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2024-05-21

清远承接产业转移研究(精选十篇)

清远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篇1

1 东部产业转移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由于劳动力、成本和市场容量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中国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牵引下国际产业大转移的主战场。而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则凭借率先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和毗邻港澳台的地缘优势, 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市场经济活力最强的核心地区。

近年来, 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下, 高新技术制造业在全球重组, 全球重化工业向中国转移。

面对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 珠三角乃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应对经济一体化, 腾出空间有效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在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提升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等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 也主动向外围地区转移其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有研究表明, 东部发达地区向外围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机械、汽车、石油、化工、纺织、服装、轻工、建材、医药、有色金属等, 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范围最近几年主要是东部发达地区向边界地区, 目前已开始向中西部转移。珠三角近年主要是向粤西和粤北转移, 目前已出现加快向广西、湖南、江西等周边省区转移、扩散的趋势。

2 贺州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较好的基础和优势

根据东部产业转移的特点、趋势, 结合贺州的实际分析, 笔者认为, 贺州市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特别是珠三角产业转移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和优势。

2.1 区位优势明显

贺州市位于广西的东北部, 地处湘、粤、桂三省 (区) 结合部, 背靠大西南, 面向粤港澳, 是大西南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 自古有“三省通衢”之称, 在区位上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战略性地位和枢纽性区位的独特优势。特别是随着桂梧高速公路、广贺高速公路、永贺高速公路和洛湛铁路、贵广铁路的开通, 随着该市“东靠西连、南北贯通”交通新格局的形成, 将使贺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2.2 资源蕴藏丰富

贺州森林、水电、矿产、旅游等资源非常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 绿化程度达85.5%。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07.15万千瓦, 已建和在建的大中小水电站有200多座, 年发电量达18.96亿千瓦时, 是全国第一个“水电电气化市”, 也是“西电东送”的通道和重要基地。

全市现已探明的矿产有黑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非金属等60多种, 储量大、品种优、易开采、声誉好。其中荣获国家金、银质奖的“飞碟”牌精锡锭、钨精矿及星光牌结晶硅、汉白玉大理石享誉国内外。

贺州还是一座山川秀丽、风光迷人的旅游城市, 有“粤港澳后花园”的美誉。境内保存有中国最完善的明清古建筑群黄姚古镇和被誉为“宋明清民居博物馆”的秀水状元村以及始建于西汉元年的临贺古城等名胜古迹。

2.3 投资领域广阔

贺州是粤港澳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新兴的旅游城市, 电力、矿产、建材、林产、农产品加工、电子、制药等特色产业颇具规模。近年来, 贺州按照“五业并举, 工业优先, 夯实基础, 做大总量”的工作思路, 坚持以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为突破口, 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企业化, 巩固提高商贸业和旅游业, 努力把贺州建设成为接纳中国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基地和中国西南地区走向粤港澳的桥头堡。

2.4 承接载体完善

工业园区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形式。为承接粤港澳的区域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 贺州市建立了旺高、信都、西湾工业区和贺州电子科技工业园, 以开放促开发, 以开放促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招商引资增加经济总量。此外, 市所辖三县二区均设有一批县 (区) 级的特色工业小区。各级工业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优惠的投资政策、高效的管理服务, 蕴含着无限商机, 在今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上, 可以充分发挥承接载体的重要作用。

2.5 投资环境优良

在贺州投资可以同时享受中国的西部开发、民族自治、沿海开放地区等优惠政策。同时, 贺州的水、电供应充足, 通讯网络发达, 土地资源丰富, 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和生产费用、用水和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 这些都为投资商获得可靠的发展创造条件。

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 突出公平、公开、公正、高效的原则, 努力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务实高效的办事环境、诚信守法的法制环境、文明规范的社会环境, 使贺州成为投资成本低、社会信誉好、投资回报快的海内外企业家投资的热土。

3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

3.1 更新发展观念, 夯实承接东

部产业转移的思想基础

要用发展的观念去认识承接产业转移给贺州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承接产业转移, 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区内外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是多区域

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 是促进贺州市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是加快推进贺州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3.2 实施发展规划, 找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切入点

贺州市制定了“百里工业长廊”战略规划, 这是贺州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切入点, 是主动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重要举措。“百里工业长廊”即沿323国道、207国道和广贺高速公路约100公里, 形成一条点面结合的组团式的130多平方公里的工业带, 规划期限为18年, 即2007年至2025年。

要实现规划目标, 结合各地实际, 认真抓好落实, 依托独特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 实施“工业立市”战略, 做大做强现有工业, 强化招商引资, 引进新的产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使“百里工业长廊”真正成为贺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实现贺州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有效载体, 形成贺州经济增长新一极。

3.3 加快园区建设, 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和平台。为此, 贺州可按照“实业兴园、园区兴工”的总体要求, 要加强对现有的旺高工业区、信都工业区、西湾工业区、贺州电子工业园等四个主要工业园区的规划管理, 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同时, 要大力推进园区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 改善园区的发展环境, 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 推进园区公共设施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3.4 创新招商方式, 形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集群

招商引资要取得效果, 必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广借外力推动经济加快发展。

突出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主导作用。各有关单位、部门要主动与东部地区加强沟通和联系, 通过在重点转移地举办招商推介会等形式, 广泛宣传贺州市的区位、资源、产业及配套、政策等多方面优势, 以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转移产业。

创新多种招商方式。通过会展招商、产业招商、专业队招商、以商招商、务工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 精心组织实施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活动, 提高招商成效。要把在本地扎根的东部企业服务好, 将其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吸引过来, 延长产业链, 提高本地配套能力。

加强跟踪服务, 提高项目履约率。在实施招商工作中, 要进一步落实诚信招商理念, 对已签约项目建立跟踪服务档案, 及时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确保项目按期开工。要对重点转移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班人马、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服务机制, 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落实服务措施, 抓好协调督办。

3.5 创优发展环境, 营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良好氛围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是地区发展的整体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环境是生产力, 是竞争力, 也是吸引力。因此,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 必须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东部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要努力推动政策创新, 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对于转移项目需缴纳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 实行相应的优惠政策。其次, 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 深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 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 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 实行一个窗口对外, 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深入开展“平安贺州”创建活动, 加大市场经济秩序的整治力度, 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行为, 打破行业垄断, 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营造各类合法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优化招商引资的环境。四是实施人才战略, 把建设一支工业化专门人才队伍作为战略任务, 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政策环境。

3.6 加强组织领导, 提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保障。要成立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承接产业转移的日常工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研究制订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 及时协商解决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强化责任监督。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把推进承接产业转移摆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抓出成效。主要领导要亲自抓, 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要加强组织协调, 制定完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规划和工作方案, 尽快制订出台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的配套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意见, 建立健全承接机制, 完善工作奖惩制度。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和工作分工密切配合, 形成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大合力。

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宣传工作, 通过集中宣传、系列宣传、重点宣传、专题宣传等形式, 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贺州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招商引资项目和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宣传力度, 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氛围。

摘要:针对国内东部产业转移形势的分析, 结合贺州市现有的条件优势, 就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承接产业转移的税收政策研究 篇2

———xx市承接产业转移地方税收政策实证分析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虽然近期的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放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世界产业转移的长期趋势仍未改变,我国正进入东西部产业加快转移的发展期,产业转移的层次将逐步提高、转移整体性和企业主导性将不断增强。地处的xx,应针对金融危机下产业转移的新动向,立足发挥区域优势,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进重大措施,主动作为,狠抓落实,为推进后发赶超,富民强市提供新的动力。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产业转移的本质是寻求更有利的投资场所,是资本的本性使然。当前,东部地区因受劳动力、环境承载能力、土地等因素制约,部分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产业转移对于东西部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东部而言,首先,通过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能够获得大量的利润,提高资本的收益率;其次,东部转移企业在西部的发展,可以扩大东部地区产品的市场空间;再次,东部地区可以与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能源、原材料和低廉的劳动力相结合,优化要素配臵,提高经济效益。对于中西部而言,首先,中西部可以引进相对先进的技术,获得操作技术、工艺流程、管理经验以及营 销关系,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的素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其次,中西部不仅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而且还能建立新的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并因此带动就业结构的升级;再次,有利于提高中西部产业的平均有机构成,提高产业的技术集约程度。

由于东部转移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为主,转移产业的主体以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为主,这就给xx经济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主动有序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将在要素积累、技术进步、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优化和优势升级等方面对xx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弥补xx经济稀缺生产要素的不足。xx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而资本、技术、智力等资源短缺。东部产业在向xx转移时,不仅伴随着大量的资本和技术的转移,同时也伴随着其他无形生产要素的进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能使xx经济迅速积累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为加快发展xx经济创造条件。

(二)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xx经济的技术进步。东部产业向xx转移的过程实际上是东部地区先进技术向xx转移的过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将加快xx经济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有:一是由于东部移入产业所包含的技术本身被xx企业模仿、消化和吸收,促进xx企业的技术进步;二是具有先进技术的东部转移产业在对xx经济相关产业产生前后牵引带动作用的过程中,拉动xx经济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技术转 2 移将促进xx经济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升生产力水平,有利于xx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带动xx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带动xx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是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对各种生产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从而刺激相关投入品产业的发展;二是移入产业能通过削减本地下游产业的投入成本而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三是移入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和刺激附属产业的发展,如促进金融业、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功能,它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xx经济的发展。

(四)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xx经济产业结构。东部先进产业的移入,将使xx经济中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在数量上增加和结构上优化,移入的先进产业作为新技术的“扩散源”,能使原有的相对处于较低层次或等级的产业升级转型,逐步提高xx经济整体的技术集约化程度,促进xx经济产业结构向着高级化方向演进,优化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

(五)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xx经济中的传统产业升级。xx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资源、劳动密集而技术层次低的传统产业比重大,先进产业比重小。东部产业的移入,必然带动资本、技术等稀缺生产要素的快速积累。新型工业化产业增多,为xx具有比较优势的民营经济传统产业升级创造了契机,有助于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提升xx经济在xx经济发展 总量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xx市产业税收现状及特点分析

xx市素有的美誉,是一座典型的城市。近年来,xx市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生产总值从xxxx年的亿元增加到xx年xx亿元,年均增速达xx%;城镇居民支配收入由xx元增加到xx元,年均增速达xx.xx%。xxxx年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xxx强,连续x年跻身全国县市、x省经济xx强县市。同时作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xx市委果断提出了对接全省重大发展战略,促进了该市产业承接转移的全面提速。笔者从该市产业承接转移的目标、方向及特点出发,结合地方税收现状,对该市产业税收结构特点进行实证分析。

(一)产业税收结构“中间大、两头小”。xxxx年xx市GDP三次产业比为依次为x:xx:xx,产业构成比极不协调。据统计,xxxx年该市一产税收入库x.xxxx万元,二产税收入库xxxxx万元,三产税收入库xxxxx万元,地方税收税源构成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地税收入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且依存度正在逐年加速提高,xxxx-xxxx年分别同比上升x.xx和x.xx个百分点。

(二)税收增长依靠“拼资源、高能耗”。工业化比重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xxxx年,xx市规模以上企业共消耗能源总量为xxx.xx万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x.xx吨标煤,而同期全国平均能耗为x.xxx 吨标煤,超过全国平均指标x.xx倍。与此相对应,该市万元地税收入能耗与全国平均万元税收收入能耗指标相比,同样约为x倍。地税收入的增长很大部分是建立在资源消耗基础上,环境污染的代价十分巨大。

(三)三产税收过度依赖二产拉动,增长动能乏力。近年来,该市等x大产业集群极大地拉动了等大企业周边现代物流、出口贸易、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同时,由于个人畸高消费行为抬高了当地物价,致使居民消费指数虚高,极大地促进了三产发展;一旦第二产业增长放缓,个人财富缩水,那么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将立竿见影,甚至会造成第三产业的加速下滑。xxxx年以来,该市第三产业地方税收所占地税收入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在人员就业、社会服务、综合保障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正在减弱,税收增长动能乏力。

(四)经济发展面临资源枯竭窘境,税源前景堪忧。根据统计数据,xx矿总体开采年限已超过xxx年,保有储量xx.xx万吨金属量,按现有年产x万吨x生产能力计算,服务年限为x.x年。煤累计探明储量x.xx亿吨,采损量x.xx亿吨,保有储量x.xx亿吨。矿业、矿业服务年限xx年左右,乡镇、个体煤矿服务年限为x-x年。铁矿资源已完全枯竭。由于资源逐步枯竭,该市矿山企业急剧减少。截止xxxx年,该市煤矿企业由xxxx年的xxx家锐减至xx家,减少xxx家;x采选、冶炼企业关闭x家;铁矿关闭x家。还有相当一部分矿山企业因开 5 采年限过长、资源趋于枯竭,剩余服务年限非常短。目前,xx市已进入发展扶持城市之一。唇亡齿寒,资源消耗殆尽,采矿业迅速萎缩,对工业企业发展将是致命打击,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倒闭、税源枯竭、税收直线下降,地方税收可持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税收政策探讨

xx市是一个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建市xx余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市利用丰富的煤炭、x矿等资源,大力发展采掘、冶炼、钢铁、电力等重工业,经济上连续多年高速发展,目前已跨入全省经济行列。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且资源濒临枯竭,因而急需实现产业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承接产业转移、引进资金和技术就成了后续发展的关键。而对于一个重工业比重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来说,要想吸引外来投资和技术,顺利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做到以下以下几点:一是改善投资环境,二是优化产业结构,三是促进社会和谐。这三点中,改善投资环境是根本,优化产业结构是手段,促进社会和谐是目标。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和调节手段,在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能发挥独特的功效。根据资源型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难点和“瓶颈”,在税收政策扶持方面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革资源税,积蓄持续发展后劲。我国资源税改革已酝酿多年,但至今尚无具体改革措施出台。在xx市这种资 源枯竭型城市,改革现行资源税税制已成为助推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之一。首先,目前资源税税率偏低,在七个应税税目中,单位税额幅度最高的是固体盐,为xx-xx元∕吨,而最低的煤炭,仅为x.x-x元∕吨。过低的税率导致资源税税额增长缓慢,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小,导致地方政府不能从资源开采利用中获得用于后续发展的财政资金;其次,现行资源税的课税依据是销售量或自用量,实行从量定额征收,与资源的价格无关,在x矿、煤炭、铁矿等矿产品价格飞涨的情况下,资源税税额却不能相应增加,导致资源税成本在资源开采企业整体成本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出现了抢资源、掠夺性开采资源的短视开采现象,导致资源大量浪费,加剧了资源枯竭现象;第三是现行资源税的立法宗旨是调节极差收入,没有考虑资源开采的环境成本和价格因素,削弱了资源税的经济调节功能,导致资源型城市环境日趋恶化,政府却不能从资源税收入中获得用于改善环境的必要资金。因此,有必要尽快出台资源税改革办法,通过提高资源税税率、实行从价计征、扩大资源税征税品目等措施,一方面大幅度增加资源税税额,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财力保障;另一方面,对一些面临枯竭的资源如x矿、煤炭、铁矿等不可再生资源课以重税,加大资源税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促进资源开采企业珍惜和合理开采利用资源,延长资源开采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能,增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第三,通过改革资源税的 收入分配模式,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共享比例,使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财力用于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城市面貌,优化投资环境。

(二)开征“转型税”,增加地方可用财力。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特别是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需要进行城市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软环境建设等等,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大量投入。而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做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的,现在资源枯竭了,理应得到国家的支持。因此,在这些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可以尝试开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税”,用来筹集资金,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工作。具体做法是:国家选取几个重要的、不可再生或濒临枯竭的资源项目,如煤炭、金属矿产品、石油等等,按销售数量或价格征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税”,征税范围仅限于国家确定的xx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税收收入全部划归地方政府,专项用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实施产业转型。以xx市为例,目前年产原煤约 吨,如果按每吨x元征收,每年仅煤炭一项就可筹集资金 元,如果全部返回给xx市财政,就可以有更多资金用于环境改善、产业转型。

(三)用活税收优惠政策,扶持转型产业发展。税收优惠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作用,正确制定并运用这种措施,可以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在产业转型和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税收优惠的作用尤其突出。在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转型过程中,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用好用活现有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积极投资转 型产业。现有优惠政策中,对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有明确具体的优惠措施,要大力宣扬和严格落实这些优惠政策,鼓励一些在资源开采中赚了钱的企业或个人实现产业转型,积极投资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低能耗、环保节能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逐步淘汰那些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高能耗企业,确保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加大下岗再就业税收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下岗职工自谋出路,鼓励新兴企业多吸纳下岗职工。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由于一些资源型企业因资源枯竭而停产或关闭,必将产生大量下岗职工,如何安臵这些下岗职工,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直接影响产业转型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税收方面,目前凡下岗职工个人从事服务行业,可以在三年内每年免地税xxxx余元。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免税限额,延长免税年限,以进一步鼓励下岗职工自谋出路。此外,对企业吸纳下岗职工的税收优惠,在现有基础上可以再适当增加免税标准、延长免税期限,特别是对一些转型企业吸纳下岗职工的,更要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三是制定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吸引内外资更多地进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具体做法是:给资源枯竭型城市更多的所得税优惠,凡是到资源枯竭型城市投资办企业的,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也无论一产、二产、三产,自设立之日起,免所得税二年,二年后一律减半征收;调整企业所得税在中央和地方的分享办法,凡资源 枯竭城市的所得税,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企业,所得税全部留归地方,扶持地方财力,支援地方建设。

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研究 篇3

【摘要】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以及东部产业升级战略的实施和深入,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梧州由于地缘关系,在承接以粤港澳为主的东部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前沿优势。在立足于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SWOT去分析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提出合适的战略。

【关键词】 梧州;承接;产业转移;SWOT

一、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所谓的产业转移主要指的是产业区域转移,也叫产业梯度转移,即不同地区之间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基础和发展战略的不同造成在产业结构方面往往具有极大的阶梯状差异,产业在各地区间呈现从高向低转移的规律。梧州与广东及珠三角地区相比,虽然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后者,但是梧州凭着自身拥有地缘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低廉等一系列优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梧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

梧州市充分发挥靠近粤港澳的区位优势,积极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和平台,主动融入珠三角、接轨北部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使承接产业转移呈现良好的势头。梧州市近四年时间,共引进东部产业转移项目515个,投资总额246.48亿元,确定林产林化、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电子等为十大工业支柱产业,确定亚热带名优水果、六堡茶、玉桂八角等为十大农业优势产业,全市围绕十大工业、农业优势产业,有选择性地招商,拉长产业链,把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梧州市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从本市具体情况出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承接重大项目转移和产业转移的招商引资上。因为梧州市大项目少、大企业少,所以市委、市政府把大量时间、精力放在承接重大项目和产业转移上。目前,梧州市引进了梦都美地毯项目、春燕纺织项目、华虹丝绸项目等都是年产值超亿元的重大项目,希望能形成纺织方面的产业集群。在产业转移的招商引资工作中确定责任主体,推行团队招商、明确招商区域,把多种形式招商结合起来,这样就提高了招商引资的命中率。

(二)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梧州市按照“布局合理、产业聚集、企业集群、主业突出、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管理规范、效益较高、用地节约”的原则,着力打造专业特色工业园区,使之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目前梧州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三园六区”的发展格局:梧州工业园区主要吸纳东部地区的轻工产业转移,以及承接部分现有企业易地改造;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主要发展金属回收、拆解、冶炼等深加工产业,以形成相对完整的再生资源加工回收产业链;苍梧工业园区主要布局有色金属冶炼、林化、医药等产业;岑溪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石材、家电等产业;藤县工业集中区主要布局林产林化、造船等产业; 蒙山工业集中区主要发展蚕丝绸产业、万秀工业集中区出口、蝶山旺步、长洲平浪产业聚集区,这就为梧州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载体。

(三)努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首先,梧州市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工业产业聚集区发展的奖励办法》、《梧州市“工业飞地”招商引资暂行办法》等政策,从平台建设、奖励办法、土地和财政支持等方面营造吸引产业转移。其次,优化政务环境。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最后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梧州立体交通新格局,建成了广梧高速、南梧高速、桂梧高速公路,加快洛湛铁路梧州段的建设,开通了梧州至南宁航班,积极推进西江航道整治工作,加快西江航道扩能步伐,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一)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strength)分析

1.地缘区位优势。梧州地处两广交界,素有“小香港”之美誉。作为广西的东大门,梧州在我区距离珠三角最近,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交汇处,有着连接珠三角、融入北部湾经济圈的明显区位优势,所以最便于接受粤港澳产业、技术、资金转移和辐射。

2.劳动力低廉。梧州与珠三角地区有着特殊的“地缘”、“亲缘”关系,都是同属于岭南文化。山水相连,语言相通,相似的文化、习俗,这些背景都是梧州劳动力资源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模仿、难以取代的。同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梧州与珠三角存在巨大的梯度差,所以梧州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时具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2006年梧州市职工平均年工资15266元,仅相当于全国、广东、广西平均水平的72.69%、58.3%和84.51%。

3.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良好。梧州自然资源丰富,木材、松香、钛矿、铅锌矿等农林矿产资源具有相当规模。而且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并初步形成了食品轻工、日用化工、林产林化、人工宝石等支柱产业。这些都为梧州承接产业转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重要的是梧州水力资源丰富,西江水系纵横广西,西接云贵,东入广东,直通南海。

4.政策优势。梧州同时享有沿海开放地区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等多项优惠政策。

(二)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weakness)分析

1.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资源供应能力差。重要的是土地供应缺乏,尤其是工业建设用地供应紧张,梧州山地多,土地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

2.基础设施较差,物流成本高。影响梧州承接产业转移最关键的是交通条件,从2004年开始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但梧州一直没有铁路,造成企业对外运输成本较高。但随着桂梧、南梧等高速公路的建成,洛湛铁路的通车,情况在改善中。

3.产业发展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弱。梧州的产业配套条件与转移企业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短。尽管梧州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整体工业规模不大,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工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配套能力偏弱;二是产业承接载体不完善。虽然梧州市内有工业园区,各县(市)也建设了一批工业集中区,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各项设施也不够配套和成熟,还没有真正形成吸引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强大磁力场。

(三)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opportunity)分析

目前梧州承接东部转移产业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深圳、东莞两市,列入政府引导外迁名录的企业多达5万家。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14万亿元左右。这就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同时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等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正在不断的加强,而梧州就处在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的区域范围之内。其毗邻广东、前临港澳,直面珠三角,具有沟通沿海和内陆、东部和西部的区位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更是享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在这在历史上是难得的机遇。

(四)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威胁(threat)分析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梧州面临的威胁(threat)主要来自周边城市的竞争。都同处广西的贺州、玉林、贵港,它们处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也想大量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此来发展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战略选择

(一)SO战略

根据此种战略,梧州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把重点放在梧州市支柱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梧州市的支柱产业本来基础就相对好,所以进一步发展它的可能性很好,也相对比较容易。因此,梧州市应围绕人工宝石、林产林化、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电子等十大工业支柱产业和亚热带名优水果、六堡茶、玉桂八角等十大农业优势产业进行招商引资。对这些当地的优势产业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转移的承接,要通过产业转移带来的资本和技术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具有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提高主导产业的竞争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本地区的企业与发达地区的优势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合作,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本地优势产业做强。同时,要发挥梧州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二)WO战略

1.根据此种战略,梧州要加快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工业园区的建设。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看到可喜的成绩。2008年,全年完成投资43.5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梧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马江至梧州、岑溪至筋竹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洛湛铁路梧州段即将通车;南广铁路梧州段开工建设;梧州港龙圩作业区1号泊位基本建成;赤水圩作业区进港一级公路和5号泊位建设加快;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迈出新步伐;恢复开通梧州至广州、深圳两条航线。同时,2008年岑溪、藤县、万秀、蝶山、长洲工业集中区通过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评审,全市现有5个A类产业园区,1个B类产业园区,2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各类园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6亿元,增长23.4%,完成税收3.5亿元,增长35.6%。这就加强了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进度和力度,但还远远不够,梧州要进一步构建立体的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从海路、陆路、航空等各个方面实现它真正的区位优势。从海路,把内地和香港、澳门连接起来同时,从陆路,打通广东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障碍,从航空,构建更广泛的联系。在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工业园区的管理,让其充分的发挥作用。

2.根据此种战略,梧州要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2006年,把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升格为梧州学院,2008年成立了梧州职业学院。这些举措为梧州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专门的技术人才,但还是远远不够。梧州要从教育的数量和质量来抓,解决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

(三)ST战略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选准承接点。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梧州可以避免与桂东地区的其他市因盲目攀比所造成的恶性竞争。梧州应重点围绕宝石加工、食品工业、机械制造、日用化工、林产林化等支柱产业承接;玉林则是从服装业、中草药业、电子产业等重点产业与东部进行合作;贵港主要围绕蔗糖、造纸等优势产业承接;贺州当然是在石材建材、旅游等支柱产业方面进行承接。这样就达到整个桂东地区共赢的局面,而不是恶性竞争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朱良华.《梧州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思路探究》[J].梧州学院学报.2007(2):6~10

[2]中国人民银行梧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模 式分析》[J].广西金融研究.2008(8):18~22

[3]广西梧州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竞争力研究.[EB/OL]http://www.gx i.gov.cn2008-05-23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4]联合课题组.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8(23):40~46

区域间产业转移及承接研究 篇4

关键词: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产业承接

当前中国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产业结构面临进一步升级的压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促进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向中部、西部、东北等欠发达地区大规模转移,是加快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和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有效方式。

一、欠发达地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现状

(一)产业转移规模

1. 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不断提升。

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其投资占全国的份额不断提升。在2001-2 006年间,中部和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平均每年增长24.6%和23.7%,东北地区平均每年增长25.4%,而东部地区则只有20.9%。这期间,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份额在逐步提高,而东部地区的投资份额则趋于下降。

2. 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份额提高。

从1999年到2004年,中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7.5%提高到9.3%,东北地区由4.1%提高到9.3%,但西部地区却由4.5%下降到2.6%。自2005年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向西部地区推进的速度开始加快,西部地区实际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份额由2004年的2.6%提高到2006年的3.5%,而东北和中部地区所占比重出现下降。但总体上看,2 001-2 006年与1979-2 000年相比,中部和东北地区外商投资占全国的份额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 民间投资加快西进。

从2000年到2007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到西部投资经营的企业累计近20万家,投资总额已超过15 00亿元。2 006年,四川、河南、广西、江西、陕西、重庆6省市利用省外资金分别约占当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8%、2 1%、3 2%、25%、19%和13%,而这些省市利用省市外资金主要来源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1]。

(二)资金行业投向

东部地区的资金主要投向欠发达地区的制造业、房地产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另有部分资金投向采矿业、商贸业和能源业。制造业主要集中于纺织、机械、冶金、建材、化工、轻工、食品等传统行业。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东部传统产业出现了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态势,但尚未出现大规模的区际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动力和阻力分析

按照区际产业转移理论,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是通过动力和阻力这两种力量作用而成的。动力可分解为发达地区的推力和欠发达地区的拉力,阻力可分解为发达地区的粘力和欠发达地区的斥力,每种力量又都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只有当动力大于阻力时,产业才可能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大规模转移[2]。根据当前区际产业转移的规模,认为目前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大于阻力。

(一)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力因素分析

1.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21世纪,为了实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东部地区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力度,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日益成为东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其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除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外,东部地区还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将部分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向我国转移的大好时机,加大了发展重工业的力度。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为了给附加值更高的新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并提供更多的资本、劳动力、环境等要素和其他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先进产业,那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就需要向外转移。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东部地区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但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仍占主体地位,结构升级对于推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作用还不大。

2. 生产要素成本上升。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规模集聚,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度提升,发展空间狭小,资源和环境承载力趋于下降。沿海城市普遍出现“电荒”、“民工荒”等现象,还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劳资纠纷尖锐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国家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坚持严把土地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东部地区在这些方面承受的压力相对更大。在此情况下,东部地区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迫切需要通过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来缓解上述压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二)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拉力因素分析

1. 市场引力。

(1)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市场压力显著增大,迫使企业通过产业区域转移的方式来打开市场,巩固市场。(2)凡欠发达地区市场有需求,成品运输系数高的产品,走“销地产”之路,既可以提高在当地市场的占有份额,又可以节省运费,提高产出收益。(3)东部产业北上西移,可以西北、西南、东北为据点,进军中亚、西亚、东北亚、北非和欧洲等市场,进军东南亚、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市场。

2. 低生产要素成本。

欠发达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和劳动力资源,要素价格相对低廉,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低成本优势相当明显,是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理想场所。

3. 政府政策。

政府的支持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获取政府支持最基本的一条就是顺应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即便某些企业在积极响应政府的发展政策和发展战略方面,暂时没能在实际的经济利益上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也可以为本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利用政府手中的资源,如政策优惠、银行贷款、人才吸引、传媒宣传乃至关系疏通带来现实的利益,从而有利于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3]。为了吸引沿海地区企业西进,2 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东西互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意见》,商务部还实施了“万商西进工程”,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移,鼓励沿海企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进。

(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粘力因素分析

1. 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

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包括最终产品制造商、中间产品供应商、产业内服务供应商,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能对相关产业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集群内的企业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使单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及竞争优势的获得无法离开群内的专业化市场、协作配套商、客户群体以及独特的产业文化和制度环境。欠发达地区目前尚未形成集群发展模式,单个企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将会因脱离生产协作网络而无所适从。东部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群内企业的植根效应,阻碍了东部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2. 政府的政绩考核体制。

发达的东部地区与欠发达的中西部等地区存在经济梯度差异,东部地区内部也存在着经济梯度差异。东部地区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和就业,往往不考虑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特性,采取各种措施鼓励边际产业向本省区低经济梯度地区转移,东部的落后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拦截了东部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四)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斥力因素分析

1. 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投资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特有的决定企业进行生产性投资、创造就业、扩大生产规模的各种机会和激励机制的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市场规模、消费者偏好等政府难以改变的因素和产权保障、政策稳定性、政府监管水平、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等政府能够改变的因素[4]。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1)政策、法规缺乏确定性。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稳定性不够,频繁发生变化,甚至朝令夕改,给企业的投资决策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投资风险。许多政策规定非常模糊,让企业无所适从。(2)政府监管效率低。政府审批事项过多过滥,范围过广、时限过长,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差,审批手续繁琐,随意性和自量权过大,一些部门工作效率低下,往往使企业坐失良机。还有一些部门在执法当中只顾眼前利益和部门利益,为企业办事设置关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3)合同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违约现象严重,而且当出现违约争端时又没有高效的解端机制,且法院判决拖延,法律执行力度薄弱。(4)金融市场不发达。欠发达地区缺乏健全的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企业融资渠道不畅。(5)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基础设施供给的严重不足,依旧是当前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5]。(6)劳动力素质差。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但劳动力素质相对较差、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生产效率低和劳动力素质差又带来劳动力成本高、专业人员及熟练工缺乏。

2. 产业配套能力低。

任何产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产业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只有那些能为发达地区转出产业提供良好协作配套条件的地区,才有可能成为产业承接地。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集群发展有限,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工业配套能力要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三、加快产业有序转移对策建议

加快东部产业向欠发达地区有序转移,一方面要提高产业转移的动力;另一方面,要降低产业转移的阻力。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高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拉力,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斥力。

(一)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步伐

产业梯度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只有当原有地区在发展承接了更高层次的产业转移以后,才可能将低层次的产业转移出去。东部新的主导产业尚没有形成气候,采取措施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是加快产业转移的前提。

1. 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因,东部企业关键领域的技术含量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低下,应加大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1)实施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的财税政策。为了降低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承担的风险,国家以适当方式给予扶持;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科研设施建设投资凡符合技术进步方向的,可在所得税前列支;对重大共性技术试、产业化阶段给予资金支持;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专利的申请费、代理费等进行适当的资金补贴。(2)加大对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企业的政府采购和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完善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重大技术及装备的政策。实行“国货优先”和“原产地”原则,为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启动市场;二是对订购和使用首台国产重大技术及装备的国家重点工程,优先予以安排;三是加大政策性金融对成套设备、高技术产品提供买方信贷;四是尽快建立由项目业主、技术与装备提供企业、保险公司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制。(3)鼓励跨国公司在东部地区开展更高水平的研发活动,重点扩大跨国公司研发的“溢出效应”,鼓励人员的合理流动、信息交流与本土企业的合作。

2. 建立促进产业升级的倒逼机制。

(1)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关税,必要时对东部企业实行出口数量限制,压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冲动。(2)督促和鼓励东部地区特别是土地和能源资源紧缺、环境压力较大的沿海发达省市,制定实施比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更高的土地、能耗、环保、安全和技术等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3. 建立有利于产业升级的制度保障。

(1)深入推进东部地区政府管理体制和干部考核制度的改革,减少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行政干预,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把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东部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2)坚持市场化改革,把东部地区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真正塑造为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3)深入推进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生态环保补偿责任机制,使本应由企业承担、以前却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的那部分成本内部化,从而引导企业节约使用资源、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二)进一步优化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

1. 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欠发达地区的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和文化设施水平的提高,必然有利于各种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传播,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家有必要适当增加对东北、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进一步刺激一些全局性和关键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工业的发展,筑“巢”引“凤”;同时还可以通过面向全社会公开发行债券、进行股份经营、引进BOT投资方式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欠发达地区的基础产业。(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2.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欠发达地区应采取文化教育、培训技术等手段提高人的科技素质,强化本地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本地区知识的能力,提高全体人民掌握、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以充分利用知识、信息、教育、技术要素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 完善金融市场。

(1)支持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是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提供流动性平台;二是积极培育区域性债券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三是鼓励发展信托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帮助民间分散资本进入资本建设领域;四是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弥补正规金融供给缺口。(2)完善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支持组建地区性开发银行,鼓励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在欠发达地区增设分支机构,积极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

4. 加强法治建设。

规范市场秩序,特别是要针对产业转移中产权纠纷、利益分配、金融信贷、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实际障碍,调整和明确不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提高司法效率,及时解决纠纷,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5.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及早全面彻底地改革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尽力使行政许可程序更加简便流畅,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进行审批处理或者创办“一站式办公点”。可尝试对一些审批或许可采取“沉默即同意”原则,即如果审批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做出反应,许可就自动生效。

(三)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1. 确定各省区重点承接产业。

要科学确定欠发达地区重点承接产业,实现相关产业在优势区域的积聚,避免各地区在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在确定重点承接产业时:(1)重点承接产业要与各省区的比较优势相匹配。比较优势原则是市场经济的真谛,如果每个地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不仅能提高本地的产业竞争力,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了资源配置。(2)重点承接产业要与国家在产业布局中对各省区的定位相匹配,符合国家的区域产业政策。(3)要与各省区的长期产业发展规划重点相匹配。(4)要与各省区的产业基础相适应,要与各省区产业自身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相适应。

2. 确定转移产业的重点承接地。

应通过周密论证和科学规划,选择环境好、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好的城市区域进行布局,将其培育成为产业集中度高、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经济增长极。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成渝城市圈、关中城市带、环北部湾城市

群、宁夏沿黄城市带等都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3. 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依靠优势产业的聚集,增加对相关产业和外部资本的吸引力,引发相关产业的进一步转移,产业转移又可以加速产业聚集,形成良性循环,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的产业中心。

(四)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

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将难以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吸引其他地区产业转移。为此,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

1.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境内外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对投资于欠发达地区的特色优势项目,凡符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的,享受以下优惠政策:在项目审批、核准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土地供给依法保证;国家给予贷款贴息或投资补贴的项目优先考虑;企业享受国家确定的鼓励类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积极给予金融支持;国家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担保机构对东部企业在欠发达地区投资设立的中小企业开展担保和再担保业务。

2.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

北计划的过程中,应进一步体现区别对待,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对由国家审批或核准的重大产业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在这些地区布局建设,以增强其吸引区外相关配套产业转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杲.鼓励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7(8).

[2]张弢.产业区域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模型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8(1).

[3]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4]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清远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篇5

——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按照省市“充分开放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部署,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命线,围绕“两化互动”,依托成渝谋发展,对接沿海求开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我区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是2007年的1.8倍、3.3倍、5.8倍、5.5倍。2008年以来,我区实际利用区外资金81亿元,年均增长32.4%,其中利用省外资金62亿元,年均增长35%;【据测算,2011年招商引资占固投的60%,对GDP的贡献率26.4%,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为:招商引资占固投的31.5%,对GDP的贡献率为16.6%,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在全省县域经济排位中上升了

15位(2010年比2007年)。我区积极承接汽摩制造、纺织服装、天然气化工等产业,引进了海特汽车、君格机械等9家汽摩机械制造企业,天赋军安、天亚盛邦等6家天然气化工企业,乾宏纺织、锦丽纺织等8家纺织服装企业。目前,园区入驻企业4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7家,承接重庆地区产业转移的企业占60%以上(总户数达29户)。

一、坚持规划引领,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带动力

(一)明确产业目标。在认真研究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宏观政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及区情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生态田园城市新典范、绿色经济发展试验区、现代产业承接新高地”的总体发展定位,并以此确定了工业发展目标,即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汽摩、化工、通

航等三大产业,打造三大基地,到2016年,建成100亿园区1个,培育上市企业1家以上。发挥处于环渝腹地经济区块优势,主动承接重庆汽摩机械产业转移(《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提出八大支撑产业体系,“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的汽摩产业为其中之一),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汽摩机械制造基地;抢抓国省支持资源就地转化的机遇(西部大开发及省:增强资源开发对当地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资源开发直接惠民;大力推进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加工,打造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天然气盐卤资源优势(我区天然气储量达8000亿立方米,居四川第二位),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循环示范基地;依托遂宁机场迁建,抢抓国家逐步放开低空空域管制的机遇,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制定产业规划。树立“高端规划、顶层设计、引领未来”的理念,坚持“行政主导、专家论证”的原则,高标准编制产业规划。先后委托中国汽车研究工程设计院编制了《遂宁市安居区汽摩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主要产业链条:以整车为龙头,带动发动机及管理系统、尾气净化器、汽车仪表、制动泵、前后桥、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聘请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编制了《四川遂宁天然气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主要产业链:以甘氨酸、1,4丁二醇、切割气、无水氯化物等产品为主的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委托重庆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遂宁(安居)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主要产业链条:直升机配套产品生产,直升机组装、运营,通航休闲等产业),指导产业发展。

(三)完善布局规划。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要求,完成“两区六园”布局规划(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18.5平方公里,北城通航产业园区13平方公里)。在G318线和遂内高速公路

之间布局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发展汽摩机械、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在遂安快捷通道和遂资高速公路之间布局北城通航产业园区(主要发展飞机组装及零部件制造、航空培训及体验等产业)。按照“办一个园区,建一座新城”的要求,产业园区预留不低于30%的土地作为综合用地,以满足园区居民生活等需求。

二、坚持平台支撑,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力

(一)强化园区建设。按照“整体规划、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的原则,近四年,累计投入约5亿元,用于“两区六园”建设,目前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框架基本成形,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北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区也即将启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力争2016年园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

(二)强化城镇建设。按照“融城发展、市区互动”的要求,完成38.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城市建成区面积从4平方公里拓展到8平方公里,城市核心框架和行政中心建成。围绕“聚人气、活商机”,大力实施“人气100工程”,打造城市核心商区,努力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围绕开辟空中通道、构建国省主骨架等五个层面,实施“百亿交通工程”,着力提升区位交通优势。

(三)强化要素保障。整合集聚要素,科学配置要素,努力保障发展需要.按照“争取增量,盘活存量,集约节约”的思路,提高土地保障能力。按照“超前规划、主动争取”的思路,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乌木厅110KV变电站、化工园配气站年底将完工。按照“内培外引”的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化工、通航、汽摩等产业聘请顾问;重大项目推行“专家领衔制”)。

三、坚持方式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一)盯住重点产业。围绕汽摩机械制造业、天然气化工、通用航空等“三大产业”,着力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成立三大产业专题工作组,做好资源库、信息库、项目库、人脉库“四库”建设及人才培训,量身定做招商专案,实现专业化招商,力争再引进1-2家整车生产企业,25家以上汽摩配套企业,加快天然气化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努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汽摩制造生产基地、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和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盯住重点地区。把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地作为承接产业的主攻方向,主动出击。先后在成都、重庆、上海、深圳等四个地区设立招商机构,并通过举办推介会、老乡会等方式,扩大安居对外影响力。

(三)盯住重点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及链条,盯住重大项目,与企业合作,对其配套企业进行招商。盯住海特汽车,规划预留1500亩土地,打造其配套产业园,目前,正在与8家企业进行洽谈;盯住乾宏纺织,成功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中小企业孵化园项目。

四、坚持机制推动,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执行力

(一)建立协调机制。建立招商联席会议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目标分解、项目引进等事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先后成立了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北城通航产业园区管委会,按照“统筹推进、分线作战”的原则,加快产业发展。

(二)建立服务机制。按照“签约、建设、投产”三段无缝式服务的要求(办证服务:制定项目办事流程指南,落实项目秘书,实施全程代办制;金融服务:“1+3”平台,“1+6”协作;用工服务:协助企业对

在本地招收的新工人进行上岗培训,尤其是统筹解决好“企业招工难”与“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推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笔经费”的挂联机制,明确责任,一抓到底;推行“工程倒排工期、问题限期解决、进度定期排位”的推进机制,确保项目进度和效益。同时,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目前为127项,全市最少),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办事时间;开展“企业评议行政部门”活动,创优发展环境。强化行政问责,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逗硬”,严查重处破坏软环境的人和事。

(三)建立激励机制。完善优惠政策,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拼抢大项目、好项目;采取优惠政策与建设进度、税收等挂钩,增强投资主体积极性。坚持在招商战线上重点培养干部、重点考评干部;积极探索区乡税收分成、项目悬赏攻关等方式,激发招商主体积极性。

清远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篇6

关键词:产业转移 区位优势 环境 资源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地区,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过程和现象。

一、我国中东部产业转移的现状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影响,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趋势明显加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也在加快向内地转移和延伸。中西部地区具有区位、资源、环境、市场和产业基础等优势,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政策的实施,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起点。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大转移在总体上呈现以下特征: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二是转移产业以加工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四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占有优势。

二、利川市承接产业转移基础现状及结构特点

利川市隶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五大支柱产业链:清洁能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信息物流、生态文化旅游。七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烟叶、米业、蔬菜、畜牧、茶叶、药材、林果。利川市地区生产总值虽增长快速,但经济总量偏小,综合竞争力不高,基础薄弱。

(一)利川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优势

1、政策优势 利川集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西部开发、武陵山试验区等政策优势于一体,对于资本密集型、成本指向型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区位优势 利川地处长江经济带的中心,是湖北武陵山试验区二个中心

城市之一,交通十分方便。利川的这种区位优势对于产品终端市场导向型的投资者以及物流服务产业具有一定吸引力。

3、资源优势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3种,天然气、石膏、煤炭、生物礁、石灰石蕴藏量较大。对原材料指向型投资者有吸引力。

生态农业和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盛产坝漆、黄莲、莼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潜力大。有世界容积量最大的溶洞“腾龙洞”。是巴文化、土司文化、三峡文化生态文化以及渗透的中原文化、草原文化等多元文化交汇的重要汇聚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挖掘潜力巨大。

4、人力优势 利川现有人口90万,其中劳动力资源约50万,可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

(二)利川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特点

1、从产业看 利川前期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商贸流通及服务业;第二产业比重偏低,主要集中在煤、石膏、石灰石等采矿和加工业。

2、从来源地看 承接产业转移主要来源于内资,外资基本来自港、台地区,无国外项目;内资项目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占到利川实际利用内资的七成。

3、从区域分布看 城区及重点乡镇承接份额较大,超过八成。利川近些年来按照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建设规划要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培育扶持了一批特色农业、旅游业名镇名村,扩大、再建了一批原材料标准化基地和产业园区,使乡镇产业积聚能力得到增强。

三、利川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现实问题

1、市场机制不健全 利川地处鄂西部,改革相对滞后,市场竞争机制观念不强,关乎市场经济的要素市场尤其是金融、资本市场发育滞后。

2、产业结构不优 利川的产业投向工业项目偏少,不足总量的30%。对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金融、社会中介等服务行业投资明显不足。

3、缺乏承接载体 现代化的城市群和功能齐全的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由于利川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兴建的产业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服务等配套条件达不到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更缺乏物流、仓储、运输、金融以及其他商务服务,影响对转移企业的吸引。

4、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因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特色不突出,竞争力弱,物流配送效率低下,未能形成完备齐全的产业链,由此增加了转移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劳动力及土地等成本方面的优势减弱。

5、人才缺乏 技术工人相对短缺,缺乏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这也是试验区各县市的普遍现象,成为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之一。

四、利川吸引及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利川要培育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建设成为鄂西部的明星城市,必须准确把握形势,必须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性研究,发挥整合优势,扬长避短,创造条件,先行先试,采取超常措施抢占试验区区域发展先机。

(一)总体思路

大方向是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优化;核心是招商引资,回乡创业;重点是建设改造投资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乡镇工业小区等。规划布局产业集聚,做好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实现利川跨越式发展。

(二)对策思路及建议

1、以“优”育势,破解瓶颈

思路原则: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吸引承接产业转移

对策建议:一是利用现有基础引进相关产业。二是利用资源优势承接发展特色旅游业、特色农业。三是利用国家、湖北、恩施州政府及武陵山试验区的产业政策,承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生物医药等产业。四是创新投资方式承接产业转移。推行建设—转让、建设—经营—转让、建设—拥有—经营、建设—拥有—经营—转让等多种投融资模式承接产业转移。

2、以“集”建园,搭好平台

思路原则: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

对策建议:一是创新观念 针对利川工业园区总体水平不高、规模不大、项目不多、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的现状,必须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探索运营管理新方法,使“开放活区”理念变为实际效果。二是硬件建设 建议采取财政筹集、市场业主投入、金融机构贷款等办法,统筹规划建设标准厂房、优质园区,增强招商“硬实力”,满足啇家业主需求。三是完善服务 设立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为入园企业在工商、税务、项目、工程、融资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3、以“活”建制,创新思维

思路原则是: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机制体制,建设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承接产业转移网络。

对策建议是:

一是人才建设。包括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管理、激励机制等。

二是招商方式。建议方式有:①专业招商。规避盲招、乱招、虚招。②重点招商。确定重点商源、重点产业、重点项目。③借助平台招商。利用“对口支援”平台,利川籍在外成功人士人脉资源平台,建立信息网络进行招商。④实效招商。要用百分之百的精力争取百分之一的机会,盯紧目标,招之即成;⑤全员招商。做好宣传,人人关心、理解、支持、参与招商引资,形成良好氛围。

三是回乡创业。充分发挥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带动效应,实施“人才回引”工程,人回、资回、业回,推动家乡建设发展。

4、以“特”制策,注重实效

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布局引导。原则思路是“贴近资源、贴近传统、贴近市场,延伸产业链”。对策建议是:盯住龙头招强商,立足产业招大商,注重质量招好商,强化落地招实商。

参考文献:

1、张明龙 区域产业成长与转移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09-01

2、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2产业转移)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12

广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研究 篇7

关键词:产业转移,广西,对策

1广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

1.1广西利用外资的总体状况

首先, 是广西承接世界知名企业及其项目的投资与日俱增。从整体上来看, 据统计, 2010年广西111个县 (市、区) 到位资金超5亿元的达到108个, 同比增加10个;而到位资金超10亿元的有94个, 同比增加19个。2010年, 广西新批合同外资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大项目30个, 外资大项目实际进资占所有广西承接外资比重的60%以上。这些外资企业包括世界知名企业喜来登、嘉吉、洲际、富士康等。其次, 珠三角地区的资金转移是构成内资的主要部分。“十一五”期间, 东部地区引资项目数为10893个, 占全部项目数的94.23%;实际到位资金为6948.89亿元, 资金到位率为61.18%。最后, 数据显示, 外资主要来自我国香港。2009年, 广西利用外资建成的总项目为164个, 其中我国香港和我国台湾的项目数分别为104个, 资金为1.2076亿, 占广西利用外资的75.2%。

1.2外资投向以制造业为主

据统计, 2009年全年, 广西利用外资项目为164个, 合同外资金额为160600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103533万美元。其中制造业项目数为77个, 制造业涉及的合同金额总计92237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8251万美元, 占比为46.6%;其次是批发零售业, 引进项目数28个, 占比17.7%, 实际利用外资为7018万美元;房地产业引资额为11340万美元, 实际利用金额为18136万美元, 占比17.52%。

1.3产业转移的分布特点

首先, 产业转移分布在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像南宁、柳州、桂林, 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较大的市场规模, 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吸引外资比较多的城市。2006-2010年, 南宁、柳州和桂林三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外资额分别为257068万美元、118130万美元和71601万美元, 分列广西各市吸收外资的第一、二、五位。其次, 产业转移分布在以区位优势为主导的重点地区:贺州、梧州、玉林、贵港。据统计, 2007年至2010年7月份, 桂东四市累计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签订引进合作项目3243个, 约占广西全区签订区外境内项目总数4974个的65.2%;项目投资总额1629.29亿元, 占全区项目投资总额的58.0%;实际到位资金1041.49亿元, 占全区实际到位资金的52.2%。再次, 产业转移分布在以资源为主导优势的资源区:百色和河池。它们依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其有色金属产业, 而这些有色金属产业对投资商有独特的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 近年来, 拥有综合竞争优势 (包括交通、地理区位、国家政策、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的北部湾地区吸引外资强劲。2006年至2009年, 北部湾经济区6市引进内资、外资到位资金分别为2608.37亿元和16.02亿美元, 其年均增长分别为52.58%和26.26%, 总计占到全区年均增长总数的46.33%和50.14%。

2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2.1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产业基础对承接产业转移至关重要。据统计, 2011年广西社会资产投资总额 (总计11714.35亿元) 是2006年 (总计2246.57亿元) 的5.2倍, 年均增长率约为35%。可喜的是, 该区的工业产值增速迅猛。在2006年, 该区的工业产值仅为4991.56亿元;而到2011年, 该区达到12720亿元。2011年, 该区在全国工业产值中排名第六, 而在西部地区则上升为第四。除此之外, 人力资源是该区经济突飞猛进的关键性资源, 该区关键技术人才稳步增长。2005年, 科技活动人员仅为6.04万, 2010年上升为8.91万。最后, 厂房是经济增长的培植“胚胎”。广西总计41个园区 (包括建成与未建成的) 标准厂房, 总计投资总额19.38亿元。其中, 已建成标准厂房138.62万平方米, 完成实际投资额15.67亿元。

2.2该地区位优势明显

广西自治区沿海、沿边、沿江, 地处中国大陆东、西、中三个地带交汇点, 是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大西南开发区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它既是中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国际通道, 也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广西依托区位优势, 正在建设以南宁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 以沿海组合港和南宁空港为龙头, 以泛北部湾海上、南宁—新加坡陆路和南宁通往东盟各国航空通道为主轴, 以广西通往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方向运输通道为主线的“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 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同时, 随着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该区的区位优势愈加突显。

2.3该区资源丰富

在该区, 资源既包括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两方面。对于该区的人力资源, 相对于东部地区, 特别是对于广东、江苏、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来说, 广西的人力成本低廉, 人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较为明显。据笔者估计, 一般说来, 广西的年均人力成本比广东、江苏、浙江低一万元左右。而对于自然资源, 该区的矿产、森林、港口资源比较丰富。在众多的矿产资源中, 有色金属、建材和其它非金属矿产是广西矿产资源的一大优势, 品种多、储量大、分布广——据资料显示, 该区探明的资源储量达46种, 其中, 有25种储量名列全国前6位;关于资源的区域分布, 自然资源可以说是遍及该区所有县市。

3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3.1产业转移承接的规模小、质量不高

首先, 广西进行产业承接的数量与质量都不及其他中西部地区。从数量上来看, 武广铁路建成后, 鄂湘赣三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规模高达10000亿元;而2007年以来广西承接的总量只是这三省的15%。其主要的致因是中部省份大多依托发达的交通物流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从质量上来看, 承接产业转移的落户项目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 处于产业链中低端, 盈利能力弱、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 对资源依赖性较强, 行业龙头企业比较少。其次, 市场规模上看, 广西的产品市场规模也不够大。在人口规模差异不是太大的情况下, 广西2010年批发零售增加值大约只有湖南、湖北的十分之一, 云南、江西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见, 由于市场拉动力不足、人力成本缺乏比较优势, 广西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效果并不理想。

3.2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首先, 该区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对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 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往往抵消广西在人力成本和区位上的优势。例如, 中电长城电脑公司投产两年来, 年产量已达10万多台, 但由于配套企业进不来, 有些零配件还要到广东等地进货, 增加了企业成本 (2008) ;再如, 北海市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 除了一些低档次的包装材料能在本地解决外, 超过80%以上的零部件必须依靠外省企业进行配套。其次, 该区物流产业发展落后, 由此造成了企业零部件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较高的结果。再次, 相比于珠三角地区, 该区企业负担的费用比较重。如防洪保安费、厂房租赁税、土地出让金等明显高于珠三角和江西、湖南等中部省份。

3.3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园区产业特色不够明显, 基础设施滞后, 配套能力弱, 产业关联度低, 有的土地储备严重不足, 缺乏吸引力, 无法支撑大产业和大项目落户。多产业园区特别是一些作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平台的重点特色产业园区, 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或园区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 导致基础设施及其相应的配套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欠缺, 排水、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 进而对承接产业转移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

3.4投资环境亟待改善

首先, 办事程序繁琐、交易成本高。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不够顺畅, 项目推进力度还不够大, 项目落地速度不够快, 项目审批效率还不够高。外来普遍反应广西办事程序繁琐, 成本较高, 很多外来投资者对此很难适应。有些地方和部门大局观念淡薄, 优惠政策透明度不高, 执行力不强;不敢变通办事, 相互推诿扯皮, “吃拿卡要”、“小鬼难缠”现象时有存在;项目审批总体效率不高,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相当部分窗口依然存在“体外循环”和“两头受理”现象;有时对投资者的诉求也没有积极主动去服务帮助解决, 甚至设置障碍, 存在“中梗阻”现象。相对而言, 其它省则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效率较高。

4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4.1大力承接与发展特色产业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 该区应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 注重承接转移产业与地方现有产业的对接与合作, 使转移产业与当地特色产业紧密结合, 促进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产业集聚特别是要关注水泥、陶瓷等特色产业的转移及其发展。此外, 各地还应通过加工合作、投资持股、转接订单等形式,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实现承接方式的多元化;同时引导转移企业开发利用当地资源, 以资源换产业,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4.2不断提高该区产业的承接能力

注重增加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 打造承接载体, 大力改善交通、航运等基础设施, 努力优化投资环境, 不断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一是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特色园区。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大力推进土地储备工作, 采用滚动供地等方式, 解决土地指标分配和用地紧缺等难题。多方筹措资金, 加强园区“七通一平”和“三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开展标准厂房建设, 加快园区商业、商务、金融、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 为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二是开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广西各地特别是桂东4市紧紧围绕打造“东靠西连, 南北贯通”交通大格局的思路, 实施多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切实加强当地通往珠三角地区的路、港、航等通道建设。为我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提供了完善、便捷的交通网络。三是大力优化投资软环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和程序, 提高行政效率。

4.3打造特色产业经济区

承接产业转移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 与广西正在构建的“14+4”新型产业体系精准对接。以资源和优势产业为依托, 积极构筑“一县一业一特”的区域经济品牌, 变粗放加工为专业生产, 变产业雷同为分工协作, 走产业模式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从广西实际出发, 把桂东四市应继续充分发挥作为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和主战场作用。资源富集区, 应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和天然性资源富集的相对优势, 侧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适度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 促成优势资源产业集群。北部湾经济区, 应发挥其区位优势, 实施区域化战略, 侧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促成高端产业集群。

4.4打造以资源优势为主的产业转移政策

制糖、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冶金、石化等是广西的重要优势产业, 也是广西着力打造的千亿元产业。广西应围绕培育14个千亿元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 策划包装一批重大招商项目, 着力在电子、化工、建材、汽车、有色金属等领域培育和形成若干个集聚度高、竞争力强、关联度紧的产业集群。明确产业规划和布局, 立足已有的产业优势和基础, 把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与开展产业招商有机结合, 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指导, 以产业招商为抓手, 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 把相关配套企业引进来, 拉长产业链, 补齐产业链条中的弱势部分, 形成上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陈鲁.广西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 2009:137-140.

[2]周敏.抓住机遇, 加快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考[J].市场论坛, 2007:1-4.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策研究 篇8

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是跨国公司向我国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随着东部沿海产业集聚过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逐渐出现了土地、能源、原材料紧张和价格上涨的现象;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 劳动成本也随之增加, 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产业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为了保持东部的竞争优势, 东部沿海也需要进行产业转移。

首先, 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劳动力资源总数达到2.28亿人, 从业人员有1.83亿人, 劳动力的平均成本只有沿海地区的40%左右, 发展资源加工和面向附近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条件较好。

其次, 西部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水能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 天然气储量占70%以上, 煤炭储量占60%左右。我国已发现的170种主要矿产中, 西部地区均有相当储量。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江河上游,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大量天然气和石油资源;陕西、内蒙古、宁夏、贵州等地的煤炭资源, 储量丰富, 品质优良。

因而, 西部广大地区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廉价的人力资源的优势, 具备接受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西部地区合理地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能够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能够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此, 合理地进行产业转移对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好处。

在现实经济中, 产业转移一旦实现, 将会对企业、转入区和转出区的竞争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西部来说, 产业转移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承接了高新技术产业, 就能带动当地原有产业升级换代。如果承接了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 就必然加重当地的资源负担, 恶化当地的生态环境, 延缓新型工业化的步伐, 从而牺牲长远的利益。因此, 西部地区应理性地、因地制宜地应对产业转移。

我国产业转移其实主要是西部和东部的政府、西部和东部的企业四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这个多利益主体、多层次的动态搏弈, 从根本上说, 是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经济利益的博弈, 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博弈, 也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博弈。因此, 需要根据西部的具体情况, 更深入地研究西部地区面对东部产业转移应采取的对策, 从而为西部更理性地应对产业转移提供一些指导, 使西部经济得到更好地发展, 实现整个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益最大化。

二、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策

(一) 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为承接深加工产业提供了条件。

在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电、钒钛、天然气等资源, 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优势。目前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西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利用资源共享优势, 积极承接深加工产业, 从而改变加工水平低、缺乏深加工的现状, 提高资源转化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此外粮油、生猪等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也应通过招商引资, 引入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相对廉价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 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创造了驱动力。

(二) 观念创新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基础。

西部地区不少地方的“本土”利益观念严重, 这就造成了资源流通不畅, 企业在政府提供的“市场”中被动经营的局面, 从而阻碍了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际上, 西部地区可逐步形成一些集生产、流通、研发资本经营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这些企业集团能够发挥企业群体优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从而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体。只有树立开放的观念, 努力吸引资本、劳动、管理等各种要素并进行合理配置, 西部地区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三) 制度创新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提。

优化产业转移的引资环境产业转移注重投资环境的综合实力。投资环境硬实力包括基础设施、要素资源等优势, 软实力包括政府办事效率、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因此, 要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 顺利实现产业对接, 西部地区必须通过加强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在硬件建设上, 一是应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国内外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以建设综合性交通枢纽为目标, 大力发展铁路运输、高速公路、航运、河运;同时构建功能齐全、高效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 为产业转移中各种要素流动提供便捷的通道, 提高产业转移的效率。在软件建设上, 一是要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要树立开放合作观念、效率观念、信用观念, 加强法制环境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建设;对转移企业简化审批手续, 提高审批效率;促进通关建设, 如建立便捷的通关通道, 延长通关工作时间, 简化企业搬迁和设备转移手续以及在出入境检验检疫环节实行电子监管。二是各地方加大政策创新力度, 制定促进产业转移的全方位的支持政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政策主要应包括财政扶持、税收扶持、金融促进、要素支持等政策, 其中财政政策应在规费减免、国企改造、品牌建设、自主创新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 税收政策要强调对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和扩大融资渠道等方面的扶持。

(四) 以市场为依托, 发展工业园区。

招商引资要专业化, 依托园区实行专业招商、网上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 积极构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网络。着眼于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改造、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发展, 按照大产业链策划一批大项目, 以大项目吸引大资金、配置大资源、发展大产业、打造大集团。对重大项目实行分级跟踪负责, 对项目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成功率, 实行绩效进行评价。建立招商引资网络信息平台, 将一些重要国家、地区的知名企业名单、市场信息、投资项目、投资意向面向社会发布, 促进双方合作交流。设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 组建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专业招商队伍, 推广专业小分队招商方式, 实行专业化招商, 并在一些重点国家和地区建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充分发挥政府驻外办事机构招商引资作用, 帮助提供招商引资信息, 为投资合作牵线搭桥。在财政预算中列出招商引资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组织招商活动、搭建招商信息平台、建立项目库、扩大对外宣传等。

(五) 工业园要集约和同步化建设。

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思路, 以工业园和各级开发区为载体, 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和投资强度, 促进优质资源、先进要素向功能区聚集。鼓励园区承接带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 发挥以商招商作用, 以大项目、大企业带动产业链的转移, 引进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和关联机构, 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对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和明显集聚效应的开发园区, 优先纳入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中, 在重大项目推荐和配套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 对推动形成产业链的关键企业或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 土地按规定公开出让, 根据外资到位额或注册资本大小给予优惠或补助。鼓励区县兴办特色开发园区, 在基础设施及功能配套设施工程项目上给予支持, 培育支柱产业, 形成特色经济板块。积极探索新办法、创造新优势, 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各类投资主体来渝兴办产业园区。通过政策扶持和生产要素倾斜配置, 努力承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整体转移。

(六) 加强东西部合作。

一是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要把加强与东部的合作作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 通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来增强吸引力, 还要勇于走出本区域, 与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城市建立各种经济联系, 积极为企业间合作“搭台”, 促使东西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更富成效。二是加强投资合作, 做到东投西产。三是加强人才、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就东部地区而言, 应把向西部地区转移高技术和人才、发展科技信息交流作为参与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坚持技术、人才的引进与输出相结合, 积极组织本地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高技术企业, 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承包、合资和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 加快具有相对优势的技术和科技成果在西部地区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同时, 拓宽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渠道, 根据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推荐本地各类技术人才到西部进行技术指导, 帮助和培训当地农民和企业职工。当然, 西部的企业也可以以技术为纽带, 与国内外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伙伴, 共同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四是发展和开放西部地区的服务业市场, 促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金融、保险、物流、零售、房地产、社会服务业等本身既是服务性行业, 同时, 它们存在和成熟的程度也是投资与商务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在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条件下, 西部地区利用本地区优势, 加快产业环境建设, 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 做好承接产业转移, 促使西部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宜林.我国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 2005, 9

[2].谯薇.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 2008, 4

[3].肖金成, 蔡翼飞.促进产业转移, 加强东西合作[J].中国金融, 2008, 4

[4].皮晓鹏.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个案研究[J].经济纵横, 2008, 12

[5].吴书华.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政策建议[J].中国投资, 2008, 8

安徽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建设研究 篇9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17日

所谓产业转移承接力,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应对和承接某种产业转移时, 政府、企业及社会所展现出来的凝聚产业的吸引力, 理性挑选产业的鉴别力, 顺利承接产业的支撑力和科学推进产业的发展力, 并进而优化提升本地产业结构和产业水平的综合力。它包括地理区位、自然禀赋、基础配套、交通运输和通讯网络等硬件设施, 公共服务、政策扶持、人才开发、市场培育等软件配备, 以及产业集群效应的凝聚力和外商投资集聚效应的吸引力等。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适宜某种产业移入和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最终表现为综合竞争能力。2010年1月12日, 我国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安徽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 全方位提升产业转移承接力, 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但是, 与沿海、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 安徽省还缺乏较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为深入推进产业转移, 提升承接力, 应进一步加强如下工作:

1、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建立服务型政府。

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 关键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依照《行政许可法》对审批事项进行清理, 为企业做好服务: (一) 清理精简审批事项; (二) 统一公布保留目录; (三) 减少审批环节; (四) 简化审批手续; (五) 缩短审批时限; (六) 拓宽联合审批; (七) 建立企业注册“一表通”机制; (八) 建立帮办领办机制; (九) 选优配强窗口人员; (十) 加大对窗口的授权力度; (十一) 加强对窗口规范化建设。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本身也就是政府机关行政权的调整与放权, 是一个还权于民众、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还权于社会的过程。各层次、各部门的职权、职责与职能的划分, 都必须通过立法程序予以确认, 明确权责。政府依法审批, 社会依法自治, 百姓依法生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达到的理想状态是:最大能量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潜能地发挥社会自治力、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和谐。

2、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政府担当的是组织者、实施者、维护者的角色。政府信用的高低, 是政府形象的一个标杆, 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 在当前世界经济仍存在动荡的情况下, 要保持吸引外资的竞争力, 关键是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 减少影响外资进入的不确定因素。只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公开、透明的运行程序, 连续稳定的政策环境, 才能让客商放心。在任何情况下, 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对吸引外资政策的改动, 为外资进入创造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政策结果。因此, 在政策制定后, 要通过各种渠道向企业宣传国家和地方的各项鼓励政策和措施, 使其了解、领会各项政策, 并能用足、用活、用好现有政策, 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要大胆去尝试, 从而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吸引外资的硬环境。

与创建好政策等的软环境并重的是加强基础设施硬环境的建设和投入, 它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条件, 是环境吸引力的重要体现。“产业转移经济”是一种迁徙的“候鸟”经济, 哪个地方的环境适宜, 更加吸引人, 投资商就会飞到哪里。目前, 安徽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机遇, 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和推进省、市、县内骨干通道、连接线、绕城公路和乡村公路等多层次的路网建设;加快电力、通讯、城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同时加大对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的力度, 并要充分利用条件, 加快建设园区服务中心和配套厂房, 完善绿化、亮化工程, 创造既宜生产又宜居住的良好环境, 不断夯实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的硬环境建设, 使开发区成为“候鸟”的安全栖息之地。

4、培植产业集群, 提升承接力建设的能力。

“所谓产业集群, 是指某一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中发展, 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有利于经济整体素质的提升, 优势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从安徽省目前的情况来看, 可做如下分析:第一, 加强产业集群的规划引导, 明确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力求制定的产业集群规划具有较好的战略性、区位性和操作性强的优势。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规划的要求, 依照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做出优势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要明确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培植若干龙头企业, 突出实施若干重点项目, 着力打造若干品牌产品;第二, 整合各面的力量和资源, 促使优势产业聚集不断增多。从全省的角度考虑, 在两淮区域形成煤电化产业集群, 皖中和淮北要在现有的良好基础上形成优质粮油生产加工集群, 在沿江城市形成冶金和建材产业集群, 在合肥、芜湖两地形成汽车产业集群, 在合肥、芜湖、滁州形成家电产业集群等。在不断实践、不断摸索中, 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 完善政策, 抓住机遇, 安徽产业集群必定会形成一定的规模, 推动安徽经济的发展, 让安徽快速赶上东部发达省市的经济发展。

5、注重生态环保, 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招商选资除了引大引强是其优选的项目, 筛选那些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更是它应坚持的方向。因此, 我们要变别人盲目的、指标式的“招商引资”为我们“着眼效益重可持续发展”式的“挑商、选资、引智”。安徽省是一个投资环境比较优越的省份, 也将随着皖江城市带的建设, 会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眼球, 激发他们的投资愿望, 但对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方向的“南郭先生”、拖着污染尾巴的“狼外婆”, 要果决亮“红牌”, 对矿产资源消耗过大、不能循环利用、能源消耗过多、不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要一律限制进入。切实做到“边招商、边筛选”, 发展与治理同步、并重。

参考文献

河北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研究 篇10

1河北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可行性

京津冀产业结构上的梯度差使其在产业上具备了梯度转移的条件,区位优势是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便捷的交通设施和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这些都为河北承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政策方面,国家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河北提出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这些都为河北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提供了政策保障。

1.1拥有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京津冀已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第三个最具活力的城市群。河北作为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资源、充足的人力资源、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设施,这些都为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成为河北省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河北省内铁路和公路的密度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拥有主干铁路25条,干系公路27条。京承、京津塘、京津、塘津等高速公路延伸线建设,将密切京津冀三地联系,提供便捷、畅通的陆路交通。河北水路交通也十分便利,从南到北,有黄骅港、秦皇岛港和正在建设的唐山曹妃甸港。石家庄现已有47条航线,并且开通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航线,同秦皇岛、邯郸、唐山等地机场相互承接。铁路、公路、航空形成综合运输体系,为河北承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提供着便利的交通基础。

1.2具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服务外包产业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薪资支出较高。与北京、天津等发达外包城市相比,河北的人力成本相对低廉。河北省内公共服务产品齐全且价格实惠,拥有良好的供水、供电、供燃气等设备,房租和地价也相对便宜,员工生活成本比北京、天津等城市越低30%,薪资水平也普遍较低,这些都有利于企业节省成本。

1.3京津冀产业梯度差异客观存在

京津冀三省市经济发展显著不平衡,存在较大的产业梯度差异,因此具有产业梯度转移的客观条件。京津地区主要以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河北则主要是以钢铁冶金、纺织、建材等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京津两城市处于产业的高梯度位置,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明显,而且京津地区尤其是北京正面临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迫切需要转移一些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处于产业低梯度位置的河北省,服务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大力发展服务业也为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契机。京津以金融、软件信息、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等高端服务外包为主要发展方向,需要不同层次的服务外包产业的支持,河北应积极推动京津现代服务业在河北的网络延伸,加快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

1.4政策支持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和服务外包的迅速发展,河北作为京津服务外包的延伸基地,享受到了我国政府先后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本省承接服务外包产业专业的政策和措施。如2013年河北政府结合新的国际服务外包形势和特点,把专项资金用于建设服务外包公共平台以及相关人才培训的力度等方面;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交通、生态环保、产业、科技、服务等一批专项规划相继出台实施;2016年2月提出了《“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这些都为河北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2促进河北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对策

2.1破除行政壁垒,转变政府职能

产业转移的动力实质上在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行政壁垒的存在,严重的制约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服务意识,全力推进河北省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工作。政府要做的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合理引导产业转移,降低区域交易成本,开放服务外包企业的市场。针对河北承接服务外包整体规模小、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该帮助发展前景好、潜力大的企业更好地实现融资,减少对外包企业的征税力度,增加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研发资金。政府应积极鼓励企业开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开发与研究,鼓励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对承接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的诚信管理,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河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与京津建立融合配套发展模式的条件,应以优势资源为基础,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赢的原则,还要打破行政壁垒,推动区域间不同企业和单位的联合、联盟、兼并和重组,提高产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2.2基于各地区比较优势,构建京津冀服务外包价值链

河北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各地区要根据各地市的实际情况明确各自的发展定位。各地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积极主动地寻求承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对接点进行产业定位。以廊坊为代表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保定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以承德、张家口为代表发展休闲旅游、现代物流和金融服务业,以秦皇岛、唐山、沧州沿海地区发展海洋运输、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产业,以邢台、邯郸、衡水为代表发展服务外包、建筑工程等。应通过加快廊坊、秦皇岛、保定等服务外包示范区的建设,培育壮大河北的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参与京津产业分工、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集群,构建京津冀服务外包价值链。各地应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从而为做好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河北转移承接的能力

近年来,河北省服务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外包蓬勃发展,发展环境越来越有利,为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不过与京津相比河北省服务业发展基础相对落后,可通过加强与京津的合作、模仿学习等途径获得较快发展。比如京津可以向河北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那些比较劣势的传统服务产业,学习京津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的发展经验,带动河北服务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京津处于产业的高梯度水平,河北省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进高技术科技人才,与京津地区进行高端的技术项目合作。服务外包是河北与京津能够实现迅速对接的具有高智力、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发展服务外包将很有助于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清利.产业集聚视角下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1,(31).

[2]李惠茹,贾志影.京津冀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定位与可行性分析[J].河北学刊,2012,(6).

上一篇:药物合成的副作用下一篇:北京市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