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

2024-05-02

跨文化(精选十篇)

跨文化 篇1

文化culture一词含义极其广泛, 它狭义指文学、音乐、美术等;而广义则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并通过文字对文化进行承载。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那就是文化,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其实, 语言不仅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对人生的看法。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把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语言上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现象的某种有目的的自觉反应或是某种知晓的状态称为跨文化意识, 其交际能力称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必须让学生了解国外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知识。

二、目前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现状

自《英语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 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被上升到一种新的高度, 广大英语教师非常关注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也十分注重渗透跨文化教育。但现实中由于应试教育意识依然占着上风, 而且我省的“减负”声一浪高过一浪, 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表现不容乐观, 具体表现在: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文化礼节常识缺乏了解;不能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来理解、运用英语等。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制约着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 不少教师以“考试实用”为原则, 把教学重点放在词汇、语言点和语法的讲解上, 对文化因素或视而不见, 或一带而过, 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处理得较为简单。教师的这种教育教学理念严重制约着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造成了学生跨文化意识淡薄, 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的现状。

2. 教材内容制约着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使用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国内外文化题材广泛, 基本涉及国内外文化的方方面面, 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好教材。但是, 整套教材词汇量大, 知识点繁杂, 每个单元的七大板块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十分丰富, 教师出于功利主义更多地去注重语言知识, 造成了时间不够, 赶进度等局面, 更无暇顾及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3单元中的Project是介绍英语国家土著民族的风土人情、介绍当地地方文化的好材料, 可第六模块起每本书有4个单元, 时间紧任务重, 故关于文化这一方面的内容在教学实际中就被草草了事, 一带而过。

3. 考试制度制约着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之一, 旨在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优秀天平, 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 因此大多数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 将高考的内容视为教学重点, 无暇顾及“多余”的文化部分。可幸的是英语高考已重视在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了扩充学生对英美国家语言文化知识的了解, 还在阅读理解中增加了对国外名著名篇的阅读考查;另外, 江苏省高中英语还进行等级口语考试, 这一举措有利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有力举措, 但笔者认为, 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仅局限于此还是不够的。可见, 考试制度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操作策略

任何一种语言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的文化, 英语也绝不例外。在《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抽出一点时间和精力, 注意渗透文化知识, 让学生感悟英语, 就可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同时也使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操作策略。

1. 利用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寻求文化信息

课程资源最主要的是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载体。《牛津高中英语》的每一个单元都包含中外文化, 学生从中可学习和了解相当多的国内外文化。充分挖掘教材, 寻求文化信息无疑是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必修教材的五个模块中所涉及的外国文化信息很多。选修教材六个模块中的文化内容则更多更细等, 这些都是宝贵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素材, 在实践中广大教师可进行充分挖掘、拓展利用。

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三单元为例。在Welcome to the unit中, 六幅图展现了六个国家六种不同的问候方式。笔者在课堂上创设六种交际情景, 让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训练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学习阅读材料“Cultural differences”时, 学生会了解到许多文化差异。还可结合文章要求学生查寻Thanks giving的来历及庆祝方式等背景材料。在Word Power板块中介绍了英语中的外来语和一些习语, Task板块中涉及到了禁忌语的内容, Project中讲到了英语国家的一些少数民族, 它们都同样涵盖了大量的异域文化信息。这样, 在教学实践中, 一方面可以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寻求, 可以使学生拓展跨文化信息, 增强理解能力, 培养跨文化意识, 奠定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结合词汇语境, 帮助学生感悟文化内涵

词汇是语言最活跃的成分, 也是文化负载最重要的部分。英语中很多词汇都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格言等, 由于中外文化差异, 有些词汇从字面上并不能理解其真正涵义。只有结合词汇语境, 了解这方面的特定的文化内涵, 才能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词汇, 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模块一第2单元介绍了英语中的俗语, 即使在词典中也很难找到其确切的解释。模块六第3单元的Word Power中的习语也反映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模块九第4单元中的“kill the fatted calf”是“设宴款待”的意思……结合词汇语境, 帮助学生感悟文化内涵是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为习语俗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 进行习语俗语的学习, 既能学到语言又能学到文化, 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此可见, 文化传授离不开词汇教学,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的前提下, 在语境中掌握词汇意义。这些背景知识不仅使词汇的记忆变得不枯燥乏味, 使记忆有情景、有趣味, 课堂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而且达到了丰富学生跨文化意识, 增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创设教学情境, 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合理运用材料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往往会产生更佳的效果。但培养跨文化意识并不是说教师一味地把背景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 通过各种语言实践去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 逐渐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1) 在听说训练中让学生亲身感悟纯正的英语情境, 也可创设一些具有文化差异的讨论题让学生讨论。模块六第3单元Reading中听到Thanks giving的时候, 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来讨论中外不同节日, 让学生结合实际逐步形成文化意识, 为跨文化交际作好铺垫。

(2) 朗读和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得大量的语感, 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和思维习惯, 学会用英语思考和交流。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训练当然必不可少, 但如果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扩充和渗透, 学生一定能更准确、更完整地把握文章内容, 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英语文化, 从而提高阅读交际能力。

(3) 书面表达是学生最为头痛的交际任务, 因为它要求学生既要有遣词造句的能力, 还要有提纲挈领的能力。由于思维方式不同, 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 学生就按照汉语方式和汉语的思维方式写出“汉语式英语”, 还包括那些貌似正确实际错误的英语。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就应该注重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 达到提高英语书面交际能力的目的。

总之, 教师应注意创设教学情境, 把语言和文化同步传授给学生, 要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内容融合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 而且从中学到更多的中外文化差异, 丰富英语的内涵,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语言上的错误是可以忍受的, 但文化上的错误会给对方造成伤害, 是不能容忍的。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得体交际的目的出发, 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 帮助学生排除交际中的文化障碍, 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并通过文字对文化进行承载。《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比比皆是, 新课标又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列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部分。可在当前“减负”的大环境下, 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前提下, 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对当前的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了一些渗透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使语言与文化齐头并进, 让学生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教育渗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李强.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跨文化 篇2

一、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概念

交际(communic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ommonis一词,commonis是common的意思。它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编译码过程,当交际者依附于言语或非言语符号时,就产生了交际。有效的交际只有在发出信号的人和接受信息的人共享统一或相近的语码的系统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交往双方使用同一种语言说话。但是因为交际行为是社会行为,它必然发生在社会之中,它受制于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并受交际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只共享同一语言系统还不够,交际双方对其他相关因素的理解和掌握也十分必要。交际环境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义的交际环境指交际的现场环境和国家、时代、民族、文化等大背景以及目的、对象、内容、时间、地点等近的语外环境,狭义的交际环境指上下文。交际环境对语言运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规定了言语的含义;规定了言语的表达方式,如语气、口气、词语色彩等;有助于突出语言表达效果。说话者如果不注意交际环境,话语就不会协调,难以达到交际效果。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的编码、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或沟通成功。但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中外文化差异与经贸合作》一书的作者唐菊裳认为: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流比语言的范围更广,它涉及到参与交流者的文化背景问题,而文化背景的范围又是十分宽广和复杂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在这种条件下,有时即使同一种行为,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比如在电影《刮痧》中,小丹尼斯闹肚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但是第二天爷爷不幸出事,而这时小丹尼的头被嗑破,父亲许大同送小丹尼斯去医院急诊。认真的美国大夫在给孩子做全面检查的时候,发现了孩子后背刮痧时留下的紫痕,以为孩子是受到了虐待,直接打电话报了警。儿童福利院更是认定许大同有暴力倾向,在医院当场禁止大同夫妇接近儿子,并试图以法律手段剥夺其对孩子的监护权。又比如,在电视剧《迷失洛杉矶》中,孙子旺在Peter家照看他的“孙子”,小孩玩的皮球滚到了一片草地上,孙子旺就跑过去捡球。谁知竞跑到了邻居家的草地上。邻居却认为他不经允许进入到自家草地,严重侵犯了自己隐私权,感到非常愤怒差一点起诉孙子旺,后来经过调节而幸免于一件官司。而孙子旺却感到委屈不理解,认为自己就是为了捡一个球而踩到了他的草地而已。这两次失败的跨文化交际事件说明:交际是一个双向过程,交际双方必须结合交际环境,才能对对方的行为或语言作出适当的评价和反应。

二、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语言是社会交际的一种工具,交际环境(社会文化知识)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交际有依赖于它所处的交际环境。这里所说的交际环境包括宽泛的交际环境和具体的交际环境:宽泛的交际环境指的是文化、民族心理、物理(城市建筑和所处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具体的交际环境指的是交际情景、角色关系、人际关系等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影响着跨文化交际双方的交际质量,为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故障,交际双方必须具备上述社会知识;反过来,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人们对于交际环境认识愈来愈深刻,人们对于交际环境的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也随之增加,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交际策略也日益灵活。外语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文化,二是交际文化。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不仅学生是掌握知识文化,.而且又要掌握交际文化,即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当从文化的角度去教语言,并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由此看出,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交际环境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效果,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发现交际故障并能及时补救的能力)的提高得益于对交际环境的认识。交际是双向的过程,只有具有交际对方的背景知识,才有可能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外语教学应与交际环境(社会知识)相结合,把交际环境(社会知识)作为外语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学中应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外语界的共识。现阶段高职高专“够用”原则和“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要求:外语教学要突出外语的实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和涉外交际能力,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也有人认为,要实现跨文化交际,只要很好地掌握交往对方的语言就行。笔者以为这有失偏颇。由于交际双方对文化环境或情景因素缺乏共识,或是由于双方在这两方面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交际双方缺乏有效的交际环境,因而在交际时可能出现诸如政治、文化、宗教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障碍,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跨文化交际必须依赖交际环境。

三、注重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在外语教学中,必须注重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查清造成语言表面形态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一)利用课堂,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的导入

利用课堂,创设交际环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一方面充分利用课本知识和练习,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知识的介绍。比如在讲解雪莱的名诗OdetotheWestWind中,这时就要比较theWestWind(西风)和汉语中“东风”之意。这要从中国和西方国家所处地理环境说起:中国西面环山,东部临海,从那吹来的和风叫东风,东风象征新的生机和希望,它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warm”和“hope”。而“西风(thewestwind)”往往给人以凄凉、忧伤的感觉;但英语国家(英国)西临大西洋,东接欧洲大陆,所处地带为海洋性气候带来自大西洋的“西风(thewestwind)”是温和逸人的。所以这些国家对它的理解与中国人对“东风(theeastwind)”的理解亦如出一辙。这样分析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交际必须的语言基础知识,并且逐步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多地开展交际活动,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日常的英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而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如讲到大学英语精读(TheSampler)一文中,在介绍完中国的春节sprigFestival和西方的(Christmsa)之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中的人物,通过这种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二)拓宽阅读面,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毕业后能够到国外并生活在当地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都要留在国内,他们了解英美社会主要靠间接地阅读有关资料。学习者可以在平时有意拓宽阅读面,阅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和报刊等。然而关键在于如何阅读。如果读文学作品只是为了了解故事情节,阅读报刊只是了解国外一些新闻动态,那就所得甚少了。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师生两方面的努力:从教师方面来说,要引导学生在读文学作品、报刊时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从学生方面来说,在阅读原版外国材料时,应从作者所在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人手,有意识地注意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注意收集有关材料。

(三)举办各种英语活动,创设“准交际环境”

如邀请外国朋友或外教举办英语讲座,介绍国外风俗文化,特别是其中与中国不同的文化习俗;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比赛、圣诞晚会等活动;举办国外节日(圣诞节、万圣节)让亲身学生感受国外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

(四)培养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也逐渐涉人与外国交往的范围。因此,外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语言基础知识,也要涉及实际生活,如文秘、医学等方面内容。教师要注重英语的实用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先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写出报告,然后根据所学内容,设置具体社会交际场景。比如讲解Myifrstjob时,为学生提供英语求职信的格式,并让学生模拟写出英语求职信,最后模拟求职场合,告诉学生在接受外国(特别是美国)老板的面试时,要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一向被国人推崇的拐弯抹角式的提问方式,往往会使对方觉得你不够诚实。

四、结束语

跨文化 篇3

摘 要:文章从词义及研究内容方面分析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区别, 提出“跨文化互际学”一说的翻译依据,试解决两个术语混淆不清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互际学,汉译

中图分类号:N04;G0;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2-0029-04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N Rui

Abstract: The same Chinese translation for bot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confusing since it was firstly introduced 30 years ago. In fact, both the terms and their studying focuses are different, though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In order to avoid further confusion or clarify the confusion of the two interchangeable terms in Chinese translation, this paper suggests a new transl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Kua Wen Hua Hu Ji Xu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ot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ir word meanings.

Keywords: crosscultur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ese translation

收稿日期:2012-01-16

作者简介:任瑞(1960—),女,江苏苏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通信方式:renrui60@yahoo.cn。引 言跨文化交际学自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已经历二十余年的研究历程。但在此领域至今仍有着术语翻译混乱的现象,首当其冲的就是这门学科的译名。我国跨文化交际学者通常把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两个术语统译为跨文化交际学, 结果是英汉二词一义,汉英一词二义。同行的人知其差异,但外行的人常对此分辨不清。为示区别,目前有学者将两者分别译为 “跨文化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外研社跨文化交际丛书7的书名), 也有学者解释性翻译为 “跨文化交际静态研究” “跨文化交际动态研究”等等。从翻译技巧来看,前者翻译一词二义,过分概括,造成意义损失,属欠译(undertranslation)而后者又翻译过细,有过译(overtranslation)之感。

笔者将从词义及研究内容方面分析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区别或异同,提出新的翻译依据,试图理清两个术语混用的问题。

一 概念差异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写道:“跨文化交际学在英语中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早期也称作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有的学者区分两个术语,他们认为前者强调过程,后者强调文化比较,但是大部分学者不作这种区分。目前使用前者的已占绝大多数。”[1]

20世纪60—70年代,在跨文化研究的早期,即人们频繁使用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阶段,中国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而在中国全面开放的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学者接触到的术语更多的则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而不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了,原因之一是国外的跨文化研究已从文化差异的静态对比上升到动静结合并侧重动态研究的层面上了。事实上这两个术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古迪昆斯特(William B. Gudykunst)是国际跨文化交际领域最享有声誉的权威学者之一,在他的著作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首先区别了这两个术语。他认为,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研究的一部分,它的研究重点放在不同文化交际的对比方面[2]。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源于人类学, 受人类学家,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奠基人霍尔(Hall)的影响, 它的研究重点放在文化差异描述层面,也就是对文化普遍规律的研究。譬如, 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对比研究、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交际对比研究、个体主义对集体主义、阳性文化对阴性文化等就属此类。

林大津等在《跨文化交际学基础》一书的导读中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译成“跨文化对比研究”。对它的定义是:主要是沿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讨论不同文化交际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文化要素, 研究重点更多的是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进行静态的对比和分析, 比如对比价值观的差异, 非言语行为的差异, 思维模式的差异, 会话策略的差异等,可以说其侧重点是文化差异研究[3]。

对于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而言,古迪昆斯特认为它涵盖任何意义上的或任何层面上的不同文化或不同文化人际间交际的研究,即不同国家或不同群体之间的人际交际[2]。很多学者把这种类型的交际看作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面对面交际。譬如,不同文化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如何表现非言语行为等等。

林大津等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译成“跨文化交际过程研究”。对它的定义是:主要是借助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来讨论跨文化交际过程所涉及的各个交际环节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研究重点是解释跨文化交际过程的动态变化, 比如跨文化交际过程如何减少不确定性, 如何构筑意义和身份, 如何适应异文化, 如何处理跨文化冲突等, 即它的侧重点在于交际过程的动态建构[3]。

勒斯蒂格(Lustig)是这样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crosscultural 用来指文化中的某一概念或观点研究,目的在于比较,如不同文化中的婚礼仪式、育儿方式、教育方法等比较;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涉及的是交互过程,即面对面的相互交流。虽然前者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但后者更在于运用跨文化比较来研究跨文化交流的技能和能力培养[4]。

nlc202309030055

古迪昆斯特在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书中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5]:

If we examine the use of selfdisclosure in Japan and Germany, we are making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If we look at how Japanese use selfdisclosure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Germans and how Germans use selfdisclosure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Japanese, we are looking a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在分析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和研究重点后,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前者是对比和分析不同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而后者是从交互(interactive)的语言研究角度出发,研究跨文化交际动态多变的过程。区别是显然的,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按照古迪昆斯特的说法,“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是理解文化交际动态过程先决条件”, 即进行文化差异的静态对比是开展交际动态过程研究必须跨越的门槛[3]。

在阅读“跨文化交际”各类原著时,我们不难发现,早期人们基本使用“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整个历史发展来看, 早期的研究更多的是属于跨文化静态对比研究, 较少涉及交际的动态过程。而目前人们基本抛弃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使用,更多地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究其成因,其一就是研究重点的转移,即从早期的跨文化静态对比研究,转至对比与动态过程相结合的研究, 同时侧重于动态过程, 即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文化对比的基础上, 力图对交际过程的动态变化提出新的解释。其二就是当今科技、交通、互联网等手段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越来越多和越加频繁地带到了面对面打交道的境地,“地球村”的概念深入人心,为跨文化交际动态过程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大量的素材。这些都无疑地促使跨文化交际学对动态的交际过程研究变得更为关注。既然学科侧重点有差异,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那么将两个术语同翻译为“跨文化交际”,似乎就有所不妥。虽然林大津对两个术语的翻译“跨文化对比研究”和“跨文化交际过程研究”已能使读者区别两者,但显然这两个表述只解释了其内容,而在字面上却难以寻觅对应词影,即忽略了字面意义上的对应。不言而喻,这在回译时很易出错。下面从词义层面上进一步探讨。

二 词义差异从学科的角度,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通常被译为“跨文化交际学”。韦氏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对cross作形容词时有如下定义:① from side to side; ② opposite; ④ involving mutual interchange[6];也就是说cross有“跨、交叉”,又有“相互对立”的含义,同时也包含了“相互交换”的意思。而从研究层面来看,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侧重点是文化层面的对比研究,此层面的跨文化交际通常被称之为文化交际 (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为此通常把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翻译成跨文化交际。这无论从词义还是研究内容来看,都还比较贴切。

我们再看看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的词义及翻译。根据韦氏词典, inter的第一、二词条的解释分别是 ① between, among, in the midst; ② mutual, reciprocal[6]。因此inter有“相互间”的意思,而没有“遭遇、交往和交流”的意思。但从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内容来看,它的重点则在“交互”的动态过程,即有“互动、交流”之意。这就与中文的“互际”对应。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际”在汉语中的第三条词义是:彼此之间;第六条词义是:遭遇(多指好的)[7]。也就是说“际”既有“彼此之间”的含义又有“遭遇”的意思,词组“际遇”是书面语“遭遇”的意思,且多指好的,还并非完全负面的“遭遇”。众所周知,在交际过程中人们的交流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尴尬甚至是不愉快的。表1可清楚地反映上述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互际”可以理解为“彼此之间的遭遇或交际”,在很大程度上可对应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体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际遇”。“交际”和“互际”反映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又相互区别。为此可否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为“跨文化互际学”,以区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译名“跨文化交际学”?这无论从信、达、雅的角度,还是从其词义、研究内容和学科名的正式程度来看,都文从字顺。如果古迪昆斯特的著作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为《跨文化交际学和跨文化互际学》,是否要比现在翻译的《跨文化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显得更词清意明,学科异同一目了然?

三 结 论有学者认为这两个英文术语的中文同名翻译已使用多年,内行的人也早已知其差异,没有必要更正,同时也担心新的译名不被接受,为此采取放之任之的态度。但笔者认为,美国能把Indian这个被认可了几个世纪的错误更正为Native American,

并被广泛使用和接受,那么在中国起步仅几十年的跨文化交际术语译名探赜应该为时不晚。

诚然,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是门较新的学科,许多理论、概念及表述仍处在从“译介”到“本土化”的过程中,但也不可否认一些模糊或笼统的翻译,与对原义的理解有关。为使这门新兴学科从译名上就能加以区分,笔者从词义及研究内容方面分析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区别,提出了“跨文化互际学”一说,是否妥当,还需与同人进一步探讨、商榷。

参 考 文 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9.

[2]Gudykunst W B.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

[3]Chen G, William J. Starosta.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4]Lustig M W, Jolene K.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 5th ed.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3-54.

[5]Gudykunst W B., Kim Y Y. Communication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4th ed.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8.

[6]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Z]. USA MerriamWebster Inc. Publishers, 1988, 540-541, 1176.

[7]现代汉语词典[Z].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679,646.

跨文化 篇4

关键词:跨文化语用前提,跨文化言者意义,语用语言前提,社会语用前提

一、跨文化言者意义的概念

关于意义, 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在语义层面上, 它被看作是语言文字本身固有的抽象意义, 由语言本身的词汇和语法特征来决定, 不受任何交际因素的影响。在语用层面上, 意义是依赖与情景、交际环境等因素, 并反映交际这意图的具体意义。从跨文化交际层面来看,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有各自一套说话规约或习惯, 那么一种文化中的编码信息必须在另一种文化中解码。跨文化言者意义就是指交际者在交际中, 结合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一个民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社会习俗是非标准等文化因素, 基于语义层面上的意义, 它是表达交际者交际目的的交际意义。

二、语用前提和跨文化语用前提

对前提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语义学的发展, 这个概念引起语言学界的兴趣。语义学家把它作为一种语义关系来研究。其后, 语用学的兴起又给这个概念的研究增添了一个新的视角。语用前提概念由Robert Stalnaker于1972年提出来的, 他提出:语境利于话语的正确理解。如下例:

The cat is on the mat. (转引于May, 2001:185)

不管这句话是真是假, 其前提是存在猫和垫子。但这句话没有告诉我们其它信息如这只特殊的猫对主人意味着什么, 或者说话人说话的语境。主人可能绝望地叫喊到:“猫坐到垫子上了。”向屋子里离猫最近的人传递某种信息, 如:“快!猫要到垫子上了, 快把它赶开。”如果这句话出自于一位语言学家, 他试图把这句话作为理解前提性质的例句, 那么同样一句话的意义完全不一样。所以, 我们可以得出:语用前提和特定的语境密不可分。

什么是语用前提, 国内外很多语言学家对它都有所阐述, 有的定义很概括, 有的定义比较狭窄, 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说法。第一种认为语用前提指的是说话人对言语语境所作的设想。按照这一观点, 自然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用于交际的, 每当说话人使用一句话语时, 他总是对语境持有某些设想。第二种理解把语用前提看作是施行一个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或是使一句话具有必要的社会合适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第三种对语用前提的理解是把它看作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 或是说背景知识。从上述几种论述来看, 学者们对语用前提的理解还是有一个共同之处的, 即语用前提的核心是交际双方共有的或共知的知识, 即双方的背景知识。只有在这种共有知识的基础上, 说话者才会对听话者说某句话, 并肯定听话者能理解他的话, 另一方面, 也正是有了这种共有知识, 听话者才能正确理解说话者对他所说的话语。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 因此, 跨文化语用前提显然同上述的语用前提是不同的。笔者受到Jenny Tomas对跨文化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这两对概念启发, 将跨文化语用前提分为“语言语用前提”和“社交语用前提”。前者指从语言内部系统如:字、词、句、语音、语调等方面的共享知识去研究话语本身表达的意义。后者指从交际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共享知识去推断跨文化言者意义。

(一) 语用语言前提和言者意义的推断。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 言语表达离不开对字、词、句及其上下文的理解, 一旦解决了它们的模糊性与歧义性, 我们就能从抽象意义到说话者所传递的真正意义。这种言者意义不需要借助特殊的客观因素如语境等就能推导出来。

此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推导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义。不同的语音语调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和话语意义如:喜怒哀乐等感情色彩, 也可以表现犹豫矛盾等心理, 也可以指警告、威胁等意思。如:

(1) 我们赢了。

(2) 我们赢了?

(3) 我们赢了!

第一句是陈述句, 它只是客观地告诉别人这个消息, 其语气比较平缓自然;第二句是疑问句, 语气向上平升, 表示向别人询问消息是否确实或半信半疑;第三句是感叹语气, 表示说话人非常高兴, 异常激动甚至在欢呼。

(二) 社会语用前提和言者意义的推断。

基南 (Edward L.Keenan) 认为:“有许多句子的言语要得到 (按原意的、符合说话者意图的) 理解则要求先满足某些文化方面的条件或情景。”因为交际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文化在言谈规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听话者要准确地捕捉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应分析语言又考虑文化, 从研究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入手去研究语言差异, 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导出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全部信息。

为了说明社会语用前提和言者意义的关系, 我们用公式表示:

Ar (……) B

A是说话者的言语, B是听话者的推断, r是社会语用前提, (……) 是借助r等知识系列来进行推理的过程。如下例:

一位美国人问一位日本同事是否要他刚看完的一份英文报。

A:“Do you want this newspaper?” (你要这份报吗?)

J:“Is this yours?” (这是你的吗?)

A:“Yes, do you like to have it?” (是啊, 你要吗?)

J:“Have you finished reading it?” (你看完了吗?)

A:“Yes, do you want it?” (看完了, 你到底要不要?)

在上述例子当中, 日本人的推导含义的过程必然如下:接收话语信息——根据即时情景知识 (这是一个一般疑问句) 预设意图 (回答是或否) ——调入其社会语用前提 (面子心理:日本同事虽然想要, 但是觉得马上给予肯定回答有些不好意思, 所以首先婉转地询问一下, 若对方已看完, 又不想保留, 自己再要, 其实已知对方已看完, 并不想保留, 但是免得对方认为自己“来者不拒”) ——所以没有直接的回答对方的问题。这里要指出的是日本人表示否定意见的方式常常非常间接, 他们常用像“Do you think so?”这样的文句来表示反对, 以至于非日本本族文化的人难以辨认他们究竟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自己的观点。

从上述推导过程可以看出:社会语用前提是理解跨文化交际言者意义的基础, 离开了这一前提, 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不了解语言所负载的这种文化信息, 有效交际势必受阻。

三、总结

当今世界, 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要想促进相互理解和信赖, 就得首先学会理解别人的言语行为。这不仅是语言的交流, 也是文化的理解、文化的沟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应该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注意文化之间的雷同和差异, 通过学习了解别国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 并在交际中保持良好主观心态, 充分享受跨文化交际给自己带来的益处和乐趣!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刘澍心.话语、意图和语境[J].云梦学刊, 2006 (5) .

[3]王福祥, 吴汉樱.文化与语言[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文化禁忌与跨文化营销 篇5

文化禁忌与跨文化营销

在日益频繁的跨文化营销过程中,由于不同目标市场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跨文化营销在商业运作过程中因对目标市场文化缺乏足够认知,触犯文化禁忌而导致营销失败时有发生,可见研究文化禁忌对跨文化营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王宏平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刊 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9(z2) 分类号:B0 关键词: 

跨文化管理 篇6

参与全球竞争、占据全球市场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不仅需要中国企业在技术、流程、管理模式上的国际化,更需要中国企业的跨文化整合,正如TCL李东生所言“文化整合是国际化的关键”,跨文化管理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背后的隐命题。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驱动

27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愈为融为一体,今天,在任何一个城市,你都可以看到国外跨国企业的影子,在麦当劳吃快餐、用摩托罗拉手机、用微软的软件;同样,在国外,你也随处可见中国餐厅、标有“Made inchina”字样的服装用品。在这27年的对外开放中,中国一批批企业从创业到发展,一批批优秀企业茁壮成长,成为中国企业的标杆,也诞生了像华为、中兴、海尔、联想这样的跨国发展的优秀企业群体。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先驱者和探索者。

中国企业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从企业面临成长的天花板,还是全球市场和资源最优化配置,企业国际化都是企业追求发展和规模扩大乃至建立全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肩负的双重历史使命,一是要强国,企业是中国国力强大的基础;二是要启蒙,成为中国文明走向世界的先导者。

中国企业国际化有四种形态。一是以海尔为代表的海外办厂模式,在海外依靠自身力量从头做起,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二是以格兰士为代表的全球委托加工模式,格兰士模式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代表者,我国现有众多中小型外向型企业都是具有此特点;三是以华为为代表的靠低成本和低利润将产品卖到海外模式;最后就是以TCL和联想为代表的跨国并购模式。

无论何种模式,都是中国企业的全球范围内寻找提升竞争力途径、拓展全球市场的内驱力使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驱动,本质上来说就是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追求广泛的市场份额的一种市场行为。

障碍重重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瓶颈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失败,海尔收购美泰克的失败,中集集团收购荷兰博格工业公司遭遇反垄断壁垒,不管是通过何种方式国际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背后都是障碍重重。无论国际化是“被逼出来”,还是主动“走出去”,国际化都不是简单的国际化使命所驱使,而是中国优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竞争优势、获取更大发展空间和市场利润的手段。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国际化的过程,参与全球竞争、执行全球管理,如何满足不同国家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如何具备国际技术实力和技术储备、如何打造全球品牌、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等都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瓶颈。在合并阿尔卡特之后,李东生坦言“我们原来的团队显得有些乐观,到去年11月份才发现问题很大,整合效应并没有发挥,企业还是按原来的习惯运作,TCL基本处于失控状态。”也进一步说明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与国际企业的差距不在于规模和技术等外在的因素上,还体现在管理的差距和“人的差距”上。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是管理粗放、人均效率低和管理能力太差,发展中的中国优秀企业,其早期的成功很多都是基于动荡环境中的机会和机遇的把握,而非由于长期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管理、制度、创新和品牌打造。因此,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背后,隐含的是管理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品牌的国际化和人才的国际化。

揭开面纱国际化背后的隐命题

第一,对于企业而言,其最基本的生存手段在于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中,首先一点就是企业市场的国际化,不同的市场,其需求存在不同差异。对于肯德基而言,提供的就是鸡餐产品和肯德基的快餐文化,从肯德基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当中,肯德基会针对中国人的口味特点对产品口味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中国人的口感。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国度,肯德基在自身的物流、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融合不同的文化特征,提供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从而使得肯德基在全球范围快速扩张。

第二,国际化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需要整合不同国度下的企业文化,需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需要将中国长期形成的管理文化和国际市场文化特征相融合。TCL在并购阿尔卡特和汤姆生后,正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TCL的中国经理人在会议谈判,薪金分配,零售渠道等方面遇到了无数困难。中国的管理模式,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同样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采用的沟通方式、激励措施都和国外有很大的差异。基本一致的工作流程、工作制度,会由于不同的文化特征,在执行过程中会有很大的迥异。

第三,姜汝祥在比较中外优秀企业的差距时,曾提出四个关键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企业凭什么凝聚人心?所讲的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问题,显而易见,文化的差异是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而言,其企业文化的整合面临两个不同情况的问题:一是跨国并购或者合作所导致不同企业文化的整合问题;二是国外发展所带来的跨国籍员工的管理问题。对于后一个问题,不同国籍的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度和行为习惯上存在的差异,会导致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困境。需要企业在核心价值观的设置上更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包容性,对于企业而言,你不可能把一个美国员工变得和中国员工一样的性格特征。对于前一个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越来越需要重视的问题,李东生在2005年的报告中指出“跨国并购的关键在于文化整合”,那么如何整合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真正发挥协同效应恐怕是实现跨国并购初衷的核心问题。

第四,因此,企业国际化能否成功,其根本的标准就是打造国际化的竞争力,使得竞争力能否通过市场实现。如何打造国际化竞争力,在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资金实力和国际化人才的同时,隐含其背后的技术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融合的氛围,从这个层面来看,国际化的核心就中国企业是否具有跨文化的整合能力。因为技术可以通过并购、合作买来,但持续的创新能力无法并购;先进的管理模式、制度可以模仿,但是制度背后的效率和执行力无法模仿;国际化人才可以引进,但是留住人才、发展人才的氛围无法引进。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就是并购后的企业文化整合、不同国家、区域市场的文化融合。

“先驱”与“先烈”并存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不归路

随着中国WTO的加入,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全球化趋势只留给我们两条路:要么跨国公司走进来战胜我们,要么我们走出去迎战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已经刻不容缓!国际化竞争优势,更多地源于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从而降低成本、提升品牌、拓展市场。中国企业只有当能够站在全球视角来审视企业发展战略、管理行为时,才可能拥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然而,这样的一种全球视角来审视企业发展战略、管理行为需要的更是需要具有国际化的心胸和气度,需要有跨文化整合的手段和工具。

跨文化 篇7

《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进一步明确“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 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 “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既然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那么英语教师就应当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中各个成员的信仰、观念、风俗、行为、社会习惯等的总和, 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 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 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 它们相互影响, 相互依靠。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 看到西方社会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思维方式等。汉英语言丰富多彩, 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 通过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对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外语教学中, 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

二、文化差异

不同的群体,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 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 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 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 增强文化意识, 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 不断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在下列几个方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简单归纳。

1. 自然环境。

中国人和英国人有关同样的季节的联想是不同的, 原因就在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 属于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夏天最明显的特征是骄阳似火, 炎热难熬。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夏日炎炎”, “火辣夏日”, 夏天总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而英国位于北温带, 属海洋性气候, 夏天明媚温和, 令人惬意。在汉语中的东风使人想到温暖和煦, 西风则让人有种寒风刺骨的感觉;而在英国则相反。两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 感觉也就不同。

2. 生产活动。

英国四周环水, 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故而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 如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 , an odd fish (怪人) , miss the boat (错过机会) 等。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 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 如扛、荷、挑、担、抬、背、驮、负、提、挎等, 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应 (如, 挑土、担水、提箱子) , 细密之极。英语中只有carry一词泛指这个动作。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 大概是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 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 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 会说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flog a willing horse。为什么汉语用“牛”而英语用horse呢?答案是中国人向来用牛耕田种地, 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耕作。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成了两国人的好帮手, 博得了人们的好感, 词语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

3. 称谓、敬语、谦辞。

风俗习惯的差异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称呼、称谓: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例如, 英语中cousin一词, 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 既要说出性别, 又要分出长幼, 不像英语用一个词描述。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 除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 其他的几乎都不用。在英美国家, 人们的相互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违情理, 且不礼貌, 没教养。比如, 小孩子可以不称爷爷奶奶为grandpa和grandma, 而是直呼其名, 这种做法在英美国家却是得体、亲切、合乎常理的, 年轻人称老年人, 只在其姓氏前加Mr., M rs或Miss。他们这些做法体现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像称谓一样, 英语中的敬语、谦辞也远远少于汉语。在英语中, 不管对方年龄多大, 地位多高, you就是you, I就是I, 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等敬语。

在英语中, 这类词较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西方人追求平等, 二是他们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 乐于表现自己, 强调培养个人自信心。受以上观念的支配, 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很大区别。中国人听此类话语后会说一些谦虚的话, 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根据西方人的习惯, 当他们赞扬别人时, 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 否则他们会认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而东方人则比较谦虚、谨慎, 即使心里非常高兴, 也不会坦然认同或接受对方的赞扬。

4. 个人隐私。

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 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等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情况等问题的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It’s raining hard, isn’t it?”“Your dress is so nice!”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 “你今天气色不好, 生病了吗?”“好久不见, 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 要注意身体啊。”如果西方人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等话语, 即使彼此间较熟悉, 也会感到尴尬, 难以回答, 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 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 更不愿让别人干预。

5. 宗教信仰。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 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真实写照。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 如“天公”、“阴阳”、“菩萨”、“太极”、“道”等, 如尊天命、行孝道、听天由命等也可见于日常语言当中。在英国, 基督教为主要宗教, 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 如angel (天使) , monk (僧侣) , religion (宗教) , dean (教长) 等, 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

6. 历史典故。

用典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的典故, 比如中国人会说:“真是马后炮!”“原来是个空城计啊!”西方人则会说:That all Greek to me. (我对此一窍不通) He’s a Shylock. (他是个守财奴) 一谈用典, 对对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大多感到相当费解, 显然这是因为各民族文化不同的缘故。中国人的典故多源于古代名著、民间传说、神话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 如象棋等, 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称, 希腊、罗马神话, 《圣经》中的人物、事件及传统的体育项目, 如美国的棒球、橄榄球等。

7. 思维方式。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 层次井然有序, 其句法功能一看便知。比如,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 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比如, “能走就走, 走不了就放弃, 还怕没办法?”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 好像大量动词杂沓堆上, 句间关系不易看出, 但句子的意思却把它们联系起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 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 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 注重辩证思维。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1. 利用教材, 学习文化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重视对语言知识的讲解传授, 还要关注教材中隐含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知识, 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内容, 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多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如, 称谓、电话用语、道谢、赞扬、致歉等方面与中国人表达的不同之处。还可以就课文中提到的某一典型的西方文化或西方国家和城市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

2. 创设情境, 营造文化氛围。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和谐自然的交流基于一定的情境。因此, 教师应主动创设真实合理的情境,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合作, 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增进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了解。小学生善于模仿, 对表演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所以在教材或阅读中出现反映文化差异的内容时, 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逐步增强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 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墙文化”为教学服务。确定主题让学生制作英语小报, 画一画世界著名建筑, 做一个展示。在这样的环境下, 学生仿佛置身于异国之中, 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除了利用班级资源, 还可以充分调动全校的力量, 定期举办英语活动, 如。英语文化节、英语周等。在活动期间,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影像让学生办英语小报和自编小剧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学生在这种立体多维的情境中, 切身体验国外的民俗民风、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

3. 立足交流, 感受文化差异。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free talk”环节能真正体现交流, 不失为师生间自主、自由交流的“宝地”。那么, 在free talk时,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交流些什么呢?一位教师借班上课, 为了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 教师说:“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today.You can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me.Who can try?…You, please.Good boy.”“How old are you?”教师稍稍犹豫, 说“It’s a secret.”在西方国家, 问别人特别是女士的年龄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我们的学生并不了解中西方的差异, 但是, 通过与教师的交流, 每每得到这样的回答, 学生就能自然地感受到教师没有告诉他年龄的原因, 也就不会继续问这个问题了。Free talk时, 教师还会经常表扬学生:“Your dress is really beautiful.”“Your bag is big and lovely.”有些学生沿袭了中国人事事谦虚的特点, 回答道“No, no, just so so.”这时教师可以反问学生, “Look at my dress.Is it beautiful?”学生一般会回答:“Yes, it is very beautiful.”教师答:“Thank you.”通过这样的交流实践和体会, 学生会逐渐感受到中英文化的差异所在, 为形成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准备。

4. 拓展词汇, 体会文化含义。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语中许多词有丰富的含义, 教师可以利用词汇教学对其进行延伸。颜色词是十分典型的一类。英语中的颜色词大多含有其他含义。比如white 1ie表示“善意的谎言”;green-eyed不是绿眼睛, 而是“忌妒、眼红”的意思;在汉语中红色是十分喜庆的颜色, 而在英语中be in red表示“财政赤字、负债累累”;蓝色在英语中多表示“忧郁、沮丧”, I’m in blue today.表示“我今天情绪十分低落”。除了教授英汉词语间的差异外, 教师还可以结合谚语拓展“言外之意”。比如在学到dog一词时,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关于狗的简单谚语, 如,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Every dog has its lucky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He is a lucky dog. (幸运儿) 再比如black Friday意为“黑色星期五”, 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语言学习是以交际为目的的。为达到此目的, 学生不但要学习语言本身, 更应该了解以文化为基础的交际形式。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当前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 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 篇8

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 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特殊性表现为: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 人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另一方面, 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 语言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语言是文化信息的一种载体, 任何一种语言都含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的印记, 这种民族文化印记跟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有密切关系。文化与语言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决定了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必然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第一, 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第二, 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 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 (Cultule shock) , 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第三, 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

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内容

跨文化交际主要研究有关语言世界观、价值观、言语行为的文化特征和非语言交际。所谓世界观, 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 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来看, 东西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认为, 人应该主宰自然, 自然是人的征服对象, 人类可以利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战胜自然, 人是万物之中心。与此对应, 东方文化认为, 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 人与自然紧密相关, 人类不是改造自然, 而是适应自然, 利用自然的条件为人类服务。所谓价值观, 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 它会将人的行为引至某个方向。因此, 价值观就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干。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 什么行为好, 什么行为不好, 都是受这个价值观的支配的。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人们很难得把握住它, 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 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对于隐藏在文化深层里的价值观是回避不了的, 人们恰恰是通过了解价值观的不同, 来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这是因为,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问题时, 往往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发生对立的时候。关于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 这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又一重要课题。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 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 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 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换言之, 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设想一下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吧。有许多句子直译过去要么不通, 要么不符合对方的社会、文化规则而不被理解。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 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 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 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从人的身体特征到身上穿戴的服饰品, 从搽的香水的味道到身体内散发出的体气, 从声音的高低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 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 这些都是非语言交际的因素。文化的角度理解的差异, 直接影响非语言行为的差异。如赠送礼物, 西方人习惯于当面拆封欣赏;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 认为当面打开礼物是很不礼貌的。背景知识的比较与思考,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化差异, 转换角度思维, 促进英语学习。

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近些年来, 在一个英语专业各类统测中, 特别是在高级英语测试中, 跨文化的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 将外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加恰当一些。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 有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阅读, 就可以应付考试, 但是, 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出现问题。中国人跨文化交际的问题点归纳出来如下:

1、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

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很差, 就连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差, 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2、学习方法陈旧,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 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 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信息的接收, 忽略信息的发出。

3、综合语言能力较强, 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 缺乏社会技能。

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 文化障碍便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 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 甚至造成交际失败。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 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 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他的语用失误, 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 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的危险性也最大。人们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低,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个学习外语的问题。他们觉得, 只要会外语, 剩下的凭常识、按习惯就可以解决。然而, 常识这个东西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四、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principle of adaptability) 指语言文化知识教学应适应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语言水平。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因地制宜地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还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 既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水平, 也不能低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文化知识教学如果超越了学生的实际, 不但不利于学生理解, 还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 妨碍语言知识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样, 远远低于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文化知识介绍也不具挑战性, 没有趣味性。

五、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 使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学好一门外语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掌握好语言本身, 这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二是要了解与该语言有关的各种文化背景、社会知识。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 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 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 就无法正确理解和正确运用外语。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 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实际内容的理论分析, 指出跨文化交际折射语言教学中诸多非语言 (extralinguistic) 情形, 对这些语言之外的内容的研究将在英语教学中, 特别是高年级英语教学中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应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知识能使学习者将语言知识成为帮助他们交流的工具, 真正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文化,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黄奕, 马琼.美国文化探奇[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

跨文化 篇9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语言规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最早出现美国人Edward Hall的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顾名思义,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然而, 各国的文化起源和发展不同, 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模式和特点也很不相同。在交际当中, 人们往往倾向于本民族的语用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等来判断、解释和评价对方的言行, 致使对方难以沟通而产生误解甚至隔阂, 从而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而这些阻碍大都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造成的。

二、语用失误的分类

王德杏指出, 跨文化交际中涉及语言规约和文化规约, 而逾越这两类规约是导致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

1.逾越语言规约的语用失误

这一类的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词汇层、句法层。在词汇层面, 语用者误将汉英词汇一一对等, 认为英语词汇在文化内涵及外延上完全等同于汉语, 误将汉语的使用情况带入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语用禁忌语就是一类。汉语和英语里都有“龙”这个词, 但它在英语的文化内涵与汉语文化内涵完全不同。在英文化中, 龙是能喷火的怪兽, 在中世纪是罪恶的象征;而在汉文化中龙是吉祥、权利和力量的象征, 所以中国人呢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由此可见, 龙在中国人和英国人的心理反应上是截然不同的。在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时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You must want your son to be a dragon”其后果自然可以想象。Geoffrey Leech在《语义学》一书中指出英语词义分为: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等七种。英语学习者很少注意从上面七种语义表现形式区分同义词, 有时甚至不假思索就滥用。例如, 某外教布置一篇题为“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的作文, 一同学在文中多次使用“communication”之后觉得有些乏味, 便将改用的地方换为“intercourse”, 外教阅后甚是尴尬。虽然“intercourse”与“communication”的语义成分有着共同的部分, 但在英文含义里有“sexual intercourse”的联想意义。

在句法层, 语用者“不懂得英语的表达方式, 套用母语的表达结构;滥用完整句, 忽视完整在特定场合下带来的特殊含义;混淆同义结构的不同使用场合”。有一批外国人到某校参观, 欢迎他们的中国学生说“I’m afraid you must have had a tiring journey”, 这是按照英语句子“您一路辛苦了”直译过来的。译成英文后在语法上是绝对正确的句子, 可是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很不自然。因为这种场合下, 英语使用的寒暄语往往是“Did you have a good trip”或“Did you enjoy your trip”。

2.逾越文化规约的语用失误

每个社会都有一套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例, 我们理解的个人主义与英美人士的理解不同。他们的个人主义包含“独立、自主、进取”的积极意义。而我们的个人主义带有利己主义的色彩。在西方文化里, 个人的年龄、收入等都属隐私范围;而在中国这些都可以随便交谈, 现实对对方的关心和友好。所以“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salary”“Are you married”这些“social noises”在中国文化里是适宜且恰当的。而在英美文化里则应极力避免。

汉文化人的思维方式是马虎笼统不求精确, 同时中国人与英美人相比长于理性短于理智, 反映在语言习惯上就是不给人以明确答复, 回答含糊其辞。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教导做人要稳健、含蓄。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位赴美访问的学者在接受导师的邀请到导师家用餐时, 这位学者在电话里这样答复:“Thank you! I will try to come.”这位导师急起来, 干脆问:“Yes or No?”可是这位学者仍是说:“Thank you, I’ll try.”结果这位导师仍没明白这位中国学者是否接受了他的邀请。显然中国学者从自己的习惯出发, 以得体的汉文化方式表达了在接受他人邀请时所表现出的应有态度, 但是使用的却是代表另一种文化的语言——英语, 所以美国导师很难从自己的文化背景推导这位学者的含义。

三、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从以上语用失误的实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语言规约和文化规约不是两个分离的部分而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体现, 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的, 这种交际必然是跨文化的, 所以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极其重要。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由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组成。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 应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基础。

其次, 作为老师在讲授教材时, 应通过使用教材及时引导学生了解母语和外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了解语言中所隐含的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

再次,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我意识, 这是理解异文化的基础, 也是文化能力的基础。理解自己的文化模式可以增加对异文化的敏感性。文化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 它包含语言能力。文化能力的形成要靠个人用心去体会生活和汲取各种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注重文化渗透实现跨文化交流 篇10

一、跳出“功能意念+结构”的框架, 注重语篇语境

语言的意思取决于它的出现位置, 也取决于不同的语言元素与紧随其后的元素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用什么词汇很多情况下由我们说话的语域决定.语域指的是我们谈论的主题和希望所采用的语气 (比如说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

案例:It′s warm in here这样的句子, 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传达不同的意思.

a.两个人从很冷的地方走进来, It's warm in here, 表达一种满意或高兴.

b.下面这段话是两个人准备好要去参加聚会.

A:We can leave the ice here till we need it.

B:It′s warm in here.

A:Is it?OK, then, let′s find some-where else.

It′s warm in here在此处的作用是反对A的建议.

上述案例表明, 真正的语言得体性表现为在对话中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这不仅取决于对句子结构的理解, 更取决于对大的语篇语境的理解.

二、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 关注语言背后的东西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表达和传播文化的工具.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在英语教学中, 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课程标准提出的文化意识教学, 反映在目前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就是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龚亚夫教授指出, 我们现在英语教学中所介绍的文化还是浅层的、浮于表面的, 我们看到的文化只是冰山一角, 而很多深层次的东西在我们的教学中根本没有涉及到, 比如communication, style, beliefs, attitudes, values等.而教学中的语言任务是可以影响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的.

例如, turn the tables (on someone) 这个短语和“桌子”没什么关系, 它的意思是to suddenly take a position of strength or advantage that was formerly held by someone else (反败为胜, 转弱为强) .请看例句:She played badly in the first set, but then she turned the tables on her opponent and won the match.

又如“take something with a grain of salt”是“对某事有保留、持怀疑态度”的意思.“I′d like to take it with a grain of salt”, 是说对这种草药的神奇疗效表示怀疑, 而不是说要“放些盐再吃”.

英语文化小故事可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东西, 使他们不只停留在每个单词的字面意思.只有在理解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基础上, 语用的得体性、对交流对象情感的感受, 以及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才能够得到发展, 交流才能够顺利进行, 语言的综合能力也才能得以真正提高.

三、研究学习材料, 关注学生, 提高英语教育的人文性

英语教学经历了由关注语言结构、语言功能, 到关注语言学习者学习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研究语言学习功能、学习材料, 关注语言学习者, 即把英语作为教育人的工具,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用英语教育学生做有国际视野、具有平等交往能力的人.英语教师要形成新的语言观、语用观, 要把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 明确语言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在教育过程中, 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的能力.

上一篇:三维动画教学下一篇:商业空间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