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央银行

2024-05-03

欧洲中央银行(精选十篇)

欧洲中央银行 篇1

银行作为为企业、个人提供资金, 为企业壮大, 社会进步的金融媒介,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 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2003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再次进行修订后, 并在之后逐步的商业银行公司上市之后, 商业银行也逐渐成了超额利润的追逐者, 超额利润的获得者。据银监会2012年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 创历史新高, 比2010年增长近四成。

纵观2007年到2010年四年间, 四大银行在这四年间的利润总额已经接近两万亿元。五家大型国有银行的净利润占到了整个上市公司的40%, 大多数银行2011年的净利润增加在30%以上, 个别达到了50%, 甚至是60%。但是其银行股估值很便宜, 银行股平均下跌了20%, 最大跌幅达25%。与历史估值水平的比较, 在2005年上证综指998点时, 银行板块平均市净率为2.06倍;而在2008年1664点时, 银行板块的平均市净率也达到了1.7倍。而在2012年, 银行股的市净率水平还不到1.2。甚至出现银行股的集体“破净”。银行股如此廉价, 如同垃圾股一般的市盈率, 与银行业获得的高额利润相比, 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为什么银行股业绩大幅度增长同时, 而股价节节走低呢?

对此, 本文试图从市场的流动性、以及银行未来的业绩增长两个方面分析。

1 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减少

中国的货币市场算是全世界最难做的货币市场, 由于中国的货币政策关键利率是存贷款利率, 尽管央行也频繁干预货币市场, 但多数是以数量型目标为主, 并不承诺维持货币市场利率稳定, 一旦货币供给受到控制, 而货币需求显著变化, 资金利率就会出现大幅跳动。

近年来, 银行业在存贷利差缩减、表内监管不断趋严的背景下, 快速发展同业业务、表外业务, 通过期限错配、借新还旧、循环往复的交易, 实现可观的利润。这种业务模式就需要银行解决短期的流动性。一旦某些银行对市场流动性预估不足, 资金链出现问题时, 就不得不高息拆借, 进而推高货币市场利率。

在市场缺乏流动性支持的情况下,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盘蓝筹股, 尤其是银行股。按行业来划分的话, 银行股的流通市值占比在股票市场里居第一位, 银行板块的股票数量占总市场的42%, 总市值占比达30%。单只银行股票的流通市值都比较大, “块头”最小的光大银行的流通市值也在1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 08年启动的4万亿资金救市方案中, 银行提供了大量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市场最担心的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贷款究竟会有多少会出现坏帐。从各家银行自己公布的数据看, 工商银行对各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超过人民币9340亿元;农行平台贷款余额为5301亿元;中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5315亿元;建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5800亿元;交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3083亿元。五大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总计达到2.87万亿元。从实际情况看, 多数地方政府的融资还款来源寄希望于土地出让收入, 而受房地产调控的影响, 土地市场十分不景气, 银行的巨额贷款成为坏账的风险性提高。对于股市投资者来说, 银行的风险很大。

2 银行未来业绩增长背后的风险

用权责发生制下确认的收入和利润是否真正成为了可靠的不断的现金流入呢?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比2010年增长近四成。企业的净利润=收入-成本。与同期相比, 银行的成本并未下降, 银行业的高管薪酬近年来一直受到公众的诟病。这也就是说, 银行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收入的增长。银行收入的增长来自于净息差的扩大和信贷的增长, 但不少业内人士感觉, 比如申银万国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就认为, 净息差的扩大经过前两年的扩大后, 已经走到了一个顶点, 今后的发展态势必定放缓。很多大型银行, 甚至是中小型银行已到了无款可放的地步, 大量的资金借款出去, 现在每月都有不少的利息收回, 看着表面风光, 但有可能最终连本金都拿不回来。因为贷款企业无法持续的经营下去, 也表示着发放出去的贷款全部或者是部分无法收回, 也反应了现在银行经营面临的高风险因素。因为融资成本的增加, 银行拿走了企业的获得的大多数利润, 导致企业投资信心缺乏, 甚至资金链断裂, 要么倒闭要么逃亡, 最终银行贷款变成了不良资产, 这种恶性循环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隐患。因此, 虽然所确认的会计利润虽高, 但是在持续经营下未来所面临的高风险经营使得银行利润与银行现时股价形成了巨大差异, 因此并不被市场看好, 不被投资者看好, 导致了其股价的低迷。

3 反思与对策

综上所述,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 中国银行业的高增长和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密不可分。银行业绩增长的数字表明, 除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不管货币政策从紧的年份还是宽松的年份, 业绩增长的幅度是相当的, 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利差, 而利率至今没有市场化。

银行业绩的高增长和股价的低估值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虽然银行股的业绩最高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 但是预期的阴影至今不散。而从更长期看, 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 以及更多资本进入银行业带来的竞争加剧, 都将让现在“日子尚好”的银行业受到冲击。高收益, 往往也伴随着高风险。在银行业, 出资人和经理人是相分离的, 银行利润越高, 经理人的收益越高, 可是, 经理人却不必为经营不善支付等额代价。在“暴利”的引诱下, 经理人会冒险放贷, 而往往不顾以后贷款是否能顺利回收, 造成恶性循环。

目前来看,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银行业的改革, 具体来看, 改革主要从几个方面做起: (1) 把银行推向各个地区, 包括广大农村, 拓宽市场, 鼓励各种地方及合资银行发展, 这有利于减少国有银行业的市场份额, 减少垄断; (2) 强化法制, 对银行的行为进行监控和管制, 服务及费用规范化, 合理化, 法制化, 避免无法可依, 有法不行的现象。 (3) 浮动利率的浮动范围有待根据实情进行相应调整, 或者实行更加有效的利率制度, 既要留给银行必要的能动性又要加以合理的限制, 或者合理缩小基准利息差, 这个高利息差的弊端不解决, 银行的暴利问题就解决不了。

参考文献

[1]徐康宁.限制银行暴利不如变革体制[J].董事会, 2012 (04) .

[2]钱锐.解密商业银行暴利背后的真相[J].中国产业, 2012 (08) .

[3]陆沛卿.中商业银行“暴利”情况浅析[J].国外资, 2012 (08) .

[4]钟茂林.我国银行利率与股价联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5) .

[5]刘任重.行股股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0 (15) .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及其运作 篇2

1992年,欧盟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999年1月1日开始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和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从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流通。由于英国、瑞典和丹麦决定暂不加入欧元,目前,使用欧元的国家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12国,也称为欧元区。欧洲中央银行作为超国家货币政策执行机构,其组织框架、目标、任务和运作机制一直是人们十分关心和讨论的重要问题。

一、欧洲中央银行的组织框架

欧元区的货币政策通过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予以实施。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由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所有成员国包括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成员国中央银行组成。在欧元区内,欧洲中央银行是最高货币权力机构,其总部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工作人员约500人。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是欧洲中央银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负责执行欧元区货币政策的日常工作,但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所有活动必须接受欧洲中央银行决策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欧洲中央银行决策机构的设置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和执行董事会是欧洲中央银行的两个主要决策机构。行长理事会负责制定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指导纲要,其主要职责是确定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利率水平和中央银行体系准备金数量等。目前,行长理事会由执行董事会成员和欧元区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组成,每个成员拥有一份表决权,采用简单多数表决法决定要实施的货币政策,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担任行长理事会主席,并且拥有在表决中出现赞成票好反对票相等时做出最后裁决的权力。执行董事会主要负责货币政策的实施。执行董事会由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和其他五位成员组成,任期8年,期满后不得继续连任。

由于不是所有的欧盟成员国都在1999年1月1日参加欧元区,欧洲中央银行还设立了由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和尚未参加欧元区的中央银行行长组成的第三个决策机构即总务理事会,负责协调欧盟内欧元区和非欧元区的货币政策。

欧盟东扩到27国后,现行的一国一票制将使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变得十分庞大,难以进行迅速有效的决策,为此,欧洲中央银行将采用“三速”投票模式,按照成员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口分配投票权,5大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为4票,也就是说每5年有一国没有投票权;14个中等国家如比利时、奥地利、瑞典、芬兰、波兰等共8票,即14国中每年8个国家有投票权;8个小国如塞普路斯、爱沙尼亚、立陶宛、卢森堡等为3票,即每年3个国家有投票权。执行董事会的6名成员有永久投票权。

二、欧洲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

保持价格稳定和维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欧洲中央银行的两个主要原则。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与德国规定的德国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捍卫货币”如出一辙。虽然欧洲中央银行有义务支持欧元区如经济增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的其他经济政策,但前提是不影响价格稳定的总目标。

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相比,欧洲中央银行是一个崭新的机构。为增强欧洲中央银行的信誉,《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从立法和财政上明确规定了欧洲中央银行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欧洲中央银行在指定或更换行长理事会成员以及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不得接受任何机构的指示和意见,在更换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和理事会成员时,必须得到所有成员国政府和议会的一致同意。同样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规定任何政府和机构有义务尊重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得干预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财政上,欧洲中央银行对成员国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实行“不担保条款”。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规定,欧洲中央银行有责任对其实行的货币政策进行说明。欧

洲中央银行每周发表综合财务报告,每月发布中央银行体系活动报告。有关中央银行体系的活动和货币政策报告必须提交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执行董事会成员要求出席欧洲议会有关委员会的听证会。欧盟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的成员可以参加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会议,但没有表决权。欧盟理事会主席可以在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上提出动议,供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审议。

三、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机制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将以统一的标准和条件在所有成员国内进行。但由于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只能通过成员国的中央银行来实施,因此,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机制要反映各成员国货币政策机制的不同特点。目前,欧洲中央银行力争把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出现不同做法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程度,其货币政策机制不是任何一个成员国货币政策框架的翻版。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机制包括:

1、公开市场业务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内的公开市场业务将在指导利率、管理货币市场、向市场发出政策信号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欧洲中央银行将主要通过回购协议购买、出售资产、信贷业务等反向交易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有四种方式,一是主要再融资业务,成员国中央银行根据投标程序每周进行一次,两周到期,向市场发出政策信号。再融资利率也是欧洲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最主要的杠杆利率。二是长期融资业务,成员国中央银行根据投标程序每月进行一次,三个月到期。三是微调操作,由成员国中央银行在特定情况下通过投标程序和双边程序进行。四是结构操作,只要欧洲中央银行想调整资金结构,就可以由成员国中央银行通过投标程序和双边程序进行。

2、管理流动资金的经常便利(Standing Facility)

欧洲中央银行通过管理流动资金的经常便利提供和吸纳隔夜流动资金,规定隔夜拆借利率,并通过改变隔夜拆借利率向市场传递政策信号。欧洲中央银行使用如下两种经常便利,一是边际借贷便利,银行和信贷机构按照预先商定的利率从中央银行获得隔夜流动资金,这种预先商定的利率规定了隔夜拆借市场的最高利率。二是储蓄便利,需要隔夜流动资金的银行和信贷机构按预先商定的利率交付隔夜保证金。这种预先商定的利率规定了隔夜拆借市场的最低利率。

3、准备金制度

欧元区内的银行和信贷机构必须根据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规定的标准和条件,在所在国中央银行的账户上保持最低限度的准备金,但在欧元区外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受限制。

四、汇率政策的制定和协调

汇率政策是欧元区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欧元区将在保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制定汇率政策。

1、汇率政策的制定机制

欧元区汇率政策的制定权归欧洲理事会,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委员会也发挥重要作用。在协调汇率政策方面,欧洲理事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对欧元汇率走势进行监督,向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提出有关看法,欧洲中央银行负责组织实施欧洲理事会制定的汇率政策。欧洲理事会有权决定签署有关汇率体制的协议,确定与第三国以及国际组织有关汇率政策的立场。

2、外汇管理和干预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洲中央银行具有实施外汇业务的全部权力。欧洲中央银行拥有外汇储备500亿欧元,这些外汇由成员国中央银行按其所在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比例捐助。根据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法令规定,欧洲中央银行可以自由支配这500亿欧元的外汇储备,在必要时,还可以动用成员国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欧元区成员国中央银行在动用其外

汇储备时,必须征得欧洲中央银行的批准,以防止成员国中央银行进行外汇业务时出现与欧元区汇率政策不一致的问题。

欧洲中央银行可在欧洲理事会的指示下,必要时,对欧元与美元、日元以及其他货币的汇率进行外汇干预。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确定如何分配外汇干预的职权范围,并根据信贷信誉、竞争价格、资产规模等标准选定进行外汇干预的银行和信贷机构。

五、跨欧自动实时清算系统

跨欧自动实时清算系统1999年1月1日正式全面运营,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在欧盟每个成员国建立一个实时总清算转帐体系,二是建立一个连接个成员国实时清算系统的互连机制。它保证了以欧元进行的支付可以快捷有效地从一个成员国转移到另一成员国。非欧盟国家的实时清算系统如果具有用欧元清算的能力,也可以和跨欧自动实时清算系统互连。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运转三年多来的事实证明,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是成功的,具体表现在:

(1)欧洲中央银行逐步积累了调节干预欧元走势的基本思路,即将欧元区的物价稳定放在首位,不刻意追求欧元汇率的稳定或者坚挺;(2)欧元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清算系统,这是一种货币成功运行的基础,国际贸易中以欧元结算的比重从1998年底18%上升到2001年24%;

(3)以欧元计价的金融工具明显扩大,特别是欧元债券发行的增长十分明显,目前世界债券发行量中,欧元债券已占47%,超过了美元债券;(4)欧元区成功地抵御了由于科索沃危机、欧盟委员会集体辞职、各国大选、2000年石油价格上涨、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等带来的各种经济政治冲击,2000年经济达到十年来最高增速3.4%,2001年下半年没有像美国和日本那样出现经济衰退;(5)欧元的运行得到了欧洲国家的认同,欧盟非欧元国家如英国等对于加入欧元区的态度趋于积极。

1998年5月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特别首脑会议上,原欧洲货币局局长维姆.德伊森贝赫(Wim Duisenberg)被推举为首任欧洲中央银行行长,任期8年。德伊森贝赫是荷兰人,曾任荷兰中央银行行长,现任为法国人特里谢。

欧洲中央银行 篇3

摘要:美联储与欧洲中国银行作为美国和欧盟的“中央银行”,都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其在发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以及保证币值稳定方面具有较高的权力,不受政府或各成员国的干扰,也不接受其监督。本文从几个角度分析其独立性的不同。

关键词: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独立性

一、美联储与欧洲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历史根源对比

美联储(FED)争取到独立性的地位,是1951年和白宫斗争的结果,以签署了协议结束争执。对于欧洲中央银行(ECB)来说,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后,11个欧元国政府失去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而必须实行欧洲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相对来说,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更自然被欧洲各成员国接受和制定。欧洲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建立没有像美联储那样通过政治斗争的方式获得。同时,也是由于美联储在1951年与白宫的斗争获得独立性,不受政府的干扰,从而影响各国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才能够不管欧盟各国意见,独立为欧洲制定货币政策以及订立相应的利率。因此,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紧跟美联储而来,正是因为有美联储独立的前身,欧洲中央银行才能够如此顺利的独立于欧盟各成员国实行他们的权利。但欧洲中央银行作为欧盟的中央银行,而不是某一具体国家的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做出的决策都是站在欧盟各成员国共同利益上的,而不是为某一特定国家服务的。所以要求欧洲中央银行必须要不受其成员国的干扰,这比美联储要复杂。

二、美联储与欧洲中央银行独立程度对比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大概是美国最为独立的政府机构。它虽然对国会负责,但除了立法和提交报告之外,联邦储备体系实际不受国会的控制。总统可以通过任命理事和理事会主席以及与国会结成立法联盟来影响联邦储备体系,但总统在任期内只能任命一位理事会主席。美联储的独立性是相当于美国的高级法院,即任期的终身和免于国会的干涉。例如,美联储要保证在选举期间不受任何政治因素干扰,比如在选举期间政党借货币政策稳定通货膨胀,美联储的独立性要求其必须要阻止这种行为,并保证美联储实行自主的独立的货币政策。它的独立程度很高,并且实施起来的效果也比较明显。

欧洲中央的独立性很大程度是站在整个欧盟的角度上,它必须要在欧盟的框架里运作,而不象美联储那样独立制定适合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因此,一定程度上美联储在实施其职能上的独立性高于欧洲中央银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欧洲中央银行由总行和11个成员国中央银行组成,成员国中央银行还要监督欧洲中央银行总行的预算和人事,但是他们的预算却对欧洲中央银行独立。而美联储直接向国会负责,虽然国会对美联储拥有立法权,但是国会极少通过立法方式来对美联储进行改变。此外,美联储至于其12家地区储备银行的独立性高于欧洲中央银行。

2欧洲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从货币政策的终结目标来看,欧洲中央银行倾向于货币供应量目标。而美联储的政策目标,首先是稳定币值保持物价稳定,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就业水平。美联储的中介目标为通过调整联邦基准利率来影响货币供求。虽然欧洲中央银行具有独立的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利,但在国际层面上,是欧盟部长行长理事会决定经货联盟的国际政策,欧洲中央银行对此只有有限的顾问权。而不像美联储那样更绝对的制定货币政策以免政治因素的参与。

3人员的任命上,欧洲中央银行的行长、副行长、执行委员会的其他成员由欧元区国家的政府首脑基于共同同意(commonaccord)而任命。也就是说,没有成员国的同意和支持,欧洲中央银行的高级人员便不能产生。美联储董事局有7名董事,都是由总统仟命并经参议院确认,董事的任期为14年,各董事任期的起始时间不同,相互交错。

4上缴资本方面,欧洲中央银行的资本由成员国中央银行任缴。而对于美联储来说,国民银行加入联邦储备系统就由该系统为会员银行的私人存款提供担保,但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存款准备金,对这部分资金,联邦储备系统不付给利息。

5联邦储备体系不受国会控制的拨款程序的支配,经费自理且有大量节余,能够拒绝联邦政府审计机构的审计。欧洲中央银行的行长理事会可建议独立的外部审计机构审计欧洲中央银行和成员国中央银行的财务,但必需获得行长理事会的批准。欧洲中央银行应向行长理事会提交年度报告。另外,欧洲中央银行法中没有将透明度写进去,也无须公布讨论的会议记录。而美联储对于这些方面均有规定,更加透明可信。

欧洲中央银行 篇4

2013年12月初, 昆仑银行电话银行正式推出银行卡还款管家功能。银行卡还款管家是为个人客户提供还款日程管理和受托转账服务的电话银行产品, 支持信用卡和贷款还款等业务。

该功能主要有两个模式。模式一:客户在昆仑银行登记其信用卡的账单日和还款日, 银行于距还款日前3天向客户发送还款提示短信, 客户回复还款金额实现转账还款;模式二:客户在昆仑银行登记其贷款还款日并约定还款账号和固定还款金额, 银行于还款日前1天自动为其转账还款。

银行卡还款管家新功能进一步丰富了昆仑银行电子银行的服务能力, 尤其针对使用昆仑卡作为代发工资的客户, 使其可以省去每月通过转账对信用卡及贷款的繁琐还款方式, 客户只需开通银行卡还款管家功能, 电话银行会准时为客户发出还款提醒, 客户一键录入金额即可完成还款。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区别 篇5

分析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区别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管理机构,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金融的核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宏观调控的作用。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历史最悠久、服务活动最广泛、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最大的金融机构,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

具体说来,中央银行与一般商业银行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中央银行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获取利润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中央银行向政府和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划拨清算等方面的业务时,也收取利息和费用,但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却不是获取利润,而是制定实施货币政策以确保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②中央银行与国家政府关系密切,享有国家法律上所授予的特权。各国建立中央银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借助中央银行制定实施宏观金融政策,管理和监督金融机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使中央银行具有一般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超然地位和特权地位。这种地位借助法律来实现,即国家赋予中央银行以法定职责,明确其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享有垄断货币发行、代理国家金库、掌握发行基金、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定基准利率、管理金融市场等一般银行所没有的特权。

③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业务对象。中央银行不对工商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其业务对象是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而且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涉及的是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宏观金融活动,即以宏观金融领域作为活动范围。

欧洲银行阵痛 篇6

当金融圈还在为德银2015年巨亏68亿欧元而唏嘘不已时,欧洲银行业再度迎来一枚重磅炸弹。2月23日,渣打集团又交出了一份净亏损21.94亿美元的业绩答卷,而一年前渣打集团的税前盈利为42.53亿美元,今昔对比之下,更显业绩颓势。

财报显示,2015年渣打集团由于市场波动导致大宗商品相关收入减少3亿美元,同时,该集团采取的主动风险管控措施造成额外约1亿美元的大宗商品收入减少。

多年来,渣打集团在新兴市场和大宗商品交易领域较为活跃,其主要利润也来源于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2010年该行有四分之三的利润来源于亚洲。

然而在中国及印度经济增速放缓、商品价格暴跌之后,这些也成了渣打集团前进的桎梏。渣打表示,该集团贷款减值上升的部分,约60%主要由于商品价格下降及印度金融市场恶化所致。

与渣打集团类似的是汇丰银行。2月22日公布了2015年业绩的汇丰银行也受到成本上涨与信贷准备增加影响。数据显示,汇丰控股去年四季度税前亏损8.58亿美元,而预期获利19.5亿美元,经调整后全年税前利润达204亿美元,同比下降7%。汇控2015年第四季度收入录得11.77亿美元的亏损,而贷款减值及信贷风险拨备飙升1.6倍至16.44亿美元。

巨亏之下,欧洲银行业的转型已迫在眉睫。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师近期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重组仍是欧洲银行的当务之急,并预计今年美国银行业在固定收益和股票业务上的收入表现仍会更好,明年在投行业务会继续超越欧洲银行业。

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温拓思评论业绩时表示,尽管2015年的表现未如理想,该集团于去年全年(尤其是12 月)对资本所采取的行动令该集团已做好全面准备,包括集团在去年通过配股增资51 亿美元,以应对目前的宏观环境。

据了解,目前渣打集团已开始进行全球范围的重组。渣打集团已加快对主要业务进行必要的重新定位、收紧风险承受能力、降低、缓解风险集中程度,并重整架构,包括显著减少员工数目。预计执行新发展策略的过程中,因非策略性业务和资产清盘、裁员开支及商誉减值等带来的重组开支总计可高达30亿美元。

同样深陷亏损泥潭的德银也已开始进行资产剥离,其首先剥离了其零售银行分支德国邮政银行,并表示将削减投资银行资产;其次,裁员在所难免,德银表示将削减9000个全职岗位,此外,大约6000个外包职位将被撤销,这意味着该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5万人。

可以看到,裁员缩减成本,以及退出高风险行业和区域,正逐渐成为欧洲银行转型的共识。大规模业务调整、资产剥离、裁员等措施是否能挽回业绩下滑的颓势仍是未知数,但转型的阵痛无疑仍将继续。

欧洲中央银行 篇7

一、投资银行与投资银行成长的内涵

投资银行是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世界各国对投行的称谓不同, 美国人为投资银行, 日本人称为证券公司, 法国人称为实业银行, 我国香港称为吸储公司。不管怎样称呼, 投资银行是证券公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 是发达证券市场和成熟金融体系的重要产物。投资银行的出现, 开辟了融资渠道, 降低了发行费用, 加强了证券信用, 增强了投资信心、明确了投资方向、促进了金融资产的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增长。有利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1) 投资银行最早出现3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其发展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断, 首先, 18~19世纪的欧洲。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投行业务在欧洲得到延续和发展。这时的投行业务主要是提供担保和承兑服务, 以抵押品为担保发放商业凭证。其次, 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迅速成长阶段。在这近百年的迅速成长中, 有两个标志性的阶段:第一, 美国内战期间出现的大量政府债券和铁路债券。第二, 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企业兼并与工业集中挖掘了投行的巨大潜力。第三, 1933—1960年开始的金融管制下的投行阶段。开辟了规范调整、稳定发展的时代。第四,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投资银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出现, 金融创新的发展, 投行的业务有了巨大的发展。此时的业务品种包括:代理发行、承销、包销证券、承做经记人, 自营商业务, 提供咨询服务、充当咨询服务、套期保值、利率与货币互换等。第五,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美林证券的倒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转型, 华尔街的神化彻底破裂。什么是投资银行成长的内涵?分析如下:成长一词源于生物学, 英文为growth.可翻译为生长、发育、成长、增长等意思。在经济学中翻译为“增长”、“发展”等意思。如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发展经济等。在管理学中为“成长”的意思。如成长期、成长战略等。成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意味着增长加变化。关于投资银行的成长内涵也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它不仅包括投资银行规模的增长, 还包括投资银行整体素质的提高:像经济领域的扩展、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强化、组织结构与管理流程的创新等与量的扩张无关的素质结构的变化等。投资银行成长的内涵不仅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规模和财务状况等数量的增加, 也包括知识结构的更新、业务的创新、研发能力的提高和财务状况的改变;同时, 还是投资银行社会资本的提高和投资银行家素质的提高等质的变化。

二、投资银行成长的决定因素

根据投资银行成长的模型进行分析, 可知在风险厌恶条件下, 投入风险资产中的财富会随着国民财富的增加而增加。这意味着, 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 人们愿意把更多的财富投入到股票、债券等风险资产中去, 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无疑人们的投资理财行为, 需要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大量的专业化服务, 从而促进投资银行业的发展。那么, 投资银行成长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呢?

资本金与投资银行的成长。企业的发展需要资本金, 投资银行的发展更需要资本金。投资银行是个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 资本金数量越多, 业务空间越大, 成长越迅速。资本金越少, 成长的速度、成长的规模就会受到限制。合理的资本金结构, 既可以促进投行竞争性和成长性的提高, 又能提高投行的效率行和发展的稳健性。关于投行资本金的规模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投行提出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投行要定期补充资本金。

业务创新与投行的成长。投行的业务创新包括金融产品、技术、管理、体制等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没有哪个时候像现在对企业上市和再融资的需求旺盛, 个人投资理财更是迫切。目前, 国内的投行业务主要集中在证券承销、证券交易、资本管理, 以及二级市场的经纪商和交易商方面, 业务范围总体狭窄。面对国内的需求和外来的强大竞争, 业务创新成了投行成长的基础和法宝。新业务预示着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业务预示着更强大的竞争力。

投资银行家与投资银行的成长。投行是个智慧密集型行业, 投资银行成长的基础是创新, 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投行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技术, 而是人。投资银行家从整体上对投行的成长发生作用和影响。投资银行在控制风险、开拓新业务、促进技术进步、增强竞争能力等方面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投资银行人才。像摩根斯坦利在世界各地仅研究分析员就有500多名, 每年研究所花费的资金就高达3亿美元。

技术进步与投资银行成长。从投行发展史上看, 技术进步对投资银行的成长具有戏剧性的影响, 是投资银行成长中主要的推动因素。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不仅导致了投资银行由早期的汇兑和担保业务到证券承销业务的出现, 而且提高了交易的速度, 扩展了投资银行经营的地域范围;第二次技术革命不仅导致了投资银行企业兼并和重组业务的兴起, 而且使投资银行在社会中的地位得以提高, 使投资银行的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爆发, 诞生了风险投资、股票期权、证券、金融衍生工具等新的金融产品, 使得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和业务范围发生了深刻变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第四次产业革命, 互联网技术在投行领域的广泛应用, 使得投资银行的业务架构、服务渠道和方式、产品创新、市场拓展、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等发生了颠覆性的发展和变革, 使得投行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和业务创新须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支持。

公司治理与投资银行成长。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投行健康成长、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现实中, 投行公司治理较复杂。一个有效的投行公司治理必须具备七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以清晰的产权界定为基础;二是投行所有者拥有选择和监督代理人的权威;三是投行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相对应;四是根据投行绩效动态确定经理层的收入水平;五是在清晰的制度框架下给予经理层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六是投行的所有权在多元化基础上适度集中;七是具备对投行经营状况变动的开放性和适应性。 (2)

三、投资银行家与投资银行家素质的内涵

投资银行家是企业或政府执行金融计划的金融机构的代表人, 是企业资本运营所需专业化服务的提供者。他最了解资本如何配置才能达到最大的利益。投资银行家为企业融资充当财务顾问, 是企业兼并、收购与重组的专家, 是“金融工程师”。 (3)

投资银行的主角是人。人的因素比技术和设备更为重要。优秀的人才是投行运作的前提, 也是投行发展的条件。投资银行家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 投资银行家的背景必须具备多样性

投资银行家必须具备广泛和丰厚的背景。这些背景在性别、学术、工作经历、兴趣等方面是多样化的。投资银行家必须具有创业精神。发展新客户、维持老客户、创造各种服务是投资银行家首先要做的事情, 因此投资银行家必须性格坚毅, 有魄力, 有创业能力, 思路开阔, 有远见卓识。投资银行家还必须具备创造性。只有创新才有发展, 这是每个投资银行家都知道的。因此, 投资银行家必须牢记不断设计新产品、创造新的金融工具、更新并购和重组思路。投资银行家还必须有丰厚的知识背景和综合分析能力。一般的投行人员必须是大学毕业, 成绩优秀, 同时还要边工作边深造。这里的知识结构包括数学、财务、科技、法律、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只有丰厚的知识背景, 投资银行家才能对业务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解析各种等式, 编制程序, 综合分析后作出正确决策。

(二) 投资银行家还要有以下能力

高度的创造性和紧迫意识。一个成功的投资银行家必须有发自内心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渴望创新、具有创业精神, 善于尝试新鲜事物, 绝不因困难和压力而放弃新想法和新思路。同时, 与时俱进, 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投资银行家要把每一样工作都看成最重要的事情, 不轻视任何工作。对工作高度的全身心投入、一心一意。

强烈的追求成功意识。投资银行家从不放弃任何机会, 永远追求任何可能的收益, 永不言放弃。

完整的人格魅力。投资银行家必须是可信赖的人。专业能力强, 言出必行、自己允诺的事情一定要实现, 心口如一, 不会欺骗客户。投资银行家绝不谈论任何客户的不能谈论的话题, 尊重客户, 以礼相待。

较强的社交能力。投资银行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 因此应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善于察言观色, 并进行巧妙的分析。销售能力要强, 能成功推销新产品和新工具。

较强的管理能力。正确看待投资银行家的道德与公司内部的竞争, 在公司内部建造一种良好的环境, 在道德和竞争之间能实现平衡。

四、投资银行家素质与投资银行成长的内在逻辑关系

投资银行成长既包括规模、资产、人员、利润等数量方面的增长, 还包括投资银行整体素质的提高。投资银行家的素质对投资银行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两者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呢?第一, 从个体层面看:首先, 投资银行家的智慧和能力, 可以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赢得更多的效益。其次, 投资银行家广泛的社会关系网可使投行获取宝贵资源和信息, 把我机会, 规避风险。再次, 投资银行家的管理能力直接决定投行经营绩效的大小。最后, 投资银行家的战略定位能力决定着投行成长的可持续性。第二, 从组织层面看:首先, 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发展的决定因素。投资银行家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直接决定了投行的竞争力的提高和经营管理的绩效。投资银行家经营的价值观、信仰、追求是投行高层次的文化精神, 而它恰恰是投行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 是投行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切都决定着投行的创新和发展。第三, 从社会层面看:由于投资银行家具有资源配置的核心性功能, 能使各种生产要素按照创新的要求重新配置, 它直接决定了投行的效率和成长。总之, 投资银行家在投行成长中的作用是他们作为“金融工程师”的能力和智慧, 是他们与买主和卖主之间的深厚良好关系以及作为金融家的信用和声望。良好的投资银行家能使公司以最低的成本赢得最多的收益;使公司或个人从复杂的投资环境中排除一切危险因素, 直接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良好的投资银行家可以利用投资银行与发行机构之间融洽的关系使客户找到最好的投资方案, 实现客户的财务目标。良好的投资银行家可以利用自己的创新性, 带动投行的高效率和高发展。良好的投资银行家通过自己的社会信誉和声望, 在全社会带动和弘扬创新精神的发展。 (4)

五、中国投资银行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投资银行业是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1978年以前, 中国没有资本市场, 当然更谈不上投资银行。20世纪80年代末,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产生和证券流通市场的开放, 产生了一批以证券公司为主要形式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也可经营证券业务。1997年以后, 随着商业银行法的实施, 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及管理的体制逐步形成, 银行、保险、信托业务与证券业务脱钩, 因此诞生一批金融集团附属的证券公司, 如中信证券、光大证券等。随着金融创新浪潮和资本市场迅速崛起的推动, 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在投行发展的过程中, 投资银行家的培养和成长引起广泛的关注。那么, 中国的投资银行家现状及存在问题是什么呢?

第一, 首先, 中国的投资银行家多为行政任命, 是党组织委派到投行的代理人, 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由市场选择并经市场考验的投资银行家。其次, 中国的投资银行家不具备独立性和职业性。由于其行政官员的身份, 投资银行家更多关注近期目标和行政目标如:短期利润率、政府政策等。而不是投行整体的发展和成长, 不是投资银行整体素质的提高。再次, 中国的投资银行家多以“仕途”的发展为存在目标, 而不以投行经营业绩来作为价值取向目标。中国投资银行家只接受任命人和政府的监管, 只对“上”负责, 不对“下”负责, 即不接受投行内部的监管和约束。

第二, 首先, 中国的投资银行家创新精神不足。在投行的发展过程中, 具有开拓精神、创新精神的投资银行家直接决定了投行的发展, 而我国投资银行家普遍创新精神短缺, 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主要业务仅局限于证券承销和经纪业务, 而对新型投资业务, 如基金发起、项目融资、财务顾问、战略咨询及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新型金融业务基本没有, 这与投资银行家创新精神不足有很大关系。其次, 中国的投资银行家经营管理能力普遍短缺。由于投行家多为行政任命, 不具备职业性, 而且更替任命很快, 经营管理经验普遍不足, 经营的可持续性缺乏。在中国, 还有一种独特的现象, 一旦投行家被政府任命, 将具有无限的权利, 这很容易滋生腐败。再次, 中国的投资银行家普遍缺乏一种完善的人格魅力, 缺乏领袖精神。投行家是一个高素质的团体, 他们专业能力强、人格魅力完善, 能在社会形成很强的影响力, 以此来凝聚整个团体, 提高员工的忠诚度。而中国的投资银行界就缺少这么一支队伍。

第三, 高层次人才匮乏。众所周知, 投资银行业是典型的智慧密集型产业, 在投资银行里最宝贵的资产是具有高层次专业素质、精通投资银行业务的人才。缺乏优秀的投资银行业人才是困扰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国际投资银行巨头拥有高素质的投资银行家, 他们思维敏捷富有挑战精神, 有深厚的管理金融和财务理论功底和丰富的行业经验。相比之下, 我国投资银行从业人员不少, 但专业人员和高素质管理人才却很少, 使我国投资银行综合竞争能力不高, 无力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务拓展能力低、服务质量差。面对巨大而迫切的市场需求, 许多投资银行机构只能作壁上观, 业务范围始终无法尽快拓展。 (5)

六、中国投资银行家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中国投资银行家现状存在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 体制性的原因。这种体制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即把投行作为行政设置机构, 接受行政监管, 包括中央和地方双重管制机构。没有把投行作为一个独立金融机构在市场上独立经营、自由发展。因此, 投资银行家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以行政目标、短期目标、短期利益为基本, 体制性的因素使其缺乏成长的条件。

第二, 市场因素。中国的投资银行垄断性很强, 国有投资银行获得国家在规模和制度及政策方面的三重保护。加之, 目前投行的市场化程度低, 参与国际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更低, 必然是没有竞争、没有压力,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创新精神严重不足, 创新意识缺乏。同时, 中国还缺乏针对投资银行家价值进行评估的价值体系。

第三, 管理因素。中国的所有金融机构一般都是大一统的管理机制。即中央对地方监管, 总部对分支机构监管。地方对中央负责, 分支机构对总部负责。这种管理机制不具备监管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缺乏法律保障。投资银行家在经营的过程中, 一方面只进行短期扩张, 同时, 尽可能迎合政府意图, 努力维持行政级别。另一方面, 尽量规避责任风险, 不承担作为一个投资银行家应有的风险和责任。

第四, 教育培训机制落后。国外对投行人员的要求很高, 必须大学毕业且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不断进行培训和再教育。而我国目前的投行人员数量很大, 但能力一般,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目前的教育和培训机制落后。表现在:首先, 投行管理人才的培训严重脱离实际, 只是拿来主义, 照本宣课。其次, 投行培训和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大多数教师没有从业经验, 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素质。再次, 教育培训设置课程不科学。一般只限于理论课程, 没有案例分析、没有创新能力的培育, 没有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第五, 选拔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由于目前的体制性因素制约, 导致投行家的选拔不到位。缺乏市场竞争和官本位制的制约, 导致政府只选择政策的执行者, 而不是具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投资银行家。由于激励不到位, 导致管理者的效率低下, 法人治理结构和人事管理的矛盾突出。 (6)

七、培养高素质的投资银行家, 促进投资银行成长的路径与对策

随着投资银行的对外开放和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 随着国内对投资银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投资银行在中国的成长存在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投资银行家队伍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 也成为中国投资银行发展, 进行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国投资银行家的成长按照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最好呢?我们先关注目前投资银行家在中国的现状。前面已经分析过, 中国现有市场的投资银行家是“行政化”了的投资银行家, 这种方式对投行的发展有制约作用, 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家。只有市场化了的投资银行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家, 因此, 培养市场化的投资银行家, 即按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选择和评定投资银行家, 这是投资银行家发展的第二阶段。最后一阶段是培育职业投行家。按照世界级银行家的素质, 即专业化、市场化、职业化进行培育。只有按照这种模式循序渐进, 才能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促进投资银行的成长。

在以上发展模式中, 如何由“行政化”向“市场化”再到“职业化”。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第一,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为高素质投资银行家的生成提供思想保障。首先, 要认识培养高素质投资银行家的重要性。只有社会各部门认识到重要性, 才会转变观念, 去“行政化”向“市场化”。其次, 加大宣传力度, 鼓励投资银行家创新精神的培育。在这个过程中, 兼容并蓄, 吸收各种文化, 不断实现投资银行家自身的改造和转化, 投行家的创新不仅包括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还包括经营理念、战略模式、管理方法、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创新。

第二, 为高素质投资银行家的培育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首先, 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改变“官本位”, 建立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其次, 创造良好的市场法律环境, 通过立法, 保护投资银行家的创新行为。再次, 创造稳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第三,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投行健康成长、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现实中,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投行的公司治理:一是界定清晰的产权;二是赋予投行所有者拥有选择和监督代理人的权威;三是投行家拥有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要相对应;四是根据投行绩效动态确定经理层的收入水平;五是在清晰的制度框架下给予经理层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六是投行的所有权在多元化基础上适度集中;七是具备对投行经营状况变动的开放性和适应性。

第四, 建立和完善投资银行家的选拔、激励和淘汰机制。首先, 完善选拔机制, 让市场选择投行家。其次, 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投行家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精神。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在收入分配上, 实行投行家年薪制, 再附加绩效工资。从产权界定上, 通过送股给投资银行家一部分股权对投行家进行长期激励。从制度上, 引入投行家责任保险制度。对由于创新活动中非主观因素导致的失败给予补偿。最后, 引入淘汰机制, 投行家要审时度势, 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如果通不过市场的检验, 应优胜劣汰, 这样有利于投行家创新精神的提高。

第五, 建立学习和培训机制, 全面提升投资银行家的素质。要不断加大投行人员的学习力度, 更新和优化其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 抓住机遇, 不断走向国际市场。通过学习,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塑造优秀人格。对员工的在职培训, 可以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培养大量的储备人才, 也可以通过“孵化器”进行。 (7)

注释

1 任淮秀.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 栾华.投资银行业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3 李勇.现代银行投资银行业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4 解植春.投资银行发展与管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5 王汀汀, 谭超.中国投资银行能否后来居上[J].西部论丛, 2008 (12)

交易银行或是银行转型趋势 篇8

11月25日, 中信银行在北京推出交易银行品牌——“交易+”, 这是国内商业银行首家推出交易银行的专属品牌。而在今年1月, 招商银行正式撤并总行现金管理部和贸易金融部, 新设交易银行部。商业银行似乎逐步在交易银行方面试水和布局。

据介绍, 中信银行交易银行旨在增强企业的交易能力、延伸经营链条、整合商业资源、互联商业生态, 其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的资源, 立足企业的交易行为和整体交易链条, 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多渠道、一站式、智能化”的交易银行服务。

点评:中信银行推出“交易+”, 标志着交易银行业务在国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 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 金融改革逐步推进, 交易银行或许是银行转型的趋势。

欧洲中央银行 篇9

零售业务量比例的差异是除利差以外, 造成两银行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差异的一大重要来源, 也是利率市场化程度的表征。如表1、图1所示, 可以看到建设银行也在做着相应的结构调整 (个人贷款业务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以适应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主要是应对高通胀率的紧缩政策。尤其是2011年, 信贷政策的调整十分密集, 与银行业务联系最为密切的房地产和汽车两个行业都受到了很大限制。

利率市场化, 简单得说, 就是将原本由中央银行作着基准利率的限制的存贷款利率转为市场定价。就在2013年1月12日, 央行网站再度刊出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发表的署名文章《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央行表示, 目前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基本具备, 下一步将继续积极推进。在此过程中, 央行将充分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 以及各方面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而就在不久之前的6月7日, 央行则在降息的同时宣布了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自同日起, 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被国内经济学家普遍解读为利率市场化初步开放的破冰信号。但利率市场化是不能独立完成的, 还需配合其他相应的金融改革, 包括汇率和利率间的配合, 利率市场化要求汇率也要逐步市场化, 否则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可能会出现矛盾。另外, 央行还应疏通利率传导渠道, 防止存贷款利率上升导致的倒逼机制, 使中央银行一方面失去了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控制, 另一方面间接调控又可能难以有效运作。

利率市场化可以直接提高金融体系效率, 却将对如今坐享高至约3.8的利差, 以利息净收入构成收入的主体部分 (2515亿元, 约占77.20%) 的国内的商业银行有着根本上的冲击。为降低成本, 可考虑将一些重复性的、简单的业务外包出去, 谓之“节流”;而为了提高收益, 银行应偏向收益率更高的个人业务, 这就需要贷款业务的丰富和创新, 包括还款方式的创新等;且从前银行单一化的资金来源, 也应同步发展合同转让、证券化等业务, 即所谓“开源”。要想在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革下主动出击, 银行的经营思路需向融资多元化及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向转型, 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促进金融领域各衍生行业的竞争与合作, 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 混业监管则是顺水推舟。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之路上必须要走的关键一着。如今资金配置效率不高, 也没有外部的激励机制促使金融机构间的充分竞争, 造成了国内几家大型的商业银行可以坐享巨额利差收益, 金融体系运行扭曲, 而只要利率一直由央行掌握, 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观美国的金融体系, 之所以其顺应市场规律, 能够顺利高效得将资金从盈余一方调节到短缺的一方, 靠的就是有效的利率调节。另外, 还应通过发展各类债券市场, 从利率结构、利率形成机制、微观主体行为, 以及货币政策传导等多方面合力推进利率市场化。这也将促使建设银行等金融结构做出了相应调整, 资产负债结构趋于合理化。

摘要:纵观两家商业银行2010年的年报, 从银行的宏观经营理念到资产负债结构等都有着天壤之别。本文将从两家银行的资产中公司与个人贷款业务的比例展开, 分析个中原因、找出差异背后的来源所在, 并试提出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

欧洲中央银行 篇10

欧洲去年创纪录地完成风电装机量1016万千瓦,风电能力总量达到7477万千瓦,今年将达到8500万千瓦,增长13%。

谢尔表示,这个成绩令人鼓舞,说明尽管欧洲现在遭受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投资者对风电行业仍保持信心。他说,今年欧洲风电行业的发展特点是海洋离岸装机量将大增,达到100万千瓦,远高于去年的近58万千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欧洲中央银行】相关文章: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及其运作05-10

欧洲经验05-05

欧洲体育05-21

欧洲退税范文05-17

用欧洲造句04-19

迷醉欧洲作文04-26

欧洲绘画教案05-14

欧洲文化论文题目05-02

欧洲考古论文题目05-07

欧洲艺术论文范文05-14

上一篇:逆变技术下一篇:“搭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