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思维

2024-05-09

空间结构思维(精选十篇)

空间结构思维 篇1

学生对地球上重物可以下落的经验非常丰富, 容易由这直观的感性材料上升到抽象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 因为这感性材料和理性认识之间, 都以“力”的共性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是人类一般的认识过程, 与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著名论断“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再由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这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符合。

对初学者来说, 重物可以下落的经验与抽象的重力场概念之间, 没有直接的、共同的外在联系, 初学者难以通过对重物下落这类感性材料的科学抽象, 透过重物下落的这一现象, 把握重物下落是由于存在重力场的本质。

教科书在编写上, 虽然把重物下落的感性材料与重力场概念的理性认识放在了一起, 却没有引导学生对重物下落、重力场概念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认识过程。教科书似乎是经验主义者———有把理性认识仅仅看做是感觉经验的机械分解和组合。

依教科书对电场的编写内容教学, 抽象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理解、接受;但对大多数高二的学生来说, 一节课下来, “重力场、电场”是什么?他们只能摇头以对。

笔者在教学中, 巧用类比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对空间存在的物质这类感性材料的科学抽象, 透过重物下落、小磁针指向南北、带电体受力等现象, 将重力场、电场、磁场同时展开讲解, 让学生确实感受到“三场”的存在, 迅速掌握电场的特点并能加以应用。具体案例如下———

师:地球周围, 我们眼前1m3的空间里, 存在着什么?空间里面有什么特点?

生:空间里面有空气、尘埃、阳光……

师:将这1m3空间里的空气、尘埃、阳光……拿走后, 这1m3空间里还存在着什么?空间里面有什么特点?

生:空间里还存在着无线电波。空间能使放在里面的物体下落, 能使放在里面的小磁针指向南北。

师:该空间为什么能使放在里面的物体下落?为什么能使放在里面的小磁针指向南北?

生:由于地球的引力, 该空间能使放在里面的物体下落;由于地磁场, 能使放在里面的小磁针指向南北。

师:在宇宙遥远的、远离其他星球的地方, 有1m3的空间, 该空间能使放在里面的物体下落吗?能使放在里面的小磁针指向南北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在遥远的宇宙空间, 由于缺少地球等物体的引力, 该空间不能使放在里面的物体下落;由于地磁场消失, 放在里面的小磁针不会转动, 也就不会指向南北。

师:都是1m3的空间, 分析对比说明, 在地球周围, 我们眼前1m3的空间里, 存在可以使放在空间里面的物体下落的一种能力;在远离其他星球的、遥远的宇宙, 有1m3的空间里, 不存在可以使放在里面的物体下落的能力。

师:我们把地球等星球的周围空间, 具有使物体下落的这种能力叫重力场。重力场看不见、摸不着, 但就像我们身边的物体一样, 确实存在。

师:类比重力场, 我们来看看小磁针。都是1m3的空间, 分析对比说明, 在地球周围, 我们眼前1m3的空间里, 存在可以使放在空间里面的小磁针偏转的一种能力;在远离其他星球的、遥远的宇宙, 有1m3的空间里, 不存在可以使放在里面的小磁针偏转的这种能力。

师:我们把地球周围空间或磁体周围空间, 具有使小磁针偏转的这种能力叫磁场。磁场看不见、摸不着, 但就像我们身边的物体一样, 确实存在。

师:类比重力场、磁场, 我们看看带电体周围空间有什么特点?

生:在带电体周围的空间里, 存在可以使放在空间里面的轻小物体、其他带电体受力的一种能力;在远离带电体的空间里, 不存在可以使放在里面的轻小物体、其他带电体受力的这种能力。

空间结构思维 篇2

地理空间思维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能力,它有空间定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是指在认识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时运用地图、略图、脑中地图作空间透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得出相关的解释与结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在树立空间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结构以后,在离开地图的条件下,我们头脑当中所进行的地理事物的联系、组合、叠加、变化、发展等一系列想象活动。地理空间联系能力,要求不断丰富知识、储备知识和扩大知识领域同时,又要注意综合联系,灵活运用,才能使思路畅通,举一反三。

二、如何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1.简易图表绘制,增强空间思维。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图表的作用,让课堂成为展示各类图表的乐园。如利用各种地图、示意图、模式图、景观图等类型地图,促使高中生在头脑之中增强地理信息的“空间”印记,显著提升空间思维的活跃度,并基于此,促使高中生能够锻炼绘制一些简易图表的能力,从亲手绘制过程中掌握空间信息的筛选、整合与探究的能力。在学习区域地理模块经纬度、气候、地形、植被、资源等情况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通过描摹、填绘和仿绘等多种形式绘制地图,在绘制及信息填涂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认为这是个浪费时间的环节,而要懂得这其实是锻炼空间思维的重要途径。又如,在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地球自(公)转、晨昏线、洋流分布、气压带风带分布等内容的时候,教师也应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记忆,有针对性地开展绘图活动。那么,很多地理知识就逐渐丰富起来,改变了以往知识点的扁平化特征,使得知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化空间图景,高中生就能够结合学习需要,有侧重地进行空间分析,随时随地调取空间信息,促使文字知识转化成板图教学,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2.加强直观演示,转化抽象内容。

通常来看,高中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难的并不是背记地理知识,而是进行消化理解。因为很多地理事物的抽象性非常强,不是仅仅依靠视觉感知就能够顺利解决问题的。所以,地理教师必须尽全力“点化”知识,让抽象的知识呈现出直观性特点来,从而让高中生在思想深处形成空间概念,增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用空间模拟、动态演示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抽象内容,对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十分有效。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注重“演示”知识,如自(公)转、大气环流、正午太阳高度等动态演示,便能够让动态取代静态,促使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识,使得原本让老师十分头疼的地理知识迎刃而解。当然,对地理知识进行直观演示,不能够只依靠多媒体,很多问题只用简单亲手演示就能够实现教学目的。如对地质构造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就“褶皱”内容,教师可利用教科书当水平岩层,通过双手给予挤压的力量,进行相向的施力,形成波状弯曲变形,如此一来背斜与向斜就得到了很好演示;就“断层”内容,可用一根粉笔表示岩层,那么用手施力,“岩层”受力超限,断裂便会形成,然后在进行断裂面的移位,断层过程就模拟出来了。通过直观演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便会得到明显拓展。

3.倡导启发思维,开拓空间维度。

地理事物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空间联系也是如此,通过一个“空间点”能够引发一连串的知识连锁反应,促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不断发生裂变反应,让各种地理知识体系联系起来,更清晰地呈现出地理事物的各种关系。如针对“黄土高原”知识点,地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方式,用图片将黄土高原四季地形地貌特点展示出来,并以此为主线,结合气候、地形与植被等情况,提出诸如黄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呈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等问题,在逐层追问,不断深入发展的基础上,促使高中生能够增强理解地理知识的时空联系,逐渐开拓学生地理空间维度。

4.注重逆向思维,加深空间理解。

逆向思维是思维的一个重要类型,这是一种创新性很强的思维能力,有利于自主探究难题,主要通过质疑—假设—释疑的思维过程,促使高中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并且高效调动所学的地理知识。在具体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逆向思维积极性,对一些问题进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促使学生在解答疑问中更好的认识地理知识。如,五带形成的原因是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这一交角变化(大小),五带范围怎么变化?在学习“三圈环流”的时候,可假设地球不自转,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假如不公转只自传,三圈环流还会像现在一样吗?一般来说,西亚气候是干燥少雨的,但有没有相对多雨的特殊地带,如何分布的,原因是什么?因为逆向思维的存在,促使高中生能够充分将大脑空间思维区域激活,促使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更清晰的呈现出来。总而言之,对高中生来说,地理学习中必须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这是分析和解决学习难点问题的金钥匙。地理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充分借助多种有效手段,让高中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不断取得更好地成绩。

三、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空间结构思维 篇3

一、教学受阻,发现问题

教学完例题(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0页例题),要对学生所掌握情况有个了解。出示如图习题“试一试” :

学生根据提示完成得相当好。为了再多一次地验证,出示了“想想做做”中一题。如图1:

图1

在巡视时发现,班级64人中仅有2人是“8-3=5”这样解答的,其余的62人都做成的是“5+3=8”。这是为什么呢?可能缺少一个引导吧,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进行理解题意:“已经知道有3个苹果了,那一堆里有几颗,才一共是8颗呢?”再次巡查发现,正确解答成“8-3=5”的,仅仅增至3人,其余的61人依然是错误的解答。可能是讲解得不够透彻,学生没有听明白吧,于是就顺着该题又一步一曲地分析讲解,为了巩固分析讲解成果,又有针对性地出示了“想想做做”中的另一题(见图2)。

结果发现全部正确解答“7-2=5”的仅6人,其余的依然回到原来起步的做法上去了。学生还是感觉没有错误,教师所看到的结果却答非所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状况呢?怎么样解决呢?

二、寻根问源:思维结构出现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起步与发展都是从生活开始的。是因为生活的需要才产生了数学,古人打猎回来收获了1只野兔,就在草绳上打一个结,收获2只野兔就在草绳上打2个结,这就是数学的开始。可见人们在认知事物时,都是从加法开始的,虽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但认知事物的顺序依然保持着加法的那种思维结构,即儿童数学学习中思维的自然结构。儿童数学学习中的自然结构可以理解为:儿童为了完成某一学习任务,通过感知以及已有的知识和体验获得了完成这一任务所需要的信息,按照自身的经验将这些信息联系起来,所自然形成的一种思维结构。儿童数学学习思维的自然结构不仅在此题型中有体现,其他题型依然如此,如3×□=24,学生就会据乘法口诀直接填写8,而不去想到24÷3=8,所以,这写出来的算式与题目中阅读到信息的顺序是一致的。学生从图2中感知到信息的顺序是“2个—羽毛球桶—7个”,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前二者的和等于第三者,儿童通过感知在头脑中形成思维结构是“2+□=7”,由于内容相对简单,儿童可以轻易地算出“□”是“5”,因此头脑中就不再进行其他的加工活动了,按照这个顺序直接就写出算式“2+5=7”,这里儿童感知到的“2+□=7”即是思维的“自然结构”。与“自然结构”相对应的是思维的“加工结构”,即理解为完成这一任务的应然结构,也就是教师期望儿童所形成的思维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利用思维的自然结构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这两种结构在“信息”内容方面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在构成方式上或是排列顺序上不一致。也就是说,儿童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是正确的、准确的,没有违背任何数学规律,只是与数学学科约定俗成的“已知数写在等号左侧,计算结果(未知数)写在等号右侧”不同。图2中这道题的原意为“已知总量为7,其中一部分为2,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期望儿童用减法计算,列式为“7-2=5”,而儿童往往列出的算式为2+5=7,把减法算式写成了加法算式,当问及儿童本题的答案时,儿童往往能够说出正确答案。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重点放在自然结构与加工结构之间的对比与转换上。

三、结合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策略

(一)正确预测儿童思维特征

数学教师在对低年级儿童进行教学时,在备课中应对该知识与儿童年龄特征及心理认知事物特征结合起来,正确地预测儿童将会出现的思维结构特征,针对出现的思维结构特征采用相应的灵活策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出现,做到未雨绸缪。例如教学上文内容时,教师清楚预测儿童在解决该类问题时,会持以“自然结构”来解题,会与教师所期望的“加工结构”相背,当学生出现“欲加却减,欲减又加”的现象时,应引导儿童结合习题实际进行对比,儿童解题中出现的“2+5=7”,教师应把儿童思维的过程表述出来。再如□×7=56,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根据口诀“七八五十六”,直接地在□里填“8”。但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其中暗含了除法的数学思想。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对比与转换,由口诀到“56÷7=8”,要为今后的口诀外除法教学奠定基础,避免类似□×3=39这样的习题不知如何解决现象。

(二)有机引导思维的对比与转换

课堂教学中未出现教师所期望的思维“加工结构”时,这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前后思维对比与思维认知的转换。如教学图2内容,发现与教师期望的结果不同时,教师进行询问:“同学们在做这一题时,是不是先想到2个加上几个才是7个?”学生欣然明白了自己刚才的思维活动,并且为之一震,刚才的确是这样想的,所以回答是“是”。“同学们和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你们和家长的想法一样,是拿一样物品看看价格,拿另外一样物品看看价格,把两样物品的价格加起来,就知道应付多少钱。老师购物时也是这样的。同学们在家里盛饭的时候,桌子上盛好了3碗,而家里有6口人,一看就是盛好的3碗加上再盛3碗,才能是一人一碗饭。所以,同学们想法是正确的。”学生据老师所说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颔首默许。“老师在解题时想法和同学们是一样的,但做法不一样,我会把已经知道的写在等号的左边,把要求的结果写在等号的右边。图2的这道题是羽毛球桶里和外边一共7个羽毛球,而桶外边有2个了,就把知道的写下来:7-2=,要求的是桶里有几个,大家想的时候知道是5个了,所以:7-2=5。”通过实际内容前后思维活动的对比,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序形成的思维自然结构,慢慢地向逻辑思维顺序的思维加工结构过渡。再者,每个人对任何事物“阅读”顺序都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低年级儿童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打破儿童的形象思维的自然结构模式,进行习题内容的逆向“阅读”,如该题可以这样理解:这里一共有7个羽毛球,桶外已经放2个了,桶里应放几个呢?通过思维的转换,儿童思维就会顺着教师所期望向“思维加工结构”慢慢靠拢了。

不可否认,儿童思维形成的自然结构常会出现错误。试图直接避免是不可行的。教师应研究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学生的错误案例,分析案例是不是错误、是违背了主观规律还是客观规律,针对错误寻找原因;从儿童的感知过程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入手,思考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随着教师慢慢地有意识教学,儿童思维理解下的自然结构与输出下的加工结构形成一致,自然结构会慢慢弱化,加工结构会慢慢凸显出来。

空间结构思维 篇4

一、激发兴趣, 让学生大胆设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我在课堂教学中, 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设问, 允许学生在学前问, 学中问, 学后问。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 揭题后, 我问:“读了课题, 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举手, 抢着发言:“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小壁虎怎样借尾巴?”“小壁虎借到了尾巴吗?”……我这样引导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教师问, 学生想”的传统模式, 让学生在大胆的设问过程中, 思维得到训练, 同时, 又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渗透学法, 让学生主动学习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明确指出:“未来的文盲, 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说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在教学中, 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 鼓励他们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主动地进行学习“, 是现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用学法引路, 培养学生自能阅读, 不待老师讲”, 是我近几年来追求的最佳境界, 并且我一直在朝这方面努力。如, 我教《美丽的公鸡》一文时, 首先以“公鸡与啄木鸟比美”为示范段, 渗透学法, 具体做法是:第一步, 引导学生充分借助插图, 图文结合, 体会重点词句。学生通过观察公鸡的样子, 体会挺着胸, 唱着歌的词句 (说明公鸡很得意) ;第二步, 让学生反复读公鸡与啄木鸟的对话, 体会公鸡与啄木鸟说话的语气 (得意洋洋, 看不起别人) 。同时, 引导学生观察啄木鸟的嘴巴, 说说这嘴巴的作用, 让学生受到初步的审美教育;第三步,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有感情地练读这一段, 第四步,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的学习方法:看图, 了解主要意思;读文, 理解重点词句;品句, 有感情的朗读。然后, 让学生模仿示范段自学“公鸡与蜜蜂比美”这一段;通过采用多种形式学习, 学生渐渐明白了一些阅读课文的方法。

三、创设情境, 让学生充分展示特长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节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这类课文是训练学生表演才能的好素材。因此, 当学习此类课文时, 我总会不失时机地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表演课本剧。以前, 课本剧表演时, 我尝试让学生“自导自演”。如, 当我教完了《狐假虎威》一课时, 我就让学生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自导自演”。具体做法就是将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 让各组学生分别推选一名学生当“小导演”, 由小导演物色安排“小演员”。表演前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教师与其他学生当观众、当评委, 给各组评分, 对各组的表现还要点评。这样一来, 无论是导的还是演的, 还是评的, 人人都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

四、鼓励求异, 让学生积极创造

独特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它以大胆怀疑、勇于挑战、不盲目跟从、不迷信权威为前提。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鼓励学生不唯从教材, 不盲从教师, 允许学生质疑, 允许学生反驳, 并激励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和突破传统进行创造性思维。

同一个问题, 理解的方法可以不同。如《狼和小羊》一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顺向思维定势, 小羊肯定是被狼吃掉了。为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鼓励求异, 我故意设问:“小羊真的被狼吃掉了吗?”小羊用什么方法才能战胜老狼?这样一来, 学生滔滔不绝地说出了自己给小羊创设的种种转危为安、智斗老狼的情境。可见, 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有时同一个任务, 也可以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完成。以识字为例, 让学生记“坐”字, 有的学生说, 两个小朋友在跷跷板上玩就是“坐”;有的用画画的方法完成了识字;有的说一个“土”加两个“人”就是“坐”……他们运用的方法不同, 却完成了同样的一个任务——记住“坐”字, 对于这样的现象, 教师应予以肯定、鼓励。

主观练习题的布置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六年级的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课堂练习, 把“我们收回了香港”这句话换几种不同的说法, 但不改变原意。学生答案多种多样:“香港被我们收回了。” (被字句) “我们把香港收回了。” (把字句) “我们不是收回了香港吗?” (反问句) 谁也不能否认我们收回了香港。” (双重否定句) ……

五、变换角色, 让学生敢于评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为我们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指引。传统教学中, 如果总是觉得老师把眼睛放在孩子们的弱点上, 他们的勇气就会逐渐消失, 自信就会慢慢地减弱。如果我们把顾虑放下, 与学生共同研讨, 让他们大胆摸索, 他们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 努力超越自己, 甚至尝试超越老师, 给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气象。意识到这一点时, 我在教学中就努力创设更多的机会, 给孩子以引导和鼓励, 让他们在尝试当老师的过程中, 快乐地学习语文。

在教学《骆驼和羊》时, 如何让孩子们把老牛语重心长的话读出来呢?我决定让学生评价我的朗读, 我故作出小孩子的声音, 嗓音尖尖的, 很快地读起来。还没有等我读完, 孩子们就笑起来了, 他们纷纷发言, “老师, 老牛的声音比较苍老, 你读得像小孩子。”“老师, 老牛说话时像爷爷那样教育人, 不能读得太快了”。我故作无可奈何地叹气:“哎, 我都读了好多遍了,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不如你们来教教我怎样读吧。”这下, 孩子们可来劲了, 一个个纷纷举手要教我。他们的声音如同起伏的江水, 轻轻地拍岸, 一阵阵地震撼我的心灵。嘿, 互换角色的课堂效果就是不一样。

在识字教学时, 我也故意读错、写错字, 把自己扮演成错别字大王。在同学们的“指点”、“帮助”下, 我由“错字大王”变成了“识字大王”。学生也在“教”我的过程中把汉字牢牢地记住了。在上口语交际课时, 有时我和学生成为辩手, 我是反方或正方, 学生则在另一方。在平等的基础上, 学生放开胆量发表言论, 使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唇枪舌战的激烈场面, 听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自由的课堂气氛, 自由表达观点, 成就独立的思想与自主实践能力。只要教师把握新课程理念, 放下“唯我是从”的架子,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形成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轻松的教学氛围。那么我们的学生在创新教育的领域中会展翅高飞, 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摘要:《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性地教学, 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性格开朗, 兴趣广泛, 思维活跃, 富有创造精神。本文试着从激发兴趣、渗透学法、创设情境、鼓励求异、变换角色这五个方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如何培养数学空间思维 篇5

情景教学法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老师首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激发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去探索、去钻研,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并进行大胆求证,才能培养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把数学理论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数学问题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勇于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中心对称”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两个图形关于一点对称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老师通过创设情境,结合课本62页的图形,让学生先观察,再回答问题:把其中一个图案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先让学生从旋转变换的角度分别观察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中心对称的定义。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心对称实际上是旋转变换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心对称中要求旋转角必须为180度),渗透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接着,对“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进行比较,让学生自主探究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区别。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质疑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发散式思维教学模式,使学生数学思想不受定势或模式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思路,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多向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质疑式教学法,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方差”一课时,老师在对方差的概念和产生形成过程进行讲授完毕后,老师可以问学生:在学习了方差后,大家对方差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最好能问倒其他同学哦。”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问题,如“方差的具体应用是什么?”“方差和标准差的区别是什么?”,等等。问题提出后有的同学立即给予回答。由于学生的勇于质疑,使许多疑问统统暴露出来,并得到了解决,学生有效地掌握了方差这一知识点。

2数学思维训练技巧

善于运用发现法,启发学生的思维

发现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它的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形成于六、七十年代,是目前新课程改革下,广大教师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要画圆了,老师不讲画法,让学生先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好。

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节,启迪学生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这启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到学生中去,用对学生信任、充满激情的对话和语言,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体验这种学习中的成功。例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多一些这样的话语,“你的回答很有创意!”“你真了不起,发现了小秘密!”……这些充满激情、充满鼓励的评价,让孩子们放松了紧张、焦虑的情绪,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快乐的,逐渐地喜爱上数学,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维活动。

重视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根据他们的思维能力特点,凭借实物、模型、操作和语言的直观,在引导学生对各种数学现象进行具体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学具操作是一种外部的物质化活动,其特殊性在于操作活动能引起和促进学生借助于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在推进学生思维内化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直观的教学。“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操作是首要的第一步。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去获取感性知识,去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得出概念、法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数学思维训练技巧

.运用比较辨别,启迪学生思维想象

如在教学了数的整除的知识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一个大于10的数,被6除余4,被8除余2,被9除余1,这个数最小是几?”应该说这道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求解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比较题:“一个数被6除余10,被8除余10,被9除余10,这个数最小是几?”这道题学生很快能求出答案:这个数即是6、8和9的最小公倍数多10,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72+10=82;

然后我引导学生将上面一道例题与这道比较题进行比较和思考,学生很快知道,上道题只要假设被6除少商1余数即为10,被8除少商1余数也为10、被9除时少商1余数也为10,因此可迅速求得这个数只要减去10,就同时能被6、8和9整除,而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72+10=82 。这样通过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比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又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要求学生归纳出一个能概括各个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我让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们归纳出,在小学阶段学过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进行概括,因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上底 +下底)×高÷2 。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即可将这公式变成:底(长、边长)×高(宽、边长)×2÷2 = 底(长、边长)×高(宽、边长);

又因为圆面积公式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因此,梯形的面积公式对圆也同样适用;当梯形的上底是零时,即梯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梯形的面积公式成了:底×高÷2。这即成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数学思维训练技巧

加强练习点拨升华,深入拓展学生思维

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激励评价为基础,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科学设计练习题目,实现新知和技能、技巧的进一步巩固,把学生引入有效的趣味化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内在规律,拓展个性化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在学生完成自我总结和教师做出评价后,设计如下练习:(1)同桌相互出几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目,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后相互批改。

(2)计算21×48 63×24 84×12 42×36,得出结果后你会发现什么规律?你还能举出存在类似规律的算式吗?除了巩固学生的笔算能力外,再特意安排几组有规律的算式让学生认真观察、发现和探究,学生觉得有无穷的乐趣,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展开深入探究,最终发现了“回文”算式,每组两个算式相等,如:63×24=42×36 84×12=21×48。学生找寻具有类似规律的算式,开放性较大,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在做巩固练习时,很容易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对后面的探究学习产生阻碍。所以,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而不能做旁观者。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及时做出合理引导,适时引导、点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为学生拨开云雾见太阳,把自主构建与价值引导和谐统一起来。

开展语言表达训练,发展语言思维能力

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加强学生语言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做一般应用题时,可加强学生对自己解题步骤和思路的解说训练,先让学生审题,指出它的已知条件和所求,并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有理有据地确定解题思路,然后要求学生用清楚、准确和有条理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如 “学校服装加工厂计划做670套衣服,已经做了4.5天,平均每天做 82套,剩下的要在3.5 天里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这道应用题,可以先让学生审题,指出已知条件和所求。学生经过分析后指出:“670套”是总的工作量,“4.5天”是已经完成的工作时间,“82 套”是开始工作时的工作效率。“3.5天”是剩下的工作量时间,这些都是本题的已知条件。

留白——放飞思维的空间 篇6

一、在课题导入处留白——激发阅读期待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教师教学时可以以课题为突破口,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给学生留下悬念。如我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接触课题后,让学生质疑。在我的预设中,学生或许会提这些问题:春光为什么会染绿我们双脚?“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什么意思?然而,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远比这些精彩多了:春光怎么会染绿我们的双脚?春光是怎样染绿我们的双脚的?为什么是染绿而不是染黄呢?还有一位学生竟然说:我觉得课题不对,因为“春光”只能照耀,怎么会染绿我们双脚呢?听着学生们的问题,我惊讶于学生的质疑,这些有价值的问题不正是教学所需要研究的吗?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我充满了激情。

二、在课文插图处留白——丰富学生想象

课文的插图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画面,如无声的立体语言,让学生产生无限的遐想。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情节。如在教学《月光启蒙》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插图,展开想象,其中有一位学生说道:“天空中,一颗颗闪耀的星星像颗颗钻石,柔和的月光洒满了篱笆小院。孩子倚在妈妈的膝上,听妈妈唱着动听的歌谣,旁边的一只小狗也聚精会神地听着。”同学们都沉浸在深情描述中,在美丽的月色中,感受着浓浓的母爱。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并依靠平时储存的表象资料,从图中的静止到变化,从画内到画外进行创造想象,使想象力得到拓展,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在文中标点处留白——拓宽思维空间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粘连配合,成为文章中不可缺少的细胞。有些课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

如在教学《孔子游春》时,我与学生欣赏着泗水春景:

师: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这样的美景是大自然这位伟大的母亲造就的。但大自然这位母亲仅仅创造了大地、森林、太阳和轻风吗?

生:不,还创造了很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文中的省略号。

师:你会用这样的句式来描写我们的大自然母亲吗?

生: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

生: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衣衫。

生: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生:壮阔的大海是她沸腾的血液。

师:你们简直就是诗人,你们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美好的春天。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泗水以及大自然的那份美。(生齐读课文)

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母亲的伟大,同时也理解了这个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四、在质疑碰撞处留白──激发研究兴趣

在课堂讨论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多种观点碰撞的情景,有些学生甚至会对教材和教师提出质疑。在这些情况下“留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发他们对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

如我在教学《水》一课,分析完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质疑环节:

师:课文学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奇怪地)文中说:“而挂在她腰带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我知道这句话主要突出了水的珍贵,然而母亲的钥匙,锁着的是水,在我们生活中普普通通的水,怎么会是幸福的源泉呢?

师:(略有所思地)同学们,水真的能给人带来幸福吗?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在文中找找“幸福”的影迹。

生:在久旱逢甘霖的日子里,全村人痛痛快快地在雨中洗澡,这就是幸福!

生:在炎热的夏天里,母亲用一勺水为我们兄弟四人洗澡,这就是幸福!

生:在缺水的山村里,人们去挑水,尽管山路很长,天气很热,泉眼很小,挑水的人很多,需要漫长的等待,但当终于轮到你挑到一担水时,那个时刻是最幸福的!

师:那幸福究竟是什么呢?

生:幸福是通过千辛万苦后挑到的一担水!

生:幸福是在雨中跳跃、大呼小叫!

生:幸福是在母亲打开水窖,一缕水的气息扑鼻而来的一刻。

生:幸福是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生:幸福是母亲用一勺水帮我们冲凉时,从头顶一直滑到脚底的痛快感觉!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没有水的生活太艰苦了,水是生命之源!

生:是呀,生活里不能没有水!有水的生活是幸福的,我们应该珍惜这种幸福,珍惜水!

生:对,有水莫忘缺水时,不要痛快一阵子,痛苦一辈子!

就这样,同学们在质疑中,聊起了由“水”折射出的关于“幸福”的话题,个个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尽管交流的时间不长,但我相信在学生心灵深处对“水”的认识,对幸福的解读却是深远的。

五、在文章结尾处留白——激活创新意识

一篇好文章,常会使人觉得言虽尽而意未尽。有的课文在结尾留下艺术空白,让读者去思考,更富有艺术魅力。如学习了《爱之链》,让学生续写《乔依醒来后》,学习了《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让学生想一想,30年之后作者再来看扫路人的情景。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有利于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正是这种“主体艺术”的具体显现。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的优势,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这种留白艺术的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提高,使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殿堂。

(责任编辑 史玉英)

培养空间观念,训练数学思维 篇7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从能否和是否具有空间理念的四个表现性特征出发, 对空间观念进行了描写, 也就是, 能依据事物的表征抽象出几何图形, 能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事物的方位和相互的位置关系, 能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能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这些是小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 所需要达成的空间观念方面的目标和能力要求。

其实, 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形成及其发展, 主要是凭借于图形和几何这一学习范畴来达成的, 而且也应该贯穿于图形和几何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从感知物体和图形, 到察知物体, 从对图形额组合到图形的转换, 从线段组成的图形到曲线围成的图形, 从平面图形大立体图形, 这些知识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

我们的数学教学, 一定要能深刻地学习《课程标准》, 能够比较精准地把握基本概念和精髓, 能够悉心解读教材, 能够用心设计教学的流程与内容, 并作为建立孩子空念观念的有力保障。下面, 笔者结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些实施建议作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夯实主体地位, 精致构建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基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积累之上的, 孩子的日常生活为他们的空间知识的积累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 然而孩子们获得这些知识需要建立在他们自我的思考之上。真正的学习绝不是给予或者传授, 而一定是亲身的体验。因此,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十分丰富的体验和探索的空间, 能够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中历经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具体教学中, 笔者努力强调几个着力点:

1. 强化感知, 坚实空间观念的基础

在体认几何图形的过程中, 我经常会凭借几个步骤帮助学生形成表象。首先是“看”。让孩子们细致观察事物的模型特征;其次是“画”, 让孩子们用笔把所看到的画出来;第三是“想”, 就是让孩子放飞想象, 将物体在大脑中呈现物体拼摆或者旋转后的样子。第四, 找一找, 到生活中探求已经学过的空间事物。这样, 历经时日, 孩子们的空间形式便能够在大脑中具象化、形象化以及抽象化, 并逐渐向概念化过渡, 最终达到离开实物也能进行空间思考。

2. 强化实践, 明了空间概念的路径

眼过一遍, 不如手过千遍, 实践操作这样的活动比较适合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 拥有形象直观以及激发孩子兴趣, 便于建构概念表象, 十分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的特点。也因此, 在教学中, 我十分重视每一次可以让孩子直接操作的机会。比如, 学习圆的周长, 便让孩子亲手摸摸周长在什么地方, 它与以前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友什么样的不同之处, 让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测一测圆的周长。同时, 我让孩子用割补法、拼凑的办法将平行四边形、圆形转转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还用12根小棒组成一个长方体, 在组建的经历中, 让孩子感知棱长的特点……学生通过不同的手法动手操作, 在这样的过程中, 体认关系, 深化认识, 发现规律, 这样, 对孩子发展孩子的空间挂念确实比较重要。

3. 强化辨析, 提供空间观念的动力

学生深化数学认知特别要重视对知识的内核的把握, 而且要力求摆脱死记硬背, 从而领会数学知识间的关系。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概念确实比较多而且也比较复杂, 学生很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 所以, 在教学中, 笔者带着孩子从概念的“概念”, 从其计算的方法, 重用的单位以及实际应用中抓住对知识的内涵特征进行辨别。

4. 强化应用, 达成空间观念的建立

为应和时代的发展产生的人才需要, 2011年版《课程标准》特地提出, 要重视孩子应用意识的培养。在现实的生活中, 确实蕴藏着很多的数学信息, 让孩子将这些数学信息抽象化, 并形成数学问题, 最终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掉, 这十分有益于孩子空念挂念的发展。因此, 在教学中, 我还经常组织孩子寻找身边的数学的活动, 让孩子从数学很好玩, 数学很美妙, 数学真有用等不同的视角感受空念观念。

二、感悟数学思想, 生产空间观念的智慧

让孩子获得数学思想, 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有人就曾经将数学的内容比作数学的身体, 而将数学的思想比作其心灵, 因为, 学生学习的时间有限, 而学习的知识却是无穷的, 数学思想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用的。因此, 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也少不了数学基本思想的支撑, 只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使用数学思想, 让孩子勤于思考, 让孩子有效的探索新鲜的知识, 最终让孩子们真正适应将来。

三、评价情感态度, 让孩子张扬个性

拓展物理习题的思维空间 篇8

一、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的抽象程度、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它表现在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能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自如地运用物理规律去思考问题。在物理习题教学中, 要根据教材内容对一些题目进行灵活变换, 通过一题多变、对学生进行思维深刻性的训练。一题多变就是在原有习题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开发, 对原题进行变化发散, 具体的方法有对原题进行延伸、拓宽、迁移。

例1:一个物体在倾角为θ角的静止光滑斜面上沿着斜面下滑, 那么这个物体在下滑的过程中加速度是多少。

这一道题目是一道基础题, 学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很容易可以得出加速度a=gsinθ。对于这一道题, 我们可以这样给学生变化出两道题:

题1:一个物体在倾角为θ角的粗糙斜面上沿着斜面下滑,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那么这个物体在下滑的过程中加速度是多少。

题2: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角的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的光滑斜面上, 如果物体与斜面是相对静止的, 那么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对于题1, 学生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 因为mgsinθ-μmgcosθ=ma,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a=gsinθ-μgcosθ

对于题2, 学生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 因为Nsinθ=ma, 又因为Ncosθ=mg, 所以这个物体的加速度a=g tanθ

以上案例中, 对例1进行灵活地变化得出题1和题2, 就形成了具有梯度性的题组, 三道题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多让学生解这样的题目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 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思维的发展性是指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能从具体的信息为起点, 开展不同方向的思考, 得到多种符合题意的答案的思维过程。物理习题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在物理习题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关健是要找准发散点。在教学中, 要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对题目进行一题多解, 所谓一题多解, 就是指利用多个知识点和多种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题目, 而得到相同的答案。实践证明,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非常有益于学生拓宽解题思路, 促进他们思维发散性的形成和发展。

例2:如图2所示, 长为L=1m, 质量M=1kg的木板B,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在B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1kg的小木块A, 现以水平恒力F=20N作用于A上, 使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至B的右端, 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 求此过程中, 力F对A做的功 (以地面为参照物, g=10m/s2) 。

在教学时, 对于这一道题目, 我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主要有以下解法。

生1:我是利用运动学、动力学公式法来解决这一题目的。假设物体A和木板B对地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 位移分别为s1和s2, 经历的时间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1μmg=Ma2可以解得a1=15m/s2;a2=5m/s2;又根据运动学公式:s1=a1t2/2;s2=a2t2/2;L=s1-s2, 可以求出力F对A做的功是30J。

生2:我是利用动量定理、平均速度法来解决这道题目的。假设物体A和木板B对地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根据动量定理: (F-μmg) t=mv1;μmgt=Mv2所以v1/v2=3, 由平均速度:s1=v1t/2 s2=v2t/2, 又因为L=s1-s2, 可以解得s1=3L/2=1.5m W=Fs1=30J。

……

还有的同学是根据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法、功能关系法、相对加速度法来解决这一道题目的, 课堂上, 学生的解法可谓百花齐放, 精彩纷呈。

三、一题巧解——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思考, 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程度。它表现在善于提出新的问题, 善于不依赖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别人的思想和暗示而采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习题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不要墨守成规, 而要时常打破常规, 对题目进行巧解, 这样就能使一些比较繁锁的题目呈现出“柳暗花明”。

例3:有两辆列车相对而行 (在双向轨道上) , 甲车的速度和乙车的速度都是10米/秒。这两辆列车行驶到相距为20m的时候, 这时有一只麻雀以以每秒20米的速度离开甲列车的车头而向乙列车的车头飞去, 当这只麻雀飞到乙列车车头时又立刻返回, 就这样, 这只麻雀连续地在两辆列车的车头之间飞来飞去。当这两辆列车相遇时, 这只麻雀一共飞了多少米?

这一道题目, 学生在解答时, 如果按照无穷递缩的数列这一知识点来解答是能够算出来的。但是, 利用这个常规的解法, 学生的计算工作量是非常繁琐的, 并且不容易解对。这一道题目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换一种思路去思考, 教学时, 我们要启发学生打破常规。这一道题的关键点是麻雀飞行的时间等于两车运动的时间, 而它的速度为20米/秒。因为两车运动的时间是20÷ (10×2) =1 (秒) , 麻雀飞行的速度是20米/秒, 所以麻雀一共飞行了20米。

在教学中, 经常引导学生这样换一种思路去解题, 学生能不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也体会到思考在解题中的威力, 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独创性就能得到很好地培养。

四、一题“多疑”——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考问题时不受别人暗示的影响, 能严格而客观地评价和检查思维的结果, 冷静地分析结果的利弊是非。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敢于质疑的精神, 质疑的依据是客观事实和科学理论, 批判性思维是思维独立性和科学性的体现。在习题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对题目多质疑, 这样, 才能培养他们思维的批判性。

例4 xx报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x年x月x日, x国发射了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卫星的周期为72min......”就此问题请学生根据下面提供的数据进行探究, 判断这则新闻的真实性。己知月球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4, 月球表面的重力速度约为地球的116地球半径R二6.4 x 1护m,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取9.8。/sz。

我让学生根据上述数据, 运用物理学的知识, 用多种方法进行自主分析判断。有的同学直接根据己知条件和圆周运动公式求得月球环绕卫星的最小周期 (表面运行卫星) T大于72min来断定这则新闻是假新闻;也有的同学在假设该新闻真实的基础上, 通过计算该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月球半径、计算该卫星的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或计算该卫星的加速度大于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等多种方法, 推出假设的不成立。

五、一题巧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思维的灵活性, 表现在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中能从实际出发, 随机应变, 能根据问题的具体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而不是墨守陈规。

在解决问题时, 不仅能够从正面分析, 而且能够从反面分析;不仅能局部分析, 而且能整体把握。譬如解决运动学问题, 既能用公式, 又能用图像;解决简谐振动问题, 既能用旋转矢量法, 也能用图像法, 还能用公式法。这些都是思维灵活性表现。

例5:一辆列车从A站开往B站, 这两站之间的路程是2.4千米, 这辆列车在运行时前5秒是在进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由于两站之间的距离比较短, 所以在后3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然后到达B站。这辆列车在从A站开往B站的路上, 它的运动的最大速度值是多少?

对于这一道题目, 这辆列车在从A站开往B站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速度最大是不能直接判断的, 这是题目的难点。当然, 学生利用公式法是能够解决这一道题的, 但是学生解决起来会比较困难。这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道题目的题意进行想象, 在想象后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进行巧妙变化, 这样就能使题目化难为易。可以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这样的图:

这样, 就把原来的题目化抽象为具体, 学生根据自己画的图, 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知。所以可以得出这辆列车从A站开往B站的运动的最大速度值是36km/h, 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篇9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 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 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教学过程中, 要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 安排一些能够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时, 学生观察课文插图, 选择一种事物说说“骄阳似火”的意思后, 让学生想一想夏天烈日当空时的情景, 从人、动物、植物以及其他事物等几个方面, 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事物, 连贯地、又有条理地说一说。这样的问题, 学生回答时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准确运用知识的能力。语文教学过程中, 只要我们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 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二、丰富想象,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因素, 经常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翱翔于想象王国,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让学生想象, 把课文中概括性的描述变成形象化、具体化的内容, 这不仅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而且还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更能为学生创造性表述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如教学《庐山的云雾》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有这样一句话:“云遮雾罩的庐山, 真令人流连忘返。”庐山的云雾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结合课文想象后说:“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 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又像……”通过让学生想象、描述, 将文中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如教学《一路花香》时, 当挑水工引导“破水罐”一番话说完, 学生感情发展到了高潮, 可是课文却结束了, 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 “破水罐”发现自己的价值后, 会怎么想?会怎么做?那只“完好的水罐”会怎么想?怎么做?问题提出后, 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学生踊跃举手发言……

(二) 让学生表现自我, 展示想象创新的本领。通过分角色朗读、图画、表演、复述课文等形式, 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写喷雾器大夫帮助小稻秧脱险一段时, 老师在让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 安排学生自编自演:先选定学生扮演喷雾器大夫、杂草的角色, 再让其他学生充当“导演”, 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设计, 鼓励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进行自由创造想象, 在读读、演演、评评中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再如教学《天安门广场》一文二三自然段时, 老师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圈注, 尤其要注意表示方位的词, 再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工具 (如文具、书本等) , 构建天安门广场的模型图, 理清广场建筑物的方位关系后, 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天安门广场建筑物的示意图。这样的教学安排, 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想象结合起来, 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衔接课内课外, 拓宽思维空间

语文教学要拓宽思维空间, 注重课前铺垫、课后延伸, 以课内带动课外, 以课外促进课内, 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形成语文教学的开放格局。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教师要用活教材, 突破单篇课文的束缚, 不断从课文延伸辐射开来, 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使学生获得创新的源泉。

课外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应选择儿歌、童话、寓言故事等作为主要内容, 中高年级则以古诗、历史、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科幻小说、参观游记等作为主要内容, 以适应他们的阅读能力。阅读方式要灵活多变, 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的需要, 穿插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后, 还想知道一些有关林冲的故事, 就可去阅读《水浒传》。还可以让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积累四个好词、两句好句。量少, 对于学生不会造成负担。别看量这么少, 日积月累, 一滴滴水珠也能汇成汪洋大海, 一个学期下来, 学生的阅读面广了, 获得的间接知识经验多了, 为习作积累了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 作文能力也明显地提高了, 对写作的兴趣也更浓了, 可谓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 只有将语文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语文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实用功能。因此, 语文教师务必创造条件,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广阔的社会。如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感受敬老院的生活、参加招聘会、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 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拓宽学生创新的空间。

空间结构思维 篇10

常修泽教授的《人本型结构论》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该书从马克思主义等经典著作中汲取精华,结合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提出了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论。 二是视角新颖独特,从“物本导向”转向“人本导向”。 大部分学者是从“物本导向”角度分析结构转型问题,而常修泽教授从“人本导向”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需求、供给、要素投入、城乡、区域等方面的结构转型问题。 三是实践基础厚实。 常修泽教授到安徽、河南、湖北、海南、江苏、天津、新疆、台湾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这是十分可贵的。

常修泽教授的《人本型结构论》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在经济发展的导向、结构和体制支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系统的论述,尤其值得引起我们关注。

一、从“物本导向”向“人本导向”的转变

《人本型结构论 》最突出的特色是强调研究中国结构必须从“物本导向”向“人本导向”转变。 长期以来,中国存在以“GDP论英雄”的思潮,虽然近几年有所改观,但在实践中由于考核指标的扭曲等原因,“GDP至上”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加上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物本导向”的发展模式依然影响我们的决策, 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因此,经济结构转型具有必然性,尽管艰难, 依然需要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种战略性调整的导向是什么?常修泽教授提出了应该从“物本导向”向“人本导向”转变。

就概念“人”的基础构建来说,中国长期以来的“物本导向”不仅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城乡结构失衡、需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被破坏,而且使得人民群众信仰缺失,基于“人本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如何引导人本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值得深思。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在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 近年来我们在追求GDP的思维下,“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比较普遍,重视硬实力建设不重视软实力建设,重视投资不重视消费,许多项目建设把物放到很高的位置而忽视人的发展。 反倒是诺思提出的新制度经济学更强调以人为本,更加接近东方哲学思想。 他提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应该注重人、团体、社会之间的行为关系与制度,不仅单纯地考虑成本、价格、工资、产业分布中的实证数据, 而且把它们放在真正的社会形态与历史环境下进行研究。常修泽教授的有关研究及《人本型结构论》无疑弥补了我国理论界这方面的不足,从“物本导向”转为“人本导向”,并把“人本导向”用于经济结构研究。

我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以后, 不仅经济政治要转型,社会也要转型。转型国家面临着从人格化的交换向非人格化交换转变,从而重新构造社会的困境。我国从信念到制度设计以及经济运行仍处在人格化交换的框架下,熟人、身份、关系、等级、特权等充斥在我国社会关系之中。 如常修泽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我们现在社会中,这种“限制性”的东西、过时的东西太多了,不摆脱这些过时的理念难以创新。

二、基于“人本导向”的经济结构研究

《 人本型结构论 》 主要从需求结构、 供给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体制支撑。 同时,“人的发展思想”贯穿著作始终, 在各个结构的分析中都可以看到“人”的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 “人”不仅仅是多数人,而是全部人,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不是一代人,而是祖祖辈辈的人;不是单需人,而是多需人。 只有全面认识“人”这一核心概念,才能正确把握《人本型结构论》的精髓。 常修泽教授在《人本型结构论》中从五个方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人本导向”。

一是“消费需求不足”成为需求结构中的重大问题,要正确引导人的需求。 近几年,消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在GDP中所占比例呈现下滑趋势,投资和出口挤压了消费。 与“人”发展相关的居民消费一直被“物”相关的投资抑制。 这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 相对其他国家来说,中国是个储蓄率较高的国家,在国家处在资本积累阶段,高储蓄率可能是一件好事情,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过分勤俭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那么应该怎样刺激消费? 常教授提出了十字箴言,即能消费、敢消费、放心消费。

二是按照人本型结构论,产业结构转型重在发展服务业和新兴产业。 在产业结构中,人的“生存型”需求和农业与人的“发展型”需求和服务业相对应,所以要实现人的升级性需求,就要发展与人相关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 就发展服务业而言,与国际服务业比重相比,我国与“人的发展”相关的服务业比重还有待提高,从整体来看,我国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下一步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全面升级。 发展服务业,应该秉持包容创新精神,即包容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包容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包容公办与民办、包容常人与非常人。

三是人本导向的资源环境重在生态福祉和环境人权。 就资源环境而言,中国主要表现为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资源环境已经被严重透支。 生态环境问题涉及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社会转型,应该重视向技术要绿色、向结构调整要绿色、向规制和政策要绿色以及向市场力量要绿色四个管道。 当前,中国还存在产权制度不够完善、 产权缺失和产权残缺等问题,仅依靠人的自觉行为难以实现“天地人合一”。 为此,常修泽教授提出了“三柱一顶”的环境产权制度的基本框架、五项权能的资源产权体系以及人力产权这三个着力点。 天地人产权关系具有内在耦合性,三者之间紧密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在未来发展和转型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天地人产权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和创新中的耦合作用,要学会在社会公平和市场化这 “两个鸡蛋上跳舞”, 在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天地人合一。

四是要突出人的发展,加速城镇化建设。 就城镇结构而言,中国二元结构明显,这既源于结构性问题,也有体制性原因。 中国传统的户籍制度将人一出生就界定为城市人或者农村人,所享受福利保障也存在巨大差异, 这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公正、和谐与稳定,阻碍社会进步,有悖于实现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目标。 因此,填平制度上的鸿沟,推进城镇化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常修泽教授的思想,城镇化是人本城镇化,不仅要解决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也要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 从发展经济学视角来说,城镇化实质是人的解放和发展。

五是“人本导向”的区域结构在于实现区域协调和人际和谐。 就区域结构而言,中国依然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常修泽教授提出,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应实施人性化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指出过去所实施的“唯沿海开放”战略可能会使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新的外向型的沿海和内向型的内地之间的二元结构,长期如此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而四沿联动、重点渗透、东西兼顾、多元开放的战略弥补了“唯沿海开放”战略的不足。

三、实现结构转型的体制支撑

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密切相关的,有经济体制的支撑, 经济结构转型才能得以实现;同时,结构转型也可以倒逼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村、民生、资源环境市场化、金融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国有经济改革尚未到位、要素市场市场化改革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等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依然存在。 为此,《人本型结构论》提出经济改革应该寻求“三个解放和发展”的轴心策略,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人自身。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的改革应该是“包容性改革”,它有别于“包容性增长”,属于制度创新或体制创新范畴,包含改革思想的包容性、体制目标的包容性、改革运作的包容性三个层次。 我们可以将包容性体制作为主线,贯穿于“五环改革”中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领域,最终实现“大均衡”。

经济结构转型可以倒逼政府体制、 所有制、对外开放以及其他领域的改革。 为此,常修泽教授在《人本型结构论》中提出,(1)在政府体制方面,政府转型是结构转型的关键。 政府职能转变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解决的主要办法是加强对政府部分监管与对政府机构开具负面清单、权利清单以及责任清单。 (2)在所有制方面,赋予混合所有制“新体制的产权基础”的重要地位,不仅可以挖掘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价值,而且也是整个改革关键的重要一环。 (3)在对外开放方面,要适应新形势,构建新格局。 通过调整对外贸易格局、引进外资格局, 优化中资外投格局及自贸实验区格局。 (4)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财税体制、资源税等领域的改革。

上一篇:广播中波发射技术下一篇:课堂用语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