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网上开店风险

2024-05-21

降低网上开店风险(精选三篇)

降低网上开店风险 篇1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开展的现状

传统的支付结算系统是以手工操作为主, 以银行的金融专用网络为核心, 通过传统的通信方式 (邮政、电报、传真等) 来进行凭证的传递, 从而实现货币的支付结算。传统的支付工具不论是货币资金, 还是支票或银行汇票等票据都是有形的, 虽然在安全性、认证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上有较高的保障, 但存在效率低下、使用成本高等问题, 而网上银行实现了快速、低成本、安全的资金结算, 并很快在发展起来。

据介绍, 2000年初, 工商银行还只在四个城市开通网上银行。截至2007年4月末, 共新增个人客户455万户, 累计达到2780万户。建设银行也已有3 7家一级分行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 网上银行客户交易量1156万笔, 交易额10514亿元, 交易量和交易额均比上年增长了好几倍。

中国银监会数据显示, 截至2006年底,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 (国有及股份制) 网上银行用户数量为7494.5万户, 比2005年增加约2105.4万户, 增长幅度达到39%。

可见, 网上银行的发展速度惊人,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上银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笔者对利用网上银行降低货币资金管理成本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二、利用网上银行降低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成本

网上银行快捷便利, 成本低廉, 为企业降低货币资金管理的成本提供了可能性。

1. 实现零现金库存管理, 降低机会成本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 如果企业办理了网上银行, 在零星报销的时候, 就可以将有关的款项转账到报销人的工资卡当中 (享受免费转账待遇, 尤其是某些商业银行对于企业网上银行的同城转账实行免费, 更适用这种方式) , 而无须保留库存现金, 各个部门也无须保留备用金, 完全可以由采购人员先行利用银行卡透支, 如果金额比较大, 还可以在和财务人员通话并发送短信息确认 (明确有关责任) 后, 由财务人员通过网上银行远程实时支付, 等有关人员回来后马上办理付款有关手续。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 某些商家为了鼓励刷卡消费, 对于刷卡打折优惠, 更节省了企业的资金, 降低了企业的有关成本费用。

2. 采用网上银行支付方式, 降低结算费用

购买支票的价格全国统一价为:货币资金支票2 0元一本, 转账支票3 0元一本 (含5元工本费) 。平均每张转账支票使用的成本为1元多。而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对于同城 (包括异行) 的转账则只收取1元/笔的交易费。而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规模相对小一些的银行则对于本行网上银行在本地或全国范围内不收手续费或收取较低的手续费。如兴业银行对于同城本行和他行 (非加急业务) 的收费只有0.6元/笔。

而异地和本地加急的收费则相对比较统一:1万元以下 (含) :5元+0.5元/笔;1万元~10万元 (含) :10元+0.5元/笔;10万元~50万元 (含) :15元+0.5元/笔;50万元~100万元 (含) :20元+0.5元/笔;100万元以上:交易金额×0.02‰ (最高200元) +0.5元/笔。相对于多家银行已经开始对跨行、异地汇款进行收费, 相对来说比柜台收费优惠, 而民生、交行等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标准则更低。因此, 在进行异地结算的时候尽量选择利用网上银行的结算方式, 降低结算费用。

由于不同的银行的网上银行有不同的开户和收费标准, 其中的年费是一种比较固定的费用, 因此, 企业应该根据以往年度的业务量, 异地结算的不同情况, 以及银行对开设网上银行的优惠条款, 并对当年的业务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 决定是否开设, 开设哪几家的银行的网上银行, 统筹规划, 争取把结算费用降到最低。例如, 有些银行的个人网上银行对同行异地转账不收取手续费, 当职工常驻外地的时候, 可以委托其他职工借款, 先将款项转入有关受托借款职工的账号当中, 再由个人网上银行转账到借款人外地同 (银) 行的账号当中。如果有浦发银行的网上银行, 则可以直接向该借款职工的账号转账, 因为浦发银行可以在异地同行A T M上免费取款。再如, 广东发展银行对于企业间的同城本行转账免费, 对于某些经常合作的同城商业伙伴就可以考虑通过通过广东发展银行进行结算。

3. 利用自动收款系统降低货币资金的管理费用

我国的工商银行为集团企业开设了自动收款功能。银行定期按照客户预先指定的时间、金额等收款信息, 自动将资金从企业分支机构账户中划收至总部账户, 并在当日将交易结果信息发送到客户预留的Email地址, 同时客户也可以通过贵宾室查询交易结果。自动收款不仅实现了工商银行柜台“网络结算”业务的全部功能, 还支持全国范围内按照地区、省内、区域内、全国四个级次的资金上收。客户只要在业务开通时指定上收的路径、时间周期、金额等要求, 银行就会定期自动将其分支机构的款项逐级上收, 且无需人工干预, 降低了人工费, 及时有效地解决了集团内资金汇集的问题, 从而降低了企业对资金的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胡滢:以掣肘推动发展网上银行并不遥远.信息产业报道, 2004.8[1]胡滢:以掣肘推动发展网上银行并不遥远.信息产业报道, 2004.8

[2]王优玲:我国2006年网银用户数量增长约四成.2007-05-03来源:新华社 (北京) , http://tech.163.com/07/0503/10/3DIG43SD000915BF.html[2]王优玲:我国2006年网银用户数量增长约四成.2007-05-03来源:新华社 (北京) , http://tech.163.com/07/0503/10/3DIG43SD000915BF.html

整容有风险 如何降低整容风险 篇2

如今整形已不再是欲语还休,从最初的打死不承认到现在坦然走进整形医院,人们对美的认识越来越成熟而且有主见了。然而,每年因整形手术失败所引起的投诉也不容小觑,一些非专业机构以低价吸引顾客,却无法保证其整形手术的安全和效果。对此,如何保证整形手术的效果,降低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实力保证效果

记者走访了重庆几家大型整形美容医院,根据整形专家介绍,作为专业的整形医院,求美者在手术前将接受一系列检查,包括年龄、身体疾病、过敏史等,大致而言,18岁以上健康顾客更适合整形手术,这个年龄层的顾客人体自然生长基本完成,假体植入后能较好地与原组织相容;他们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自主意识,以及思想较为开放,医生与顾客沟通起来也更畅通;并且他们身体健康,这样更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专家介绍说,现在不少人在整容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整形医生应在术前与求美者进行多次沟通,让其对整形后大概效果有了解,同时也会告之求美者可能发生的手术并发症以及控制措施。

在这里,整形专家提醒广大求美者,某些机构的专家做“整形手术无风险”的保证是不对的,专业的整形医生只能将手术风险掌控在最小范围内,而不是全局控制。专业的医院将求美者的风险掌控在最小范围内,通过专业的手术运用适当的手术方法让求美者需要整形的部位更符合美学观。

警惕整形低价诱惑

一些小机构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其医资、设备、材料等会不如专业的正规医院。但由于现在整形行业走俏,一些未获得整形医师资格的人为了牟取更大的利润,开始操刀为求美者做手术,以致很多返工、后悔等事件发生。

降低风险:网上购药的3个查验 篇3

1查验所购药品信息确定自己购买的药品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药品的包装上会有明确的标识,非处方药标有“OTC”的字样。根据规定,只有非处方药才能通过网上购买。如果想核实网站中宣传的药品是否经过批准,可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www.sda.gov.cn)进行查询,尤其注意核对药品的名称、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信息。

2查验出售药品的网站选择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正规网站购药。这类网站开办单位为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在网站显著位置会标示出“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的编号。为避免遇到伪造的资格证书,最好直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http:∥appl.sfda.gov.cn/datasearoh/tace3/dir.html),选择“市场监督”项目中的“互联网药品交易”,即获得批准网上售药的网站名单。

3查验收到的药品收到药品后,仔细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核对是否为自己所购的药品,看其是否过了保质期等。在服用药品前,也要仔细观察其外观,看是否存在变质的迹象。如果发现网站存在违法销售药品的,可直接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信访之窗”举报,也可以向当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提醒:目前部分网站伪造或假冒开办单位,发布虚假药品信息,以邮寄、快递等方式销售假劣药品,不仅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同时也会延误看病就医时机,给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因此,网上购药须谨慎。

降脂药辛伐他汀的“肌溶解风险”

辛伐他汀是一种降脂类药物,适用于高脂血症、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等。近期,国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通告称,使用最高批准剂量80毫克的辛伐他汀发生肌肉损害的风险升高。最严重的肌病称为横纹肌溶解。此病患者除肌肉损害外,还可能出现严重肾损害,甚至发展成为肾衰竭并导致死亡。肌病及横纹肌溶解症已列入了辛伐他汀和其他“他汀类”药品的说明书中。他汀的剂量越高,发生肌病的风险越大。此外,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用时有导致罕见的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并可引起肾衰竭或死亡。这种风险的发生概率与剂量相关,当辛伐他汀日剂量超过20毫克时这种风险将增加。

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有关辛伐他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1447例,不良反应表现共计1868例次。1447份报告有关肌肉骨骼系统和代谢损害情况中,肌痛报告101例次,其次是横纹肌溶解24例次,关节痛22例次。此外,“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并使用的病例共5例,其中2例不良反应表现为肌酸激酶升高或横纹肌溶解。

上一篇:中乌天然气管道下一篇:艺术、学养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