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术护理

2024-05-01

胃肠减压术护理(精选十篇)

胃肠减压术护理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06月至2008年12月,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普外科共行胃肠减压术320例, 其中, 男174例, 女146例;年龄最大的80岁, 最小的3岁;其中, 肠梗阻106例, 胃癌42例, 胰腺炎38例, 胆石症134例。患者中胃肠减压时间最长的为30天。

1.2 适应症

术前准备:腹部手术, 特别是胃肠手术, 术前、术中持续胃肠减压, 可防止胃肠膨胀, 有利于视野的显露和手术操作;预防全身麻醉时并发吸入性肺炎;也可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的治疗, 术前留置较粗的鼻胃管, 每天以温生理盐水洗胃, 连续3d, 直到洗出液澄清, 以减轻胃粘膜水肿;术后应用有利于腹部手术切口及胃肠吻合口的愈合。

1.3 胃肠减压的方法

先将患者取半卧位或斜坡位, 然后清洁鼻腔, 充分准备后, 选择质量好、刺激小、型号适宜的硅胶管, 用石蜡油充分润滑全管后, 将胃管从一侧鼻腔轻轻地、均匀地插入患者胃内, 边插入嘱其边吞咽, (胃管插至咽部时, 嘱病人头稍向前倾并作吞咽动作, 同时将胃管送下。若恶心严重, 嘱病人深呼吸, 待平稳后在继续插入已量好的长度。用注射器抽净胃内容物, 接上胃肠减压器) 。同时耐心告诉患者不要紧张、放松心情, 待插入所需要的长度后, 一般为55~65cm, 且确定在胃内后妥善固定。最后用胶布将管固定于上唇颊部, 连接胃肠减压器, 无减压器者, 用注射器每半小时抽吸一次。若抽不出胃液, 应注意胃管是否盘曲鼻咽部, 如没有盘曲, 可注入少量盐水冲洗, 观察是否通畅。或注入少量空气同时听诊上腹部, 以证实管的位置是否已插入胃内。

1.4 注意事项

胃肠减压期间, 病人应停止饮食和口服药物, 若需从胃管内注入药物, 应夹管1~2h, 以免注入药物被吸出。中药应浓煎, 每次100ml左右, 防止量过多引起呕吐、误吸。要随时保持胃管的通畅和持续有效的负压, 经常挤压胃管, 勿使管腔堵塞, 胃管不通畅时, 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并及时回抽, 避免胃扩张增加吻合张力而并发吻合瘘。胃管脱出后应严密观察病情, 不应再盲目插入, 以免戳穿吻合口。

2 护理

2.1 置管前的评估

置管前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心理状况、疾病情况及鼻腔有无畸形, 鼻中隔有无偏曲, 了解施行胃肠减压的目的, 置管前告知患者置管的重要性, 多与其交谈介绍置管的方法,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取得患者的合作。

2.2 置管时的要点

针对普外科患者的特点及病人具体情况, 成年人一般适用18#, 少数人16#;置入长度一般为55~68cm, 即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部, 加上鼻尖至发际的长度;因为插管在55cm 以上者, 才能提高胃肠减压的效果, 引流出较多的胃内容物, 患者腹痛、腹胀的症状减轻明显;恢复排气、排便的时间缩短。插管深度在55cm以下患者, 引流出胃液量少且腹胀症状减轻较慢。

2.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贯穿于胃肠减压前、中、后整个过程, 心理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操作和留置胃管的时间;大多数患者及陪员一提要插胃管, 内心紧张、惧怕、难受, 不能接受。因此, 需先告知他们插胃管的必要性和目的、意义, 强调胃是“救命管”不是可有可无之物;告知患者如不插管可能带来的后果, 要让他们从主观上接受;同时暗示陪员协助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使患者能消除心理恐惧, 插管时嘱其一定要配合好。

3 置管后护理

3.1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需告诉胃肠减压患者必须禁食、禁水, 同时要耐心详细地解释, 置管后咽部可能出现不适, 指导患者当口渴难忍时, 可用湿棉签湿润口腔的方法, 来减轻患者的口渴感。

3.2 妥善固定保持有效引流

插管后用毛巾擦干净局部, 妥善固定;巡视病房时如发现胶布松动, 及时更换。注意引流是否通畅, 定时行胃肠减压, 每2h一次;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者应考虑引流不畅, 及时检查原因, 调整角度或长度, 同时检查是否堵塞, 必要时更换。

3.3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一般为无色状液体, 每天的引流量为1500~2500ml/d;胃手术后胃液是红色或暗红色, 或咖啡色;胆石症患者胃液为草绿色;肠梗阻患者胃液为淡黄色;如胃内流出大量鲜红色液体, 说明有胃出血, 需立即报告大夫;每天引流情况须记录并交班。

3.4 拔管前的护理

拔管前要取得患者合作, 拔管时, 应停止负压吸引后再拔出, 以防损伤消化道粘膜;先将胃管折叠捏紧, 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 拔到咽部处快速拔出, 及时清洁患者口腔、鼻腔及面部。

3.5 观察胃肠减压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腹部手术后, 当病情好转, 无明显腹胀, 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后应及时停止胃肠减压。拔管时, 应先将吸引装置与减压管分离, 钳闭减压管, 嘱病人屏气, 迅速拔除减压管。并于术后12h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 并适当增加活动量, 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3.6 雾化吸入

每日给予雾化吸入和插管鼻腔滴石腊油, 以帮助痰液咳出和减少胃管对鼻粘膜的刺激, 减轻病人咽喉部疼痛。鼓励病人深呼吸, 有效咳嗽排痰, 预防肺部并发症。

3.7 口腔护理

在禁食期间, 要做好口腔护理, 观察口腔粘膜有无溃疡, 防止口腔炎、腮腺炎。口腔不洁可能成为术后吻合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因禁食等因素, 细菌容易在口腔内滋生繁殖, 易引起吻合口感染, 所以做好口腔护理至关重要。如有以上症状, 及时通知大夫及早处理。

4 注意事项

1) 当胃管插至咽部时, 嘱患者头稍向前倾, 并作吞咽动作, 同时将胃管送下, 若患者恶心严重, 告诉患者深呼吸, 待平稳后继续再插入。

2) 若抽不出胃液, 应注意观察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及鼻咽部。

3) 操作要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若引起呛咳、呼吸不畅, 应考虑误入气管, 应立即拔除, 予以重新插入。

4) 如引流出胃肠液过多应注意有无体液不足和电解质的平衡, 结合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调节输液量。一般胃肠术后6~12h内可由胃管引流出少量血液或咖啡样液体, 以后引流液颜色将逐渐变浅。若引流出大量鲜血, 病人出现烦躁、血压下降、脉膊增快、尿量减少等, 应警惕有吻合口出血。

对肠梗阻病人, 密切观察腹胀等症状有无好转, 若引流出血性液体, 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对有消化道出血史的病人, 出现有鲜血引出时, 应立即停止吸引并积极处理出血。胃肠减压的同时, 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 对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阻塞及身体极度虚弱者要慎用。

5 护理体会

胃肠减压术是普外科不可缺少的护理操作方法, 如果胃管进入患者胃内的深度为55cm以下, 虽然起到减压的效果, 但只能抽出少量的胃液或者少量黏液, 听诊胃中有气过水声, 虽证明胃管在胃内, 但术后减压效果不佳, 往往患者出现腹胀, 胃蠕动恢复较慢, 使置管时间延长。插管深度在55~65cm时, 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 患者腹胀明显减轻, 其效果明显。测量方法可由传统法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长度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为55~65cm。术中要注意观察胃管顶端正好在胃窦部, 侧孔全部在胃内, 有利于引流。胃肠减压术适用于临床各种胃部疾病而需要排出胃内容物的患者, 对于胃肠道肿瘤、肠梗阻、胰腺炎、胆石症等手术患者, 术前必须都要留置胃管。总之, 护士在为患者插管时, 要尽量提高插管的一次性成功率,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置管前后的护理, 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插管并积极配合, 力争达到理想的治疗与护理效果。

摘要:探讨胃肠减压术引流患者胃内积液、胃肠道内积气及减轻腹胀的临床护理效果;对2006年06月至2008年12月320例患者行胃肠减压术的护理方法与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插管深度在5565 cm之间时, 吸出的胃液引流量逐渐增多, 患者腹胀情况明显减轻, 而且与常规插管深度在55 cm以下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1) ;采取合理插管深度, 胃肠减压与有效的临床护理, 能够加快患者功能恢复, 减轻或者痛苦。

关键词:胃肠减压,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陆晓霞.护理学, 1999 (14) .

[2]黄兰芳.护理学, 2008 (11) .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篇2

【评估】

1、患者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胃肠减压的目的

2、患者鼻腔情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粘膜有无炎症、肿胀,有无息肉等。

3、患者有无人工气道。

4、患者有无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

5、患者有无凝血障碍。【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盘内盛:一次性杯子(内盛凉开水或生理盐水)、治疗巾、一次性胃管、一次性20ml注射器、消毒弯盘一套(内有纱布2快)别针、消毒润滑剂、棉签、胶布、压舌板、听诊器、胃肠减压器、PE手套、手电筒、快速手消剂、软尺、污物缸、必要时备血管钳。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体位: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 【方法】

处置医嘱→评估→转抄至治疗单上→携用物(电筒、手消、治疗单)评估

核对床尾卡、姓名→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患者:张宁。护士:张宁,你好,你看你马上就要进行手术了,在进行手术前呢我们根据医嘱要给你进行胃肠减压,胃肠减压呢就是将胃管从你的鼻腔放入到胃内,通过胃肠减压可以吸出你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这样可以增加你手术的安全性,也可以增加你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护士:你以前做过消化道手术吗?有没有什么凝血障碍疾病?有没有做过鼻腔手术?患者:没有。

手电筒检查鼻腔→嘱患者吹气(双侧)→手消。环境安全、安静、清洁,光线适宜,适合操作。

携用物到床旁→再次核对并解释(张宁,你看用物已为你准备好了,现在我就给你进行操作了,在操作过程中你有什么不舒适请你一定要及时告诉我)→测量胃管应插入的长度 →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 →手消→取棉签→清洁鼻腔 →颌下垫治疗巾→检查并打开弯盘放于患者嘴角→准备润滑剂 →打开一次性胃管、注射器放入弯盘 →戴手套,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并夹闭胃管末端 →润滑胃管前端 →左手托住胃管 →右手持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张宁,我现在就要给你插管了,在插管过程中你要是恶心,可以张嘴哈气或者深呼吸)→插至10~15cm(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插管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呼吸)→插胃管至所测量的长度 →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三种方法:回抽胃液、带听诊器放于胃部,同时向胃内注入空气,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有温水的杯子内,如果无气泡逸出证明在胃内)→脱手套 →妥善固定胃管 →手消→检查胃肠减压器外包装,连接胃肠减压器(先连接别针,连接时反折胃管末端)→固定胃肠减压器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整理床单元 →手消 →交代注意事项(张宁,胃管已经为你放好了,有没有什么地方不舒适?患者:没有。护士:在胃肠减压期间要禁饮禁食,注意不要使胃管滑脱,翻身时要避免使胃管折叠、受压、扭曲,下床时要妥善固定胃肠减压器,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注意扶住胃管,好的,你还有什么需要吗?患者:没有。护士:如果你有什么不舒适请你按床头铃叫我,我也会定时来看你的,谢谢你的配合,祝你手术成功)推车回治疗室 →处理用物 →洗手,脱口罩 →记录。【理论提问】

1、胃肠减压的目的是什么?

答、利用负压作用,将胃肠道中积聚的气体、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压力。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增加手术安全性;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断。

2、为昏迷患者做胃肠减压时应注意什么?

答、为昏迷患者插入胃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至咽喉部时(15cm左右),左手托起其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在口腔中。

3、插管过程中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时如何处理? 答: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4、测量胃管置入长度的方法。答:(1)鼻尖到耳垂及剑突的距离。

225例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观察 篇3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行胃肠减压患者225例的临床资料,对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本组225例胃肠减压患者,220例一次留置胃管成功,一次留置胃管成功率97.8%(220/225),4例脱落,1例自行拔除胃管。

结论:胃肠减压应加强心理护理,护士应熟练掌握插管技术,在胃肠减压期间应细致认真观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疾病的痊愈。

关键词:胃肠减压插管护理观察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45-02

胃肠减压是消化系统疾病、胸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一种重要的配合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物理方法,将胃管自患者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帮助病人将聚集在胃肠道内的气体、液体排出,达到减轻患者胃肠道内的压力与张力的目的,从而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得以尽快促进修复[1]。为了进一步提高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质量,现将我院近年来225例胃肠减压患者护理观察及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行胃肠减压的患者225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83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0.6岁。胃肠道手术45例,胃癌10例,胆道手术35例,胆囊切除20例,胰腺炎30例,肠梗阻患者22例,肠梗阻非手术病人42例,其他腹部手术21例。

1.2胃肠减压的方法。①插胃管前进行宣教及心理护理,由于疾病对患者身心上已造成痛苦,胃肠减压又是一种难耐受的治疗方式,患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反应,对护理操作常不愿配合。因此要稳定患者情绪及宣教改患疾病的相关知识,说明留置胃管胃肠减压的目的、价值以及施行的基本步骤,让患者知晓留置胃管胃肠减压的大概时间,护士以和蔼的态度加强与患者沟通,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及孤独感,满足他们对关爱的需求,从而使患者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2]。②根据患者病情及年龄选择合适的胃管,通常选用14~16号硅胶胃管,用石蜡油充分润滑,润滑的长度为需要的插入的长度,一般成人插入深度约为55~60cm,将胃管从一侧鼻腔轻轻的均匀的插入患者的胃内,插管动作要轻稳迟以免损伤黏膜,待插入所需长度确定在胃内后妥善固定,插管过程中发生呼吸困难发钳等症状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插。

2结果

本组225例胃肠减压患者,220例一次留置胃管成功,一次留置胃管成功率97.8%(220/225),4例脱落,1例自行拔除胃管。

3讨论

胃肠减压是外科护理工作中经常运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胃肠减压可以降低患者胃肠道内的压力,防止胃肠道扩张,减轻吻合口张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3]。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肠梗阻、食管、胰腺炎、胃肠穿孔、胃肠道手术后及胆囊、胆道、手术后的患者均为适应证。

护理措施:

3.1一般护理。①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留置胃管期间,重视口腔清洁卫生,在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2次/d,这样有利于稀释痰液帮助咳出,还能湿润温暖患者咽喉部,减轻疼痛,预防咽喉炎的发生。观察患者鼻腔情况,可以用生理盐水棉棒清理鼻腔,温毛巾擦拭鼻翼、如有脓性分泌物或局部红肿疼痛较明显时,更换胃管至对侧或拔出胃管,或局部应用润滑剂或抗生素软膏。②留置胃管期间,向鼻孔处滴石蜡油,每日1次。减小胃管与鼻黏膜的磨擦,减少不舒适感。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4]。

3.2固定胃管和负压引流器。妥善固定胃管外,保持有效引流,还应每日更换医用胶布重新固定,防止胃管滑脱,固定插管后要用干毛巾将鼻翼上的油脂擦洗干净,以免影响胶布黏贴效果。自行脱出主要原因:①鼻胃管固定不妥,胶布成为活环。传统的方法是将胶布绕管缠绕360°,然后交叉粘贴在上唇面颊部。缺点是缠绕鼻胃管的胶布易受鼻涕浸湿,形成活环,上唇面颊部皮肤分泌的油渍易造成胶布失去粘性而脱落。②鼻饲治疗或胃管内注药时因操作不当或病人不注意或活动时均可导致鼻胃管脱落。本文有4例因胶布黏贴不牢固而脱落。

3.3置管后的护理。护士应加强巡视,在每次巡视病房时,如发现胶布松动,要及时更换。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对患者出现诸如恶心、呕吐、腹胀者等不良反应时,应首先考虑到引流不畅,及时检查原因,调整角度或长度,检查是否出现堵塞,必要时应立即更换。

3.4护理观察。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引流的量、颜色以及性状,做好各项指标的记录,引流液一般为无色状。胃手术后的胃液,一般呈红色或暗红色;陈旧性血液为咖啡色;胆石症患者胃液为草绿色;肠梗阻患者胃液呈淡黄色;当胃内引流持续出大量鲜红色液体时,说明有胃出血,需立即告知医生处理。对于胃管机械性刺激引起咽喉不适肿痛,可用西瓜霜剂加生理盐水1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充分摇匀进行局部喷雾3~5次/d。对于置管引起的患者情绪变化,护士可指导患者多听音乐或做深呼吸等,加强心理护理,积极主动的关心问候患者,缓和不良情绪,分散其注意力。另外应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输液速度,若出现电解质紊乱迹象,应与医生联系并及时纠正。

3.5拔管后护理。患者术后48~72h肠蠕动逐渐恢复、肛门有排气、无腹胀、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好后告诉患者,根据医嘱可拔除胃管。拔管前先将胃管折叠捏紧,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拔到咽部处快速拔出,及时清洁患者口鼻面部。注意事项:当胃管插至咽部时,嘱患者头稍向前倾并作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下。擦净鼻孔及面部胶布痕迹,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置,防止损伤食管黏膜[5]。

总之,胃肠减压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一项基础护理,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熟练掌握插管技术,在胃肠减压期间应细致认真观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疾病的痊愈。

参考文献

[1]杨爱玲.留置胃管的心理护理.现代实用医学[J],2001,13(3):120

[2]舒永贞.胃肠减压病人适量饮水的观察与护理.职业与健康[J],2003,19(6):152

[3]郅淑棉.對胃肠减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河南外科学[J],2006,20(03):145

[4]林春丽,司梦.胃管胃肠减压病人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J],2002,18(05):61

胃肠减压术患者60例护理干预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2013年2月我院诊治121例胃肠减压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 和观察组 (护理干预) 。61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36例, 女25例, 年龄38.0岁~85.0岁, 平均年龄 (56.0±5.0) 岁;60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34例, 女26例, 年龄39.0岁~84.0岁, 平均年龄 (56.5±5.0) 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 维持清洁、安静的病房环境, 将温度、湿度调节到适宜状态。胃肠减压期间, 液体石蜡润滑口唇, 做好口腔护理, 勤擦身, 做好皮肤的清洁、干燥, 协助患者翻身, 减少术后体位不适等症状。鼓励患者咳嗽, 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浅咳嗽, 促进患者排痰, 必要时, 应用药物及雾化吸入治疗。

1.2.2 观察组

采用护理干预, (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多沟通, 了解其心理状况, 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 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和压力, 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加强宣教[2]:详细讲述疾病相关知识、胃肠减压术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对胃肠减压术的认知能力和程度, 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 (3) 固定胃管:检查胃管插入深度, 并做好有效的固定, 交接班时, 仔细检查, 并做好相关记录。为了避免胃管脱出或意外拔管, 夜间加强巡视, 针对躁动不安等不配合治疗患者, 做好床旁看护, 必要时, 可进行肢体约束; (4) 不适症状护理:针对恶心、呕吐、口干、鼻咽部疼痛等不适症状, 针对性给予处理, 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1.3 观察指标

对2组不适症状 (恶心、呕吐、口干、鼻咽部疼痛、排痰不畅) 、自行拔管发生率, 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 焦虑自评量表总共20项, 每项以1~4分评分, 总分20~80分, 标准分=总分×1.25。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不适症状、自行拔管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不适症状 (恶心、呕吐、口干、鼻咽部疼痛、排痰不畅) 、自行拔管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2组SAS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SAS评分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3 讨论

胃肠减压术作为比较常见的临床基础护理操作, 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插管、拔管技术, 胃肠减压期间, 密切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主管医师, 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胃肠道术后多采用胃肠减压术, 其可有效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 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及患者的预后。胃肠减压术治疗的同时, 也会相应增加患者的不适症状及焦虑情绪。护理干预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并讲解胃肠减压术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预后情况等, 增加患者对胃肠减压术的认知能力,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做好胃管的有效固定, 避免自行拔管的发生[4]。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不适症状、自行拔管发生率、SAS评分均明显降低。总而言之, 对于胃肠减压术患者,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减压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 郑旭初.225例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 (12) :345-346.

[2]陈谦.普外科胃肠减压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 (4) :139.

[3]付俊, 付成华.舒适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的应用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 2012, 41 (6) :653-654.

胃肠减压及护理常识 篇5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

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中用途广泛,如肠梗阻、胃肠穿孔、食管、胃肠道手术后及胆囊、胆道手术后的病人均为适应证。

( 二.)胃管引流并发症

胃管是腹部外科极为常用的引流管,长期应用也会引起并发症。

(1)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胃管引流可导致病人消化液大量丢失,使Cl-、H+、K+减少,当胃管插至幽门以下的消化道,或有胆汁、胰液逆流时,Na+可减少。

(2)呼吸道感染:胃管放置后,可干扰通气,影响咳嗽、咳痰,容易引起病人肺部感染。

(3)经口呼吸:因鼻孔内有胃管,使一侧鼻腔通道受阻,影响经鼻呼吸,患者不得已经口呼吸,可引起口咽部干燥,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腮腺炎等。

(4)鼻孔溃疡及坏死:如果胃管长期置于一侧鼻孔而不改变胃管的位置,可压迫侧鼻腔黏膜或软骨,从而引起溃疡及坏死。

(5)胃内容物及胆汁反流:也会引起食管炎和食管狭窄,导管本身还会引起食管膜的侵蚀和糜烂,甚至出血。

(三).胃肠减压护理

(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

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出,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一般置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

(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

(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液总量。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判断胃内有无出血情况,一般胃肠手术后24小时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天后逐渐减少。若有鲜红色液体吸出,说明术后有出血,应停止胃肠减压,并通知医生。引流装置每日应更换一次。

(5)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

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6)观察胃肠减压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12小时即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7)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以减少刺激,防止病人误吸。擦净鼻孔及面部胶布痕迹,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置。

(四)、胃肠减压的 治疗作用:1、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单纯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可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从而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运;也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非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时经胃肠减压管灌注去甲肾上腺素的.冰生理盐水,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禁食和胃肠减压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一般为2~3周,通过胃肠减压可减少胰泌素和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的分泌,减少胰腺外分泌,并减轻胃潴留和腹胀;胃肠减压也是治疗急腹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减少胃肠液积聚,减少消化液自穿孔部位漏出,减轻腹胀,改善胃肠道供血,有利于胃肠蠕动的恢复,亦有利于麻醉和手术的安全;胃肠减压还可

用于急性胃扩张、胃出血、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及腹部大、中型手术,尤其是作消化道吻合术者,可减轻肠道的张力,防止胃过度膨胀,减

轻吻合口张力,促进吻合口的愈合。

3、给药:在许多急腹症的非手术治疗或观察过程中,可通过胃肠减压管向胃肠道灌注中药;同时在腹胀严重频繁呕吐时,胃肠减压可

促进胃肠排空,有利于内服药物的输注吸收。

(五)、胃肠减压的注意事项 :1、应用前应了解病人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严重的食道静脉曲张、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发生损伤。2、插管时应注意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否适宜,插入过长胃管在胃内盘曲,过短不能接触胃内液体,均会影响减压效果。3、据临床观察,传统法插入深度为45~55 cm,术后胃肠减压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有腹胀不适感。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内的深度为55~60 cm。要使导管侧孔完全达到胃内,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插管深度必须在55 cm以上。对以往插管回顾,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时仅抽出少量粘液而无胃液抽出,听诊胃中有气过水声,虽证明胃管在胃内,但术后减压效果不佳,患者出现腹胀,胃蠕动恢复慢,使置管时间延长。将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增加10~13 cm,达到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胀明显减轻,其效果明显。测量方法可由传统法

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长度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为55~68 cm,术中观察胃管顶端正好在胃窦部,侧孔全部在胃内,有利于引流。作肠内减压时,若估计长度已达肠腔,但未抽出肠液时,可将减压管插至胃的长度再细心缓慢插入,动作轻柔,直至成功。4、食道癌手术日晨常规置胃管时,通过梗阻部位困难时不能强行插入,以免

食管穿孔。可将胃管置于梗阻部位上待手术中直视下再置于胃中。

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长度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为55~68 cm,术中观察胃管顶端正好在胃窦部,侧孔全部在胃内,有利于引流。作肠内减压时,若估计长度已达肠腔,但未抽出肠液时,可将减压管插至胃的长度再细心缓慢插入,动作轻柔,直至成功。4、食道癌手术日晨常规置胃管时,通过梗阻部位困难时不能强行插入,以免

胃肠减压术护理 篇6

【关键词】胃肠减压;舒适度;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96-01

胃肠减压是普外科消化道手术常用技术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自口腔、鼻腔插入胃内吸管,利用负压吸引、虹吸原理,吸除气体、液体,减轻胃肠压力,预防腹胀,改善胃肠动力学,最终有助于伤口愈合、预防胃肠动力紊乱等消化道不适与并发症、促胃肠功能恢复[1]。胃肠减压尽管操作简单,但护理难度大,置管困难、引流失败、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患者不适感较强是致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2]。为此,某院制定、落实一套针对性护理干预计划,以提高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保障胃肠减压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4年8月,普外科留置胃肠减压2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5例,女37例,年龄18~75岁,平均(53.2±6.1)岁;原发病:胃溃疡、胃癌114例,肠梗阻72例,急性胰腺炎59例,结直肠癌37例。纳入标准:①非危重症,非ICU停留;②未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胃肠道并发症;③年龄≥18岁;④留置胃肠检验时间≥1d;⑤均具有胃肠减压指征;⑥知情同意;⑦认知、精神均正常。退出标准:①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②发生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无法配合研究;③误漏诊,转院,死亡。采用数字随机插入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141例,两组患者试验后无退出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原发病类型与手术类型、耐受评估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基础护理,做好导管脱出、移位预防,合理固定导管,密切观察,每隔3h评估胃管通畅情况,必要时进行冲洗,观察记录引流量、性质,以判断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同时做好饮食护理,若需用药,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注药。做好口腔管理,湿化气道,必要时雾化吸入。

1.2.2干预组

(1)心理干预:①详细介绍胃肠减压作用、可能感受、留置时间,指导患者基本的自我管理方法,情绪控制方法;②心理护理贯穿于胃肠减压的始终;③强调自我管理、配合重要性,强调胃管在预防并发症、保障安全的重要性;④术前,安排合理吞咽、插管配合呼吸等術前训练;⑤鼓励家属陪护,做好心理支持;⑥针对已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及时进行沟通,落实陪护制度。

(2)躯体干预:①做好体位管理,术前即指导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在不影响胃管留置情况下调整体位,以获得满意的舒适度;若患者术后昏迷、主诉能力差,应通过患者表情,选择合适卧位,一般以侧卧位为宜;②在留置时,指导患者节律吞咽,以眨眼等面部表情表示是否有恶心等不适,若有则放缓进管速度,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慢呼吸速度或屏气,采用抚触等皮肤接触,促患者镇定镇静;③必要时,可口服少量液状石蜡油,也可在胃管端涂抹乳膏;④轻柔操作,顺势推动导管滑行,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④留置胃管后,还可配合局部按摩、药物镇痛、皮肤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落实各项预防便秘措施;⑤提高环境管理标准,做好家属管理,创造、维持安静、明亮、整洁、温馨的病房环境,做好防寒保暖、床位清洁、噪音控制;⑥指导患者学会传达不适感受。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率、呛咳率、咽痛率低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肠减压是一项保障患者治疗安全的技术手段,尽可能降低置管失败不利因素是医院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而患者不适是致置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置管减压所致患者不适还可能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应激水平,进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胃溃疡等心理生理疾病而言,良好的情绪对于疾病治疗非常重要。

影响留置胃肠减压舒适感受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护理技术因素;②人文、自然环境因素;③患者自身因素。护理干预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创造有利于减轻患者负面情绪的病房环境、医方与家属人文环境,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意识,增强患者耐受、减轻患者躯体与生理不适。结果显示,观察组恶心呕吐率、呛咳率、咽痛率低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不适感受,获得患者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1]刘娟娟,杨柳,刘红梅.普外科患者行胃肠减压后200例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171-173.

胃肠减压术护理 篇7

关键词:胃肠减压,深度,护理

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作用的原理, 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中的气体及液体吸出, 有效的胃肠减压能减轻胃肠道压力和减轻腹胀, 并能减少缝线张力和切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1]。临床工作中, 插管的置入深度为50~55cm, 经观察, 许多患者术后的胃肠减压功能不佳, 腹胀改善不明显。我院通过对普外科术后需胃肠减压的200例患者的插管深度的不同对临床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00例, 男113例, 女87例, 平均年龄48.4岁。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 , 每组100例。实验组男60例, 女40例, 手术种类:胃肠道手术44例, 肝胆手术29例, 胰腺手术12例, 脾脏手术15例。对照组男53例, 女47例, 手术种类:胃肠道手术39例, 肝胆手术35例, 胰腺手术9例, 脾脏手术17例。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处理后, 年龄、性别等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插管

插管深度为50~55cm, 做好标记并固定, 外接折叠式负压引流袋, 专人记录每日引流量。实验组插管从鼻尖到耳垂到剑突, 在根据患者不同情况, 如身高、体型等不同情况增加5~10 cm, 平均插入深度为60~65 cm。

1.2.2 观察指标

术后腹胀情况, 术后患者24 h引流量, 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以出现肠鸣音, 并首次排气为标准) , 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情况。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减压管置入情况 两组在减压管置入后均没有在胃内出现打结, 断裂、扭曲等。实验组减压管顶端在胃窦部, 距离贲门部10~15 cm, 对照组减压管顶端在贲门部, 距离贲门5~8 cm。

2.1 减压效果见表1;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2。

注: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比较:P<0.05

注: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比较:P<0.05

3 讨论

胃肠减压在临床的应用广泛, 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有直接关联。胃肠减压管插入过浅达不到减压的目的, 插入过深会导致胃肠减压管弯曲, 打折, 同样起不到减压的目的。因此, 正确地掌握胃肠减压管深度才能既减轻患者术后腹胀不适, 又可促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成人的鼻部长度约8cm, 咽喉部长度约12 cm, 食管长度约25 cm, 总长度约45cm。一般胃肠减压管有4孔, 顶端有1孔, 侧端3孔, 常规的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0~55 cm, 即表示, 胃肠减压管的顶端孔进入胃体部, 距离贲门口约5 cm, 远未达到胃窦部, 而侧孔还停留在食管内。由于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未恢复, 所以肠道内的积气和积血会造成肠道内压力升高, 而此时的胃肠减压管未到达胃窦部, 无法起胃肠减压作用;或即使会起到作用, 亦可能因返流物堵塞孔口, 而其他三个侧孔无法起到代偿作用而失去胃肠减压作用, 大量的气体和积液会返流入胃和食管, 在胃内产酸、产气, 造成患者感觉腹胀, 恶心, 甚至有烧心等感觉, 严重时可能需要接受再次手术治疗[2]。同时, 由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减慢, 会使伤口愈合不良, 影响远期预后。而实验组的插管深度为60~65 cm, 该深度下, 胃肠减压管的顶端孔到达胃窦部, 而三个侧孔均到达胃内, 所用孔都可发挥作用, 这样就可以增加引流液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本文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在减压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据此提示胃肠减压管适当地延长其深度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但我们并不能单纯增加插入管道的深度以求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 还应该根据患者的面形, 身高, 躯干与下肢的比例等因素综合考虑, 要做到因人而异[3]。

综上所述, 本文中实验组的插入深度60~65 cm能更好地进行胃肠减压, 这样无论患者采取何种体位, 如翻身, 口腔护理时均不容易脱落, 而且还能够充分引流积液, 加快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 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置管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樊淑芳.关于胃肠减压作用的初探.家庭护士, 2007, 5 (4b) :61

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 篇8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2年1月—6月共收治19例留置胃肠减压管患者, 男5例, 女14例, 年龄41岁~76岁。临床以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 其中肠梗阻17例, 放射性肠炎2例。留置减压管1 d~5 d。

2 护理

2.1 置管前的护理

2.1.1 评估患者的接受程度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

度、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等, 选择有效的沟通方式, 使患者轻松愉快地配合治疗。

2.1.2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大多数患者对此项操作有

恐惧心理, 应向患者说明插管过程中会出现恶心等不适症状, 但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护士, 不适症状即会减轻, 让患者在有心理准备的状态下配合操作。

2.1.3 向患者说明胃肠减压的目的胃肠减压是利用负

压吸引的原理, 吸出胃肠道内的聚积物。持续胃肠减压可以使肠腔压力降低, 肠壁血运得到改善, 胃肠功能逐步恢复。

2.1.4 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严重的

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鼻腔出血, 如有上述情况, 应谨慎插管。

2.2 置管中的护理

2.2.1 插管时应正确测量插入长度, 插入过长胃管在胃内

盘曲, 过短不能接触胃内液体, 均会影响减压效果。要使导管侧孔完全达到胃内, 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 插管深度必须在55 cm以上。测量方法为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长度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 一般为55 cm~68 cm。相关研究表明该深度胃管顶端正好在胃窦部, 侧孔全部在胃内, 有利于引流[1]。

2.2.2 测量插入深度后应充分润滑胃管前段, 润滑长度至少为插入深度的1/2, 便于胃管顺利插入。

2.2.3 插管时使患者下颌靠近胸骨柄, 嘱患者反复、持续

地做吞咽动作, 操作者与患者的吞咽动作同步将胃管逐步送入胃内。每次送入的长度不宜过长, 以不超过1 cm为宜, 送入的长度过长容易导致胃管打折。

2.2.4 插管过程中如遇到阻力, 不能强行插入, 以免导致

食管穿孔, 此时可将胃管退出少许再重新轻轻插入;如患者出现恶心等不适症状, 应暂停片刻, 嘱患者做深呼吸及吞咽动作再插入;如患者出现剧烈咳嗽, 面色发绀, 可能胃管误入气管, 应迅速拔出胃管, 让患者休息片刻, 症状缓解后重新插入。

2.2.5 胃管插入后连接注射器抽吸, 抽出胃液证实胃管在

胃内, 然后与负压引流器连接, 妥善固定胃管 (首先擦干鼻翼两侧皮肤, 一条胶布交叉贴于鼻翼两侧, 再用纱布条在鼻根处将胃管缠绕通过两侧耳上方在头的后上方打一活结) , 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将引流管用纱布条固定于床旁, 该纱布条与鼻根处固定胃管的纱布条之间应有足够的长度, 以防变换体位时胃管脱出。

2.3 置管后的护理

2.3.1 胃肠减压期间, 患者应禁止饮食, 若需从胃管内注

入药物, 应将药物研碎溶解后注入, 注入量应少于100 m L, 防止量过多引起呕吐。注入药物后应夹管1 h~2 h, 以免注入药物被吸出。

2.3.2 随时观察胃管的外露长度以及固定胶布和纱布条

有无松动, 若发现松动而胃管的外露长度正常, 只需重新固定即可。若胃管外露长度增加, 应将外露部分用0.5%碘伏消毒后再插至所需深度。嘱患者起床时应用手托住负压装置, 以防胃管脱出。

2.3.3 保持胃管的通畅和持续有效的负压, 引流不通畅

时, 可能是胃管侧孔紧贴胃壁, 应指导患者变换体位使引流通畅[2]。上述处理仍不能使引流通畅, 应挤压胃管, 或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并及时回抽, 勿使管腔堵塞。

2.3.4 观察引流液的色泽、性质和引流量, 并正确记录, 如

引流出的胃肠液过多应注意有无体液不足和电解质的失衡, 并遵医嘱配合医生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调节输液量。如引流液过少而腹胀等症状改善不明显, 应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

2.3.5 因禁食等因素, 细菌容易在口腔内滋生繁殖。每日口腔护理2次, 防止口腔炎、腮腺炎。

2.3.6 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较长时, 应给插管鼻腔滴石蜡油, 减少胃管对鼻黏膜的刺激。

2.3.7 注意观察胃肠减压拔管指征, 如肛门排气, 腹胀消

失, 肠鸣音恢复, 应及时停止胃肠减压。拔管时, 应先将负压引流装置与胃管分离, 夹闭胃管末端[3], 嘱患者屏气, 迅速拔除胃管。

2.4 拔管后的护理拔除胃管后嘱患者用清水漱口, 指

导患者逐渐恢复饮食, 拔管当日先少量、多次饮温水;次日开始喝米汤, 每次100 m L, 每日6~7次;第3天进流食, 每次不超过200 m L, 每日6~7次, 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忌食牛奶、豆浆、甜食等产气食物, 忌食生硬、油炸及刺激性食品 (酒、浓茶等) 。

3 结果

19例留置胃肠减压管患者, 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 1例置管期间出现引流不畅, 给予生理盐水冲管后引流通畅, 1例患者自行拔除胃管, 1例起床时胃管脱出, 其余15例患者留置减压管1 d~5 d, 引流通畅, 腹痛、腹胀减轻, 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康复出院。

4 讨论

胃肠减压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 吸出胃肠道内的聚积物, 是治疗单纯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的常用方法。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置管前合理的评估及心理护理、置管过程中娴熟的技术以及置管后的细心观察与护理, 可帮助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减轻痛苦, 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1]张华.胃肠减压患者置管长度及与身高关系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6) :10-11.

[2]付文惠.胃肠减压失败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 2010, 8 (9B) :2340.

胃肠减压的临床观察及心理护理 篇9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共收治胃肠减压患者300例, 其中男200例, 女100例。

1.2 胃肠减压方法

先将患者充分准备后, 选择质量好、刺激性小、型号适宜的硅胶管, 用石蜡油充分润滑全管后, 将胃管从一侧鼻腔轻轻地、均匀地插入患者的胃内, 边插边嘱其吞咽, 同时耐心地告之不要紧张, 要放松。待插入所需长度, 妥善固定。插入后要确定置管是否在胃内, 临床常用的验证方法有3种:将胃管连接注射器抽吸, 有胃液抽出;或将胃管末端置入水中有气体;或用注射器向胃管注入空气, 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

1.3 结果

成功291例, 胃管自行脱出或自行拔出9例, 一次性留置胃管成功率为97.0%。

2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操作和留置胃管的时间。大多数患者对置入胃管会紧张、害怕、不能接受。因此, 要告知插管的必要性、目的、意义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等, 使其从主观上接受。护理人员娴熟的操作技能, 有利于取得患者的信任, 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 避免自行拔管现象的发生。因此, 心理护理要贯穿于操作的全过程。

3妥善固定并保持胃管通畅

插管后用干毛巾擦干局部, 用医用胶布固定, 防止移位及脱出。若巡视时发现胶布松动, 应及时更换。维持有效负压, 每隔2~4h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1次, 以保持管腔通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者应考虑到引流不畅, 及时检查原因, 必要时更换。

4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量

观察胃液的颜色和性质, 有助于判断胃内的出血情况, 胃部手术后胃液呈红色或暗红色, 陈旧性血液为咖啡色, 胆石症患者胃液为草绿色;肠梗阻患者胃液呈淡黄色, 如引流出大量鲜红色液体, 说明胃内有出血, 应立即停止胃肠减压, 并通知医师。

5加强基础护理

注意口腔清洁, 可用呋喃西林液漱口, 预防口腔感染。必要时做口腔护理, 并协助患者有效地咳嗽、咯痰, 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温润及通畅。

6拔管的护理

拔管前应做好解释工作, 取得患者的配合, 先将胃管折叠捏紧, 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 拔到咽部处嘱患者吸气并屏气时迅速拨出, 防止误吸, 及时清洁患者口、鼻、面部, 拔除胃管后遵医嘱进食, 进食应遵循“少量多餐, 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的原则。

7体会

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 如何提高首次插管的成功率及长时间留置胃管, 心理护理及置管后护理非常重要, 一定要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并配合, 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舒适护理在胃肠减压中的应用 篇10

胃肠减压的治疗常常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及心理压力, 也给我们开展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带来新的挑战, 舒适的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 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007年元月, 我们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胃肠减压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6月, 经胃肠减压治疗肠梗阻的病人共153例。其中男性88例, 女性65例, 年龄22-87岁, 平均年龄54.5岁, 全部病人均采用胃肠减压治疗。

2 护理干预

2.1 插管前的护理干预

操作者在插管前主动热情与患者沟通交流, 倾听患者的感受及建议,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插管的目的, 插管中的要求, 以及如何配合的方法, 并教会患者对可能遇到问题的应对方法, 了解并尽量满足患者的舒适的需求, 解除病人的紧张心理,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供舒适的环境。

2..2用物准备

一次性硅胶胃管一根, 一次性注射器一付, 液体石蜡油, 棉签, 抗过敏胶布, 温开水, 听诊器, 胃液包

2.3 体位

嘱患者取自然平卧位, 双手自然放在胸前或身体的两侧, 以病人感觉舒适为主。

2.4 操作方法

(1) 插管前协助患者选择一侧合适的鼻孔, 用棉签清洁润滑鼻孔, 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 按常规插管方法操作, 为减少插管对咽部的刺激, 我科采用一次性硅胶胃管, 因硅胶胃管与组织相容性大, 且胃管头端较硬, 便于顺利插入, 管壁柔软, 刺激性小, 并将一次性硅胶胃管用液体石蜡油充分润滑20-25cm; (3) 插管过程中, 可为患者打开随身听, 让患者听舒缓的音乐, 并与患者很好的沟通, 分散其注意力, 缓解紧张情绪, 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感; (4) 顺利插管完毕后, 用抗过敏胶布妥善固定胃管, 防止管道脱落,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休息, 嘱患者如出现恶心, 应及时进行深呼吸舒缓症状, 避免恶心、呕吐时将胃管脱出, 进行再次插管, 增加患者的痛苦; (5) 在胃肠减压期间, 应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鼻腔护理, 给予雾化吸入, 2次/d, 坚强患者的咽部疼痛, 增加舒适感。

3 结果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 患者感觉舒适的82%, 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

4 讨论

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舒适护理时整体的、个体的、创造性地、有效的护理模式, 胃肠减压中我们考虑到精神因素对患者在插管中的影响, 运用了人文关怀的理念, 应用舒适护理模式, 对患者给予干预。 (1) 置管前加强了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 注重实施心理干预; (2) 假如音乐疗法, 国内、外研究表明, 患者倾听温馨舒缓的音乐, 能缓和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 促使情绪镇静, 减轻压力反应, 达到宣泄情感, 放松的效果, 让患者在舒适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治疗; (3) 采用一次性硅胶胃管, 此管光滑柔软、富有弹性, 插管时刺激小, 有利于减轻对咽部的机械刺激, 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5 结语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胃肠减压中, 此法操作简单易行, 患者感觉舒适、乐于接受、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在临床上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孟照英, 鲍咏咏.食管胃贲门癌术后胃肠减压的护理689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8) :16-17.

上一篇:电磁力角控制器下一篇:预测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