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务价格

2024-05-03

物流服务价格(精选十篇)

物流服务价格 篇1

一、护理服务成本的概念

护理服务成本指医院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所消耗的全部费用, 或指在给患者提供诊疗、监护、防治、基础护理技术及服务过程物质资料的消耗以及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消耗。护理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人力成本、消耗材料、设备的折旧及维修费, 间接成本指分摊的业务费、管理费及教育研究费。

二、护理服务价格现状

1. 护理服务价格普遍较低, 与实际成本差距较大

在现行的全国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制定过程中, 普遍存在“重有形成本, 轻技术成本”的问题, 特别反映在护理费的价格制定方面。护理项目收费标准低于成本, 护理服务背离价值。如《陕西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试行) 》中一级护理的服务价格每日10元, 而对护士的要求是:15—30分钟巡视观察一次, 观察病情变化, 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进行护理评估及一般性生活护理, 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若做到护理到位, 每位重症患者至少要配备2名护士才能基本完成患者的病情观察、治疗以及生活护理, 其人力成本远远大于护理收费标准。

据统计, 陕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出院患者护理收入1 000万元, 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822 367日, 平均每床日护理收入12.16元。

目前, 按照综合性医院床位与护士1:0.4的配置和每床日护理平均收费12.16元计算, 陕西省城市医院每个护士每月平均收入仅为924.7元。而在社会上雇佣一个不需任何专业技术、仅能照顾患者生活的陪护工人, 每人每天需付100—150元。

2. 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收费项目较少

近年来, 护理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化, 但收费仍以医嘱内容为主, 辅以护理活动中的耗材, 护理过程中的活劳动成本常被忽略[2]。在《陕西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中与护理服务相关的收费项目只有60余项, 许多项目如测量生命体征、测血压、翻身、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护理记录、更换床单、预防褥疮护理等没有列入, 导致患者总费用中治疗费特别是护理服务费用过低。

3. 护理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 整体护理观念已成为当今护理的基本模式。整体护理要求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等方面的护理, 不再是单纯对疾病的护理, 更不仅仅是打针发药[3]。我国目前护理服务价格过多的考虑护理材料成本和小部分的人力成本, 对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间接成本涉及较少, 预防护理、观察护理、心理护理的经济价值均未得到体现[4]。护理是以提高和改善人的健康素质为目的, 其投入是劳动力再生产, 根据消费需求理论, 护理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经济关系, 应该从经济角度研究护理价值。

三、负面影响

1.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造成护理质量的下降

由于护理服务价格不尽合理, 使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未得到应有的体现,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临床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上超负荷工作, 由此产生护理质量滑坡现象。主要表现在[5]:不能按分级护理制度巡视病人、观察病情;简化了各项护理操作程序;部分工作由护工替代;不收费项目的护理服务, 如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 护士有时间就做, 工作忙时就省略不做;配药用注射器不能按实际消耗收费, 为节约开支, 势必造成重复使用, 容易造成感染。

2. 影响护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从医疗机构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护理工作不能给医院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 各医院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都不高。许多医院采取各种方式来降低成本。

由于护理不被重视、护士地位低、护理工作辛苦且责任重大、夜班较多, 加之近几年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较活跃的人事政策, 使各年龄段的护士, 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改行离开了护理队伍, 造成护士严重流失, 护理人才难以培养[6], 也影响着护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3. 导致卫生费用结构不合理

医院为了生存, 竞相购置大型高档的仪器、设备, 通过开检查单、化验单, 开大处方等增加收入, 造成检查费、药费过高, 而技术服务收费过低的现状。

4. 影响了护患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 患者的护理需求已发生很大变化, 而目前许多项目没有收费, 投入没有产出, 不同程度影响了护理供给;同时, 一些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材料也不能收费, 如中单等, 患者需要时必须外出购买, 既不方便患者使用, 又不能真正减轻患者的负担, 患者怨言多, 护士必须耐心解释, 增加了护士工作量, 也因此影响了护患关系。

5. 增加了护士工作量

国家物价管理文件规定, 所有的收费项目必须要有病历记录, 无病历记录不能收费, 对一些已成为常规的操作以及护士执行的操作也需医生开医嘱。如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监测、裂隙灯检查、普通视力检查等, 这对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有促进作用, 但却占用了护士大量工作时间, 去进行记录或者督促医生来开立医嘱。

四、对策

1. 健全成本补偿机制

护理收费标准低于实际发生的成本, 必然导致医院以提供超过保本工作量的各种附加服务所获取的盈利部分来弥补产生的亏损, 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和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加重。因此, 国家应当健全成本补偿机制。

2. 建立健全灵活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机制

近几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 物价上涨幅度较大。陕西省目前的收费价格是2002年7月制定的, 期间经过调整, 但主要是对检验检查项目价格的调整, 项目较少而且多数是调低收费标准, 对于护理收费项目变动很少。因此, 政府价格及卫生主管部门应尽快完善新增及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流程, 应就调价的方式、时间和依据进行规定, 保证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及时合理地调整, 缩小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成本之间的差距, 既有利于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 规范医疗机构收费行为, 也渐少了医患矛盾。

3. 护理专家参与定价[7]

对于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新增及调整, 陕西省物价及卫生主管部门近年来也改进了一些方式。如对于一些检查检验项目的调整, 需先经过专业委员会专家们进行论证后才进行的。但对于护理服务项目的变动, 尚无专业护理人员直接参与讨论。因此, 建议政府部门在制定护理服务价格时, 应该聘请护理专家参加, 认真分析项目技术难度、劳动强度和所消耗的时间数量, 使护理成本得到合理的体现, 以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提高护理经济效益, 达到合理分配护理资源的目的, 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4. 收费标准应适当拉开距离

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收费标准要适当拉大距离, 以引导患者合理分流, 避免卫生资源闲置浪费;不同护理级别的护理收费标准也应适当拉开距离, 如卫生部规定一级护理患者15—30分钟巡回一次, 这部分患者大多生活不能够自理或仅能部分自理, 需做大量的生活护理和护理记录;二级护理患者大多生活能够自理, 按规定1—2小时巡回一次, 护士投入的工作时间相对较少, 一级护理收费标准10元/日, 二级护理收费标准8元/日, 二者收费标准差距太小。因而应提高技术劳务收费标准, 重视无形的护理服务, 充分体现活劳动的价值。

5. 增加特需护理收费

特需护理服务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个人支付能力提高而发展的较高层次的服务。随着患者对特需护理服务消费需求的逐年增加, 合理放开特需护理收费, 建立起适应社会物价变动的护理服务价格调整机制和有效地管理监督机制, 不仅可以丰富医疗机构的补偿渠道, 而且可以进一步挖掘护理劳务的价值, 是对护理劳务价值的一种高层次体现。

6. 加强护理人员的成本意识, 使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医疗机构应重视成本核算管理, 提高护理人员经济意识, 科学管理, 降低医疗护理成本, 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护理经济效益。结合工作中成本管理的漏洞、缺陷, 制订出相应的措施, 控制浪费和耗损过度, 实现高效、低耗。

7. 加强护理队伍自身建设

加快护理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独立的护理学科、垂直的护理管理、自主的护理服务, 需要实力做基础, 护理人员要按照护理服务质量标准, 进行人力、时间调研, 充分收集数据, 提供依据, 积极参与, 协同物价等部门制定合理的护理服务价格。有合理的价格, 才有合理的收费, 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 病人才能真正受益。

总之,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医院与病人对收费价格的调整无疑会有不同的感受。如何平衡两方利益, 尤其是如何取得病人的理解, 还有待于物价管理部门和医务人员不断地去思考、总结, 努力创建一个医患双赢的和谐局面。作为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在劳动中展示自己的知识价值, 才能赢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马继红.专病专护是现代护理技术发展的方向[N].现代护理报, 2001-05-08 (6) .

[2]范珊红, 马艳, 等.护理服务价值与价格背离的分析与思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9) :1005.

[3]娄淮建, 陈翥.浅析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 2008, (2) .

[4]卢锡芝.护理成本核算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9) 上:67-68.

[5]周艳琼.护理服务价格的现状与思考[J].护理研究, 2005, 19 (2) :261.

[6]赵冬梅, 董慧娟.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 2000, 19 (2) :44246.

做好价格工作 服务科学发展 篇2

服务科学发展

区价格监督检查局

区价格监督检查局自2009年成立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全力抓监督、努力促和谐、着力强队伍、大爱保民生”的工作思路,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在改进价格调控监管、积极推进价格改革、深化价格公共服务、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推进价格公共服务,营造和谐价格关系 为了做好民生价格监管工作,区价格监督检查局适时地将工作重点转向做好价格公共服务建设,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价格关系。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强化价格法律意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市的有关价格政策法规,及时公布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等价格信息。利用《价格法》宣传日活动,组织力量深入街道、乡镇、集贸市场宣传《价格法》、《价格监督管理条例》、《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 标价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在城区过往人群密集地带设置咨询台,现场受理群众的价格政策咨询、投诉,向群众免费发放《价费政策宣传册》、《反价格欺诈常识》等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悬挂横幅10余幅,张贴标语20余幅,扩大了价格公共服务工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增强了人民群众抵制乱收费、乱涨价的能力,提高了全社会的价格法律意识。

二是开展价格服务专项行动,深化“价格服务进万家”。推进价格服务进企业、进商场、进学校、进农村、进重点工程,发挥价格监管的职能,强化为民为企服务,增强价格公共服务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今年以来,共走访云溪工业园园内企业30多家,上门了解涉企收费行为,并通过向园内企业发放价格服务联系卡等办法,加强企业与物价部门的联系。同时还在商场、超市、医院等处张贴温馨提示牌110多块,告之广大消费者,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随时向价格监督检查部门举报,进一步将价格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

三是积极培植价格诚信点,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组织开展价格诚信单位创建工作,引导经营者合法经营、诚信经营。目前,我们共向18家经营业主授予了“价格 诚信经营示范点”的称号,100多人被评为“诚信经营个体工商户”,人民群众消费环境日趋规范。特别是针对前段日本地震期间外地部分商家哄抬盐价现象,加强与新闻媒体的配合,适时发布价格违法警示信息,有力遏制了我区食盐跟风涨价行为,为维护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利用“12358”价格举报电话这一平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今年5月8日是“12358”价格举报电话开通10周年的纪念日,我们利用这一契机,在街上设立咨询台,向过往群众发放价格法律法规资料,现场受理群众的举报投诉。通过这种活动,搭建起一座政府与人民群众和谐互动的桥梁,让价格举报承担起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合法消费权益的重要使命。

二、全面推行收费公示,保障群众价格知情权 价格收费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全面推行价格收费公示制,就是更好地让广大民众对价格收费有充分的知情权。

一是打造“阳光服务”,建立健全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价格、收费公示制度,让群众了解价格政策法规,保障群众对价格和收费的知情权。经过不断努力,全区各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医院、学校、社区的收费公示率达100%,超市、商场、餐饮店的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明码标价率均保持在95%以上。

二是建立义务价格监督员制度,全区7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社区均成立了价格监督站,聘请义务价格监督员70多名,价格监督员每年至少走访执收单位一次,开展价格监督检查和规范价费行为,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从源头上遏制价格违法行为、违法案件的发生。

三是组织市场明码标价工作执法检查,监督各业主做到诚信经营,区价格监督检查局每季度对区内民生价格项目进行全面清查,将涉及民生的各项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并予以公示,切实做到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交费。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的价格知情权,人民群众对价格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价格举报和价格投诉案件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加大价格监督力度,维护群众价格权益 查处价格违法行为是物价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重大使命,近年来,我们通过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担当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使命。一是强化价格监督检查。紧紧围绕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农资价格、行业协会收费、涉企收费、学校“一费制”收费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管,加大对违反价格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今年来,共查处价格违法行为25起,并通过对违价案件的处理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收到了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二是加强价格收费管理。高质量完成了2010年收费年审工作,面向全区社会收费的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非企业组织和实行《收费许可证》管理的的收费单位进行了收费年审工作,共验审收费单位77家,验审率100%。对年检中发现的问题,分别采取当场指正、限期整改、转变检查机构查处等方法予以纠正,进一步规范了各单位的收费行为。认真做好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工作,对全区各部门收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了交通、工商、文化等18个部门的261项收费项目,取消和停止了我区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依法开展价格成本监审工作,合理制定收费价格,按照湖南省定价目录,对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商品和服务,坚持集体讨论研究,同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及社会承受能力合理调定价。三是加强民生价格监管。将民生价格监管作为工作重点,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和频率。对农资价格和涉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进行重点检查;对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教育收费行为进行专项检查;规范市场商品明码标价行为,严厉打击进行价格欺诈的商家和个人。通过检查和专项治理,对抑制部门、行业乱收费、乱涨价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减轻了企业和群众负担。同时,还建立了市场价格采价点,对涉及民生的商品价格进行定期监测,与周边市(区)建立了价格信息互通制度,定期通报价格信息,交流工作经验,共同提高价格监管工作水平。

家政服务价格节节攀高 篇3

自2007年年初起,家政服务员开始供不应求。由于家政行业劳动力的稀缺,家政服务的价格节节攀高。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市场上保姆平均工资在800元以下的人员几乎没有,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的情况也大体相同。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两年内,家政服务价格还将持续攀升。家政服务价格每当春节来临时都要上涨。据说早在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开始,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雇主就已经开始提前预定保姆。据业内人士透露,一般春节期间保姆的薪酬都要上涨20%左右。

由于保姆市场需求量大、供应紧缺,所以保姆的价格不断上涨。北京海纳诚信家政服务中心的负责人预测,现在一般的家务保姆的薪酬是在800~1000元,但是具体还要看所做的家务量,最后的价格还是要雇主和保姆经过协商之后而定。

除此之外,钟点工、月嫂等其他家政服务的薪酬在春节期间也将上涨,但是涨幅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春节期间,工资涨不涨、涨多少还是要经过雇主和家政员之间的协商。现在很多雇主过年的时候也会给家政员派发红包,所以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北京家和家政服务公司的负责人说。

北京市家政协会2006年统计的数字显示,北京市的家政服务员有22万人,城八区240万户,使用家政服务员的比例已经超过9%。业内人士介绍,北京目前对家政服务员尤其是保姆的需求量约比10年前翻了四五番。

家政员的工资应该结合家政员的技术等级、服务态度、用户的满意程度等一些因素,不能随意开价。然而,据业内人士分析,供不应求是最主要的原因。现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家政服务,家中有了小宝宝就需要请月嫂,一些家庭都请钟点工做饭、打扫卫生,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需要请保姆来照顾,需求的增长远远超过供给的增长。此外,市场上也有一些中介公司在进行“恶炒”,纷纷打着“保姆荒”的旗号来哄抬市场价格。

药价改革源头在医疗服务价格 篇4

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多年来并未建立的关键在于,政府和社会没有认清或有意回避了导致药价虚高的体制性原因:在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以公有机构为主体的情况下,现行医务人员的人事薪酬制度与医疗卫生行业特征存在根本冲突。

具体而言,药价虚高根源于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当医疗服务价格不能足额支付医生的人力价值时,医生以药品价格虚高部分形成的收益,用于弥补医疗服务价格低估的损失,即以药品利润补偿医生应得收入,也就是“以药补医”现象。这一格局与计划经济体制历史密切相关,医生作为国有事业单位职工,由国家财政全额支付其工资,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并未将医生的人力资源成本纳入计算。价格体系扭曲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医疗行业实施的是铁饭碗加论资排辈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人事薪酬制度。

因此,要建立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前提是建立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而建立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前提则是建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医疗行业特征的医生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也就是“优胜劣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制度,这只能是医生自由执业制度。为实现医生自由执业,需要进行两项改革,一是废除医疗行业的事业单位编制身份制度,让医生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二是取消区域卫生规划,放开有资质的医生举办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的自主权。

此外,在全民医保体制下,药品价格的形成还需要一个具体的制度安排:医药企业(医药供应商)、药费支付方(医保经办机构)、药品处方者(医生、医院)、监管者(政府)、社会第三方(学者、专业研究机构)等各利益相关方,通过平等、充分的信息交流,协商、博弈、谈判,确定各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合理的药品价格机制将有望形成。

3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篇5

受长期“以药养医”机制、医保结余支付能力不足以及诊疗行为不规范等因素制约,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得不到体现,一些药品、材料设备等费用却过高,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医疗行业运行机制,出现了重复检查、开“大处方”等现象。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发出《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出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这次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合力推进改革,目标正是提高诊疗、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价格,既体现医疗技术价值、确保医院良性运行,又实现群众总体负担不增加。

1问:价格改革具体改啥

一位大夫去理发,给他剪了几年头发的师傅告诉他:“我晋级了,过去剃头是60元,现在涨到80元了!”师傅跟大夫聊天时表示,这20元涨得不算多,因为他都干了3年了。大夫说:“我读医学院11年,当大夫十几年,诊疗费一直只有几块钱。”这个段子,生动演绎了我国公立医院部分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的问题。

在医改工作中,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一直是焦点。近年来,伴随着药价改革的加快,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渐渐提上议事日程。各地改革主要内容有两点:取消医院的药品加成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前者目标是破除“以药补医”的窘境,后者则为了体现医疗技术价值。

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四部委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在《意见》中从5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任务。

一是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分类管理。对公立医疗机构,其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其特需医疗服务和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其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

二是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公立医院统筹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及当地政府补偿政策,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

三是改革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国家负责制定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服务。各地确定本地区医疗机构服务收费的具体项目。

四是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扩大按病种、服务单元收费范围,逐步减少按项目收费的数量。各地可按有关法律规定,授权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

五是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管。加强医疗服务成本监审和价格监测,完善定价过程中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制度。强化医药费用控制和价格行为监管,合理确定医药费用总量,明确控费指标,依法严肃查处乱收费行为。

2问:配套改革怎么开展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涉及诸多领域,如何稳妥推进决定着改革的成败。

江苏省物价局副局长孔祥平指出:“如果只是取消药品加成、提高诊疗费这样的简单平衡,解决不了深层次的问题。必须要推进医疗价格综合改革。”

由于这项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所以,《意见》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分工。如:价格主管部门统筹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推进价格调整和定价方式改革;卫生计生部门制定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政策措施;医保部门做好医保与价格政策的衔接配合,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医保支付标准的政策措施。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明确分工后,必须协同推进改革,形成政策合力。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必须强化价格与医药、医保、医疗等方面政策的衔接联动,方能确保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以承受、群众总体负担不增加。具体来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薪酬制度、药品流通体制、医保支付、分级诊疗、医疗行为监管等改革衔接配套,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特别是,医保支付、医疗控费政策必须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同步出台,同步实施。

3问:患者负担会增加吗

无论是哪个领域的价格改革,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会不会多掏钱。为了确保改革后患者负担总体上不增加,《意见》明确了“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原则,提出了多项配套保障措施。

“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是对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通过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价格,以及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腾出的空间,用于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以确保医药费用总量维持平衡。“保衔接”,是指价格改革与医保支付政策要配套衔接。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要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患者整体医疗费用负担不会增加。同时,各地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医疗保障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明确医药控费指标,确保区域内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说明,正因为医疗服务价格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改革充分考虑到社会和群众承受能力,采取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方式,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一是围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弥补一部分,并采取有升有降的结构性调整。二是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最终实现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基本理顺的目标。

据介绍,改革总体上实现了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以承受的预期目标。对患者而言,药品价格不同程度下降,总体负担没有增加。如安徽省改革后,全省100家城市公立医院的门急诊、住院次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3.7%和2.3%;门急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同比分别下降4.8%和13.5%。

电商激战,服务比价格更重要 篇6

受经济减速的影响, 今年以来国内家电消费走势明显“回调”。根据中怡康的相关数据,2012年一季度,中国家电市场规模同比下降了10%。其中,彩电同比下降24%,冰箱下降26.4%,空调下降23.7%。毫无疑问,2012年国内家电市场的开局可谓“惨淡”,而持续低迷的终端消费,也开始对国内家电零售企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作为家电零售的新生力量,苏宁易购、库巴网、国美网上商城、京东商城以及天猫电器城等国内主要电商企业,正在试图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它们能够破局而出吗?

物流“提价”,电商战略隐现服务拐点

在刚刚过去两个月的五一,各大电商的促销活动可谓招法各异。苏宁易购的促销活动从4月初一直延续到五一,可以说是“每天都有惊喜,每天都有优惠”;京东商城推出了“京东五一风暴,全场2.3折起”活动;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在五一期间启动了“大牌电器天天有半价”;库巴网则使用“秒杀”手段,对全品类商品推出了“48小时终极疯抢惠”。

就在电商五一促销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京东商城CEO刘强东以及1号店董事长于刚先后在公开场合表态,强调未来电子商务的竞争比拼的是“顾客体验”。从低价竞争到强调“顾客体验”,电商企业的战略已经隐现服务拐点,用价格(利益)赢得顾客,再用服务(精神内涵)留住顾客,这一发展轨迹很可能成为它们2012年的战略主线。为何国内电商企业的经营思路会发生质的转变,我们不妨做如下分析:

第一,行业生态恶化。随着国内通货膨胀的加剧,人工、原材料、燃料等成本不断走高,这无疑加剧了电商企业的物流成本负担,尤其是自建物流体系的京东商城、亚马逊、1号店等。于是,多数电商基本上放弃了全场无条件免邮的做法,转而采取一种折中路线,即在消费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提高免运费条件,同时保证物流配送服务的水准,使顾客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

我们知道,商品价格较低一直是电商企业的竞争法宝,而低价格的背后则是低成本在支撑。尽管存在成本优势,电商的降价也并非没有底线,时下电商的大规模促销都是以“牺牲”家电厂家利益为代价的,而且这种损失要明显大于实体店。任何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首先保证各参与方诸如厂家、渠道商、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等能够获得自己的利益,形成一个“多赢”的格局,这样整个合作体系才能维系下去。综观电商的五一大促销,我们看到的至少不是一个利益平衡的局面:在消费者“惊喜”不断的背后,却是厂家的无奈和愤愤之情。

第二,竞争战略同质化且弊端明显。无论是“全场2.3折起”、“大牌电器天天半价”,还是“48小时终极疯抢惠”、“熬夜惠促销专场”,电商企业五一促销大战的本质只有三个字——“价格战”。长远来看,低价策略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消费者而言,低价带来的是充满了诱惑的“利益”。然而,如果电商企业认为搞上几次诸如“全场五折”之类的特惠活动,品牌建设就可以万事大吉的话,那就未免过于天真了。因为价格历来与品牌忠诚度无关,依靠低价建立起的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纽带也最为脆弱,这些顾客随时都有可能被竞争对手以更低的价格夺去。因此,从品牌操作的角度看,低价策略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必须要与服务、文化、体验等同“精神”相关的策略相互配合,进而巩固前期低价策略所获得的市场份额。

第三,赢利压力增加,需要用品牌溢价提升利润空间。今年3 月下旬,一份据称来自“京东聘请的投资银行”的简报开始大规模传播。简报称,京东商城2011 年的实际营业收入(不含POP 平台)约为210 亿元人民币,远低于京东官方宣布的309 亿元(而加上POP 平台交易额后,约为270 亿元人民币),其毛利率仅为5.5%。虽然京东回应说,从未向任何投行人士提供过数据,并强调数据很离谱,但没有人出来否认京东商城的持续亏损,连刘强东本人也承认了这一点。

京东持续亏损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加上去年年底凡客被曝巨亏6亿元,如此想来,亏损并非国内电商的一个偶然现象。资本市场并不相信眼泪,只有赢利才是硬道理。从利润的计算公式“利润=收入-成本”可以看出,电商扭亏为盈的解决之道无外乎“开源”(收入)、“节流”(成本)这两方面。目前看来,电商们的成本“节流”空间已经相当有限,那么就剩下“开源”一途了:首先,在保持价格竞争优势(相对于传统渠道而言)的基础上适度提高商品价格;其次,将企业的战略重心转向顾客体验,增加品牌附加值,用品牌溢价支撑价格上涨的那部分空间。总而言之,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们的转型方向就是向服务(品牌溢价)要利润。

服务体验升级,电商企业任重道远

从价格主导到强调服务体验,电商企业正在经历一次不小的战略跨越,其中的很多环节都值得仔细推敲、认真研判。

物流体验还应更加注重细节

物流是国内电商较早涉足的服务领域,其中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凡客诚品、1号店、苏宁易购等都是自建物流体系者。不过在自建物流体系方面,多数电商起步较晚,服务水准(如强调免费包邮;比拼发货、配送速度等)还停留在相对初级阶段,随着各大电商物流设施以及配送流程的不断完善,免费和速度正在逐渐丧失其物流服务的差异化卖点。如何突破?并最终为客户提供与众不同的物流服务呢?在此,亚马逊的经验很值得各大电商学习借鉴。

亚马逊物流的优势不在价格(29元以上包邮的政策未见得具有竞争优势),也不在送货速度(即使是第三方物流的当当网也和亚马逊大体相当),而在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售前、售中以及售后服务的物流体验。作为国外老牌电商,亚马逊让国内电商看到了不足,也同样给它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细节决定成败。

首先,预计商品送达时间。当顾客浏览商品时(售前),一条信息会清晰地映入眼帘:“如果此时购买,该商品的预计送达时间(有的电商是在商品准备出库时,系统通知商品预计送达时间)为××。”这条信息看似简单,却可以帮助顾客从容计划商品购买的准确时间。

其次,相关物流信息的填写。如果顾客第一次在亚马逊购物或者要更改配送地址,就需要填写相应的邮政编码,即便填错也不用担心,因为亚马逊的相关系统会有提示,并告知正确的邮编。此外,顾客还可以提出个性化的配送需求,比如规定具体的送货时间、告知配送员送货前一定要先打电话等。永远把事情想到并做到顾客前面,这就是亚马逊物流带给我们的真切体验。

再次,配送员的服务态度。作为经常网购的你,肯定都有被叫到楼下取件儿的经历,或者当一个匆匆赶来的配送员得知你刚好不在家时,你是否立刻能在电话中听出对方的不满,在笔者的亚马逊购物经历中,还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形。也许亚马逊的配送员只是尽到了一个物流从业者的本分而已,不过两相对比,亚马逊却把一种差异化的服务体验呈现在了顾客面前。

最后,售后阶段的物流体验。当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后,亚马逊的物流服务并未就此“终止”。在“我的订单”中,还可以看到“反馈包裹情况”一栏,顾客在此可以对包装保护商品的能力、包装尺寸以及是否易于打开等指标进行评价。

售后体验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一直以来,产品质量差、服务环节繁琐、服务承诺苛刻、服务质量低下等各种关于售后体验的评论甚嚣尘上。长此以往,电商的品牌声望势必会深受这些负面评价的影响。因此,各大电商需要在售后服务环节加以改进。

其一,服务承诺。目前,国内电商的服务承诺仍然比较苛刻。以京东商城为例,其退换货的规则是这样的:首先,必须是商品产生了质量问题,其次,退货后京东还要和品牌合作商共同判定该产品是否在退货范围之内。如此一来,即便是一些真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如果没有得到京东与合作品牌厂家的认可,也可能被拒绝在退货大门之外。至于像手感、颜色、网络显示与实际落差之类的“准质量”问题,理所当然就更不在京东的退货范围之内了。套用一句沃尔玛的服务理念,“顾客永远是对的”,可是在和国内多数电商打交道的过程中,顾客却“永远感觉自己是不对的”。所以,国内电商企业若要提升顾客的服务体验,就要从改变服务承诺做起,彻底颠覆一些“固有”的服务理念。

其二,服务模式。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商定位于“综合类百货零售商”这一角色。可以想见,这些电商平台涉及的商品类别之广、品牌数量之巨,再加上顾客分布在全国各地,所以,国内多数电商的售后服务一般都是外包的。也就是说,电商用户如果需要维修,还是要走传统的线下渠道,而且要经历多个复杂的环节。这对用户而言,显然是不顺畅的消费体验。

在此,我们可以看看京东商城在改进售后服务体验方面是如何做的。虽然大量涉足百货,但京东的主流产品还是3C,所以以此作为自营售后服务的切入点。首先,京东选择与重点品牌合作,比如ACER宏碁电脑;其次,ACER将产品售后服务授权给京东,在京东设立售后服务站,该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京东派出的工程师,他们必须要在ACER的售后服务部门进行培训,才能在京东售后服务中心上岗。同时,该中心的具体操作模式也结合了电子商务的特点,比如用户送检和维修都可以通过快递完成,这对京东来说增加的成本并不多,但对用户来说则可以享受足不出户的售后体验。

(编辑:王 放 fangwen118@126.com)

低价策略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必须要与服务、文化、体验等同“精神”相关的策略相互配合,进而巩固前期低价策略所获得的市场份额。

物流专线行业实施油运价格联动研究 篇7

1物流专线行业实施油运价格联动的必要性

①推动物流专线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石油资源的稀缺性使得油价的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油价的上涨对成品油用量较大的物流专线行业的影响较大。以温州为例,据调研,目前温州物流专线企业基本处于全亏损的状态,据不完全估算,目前温州专线物流企业中(托运信息部除外),基本上是40%亏损,30%保平,30%略有微利的情况。可以说,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物流专线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波谷期,若油价继续上涨,燃油成本的增加将会进一步压缩专线企业十分有限的利润空间。在此时,若建立由运管部门及行业协会为牵头单位的油运价格联动机制,有利于疏导由于油价上涨给物流专线企业所带来的经营成本压力,从而推动物流专线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②引导物流专线运输市场形成合理有序的价格传导机制。在其他行业,来自上游的成本压力很容易通过本行业产品或服务的涨价转嫁出去,如铁矿石涨价被钢铁企业加到钢铁产品出厂价格上等。在物流专线行业,由于存在过度竞争及行业集中度低,专线企业在议价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未能形成通过合理提高运价来传导成本压力的价格传导机制。另一方面,部分专线企业通过超载、外挂等违规经营行为传导成本压力,强化了低水平个体化服务主导货运市场的局面,促成了经营者过度分散。而油运价格联动的实施可以引导企业通过运价合理上涨的疏导成本压力,从而引导形成合理有序的价格传导机制。

③实现物流专线运输市场有序竞争。物流专线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根据调研,由于专线运输市场价格的不透明化以及客户对价格的重视程度高于服务质量等因素,道路货运市场存在恶性竞争现象。恶性竞争使得物流专线企业之间通过价格战来招揽货源,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通过实施油运价格联动,有利于物流专线运价的透明化,从而引导物流专线运输市场有序化竞争,使企业间竞争的核心由过去的“价格战”转向“服务战”。

④切实帮助物流专线企业渡过难关。据调研,目前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最困难的时期。一方面,以近十年为例,物流专线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了近300%左右,但是运价只同期上涨了30%。另一方面,物流专线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压缩内部运营成本的手段和空间已经基本用完,如进口大吨位车辆的使用、甩挂运输的实施。在此情况下,油价的上涨,将会进一步加大物流企业经营的苦难。通过实施油运联动,可以减轻物流专线企业由于油价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从而切实帮助物流专线运输企业渡过难关。

2物流专线行业实施油运价格联动的制约与挑战

道路货运市场已经开放多年,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吸引了社会上大量的个体户和企业进入到物流专线行业,物流专线运输已经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因此,在物流专线运输行业实施油运价格联动还将会面临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与挑战。

①同一线路价格不统一,油运价格联动基础运价难界定。油运价格联动,其最终的目的是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推动下,形成油价运价传导机制的形成,从而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物流专线运输来说,油运价格联动机制的有效运作,首先需要在相同的物流专线上形成相对统一的运价。据调研,在物流专线企业的实际操作中,零担货的运价往往低于整车货物的运价。此外,回程车辆运价一般低于本地专线企业的运价。因此,价格不统一,油运价格联动基础运价难界定是物流专业运输行业实施油运价格联动的制约之一。

②服务主体众多。在物流专线运输行业中开展油运价格联动工作,专线企业是实施的主体。只有专线企业之间协作配合,切实发挥油运联动对整个物流专线行业的推动作用。由于物流专线运输行业市场开放很多年,较低的门槛众多社会单位或者个人纷纷进入物流专线行业。以温州市为例,2010年温州市物流专线经营者的数量达到了1570家。服务主体众多,且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的行业特点,使得物流专线企业之间协作配合的难度远远高于客运行业,为油运联动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③物流专线企业议价能力不足。市场开放多年以来,物流专线行业基本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自行调节。但是,由于近年来整体经济形势的不景气,市场上运力的供大于求,使得部分企业通过杀价来争夺货源,物流专线行业竞争环境开始恶化,在同一价格水平上靠成本控制与服务提升进行良性竞争的基础环境不再具备。此外,回程车辆的较低运价进一步消弱了本地物流专线企业的议价能力。此时实施油运联动,率先进行油运价格联动的企业必将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因此,在市场竞争环境得到明显好转之前,除非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出台强有力的规制政策,否则油运联动工作很难实现其转嫁行业经营企业成本压力、以确保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④服务标准、质量参差不齐。根据对物流专业企业的调研发现,不同的物流专线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差异较大,即使相同的专线,大多数企业只将货物运输至目的地的货运市场,部分企业则是提供门到门的服务,物流服务成本的不同,使得这些企业即使在相同的专线上也无法统一定价。同时,不同工商企业对价格与服务质量的敏感程度不同,也为统一运价带来了困难。总体来说,物流运输行业服务标准、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油运价格联动缺乏服务标准界定,也是实施油运价格联动面临的制约之一。

3物流专线行业实施油运价格联动的对策

①建立组织协调机制。以物流行业协会为平台,以协会与运管部门联合出台的行业油运价格联动自律公约为保证,建立油运联动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起行业管理部门与专线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以物流行业协会为牵头单位,运管部门为指导单位,成立物流专线运输行业油运价格联动领导小组。油运价格联动实施过程中,各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与协会之间的协调由领导小组负责,从而确保各物流专业企业在油运价格联动工作中步调一致。

②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一是以物流企业信用考核为重要抓手,将物流企业在油运价格联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估后纳入信用考核体系,建立物流专线企业诚信分级管理制度。二是建立运价相关信息采集联系企业制度,以便动态掌握市场运价及试点物流专线企业基本运营情况。三是出台配套资金专门用于支持油运价格联动实施过程中包括信息采集、运价调整公告发布等费用。

③加强行业管理引导。为配合物流专线行业油运价格联动,引导市场形成统一透明的线路运价和标准的准线运输服务,改变以往恶性杀价形成的恶劣竞争环境,进而营造出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依靠企业自身管理降低运作成本和提升服务水平的良性竞争环境。行业管理部门在原有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的基础上,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强对行业内部分企业以明显低于成本的运价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

④完善行业监测预警。在建立运价信息采集联系企业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行业监测预警。一方面通过行业监测实时把握油运价格联动过程实施具体情况,坚决杜绝恶意降价和哄抬运价等扰乱物流市场正常竞争秩序的行为,确保联动工作的协调一致开展。另一方面,通过行业监测,对行业的盈利水平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警,在为广大工商企业提供统一透明的运价信息的基础上,为物流企业进行市场决策、行业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盛光霞,公路客运价格管理模式及改革建议[J].交通企业管理,2001,(3):187-200.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或将加快 篇8

《通知》要求, 省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与医保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协作,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特别是大数据技术, 加强对医疗机构控费情况的监测评估。充分利用医疗机构信息化平台, 实时跟踪了解改革进展, 掌握真实数据, 动态监控医疗机构落实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情况, 掌握医疗机构改革运行以及医药价格、费用变化情况, 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完善相关政策。

《通知》强调, 各地要加强部门联动, 建立部门定期会商制度, 形成政策合力, 协同推进改革。价格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统筹研究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 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定价方式, 合理确定和调整医疗服务政府定价范围及价格, 强化价格行为监管;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和行业监管,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推进医疗服务收费信息公开;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医保政策与价格政策的衔接配合, 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 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模式研究 篇9

1 内容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宁波市卫生局2007-2009年卫生统计资料汇编年鉴。

1.2 数据处理方法

以Excel 2003和SPSS 11.5 for Window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医院补偿过度依赖药品收入

由表1可见,宁波市医疗机构2007-2009年医疗收支亏损呈逐年增加,药品收支结余逐年上升,“以药养医”现象严重。

2.2 医疗均次费用持续增长

浙江省从2005年7月起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检查、检验价格下调30%,适当调整了手术、治疗等劳务性价格,但是,宁波市医疗均次费用却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整体医疗费用不降反升,详见表2。

2.3 技术劳务性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过低

由表3可见,宁波市医疗机构2007-2009年检查收入占门诊医疗收入均在50%以上,占住院医疗收入在24%以上,而体现技术劳务的护理费、诊察费、治疗费等项目收入在医疗收入中的比例则均呈现出很低,分别在3%、3%和17%以下。

3 讨论

3.1 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机制

本文表明,医疗技术和劳务含量高的医疗服务价格偏低,而门诊费、挂号费、住院诊疗费等医疗项目亏损。由于实行项目收取制及价格监管失控,使医疗机构通过诱导患者扩大服务需求变相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特别是对于植(介)入类高值医疗器械的过度使用,推动了医疗费用无限制上升,患者整体医疗费用出现不降反升。

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市场供求与医疗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等因素,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并根据环境条件变化因素及时调整。建立科学的医疗服务成本测算体系和价格监测体系,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加强成本调查核算,逐步提高中医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适当拉开不同等级医院价格差距,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允许医疗机构根据自身功能特点、业务能力和社会需求,开展供患者自愿选择的整体护理、专业护理、临终关怀等特需医疗服务。同时,要切实加强医疗机构价格监管,制定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提高医疗机构自主定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发挥医疗机构物价员的作用,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价格明细清单,并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项目名称、价格标准、服务内容和服务规范、服务标准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价格。

3.2 改革支付方式

在目前的价格规制制度下,对医院主要采用按服务项目支付,其收入高低与所提供服务项目的多少密切相关。因此,服务提供者所面对的是软预算约束,不但缺乏控制成本或限制服务数量的经济激励,反而具有提供高精设备检查项目的强烈动机。加之医疗服务市场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以及我国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不完善,医疗机构更倾向于提供那些补偿高于成本的服务(如大型仪器设备检查),导致医院提供不必要的服务项目。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增长过快问题日益突出,一个重要的制度原因在于按服务项目支付。对医疗服务的价格规制方式决定了医疗机构(主要是医院)提供各种医疗服务所受激励的强度,这在很大程度上调节和规范着其行为,并且最终决定着医疗费用的高低。因此,采用适宜的规制方式对于控制医疗费用至关重要。

按照就诊、住院人次数等服务单元计算收费金额,向病人或医疗保险机构结算,促使医院为了取得更好的经营效果,必须重视对医疗费成本的控制,从而有效杜绝了大处方和过度服务现象。按服务单元收费,操作简单,促使医院调整利益导向,控制医疗费用效果好,但缺乏科学性。

按病种预付制,支付标准部分地以全国医院对该类疾病治疗的平均成本为依据,它总括入院时的管理费、检查费和给药费等。在按病种预付制下,由于医院每接收一位患者,不论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案,提供多少服务,它所能得到的补偿都是根据患者所属的相关诊断组而得到预先确定的数额,这对于医院而言是一种硬预算约束,具有一定的成本风险。医院提供过多服务的结果只能是成本上升、利润减少甚至补偿不足以弥补成本而发生亏损,医院的经营战略应该是转向降低成本。因此,在按病种预付制下,医院为单个患者提供过度服务的动机会减弱甚至消失,医疗服务的个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约束。

3.3 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管理模式

医疗成本是构成医疗价格的主体部分,成本的变动是改变医疗服务价格的主要依据,影响医疗成本的因素包括医务人员工资,卫生材料的价格变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药品的数量、质量的变化等,无论是政府定价还是市场价格都应反映实际成本。价格管理要灵活、及时,并且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首先,医疗价格与别的价格不同,不可能随行就市,制订价格时要考虑近一段时间的物价总体变化趋势。其次,制订的医疗服务价格不是一定几年,在物价变动超过一定范围时,医疗价格亦应作相应的调整。每一次科学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都会给医疗事业带来新的突破,例如20世纪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医疗效果。又如CT、磁共振、γ刀、心电监护仪等高精密仪器在临床上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诊治疾病的能力,对价格体系的变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再次,要较好地反映医疗服务的比价与差价关系。在制订医疗价格时根据医疗服务的性质、质量、差异、地区差异等不同因素,调整医疗服务的价格,使其呈现合理的比价和差价关系,建立真正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

3.4 建立公立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为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必须建立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对机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注重社会效果、强化服务质量、讲究工作效率、满足病人期望,兼顾微观经济效果,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公立医院的工作业绩与社会效果相适宜的评价模式、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内容与体系。

摘要:文章分析了宁波市公立医院2007-2009年医疗服务价格变化状况,发现医院补偿过度依赖药品收入,技术劳务性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过低等不足,从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机制、改革支付方式、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管理模式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了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措施。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力新,梁允萍.探索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调整的新思路:医疗服务价格与医疗费用的关系剖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9,(12):20-22.

物流服务价格 篇10

本刊讯为追踪国内外医改的最新进展, 交流医疗服务和药品定价与补偿的探索与实践, 2014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于2014年6月21日召开。本次论坛围绕“医疗服务价格制定与服务购买”这一主题, 交流医药价格改革经验、分享补充医疗保险发展模式和不同观点。陈文、周永泽、付晨、熊先军和许闲等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医疗价格与服务购买相关的理论分析”、“关于医疗价格体系改革的思考”、“浙江省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药物经济学在医疗保险中应用的思考”和“国际补充医疗保险发展模式”等专题报告。

应国际药物经济学和结余研究协会 (ISPOR) 理事会邀请和批准, 复旦大学药物经济研究与评估中心自2007年创建了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 致力于推动药物经济学在国内研究和应用, 并服务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

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ISPOR上海分会、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主办。

上一篇:业务预算下一篇:2-吡啶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