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机制障碍

2024-05-13

体制机制障碍(精选九篇)

体制机制障碍 篇1

一、农业会展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 举办地点相对分散, 差异较大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作为最大展览中心城市, 其在农业会展方面也占据了绝大的比例。其中, 北京是全国农业会展举办最多的城市。但是从分布状况来看, 农业会展由于有着较高的普遍性, 加上地区间难以统一, 其在举办地点上也呈现出较大的分散性, 在规模与质量上也存在着较高的差异性。

2. 涵盖内容广

农业会展顾名思义其展览的重点便是农业相关产品, 包括但不限于农产品、农资产品、瓜果蔬菜、水产等。它涉及到多个领域, 并衍生出了列如农产品交易会、科技论坛、种子交易会等新的农业会展展览形式。因此, 涵盖内容广泛也是农业展会发展中所显现的突出特点。

3. 农业会展体制机制建设力度不足

近年来, 我国对“三农问题”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 并颁布了很多扶持政策, 农业会展也因此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很多人看准了会展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纷纷投资进入会展行业, 其直观表现为会展企业在数量上不断攀升, 构成形式多样。但是由于在前期缺少相应的经验、人才、技术等, 会展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不足、资金较少、观念较为陈旧等问题, 与外国先进的会展企业相比, 我国的会展企业不管是在管理方法、技术手段还是在公司结构等方面都很难与其相提并论。总的来看, 我国的会展企业在国际上缺少市场竞争力, 其市场化程度较低, 加上由于我国尚未对会展服务与管理等进行有效的规范与制约, 这就使得我国的会展企业与当地的旅游部门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 当地的旅游资源尚未与会展相结合, 会展的吸引力也没有很好的展现出来, 营销实效性较差。

4. 生态、绿色为主题的农业会展增多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 人们受教育程度不断加深, 人们对于生态农业、环保农业也有着较高的需求, 越来也多的绿色、有机、生态农产品进入了人们的餐桌, 走向了普通大众的生活。在这样大形势的推动之下, 以“生态、绿色、健康”为主题的农业会展也大大增多。

2016第17届有机绿色农业博览会就是其中极为突出的例子, 绿色、生态的农业会展数量的不断增多, 使得我国的绿色食品交易与消费大大增加, 推动了农业会展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5. 由政府约束指导

对于我国的农业来说, 种植分散, 生产规模较小等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会展发展的巨大阻力。而为了农业会展的发展, 促进农产品贸易、交流的进行, 我国的政府也积极采取各方面的举措, 给予农业会展巨大的支持。比如投入大量的资金, 由政府牵头举办。目前我国的农业会展超过7成都是由政府主办, 委托其他协会、企业承办的。但是客观来看, 由政府主导的农业会展虽然在前期能够推动农业会展走向正轨, 但是随着其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政府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 也应适当“放手”, 让会展企业进行自主竞争与发展。

二、农业会展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阻碍

1. 管理部门不明确, 缺少完善的配套服务

管理部门能够对农业会展的组织与管理进行监督与优化, 其在农业会展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农业会展发展现状来看, 首先由于尚未对其管理部门进行明确, 也缺少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其进行规范与指导, 对农业会展的开办管理缺少权威性, 科学有效的管理很难深度落实。农业会展缺少统一管理, 就很难对不同时期举办的农业会展规格进行准确定位, 很难制定一套有效的入会标准对入会企业进行规范。很多的农业展会就很容易演变成一个农业集市, 农产品鱼目混珠, 质量差异极大。其次, 由于当前我国的农业办展中, 地方性的展览仍然占据着绝大比例, 其规模优势、聚集优势很难真正体现。展会不管是在场地还是在运输等公共资源建设上都与国际一流的办展配置有着极大的差距, 加上尚未形成对招展程序或相应收费一系列规范约束的规章制度, 农业会展很难规范化发展。

最后, 由于我国农业会展缺少行业自律措施, 加上没有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管理, 这就使得我国农业会展在举办时需要多头审批, 不仅程序复杂, 而且缺少统一规划, 重复办展的现象较为普遍, 一些参展企业竟然要参加同一地区, 省、县、市等同一类型的展会。办展渠道, 层次多元化使得我国的展览管理较为混乱, 这就很容易造成会展资源的分散与浪费, 同一类型的展会重复举办, 也很容易让农业会展失去本身的吸引力, 流失客源, 降低会展的影响力。

2. 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健全

我国的农业会展在办展时存在一个突出的特点, 那便是大多由政府主导, 政府直接承办或由政府委托办展是我国当前农业办展的常态。这主要是由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 我国虽为农业大国, 但是却缺少大型的农资企业作为支撑, 而这些小型的农资企业缺少市场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会展的发展, 政府在前期不得不积极推动创新农产品研发, 开拓新的农产品市场。但是, 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也存在着差异, 给予农业办展的支持也不尽相同加上政府的资金始终是有限, 因此, 政府对全部的农业展会进行补贴或政策优惠的做法是极为不现实也是不理性的。这个时候必要破除政府主导农业办展的局面, 简化办展的相关审批程序, 发挥专业办展企业的专长, 推动专业展览企业的发展壮大。但是当前, 我国的农业办展还处在探索阶段, 还未形成完善的竞争机制体系, 基础设施不够健全, 在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收益与成本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也需要有步骤的“放开”, 对于影响力较强的农业展览, 政府需要资金、政策上的强有力的扶持, 而针对一些影响力较弱, 参展企业较少的农业展览, 政府需要做好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工作, 给予办展机构与参展企业适当的自主性。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也需要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 让参展企业享受公平的待遇, 维护农业会展市场的正常运行与健康持续发展。

3. 区域间会展协调机制相对缺乏

由先进发展国家成功的农业会展办展经验来看, 区域间完善、诚信、富有约束力的会展协调机制将会展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 这是农业会展与城际相关产业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 能够推动农业会展资源的整合与行业自律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 这也是推动农业会展走向国际化、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前提所在。但就我国目前的农业会展发展情况来看, 只有处于少数会展经济带的地区构建了会展行业联合协会。以辽宁为例, 其只在沈阳、大连创建了展览协会, 缺少专门的农业会展协会对地区的农业办展进行规范。

权威的管理机构尚未明确, 区域性的行业协会尚未实现, 这就使得我国的农业会展的管理、整体协调问题日益突出, 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很难发挥。

三、对农业会展机制存在问题的解决与创新

1. 明确管理部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 对农业会展的管理与规范不仅要通过政府的行政举措实现, 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发挥行业协会的力量。德国、美国与英国在这个方面十分成熟, 在各行各业中都构筑了相应的协会对行业进行规范。事实上, 这些协会承担着主要的行业管理职责, 是政府与企业间的纽带与桥梁。虽然我国在农业会展方面也开展了相应的探索, 但是由于其尚未被国人广泛认同, 加上政府对其的关注力度不强, 这一部分协会大多缺乏权威, 其实效性很难真正得以发挥。在新的时期, 我国需要积极推动富有影响力的农业会展协会的出现, 它们与企业的利益相联系, 与政府相沟通、协调, 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1) 提升协会的影响力

政府方面, 可以给予协会一定的权力, 让协会具备一定的管理职责, 发挥协会的效力以及整体的影响力。加强对农业会展协会的审查认证工作, 收集整理相关协会的资料, 对不同协会发挥的效用进行分析与评定, 为协会的科学布局与整合奠定良好基础。

(2) 加强服务功能

政府与协会需要协同合作, 对农业会展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评估, 结合农业生产与农业产品贸易的特点、现状、格局等基本情况, 加强交流与磋商, 为农业会展的发展前途与布局提出富有指导性的意见。

2. 规范市场, 形成行业规范

当前我国的农业会展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阻碍便是市场体系不够健全, 农业会展行业不够成熟。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会展的市场竞争优势, 政府部门需要从多个角度着眼, 对我国的农业会展产业进行规划与探索, 完善我国农业会展市场竞争机制, 提升我国农业会展市场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同时, 注重行业规范的制定, 让农业会展在一个科学有序的环境下运行。

(1) 培育成熟的市场

成熟的市场构建的基础便是成熟的市场主体, 而高质量的农业产品、会展服务供给则是成熟市场的前提所在。农业会展需要发挥其对周边经济、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形成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 发挥现代化农业的优势与地位。在这一过程中, 农业会展也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发挥以及市场运作规律, 让农业会展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驱动力所在, 开展有序公平的市场竞争, 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2) 明确政府职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之下, 政府政策和资金上的投入对于农业会展的发展不可或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是农业会展中的主导者。对于发达国家来说, 政府更倾向于作为行业配套设施的完善者, 而不是直接参与到行业内的竞争中去。换句话说, 如果将市场经济比作一场球赛, 政府的职责应该是裁判员, 而不是球员。因此, 政府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 加大对农业会展基础设施的投入, 出台相应的法规或长期规划举措为农业会展的发展态势指明方向。发挥市场的优势与作用, 让农业会展企业充分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

四、结束语

农业会展作为我国农业贸易、农业交流的窗口所在, 对于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业。当前, 我国的农业会展体制机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在新的时期, 需要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创新模式, 推动我国农业会展的大发展, 大繁荣。

参考文献

[1]苏延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2]唐文林.中国会展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湘潭大学, 2007.

[3]张云.农业会展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2.

[4]于孔燕.中国农业会展业发展趋势分析[J].世界农业, 2013, 05:134-137.

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篇2

十大体系建设是个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工程,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十大体系实施三年来,很多人认为,十大体系抓的都是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抓与不抓一个样。其实,十大体系离不开日常工作又高于日常工作。笔者根据自己对十大体系工作的了解,认为十大体系的精髓就是以

无缝对接长珠闽为目标,通过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手段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抓好十大体系建设,需要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节点难点来切入,它不仅能锻炼干部的改革创新能力,而且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人说,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现象不抓十大体系也照样会出现,只是迟早问题。但我想,因为抓了十大体系,提前破除了制约发展的障碍,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就体现了其体制机制创新的助力器作用。xx通过对十大体系的大胆探索,有效破解了系列体制机制障碍,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着力破解四大难题,为产业发展扫除障碍

围绕稀土、钨和甜叶菊等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该县通过创新机制,着力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物流如何通达,质量如何提高等四大难题。

1、提高授信额度,增加信贷投放,解决好资金从哪里来问题。该县通过实施金融服务体系,出台了信贷投放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今年以来,xx金融机构千方百计优化金融服务,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努力向上级行社争取扩大授权授信额度,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资金支持。xx菊隆高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的授信额由1200万元提高到4200万元,利华兽药由5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止10月底,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37亿元,比年初增加4.69亿元,同比增长4.51%。其中工业园区贷款总额达到4.6亿元,信贷增量达2.2亿元,比年初增长30.52%。

2、外引内育并举,解决产业发展的人才与用工问题。该县通过实施人力资源体系,一是组建了“xx工业园学士后流动中心”,搭建了人才引进平台。采取政府补助、企业使用、来去自由的方式,专门为企业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现已为菊隆高科、世瑞矿产、红金稀土等企业引进了15名紧缺人才,为企业自主创新、攻克技术难题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组建了“工业园劳动保障事务所”,搭建了劳动就业平台。专门规范劳动用工,帮助企业招工。通过举办就业再就业招聘大会及平时就业介绍,为92家企业招工6996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才62人,有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问题。同时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城镇公民职业化”两大工程,2007年培训农民35000人、城镇公民10774人。

3、提高通关效率,发展物流产业,解决物流不畅问题。该县通过实施口岸物流体系建设,在有效促进物流通畅的同时,创造了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奇迹。一是完善了口岸通关服务机制。开通了xx—厦门、xx—深圳铁海联运通道,提高了通关效率,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5%左右;建设了口岸服务网,及时将最新的外贸政策和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申办等知识宣传到各进出口企业,适时组织外贸企业参加进出口通关知识业务培训,使32个企业报关员知识得到及时更新。二是加快物流产业发展。该县把汽车货运产业当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来抓,创造了汽车货运产业发展的奇迹。在2005年底,xx共拥有货运汽车401辆,2006年新增货运汽车326辆,2007年目前新增货运汽车818辆、1462吨,车辆增长数和吨位增长数均为全市第一。汽车货运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今年新增的816辆车辆今后每年可增加的直接税费达800多万元(其中县级直接税费460万元),加上间接收入每年可超1600万元。同时狠抓物流载体建设。投资1000万,占地30亩,建成标准仓库11栋、1.1万平方米的xx天志仓储物流中心于8月建成投产,且其隔热、防潮效果达到了国家标准。洋塘汽车检测维修中心、红金汽车修配城、光彩物流中心、储潭货运码头等物流基础设施正在规范实施中。

4、采制推广标准,鼓励扶助创新,实施名牌兴县战略,解决质量不高问题。通过实施技术标准体系,该县出台了采用高新技术标准、鼓励技术创新、扶持名牌创建的系列政策,在工业、农业中大力开展了标准化生产和争创名牌活动。省级名牌产品由2005年实施技术标准体系前的无到目前的3个,分别是xx菊隆高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菊隆牌”甜菊糖甙、xx远驰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远驰牌”钨粉和xx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生产的“虔锋牌”钨铁,其中xx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生产的钨铁还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资格。为了指导和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xx还专门组建了“工业园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组织xx鑫隆康稀土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申报了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组织科技成果鉴定2个,已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市民营科技企业20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5个,位于全市前列。技术标准的提高和名牌产品的效应开始在经济效益上显现。2007年1-10月,xx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1.7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5%、33.4%,纳税超千万元的企业已达7家。

二、搭建三大平台,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

环境是竞

争力,也是生产力。xx在实施十大体系过程中,始终围绕优化发展环境这一核心,创新了系列体制机制,加快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对接步伐。

1、简化程序,增加透明度,搭建行政服务综合平台。为了方便群众办事,xx在建设政策法规体系中,组建了行政服务中心,有行政审批事项的30多个政府部门统一进驻中心集中办公。在行政服务中心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并联审批制和程序公示制,做到各项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为了增加政策法规透明度,xx还编印了《涉企政策(收费)一本通》,规范整合了涉及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及行政许可和收费项目,企业房屋报建费用从58.2元下降到4.2元,真正实现部门规范收费,企业明白缴费。在十大体系进工业园服务站、进市场服务站、进乡村服务站设立了21个政策法规查询中心,为工业企业、市场业主、广大农民开展政策文件的查阅、咨询服务。行政服务正向政策透明、办事便捷方向迈进。

2、加快信息化步伐,建设高效便捷的现代信息平台。通过实施信息网络体系,城乡信息日益通畅。建成了县政府门户网站和11个乡镇门户网站,还有31个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网站,60多个县政府组成部门接入了政务网。在重要核心部门推广应用了网上办公系统,电子政务正在逐步推广。开通了县档案网,设立了“现行文件”专页,县委、县政府、政府部门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可以在网上查阅、下载,利用网站加强对外宣传,提供办事服务。建成了xx工业园网站,为园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产品推介、招工用工信息服务,园区企业宽带安装率达95%,16个企业开通了网站,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实施了乡村信息化工程,全县各乡镇建成了农民知识化网络培训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给农民留下了不散的课堂、不走的专家,建设了30多个“网络新村”,通过财政补助促成622户农民用上一宽带网,已有10%的果农收到了网上脐橙订单实现了网络销售,脐橙等农特产品销售半径由市内扩展到了省外;一批乡镇建成了惠民短信系统,利用这个平台与农民沟通互动。

3、创新产权交易机制,搭建产权规范流转的交易平台。在实施产权交易体系中,该县大胆创新机制,建设了产权交易中心、招投标中心、国有资产经营中心和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搭建了流转规范顺畅的产权交易平台。所有国有资产处置统一进入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实行阳光操作。今年1—10月共组织国有产权交易33宗,市场评估总价8967万元,总成交价达12554万元,增值3587万元,增值率40%。通过阳光交易国有资产增值,筹集了资金妥善安置了职工,促进了企业改制。通过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将对全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核算统一在一个平台上操作,既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财政运行效率,又方便了群众办事,为部门和基层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的服务平台。

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推进社会和谐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稳定之基。xx通过大力实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等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1、健全网络,规范管理,把握就业这民生之本。通过实施社会保障体系,该县在各乡镇和工业园都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把劳动和就业服务网络向乡镇和园区延伸,搭建了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动的桥梁。同时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从源头上规范劳动关系。加强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和鉴证管理,妥善处理调整劳动关系矛盾,共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案件41起,结案41起,结案率100%,涉及农民工252人,追讨工资45.4万元;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9850份,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正在逐步建立。

2、加强宣传,扩面征缴,确保社会保障有力。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1-10月,全县共征缴养老保险费269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0%,医疗保险费1049.5万元,工伤保险费73.65万元,生育保险费27.36万元,失业保险费229.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9%。为5170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3187万元。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迅速推开,参合率分别达84.6%、40.6%,为12547名参保城乡居民报销医疗费用851万元,使广大城乡居民医疗得到了及时保障,有效防范了城乡居民因病致贫。

体制机制障碍 篇3

A: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省国资委主任赵杰

国有企业是黑龙江省贯彻“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战略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如何在做好黑龙江省国有资产监管的同时, 更好地引导省属国有企业在服务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成为黑龙江省企业发展改革的一大关注点。为了更进一步掌握当前黑龙江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财经界》记者专访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省国资委主任赵杰,以期为奋进中的国有企业提供一些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Q:国资委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推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安排?

A:过去,我省经济结构显著不平衡,发展活力明显不足,企业市场化程度低,缺乏竞争能力。针对我省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我们不断深化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努力提升国有经济实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注入了活力和源泉。概括起来主要有“六大标志”是:一是改善了企业所有制结构。到目前,全省已完成改制企业3500多户(包括200多户大中型企业),占全部应改制企业98%以上。与改革前相比,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户数保留不到10%,在全国各省中这一比例也是较低的。二是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批处于劣势地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先后从14个竞争性领域退出,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腾出巨大空间。在地方工业中,国有、民营、外资的比例格局趋于合理,国有所占比重已由2002年50%以上降至30%左右。三是优化了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国有经济实现了退而有序,进而有为。国有经济总体呈现出户数减少、总量增加、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新特征。四是基本解决了历史包袱。国家下达我省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246户,已破产终结或基本终结223户(其余23户不再实施政策性破产),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近100亿元,安置职工48万人。分离企办中小学680所、教职员工6.4万人,73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183万职工实施“并轨”。偿还历史拖欠职工工资130亿元。五是盘活了低效国有资产。全省累计筹措改革调整资金500多亿,累计盘活国有资产500多亿元,化解不良债务1000多亿元。六是创新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普遍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退,收入能增能减的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国有企业产权和股份制改革,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注入了内生活力和强大动力。2011年,省市两级国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941亿元,同比增长16.2%,自2009年实现670亿元起,连上800亿、900亿台阶。省国资委出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606.6亿元,同比增长19.7%。龙煤集团、哈药集团、建设集团3户企业实现资产、收入双超百亿元;辰能集团资产跨入百亿元行列。

推进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项长期性任务。我委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统一部署,认真学习借鉴江苏、上海等地法人治理结构试点的经验做法,近年来选择省电力开发公司和外贸集团两户企业进行了试点。出台下发了《省国资委出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和《省国资委履行多元投资主体公司股东职责暂行办法》,为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Q:今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国内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国资委将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不确定因素的困难局面,确保经济平稳运行,推动出资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A:今年,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我省国有企业将要面临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难以把握,国内经济下行趋势增强、企业内生增长缓慢等压力,企业改革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为此,我们从省情实际出发,把聚焦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在出资企业中深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以防范风险为突破口,加快完善管理功能,提高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抓好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各项工作。一是加强风险管理。今年,省国资委启动了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监控工作力度。日前已经出台了《出资企业财务风险监控方案》,从制度上规范债务风险、投资风险、盈利能力风险和现金流风险监控工作。二是加强对标管理。今年,省国资委把对标管理作为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有步骤地组织出资企业开展对标管理工作。在出台的《出资企业对标管理方案》中明确了对标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内容、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推动企业主动找差距,分析管理短板,形成“追赶优秀、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引导出资企业切实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事前引导和事中控制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科学发展水平,加快跻身现代企业行列。四是加强成本费用管理。省国资委明确要求出资企业进一步加强成本费用管理,落实成本费用控制目标与责任,从紧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今年成本费用发生额要在上年基础上压缩10%。五是加强收入分配管理。省国资委一直高度重视企业收入分配管理,相继出台了出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对出资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薪酬兑现进行了规范。今后薪酬兑现工作总体思路是:按照“强激励、硬约束”的原则,增长适度,留有空间,调整结构,提高水平。坚持比照同类发展水平省份,同类同规模企业经营指标,确定同等薪酬水平。

Q:黑龙江国有企业在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灵活适应市场变化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

A:面对全球经济下行、运营成本上升和融资难的严峻形势,我省国有企业不等不靠,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确保了国有经济平稳运行。一是深化改革调整,增强发展动力。省国资委系统地对出资企业上市资源进行调研梳理,提出了三年上市规划。出资企业也适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发展布局得以优化。二是大胆探索创新,拓宽发展途径。省国资委引导出资企业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迈出坚实步伐,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省建设集团与科研院所合作,形成了“四节一环”等众多低碳建筑科技成果,开展了低碳材料技术、结构技术、建造技术、运行技术的研发和技术集成,全面提升了集团建筑业的工业化水平。龙煤集团依托黑龙江省煤炭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与中国矿业大学、煤科总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围绕瓦斯治理、深井巷道支护、冲击地压、三下开采、深井降温、机电设备、瓦斯发电余热利用等煤矿安全生产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获得多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众多创新成果在生产中获得广泛应用,增强了煤矿安全生产能力,提高了煤炭生产效率。三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筑牢发展支撑和基石。龙煤控股集团双鸭山30万吨甲醇和七台河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集团向煤化工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发展煤炭精深加工和循环经济打下坚实基础。辰能投资集团收购中宇公司,获得权益风电容量30万千瓦,在建容量14.85万千瓦,规划装机容量84.4万千瓦,夯实了集团的主业基础。中盟龙新化工公司建设的年产5万吨丙酮氰醇项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为公司打造MMA、硫酸、氢氰酸三大产业链,做强有机化工板块打下坚实基础。航运集团开工建造的2艘12200吨杂货船建成投入运营,状况良好,标志着企业在造船能力和技术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为促进我省船舶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我省航运、旅游事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体制机制障碍 篇4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体制障碍及其突破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消除体制性障碍、创新体制是关键.东北体制性障碍突破,要以政府改革为突破口,国企改革为重点,利益关系调整为难点,政治体制改革为关键,依法运作为保证.

作 者:孙咏琴 作者单位:中共本溪市委党校,辽宁,本溪,117008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年,卷(期):7(2)分类号:F4关键词:老工业基地 体制障碍 体制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的承包体制障碍及对策 篇5

一、现代农业对农业经营体制的客观要求

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是党和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一)现代农业呼吁现代农业体制与之相适应

市场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为此,必须建立一个自由、公平、透明的管理体制。全面突破传统农业时期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所建立的全方位、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以支持和维护科学成果、高新技术和先进物质装备快速高效地融入到农业经济循环过程。因为现代农业是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农业,它所需求的现代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可持续技术、食品制造技术、设施技术和材料能源科学等,必须有组织地、循序渐进地、规范地渗透到农业生产之中,才能展现其改变传统农业的强劲功能,不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这种组织、秩序和规范,客观要求有崭新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作为保障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推进器”。

(二)现代农业急切需求现代农业制度维护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号称是“第一产业”。随着农业集种、养、加、贸、工、农、服等为一体的“集群化”发展,农业产业、农业生产者及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独立竞争地位逐步增强,企业化运营的时机已成熟,投资主体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现代农业制度格局已形成。这就必然要求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农业制度。为此,要求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主体与土地权利主体以及经营主体在投资所有权、土地支配权、资产占有权、生产经营权等产权方面界限明晰;严格界定政府与农业生产者之间的权责关系,即政府只能通过税收和法律手段实施农业宏观调控,农业生产者依法经营土地,独立分配生产收益并照章纳税;政府撤消在集体土地支配、农业生产结构安排等农村经济领域的行政干预,切实遵循国家对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组织的“政企分开原则”;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要逐步“企业化”并自觉培植“农村人力资源”和强化农业经济核算,全面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思想。唯有如此,才能尽快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现代农业要求具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

实行现代农业制度后,多元化投资及产业化经营将遍地开花,由此对“公权”的服务需求将更加强烈。各级政府应在将土地永久经营权交还给农民支配并允许农村集体经济自行确立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农村道路建设、社会治安、科技推广、金融支持和财政帮扶等服务体系建设,塑造政府为农业经济服务的美好形象;地方政府部门要转变管理思想,尊重农民的权利和地位,全心全意地为农业集体组织和农民创造更多、更全面、更优良的服务和市场化经营平台,推动具有综合功能的农机服务站、兽医院、庄稼医院、生产资料供应站、科技咨询与推广中心、乡镇卫生院与妇幼保健站、敬老院等配套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恢复设立与完善,促使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专心致志于农业生产,积极投身于产业化经营。

二、现行承包经营体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一)土地分割承包经营,阻碍农业现代化目标实现

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农业机械化,然后才能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长期的包产到户体制,使农村集体土地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从几分地到几十亩地不等,即使作为全国仅有的“大农业”代表———黑龙江省农垦系统的“家庭农场”,也只上千亩耕地。受承包到户体制影响,农村改革30年却仍未实现农业机械化目标,农业现代化更遥遥无期。对承包者而言,各家各户完全封闭生产生活所积累的有限财力与农机设备价格矛盾难于解决;而面对地头见地尾的小块耕地,农业设备特别是大型机械和农机具的利用率很低,导致20世纪90年代地方政府和农垦主管部门统一购置分配大型农机械设备并实行“倒补贴”而农户也只看不买。可见,土地分割条块的农业承包经营体制,明显阻碍了中国农村普及农业机械和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也比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农业行政部门重叠,管理混乱,影响农业市场化运行

目前,中国政府对农业的行政管理分工过细,导致权力机构过多过滥,农业主管部门重叠严重。农业局、农机局、畜牧局、水产局、林业局、经委等,每个乡镇、村屯都要同时接受“多头领导”,乡镇村屯干部的大部分时间都将周旋于参加会议和接待检查、指导等各种事务性工作,能够从事区域农业的战略性研究部署时间所余无几。而上级的指示、意见、号召、政策、精神等多了,也就可能相互不一致甚至矛盾,乡镇村屯莫衷一是,久而久之就麻木不仁,最终仍重蹈“瞎指挥”覆辙。但最为严重的是,他们一味落实执行上级命令,就无法因地、因事、因时制宜,无形中造成行政辖区内产业结构、管理作风、生产方式等的“一刀切”,生产经营的市场化运行根本无从谈起。

(三)农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严重落后,难于维护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30年前,国家对农业实施了省心、省力、省钱而又能增产的承包经营体制,结果农村基本建设没人管,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没人问,旱涝灾情和病虫灾害没人理,农机修理没人帮。远离城镇的农村和农场作业区需求的很多生产和生活服务被迫依赖于城镇,无疑增加了服务成本,还延误农时。没有政府优良的公共服务维护和社会服务支撑系统,农业生产绝难创造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解救农产品消费危机,现代农业也无法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束缚严重,现代农业质量无法保障

分户承包体制,几乎全面否认了农业的产业属性和企业化特性,致使农业生产者再度由集体经济时期的土地“主人”沦落为土地的“奴隶”。虽然《宪法》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和支配使用,但明显代表政府单方意愿的《土地管理法》却明文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最多年限。农民的自主权不完善,成为弱势群体,只好选择进城务工寻找自由出路。而国家为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不得不通过粮食种植补贴和免征农业税的手段振作农民精神,刺激农业生产积极性。这种财政代价无疑是对这种体制矛盾造成损失的暂时性弥补,治标难治本。仅就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看,已出现劳动力“青黄不接”迹象,且一些能称得上“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民大都选择了进城务工,发展现代农业质量难度加大。

三、冲出现行农业经营体制束缚的对策

现实表明,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管理和分配制度,创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制,强化政府对农村和农业生产的服务机制,实行农业企业化自主经营并逐步过渡到农业产业化,对广大农村特别是具有鲜明的“大农业”特征的农垦系统,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

(一)权利复位:农业土地交给农村集体和农民支配

要想建立新型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就必须首先打破目前的体制模式。承包经营虽有助提高单产水平和劳动效率,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农业收入逐年增长,但农业合作精神每况愈下,农民思想感情和生产经验交流受到阻隔,盲目垦荒破坏植被和生态平衡现象普遍,农业资源与环境破坏严重。农业经营体制是保护集体土地、地表植被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屏障。农村土地本属于农村集体的《宪法》规定的“私权”范畴,农业集体组织有权支配并可以确定其成员———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方式、期限等进行自主抉择,政府不应以包括法律在内的任何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当然,国家以法律和政策手段对集体土地及其经营管理体制予以确认和保护还是必要的。只有“私权”归位到农业集体(农场和村委会)及农户(含家庭农场),他们才能因地、因事、因时制宜,自主决定适当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才能增强竞争意识并促使农民从竞争中觉悟到科学技术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认识到集约管理和组织营销以及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激励他们自觉学知识、用科技、引人才,努力经营土地。

(二)利益均衡:强化加工企业管理成本降低以推动农产品收购价格提升

工业是与农业密切联结的“产业链”。加工企业收购农产品压等压价,将破坏农民的利益,挫伤农业生产积极性;如果提升收购价格,农民利益就能得以保障,农业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为此,国家发改委要国家在现有的惠农政策之外,单独制定限制工业成本政策和成本补贴办法,促使其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严格打击工业企业对农产品收购的压等压价做法,缩小工农业价格的“剪刀差”,使农民的劳动付出与获取的所得达到基本均衡,从而安心农业生产并不断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和自觉调整生产结构,努力添置现代物质装备,不断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三)多元复合:允许区域农业经营体制多元化交叉实施

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作为“生产关系”,必须以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为原则。中国疆域面积广,经纬度跨越大(东西约5000千米、南北约5500千米),自然条件差别显著,农村社会及人文环境各相迥异,经营体制“一刀切”只能影响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进程和质量。因此,必须因地、因事制宜地科学谋划适合本区域的经营管理体制。例如,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黑龙江农垦是每年为国家供应商品粮超千万吨的大粮仓,作为全国少有的“大农业区”,土地连片且集中,就比较适合资产由“管理局”配置、农场和农户层层承包或建立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体制;相比之下,各级地方农村拥有全省土地总量的4/5,但粮食产量仅占全省的1/3。耕地数量与产出量的巨大落差,除了耕地质量指数影响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在“包产到户”的分散经营体制下,农村集体组织力量弱,农户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物质装备差,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弱所导致。所以,要将农业集体组织的管理权利归位,使其发挥出统一组织生产经营和农业经济管理的职能,或者通过集体组织强化承包体制下的“联产”效应。当然,农村也可以参照国营农场经验建立“集体农场”或“个人农场(农庄)”模式,在对耕地面积进行重新区划和对农业资产进行重组整合基础上,县乡(镇)农业主管机构及“合作社”制定出“农场”承包耕地的最低面积标准和农业现代装备的配套资产水平进行招标,“农场主”应拟定出中长期农业投资与发展计划,作为承包合同要件。农业经营体制的多元化必然产生农业竞争机制,农民生产积极性也能因此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30年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完成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伟大使命,重新创建更加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体制势在必行。中国不能再容忍以牺牲农业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生存的利益,必须建立优越的农业经营体制,为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和发展以保护土地植被和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先进农业提供保障。

摘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的“集体土地”被分割承包,松散经营,致使农业投入不足,机械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现代化难于实现,严重阻碍着现代农业发展。为此,必须改革土地法律条款和传统农业经营体制,实现集体土地的农民私有化,推行区域性多种体制并存的复合经营体制,有效发挥农业合作组织功能。

吴敬琏:消除体制性障碍补改革短板 篇6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对中国发展阶段的表述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吴敬琏认为这段话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国内经济面临的形势, 当前经济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是“三期叠加”:一是经济增长换挡期, 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二是结构优化的换挡期、阵痛期;三是过去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吴敬琏称, 2009年后大规模强刺激最突出的后遗症就是不断加杠杆, 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率越来越高, 到了发生系统性风险的临界点。要化解这些矛盾, 根本途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增长动力, 从依靠投资转变为依靠创新、提高效率。要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要消除体制性障碍。

体制机制障碍 篇7

1 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形势

1.1 供求矛盾是县域医药卫生事业的主要矛盾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升级、多样的医药卫生服务需求同相对落后的医药卫生供给能力是我国目前县域医药卫生事业的主要矛盾。一方面,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疾病类型复杂化,县域群众的医药卫生服务需要将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县域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健康意识的优化和全民医保的建构,日益扩大的医药卫生需要(need o heath service)将“转化”为医药卫生服务需求(demand of heath service);再一方面,随着城乡医药卫生资源的重新配置及基层医疗机构的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县域群众对医药卫生服务需求将经历从城市向农村的“下沉”和从乡镇向县城的“上移”。在县域群众对医药卫生服务需要的扩大、转化及医药卫生服务需求下沉和上移的同时,如果不改善县域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县域群众将陷入看病难和看病贵的双重困境。从理论上看,有两种解决办法可以选择,一是控制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二是扩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然而,以控制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寻求医疗服务供求平衡的办法,在价值上不合理和实践上不可行,因为这种扩大和转化医药卫生服务需要和下沉和上移的医药卫生服务需求是由客观形势(如人口老龄化)和公共政策(如城乡资源配置)引发的合理需求,而不是免费医疗或全额报销诱发的过度需求。因此,扩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必然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供求平衡的主要选择。从经济学角度看,扩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有三种路径可以选择,一是扩大医疗卫生资源增量,例如引入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卫生机构;二是盘活医疗卫生资源存量,例如建构民办医院对公立医院的竞争机制、医疗保险对公立医院的制约机制;三是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例如建构县级医院同乡镇卫生院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从功能角度看,扩大和盘活医疗卫生资源增量和存量,本质上扩大医药卫生服务供给的战略选择;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本质上分流医药卫生服务需求的战略选择,两者相互配套必然有利于保持县域医药卫生服务的供求平衡。然而,我国县域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存在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矛盾,严重制约了医疗卫生资源增量的扩大,严重压抑了医疗卫生资源存量的盘活,严重阻碍了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整合。

1.2 行政管制是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从公共管理理论看,管制是相对于治理的学术概念,管制的主体是政府,手段是以行政手段和意识形态为主的“有形手”,所以管制往往被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公立医院的管理制度。治理的主体是包括供、求、管在内的多元管理制度[1]。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对公立医院实施行政管制,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行政管制的内容、形式和程度不同。在公立医院垄断供给和医务人员诱导需求,以及竞争机制难以形成和付费方式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行政管制是必要而且是合理的。然而,行政管制作为以“防坏”为目的、以“捆绑”为路径的制度安排,尽管有利于防范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消极性的医疗服务行为(例如抬高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但是不利于激励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医疗服务行为(例如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数量、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结构),以上为完备型的行政管制。实际上,行政管制可以分为完备型的行政管制和残缺型的行政管制两种类型。完备型行政管制主要指政府行政管制和医院计划经营模式的组合形式,例如,政府对医药服务价格的行政管制和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收支两条线管理相互配套,由于两者的功能互补和作用力相似,所以可以避免公立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基于信息优势和地位优势的道德风险。当然,完备型行政管制在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上存在优势,但是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上存在劣势。以完备型行政管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我们称为公立医院的“完全行政化”路线。残缺型行政管制主要指政府行政管制和医院市场经营模式的组合形式,例如医院的市场化收费和政府的加成管制,两者看似作用力相反且均衡(医院基于自身利益努力抬高价格,政府为了公众利益力图控制价格),实则作用力同向,结果两者合力推高医药卫生服务价格。因此,如果政府对公立医院形成残缺型的行政管制,必然结果是既不能发挥防范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消极性的医疗服务行为的作用,也不能发挥激励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医疗服务行为。以残缺型行政管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我们称为公立医院的“管制型市场化”路线。

2 改革政府对公立医院行政管制的路径选择

建国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各级政府对公立医院主要采取完全行政化路线,结果使公立医院陷入“公益性有余和积极性不足”的零和困境。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各级政府对公立医院主要采取管制型市场化路线,结果是公立医院陷入“积极性异化和公益性淡化”的双重困境。对此,基于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思考,我们提出两条路径力求确保公立医院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第一条路径称作“绩效型行政化”,第二条路径称作“治理型市场化”。

2.1 依据绩效型行政化路线优化行政管制

众所周知,公立医院改革本质上是政府对公立医院责、权、利关系的调整。由于政府和公立医院的关系复杂及缺乏配套的制度环境,以“收”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改革往往导致公立医院及医务人员陷入“一收就死”的困境。“收”指政府对公立医院加强行政管制,“死”指行政管制下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淡化。以“放”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改革往往导致公立医院及医务人员陷入“一放就乱”的困境。“放”指政府对公立医院破除行政管制,“乱”指放权让利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异化。因此,绩效型行政化本质上是政府对公立医院强化或优化管制后确保公立医院“收而活”的制度安排。治理型市场化本质上是政府对公立医院放松或破除管制后确保公立医院“放而序”的制度安排。近年来,为了彻底根治人民群众的看病贵难题和扭转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淡化态势,以陕西子长为代表的少数县级政府对公立医院采取绩效型行政化改革模式。路线选择始于基本药品的招标采购和零差率销售政策及其倒逼形成的公立医院收支两条线制度[2]。为了弥补收支两条线制度造成的大锅饭分配制度,扭转医务人员积极性降低态势,子长县政府对公立医院采取了财权投入的保障制度和全员聘任、绩效考核等激励制度。

从体制安排看,政府对公立医院行政管制措施相互衔接、天衣无缝。但是从机制设计看,该制度安排存在难以克服的隐患和矛盾。收支两条线极易异化为收多少补多少的扭曲激励制度,绩效考核极易演化为论资排辈的大锅饭分配制度。主要原因是“小制度”和“大环境”失配。收支两条线制度是“大环

·22·Chinese Hospitals,Sep.2013,Vol.17,No.9

境”,具有压抑医务人员积极性的负效应;绩效考核是“小制度”,具有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正效应。绩效考核的制度安排原本是为了抵消、弥补收支两条线的负效应,但是由于两者的地位悬殊和力量鸿沟,绩效考核制度无法抵补收支两条线的强大攻势。公立医院收支两条线下对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往往不是扭曲异化,就是形同虚设,因为大环境无法孕育、支撑、保护、包容同其价值冲突、作用力相反的小制度。可见,绩效型行政化因为大环境和小制度的矛盾难以实现公立医院加强管制后“收而不死”的良好初衷,难以促进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的根本提升。因此,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行政管制(包括完全行政化和有效率的行政化)均违背县域卫生事业的主要矛盾,无法应对医疗卫生服务需要扩大、转化、下沉的客观形势。总之,破除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行政管制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合理选择。

2.2 依据治理型市场化路线破除行政管制

从世界各国情况看,破除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行政管制是公立医院科学发展的治本策略[3],优化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行政管制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治标策略,治本策略必然要高于治标策略。当然,破除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行政管制,绝对不是破除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依法监管,而是政府依据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的要求对公立医院“上收”监督权和“下放”管理权的过程及制度安排。上收监督权和下放管理权是作用力相反的制度安排过程,下放管理权是政府对公立医院“放权搞活”的过程,上收监督权是政府对公立医院“给责维序”的过程。所以,破除政府对公立医院行政管制,尽管以“放”为基本精神、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为主要内容,但是不会产生“一放就乱”的连带反应,反而有利于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和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均衡。这种以破除行政管制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遵循的就是治理型市场化的改革模式。以“放而不乱”为目标的治理型市场化和以“收而不死”为目标的绩效型行政化,看似殊途同归,均以公益性和积极性的均衡为最终诉求,其实无论是在基本假设还是在制度绩效上都大相径庭。

从基本假设上看,治理型市场化以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能力(调动积极性)为中心任务,而绩效型行政化以优化公立医院服务性质(维护公益性)为中心任务。我国的县域医药卫生事业的主要矛盾是医药卫生服务的供求矛盾,所以,治理型市场化更加符合县域医药卫生事业的主要矛盾。需要补充的是,治理型市场化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为中心任务,但并不否认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战略意义,只是认为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是医疗保险改革的中心任务,而不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中心任务。从制度绩效上看,绩效型行政化在防范“一收就死”的制度安排上突显“以小药治大病”的特征。全员聘任、绩效考核等“药方”无法抵抗财政养医体制、收支两条线“大病”的侵袭。相反,治理型市场化在防范“一放就乱”的制度安排上彰显“以猛药治重病”的特征。以政府监督机制、供给竞争机制和筹资付费机制的“猛药”可以抵御放权让利后可能引发道德损害“重病”的侵袭。因此,无论从基本假设还是从制度绩效上看,治理型市场化要比绩效型行政化具有相对优势。

3 破除政府对公立医院行政管制的挑战

相对公立医院的绩效型行政化改革模式,公立医院的治理型市场化在推行中面临的挑战更大,遭受的困难更多。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3.1 因价值招致反对

一些“政府派”学者和官员以医药卫生领域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为由极力反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推行治理型市场化。其实,在医药卫生领域市场失灵上,绩效型行政化和治理型市场化已经达成共识,只不过治理型市场化路线本质上就是矫正市场失灵的制度安排(以医保矫正市场失灵),而绩效型行政化路线本质上是替代市场失灵的制度安排(以政府取代市场机制)。但是这些专家和官员往往以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公立医院“伪市场化”为由反对治理型市场化路线,或者用无管理的市场化、弱管理的市场化和乱管理的市场化为据质疑治理型市场化改革模式。此类质疑和反对完全是偷换概念,将市场化等同于无政府主义(anarchism)并赋予逐利忘义的本性,进而将治理型市场化路线妖魔化。

3.2 因利益招致抵制

新制度经济学有两个理论[4]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公立医院治理型市场化改革路线面临的挑战。第一个理论是改革分为增量改革(Incremental reform)和存量改革(Stock reform)两种类型,增量改革本质上是利益的增加,所以改革难度较小;存量改革本质上是利益的调整,所以改革难度较大,获益方往往支持和接受改革,而损失方往往反对和抵制改革。绩效型行政化本质上是增量改革,所以较易推行;治理型市场化本质上是存量改革,所以较难推行。第二个理论是改革主体相对改革对象的中立性。改革主体的中立性是影响改革路径正确选择的重要因素。如果改革主体和改革对象存在权力隶属和利益同盟关系,必然妨碍公立医院治理型市场化改革的选择及有序推进。当前,我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在管办不分和政事不分的监管体制下,卫生行政部门和公立医院是权力隶属关系和利益同盟关系。此关系决定了卫生行政部门必然设计或选择或力推绩效型行政化路线,而极力回避治理型市场化路线。因为绩效型行政化对卫生行政部门而言可以实现部门利益最大化,而治理型市场化对卫生行政部门而言必须付出“放权让利收责”的改革代价。然而,正是卫生行政部门掺杂自身利益而选择的绩效型行政化路线,存在着难以均衡医药卫生服务供求双方利益的严重缺陷。对此,笔者认为,一是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拟定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不尽合理,因为这好比“病人自己给自己诊断”,结果自然是病根难寻;二是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不尽合理,因为这好比“病人自己给自己手术”,结果自然是病根难除。为此,我们建议由代表患者的医疗保险机构主导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目的是排除卫生行政部门和公立医院形同父子的特殊关系对综合改革政策的阻碍、抵制和扭曲。

3.3 因方式招致低效

从制度经济学理论上看,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变迁。制度变迁从形式上可以分类为诱致性制度变迁(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和强制性制度变迁(Compulsory institutional change)。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以监管为主体、以意识形态为先导、以行政手段为后盾、以疾风骤雨的形式重构县级公立医院的制度安排。由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以政府(监管者)为主体,所以它的本质是政府对公立医院进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以筹资为主体、以支付制度为手段、以供给竞争和政府监管为保障、以春风化雨的形式调适县级公立医院的制度安排。由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以筹资(保险)为主体,所以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本质是保险对公立医院进行诱致性制度变迁。可见,公立医院的绩效型行政化改革路线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公立医院的治理型市场化改革路线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从国际经验及制度经济学理论看,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初级阶段,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高级阶段,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转型是公立医院改革路径的合理选择和必然趋势。然而,诱致性制度变迁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容易招致抵制,主要是因为以保险购买服务为内容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本质上是一种存量改革,诱致性制度变迁不仅意味着政府(卫生行政)丧失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权,也意味着政府(卫生行政)丧失对公立医院的改革权,更意味着政府(卫生行政)丧失对公立医院改革的获益权。

参考文献

[1]顾昕.全球性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模式变革——探寻国家监管与市场效率之间的平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1):46-55.

[2]郑继伟.以药品零差率为切入点探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J].行政管理改革,2012(6):46-49.

[3]顾昕.行政型市场化与中国公立医院的改革[J].公共行政评论,2011(6):15-31.

体制机制障碍 篇8

关键词:城镇,可持续发展,体制障碍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战略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在深刻认识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涵义后,对当前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的诸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这些原因主要包括:①缺乏科学合理的布局;②没有完善的发展城镇的宏观指导、城镇发展规划的体制;③城镇发展缺乏科学的监测体制;④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阻碍了城镇的发展;⑤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融资以及投资的体制;⑥城镇管理制度的行政等级化使各个城镇的平等发展受到限制;⑦人口聚集与土地聚集的进程不同步;⑧不完善的土地制度设置、城乡二元户籍的管理体系;⑨不健全的环境保护的机制。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城镇的环保效果较差,阻碍了人们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使我国城镇的持续发展速度减缓。本文探究了城镇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体制障碍。

1 不完善的土地制度设置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土地制度对于同步聚集人口与土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实行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以及全民所有形式,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会关系到转换以及优化配置城乡土地的问题,对于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当前土地制度的情况阻碍了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首先,乡镇企业使用土地大都是低价或是无偿使用,为了使土地的成本得到节约,很多村庄都选择在自己所在的村庄土地上办厂,导致了乡镇企业的布局非常分散,重复以及分散地建设许多基础设施。这种分布限制了资金、土地以及人口等流动的城镇化要素,使有效的配置资源很难形成一定的规模,阻碍了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也制约了乡镇企业的提高以及发展。其次,当农村土地转换为城镇土地时,只能应用土地征用这种形式,但由于没有明确地规定土地征用所适用的范围,而且,没有应用强有力的制度进行约束,在一些地区土地征用制度变成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以及追求政绩的手段。用低廉的价格征地,再用高昂价格出让,这既与土地征用的最初目的相悖,也更容易产生官员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而且也不利于农民的进城,使农民进入城镇所需的成本大增,造成很多地方人口转移落后于土地转移,使新征得的城镇土地低效利用甚至闲置。再次,农用地流转的制度十分不完善,进行农用地的生产时,很难提升生产效益及规模效益,不仅不能给农民进入城镇提供资金的帮助,也不能将承包土地的问题解决,还减缓了城镇化建设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最后,农村宅基地处于无偿使用的状态,这既导致了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益非常低下,还很难形成与农村宅基地相关的流通市场,使城镇化与用地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2 城镇发展缺乏科学的监测体制

传统城镇的监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不能将城镇化的实际水平如实地反映出来,不能给政府的决策提供精确的依据。户籍身份是衡量我国城镇人口多少的标准,但是由于我国城镇长期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农业人口转非农业人口,造成很多实际中生活在城镇的居民不能获得城镇的户口,使城镇化的计算值低于真实的状况。由于不规范地界定城镇人口的标准,使计算城镇化的水平十分不真实。另一方面,城镇发展的指标评价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指标,只重视社会经济的指标,主要表现在考核的方面,考核内容主要为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方面的指标,考核内容中居民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生态环境的指标很少,即使提到也缺乏精确的考核指标。在这种评价城镇发展的方向指引下,很多领导追求短期的业绩表现,重视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忽视了城镇生态环境中的可持续发展。

3 城乡二元户籍的管理体系

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我国就已构建了城乡二元户籍的管理体系,将居民分成农村居民以及城市居民两类,而且在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粮食的供应及就业方面享用的政策并不相同,城镇居民所享受的社会待遇比农村居民要优越的多。建立城乡二元户籍的管理体系是在刚解放的背景下,当时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资金缺少,在国家的总收入中轻工业以及农业的占比较高,而且国际环境比较封闭,西方国家的外交、军事以及经济都处于封锁的状态下,因此,我国不得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地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在这种条件下,想要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识更加强烈,为了使工业迅速发展,就实施了以农养工战略,在不放松农业的情况下,大力发展重工业,集中所有的资金建设工业化。但当条件产生变化后,国家并没有将发展战略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善城乡二元户籍的管理体系。尽管改革开放对于城乡户籍的管理要求逐渐放宽了,尤其是使农业户口向非农业户口转变的标准放宽了,但是从根本上并未改善城乡二元户籍的管理体系,农村人口想要进入城镇中,户籍问题是比较大的阻碍。

4 不健全的环境保护机制

城镇加快可持续发展速度的基础就是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的城市环境保护机制是由政府负责的,然而,目前,城市环境保护机制并不完善,使城镇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无法得到保证。想要使环境的污染问题得以解决、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政府就要投入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尽管当前城镇环境需要改善,但是由于我国政府是唯一投资主体,而且我国人口较多,因此造成资金不充足,对于保护环境方面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工业污染的领域中,而对于城镇的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等投入的资金很少。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机制与国际中的运营市场化及环保产业化相比有明显的不足,比如:我国城镇处理生活垃圾的工作十分具有挑战性,因为我国城镇的生活垃圾每年的增长速率越来越快、垃圾量很大,而其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垃圾能进行资源利用以及无害处理,很多垃圾只能进行简单的填埋,甚至有的垃圾堆放在露天下,严重污染了环境,还浪费了许多珍贵的土地资源。因此,要通过国际化的处理方式,发展处理垃圾的产业,使垃圾产业的法规以及政策得到优化调整,让主要负责处理垃圾的企业能获得利润,增强公民分类丢垃圾的意识,减少垃圾的数量。

5城镇管理制度的行政等级化使各个城镇的平等发展受到限制

我国的城镇是由各地行政管理所在地进行发育以及演化而来,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不相同的特点。因为我国行政管理的体制改革较为落后,就使得把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作为基础的行政管理的权限在级别不同的城市资源分配中,所造成的影响依然十分大,因为城镇管理者提升福利待遇以及改善生活环境与行政的权限利益是一体的,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通过行政权限的作用,资源向上级城市转移,从而使居住在这些城市的居民福利待遇得到提升,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这样就限制了行政等级比较低的城镇发展水平和发展机会,与其他中型或者大型城市相比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6 结语

我国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城镇产业结构雷同、不科学的城镇布局以及规划、经济、人口要素聚集的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造成的,只有突破建设城镇的体制性障碍,就能实现城镇的繁荣以及可持续发展。从短期来看体制对于发展建设城镇的主要障碍是体制不合理导致经济、人口要素的聚集受到了阻碍,从长期来看体制障碍会使城镇形成不合理的布局及规划,不利于城镇形成特色以及发挥优势,而且长此以往会使城镇自我促进、自我协调以及自我约束的可持续发展体系难以建立。因此,只有消除城镇可持续发展中的体制障碍,才能使城镇加快可持续发展的速度。

参考文献

[1]郗希,乔元波,武康平,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镇化与都市化抉择——基于国际生态足迹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

[2]刘硕.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体制机制障碍 篇9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 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传统的中国企业物流方式落后, 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流动缓慢, 整个社会经受到物流水平的限制。随着市场的发展, 外资物流公司的引入, 中国的第三方物流 (Third Party Logistics) 企业开始大量涌现, 虽然物流水平参差不齐, 但其专业化的功能以及其表现出来的快速发展趋势表明, 专业化物流服务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化分工领域, 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1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一规划说明物流行业已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国务院的发文中表明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 涉及领域广, 吸纳就业人数多, 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 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但是, 要振兴中国物流业, 确实还存在着不少的障碍。本文从体制和技术两个角度分析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障碍。

二、体制性障碍

1. 物流法规不完善。

首先, 中国没有一部专门的统一的物流法。中国现行的调整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散见于关于物流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技术法规中, 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 物流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现有规范不协调、现有规范不完整、法律规范效力层次低、物流立法相对滞后等[1]。

2. 物流标准不全面。众所周知, 实现物流标准化会带来许

多好处, 物流标准化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物流业竞争能力有重大决定作用。通过对物流设施设备、物流单证、物流运作过程等的标准化, 可以加快货物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 并且物流标准化有利于国内外物流的接轨。但是中国物流标准化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比如货运基本设备缺乏统一规范;如海运集装箱与铁路集装箱的标准不统一, 海运集装箱主要以40英尺*8英尺*8英尺6寸和20英尺*8英尺*8英尺6寸两种箱型为主, 而铁路运输有其自有的一套集装箱标准, 使得海铁联运必须经过再次拆箱、装箱后才能实现, 造成了多次的包装成本以及储存费用, 造成海铁联运不能顺利开展。再如托盘标准的问题, 中国的物流企业有的采用欧洲的0.8m×1.2m标准, 有的采用日本的1.1m×1.1m标准, 还有的企业自行制定标准。这严重影响了货物在运输、仓储、搬运过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影响物流配送系统的协调运作。这些运输方式间装备标准的不兼容性影响了中国综合运输的发展, 降低物流效率, 也限制成本的节约空间[2]。

3. 物流规划缺乏整体性。

由于中国物流产业的各功能模块管理部门分散, 令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缺少整体性。比如:在运输管理体制上, 中国实行的是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分部门管理体制;同时, 从中央到地方也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这种管理体制, 一方面, 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力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 难以有效合作和协调;另一方面, 各部门、各地区各管一块, 将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 实行一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这种体制, 不仅无法适应和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要求, 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物流产业的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 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 例如公路主干网络与铁路网络的平行发展, 各地争相建设港口、机场等都会造成无序竞争, 在整体上不利于国家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 导致物流设施利用率低下, 物流成本上升。

4. 各地区的保护政策的限制。

中国各地区的政策保护主义也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比如, 各地的路桥费标准不一, 地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对本地企业进行保护, 阻止了物流市场的公平自由发展。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象依然存在, 各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政企不分现象。另外, 不同地区物流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投入。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物流业在全国的全面均衡发展, 不利于形成社会化的物流系统和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网络。尤其是多式联运的发展需要各地区各行业的充分合作, 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实现物流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共赢。

另外, 在价格政策方面, 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直接影响了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各种物流服务的发展。在税收政策上也存在不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因素, 如运输企业从事运输服务的营业税为3%, 而物流企业或仓储企业、批发企业在转向物流服务并从事经营性运输服务时, 营业税为5%。在投资政策上, 政府对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较大, 但在物流教育、技术创新、开发与研究、市场宣传等方面投入和资助则明显不足。

三、技术性障碍

1.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和物流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物流企业与传统物流企业的最大不同在于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如条码技术、RF及RFID技术、GPS/GIP技术、EDI数据交换技术等。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例如:RFID的标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RFID中间件的设计与开发在国内还没有形成规模, RFID硬件设备与软件的接口问题还依然是阻止RFID广泛应用的技术难题。另外, 各种技术的标准问题以及在推广应用中遇到了成本问题都令企业对技术的应用望而却步[3]。

2. 物流软件的开发问题。

目前, 国内开发物流软件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多起来, 但是物流软件的水平参差不齐, 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 基于成本的考虑, 选择开发的物流信息系统没有充分考虑软件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以及物流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系统要求物流业务功能模块能与企业的ERP系统或者CRM等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而落后的物流软件显然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 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浪费。

3. 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的缺失问题。

“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先进形式, 现代物流业的水平如何体现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据此, 由于分工的社会化, 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可能完全通过自身力量构建全部的信息处理, 目前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的缺失导致信息化程度不高, 进而自身物流技术水平不高, 无法提供更多的物流增值服务, 无助于提高其竞争能力。如何将第三方物流企业、制造加工企业、分销企业、用户企业等多方共享的信息以及交通、天气等公用信息搭建成公共信息共享平台, 有助于信息化水平及程度的提高, 利用平台数据交换功能, 可以进而降低物流成本, 提供更多的物流增值服务, 并能加速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4. 缺乏行业主导的信息系统。

当前物流相关的信息系统, 在应用时基本上各自为政, 互相交换信息甚少, 甚至物流企业自身的信息处理还没达到共享、协同处理。在信息化程度上远低于电信、金融等信息化应用较为成熟的行业, 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物流信息化涉及的信息技术领域较广、集成较困难;二是不像电信、金融等行业有自己的研发机构或研发中心专门负责信息化实施。当前物流的信息化应用, 则由计算机相关的企业作为供应商提供, 而没有专门的由物流企业主导的研发团队负责自身信息化应用。无论何时, 当物流企业一个新业务的推出, 如果像电信或金融等行业那样, 信息化走在新业务的推出前面时, 则信息化应用程度和服务程度可以适应社会发展了。

四、总结

物流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物流业的发展对其他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 从国有大企业到民营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在热潮之下, 我们不得不去关注一下阻碍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体制问题和技术问题。与此同时, 还有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不健全、公共物流信息无法共享、物流研究相对落后以及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都是我们各级政府以及从事物流业的物流人所要关注并不断改进的问题。只有清除了物流产业发展的障碍, 才能使得中国物流业蓬勃发展, 从而带动中国经济的列车进入下一个快车道。

摘要:物流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 高效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要。物流业是否发达, 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性和技术性障碍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只有将物流这一新型支柱型产业发展好, 中国经济列车才能进入下一个快车道。

关键词:物流,体制性障碍,技术性障碍,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张长青.构建中国物流法律制度的思考[N].财经政法资讯, 2009-04.

[2]华春革.浅析中国的物流标准化建设[J].商场现代化, 2008, (6) .

上一篇:SQ6型运输车下一篇:Cage植骨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