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综合能力

2024-05-06

培养综合能力(精选十篇)

培养综合能力 篇1

一、倡导动手实践, 培养学生绘图能力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让他们亲自动手绘制地图, 这远比教师单纯地讲解地图知识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 在教学“地图三要素”一节时, 我采用了以下教学设计:第一步, 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 为绘制学校平面图做好准备;第二步, 让学生回到教室绘制学校平面图;第三步, 组织学生讨论绘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四步, 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讲解地图基本要素及其重要性;第五步, 以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绘制平面图的基本技能;第六步, 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做法;第七步, 让学生交流绘图感受。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 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绘图能力。

二、逐步开展绘图训练, 培养学生记忆、分析能力

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进行绘图训练, 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培养他们的记忆、分析能力。如, 在中国地理内容教学中, 首先, 我要求学生精心绘制出一幅中国行政区轮廓图。然后, 让他们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绘制出中国的四至点、临海、临国、大山脉、基本地形、大河流及秦岭、淮河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轮廓。最后, 引导学生结合所绘地图识记有关知识内容。学生通过这种连续的绘图训练, 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教材内容, 与此同时, 记忆、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突破教学难点, 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在地理教学中, 对于教学难点, 如果教师仅是空泛地进行讲解, 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而引导学生进行动手绘图, 则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 “气温和降水”一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包括:气温曲线图的绘制及我国四季气温、降水分布特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 我有意识地采用了让学生动手绘图的方式。

首先, 我让学生到气象部门搜集有关本地降水量和气温的数据资料, 并填写如下表格:

然后, 引导学生绘制相关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气温曲线图的一般绘制方法为:1.绘出横坐标轴, 把其平均分成12段, 逐段标上月份;2.绘出纵坐标轴, 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3.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 再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形成一条曲线;4.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降水量柱状图与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 只是最终绘制出的图形有所区别 (柱状和曲线) 。教师在讲解完上述绘制方法后, 可放手让学生自己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在绘图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 如, 图幅的大小如何确定, 怎样使曲线平滑等。对于这些问题, 教师不宜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处理, 可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探索解决, 对于学生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 教师则可适时予以点拨、帮助。这样做, 能够使学生很快地掌握这两种图的绘制方法。

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2

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学习《画图》一课,大家都怀有一种畏惧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不用画笔怎么可以画出图画来的疑问,更想切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动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我抓住这一契机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你见过如何用计算机画图吗?”、“计算机又是怎么样来进行画图的呢?”,接着我再利用教学演示光盘,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电脑世界,通过观看,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画图、制作动画、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这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

二、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带领学生上第一节计算机课时,我没有急于展开教学,而是首先分组,将几个同学分为一组,并告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开展小组竞赛的活动,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并促进同学间的团结协作,只有合作愉快,才能获胜。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困难,互相指正错误。共同进步,这样掌握知识又快又好。又如,学生借助互联网的功能,查找信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齐心协力一起解决问题,拓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协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篇3

关键词:实践能力;巧妙设计;乐于观察;勤于实践;渗透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51-01

我认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适应发展需要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多渠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等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大胆巧妙地设计综合性实践活动。

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我紧紧围绕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把生活中丰富的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1、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分析探究学习教材中遇到的问题

新教材中许多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口舌,一般都会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学生教学中的科学知识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激励他们课后仔细观察,亲自动手尝试,然后在课堂上交流体会,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事实证明,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在一些课堂上,我在介绍课程呈现的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漠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教学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很有兴趣,一定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积极主动。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教学中的事物,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自己也增长了见识。

3、自主协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自主分组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人物语言,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我负责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二、调动学生激情,让学生乐于观察,勤于实践,成为活动的主角

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今后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学习范围,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

在课内,每一节课我都要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程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调动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兴趣,综合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在课外,加强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的、也有广阔操作余地的。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应用环境。综合能力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综合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社会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就这样,学生在“社会化”的生活中,体验到综合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

三、渗透新课改理念,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

在新课标中,课堂评价已由教师为主体到由学生自己、同学间,小组间和老师的多主体评价的转化。从上学期开始,我尝试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不仅要养成他们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的习惯,更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评价别人。我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这其实也是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自评或互评时,我不在一边旁观,而是把关注的面铺开些,适时对评价者进行再评价,及时鼓励和表扬会评的学生,激发他们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的兴趣和自信。经过训练,不少学生初步学会了评价自己和别人。学生能认真听别人发言,还能做些评价,这不正是综合实践能力的体现吗,这也是未来社会新型人才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目标,同时也指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整合、实践、积累、熏陶。相信如果今后我们的教学能把实践活动放在首位,那么教学就会走出迷茫,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才会得到相应提高。

培养综合能力 篇4

在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地理学科突出的特点是图文结合, 地图所起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所无法表达的。经常运用地图, 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学生读图,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从地图上获得的知识, 都应尽量运用地图。

一、读图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课堂

地图在教学内容中往往占有很大篇幅, 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能巧妙地运用课本中大量的插图、多媒体地图等, 正确指导学生阅读地图, 以地图这种无声的语言, 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课本上的主要内容, 同时达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 使它能够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 读图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认识始于观察。在读图训练过程中,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教学过程中, 有大量的图表、数据要求学生阅读处理,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事物产生感性认识, 进而进行分析, 然后抓住本质的东西, 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如读某地各月水量分配柱状图和气温变化曲线图, 让学生观察图上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曲线和柱状图反映什么内容, 该地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可出现月份及降水量的各月分配情况, 通过观察分析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

(二) 读示意图,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示意图在地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它具有重点突出、概括力强的特点。要运用好示意图, 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抓住图的关键, 展开合理的想象, 使抽象的地理事物在头脑中变得直观、形象生动起来。然后再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 分析示意图所说明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等。

如高中地理新教材上册关于地球自转的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就要让学生抓住图上的三颗星是同一颗恒星这个关键。那么为什么说是同一颗恒星?这就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宇宙空间, 恒星距离人类 (地球) 非常遥远, 我们认为它射来的光线是平行光线。这样再抓住自转和公转方向的关系, 利用相关学科知识, 问题就变得简单。

(三) 读等值线图,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 有关等值线分布规律方面的知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在历年的高考中, 也是重点内容, 尤其是等值线图的数值分析更是重中之重。等高线是等值线中的一种, 主要体现在对等高线地图的判读, 掌握地形特征, 具有各种等值线分析的共同规律。掌握了等值线的规律, 就可以正确地进行各种等值线图的分析。等值线判读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 同线等高原则:

同一条等值线上, 要素值处处相等;

2. 递变原则:

等值线一侧的数值必须高于另一侧的数值;

3. 同图等距原则:

同一幅图上, 相邻两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 (如在鞍部) 或相差一个等值距;

4. 高中高低中低原则:

位于两条等值线之间的等值线闭合区域, 如果其数值与两侧等值线中较低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数值低于较低的等值线数值;如果其数值与两侧等值线中较高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数值高于较高的等值线数值。

例如 (2002年高考题) , 读图1, 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A.1020 1012.5 B.1017.5 1020

C.1017.5 1015 D.1015 1012.5

分析:与图中M相邻的等值线有三条, 其中两条的气压为1015hpa, 在蒙古国的一条为1017.5hpa, 因此, M处的气压只可能是1015hpa或1017.5hpa。若M处的气压值为1015hpa, 则其中心的气压只可能低于1015hpa;若其气压值为1017.5hpa, 则其中心的气压只可能高于1017.5hpa。

对气压图及等温线地图的判读遵循原则与等高线相似, 同时重点掌握海陆分布对气压状况、气温状况的影响。

比如“世界气温水平分布图”两幅图, 通过指导学生重点观察等温线弯曲方向:太平洋与亚洲及美洲之间等温线弯曲方向, 让学生说出1月和7月南、北半球海陆等温线弯曲方向, 指导学生分析原因:是因为同样条件下, 陆地温度上升快, 而海洋则升温慢, 降温也慢。因此同一纬度, 夏季大陆比海洋温度高, 等温线凸向高纬;冬季大陆比海洋温度低, 等温线凸向低纬, 最后, 要求学生概括为:“高中高, 低中低”, 这样形象生动, 条理清楚, 理解加巧记, 印象很深刻。

(四) 读区域图, 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综合归纳能力的提高, 又是个体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有很多区域图, 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有明显的效果, 要诱导学生充分挖掘区域图的丰富内涵, 紧密联系实际, 归纳总结。例如2004年高考试题选择题1~4题的题干是一幅区域图。

近些年来, 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 羊患上了白内障, 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 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 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读图2并回答1~4题。

出题角度主要以区域地理和高中地理为主, 注重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首先通过对图中经度和纬度判读确定区域, 方法是观察其方向递变规律进行判断, 进而考查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读图能力的培养除教师的正确指导外, 还需要加强训练, 如区域地图的掌握。背图很难, 但要掌握地图基本知识就容易多了。

例如:世界地图的掌握, 首先要区域定位。基本的方法是将世界地图简化, 找出五条纬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线) 穿过各大洲的经度 (注:取整数即可) , 再把需要记忆的地理事物填在图上, 再依次将各区域简化填图, 这样就容易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概念, 并使学生的记忆不断丰满。对中国地图的记忆, 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可在中国轮廓图上借助90°E、105°E、120°E经线及北回归线和30°N、40°N纬线定位, 然后将长江、黄河图形简化, 插入简化的中国轮廓图中, 再将其他主要地理事物填图。依此方法可用国境线、地形区或河流作定位参照将各区域简化填图, 由此对中国地图的认识就越发生动起来。此过程要注意抓住特点, 另外还需有一个反简归真的过程。

读图训练要求学生顺利地从各类图表中提出和认定相关的地理信息, 并对其作出判断和思考。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将新资料、新问题、新情况转化成头脑中已有的旧问题、旧资料、旧情境, 提供新认识的基础, 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和认定。

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读图, 读懂之后, 再根据要求有目的地绘制地图, 同时填写重点内容, 养成用图习惯,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读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提出问题, 分析图来解决问题, 坚持反复练习, 才能事半功倍。

此外, 还可培养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竞赛、拼图比赛, 随着教学手段的改进可训练学生利用电脑, 将静态图变为动态图, 将单幅图变成连环图。这样手脑并用, 加快思维, 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课内与课外结合,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学生素质的培养仅靠课堂是不行的, 由于地理学科有其固有的特点, 即其研究对象的地理环境空间存在的广泛性和时间发展的长久性, 需要通过观察、参观、观测等课外教学手段来实践。因此, 地理教学的一大优势, 就是可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外广阔的社会空间, 即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其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既丰富了课堂知识, 又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去。

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篇5

在短短几年的初三历史教学中,发现如今的许多初三生,不仅学习劲头不足,就连学习能力都比以前的学生差,真是一届比一届差。就以我所在的学校的学生来说吧,我所教过的3届的不同学生中,发现他们普遍存在历史综合题解题能力差这个通病,由于审题不好,答题不规范,造成回答的知识很混乱,甚至出现严重的离题偏题和漏答的现象,造成严重失分的后果。

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一普遍现象,为了克服他们共同存在这个弱点,尽快将学生解答问答题的能力提高上去。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来试图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效果并不明显,我也上网查找过不少的相关资料,也找到了四五种解题方法,这些解题方法好是好,但理论性太强,解题步骤太繁,太过于理论化而感到枯燥,在教学中学生也比较难于理解和接受,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渗透以及多次的练习结果显示,结果并不理想。虽然少部分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但大多数学生的解题能力仍然没有得到相应地提高。

为了寻找一种比较行之有效、通俗易懂的解题方法,在经过了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本人从本校教学环境和学生具体情况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解题方法,化繁为简,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且普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一种解题新思路,也称为解题三步曲。具体如下:

第一步:审好题,抓住有效信息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能否审好题是答好问答题的先决条件。在审题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找出关键词,抓住题目所提供的任何有效信息,可在关键词下面,用笔划上一条线,如时间、人物、思想主张等,并加以提炼有关信息。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对教材和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发散性思维(也就是说系统地回顾自己所学过的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材料的组织、观点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的思考,确定好时限、内容和思考的范围,组织好相关史实,把握住观点,并将历史现象、时间、人物、思想主张等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中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意义和历史地位,从而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如果能正确理解题意,就能取得较高的分,反之,审题不清或审错了题,就会词不达意,离题万里,造成严重失分的现象。

如例一: 19世纪中期美国和俄国遇到了什么危机?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此题看起来难度并不大,但较为复杂,这对于还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的初三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本人曾于多次以此题来对自己所教的初三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不仅答得杂乱无章,丢三落四,而且有不少学生更是离题千里。如在第一问中有不少学生只看到危机,而忽略了另外一个信息---时间,因此就有经济危机的说法,错了一招,紧接着后面的设问步步跟着出错。这都是没能抓住“19世纪中后期”这个有效信息造成的。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没有审好题导致的错误。

其实正确的审题方法应该是抓住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比如时间:19世纪中后期;危机,解决等,这些都是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只要能牢牢地抓住这些有效信息,在答题过程中就不会造成偏题离题的现象,就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成绩。第二步:列好提纲,分点设问

提纲反映了整个答案的内在联系,基本概括了答案要点,反映了层次关系,所以列好提纲,就基本上完成了答案要求,也为提高答题效率和组织好答案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审好题,抓住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明确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根据题意要求列好提纲,分点设问,这样就可以更清晰、更快捷、更完整地写出答案来,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如果没列好提纲就凭着感觉答题,就可能出现错答漏答等混乱现象,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但提纲力求简明,不必过详,自己明白即可。

比如上面提到的例一,可以把提纲列为:美国:黑人奴隶制,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废除农奴制。

提纲列好后,答案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这样就可以避免错答漏答、颠三倒四等混乱现象的出现。

第三步:逐一作答

列好提纲后,然后针对题目的设问对应一一作答。有几个问就答几个问题,一问一答,要层次清析。不要把几个提问混起来回答,分不清楚是回答哪个问题,要知道,改卷评分是各个提问分别给分的,而不是问非所答也能给分。答题必须按问题的提问顺序对应答题,问什么就答什么,紧扣题目,逐一作答,做到逻辑严谨,层次清晰,条理清楚,语句通畅连贯。这样既能省时间,又能保证答题的准确性。到此,解题就宣告大功告成了。

本解题方法不能保证学生都能获得满分,它仅仅是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尽量避免出现答题错误,尽可能地争取更高的分数而已。经过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此解题方法确实是有效的,是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历史问答题的能力的。

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加强科际联系,培养综合能力 篇6

【关键词】 历史学科 科际联系 综合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因此,历史教师要努力探索如何使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实现各学科知识能力的相互迁移,融会贯通,形成宽厚扎实的人文知识功底,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加强科际联系的理论依据

1.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的内在要素组成的,而系统论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总体在各部分相互协调中求得发展。如果把中学课程视为一个整体,在教学中注重学科间知识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迁移,而不是各自为战,中学教学将获得更大的效益,因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自身内部的同化和顺应来逐步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知识的内部图式的过程,从而使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具体到常规教学,就是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有意识地把与历史相关的知识与历史事件、历史事物有效地整合起来,改变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最终把所学习的知识整合运用到新的学习环境中,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3.心理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家发现,在青少年的思维发展中,抽象逻辑思维的成分虽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占有相对的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青少年认知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学科自身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却忽视学生和社会实际需要的弊病,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各学科的交叉渗透,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使教学的安排与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促进其思维活动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科际联系,培养综合能力的教学实践

1.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

常言说得好:“文史相通。”语文和历史是两门密切相关的学科。文学作品运用于历史教学,可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激起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中学语文课文中与历史相关的课文很多,这为历史学习提供了许多鲜活的材料。如《飞夺泸定桥》、《大雪山》、《七根火柴》等课文,写了红军克服困难,坚持长征的故事,教学历史“两万五千里长征”时,让学生重温这些课文,为学生对红军长征路上冲破几十万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种种困难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又如《冀中地道战》、《小兵张嘎》等课文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我抗日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故事,在教学“抗日战争”时,恰当地联系这些课文,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等内容。

同时,历史知识的学习又为理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如学习了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经过后,学生在看到成语“揭竿而起”时,脑子里就会浮现出陈胜吴广起义的场面。还有“草木皆兵”“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等成语都同历史课中的有关史实有关联,在教学中注意点一下这些成语的由来,不但沟通了文史两类知识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再认识。

2.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

有道是“政史不分家”,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和认识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又要懂得如何用史实论证观点,做到史论结合。历史现象、社会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往往是各种因素集合而成的,应该多方向、多侧面、多角度去思考。例如,唐文化全面辉煌的原因,可以从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关系、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意识形态领域内部关系、中外交流内外因等多角度考虑,多角度看问题有助于养成全面看问题的思维习惯。

3.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

都说“史地是一家”,任何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离开那个时代的地理环境,就不可能真正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如中东问题这一当今世界热点问题就需要把历史与地理知识整合起来讲。中东处于“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很重要,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储油区,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得中东地区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焦点,这是地理因素。中东问题的产生及迟迟不能解决,主要是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该地区的控制权而插手干预的结果。由于美国长期以来偏袒以色列,加深了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的矛盾,这是历史因素。还有宗教纷争等多种因素夹杂在一起,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多事之地。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浙江省的义务教育初中课程设置,就将历史、地理、政治三科综合为社会课,从课程编制的层面引导我们打破原来过于严谨的学科体系,加强科际联系。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课程设置更体现了综合化倾向,把历史、地理与公民教育三科综合在一起,编制了《历史与社会》这样的综合课程,使历史课程与其他社会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得以进一步加强,使学生在学习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

当然,历史学科与各科之间的联系,不仅仅局限于同语、政、地学科之间,也包括同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如近年来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就是在多种学科共同攻关下完成的,尤其是天文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历史教师应在立足于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上,全方位接收各种信息,多关注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积累和掌握较为博杂的知识,经常思考与教材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历史与其他统一课程标准解读(实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篇7

一、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只有先对一件事产生浓厚的兴趣, 智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样, 教师只有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必须对生活有情感, 才会有学习语文的兴趣。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 狭窄的空间, 无足够多生动现实而又形象的写作素材, 没有积淀出深厚的感情, 写不出东西来也属正常了。而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做到了“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把语文课延伸到生活、社会中的各个领域, 将语文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等同, 这对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极大的促进效果。语言表达能力差, 是学生作文--课-程-探-索---

很突出的一个问题, 初中生语言能力较弱, 作文中常出现错别字多, 表达不生动、不形象等情况。但是中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 活泼、好学, 对社会具有新鲜好奇感,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教师教学时若能调动学生兴趣, 学生作文水平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二、注重探索实践, 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的学习在于运用、在于实践。语文创新教育的培养贯穿于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中, 语文教学应变传统的概念化教学 (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 为实践性教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好铺垫。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 或是在结尾, 或是在中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学生的创造力往往就在对课文的空白大胆想象和描述中迸发出来。在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中, 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感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学情景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情景的创设可分为提供具体活动的场景和提供学习资源两类。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 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 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 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三、善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质量的思维, 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浅尝辄止的思维, 即使具有创造性, 其价值意义也不大。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学生的思维常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相机诱导, 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教学苏轼的《石钟山记》, 常常有同学对苏轼的“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提出不同看法。但是这些同学的思维大多停留在“事非目见耳闻就不能得出结论了吗?”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求异, 而是偷换话题, 因为作者说的是“臆断其有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得出结论”。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 首先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维过程中的问题, 进而再引导他们思考:苏轼的观点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呢?事情“目见耳闻”就能“断其有无”吗?“目见耳闻”会受到哪些限制呢?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呢?按照这个思路一步步认真分析和思考, 思维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 就能提高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的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培养数学能力 篇8

一、立足“综合”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 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 在这个过程中,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联系和综合是指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或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及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作为联系与综合的一个组合内容, 首先要突出“综合”这个特点。它有两层含义:一层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另一层指把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让学生测量一个粉笔盒的长、宽、高, 计算表面积和体积。现有6盒粉笔, 可以怎样进行包装, 哪种包装更省包装纸?如果有10盒粉笔, 哪种包装方式更省纸?这个活动的设计综合了测量、估算、计算物体表面积、体积以及选择最佳方案等有关知识与方法, 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着眼“实践”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是丰富多彩的, 要有效开展实践活动, 就要注重应用, 内容开口要小, 紧密结合教材的进度, 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我曾组织的“游览中的数学问题”, 以学生现实的秋游活动为题材, 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游览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如租车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 既巩固了数学知识, 又发展了能力,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与一般的数学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则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标中就提到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对“实践”的理解是:教师创设活动情境, 引导学生去探索,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入实践, 自己收集材料, 进行分析研究。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 要结合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 这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因此,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更强调在数学课中研究现实生活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三、强调“研究”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 我们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习步骤:创设情境, 提供背景;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探索研究, 解决问题;汇报交流, 启发深究;评价激励, 收获成果。

1.准备工作,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 一部分学生习惯于教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 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 显得不知所措。这时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 然后教师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 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

2.注重发现,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 是学生主体性的第一次体现, 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提出, 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 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合作交流, 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离不开合作交流, 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 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会说。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 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

4.不拘形式,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 我认为组织活动可以不定地点、不拘形式、提倡民主、尊重个性。

(1) 活动地点可以在校内, 也可以在校外进行。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活动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行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工厂、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测量、观察等活动。

(2) 活动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 也可以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如统计1小时内从十字路口经过的小轿车、大货车、摩托车的数量, 再进行分析, 可以个人行动, 也可以小组行动。

(3) 活动组织要充分体现民主, 尊重个性。新课标基本理念中提到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数学学习的结果, 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倾向”。因此, 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发挥民主, 尊重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在小组活动时, 可让学生自主结合, 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突出“数学”性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核心任务。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内容, 在突出综合性、强调实践性的同时, 还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 即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问题, 从而了解数学价值, 培养数学意识。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指比较分析的方法、模型方法、估测方法、推理方法、转化方法、统计方法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这些数学的思想方法都是通过解决问题来渗透的,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熏陶和感染。因此, 教师总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让课堂中充满着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如在教学“1”的思考这节课中, 教师从生活中每人节约一粒米引入新课, 通过学生使用天平称出250粒大米有多重, 然后计算出, 全国13亿人口, 每人节约一粒米, 可供一个人食用173年, 用载重2吨的卡车运送, 需13辆。整个过程, 用到了天平简单的使用、千克的认识、小数的计算及乘除运算。又如“当家学理财”一课, 学生运用统计知识帮家里做好生活预算, 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大多数孩子还表示要改掉乱花钱的习惯, 节省每一分钱, 支援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教学,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勤俭节约的思想品德教育, 也使学生养成关爱他人, 关心社会的品格。

改进实验教学培养综合能力 篇9

1.1 加强学生基本实验的训练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加强学生基本实验、实验技能的训练是强化学生基本素质、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所以实验教学中对规定的普及性实验, 如: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 基本学习在实验前必须预习, 做到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清楚、实验步骤条理分明、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可分为两个层次来安排教学。第一层次为实验技能和常用仪器, 如一般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电位差计、示波表等的使用和相应的实验。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开放选作的形式, 即开放几个实验室, 安排一定的时间, 采用由学生自由选做的方式, 以尽快地让实验基础差的学生达到进入实验室实验的水平, 也可使基础水平好的学生可以有时间进行选作或做必做的实验, 学到更多的实验知识。第二层次为基本的经典性实验。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因材施教, 在实验内容上只规定最基本的要求, 在限定的时间内,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同时让有兴趣和学得较好的学生可以选作和深化, 通过基本物理实验的学习, 学生也就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及其测量原理和方法;学会基本的误差处理方法, 并能准确地处理数据和书写实验报告。

1.2 变被动性实验为主动性物理实验

过去的物理实验, 学生总是按老师上课时所教的实验的目的要求、所用仪器、实验步骤等来进行实验, 这样大大的妨碍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及能力的体现, 因此应该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所谓的主动实验主要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实验课题, 自己设计实验目的、步骤, 自己选择仪器, 在遵守安全守则、尊重实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动手进行实验, 从而得到实验的结果并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同时, 老师还可以从旁指导, 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找出它们的缺点, 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这样既可以使实验更加完善、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的主动性, 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从而让他们的素质得到提高。第二个层次是:老师可以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之上, 引导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实验的设计, 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解决不同的物理问题, 也就是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介绍了箱式电位差计工作原理并进行实验之后, 利用电位差计引导学生对如何测电源电动势、测电路中电流、待测电阻、校正电压表、校正电流表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多种电路图, 引导他们对测量范围超过电位差计量程时用到了分压、分流电路, 并用电阻箱代替滑动变阻器以便计算待测量。当然, 老师还可以请设计方案优秀者上台讲解设计思路, 激发全班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引导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中, 尤其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新设计实验、再发现问题……这种有序的启发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1.3 在物理实验中加入多媒体技术

教学效果的好坏, 与电子课件的制作、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技巧有着直接的关系, 课件在制作上不宜过多, 尤其文字不宜过多, 推导过程不宜过多。课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各章节的内容简介、定理定律、公式、图片、习题, 而问题讨论、公式推导、习题解答等应该配合板书完成。课件的缺点之一是不能同时再现几个页面, 同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在同一个页面显示, 其前后的呼应关系就无法直接显示。所以, 有些在后续讲解中立刻要用到的公式及图形, 应该在黑板上短暂保留。另外, 课件中每一次出现的文字内容不宜过多, 否则, 容易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混乱。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引入, 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 提高了教学效率, 使当前课时减少、信息量不断增大的矛盾得以缓解, 但多媒体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往往只能听见教师的声音, 而看不见教师的表情, 这就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以至有的学生不喜欢电子课件授课。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教学模式——电子课件与黑板, 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教师循序渐进的讲解与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互动教学模式, ,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1 基本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众所周知,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的基石,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增强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环节。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 能使学生有很大的兴趣。在观察一些物理现象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的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时, 要提示学生注意:“手帕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 在相互接近时, 会发生什么现象?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靠近些, 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 学生自己得出了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同种电荷相斥, 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通过观察, 不仅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而这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产生重要的作用。

以往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这主要与实验教学目的、重点不明确有关。为了突出能力培养这一中心, 应加强操作环节, 增强学生的动手机会。以往供学生操作使用的仪器越少, 学生完成实验反而越快。究其原因, 主要是一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干脆当“观众”, 这部分当“观众”的学生光看不动手, 也不留心观察实验现象, 只照抄别人记录相关数据。为改变这一状况, 一方面应改善教学设备, 增加仪器, 减少每组人数, 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另一方面, 实验时指导教师应精讲要点, 准确示范, 启发思考, 耐心辅导, 并采取逐个检查过关的方法, 让学生大胆动手操作, 教师在旁边指导纠正。还有一方面, 物理实验课要彻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师讲清楚最基本的操作、注意事项, 把实验放心地留给学生做。在课堂上亲自动手独立完成实际实验, 使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 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诸方面受到系统而严格的训练, 能够掌握一些常用仪器的操作, 增加实际动手的机会。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由于加强操作环节教学, 学生一致反映:通过自己独立实验主动性增强了, 自觉地钻研教材, 研究实验原理, 探讨实验方法, 达到了培养学生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主动性设计型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常规的实验教学中, 学生只要按书本上的详细步骤操作, 在现成的表格里填数据, 再把目的、原理、数据、结论抄一遍即可作为实验报告上交, 这种教学学生很被动, 难以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因此,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应在上好传统基础实验课的同时, 积极探讨开设综合应用的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设计性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办法是期末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以往做过的实验, 提出几个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命题, 让学生自己设计全套实验方案, 方案经教师审定修改批准后, 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

实践表明, 实验是调动学生动手和动脑积极性的一项有效措施。要力求使学生感到实验有探索价值和有设计的必要, 并能引起兴趣, 能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实验应注意联系教学实际, 要从学生及实验的具体情况出发, 通过启发引导, 注意控制实验难度, 降低思维台阶, 逐步提高认知水平, 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小芳.改造物理实验加强能力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 1996, (4) .

利用知识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篇10

关键词:技能,综合能力,知识链,创新

经济发展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切实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培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能力包括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学生的创造性,是广大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上的要求不同,高职教育的本质是在技能操作、技术实现、转化为物质财富层面上,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操作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是既能动脑,更能动手;经过锻炼,在工作中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的人才。要求学生既具备专业知识点,更能将知识点熟练结合成知识链,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2 改革理念和突破点

在教育理念上一要区别于精英教育;二要区别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三要区别于文凭学历教育;四要重视技能教育。

教学中必须注重个性差异,提倡互动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综合知识及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改革的要点及方法

3.1 巧用“点拨”艺术,培养和激发兴趣点,用启发式教学带动思维品质的教育

3.1.1“点拨”的原则

学生思考问题时有时需要教师用简洁、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促使学生产生“顿悟”。“点拨”就是让学生走出“迷宫”的有效途径,是教学的一种艺术。

1)启迪性原则。教师“点拨”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学生思考问题的障碍,疏通思路。因此,“点拨”应具备对学生产生思维的启迪性。

2)适时性原则。“点拨”要把握时机,点到“节骨眼”上,即点在学生思维的迷茫之际,有利于学生思维开窍,推动思维的延伸。

3)适度性原则。“点拨”必须适度。过频,容易引起学生烦燥;过明,会越俎代庖;过于隐晦,失去了“点拨”的本意,“点拨”要恰到好处。

4)灵活性原则。其一,灵活性运用规律、原理、方法,点到问题的要害处。其二,程度上的灵活性。针对学生能力上的差异,点拨的透明度应各不相同。例如在计算机应用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点拨”尤为有效。

3.1.2 兴趣点的培养和激发

教学中,部分专业课程的知识较枯燥,对于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够,特别是有一定难度的课程,更需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从实物教学模型入手,使学生对专业课内容有较直观的了解。例如,单片机课程学生感觉比较难学,主要是学生对单片机缺乏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不知道单片机是用来干什么的,不能引起兴趣。我们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开发了电梯模型,模型基本具备实用电梯的所有功能,模型控制电路的控制单元用C51单片机。上课时,利用模型现场运行,完成各种功能,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和探索欲,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入了单片机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3.1.3 实践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精神,增强信心,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观察是获得感性知识的途径,是思维加工的前提,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正确思维。例如为了培养学生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能力,充分利用演示效果,观察电梯模型运行过程中,各部件的配合及变化,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现象。要求每位同学都模拟操作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思维能力对概念的建立和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很重要的方法。在认识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总是交替进行的。例如,电梯模型分析———分解成各个单元,牵涉到专业的各个知识点,综合———各单元对应的知识点有机地构成一条知识链。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2 让学生多动手、动脑,熟练运用专业“知识链”

3.2.1 高职教学是以实训为主的教学,强调手、脑并用

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才能开发潜能,促使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边观察,边测定,边记录,边思考,边分析总结,完成报告。其中分析、思考是关键。例如,电梯模型控制程序的仿真运行操作时,除了让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外,还鼓励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多种方案,在各自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讨论、修改,再按新方案实施,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操作活动中体会到创新的艰辛与愉悦,并将各种方法加以比较。

3.2.2 充分利用专业知识链,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电梯教学模型中核心是控制电路板,那么控制电路板怎么做,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过程:

1)利用辅助设计软件DXP绘图,绘制硬件原理图需要运用《电子线路》知识点,绘图过程需要运用《EDA辅助设计》知识点。

2)设计PCB图需要借助《DXP软件应用》知识点,运用《电子产品结构工艺》等多方面知识点。

3)制作PCB板需要打印、热转印、化学蚀刻知识点等多个环节。

4)硬件电路制作需要运用《基本操作技能》知识点,《电子测量技术》知识点。

5)模型装配需要《机械基础》知识点,《拖动基础》知识点。

6)控制程序需要《单片机原理》等知识点。整个过程需要有多个知识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

3.3 创造探究问题的氛围,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3.3.1 善于运用知识、勤于思考

一门学科有它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和理论,但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系统性,严谨性,会压抑了学生创造素质的合理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揭示思维过程,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创设情境,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由学生通过对问题多角度的分析,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不断发现新结论的过程中,享受到创新的乐趣。例如,PCB板制作过程需要打印、转印。如何把设计图打印又如何能够转印到敷铜板上,然后进行蚀刻。整个过程需要学生有一个思考、创新过程。在油光纸上打印,选择合适的加热设备,在一定高温下转印墨粉,就需要学生有很好的创新。同学们通过类似的活动,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大大提高。

3.3.2 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电梯模型中步进电机的调速问题。步进电机的运行是靠脉冲序列来驱动的,开始的时候采用直接编制步进电机运行一个脉冲序列的子程序,脉冲与脉冲的间隔采用软件延时子程序,按照这个思想设计的软件在调试的过程中会发现具有不通用性,不能保证脉冲与脉冲的间隔时间,会导致步进电机打滑或拖动能力不强,且有个致命的弱点,即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不停的检测是否已经运行到指定位置,如果按照子程序的形式编写程序,那么在运行一个脉冲序列后,可能已经过了指定位置。如果在每个脉冲过后都加上位置的检测,那么会增加脉冲时间间隔的不确定性,导致步进电机运行不稳。程序如表。为改进程序设计存在的缺点,保证步进电机可靠稳定运行,有确定的状态,这个状态的确定由固定的脉冲间隔时间来保证,为此学生改变设计思路,采用定时器发送脉冲序列,这样,保证了脉冲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的大小通过定时器来设定,简化了步进电机的调试过程。修改程序如表1:

3.3.3 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1)灵敏性、细致性的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活动的起步器,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活动的设计师。因此,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问题。同时提供想象材料,可诱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求异思维是不墨守成规,寻求变异,标新立异的一种思维活动。“创造能力=知识量×求异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因此,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4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4.1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例如:现场教学法把课堂与实习、实训场地三者结合起来。

课堂上努力把学生互动起来,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例如:分组讨论法让学生成为教室的主角,分组对某一项目进行讨论与评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教师适当引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3.4.2 教学空间的延伸

教学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例如,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竞赛,举办学科知识讲座,参观展览、各类科技活动等,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3.4.3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课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电梯模型控制程序的仿真运行可观控制全貌,通过探索性讲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 结束语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最可贵,层次最高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如江泽民同志的论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培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强教改意识,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我们要为培养新一代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张宇.关于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几点思考[J].职教论坛,2005(10).

[2]肖化移,贺辉.论职业教育专业与人才培养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1).

上一篇:挤压破碎带下一篇:悬臂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