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文主义

2024-05-06

欧洲人文主义(精选十篇)

欧洲人文主义 篇1

一、文艺复兴时期

14世纪, 欧洲封建主义制度开始衰退, 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市民资产阶级思想家发掘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 使古代文化复兴起来, 因此, 历史上称之为文艺复兴时期, 约从1 3 0 0年持续到1650年。

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不是简单的复兴古代文化, 而是创造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它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 实际上在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领域里发动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它摧毁中世纪的神权统治, 摆脱封建的束缚, 创造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意识形态, 其核心是人文主义。

二、人文主义和杰出代表

人文主义 (humanism) 亦称人本主义, 是欧洲文艺复兴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它主张以人为核心, 以人性为基础, 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力, 它弘扬人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倡导人性, 反对神性;提倡人权, 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 反对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赞美理性, 推崇科学文化等。人文主义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 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巨大的转变, 从而带动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呈现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给西方国家带来了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 涌现出一批象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文化巨人。

但丁 (1265-1321) , 生于佛罗伦萨, 是意大利过去最伟大的诗人。代表作《神曲三部曲》, 以广阔的场景描写了他的悲伤和希望、愤恨和坚信, 通过诗歌的语言, 阐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伦理观念。《神曲》对教会腐败和封建统治者残暴的无情揭露体现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倾向, 从而揭开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序幕。

彼特拉克 (1304-1374) , 意大利诗人, 人文主义的先驱。他主张人应该认识自己, 他认为不认识自己, 决不能认识上帝。代表作《短歌集》歌颂现代爱情, 体现人应该追求幸福和荣誉、热爱生活和自然的人文主义思想。

达·芬奇 (1452-1519) , 意大利人, 著名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和人文主义者。代表作《最后的晚餐》一画中, 他把耶稣的1 2个门徒不同的动作, 不同的性格及不同的心理状态刻划得维妙维俏, 画面构图严谨, 用光、用色、用线服从于主题, 并在变化中求得统一, 这是他对人体解剖、构图、透视、色彩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另一幅代表作《蒙娜丽莎》采用了三角形的构图, 表现了一位平静、安详、面部带着富有魅力的微笑的妇女形象。这种写实风格滋育了许多艺术家, 为人类留下一份有价值的遗产。

拉斐尔 (1483-1520) 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三巨匠。他以画圣母题材著称, 所画的圣母具有世俗性, 仿佛是现实生活中有血肉之躯的贤妻良母。《椅子上的圣母》画的是天主的母亲坐在椅子上抱着儿子的情景。圣母既优美典雅, 又柔和圆润, 双臂抱着儿子, 儿子天真可爱。这简直是一幅常见的家庭母子欢乐图, 是文艺复兴期间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和写照。

米开朗基罗 (1475-1562)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巨匠之一, 他是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代表作《摩西》不仅技巧娴熟, 同时作者把自己爱国主义的思想和为自由民主而斗争的精神充分地体现在艺术形象之中。《创世纪》是巨型壁画, 描绘了上百个不同形态的人物, 利用圣经故事来影射现实社会。作品充满人文主义思想, 重在表现人内在的自信、强悍的品质, 有悲伤、宏大之气势, 成功地塑造了为自由民主而奋斗的艺术形象。

(二) 人文主义对音乐的影响

一、世俗音乐兴起

人文主义使文学和造型艺术领域告别中世纪“黑暗时代”, 重现“昔日光辉”, 同时也在音乐领域里扎根, 推动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走向繁荣。中世纪那种表现统一的神的意志的禁锢, 逐渐被以表现“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所冲破。这种表现人的意识的突破, 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 以拉丁文圣咏为中心的音乐被丰富多彩的世俗音乐所突破。作曲家开始追求作品的个人风格, 推翻了中世纪毫无人生气味, 无感情个性的音乐作品。从题材内容上看, 有直接表现人物内心感情、歌颂爱情的, 有描写自然景物、生活风俗和战争情景的, 充分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与人们的思想感情。从体裁形式上看, 有抒情优美的牧歌、活泼轻快的尚松及感人至深的歌谣曲等, 这些说明音乐已抛开中世纪的束缚, 音乐明显的具有文化娱乐作用。音乐的世俗化倾向也反映在音乐家的身份上, 15世纪的音乐家一般都有宗教职务, 到了16世纪下半叶, 一些重要的音乐家尽管也为宫廷、教堂服务, 但是已不担任神职, 他们可以更专注于音乐事务, 从而进一步推动音乐的发展。

二、宗教音乐世俗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不再只是宗教仪式的附属品, 宗教音乐不仅仅是为教徒所写, 开始面向宫廷和市民阶层。音乐不再是纯宗教式的, 更多的融入了世俗的因素, 在民众中产生相当广泛的影响。经文歌、弥撒、新教圣咏是宗教音乐的主要形式, 其中最能折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是新教圣咏。新教圣咏是宗教改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 (1483-1546) 创作的, 路德非常重视音乐, 他相信音乐的教育作用及道德感化作用。因此在礼仪的改革中, 他主张会众参与音乐演唱。为达到这一目标, 他着手对宗教歌曲进行改革, 歌词用德文代替拉丁文, 让一般识字的德国民众能看懂;曲调主要取自于德国的民歌, 简单清晰, 可供一般人演唱。新教圣咏是德国人民在语言和音乐上摆脱代表罗马天主教的拉丁文圣咏的象征, 是民族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马丁·路德用富于生气的德国文字语言和与之相适应的清新简朴歌调, 代替僵化的拉丁文为主体的格里戈利圣咏, 使宗教音乐不再脱离人民生活, 宗教是人生生活的真实写照, 宗教音乐也是人民感情的真实反映。因此新教圣咏被打上民族的烙印, 从形式到内容均获得升华, 为后世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开辟了道路。

三、器乐的发展

欧洲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是复调声乐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 然而在声乐艺术繁荣的背后, 器乐开始摆脱对声乐艺术的依附, 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也是在人文思潮影响下产生的, 因为只有表现功能冲破教义功能时, 器乐音乐才能真正的发展。自中世纪以来, 器乐的发展一直保持着即兴的传统, 在声乐演出中, 虽然有乐器参与, 但其主要是对人声的附和与烘托。16世纪随着城市音乐生活的发展, 各种世俗音乐体裁的兴起和记谱法 (五线谱) 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种乐器的构造日趋定型, 器乐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出现组曲、前奏曲、托卡塔、幻想曲等器乐体裁, 预示巴洛克时期器乐的繁荣局面。

四、科学技术与音乐的结合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的确定, 在自然科学内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 科学渐渐地摆脱了玄虚的系统, 以人的真实知识作为中心。例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日心说, 打破了宗教关于地球是上帝安排的宇宙中心的谎言, 摧毁了关于天国和天使的神话, 其大胆革新精神, 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教会内受教育的优先权被取消了, 更多的人开始学习文化和研究科学, 科学的发展也推动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 科学的发展带动音乐印刷技术的改进, 而活字印刷的应用, 使音乐出版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音乐印刷出版的商业化发展结束了音乐作品依靠手抄本缓慢流传的传统, 使音乐作品以统一快速的方式, 在更大的范围传播。音乐出版业的发展满足了社会音乐的需求, 同时也造就了新的社会消费人群, 进一步推动音乐的世俗化发展。另一方面, 人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追求, 这种精神在作曲家身上也得到了体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作曲家不断地探索表现其时代思想的音乐的方法和手段, 例如何以音乐传达与表现歌词, 记谱法的演进、复调音乐的发展等等, 都是作曲技法积累、创新和发展的结果。

音乐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又如十七世纪的十二平均律, 它比中国朱载育的“新法密律” (即十二平均律) 要晚一百多年, 但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未发展到需要它的程度, 因此就没有被运用到创作中去, 而十二平均律在西方音乐界得到推广, 成了几百年来的音乐实践基础, 给西方音乐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总之, 文艺复兴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 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 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哲学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人文思想的确立, 在于人的觉醒, 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践的精神, 这些为文艺复兴音乐的繁荣及后来作曲家的创作开辟了道路。

摘要: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 它主张以人为核心, 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 推崇科学文化等。这种表现人的意识的突破, 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 使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由为“神”转变成为“人”服务。从而推动了音乐的繁荣和发展, 为后人的创作开辟了道路。

棒喝欧洲中心主义 篇2

当《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第一卷:编造古希腊1785-1985)的译稿终于杀青时,距此书出版已20余年,距我最初发愿翻译这本书,也已经近9年了。那是2003年4月16日,哥伦比亚大学隆重举办萨义德教授的重要著作《东方主义》出版廿五周年纪念大会,时在哥大攻读博士的我有幸参与盛会,并获得了萨义德教授的亲笔签名。

如今忆起他为我签名时如花朵般盛开的笑脸,我恍然明白:我认识他,他也认识我,我的名字叫作“一个诚实的中国人”,因为有一次开学时我想旁听他的课,他挟着书本,走进教室第一句话就是:没选课的请离开,于是我起身走了,印象中我是唯一一个走开的。纪念会上,萨义德教授讲,《东方主义》1978年面世后,有两本有影响的书遵循了它的思路,其中之一就是《黑色雅典娜》(该书作者引用了《东方主义》,井在致谢名单中列举了萨义德的名字)。从此,我就记住了这个名字,并与作者——康奈尔大学政治学教授马丁·贝尔纳建立了通信联系,自告奋勇要翻译这本书。现在想来,无知者无畏,我真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黑色雅典娜》是一部饱受争议的著作,出版后在学界激起轩然大波,但更是一部有分量的著作,纵横数千年,涉及古典学、东方学、语言学、文学、历史、考古、哲学、宗教、神学、神话、学术史等诸多学科领域,而这些领域我知之不多。我唯一有把握的是我的英文理解水平应该是过硬的,所以在恶补了一阵世界古代史后,我开始啃这块硬骨头。断断续续的工作后,在我的合作者程英的鼎力相助下,终于译完了这本世界范围内已有十余种译文、中国学者相当关注但一直没有中译本的著作。《历史与当下》(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刊有《黑色雅典娜》的节译:《<黑色雅典娜>导言》,李霞译,黄洋校;但我们没有参考这一译文。我们选译的《黑色雅典娜》第一卷“绪言”曾发表于白钢博士主编的《希腊与东方》(《思想史研究》第六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本次出版时做了必要的修正。我希望我们的中译本的出版可以作为2012年《黑色雅典娜》廿五周年纪念大会的献礼,因为贝尔纳教授是对翻译工作帮助最大的人。他不仅抽出宝贵时间,专门为中译本作了序,而且一次又一次耐心解答我们在翻译过程中碰到的许多疑难问题(包括对原书中一些错误的纠正)。没有他的慷慨帮助,我们的翻译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真挚感谢贝尔纳教授,这位与中国结缘的大学问家。(顺便透露一下,贝尔纳教授最近完成了他的英文回忆录,其中有近三万字是与中国有关的。他曾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北京大学学习中文。)

把《黑色雅典娜》与著名的《东方主义》相提并论,并非始自我本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教授刘禾早在1992年就这么做了(《黑色的雅典》,《读书》1992年第10期),2000年她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欧洲路灯光影以外的世界》,《读书》2000年第5期)。2006年,伊恩·博尔(Iain Boal)称,《黑色雅典娜》和《东方主义》一起,是“20世纪与诽谤和种族主义作斗争的指路明灯”。萨义德生前也曾对人讲,《黑色雅典娜》最让他钦佩的地方是,马丁·贝尔纳“在理论建构中对相对可信性原则的明确承担,和他对质疑他的假定词源的批评家一丝不苟的致谢”,并把《黑色雅典娜》称为“一部纪念碑式的、开拓性的作品”。(以上三处引文前两处见《伦敦图书评论》,第28卷第14号,2006年7月20日,“通信”栏;第三处见《黑色雅典娜》第二卷封底。)根据我一个外行人的体会,《黑色雅典娜》在学术的精密度上或有瑕疵(要知道,贝尔纳是半路出家,从中国研究转行到古希腊文明起源研究的),但它无疑开辟了一条可能通向广阔前景的道路,对欧洲中心主义当头棒喝,确是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作。《黑色雅典娜》的意义不仅在于20世纪,更在于21世纪。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黑色雅典娜》的内容,现把第一卷的简介抄录如下:

古典文明的古典性在哪里?在有史以来最大胆的学术著作之一中,马丁·贝尔纳挑战了我们关于这个问题思考的全部基础。他认为,古典文明的深厚根源在于亚非语文化。但自从18世纪以来,主要由于种族主义的原因,这些亚非语影响被系统地忽视、否认或压制了。

流行的观点是,希腊文明是来自北方、充满活力的说印欧语的人或雅利安人征服高度发展的但虚弱的土著居民的结果。但贝尔纳教授论证,古典时期的希腊人根本不知道这一“雅利安模式”。他们虽然为自己和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并不认为他们的政治制度、科学、哲学或宗教是原创的,而是源自东方,尤其是埃及。

《黑色雅典娜》共分三卷。第一卷集中讨论1785到1850年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和种族主义对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做出反应,北欧地区向其它大陆的拓展得到巩固。同是在这一时期,新的进步和科学实证主义范式允许19世纪学者抛弃他们所有的先驱。在前所未有的壮举中,贝尔纳在广泛的领域和学科范围内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戏剧、诗歌、神话、神学争论、秘传宗教、哲学、传记、语言、历史叙述以及“现代学术”的出现。作者积十年之功,终成顺应时代潮流之作。

简言之,《黑色雅典娜》讨论希腊文化形成时期,即公元前2000年代希腊历史的两种阐释模式:“一种将希腊视为本质上是欧洲的或雅利安的,另外一种则将其视为黎凡特的,处于埃及和闪米特文化区域的边缘”,贝尔纳将它们归结为“雅利安模式”和“古代模式”。古代模式是希腊人在古典和希腊化时代通行的看法,雅利安模式则是种族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渗透进入史学或日历史写作哲学的结果。雅利安模式于19世纪上半期取代古代模式,并非古代模式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外部原因。现代古典学的前身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于德国哥廷根大学、浸透了种族主义影响的“古代学”(Altertumswissenschaft),后来移植到英美,成为新学科“古典学”(Classics)。古代学的创立者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沃尔夫曾在哥廷根学习两年,是古典语文学大家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布·海涅最有名的学生,而后者是“高加索种人”术语发明者、哥廷根自然史教授J.F.布卢门巴赫的连襟。基于学术史的梳理,贝尔纳认为,应该推翻种族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雅利安模式,而代之以“修正的古代模式”。《黑色雅典娜》后两卷已于1991、2006年在大

nlc202309030101

西洋两岸同时出版(第二卷:考古学及书面证据;第三卷:语言学证据)。贝尔纳教授这部巨著的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不仅体现于它在学术界掀起了惊天波澜和持续争论,而且超出了学术界,及于一般公众。比如,《黑色雅典娜》第一卷除了文字版之外,还先后出版了录像版和录音版。正如《希腊与东方》的“编者按”指出:

作为后殖民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黑色雅典娜》系列的影响远远超越古典学界乃至古代文明研究的范围,在学界内外所引发的激辩远远超过对学术著作的寻常反应,各种带有复杂背景的读者对于该书态度鲜明、迥然相异的评价,使得隐藏在有关希腊精神起源的学术化语言背后的文明自我意识乃至政治意识空前清晰地凸显出来。

《黑色雅典娜》第一卷1987年荣获社会主义评论图书奖,1990年荣获美国图书奖。英国和美国的主流媒体,如《卫报》、《观察家报》、《伦敦图书评论》、《纽约时报书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纷纷发表书评,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书评作者中有知名的古代史学家(G.W.鲍尔索克),有著名新左派理论家(佩里·安德森),有闻名的人类学家(埃德蒙·利奇爵士,费孝通的老同学),还有杰出的小说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各界翘楚,不一而足。其热闹场面,成一时之盛。仅举一例。历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佩里·安德森在《卫报》撰文称:

在一项壮观的事业中,马丁·贝尔纳试图……恢复他所谓阐释希腊文明肇始的“古代模式”的可信性……贝尔纳堪称古典研究领域异乎寻常的闯入者。他的装备是两种出色的才能,即对知识社会学——也许应该说是知识政治学——的非凡敏感,和杰出的语言天赋……贝尔纳所讲述的故事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引人入胜,不乏妙趣横生的题外话……对欧洲想象力的主要部分进行了批评性探索……又是精妙渊博、常带嘲讽的回顾。

根据数据库“世界图书馆书目”,《黑色雅典娜》第一卷共有三种版本:除了美国版(罗格斯大学出版社)外,还有两种英国版,即伦敦FreeAssociationBooks(FAB)版和伦敦Vintage版。后一种伦敦版以前一种伦敦版为基础,我们翻译依据的版本是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的美国版(1991年12月第七次印刷),翻译完毕后我对照了FAB版(该版标题页引用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名言:“……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该出版社名称“自由联合体图书”的由来)。三种版本最初都出版于1987年,都曾经重印过,尤其是美国版和FAB版曾多次重印,FAB版更是有精装本、平装本、珍藏本等多种样式,以适应不同读者的需要。FAB版和美国版大同小异,连文本中的错误都一样,所不同者主要在于扉页、封底的内容以及“前言与致谢”中的致谢名单。印在封底的推荐广告美国版总计3条,FAB版总计6条,分别主要出自各自国家的重要媒体,大部分均不同;美国版中,内容简介和作者简介出现于封底,而在FAB版中,二者出现于书前扉页,且内容略有不同;FAB版中,书后扉页详细说明了字体、纸张、印刷机类型以及出版者、编辑等工作人员姓名等信息;美国版的封底标出第一卷所获奖项,为FAB版所无;两者的致谢名单各有增减,中译本按照宁多勿少的原则,综合了两个名单。各版的版权页还标明《黑色雅典娜》的出版得到康奈尔大学“纪念赫尔出版基金”的资助。

需要说明的是,该书作者Bemal的名字一般情况下译为伯纳尔,但因为他的父亲I.D.Bemal是英国物理学家,约定俗成的中译名是贝尔纳,所以依据子从父名的原则,Martln Bemal译为马丁-贝尔纳。第一卷的副标题出版时译为“构造古希腊”,现在听从旅美学者李耀宗先生的建议,我把它改成不那么中性的“编造古希腊”,因为原文fabrication在作者的使用中带有贬义,蕴含着对“雅利安模式”的批判,望读者鉴之。另外,《黑色雅典娜》共有三卷,我们勉力翻译了第一卷,意在抛砖引玉,等待更有资格的译者翻译其余两卷,以成完璧。

(本文编辑谢宁)

欧洲油画中的派别主义与创作 篇3

兴起于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 体现出重理性, 重道德, 宣扬古典纯真之美的特点, 提倡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庄严肃穆、优美典雅的艺术形式, 极力反对奢靡华丽的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对造型的注重开始强调, 安格尔成为新古典主义的翘楚。他追求造型的精炼, 以各种优雅圆润的弧线来体现对于古典纯美的理解。虽然他的绘画作品曾一度被人诟病为僵化, 教条, 不够生动灵活, 然而这些浑圆简洁的人体形态, 却呈现出对于画面本身形式美的极致表现。安格尔精准高超的线描技法, 能够在顾及人体结构的同时, 既对造型进行适度变形夸张, 又不脱离现实美感的视觉感受。

其后出现的浪漫主义风格反对的正是这种理性至上的空洞造型, 对自由博爱的理想状态的向往, 使得浪漫主义风格刻意营造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 因此放弃了对于每个细节一丝不苟的再现形式, 让作品呈现出某种非理性的轻松张扬的生命力。德拉克洛瓦更是用自己的作品直接对抗安格尔, 以丰富的色彩去声讨理性的线描。印象派的先驱人物透纳, 早中期作品展现出诗性抒情的美, 也被归类于浪漫主义风格。

浪漫主义如同其后的写实主义一样, 是一个界定模糊的定义, 并且带有一定的强加性。从这些作品中, 能看到对于光色的关注, 对于自然的关注, 很难将其和巴比松画派进行严格区分。但这说明了风格仅仅是艺术史写作需要用到的标签, 本身并不对审美产生影响, 艺术作品的美好与否, 在于观赏者的共鸣度。

浪漫主义对理想和个性的过度追求, 令其逐步脱离现实, 沉湎于幻想和奇诡之中, 演变为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 和它曾经反对的新古典主义一样陷入困局。而此时, 还没有先知意识到, 未来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这段反复探寻素描造型和色彩表现的过程中, 已经开始酝酿巨变。

于是当幻想无法为艺术创作带来生命力的时候, 艺术家们再次注意到现实世界的冷静, 理性是重要的艺术灵感来源。艺术表现形式又一次回顾到自然的人性上。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的称谓开始出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发展为客观理性的艺术创作方向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艺术家将美术题材拓展到对当代生活的评价上, 一方面关切普通人的 (包括工人、农民) 生活, 另一方面亲近大自然, 风景绘画逐步兴盛。

这股现实主义艺术思潮始于19世纪30—40年代的巴比松画派, 科技的进步使得艺术创作工具, 尤其是绘画材料工具的高度发展, 便携的颜料能够让画家们更多地走到户外, 直面大自然进行写生。因此而诞生的巴比松画派, 成为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先驱。此时的风景画都是对某地的真实再现, 充满具有当地特征的风物。例如, 法国以巴比松风景为代表形象, 树形茂密优美;而荷兰的风景则是其著名的水道、港口或磨坊等, 各地景致纷纷以实际存在的形式出现在绘画中。

巴比松画派作品既有写实主义对于自然和真实的再现, 也有浪漫主义对色彩和整体构图的唯美追求, 是非常具有欧洲近世特色的画派。虽然其后19世纪50年代的库尔贝画展被称为现实主义风格诞生的标志, 但其实库尔贝本人并不赞同这种硬贴给自己的标签。库尔贝在自己的写实主义宣言中总结道:“求知是为了实践 (Savoir pour pouvoir) , 这就是我的观点。根据我自己的判断, 来诠释我这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面貌。一句话, 创造活的艺术, 这就是我的目标。”

写实主义定义的提出, 其初衷是针对此前的浪漫主义营造的不切实际的病态幻想。18, 19世纪的写实绘画不但内容广泛, 对审美的要求及观念都产生了变化。摆脱了「官式」的生硬感, 画中人和动物的动感较为强烈, 坐姿较多变化。牧羊、放牛、散步等人和动物风景结合的画面成为画家笔下的另类题材, 清新质朴的美感与主流的贵气景象形成强烈对比。

更加直接的是社会生活的动荡不安对于每一个艺术家的个人感受和创作理念都产生了影响, 这个时期的库尔贝就曾几度辗转于故乡奥尔南和巴黎之间, 强烈的社会变迁和革命运动引起新旧思想对立冲突, 充满热情的艺术家很难回避现实。由此引发的阶级冲突, 在艺术家观察现实时也必然要面对。所以写实主义艺术的题材, 包括了大量普通中产和底层人民的生活情景。在艺术家的眼中, 这就是当时真实存在的客观世界。

在牛津文化词典中, Realism的定义也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精准描绘细节的文艺理论, 第二种则是更加通常的观点, 反对理想主义, 空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奢靡, 冷静的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状况。字典中解释这种朴素冷静的生活类指于中低层大众的普通生活。并且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定义十分接近。可以说现实主义就是自然主义的延伸, 只是比起自然主义对于风景和田园的描绘, 现实主义更加关注人文生活。今天看来, 这些以世俗生活为真实依据的艺术作品, 令人感受到当时欧洲的现实生活状态, 除了即时审美感受之外, 额外衍生出一种浪漫人文情怀, 这也是艺术作品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一种审美延展, 艺术品的价值和魅力随着这种不可预估的延展性不断递增。作为艺术家, 对于自由个性的追求必然会呈现出极为自我的理解和诠释方法, 是以写实风格并不能被界定为一种精确的思想体系或者艺术类别。只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代表了特定的意义。剥离其历史含义, 写实技法本身贯穿人类的艺术创作史, 代表了人类对于自然的崇敬与向往。18—20世纪初的西欧写实绘画, 对于这个观点的诠释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欧洲殖民扩张和殖民主义罪恶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前三个子目讲述欧洲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和相互争夺的过程,后两个子目历数殖民主义的罪恶。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抢占殖民地,在16世纪成为欧洲最大最富的殖民帝国。从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也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继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新兴的殖民国家。在长期的殖民战争中,英国最终战胜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欧洲殖民国家在殖民地进行残酷的血腥的掠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和贩卖黑人奴隶,其殖民主义罪恶骇人听闻,罄竹难书。欧洲的资本主义正是建立在万恶的殖民制度的基础上的。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英国、荷兰、法国的殖民扩张和相互争夺;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殖民主义的罪恶。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欧洲殖民扩张的情况,使学生认识欧洲的资本主义是在掠夺殖民地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②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给亚洲、非洲、美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灾祸,通过讲述使学生认清殖民主义的罪恶,对学生进行反殖民主义教育。

3.能力培养:①指导学生结合欧洲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有关史实,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殖民主义罪恶的具体材料得出正确结论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葡、西、英、荷、法五国的殖民扩张;殖民主义的罪恶。

难点: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

教学方法 以讲述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新航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利用课文提示导入新课。)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首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它们又都在同时占据殖民地。我们先来看看葡、西两国是怎样进行殖民扩张的。

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板书)

1.占领亚、非、美洲土地(板书)

(运用课本插图或挂图《16世纪晚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帝国》讲述)葡萄牙在非洲和亚洲占领一些沿岸地区和岛屿,建立许多殖民据点,还侵占中国的澳门(可指出将于1999年12月回归祖国)和南美的巴西。西班牙除了占领西印度群岛和北美洲南部的地方外,主要占领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和亚洲的菲律宾。(可让学生阅读课本小字的有关内容)

2.两国成为殖民帝国(板书)

16世纪,葡、西两国成为最早的殖民帝国。

(讲完以上内容,让学生阅读课本小字有关西、葡殖民者掠夺拉丁美洲社会财富的情况,然后教师指明殖民掠夺的血腥性质。)

二、英、荷、法的殖民活动(板书)

1.殖民活动的开始(板书)

英、荷、法三国的殖民活动几乎同时起步,开始于17世纪,成为继西、葡两国之后新兴的殖民国家。

2.组织商业垄断公司(板书)

英、荷、法三国最初的殖民活动主要通过商业垄断公司来进行,它们组织了“东印度公司”等许多商业垄断公司。这种公司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伦敦的英国东印度公司》)

3.殖民扩张(板书)

①英国采用海盗方式,在海上进行抢劫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本小字有关德雷克从事海盗活动的内容)②英、荷两国都是在削弱西班牙的基础上开始海外殖民活动的。对英国来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而取得海上霸权;(结合课本插图《“无敌舰队”之战》作简要说明)对荷兰来说,尼德兰革命爆发,荷兰摆脱西班牙取得独立,成为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简要介绍尼德兰的地理位置和尼德兰革命,教材有关荷兰海外殖民活动的小字和插图,让学生课下阅读。)③英、法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扩张。(运用课本上的两幅地图《英法在北美的扩张(1750年)》和《英法对印度的侵略》,或将这两幅地图制成投影片,结合课本小字的有关内容,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英国——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板书)

l.英、荷、法的相互争夺(板书)

(讲述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小字部分,继而指出三国相互争夺的结果。)

2.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板书)

3.殖民掠夺和资本原始积累(板书)

掠夺殖民地的财富,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因素,也是英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决定因素。

四、殖民主义的罪恶(板书)

1.血腥的殖民掠夺(板书)

(讲述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有关的小字内容,然后由三名学生分别叙述,最后教师归纳指出)英、荷、法三国采用暴力抢劫、垄断殖民地的生产和贸易、进行不等价的交换等方式,在殖民地进行残酷的血腥掠夺,既养肥了殖民者,也为它们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

(讲完以上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课本上引用的马克思的一段话,说明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

2.灭绝种族(板书)

(运用课本上小字部分提供的具体史实,说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对印第安人采取种族灭绝政策,以揭露殖民主义的罪恶。)

3.贩卖奴隶(板书)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贩卖奴隶的罪恶活动?(让学生看课本回答,然后教师指出)①欧洲殖民者在侵占美洲的过程中,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大批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当地人口锐减,劳动力不足;②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拓殖,美洲的种植园发展起来了,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于是从非洲买进黑人,作为奴隶。

最早进行贩奴活动的是葡萄牙,欧洲其他国家无不参与。在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本万利的“三角贸易”。(结合课本《“三角贸易”示意图》,使学生理解“三角贸易”的含义,从而说明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

贩奴活动使非洲深受其害。(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被掳待运的黑人》和《运奴船中的黑人》,说明贩奴活动的血腥罪行。)

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歌剧文化 篇5

摘要:浪漫主义时期的意大利歌剧仍保持着正歌剧与喜歌剧的分野,但随着浪漫主义创新精神的深入,艺术家们狂热地追求自由和解放,力图彻底摆脱传统的轨道,标新立异,使得音乐的戏剧性和戏剧的真实性受到重视,迎来了歌剧的再次繁荣。

关键词:浪漫主义;歌剧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政治形势也不断变化,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社会文化对思想文化领域不断演变的各种思潮流派、艺术风格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为唤醒民族自强自立意识的思潮,推动民族解放和独立运动。同时,民族主义意识也渗透到了音乐文化领域。

虽然这一时期的意大利歌剧仍保持着正歌剧与喜歌剧的分野,但随着浪漫主义创新精神的深入,艺术家们狂热地追求自由和解放,力图彻底摆脱传统的轨道,标新立异,使得音乐的戏剧性和戏剧的真实性受到重视,迎来了意大利歌剧的再次繁荣。罗西尼、唐尼采蒂和贝里尼是l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的大师。罗西尼创作的《塞维利亚理的发师》,华丽的旋律、丰富的舞台效果、织体清晰透明的写作于法,以及轻松戏谑的序曲,可以同莫扎特的《费加岁的婚娴》相媲美。多尼采蒂的正歌剧《拉美魔尔的露其娅》、贝利尼的朴素亲切的具有喜歌剧因素的正歌剧《梦游女》等,至今仍是受欢迎的歌剧。特别是多尼采蒂的创作经验为后继的威尔第带来了许多借鉴。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歌剧不仅没有因为封建王朝的结束而衰落,反而盛行法国大歌剧风格。其开端就是奥柏的歌剧《波蒂契哑女》。在德国,韦伯创作的《魔弹射于》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牛。作品风格采用浓郁的德国民间曲调,营造了一种神魔萦绕的气氛。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同时他的歌剧为“歌剧大师”瓦格纳日后规模异常庞大的歌剧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世纪中后期欧洲各国掀起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运动,同时推进了音乐文化艺术领域的民族主义潮流。歌剧中也出现了许多反映强烈爱国和民族情感的题材。威尔第正与瓦格纳是这一时期两股力量的杰出代表。意大利浪漫歌剧在威尔第的于里达到真正的顶峰。他认为歌剧是人的戏剧,因此他的歌剧如《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伊达》和《奥赛罗》等,音乐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冲突性对比,音乐的结构布局变得灵活、有机、一气呵成,管弦乐也起着积极、主导的作用。并且对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有比较深刻细致的刻画,并把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展开紧密相连,使人物在歌剧中真正树立起来。在德国,将浪漫主义歌剧推向高潮的是音乐巨人瓦格纳。他也受欧洲革命高潮的影响,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并认为可以体现永恒精神的神话主题的歌剧才是最伟大的。创作了模仿德国浪漫歌剧风格的歌剧《仙女》后,又创作了“大型浪漫歌剧”《汤豪赛》和《罗恩格林》。瓦格纳还积极投身丁德国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理想和革命的失败都对瓦格纳产牛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他还受到19世纪中、下叶的哲学思想的复杂影响。这些经历直接影响了瓦格纳的社会观和艺术观。1851年,《歌剧与戏剧》的诞牛,是他最重要的一篇艺术哲学论文,这篇论文是他进行重大歌剧改革的理论基础。他把音乐、文学和舞台等艺术如古希腊戏剧那样融为一体,统一构思,形成了他称之为“乐剧”的样式,从而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推向高潮。《尼伯龙根的指环》使他的“乐剧”理想得到具体实施,也是他大型乐剧的代表。体现了他高度的旋律天赋、非凡的和声创新和出神入化的配器才能。“瓦格纳的音乐集中了19世纪音乐艺术的最高成就,吸收了从贝多芬到韦伯、从柏辽兹到李斯特以及法、意歌剧的经验,以白己大胆的创造开辟了通向未来的道路,无论是他的‘整体艺术、‘主导动机还是他的‘无终旋律或‘半音和声都预示了西方音乐后来的发展。”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叶,随欧洲资本主义进步思潮和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得东欧和北欧的一些在政治上长期遭受殖民侵略,民族不独立,经济不发达,文化被摧残的国家,逐步掀起了民族独立的运动,从而推动了民族主义音乐的诞牛。格林卡“俄罗斯音乐之父”其音乐是建立在坚实的艺术技巧之上,同时又突出了其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强调在自己的创作中采用民族的题材内容,反映民族的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捕写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间神话传说,体现民族的心理、愿望、性格和喜好。为俄岁斯民族主义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1863年,他的第一部歌剧《伊凡·苏萨宁》(又名《为沙皇现身》)在彼得堡玛林剧院首演,同时这也是俄国第一部古典歌剧。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更是确立了俄罗斯民间神话歌剧的样式。紧随其后的是柴可夫斯基,他的歌剧创作在题材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多样化,不局限丁俄国民族音乐风格,具有深刻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戏剧性。《黑桃皇后》和《叶甫根尼·奥涅金》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同时极为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阶层的精神面貌。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政治思潮也不断涌现,如“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真实主义”等,对欧洲音乐艺术产牛的新的特征和流派起到了直接的影响。1870年意大利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但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让意大利陷入了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的困境。在文学上出现了以接近自然主义为写作于法,表达环境与情感的“真实”文学家。它们直接影响了歌剧史上一次深刻的真实主义歌剧的变革。真实主义思想主张歌剧的内容应捕写下层社会牛活的真实面貌,特别是要描写感情冲动下的激烈行为,如妒杀、情变、纷争等,并力求用简洁、明快的于法组织歌剧强烈的戏剧性。它也是对当时风靡一时崇拜和模仿瓦格纳歌剧浪潮的反抗。马斯卡尼创作的独幕歌剧《乡村骑上》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正式诞牛的标志,同时也奠定了真实主义歌剧的创作基础。列昂卡瓦洛创作的歌剧《丑角》,成为真实主义歌剧的又一代表作。普契尼的歌剧创作也是从真实主义起步的,他是威尔第以后最重要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他的歌剧题材内容广泛,有神话传说、现实牛活、异国风情等。以结构简练、干净为特征,并突出女性人物形象,力求直接地传达剧本所提示的戏剧感染力。同时,普契尼还十分重视乐队对环境、心理背景的捕写和烘托。其代表作《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托斯卡》和《图兰朵》等至今仍在歌剧舞台占据重要的地位。

欧洲人文主义 篇6

一、联邦主义对战后欧洲一体化产生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联邦主义为欧洲派人士提供了思想基础

1795年康德发表的《永久和平论———一个哲学方案》提出了以欧洲联邦形式实现永恒和平的思想,成为现代联邦主义的思想基础之一。康德主张通过建立一个体现联合起来的权力和意志的联邦来避免战争、实现欧洲的永久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联邦主义对许多欧洲派人士,如法国的莫内、舒曼、联邦德国的阿登纳、比利时的斯巴克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联邦主义者们认为:主权国家已经衰老过时,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在他们看来,西欧国家由于市场狭隘、投资机会有限,因而缺乏生命力。在政治上,民族主义会产生极权主义和军国主义倾向,因而是反动的。民族主义一是在国内往往导致极权,二是在国际间容易引发冲突和动荡,因此他们号召成立某种超国家性的机构,以避免极权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产生[3]。战后初期,联邦主义运动在欧洲迅速开展起来。1946年,欧洲联邦主义者联盟在巴黎成立,50来个联邦主义运动组织共同为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欧洲联邦而积极活动。其中既有学者、思想家,还有许多主张联合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莫内和舒曼等人的主张都被视为联邦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联邦主义者们主张先在西欧建立一个欧洲联邦或欧洲合众国,然后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来,继而实现整个欧洲的和平与民主[4]。

(二)联邦主义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在联邦主义思想影响下,经过莫内、舒曼、阿登纳、斯巴克等联邦主义者的大力推动,20世纪50年代,欧洲一体化正式启动。1951年4月18日,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根据条约,成员国将煤炭和钢铁的生产经营权转交给煤钢共同体,并成立了一个超越各国政府而享有特殊权力的高级机构。它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国家已经开始通过让渡部分国家主权来实现国家间的新型合作,这一制度创新是联邦主义在战后欧洲的一个具体体现。煤钢共同体的成功运作坚定了欧洲政治精英们推动一体化的决心。1957年3月25日,煤钢共同体六国首脑又正式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至此,欧洲一体化进程扩展到了所有经济部门。1965年4月8日,六国又签订合并条约,条约于1967年7月1日开始生效。根据条约规定,三大共同体将其组织机构合并,建立了统一的部长理事会和共同体委员会,三大共同体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建立是战后欧洲一体化的重大成果。

(三)联邦主义促进了欧洲联盟的诞生和发展

联邦主义在争取实现欧洲联盟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100多位欧洲议员组成的跨党派“争取欧洲联盟联邦主义者集团”,努力推动欧洲联合向纵深发展。从1985年起任共同体委员会主席,被称为“羽翼已丰的联邦主义代言人”的雅克·德洛尔也大力推动共同体改革,将实现欧洲联邦作为目标。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后,依然存在着要求以联邦主义为取向,进一步加深联盟改革的呼声[5]。1999年1月1日,欧元在由11个欧盟成员国组成的欧元区内正式启动,这意味着欧元区11国将货币发行权和金融调控权让渡给了欧盟。欧元区成员国自愿让渡货币主权,将其转移给欧盟,使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具有了联邦主义因素。《里斯本条约》对《欧盟宪法条约》核心内容的保留,说明欧盟在以深化权力改革为目标的制宪方面得到了肯定和延续[6]。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2010年欧盟推出的“欧洲学期”机制,在巩固财政纪律和加强经济政策协调方面实现了创新[7]。2013年,除英国和捷克之外,欧盟25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正式签署了《经济货币联盟稳定、协调与治理公约》,强化了欧盟对成员国的财政监督与约束[8],使欧盟向着财政联邦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联邦主义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

(一)联邦主义是欧洲一体化的思想渊源之一

康德所构想的联邦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建立:第一,通过签订和平条约处理国家间的争端与冲突;第二,在欧洲建立统一的共和体制;第三,在欧洲建立联邦的基础上建立世界联邦,成立国际政府,以此来避免战争、维持和平。康德的联邦主义理论,推动了一体化理论的发展,激发了欧洲人民建立欧洲联盟和欧洲合众国的热情并指导了他们的实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地利的库登霍弗·卡勒基领导的泛欧运动和法国总理白里安提出的“白里安计划”被视作联邦主义思想的实践。白里安在1930年5月《关于组织欧洲联盟体系》备忘录中,陈述了建立欧洲联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联邦主义者斯皮内利和罗西起草了带有明显联邦主义色彩的《文托泰内宣言》,号召人们将抵抗运动与创造自由统一的欧洲联邦结合起来,永远消除欧洲的分裂和战乱。欧洲各地的抵抗运动组织也纷纷呼吁在战后建立以超国家的政府、单一的联邦军队以及联邦最高法院等基本框架为核心的“欧洲联邦”,以消除欧洲主权国家之间的战争隐患。在此背景下,战后欧洲联合运动发展了起来[9]。

(二)联邦主义促使欧洲人民对民族主义进行反思,为欧洲国家避免战争、维护和平提供了理论基础

民族主义的演进历程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组成国家形态阶段、强制消灭其他民族阶段、重新发现自我阶段和自然消亡阶段。一般认为,二战后欧洲民族主义处于民族主义发展的第四阶段。该阶段的民族主义已非原来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而是处于向洲际主义转化之中的民族主义。而洲际主义既削弱了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又在洲际范围内继承了民族主义的排他性[10]。这就从客观上对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提出了新的要求。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表明,欧洲各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情感已开始走向衰退,其功能已开始出现衰落的势头。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国家的经历冲击了人们对民族主义和主权国家原则的迷信和崇拜,促使人们思考欧洲的新出路。联邦主义为欧洲国家避免战争、维护和平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欧洲中心的国际格局,欧洲列强都被严重削弱了,美国和苏联代之而起成为超级大国。战后不久,冷战又使欧洲成为美苏对峙的前沿阵地,在此背景之下西欧既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也需要联合起来求生存、求发展。经济复兴和联合成为西欧国家追求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选择。因此,联邦主义能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影响、推动其发展,也是欧洲国家在经历了二战的创伤后,为避免战争维护和平而产生的必然要求。

(三)联邦主义有利于欧盟及其成员国保护其共同价值观、改革欧盟的社会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2013年4月22日,布鲁塞尔智库举行了主题为“欧盟:走向联邦还是走向分裂”的第四次年度对话。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发表讲话,强调欧洲正需要努力从民族国家迈向联邦制。对于联邦主义的态度,欧盟委员会的牢固信念是一种传统,如果对欧洲一体化三心二意,就只会给逆潮流者以机会,就只会是向国家主义和民粹主义势力妥协。巴罗佐指出,现如今“联邦主义”这个词之所以敏感,是因为多数人对此概念存在猜疑和担忧,他们担心在中央集权联邦制度之下,各成员国家会黯然失色。特别是,大部分欧盟成员国曾经为了争取自由独立而长期战斗,因此他们厌恶中央集权,不愿成为一个联邦层面之下的成员。对此,巴罗佐强调,联邦制度不是要建立一个凌驾于各国之上的超级国家,而是要建立一个成员国家组成的民主联邦。在联邦主义制度框架下,欧盟国家才能一起应对共同的问题,通过主权的分享,每个国家、每位公民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命运。这样,欧洲人才会为他们自己的国家骄傲、为欧洲整体以及欧洲的共同价值观而骄傲。巴罗佐还阐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联邦制是一种政治承诺:无论有多么严峻的挑战,都要找到应对的政策。例如,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欧盟制度设计中的问题凸显了出来。但是,欧盟修订和出台了一系列法令和规章以弥补经济治理方面的不足,使欧盟拥有了更大的权力,欧盟成为更强有力的角色。因此,从制度上看,欧盟现在的一体化程度比以前更高了。但是,由于在高层的决策和实施之间存在着矛盾、欧盟公开声明的原则和实际履行的政策之间有差异、各国公众舆论不一、政治争论仍然主要围绕着国家利益而进行、政治心态往往落后于现实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在政治方面,欧盟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11]。

三、结论

战后欧洲一体化历经曲折,从欧洲共同体发展到今天的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始终围绕着如何对待国家主权、如何协调成员国与一体化超国家机构间的权力均衡、如何调解成员国之间的利益以及如何应对外部挑战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反反复复的争执和妥协。联邦主义有利于加强欧盟层面的超国家性,其主要目标并非寻求权力完全向欧盟机构的转移和集中,而是通过欧盟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使得欧盟与成员国之间的职责权限重新平衡,使欧盟的机构运转更加有序、欧盟的决策更有效率、提高欧盟的民主合法性、加强欧盟对外政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从而提升欧盟作为一个国际行为体的竞争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当然,欧洲一体化进程也表现为政府间主义与超国家主义两种理论的交锋:究竟是在加强政府间合作的同时继续坚持国家主权原则,还是进一步加强欧盟的超国家主义因素。也就是说,欧盟到底是应该向联邦发展还是向邦联发展,也一直是欧盟及其成员国争论的焦点[3]。

欧洲人文主义 篇7

关键词:绿色都市主义,景观都市主义,技术理性,景观基,基础设施景观

1.引言

欧洲城市发展的历程是近、现代世界城市发展、 变迁的缩影。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国家的城市已具规模,也有了比较固定的发展模式。工业革命后,以建筑为主体的城市空间建设不断扩大,到20世纪前期,向郊区蔓延之势不可遏制;二战结束后,欧洲启动了国家投资的“新城(New Towns)开发运动”, 以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扩张的压力,标志着欧洲城市化进程进入新的阶段,被称为“第二次城市化”[1]。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开始探索绿色城市的建设,主要从紧缩城市形态、发展公共交通、开展绿色生态建设几方面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这些发展理念使欧洲城市没有走美国“摊大饼”“高耗能”的发展道路,虽然人口增加,卫星城不断增加,但依然保持了低耗能、较高的环境品质和生活幸福指数[2]。欧洲现代城市的发展基本是以不断侵蚀自然的模式展开的,形成了孤立于自然或半自然环境中的岛屿模式, 导致了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环境的二元对立。本世纪初,随着“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的提出,欧洲学者又在不断探索景观作为底面整合城市,基础设施景观化以及城市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利用的问题,试图纠正过度的人工技术理性的扩展带来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二元对立。这些都将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技术理性指引下的现代欧洲城市建设

技术理性是西方近代理性哲学的一种特殊形式, 由于科学技术最能满足人们对效率的追求,当主观理性与技术结缘,就形成了主观理性最集中的表现—— 技术理性。这一概念由西方著名的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mas)提出,他认为技术理性是一种追求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功能性、理想性和条件性的人类智慧和能力[3]。这种观念的烙印也深深地打在了西方现代城市的发展中。

现代城市中的主要人造物——建筑物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空间,建筑成了工业和商业经济的主要代言者,形成了工业化、标准化、冷漠特征明显的城市环境。当代人对生活环境的追求,是自然、生态、地域性、富有环境情感、注重日常生活与个性表达,所以,自然生态与景观园林所具有的自然、连续以及修复性特征契合了当代城市发展和人的生活需求,从而使以倡导自然、生态和整合城市的绿色都市主义与景观都市主义相继登上了城市建设的舞台。

2.1欧洲绿色城市主义理念与实践

工业化带来的城市污染和系列城市病是欧洲多数发达国家上世纪70、80年代的噩梦。自19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开始探索绿色城市主义的发展道路,包括建设集中紧凑的城市形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生态技术的应用、绿色基础设施保护等理念与措施。

绿色城市主义没有推行美国单中心、摊大饼式的扩展模式,以紧凑的形态和卫星城的建设,使土地功能混合使用,这种集约化的土地利用减少了资源的占用与浪费。如德国的海德堡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的部分地区经过多年建设,初步具备了紧凑城市的特征: 适宜步行、交通便利、生活气息浓厚等。同时鼓励公共交通政策,限制私家车的发展,保证了城市交通的顺畅。此外,由于城市规模限制,且注重绿色基础设施

2.2欧洲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的探索

相比较规划理性、分区明确、单中心的现代城市,当代欧洲城市转向了多中心、水平扩张蔓延、分散、多空、异质性和碎片化的状态。面对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现状,绿色城市主义对城市环境的优化似乎已经难以应付这种复杂的城市现状。2000年以后,建筑、规划、景观领域的一些专家提出了众多关于未来城市的构想,如詹姆斯·科纳和斯坦·艾伦提出的田野情景(the field scenarios)城市,理查德·马歇尔提出的城市景观(Urbanscape),雷姆·库哈斯提出了景观母体(the matrix of landscape)等城市模型, 这些构想的共同点是,传统的中心与边缘、区划明确的城市形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城市发展的要求,一种无中心或多中心、破碎化、不连续的、以景观环境作为媒介营造城市的模式将是未来城市的范式,即景观都市主义,主张城市中引入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甚至以自然为主要元素构建城市的空间与生态框架。

2.2.1城市碎片化与自然基质的整合

景观都市主义研究者认为,当代城市的异质性和变动性使城市中实体之间、小片区之间产生了大量不可预知的复杂碎片,由于这些地带的出现不可控制,形成了大量缺乏内容、等待填充、定义模糊、肌理断裂的场地,这些地带往往带来一系列环境、社会、经济问题,如空间安全、空间的非人性化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在城市环境的构成要素中,景观具有水平向、自由变形、自然蔓延的特征和修复环境的能力。在碎片化的环境中能够发挥 “胶水”的作用。通过各种关系的控制和组织,粘结周围现状,建立起城市异质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城市的异质元素产生联系。而这种粘结功能的景观可扩展到整个城市环境中,起到整合底面、自然补偿、地域文化的延续等作用。正如库哈斯所说: “建筑不再是城市的首要要素,城市秩序日渐藉由一种薄的、水平生长的平面获得,景观日渐成为城市秩序的首要因素。”[4]这些研究为景观在城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逐渐被建筑、 规划界所接纳和认同。

2.2.2基础设施景观化

城市基础设施(Urban Infrastructure)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城市营建,通常指公路、下水道、水管线路、 通讯电缆、停车设施、、高架桥及其桥下空间、交通枢纽景观、城市河道等线性城市元素等。基础设施的景观化概念由加里·斯特朗(Garry Strang)在1996年首次提出,它传承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原则[5]。从本质来说,景观化的基础设施是用自然化和非标准化的方式处理标准化和人工化带来的问题。

在实践层面,近十年来,欧洲国家开始将基础设施视为能够对城市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的城市组成元素,试图利用生态技术,改变原有基础设施单一的功能和形态,使这些建筑基础设施符合自然过程,并与生态廊道、绿色通道、河道网络,以及公园绿地等 “绿色基础设施”协同起来,产生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优化的系统效应[6]。例如库哈斯和他的OMA团队2004年完成的巴黎市中心Les Halles集市改造工程竞赛,就是这方面颇有代表性的案例。库哈斯在地下商业建筑地面上兴建花园,通过走道、出入口等基础设施,将花园延伸到地下,这样就使得地面的花园和地下的商业区之间形成很好的联系。把地上的与地下的、园林的与建筑的、历史的与现代的等各种层面上的元素叠加在一起,综合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景观形态 (图1)。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景观基础设施的可塑性能够取代人工刚性的形式与结构,成为一种更优化的组织城市空间形态的途径。

3.欧洲城市发展历程对中国快速城市化建设的启示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战略必然带来城市人口异质性增大,城市碎片化严重,基础设施不断增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割裂日益严重,也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这些都迫使我们谨慎面对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为了避免出现美国“摊大饼” 和“高耗能”发展的问题,有必要借鉴欧洲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建设富有中国特色、和谐且面向未来的城市。

(1)快速城市化会带来城市、人口扩张日益加重,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坚持景观先行,以法律的手段,保护和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并避免其被侵占、 破坏;同时为保护城市自然元素,为形成城市的绿色肌理和人工与自然的缓冲带打下基础。

(2)借鉴景观都市主义理念,在城市规划中推行景观构建城市基质的做法,将连续化的自然绿地连接起来,使其在城市中形成连续的肌理,保证通过生态廊道连接城市内部与外围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 保护和扩展这种绿色肌理,消除城乡之间、人工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形成城市连续的绿色基质。

(3)中国城市的扩大、卫星城的建立、大型城市开发建设项目如“一带一路”建设、新区开发等, 这些大型项目有赖于先进的交通设施、市政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道路、机场、地铁、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的支持,所以基础设施的自然生态化、艺术化、功能多元化,是未来生态城市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基础设施也连接了各个区块、建筑群, 在城市中起到整合、自然化和优化环境的作用。

4.问题与展望

欧洲人文主义 篇8

所有为捷克民族音乐奠定基础的作品都是在19世纪后半叶才被创作出来的, 这就是斯美塔那的歌剧、交响诗和弦乐四重奏, 以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斯美塔那及德沃夏克是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 他们一生致力于捷克民族音乐的发展, 在他们的音乐创作中从内容上表现了捷克的河山、民间风土人情, 或是对祖国历史的缅怀, 从旋律中渗透了捷克民歌的音调, 从节奏上采用了捷克民间舞曲的韵律, 因此音乐体现出很强的捷克民族的气质与特性, 从而将捷克民族音乐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并为捷克专业音乐创作开拓了新的道路。他们在创作技法上既源于传统, 又异于传统, 创造性地与西欧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表现手法相结合, 从而十分鲜明地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内涵。

一、斯美塔那生平及作品

(1824年—1884年) 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民族主义音乐奠基者, 民族歌剧创始人, 为捷克民族音乐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

1824年3月2日, 斯美塔那在库拉维亚附近的莱特舒尔镇的一个佣人家里出生, 其父虽出身卑贱, 却是个音乐爱好者, 斯美塔那自幼受音乐熏陶, 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华。4岁学小提琴与钢琴。5岁参加四重奏, 演奏海顿作品。6岁当众演奏钢琴, 尝试作曲。之后, 随父去捷克各地巡回演出, 从中接触普通人民, 熟悉民间歌曲和舞曲。1831年—1843年他在布拉格拜师学习音乐, 进步神速, 据冯.彪罗评论说他“已经是肖邦作品的最优秀演奏者之一”, 李斯特本人也对他进行过指点。1844—1847年, 又到布拉格拜师学习。此外, 他还写出不少圆舞曲、方阵舞曲、加洛普、波尔卡等作品。1851年通过李斯特的介绍出版的钢琴曲《六首特性乐曲》, 就是在这一时期写出的。斯美塔那真正得到艺术世界的承认, 却在若干年之后, 而其中的转折点则是1848年的革命事件。当1848年革命爆发时, 斯美塔那在这如火如荼的革命现实直接影响之下, 在很短时间内创作出一系列反映这一伟大事变的作品, 包括《两首革命进行曲》、《民族近卫军进行曲》和《自由之歌》等, 革命赋予斯美塔那以力量, 帮助他意识到推动现实前进的思想与艺术的功用。1856年—1861年间, 斯美塔那住在国外—大部分时间住在瑞典的哥德堡, 在那里组织乐队和指挥交响音乐会, 还到德国、丹麦、荷兰等地成功进行钢琴演奏。这五年间, 斯美塔那的创作分两条路线发展:一方面, 他继续早年创作钢琴曲的经验, 另一方面又以充满诗意的捷克波尔卡舞曲形式写出了《回忆捷克》的钢琴舞曲。1861年, 斯美塔那回到了布拉格, 先后创作了反映捷克人民乐观精神的《被出卖的新嫁娘》 (1866年) 、歌颂人民不朽功业的《里布斯》 (1872年) 等。1874年他新写的歌剧《二寡妇》受到恶意的攻击, 使他的神经严重震荡, 甚至酿成耳聋的惨剧—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最惨重的灾难, 同时他完成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斯美塔那的晚年生活十分艰难, 1884年死于贫民公墓。

二、德沃夏克生平及作品

捷克民族音乐家德沃夏克 (1841—1904) 捷克天才的音乐家。

1841年9月8日出生在布拉格附近的伏尔塔瓦河畔的一个小山村里, 德沃夏克自幼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青少年阶段便显露出极强的音乐天赋。1873年根据爱国诗人维特希莱.哈莱克诗作, 写出爱国主义大合唱《白山的子孙》, 并获得首演成功。1878年在勃拉姆斯协助下, 出版钢琴曲四手联弹《摩拉维亚舞曲》, 此外又完成出色的钢琴四手联弹《斯拉夫舞曲》, 从此, 德沃夏克的声名迅速传遍欧洲各国。在德沃夏克声名日益高涨的情况下, 他拒绝了当时有民族仇恨的奥地利的邀请。80年代是捷克德沃夏克在国内外获得巨大声誉的年代, 他五次赴英国演奏, 指挥演出自己的清唱剧和交响曲, 为此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为音乐博士学位。1892年到美国担任纽约国立音乐学院院长。虽然德沃夏克的工作成就赢得了校方高度评价和院长荣誉, 但却消除不了他思念家乡、怀念祖国的赤子心情, 执教之余, 仍坚持创作。1893年, 完成驰名世界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新世界交响曲) 和颇受欢迎的《黑人四重奏》。1895年完成脍炙人口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当年载誉回国。德沃夏克从美国回到捷克之后, 继续在布拉格任教, 并进行创作。当年完成交响诗《野鸽》、《水妖》、《金纺车》。1900年创作最杰出的歌剧《水仙女》。1904年5月5日逝世, 举行隆重国葬, 悼念这位为争取民族自由, 祖国解放而奋斗终生的杰出民族音乐家。

三、两位作曲家民族化因素的分析

可以这样说, 从20世纪起, 捷克民族乐派已经受到了音乐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的关注, 斯美塔那与德沃夏克一样, 把个人风格建立在自己祖国的民间音乐因素的基础上, 为发展捷克民族音乐, 提高捷克音乐水平, 作出了巨大贡献, 被学者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多年来两位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体裁形式的作品, 如交响诗、交响曲、歌剧、室内乐、组曲、协奏曲、狂想曲、康塔塔、清唱剧、小夜曲、幽默曲等多种形式。笔者所研究的民族化因素主要体现主要有三种形式:

首先是在歌剧创作中, 直接取材于捷克的历史传说, 音乐中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以斯美塔那早期创作的作品为例, 如歌剧《李布舍》、喜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等, 它们的音乐中没有民歌的歌调, 但却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韵味, 旋律简洁自然, 风格淳朴爽朗, 表现出捷克民族特有的幽默感、欢乐情绪, 有着浓郁的乡村气息, 显示出斯美塔那描绘民间风俗的特殊才能。

其次是以吸收捷克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为主, 又融合了其他民族的音乐语言。以德沃夏克的部分作品为例, 如《斯拉夫舞曲》里就有乌克兰舞曲、斯洛伐克舞曲、波罗涅兹舞曲的音乐素材;《“自新世界”交响曲》、《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也有美国黑人音乐、印第安人音乐的素材。德沃夏克的音乐语言比斯美塔那的音乐更加宽广、丰富, 旋律也更加新颖动人。

再次, 在音乐创作中, 以丰富的捷克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方作曲技巧相结合, 拓展其音乐的表现形式的艺术空间, 形成富有生气和强烈时代感的音乐风格。以德沃夏克的音乐作品为例, 如德沃夏克的《“自新世界”交响曲》既采用了含有印第安音乐特色的因素, 又巧妙地织入了波西米亚音乐所特有的气质;既表达了对美国印第安人的深情, 又怀有对捷克故国的乡愁, 抒发远离家乡的波西米亚人的爱国赤字之情。

斯美塔那很少写室内乐, 根本不写交响曲和圣乐。在这些作曲领域, 比他小17岁的同胞德沃夏克填补了空白。就这一点而言, 德沃夏克是一位与斯美塔那并驾齐驱的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这种密切的结合在近代捷克文化史上并不是唯一的, 体现这种捷克民族文化再生的不可分离的密友。国际评价和本国评价差异如此之大, 也反映在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身上。德沃夏克的作品在世界各国音乐厅的演奏要比斯美塔那的作品在歌剧院里的演出多得多, 也许不包括德国人在内, 实际上德国人只知道斯美塔那的《被出卖的新嫁娘》。在捷克人当中, 德沃夏克的声望远远不如斯美塔那。斯美塔那暂居前列是根据斯美塔那所创作、由德沃夏克加以丰富, 但并非文化和民族复兴时期的优秀歌剧所产生的突出影响来确定的。捷克的民族音乐是欧洲的一个晚熟的果实。

欧洲人文主义 篇9

台湾著名学者张元教授在《谈历史话教学》中说:“我们在讲课时候能不能把某一时刻的历史讲成一幅像手卷一样的图画, 在这幅像《清明上河图》那样逐渐展开的图画里面呈现出来的, 不只是这个时期的大事,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特有的情况和气氛……这样讲历史, 使每一个时代都活泼鲜明, 而又各不相同, 课本里的人名和事件都能活现起来, 留给学生深刻印象。”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历史教学要体现人文性, 教师应通过课程的“再开发”, 赋予材料人文性, 使之走向学生, 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这种“人文化”的知识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提升其探究的欲望和能力, 使之印象深刻。

【教学片断1】在导入新课时, 播放《英雄交响曲》提出问题:贝多芬的愤怒是什么?这件事情告诉我们贝多芬希望法国是什么政体?播放《马赛曲》提出问题:这首歌表达了法国人民怎样的政治诉求和怎样的斗争精神?

【片断1解读】通过听乐曲、读歌词、听故事等方式呈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 不仅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感知体验到历史时代气息和历史人物情怀, 这样掌握的知识必定是灵活而又牢固的。有效地把握教材, 以教材为载体和依托, 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语言艺术, 再现历史的人文魅力, 使课堂教学浸没在人文氛围之中, 促进历史知识自然地融入学生的情感想象思维之中, 使其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 这是激活知识的有效途径。

二、重组教学内容, 突出思维性是激活历史知识的核心路径

在新课程背景下, 高中历史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并积极营造让人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 而营造一个让人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的核心就是教学内容组织要注重思维性, 结合学生思维特点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作结构化处理和问题设计, 抓住所教知识的重点、难点, 设计颇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追求问题的质量, 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 这也是激活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

【教学片断2】如确立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实施的整体逻辑:认识19世纪后期法德两国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为什么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两国政治制度的确立?……探究为什么法国建立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而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两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对两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片断2解读】在设计中, 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这个“点”串成“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线”, 把“线”组成“资本主义经济推动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这个“面”, 最后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逐步形成”这个“体”, 即对历史事件的立体的认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站在唯物史观、近代化史观的角度去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 理解和比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使其思考有深度和广度。设问和由此引发的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掌握新知的能力, 让设问真正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 抓住主要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 追求问题的质量而非数量, 力求避免“为问而问”、“一疑就问”, 教师设计问题要“问由境生, 问随境异”, 在知识整合中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 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在具有思维性内容的引导下, 学生不仅学到活的、增值的知识, 还培养和发展了基础性的学习能力, 实现学习能力自我增生。

三、设计教学活动, 注重体验性是激活历史知识的基本环节

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教授认为:“学校的历史学习, 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上, 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那些探究的过程及获得的方法。……要达到这样, 最好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 而这种运用是广泛的、有指导的、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在这段话中, 汤普森明确指出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体会探究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为此, 就必须模仿历史学者的研究工作, 运用史料作为证据, 配合一些问题进行历史的探究活动。

【教学片断3】如在研究宪法内容部分:布置学生研读课本45页2至3段、课本46页第1段和资料回放15、17、18条以及课本46页第2段和资料回放15条, 让学生从国家权力组成部分、产生方式、任职时间、怎样分工、权力最大部门等角度去思考问题。再如, 在探究德国政体确立的原因和过程部分,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和两则补充材料, 思考为什么1841年创作的《德意志之歌》中“统一”是人民首要要求?19世纪中期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片断3解读】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 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和素养, 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的解释。如果没有以上史料的分析, 学生就会死背书上的结论, 而通过这样的阅读分析, 提供给学生读、写、说、议的机会。通过对史料的阅读理解, 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 接触一些历史文献, 并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 介绍各种学术观点, 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培养学生搜集史料和辨别史料的能力, 感受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的基本特点, 以便学生能正确看待历史教材中已有的历史结论, 形成开放性的思维, 体会自主探索学习的乐趣, 在体验真实的历史学习中促进反思, 增强成就感。杜威曾经说过:“教育是经验的连续性改造, 乃至再组织。”教学活动中的体验性是教师引导学生完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有了体验, 学习就会有质量, 有了体验的知识, 就是真正“活的知识”。

四、拓展学习过程, 体现开放性是激活历史知识的重要保障

开放教育理论认为:“人是‘沟通的动物’, 人的生存和成长状况取决于与他人的沟通。其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途径不应是封闭的、单一的, 教育要具有多元化、灵活性、可选性, 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 拓宽沟通渠道, 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教学片断4】本课设计中主要从纵向和横向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纵向视角是继英美代议制确立之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代表;横向视角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必然趋势。教学中联系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朝代变迁、德意志帝国建立后直至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历史、欧洲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影响、比较法国和美国共和政体以及英国和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异同等知识。

【片断4解读】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 帮助学生突破“一池之水”的限制, 使之在相对开放的历史长河中游弋, 把握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 从而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和探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还需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自主阅读、分析探究问题、小组研讨、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促成学生学习的主动和思维的活跃, 课堂中学生学得更真实。通过多种学习资源的引进, 把教材的知识向历史空间延伸, 并和学生的经验世界融合, 与教师对教材的逻辑整合相结合, 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从而帮助学生打开知识学习的源头活水。

激活历史知识的“人文性、思维性、体验性、开放性”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 每一个环节都应是有机联系的, 教师必须将“四性”原则进行有机整合, 才能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把“学生这一活生生的人”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体验“真实”的学习,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这是“激活历史知识”的教学真谛和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任世江.编余杂俎——历史课程研究[M].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0.

欧洲人文主义 篇10

关键词:欧洲女性主义;《呼啸山庄》;18、19世纪

作者简介:王一晗,女,1992年3月出生,山东威海人,单位为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2

一、欧洲中世纪对女性的歧视与压迫

自从进入父系社会开始,女性的地位就比男性更加低一层次。在中世纪的欧洲也是这样,基督教和罗马父权制文化传统相妥协,女性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中世纪早期,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话被欧洲男性奉为宗旨:男性表现的是命令,而女性表现的是服从。女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角色,灵魂具有较低的理性,代表人类性欲的那部分,这是中世纪基督教会对女性的基本观点。女性一直是在一种不利于她们生存的环境中生存。

有知识的教会人士对女性的贬低态度也深深影响了以后的时代:首先,他们认为女性是恶的,是性引诱者。他们认为女性只会让男人受辱,使男人离开对精神的追求,女性是魔鬼的门户,每个女人都是被引诱了的夏娃。中世纪的后期,一些学者开始反击厌女主义者对妇女的攻击,但他们对妇女的态度仍旧没有摆脱以前的思想,他们认为对妇女的最高奖赏词语就是“她像一个男人一样”,对妇女的评判标准与男性也很不同。并且此时欧洲掀起了猎巫运动,其理论根据就是女性本质的卑劣和品德的败坏。

正因为如此,在中世纪,妇女一直都处于男人的监护之下,结婚之前是有父亲监护,结婚之后由丈夫来监护,在婚姻中也往往没有自主权,像财物一样被男人交换。在罗马法中,作为家长的父亲的权威是如此的强大,以致掌握着对包括妻子和儿女在内的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杀大权。而在日耳曼法律中,男性对女性的伤害,如抢劫、强奸等,往往是以罚款来赔偿的。宗教法对妇女也没有太多的恩赐,妇女在法庭上没有上诉权,民法不采纳妇女的话,因为她们是虚弱的。宗教法甚至允许妻子挨打,妻子挨打是如此普遍,以致15世纪的一位教士提出抗议说,男人对待自己的妻子至少应该具有像他对待鸡、猪一样多的仁慈。女性根本无法维护自己的尊严,经济的不独立导致女性社会地位的地下,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职务、地位、职能的地下。社会认为女性不应该接受教育,除非她想投身宗教,否则受教育会使妇女忽视家务造成夫妇不和。

正因为妇女不平等地位的长期压迫和新文化的冲击,18、19世纪女性主义开始觉醒,并且开始了一条漫长的追求平等独立的道路。

二、18、19世纪女性主义的论调

18世纪出现了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所追求的重点是对女性的平等教育,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就是在这个时代开始写作的。她的《女权辩护》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赋予是如何让18世纪已婚的资产阶级女性变成受害者。她认为这些女性屈从于丈夫的威压,牺牲了健康、自由和美德。她否认妇女天生就比男人更喜爱寻欢作乐和施乐于人,她论证说,要是把男人限制在妇女发现自己被锁入的同样的笼子里,他们也会演变出同样的性格——即“情绪化”,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用“情绪化”这个说法时,倾向于把它和情感脆弱、极端自恋和过分的自我沉浸联系在一起。她对于感性的评价一般来说是负面的,但是,她对理性确是极端推崇的。她推崇的理性却往往以牺牲感情为代价的。她要求妇女成为自主的、能自己做出决定的人,这一观点贯穿全书。虽然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分析有种种局限性,她的确还是呈现了一种女性在身体和精神上自强的气质,女人不是激情、丈夫或者孩子的奴隶。对她来说,如果自我实现只是一味迎合欲望、转移对家庭的责任,而不是发挥自我控制的能力,那么,理想的妇女对这种自我实现是没什么兴趣的,她的观点也是传统上,女性主义的开端。

19世纪的自由主义女性思想把关注点更多的投注在追求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机会上。工业革命产生的逆转作用,让女性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代表人物是哈丽雅特·泰勒,由于她所属的阶级和她的身份,她更加集中思考如婚姻与结婚这些问题也就可以理解了。她认为,妇女和男人一样,她们的首要责任是“谋生”。她坚持认为,男人和女人之间智力成就的差距仅仅是因为,男人得到了更完备的教育,在社会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但是与此同时,她的论调也受制于她本阶级的局限性,她仍然带有她阶级局限性,她是改良主义者,而不是革命者,虽然她鼓励已婚并且有孩子的妇女以及单身妇女到家庭外去工作,这的确挑战了家庭内部传统的劳动分工,但她没有考虑到,只有当丈夫们和他们的妻子们一起带孩子、平等的分担家务责任,夫妻双方才能同样在家庭之外全职工作。

19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行动也得以展开,在法国大革命,美国内战,印度独立战争中,女性都以其包容的态度,不懈的追求权利不懈的追求平等。

三、18、19世纪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的表现

尽管法国大革命促使英国的中产阶级妇女思考自己屈从的地位, 并设法摆脱这种状态, 英国的女权主义运动直到19 世纪后半叶才有组织地展开。女权主义者追求自身独立, 与男性平等, 缔结以相互吸引、纯洁相爱为基础的婚姻。以《呼啸山庄》为例,艾米莉没有像同时代的女作家那样借主人公之口大声疾呼女性的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 而是用主人公的行动并在情节的发展中表达自己对女权主义观念的赞同。《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思肖与家中的养子希思克利夫一起长大, 并在共同反抗哥哥亨德利的暴政中建立了感情,成为两小无猜的恋人。亨德利无情地折磨希思克利夫,后来, 情况发生了变化, 凯瑟琳作为一个普通的女子没能抵挡画眉田庄对她的诱惑, 她渐渐看不起举止粗野, 身无分文的童年伙伴, 转而喜欢有钱而且有教养的少爷埃德加·林顿, 并与之订了婚。凯瑟琳在婚姻上的选择导致了希思克利夫离家出走。三年后, 当希思克利夫返回家乡, 她感情的天秤便毫不犹豫地倒向了旧日情人, 最后终因无法承受激烈的内心冲突而死。在这一系列感情移位又恢复的过程中, 我们注意到无论凯瑟琳是对是错, 她始终处于支配地位, 她对希思克利夫真切地关心和倾情, 对林顿的轻蔑和敷衍, 都是以她为中心在进行。艾米莉将凯瑟琳描绘成一个对爱情有追求的人, 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女权主义的先驱夏勒·福瑞尔在爱情问题上的观点: 既然社会传统允许男人爱其所爱, 那么女人也应该享有按自己愿望发展的恋爱自由。艾米莉生活在19 世纪上半叶, 那时女权主义还处于发展初期, 她所持有的观点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她的恋爱自由的思想是朴素的愿望。但她描写的女性处境较之18 世纪前的英国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今天女权主义已走向成熟的时代, 再用现代的观点来分析,艾米莉可能已算不上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而在19 世纪,《呼啸山庄》仍然是部女性作家的优秀作品, 它从深层次上表现了女性追求爱情的努力和艰辛, 社会习俗对她们的影响, 以及大团圆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结局。凯瑟琳不完全是旧文化旧道德的牺牲品, 但她对爱情的激烈追求, 或多或少地表现了19 世纪妇女萌发的人性意识。

尽管艾米莉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 她的女权主义倾向在《呼啸山庄》中却表现得非常明显。作品中女主人公凯瑟琳与希思克利夫之间的灵魂一致, 生死相恋, 表现了艾米莉希望女性能恋爱自由, 婚姻自主, 而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却展示女性面临的情感困境和社会习俗的障碍。艾米莉以别具一格的艺术力量和精神力量将资产阶级传统的道德标准颠覆, 她不愧为是19 世纪女权主义萌芽初期的优秀作家。

四、小结

女性主义的发展是缓慢并且逐渐反复的,但是,一代又一代的先驱,用革命,用精神证明,两性平等的时代终将到来。

女性主义的发展也为世界精神文明发展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高万隆. 女权主义与英国小说家[J]. 外国文学评论, 1997.

[2]郭夏娟. 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 人民出版社. 2004.

[3][美]罗斯玛丽 ·帕特南.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 2002.

[4]裔昭印. 西方妇女史. 商务印书馆. 2001.

[5]李银河. 妇女:最漫长的革命. 三联书店. 1997.

上一篇:调查统计分析下一篇:实践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