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手术切口

2024-05-11

妇科手术切口(精选八篇)

妇科手术切口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妇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患者40例, 年龄最小19岁, 最大72岁, 平均 (53.23±18.85) 岁;包括子宫全切除术、异位妊娠、卵巢囊肿摘除术等。

1.2 切口感染标准[2]

符合国家卫生部医政司2004年拟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中的诊断标准,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患者手术切口疼痛持续时间长、切口疼痛加重或减轻后又加重、切口局部肿胀、发红、发热、且有触痛感、手术切口处组织有脓性液体, 可伴体温升高、脉搏加速、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排除切口脂肪液化。

1.3 方法

妇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 随机选择同期40例妇科手术无切口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年龄、急诊手术、备皮时间、手术季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因素上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应用t检验,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 (53.23±18.85) 岁、体质量指数 (24.31±2.23) kg/m2、合并基础疾病22例 (55.00%、22/40) 、实施急诊手术12例 (30.00%、12/40) 、备皮至手术时间平均 (18.67±4.23) h、夏季手术19例 (47.50%、19/40) 、住院时间 (15.23±3.45) d、手术时间 (3.45±1.23) h均高于40例对照组的 (47.23±15.45) 岁、 (22.42±1.85) kg/m2、8例 (20.00%、8/40) 、4例 (10.00%、4/40) 、 (10.56±3.12) h、10例 (25.00%、10/40) 、 (12.45±2.07) d、 (1.63±0.78) h等, 是引起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t/χ2分别为4.56、3.06、12.23、7.09、4.12、5.34、4.12、2.98, P<0.05) 。

3 讨论

3.1 导致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近些年随着对医院感染及手术室监控管理方面严格管理, 加之抗生素在临床的普遍应用, 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大幅下降, 但影响手术切口愈合的因素有多种, 多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复杂多变, 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诸多因素影响增加切口感染机会:1年龄大:高龄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 合并基础病较多切口容易发生感染, 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 (53.23±18.85) 岁高于40例对照组的 (47.23±15.45) 岁 (P<0.05) 。2体质量指数高:观察组体质量指数 (24.31±2.23) kg/m2、高于对照组的 (22.42±1.85) kg/m2 (P<0.05) , 与肥胖者脂肪组织影响手术显露, 延长手术时间, 且脂肪组织的血供较肌层少容易发生感染有关[4]。3合并基础疾病:观察组合并基础疾病55.00%高于对照组的20.00% (P<0.05) , 合并基础疾病使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5]。4实施急诊手术。5备皮至手术时间长, 细菌易繁殖, 增加切口感染机会, 观察组备皮至手术时间平均 (18.67±4.23) h高于对照组的 (10.56±3.12) h (P<0.05) 。6夏季手术:在夏季气温高、患者汗液分泌也随之增多、病房的通风条件差等情况下, 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因此在夏季手术易造成手术切口感染[6]。观察组夏季手术47.50%高于对照组25.00% (P<0.05) 。7手术时间过长:观察组手术时间 (3.45±1.23) h高于对照组的 (1.63±0.78) h等 (P<0.05) , 手术时间延长1 h感染率可增加1倍[7], 主要原因由于创面暴露时间过长造成细菌增多, 创面干燥, 使局部抵抗力下降, 同时患者麻醉时间越长、出血量多, 以及医务人员疏于无菌操作原则等因素可能造成切口感染[8]。8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患者切口被感染的概率增大, 观察组住院时间 (15.23±3.45) d高于对照组的 (12.45±2.07) d (P<0.05) , 由于术后患者身体功能不能立即恢复到正常指标, 而医院人口流动性大且人群繁杂, 加之病房紧张、护理工作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切口感染的概率也就越大[9]。

3.2 预防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对策

妇科手术切口感染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因此, 在妇科手术前应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 做好切口感染风险评估, 针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预防:1对老年患者高度重视, 术前进行评估及做好充分的准备, 术后要精心护理, 患者所用物品要清洁;2积极治疗其各种合并疾病, 完善围手术前准备, 注意营养均衡, 及时纠正贫血, 治疗糖尿病等合并疾病, 加强机体免疫力[10]。3尽可能在术前最短时间内备皮, 充分清洁手术区皮肤。4对体质量指数高患者进行打结时, 动作应轻柔以免切割脂肪组织造成死腔形成, 估计有脂肪液化可能时, 置橡皮片皮下引流坏死物和液化物, 48 h后拔除引流片[11];5尽量避免急诊手术, 尽量在全面掌握患者身体状况下择期手术[12];6夏季应加强无菌操作, 对分泌物多、易感染的切口适当增加换药次数, 保持敷料干燥。7尽可能地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对于手术操作人员加强对技术培训, 提高其技术水准, 加强其协作配合的默契, 使整台手术有序进行, 各个操作人员密切配合, 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手术。8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的概率越大, 缩短住院时间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妇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 随机选择同期40例妇科手术无切口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年龄、急诊手术、备皮时间、手术季节、手术时间、等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年龄 (53.23±18.85) 岁、体质量指数 (24.31±2.23) kg/m2、合并基础疾病55.00%、实施急诊手术30.00%、备皮至手术时间平均 (18.67±4.23) h、夏季手术147.50%、住院时间 (15.23±3.45) d、手术时间 (3.45±1.23) h均高于对照组的 (47.23±15.45) 岁、 (22.42±1.85) kg/m2、20.00%、10.00%、 (10.56±3.12) h、25.00%、 (12.45±2.07) d、 (1.63±0.78) h, 是引起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P<0.05) 。结论 妇科手术切口感染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在妇科手术前应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 做好切口感染风险评估, 针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预防。

妇科手术流程 篇2

1、核对病历、医嘱、收费单、病理单。如有取环需单位证明或两个教授在病历上签名后复印病历留底。

2、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3、测量体温及血压,交待病人排空小便,体温超过37.5℃暂不能进行手术。

4、带病人入手术间,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手术方式、术前用物等。

5、冲洗消毒大腿内侧、外阴及阴道。

6、遵医嘱使用术前药物并准备标本袋。

7、术中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

8、核对标本并登记,医生记录病历后登记。

9、收拾器械台,扶病人到复苏室休息15分钟以上。无不适后方可离去。

通液术配合流程

1、核对病人病历、医嘱、收费单。

2、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3、测量体温及血压,交待病人排空小便,体温超过37.5℃暂不能进行手术。

4、带病人进入手术间,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手术方式、术前用物等。

5、冲洗消毒大腿内侧、外阴及阴道。

6、开上环包并给与5ml注射器,通水管。

7、核对并抽取药物(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2mg、阿托品0.5mg加入0.9%NS26ml)交由医生使用。阿托品有时可不用。

8、术中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

9、医生记录病历后登记。

10、收拾器械台,扶病人到复苏室休息15分钟以上。无不适后方可离去。

1、核对病人病历、医嘱、收费单。

2、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3、测量体温及血压,交待病人排空小便,体温超过37.5℃暂不能进行手术。

4、带病人进入手术间,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手术方式、术前用物等。

5、如果上曼月乐环,需签署曼月乐专用知情同意书,并发宣传册给病人。

6、冲洗消毒大腿内侧、外阴及阴道。

7、根据医生测量给予合适的环。

8、医生记录病历并登记,并出具上环证明。

9、收拾器械台,扶病人到复苏室休息15分钟以上。无不适后方可离去。

1、核对病历、医嘱、收费单、取环证明。

2、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3、测量体温及血压,交待病人排空小便,体温超过37.5℃暂不能进行手术。

4、带病人进入手术间,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手术方式、术前用物等。

5、冲洗消毒大腿内侧、外阴及阴道。

6、术中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

7、医生记录病历后登记。

8、收拾器械台,扶病人到复苏室休息15分钟以上。无不适后方可离去。

附取环证明详细内容:

1、49岁以上取环需带身份证复印件。

2、49岁以下诊刮+取环需持计划生育证明,如无证明需两个副高以上教授在病历上签名并复印病历留底。

3、49岁以下取环需持计划生育办公室出示的证明。

4、49岁以下已绝经的病人需复印病历留底才能取环。

5、带环怀孕行人工流产+取环术者不需证明。

6、治疗用(如宫腔粘连)上环后,取环时需住院记录复印件或病历复印件。

妇科手术切口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66例, 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33例, 其中观察组年龄21~42岁, 平均年龄 (28.89±4.29) 岁, 其中经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患者5例, 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11例, 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例, 异位妊娠行患侧饿输卵管切除的手术患者8例, 附件切除手术患者1例;对照组年龄20~41岁, 平均年龄 (27.98±4.56) 岁, 其中经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患者3例, 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10例, 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7例, 异位妊娠行患侧饿输卵管切除的手术患者11例, 附件切除手术患者2例。两组患者年龄、手术的情况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在严格消毒下进行清洗切口, 用胰岛素1m L:40U加入到50%葡萄糖注射液20m L内, 取出15m L进行残腔的冲洗, 剩余5m L经切口的皮下组织的两册浸润或者点注, 将冲洗液挤净, 并用蝶形的胶布进行固定, 同时配合电磁波治疗仪对准切口的部位照射治疗, 同体表的距离在20cm左右, 治疗的温度为36~45℃, 治疗的时间为20min, 照射后对患者进行无菌换药, 直至切口的愈合。

观察组:患者拆除缝线, 局部使用甲硝唑注射液进行冲洗防止感染发生, 以10%的Na Cl溶液的纱布条进行切口的皮下引流, 每天进行1~2次的换药, 可以根据切口的脂肪液化渗出量来决定换药的次数, 保持切口干燥, 直至创面的肉芽组织新鲜没有渗出的时候进行减张清缝合手术, 在患者皮下放置橡胶引流管并连接负压新引起, 保留至无明显的渗出液后拔除, 减张线于切口愈合后拆除。观察两组患者的最早愈合时间、最晚愈合时间及平均愈合的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l5.0软件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情况,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t=20.795, P=0.0000<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主要是由于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了脂肪细胞的坏死, 目前研究表明发生脂肪液化同患者体形肥胖、高频电刀广泛使用、患者切口暴露时间较长、患者营养不良及缝合过程等多个因素相关[3]。传统的治疗方法由于疗程较长, 愈合时间慢, 因此患者的痛苦较大, 我院采取进行皮下深层于前鞘的前面置入无菌橡胶管并连接负压吸引器进行治疗, 坏死的脂肪液化组织及时清除, 保证切口的干燥, 防止坏死的脂肪组织进一步液化坏死, 虽然患者活动有一定的限制, 但可以免除常规撑开切口进行引流的痛苦并减少瘢痕的面积, 缩短了愈合的时间[4]。

综上所述, 采取皮下深层于前鞘的前面放置无菌橡胶管持续负压吸引的治疗方法, 妇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治疗过程缩短,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俊英, 徐广萍, 咎恒莲.64例妇科患者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9) :119-120.

[2]罗迎春, 王敏捷.妇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诊治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 2010, 18 (12) :10-11.

[3]高芳.妇科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18) :130-131.

妇科手术切口 篇4

关键词:无针缝合器,妇科手术,手术切口

随着妇科手术的增多, 对该院妇产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提高手术效率, 缩短时间, 或减轻患者痛苦等。为探讨和对比无针缝合器与腹部切口皮内缝合方法疗效, 该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无针缝合器闭合切口140例, 效果满意。该临床观察的目的是以腹部切口皮内缝合方法为对照, 观察无针缝合器在妇科腹部手术临床使用中的效果。本实验从缝合腹壁时间、皮肤伤口瘢痕形成情况、切口一期愈合例数等方面观察其处理切口皮肤与皮内缝合皮肤作比较, 从而观察其应用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住院行开腹手术的I和II类皮肤切口手术患者共28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140例采用无针缝合器闭合切口, 其中子宫手术58例, 附件手术28例, 异位妊娠20例, 剖宫产35例。对照组140例, 采用皮内缝合方式闭合切口, 其中子宫手术60例, 附件手术24例, 异位妊娠20例, 剖宫产35例。两组手术方式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年龄、腹部切口脂肪厚度、切口长度情况见表1, 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取下腹正中纵切口, 指定医师进行手术缝合。附件及异位妊娠手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 d, 子宫及剖宫产手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 d。

1.2缝合材料与方法

1.2.1对照组

140例用佳和牌4-0可吸收外科缝线70 cm带线角针。采用腹部切口皮内缝合方法, 常规缝合腹直肌前鞘, 间缝合皮下脂肪层后, 自切口一顶端皮内连续褥式缝合至另一顶端, 线结埋于顶端皮内。

1.2.2观察组

140例无针缝合器采用由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制造的“立辰”牌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闭合切口, 无针缝合器是一种用于无针缝合皮肤切口的新型表面缝合器具, 具有高强度、微孔透气、低过敏等特点。闭合切口所需张力通过调节缝合棘条的长短来达到, 促进切口愈合, 同对照组一样缝合腹直肌前鞘, 不缝合皮下脂肪层, 直接用无针缝合器固定切口两侧皮肤, 并调节缝合棘条的长短, 使切口愈合。

1.3 统计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以t检验和χ2检验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缝合时间比较

两组平均切口缝合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2.2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实验组腹部切口均甲级愈合, 无一例出现红肿硬结, 未诉切口不适。对照组出现3例切口脂肪液化, 经治疗后二期愈合。实验组术后1个月腹部切口出现瘢痕52例, 对照组术后1个月腹部切口出现瘢痕55例,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3。

3 讨论

使用外科缝线的目的是将组织保持靠拢, 直到愈合过程不再需要缝线支持为止线应消失不留。原因为丝线为持续存在的缝合材料, 不会降解消失, 是一种异物, 能导致持续的细胞反应和慢性的炎症反应, 并随之可致瘢痕形成、钙化或慢性炎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妇科手术日益增多, 患者年龄日趋年轻化, 女性已不仅仅满足于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对手术后皮肤瘢痕的完美程度要求更高, 故妇科腹部手术切口的缝合由传统的经皮间断缝合较多的被皮内缝合所代替, 及近年来无针缝合器或皮钉等医用材料所取代。

“佳和”牌纯天然医用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属Ⅰ型胶原蛋白线, 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生物相容性好、组织反应小、吸收均匀、质量稳定、结节性好、可降解。皮内缝合法具有切口对和好, 愈合快, 外观美观, 疼痛少, 缩短入院时间等优点而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病人所接受, 但对缝合技术要求较高, 皮下必须彻底缝合, 关闭死腔, 连续皮内缝合过程中牵拉缝线不宜过紧, 以免皮肤打皱, 且缝合时间较长, 对真皮薄的病人缝合较困难, 易打皱, 影响切口美观。故近年来, 该院采用无针缝合器闭合切口, 具备以上优点, 并使切口按组织的原解剖关系对合, 皮下脂肪层无缝线, 缩短缝合时间, 有利于切口愈合及病人恢复。

无针缝合器属于表面缝合器, 能无创闭合皮肤切口, 无皮肤穿刺损伤, 避免切口两侧形成针眼瘢痕, 且皮下脂肪层无线结, 无异物反应, 无针线穿透真皮层, 对切口血液循环干扰少, 不影响切口愈合, 极大减少了皮下脂肪液化的发生。从该院对两组病人手术半年随访调查结果看, 两组病人切口均无红肿、硬结等不适, 本临床试验结果 (表2) 显示:无针缝合器与皮内缝合方式相比较, 手术时间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该临床试验结果 (表3) 显示:无针缝合器与皮内缝合方式相比较, 瘢痕的形成观察组基本等于对照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针缝合器及皮内缝合均能较少常规针线缝合时带来的缝合创伤和相应的皮肤瘢痕。

4 结论

无针缝合器能缩短切口缝合操作的时间, 不影响切口的愈合, 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目前为止无针缝合器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无针缝合器在妇产科开腹手术中的使用, 得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及社会效益, 患者使用后能减少痛苦, 依从性很好, 医生觉得使用方便,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能更好的为患者服

参考文献

[1]韦静.妇产科应用无针缝合器280例分析[J].中国误诊杂志, 2010, 1 (1) :122-123.

[2]蒋芳.会阴侧切口两种缝合方法的比较[J].中国误诊杂志, 2009, 9 (1) :5.

[3]曾维, 于爱军.皮肤缝合器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 2010, 2 (15) :105-106.

[4]韩壮, 陈鹏.一次性无菌缝合器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9, 8 (4) :319-320.

[5]陆叶.两种妇产科手术切口缝合方法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34) :147.

妇科手术切口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50例, 年龄22~58岁, 体重45~70kg, 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分级标准Ⅰ~Ⅱ级, 既往无心肺疾病, 肝肾功能正常, 术前未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各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等方面大体一致。

1.2 方法

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 (ECG) 、血氧饱和度 (Sp O2) 、血压 (BP) 和心率 (HR) 。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1~2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观察组在气腹前将0.375%罗哌卡因20ml在打孔部位行腹壁局部麻醉, 浸润深度以达到壁腹膜为止, 同时静脉注射高乌甲素8mg。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浸润, 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麻醉维持以七氟烷吸入, 静脉泵注丙泊酚, 并间断推注维库溴铵。

1.3 观察项目

观察术后0、2、4、8、12、24h各时点镇痛效果评分 (VAS, 0为不痛, 10剧痛) , 镇静效果评分 (R a m s a y评分:1分为不安静、烦躁;2分为安静合作;3分为嗜睡, 能听从指令;4分为睡眠状态, 但可唤醒;5分为呼吸反应迟钝;6分为深睡状态, 呼唤不醒。其中2~4分镇静满意, 5~6分镇静过度。)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头晕、嗜睡) 及手术时间。

1.4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组内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R a m s a y评分、V A 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Ramsay评分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 (6 8.5±11.6) min, 对照组为 (72.8±9.4) min,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4, P>0.05) 。

注:1、2为两组间Ramsay、VAS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未见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4例 (16.0%) , 伴呕吐3例;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 (8.0%) , 伴呕吐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9, P>0.05) 。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性质、程度与开腹手术有较大不同, 一般认为术后疼痛主要是内脏痛、腹壁痛, 且内脏痛程度往往大于腹壁切口痛, 腹壁切口痛多可通过局部麻醉来缓解。内脏痛多与组织损伤、腹壁膨胀、化学介质对腹膜的刺激、腹腔内残留的气体等有关[1]。同时, 手术后的炎症反应释放炎性介质和致痛物质, 使效应感受器敏感度增加, 痛阈降低, 导致周围性痛觉过敏[2]。

在手术切口行局部浸润麻醉是腹腔镜手术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 对切口疼痛有一定的止痛效果。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 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毒性较小。

高乌甲素是从高乌头中提取, 经化学分离获得的二萜类单体刺乌头碱的氢溴酸盐, 是一种非成瘾性镇痛药, 临床应用无明显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同时还具有局部麻醉、降温、解热和抗炎消肿作用。应用此药可全面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协同和综合发挥术后镇痛作用。佘守章等[3]认为, 在中枢敏感化达到最大程度 (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中枢敏感化存在封顶效应) 之前减少疼痛的干预措施都属于超前镇痛。我们选择在气腹前给予镇痛措施, 确保手术结束时药物已起效, 从而抑制手术的伤害性刺激传入和炎症反应, 达到广义上超前镇痛的效果。本文观察结果显示, 行切口浸润麻醉复合高乌甲素静脉镇痛的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而两组Ramsay评分接近, 两组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 发生率接近, 提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切口浸润麻醉复合高乌甲素静脉镇痛效果更好, 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切口浸润麻醉复合高乌甲素静脉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5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 各25例。观察组在气腹前将0.375%罗哌卡因20ml在打孔部位行腹壁局部麻醉, 同时静脉注射高乌甲素8mg。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 (生理盐水) 浸润, 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评定患者术后0、2、4、8、12、24h各时点的疼痛程度和镇静效果。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点Ramsay评分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结论 切口浸润麻醉复合高乌甲素静脉镇痛效果更好, 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切口浸润麻醉,高乌甲素,镇痛,妇科腹腔镜手术

参考文献

[1]吕作均, 邹学军, 佟华丽, 等.腹壁局麻复合胆囊床浸润麻醉对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27 (4) :365.

[2]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573-2574.

妇科手术切口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妇科腹部手术386例,均无腹部手术史及产科并发症,无碘过敏史。随机分成A组196例,B组190例。A组年龄18~35岁,腹部脂肪厚度>4cm的125例;B组年龄18~36岁,腹部脂肪厚度>4cm的123例。2组在年龄、腹部脂肪厚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缝合筋膜层后将0.5%聚维酮碘溶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0.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腹部切口,B组常规缝合。2组术中均采用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术后预防性抗感染治疗3d,每2天更换敷料1次,术后第2天开始行红外线照射切口。

1.3 观察指标

术后5~7d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切口愈合情况[3]

A组切口甲级愈合率99.49%,B组为9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注:与B组比较,*P<0.01

2.2 不良反应

A组发热3例,发热天数为3d,最高体温(37.9±0.3)℃;B组发热4例,发热天数为3d,最高体温(38.5±0.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切口愈合受多种因素影响目,除受年龄、性别、体质量、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短、切口类型等因素影响外,切口脂肪液化是常见的原因,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表现者可诊断[4]:(1)多发生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油脂样渗液;(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3)切口无红肿压痛,边缘的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4)渗出液涂片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切口愈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于Ⅱ类切口,若病原菌<105个/cm3,常不会导致感染。但若切口中含有坏死组织或异物,并发感染所需的病原菌远低于这一数目。妇科腹部手术切口属于Ⅱ类以上切口[5],存在细菌污染可能性,更易引起发生脂肪液化及感染。妇科患者一般腹部脂肪层厚,破坏的脂肪组织残留也增加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聚维酮碘在临床上用于皮肤消毒且性能稳定,能直接杀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6]。低浓度也有很好的灭菌效能,刺激性小。缝合完毕筋膜层后用0.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腹部切口,能减少切口局部的菌落数,聚维酮碘作为一种有机碘溶液,其杀菌效力与碘酒相似,对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及芽孢均有迅速而强大杀灭作用,且不产生抗药性,对组织无明显刺激性。近年实践证明创口内应用抗生素无明确预防感染作用,所以聚维酮碘冲洗切口不失为临床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一种较理想外用方法。

总之,妇科腹部手术中用0.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腹部切口有利于切口愈合,未曾发现与碘剂有关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Kim E K,LeeT J,Eom J S.Comparison of fat necrosis between zoneⅡandzoneⅢin pedicled transverse rectusabdominis musculocutaneous flaps:aprospective study of 400 consecutivec8ses[J].Ann Plast Surg,2007,59(3):256-259.

[2] 马彦彦主编.新式剖宫产术[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44.

[3] 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0.

[4] 苏明宝,王一平.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44.5万文元,贺遵菊,张荣华,等.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68-71.

妇科手术切口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腹腔镜术后患者92例, 年龄18岁~58岁, 平均年龄38.5岁。其中卵巢囊肿26例, 不孕症15例, 子宫肌瘤12例, 异位妊娠12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8例, 慢性盆腔炎8例, 卵巢成熟畸胎瘤8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2例, 黄体破裂1例。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各46例, 2组患者的年龄、病种、身体状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 针对临床护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形成结构化的确切提问。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原因, 主要包括:膈神经牵拉、术中腹膜内酸性环境、术后腹内残留气体、充入气体的湿度和体积, 以及社会文化和个体因素等[3]。针对这些原因, 采取术中、术后给予高流量吸氧, 进行肩背部、季肋部、腹部按摩和深慢呼吸, 采用合适的体位, 减少术后腹胀发生率。

(2)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查询、求证,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系统寻找关于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护理文献, 以寻找来源于临床研究领域的实证。查询发现:a) 妇科腹腔镜术后给予患者中高流量吸氧, 维持血氧饱和度在100%, 可以减少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发生[4]。因为用来产生气腹的CO2经腹膜吸收后在体内产生H+, 造成局部组织内的酸性环境, 导致膈神经损伤并增加炎性反应性致痛因子的释放, 严重者还可造成全身的呼吸性酸中毒。b) 术后进行肩背部、季肋部、腹部按摩和深慢呼吸, 可以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发生。局部按摩可使局部组织的毛细血管开放, 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组织的新陈代谢, 加速CO2的排出。而深慢呼吸可增加肺活量和肺泡的通气量, 从而增加吸入的氧气量, 提高氧分压, 增加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 减轻体内组织对残留腹腔CO2造成的酸性环境和对膈神经的损伤。c) 术后采用头低脚高位可以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发生。有研究[5]表明:腹腔镜术后残余腹腔内的CO2最多可以持续至7 d~9 d, 平均持续时间2.6 d.如果术后残留CO2大量扩散, 腹腔内酸化随后的腹膜刺激征将会持续很长时间。残余气体会导致膜腹张力下降, 腹膜对腹腔内脏器的支持力下降, 并由此导致术后严重疼痛。头低脚高位利用重力的原理使残留CO2上升聚集于盆腔, 减少了对膈肌膈神经的刺激, 而减少术后肩背部和季肋部疼痛的发生[6]。减少术后腹胀发生率亦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发生。术后腹胀使腹腔压力增加而间接增加残留CO2的张力, 加速加重腹腔内酸化和对膈肌的刺激而加重疼痛。故对腹胀患者鼓励其术后4 h~6 h在床上活动, 早期下床活动, 并适当增加纤维饮食[7], 同时禁食牛奶、甜食、鸡蛋等, 以免引起胀气。

(3) 对以上所获得的实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制订出循证护理方法。将上述查询所获得的有关减少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的临床护理知识, 结合本地患者的情况, 根据临床专家及患者的意见制订出循证护理的操作方法:a) 术中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 维持血氧饱和度在100%, 术后继续吸氧且持续在6h以上。b) 术后行肩背部及季肋部按摩, 10min/次, 3次/d, 持续2 d~3 d;麻醉清醒后嘱患者深慢呼吸, 3~5 min/次, 持续2 d~3 d.c) 术后采用头低脚高位, 使下腹部和下肢抬高15°~30°, 持续2 d~3 d.d) 鼓励患者术后4 h~6 h在床上进行活动四肢、翻身等轻微活动并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 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等纤维素的摄入量, 避免术后腹胀发生。e) 疼痛严重时, 告知医生, 辅助药物治疗。

1.3 判定标准

疼痛程度按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分为无疼痛 (0分) 、轻度疼痛 (1~4分) 、中度疼痛 (5~6分) 、重度疼痛 (7~10分) 四级;疼痛持续时间 (T) 分为≤12 h、12 h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循证护理组轻、中、重度疼痛患者各占60.87%, 32.61%, 6.52%, 疼痛持续时间主要发生在12 h内, 占63.04%;而常规护理组轻、中、重度疼痛患者各占41.30%, 43.48%, 15.22%, 疼痛持续时间主要发生在12 h~24 h, 占52.17。见表1.

χ2=12.355, P<0.005, 2组术后非切口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 提出问题, 寻找实证, 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其过程包括五个步骤[8]: (1) 将实际工作中的信息需求转换为确切的结构化的提问; (2) 将精确的问题作为文献检索的基础, 确认相关的研究证据; (3) 批判性评价研究证据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 根据临床专家和患者的意见决定是否将最好的证据用于护理计划; (5) 通过自我反映、患者和同行的评估来评价其效果。本研究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46例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患者进行护理, 与常规护理组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证实循证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发生率低、疼痛程度轻和持续时间短。说明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 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通过查找相关文献, 寻找实证, 弥补了临床护理的局限性,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 同时又促进了护理专业的更新。可见, 循证护理不仅是一种护理新理念, 更是科技应用于临床的最好体现。用循证护理指导临床实践, 使科研结果与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患者需求相结合, 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 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知识水平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玉琳, 王惠珍.有关“循证护理”的认识误区分析[J].现代护理, 2003, 9 (5) :376-377.

[2]何喜春, 曾佩, 陈良珠, 等.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识及技能的调查[J].现代护理, 2005, 11 (15) :1192-1193.

[3]孙正怡, 冷金花, 朗景和.腹腔镜手术后疼痛[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0, 4 (4) :309-311.

[4]施雪萍.妇科腹腔手术患者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 (2) :253-254.

[5]Draper K, Jefson R, Jongeward R, et al.Duration of post-laparoscopic pneumoperitonem[J].Surg Endosc, 1997, 11 (8) :809-811.

[6]蔡伟萍, 黄叶莉.妇科腹腔镜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5, 18 (2) :95-98.

[7]蔡亚红.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 (12) :2873-2874.

妇科手术切口 篇8

关键词:疼痛,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结果

腹腔镜手术由于术中应用CO2气腹的特殊性,术后易出现肩颈部酸痛、膈肌及腹部胀痛等非切口疼痛性并发症,其发生率为70%~80%,多持续48~72h,是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最常见的不适主诉[1]。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作为传统针刺治疗与经皮电刺激技术的融合,在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TEAS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临西县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非切口疼痛患者60例,纳入标准:年龄25~60岁;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出现肩颈部酸痛、膈肌及上腹部胀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分[2]。排除标准:术前存在颈、肩及上肢慢性疼痛病史者;治疗穴位区存在湿疹等皮肤病变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

注:1cm H2O=0.098k Pa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吸氧、康复锻炼等常规护理;治疗组术后6h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TEAS治疗,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仪(北京耀洋康达医疗仪器有限公司),选取肩井(双)、风门(双)、气海和关元等穴位,分别连接3对锥形电极,工作频率为0.02Hz,疏密波,电刺激强度为30~50m A,30min/次,2次/d。两组均治疗3d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24、48、72h时非切口疼痛VAS评分数值;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血小板黏附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非切口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VAS评分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治疗组术后24、48h 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血小板黏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论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与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妇科腹腔镜手术特有的颈肩部酸痛、膈肌及腹部胀痛等非切口疼痛多以持续性钝痛的形式发作,患者活动或体位改变时疼痛加重,部分患者疼痛程度可超过手术切口疼痛,引发患者烦躁、失眠、抑郁等精神症状,逐渐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临床工作中多采用吸氧、康复训练及药物镇痛等方式干预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但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治疗规范。

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原因可能为:(1)由于CO2+H2O=HCO3,机体呈现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刺激腹膜及膈肌引发疼痛;(2)气腹时随压力升高膈肌上抬,严重时可导致膈肌纤维断裂,膈神经受到牵拉刺激产生牵拉痛;(3)手术造成的创伤及腹腔内残存的血液刺激腹膜,炎性反应引发致痛因子的释放继而引发疼痛[3]。非切口疼痛中的“不通”和“不荣”均与血流不通畅密切相关,妇科腹腔镜手术时由于麻醉、气腹压力及CO2气体造成的高碳酸血症刺激,加之术后正气损耗、活动减少,血液处于黏滞性、浓稠性、聚集性增高的状态,血液运行不畅,瘀阻于经络及脏腑,膈肌、腹肌及膈神经因缺血缺氧产生相关部位的疼痛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代表了血液的流动性、凝滞性及血液黏度的变化情况,可通过针刺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达到缓解疼痛的相关报道众多。

TEAS是在中医十二经络的理论基础上,将传统针灸腧穴与电刺激疗法相结合,通过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相应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克服了针刺时疼痛、惧针等缺点,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4]。王玲等[5]采用TEAS刺激合谷、内关及足三里等穴位,发现其可明显减轻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对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针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病机及疼痛部位、性质等特点选取治疗穴位,其中肩井穴属足少阳胆经,与气血不畅关系很大,通于五脏,刺激之可通经活络、调理气血;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风邪出入之门户,刺激之可祛风散邪,通调气机;气海穴属任脉经穴,为机体先天元气聚集之处,刺激之可补元气,利下焦,调理冲任;关元穴亦属任脉,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刺激之可使元阳温暖,血液充盈。刺激肩井穴和风门穴可激发经络之气,疏风散寒,改善风邪入侵所致的不通之痛;刺激气海穴和关元穴则可调理胞宫、冲任,温中补阳,缓解不荣之痛。张周良等[6]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于月经前3d针刺三阴交、血海,经期针刺次髎、承山等穴位后,患者全血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原发性痛经的疼痛症状也得到缓解。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VAS评分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治疗组术后24、48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提示TEAS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治疗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TEAS对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程度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效果明显,且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参考文献

[1]吴海波.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分析与护理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438-440.

[2]邓晓云,伍春兰,温美珍,等.配乐康复操治疗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康复指导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144-146.

[3]陆金美,郭晓娟,徐守琴,等.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3):394-395.

[4]李小梅.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镇痛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11):826-829.

[5]王玲,王明山,马富国,等.经皮穴位电刺激超前镇痛对术后疼痛及吗啡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9,15(3):181-182.

上一篇:污水污物下一篇:现代机械制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