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景观规划

2024-05-07

环境景观规划(精选十篇)

环境景观规划 篇1

关键词:住区,空间领域,环境景观

0 前言

居住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居住区受到社会制度、科学技术、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日趋开放,创造宜居城市,改善人居环境,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居住区及景观环境的品质,对生活期望值明显提高,环境景观在我国现代住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居住区的组织构成

作为城市用地的组成部分,从空间上来说,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一个层次或节点,由基本的物质与精神要素构成,物质是精神的载体,精神则是物质的内涵,具有精神境界的高品位居住环境是造就人们优良品格与素质的重要场所。住区的规划设计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并运用各构成要素,以此精心塑造各项用地的空间环境。

随着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直接涉及居住区的规模标准,主要与居住人口规模、建筑气候区划,以及规划所确定的住宅层数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我国所在地区选用住宅层数越高,在同等的人口规模下,其用地规模越小。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1993) 2002年3月版按不同的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及“居住组团”三级,在满足相应的配套设施的情况下,合理的确定住区的规模。同时,由于地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人们增添了不定性和多样性,居住区的规划必须要以造就多元化组织结构和布局去应对市场的多种需要。

1.1 强调住区整体环境的主题化与均好性

在现行市场需求的引导下,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借鉴生态学、心理学、园林学等多种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充实住区的文化内涵,在设计方面对于景观环境均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由此充实住区的文化内涵,营造出多种主题性强的住区,同时要求规划从整体到局部以致细节都贯穿同一个主题,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规划组织结构的框架里表现出多个景观亮点,使每户都能享有良好的室外环境和景观视野,以环境资源共享的均好性体现住区的高品位和人文关怀。

1.2 小型化的住区与私密性

小型化住区作为城市空间的基本构成元素,在功能与形象上均是城市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住区往往反映出空间的连续性与多样性,对于小型住区而言,是居民日常生活最接近的户外空间,也是居住室内空间的延伸,人们在营造住区大空间的同时,看好院落式、街坊式的邻里空间,它们尺度宜人、内静外动,使人感受到亲切祥和的氛围,因而将住区半公共空间引向了小型化私密化。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而言,小型化住区作为一个城市空间单元,不仅体现空间的渗透性原则,形成明确的城市界面,而更应该创造出积极的生活环境场所,即塑造完美的空间领域;对于小型化住区布局应采用相对集中的形式,如果住区外部缺乏特殊的景观资源,无论从空间的营造亦或空间利用的角度,住区内外可形成相互渗透的中心庭院,共同构筑相对集中的户外场所、空间的适度划分,不仅赋予户外场所以良好的尺度,同时兼顾了城市空间的可达性;另一方面,空间层次反映了小型化住区所形成的外部空间领域内不同尺度的场所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类似我国传统园林中的“小中见大”的空间设计手法,通过小品、植物、水体等人工与自然要素的相互穿插构成丰富的层次体系。

2 空间环境的协调

从宏观上整体的来看建筑或整个住区的规划,将住区视作是室内外各类空间环境的综合体,并把住区环境要素加以综合,形成整体的具有内涵的居住环境。

2.1 协调中创造特色

利用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结合住区布局,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将人工环境融于自然,融于周边环境,融于地域文化特色,并在融溶的协调中,利用地理自然环境和地方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创造住区的特色,使住区具有特殊的文化品位,给人以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2.2 从整体中突出中心

从空间的领域关系来看,由私有空间到共享空间,连续的空间使人的活动连续,中间的过渡空间可有不同层次设置,在这有序的整体空间内,共享空间是人们聚集的活动空间,集中地展现住区的风貌特色。处理的手法一般是用次空间衬托主空间,使住区适应现代的立体化城市空间。

在住区设计过程中,为了实现住宅空间组合的优化,将建筑空间和景观环境整合考虑,力求达到人性化、多样化、经济化的目标。人性化体现了设计对审美主体“人”的尊重,多样化体现了对审美客体“物”的尊重,经济化体现了实现可能性,对可行性的考虑。

3 环境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住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建筑空间和景观环境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需要两者自始至终默契配合,相互妥协。在我国传统的方法往往是把景观放在建筑专业的从属位置,这样,势必导致两者脱节。建筑和景观在一定前提下,均可以成为主导。这意味着,两者都有可能为了保证对方的主导地位而作出必要的妥协;也就是说景观设计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人的生理和审美需求,才能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

首先,在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下,保证居住环境基本卫生健康,适应环境,同时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对于居住区景观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其次,提高绿化率和绿化质量,充分发挥绿化的环保功能,绿化与住区环境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利生活、美化环境,是环境景观的保护神。

4 结语

09环境环境规划与管理 篇2

答:法律依据:《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07年4月11日发布;该办法将不仅将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具体化,而且增加了企业信息公开的内容。

企业信息公开的内容:①根据政府要求公开的信息;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对周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情况/资源能源利用情况/②企业自愿公开的信息:清洁生产工艺情况/环境管理体系/企业环境绩效/企业环境战略/获得的环境保护荣誉。(具体内容在92页)

环境信息公开的意义和作用:

意义:①从管理学角度看,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质是要解决政府、企业、公众之间在环境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环境信息公开不仅本身是一种新环境管理手段,也是其他环境管理手段能够有效制定和执行的信息基础。②从广义上理解,环境信息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是政府、企业和公众实施环境行为选择和行动的重要信息基础。缺乏客观、充分、有效的环境信息,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行为就可能是盲目、无效,甚至是有害的。③环境信息公开对于协同和控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企业和公众行为意义也重大。(91页)

作用: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它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督促企业和政府的环境保护。

对政府:是义务;

对企业:是遵纪守法的表现;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

对公众:参与(监督)环境管理的前提,行驶公民知情权和发言权的平台。(具体内容在93页)

2.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和人的环境行为。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这三种管理对象有哪些具体内容?分别具有哪些特点?请列表简要回答。2008年5月1日起执行如下规定:所有的超市不能向消费者免费提供塑料方便袋,试

共 7 页 第 1 页

3.《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3年10月)中规定:避免各种废电池随生活垃圾进入焚烧装置和垃圾堆肥装置;禁止废电池焚烧处理;基于我国废电池分类收集还未广泛有效开展这一情况和当前经济技术水平,国家不鼓励集中回收达到无汞和低汞要求的废一次电池。于是在报纸、电台、电视等宣传资料上就可以见到这样的宣传内容:今后市民的废一次电池不需要集中收集回收了,可以随生活垃圾一起丢弃并处理。而长期以来公众都已经接受的主流思想是:废电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巨大,须要集中收集和分类收集。现在人们都已经陷入了不知道怎样做才是科学的迷惑之中了。请运用有关固体废弃物环境管理的方面的知识,告诉公众现在科学的做法是怎样?为什么?如果要对上述关于废一次电池处置的宣传进行修订,你认为更合理的宣传是怎

样的?(15分)

答:基于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回收技术与文化水平的局限性,国家规定不集中回收一次性废电池,从固体废弃物环境管理方面的知识而言,现在的科学做法是:①从政府管理:国家应立法明确对电池回收的详尽细则以及奖罚规定,推广法规法则,让公众明确了解废电池的回收内容。(因为法律的不明确是造成实施不到位的主要矛盾)电池生产厂家适当征收环境治理税,在政策法规、科技创新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制定明确法规,禁止将废旧电池(除一次性)随意丢入生活垃圾中,对积极参与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科研单位和企业等给予资金倾斜,确保投资者资本的增值和处理单位产品的优先推广。(这样电池的回收才有动力)②从企业管理:生产企业要生产低毒低害的电池,明确标示电池的组成以及是否要回收,也要建立回收处理废旧电池的系统,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实现废物再资源化。(这样既能减少污染,也可资源回收再用,减少成本)③从公众管理:不买非正规厂家生产的电池,买低汞或无汞的电池,自觉形成电池回收的习惯,在社区、学校等地方建立废电池回收站,加快废旧电池回收箱、回收桶的设置(目前个人还很难对废旧电池进行合理、无污染的处理。卖给一般的废品回收站是非常危险的,其结果一般是被简单解体后将其中的锌皮、碳棒取走后直接投入垃圾中。其危害程度和直接扔在垃圾堆中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于废一次电池处置的宣传进行修订,我认为更合理的宣传是

①制作宣传手册,只对不同消费群体制作不同的宣传手册,让人们直观的掌握有关废旧电池回收的知识

②拍摄有关于废旧一次性电池的公益宣传短片,可在电视台播放

③在公交车、地铁站等公众地方播放公益广告宣传短片

④制作供中小学校使用的有关于电池回收的教材资料

⑤进行多次电池回收的活动,让民众了解电池回收的内容与方式

⑥举行公益讲座,义务为公众讲解一次性废电池的处置知识

⑦利用媒体、微博等途径让公众了解一次性废旧电池的处置现状,引导公众的行动

4.目前我国环境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企业是首要的管理对象。可以说,中国目前的环境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企业污染的,请问政府对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哪些?请分点简要分析。(15分)(199-201页)

答、⑴、对企业发展建设过程的环境管理;

立项阶段:环境影响评价;

生产工艺和流程设计阶段:具体过程措施和设施,环境保护设施设计;

施工阶段: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施工现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验收施工阶段:验收环保设施的完成情况,是否与主体过程三同时;

生产经营阶段:污染物排放、污染收费、环境突发事件;

因各种原因关闭、搬迁、转产时:风险评估;

⑵、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

管理核心是对企业各种物质资源利用和消耗、生产工艺的清洁化、废弃物产生和排放三个环节的环境管理

管理制度是依靠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限期治理、排污许可证、目标责任制度

⑶、对企业其它环境行为的管理。

如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企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企业环境绩效、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企

业环境责任、企业环境安全、企业循环经济、企业绿色营销等

5.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具有长效激励作用,在近几年中国政府正着手构建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如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环境和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等,试就其中某项经济政策,谈谈你对该政策工作执行的难点和重点?(15分)

答、绿色信贷:

难点:(1)认识问题、制度问题和人才问题制约了绿色信贷的开展。

(2)推广绿色信贷的信息沟通和有效执行机制有待完善。

(3)现有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滞后,银行执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4)缺少对商业银行推进绿色信贷的激励约束机制。

(5)企业环保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银行缺少环保信息渠道。

(6)协调联动机制未建立,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7)银行间落实力度不均衡,自身能力不足。

重点:完善绿色信贷实施机制:

①加大立法、完善相关政策。及时修改有关的金融业法律,使“循环经济、环境保护”成为金融业法律的重要立法目的。加强对银行的信贷指导,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企业环境违法管理办法、细化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和污染行业信贷指南,划分企业环境违法和环境风险等级。此外,可以建立一个外部压力机制,把绿色信贷上升为一种硬性制度安排,分配一定的绿色信贷指标给各商业银行,从制度上要求银行必须按一定比例完成绿色信贷指标。

②建立绿色信贷实施效果评价评估系统。绿色信贷实施效果评价评估是建立绿色信贷政策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银监会、人民银行和环保监管部门应该相互合作,尽快建立绿色信贷政策实施效果评估评价系统,对绿色信贷的实施情况、效果做一个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和总结。通过回顾分析和预测评价,总结实施绿色信贷政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和环境管理工作改进建议。

③建立和完善绿色信贷激励与问责机制。政府部门要与商业银行共同努力,尽快出台和完善绿色信贷激励与严格的问责机制,追究和处罚向环境违法企业贷款的违规银行,对实施绿色信贷且成效显著的银行给予奖励政策。商业银行对环境违法企业要及时进行信贷惩罚,或提前收回贷款;对环保企业要及时提供优惠信贷,如降低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或国家实行减税政策。同时,在商业银行内部要建立健全绿色信贷问责制,从严处理相关违规人员。

④规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相关部门要加强企业环保信息征集建设,建立日常信息传输平台,逐步将企业环保审批、环保认证、环保事故等信息纳入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对企业的环保信息进行识别、监控、反馈及处置,实现环保、金融双方信息对接。环保部门、金融机构与企业也可以通过举行定期会议等形式,通报企业贷款发放、生产经营和污染控制等情况,从而使各方都能及时掌握绿色信贷的走向。

⑤加强绿色信贷业务人才的培养。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一批了解国家政策和环保领域、具备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尽快建立绿色信贷的专门制度和机构,积极同国内相关教育机构、环保部门、银监会合作,进行绿色信贷相关知识的定向培训,培养专门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同时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层、业务员环保专业知识的指导和培训,开设环境知识、相关政策分析的研修班,增强环保信息的理解力和执行力。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城市规划的应对 篇3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内容;重点

前言

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好了两者的协调统一,才能促进城市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

一、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浅析

1、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地方的政府通常都会把重心放在经济的发展上,对于环境的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较为薄弱。城市建设部门缺乏对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只注重眼前的发展,并且没有认识到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城市水污染情况严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人口和经济也在不断增长,城市中的经济发展也会带动工业的兴起,大量的工业污水排放直接影响到附近的河流、地下水的质量,从而破坏城市的水环境。

3、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不仅会带来严重的城市水污染,还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城市工业排放的大量废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在城市化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城市汽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也加剧了城市大气环境的恶化。城市建设施工也会带来大量的粉尘,这也是产生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如果有效的城市环境保护措施,城市的大气污染还将更加严重,目前,很多大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到了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地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治理和解决。

4、噪音污染。城市的发展进步也使城市生活更加繁荣,与此同时,各类噪音污染也更加严重。城市中随处都可以听到机动车的噪音还有城市各项建设的噪音等,都是普遍存在的噪音污染。特别是在一些工厂的附近,有机械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一些建筑工地中,不同频率的噪音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休息;很多商场、家庭用的电气设备如音响、电视、广播等产生的噪音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评价工作流程与内容

1、建立指标体系和环境规划目的。建立环境规划目的要注意以下几点,把区域环境性质特征和功能都应该计算在内,同时也需要把环境效益与社会和经济相结合考虑;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也需要注意很多问题,首先就要有益于环境的保护,保持环境卫生的前提下来维持经济的发展,最后也需要全面的去思人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2、评测环境规则。评测的主要项目为:一是估计所有污染量的总和,大气、废水、废渣、噪声等都作为主要因素而背包括在内;二是预判所有情况下的环境污染,就是不但要科学预测主要污染物的增长情况,还要预判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三是预判所有生态环境,城市及农业生态环境、森林草原及沙漠生态环境、珍稀濒危物种及自然保护区、古迹风景区等地点都属于各种生态环境,都需要对其情况进行预判;四是估算经济总和,就是估算破坏的资源和环境的污染所造成的损失。

3、生成和决策環境规划方案。环境规划评价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一阶段,这一阶段包括许多工作:分析环境目标和预测环境结果,工作之前需要考察地区财力、物力和管理能力的现实情况,然后在其中挑选出最适合的规划草案,之后还要采取修正、补充和调整草案等步骤,最终在选择一个最适合的规划方案。

4、管理和实行环境规划。和以上阶段进行对比之后可以知道,编制环境规划比实施环境评价规划要单一和简单,环境规划评价的实施工作需要有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并且还要依靠其他方面的力量,使规划能够顺利的进行。最后,为了定期总结和检验,需要对环境保护建立管理目标。

三、规划环评审查重点研究

1、适当的建立环评目标与指标体系。进行环评工作的最常用的技术和规划环评的最后目的都包括了用一套程序顺序:即建立环评目标——指标——标准体系。环评目标是由许多基本的目标组成的,他们分别是,环保目标的规划和提出,产业政策、资源政策、环境政策与规划法规、规划上层次和区划河流、规划区域流域、规划环境、可持续区域流域生态和保护生态功能、控制区域流域重点环境问题、达到环保管理部门要求的环保目标等。解释环保目标是环评指标的功能,可监测或可度量比较的指标表征是任何环保目标都需要有的指标。有了确定的分级指标,从而形成评价标准,所谓的评价标准为:按要求确定规划需达到的指标水平或指标值。有了确定和具体的环评目标——指标——标准体系,就可以完全的或部分的去科学的评价规划带来的生态问题,从而促进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行。

2、清晰的阐述环境现状——特点——问题。规划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务是调查和了解所在的时空空间、现实的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的现状、社会经济的现状、现在环境所有的主要问题等。以环评报告为基础确立环评目标和指标,采用监控、遥控技术、收集材料等方法获取数据属于规划所在区域的有效的环境质量现状,考察和记录所在地发生的污染环境问题、土地所有化、生态失衡、资源匮乏、海域划分问题等。对于评价区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计划和阐述,指出环评自身的评价重点和环评目标三个方面的具体方向,也能够更科学的行使规划环境对策措施。

3、判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结论的正确性。环境污染、生态、风险三方面是规划影响评价的标准。运用某种恰当的方法,不同发展情景下规划和规划替代方案实施对规划所在地区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对于规划实施可能产生重大环境风险源的风险展开评价,规划范围涉及生态脆弱区域或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因素展开评价。

四、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评价的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到两者的关系,注重联系,区分起步,合理进行统筹安排,才能实现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并实现效益做大化。

参考文献

[1]肖华山.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J].金属矿山,2012,11(12):7

[2]侯世全,邱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比较[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14,31(3):25——26

[3]徐美玲,包存宽.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剖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22

环境景观规划 篇4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文化缺失,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城市面貌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丧失特色,千城一面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中央强调“要同步保护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大自然,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建设思路意义重大。

根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的新型城镇化和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宜居环境建设的精神,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导则对景观风貌规划的框架及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范,有序的指导了福建省景观风貌规划编制的推进,对试点各地市景观风貌特色的彰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各地市稳步推进规划编制的背景下,各家规划单位针对这一领域都做出了不同的探索和研究,编制成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由于《导则》框架及内容的制定需基于普适性原则,但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各类城镇,如何在符合《导则》要求基础上,形成一套既能契合自身特点有效指导地方景观风貌塑造,又具有一定技术方法“探索”与“尝试”,乃至对《导则》的进一步完善能起到反馈作用,是我们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应该重点研究和努力的方向之一。

下面以《连城县城景观风貌专项规划》[2]为例对景观风貌规划如何塑造特色进行详细探析:

2项目概况

福建连城县城位于闽西客家大本营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脚下,地域文化鲜明,景观敏感度高,同时连城也是福建省2014年20个“三边三节点”省级重点项目所在市(县)之一,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在新的城市发展形势下,结合自有的山水资源特色,连城提出了要建设成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山水呼应、城景交融”的国际山水旅游城市的目标。

2.1认知连城

2.1.1盆地城镇。连城四周环山,西侧是平缓绵延的一道山屏,东侧是雄秀的连绵起伏的冠豸山十里画廊,中间是开阔平缓的盆地,文川河在山前蜿蜒绕城而过,属于闽西地区典型的盆地城镇特征。

2.1.2城景相依。冠豸山主峰与县城边界仅1.5公里,在山上可鸟瞰全城,在城内高层楼顶可全览十里画廊美景,属国内少有的城景相依的格局。

2.1.3周边资源丰富。伫立于县城东侧的冠豸山与武夷山一起被人并称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连城还拥有培田民居、雕版印刷、连城方言、姑田游大龙等重要的客家文化资源,被授予“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的称号。

2.1.4县城风貌是短板。近年来县城整体空间尺度控制较好,冠豸山前的局部建设也初见成效,但随着传统客家建筑的消逝,新建建筑风格表现出不确定性,总体建设风貌地域辨识度较差,特色不足。

2.2系统营造

总体系统框架形成从总体定位、主题形象、总体结构的宏观把控,到县域310平方公里大尺度望山看水的构建,再到县城自身31平方公里城市风貌的营造,最后落实到以特控区及近中期重要“三边三节点”项目为重点的特控图则(图1)。

3方法探析

在总体的系统营造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景观风貌规划的特色塑造中可重点强调以下四个方法的运用。

3.1强调关键问题的重点解答。坚持目标和问题的双重导向,针对连城景观风貌最关键的眺望体系、高度控制、建筑风貌、文化挖掘四大问题,提出符合连城县情的解答。

3.1.1“城景相依”格局下的眺望体系探索。基于连城县城与冠豸山城景相依的特征,以“构建城景交融的国际山水旅游城市”为目标导向,围绕“看什么?在哪看?怎么看?”,构建一套完整的连城城景交融的眺望体系。规划通过“观景点+观景线+观景面”多样化的观景视点体系,以及“借景入街+大疏大密+高度借景”的多元眺望手法,为市民提供更多可舒服驻足欣赏冠豸山的场所。

3.1.2“重点受控,适度发展”思路下的建筑高度指引。在城市高度指引上,规划提出从以往机场净空影响下的“能建多高”,到“需要建多高”的思路转变,通过高度分区控制和具体高层、低层分布指引,引导城市建筑高度在绿心以东重点受控,绿心以西适度发展,新城莲北大道高层集中设置。

3.1.3“闽西客家”地域背景下的建筑风貌特色研究。从县城风貌是短板的问题导向出发,重点研究在客家迁徙文化影响下,连城传统民居在色彩上传承了北方四合院青砖灰瓦的灰调子,形制上也保留了四合院的中轴对称布局。因此规划提出,城市色彩上以淡雅明快的“雅灰”作为连城总基调,特控区推荐“传统与现代结合,以灰白为主导色,棕褐为辅调色,具有连城地方风格的现代中式建筑”,以彰显连城的闽西客家地域特色。

3.1.4“城市文化灵性缺失”下的主题节点策划。根据城区内部空间特质,在文川河沿岸策划老城记忆、山城对话、耕读传家三个主题节点,赋予连城记忆以文化点睛式的主题内涵提升。

3.2强调对标的优秀案例借鉴。选择贴合连城特点的国内外优秀对标城市案例,针对性地提出适合连城的景观风貌规划理念与景观营造手法。

规划紧扣连城“城景相依”、“盆地城镇”的特点,选择瑞士因特拉肯、桂林阳朔两个案例。因特拉肯与其背后的阿尔卑斯少女峰,和连城有着相似的城景相依格局,桂林阳朔与其四周林立的山丘则形成较好的城景交融格局。本次规划分别从借景手法、第五立面、城市高度、天际线、山前空间、水岸空间等方面进行学习和运用。

3.3强调直观的空间模型校核。连城小县城的尺度规模特点,适合通过城市设计及空间模型的运用,对城市高度、眺望视廊等特控图则的控制指引进行科学合理的校核(图2)。

规划选取四大特控片区进行示范性城市设计,并在空间模型基础上,对风貌规划与之相关的三边三节点空间、眺望视廊、高度控制、天际线塑造等内容进行反馈,形成相对科学合理和更具可操作性的指引要点,并在特控图则中引予以落实。

3.4强调更高站位的规划反馈。弥补总规层面未能深入的研究,注重从总体风貌营造的更高站位,对相关规划提出反馈。

规划定位上,建议将原先的“闽西重要交通枢纽,旅游度假城市”,优化为“福建旅游枢纽门户,具有国际潜力的旅游休闲城市”,强调其旅游枢纽的地位和级别;总体布局上,建议新增中央公园南段,在总体空间格局上打通南北绿廊;规划路网上,在外围形成环状放射路网,最大限度保留老城空间肌理的完整性;建筑高度上,建议除已建或已批待建的小高层项目外,调整原控规中绿心局部地块限高,形成中部以低层为主,外围以多层为主的总格局。

4实施效果

4.1规划理念及手法在当地取得共识。规划提出的“重点受控,适度发展”的高度指引、“老城记忆节点”的策划,“借景入街”“大疏大密”等眺望手法的引入,已经在城市管理者及公众中形成良好的影响。当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有所提升,对冠豸山前的寸土寸金,也取得了从“能建多高”到“需要建多高”的共识,这对连城打造“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休闲浪漫小城”具有深远的意义。

4.2规划设计成果在下一层次规划设计中得到深化。在该规划指导下,县城景观风貌相关的规划与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如《连城西城文教卫生综合服务区意向设计》、《连城县高速出口至江林大道路段道路景观整合提升规划》等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已与本成果进行对接,《老城记忆节点前期策划》正在积极推进中,高速出口至江林大道道路景观工程已完成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

5结语

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在福建省铺开刚两年多,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希望本文能为这方面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希望连城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强化一山一水一城一客的特质,向着“宜居宜游、城景交融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休闲浪漫小城”努力,日趋美丽!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Z].2013.

环境景观规划 篇5

环发[2009]96号

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

2009年8月17日,国务院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以下简称《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为深入学习贯彻《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全面深刻认识《条例》的重要意义

《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环境立法的重大进展,标志着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进入了新阶段。《条例》要求将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整体影响作为规划环评的着力点,有利于从决策源头防止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环境问题,是“预防为主”环境保护方针的重要抓手。《条例》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筹作为推进规划环评的关键点,有利于在机制体制层面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重要举措。《条例》将人群健康和长远环境影响作为推进规划环评的出发点,有利于更好地从源头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

各级环保部门要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内涵,将思想认识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高度上来,准确把握规划环评在新形势下的历史任务,充分发挥规划环评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集中做好《条例》的宣贯工作

各级环保部门要在《条例》正式实施前后的一段时期内,集中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坚持全面普及与重点落实相结合,既要全面宣传《条例》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程序要求、法律责任等,又要重点完善贯彻《条例》的机制、能力、技术等相关工作。坚持近期集中宣传和远期完善机制相结合,既要抓好近期的集中宣传普及,在提高社会各部门和公众认识上下功夫,又要做好制度配套,在理顺管理程序、落实长效机制方面下功夫。坚持中央指导与地方推进相结合,既要按照统一部署加强对《条例》的宣传贯彻,又要充分发挥各级环保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条例》的贯彻落实。

我部将分阶段组织《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2009年8月到9月底,通过访谈、新闻发布等方式集中宣传。2009年10月到11月底,通过举办座谈会、培训班等具体措施和出台相关管理文件,进一步深化认识。2009年12月到2010年12月,通过修订配套实施细则、加强能力建设和加大重点领域管理力度等手段,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各级环保部门应根据上述工作安排,周密部署、层层落实,紧密结合各地管理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条例》各项规定,从“完善机制、规范程序、严格管理、总结经验”等方面加强规划环评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一是建立规划环评齐抓共管机制。积极推动建立与发改、规划、国土、交通、水利等部门的联动机制,推进规划环评早期介入、与规划编制互动。探索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机制,有重点地选取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管理较成熟的领域,与有关部门联合推动开展跟踪评价试点,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十二五”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指导。

二是进一步规范规划环评管理程序。各级环保部门应当对照《条例》规定,抓紧梳理现有规划环评管理的相关规定,进一步修订和细化评价、审查、跟踪评价等具体要求,切实担负起召集审查小组对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的职责。审查小组是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唯一法定审查主体,其提出的审查意见应作为规划环评报告书修改完善和规划优化调整的依据。各级环保部门应依据审查意见对规划环评报告书的修改进行把关。

三是进一步细化需要进行环评的规划具体目录。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环保总局印发了《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和《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环发〔2004〕98号,以下简称《范围》)。各级环保部门应严格落实《范围》要求,推进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根据《范围》,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编制工作实际,确定需要开展环评的具体规划目录。

四是完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按照《条例》规定,将规划环评结论作为规划所包含建设项目环评的重要依据,建立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不予受理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经批准的规划在实施范围、适用期限、规模、结构和布局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者修订的,应当重新或者补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开展环评的,不予受理其规划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经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其包含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可以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予以适当简化,简化的具体内容以及需要进一步深入评价的内容都应在审查意见中明确。

五是大力推进重点领域规划环评。切实加强区域、流域、海域规划环评,把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长期性环境影响作为评价的关键点。努力提高城市规划环评质量,把规划环评早期介入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建设规划编制,实现与规划的全过程互动作为切入点。不断强化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环评的实效性,把保障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作为落脚点。认真做好交通及重要基础设施规划环评,把协调好规划布局与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关系作为着力点。严格规范各类开发区及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把园区布局、产业结构和重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环境合理性作为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对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将区域产业规划环评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高耗能项目环评文件的前提,避免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引发新的区域性环境问题。

六是进一步做好公众参与工作。规划环评中的公众参与要充分考虑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特点,对于政策性、宏观性较强的规划,应更加关注规划涉及的有关部门、专家等专业意见;对于内容较为具体的开发建设规划,还应关注直接环境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相关理由的说明应作为审查意见的重要内容。

四、下一阶段相关工作要求

(一)各级环保部门应在《条例》正式实施前后,利用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渠道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条例》。通过举办学习班、研讨班、座谈、讲座等多种形式,在本系统内掀起学习《条例》的热潮。

(二)2009年10月1日前,各级环保部门应抓紧梳理需要进一步修订和组织制定的规划环评管理配套规定,积极做好有关修订和制定工作。

(三)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十一五”期间规划环评实践经验和“十二五”各类规划的编制实际,主动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细化《范围》,确定“十二五”期间开展环评的具体规划目录。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及时总结本辖区关于《范围》的执行情况,将有关总结和意见建议于2010年5月31日前报我部,作为依法修订《范围》的重要参考。

(四)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在2009年10月31日前,将辖区内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开展情况报我部。

(五)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在2009年12月31日前,将贯彻学习《条例》的阶段性总结报我部。

二○○九年九月二日

中国环境与规划(四) 篇6

这是一个大胆的做法。但是,如果你是有心的读者会了解我们的苦心。如果环境保护及规划上诸多问题再不引起中国官员的重视,我们相信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的后代会为我们目前的一些建设付出沉重的代价。

——美国龙安集团行政总裁饶及人

另外一个关键概念是污染防治。通常,污染防治比污染治理要更加快速、经济,并且也更加切合可持续性环境管理的概念。规划面临的挑战是提前识别特定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制定在没有牺牲开发利益的前提下,将这种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的战略。

污染防治与资源保护结合的结果是绿色建筑或绿色设施运动的快速兴起。这意味着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将融合尖端的污染控制技术和所有适用的水和能源节约措施。这包括审查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保证不放过任何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和节约成本的长期投资,其方式可能是在项目中使用现代无污染加热技术、提供足够的循环设施、确保项目场地有足够的开放空间或是保护独特的环境特征,如河流或湿地。

这些措施一般都会增加项目的初始开发成本。但是,要知道这是一个理想的、经济和实用的商业思路。毫无疑问,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回收用于发展可持续性环境技术和建筑的额外费用。这是因为运营成本、水耗、燃料消耗和环境治理费用都减少了。而且当地取得了更有吸引力的发展,这样的发展保证了更高的收入或产生更多社会效益。所以,中国规划行业的关键角色将是证明可持续性发展的短期和长期成本,并确保这些成本得以认可并以这种理念用于指导发展规划。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些实践的价值。它的决策体现了这一点,如它所承诺的“绿色奥运”。如果中国的规划行业致力于绿色建筑和其规范的绿色开发,那么仅凭这一点,它就可以为中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最后,由于中国的城市正在向外发展和扩张,所以在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规划者肩负着重任。他们必须运用土地和城市规划技能,成为人口密度和地区连接的监督者,并确保当中国用日益增长的财富创造更富吸引力的城市生活方式时,城市和郊区的新增长模式应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相适应。

中国正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各个城市和省份都在考虑整体范围的新发展。每个发展规划都涉及到至少30万个新居民。当我们考虑到这些发展的规模、中国传统城市的转变和中国大地上四处分布的工业园区时,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正在建设一个全新的城市面貌。这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城市化。如果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城市的情形,那么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中国的城市化。

中国一向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城市人口密度。以北京市为例,1990年北京市的人口密度是纽约市的5倍。在过去的15年中,北京、上海和其他中国大城市正在以新楼代替象征着贫困的旧屋、并且正在降低传统城市核心区的人口密度。中国也正在将—直以来集中在其中心城市的经济活动分散开来。中国的一些新发展十分微妙、很有吸引力。但是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模式呢?如果中国的城市希望在未来拥有环境的可持续性,那么又有哪些规划问题必须面对呢?

一个关键基准是社区的人口密度:对于人口密度太低的社区,是否除了汽车以外,就没有其他有效的交通工具?以美国和欧洲的经验来看,临界值是每公顷约有18户,这也是轻轨运输线运行要求的最低密度。当然,人口密度低于此值的社区可使用公共汽车。但是,如果人口密度过低,人们过多使用私家车,道路就很容易拥挤,公共汽车服务的效率就会降低,而且由于通行速度太慢,汽车并不是理想的交通工具。因此,在人口密度较低的社区,公共汽车并不能替代私家车,而是成了没有私家车或不能开车的人的交通工具(如儿童、老人或买不起汽车的人)。因此,工作地点的位置十分关键。如果在工作地点和居住地之间没有理想的交通连接方式,那么低人口密度社区很快就会成为问题。理想状态为,工作地点十分集中,大部分潜在工人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自行车即可到达工作地点。若非如此,则应提供直接的交通连接方式。低人口密度社区和分散的工作地点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不得不依赖汽车。

因此,规划应能享受郊区分散的益处,并保持可行的城市社区交通网络。这必须包括三个层次的空间整合,即当地、城市和地区的整合。它要求同时考虑与三者有关的居民社区,以及与三者有关的工作地点。它还必须包括最精致、最有创新性的设计。这样城市居民才会拥有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社区。

同样,在考虑人口密度方面,规划者必须记住,一个地区的人口越分散,平均每个家族承担的基础设施和环境资源的费用就越高,而这些费用是用于管理现代城市生活和满足现代环境标准的必不可少的支出。换种说法,就是人口密度减小一半,那么就只剩下半数的家庭来支付供水和污水的基础设施、供养当地政府、支付养路费和垃圾处理费。有时,一些地区的人口过于分散,其支付现代城市生活费用的能力就有限。这时,只能从人口集中的其他地区吸收资金,作为外部政府巨额补贴补偿分散地區的费用。

因此,人口密度决策将会决定中国是否能拥有一个能把环境费用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的城市格局,以及中国是否能避免成为车轮上的国家。必须强调的是,如果在未来30年内,中国城市人口以预计的速度增长,那么中国城市区域和郊区边缘的扩展将不可避免。30年后,中国城市地区的面积将是现在的3至5倍。但是,这些城市是否都是按可持续性发展来规划,并因设计、规划的创新而使城市具有吸引力呢?即在保持足够的人口密度和地区连接(运输系统)的同时所带来的费用也在可承受范围内,并且运输系统使居民可以更有选择性和可持续性地使用汽车。或是30年后,汽车的诱惑和对新的城市空间的需求创造了一种自由的郊区边缘发展模式,于是地区发展不再有可持续性,每天路上都塞着4亿辆汽车,堵车和污染随处可见。

接下来的20到30年内,中国将成为一个富有的、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中国将把它创造的第一代财富投入到邓小平说过的“光荣致富”的事业中去。但是,如果财富的积累伴随着环境损失相同速度的积累,中国是不会保持富裕的。如果中国要应对可持续性的挑战,按照环境需要和限制进行和谐的经济发展,那么中国就必须变被动的环境战略为主动的环境战略,从一维的环境解决方案转换为多维的环境解决方案,并且专注于决定中国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汽车的未来、未来城市发展的人口密度。

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篇7

近年来, 全国各地的居住小区以勃勃生机向前发展, 人民居住水平显著提高, 居住的意识形态也在发生变化, 其中主要体现在居住者越来越强烈的认识到居住环境的重要性。然而, 由于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才刚刚起步, 我国的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例如建筑与环境设计缺乏整体性、户外环境缺乏人情味、以及外部环境设计缺乏对生态与自然环境的高度重视等等。

本文, 试从景观环境形象、大众行为心理、环境生态绿化三个方面入手, 浅析居住区应如何创造高质量的景观环境, 并兼顾其人性化的创造。

二、景观环境形象设计思考

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就兼有城市广场景观、商业区景观和城市公园景观这三方面的功能与特性, 形成自己独特的特征。这一面向小区内大众群体的景观环境, 除具有景观、使用、绿化这三要素外, 在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景观环境中的人类行为学, 应当更多体现对人的需要及对人性的关注。

在一个设计中, 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 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个建筑作品强调功能很多人都可以理解, 而对景观设计却常常忽略它的功能。目前, 许多居住区环境设计较少重视人的需求, 设计师为了满足绿化率要求, 道路、停车场的用地尽可能的少, 抠出来的用地作为绿地。绿地似乎是有了, 但缺少了老年人休息养神的地方, 没有慢跑道和运动场, 儿童没有玩具、砂坑, 找不到各自停留的场所。

三、大众行为心理分析

随着文明的进步, 人从大自然中走出, 建立起村落、城镇直至大城市, 离自然越来越远。但是, 人类对大自然的渴望与向往却自始至终没有停止过。生态环境的恶化、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大、文化与文明的进步、物质的富裕、健康意识的提高等等, 更促进了人们对自然、对绿色的向往。

我们探讨一下景观环境设计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对上班一族, 早晨行色匆匆去上班, 晚上回家, 大尺度的广场喷泉没有太多意义。倒是短捷的交通流线, 和城市道路方便的连接, 让他们体会到家所特有的温馨。真正使用小区设施的是老人和儿童, 因为他们在小区里生活的时间最长, 是否能够满足老人和儿童的行为的需要, 就成为小区环境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

建筑师的成果最终会表现为一定的形式, 这形式应当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个是美学的含义, 一个是生活的含义, 而这两方面都应以合理的方式服务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只有从空间从居住者的生活从他们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出发来设计, 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兼顾人性化的高质量景观环境。

四、环境生态绿化

居住区的绿化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绿化设计更充满对人的关怀, 更有人情味, 就必须要明白使用者对绿地的需求是什么。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首先, 居民在到达绿地进行活动的交通过程中应是安全的。小区的交通设计努力做到人车分流, 活动场所尽可能分散布置, 提高居民的易达性, 减少交通距离, 也有利于提高交通安全。

人的舒适需求。各种活动空间和活动设施的尺度应符合环境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这直接体现对人的关怀。空间应满足居民进行公共活动、私密活动及半私密活动的不同要求。卫生条件的好坏, 也影响着人的心情与舒适度。在卫生条件好的环境下, 人会更加舒心、愉悦。所以绿地规划设计中, 卫生设施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人的交往需求。人的社会性质, 决定了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而绿地景观, 无疑是人类实现交往的理想场所之一。比如公园凉厅、棋版活动室、阅报栏、信息牌等, 为公共活动交往、人与信息之间的交往提供开敞空间。

五、结论

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所包含的因素还有许多, 做出高品质的人性化居住环境, 对设计师还有很多很广的要求:历史的修养、艺术修养、文化背景的把握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设计置于文脉中。在当前多元时代尽管形式的可能性多种多样, 但要打动人, 仍需以人的感觉规律为标准。对人、社会和文化的理解, 可以使设计师正确、全面分析建筑项目, 使创作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和目标。

摘要:随着全国各地居民区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的居住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也成为居住区整体规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在坚持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在人为本的前提下, 从景观环境形象、大众行为心理和环境生态绿化三个方面浅谈居住区应如何创造高质量的人性化的景观环境。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绿化,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9月。

[2]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年5月。

[3]武勇、刘青:《居住区规划》,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

[4]林其标、林燕:《住宅人居环境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年4月。

环境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篇8

1 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概述

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工作起步晚, 发展慢, 在环境评价项目上的实施很少, 而且不具备成熟技术和方法, 属于起步的初级阶段。

1.1 环境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定义

一般来说, 规划环境影响可以分成环境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与非环境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环境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也就是某个区域内的环境, 在受到重大破坏后, 对区域进行规划规划, 对实施规划中有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做出分析、预测与评价, 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 使环境受到的不良影响降低, 通过跟踪监测对方法进行评价[2]。

环境破坏型规划包括地震、洪水和海啸等, 经过人类长期的生活和生产, 建立良好环境后, 环境被破坏后开展的规划, 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这就是环境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而非环境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指环境在良好状态下, 对区域环境进行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我国现阶段大多数的规划环境影响都属于这一种[3]。

环境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与非环境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区别是出发点不同。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是为了在规划区域内保护好受破坏环境, 恢复被破坏环境, 对地震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破坏进行规划躲避。非环境破坏型的规划环境影响是为了保护区域环境不被破坏, 这两种评价区别通过表1详细分析。

2 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自然灾害会造成生活与财产损失, 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巨大破坏, 破坏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损失的程度包括受灾面积和人口;造成的社会影响包括了社会心理的影响与民族文化的影响, 自然灾害之后会发生各种疫病, 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的经济影响包括经济损失, 影响经济的增长, 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和冲击;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辐射安全影响、地质灾害风险、水源环境风险及工业重新布局等不良影响;废物安全处理和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2.1 范围大, 条件十分复杂

我国环境被破坏的范围非常大, 使规划范围出现广泛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并不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所说的地域地理属性, 而是以人为边界, 造成的边界不确定。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要按照环境被破坏区域的范围确定, 很有可能包括了地理属性与多处已有管理边界, 由自然原因产生的边界, 导致评价范围出现不确定性[4]。

环境被破坏了, 导致评价范围的周边环境变的十分复杂, 而原有的良好环境发生重大改变, 已测和与已收集资料也不能反映出环境被破坏后的情况。环境被破坏是由于多种环境问题引发的, 有些问题还没有及时发现, 例如:地质灾害的一些隐患点, 很容易出现二次污染情况。

2.2 任务繁重, 时间紧迫

环境被破坏的区域有着繁重的规划任务, 而且时间很紧迫。环境被破坏的区域人类生产与生活都受到了巨大破坏, 要及时重建, 恢复生产和生活, 就要通过规划的手段, 使环境得到恢复与保护。通过选址、布局和选择合理规模进行重建和恢复, 同时, 还要防止灾害对人类规划区域造成的二次伤害, 一定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5]。

2.3 资料很难收集, 衍生出多种社会环境问题

环境被破坏之后, 会衍生出大量新的社会环境问题, 以前收集的资料基本不能反映出当前环境被破坏后的实际情况, 资料都是环境被破坏前收集的, 还包括一些环境被破坏后通过应急监测收集到的, 在环境被破坏后取得的资料收集十分稀少, 收集很难实现。

环境被破坏后衍生出多种环境新问题, 例如:地震后造成的区域生态环境被破坏, 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存在多处地质灾害的隐患位置, 一些有毒和有害物质泄漏, 污染了土壤与地下水, 地震中亲人遇难造成的巨大精神创伤等问题。

在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 要做好环境破坏前与应急监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同时, 要加强环境破坏后的资料收集, 对生态承载力进行有效评估, 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评估, 对地震灾害的损失也要做出有效评估, 而这些评估都要通过资料来完成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破坏型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简单的阐述, 对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内容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环境破坏型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 研究对我国规划环境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对环境规划进行综合的评价, 对实施后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郝晶.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分析[J].2014, (03) :36.

[2]冯春涛.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 20 (6) :416-417.

[3]卞晓燕, 李波.关于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2) :80-82.

[4]李渊, 鲁成树, 王娟.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3 (6) :576-579.

风电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浅谈 篇9

风能的储量十分巨大, 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 其中2.00×107MW是可被利用的[1]。近年来,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 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2]。从现有的开发技术和经济性看, 风能开发具有一定的优势, 随着风电机组生产进程加快, 风电机组的价格将进一步降低, 风电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

风电场是指在同一场地上安装几十甚至上百台大型风力发电机组, 并联在一起, 由计算机控制运行共同向电网供电的风能利用方式[3]。

风电场的建设给人们在生活、生产上提供了良好的清洁能源, 同时, 由于工程建设对周边的环境和景观造成了一定影响, 因此, 进行风电场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很有必要。

2 风电场的选址

风电场的选址在拥有丰富风能资源且主导风向较明显的区域, 这些地域常处于开阔的自然景观地带, 如草原、山地、海洋等[1], 有些风电场还位于森林公园或风景名胜区内, 其本身就蕴藏着大量可挖掘的景观潜力。建设风电场时, 通过对现有自然环境和景观的保护、利用及塑造, 可以大大美化周围环境, 使风电场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风电场选址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风能资源、地质地貌、气象水文条件以及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等, 应进行风能资源和生态适宜性分析, 应避让鸟类迁徙通道, 使风电场在满足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同时, 满足上位规划要求, 避免或减少对敏感区域的影响, 给人们提供一个新型的旅游景观, 发挥环境效益, 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3 风电场布局

风电场布局时应以“最小破坏、最低影响、最大保护、适度开发”为原则。从“点、线、面”各方面综合考虑, 以每个风机、集成线路塔、升压站为“点”, 以串联场地的集电线路和道路为“线”, 以整个场区为“面”。一个个风机的叶片在风中随风舞动, 一串串的风机营造出在宽广的地平线和飘满迷人的云朵中串起的如织的美景, 带给游人无尽的梦幻与想象[1]。

布局时, 风机、集电线路塔、升压站应尽量减少占地, 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地埋式集电线路施工时应控制施工作业带, 施工完后应覆土绿化;风电场道路应本着“永临结合”原则, 应尽量利用原有道路, 减少新建道路, 控制道路宽度[4];道路布设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 可以设计成优美的曲线。整个风电场场区布局时在满足功能和避让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以及居民集中区的前提下, 应考虑布局的均衡性、协调性、整体性等。

4 建设和运营阶段

4.1 风机、安装场地、箱变

风机机组选型时应选择大叶轮发电效率高、噪音低、电磁辐射小的机型。机位选点时应远离居民点, 减少噪声、电磁辐射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风机安装场地应尽量减少占地, 少破坏植被, 应避免高填深挖, 应做好截排水和挡护工程, 保护好可再利用的植被和表土, 尤其是青藏高原冻融侵蚀区的高山、高寒草甸区, 草原区宜采取草皮剥离移植保护措施。

风机安装场地景观设计时应以近自然设计为理念, 使风电场景观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同时, 应体现综合利用、生态环保的理念, 如利用工程开挖的废弃石块、表土和现有植被进行造景, 打造通幽小径、花境、石桌凳、景观置石、格宾石笼挡墙等 (图1~5) 。亦可将风机安装场地打造成场区的观景平台 (图6) , 布置生态停车位, 机位周围栽植花灌木。

对于地形高差较大的风电场, 在地势较高且观景较好的风机安装场地的一侧布设出挑式观景眺望台 (图7) , 游客可以在此尽览整个风电场的恢弘气势、周围的大好河山、随风起舞的风车、风电场与蓝天碧野交相辉映的美景。

箱式变电器在满足自身功能要求的同时, 可采用防腐木木格栅进行遮挡, 在木格栅四周种植三角梅、冬青、爬山虎等绿篱或攀岩植物, 亦或采用彩绘的隔板将其遮挡, 既有利于屏蔽其电磁辐射和噪声, 又给风机安装场地增添了一些景致 (图8) 。

4.2 升压站

在风电场运行期, 升压站具有生产、生活以及办公的功能, 所以站内建筑物的设计可融入当地的建筑风格, 站内道路和广场材质建议采用透水砖或透水性混凝土, 站内景观还要考虑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 站内绿化要着重从景观美感出发, 还要考虑站内架空和地埋线路较多、运行安全等特点, 不宜选高大乔木, 建议绿化区以植草坪为主, 可点缀花灌木和小乔木, 站内道路周边可栽植灌木绿篱或小乔木 (图9) 。

站内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根据处理量进行设计, 一般由化粪池、污水管道、生活污水调节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组成;厨房废水通过厨用隔油器处理后接入站内污水管网, 最终汇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在升压站主变压器附近设置警示牌, 提醒行人保持一定距离, 防止电磁辐射。

4.3 集电线路

集电线路应选用质量可靠、导线性能良好的输电线材料, 减小静电感应、对地电压和杂音, 减小对通讯线的干扰;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 降低线路的电晕。

集电线路塔需布设在有高差之地时, 应采用“高低腿”方式布设, 减少对地表的扰动和对植被的破坏。为了保护线路, 集电线路附近植被恢复时植物应选用草本或浅根系灌木。

4.4 交通道路

场区道路应尽量利用现有道路, 减少占地, 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道路选线时应尽量避免占用耕地和公益林地, 路基尽量避免高填深挖, 应做好截排水和挡护工程。根据边坡岩土性质、岩石的风化破碎程度、边坡高度等实际情况综合确定合理的边坡防护措施, 对土质的道路边坡可采取网格梁植草、撒播灌草 (图10) 、铺草皮、客土喷播等防护形式, 对岩质边坡可采取挂网喷播植草 (图11) 、垂直绿化 (图12) 、植生槽等防护形式。

在场区道路入口处可以利用废弃石块疏密有致地构成群置的沿线石景或者作为入口标志 (图13) , 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

5 结语

随着风能资源得到人类的重视, 风电场项目越来越多, 但人们在开发风电的同时对风电场周围的生活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力度还不够, 大部分风电场只考虑了简单的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措施, 并未将风电场的景观潜力进行发掘, 风电场未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 未发挥风电场带动当地经济的旅游功能。

随着风力发电场发展势头的跟进, 其与城市景观的关系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风电场也将成为一个新型的旅游景点, 因此, 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风电场环境、景观特点, 提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经济合理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十分必要, 对风电场的开发建设及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摘要:指出了随着风力发电工程迅速发展, 它在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 因工程建设时扰动地表、破坏植被、损坏自然景观以及运营时排放的生活污水、风机噪声等, 影响了项目区周边的生活环境和自然景观。因此, 在考虑风电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上需要的同时, 从选址、布局、建设和运行等方面综合探讨了如何做好风电场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以期使风电项目能可持续开发, 同时使风电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风电场,扰动地表,破坏植被,生活环境,自然景观,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王丹琦.风电场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1.

[2]张明峰, 邓凯, 陈波, 等.中国风电产业现状与发展[J].机电工程, 2010, 27 (1) :1~3.

[3]梁水林.风能资源的评估及风电场场址的选择[J].电力勘测, 1997 (3) :55~60.

城市植物景观规划 篇10

1 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的拓展

1.1 景观规划设计概念

景观规划设计侧重于对人类生活环境面貌的计划, 即将景观视为一种资源, 依据自然、生态、社会与行为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 使人与景观资源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均衡的整体关系, 并符合人类对于精神、生理上的基本需求, 是一个充分提升人类生活环境品质的过程。

1.2 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的拓展

1.2.1 生态设计观

生态设计观念结合自然的设计观念, 已被设计师和研究者倡导了很长时间。随着全球化带来的环境价值共享和高科技的工具支持, 生态设计观必然有进一步的发展。1.2.2人性设计观全球化是由人类推动的, 人类始终是世界的主体, 是技术的掌握者、文化的继承者、自然的维护者。景观设计观念拓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完善人的生命意义, 超越功能意义设计, 进入到人性化设计。

1.2.3 多元设计观

多元的景观发展要求景观设计强化地方性与多样性, 以充分保留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来丰富全球景观资源。

1.2.4 创新设计观

除了技术直接导致创新景观之外, 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自由广泛传播、交流所激发的灵感也成为创新景观的源泉, 相应的设计观强调变化、弹性。

1.2.5 艺术设计观

随着人类素质的提高和更多的休闲时间投入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和生活界限正在消失, 人类生存的一切环境都被赋予艺术色彩。

2 建筑与植物的构图关系

2.1 对景与借景

对景是利用植物景观作为建筑轴线或行进路线端部的景, 是视觉中心。对景可分为直接对景和间接对景, 直接对景是视觉必然注意到的景, 如进出建筑时都可看到门前的大花坛, 在大视角的位置上, 成为醒目的对景。间接对景是不在行进路线的正视域内而是略有隐藏之意的隐藏之景, 如回头一望或行进中发现的景。对景的对象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植物景观, 如在建筑内观看室外的绿化成为对景, 或在林木间观看建筑成为对景, 这也称互作对景。借景是将没有组织的景色借到视域内。

2.2 障景与隔景

障景是将不希望人们看到的部分遮挡起来, 如建筑的配房、杂物院等形象不算太美的可用树木将其遮挡, 或因建筑主要立面出现卫生间的窗时, 为避免室内外视线的流通可用一丛树木将窗遮挡住。隔景是用来分隔、分离空间或景区, 将大化小, 将单调变成丰富, 或将不希望人们达到的地方用绿化带予以分隔, 阻止人们前往。如建筑外墙常出现一些凹陷空间, 当不希望人们到达这些凹陷空间时, 就用草坪或树木分隔此处。

2.3 诱导与暗示

植物造景的诱导是在人们希望到达的目标处设立明显的绿化标志, 提醒或帮助人们找到目标。如建筑入口处可植单株树木或设置花坛来突出入口;门厅中的楼梯口处设置几盆鲜花就会使人很容易找到上楼的通道。还可利用绿化形成具有方向性的路线, 如道路两旁的树木、内通道两旁的盆栽, 都具有很强的或明或暗的指向性。

2.4 渗透与延伸

利用植物作为两个不同空间联系的媒介, 使空间之间相互渗透、扩展与延伸。这不仅增加了空间之间的流通感, 还丰富了植物景观。如在入口处从台阶开始设花盆经门斗到门厅, 这一连续性的花盆摆设将3个独立空间相互串连在一起, 一种从内到外的空间流动感经由这个纽带联接而形成。有时, 人们还能看到树的一半从屋面长出, 这是为保护基地的原有树木而在建筑中开“天窗”留天井造成的, 这种设计能将人们的视线由室内沿树干一直引到天空, 这是垂直状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

2.5 尺度与比例

建筑空间中栽植绿化植物能使人把握空间尺度。在建筑中, 人们希望体验到轻松愉快、富有宜人尺度的空间。不少建筑的室内外都设计成共享的尺度高大的空间, 因而也会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使空间尺度大小宜人或借用绿化植物作为人对空间体验的参照物。

2.6 质地与机理

建筑与植物的结合中, 可利用建筑与植物的不同机理与质地的对比来丰富造型语言。如满而厚植的草坪有一种柔软的地毯感, 会和水泥或沥青地面形成明显的对比;树木比墙面感到粗糙, 有起伏的变化。在室内环境中的墙面、地面、家具和各种装饰织物与室内绿化植物可形成粗糙与细腻、坚硬与柔化的对比。利用机理的对比, 可丰富人们的视觉内容, 加强造型美感。建筑与家具陈设等均为人造产品, 表面机理也较机械;而植物的表面机理则很自然、富有生气, 在布局中合理配置可凸显各自不同的特点。

3 不同风格建筑的植物配置

3.1 中国古典皇家建筑的植物配置

皇家园林体现了皇家园林气派, 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等高大树木与色彩浓重的建筑物相映衬, 形成庄严雄浑的园林特色。宫殿建筑群具有体量宏大、色彩浓重、布局严整、等级分明的特点, 常选择姿态苍劲、意境深远的中国传统树种, 如白皮松、油松、圆柏、青檀、七叶树、海棠、玉兰、银杏、国槐、牡丹、芍药等作基调树种, 且一般多规则式种植。

3.2 江南古典私家建筑的植物配置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面积不大, 常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再现大自然的景色, 建筑以粉墙、灰瓦、栗柱为特色, 用于显示文人墨客的清淡和高雅。植物配置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意境, 在景点命名上体现建筑与植物的巧妙结合, 如“海棠春坞”, 以海棠果及垂丝海棠来欣赏海棠报春的景色。

3.3 纪念性建筑的植物配置

纪念性建筑的植物配置常用松、柏来象征革命先烈高风亮节的品格和永垂不朽的精神, 也表达了人民对先烈的怀念和敬仰。多用白皮松、油松、圆柏、国槐、七叶树、银杏, 且多列植和对植于建筑前, 以突出建筑庄严肃穆的特点。

3.4 现代公共建筑的植物配置

现代公共建筑造型较灵活, 形式多样。因此, 树种选择范围较宽, 应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功能作用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当树种, 如果建筑前有些活动的设施, 或是人群经常停留的空间, 则应考虑用大乔木遮荫, 还要考虑用安全性的植物, 如枝干上无刺、无过敏性花果、不污染衣物等。

4 建筑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

4.1 南面

建筑物南面一般为建筑物的主要观赏面和主要出入口, 阳光充足, 白天全天几乎都有直射光, 反射光也多, 墙面辐射大, 加上背风, 空气流通不畅, 温度高, 生长季延长, 这些形成特殊的小气候。此处多选用观赏价值较高的花灌木、叶木等, 或需要在小气候条件下越冬的外来树种。建筑的基础种植应考虑建筑的采光问题, 不能离得太近, 不能过多地遮挡建筑的立面, 同时还应考虑建筑基础不能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4.2 北面

建筑物北面荫蔽, 其范围随纬度、太阳高度而变化, 以漫射光为主;夏日午后、傍晚各有少量直射光。温度较低, 相对湿度较大, 冬季风大、寒冷。首先应选择耐荫、耐寒树种;不设出入口的可采用树群或多植物层次群落, 以遮挡冬季的北风;设有出入口的则选用圆球形花灌木, 于入口处规则式种植。

4.3 东面

建筑物东面一般上午有直射光, 约下午3时后为庇荫地, 光照温度不大, 比较柔和, 适合于一般树木, 可选用需侧方庇荫的树种, 如红枫、槭类、牡丹, 也可用树木 (如居住区内) 。

4.4 西面

建筑物西面上午为庇荫地, 下午形成西晒, 尤以夏季为甚。光照时间虽短, 但温度高, 变化剧烈, 西晒墙吸收积累热量大, 空气湿度大。为了防西晒, 一般选用喜光、耐燥热、不怕日灼的树木, 如大乔木作庭荫树, 或树林, 墙面在条件许可下可栽植爬墙虎。

4.5 墙

建筑的墙的作用是承重和分隔空间。利用墙的南面小气候良好的特点引种栽培一些美丽的不抗寒的植物, 继而发展成美化墙面的墙园。一般的墙园都是用藤本植物, 经过整形修剪及绑扎的观花、观果的灌木或极少数的乔木来美化的, 并辅以各种球根、宿根花卉作为基础栽植, 常用的种类有:紫藤、地锦、蔓性月季、五叶地锦、享式爬山虎、深山日天蓼、猕猴桃、葡萄、山荞麦、铁线莲、美国凌霄、凌霄、金银花、盘叶忍冬、华中五味子、绿萝、迎春、银杏、广玉兰等。

4.6 门

门是建筑的入口和通道, 并且和墙一起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门应和路、石、植物等一起组景形成优美的构图, 植物能起到丰富建筑构图、增加生机和生命活力、软化门的几何线条、增加景深、扩大视野、延伸空间的作用。

4.7 窗

窗可充分作为框景的材料。安坐室内, 看窗框的植物配置, 俨然是一幅生动的画面。由于窗框的尺度是固定不变的, 植物却不断生长, 随着生长, 体量增大, 会破坏原来的画面。因此, 要选择生长缓慢、变化不大的植物。

4.8 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的出现使得植物和建筑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 丰富了建筑的美感。屋顶花园土层较薄, 基质含的有机养分较单纯, 且保水、抗寒、抗风能力较差, 植物应选择体量轻、根系浅、抗风、抗旱、抗寒, 花、叶、果美丽的小乔木、灌木、草花为主。

5 建筑周边的植物配置原则

5.1 以人为本

任何需布局的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 以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的。然而人的需求并非完全单纯的只是对美的享受, 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在作为使用者的过程中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的设计亦是如此。所以设计者必须首先掌握使用其所设计建筑的人的类型及其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 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使用者的基本行为感受和需求, 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

5.2 因地制宜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 要根据建筑各方位的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 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 使方案能最终得以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首先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 (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等) 进行实地勘测并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

5.3 生态性

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 维护建筑周围的生态平衡。构建人工生态植物群落, 从空间形态上形成物质、能量的循环通道, 通过植物吸收养分, 依靠分解者改良土壤、净化空气。此外, 生态植物群落能挥发多组分气体, 有利于空气电离并提高大气负氧离子浓度, 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5.4 个性化

建筑周边的植物配置有规律的变化, 能产生一种和谐的韵律感, 从而与建筑物在外在形态上产生一种呼应关系。

建筑周围的植物景观设计应突出建筑自身的形象特征。每座建筑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历史背景、空间尺度、色彩、符号等等。所以我们在为不同的建筑配置植物时应该用不同的方式, 映衬出不同风格建筑的风采和神韵, 表现出其独特的气质和性格。注重选择不同干形的植物, 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人工植物群落, 考虑植物配置与生态性的和谐, 通过不同树种的搭配体现韵律变化。

6 结语

景观规划是景观管理的基本手段, 景观规划应注重规划客体的价值多重性及空间分异。不少自然景观 (森林、湿地等) 都具有生态保护、旅游及经济开发等多重价值。同时, 不少人类管理景观, 如农业景观等除提供农产品外, 也具有生态保护及旅游观光等多种潜在价值。

景观规划的共同目标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时空结合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即建立生态可持续的景观。因此, 景观规划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经济规划、环境规划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使区域开发、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相衔接与配合, 生产建设、生活建设与生态建设相适应, 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实现总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这一景观规划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GaN下一篇:膳食行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