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

2024-05-12

心肺复苏(精选十篇)

心肺复苏 篇1

关键词:心肺复苏机,超长心肺复苏,心脏骤停,临床效果

心脏骤停是临床急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 极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具有极高的致死率[1]。心肺复苏是临床上对心脏骤停患者较为有效的抢救措施之一, 其主要操作环节胸外按压的质量, 对其抢救成功率具有直接的影响及关键性作用, 而人工操作无法保障有效、持续、稳定的按压质量, 常会导致临床救治效果无法达到预期[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照随机抽选分组的原则, 将2008年4月-2012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61例超长心肺复苏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 男女组内例数之比为26:15, 患者年龄17~75岁, 平均年龄 (47.61±8.21) 岁。致病原因包含9例心源性疾病、5例多发伤、7例脑血管疾病、6例电击伤、7例农药中毒或毒品中毒、2例溺水及5例不明原因所致;对照组患者20例, 其中男13例、女7例, 年龄18~73岁, 平均年龄 (48.15±7.84) 岁, 致病原因包含6例心源性疾病、2例多发伤、3例脑血管疾病、3例电击伤、3例农药中毒或毒品中毒、1例溺水及2例不明原因所致。对两组实施统计学分析, 显示观察对照两组患者的资料构成 (年龄、性别比例等资料) 差异甚微, P>0.05, 未显示统计学意义。

1.2 诊疗方法

观察组的41例患者在安装心肺复苏机的时间内, 按照常规人工心肺复苏要求进行标准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机安装好后连接呼吸机与气管插管, 控制气量, 同时调节按压频率, 正压通气与按压比为1:5, 按压100次/min, 深度为4~5 cm, 按压、释放比为1:1。对照组患者实施人工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 按照标准要求徒手进行胸外按压, 双人交替按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有效率与存活率, 及实施心肺复苏10 min时患者的收缩压与血氧饱和度, 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其中心肺复苏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为[3]: (1) 存活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大动脉波动及自主呼吸, 且各项生命指标恢复病前水平, 无生命临危征象; (2) 成功: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大动脉波动及自主呼吸, 在生命指标支持下, 能够存活超过24 h; (3) 有效:患者恢复自主心律与大动脉波动, 收缩压达到80~100 mm Hg, 且各项生命指标维持稳定30 min以上; (4) 无效:患者实施心肺复苏60 min仍无法恢复自主心律与呼吸。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5.0版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41例患者与对照组20例患者所涉及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准设定0.05, 表示可信区间数值为95%, 当P<0.05, 则数据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 观察组的41例患者临床实施心肺复苏10 min时, 收缩压与血氧饱和度较之于对照组明显更优, P<0.05, 见表1。此外, 观察组的存活率及诊疗有效率、复苏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注:#P<0.05, 显示样本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 存在统计学意义

注:#P<0.05, 表明样本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 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操作中的重要环节, 直接的影响对患者的急救效果及抢救成功率, 其操作质量主要体现在有效性、持续性、规范性等方面。以往临床上实施常规心肺复苏, 均有医护人员徒手操作, 进行胸外按压。操作者对按压频率、幅度的把握均靠自身经验, 很难达到统一的标准, 且抢救过程对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较大, 无法保持住要求的频率与幅度, 更无法保障操作的连续性, 相关报道表明, 胸外按压超过4个循环后其有效性已经降低至80%以下。观察组的41例患者临床实施心肺复苏10 min时, 收缩压与血氧饱和度较之于对照组明显更优, 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19.51%、复苏成功率26.83%, 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0%和15%。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 使用心肺复苏机实施超长心肺复苏诊疗, 可使得心脏骤停患者的血氧情况、血压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进而使得临床抢救成功率在明显提升的同时, 保证患者的机体质量, 总之, 该种诊疗方法值得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小燕, 邓修建, 李端明, 等.萨勃心肺复苏机对心肺复苏的效果观察 (附214例报告) [J].广西医学, 2008, 30 (9) :1339-1341.

[2]陈华军, 米忠友, 邹文孝, 等.MSCPR-1A型心肺复苏器对心肺复苏效果的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 2012, 40 (1) :142, 150.

心肺复苏教案(定稿) 篇2

二、授课地点:学习室

三、授课人:

李安鹏

四、授课目的:通过学习使大家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及要点

五、授课内容:心肺复苏

六、授课对象:医院全体医师

七、授课方法:理论讲课,模拟训练

八、授课教具:笔记本、投影仪、影布、模拟人、除颤器

九、授课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注意重点、把握要点

十、授课小结:本堂课主要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读的流程以及要点进行讲解,大家学习态度端正,实操认真,能够熟练掌握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

以前我们对心肺复苏的了解可能仅限于CPR和电除颤,但其实它只是基础生命支持的一部分。

心肺复苏主要是指对病人猝死后突然呼吸、心跳停止,而及时采取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心脏按压代替自主循环的复苏措施,不然则会导致死亡。但是心肺复苏成功不仅是要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更重要的是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心肺复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生命支持(BLS),指施救者在院前没有仪器设备的情况下,通常使用CPR为患者进行抢救。第二阶段是高级生命支持(ACLS)是指患者从现场转入医院或者急救车,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到达现场,由医务人员接手后进行的生命支持。病人的自助循环恢复后进入心肺复苏的第三个阶段,后续生命支持(PLS),主要是脑复苏和脏器功能支持的后续治疗阶段

通过以前医院组织的卫勤训练,大家应该都掌握都心肺复苏的初级治疗。我们先简单回顾复习一下基础生命支持,也就是BLS。

三、基础生命支持大家应该都已经熟练掌握,我们先复习一下BLS的流程,以及新指南做的一些更改。C:人工循环

A:人工气道

B:正压通气

D:电除颤

当发现患者昏迷后,我们首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用力拍打并呼喊患者,确认意识丧失。判断呼吸和脉搏的有无,新指南指出呼吸和脉搏要同时检查,依次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研究表明越早进行胸外按压,患者存活率越高,时间不超过10秒钟。启动急性应急反应系统,立即进行CPR,先按压后通气,按压通气比为30:2,大样本调查研究表明,按压比通气更重要。当除颤仪到达后,应停止按压,立即进行除颤。2015版指南,强调高质量CPR,高质量CPR是贯穿于整个抢救流程的,是进行有效心肺复苏的基础,高质量CPR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BLS持续至高级生命支持团队接管或者患者自助循环恢复

高质量CPR要点,同时也是新指南做出的改变:

1、按压频率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数据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2、按压深度 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3、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4、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掌握先机。 争分夺秒 黄金4分钟 大量实践证明:

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50%被救活。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ACLS在BLS的基础上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药物治疗和病因鉴别诊断。更注重规范化、程序化、更注重团队合作。再次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否则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

早期除颤(1分钟内)成功率97% 每分钟下降7%-8% 室颤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播,则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小。根据病人心律失常类型,进行电击除颤 可电击:室颤,无脉性室速

不可电击:心搏停止,无脉心电活动

标准位置是右电极板放在右锁骨下方(STERUM),左电极板放在左胸乳头外下方(APEX)。

除颤能量:200J、300J、360J 室颤:QPS波群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不等、频率不规则的颤动波 频率250-500次/分钟

粗颤:波幅>0.5MV 细颤:波幅<0.5MV

复苏给药途径:根据病人心搏骤停原因与心律失常类型,选择相应的复苏药物

给药途径:

1、静脉给药

2、骨内给药

多用于儿童

静脉通道建立:

1、周围静脉通道(肘正中静脉)

采用“弹丸式”给药

2、中央静脉通道

静脉通道建立:一是周围静脉通道 方便,不需要中断心脏按压 并发症少,缺点药物峰值低 循环时间长 应采用“弹丸式”推注 最常用外周静脉是肘正中静脉,不要选择手部远端静脉

二是中央静脉通道

药物作用起效快

缺点技术及时间要求高。只有在周围静脉无法建立,又有充足的时间,考虑中心静脉穿刺

肾上腺素 αβ受体激动剂,对心脏β1受体的兴奋,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律。血管平滑肌β2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周围血管阻力,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

胺碘酮

3类抗心律失常药 室颤/无脉性室速

对心脏骤停患者,不推荐常规使用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碳酸氢钠、钙剂(Class III,LOE B)。VF/无脉性VT导致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可考虑使用。

ALCS流程图 在第一组CPR之前都和基础生命支持一样,确认无意识、呼吸和脉搏、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开始CPR

成员要做什么

负责的内容出色完成 清楚大声重复命令

及时大声汇报负责任务完成情况 负责的呢用有阻碍时及时寻求帮助

心肺复苏急救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脏骤停;急救

心脏骤停是一种急危重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很多患者由于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间或者所用的抢救方法不规范,最终失去生命。心肺复苏是一种抢救心脏骤停患者非常有效且常用的措施,在病人发生心脏骤停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成功抢救病人的关键。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在病人心搏、呼吸骤停超过6分钟后才开始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则病人复苏的成功率非常低。因此,就要求护理人员特别是进行急救的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熟练的心肺复苏技巧,以及合理的医护、护护配合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急救中心共接诊心脏骤停患者5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2~74岁。

1.2心脏骤停原因心血管疾病27例,脑血管疾病7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中毒6例,创伤4例,溺水2例,触电1例。

1.3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丧失意识、大动脉跳动薄弱或消失、呼吸微弱或停止、瞳孔散大且固定等。

1.4心肺复苏的方法在患者胸外进行心脏按压;利用面罩气囊给氧或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同时进行静脉给药配合使用心脏复苏药物;连接监测仪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基本数据;同时利用冰袋、冰帽等降温措施保护脑组织。

1.5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准出现自主呼吸,心搏恢复,面色恢复为红润,瞳孔由大变小等。

2.结果

2.1快速诊断经研究显示心脏骤停病人在其发病后六分钟之内进行心肺复苏处理,则病人的存活率约为30%,若在病人心搏、呼吸骤停超过6分钟后才开始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则病人复苏的成功率非常低,仅为6%左右。因此,对心脏骤停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的措施进行的越早,则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越高。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措施是成功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关键。

2.2气道处理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病情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判断时间不宜超过十秒,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应将患者体位处于平卧位,同时将患者头部垫起微高于身体,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如发现呼吸道有异物出现应及时进行清除,以保證心肺复苏的完成质量,争取病人获得复苏的时间。

2.3胸外心脏按压医护人员对心脏骤停病人进行心肺复苏的胸外心脏按压时,应注意按压位置是否正确,按压深度起伏为4~5厘米。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比为30∶2,即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按压放松时应使病人胸部轮廓充分回复到原位。

3.讨论

心脏骤停患者在进行心脏复苏并取得良好效果之后,部分患者可以自行恢复自主循环,但心脏复苏是否实施成功,则取决于心脏骤停患者日后脑功能是否恢复正常,这是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最后能否成功的关键。

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因此,对于心脏骤停病人的急救就是与时间赛跑,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对病人进行心脏复苏抢救。心脏复苏成功的关键不仅取决于抢救时间,还与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对于抢救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抢救人员的互相配合紧密相关。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三基培训时应定期进行有关心肺复苏的急救护理理论与实践规范化训练,使医护人员规范心肺复苏的抢救流程,加强医护人员对待抢救过程中任何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的应急能力,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3.

[2]秦桂玺,李同义,吴钦志.临床急诊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6.

[3]马秋桂,冯明.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J].护理研究,2006(6).

(作者单位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心肺复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获得笔者所在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的论证许可, 该研究纳入病例为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院内发生的及院外急救中心送至的心搏骤停10 min内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徒手心肺复苏组) 42例, 其中男22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 (60.4±6.7) 岁;试验组 (Weil心肺复苏仪组) 44例, 其中男23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 (61.6±7.1)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心搏骤停原因、心搏骤停时间、院前急救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由有经验的急诊科医生及护士按《2010心肺复苏指南》进行传统人工心肺复苏法进行CPR。试验组所有患者首先按照2010心肺复苏指南施行标准人工心肺复苏, 2 min准备Weil心肺复苏仪, Weil心肺复苏仪装配完备后遵医嘱进行快速替换, 以Weil心肺复苏仪实施心脏胸外按压, 代替人工手动按压, 替换时CPR中断时间控制在15 s内。按压头放置位置在患者正胸前, 两侧肋弓与身体中线的交合点向上两手指距离处;对于男性, 主机侧面中心线和乳头位置重合。按压深度范围为39~51 mm, 按压频率为100次/min。所有研究对象均常规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呼吸, 对有心室颤动患者先予直流电除颤, 同时建立静脉通道, 按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要求常规经静脉应用复苏药物, 并持续进行心电、血压、经皮氧饱和度等监测。记录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持续时间、复苏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24 h成活率、肋骨骨折发生、除颤次数。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实时监测心电、血压和脉搏氧饱和度, 记录自主循环恢复 (ROSC) 时间。ROSC标准:CPR后出现规则自主心律, 且血压≥90/60 mm Hg, 维持时间≥30 min;24 h存活标准:ROSC, 有或无自主呼吸且存活时间≥24 h。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 (Weil心肺复苏仪组) 和对照组 (徒手心肺复苏组) 比较, 试验组最长复苏时间65 min, 对照组最长复苏时间35 min, 试验组复苏成功率、24 h存活率及心肺复苏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 且试验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肋骨骨折发生、除颤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心源性及非心源性心搏呼吸骤停是临床常见的急诊, 患者由于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 导致机体组织供血不足。在常温状态下, 脑缺血>4 min, 心肌缺血>20 min即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及时有效的CPR是决定患者复苏成功率及其预后的关键因素[3]。

徒手心肺复苏时, 受过正规训练的专业急救人员标准的CPR操作手法仅能提供正常血供的20%~30%, 由于操作者徒手胸外按压时连续按压体力消耗大、易疲劳, 往往难以保证连续实施有效的标准按压[4]。在本研究中, 对照组 (徒手心肺复苏组) CPR平均持续时间为 (15.52±6.8) min, 最长复苏时间35 min, 对需要较长复苏时间的患者早期放弃的机率增加。而在Weil心肺复苏仪组CPR平均持续时间为 (26.26±7.2) min, 最长复苏时间达65 min, 且复苏成功率及24 h成活率明显高于徒手CPR组, 分析原因可能是:传统的徒手胸外按压很难维持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 同时长时间徒手按压使操作者易感到疲劳, 导致胸外按压不标准, 如按压频率过快或过慢、按压深度不足等影响了CPR的有效性[5]。特别是人员紧缺时及不同人员进行胸外按压时, 很难保证按压深度及频率的标准化, 因而导致了部分的无效按压, 因此导致了对照组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率及24 h成活率低于试验组。Weil心肺复苏仪是新开发的自动化和便携式胸部按压机, 采用3D机械按压, 可克服人工按压的不足, 使维持按压和放松阶段时间相等, 能持续产生有效的心脏泵血, 提供理想的按压比率和按压深度, 有效提高心输出量, 改善血流动力学, 提供持续、高质量的CPR, 提高短期生存率。《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重点突出持续、不间断有力的胸外按压, 尽量减少有效的胸外按压中断, 不要过早放弃病人, 本研究得出的结果与《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是一致的。

本研究中Weil心肺复苏仪组与对照组比较, 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肋骨骨折发生、除颤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究其原因可能与Weil心肺复苏仪使用的是3D按压, 用一半的按压深度能够实现更高的心脏及脑灌注血流, 所以复苏中除颤次数显著减少及肋骨骨折并发症比例大幅降低, 同时Weil心肺复苏仪组可实现持续按压、最大限度减少按压中断次数, 同时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提供理想的按压比率和按压深度, 显著减少按压周期, 缩短复苏时间。在按压阶段, Weil心肺复苏仪活塞按压在胸骨上, 同时通过绑带挤压胸腔, 在胸壁两边产生横向拉力。正是由于绑带产生的横向拉力, 在泄压状态, 绑带剩余拉力作用在胸壁两边, 提供了全面快速的胸部后挫力, 使该复苏设备产生了更好的胸内正压, 只需要较浅的按压深度, 按压深度的减小将最大限度降低胸骨骨折的发生, 因而使用Weil复苏仪的患者未发现一例肋骨骨折。

Weil心肺复苏仪按压时能保证恒定、连续、节律不变、力量不变、按压部位及方向不变的长时间胸外按压, 提高了胸外按压的质量, 确保了CPR的标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提高了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且Weil心肺复苏仪组能将人力解放出来进行其他诊疗活动, 使后续的气道开放, 药物复苏及复苏后监护等治疗措施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在院内有多人合作的条件下, Weil心肺复苏仪具有高效率、重量轻、体积小和容易操作的特点, 且短期复苏效果显著, 使用Weil心肺复苏仪进行CPR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方法。但由于研究的样本例数较少,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进行更多样本数及更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证实Weil心肺复苏仪的长期复苏效果。Weil复苏设备的自身特点可产生更好的胸腔内正负压, 笔者将会进一步研究其与冠状动脉灌注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和颈动脉血流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Rajab T K, Pozner C N, Conrad C, et al.Technique for chest compression in adult CPR[J].World Journal of Emergendy Surgery, 2011, 6 (1) :1-5.

[2]Song F, Sun S, Ristagno G, et al.Delayed high-quality CPR does not improve outcomes[J].Resuscitation, 2011, 82 (2) :52-55.

[3]Idris A H, Guffey D, Aufderheide T P,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chest compression rates and outcomes from cardiac arrest[J].Circuiation, 2012, 125 (24) :3004-3012.

[4]Rojas L, Aizman A, Arab J P, et al.Basic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knowledge, practical skills and effectiveness of maneuvers of general physicians[J].Revista Medica De Chile, 2012, 205 (2) :73-77.

心肺复苏 篇5

心肺复苏(CPR)的定义:是指对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给予呼吸和循环支持,可分为Ⅰ期心肺复苏和Ⅱ期心肺复苏。Ⅰ期心肺复苏又称基础心肺复苏或称现场心肺复苏,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包括开放呼吸道、人工通气和胸外挤压,其目的是恢复脑细胞供氧,促进脑功能恢复。

心脏骤停是突然的、没有预料的循环停止。主要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根据报告指出在4min内开始复苏者多能获救,而超过12min者几乎无一存活。有学者统计,在心脏骤停后开始实施复苏的时间与获救机会的关系有如下规律:3min~3/4;5min~1/4;10min~1/100;12min~1/10000。因此,要求临床医生一定要分秒必争,及时判断和正确处理。有资料显示,4min内开始复苏,8min内接受决定性生命支持者出院率最高达43%。

心跳骤停可见于多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创伤、出血、触电、溺水、自缢、某些药物中毒等,多发生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单位,其中医院外的猝死接近60%。因此院外的及时、正确的现场抢救复苏,可以降低病死率。复苏成功的基本要素

1、时间就是生命,跳呼吸骤停时间越长,复苏成功的希望越小。而心跳呼吸骤停大多发生在意外场合,所以重要的是现场及时的抢救,这是复苏最后能否成功的基础。

2、第一目击者的急救能力CPR能否成功,还取决于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反应的速度和急救知识。

3、高效率的城市急诊医疗体系。CPR的禁忌症: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等。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CRP)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A:开放气道(airway)B:人工呼吸(breathing)C:胸外按压(circulation)一.判断是否心跳呼吸骤停

1.当发现有晕倒伤者,应判断事发的地方是否安全并容易抢救伤者,同时迅速判断患者有无损伤,是否有反应。

2.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叫:“喂,你怎么了”,或按压人中,检查伤患有无意识。须注意病患有无颈椎受伤,不可剧烈摇晃病患。无意识者立即求救EMS系统。3.确定患者为心跳呼吸骤停时,立即招呼周围的人前来协助。如大叫:“来人啊,有人晕倒,请打120!”等。

4.请来协助的人立即拨打“120”呼救专线电话。打电话者的注意事项:

1).伤者所在的位置(准确的地方)

2).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溺水,电击,出血、创伤等 3).伤者的数量,有多少人 4).伤者的情况,伤势如何 5).现场采取何种急救措施 二.放置正确体位

1.CPR时,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一般要去枕平卧,将病人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病人的背后垫上一块硬板,尽量减少搬动病人。如有可能应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解开患者上衣,暴露胸部。

昏迷体位:当患者有心跳呼吸,但仍处于昏迷状态时,其气道有被舌根堵塞和吸入粘液以及呕吐物的危险,故应将患者置于侧卧的昏迷体位。

畅通呼吸道方法: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托下颌法。

手指不要压迫患者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颈部不要过伸。疑有颈椎损伤者,CPR时不能使头部后仰,以免进一步加重颈椎损伤。

2.伤者俯卧时,应把患伤者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移,避免向躯干扭曲,头、颈部与向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轴面上。三.开放气道

判断呼吸方法:眼看、面感、耳听;保持气道开放状态;观察5秒左右(不得超过10秒);有呼吸者,注意气道是否畅通;无呼吸者,立即人工呼吸。1.伤者无反应,取仰卧位后须打开气道,并清除口中异物,取下松动的假牙,解开紧束的衣领。

2.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若怀疑头、颈部有外伤者应用。

注:手指不要压迫患者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

3.仰头抬颏法:一只手放在伤者前额,手掌有力向后推,使头后仰90度,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颏骨向上抬起,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4.清除口腔异物的手法:右手拇指和其余4指夹持患者的舌和下巴,并打开口腔;左手食指沿口腔侧壁伸入至深部,随后移向另一侧,当手指回收时将异物勾出。严禁将手指从口腔下中向后插,以免将异物推向后方,增加清理难度。

手法打开气道的方法 1.仰面抬颈法 病人去枕,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一手置病人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托住颈部向上抬颈。

2.仰面举颏法 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一手置病人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除拇指外)的手指置于下颏外之下颌骨上,将颏部上举。注意勿压迫颌下软组织,以免压迫气道。

3.托下颌法 术者位于病人头侧,两肘置于病人背部同一水平面上,用双手抓住病人两侧下颌角向上牵拉,使下颏向前、头后仰,同时两拇指可将下唇下拉,使口腔通畅。

四.人工呼吸

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

1、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

2、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翼下端,以免从口部吹气时,由鼻腔漏气。

3、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

4、深而快地向病人口内用力吹气,每次吹气约1.5-2秒,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为止。;

5、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病人口内排出。

6、吹气频率:12~20次/min,但应与心脏按压成比例。单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双人操作按5:1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每次吹气约1.5-2秒,须注意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并等病人第一口气完全排出後再吹第二口。

7、吹入气量: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500~600ml.目前比较公认以800~1200ml/次以免引起肺泡破裂。注意事项:

1.口对口呼吸时可先垫上一层薄织物。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大于1200ml可造成胃大量充气 2.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

3.儿童吹气量需视年龄不同而异,以胸廓上抬为准。

4.单人操作每按压胸部15次后,吹气两口,即15:2。(简记法:单人15:2,每四个为一组;双人5:1)

5.有脉搏无呼吸者,每5秒吹气一口(10~12次/分)。

6.在做口对口呼吸前,应先查明口腔中有无血液、呕吐物或其他分泌物,若有应先尽量清除。

7.如有脉搏,继续反复施行人工呼吸, 直到患者恢复自然呼吸为止,成人每分钟约12-16次,小孩约15-20次。

8.打开病患口腔,检查呼吸道中有无异物。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其口腔及呼吸道中的异物,如口香糖、假牙等。

口对鼻人工呼吸方法:主要用于不能经患者的口进行通气者,如:牙关紧闭,口部严重损伤,或抢救者不能做到将患者的口部完全紧密包住。五.胸外心脏按压:

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2.按压方法:

(1).抢救者一手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交插互扣,指尖翘起,避免接触肋骨。

(2).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3).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4).按压频率:传统用80~100次/分。小儿90~100次/min,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0.6:0.4为恰当。与呼吸的比例同上述。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

(1).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2).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4).出现自主呼吸;

(5).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小结:

1.判定:确定患者是否无反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时启动EMS系统; 2.气道:将患者安放在适当的位置,采用仰头举颏法或仰头举颈法开放气道; 3.呼吸:确定是否无呼吸还是通气不足。无反应,有呼吸,又无脊椎损伤时,将患者置于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无反应也无呼吸时,将患者置于仰卧位,立即开始15:2的按压/通气比率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开放气道时,查找咽部是否有无异物,如有异物立即清除。

你了解“心肺复苏”吗 篇6

进入21世纪,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增高,出现各种心脏意外所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增加。然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这项成熟的抢救生命的心肺复苏术在普通市民中运用极少,致使在医院外发作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很低。其实,这一切并不复杂,所需的只是“一双手”。那么,应如何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呢?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突然倒地或者因为溺水、触电、外伤等原因出现意识丧失,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急救步骤呢?

首先,应尽可能早地呼叫别人帮助你,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

其次,拍患者的肩部,并大声呼唤:“你怎么了?”如果没有反应,用手或者将耳朵贴紧患者左胸前壁,感觉患者有无心跳。抢救成功的关键是争分夺秒,切忌反复地判断耽误时间,如果感觉不到心脏的跳动,就应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让患者平躺在地上(不要移动到软床上),施救者跪在患者右侧,按压的部位在患者乳头连线的中点,双手交叉相扣,左手掌在下,仅以左手手掌根部作为按压的着力点,用力垂直向下按压,深度为4~5厘米,频率大约1分钟100次左右。在按压的同时,另一个施救者推患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打开患者的口腔,待按压者按压30次后,捏住患者的鼻孔,用嘴包住患者的口部,吹两口气(吹气勿太用力),即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按压者应边按压边报数,以确保两人衔接得紧密,毕竟抢救时时间就是生命。如果仅有一人施救,那么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就需同一人完成。如此30∶2反复实施,直到急救人员赶到,不要间断,不要放弃。

心肺脑复苏成功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急诊内科遇到心脏骤停患者中, 心肺脑复苏成功6例, 其中5例为男性, 女性1例;年龄13~58岁, 平均41.2岁。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1例, 糖尿病1例, 尿毒症1例, 其余3例既往健康;送到时6例均有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 颈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听不到;心电图显示一直线2例, 室颤4例。

1.2 方法

1.2.1 对心电图显示一直线2例, 先给予胸外按压30次, 再面罩接简

易呼吸器辅助呼吸2次, 每分钟胸外按压100次, 按压通气比例为30:2, 共5套CPR后再评估, 同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 每3~5分钟静脉注射1次, 并给予5%碳酸氢钠100-250ml静脉滴注, 直到心电图示转为心室颤动时, 再给予电除颤360焦耳, 接着给予5套心肺复苏 (CPR) 后再评估, 仍为室颤, 接着给予5套心肺复苏 (CPR) 后, 给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 胺碘酮300mg静脉注射, 再电击,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 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如此反复进行, 直至恢复窦性心律, 间断电除颤共6-8次, 平均7次。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并以冰帽脑保护, 直至复苏成功。

1.2.2 对于来院后心电图示室颤4例, 首先给予电除颤, 对其中3例

成人除颤能量一步到位, 给360焦耳, (1例13岁患儿与成人除颤方式不同, 给予电除颤能量从150J开始, 接着给予5套CPR后, 再给予150 J电除颤, 如此间断除颤共2次, 仍无效, 再增至200J后, 恢复了窦性心律) , 接着给予5套心肺复苏 (CPR) 后, 同时给予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 300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 (13岁患儿减量, 给予胺碘酮60mg静脉注射, 100mg加入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点滴) , 评估复苏效果, 如此反复进行, 直至恢复窦性心律, 本组电除颤共1-6次, 平均3.25次。及早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和冰帽脑保护, 直至复苏成功。

2 结果

6例心肺脑复苏均成功。

3 讨论

3.1 越早启动CPR, 心肺脑复苏成功率越高

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中简化了心肺复苏程序, 简化评估并增加了每分钟胸外按压的次数, 减小了胸外按压的间歇, 按压通气比例为30:2。强调"用力按压, 快速按压" (100次/分钟) 保证胸廓充分回弹和胸外按压间歇的最小化。在突发心脏骤停的最初几分钟内, 人工呼吸的重要性不及胸外按压, 因为在心脏刚停止的几分钟内血氧水平仍高, 心肌和脑氧供有赖于已降低的血流而不是缺乏的那部分氧。心肺复苏术 (CPR) 是急诊医学及临床医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救命技术。但是在实施CPR评估的专家发现挽救濒死者不能仅仅靠CPR, 1992年10月美国心脏病协会在权威的美国医学杂志 (JAMA) 发表了"生命链", 它包括紧密相扣的四个环, 第一环为现场目击者呼救;第二环早期心肺复苏, 救护车到达最快4min, 此4min是生命悠关的时间, 心脏猝死等原因致循环骤停4min内, 第一目击者行CPR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第三环尽早除颤, CPR对于心室纤颤可以延缓、延长其发生, 却无明显的直接除颤作用, 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报告指出:早1min实施心脏除颤, 其成功率可提高8-10%, 如15min后实施则抢救几乎不能成功。第四环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电除颤的基础上, 有效通气结合药物治疗[1]。当室颤所致突发心脏骤停实施抢救时, 心肺复苏术能加倍或三倍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若是室颤发生5min没能得到治疗, 通过有效心外按压的心肺复苏, 将血液输送到冠脉及脑部, 必要时立即除颤, 预后会更好[2]。建议除颤前先行五组的CPR (约2min) , 特别是心脏骤停超过4~5min, 没有恢复心跳, 应该电除颤一次, 不马上检查心跳, 而是再做五组的CPR (约2min) 后再进行评估, 室颤或无脉性心动过速, 抢救时推荐电击一次, 而非连续三次, 后立即进行CPR。这是因为新式除颤器首次电击具有很高的成功率, 而且已知如果首次电击失败, 给予胸外按压可以改善氧供和养份运送到心肌, 使得随后进行的电击更可能除颤成功[3]。本组病例均按此方法进行抢救的, 但在心脏骤停复苏不及时的病例, 抢救成功率低, 致残率及死亡率高;而对于早来院的心肺复苏者, 心肺脑复苏成功率高, 本组全部脑复苏成功。

3.2 电除颤实施越早, 能量越足, 心肺脑复苏成功率越高

传统的心肺复苏中电除颤为从低能量开始, 一般累计不超过三次, 连续进行, 抢救半小时即可宣布临床死亡。2005年指南更强调按压及除颤的重要性, 主张一步到位, 成人以360焦耳开始, 除颤一次后, 接着做5次CPR, 而不是连续除颤3次, 如此可以一直交替进行下去, 累计除颤次数无限制。以上5例成年患者电除颤均用360焦耳 (儿童按体重计算) , 平均累计超过3次, 且抢救时间超过半小时方获成功, 因此不难看出, 越早电除颤, 心肺脑复苏成功率越高。

《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CPR的重要性包括按压至少100次/min, 而不是大约100次, 按压幅度成人至少5厘米, 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婴儿大约为4cm, 儿童大约为5cm) , 按压的深度较2005年指南要求的更深, 另外要保证按压后胸廓的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按着CAB的流程进行抢救, 即先按压30次, 再开放气道, 面罩简易呼吸器给予人工呼吸2次, 快速电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尽早脑复苏[4]。

参考文献

[1]李宗浩, 金辉.论心肺复苏的创立[M].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 2 (1) :3-5.

[2]张蕾蕾, 编译.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二) CPR概述海南医学, 2007, 18 (2) :112-114.

[3]宋维, 编译.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一) 概述与伦理问题.海南医学, 2007, 18 (1) :137-140.

心肺复苏培训工作探讨 篇8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培训

0 引言

据报道, 在北美每年约有350 000人发生心脏停搏而接受复苏急救。在中国每年约有1 000 000人死于心脏病。各种心脏疾病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心脏骤停在院内和院外均可发生, 虽然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心脏骤停仍是相当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在交通、旅游、国际交流、重大体育赛事中均可发生心脏猝死, 心血管疾病是心脏猝死的重要原因。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公务人员、社会民众和距离有生命危险者最近的人, 都有一种社会责任, 在第一时间现场实行基本生命支持, 即心肺复苏 (CPR) 技术以挽救生命[1]。

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脏猝死, 均是由于心脏的有效搏出量急剧减少或停止, 结果维持生命最重要的脏器, 如冠状动脉及大脑的灌注急剧减少, 造成大动脉无波动, 意识丧失。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或保持基本的血流是基础生命支持的核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 时间就是心肌, 时间就是生命。研究表明, 脑细胞一旦缺血、缺氧超过5~6min, 脑组织即显示永久性的损害。如脑组织缺血缺氧超过15min, 显然预后非常恶劣。因此, 在心脏骤停发生的第一时间实施有效的CPR, 对于进一步实施高级生命支持和生命急救是至关重要的[2]。

1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采用急救手段恢复已中断的循环、呼吸并最终促使脑功能恢复称为心肺复苏 (CPR) , 目的是恢复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脑等所有器官的功能。近年来, 随着我国院前急救的快速发展, 使更多的心跳骤停患者能够在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 即心脏骤停4~6min内实施心肺复苏, 而复苏所用时间与团队的配合是影响院前急救复苏效果的重要因素[3]。心肺复苏技术是生命抢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决定高级生命支持和生命抢救的效果。如能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实施有效的基本生命支持技术, 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心搏骤停的发生无法估计, 任何人在某一特殊的时间和地点均有可能发生, 这就要求非医务工作者也要掌握或熟悉CPR技术, 才能保证CPR的效果, 为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奠定基础。也就是说院前急救应在最短的时间内, 如果有职业的急救人员, 携带急救仪器及药品在最短的时间内至发病现场, 开展及时有效的复苏, 无疑就会提高CPR效果[4]。

CPR的流程可归纳为评估反应及环境 (无反应, 环境安全) ,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备除颤器) , 检查脉搏, 决定是否开始CPR。其中评估极其重要, 只有经过准确判断, 才能接受更进一步的CPR。CPR包括胸外按压 (C) 、气道 (A) 、呼吸 (B) 和除颤四部分[5]。成人、儿童及婴儿CPR的关键技术如表1所示。

2 开展心肺复苏的意义及背景

2.1 开展心肺复苏培训的意义

全世界每年有20%创伤患者因未及时进行现场复苏而死亡;我国有40%冠心病患者在发病后15min死亡, 30%在发病后20min死亡。87%心肌梗死患者在医院外发病, 其中25%病人因第一目击者不懂急救措施而身亡[6]。这些数据表明现场CPR和急救的重要性。目前将心脏停搏分为3个时期: (1) 电活动期, 为发病的前4min, 大部分患者此时表现为室颤。此期特点是对除颤的反应好, 患者若能在此期内接受CPR, 一般出院生存率较高; (2) 循环期, 出现在发病后4~10min, 此期内需要高质量CPR, 为心、脑等重要脏器在除颤前提供氧合血液, 从而增加有效循环, 改善患者预后; (3) 代谢期, 常始于发病10min以后, 目前几乎没有针对该期的有效治疗措施。研究发现, 生存率与心脏停搏持续时间成反比, 每延迟1min, 抢救成功率降低10%, 心脏停搏1min内实施CPR成功率大于90%, 心脏停搏4min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脏停搏6min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脏停搏8 min内实施CPR成功率约20%, 且患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脏停搏10min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7]。郑瑞春[8]等对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对医院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做了研究, 发现: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缩短心肺复苏、除颤、气管插管时间。标准CPR的目的是通过按压产生胸腔内外的压力差、促进血液流动。有数据显示, 在发达国家每天有近1千名患者因此受益, 关于它的培训也较为普及, 因此心肺复苏的普及培训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2.2 开展心肺复苏普及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前, 对呼吸、心跳骤停的猝死病人抢救, 呼吸心脏复苏效果差, 所以在实际生活中, 尤其是医院外猝死的抢救上几乎很难有成功病例。20世纪60年代后, 随着现代心肺复苏的创立与推广, 抢救取得了重大进展。CPR挽救了许多呼吸、心跳骤停者的生命, 复苏后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完好, 能长期、有活力的高质量的生存[9]。

有研究表明, 德国的急救培训普及工作做得最好, 该国家规定l0~l6岁的青少年要接受1.5天的课程学习 (心肺复苏、外伤的处理) , <10岁的儿童可以参加8小时急救知识课程学习 (主要是CPR) , 成年人必须当义务兵或参加7年的急救义务工作。意大利的外勤警察必须经过初级急救技能培训 (包括CPR) , 意大利的公共场所配备AED, 外勤警察必须学会使用除颤仪[10]。

在我国知道心肺复苏术的人较少, 很多人只知道口对口人工呼吸, 但是对具体操作等就不知道了。王玉[11]等人做了公众心肺复苏认知度的调查发现:许多人甚至认为CPR是医务人员的“专利”, 自身没有学习的必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公民的健康知识与教育普及还有待提高, 公众的急救知识匮乏, 急救意识薄弱。周燕玲[12]等的研究也指出学历高的人较学历低的人关于心肺复苏的知识了解得较多, 做心肺复苏的意愿也较大。

3 心肺复苏中的影响因素

在实施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1) 正确评估患者, 这是正确决策的基础。 (2) 实行高质量的CPR[5,13], 尽管多数人认为在临床上难以在医护人员范围内区别心肺复苏技术的优劣, 但是, 对医院全员进行CPR培训意义重大, 不仅提高院前和院内急救水平, 把CPR的效应发挥到最佳水平。影响心排量的因素虽多, 但心肌功能状态是重要的, 一旦到了失代偿阶段就难以纠正。在正规熟练的按压技术基础上, 增加有效的按压频率, 可以取得更理想的血流水平[15]。 (3) 分秒必争, 时间就是心肌, 时间就是生命; (4) 除颤、肾上腺素累积剂量也是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14]。

4 本院开展心肺复苏培训经验体会

本院是新疆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研究型三级甲等医院。来院就诊治疗的患者非常多, 突发事件相应也较多, 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技能水平, 增强应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不断提升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2014年3月开始, 全院举办了心肺复苏的全员培训, 对全院医务、行政、工勤、在院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规培生等人群共计5800余人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CPR (含部分人群的ACLS) 培训和考核, 使培训人员以自我为中心, 以当时自己所处环境、条件为背景, 以实际抢救效果为目的, 充分体会抢救步骤, 掌握要领, 顺利地通过了CPR的考核。

前言——重视老年患者心肺复苏 篇9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减退, 机体储备功能下降, 而且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或慢性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或神经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肿瘤、慢性感染、营养不良等, 进一步损害了各脏器功能, 使得老年人承受意外打击的能力显著下降。较多资料显示, 发生心跳骤停并接受心肺复苏 (CPR) 的老年人预后差, 存活出院率、生活质量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人群。

在实施了众多医疗措施之后, 大多数老人仍然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一方面增加了老年患者自身的痛苦, 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患者家属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如何提高CPR的效率 (复苏存活率) , 更有效地利用医疗、社会资源, 获得更高的效益, 是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的重要课题。

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生理特点, 尽早正确应用CPR技术, 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了解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有助于临床医生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心跳骤停的发生;复苏后脏器功能支持同样是决定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老年患者的脑保护、循环功能及其他脏器的功能保护与成年患者有较大不同, 复苏后各脏器功能维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年患者的预后;知晓影响CPR预后的因素, 可使临床医生明白:对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跳骤停不应轻易放弃, 而对于那些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 再长时间的复苏和脏器功能维持往往都是徒劳的, 应减少他们的痛苦, 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去;临床医生同样必须明确的是什么情况下不施行CPR、什么时候停止CPR, 以及如何看待患者和家属 (监护人) 的意愿, 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处理CPR中的伦理问题。

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中心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救治的心肺复苏患者46例, 排除慢性疾病终末期及预期死亡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 男26例, 女20例;年龄20~69岁, 平均 (40.6±1.2) 岁;病因主要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及各种意外伤害。将所有患者按照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分为2组, 复苏成功的28例患者为A组, 复苏失败的18例患者为B组。

1.2 方法

确认心跳呼吸停止后, 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心脏按压100次/min, 按压通气比例为30∶2, 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连接呼吸机或球囊辅助呼吸, 室颤或室速持续或反复发作按药物→按压→除颤程序反复进行, 连续除颤能量为200、200~300、360J, 同时开通静脉通道, 及时合理使用复苏药物。

1.3 观察项目

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原发病、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人工呼吸开始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所得数据均代入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年龄比较

A组患者的年龄为20~51岁, 平均 (39.8±0.6) 岁;B组患者的年龄为27~69岁, 平均 (41.0±0.8) 岁;2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t=5.8051, P<0.001) 。

2.2 2组患者的原发病情况比较

2组患者的原发病情况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均以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3 22组患者的时间指标比较

A、B2组患者的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人工呼吸开始时间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呼吸心跳骤停为危重急症, 表现为呼吸、心跳停止, 意识丧失、突发面色青紫或苍白、或抽搐, 脉搏消失, 血压测不出[2]。由于心搏、呼吸骤停4~6min后脑细胞可发生不可逆损害, 故必须在心跳停止后4~5min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恢复脑细胞的氧供, 促进脑功能的恢复[3~4]。心肺复苏术是每位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熟练掌握和应用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医学教育和临床职业培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复苏学是研究导致机体氧输送突然停止或接近停止的病理状态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发生机制和急救治疗的一门科学[5]。这种病理状态严重影响心、肺和脑的功能, 它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复苏学尤其强调发生机制、全身缺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现代心肺复苏方法在急诊医学、心脏病学和麻醉学等多个学科都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现代心肺复苏的方法是在20世纪50~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挽救了许多生命, 特别是1956年Zoll医生对除颤器的改进应用, 1958年美国Peter Safar和Elam发展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技术, 1960年Kouwenhoven等人确认了单独的胸外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 使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大为提高, 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需要注意: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 一般不超过800m L, 胸廓稍起伏即可, 吹气时间不宜过长, 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 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 (伤) 者气道是否通畅, 胸廓是否被吹起;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 (伤) 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 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 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 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 引起血气胸;按压的力度过轻, 胸腔压力小, 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 (伤) 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 以免引起内脏损伤[6~7]。医务人员还应该严格掌握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8~9]: (1) 观察颈动脉搏动, 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 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 说明患者自主心搏已恢复, 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2) 若无自主呼吸, 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 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 (3) 复苏有效时, 可见患者有眼球活动, 口唇、甲床转红, 甚至肢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观察瞳孔时, 可由大变小, 并有对光反射。 (4) 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 心肺复苏持续30min以上, 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 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 可考虑终止复苏;脑死亡, 如深度昏迷, 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 将患者头向两侧转动, 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 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 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患者死亡, 无救治指征时。

(例)

目前, 有关心肺复苏的研究报道并不少见。于兰芳等[10]分析9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心肺脑复苏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2组, 结果2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分别为 (2.39±5.5) min和 (7.3±3.54) min;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分别为 (2.69±2.71) min和 (8.12±3.78) min;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与年龄及原发病等比较差别也有显著意义。何新华等[11]回顾分析急诊重症监护室48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 得到的结论显示年龄是复苏成功的重要因素, 合并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心脏骤停高危因素, 骤停时间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脑复苏成功是存活出院的最重要因素, APACHEⅡ评分能评估心肺复苏的预后。谭光林等[12]的研究显示到达现场的时间越早CPR成功率越高, 各种终末性疾病发生心脏骤停时很难复苏成功, 无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复苏成功率相对较高, 年龄越大复苏成功率越低, 心脏骤停时间长短与复苏成功率成反比, 心脏电击除颤和人工机械通气可提高CPR成功率。冯贵宁等[13]对176例实施CPR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表明CPR的成功与发生地点、复苏开始时间、早期电除颤和及时机械通气有明显相关性。本组结果与之前的报道基本相符, 两组患者的原发病情况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均以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为主, 但在年龄、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人工呼吸开始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临床医师应掌握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 积极实施抢救措施, 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摘要:目的 分析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救治的46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人工呼吸开始时间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医师应掌握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 积极实施抢救措施, 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上一篇:天气分析及预报下一篇:电子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