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2024-05-03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精选十篇)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篇1

关键词:骨折,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效果

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本研究选取120例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下端闭合式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下端闭合式骨折患者, 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60例) , 其中对照组患者中, 有32例男性, 28例女性, 年龄为30~55岁, 平均年龄为 (42.6±10.5) 岁;观察组患者中, 有31例男性, 29例女性, 年龄为29~58岁, 平均年龄为 (45.0±8.6)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性不明显,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护理, 在西药常规护理基础上,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 具体护理步骤为: (1) 入院护理。在临床护理中, 和患者交流过程中, 以望、闻、问、切的方式详细评估患者病情, 并依照患者年龄、病症、文化修养、职业、性格以及宗教信仰等对其恰当的病房进行选择, 让患者感到心情愉悦、性情相投, 对其身心康复极为有利。如安排阴盛阳虚的患者在光线充足、温暖的病房中, 安排阳盛阴虚的患者在凉爽、光线略暗的病房中。 (2) 住院护理。责任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性护理服务。如在饮食护理方面, 嘱咐发热阴虚患者多进食生津滋阴的食物, 像新鲜水果、新鲜蔬菜等, 忌食温热、香燥食物, 像辣椒、花椒以及生姜等;对易怒、眩晕、烦恼的患者, 重点对其情志进行调节, 悉心开导患者, 鼓励患者将内心的不畅和烦恼诉说出来, 通过内心苦衷的宣泄, 以有效调节患者肝气, 同时还要嘱咐患者在心情郁闷时, 切忌进餐与饮酒, 防止由于气机郁结、肝气不舒而引起病情发作。患者用药方面, 必须因症因时用药, 并保证患者服药方法正确, 比如, 汤药应该温服, 而寒症患者适合热服中药汤剂, 以助药力。为了避免吃药刺激患者肠胃, 还可以采用中草药熏蒸法, 加速药物吸收。中草药熏洗护理具有消肿止痛、舒筋活血、强筋壮骨、温经通络。使用中药熏蒸机熏蒸患肢每日1次, 每次30 min, 同时还可以采用涂擦中药联合推拿手法对患者进行按摩, 以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 但是对于皮肤出现破损的患者不宜使用。另外在和患者交流与沟通过程中, 应该将中医文化知识详细讲解给患者, 并广泛宣传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像刮痧、拔罐以及穴位按摩等, 对患者实施恰当的康复保健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骨折处肿胀和疼痛消除时间, 并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满意度评分>90分为满意, 80~90分为较满意, <80为不满意[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s) 表示计量资料, t检验, χ2检验计数资料, P<0.05表示差异性比较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后可以得知,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 明显高于对照组87.5%, 两组比较 (χ2=15.263,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肿胀消失时间为 (4.2±1.1) d, 疼痛消除时间为 (4.5±2.1) d, 而对照组患者肿胀消失时间为 (49.1±2.0) d, 疼痛消除时间为 (8.6±2.2) d, 两组比较 (t分别为13.20和6.23,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骨折治疗工作中, 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有效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 同时对患者实施辨证施护, 尽可能将中医保健常识宣传到每一例患者面前, 使所有患者能够强身健体, 对临床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使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以相应提升, 实现了我国传统中医学的发扬与传承[2]。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胫骨下端闭合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 不仅能够有效缓解骨伤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和疼痛的情况, 对患者肢体活动度也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加速患者骨伽生长[3]。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 明显高于对照组87.5%, 同时观察组患者肿胀消失时间和疼痛消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 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的骨折治疗效果要比常规护理效果好, 且中草药便于取材与熬制, 价格低廉, 故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依照现阶段我国中医特色护理发展状况而言, 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依旧存在很大完善空间。而作为中医传统特色护理贡献者, 笔者一方面要在实践中体会中医特色护理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与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善于发现中医特色护理中的不足, 以此不断改进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参考文献

[1]朱玉先.成立中医护理专项小组推动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与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14) :142-143.

[2]何秀红.对骨折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 (10) :34-35.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篇2

放血法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刺破络脉(浅表静脉),放出少量血液,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通经活络、镇吐止泻的作用。

适应范围及用物准备

① 适应范围

◆ 高热、中暑、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红眼病、天行赤眼)、头痛等。

◆ 昏厥、中风闭证。

◆ 顽癣、疖肿、丹毒等。

② 用物准备

治疗盘:消毒盒内放三棱针或小尖刀、2%碘酒、75%酒精、或碘伏、棉签、消毒干棉球。

操作方法

点刺法

点刺法 又称“速刺法”。

① 概念

在腧穴部位迅速点刺出血为点刺法。

② 临床应用

十宣穴点刺放血:开窍醒神,用于中暑、昏厥、中风闭证。

太阳穴点刺放血:用于目赤红肿、头痛。

曲池、大椎点刺放血:用于高热不退。

委中穴点刺放血:可活血散瘀,临床多用于瘀血腰痛。

③ 实施

操作时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液聚集于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皮肤→手持三棱针或圆利针(粗毫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0.3cm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其出血数滴→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缓刺法

① 概念

用三棱针缓慢刺入静脉,使之少量出血,为缓刺法。

② 临床应用

肘窝、腿窝的浅静脉刺络出血:临床多用于中暑。

红丝上多处缓刺出血:用于急性淋巴管炎。

③ 实施

在欲刺静脉上方扎一止血带,使静脉充盈→消毒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充盈处缓缓刺入0.5cm左右→缓慢拔针→待血缓慢流出→用干棉球轻压针孔止血→松止血带。

散刺法

又称“豹纹刺”或“围刺”。是指在顽癣、疖肿周围或扭挫伤局部刺出血的方法。

操作时首先在局部常规消毒→手持三棱针在顽癣、疖肿未化脓的皮肤周围或扭伤、挫伤后瘀血肿胀的部位→如豹纹般环行散刺出血。注意刺时速度要快、要浅,出血数滴即可。

注意事项

①操作前作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②操作时宜采用卧位,手法要轻、稳、准,注意防止晕针。

③要掌握好分寸,点刺、散刺时,快而浅,出血数滴即可;小尖刀刺络时,创口要小,防止大量出血和损伤组织。

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放血后局部不宜沾水或污物,以防感染。

⑤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禁用;年老体弱、孕妇、贫血者慎用。

浅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化 篇3

【关键词】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化

1 前言

自50年代以来,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方面逐渐规范和统一。1985年时,我国卫生部组织具有经验丰富的中医护理专家,对临床治疗中常见的25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进行规范整理。在用物准备、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作出要求,并以此作为我国中医护理的规范性操作。1993年至1994年期间,我国的中医药管理局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一同组织加强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及标准化研究,列出中医护理技术的评判标准及操作流程图,使其越加规范、科学及实用,并作为我国的中医治疗单位的规范化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现状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缺陷在于其治疗时间过长以及治疗的效果不显著。这使多数患者不愿接受中医治疗,而采用西医的护理方法。为使更多的病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采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原因。

2.1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局限性 护士在进行中医护理操作过程中,应遵照医嘱进行。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医生极少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这使护士在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受到限制,难以体现出中医护理的特色。此外,基于历史原因,中医护理的人才多来源于西医护校的毕业生,并且多数是未学过或者未进行中医护理知识的培训,这使我国的中医治疗单位缺乏较多的中医护理知识人才,中医的护理操作技术难以发展,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全面推广。

2.2 中医护理教育工作不到位 学校护理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相关知识时,侧重于理论知识,未安排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造成学生缺乏对护理技术操作的认识,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未能很好的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此外,由于实践课的课时较少,教师能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讲授几项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内容。另外在分组操作时,多是20个的学生为一组,造成多数学生未能很好的掌握教师示范的护理技术操作过程,甚至有较多学生未能进行实际操作。

3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3.1 加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应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丰富中医护理知识。通过临床护理制定护理技术的评价标准及操作流程,这既丰富了护理的评价内容,又使护理技术管理更加标准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使护士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有章可循,保障了中医护理工作的安全,避免因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护理质量缺陷及差错事故。此外,护士在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前应通知病人其操作的目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便于病人了解,从而减小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质量。

3.2 重视科学研究以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越加重视及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各地区的中医院也随之加强重视中医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考核及培训。但这些考核及培训只侧重于技术的操作过程,而对于技术的规范性操作却未严格管理。对此,中医护理研究者应抓住机遇,系统化的整理中医古籍及现代中医药的研究成果,寻找并挖掘出与现代医疗环境相适应的中医护理技术,便于指导临床实践。此外,积极展开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科学研究。现阶段的中医护理科研项目较少、层次低,缺少大样本与深层次的对照研究。因此,中医护理研究者在加强护理实践的同时,进行基础及临床研究,总结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效果评价体系以及作用机制,使其达到能重复量化、验证的护理效果,大大提高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科学性。

3.3 加强培训中医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 首先,系统性的培训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使其掌握各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其次,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性的考核及培训,如每年培训4至6项的中医护理操作,采取示教、培訓及考核的方式,有计划的进行考核,使我国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更加程序化与标准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护理工作中占重要位置,是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其是中医护理质量的保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护理技术的操作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求研究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实用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使其更具有参照性、指导性以及普遍性,并成为护理人员规范操作的重要标准。只有对我国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及分析,并对此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其操作更加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志芳.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

[2]王俊杰,杨郁文,汪丽娟,边雪梅,李培君,谷娟娟.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11).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自愿接受研究的子痫前期产妇42例作为研究组, 年龄22~41岁, 平均年龄 (27.5±7.5) 岁;选择同期基线资料相同的40例子痫前期产妇作为对照组, 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 (26.8±6.9) 岁。两组产妇在年龄、发病孕周、分娩后基本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基线资料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 产后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 减少人员进出及外界刺激, 血压≥160/110 mm Hg的产妇遵医嘱给予相关药物治疗,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心率、尿量等, 并作好记录,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研究组42例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中医特色技术, 具体方法: (1) 耳穴压豆:以王不留行籽贴子宫、卵巢、肾、内分泌、皮质下5个耳穴, 每天早晚用食指和拇指按压耳廓内外耳穴, 每穴每次持续按压2 min, 以感觉发热到酸麻胀痛为度, 6 d后取下耳穴; (2) 中药泡脚:主药主方为当归10 g、红花10 g、牛膝20 g、夏枯草30 g、茺蔚子15 g、草决明15 g、莱菔子15 g、泽泻15 g, 用纱布包裹, 浸入沸水中, 待药液温度降至38℃~43℃时泡脚30~45 min, 早晚各1次, 10 d为1疗程, 共泡脚3个疗程; (3) 穴位按摩:采用平揉法对气海、命门、足三里、上髎、中髎、次髎、下髎、三阴交、内关、腰阳关、太冲等进行按摩, 每天1次, 时间20~30 min。

1.3 观察指标

所有产妇均随访至产后3个月, 比较产后即时、产后1个月、3个月高血压、服用降压药及尿蛋白异常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产后1个月服用降压药患者数为13例, 占30.95%, 高血压及尿蛋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5.24%、26.19%;产后3个月高血压及尿蛋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4.29%、9.52%,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显示, 子痫前期产妇远期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发病风险明显增加, 其中轻度患者风险增加约2倍, 重度患者风险性高达5.36倍[2]。同时子痫前期产妇出于对母儿结局及产后并发症的担心, 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压力, 表现为紧张、烦躁易怒、焦虑、情绪低落、失眠多梦等, 如不加以纠正不利于产后康复[3,4], 因此在子痫前期产妇产后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5]。该研究应用中医学特色技术, 采用穴位按摩、耳穴压豆、中药泡脚等对研究组42例子痫前期产妇进行护理, 从产后1个月、3个月高血压、服用降压药及尿蛋白异常发生率结果显示, 研究组产后1个月降压药服用率为30.95%, 高血压及尿蛋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5.24%、26.19%;产后3个月降压药服用率为40%, 高血压及尿蛋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4.29%、9.52%, 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该技术在护理上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对于子痫前期产妇产后给予穴位按摩、耳穴压豆、中药泡脚等护理, 其目的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脏腑气血。从经络上讲耳不但是听觉器官, 也是人体脏腑器官的全息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少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走空穴”。耳穴压豆法通过对子宫、卵巢、肾、内分泌、皮质下5个耳穴的良性刺激, 一方面可调和胞宫气血, 疏经通络, 达到“通而不痛”之功效;还可调理脏腑平衡阴阳, 调节和抑制大脑皮层兴奋, 促进睡眠。足部是蕴含无限宝藏的神秘“器官”, 足掌汇集了身体一半经络, 三阴经 (脾、肝及肾) 始于足, 三阳经 (胆、膀胱和胃) 终于足, 因此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足部共有60多个穴位与脏腑密切相关。中药泡脚药物通过温度透过皮肤吸收, 作用于诸穴, 进一步调和气血, 配合穴位按摩促进高血压及代谢的进一步改善。

综上所述, 中医特色技术应用于子痫前期产妇产后的护理中, 一方面可调理脏腑气血, 使子痫前期产妇在产后较短的时间内机体建立新的平衡, 同时对降低产妇远期代谢疾病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促进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芳荣, 龚护民, 茹美艳, 等.子痫前期患者胎盘NF-κB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 2014, 25 (4) :483-1486.

[2]杨翠萍, 吴玉可, 吴妙君, 等.子痫前期并发DIC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9, 23 (32) :2945-2946.

[3]段凤仪, 郭跃.中医循证护理方法在促进产妇泌乳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8) :564.

[4]陈鹏英.集束化护理对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10) :71-73.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篇5

施灸的原料很多,有艾绒、灯心草、白芥子等,但以艾绒最为常用。艾绒是由艾叶制成,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易燃,火力温和,《名医别录》记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绒即由干燥的艾叶去除杂质,捣烂后制成纯净细软的艾绒,晒干备用。

灸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祛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预防保健康复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湿性疾病。

常用灸法有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

艾炷灸

艾炷是由纯净的艾绒搓捏成上尖底平的宝塔形状,大小可根据施灸部位的不同选用,大小可如麦粒、莲子或半截枣核。

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体会 篇6

【关键词】中医护理 特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14-01

中医历来医护不分家,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其基本理论同样是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明确指出,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展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所占比例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医护理技术正面临着继承和发展的危机,服务领域逐渐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步淡化,从而明显影响了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进一步影响了中医护理学科的建设发展和创新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 认识中医护理的特色护理, 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1 护理整体观念是中医护理指导思想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有两大特点, 一是整体观, 二是辨证施治。中医护理本身是中医治疗的一部分, 因而他必须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指导下进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并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它们既有各自不同的功能, 又互助互用, 互相制约, 维持了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构建了系统的中医护理整体观念。

2 中医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有机结合

中医护理的框架结构, 是现代生物, 生理, 心理, 社会护理模式的一个有机整体,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活动, 在治疗护理中, 既要祛邪, 又要扶正, 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 达到防病治病, 增进健康的目的, 以人为本的中医整体护理, 辨证施护模式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内涵。

3 中医护理技术, 特色, 优势

3. 1 中医护理的理论优势

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观, 中医学认为,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 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 相对平衡的过程, 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器质性功能性疾病。所以在治疗护理时, 必须考虑影响平衡的相关因素, 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护理疾病的目的, 同时预防、康复和养生保健。这些重视调动机体调节和康复能力的思路和方法, 体现了其科学性和先进性, 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趋势。

3. 2 中医护理方法优势

中医学对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疗法, 运用内治和外治进行整体综合调节和治疗,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器具简单, 操作方便, 适用范用广, 疗效快等特点, 在服药护理中根据人体气血盛衰变化, 八纲辨证确定服药的温度,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的服药原则, 以提高药力等等。非药物法即针灸, 推拿, 拔火罐, 刮痧, 热熨, 熏洗和气功等等, 针灸, 推拿既是治疗技术, 又是护理技术, 掌握针灸, 推拿疗法是中医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 是现代中医的治疗护理的重要内容。

3. 3 中医护理养生保健优势

养护统一, 寓护于养的护理方式, 养生是中医学重要内容之一, 是研究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以达到延年益寿, 尽终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中医学历经数千年的实践和积累, 形成了一套以天人合一, 形神统一, 动静结合为主的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理论。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 开发食疗, 可达到祛病健身, 延缓衰老, 调节机制等多种功能, 针对老年人, 妇女以及亚健康状态人群, 采用气功, 太极拳, 自我按摩等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提出重视养生, 调节精气, 防御邪气是中医学养生保健的主导思想, 也是现代人值得借鉴和维护的养生方法。

3. 4 中医护理的操作优势

中医护理的方便性, 实用性是其他护理无法比拟的, 因此就拥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诸如针灸术, 推拿术, 按摩术, 拔罐术, 刮痧术, 敷药术, 贴药术, 冷冻术,熏洗术, 耳穴压豆, 太极拳, 五禽戏等方法很容易掌握和运用。

4 中医护理质量提高的前提与关键是护理人员素质

護理人员是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成员, 具备了高水平, 高素质的专业技术, 需用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中医理论和整体护理内涵, 学习和掌握各种中医护理技术和技能, 掌握各种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确实做到正确, 安全, 有效, 取得病人的理解, 信任和合作, 使治疗达到满意效果。加强职业品德教育, 提倡敬业和奉献精神, 中医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为中医护理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总之, 中医护理的特色护理是在运用整体护理, 辨证施护, 情志饮食, 生活起居, 运动保健等中医护理, 对病人实施全面地, 系统地, 安全地, 有效地, 全身心的护理, 采取中医护理技术手段, 灵活多变的护理方法, 为人们的健康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医护理特色不论在思维形式上, 还是在具体方法上, 都值得我们广泛学习和借鉴,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 不但要具备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更应学好中医经典, 努力发掘, 继承和发扬中医护理学这高深博大的理论, 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使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护理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展现了独具特色的风采和魅力。

参考文献

[1]李艳敏. 对中医护理特色之一先进性的一点认识.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4):367

[2]李云芳.浅谈中医护理的特点与优势.湖北中医杂志,2003, 25(7):56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篇7

关键词:中医护理,疼痛,肛肠病术后

肛肠疾病常见的包括痔 (痔疮) 、漏 (肛瘘) 、痈 (肛周脓肿) 、裂 (肛裂) , 而手术治疗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由于肛周皮肤娇嫩, 痛觉神经丰富, 加之排便刺激, 肛肠术后早期中、重度疼痛占65%, 严重影响休息、进食、活动, 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1]。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更新, 如何预防和减轻手术后的疼痛, 已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与关注[2]。本研究以中医护理为基础, 结合疾病疼痛的特点, 以“耳穴埋籽、中药换药、辨证施膳”等措施来缓解肛肠疾病术后疼痛, 以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确诊为肛周脓肿、肛瘘、肛裂、混合痔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各3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 (32.4±2.7) 岁, 其中肛瘘8例, 肛裂3例, 肛周脓肿6例, 混合痔13例。试验组平均年龄 (34.1±4.9) 岁, 其中肛瘘10例, 肛裂2例, 肛周脓肿5例, 混合痔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在本院肛肠科进行肛肠疾病手术治疗者; (2) 年龄≥18岁; (3) 视觉类比量表 (VAS) 评分≥3分; (4) 非妊娠期妇女; (5) 愿意参加本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 (1) 合并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 (2) 合并精神疾病者而无法正常描述疼痛者; (3) 妊娠期妇女。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术后常规护理, 包括病情监测、饮食指导、用药护理、中药熏洗、常规换药、心理护理及术后注意事项等。 (1) 病情监测:根据麻醉方式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伤口疼痛情况, 如有引流管, 注意引流液的量、色、性质观察等。 (2) 饮食指导:嘱术后患者宜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多饮水或蜂蜜水, 忌辛辣刺激及海鲜发物、戒烟酒, 术后第1天应以半流质为主, 如稀饭、面条等以减轻因大便干燥刺激切口而造成的疼痛。 (3) 用药护理:遵医嘱予聚乙二醇散剂以软化大便, 减轻术后大便干结引起疼痛。 (4) 中药熏洗:熏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的功效。操作方法:于术后24 h后, 可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痔瘘熏洗剂 (成分:荔枝草、鱼腥草、大黄、虎杖、五倍子) , 取100 ml药液加温热水2000 ml, 趁热先熏肛门, 待水温下降至适宜温度时, 即可进行坐浴, 薰洗时间为15~20 min, 指导患者熏洗时水温不宜过高, 熏洗时间不宜过长, 避免烫伤或肛周湿疹, 月经期、妊娠期禁止熏洗, 年老及小孩慎用。 (5) 常规换药:术后24 h, 每日上、下午各用1∶10的稀释碘伏于伤口换药, 以预防感染。 (6) 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及处理疼痛的方式, 指导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如听音乐、深呼吸, 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鼓励其提高耐受力[3]。 (7) 促进舒适:指导患者选择侧卧或俯卧位, 减少伤口受压。

1.3.2 试验组

除常规护理外, 对患者实施相关中医护理, 包括耳穴埋籽、中药换药及辨证施膳。 (1) 耳压埋籽:耳穴疗法具有行气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 且操作后患者无痛苦、无毒副作用[4]。将王不留行籽贴于0.5 cm×0.5 cm的胶布中央, 用镊子挟住贴压在选用的耳穴上, 每侧取4~5个穴位即可, 取穴以神门、交感、皮质下、大肠、直肠、肛门为主。术后即予耳埋, 当天按压, 指导患者以拇指与食指指腹按压, 使患者感酸胀痛, 每次每穴按压5~10下, 每次按1~3 min, 每天按压3~5次, 两耳交替进行, 疼痛加重时可增加按压力度及次数。 (2) 中药换药:在一般每日常规两次换药的基础上, 予患者伤口处填塞黄芩油膏纱条, 黄芩油膏为笔者所在医院中药制剂, 其主要成分为黄芩, 经证实黄芩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 有消热燥湿、收敛、抑制渗出、泻火解毒、止血等功效[5]。将黄芩油膏涂抹在纱布上进行高温蒸汽消毒, 做成黄芩油膏纱条, 除促进伤口生长外, 还可以减少伤口摩擦, 大便刺激, 从而减轻疼痛。 (3) 辨证施膳:肛肠疾病以痔、瘘、痈、裂为主, 痔、裂的主要证型可分为湿热下注、风热肠燥、气滞血瘀型, 而瘘、痈则以湿热下注、阴液亏虚为主证[6], 术后因肛门部疼痛加之恐惧排便, 患者自主进食会减少甚至术后第1天不进食, 从而导致低血糖发生。实施辨证施膳, 既可以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 同时对于减少便秘, 降低疼痛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患者入院情况给予辩证。湿热下注型可表现为便血色鲜红, 量多肛门灼热, 坠胀不适, 肛内肿物脱出, 可自行回纳;瘘管外口胬肉高突, 流脓黏稠, 色黄或白, 肛门潮湿瘙痒, 硬索明显;舌红苔黄、脉滑数, 可指导其食用丝瓜猪肉煲、蒲公英绿豆饮、菊花金银花茶、绿豆薏苡仁粥、四豆汤 (赤豆、绿豆、扁豆、蚕豆) 、炖蚌肉等以清热利湿止血。风热肠燥型可表现为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 色鲜红, 大便干结, 肛门疼痛, 舌红, 苔薄黄, 脉数, 可指导其食用双花粳米粥 (金银花、菊花) 、槐花芹菜甜粥、马齿苋菠菜粥、清蒸黄鳝、苦瓜山药枸杞煲等以清热凉血祛风。气滞血瘀型可表现为肛门内肿物嵌顿, 甚至有血栓形成, 肛缘水肿, 触痛明显, 色红, 苔白, 脉细涩, 可指导其食用清蒸茄子、无花果炖猪肉、三七竹荪鸡、川芎鸡蛋、桃仁鲜藕汤等以清热利湿, 行气活血。阴液亏虚型可表现为瘘管外口凹陷, 周围颜色晦暗, 脓出稀薄如米泔样, 无硬索, 可伴潮热盗汗、心烦口干, 舌红少苔、脉细数, 可指导其食用青蒿鳖甲汤、地黄煮鸭蛋、枸杞乳鸽等以养阴清热。

1.4 观察指标

术前向参加研究的患者解释VAS量表的使用方法;腰麻术后6 h测量患者的基础VAS值, 如果VAS值≥3分, 进入研究, 并记录数据。两组均以5 d为一疗程, 试验组患者进行相关中医护理,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记录每个患者术后6 h、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的VAS评分数据。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患者随时可以选择其他止疼方式退出试验, 一旦患者选择止痛剂或镇痛药物等方法, 立即停止数据收集, 按缺失值进行处理。本次试验过程中入组人员并无患者退出试验。

1.5 评价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法, 此表为一条10 cm长的水平线, 该量表有0~10分, 表示从无痛到最痛, 疼痛程度评分:0分表示无痛, 1~3分表示轻度疼痛可忍受, 能正常生活和睡眠, 4~6分表示中度疼痛轻度影响睡眠, 需用止痛药, 7~10分表示疼痛剧烈, 影响睡眠较重, 并有其他症状;>10分表示疼痛无法忍受, 且严重影响睡眠。患者在线上指出最能代表疼痛强度的点, 测量的距离即为疼痛强度值[7]。

1.6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前1 d、术后6 h及术后第1天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第2天、第3天、第5天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肛门疾病多因风湿燥火诸邪乘虚而入, 郁久化热, 蕴积于肛肠而成[8]。且手术易损伤经脉, 导致肛门局部气滞血瘀, 经络不和, 阻塞不通, 不通则痛。而耳为脉络所聚, 它与人体十二经络和内脏都有密切的联系, 耳廓不同的反应点体现出身体各个脏腑的机能。本研究所选穴位, 位置作用如下:神门具有镇静、镇痛、消炎之功效, 交感具有解痉镇痛之功效, 皮质下具有治疗痛症之功效, 大肠主治便秘, 直肠主治便秘、痔疮、肛裂、脱肛、里急后重, 肛门主治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瘘, 由此可见通过耳穴埋籽, 按压刺激穴位, 经络传导对于缓解便秘, 减轻疼痛起着重要作用。

使用黄芩油膏纱条换药, 通过黄芩本身具有的抗炎、消热燥湿、收敛功效直接作用于创面, 加上凡士林为基底的油膏状可以给创面一层保护膜, 使其与大便刺激相隔离, 减少创面摩擦, 据观察患者创面恢复时间缩短, 疼痛程度减轻。

根据入院临床表现辨别证型, 符合个体化诊治及护理, 再根据证型提供合适的膳食指导, 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起到积极作用, 古云阴阳平衡, 对于自身体质的调节也起到一定作用, 同时预防同类疾病的发生。

由此可见术后采用多角度, 多环节的中医护理措施干预临床, 对于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是明显的, 从而对于加快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Diax G, Flood P.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postoperative pain[J].Management Anestesiol, 2006, 72 (3) :145-150.

[2]龚小枚.肛肠疾病的术后疼痛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 2012, 3 (2) :95-96.

[3]蒋南群.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影响[J].当代护士, 2012, 10 (2) :90-91.

[4]瞿建业.耳压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10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 2009, 41 (10) :56-57.

[5]Krakauer T, Li B Q, Yong H A.The flavonoid baicalin ininhibits Superantigen induce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chemokines[J].FEBsLet, 2001, 500 (1) :5-52.

[6]吴霞.实用中医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205-206.

[7]R I N.Analgesie-survey[J].British-umal of Analgesie, 2001, 87 (1) :73-87.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5年1-6月的7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5例。男40例, 女30例, 年龄22~78岁, 平均 (39.56±15.54)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1) 心理护理, 术前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进行调节和改善, 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注意力分散和缓解, 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一些活动项目、听音乐、有节律的进行按摩操作[2], 学会深呼吸放松情绪状态, 主动向患者介绍一些镇痛方式, 使得患者正确认识术后疼痛反应, 对于疼痛敏感的患者, 可以告知患者服用太多镇痛药物会产生不良反应,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疼痛反应, 能够更多的加以忍受和改善。 (2) 饮食方面, 嘱咐患者多饮水、食用可润肠的饮料、蜂蜜等, 有效的预防便秘等不良反应症状, 减少对手术切口的刺激作用, 降低疼痛严重程度, 有效痊愈[3]。 (3) 体位护理, 患者在住院期间, 护理人员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和不适感, 需要正确的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姿势, 创造舒适整体的生活环境, 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体位护理, 保证室内通风、空气良好, 确保在护理操作时, 动作轻柔得体, 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4]。

护理组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方式, (1) 中药熏洗,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医理疗方式, 准备中药汤剂, 其药方主要组成包括苦参30 g、当归15 g、熟大黄15 g、虎杖30 g、薄荷6 g、鱼腥草30 g、金银花10 g、五倍子12 g。在开始熏洗前, 患者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调节自身的心理情绪状态, 避免因为心理情绪紧张而引起严重的疼痛反应, 主动向患者介绍中药熏洗的目的、方式、注意事项等, 保证患者的积极配合。在具体开展熏洗过程中, 选择患者术后首次排便过后, 每天1剂, 分两次进行熏洗治疗, 在熏洗前, 患者先将自己的肛门清洁干净, 之后清洗, 避免对熏洗液造成污染, 影响了熏洗效果, 在浸泡过程中, 需要控制好熏洗液的温度, 保证药液温度适宜, 熏洗有效, 也可以直接用药液进行擦洗, 当然在擦洗过程中, 一定要保证动作轻柔, 避免引起疼痛反应以及其他不适感。 (2) 针刺穴位[4], 这也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理疗方式, 选取侧卧位姿势, 选取双侧白环俞、承山穴等位置, 进行针刺治疗, 每次留针治疗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每天1次。 (3) 耳穴压豆方式, 选取患者的耳部穴位比如神门、交感、肛门等, 两边耳朵进行自行按压处理, 每天按压3次以上, 每次按压持续3 min左右, 当患者的病情严重时, 可以延长按压时间, 同时增加耳穴压豆治疗次数。 (4) 饮食干预, 饮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 术后患者的切口疼痛, 因此很多患者的食欲下降, 这就容易造成脾胃不适感, 护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 一定要针对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疼痛情况综合考虑, 制定科学完善的饮食计划, 正确指导患者饮食, 保证患者正常排便, 避免引起便秘等不适反应, 增加患者的排便难度, 影响了患者术后的有效康复。在饮食方面需要做好辩证施护管理方式, 充分补充营养、饮食调理, 主要以清热凉血为主要的护理方式, 选择一些性质偏寒的食物食用, 保证术后有效康复[5]。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疼痛反应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进行评分测定。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评价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疼痛评分对比

手术后两组的疼痛评分都发生了下降, 伴随着术后时间推移, 疼痛评分越来越小, 说明疼痛程度越来越轻微。护理组在术后6 h、术后1 d、术后2 d及术后3 d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和对照组同时点的疼痛评分结果对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 (34/35) ,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8.57% (24/35) ,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由于肛门部位的解剖特点, 肛周神经比较丰富, 所以对疼痛刺激反应极为敏感, 手术时损伤了内外括约肌、联合纵肌等, 引起疼痛, 导致术后括约肌的痉挛, 进一步加重疼痛, 形成恶性循环, 这也成为患者畏惧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认为, 局部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手术刺激和损伤;术后创面暴露, 神经受到外界刺激;术后肛周水肿或局部感染;以及排便时肛门扩张;甚至患者的恐惧心理等都会导致剧烈疼痛。中医认为, 术后伤口疼痛是由于手术时损伤了脉络, 湿热毒邪乘袭等原因致使经脉不通所致。治疗上以清热利湿解毒、活血消肿止痛为主。中药熏洗可借助蒸腾的药气熏灼患处, 依靠药力和热力的作用, 直接接触患病部位, 使药力直达患处, 荡涤污浊毒邪, 使血脉通畅, 气机调和, 腠理疏通, 从而达到消肿、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疼痛的目的。

肛周病大多数都是因为风湿燥火侵袭后, 郁久化热, 在肛肠积累引起的, 手术治疗时, 容易对周围神经系统产生较大的损伤, 进一步造成肛周局部气血不畅、经络不和等, 引起阻塞不通, 对此临床中需要及时的开展医护管理工作, 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对患者的神经穴位进行刺激, 从而缓解疼痛以及其他不适感。神门具有镇静、止痛的功效, 大肠主要治疗便秘, 肛门主要治疗痔疮、肛周脓肿等, 因此通过耳穴压豆刺激疗法, 可以有效通过经络传导缓解便秘症状, 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感, 促进患者在肛肠术后有效康复。

在肛肠术后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中医护理技术和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缓解肛肠手术过后引起的疼痛反应, 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 促进患者术后病情早日痊愈。

摘要:目的: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评价。方法:本文选取7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 随机划分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护理组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方式, 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手术后两组的疼痛评分都发生了下降, 伴随着术后时间推移, 疼痛评分越来越小, 说明疼痛程度越来越轻微。护理组在术后6 h、术后1 d、术后2 d及术后3 d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分别是 (5.99±0.92) 、 (4.28±0.74) 、 (3.63±0.50) 及 (2.32±0.38) 分, 和对照组同时点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肛肠病术后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方式, 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 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疗效, 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肛肠病,术后疼痛,影响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金存.中医护理对内外痔术后疼痛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18) :31-32.

[2]郑平, 房秀梅, 张红林, 等.中医护理技术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4) :330-331.

[3]余桂玲.中医护理对80例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0) :109-110.

[4]陈晓静, 巫国胜.对行肛肠手术后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对缓解其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5 (20) :89-90.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篇9

关键词:穴位注射,中医护理技术,综述

中医护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的特色所在。其中的穴位注射疗法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穴位注射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入穴位, 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把针刺与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穴位注射的用处非常之广泛, 现将近年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临床应用

1.1颈椎病性眩晕简称颈性眩晕,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为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筋脉失和, 经气不利, 气血失和, 清阳受阻而致眩晕;内因烦劳恼怒, 肝火偏亢, 上扰清窍;痰浊中阻, 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气机升降失常;脾肾精亏损, 髓海不足, 气血生化无源, 清窍失养从而导致眩晕。西医认为颈性眩晕就是因颈源性因素引起的眩晕综合征, 一般作颈椎正侧位片或颈椎CT可见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症。其特点是头颈部前后屈伸及左右转动时突发眩晕, 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可因颈部肌肉放松或椎间关系改善而缓解。西药治疗使用血管扩张剂等, 通过增加脑血流量和降低血液粘滞度, 改善微循环和冠脉循环, 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如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维脑路通等, 西药治疗副作用大, 疗效不持久, 病情常反复。临床观察发现, 表明穴位注射[3]治疗颈性眩晕[4]疗效明显优于中西药对照组[1,2,3,4]。治疗颈性眩晕一般在风池[5]、颈2-7夹脊穴[6]、阿是穴[7]使用3%~5%川芎注射液[8]或丹参注射液[9]作穴位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用药量少, 作用快、作用强, 与同药同剂量下静注者相等, 显著强于皮下或肌肉注射;穴位注射还具有穴位相对特异性, 常取得满意疗效。

1.2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 头痛病是由于外感与内伤, 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 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10]。头为“诸阳之会”, “清阳之府”, 又为髓海所在[11], 六淫之邪上犯巅顶, 或内伤诸疾, 瘀阻经络, 脑失所养, 则发生头痛。中医治疗一般是口服中药、针灸推拿、中药外治等, 西医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吲哚镁锌胶囊、布洛芬、双氯酚酸钾等抗炎镇痛药。应用西药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副作用大, 效果不持久, 病情容易反复。黎灵[12]将366例头痛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3%~5%川芎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在风池、第二掌指骨全息穴头部、天柱、阿是穴作穴位注射治疗, 隔日1次, 3次为1疗程, 总有效率为95.08%。经过临床实践证明, 穴位注射治疗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而且该法费用低廉、无损伤、治疗时间短, 易于被患者接受[13,14,15]。

1.3 哮喘的本证为肺、脾、肾三脏亏虚。肺虚主要表现为抵抗力下降后出现营卫不固, 御外无力, 易感外邪则引发哮喘;脾虚主要表现在气血生化无力则易气虚致喘;肾虚主要表现为纳气功能低下、肺肾不交则气易上逆为喘;肺、脾、肾三脏俱虚则表现为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质和刺激产生过敏反应。哮喘, 其病机都是气机的升降出纳失常, 使肺气失宣、失降、失纳所致。临床文献报道用黄芪注射液或曲安奈德注射液[16]对特定穴位如肺俞、定喘[17]、膏肓[18]、足三里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黄芪具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抗缺氧、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并对细胞免疫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穴位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提高疗效, 尤其对长期使用西药已产生耐药性的患者, 能减轻或消除对激素的依赖性, 有利于减量或完全撤除, 减少复发率, 两者结合, 标本兼治, 故能迅速控制病情。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多见下肢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 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 常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感觉障碍严重的患者可出现下肢关节痛及溃疡。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 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 有时剧痛, 痛呈昼轻夜重, 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变部位在下肢远端小关节, 服用中西药难以直达病所, 且疗程长, 收效慢, 副作用多。穴位注射可以将营养神经, 活血化瘀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加强了药物疗效。临床文献报道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使用川芎嗪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 对足三里、三阴交、承山、承筋、委中、阳陵泉等穴进行穴位注射治疗, 可以起到补肝肾活血通络的作用, 取得满意效果[19,20,21]。

1.5 顽固性呃逆 (intractable hiccup, IH) 多发生于有器质性疾患的患者, 常因严重影响进食、讲话、正常呼吸和睡眠, 加之精神和躯体的沉重负担, 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西药治疗副作用大, 疗效不持久, 病情常反复。文献报道采取内关[22]、足三里[23]、膈俞、中脘、膻中、天突、翳风等穴中的一到多个穴位, 选用注射药物胃复安[24]或华蟾素[25]作穴位注射治疗本病, 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1.6慢性乙型肝炎 (CBH) 是由乙肝病毒 (HBV) 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机错综复杂、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常见病, 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 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 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 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在中医学中“慢性肝炎”归属于“黄疸”、“急黄”、“瘕瘕”、“胁痛”、“郁证”、“臌胀”、“积聚”、“虚劳”等范畴, 慢性肝炎的发生与感染邪毒、情志、酗酒、过食肥甘厚味、体质强弱等诸多因素有关, 乙型肝炎病毒的侵入以及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关键。发病的基本病机为正气虚弱、疫毒 (湿热夹毒) 外侵、气滞血瘀引起正虚邪恋。临床实践证明, 选取中药如肝炎灵[26]、茵栀黄[27]、丹参酮ⅡA[28]在肝俞、期门、蠡沟穴、足三里、三阴交等作穴位注射治疗可获得明显疗效, 其主要机制是抗炎保肝、抗肝纤维化、抗病毒、免疫调节等的综合作用, 特别是丹参能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 降低纤维细胞活性,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及已形成的胶原纤维降解, 改善肝内循环, 减轻门脉压力, 增加组织灌流, 回缩肝脾, 对血液流变学有双重调节作用。

1.7慢性荨麻疹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皮肤病, 据报道在世界范围内约15%~25%的人有过荨麻疹的病史。临床以皮肤、黏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痉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组织病理特征为皮肤水肿, 血管扩张和轻度血管周围浸润。病史数周至数年不等, 约30%~55%的患者5年内可自愈, 但有部分患者可持续数年。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周, 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病程长且治疗困难,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本病多因禀赋不受, 又食鱼虾等荤腥动风之物, 或因饮食失节, 胃肠实热;或因平素体虚卫表不固, 复感风寒、风热之邪, 郁于皮毛肌腠之间而发病;再有情志不遂, 肝郁不舒, 气机壅滞不畅, 郁而化火, 灼伤阴血, 感受风邪而诱发。临床上用卡介菌多糖核酸[29]或当归注射液[30]在曲池、血海、膈俞、大椎、足三里[31]等作穴位注射, 疗效满意。

1.8 类风湿关节炎 (RA) 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具有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等特点, 是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由于本病的病因未明, 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因此, 类风湿关节炎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病机是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经络, 血瘀痰浊, 痹阻于肌肉、关节、经络之间, 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本病顽固难愈, 且主要病变部位在指间关节、掌指、腕、膝、踝等远端小关节, 服用抗风湿的中西药难以直达病所, 且疗程长, 收效慢, 副作用多。应用穴位注射护理技术局部外治, 可以提高疗效, 减轻痛苦, 减少口服药的用量及毒副作用。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主要以阿是穴为主, 配合病变的部位选择相应的配穴以提高穴位注射疗效, 上肢部位选择肩髃、臂臑、曲池、外关、手三里等;病变部位在下肢时选择环跳、血海、梁丘、阳陵泉等, 药物一般选择丁公藤注射液或威灵仙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

1.9 各类痛症如颈肩腰腿痛等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往往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比较特殊的如癌性腹痛[32]、胆绞痛[33]等亦可取得较好疗效。

2 穴位注射的护理注意事项

2.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

2.2 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禁忌及毒副作用。如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须在皮试阴性后应用。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 和某些用后有反应的中草药制剂, 使用时应谨慎。

2.3 使用穴位注射法前, 须检查药物的有效期, 并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 不得使用已过期或变质的药液。

2.4 药物不宜注入关节腔、血管和脊髓腔。药物误入关节腔, 可致关节红肿热痛;误入脊髓腔, 有损伤脊髓的可能, 重者可致瘫痪。

2.5 在主要神经干通过的部位作穴位注射时, 应注意避开神经干, 以免损伤神经。如针尖触到神经干, 有触电样感觉, 应及时退针, 更不可盲目地反复提插。

2.6 注射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不宜针刺过深, 以免损伤内脏。

2.7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 最好取卧位, 注射部位不宜过多, 药量也可酌情减少, 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 不宜作穴位注射, 以免引起流产。

3 小结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篇10

1 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积极转变观念

1.1 从90年代末期, 医院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重抓西医药治疗, 中医药专业人员进院比例逐年减少, 中医药参与治疗比例也逐年下降,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基本处于停滞阶段, 整个卫生行业均存在这一现象;另外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认识不到位, 中医护理人才缺乏也是影响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医院护理人员大部分是西医院校毕业, 截止2011年6月, 全院193名护理人员中仅有24名中医院校毕业生, 占12.4%, 故大部分人员中医理论基础薄弱, 辨证施护能力较差, 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较少。而中医护理不仅要求护士按西医学的知识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还要结合病人的病症进行中医辨证, 按照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原则,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2 2005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开展“以病人为中心,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 医院充分认识到中医发展的重要性, 转变观念, 要把中医药治疗优势充分得以体现。医院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 把中医的发展放在首要的地位, 加大投入, 引进中医人才, 2008-2011年, 招聘中医类研究生20名、中医类护理本科生5名, 西医类毕业生参加各类大专以上中医护理学历教育8名, 与江苏省中医院合作开展5项中医诊疗科目。护理部制定了中医护理发展规划, 对开展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

2 加强同行学术交流, 提高护士素养

2.1 为进一步加强同行间的交流, 提高中医护理知识水平, 我院2008年、2010年成功举办了无锡地区中医护理学术讲座, 内容分别为“新生儿按摩排便疗法、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情志护理”等内容, 通过交流、讨论, 提高认识, 丰富中医护理知识内涵, 提高护士素养, 2次讲座均得到了同行的好评。

2.2 护理部4次组织护士长到三级中医医院参观学习, 学习他们中医护理的理念、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文件书写、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临床运用、中医护理科研等, 受益匪浅, 为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2.3 安排各级人员参加外出培训, 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护理骨干参加省级中医护理知识培训班, 吸取养分, 促进交流, 拓宽视野, 在中医护理如何与现代医学结合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 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素养。

3 强化中医基础知识培训, 奠定理论基础

3.1 由于全院医务人员的中医理论基础薄弱, 医院从2008年8月-2010年12月举办了一期“西学中”培训班, 医疗、护理相关人员均参加培训, 114名护士通过232学时的培训及考核, 对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结业考核, 114名护士均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

3.2 2009年护理部编写了《中医护士必读书》, 人手一册, 供护士学习, 护理部首先组织培训, 形式由全院集中、科室集中、个人自学三者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而后护理部分4次组织考核, 80分合格, 合格率91%, 不合格者予以补考, 补考合格率100%, 科室每月考核, 通过强化培训, 护士能基本掌握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成效显著, 为开展中医操作技术提供扎实的基础。

3.3 护理部每年制定全院中医护理培训计划, 学时为35~40学时左右, 其中要求自学1/3, 集中培训2/3, 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培训、中医操作示范及考核、中医护理查房等, 并能很好的予以落实, 及时登记于继续教育学分册。科室也制定相应的中医培训计划, 并能很好的落实。

4 积极推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体现特色优势

中医护理操作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使用范围广、见效快的特点, 但临床上由于不常规开展中医护理操作, 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认识不够, 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为更好地推行中医技术在临床的运用, 护理部确定目标, 详细制定强化培训及考核计划, 要求人人掌握常用8项中医护理基本操作技术, 每科室要常规开展2项以上的中医护理操作, 并做好登记及病例资料收集。

4.1 规范科室操作盘及操作物品。医院一直以来对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有6大操作盘, 对中医操作只建立1个盘, 所有的用物均放于一起, 护士取用很不方便, 针对这一情况, 护理部做统一规定, 各病区建立8大常用中医操作盘, 分别为耳针法 (耳穴埋豆) 、艾条灸法、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湿敷、涂药、熏洗。

4.2 积极采购护理用具, 指导护士开展工作。由于护士对体穴、耳穴的定位不了解, 所以护理部及时采购耳穴模型及刮痧板等发到各病区, 并印发了人体常用穴位的定穴方法及作用, 供护士学习, 由科室护士长进行督查, 经过1个多月的强化学习, 护士基本掌握常用耳穴、体穴的定位方法及作用。

4.3 规范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护理部组织有中医护理基础的护士长、护理骨干对照操作流程标准练习中医操作, 达到熟练, 做到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然后为全院护士进行示范, 示范后各科室带教老师组织护士“一对一”练习, 通过2个月的强化培训,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护理部首先对护士长进行8项操作的考核, 考核合格率100%。全院质控组对全体护士20%的比例抽考, 科内质控组对科室全体护士操作考核, 8项中医操作考核合格率≥90%, 成绩记录存档。

4.4 通过强化培训及考核, 病区护士已基本掌握中医护理基本操作技术, 但如何运用于临床, 一直是护理管理者困扰的问题。护理部与护士长二次召开碰头会, 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 均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护理部汇总各科室相关建议, 制定了积极推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使用的实施计划, 同时制定了科室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登记本。起步尤为艰难, 面临许多问题, 一是医生要开出医嘱, 护士才能执行;二是临床上医生大多为西医院校毕业生, 在认识上还不够到位;三是医生判断是否适合做中医操作也很困难。尽管如此, 护理人员没有退缩, 多次与医生沟通, 要求他们积极配合临床实施中医护理操作, 同时护理上变被动为积极主动, 护士长、护理骨干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对病人充分进行评估, 有适应证的病人及时与医生沟通, 进一步推行中医护理操作。3个月的临床实施, 医生基本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能主动开出医嘱, 护理方面继续对有适应证的病人进行评估、判断, 供医生参考, 医护配合默契, 现在全院各病区能广泛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据统计2011年1-8月份在全院8个病区总计开展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1 345例, 其中穴位按摩484例, 穴位贴药307例, 中药外敷108例, 中药灌肠96例, 中药坐浴83例, 拔火罐70例, 耳穴埋豆70例, 艾灸法50例, 中药沐足16例, 中药理疗61例。

5 体会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 人们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和昂贵的医疗费用等问题, 已成为21世纪医学界的焦点和难点, 中医护理以其浓厚的人文主义特色、古老而又先进的护理理论、简便实用的操作技术、历史悠久的养生方法, 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 无疑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 使得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已从医院发展到社区、家庭, 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起到了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作用[1]。如临床上采用针灸、耳穴埋豆、穴位注射、穴位按摩等技术解除尿潴留;采用耳穴埋豆、气功、推拿按摩等方法治疗失眠;使用耳穴埋豆、拔火罐、外敷中药等方法减轻疼痛, 缓解便秘, 治疗褥疮等,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在二级中医医院广泛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还面临许多问题, 护士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必须有医嘱, 需要医生方面的积极配合,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广泛开展;另外还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中医护理人才, 但在人才培养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 需要广大中医护理人不断探索与努力, 积极推广中医护理技术,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处理及回用下一篇:建筑施工中的电气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