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中医防治

2024-05-12

手足口病的中医防治(精选十篇)

手足口病的中医防治 篇1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 手足口病当归属于“温病”“时疫”的范畴,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唇口病论》[1]中指出“风毒湿热, 随其虚处所者, 搏于血气, 则生疮疡。”, 表明手足口病与风毒湿热有着密切联系, 同时其还具有传染特性。另《难经·第五十八难》[2]中指出:“温病之脉, 行在诸经, 不知何经之动也, 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由于夏秋季节变化, 时邪疫气经由鼻腔、肌肤侵入人体, 与湿热相搏结, 经由经脉运行, 上至口舌, 内至脾胃, 外至四肢, 湿热聚集故成疱疹。为此, 患者常表现出口舌溃疡、生疮以及手足心有疱疹。中医学中指出, 导致手足口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小儿脏器娇嫩, 邪气侵扰, 极易受损;而手足口病时邪气主要作用于肺脾, 由于脾常不足, 故受损。肺属卫, 属于水之上源, 脾则属土, 为水谷之海, 当邪毒侵扰时, 可导致卫阳被遏, 肺气失宣, 胃失和降, 脾气失健, 故表现出流涕、发热、恶心、泄泻以及口痛等症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饮食结构日渐丰富, 小儿饮食味厚, 脾胃积热, 加之风热外感, 经由肌肤侵入人体, 致使脾胃受损, 上致口舌生疮, 下致四肢疱疹。

2 辨证治疗

蓝英等在研究中, 结合病理过程的不同, 将该病分为四个类型:心脾阴虚型、风邪犯肺型、热入营血型和心脾积热型, 并分别运用生脉散加减、银翘散加减、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和导赤散合玉女煎加减进行辨证治疗。其中生脉散加减取其养阴健脾的效用;银翘散加减取其疏风清热宣肺的效用;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则主要取其清心开窍、清营凉血的作用;导赤散合玉女煎加减则主要发挥解毒利湿、清心泻脾的功效[3]。

张琳等则认为结合小儿不同体质以及所感染的邪毒的轻重, 可将其分为三型, 分别为热毒炽盛型、脾虚湿聚型和湿热并重型。在治疗中, 采用金银花、蒲公英、虎杖、赤芍、生甘草等为基本方, 取其凉血活血、清热解表的功效, 用于治疗热毒炽盛型;另采用厚朴、陈皮、藿香、广木香以及半夏等为基本方, 取其理气和中、健脾化湿的功效, 对脾虚湿聚型进行治疗;采用薏苡仁、佩兰叶、木通、黄柏以及滑石等为基本方, 主要通过清热利湿解毒来进行湿热并重型的治疗[4]。

马羽萍等在研究中, 认为手足口病可分为八型, 且可分为重症型和普通型两大类, 其中重症型主要为心阳虚衰和邪陷厥阴两型, 而普通型则可分为湿热交阻、邪犯肺卫、心脾积热、肺胃热炽、肺胃阴伤和气营两燔六型。而在对其进行辨证治疗时,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 采用了不同的方剂。其中心阳虚衰型运用了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该方剂具有益气固脱、回阳救逆的效用;邪陷厥阴型则采用了羚角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为治疗方剂, 其具有息风解痉、清热开窍的效果;湿热交阻型运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 治以清热解毒、利湿化浊;邪犯肺卫型则取银翘散加减治疗, 用以清热解毒、辛凉透表;心脾积热型选择导赤散合清热泻脾散加减治疗, 取其降火解毒、清心泻脾的功效;肺胃热炽型则主要用白虎汤加减治疗, 其泻热解毒、辛寒清气的功效显著;肺胃阴伤型则运用清燥救肺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 用以和胃降逆、养阴清肺;气营两燔型采用化斑汤加减治疗, 主要取其清营凉血解毒的功效[5]。

3 预防

中医学强调“内外合邪”以及“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鉴于手足口病具有非常典型的湿热夹毒特点, 故预防时应更加重视中焦脾胃的调理, 确保脾胃功能能够正常运行, 外邪无内邪呼应, 即不易致肺脾受损, 进而达到有效预防疾病的效果[6]。

4 结论

目前在手足口病的治疗中, 西医尚无特效药物, 并且也无接种疫苗, 故临床上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对症处理。而根据中医家的临床报道显示, 不管是通过专方进行加减治疗, 还是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治疗, 都能够较为显著地缩短病程, 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目前关于手足口病中医辨证治疗的报道非常多, 但样本一般较小, 缺乏前瞻性。由于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初期或少数重症患儿的皮疹较不典型, 易与水痘、幼儿急疹、麻疹、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混淆发生误诊。但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手足口病也同样具有危象的证候, 例如, 肺水肿、邪陷心包等, 可能导致病情凶险度增加。因此我们应提高对于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 同时加强对幼儿教师与家长关于疾病知识的宣传, 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 我们认为宜内外治法结合应用:此病的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 破溃后可溢出, 成为疾病的传染源之一, 因此应重视并积极对口腔及手足等皮肤处疱疹与溃疡进行处理, 充分发挥中医外用药的优势, 减轻患儿的不适, 加快疱疹与溃疡的皮损恢复, 避免继发感染, 减少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胡燕, 王孟清.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1, 3 (1) :29-32.

[2]王玉光, 刘清泉, 倪量, 等.128例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中医证治研究[J].北京中医药, 2009, 28 (4) :243-246.

[3]蓝英, 陈定潜, 张朝勇, 等.重症手足口病137例的中医证治分析[J].中外医疗, 2012, 31 (28) :119-120.

[4]张琳, 何德根.手足口病的中医辨证体会[J].中医儿科杂志, 2011, 7 (4) :36-37.

[5]马羽萍, 郭雅玲, 康立, 等.手足口病1 155例中医临床特征分析[J].环球中医药, 2012, 5 (3) :206-208.

手足口病中医防治6法 篇2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一年四季都会发病,尤其在春、夏、秋三季多见。现在还是让我们从根上说起,用中医的方法来防治。

看一看,是不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典型症状来命名的疾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身体上的症状表现,在家里初步判断一下。主要是查看孩子的皮肤、口腔和体温三个方面的特殊改变。

皮肤 手掌和足底,或者手背、手指侧、足背,个别孩子在臀部或膝部,会起红色半球形的斑丘疹或水疱,从米粒至豌豆大小,不疼也不易破溃。水疱一般3~5天结痂,1周左右消退。

口腔 孩子的口腔黏膜会出现淡红色或红色的小水疱,多在舌及两颊部,像小米粒大小,疱液不多,周围有一圈红晕,很快溃破成溃疡,疼痛明显,孩子会不停地流口水,哭闹,拒吃东西。

体温 多数患手足口病的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突然发热,持续2~3天,发热可出现在皮肤、口腔症状之前1~2天,或者与皮肤、口腔的症状同时出现。

手足口病都很可怕吗?

其实,对大多数孩子来讲,手足口病并不可怕。

手足口病发病年龄多在10岁以下,其中1~5岁的孩子患病最多。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对大人、孩子都有易感性,但是少年或成人大多因为隐性感染而获得了抗体,虽然不会生病,但仍会传播病毒。年龄小的宝宝发育还未成熟,脏腑娇嫩,内热容易蓄积,所以不能很好地适应湿热环境,接触到病毒容易发病。

大多数孩子症状都比较轻微,甚至可以自愈。只有年龄太小、身体虚弱的孩子,对病毒的抵御能力低,或者经常口舌赤红、大小便不畅、有积食积热的孩子,才可能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肌炎、肺水肿等严重病症。因此,家长一定要留心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病情轻重。症状轻微的孩子可在家调养,病情严重的孩子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手足口病的

中医疗法2步走

大部分孩子患手足口病后,都是隔离在家,由家长护理。针对患病孩子有湿热的特点,可取采用一些中医的方法调理,以清热、解毒、除湿为主。

第1步 口腔护理

用温水或淡盐水潄口,清洁口腔。

已经会吐潄口水的孩子,可以用金银花水潄口。用金银花、竹叶、薄荷、板蓝根各3克,加水煎6~8分钟,放温后让孩子潄口,然后吐出。

有口腔水疱或溃疡的孩子,可以给他用适量西瓜霜、冰硼散或锡类散敷在患处,每天1~3次。

第2步 皮肤护理

孩子的衣服、被褥要清洁、柔软、干燥,避免磨损皮肤,注意日晒、消毒。

3岁以上的孩子可用中药泡洗。用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藿香各5克,水煎10分钟,放温后泡洗手脚,每天5分钟。

3岁以下的孩子可用中药碧玉散外敷,每天1~2次。碧玉散由滑石、生甘草、青黛组成。

用新鲜的冬瓜片、黄瓜片敷贴,对恢复也有帮助。

手足口病

日常预防4法

要想远离手足口病的困扰,关键在于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机体的正气充盈了,即使稍微接触一些病毒,也不会引发严重病症。日常生活中的调养,重点在于消解内热,增强身体素质。

消解内热 内热往往来自于积食,通畅大小便最为重要。小便发黄、大便干燥的孩子,可以做萝卜汤给他喝,将适量切好的白萝卜片加水煮熟即可。也可以用新鲜的萝卜苗做汤、包萝卜丝肉馅水饺。还可以将5克白茅根、1克灯芯草用热水冲泡后饮用。

按摩背脊 按摩背脊的督脉对增强孩子的体质很有帮助。每天临睡时,让孩子趴在床上,用薄毛巾被盖在他的后背,家长手指微张,顺着孩子的背脊督脉(脊柱两侧)的方向,从后颈向下至臀部轻捋,反复21次。

佩戴香囊 佩戴香囊也有祛除病毒的功效。取藿香、佩兰、苍术、艾叶、肉桂各3克,装在布袋中,做成漂亮的彩色香囊,给孩子戴在胸前,休息时放在枕头下面。

避免湿热 手足口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中生存和传播,对紫外线、干燥敏感,所以要经常开窗通风,消毒餐具、玩具,勤晒衣被,让孩子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良好个人习惯。

手足口病的中医防治 篇3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护理干预,预后

手足口病 (hand-foot-mouthdisease, 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病原体为人肠道病毒71型 (EV71) 和柯萨奇病毒A16型 (CoxA16) , 可通过飞沫、粪便等途径传播, 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1]。手足口病在医学上属于‘时疫’和‘温病’范畴, 这是由于手足口病的发生具有突然性, 爆发性, 季节性以及极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同时多具有发热等前期症状。此外亦有学者一句临床症候, 认为手足口病属于中医学‘湿温’范畴。由于外感时行邪毒, 经口鼻而入, 客蕴肺脾, 波及营分, 外发肌肤而成。手足口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手足臀丘疹及口腔疱疹, 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 多数患儿可在一周内痊愈, 预后良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并发脑炎、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及循环障碍等并发症, 严重危及患儿生命安全[2]。临床研究表明, 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 采取综合性、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干预,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治疗患儿共6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2010年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断指南》[3]中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嗜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及手足口等部位疱疹, 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 男性20例, 女性12例;年龄5个月~7岁, 平均年龄 (2.2±1.5) 岁;病程1~7d, 平均病程 (2.3±1.7) d。观察组32例, 男性19例, 女性13例;年龄4个月~8岁, 平均年龄 (2.5±1.3) 岁;病程1~8d, 平均病程 (2.4±1.8)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 给予抗病毒药物、抗生素进行抗病毒、抗感染治疗, 常规补液, 营养支持,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

1.2.1健康教育患儿家属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紧张、恐惧和烦躁, 易对护理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产生排斥和抵触情绪。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舒适护理, 通过正确、积极的主动沟通,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耐心解答患儿家属的疑问, 通过一对一示范教育的形式向患儿家属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治疗方式及预后等, 纠正患儿家属不正确的护理方式, 消除其的心理顾虑,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

1.2.2消毒隔离将患儿隔离单独治疗, 严格限制探视人员及探视时间。病房保持通风良好, 1000mg/L含氯消毒液对环境、地板、桌椅等进行消毒, 每日1次。患儿床单、衣物等每日换洗, 并单独清洗消毒。严格做到一人一物一用一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

1.2.3皮疹护理患儿衣物、被褥要柔软、宽松, 避免摩擦对皮肤的刺激。剪短患儿指甲, 防止其搔抓皮疹。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患皮疹处可外涂阿昔洛韦软膏、炉甘石洗剂, 以缓解患部症状。如有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及镇静止痒剂。

1.2.4口腔护理针对患儿口腔黏膜溃疡, 应指导患儿在用餐前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 局部溃疡可外涂蒙脱石散以促进溃疡面愈合。

1.2.5饮食护理避免进食难消化、刺激性食物, 多食富含维生素C、植物蛋白质及适量纤维素的食物;少食过冷、过热、过粘或油炸食物, 强调清淡饮食, 可适量补充VitB。

1.2.6发热护理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 体温低于38.5℃的患儿可采用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大血管处置冰袋等物理降温方法, 体温高于38.5℃的患儿可在物理降温基础上配合解热镇痛药物降温。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NSS (精神系统症状) 好转时间、退热时间、易惊缓解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等指标。

1.4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高热不退、易惊、肢体抖动、手足口、疱疹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 白细胞计数无异常;有效:高热不退、易惊、肢体抖动、手足口、疱疹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白细胞计数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常规检查均无改善, 甚至加重[4]。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

治疗组NSS缓解时间、退热时间、易惊缓解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

2.2临床疗效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

3讨论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 我国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河北、附件、山东、湖北、吉林等十几个省市均有病例报道。手足口病于2008年正式被我国卫生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入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统计显示, 2008年我国手足口病例为489073例, 其中重症手足口病例为1165例, 占报告病例总数的0.24%,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为126例, 病死率10.82%[5]。手足口病按病情轻重程度可分为普通型和重症型。引发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多达20余种, 而重症病例多由人肠道病毒71型 (EV71) 引起, 人肠道病毒71型 (EV71) 可直接侵犯大脑、脑干、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 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神经系统损害, 甚至伴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及循环衰竭, 如未及时救治可导致患儿死亡, 死亡率高[6]。

按Chang[7]分级标准可将手足口病分为4期, 第1期:单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第2期:脑炎、脑脊髓炎 (神经系统受累期) ;第3期:又分为3A期和3B期, 3A期表现为肺水肿、肺出血、高血压、高血糖及心动过速, 3B期出现低血压及循环衰竭;第4期:恢复期 (神经后遗症) 。及早识别手足口病患儿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并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 防止患儿转入第3期, 即心肺功能衰竭是提高重症手足口病疗效、降低死亡率的关键[8]。当患儿出现以下症状时, 可提示存在心肺功能损害可能:1高血糖;2高血压或低血压;3末梢循环不良, 四肢冰冷, 全身出冷汗;4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5呼吸、心率加快;6心肌酶谱明显升高。本研究通过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健康教育、消毒隔离、皮疹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及发热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 可明显缩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NSS缓解时间、退热时间、易惊缓解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Xu W, Liu CF, Yan L, et al.Distribution of enteroviruse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ho-gens and nervous system complications[J].Virol J, 2012, 9 (1) :8.

[2]Hu X, Zhang Y, Zhou X, et al.Simultaneously typing nine serotypes of enteroviruses associated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by a GeXP analyzer-based multiplex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assay[J].J Clin Microbiol, 2012, 50 (2) :288-293.

[3]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年版) [J].国际呼吸杂志, 2010, 30 (24) :1473-1475.

[4]田庆玲, 庞保东, 张双, 等.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10) :1564-1566.

[5]王仁媛.12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救治及护理体会[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2, 7 (3Z) :337-337.

[6]Yang J, Zhao N, Su N L, et al.Association of interleukin 10and interferon gamma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enterovirus 71encephalitis in patients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J].Scandinavian J Inf Dis, 2012, 44 (6) :465-469.

[7]Chang LY, Hsia SH, Wu CT, et al.Outcome of enterovirus 71infections with or without stage-based management:1998to 2002[J].Pediatric Inf Dis, 2004, 23 (4) :327-332.

猩红热、手足口病的中医药预防治疗 篇4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94—01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治疗及预防措施有所了解,而中医药对治疗、预防这些传染病有独特效果,现逐一介绍如下:

猩红热

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

中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1 邪侵肺胃:突然发热恶寒,头痛呕吐,咽喉疼痛红肿,肌肤丹痧隐约可见,舌质红苔白,脉浮数。

治法:辛凉清热,解毒利咽。

方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6克、玄参6克、桔梗10克、蝉

衣3克、浮萍10克、豆豉10克、荆芥3克、甘草3克。

2 毒在氣营:壮热不解,、面赤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的白点,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淤点。见疹后1~2日舌苔黄燥,舌质红刺,3~4日后舌苔剥脱,舌面光红起刺,状如杨梅,脉数无力。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犀角3克(先煎)、生石膏25克(先煎)、黄连1.5克、鲜生地10克、鲜石斛10克、鲜芦根10克、鲜竹叶6克、连翘10克、元参10克。

3 疹后阴饬:丹痧布齐后1~2日,开始皮肤脱屑,此时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亦渐减轻,但留有低热,唇口干燥,或伴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药:沙参10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生甘草3克、扁豆10克、桑.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中医防治 篇5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28例, 均为普通病例, 符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年版) 》标准, 其中男76例, 女52例;发病年龄9个月~4岁, 平均2岁3个月;共97例有发热, 多为轻-中度发热, 偶有高热。随机平分为2组。中医组64例, 发热49例;西医组64例, 发热4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方法: (1) 中医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 m L/ (kg·d) , 用5%葡萄糖液100~250 m L稀释后静滴, 1次/日。 (2) 西医组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5~10 mg/ (kg·d)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1次/日。疗程3~7天, 伴发细菌感染者行相同的抗菌药物治疗。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治疗3天全身症状消失, 疱疹得以控制无新疱疹出现, 疱疹结痂直至脱落, 口腔溃疡基本消失。 (2) 有效:治疗3天全身症状明显好转, 疱疹基本控制, 部分结痂, 口腔溃疡减轻。 (3) 无效:治疗3天疱疹无变化, 口腔溃疡加重, 全身症状无好转, 出现并发症甚至恶化。显效、有效例数的总和为总有效例数。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 (±s) 形式表示,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当P<0.05时,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比较:中医组退热时间明显优于西医组 (P<0.05) ;西医组疱疹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明显优于中医组 (P<0.05) , 见表2。

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讨论

手足口病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 个别重症患儿病程进展快, 易发生死亡[1]。因此, 控制体温、及早退热、预防并发症是防治手足口病重症发生的重要举措。

热毒宁注射液由青蒿、金银花和栀子3味药组成, 具有清热、抗炎、抗病毒、增加免疫等药理作用。热毒宁对EV71型病毒的抑制和灭活效果, 均有助于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单磷酸阿糖腺苷为广谱抗病毒药物, 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作用。经细胞酶磷酸化生成三磷酸阿糖腺苷, 可与三磷酸脱氧腺苷竞争性抑制病毒的DNA多聚酶, 并结合进病毒的DNA链, 三磷酸阿糖腺苷也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2]。但缺乏抗炎、稳定机体免疫及调理脏器功能的综合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热毒宁注射液的退热时间明显少于单磷酸阿糖腺苷, 但疱疹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明显多于单磷酸阿糖腺苷, 两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也有学者用热毒宁和利巴韦林作比较, 发现热毒宁消退时间优于利巴韦林, 皮疹和疱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则无明显差异[3]。因此, 热毒宁和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各有优点, 两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及西医分别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平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应用热毒宁治疗, 西医组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两组退热时间、疱疹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等指标, 比较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退热时间明显优于西医组 (P<0.05) ;西医组疱疹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明显优于中医组 (P<0.05)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热毒宁和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各有优点, 两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手足口病,热毒宁,单磷酸阿糖腺苷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07.

[2]师海波, 王克林.最新临床药物手册[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7:154.

手足口病的中医防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7例小儿均系该院住院治疗的HFMD患者 (其中29例病例来源于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 , 重症135例, 危重症2例。其中男94例, 女43例, 年龄10个月~5岁11个月, 平均 (28.77±12.20) 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我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版) 》的临床诊断标准。

1.3 病原学检测

经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市传染病医院real-time PCR (RT-PCR) 方法检测咽拭子手足口病病毒核酸阳性。

1.4 研究与治疗方法

1.4.1 研究方法

所有病例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每日观察患儿的舌苔、舌质、指纹或脉象变化, 动态观察发热、惊跳、肢体抖动、恶心、呕吐、纳差、咳嗽、四肢皮温等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并及时记录。

1.4.2 治疗方法

参照我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版) 》进行治疗。 (1) 西医治疗:注意隔离, 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 清淡饮食, 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原则上皮疹、溃疡未采用药物对症治疗。神经系统受累者予限制入量, 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酌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总量2 g/kg, 分2~5 d给予。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护。呼吸、循环衰竭者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监测血糖变化, 继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 中医分组治疗:在西医治疗基础上, 114例病例联用静脉中药提取液 (喜炎平84例、热毒宁28例, 痰热清2例) 治疗;15例联用中医辨证治疗;1例联用金莲清热泡腾片, 7例未采用中药治疗。 (3) 中医辨证:137例患儿按照其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等分为“风温夹湿”、“毒热动风”两种证型为主, 15例以古方银翘散为主方加减 (紫草10~15 g、银花15~20 g、连翘20 g、桔梗10 g、芦根20 g、薄荷后下10 g、荆芥10 g、丹皮10 g、藿香10 g、生甘草10 g) 治疗, 湿重者可加茯苓、薏仁、豆卷;夹暑湿者加六一散;血热重者加丹皮、赤芍;热重者可选加黄柏、黄连、黄芩、青蒿、银花藤、蒲公英、夏枯花 (草) 等;恢复期加用生麦芽、生谷芽顾护脾胃。1剂/d, 水煎温服。每次100 mL, 3次/d。服药困难者, 采用灌肠治疗, 每次100 mL, 2次/d。 (4) 疗效判定标准:疗效判断 (自拟) :治愈:并发症消失, 口腔手足疱疹结痂或消失, 一般情况好。好转:并发症消失, 口腔手足疱疹减少, 一般情况好。无效:症状和口腔手足疱疹无明显减轻, 并发症加重, 甚至死亡。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137例HFMD患儿中117例无明确接触史, 占85.40%。年龄<3岁者97例, 占70.80%。说明其年龄分段以2岁以下及2~3岁为主, 其他年龄段所占比例少。

2.2 临床症状、中医症候分析

根据病因、发病及临床特征, 当属祖国医学“温病”、“时疫”等范畴, 即“瘟疫”, 临床表现局限于卫气分阶段。辨证分为“风温夹湿”120例、“毒热动风”17例。

2.2.1 发热特点

全部病例均有发热, 体温为37~41℃, 最高体温≥39℃者71例 (51.82%) 。

2.2.2 重症出现时间

3 d以内者占103例 (75.18%) , 5 d以内者137例占133例 (97.08%) 。说明其重症多在病后第2、3天出现, 其次是病后当天、第4天和第1天, 6 d以后再发展为重症者少见。见表1。

注:χ2=2.285, P=0.000。

2.2.3 皮疹特点

以、手、足、臀部皮疹居多, 皮疹多为红色或暗红色斑丘疹、扁平疱疹, 壁厚, 疱液较少, 不易破溃;口腔疱疹或溃疡, 多分布于颊部、齿龈、舌面、腭部, 皮疹的出现于发热及热程并无明显相关性。

2.2.4 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以精神差、纳差、惊跳、易惊多见和早见, 呕吐、抽搐、昏迷等少见, 未发现惊厥;查体颈项强直、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少见。

2.2.5 舌象特点

137例患儿中, 舌质红者99例, 色淡红者38例;苔腻者127例, 苔薄者105例:苔白者103例, 苔黄者34例。

2.3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135例, 白细胞总数>10×106/L者77例 (57.04%) , 血糖检查122例, 其中>6 mmol/L者52例 (42.62%) ;心肌酶110例, 其中>25U/L者66例 (60%) ;肝肾功、大小便常规未见异常;咽拭子检查116例, 其中检出EV71阳性74例63.79%, CoxA16阳性1例0.86%, 以上两种病原均阴性41例35.35%, 说明本组患者以EV71感染为主。

2.4 预后

137例患儿无一例死亡, 仅1例留有肢体运动障碍, 其余均治愈出院, 平均住院天数为 (6.67±2.09) d, 4~13 d。其中1例留有肢体运动障碍患儿经随访已恢复肢体正常运动, 疗效满意。

注:χ2=71.05, P<0.01。

3 讨论

对于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诊治, 我们的经验是针对中医的病因病机特点, 尽早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 鉴于小儿服用中药煎剂的困难, 多选用中药针剂及中成药治疗[1,4], 诸如喜炎平、热毒宁、金莲清热泡腾片等, 若选用中药煎剂, 则以银翘散加减用药, 口服困难者可给予中药灌肠或直肠点滴给药, 患儿及家长均能接受。常选用的药物有:青蒿、金银花、栀子、连翘等。其中金银花以清泄热毒为主, 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有效, 具有细胞外抑制柯萨奇、埃可病毒的作用, 同时能调节免疫、增强抗感染效果。青蒿是清热、宣郁散邪之良药, 有抗真菌、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栀子清利三焦之火, 导热毒下行, 对肝脏、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同时能降压、解热、镇静、抗菌、抗感染、抗过敏等作用。诸药合用, 共驱表里上下之邪, 迅速起到抗病毒和抗菌、抗炎、解毒的功效, 能有效地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提高抗病能力。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中医药结合免疫球蛋白、激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疗效满意,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目前患儿均治愈出院, 无一例死亡病例。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中医证候特点, 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奠定基础。方法 举例分析13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 按照中医证候标准归纳。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 在发热5d以内出现的占97.08%, 临床表现以发热、皮肤疱疹、口腔溃疡、小便黄、神倦、纳差、惊跳、易惊多见和早见, 舌质红、舌苔黄腻。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病邪以风温夹湿为主, 病位以脾、心、肝为主。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参考文献

[1]汪受全, 赵霞.中医科学难点解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206-220.

[2]胡静, 石小华.94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膜脑炎病程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9 (11) :1616-1618.

[3]项兆蕊.95例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09, 7 (11) :20-21.

手足口病临床防治研究进展 篇7

1 基础治疗

1.1 抗病毒药物

目前体外实验证实该类病毒对三唑氮核苷 (利巴韦林) 有效, 利巴韦林为鸟苷类似物, 其进入细胞后磷酸化为三唑氮核苷单磷酸, 能竞争性的抑制多种细胞酶, 阻断鸟苷单磷酸的合成, 因而抑制多种RNA、DNA病毒的复制, 从而达到抗病毒治疗目的。更昔洛韦 (丙氧鸟苷) 是继阿昔洛韦之后新开发的广谱核苷类抗病毒药, 其主要作用是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中, 迅速被脱氧鸟苷激酶转化为单磷酸化合物, 然后被鸟苷激酶和磷酸甘油激酶等转化成活性形式的三磷酸化合物, 从而竞争性抑制脱氧鸟苷三磷酸酶与病毒DNA多聚酶结合, 抑制病毒DNA合成, 阻止DNA链延伸[2]。虽然体外实验提示肠道病毒对更昔洛韦无效, 但依据其结构及抗病毒机制, 多名学者在此方面进行研究及临床观察, 均认为该药对治疗手足口病有效。陈富明[3]将确诊为HFMD的13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后, 对照组给予炎琥宁加三氮唑核苷, 治疗组给予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 结果治疗组发热和口腔、手、足、肛周皮疹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显效率6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8.0%, 且短期使用更昔洛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提示更昔洛韦能明显缩短患儿发热、口腔疼痛及手足口部皮疹消退时间。陈晓霞等[4]将120例HFMD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后, 治疗组联合应用更昔洛韦和病毒唑 (利巴韦林注射液) , 对照组1、对照组2分别单独使用更昔洛韦和病毒唑,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 (38/40) , 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的77.5% (31/40) 、67.5% (27/40) , 提示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HFMD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单一抗病毒药物[5]。故联合抗病毒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抗病毒药物, 主要考虑与两者结构及其抗病毒的机制共同作用有关。

1.2 丙种球蛋白的应用

在病毒感染治疗中应用丙种球蛋白 (IVIG) , 主要是针对病毒感染后可出现免疫功能紊乱, 从而导致严重的病毒血症。卫生部出版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年版) 》中提出对于手足口病重症患者可酌情使用IVIG, 总量2 g/kg, 分2~5 d给予;肠道病毒71型 (EV71) 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 (2011年版) 提出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使用IVIG, 可按照1.0 g/ (kg·d) , 连续应用2 d, 故目前对于IVIG治疗HFMD的剂量仍无统一标准。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含针对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中和抗体, 是重要的肠道病毒感染被动免疫手段, 其治疗涉及的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在内的多种肠道病毒, 对HFMD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杜淑珍[6]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IVIG (1 g/kg·d) 治疗42例重症HFMD患儿,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发热病程和临床治愈总病程均明显缩短、有效率明显提高, 分别为92.86%、69.05%, 认为应用大剂量IVIG静点能有效阻止HFMD病情向危重型进展。傅峥军等[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常规剂量的IVIG[400 mg/ (kg·d) ]治疗早期重症HFMD患儿30例, 结果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也明显提高, 分别为93.33%、69.23%。郝建华等[8]在比较不同剂量IVIG用于重症HFMD的治疗效果后, 认为小剂量[200 mg/ (kg·d) ]与大剂量[1 g/ (kg·d) ]的疗效相当, 在治愈率及发热、肢体抖动、神经系统病理征缓解时间、住院天数、脑电图等结果的比较上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 认为小剂量IVIG能在减少血源性疾病感染机会的同时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 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诊治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其临床分期、表现及病情进展快慢等因素, 酌情使用不同剂量IVIG。

1.3 干扰素的应用

干扰素能阻断病毒感染、抑制病毒扩散, 并增强杀伤T细胞毒作用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临床上使用足量干扰素来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病毒及改善预后。阳淑容[9]在对症治疗及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肌肉注射治疗, 结果发热、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即86.79%与64.15%。李巧俊[10]采用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治疗HFMD患儿也获得满意效果, 且雾化吸入使用更方便、简单, 药物经雾化后变成高流量均匀颗粒喷出, 局部药物浓度明显提高, 其局部治疗效果优于肌肉注射的给药方式。手足口病患儿多合并有疱疹性咽峡炎, 应用干扰素雾化吸入, 可有效缓解口腔炎症, 且方法简便, 患儿更易于接受。

1.4 中医药治疗

近年来中医药在HFMD的治疗中取得较大进展, 很多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抗病毒口服液是依据中医泻火验方中“白虎汤”、“清瘟败毒饮”的基础上改进而成, 处方中主要成分为板蓝根、石膏、芦根、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区建坤[11]将HFMD患儿普通病例随机分组后, 对照组采用常规退热、对症治疗及利巴韦林喷雾剂, 治疗组加用抗病毒口服液治疗,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疗组退热时间、手足皮疹的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较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抗病毒口服液能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安全性高。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炎、提高免疫力等多重作用, 其主要成分为青蒿、金银花、栀子。张宝林等[12]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重型HFMD患儿38例, 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包括IL-18、IL-10、TNF-α、Glu、WBC等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而且退热、皮疹、口腔溃疡消失、神经系统受累表现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提示热毒宁能明显提高重型HFMD患儿免疫功能、缩短病程。目前临床用于治疗HFMD并体现出较好疗效的中药制剂还有痰热清、喜炎平、炎琥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连花清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2 并发症的处理

2.1 脑炎、脑膜炎

研究显示2岁以下小儿免疫机能尚未成熟, 机体抗感染能力较弱, 发生HFMD后合并脑炎的风险更大。由于病毒感染后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均提示为无菌性改变, 发生脑炎后, 均需给予积极的综合处理, 具体措施包括: (1) 控制颅内高压、缓解脑水肿, 在限制液体入量的同时, 给予甘露醇0.5~1 g/kg快速静脉滴注, 1次/4~6 h, 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或停用, 必要时可加用呋塞米、甘油果糖; (2) 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 总量2 g/kg, 分2~5 d给予, 能有效阻止病情进行性加重, 并可明显改善预后; (3) 酌情给予激素治疗, 激素可采用甲基强的松龙1~2 mg/ (kg·d) 或地塞米松0.2~0.5 mg/ (kg·d) 或氢化可的松3~5 mg/ (kg·d) , 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或停用; (4) 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 有合并细菌感染者, 可酌情加用抗菌药物治疗; (5) 其他对症处理措施包括镇静、止惊、降温及保护脑细胞等。研究发现醒脑静注射液能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发挥降颅内压、缓解脑水肿、改善脑缺血缺氧、提高细胞耐缺氧能力及减轻神经细胞损害等多种作用;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可考虑加用醒脑静注射液, 能显著缩短退热时间、易惊缓解时间、神经系统体征转阴时间[13]。

2.2 心肌损害

Cox A16和EV71感染机体后病毒经血流侵入心肌细胞并繁殖, 破坏心肌细胞膜而直接损害心肌, 也可由病毒毒素作用引起心肌损害;研究发现EV71及Cox A16对不同器官具有侵犯特异性, Cox A16更容易引起心肌损害。有研究发现HFMD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检查异常, 提示该病可合并心肌损害[14]。HFMD合并心肌损害的治疗以抗病毒、营养心肌为主, 同时结合对症支持综合处理。抗病毒仍主要选用利巴韦林或更昔洛韦, 营养心肌常选用维生素C、能量合剂、1, 6-二磷酸果糖、磷酸肌酸钠等。磷酸肌酸钠 (CP) 是肌酸和磷酸组成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在心肌代谢中, CP是一种最重要、最直接的供能物质, 内源性CP广泛分布于身体各部分, 其中90%左右分布于心肌中, 但内源性CP量极少, 故在心肌损伤中积极补充内源性CP是解决心肌能量供应的最根本问题[15]。米力农为非洋地黄及非儿茶酚胺类强心药, 其通过选择性抑制心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III, 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 (CAMP) 改变细胞内外钙的转运, 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 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 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使充血性心衰的患者体循环血管阻力、肺循环血管阻力、肺动脉平均压和毛细血管楔压显著降低, 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和每博指数增加, 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16]。韩鸣等[17]将确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共70例, 分成两组, 在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利巴韦林、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的治疗基础上, 观察组35例给予米力农治疗, 对照组35例采用西地兰、多巴胺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降低血压, 减慢心率、改善末梢循环总的有效率上, 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示米力农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具有疗效显著、针对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手足口病患儿感染后可出现免疫功能紊乱, 因此在心肌损害治疗中调节免疫治疗亦很重要, 对于重症心肌炎患儿需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来抑制过度免疫反应, 缓解免疫损伤及细胞毒作用。

2.3 神经源性肺水肿

神经源性肺水肿是重症HFM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 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 其病死率可高达60%~100%, 发病后的临床进展及表现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类似。其发病机制考虑为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后, 尤其是侵犯到脑干、脑脊髓等重要部位, 出现神经系统损伤, 机体发生过度应激, 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失衡,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儿茶酚胺大量释放, 导致血液进入肺循环量骤然增加, 肺微循环血管通透性增高, 肺动脉压力升高。临床表现为呼吸、心率增快、肢端发凉、末梢循环不良, 血压增高, 出现粉红色、甚至是血性痰液[18]。治疗上主要以高PEEP呼吸机机械通气及大剂量甘露醇脱水降颅压、静脉丙种球蛋白、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临床上, 确诊HFMD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 应立即静脉注射20%甘露醇, 同时给予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治疗, 根据患儿病情、肺部体征等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并可给予甲泼尼龙、米力农、丙种球蛋白、利巴韦林, 干扰素等药物综合治疗。目前多数学者认为HFMD患儿出现呼吸节律不整、逐渐减慢、肺泡有效通气低下等中枢性呼吸困难时, 应考虑合并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 应及早给予气管插管, 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恰当的气管插管时机, 并避免反复或较长时间吸痰, 可避免加重肺出血及缺氧, 能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3 预防措施

由于目前对于HFMD仍无针对性疫苗来使用, 因此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减少或避免HFMD的发生至关重要。

3.1 控制传染源

患者与健康携带病毒者是HFMD的主要传染源;研究显示隐性受染者虽然并未表现出明显症状, 健康的携带病毒儿童及症状轻微的患者均具有隐性的感染特点, 也是HFMD的主要传染源, 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是发患者数的数十倍, 与人群接触后具有一定传染性, 而有效的隔离措施能使HFMD在疾病控制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及良好的效果。在每个HFMD患儿家庭中至少有一位家庭成员具有EV71的感染迹象, 而所有家庭成员中感染EV71的几率为52%, 成年人感染HFMD后可在同一家庭的内部成员中传染[19]。因此, 加强病原学及疫情的检测, 提高高危患者鉴别能力, 及时发现和管理好患者与健康携带病毒者, 处理好家庭内部患者, 对防止疾病蔓延扩散具有积极的意义。

3.2 切断传播途径

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手、污染物等经口或呼吸道进行传播, 而且传染性强, 可在幼儿园、社区、学校等形成暴发性大流行。张巍等[20]收集了657份HFMD患儿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后发现重型FHMD患儿病原体均为EV71;吸吮手指、吸吮玩具、饭前不洗手、便后不洗手、挖鼻孔、揉眼睛等不良卫生习惯是HFMD发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幼儿园、托儿机构对儿童日常用具、玩具、餐具和排泄物、粪便等及时清洗、消毒, 室内保持通风和良好换气, 加强对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将儿童带至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以减少感染会。

3.3 疫苗的应用

目前针对HFMD主要感染病毒的疫苗正处于研究阶段, 并获得了一定的进展, 目前的疫苗研究主要是针对EV71型病毒。由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 (ABO联盟) 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共同进行的国家Ⅰ类新药“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的研究”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临床实验研究, 成为首个开展临床试验的EV型灭活疫苗, 全球第1支HFMD灭活疫苗有望在国内率先使用。

3.4 加强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防治中的作用 篇8

资料与方法

收治手足口病患儿8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其中观察组男25例, 女15例, 年龄1~11岁, 平均4.1岁;对照组男26例, 女14例, 年龄1~10岁, 平均4.2岁,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措施: (1) 入院指导:患儿入院后, 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病区布局、开水位置、卫生间位置、隔离防护措施, 消除患儿及家长的恐惧心理。 (2) 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教育: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手足口病的症状, 可以通过发放宣传画、播放防治动画等形式进行教育, 这样患儿容易接受, 而且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3) 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处理及健康教育: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症状。因此, 在发热时, 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多给患儿饮水, 经常更换衣物、床单, 并及时消毒,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勤剪指甲, 防止小儿抓破皮肤[3], 增加感染的机会。对于皮疹部位, 可以给予碘伏擦洗。对患儿的心理状况要了如指掌, 发现异常举动要及时进行心理沟通, 多与患儿交流, 谈些孩子喜欢的话题, 消除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恐惧感, 保持口腔清洁, 进食前后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 保持皮肤干燥, 预防皮疹及感染的发生。 (4) 出院指导:患儿治愈准备出院, 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 指导患儿及家长多喝开水, 定期对玩具、餐具消毒, 加强营养, 做到荤素搭配, 不偏食, 提高机体免疫力。做好儿童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居室要经常通风, 勤晒衣被。若发现异常, 及时来院复诊。

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 (2.0±1.1) d, 口腔症状缓解时间 (1.7±0.5) d, 皮疹好转时间 (3.3±1.4) d, 住院时间 (6.2±1.2) d;对照组发热消退时间 (3.9±1.9) d, 口腔症状缓解时间 (3.1±1.1) d, 皮疹好转时间 (4.8±1.6) d, 住院时间 (7.8±2.4) d。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夏秋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本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4]。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起病急, 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出现皮疹、疱疹等, 严重者并发脑炎、心肌炎、肺水肿, 更甚则危及生命[5]。当患儿及其家属对该病的一般常识不了解时, 患儿及家长会产生焦虑心理。经研究发现, 及时为患儿及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促进其了解该病的病因及预防知识, 消除焦虑情绪, 并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能够有效帮助患儿控制病情及早日康复。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意时机和方式, 比如在患儿新入院时, 家长心情较急躁, 需要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健康教育, 为家长解答疑难问题, 激发其主动参与意识, 利于沟通、交流。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发热消退时间、口腔症状缓解时间、皮疹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加强健康教育明显缩短了症状改善时间, 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8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口腔症状缓解时间、皮疹好转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明显缩短了症状改善时间, 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手足口病,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Ooi M H, Wong S C, Clear D, et al.Adenovirus type 21-associated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during an outbreak of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in Sarawak, Malaysia[J].Clin Infect Dis, 2003, 36 (5) :550-559.

[2]Shekhar K, Lye M S, Norlijah O, et al.Deaths in children during an outbreak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peninsular malaysia-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J].Med J Malaysia, 2005, 60 (3) :297-304.

[3]孙俊杰.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23 (8) :4544.

[4]Zhu Z, Xu WB, Xu A Q, et al.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echovirus 19 isolated from an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in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J].Biomed Environ Sci, 2007, 20 (4) :321-328.

关于防治手足口病的六个问答 篇9

1什么是手足口病?哪些人易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病毒(多为肠道病毒,如EV71型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多发性传染病。该病患者多为婴幼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成年人的免疫力较强,一般不会得此病,但可成为手足口病病毒的携带者,并将病毒传染给儿童。

2手足口病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的症状较轻,他们在发病时,往往会先出现发烧的症状,同时手掌心、脚掌心可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发红),其口腔黏膜可出现疼痛明显的疱疹和溃疡。部分该病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病情较重的手足口病患者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和肺炎等疾病。

3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播的?现在有预防该病的疫苗吗?

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是通过患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等)等传播的。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

4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在临床上,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的症状都比较轻,经过治疗通常在7~10天内即可痊愈,而且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但如果该病患者出现的症状较重或合并了脑膜炎、肺炎等疾病,则应积极地进行治疗,否则可危及生命。

5儿童出现了疑似手足口病的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热、皮疹等症状,应立即让其卧床休息,同时要对其进行密切的观察,有条件者可送孩子去医院就诊。如果孩子突然出现了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送孩子去医院接受诊治,不可延误。

6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处于手足口病疫区的家长在该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口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同时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在其每次外出回来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其洗手,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对孩子经常使用的奶嘴、奶瓶、餐具和毛巾等要经常煮沸消毒。另外,家长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在每天晨起后检查孩子的皮肤(主要是手心和脚心的皮肤)和口腔有没有异常,同时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送孩子去医院检查。

另外,专家还提供了一个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中药方——双花防毒饮。其药物组成是:金银花、野菊花、茯苓各10克,蚤休15克,甘草3克。其制用法是:将上述药物入锅加300毫升的清水浸泡30分钟,再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将此药汤煎煮15分钟左右,最后留取150毫升的药液饮用,可每日饮1剂(3岁以下的婴幼儿应减量服用),分2~3次饮用,连续饮用7~10天为一个疗程。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和健脾宁心的功效。■

手足口病的中医防治 篇10

手足口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出现重症、危重症,如何早期发现重症并及时处理是阻断其向危重症进展及死亡的关键。其中手足口病重症以并发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主,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易惊等[2]。对手足口病重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是中医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对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讨论较多,以往笔者通过观察曾提出手足口病重症具有“风、湿、热”的证候学特征和“湿热动风”的核心病机[3],本研究通过对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进行前瞻性观察,并在中医温病学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探讨本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病因病机,现报告如下,以期为手足口病重症的中医药诊治提供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纳入2010年7月至2010年9月期间在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山东聊城人民医院、山东临沂人民医院、山东日照中医院、山东莒县人民医院、唐山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住院患儿,共327例。均符合2010年卫生部更新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4]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合并癫痫、肿瘤、先天性心脏病、肾病等严重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排除因基础疾病长期或目前正在使用激素治疗的患儿。

1.2 病原学检测

由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或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病原学检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进行EV71、CoxA16、肠道病毒通用型检测,试剂盒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观察方法

制定临床观察表,该表格经北京市中医局专家组多次论证并在实践中反复修订后应用于临床。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助理观察员对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实验室检查、转归等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时间点设为入组后0~12小时每2小时观察1次,入组后12~24小时每4小时观察1次,入组24小时以后每6~12小时观察1次,病情稳定后每24小时观察1次。对于不同证候组的人口学资料、病原学分布、其它症状学特征、病程、病情稳定时间、体温稳定时间、转归等进行分析比较。

1.4 中医证候分型

既往研究中笔者曾提示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风、湿、热”的证候特征和“湿热动风”的核心病机[3]。以既往研究结果为基础,根据中医理论,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制定了以舌象为主,结合大便性状、精神状态、皮疹特点等为主要依据的证候分型标准:(1)湿重于热证:舌胖嫩、苔白腻、大便粘滞、或四肢湿冷;(2)热重于湿证:舌苔黄腻、大便干、或烦躁;(3)温热证:舌红,苔黄或干或燥、便秘,口腔溃疡多见红晕。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为0.05。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之间比较使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及等级资料使用频数及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纳入327例患儿,男210例,女 117例,平均年龄(27.3±13.3)个月。其中168例进行了腰椎穿刺检查,表现为脑脊液压力升高,蛋白轻度升高,白细胞数不高或轻度升高,结合临床特征均符合无菌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的诊断。

2.2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舌象、脉象分析

以患儿入组时记录的舌象、脉象作为证候分析依据,本组患儿舌像以舌红苔白腻、舌体胖嫩为主,而黄苔、燥苔少见,未见红绛舌,脉象以浮数为主,指纹以脉络浮紫为主,详见表1、2。

2.3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证候分型结果

根据既定分型标准对327例患儿进行证候分型,所有病例的分型均经过2名主治或以上中医师共同确认其中医证候分型,其中湿重于热证组208例,热重于湿证组79例,温热证组40例。

2.4 各证候组基本情况分析

三种证侯组在性别、年龄、有无接触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热重于湿证、温热证的入组前最高体温要高于湿重于热证(P<0.01); 湿重于热证的入组前病程长于热重于湿证(P<0.05);住院天数湿重于热证组有较温热证组延长的趋势。见表3。

注:a为χ2值,b为F值。

2.5 各证候组病原学分析

本组病例中多数患儿进行了肛拭子的核酸检测,分别进行EV71、Cox A16、肠道病毒通用型的核酸检测,三种证候组之间病原学检测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453,P=0.483。检测结果判定可分为单纯EV71感染、单纯Cox A16感染、EV71/Cox A16混合感染、其它肠道病毒感染、检测结果阴性,统计分析显示,湿重于热证组、热重于湿证组与温热证组比较,在病原学分布方面无统计学差异,χ2= 5.083,P=0086,提示本组病例中病原学分布对证候分型无显著影响。见表4。

2.6 各证候组临床特征分析

通过对各症状出现的频次进行分析发现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症状(出现频次≥70%)为呕吐、纳差、易惊、发热、精神不振、手足臀皮疹、口腔皮疹,主要特征分析详见表5。

各证候分组在基线体温、脉搏、呼吸、经皮血氧、精神神志、末梢循环、肢体异常活动、呕吐、皮疹分布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易惊、颈项强直及口腔皮疹有统计学差异(P<0.05),湿重于热证、热重于湿证出现易惊的比例高于温热证,温热证出现颈项强直的比例高于湿重于热证、热重于湿证,热重于湿证出现口腔皮疹多于其他两种证候。

注:a为F值,b为χ2值,c为Z值。易惊、抖动、抽搐、呕吐亦为等级资料,表中所列为有该症状的百分比,具体分级标准如下:易惊:1=无,2=偶尔出现,3=经常出现,4=频繁惊跳,睡眠中惊醒;抖动:1=无,2=偶尔出现,3=经常出现,4=频繁出现;抽搐:1=无,2=偶有,每次1~2次;3=每日3~6次;4=发作频繁,难以止住;呕吐:1=无,2=很少,3=每日2~4次,4=频繁呕吐。

3 讨论

3.1 病邪性质分析

本项研究经多方咨询中医温病学、儿科学和神经科专家意见,结合临床特征,并主要根据舌诊特点将手足口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分为两大类,即湿热类与温热类。研究结果显示327例患儿的中医证候以湿热类为主(287例,占87.8%),湿重于热证208例(占63.8%)、热重于湿证79例(占24.2%),温热证40例(占12.2%),症状体征上可见嗜睡、精神不振者要多于烦躁哭闹者,舌像主要以舌苔白腻多见而舌黄或干或燥者少见,说明湿邪为本病的重要因素,未见绛红舌,无热入营血之象。近年来逐渐重视季节及气候因素对传染病的影响,研究表明手足口病发病情况与气候条件有明显的相关性,与高温、高湿呈显著的正相关[5],而在长日照的气象条件下,手足口病发病风险保持在较低水平[6],这也从另一角度佐证了本病的湿热性质,且湿邪为关键因素。本组病例中,手足口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邪性质为湿热疫疠之气为主,证候调查中发现,热重于湿证及温热证的最高体温高于湿重于热证(P<0.01),湿重于热证入组前病程长于热重于湿证(P<0.05),湿重于热证的住院天数有延长的趋势(P=0.083),前瞻性的临床调查证实了温病学强调的湿热类邪气起病较缓、热象不彰、缠绵难愈的特点。

3.2 中医核心病机分析探讨

根据患儿的症状、证侯特点分析,湿热证(含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较温热证易见易惊表现(P<0.05)。热重于湿证出现口腔皮疹比例高于湿重于热证及温热证(P<0.05),且皮疹色较红。湿热证侯病例“动风”表现较温热类明显为高。

由此,笔者提出湿热动风是手足口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核心病机。《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薛生白《湿热病篇》第4条: “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乃湿热夹风者。”本组病例中,分型以湿重于热证多见,湿重于热证组病情发展较慢,缠绵难愈,热势不彰,呕吐、纳差、发热、嗜睡、舌红苔白腻,脉数,脉络浮紫,表现为湿热中阻证。大部分患儿兼见烦躁哭闹、口腔疼痛、口干、手足心热、小便黄赤的心脾积热证,以及易惊、惊跳、肢体抖动、肌肉震颤或筋惕肉瞤等湿热动风表现。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肝主筋,外湿与内湿相合,湿困脾土,壅滞经脉,阻滞经络,气机失畅,土壅木郁,肝血难于外达,筋脉失于濡养,故易出现拘挛抽掣而见惊风表现。本组病例大部分患儿湿热裹结,脾病及肝,属湿热病气分证。

3.3 研究局限性

目前,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基本统一在“温病”范畴,本研究尝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际,对传统的湿热病理论进行探讨和验证,其结果验证了中医湿热类邪气起病较缓、热象不彰、缠绵难愈的特点。但是本研究仍然难免受到中医学研究评价指标欠客观,尤其舌、脉判定无统一标准的影响,虽然研究中观察者均经过统一培训,但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同质性。本研究成果或可为中医药临床研究及理论探讨提供新的思路。

志谢 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手足口病专家委员会王永炎、晁恩祥、周平安、刘景源、安效先、王融冰、姜良铎、李荣辉、闫慧敏、郑军等教授及徐荣谦、高颖、王素梅等教授的指导;感谢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李发枝教授在“风引汤”具体类证用方的指导。

摘要:目的 探索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核心病机。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327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住院病例,按照统一的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动态观察,主要根据舌象将证候分为湿热证、温热证,湿热证又分为湿重于热证、热重于湿证,由两名主治医师根据临床资料确定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和核心病机。结果 327例患儿证候分型为:湿重于热证208例(63.8%)、热重于湿证79例(24.2%)、温热证40例(12.2%);热重于湿证与温热证的入组前最高体温高于湿重于热证(P<0.01);湿重于热证入组前病程长于热重于湿证(P<0.05);湿重于热证的住院天数较温热证有延长的趋势(P=0.083);热重于湿证皮疹色泽较红,口腔皮疹比例高于湿重于热证及温热证(P<0.05);温热证出现嗜睡及颈项强直比例要高于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P<0.05);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出现易惊的比例要高于温热证(P<0.05)。不同证型的病原学分布频率无差异。结论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因是以湿热疫疠毒邪为主,病位主要在脾、心、肝,核心病机为湿热动风。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易见易惊等动风表现,湿重于热证热像不显,热势不彰,病情发展较缓,缠绵难愈;热重于湿证疹色较红且口腔皮疹多见;温热证则易见颈项强直、嗜睡表现。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核心病机,湿热动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发布2012年4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EB/OL].(2012-05-09)[2012-5-30].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jbyfkzj/s3578/201205/54666.htm

[2]Tom Solomon,Penny Lewthwaite,David Perera,et al.Virology,epidemiology,pathogenesis,and control of enterovirus71[J].Lancet Infect Dis,2010,10:778-79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EB/OL].(2010-04-21)[2011-12-20].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86/201004/46884.htm

[4]王玉光,刘清泉,倪量,等.128例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中医药证治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9,28(4):243-246.

[5]曾立华,任敏,赵培利,等.手足口病与气候关系的探讨和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25(3):227-229.

上一篇:建筑设计存在问题下一篇:控制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