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查

2024-05-05

地震勘查(精选三篇)

地震勘查 篇1

本次山东某煤田三维地震勘查资料数字处理, 以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为主要目标, 充分利用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可靠地控制主要煤层等目的层的赋存及断裂构造的发育情况, 为煤矿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可靠的三维地震勘查资料。

2 资料处理的主要技术措施

2.1 三维数据空间属性定义

准确建立炮、检点空间属性是提高处理质量的必要条件, 是一切处理工作的基础, 不正确的空间属性会导致地质构造假象。在野外施工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炮、检点偏离了原来的设计位置, 虽然施工人员及时做了较详细的记录, 但正确与否还需要在资料处理时进一步检查。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1) 线性动校 (LMO) 。本次处理采用线性动校正, 选取每条检波线上某一偏移距范围的道, 利用线性动校正模块把单炮记录的初至拉直。如果某炮的初至发生错位, 则说明该炮炮检关系不正确, 需要到野外原始记录中查实, 确保其准确性。 (2) 炮、检点位置图。完成第一步检查之后, 绘制出炮、检点位置图, 进一步检查空间属性。

2.2 真振幅恢复

由于大地滤波的作用,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很多, 尤其高频成份损失严重, 另外, 震源能量差异、检波器藕合差异也会对有效波振幅产生不利影响, 导致接收到的振幅不能真实地反映地下介质的动力学特征及相互差异, 采用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对地震波能量加以恢复, 使得浅、中、深空间能量得到较好恢复, 如图1所示。

2.3 道编辑

剔除不正常工作道, 压制随机噪声, 从而提高信噪比, 达到净化剖面的目的。

2.4 高、低通滤波

选取有代表性的单炮做了高、低通滤波扫描, 结合有效波和干扰波频谱分析, 最终确定高通滤波的参数为H (20, 25) , 低通滤波的参数为H (120, 130) ,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5 野外静校正

野外静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地表高程及地表低 (降) 速带厚度、速度存在横向变化使得由此产生的地震波旅行时差会对信号的叠加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致使反射波同相轴信噪比下降、频率降低。应用合适的静校正方法和参数, 可以消除这种时差, 确保叠加剖面的质量。

2.6 反褶积

针对不同的原始资料特点选用适当的反褶积方法和参数, 可以起到提高分辨率的作用。在本次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 经过大量反褶积模块参数试验, 针对本区的实际资料及地质任务, 选用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 其测试参数为:预测步长8、10、12、14、16、18、20 ms, 因子长度 (120、100) 。最终采用 (16、120) 的效果最佳, 由图2可看出高频成分得到了加强, 同时频带也变宽了。煤层反射波都得到了改善, 相位特征明显。

2.7 速度分析

速度是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参数之一, 其精度直接影响着叠加处理的效果。为了提高速度谱的解释精度, 首先进行速度扫描, 得到本区由浅至深的速度变化规律, 然后以此为参考速度计算速度谱, 速度谱的密度为100 m×100 m, 并且和剩余静校正进行三次叠代, 如图3所示。

2.8 自动剩余静校正

自动剩余静校正可以消除记录中存在的高频剩余静校正量, 是保证有效波达到最佳叠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在此基础上进行叠加速度分析, 就可以为后面的叠加处理提供更为准确的叠加速度信息。需要指出的是, 剩余静校正和速度分析是一个反复叠代的过程, 叠代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处理的精度。在本次资料处理过程中, 先后进行了3次自动剩余静校正后, 有效波同相轴连续性明显提高, 剖面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如图4所示。

2.9 三维一步法叠后时间偏移

偏移处理是把地震数据转变成地质成像的关键步骤。聚焦成像效果的好坏, 直接影响地质成果及解释的精度。对各种偏移方法测试、分析比较, 最终选用了一步法有限差分法偏移。经反复对比后确定用95%的偏移速度进行偏移归位与实际资料吻合较好。从时间剖面上可看出:煤层的构造特征显示清晰、可靠如图5所示。

3 结论

地震勘查 篇2

近年来,综合使用详细的钻孔分析数据和地震记录的解释结果以及层序地层学的应用,使得香港水域沉积层结构划分的工作得以更加准确地实现.笔者较详细地介绍了高分辨率单道海上地震在这一领域的`应用,重点阐述地震剖面的综合解释方法,简要介绍相关的系统配置及野外数据采集方法和技术.

作 者:李军峰 李文杰 孟庆敏 肖都 LI Jun-feng LI Wen-jie MENG Qing-min XIAO Du 作者单位:李军峰,李文杰,LI Jun-feng,LI Wen-jie(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孟庆敏,肖都,MENG Qing-min,XIAO Du(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地震勘查 篇3

运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能够有效的解决煤田勘探中:褶曲、断层、陷落柱、煤层变化等地质现象[2]。三维地震勘探概念是在1970年由地球物理学家沃尔顿提出,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形成包括野外资料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和成果解释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1 三维地震勘探的原理

地震勘探一般是通过炸药或者可控震源来形成地震波, 在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 因为不同地层岩性差异, 导致波阻抗不同, 从而在界面处产生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在地面上用专门的采集装置接收, 从而记录下了地下反射波的信息。上述讲述的是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我们通常对二维地震勘探反射波法比较熟悉, 其实三维地震勘探和二维地震勘探在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术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3]。

2 地震地质条件

勘探区位于新疆西部的准噶尔盆地东部北缘地带,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 地貌为呈北西-南东向多垅沙漠, 沙垅相对高差5~15m, 对野外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勘探区浅层被第四纪、新近纪地层大面积覆盖, 且新近纪地层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有良好的波阻抗界面, 能够产生能量较强的反射波。中、深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好[4], 煤层赋存条件较好, 构造简单, 地层倾角较平缓, 煤层顶底板岩性、岩相组合特征清楚, 物性特征突出, 以致形成较强反射波。

3 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要求

3.1 观测系统

设计的三维观测系统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勘探效果和精度, 根据勘探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和实验资料分析, 选择如下观测系统 (图1) 。

排列方式:束状8线10炮制, 中点发炮;接收道数:8×48=384道;接收线距:40m;接收道距:20m;接收炮距:80m;纵向偏移距:20m+20m;最小非纵距:10m;最大非纵距:310m;排列长度:480m+480m;最大炮检距:571.4m;CDP网格:10m (横向) ×10m (纵向) ;覆盖次数:6次 (纵向) ×4次 (横向) 。

3.2 施工方法

激发条件:单井6m井深, 1.0kg TNT高速成型炸药填土闷孔激发;成孔设备:戈壁钻机;接收方式:采用4个100Hz检波器2串2并组合接收, 检波器挖坑用土埋置且引线掩埋60cm以上;仪器型号:408UL多道遥测数字地震仪;记录长度:1.5s;记录格式:SEG-Y;采样间隔:0.5ms;接收道数:384道;仪器频带:全频带接收。

4 资料处理与解释

4.1 资料处理

主要处理的参数:带通最小相位、零相位滤波: (20/30~140/150Hz) ;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预测步长8ms;时窗0~1000ms, 因子长度100ms;叠后滤波: (20/30~120/130Hz) ;初至折射静校正参数:水平基准面+650m;低速带速度600m/s;替代速度2100m/s。

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空间属性、道编辑、叠前单炮净化、静校正、反褶积、精细的NMO、DMO速度谱分析、剩余静校正、三维偏移等一系列处理。

4.2 资料解释

资料解释依据的是处理后得到的三维偏移数据体, 具体解释方法以垂直时间剖面为主。

4.2.1 褶曲解释

经过三维空间偏移校正后的三维地震资料, 速度变化平稳的情况下, 其经过时深转换后, 地震数据由时间域可变为空间域, 此技术使得偏移剖面更加接近真实构造形态。本勘探区地层基本为一轴向北西-南东的宽缓背斜形态, 局部发育着次一级褶曲。褶曲形态可通过时间剖面得到直观的解释 (图2) 。

4.2.2 断层解释

在地震资料解释中断层解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三维地震勘探对于断层解释有其独特的优点, 它以三维地震数据体为基础, 利用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是地震相干技术[5], 利用其对断层非常敏感的特性, 可利用Landmark解释系统在相干体上直接解释断层。

4.2.3 煤层厚度解释

煤层厚度可根据煤层顶、底板反射波时差以及反射波振幅等动力学参数解释煤层厚度, 每层厚度的变化, 直接影响着反射波的能量强弱以及信噪比的高低。

本勘探区B3煤层较厚, 根据煤层顶、底板反射波时差 (图3) 与钻孔揭露煤层厚度制作δh/δs转换曲线 (图4) 解释厚煤层区煤层厚度。

5 结束语

本次三维地震勘探是在本矿区的首次应用, 通过实例证明,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能够很好的实现煤田勘探的任务且获得的时间剖面信噪比、分辨率较高, 丰富的三维资料信息为解释工作奠定了可靠基础。

摘要:三维地震勘探作为我国西部煤田勘探的重要技术方法[1], 为现代资源勘探提供了技术保障。文章通过阐述三维地震勘探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矿区的地震地质条件, 分析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施工方法及资料处理过程, 利用处理后的勘探资料, 对褶曲、断层、煤层厚度做了详细的解释。

关键词: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煤层,观测系统,资料解释

参考文献

[1]印兴耀, 等.地震技术新进展[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6:76-79.

[2]杨德义.煤矿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地质, 2011:42-55.

[3]刘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2.

[4]张秀红.深层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358-365.

上一篇:承载力检测下一篇: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