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

2022-05-1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倍受关注的焦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现状使得各国加强了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国际环境合作对全球环境危机的化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国际社会解决国际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国际环境合作作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早已被学界认可国际环境合作有冲突,有障碍,但面对前景,我们仍然充满信心。

第一篇:环境与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关系

摘要: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是我国目前保护环境的两种相对行之有效的方法,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同的利益基础,两者之间的存在是并不矛盾的,因此我们建设一个以环境政策为引导,环境法律为依据的体系。本文从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出发,并通过对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的比较,以及两者的实践历程,进而提出构建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协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政策;环境法律;关系;理论基础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决定了单纯依靠环境法律或者环境政策均无法有效应对。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协调配合,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一.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关系理论基础

(一)概念

环境政策是“公共组织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决定并实施的行动、计划、规则、措施和其他各种对策的总称”,我国环境政策既包括政党(共产党)决定、制定的环境政策,又包括国家机关(立法、行政机关)决定、制定的环境政策;

环境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具体包括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文件”。

(二)理论基础

在政治基础方面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两者是相同的,环境法律与环境政策两者之间还存在统一性,环境政策既包括了执政党所规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还包括了国家一系列保护环境的一些管理部门的政策。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一切对策和行动则被称之为环境政策,也有人认为法律规范之外一些规范也的都可以纳入环境政策领域。首先,执政党的环境保护的政策与以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环境法律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在我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的意志不仅可以通过党的政策表现出来还可以在有的时候利用法律从而表现出来。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则是环境法律,因此我国因为要保护环境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都是下位法,并且这些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违背,与上位法也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其次,我国环境保护主要管理机关制定的的环境政策也需要和环境法律有着统一性。国家环境保护主要管理部门(主要是指国家环保部及其下属系统)属于国家的行政机关,我国的行政机关一般是由我国的权力机关产生,不仅要接受我国权力机关监督,还要向我国权力机关负责并且报告工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从理论与实践角度上分析其应然状态应是统一的,本应没有矛盾冲突。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目的、利益是统一的,都是人民意志的体,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存家园,所以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不应是矛盾的。

二.我国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比较

(一)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关系密切

在我国环境保护中,政策与法律两者的关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环境法律是依据环境政策而制定的,所以说环境政策是环境法律的基础,而宪法、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资源保护等法律也体现了国家的具体环境政策。环境法是党和国家环境政策的具体化和条文化,而党和国家的环境政策又是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

(二)环境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两者在制定的依据、建立的基础、以及实现的目的等方面都是相同的,两者的相同方面则决定它们的本质具有一致性。然而,环境保护的具体环境政策又对具体的环境法律是制衡的,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在内容上也是不能相互违背的。并且,环境政策的实施和实施的手段必须依附于环境法律,因此,环境政策要在憲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来制定。

(三)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区别

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两者虽然相互联系、相互承接,但两者却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以及各自的作用,它们的区别主要有:

1.主体不同

环境政策的主体既可以是党,也可以是主要管理的环境行政机关,即我国的环境保护部及其下属的环境保护机关,它们都可以为我国的环境问题制定环境政策。环境政策表现形式主要有:决议、实施纲领、方针、规划等。环境法律的主体则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环境保护部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的是环境法律,环境保护部制定的是环境规章,除此之外环境保护系统的其他机关均没有立法权,拥有的却是环境政策制定权。可见,环境政策的制定主体的范围要明显大于环境法律的制定主体。

2.实施方式不同

环境法执行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障实施。在环境法律的背后,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警察、法庭,而环境政策则是由党和政府的号召、党纪、政纪等保障实施的。

3.调整范围不同

政策对环境的调整范围要大于法律。环境政策一般比较抽象、原则的对环境问题予以调整,而环境法律则相对比较具体、明确。

4.稳定性不同

环境政策相对而言更灵活一些,环境政策一般针对的都是一些特定的,和突发的环境问题,而且环境政策具有一定的实效,它伴随着任务而产生也在任务结束时则实效。如此可以看出环境政策相对于环境法律则稳定性就更差。环境法律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环境法律制定出台要经过一定的周期,出台之后不能随意改动,因此导致环境法律适应不能面对一些突发的环境问题。

5.效力不同

环境政策一般靠宣传教育、内部纪律处分等来保证实施,一般来讲对于系统外部人员没有直接的约束力。环境法律则是以国家作为坚强的后盾,由国家强制实施,对社会全体成员都具有约束力,违反环境法律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历史实践

1949年以来中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政策与法律发展历程体现出如下几方面的显著特征或趋势:

(一)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之间的作用界限不明确

无论在1978年之前的“混沌时期”,还是1978年至2014年之间的环境法律制度创制和完善时期,抑或是2014年以后环境法律制度建设和环境法治运行的新时期,环境政策一直是环境法律之外深刻影响环境保护工作的制度工具。而且在某些历史时期,环境政策相较于环境法律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如混沌时期的环境政策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唯一制度工具,2014年《环境保护法》修订案的通过及以后的环境法治体现出了显著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新时期的环境政策烙印。总体而言,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之间的作用界限始终没有明确,两者在中国环境法治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时而此消彼长,时而相互共济。

(二)二者关系既有冲突又有协调

在1999年“依法治国”战略尚未入宪之前,学界和实务界多从法律与政策抵牾分歧的视角观察二者的关系:环境政策指导环境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需要环境法律的贯彻保障,但二者在主要内容上存在着不一致,甚至在一些地方基层二者严重冲突,衍生出“环境政策破坏了环境法制的统一、阻碍了环境法律实施”的认识。同时,二者在制定主体、稳定性和效力实施上有着极大的区别。环境法律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构成部分,具有国家强制力,而环境政策则属于公共政策领域并具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它们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各有所长,但此阶段环境政策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领域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二者的协调配合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实质内容和行为模式上,环境政策的演进更新了环境法律责任的内在机理,并推动专门性的环境法律或制度的出台,同时环境法律的明确性、权威性对环境政策亦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二是从涉及领域范围上,环境法律之治仅仅是环境治理的一种手段,其治理范围有限,所能达到的生态环境的“善”亦有限,因此,在环境法律未涉及的权力真空领域需要环境政策这样既灵活又有较大强制力的工具来填充,保障环境法律的实施。尽管二者的协调配合展现出较大“生命力”,但我们仍需重新认真审视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之间的传统辩证关系:一方面环境法律是环境政策的推动力、规定着环境政策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环境政策是环境法律的先行者与补足者,此种传统互动关系将会继续有效推进我国环境治理进程的深入。

四.构建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协同发展的法律关系

(一)明确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界限

如何合理划定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之间的界限,进而处理好环境法治目标与环境法治的路径、模式之间的悖离关系是中国环境法治革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法律系统与政治系统的相互独立和“运作自成一体”的特征,环境法律政策化必须要建立在对环境法律与环境政策各自价值考量的基础之上。除了前述关于环境法律与环境政策各自功能边界的限定之外,价值考量更多关乎环境法律与环境政策基于自身功能而对特定目标的可实现性问题。相比较而言,环境法律以其调整功能的稳定性来实现环境法治的目標,而环境政策多以措施、手段的灵活性来实现环境法治的目标。稳定性和灵活性成为环境法律政策化的重要价值考量问题,当环境法律政策化走向过度灵活性而损及环境法律的稳定性时,便是二者价值共赢策略的失败,从而需要启动环境政策法律化,以复归环境法律的稳定性价值。由此可见,环境法律的政策化和环境政策的法律化构成了动态调试二者之间价值失衡关系的基本路径。环境法律政策化拓展了环境法律的规范和治理功能,在不损及环境法律稳定性并合理把握环境政策灵活性的前提下,加之单一制政治模式所体现出的特殊优势,将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协同发展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环境法治化的进程。

(二)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

法制健全,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环境法律越完善,留给环境政策的空间也就越小;反之,不健全的环境法制就给环境政策的生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环境法制健全不仅仅强调环境法律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注重环境法律的质量。目前我国的环境法律存在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形势发展、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冲突、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因此,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提高环境立法质量,建立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是实现环境法治的前提。

(三)加强对环境政策的监督机制建设

环境政策的好坏直接影响环境保护的成效,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我国目前对于环境政策恰恰缺少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环境政策的制定出台随意性强,制定程序不规范,环境行政主管机关制定的环境政策部门利益化倾向严重,由此导致环境政策违法、决策失误。因此,要做到环境政策的合法化、科学化,要从法律层面上加强对环境政策的监督制约,规范环境政策的制定主体、可制定环境政策的内容、制定程序。笔者认为,法治要求政策也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因此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都要受到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大众的监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环境政策合法、合理,真正发挥环境政策的应然作用。

(四)加强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协同发展

环境法律不是环境保护的唯一手段。在任何社会,仅仅依靠法律这一社会控制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还存在一些能够指导人们行为的其他工具,这些工具是在实现社会目标的过程中用以补充或部分替代法律手段的。法治并不排斥其他社会规定。法治只是意味着其他社会规范不能与法治的原则相背离,更不能动摇法治的权威和根基。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制度性和普遍性的规范,政策是工具性和特殊性规范。在我国由以政策治国向依法治国转变进程中,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作为两种环境保护手段,缺一不可,我们既不能忽视政策强调法律万能论也不能忽视法律强调政策至上论,我们必须在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二者的有机协调配合作用。这是实现环境保护、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俞树毅:“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以环境公共政策为视角”,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2]崔冬、胡敏:“论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环境保护合力作用”,载《行政与法》2010年第3期,第25页。

[3]侯国杰:“中国政策执行中的变形现象及其对策”,载《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

[4]何沙:“透视我国环境与资源法制建设”,载《油气田环境保护》 2005年,第3期,7-10页

[5]崔冬、胡敏:“论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环境保护合力作用”,载《行政与法》2010年第3期,第25页。

[6]郭莹:“外向带动型小城镇环境规划研究与实践”,载《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年第3期。

[7]郭武、刘聪聪:“在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之间——反思中国环境保护的制度工具”,《兰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8]张喜萍、陈坚良:“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的绩效评估——基于公共图书馆的研究视角”,载《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197-199页。

作者:欧长娥

第二篇:环境问题与环境合作

摘 要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倍受关注的焦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现状使得各国加强了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国际环境合作对全球环境危机的化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国际社会解决国际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国际环境合作作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早已被学界认可国际环境合作有冲突,有障碍,但面对前景,我们仍然充满信心。

关键词 环境问题 国际环境合作 基础 障碍

一、国际环境问题

(一)国际环境问题的概念。

国际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因不当利用自然资源,向环境大量排放污染物而造成的越境污染损害,全球性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从而导致地球环境发生不利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改变的现象。

(二)国际环境问题的成因。

国际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与历史背景。在环境问题的演进中,自然环境极其自身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导致环境状况的恶化,但是人类发展的事实证明,大多数环境问题是人类自身原因引起的。这类原因主要有:

1、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与人口增加是地球环境破坏的直接原因。

世界人口在工业革命后呈高度增长趋势,造成对地球环境的极大压力。据统计,世界人口在罗马帝国灭亡时期只有四亿,到了1600年开始超过10亿,到了九十年代初,世界人口已经达到了52亿 。另外,据联合国的推算,世界人口在1994年已经达到了56亿6千万人,到了1999年已经达到了60亿。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也大幅度提高。

2、人类传统的发展观念是地球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思想根源。

经济学家的研究认为,当决定使用资源的人忽视或者低估环境破坏给社会造成的价值时,就会出现环境退化。其原因可以分为市场失灵和政策失误两大类。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正确分析和估计环境资源,从而导致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不能反映它们的成本。 导致资源存在的不能够出售的那部分用途常被忽视,从而导致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对环境资源的开放式管理使得它们可被任何人利用,而资源的环境效应不能被使用者认识,从而导致环境的破坏。

政策失误是指当政府的干预政策不能纠正甚至反而造成获知加剧了市场失灵时,就会发生政策干预失灵。例如,对农业的能源投入个对伐木和开发牧场实行补贴、公共部门排污不承担责任以及公共土地和森林的低效能管理等。

二、国际环境合作的基础

国际合作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最初由《联合国宪章》第74条予以确认,在国际环境法中奉行这一原则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实行环境保护的协同与合作,是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过程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国际环境管理形式,并且这种合作越来越紧迫。国际环境合作的基础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因:

(一)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在于它不仅仅阻碍了人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危及着人类的生存。目前全人类正面临着“自作自受”的全球环境危机,形势非常严峻。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土地沙漠化、海洋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并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害,成为了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再加上环境问题本身带有客观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全球环境危机的化解,并非哪一个国家之能力所及的,唯有国际社会各个成员,尤其是主权国家的同舟共济、通力合作。国际环境合作,是解决国际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

(二)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与增强。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认识到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在共同危机面前的各国能力的有限性,认识到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对整个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的有益性,进而使得环境合作的意识和愿望才深入人心,使得国际环境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共识,这为国际环境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种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并逐步转化为各个国家具体实践。

(三)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状况。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实践平台,使得国际环境合作更具可行性。国际和平稳定的政治秩序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国际环境合作的开展就会更加艰难。环境资源是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为根本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发展又为国际环境合作创造了条件,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靠一定的物质力量。

(四)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国际环境合作有赖于科学上的共识,要求对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发生机制、危害特点及方式、变化规律、发展趋势、防治对策等形成较为一致的科学认识,否则必然会丧失国际环境合作的科技基础。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越来越坚实的科技基础。

三、国际环境合作的发展及其障碍

自1972 年联合国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以来,到1992 年的“环境与发展会议”,国际环境合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代表的国际环境组织纷纷成立,设立环境管理机构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目前设置环境管理机构的国家已达到150 多个。环保投资不断增多,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会议频繁召开,国际环境合作领域的谈判也日益增多,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平均每月就有一次。国际环境法得到迅速发展,国际组织决议、政府间宣言、双边协定、地区性公约和全球性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数量不断增加,内容广泛,涉及到环境问题的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战略,“绿色文明”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模式、政治体制、地理环境、资源状况、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当前世界各国在国际环境合作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同甚至对立的利益和主张,再加上国际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这些都构成国际环境合作发展的障碍,主要体现在客观现实、思想观念、行动实践三个方面。

(一)客观现实。

国际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整体性、共同性、科学技术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解决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单枪匹马能够胜任的,而且环境问题涉及一系列自然、经济、政治以及法律等各种复杂问题和利益关系,这些往往会造成有关国际环境公约和协定制定的不完善,使得制定的各项具体措施在操作上存在很大困难,从而阻碍国际环境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思想观念。

全球环境意识虽然日益深入人心,但在国际环境合作的过程中,狭隘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观念往往左右着合作的方方面面。每个国家的环境利益都不是孤立的,局部会影响到全球环境的恶化,最终损害的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因此,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全球环境意识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各国的实际行动,各个国家不应该着力强调各自的局部利益,而应着眼于整个国际社会利益,当然,这有赖于现代主权观由以国家利益为主向兼顾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平衡转化,有赖于全球环境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环境合作实践的进一步推动,尤其是大国的现实推动。

(三)行动实践。

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环境恶化的责任与义务公平分配问题、关于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问题、国际贸易的环境标准等问题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在这一对尖锐的矛盾中,发达国家居高临下、处于攻势,政治经济上的霸权主义使得发达国家在所有国际环境问题谈判中占据统治地位,并且国际环境组织大多在发达国家的操纵下,而发展中国家,既缺资金又缺技术,也缺乏谈判的影响力,在国际环境合作问题上往往处于很被动的境地。可以说,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存在着很多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际环境合作公平性的实现。

四、我国与国际环境合作

(一)全球环境合作。

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开展的重大环境活动。中国重视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国际合作,还体现在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开展的各项重大环境活动。从1972年6 月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到2002 年南非的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历次会议,中国均派出高级代表团参与,并积极进行会议前期的系列筹备工作。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臭氧层保护、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和培训、长江中上游洪水防治、区域海行动计划和防止陆源污染,保护海洋全球行动计划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还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

(二)区域环境合作。

在区域合作方面,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各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活动,出席历次亚太经合组织环境部长会议。中国加强和推动与周边国家或相关地区的合作,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机制化建设。取得的成果有:(1)建立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机制,定期进行政策交流,讨论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2)启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并于2005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会议,提出了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计划等合作项目。(3)积极参与东盟与中国(10 + 1)和东盟与中日韩(10 + 3)机制下的环境合作。(4)在中国政府的倡议下,2002年召开了第一届亚欧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亚欧环境部长会议主席声明》,就开展亚欧环境合作的基础、潜力及合作原则等方面达成基本共识,确定了亚欧环境合作的关键领域和重点。(5)建立了中欧环境政策部长级对话机制和中欧环境联络员会议机制。(6)2006 年2 月召开了中国——阿拉伯国家首次环境合作会议。

(三)双边环境合作。

在双边合作领域,我国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42个国家签署双边环境保护合作协议,与11个国家签署核安全合作双边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在环境政策法规、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可持续生产与消费、能力建设、示范工程、环境技术和环保产业等方面广泛进行交流与合作,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我国还与欧盟、日本、德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多项环保领域的合作。在与发达国家进行环境合作的同时,我国还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合作与交流。为配合中非合作论坛的后续行动,中国举办“面向非洲的中国环保”主题活动,推动中非在环保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05年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举办了中非环保合作会议。我国政府还举办了“非洲国家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研修班”,帮助非洲国家开展环境培训。

五、结论

国际环境合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世界各国增加责任观念,共同协作,才能切实改善国际环境,谋求人类的共同繁荣。国际环境合作,有冲突,有障碍,有挑战,更有机遇。国际合作不仅是国际环境法的基石,而且表现为国际环境法一些具体措施和制度,是我们在处理国际环境问题应当坚守的基本原则。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法学院本科生09级8班)

注释:

参见[日]木宫高彦著.公害概论.有斐阁(日文)1974年版,第250页.另参见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84页.

参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丁德宇等译.贸易的环境影响.中国环境出版社1996年版,第三页.

黄辉.国际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邵津.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白桂梅.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杨世英.关于国际环境合作基本问题的探讨.当代论坛.2007年.

[4]杨清.国际环境合作的发展和特点.环球视野.2004年.

[5]赵敏.论国际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变化.新疆职业大学学报.第16卷第1期.

作者:翟明哲

第三篇:环境检测的作用与环境保护措施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来对环境进行保护,同时在环境保护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在环境保护方面采用高科技技术来进行环境保护,主要是在环境检测方面采用高科技技术,在当下的环境保护当中采用科学技术可以更好的对环境进行保护以及检测。同时不仅仅在环境保护技术方面有所提升,在环境保护制度方面也有所完善。

关键词:环境检测;作用;环境保护措施

一、环境检测的作用和价值

1.有助于实现环境治理等级的提升

在环保工作的践行中,环境检测是实现环境治理等级提升的有效方式。通过采取精密仪器,实时检测环境质量,可以获取精准的数据,基于此促使在环境治理方案的规划上,能够有较为出色的针对性,确保在环境治理工作践行上,能够有较为出色的治理水平。

2.通过环境检测能够推动环境治理工作的完善

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环境检测是其中一项十分关键的依据。通过环境检测能够实现对应数据结果的获取,基于此确保在环境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清晰的方向指引。结合当前我国的法律规定,在环境管理工作的践行上,通过开展环境检测,获取到相应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使用,能够促使环境管理部门能够对环境管理工作践行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有突出的认知和把握,并可以结合对获取数据结果的分析,为环保部门进行企业环境保护工作检查以及进行违规企业查处提供行之有效的依据。

3.有助于环保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在环境保护工作的践行上,其必须要有完善的规范和标准作为管理工作开展的支撑和保障。通过环境检测工作的践行,促使在进行环保工作的开展上,能够结合环境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的环保工作标准制定。通过环保检测工作的开展,可以确保环境管理机构能够借助环境检测获取到目标区域环境污染情况,并为相应工作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数据参考和支撑。通过数据结果比对,可以为环境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对目标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其成因有清晰的认知,并可以制定相应的环保标准以及环境保护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施行,可以更好地达成预期的环保工作目标,保障环保工作效益。

二、环境检测与环境保护措施

1.根据情况设计工程方案

首先是用水方面。必须加强水质不好的企业监控工作,明确其排水的情况和标准。做好农业用水问题的处理,绝不能让农业用水受到污染。确保农业用水的水质,才能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应做好生物污水搜集处理工作,如果有必要,需要对其二次利用,比如市政绿化工作。

其次是大气方面。大气污染是近些年污染程度较严重的问题,必须加强大气污染企业和工厂管理控制,直到大气污染排放物中的各种污染物含量能够达到规定标准。应劝阻农民焚烧秸秆的行为,让农民了解焚烧秸秆会污染环境的问题。如有必要焚烧,可以选择集中焚烧的方法。全国各地应当积极推广各种环保能源、清洁能源。推荐新能源汽车,减少尾气污染问题。

最后是绿化方面。应加强宣传,全面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各个地区需要开展绿化活动与公益性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人们意识到环保魅力,从而加入到自然环境保护活动。

2.提高环保意识

为了顺利解决环境管理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与问题,得到民众的支持和加入是很必要的事情。应当让所有社会中的公民都能形成保护环境的想法。对此地区政府需要大力宣传,环保部门可以使用宣传的方法,让国民能够形成环保意识,了解如何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义,尽可能减少环境问题和危害。此外环境管理期间,所有的有关部门应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环境管理和建设。应安排专人负责环境管理,使用合理且科学的方法消除环境污染源头问题。按照国内的工作环境、社会背景,提出问题的应对办法。环境管理工作中,环保部门的制度决定着工作的效果,对此环境管理部门需要创建体系完整的管理制度,从而约束人员行为,提高工作能力。应要求公民,根据法律规范行为,减少废弃物品的随意丢弃,尤其是污染影响大的物品。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环保工作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才能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经济发展中,应减少环境污染,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清新的空气与蓝色的天空

与河流。应推动制度建设,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实现市场经济、环境管理协调发展和建设。

3.创建内容完整环保法规

在管理环境问题的时候,环保法规能够确保工程管理质量和效果,提高环境管理质量、能力和水平。环保部门和地区政府应建立成分的合作与互动,制定环境管理法规的时候,必须按照地区实际情况,结合实践需求,建立规范、全面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加强与发挥管理监督作用、检查价值。应牢牢结合地区情况监督管理所有的参与人员,提高人员素质、责任心、工作能力和效率。对此规划环境工程的时候,需要从下述角度切入:首先应当做到因地制宜。其次应合理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此外应申请具体的提报规划方案。审批项目之后,由监管部门监督和指导,完成方案的有效管理和推进。最后制定方案的时候,需要将所有遇到的各种事项和内容汇总为文件,让管理部门能够在项目操作中,获得可行性、实践性判断与参考。信息包括施工问题的提报、工程管理制度等。

4.用科学管理制度,建立专业检测队伍

结合当前我国针对环境保护这一工作开展实际情况的视察能够看出,环境保护想要顺利地完成相应的工作和任务,就需要首先构建起一个具有科学化特色的环境监测,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实施制度。在这其中可以看到的就是依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执法并不严格,欺上瞒下现象比较严重,弄虚作假的情况也时有出现。所以为了能够真正地提高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开展的整体质量效果,就需要真正的针对检测工作的实施提出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且利用规范化秩序化等思想,对这样的管理机制进行约束,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有法必依违者必究的工作开展目标。

除此之外,部分环境监测的相关工作部门也需要严格地按照我国法律法规所推出的环境跟踪监测这一工作进行有序开展,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制定出多样化监测管理的工作实施机制,这一点对于环境监测以及管理工作有效科学的落实拥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能够提高环境保护整体质量的内驱动力。

根据这样的监督管理制度在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化特色的环境保护队伍,也是首当其冲的一项内容,还需要针对当前环境检测体系给予改善以及优化,以此才能够吸引更多具有专业化特色的人才,也能够真正地投入到环境监测工作之中,保证这项监测管理工作的体系在构建和改善阶段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时期,需要应用具有专业化较高的水平工作人员培养其良好的环境保护思想意识,定期的對其业务的专业素养进行培训,确保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知识,根据不同地区监测的相关工作,制定出一套目标相对比较清晰章程合理的人才培养相关计划,这样才能够推动其专业化的发展,也能够使环境监测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人才的队伍构建符合工作实施的要求,从而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得到真实准确的数据。

结束语:

总之,环境对于人们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只有不断改进环境质量,才能更好地推动生产生活的有序开展。环境检测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完善了环境检测水平,这对于实现环保目标有着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其重视力度,以此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沈宋利.环境检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06).

[2]刘超.环境检测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及影响[J].环境与发展,2018(01).

[3]李国媛.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基本因素探析[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04).

作者:张楠 王丽娟 岳永娟 刘姗姗

上一篇: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下一篇:教育测量与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