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机制

2024-05-03

选课机制(精选十篇)

选课机制 篇1

一、要纠正学生被动学习习惯

现象:目前, 部分高校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体育运动项目供学生选修, 但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并未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没有形成自己的体育爱好, 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导致进入大学后缺乏明确的体育锻炼目标和方向, 在选课机制下虽然可以自主选课, 却还是形成了被动上课的局面。

建议:第一, 科学地、系统地、严谨地筛选课程项目, 选择实用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体育课上真正练起来, 体现出选课的优越性和实效性;第二, 在选项教学中, 指导学生科学参与运动, 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和特长,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运动习惯;第三, 教师把握课堂重点学习环节, 为学生提供自主分配练习时间和锻炼内容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学练积极性、主动性;第四, 课内、课外相结合, 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二、要改变形式化、一体化的教学组织管理

现象:组织教法上采取“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学模仿→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 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练习……这种统一的体育教学组织实施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长期存在, 导致学习效果收益不均, 学生难以形成主动练习意识。高校自主选课机制的实施, 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规定课程、执行统一标准等情况, 高校能够把新型课程引进校园, 针对不同专项特点系统而明确地制订教学计划与考试标准, 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选项目, 但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主练习能力较差, 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 教师只能按照教学大纲计划进行, 导致选课机制实行后又一次出现“填充式”教学。

例如, 包括东北财经大学在内的大连部分高校对体育教学选修课进行了系列改革:一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育运动能力、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课, 课程设置内容有传统的三大球项目, 也有新兴运动项目如瑜伽、踏板、定向越野等;二是按照初级、高级、提高三个层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级;三是课程考核标准大体分为4部分, 即专项考试、800米计时跑、理论考试和考勤。体育运动项目种类的增设和课程考评标准、课程层次的制订, 是对改变形式化、一体化的教学组织管理的积极探索, 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和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积极成效, 对促进学生专项发展起到了督促与监管的作用。但同时其又对教师、学生形成了一种挑战, 特别是对于一些学生而言, 虽然选课平台设置的课程较多、较全, 且由易到难, 但由于部分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运动意识缺乏、运动能力不足, 同时也由于受传统学习习惯的影响, 从小学到高中适应了“填鸭式”教育, 学习思维难以转变, 做不到也不愿把自己的特长和思想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 由此导致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实际具备的能力与选课机制的优越性不相匹配, 即使学生拥有了主动选课的权利, 也凸显不出选课机制的优越性。

建议:第一, 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 教学组织管理应以自主管理为主, 针对学生以往在体育课程中只会被动接受教师教的情况, 应体现出教学内容多选性的优点、教学差异化的特点、个体针对性的指导拓展、教学策略的灵活性、考核标准的多选性、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健康和谐地发展。第二, 改变以往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单向教学模式, 将实践课程进一步划分为教师讲解师范与学生自主练习、互动交流两个部分,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兴趣出发, 营造互动式教学氛围, 让课堂形成有指导、有锻炼的自由运动空间。

三、要建立更人性化的考核制度

现象:我国传统的体育考核评价重视终结性评价, 忽视过程评价。这种评价体系导致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考试项目上, 难以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抹杀了运动过程带来的变化和收获后的喜悦, 导致形成重点围绕如何获取高分数为目的的学习目标, 而过去片面追求达标率的现象也很大程度源于此。

建议:应改变单一的评价和达标成绩等先行的评价方式, 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差异、努力程度、练习效果, 加强对学生学习锻炼的独立性、创造性、主动性等评价。

具体而言:第一, 传统的选修课程内容占总分数的60%, 学生喜爱的练习内容或集体、个人创编的适合大众锻炼的内容占总分数的40%;第二, 课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编自己喜爱的锻炼内容, 明确自己的锻炼需求, 减少教师不组织就不知道练什么的被动学习状态, 以此来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行为习惯。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增强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自主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结合个人自身的条件和需要, 确定锻炼目标, 选择学习内容, 运用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必须考虑到怎样才能有利于全体学生都能参与, 都愿意参与, 使学生能够自定学习计划, 自选学习内容、练习方法, 自觉锻炼, 不断提升, 自行评价, 并完成预定学习目标, 因人而异地确定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有效。

2. 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 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

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 变传教为引导者, 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元的、有趣的教学方法, 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手段和素材,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逐步实现学习状态由“让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教师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 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主权。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 更能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 通过参与不同的体育活动、体育比赛来评判自己, 最终实现自主学习目标。

3. 提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探索学习是一种挖掘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习方法。目前, 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仍是以教为主, 学生主动学的成分很少, 更多的还是习惯性地模仿, 自主性实践很少, 要改变这种现状,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 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 发挥集体的智慧, 分享共享的喜悦, 从中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提高体育运动的能力。

第2学期公选课选课的通知 篇2

各教学单位: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所开设全校性公选修课教学任务已落实,现将在网上进行公开选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本次选课对象为2012级、2011级和2010级公选课学生未达到培养计划要求的学生。学生选修课程原则上只选一门,在选课时注意该门课程对学生所学专业是否有限制,不能选修与本专业课程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不能选修已修读通过的公选课。

2.选课活动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开放选课,选课时间为3月4日8:00~3月7日下午13:30。学生可以自由选课、退补选。本阶段选课实行容量限制,选课按先选先得的方法进行。选课结束后,学校根据学生选课人数情况,将对没达到授课人数的课程停开处理。

第二阶段为试听后退补选。试听安排在校历第3周,学生根据所选课程进行听课。试听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在网上进行退补选。试听退补选安排具体时间为在3月12日8:00时-3月15日12:00时。

3.注意事项:

(1)已获得学分未达到培养计划要求的学生,请在2014年3月11日之前到行政楼207进行加选。加选课程需交重修费,标准为每个学分100元。逾期将不再受理。

(2)本学期已选公共艺术、特色班、核心引导课程的同学将不参与此次选课;

4.本次选课由各学院负责宣传、组织实施,请各学院切实做好选课的组织工作。

5.请各学院特别提醒2010级本科和2011级专科学生,认真核对公共选修课学分,抓紧选课,以免因公共选修课学分不够而导致不能正常毕业。

6.选课期间(8:00-16:30)教学4号楼和15 号楼机房将全部开放,届时请同学自行前往选课。

教务处

选课机制 篇3

【关键词】选课;英语课堂;德育渗透;反思

1.前言

随着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多数高校都实现了让学生自由选课改革。选课制度有许多优点,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竞争机制促进老师提升业务素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实现分类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提高学生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因材施教,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敦促了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等。但选课改革制度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学生出现盲目选课,蹭学分现象;老师在课堂上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顺应当今英语教学改革中强化师生互动效果,过分地迎合学生的需求,花大量的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忙于完成教学内容,忽略了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培养。 2.大学英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2.1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健康心理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等。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想能力,德育能力,育人环节等。首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必要的德育教育,2015年4月教育部出台的“高等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讨论稿中就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性质;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其次,德育教育关系到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和国家繁荣富强,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环境导致了性格的缺陷,利用课堂的潜移默化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品德显得特别重要。最后,大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随着社会国际化趋势加强,信息化社会发展,各种复杂的文化社会思潮影响,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进行德育的潜移默化教育尤为重要,有良好道德修养才能抵制住物欲的诱惑,才能懂得艰苦奋斗,严格要求自己,有廉洁奉公的意识。英语课堂上大量接触西方信息、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作为老师有必要引导。

2.2英语学科特点提供了渗透德育教育的基础。

英语学科特点是负载文化差异,具有应用型和人文性,英语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主要科目,我们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把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在学习了解异国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知识同时,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渗透德育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通过英语课程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学好英语知识,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育人的宗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所揭示的哲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增长学生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变静态的书本知识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通过课堂合作互动,不仅发展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使学生对德的认识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质的目地。

2.3英语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和教学特点适合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教材编写理念是立足本国,博采众长,内容丰富,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德育教育的好题材。文章有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如何克服的题材;有爱国主义教育的故事;有价值观讨论的题材;有激励人们有团队意识题材等。总体来说,现在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学生价值的认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为文章取材标准。就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教材来说吧,文章取材非常丰富,充分考虑了人、语言、社会之间存在的关系,开阔学习者视野,做到学有所用,实现英语综合英语运用能力和学习者人格、素质、道德、价值观等同步提升为目标。如:上外全新版第一册第4单元“美国梦”;第二册第2单元的“价值”和第5单元“克服困难”等都是德育教育的好题材。

3.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

3.1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而英语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加强文化了解为目的的一门课程,课堂上有大量的语言交流,给教师提供了德育渗透的机会。首先,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发展他们的语言基本技能,又要将思想品德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加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人格力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正确看待个别社会问题。其次,教师为人处事的态度也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上亲切的态度,微笑的教态,文明

(下转第9页)

(上接第8页)

的举止,认真聆听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师德,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形成巩固的专业思想;教师本身扎实的基本功,知识渊博,语言表达,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典范,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形成良好学风的榜样。

3.2利用教材中德育内容材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教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的内容。如:全新版第一册Unit 4“美国梦”这个单元,教师上课时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国梦的基础上,重点延伸中国梦的内容,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国梦的核心是什么等;同样在学习第二册第2单元的“价值”时,就可以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灌输。英语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但要求重视课文,不能脱离课文,漫无边际地高谈阔论,而且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遵循英语教学原则,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自觉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一起,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3.3利用对教学内容主题讨论,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某些话题讨论,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弘扬中国的文化精髓,避免学生盲目跟随西方的节日的心理。英语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教育、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这些内容中都有德育因素。所以,老师可以以这些内容为主题,通过讨论,归纳明确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如:课堂可以通过中西方节日的对比,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3.4利用课外任务布置,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加强英语教学中的德育,不但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还要尽可能地在课后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英语环境和气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需要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而且还需要平时的训练和引导。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的天赋和智慧,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诚关爱、宽容、尊重每一位学生外,在课外布置任务时,也要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程相关的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等知识,特别在完成小组任务时,资料查询,信息筛选,资料总结等都要重视团队协作精神,为完成团队任务作无私奉献、团结他人,融入集体,主动交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4.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把握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是客体,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作用,客体必须进入主体实践活动中,所以选择德育内容和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对象的现实思想和认知水平,寻找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点。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德育渗透。课程教学德育渗透是教育者有意识的行动,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掌握大纲,选择教材内容,熟悉教学对象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德育渗透,决不能完全随意性,搞形式。

把握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德育渗透要从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出发,发挥学科的优势,展示教学魅力,做到渗透自然生动,流畅顺当,容易被学生接受,如果生拉硬套,学生不但不接受,还会引起逆反心理。

教学方法要得当。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上,也学会这些语言和词汇,落到实处,老师需要深入教学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如何训练知识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丽水学院一般项目,2015.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讨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4

选课机制 篇4

随着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多数高校都实现了让学生自由选课改革。选课制度有许多优点,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竞争机制促进老师提升业务素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实现分类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提高学生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因材施教,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敦促了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等。但选课改革制度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学生出现盲目选课,蹭学分现象;老师在课堂上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顺应当今英语教学改革中强化师生互动效果,过分地迎合学生的需求,花大量的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忙于完成教学内容,忽略了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培养。

2.大学英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2.1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健康心理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等。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想能力,德育能力,育人环节等。首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必要的德育教育,2015年4月教育部出台的“高等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讨论稿中就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性质;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其次,德育教育关系到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和国家繁荣富强,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环境导致了性格的缺陷,利用课堂的潜移默化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品德显得特别重要。最后,大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随着社会国际化趋势加强,信息化社会发展,各种复杂的文化社会思潮影响,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进行德育的潜移默化教育尤为重要,有良好道德修养才能抵制住物欲的诱惑,才能懂得艰苦奋斗,严格要求自己,有廉洁奉公的意识。英语课堂上大量接触西方信息、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作为老师有必要引导。

2.2英语学科特点提供了渗透德育教育的基础。

英语学科特点是负载文化差异,具有应用型和人文性,英语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主要科目,我们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把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在学习了解异国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知识同时,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渗透德育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通过英语课程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学好英语知识,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育人的宗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所揭示的哲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增长学生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变静态的书本知识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通过课堂合作互动,不仅发展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使学生对德的认识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质的目地。

2.3英语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和教学特点适合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教材编写理念是立足本国,博采众长,内容丰富,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德育教育的好题材。文章有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如何克服的题材;有爱国主义教育的故事;有价值观讨论的题材;有激励人们有团队意识题材等。总体来说,现在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学生价值的认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为文章取材标准。就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教材来说吧,文章取材非常丰富,充分考虑了人、语言、社会之间存在的关系,开阔学习者视野,做到学有所用,实现英语综合英语运用能力和学习者人格、素质、道德、价值观等同步提升为目标。如:上外全新版第一册第4单元“美国梦”;第二册第2单元的“价值”和第5单元“克服困难”等都是德育教育的好题材。

3.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

3.1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而英语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加强文化了解为目的的一门课程,课堂上有大量的语言交流,给教师提供了德育渗透的机会。首先,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发展他们的语言基本技能,又要将思想品德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加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人格力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正确看待个别社会问题。其次,教师为人处事的态度也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上亲切的态度,微笑的教态,文明的举止,认真聆听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师德,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形成巩固的专业思想;教师本身扎实的基本功,知识渊博,语言表达,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典范,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形成良好学风的榜样。

3.2利用教材中德育内容材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教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的内容。如:全新版第一册Unit 4“美国梦”这个单元,教师上课时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国梦的基础上,重点延伸中国梦的内容,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国梦的核心是什么等;同样在学习第二册第2单元的“价值”时,就可以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灌输。英语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但要求重视课文,不能脱离课文,漫无边际地高谈阔论,而且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遵循英语教学原则,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自觉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一起,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3.3利用对教学内容主题讨论,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某些话题讨论,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弘扬中国的文化精髓,避免学生盲目跟随西方的节日的心理。英语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教育、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这些内容中都有德育因素。所以,老师可以以这些内容为主题,通过讨论,归纳明确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如:课堂可以通过中西方节日的对比,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3.4利用课外任务布置,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加强英语教学中的德育,不但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还要尽可能地在课后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英语环境和气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需要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而且还需要平时的训练和引导。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的天赋和智慧,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诚关爱、宽容、尊重每一位学生外,在课外布置任务时,也要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程相关的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等知识,特别在完成小组任务时,资料查询,信息筛选,资料总结等都要重视团队协作精神,为完成团队任务作无私奉献、团结他人,融入集体,主动交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4.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把握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是客体,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作用,客体必须进入主体实践活动中,所以选择德育内容和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对象的现实思想和认知水平,寻找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点。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德育渗透。课程教学德育渗透是教育者有意识的行动,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掌握大纲,选择教材内容,熟悉教学对象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德育渗透,决不能完全随意性,搞形式。

把握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德育渗透要从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出发,发挥学科的优势,展示教学魅力,做到渗透自然生动,流畅顺当,容易被学生接受,如果生拉硬套,学生不但不接受,还会引起逆反心理。

教学方法要得当。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上,也学会这些语言和词汇,落到实处,老师需要深入教学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如何训练知识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摘要:作为高校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是老师的职责,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因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影响者。本文作者针对当前高校实行选课机制改革中课堂有忽略学生德育方面培养这个问题,分析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就如何利用英语课程特点和教材资源进行德育渗透进行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选课,英语课堂,德育渗透,反思

参考文献

[1]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丽水学院一般项目,2015.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讨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4

选课机制 篇5

2014-03-28 10:29

2013-2014-2学期学生重新学习选课和自主选课的通知

各班级、各同学:

根据学籍管理规定(南工发[2010]125号文件):

学生可以自愿选择重新学习,重新学习应缴纳培养费,不选择重新学习的有未通过课程的学生仍可免费参加毕业前最后一学期安排的相应课程的积欠考试。同一门课程,多次重复学习的,取最高成绩作为该课程成绩。

入学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可自主选读高年级或其它专业的课程,修读主修专业教学计划之外的其他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取得的学分,可作为各类通识任选课学分。根据学校素质拓展的相关规定,毕业要求之外多余获得的可作为通识任选课的学分最多可以充抵素质拓展要求学分的50%。学生自主选课(含通识任选课)超出主修专业通识任选课要求学分的,该超出部分再超过8学分的部分应缴纳培养费。

本次重新学习和自主选课相关事项如下:

1、本次选课课程为本学期开设的除通识任选课之外所有课程,毕业生毕业前最后一学期不能参加重新学习和自主选课。

2、重新学习的选课原则:

①所选课程的学分应等于或大于培养计划中相应课程的学分;

②必须选取相同专业其它年级开设的课程,若因培养计划调整,没有相同专业的相同课程,学生应咨询学生院部教务办后选取相近专业开设的相同课程;

③专科学生不能选本科的课程,本科学生不能选专科的课程;

3、本次选课时间为3月29日—4月4日,采取网上选课,选课网址为

http://10.0.216.167/zzxk_index.htm(只能在校园网内访问,校外无法访问)。本次交费采取用选课者本人一卡通在校园内一卡通自助机(圈存机)交费的方式。在食堂的一卡通自助机上选择“自主选课交费”项目按照网上选课后网页提示的交费总金额交纳费用(培养费标准为每学分60元),交费时间同选课时间。交费要求:①必须在选课截止时间前交费,否则无效;②必须足额交费(可多次交费,但须在选课截止时间前交够总额),选课截止时少交费者本次选课全部无效;③选课并交费成功的,除非该课程取消,否则培养费一律不退。

选课截止一周后,请核对教务处网站公布的选课名单和课程,并在教务管

理系统中核对个人选课情况。在本学期期末考试前两周请登录教务管理系统,再次核实选课的教学班级,并按所选的教学班参加考试,以确保期末考试成绩能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4、除高等数学可能另行安排重新学习班单独上课外(另行通知),选课学生应按所选课程的教学班的教学安排按规定上课和参加期末考试。

5、留(降)级学生学习留(降)级后所在专业年级的课程不需要进行选课(教务管理系统会自动生成这些课程,可在系统的个人选课情况中核对),留(降)级学生修读高年级课程,应进行本次选课,并按自主选课缴纳费用。根据学籍管理规定第30、37条,留(降)级学生学期课程(包括应修与选修课程)总学分不得超过30学分,不得申请课程免听,必须参加所选课程的过程考核和期终考核,在发生留(降)级学期和之后一个学期自主选课不缴纳培养费。

6、本学期发生降级的学生的原年级课程将被全部删除,并添加降级后年级的课程,请核对上述课程,并在上述课程更新后进行选课。

7、未按以上要求进行选课或未进行选课,不能参加考试,考试成绩无效。

8、选课注意事项:

①重新学习选课如选择了外专业的课程,请注意网上选课时是否提示属于重新学习课程,如没有提示,请咨询学生所属院系教务员确认,否则即使选课成功仍然可能不认定为重新学习课程。不论是否认定为重新学习课程,选课截止前未退选且交费了的课程,视为选课成功,一律不退费。

②选择修读主修专业教学计划之外的其他专业的课程,充抵通识任选课程的,所修读的课程内容必须是本专业教学计划所没有涵盖的,所修读外专业课程与本专业教学计划内课程内容相近的,不能充抵通识任选课。

③选课时请查询教务处网站本学期各类课表,确认所选课程上课时间不冲突。建议先查看课表确定选课课程后再进行选课操作。各类课表可用教务处网站的“站内搜索”功能搜索“课表”或“课程表”得到。本人课表可在教务系统查询。

9、学生如有问题,可咨询学生所属院部教务办公室。

学习部

爱情公选课,你会选吗? 篇6

首先,你的大学需要有这门课。公选课往往五花八门,以人气论,从异常火爆到无人问津各种情况都有,课程设置也往往以趣味为首要特征。笔者大学时候选修过《佛教哲学》,老师的言谈举止都很有禅意,考试时还会让答不出来的同学不要抄袭,可以当场向他询问如何作答。所以,若想有一门爱情选修课可选,首先得有设置这门课的理由,也要有出面开课的老师。

坊间热议的天津大学《恋爱学理论与实践》公选课,由校团委开课,2学分,每学期32个学时,在每个学年的下半学期开课。这门爱情公选课不设授课教师,由学生社团“鹊桥会”组织学生们完成课程学习。爱情课居然是学生们自主设立的,这看起来很有新意,甚至让人觉得不太敢相信,其实是因为天津大学推出了学生课外实践教育课程化、学分制改革,“鹊桥会”此前就经常举办同学交友活动,可以理解为该社团的部分活动在这次教学改革中变成了课程。这门课的理论部分是学生分组讨论,实践部分就是参加“鹊桥会”组织的社团活动,各占1个学分。

此前网上舆论热议爱情选修课是否应该出现、应该怎样安排才更好,天津大学这门爱情公选课在设置原因上就与大家通常的理解有所不同,它更应该被视为学校接纳、支持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举措。一直以来,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发言权就有限,更多的是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理念之下,有限制地作出选择。学生社团以恋爱这种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的话题来开启参与课程设置的大幕,让人们看到更多的希望。也许在未来,会有更多学生自主性强的课程出现。

不过,有这样一门课,一定会受到学生们的认可吗,真的会有很多同学争抢着选爱情公选课吗?广西师范学院《爱情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婚姻与爱情》等公选课都很受学生热宠,想选的同学很多,只有少数人能选上;上课时常有很多同学随堂旁听,师兄师姐们传下来的口碑也不错;另一方面,一些大学此前有老师开设的关于婚恋的选修课,却因为老师口才不够好、课程内容趣味程度不高、学生们不太喜欢随性参与、选修课学分较宝贵不宜浪费等等,反馈一般,成了一门不冷不热的公选课。

笔者随机调查了一些已经从大学毕业的人士,大家纷纷表示,假如自己在大学的时候碰到了爱情公选课,也不会真的选这门课。大家拒绝爱情公选课的原因五花八门,颇能说明问题。从事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作的资先生大学毕业三年了,他说自己的母校广东某大也有爱情心理学公选课,可惜“民间选课指南”注明“慎选为妙”,因为传说该课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公开说出爱的告白,课程完结时如果没有成功找到对象,也有可能影响学分。听说这门课居然给人这么大压力,大家都没兴趣选了。看来,爱情选修课的考核原则也要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也不应该太讲究实效,盲目以是否恋爱成功为测评标准。

在台湾某大学任教的张老师硕士毕业不久,也曾是一名心思活络的中文系大学生。他告诉笔者,该校有爱情心理学课程,但据说噱头大于实质,而且也与以鼓励学生恋爱为目的、活动性质更强的公选课有所不同,更多侧重于心理学理论方面的讲授。张老师认为,大学有促进学生恋爱交友的活动很正常,而且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也好,变成有学分的课还是容易引起争议。张老师还提到,与异性打交道如果被视为一种技能,那么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培养这种技能未必是最合适的。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方面,不擅长恋爱也许是性格使然,不见得通过爱情选修课就能改变。

从事自由翻译工作的叶先生出身上海某知名高校英语系,他觉得能教授爱情选修课的老师如有相对美满的爱情与婚姻,才能让学生们相信他能够讲好这门课。叶先生大学时有女友,有一番轰轰烈烈的恋爱故事,因此当时不会选爱情公选课也很正常。但叶先生也指出,关于如何处理两个人之间情感和生理上的关系,在大学时如果获得一定的指导,也许可以更有责任感地处理一些事情,对当时的女朋友也一定会更好一些。如果要开设爱情选修课,一定要有其他更基础的课程作为铺垫,也要有一些相关的服务作为延伸,毕竟在初入大学时,刚完成高中学业、从相对受约束的生活方式中走出来的男女青年,很容易在心理和生理上作出不合理的选择。有人呼吁,小学、初中、高中的生理卫生课也应该谋求与大学的爱情公选课形成接续,大学的社团组织也可以多把注意力投入到宣传心理和生理知识、以各种灵活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上。

应届毕业生袁同学出自新闻学专业,她在大学期间曾是一个文艺类社团的负责人,人脉广泛,大学生活也丰富多彩,但并未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她当时选了该校开设的一门爱情公选课,目的“单纯”,因为大家都不是特别看重公选课,只想要比较轻松地拿到学分。爱情公选课让人一看上去就觉得内容轻松,很容易通过。但是,在上这门课的时候,袁同学却被老师守旧落后的恋爱理论吓住了,老师居然说大家最好不要在大学谈恋爱,保持暧昧关系就好。这样惊悚的观点使她无法感到愉快,更像思路畸形的家长对子女们婚恋行为的说教。老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大都看一些老电影,让大家参考里面男女主人公的交往模式,分析其中的恋爱关系。后来该校还开设了《爱情心理解读》公选课。袁同学印象最深的还是爱情公选课当中讲到的性心理学知识,看来爱情选修课必须有一定的干货,否则抱着期望来上课的同学们也难免要失望。

董小姐刚硕士毕业一年,在大学期间,她的课程繁多,作为法学院学生的她面对较重的课业负担,在选择选修课时,也听从师长建议,把更多的机动课时用在了含金量更高的专业选修课上。也许是董小姐学力太猛,她用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抵扣了不少公共选修课的学分。由于课时有限,当然没法选择爱情选修课。董小姐毕业后顺利遇到了所爱,她认为恋爱有磕磕碰碰正常,自己摸索才是王道,老师的指导不一定用得上。看来,爱情选修课即便作为一门活动性质更强、技能交流性质更突出的公选课,毕竟还是要占用一定的课时,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否把这些课时用在讨论爱情上,是一件需要斟酌的事情。

华东师范大学的郑同学听说过非常火爆的《婚姻与爱情》公选课,她说这门课的确火爆到必须抢才能选上的程度,每个学期都爆满。郑同学自己倒是没兴趣参与选课大战,但她说到,这门课程的授课老师口才真是好,很多同学最初听说这门课,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也是因为大家都说上这门课可以听到很多有趣的段子。她还说,没听说过有同学因为选了爱情公选课,在课上邂逅了意中人,顺利谈起恋爱来,倒是有很多同学照常因为其他课程而相识相爱。爱情公选课虽然供大家讨论恋爱话题,切磋交友技能,提供心理辅导和技术支持,但其实未必能直接促进同学们找到恋爱对象。或者说,寄希望于爱情公选课能在促进同学们找对象上起到奇效,也是并不现实的。

设置爱情选修课,从学校、社团和学生各自的角度来说,固然是创造一个新的对话沟通的平台,构筑一个可以延展的创新点,但课程的精髓——让学生来讨论、体验通过爱情与他人友好交往的方式,对策划者和参与者的要求都更高。我们也必须正视一种现实,即爱情选修课的出现和升温,反映了大学生对爱情的渴望,对寻求彼此之间热切关系的积极要求,但仅靠爱情选修课就想实现一些目标,比如减少大学生因情感纠纷而寻短见的案例等等,显然是杯水车薪。希望各地风起云涌的爱情选修课,都能立足现实,本着开放的心态,把大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发挥出来,让大家亲自来创造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选课机制 篇7

1)要积极引导学生的选课需求,避免盲目选课、扎堆选课的情况出现。

2)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让多数学生能够中选,避免出现部分学生多次中选,部分学生无中选的情况。

3)系统应该足够智能化,注重易用性和便利性,尤其是数据的整理、发布等重要操作,要求具备基本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即可完成。

4)系统运行稳定,效率高,安全性好,易于维护。

1 网络选课系统常用算法分析

1.1“先来先选”算法

从选课系统的设计发展来看,最简单的选课算法是“先来先选”式的,选课系统根据学生登记选课的时间先后来确定中选学生,当选课人数达到该门课程最大限选人数时,就结束该门课程的选课。“先来先选”算法会导致选课系统开放初期会有大量学生涌入选课系统,影响系统效率,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网络堵塞,服务器崩溃等问题。因此“先来先选”的办法已经逐渐被各类选课系统淘汰。

1.2 优先算法

优先算法一般都采用了预选和正选两阶段结合的方式,预选阶段所有选修课不设选课人数限制,学生可以在和必修课无冲突的情况下,任意进行选修课的选择。预选阶段结束以后,选课系统暂时关闭,进行后台的筛选处理。对于选课人数小于课程容量的课程,所有选课学生都可以中选;但若选课人数大于课程容量,则需要进行筛选。

对于上述“筛选”过程,又衍生出了多种优先算法,以期能够较为公平的处理学生的选课结果。常见的优先算法有“年级优先”“专业优先”“志愿优先”等。“年级优先”和“专业优先”算法顾名思义,前者一般将高年级学生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首先满足他们的选课需求,再考虑低年级学生的需求。而“专业优先”则优先考虑本专业学生中选本专业的选修课,在优先满足本专业学生的选课需求以后,再满足外专业的学生。“志愿优先”算法则略为复杂,首先是在预选阶段,学生需确定所选选修课的优先志愿选择(根据学生一学期规定可选选修课门数来确定,一般为2-3级志愿),在正选阶段,首先满足第一志愿学生的选课需求,再依次满足二、三志愿学生的需求。

1.3 优先算法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到,各类优先算法都是设定了一个“优先对象”首先满足优先对象的选课需求,再考虑其他对象。各类算法“优先对象”设定的群体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选谁不选谁”的问题,但对于选课公平的考虑均欠妥。我们来考虑这样两个问题:

在极端的情况下:所有的优先原则都已使用,依然存在“选课人数大于课程容量”的现象,那么多出来的这部分人该怎么处理?各类优先算法的处理方式多采用“平均分布概率”算法来进行抽签,也就是说最后多出来的这部分学生,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来解决“选谁不选谁”的问题。

在上述的前提下,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最后的选课结果上,会有学生中选多门课程,而有学生无中选课程的情况出现。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在选课系统实现中,是应该极力避免的。

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在于人为地设定了一个“优先群体”,虽然保障了“优先群体”的选课权利,却未能很好地顾及非优先群体的选课权利。而使用“随机抽签”算法对非优先群体进行筛选,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选课的公平与公正。优先法的选课,更多的是满足了“优先群体”的选课需求,而忽视了对于非优先群体的公平,对于解决全校公共选修课的选课问题,优先算法是不适合的。

1.4 排除算法的提出

优先算法提出的初衷,在于首先考虑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选课需求,将大问题转换为小问题的思路来解决问题。然而对于“小问题”的处理最终会回归到使用“平均分布概率”来进行抽签筛选,因此尚未有比“平均分布概率”算法更好的算法提出之前,问题就聚焦到前置算法的设计上,使得用“平均分布概率”算法进行抽签,能做到尽可能的公平。

如何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中选的机会?如何确保冷门课程和热门课程的人数平衡?是我们对改进选课算法考虑得比较多的问题。首先从优先算法的弊端出发,我们认为不应该人为地设置一个“优先群体”来进行筛选,否则有违公平选课的初衷。另外从公平的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已经中选课程的学生,其选课的优先级应该比未中选的学生低。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我们认为在使用“平均分布概率”算法来对选课学生进行筛选之前,应该尽可能的降低未中选的学生人数,亦即参与“平均分布概率”抽签的学生人数。因此我们设计了一套“排除算法”,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2 排除选课算法的具体实现

排除算法同样适用于分为预选和正选两阶段的选课形式,在预选结束以后,对于所有的选修课按照如下流程进行筛选:

1)考虑所有选课人数小于课容量的课程,将选择此类课程的所有学生,全部标记为中选状态。满足条件的课程标记为处理完毕。

2)我院公共选修课允许学生每学期选择三门。第二步开始考察所有选课人数大于课容量课程,依次排除已经中选了2门以上、2门、1门的学生。每次排除以后都考察是否有课程的选课人数已经小于或等于课容量,满足条件的课程标记为处理完毕,同时标记相应学生为中选状态。

3)再次考察剩余的选课人数大于课容量的课程,排除在待选集合中还有的学生,也就是说保留仅选择了这一门课程的学生。

4)上述流程处理完毕以后,若还存在选课人数超课容量的课程,则用平均分布概率算法进行筛选,直到所有课程的中选人数小于和等于课容量的状态。

具体的流程图如图1。

程序在抽签阶段不涉及数据的删除,所有选课学生的信息都暂存在临时的“上课学生表选修”sk_skxsbxx中,选修课名单的筛选操作都在这个表中进行。在选课对未中签的学生只是把SFZQ(是否中签)字段标为0。每次选课的结果可以通过该字段进行统计。

sk_skxsbxx表使用的字段如表1所示。

对于最后的抽签程序,使用SQL语句来实现,可以参考下例:

上面SQL的意思是:在备选学生表sk_skxsbxx中,在满足条件课程号:

kch='2007108'和课序号:kxh='1001'和是否中签标识sfzq是空的集合中随机抽取5条。

实施“排除选课算法”以后,预选阶段选课人数不受课容量的限制,只要学生喜欢的课每个学生都可以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门课程的受欢迎程度。

在筛选阶段由于系统在尽量满足每个学生在至少有一门课中选的前提下,再对结果进行随机筛选,因为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选课机会和中选几率是公平的,并且和学生选课的时间、专业、成绩等因素无关。可以保证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至少有一门选修课中选,最后需要利用平均分布概率算法进行筛选抽签的课程,一般只有少数热门课程,并且最后进行抽签的学生人数,也会大大少于实际选择该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大部分学生已经中选其他课程)学生无法中选课程的几率。

“排除选课算法”的实施,可以在“课程总容量”尚未远远大于“需选课学生人数”的情况下,比较好的解决学生公平选课的问题。在目前我院的应用当中,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具体的反映就大大减轻了“补选”阶段的工作量,所有的选修课名单在“正选”阶段就可以全部确定了。

3 除选课算法外的其他工作

诚然,无论是我院采用的排除抽签选课法还是其他已有的各类算法,都只是在上课学生人选上进行的筛选,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选课,在选课算法的优化设计之外还有应该在学生选课阶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一是避免部分热门课程选课人数过于集中,导致中选率过低,二是增加部分冷门课程的选课人数,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所选课程都能中选。为此我们在选课系统中增加了实时中选率显示和推荐课程显示。

实时中选率通过计算已课程容量和已选课人数的比值,显示该门课程在目前状态下的中选几率,学生在选课时可以看到每门课程的中选率,以方便规划自己的选课。

假设一门课程课程容量为P1,已选课人数为P2,则当P1>=P2时,中选率显示为100%;当P1

选课机制 篇8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地区高校集中, 这些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 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都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专业和课程。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 学院路地区的高等学校本着有利于本地区高校间教学资源统筹利用, 学科优势互补, 促进大范围内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原则, 于1999年成立了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务处联席会, 经过几年的发展, 北京市学院路地区13所高校, (现已经发展到16所大学) 参与, 2002年在学院路地区教务处联席会的基础上, 成立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 开展了面向教学共同体所有院校学生的公共教学活动。

由于“教学共同体”成员院校不断增加, 选课课程及选课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校际合作教学管理的工作量猛增, 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已不可能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教学管理工作。为此, 必需要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并尽快提高“共同体”合作教学活动的管理效率与水平, 同时由于学生对本校以外的其它院校不太熟悉, 信息流通不畅, 造成选课组织工作烦琐, 信息沟通缺乏有效渠道, 信息传递不及时, 影响了学生有效选课, 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务、教学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发展, 其结果将影响“教学共同体”的长远发展。基于上述原因, 在共同研讨了需求方案后, 为了提高校际间选课报名工作的效率、教学质量和教务管理水平, 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诚德网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决定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畅通、便捷的优势, 为促进“教学共同体”的各项工作和长远发展, 开发建设“学院路地区高等学校教学共同体网上选课系统平台” (简称“选课平台”) 。在网络技术的开发过程中, 市教委批准了为“共同体”设立的科技发展计划专项项目“现代教育技术在本科平台课程跨校合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使“共同体”网络技术开发工作得到了实质性支持, 保证了网络技术开发工作的成功。

2000年底建立了“共同体”网站 (www.xyledu.com) , 首先解决了学生选课注册的网上操作与查询, 并于2001年秋季学期起, 全部实现校际网上选课, 并又开发了课程成绩下载、上传、查询和教学信息发布、课程教案下载、网上答疑、网上论坛与教学质量评价等功能, 开办了多期任课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网络技术培训班, 既减轻了教务管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又促进了成员校教学管理队伍和任课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某些成员校的校园网建设。运用“选课平台”, 发挥网络优势, 解决了“教学共同体”公共课程的选课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校际公共课的选修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效的信息沟通手段, 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搭建网上选课平台, 实现跨校选课, 让各个高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为学生成功地提供优质教育得以实现。

8年来, 16所高校为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利用各自的学科优势, 从相互开设公共选修课开始, 开展了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开设跨校辅修专业等教学资源共享的校际教学合作活动, 对学院路地区高校间学科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大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的拓展、综合素质的提高, 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成功地为各成员高校学生开设了涉及文学、艺术、医学、体育、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的近1000多门次校际公共选修课, 选修校级课程的学生已达9万人次。

二、“选课平台”在“教学共同体”运行中的特色和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日臻成熟, 以及现有网络的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 网络技术的优势有目共睹。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 “教学共同体”公共课程选修课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便可以迎刃而解。“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选课系统平台” (以下简称“选课平台”) 的开发使用, 为校际公共课的选修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效的信息沟通手段, 为“教学共同体”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1. 选课平台的目标

通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校园网环境, 及时、全面、迅捷的沟通、发布、统计所需信息,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人、财、物的耗费, 同时为教学、教学管理质量、效率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必备手段。

2. 选课平台的特色

根据系统功能的分析与设计, 选课平台的特色有: (1) “教学共同体”及选课学生所需全部信息查询及时、有效, 一目了然; (2) 提供网上课程辅导与答疑、在线教学、在线考试、学习论坛等网上教育功能; (3) 利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 实现网上报名、选课、招生、交费及教学、教学管理; (4) 系统开发费用少、成本低、周期短。系统简单、易用、安全性好。

3. 选课平台功能及效果

学生网上注册、在线选课、课程辅导、在线答疑、共同体论坛、选课规定以及学校管理等。

注册时, 学生必须按照系统提示, 输入密码, 填入姓名、出生年月、所在学校、院系、学号、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信息, 经身份确认后, 才算注册成功, 允许进入选课系统, 进行在线选课。

选课时, 学生可以从各学校开设的课程目录中, 根据课程内容、开课时间等信息, 自己决定选上那所学校开设的课程, 如果课程容量没有限制, 则可以初步选中该课程, 通过网上付费后, 系统最后确定最终选定课程的学生名单, 并按开课学校将名单统计出来, 供任课教师教学用。为了更好地推广使用平台,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 我们从系统投入运行之初就编写了平台使用手册, 分成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三个层次的使用手册, 同时及时组织对学院路地区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等进行了培训, 除了印制学生使用手册外, 还通过网络发布电子版指导手册, 充分指导学生跨校区选课, 享受校际间优质的教学资源。平台设专人管理, 负责网站维护、升级和日常事务的管理与处理, 保障平台的平稳运行和不断完善。

系统运行结果表明, 设计合理, 运行可靠, 对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三个层次服务面都能得心应手地完成选课、网上提交成绩、网上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网上答疑、以及通过网上开展延伸型教学活动, 如组织实施了北京市大学生网上股票竞赛, 极大地方便了三个服务对象。过去要完成这项工作, 前前后后要花费各个学校的教务人员和财务人员三周的时间, 现在所有的信息上网, 教师答疑、成绩上传、下载、查询, 教学质量监控等都通过网络轻松完成, 实现同时异地管理, 紧张的高校教学资源得到合理的共享, 既培养了综合素质强的人才, 又不至于增加教学管理人员的负担, 迅速提高管理水平, 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和拓宽高校间的教学资源配置与共享渠道, 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三、结束语

学院路地区16所高校校际间教学活动的蓬勃开展, 不仅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也得到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政府以及教育部高教司的积极支持与鼓励, 项目更受到兄弟院校的支持与鼓励, 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的教学管理网已在北京中关村地区高校推广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无偿为中关村地区12所高校教学联合体定制了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 延伸了网络技术的成果的影响辐射范围。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能使相关信息及时、有效地全面发布;能使学生及时、全面地掌握相关信息减少其选课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选课效率。这都体现了“共同体”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学生通过选课系统平台, 参加网上注册、在线选课、课程辅导、在线答疑、共同体论坛活动, 他们自己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由于“共同体”采用了网络管理, 有意无意地促进了各成员校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与建设, 最明显的实例是, 首都体育学院, 由于“共同体”合作办学管理的需要, 催促了该校校园网的建设进程;另有北京大学医学部, 原来学生校内选课都是手工管理, 而“共同体”学生网上选课实施后, 从中得到了启发, 就在“共同体”网上选课软件基础上, 北大医学部开发了适用于自己学校情况的学生选课软件, 2002年10月就投入了使用, 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现代科技和现代教育手段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延伸打破了大学校园的围墙, 突破校际间的限制, 使校际交流、各校先进教育的传播瞬间即成, 实现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 让各个高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为学生成功地提供优质教育得以实现。

总之, 加强高等学校之间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并能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双重目的。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 在各高校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下, 学院路地区的“教学共同体”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运用“选课平台”, 发挥网络优势, 解决了“教学共同体”公共课程的选课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校际公共课的选修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效的信息沟通手段, 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搭建网上选课平台, 实现跨校选课, 让各个高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为学生成功地提供优质教育得以实现。

关键词:教学共同体,选课平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沈颂华.建立教学共同体实现校际资源共享[J].中国高等教育, 2001, 15

[2]赵胜年.教学资源共享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 2

[3]沈颂华.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J].中国大学教学, 2001, 4

[4]郎烨, 白薇.关于跨校选课跨校辅修专业的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 7

教务实验选课系统 篇9

一、总体设计

(一)逻辑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定义系统中的实体来表现实体之间的逻辑关系。本系统中的用户角色有学生和教师,系统中涉及的实体有实验、班级、作业、通知、成绩。

(二)物理结构设计;

在逻辑设计的基础上,为本系统设计了10个数据表,下面分别对他们进行说明。1、学生信息表:从教务选课网站数据库导出,选择了此课程的学生名单。需要学生学号、姓名和是否已经注册3列。数据表在学期开始时间有效期内必须与教务信息保持同步。2、学生注册表:存储学生的注册信息,包括学号、注册号、注册时间、注册密码、注册邮箱、注册电话、备注和是否选择了班级8列。只有学生信息表中的学生才能进行注册,所以学生注册表与学生信息表之间需要一个外连接。3、班级学生表:存储每个班级与学生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班级序号、学生学号、座号3列。学生学号由学生注册表得到,而班级序号、座号由学生自己选择。

二、教务实验选课系统的库设计及说明

(一)库文件设计及说明:

*S-ID是外键, 引用student-infor中的S-ID列;SI-ifclass表示该学生是否已经选择班级, 0表示没有选择, 1表示已经选择, 默认是为0。注意:1、据各个实验的成绩可以算出总的实验成绩, 并计算最后的总成绩;2、S-ID是外键, 引用student-login中的S-ID列;3、各项成绩精度为5, 小数位为1位。

(二)学生用户角色功能的设计:

在本系统中,学生可以完成的操作有注册、登陆、选择班级、查看实验信息等。各项具体功能如下:1、注册:只有在学校选课网站上选择了本门课程的学生才可以在此注册。2、登陆:注册后,先登录才能进入系统。3、选择班级:因为事先规定了4个班,每个班的上课时间和教学方式不一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班级,一旦超过选课期限之后就不能改了。4、查看实验信息:查看实验课上课时间、本次实验课的注意事项等信息。

三、结论

本系统基于ASP.NET+Visual Basic+SQL Server2000,提供了授课教师和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之间的一个交流平台,实现了学校教务实验课选课系统中课程信息查询、班级选择、作业提交、重要通知查看等基本功能。在可维护性上还有待改进,系统页面设计没有使用统一的模板,而是每个页面的布局都单独设计,这样设计不利于系统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和课维护性。在NET中,所有ASPX页面都有SystemWeb.UI.Page继承而来。只需在ASPX和SystemWeb.UI Page之间加入一层,写一个自己的Class就可以是问题变行简单化,即只需要新建一个类,这个继承SystemWeb.UI.Page的特性,同时添加自己的图片、框架等,然后在项目中添加新的页面值需要继续新建这个类即可实现。

摘要:本系统为学校教务课选课系统, 它提供了授课教师和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之间的一个交流平台。通过本平台, 学生可以进行课程信息查询、班级选择等操作;教师可以进行课程信息输入、班级调整等操作。

关键词:选课系统,ASP.NET,交流平台,SQL Server2000

参考文献

选课机制 篇10

一、学生上课

1.选课目的不明确, 到课率低

我校选修课设置较少, 师资配备不足, 上课以大班学习为主, 使得很多学生学习选修课态度不够端正, 仅将其当作“赚”学分的专用课程。选课不以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为依据, 而是根据课程是否容易通过, 授课教师是否好说话, 上课地点是否在自己喜欢教室以及是否和自己熟悉的人一起等原因选课, 存在很大盲目性。上课态度消极, 不认真听讲、私下聊天、玩手机, 严重扰乱课堂纪律, 影响他人, 更有甚者无故旷课, 作业浑水摸鱼、蒙混过关。

解决此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配备师资队伍, 尽量以小班授课;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度;设立严格考核制度, 避免学生投机取巧;多元化授课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展配套课外实践活动, 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培养其创新意识。

2.大一、大二学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课, 大三、大四学生选而不学

我校选修课安排很不合理。大一、大二学生时间很充裕, 但可选公选课比较少, 资源有限, 导致学生选课紧张, 每年有很多学生为选不到公选课而发愁, 从而使学生在选课时没有机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只是为了机械的“赚”学分。大三、大四学生可以优先选课, 但却存在课程设计、实习、专业课学习等压力, 无暇顾及选修课。

鉴于此, 一方面, 学校应着力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适当丰富选修课数量和种类, 完善选课机制, 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机会选到自己喜欢上的课。另一方面, 学校应调整选修课课程设置使其尽量面对大一、大二学生开设, 因为他们时间充裕, 能够保证选修课的顺利进行;而对大三、大四学生应尽可能降低上选修课时间, 使其不至于选而不上, 或草草应付学分。

二、教师授课

1.态度不够端正

授课教师上公选课态度不够端正, 仅为赚工作量, 不认真备份, 教案准备不充分, 上课敷衍, 更有甚者出现迟到、早退、无故不上课现象。究其原因为对公选课重要性认识不够, 完全将其当作赚钱或娱乐的工具。因此, 学校应建立健全公选课监督机制, 一方面要求教务处和学院加强督查力度, 增加随即听课力度。另一方面建立公选课课程及教师评价体系, 督促教师教学工作, 以此促进公选课建设。

2.授课内容把握不准, 授课形式单一

公选课面向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而开设的, 因此授课内容应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为主, 不能专业性太强, 造成选修课“偏”、“深”、“杂”的现象。然而, 有的老师讲的过于深刻, 授课过于呆板, 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与此同时, 授课内形式以板书、PPT等课堂教学为主, 缺乏实验、实践、设计等操作性环节, 形式过于单一。

建议授课根据学生知识背景特征, 适当调整课程难以程度, 授课时注意与学生互动,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环节, 真正将能力创新作为授课目的之一, 并结合当今先进的科技产物及时代主题选题, 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应注意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3.考核制度不够严格

授课教师只是讲课, 很少布置作业, 督促学习。考试内容较为轻松, 很多学生不去上课也可以以较高的成绩通过考试, 从而变相纵容同学不去上课。公选课人数多、专业背景复杂, 要做到严格考核不太现实。但授课教师应适当布置课堂作业, 辅以课堂提问方式, 将课堂作业与考勤结合, 当堂做, 当堂交, 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加强对学生课上学习的督促。同时采用多元化考试制度, 将课堂作业、实践成绩及考试成绩相结合, 多角度、全方位督促学生。

三、教务管理

1.管理和监控制度不完善

在课程管理及质量监管上, 公选课与必修课大相径庭。目前, 公选课往往疏于管理, 教务处和学院基本没有检查。某些教师由于业务繁忙, 还会出现经常调课停课现象。此外, 公选课上课人数多, 专业范围广, 使教学秩序一度紊乱。更有甚者, 缺课后也不进行相应的补课, 由于监控措施的不力, 也都不了了之。

解决此问题, 最好将公选课的监控与必修课等同, 教务处、学院教务办不定期地去检查, 以此进行有力地监督, 此外最好设立公选课视导组, 对课程的质量、授课教师的水平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以此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2.选课设施不完善

开设的公选课学科及类别分布不均衡, 理工课开设较多, 文史类相对较少, 学生很难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课程设置不当, 优秀课题数量严重不足。还有一个很严重的现象, 每当在学期选课的时候, 全校1万多学生一起点击教务处的网站, 导致网络堵塞, 使选课的学生很难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自己需要的课程。尽管学校的硬件设施较先进, 可是优化现代化设备方面存在很多管理上的缺陷。因此, 选修课内容多联系实际、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授课是能与实践相结合或与最新信息或新闻相结合。选课时需要采取措施弥补现代化设备管理缺陷, 譬如合理调整、分配选课时间、调整选修课的设置等。

综上所述, 课程质量是保证公选课正常开设的基础, 课程有了质量保证, 在辅以严格的管理, 完善的监控措施, 科学的考核形式以及相应的课程建设资金和课外活动等, 高校公选课必能实现质的提高。

摘要:高校公选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目前高校的公选课普遍存在较多问题, 本文从学生上课、教师授课及教学管理三方面分析高效公选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希望对完善高效公选课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公选课,主要问题,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吴慧华, 徐燕.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 2011, (1) .

[2]张香萍.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民办教育研究, 2010, (3) .

[3]刘佩芝, 董榴英.当前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上饶师院公选课为例.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9 (2) .

[4]伍晓蔷, 姜磊, 尹丽红.我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5) .

[5]张海龙, 肖月, 周子明.对如何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6, 27 (4)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选课机制】相关文章:

通选课04-21

选课算法05-07

会计选课范文06-06

网络公选课05-02

公选课课程范文05-19

公选课答案范文05-19

公选课教学范文05-19

公选课操作范文05-19

学生网上选课系统07-21

选课操作指南04-10

上一篇: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下一篇:教育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