的工程不进行地质勘探, 不委托正式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不用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施工, 不切实际的压级压价, 随意的肢解发包工程, 这些现象给工程质量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2 招投标影响

按照我国《招投标管理条例》规定, 要公开、公正择优选择施工队伍。目前市场经济尚未形成, 市场发育很不完善, 竞争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出现许多形式上的招投标和虚假招标, 施工质量好的施工队伍承揽不到工程, 承揽到工程的又干不好。

2.3 勘探设计影响

设计图纸是指导建筑工程施工的依据和基础。但目前市场出现了挂靠设计、业余设计等不规范的行为, 影响设计质量, “错、漏、碰、缺”等设计常见病影响工程质量, 有的工程因为设计问题, 造成建成后, 使用面积得不到充分利用, 造成资源浪费。

2.4 材料影响

原材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 由于市场结构不合理, 建材市场混乱, 假冒伪劣充斥市场, 受利益驱动, 个别施工企业使用劣质建材, 有的建设、开发企业指定使用劣质建材也给工程留下了隐患。

3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措施分析

3.1 施工前监督管理

(1) 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 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犯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 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 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

(2) 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重点是施工招投标的监督, 实现市场监督与质量监督的有效结合, 通过质量监督审查促进市场竞争的规范化和良性运转, 通过市场有效运作, 保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

(3) 对合同文本的监督, 重点是施工合同的监督, 把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到合同条款中, 以合同的法律效力约束各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

3.2 施工中监督管理

市场经济体制下,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 应适应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工作性质和内容的要求。监督机构是以委托机关的名义监督执法, 对委托机关负责, 由委托机关承担执法的后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质量监督工程师对监督的工程质量承担监督责任。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是站在公众和社会的立场上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

3.3 竣工后监督管理

(1) 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 避免低劣工程对国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

(2) 要杜绝或减少由于装修、维护过程中的违规行为造成对已有建设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环境质量的破坏, 引发质量事故。

首先要严格审查监督对其竣工验收备案, 确保备案登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其次是加强对装修、维护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 使建设工程全寿命期内的质量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为用户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 使建设工程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加强业主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 业主对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很大的自主权, 都比较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但也不能因此忽视质量安全, 业主一定要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确定合理工期和造价。

3.5 保证原材料质量

(1) 要不定期抽查工程中所用的主要原材料, 若发现不合格的材料, 要实时监督其返工或清除出场。

(2) 新材料必须是生产和研制单位的正式产品, 有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新材料必须是通过试验和鉴定的, 新材料的使用应经过设计、建设单位的同意, 避免因使用未通过鉴定的新材料而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4 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措施分析

4.1 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合理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 除满足确定、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 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实验室设计合理的配比, 必须提供质量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强度, 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 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

4.2 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

按施工配合比施工, 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 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 不要用体积比, 最后, 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 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 一份提供给实验室, 一份给工地, 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 如来料与样本不符, 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更改配合比。

4.3 加强原材料管理

如水泥强度的波动, 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各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 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骨料含水量的变化, 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 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 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会妨碍水泥水化, 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 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 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

砂子含水率, 通过干炒法, 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 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 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 采取相应措施, 保证混凝土质量,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5 结语

总而言之, 良好建筑工程质量能增加建筑物的耐久度, 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减少建筑物维修费用, 为人们生活创造安静的环境。通过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的管理, 控制影响工程质量因素,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优化建筑的施工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项目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 避免工程质量事故发生概率,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安定。

参考文献

[1]刘洋.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山西建材, 2010 (04) .

[2]王思明.浅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08) .

上一篇:多媒体艺术语言下一篇: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