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礼仪

2024-05-02

宴席礼仪(精选三篇)

宴席礼仪 篇1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 酒水已经成为应酬宴席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范围也扩大到形形色色的各类酒、水、饮料等可供饮用的液体, 可以是白酒、黄酒、红酒、洋酒等酒精饮料, 也可以是果汁、酸奶、凉茶等软饮料, 还可以是调制的各种鸡尾酒。然而, 成也酒水, 败也酒水, 如果疏忽了酒水礼仪, 不仅难以达成宴请应酬目的, 而且还会影响日后人际关系的维系和发展。因此, 出席应酬宴请时需深入了解“5W”酒水法则, 充分考虑目的、对象、环境、品种、方式五大因素。

1 分清主次, 明确宴饮目的 ( Why)

宴席作为一种普遍的饮食现象和社交手段, 因参加者社会关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纵观古今, 酒水作为一种情感催化剂、关系润滑剂, 在各类宴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宴饮的目的可以是增进了解、联络感情, 也可以是求人办事、公务接待。因此, 参加宴饮之前有必要对宴请的主题和目的进行了解, 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亲朋好友间以增进感情为目的的宴饮一般氛围比较轻松, 因此酒水的选择和饮酒量的多少往往以交情和个人特点为主要依据。而公务宴请通常是以洽谈、协商、公关为主要目的, 所以要以宴席上“尊者”的意见为主要依据。所谓“尊者”, 是指需要突出尊重的对象, 比如职位高者、年龄长者、来访者等。

如果自己是主人, 应围绕宴请目的做好系列安排, 比如选择合适的地点、时间及陪同人员, 饮酒过程中尽量围绕主题开展交流、调节气氛。如果自己是主宾, 则应事先了解对方的目的, 分析其所托之事是否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以便出席宴请时心中有数, 把握饮酒分寸, 掌握社交主动权。如果自己是陪客, 也应充分了解主人的目的和期望值, 扮演好“陪酒员”的角色, 切不可喧宾夺主, 或是过于沉默低调。

2 有的放矢, 了解宴请对象 ( Who)

参加宴席之前, 对席间宾客的性别、年龄、身份、喜好、身体状况等信息进行适当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优化宴请的效果。

第一, 通过对宴请对象特点的了解, 科学安排菜肴和酒水。比如可以为女性宾客安排红酒或果汁类饮品, 而为男性宾客安排白酒等烈性酒品; 为老年宾客准备健康饮品, 为幼童少年提供易消化的温热饮料。再如, 有些客人对酒水品牌也存在一定的选择差异性, 事先了解有利于投其所好、避其所忌, 提升客人满意度。

第二, 通过对宴请对象身份和个性的了解, 合理选择陪酒人员。商务应酬和公务接待中陪酒人员的选择, 要注意与接待规格相适应。根据接待方主陪和被接待方主宾的身份特点, 一般有高规格陪同、低规格陪同和对等规格陪同三种, 以高规格陪同、对等规格陪同为好。若因特殊情况只能安排低规格陪同, 也有必要向客人进行适当解释。此外, 为客人安排个性相投、话语投机的陪酒人员, 也有利于充分营造宴席的融洽氛围, 有效强化人际关系。

第三, 通过对宴请对象身体状况和个人喜好等方面的了解, 适度把握饮酒量。例如, 有些人对酒精过敏, 有些人患有肝脏、心脏等方面的疾病, 如果不加了解强行劝酒, 轻则妨碍健康, 重则危及生命。因此劝酒、敬酒也应“知己知彼”, 饮酒量恰到好处。

3 有礼有节, 适应宴席环境 ( Where)

礼仪环境也是影响礼仪行为的重要因素, 同样的行为和装束在不同的礼仪环境影响下所达成的效果具备差异性。因此个人装束和饮酒方式均应适应具体所处的礼仪环境, 例如在酒吧饮酒可以豪迈或随性, 装束可以时尚或休闲; 出席家庭宴饮, 穿着当以舒适为主, 饮酒氛围宜轻松温馨; 公务宴请中个人形象应得体大方, 敬酒劝酒更应注意礼节, 以对方感受为出发点。再如, 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不准吃请, 在公务宴请时不准大吃大喝, 不准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用餐, 不准喝烈性酒; 驾驶员工作期间不得喝酒, 要是忽略了这一点, 还有可能使对方犯错误。

4 细致周全, 选择酒水品种 ( What)

一方面, 酒水的品牌和价格体现着宴席的档次和品质, 所以宴请方可根据宴席预算选择合适的酒水。在菜品相差无几的情况下, 高档酒水体现着宴请的高档次。因此一般家宴应该合理预算, 量入为出; 公务宴请也应崇尚节俭, 避免浪费。

另一方面, 酒水的品种应与菜肴相搭配。例如西餐素有“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之说, 意即红酒适宜搭配牛肉等红颜色的肉食, 而搭配海鲜鱼类则适合选择口感清冽的白葡萄酒。中式宴席往往菜肴种类丰富, 荤素兼备, 在选择酒水品种的时候, 可根据宴请对象特点适当考虑酒的度数和功效, 比如一些酒因添加了其他物质而具有特殊功效, 不便一次多饮, 故应适量控制。

5 敬劝有度, 讲究饮用方式 ( How)

首先, 敬酒和劝酒作为宴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俨然成为酒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古有“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现在一些地方饮酒习俗中更有“感情深, 一口闷; 感情铁、喝吐血”、“宁叫胃肠穿个洞, 不叫感情裂条缝”等说法。然而宴席礼仪中, 根据所处地域“入乡随俗”和结合个人特点“因人而异”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西方国家的酒文化中, 认为虽然酒是情感纽带, 但喝多喝少是自己的事, 因此跟外宾喝酒时适宜举杯请酒, 但不宜劝酒。

其次, 不同品种的酒水也决定着需要选择不同的饮用方式。比如白酒、洋酒等烈性酒, 适合使用小酒杯细细品咽, 豪饮容易导致醉酒伤身; 红葡萄酒适合采用高脚大肚杯, “一摇二看三闻香”, 然后小口慢慢品尝, 不应加入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 白葡萄酒、啤酒等饮品冰镇后饮用口感更佳, 而调制的鸡尾酒则适宜在短时间内饮用。

再次, 宴席中敬酒的顺序有讲究, 一般可以按照座次顺时针进行, 必要时可以先主后次。敬酒时应双手举杯, 起身致意, 口道敬酒词。除非自己是领导或长者, 否则不可一人敬多人, 但有时为体现尊重, 可以多人同时敬一人。向尊者敬酒时, 可使自己的酒杯边缘略低于对方杯口, 以示敬意, 距离较远不便于碰杯时, 可离座前往其身边欠身相邀; 和平级、同辈饮酒时, 杯口平齐表示“平起平坐”, 距离较远时举杯示意即可。

总之, 礼仪无小事, 细节定成败。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 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着独到的作用, 所以, 探索酒桌奥妙, 遵循酒水法则, 能够有效增进人际关系, 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摘要:古今中外, 酒水在人际交往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 成也酒水, 败也酒水, 如果疏忽了酒水礼仪, 不仅难以达成宴请应酬目的, 而且还会影响日后人际关系的维系和发展。因此, 出席应酬宴请时需深入了解“5W”酒水法则, 充分考虑目的、对象、环境、品种、方式五大因素。

关键词:宴席礼仪,酒水,“5W”法则

参考文献

[1]王雪华.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对比——品酒[J].旅游纵览, 2013 (7) .

[2]汪连天.职场礼仪心得 (之六) 商务宴请礼仪[J].工友, 2009 (6) .

礼仪知识之古代宴席礼仪 篇2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宴饮礼仪。中国宴会的礼仪,至迟在周代,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古代宴席礼仪

座次之礼

在古代筵席的各种礼制中,座次礼节最能表现宴饮者的高下尊卑,席置、坐法、席层等无不受到严格的礼制限定,违者就是非礼。在宴饮座制的严格规范下,人们根据各自的社会地位、身份及宗族关系等就席,宴饮进程因此而井然有序。统治者正是运用这种手段来强化社会秩序。具体言之,统治者对筵席座制相当看重,就是因为它具有建构一个长幼有序、君臣有别、孝亲尊老、忠君礼臣、层层隶属、等级森严之社会体系的功能。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清代学者凌廷堪在他的礼学名著《礼经释例 》就更为确切地提出“室中以东向为尊”的说法。

由此可以看出,鸿门宴座次的形式,就属于这种室内礼节活动的形式。项羽、项伯朝东而坐,最尊(项伯是项羽的叔父,项羽不能让叔父坐在低于自己的位置上);范增朝南而坐,仅次于项氏叔侄的位置;刘邦朝北而坐,又卑于范增;张良面朝西的位置,是在场人中最卑的了。

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而力量的悬殊,刘邦的处境已令人忧心。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待客之礼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礼》、《仪礼》和《礼记》中已有明细的条文。下面让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首先,安排筵席时,肴镶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带骨肉要放在净肉左边,饭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则放在右边,调味品放在面前的位置,葱末之类可放远一点。食器饮器的摆放,仆从端菜的姿式,重点菜肴的位置,也都有陈文规定仆从摆放酒壶酒搏,要将壶嘴面向贵客端菜上席时,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气,如果此时客人正巧有问话,必须将脸侧向一边,避免呼气和睡沫溅到盘中或客人的脸上。上整尾鱼肴时,一定要使鱼尾 指向客人,因为鲜鱼肉由尾部易与骨刺剥离上干鱼则正好相反,要将鱼头对着客人,千鱼由头端更易剥离冬天的鱼腹部肥美,摆放时鱼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天则背鳍部较肥,所以将鱼背朝右。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会闹出不愉快来。

待客宴饮,主人必须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如果老幼尊卑共席,讲究就更多了。比如同席的尊长未动筷子,你可一定别抢先,看到尊长将要吃饱,你不论吃饱与否,都不能再大嚼下去,等尊长一放下碗筷,你也要停止进食,注意也不能先放下筷子。

进食之礼

当代的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自觉不自觉地多多少少继承了古代一些进食礼仪。现在的一些餐桌礼仪习惯,可以说都植根于中国古老的饮食传统。在《礼记》这部书中,对进食之礼,有较为详细的陈述。试举几例如下

1、宴饮开始,饭菜端来时,客人要起立有贵客到来时,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赫敬。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2、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必须双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谢,等主人寒喧完毕后,客人 方可入席落座。

3、饭菜摆放好以后,主人要先从盘碗中拨出少许撰品,放在桌上,将少许酒洒在地上,以祭祀发明饮食的先人,表示不忘本。如果吃剩饭或吃晚辈准备的饮食,则不必行祭。

4、同别人一起进食,要注意谦让,不可吃得过饱。

5、一起吃饭时,不可用手抓吃。

6、要入口的饭,不可再放回食器中。

7、不可将饭传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8、吃饭时不可让舌头在口中发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饮食不满意。

9、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要把骨头扔给狗去啃,否则主人会觉得你看不起他准备的饭菜,以为只配给狗吃。

10、“ 唯食忘忧”,吃饭时不可唉声叹气。

我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宴饮活动中重视礼节、礼貌,几千年来已形成了文化传统,其中表现伦理美、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一直沿用到现在。

封建社会的宴饮活动,不但座位安排很有讲究,以“面东为尊”或“左为上”为原则;迎接宾客要打躬作揖,席间宾主频频敬酒劝菜,筷要同时举起,席终“净面”后要端茶、送牙签等等,礼仪十分繁缛。而且旧时宴会礼越是社会上层,越是苛细烦琐。随着历史的检验,有些礼俗被淘汰了,有些礼俗被更新了,但总的看来,我国的宴会仍有菜肴过多,礼节过繁,消费过高,时间过长等等弊病。现在提倡一般筵席“四菜一汤“,革除繁琐礼节,实行与精神文明相适应的筵席改革,这是完全必要的。

现代礼仪要坚持平等原则,平等是现代礼仪的基础。因此现代家庭宴会,座次灵活安排,以尊敬老人、尊敬师长、尊重宾客、爱护儿童为原则。台面碗盏布局,均衡对称,主菜放当中,副菜围成一圈,菜肴造型正面朝向主宾。宴会前后主人对亲朋都要敬茶,热情招待,宾客辞行要向主人答谢。整个宴会活动,气氛热烈,秩序井然,使得与宴者始终心情宽舒,既享用丰盛的肴馔,又增进了彼此间的情谊。宴会中贯穿这样的礼仪、礼节,并非是对吃的情趣的束缚,而是表现人们的道德文化修养,在饮食生活中体现一种形式美、伦理美、人情美。

宴席位序讲究

左高右低

当两人一同并排就座时,通常以右为上座,以左为下座。这是因为中餐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

中座为尊

三人一同就餐时,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于在其两侧就座之人。

面门为上

倘若用餐时,有人面对正门而坐,有人背对正门而坐,依照礼仪惯例则应以面对正门者为上坐,以背对正门者为下座。

观景为佳

在一些高档餐厅用餐时,在其室内外往往有优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观赏,此时应以观赏角度最佳处为上座。

临台为上

宴会厅内若有专用的讲台时,应该以靠讲台的餐桌为主桌,如果没有专用讲台,有时候以背邻主要画幅的那张餐桌为主桌。

各桌同向

如果是宴会场所,各桌子上的主宾位都要与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以远为上

中餐宴席礼仪知识 篇3

1.中餐宴会的席次排列一般中餐宴会使用的桌子以圆桌为主,而席次则有双桌、三桌、四桌、五桌等不同的安排方式,但排列时的基本原则不变。主要是以面对正门中间的为首席,之后则以右为尊,按照由右至左的原则来排列,如图6-1所示。在安排席次时,除主桌可以略大之外,其他餐桌大小、形状应大体相仿,不宜差别过大。

2.中餐宴会座位的安排宴会的主人应坐在主桌上,面对正门就座。如果有副主人、主宾及副主宾之分时,则副主人坐在主人的正对面,主宾坐在主人的右侧,副主宾坐在副主人的右侧,如图6-2所示。其他宾客则没有严格的规定。每张餐桌上,安排就餐人数应限制在10人之内,并且为双数,人数过多的话,也会照顾不过来的。由于座位的安排通常是以宾客的身份地位的高低作为排序的依据,因此,如果是大型宴会、贵宾人数较多时,应事先将座位的安排绘制成图,张贴在宴会的入口处,并安排专人服务带位。

(二)中餐上莱顺序

标准的中餐,不管风味怎样,其上菜的顺序大致相同。上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冷盘,接着上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汤水,最后水果拼盘。

上菜时,如果由服务员给每个人上菜,要按照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士后男士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如果由个人取菜,每道热菜应放在主宾面前,由主宾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取食。切不可迫不及待地越位取菜。

(三)餐具的使用

1.餐具的摆放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六种。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

2.餐具的使用方法

(1)筷子。筷子虽然用起来简单、方便,但也有很多规矩。比如:不能举着筷子和别人说话,说话时要把筷子放到筷架上,或将筷子并齐放在饭碗旁边。不能用筷子去推饭碗、菜碟,不要用筷子去叉馒头或别的食品。其他用筷忌讳还有:忌舔筷--不要用舌头去舔筷子上的附着物;忌迷筷--举着筷子却不知道夹什么,在菜碟间来回游移,更不能用筷子拨盘子里的菜。忌泪筷--忌夹菜时滴滴哒哒流着菜汁,应该拿着小碟,先把菜夹到小碟里再端过来。忌移筷--刚夹了这盘里的菜,又去夹那盘里的菜,应该吃完之后再夹另一盘菜。忌敲筷--敲筷子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另外,筷子通常应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放在碗上。在用餐时如需临时离开,应把筷子轻轻放在桌子上碗的旁边,切不可插在饭碗里。比如韩国宴席多实行每人配备公筷母匙(公筷用来夹菜,母匙用来舀汤,只能本人使用,不能大家共用),那么,就要记住不能用筷子、汤匙给别人夹菜、舀汤。

(2)汤匙。汤匙主要用以饮汤,尽量不要用其舀菜。使用汤匙应注意:①用它饮汤时,不要全部放入口吸食;②用汤匙取食物后,应立刻食用,不要再次倒回原处;⑨不用时,应将汤匙放入自己的食碟,不要放在桌上或汤碗里。

(3)碗。碗主要用于盛放主食、汤、羹用。在正式的宴会上,使用碗要注意:①不要端起碗进食,尤其不要双手端起碗进食;②碗内的剩余食物不可往嘴里倒,也不要用舌头舔;③碗内的食品要用餐具取,不能用嘴吸;④暂不用的碗不可放杂物。

(4)盘。每个人面前的食碟是用来放从公用菜盘中取来的菜肴的。使用食碟要注意:①不要取放食物过多;②不要将不宜入ISl的残渣、骨头、鱼刺吐在地上或桌上,应轻放在食碟中的前端,由服务人员撤换。

(5)水杯。中餐的水杯,主要用于盛白开水、饮料、果汁。要注意不能用来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喝入的东西不能再吐回去。

(6)餐巾。如今很多餐厅都为顾客准备了餐巾,通常,要等坐在上座的尊者拿起餐巾后,其他人才可以取出平铺在腿上,动作要小,不要像斗牛似的在空中抖开。餐巾很大时可以叠起来使用,不要将餐巾别在领上或围在脖二子上。餐巾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落在衣服上,所以只能用餐巾的一角来印一印嘴唇,不能拿整块餐巾擦脸、擤鼻涕,也不要用餐巾来擦餐具。如果你是暂时离开座位,请将餐巾叠放在椅背或椅子扶手上。

7)水盂。有时品尝某些食物需要直接动手,往往会在餐桌上摆上一个水盂。它里面的水不能喝,只能用来洗手。洗手时动作不宜过大,不要乱抖乱甩。应用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擦干。

(8)牙签。牙签主要用来剔牙,就餐时,尽量不要当众剔牙。如果要剔,应以手或餐巾轻掩住口部。剔出的东西切勿当众观赏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随手乱弹,随口乱吐。剔牙后,不要长时间用嘴叼着牙签。

上一篇:电视新闻的直播魅力下一篇:计算机应用管理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