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2024-05-07

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精选十篇)

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篇1

关键词:康县,蚕桑产业,问题,对策

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 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 全县有21个乡 (镇) , 350个村。20.52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8.8万人) 。全县面积2 958 km2, 有耕地2.19万hm2, 人均1 139.9m2。境内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发展蚕桑资源丰富, 社会资源条件优越, 海拨560~2483 m, 年降水量800~1000 mm, 年平均气温11℃, 无霜期200~220天, 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 是我国北方浅山区较为理想的蚕区之一。

1 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康县蚕桑产业发展历史悠久, 据《资治通鉴》记载“西尽唐境万二千里桑麻翳野, 天下富庶者, 无如陇右”。建国后康县蚕桑产业发展较快,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国家大力提倡多种经营, 康县蚕桑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全县有15个乡 (镇) 125村1.2万户从事蚕桑产业, 现有桑园0.38万hm2, 其中投产桑园0.13万hm2, 1998年养蚕发种量最高时达0.75万盒, 产茧525 t。从20世纪80年代初康县在历届县委、政府及蚕桑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一直进行100%小蚕集中共育, 这在全国蚕桑发展史上也是少有的几个县市之一。受全球金融危机及汶川“5·12”特大地震影响, 到2009年全县养蚕不到2000户, 特别是全年单产平均不到20 kg, 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太大。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单产过低, 桑园面积效益不高

康县的蚕桑主要集中在云台、大南峪、大堡、城关、长坝几个乡镇, 2009年较1998年的养蚕单产春茧平均下降6.5 kg, 秋茧下降2.99 kg。按照现有投产桑园面积计算, 667 m2桑园产茧量在60 kg以下, 粮桑对比效益很不明显。在大蚕期僵病、脓病大面积发生, 群众养蚕效益不高, 从而导致养蚕积极性不高, 制约了蚕农发展蚕桑的积极性。

2.2 共育投入不足, 导致共育质量下降

经过多年的发展, 随着当地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人口老龄化, 产业结构调整, 特别是汶川“5·12”地震给康县造成特大损失, 农民忙于灾后重建等压力, 每个劳力一般都在50元以上, 共育小工费高涨, 共育户对小工压缩, 导致扩座给桑等技术操作不到位、不规范, 蚕农对蚕桑产业业投入明显不足, 桑园荒芜, 有桑不养蚕现象普遍。

2.3 技术标准不统一

由于传统认识影响, 康县小蚕共育一直提倡推广新型实用技术为主导, 但在实际操作和实施过程中, 一些共育点和技术人员随意更改操作技术标准, 有二回育的、三回育的, 有用收蚁袋的、有用纸收法的, 标准很难统一。特别是广大农村文化差异较大, 对新技术接受较慢, 制约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4 消毒不严格

在小蚕共育过程中, 由于监管不严, 农户消毒不彻底, 造成在共育期间发生僵病。如云台共育室在2009年共育期间发现僵蚕, 导致该地区群众平均张产只有11.5 kg。

2.5 缺乏有效的奖罚机制

由于没有具体的奖罚机制和管理办法, 共育户和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 不能体现多劳多得原则, 影响了技术人员和共育户的积极性。

2.6 劳动力升值, 蚕茧市场低迷

劳动力大量转移, 和农民忙于灾后重建, 加之蚕茧市场低迷, 养蚕收入同其它农产品收益差距拉大, 以及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 给蚕桑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冲击。

2.7 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多

2009年“7·17”洪水对我县桑园损坏较大, 银杏大蚕蛾在康县肆虐, 核桃树山上防虫时风吹到山下, 致使桑叶农药污染无法养蚕。加之缺乏统一规划, 在公路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对现有桑园损毁较严重, 以致产业徘徊不前。

3 对策与改进措施

3.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考核工作机制, 制定可行性的操作技术规范, 不得随意减少技术措施, 减少消毒用药, 压缩小蚕共育用工, 保证共育人员充足, 同时做到共育室消毒“三到位”, 带蚕薰消毒与药物添食防治相结合, 同时加强蚕座、蚕体消毒, 以及桑园治虫与桑叶消毒相结合[1]。结合蚕桑标准化建设及《甘肃省DB2005小蚕共育技术操作标准》进行标准化操作。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转变过去随意更改共育方式, 杜绝人为因素, 搞好小蚕共育质量, 达到养好小蚕一半收的目的。

3.2 改进和完善小蚕共育形式

在国营主导示范共育的基础上, 逐步发展和引导群众联户共育等其它共育形式, 试点实行小蚕共育公司,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争取国家资金对小蚕共育的补贴。鼓励科技人员和干部同共育农户签订合同, 技术入股, 利益分成。同时及时整改在共育中出现问题的共育室, 坚决取缔不按要求做的共育室 (点) , 将共育成效同包点人员工资挂钩, 把单产和技术员的职称评审挂钩, 保障小蚕共育质量。

3.3 实施强村大户战略

大力培养和发展“两户一村” (专业户、重点户、规模村) , 大力推广“一村一品、一户一业”, 以点带面, 带动全盘、典型引路、辐射发展, 达到点上出经验, 面上结硕果。同时, 要充分发挥能人效应, 引导和启发一些能人栽桑养蚕、致富奔小康, 带动发展, 促进蚕桑生产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逐步形成千家万户栽桑, 能人大户养蚕的格局。

3.4 强化培训, 提高技能

加强对技术人员、共育户的培训。要把增加蚕农的科技知识作为蚕桑生产上水平, 增效益的重要一环来抓, 充分利用农广校、农函大、农校、职中等培训途径, 短训与长训结合, 典型培养与辐射发展结合, 现场与外出参观结合, 为发展我区蚕业培养大批“永久型”实用专业技术人才[2]。

3.5 推广新型实用技术

一是培养养蚕大户自己进行小蚕共育, 集中培训一批能人大户, 推广四川省蚕业研究所生产的小蚕自动控温加湿装置, 该设备1次可饲育小蚕6~12张, 解决了部分边远地区及离共育室较远的农户小蚕长途运输带来的不利因素。二是规范补催青技术、温湿度调节、共育用桑叶、及常规技术应用、消毒防病技术, 提高共育质量[3]。同时全面应用小蚕黑暗袋收蚁技术。三是引进推广山东大棚养蚕经验, 应用地面条桑育、蚕台育等技术, 推广应用桑树伐条机等省力化设施, 减少劳动强度。四是引导农民在桑园地间作套种地膜洋芋、大豆、蒜苗等蔬菜, 增加农民收入。

3.6 建立小蚕共育专业合作社

在蚕桑站组织指导下, 建立小蚕共育专业合作社, 引导群众在小蚕共育上进行相互协作, 采用积极灵活的方式, 分摊费用, 推动康县小蚕共育持续健康发展。同时, 建立蚕农协会, 维护蚕农利益, 以村、社为单位, 在蚕茧出售、防虫等方面建立利益共同体, 以组织为纽带, 把千家万户以协会统一起来, 促使康县蚕桑产业发展。

3.7 利用各类资金扶持蚕桑产业

蚕桑主管部门在各类项目中向共育室等基础建设方面倾斜, 采用"民办公助"的办法, 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办法, 建立小蚕共育专业户, 配齐设施, 严格技术标准, 建立健全管理办法, 由专人负责, 收取一定费用, 促进小蚕共育健康发展。

3.8 协调当地茧丝绸龙头企业向蚕桑投入

协调当地茧丝绸龙头企业, 在经营利润中每年拿出5~10万元, 向共育户及养蚕大户以物代奖进行补贴, 以工促农, 让利于民。

3.9 组织协调县上有关部门维护蚕桑传统产业

蚕桑主管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核桃树防虫上对用药时间、数量上进行协调, 应用低毒残效期短的农药, 防止养蚕中毒, 减少蚕农损失, 同时, 在科技部门推广桑枝袋料生产香菇的基础上, 利用奇正藏药在康县开发桑璜的发展上扩大规模, 在桑树副产品上下功夫, 提高桑园面积效益, 增加蚕农收入, 通过以上措施, 引导农民加大对蚕桑这一传统产业的投入, 运用市场规律, 引导蚕农培养长远意识, 促进蚕桑产业开发。

参考文献

[1]孔昭守, 许善长.小蚕共育应注重操作技术规范[J].中国蚕业, 1997, 18 (3) :16.

[2]张建峰, 杨秉峰.甘肃庆阳地区蚕桑生产的现状及几点建议[J].北方蚕业, 1998, (2) :44-45.

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篇2

江夏一小

王莉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死板的状况,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希望对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1、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备课时按照教案进行抄袭,不仔细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对教材没有进行深度挖掘与理解,结果一节课下来,如果问他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经常是说不出来。

2、在教学指导方面存在不足。在课堂上,有些教师也找到了语言训练点,但是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花花动作多。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且还表现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脱离文本的议论纷纷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在教给学生认识生字的时候,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达到独立学习的目的。

3、“合作”成了说法而不是做法。部分教师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问哪个年级,都要安排小组合作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缺乏应有的整体把握。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就被要求交流成果。其结果只能是学习合而不作,各自为战,用个人意见替代小组观念。有的没有明确的分工,各自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只能随性乱说一气。有的小权威一言九鼎,学困生只能依赖盲从。还有的争执吵闹不休,沟通合作无从谈起……

4、课件成了主角而不是配角。课件可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但它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近年来,它却因为部分教师的不当适用由配角的身份摇身变成了课堂中的主角,主要表现为:信息超量,学生只能在五彩缤纷的信息包围之中“如痴如醉”;整个课件都是已有的问题和“标准答案”,学生只能在课件的框架内戴着镣铐跳舞;大量的动画和音响,学生“乐不思课”,冲淡了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5、课前备课不认真。教师在备课前不认真钻研教材不深入研读文本,照抄教案没有自己的思考。结果造成教案设计雷同,没有特性色彩。对于教案中出现的错误问题也一起教给学生。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把握住了单元重点及每课教学重点就能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对重点处不惜时间精力进行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2、优化“教法”与“学法”。一是鼓励学生对所学问题进行质疑。学生能提出疑问就说明学生进行了积极思考,是认真学习的表现。所以鼓励学生寻找问题进行质疑,是语文教学应该培养的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体现。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提问要进行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从平所学课题提出问题,从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从某些模棱两可的知识提学生积极探索的意识。

3、让自主合作成为学习方式的主流。目前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与时间,而是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缺乏相应的方法指导,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教师要倡导的是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教师要精心组织学习活动。一是要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是要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三是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解决好媒体运用与以课为本的问题。课件是课堂“要”件。但这个“要”并不是指的主要、必要,而是重要。我们不能否认课件在课堂的某些环节与知识点上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它,课堂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它。我们始终要明白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点,如果它起不到服务的作用,就是画蛇添足,就是喧宾夺主,我们的运用就是失败的。因此,课件制作者制作前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以课为本;制作时,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而不是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这样制作后才没有或少有遗憾,课件才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繁华过尽见真淳。

5、教师在备课进行教学预设不但要深入研读教材,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情,用学生的眼光去思考,用严谨的预设和扎实丰富的知识积淀对生成的“意外”巧妙做出应变。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要有示范作用、导向作用,有针对性、有启发性。能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更要引领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

套袋苹果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篇3

1 套袋苹果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1 套袋果病害加重

套袋后因缺钙引起的苦痘病和缺硼引起的缩果病加重。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与管理问题,套袋苹果的病害有上升趋势,尤其是黑点病的发生严重,直接影响了果品的外观品质。套袋果发生黑点病是由粉红聚端孢菌和链格孢菌侵染引起的,这两种病菌一般情况下不侵染果面,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繁殖侵染。露水不干套袋、封口不严雨水露入袋内、降雨刚过即刻套袋都易引起该病害的发生,同时选用的纸袋质量低下、通透性和防水性差、套袋时操作不规范、套袋前喷药不当也是造成黑点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且凡是施氮肥过多、树势旺、树冠郁闭的密植园发生缺素症和黑点病都较重。

1.2 套袋果易发生日灼

引起日灼的主要原因是:果袋质量差,果袋遮光透气性差,不能及时调节袋内的温湿度;套袋时间和方法不当,套袋过早,果实尚小,果皮细胞粗糙,套袋时纸袋未膨起,果实贴近纸袋也易发生磨伤或日灼;树势衰弱或连年环剥过重的树,套袋日灼现象严重,另外,树冠外围、枝干及叶片遮挡少的部位,因直射光强,也易发生日灼。

1.3 套袋果被虫危害而腐烂

主要原因是套袋前没有喷杀虫剂或药剂喷布不均匀,未杀死害虫,将其套在袋内,套袋后继续危害果实,致使果实腐烂。

1.4 果实在袋内萎缩不长

在天旱或弱树不浇水的情况下,会使果内水分向叶片倒流,致使果实萎缩不长。

1.5 果实着色差或呈暗红色

果面着色好坏与品种、管理及纸袋种类有关。树冠郁闭、施氮肥过多的旺树、套遮光性差的纸袋、套袋晚等均会造成脱袋后难上色。套透气性过强、不含紫外线转化剂的塑膜袋,果实易呈紫红色,同时着色好坏还与除袋后的管理有关。

1.6 果实风味变淡,含糖量降低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套袋果实的风味淡,且含糖量有降低趋势,摘袋越晚差异越大。

2 防治对策

2.1 选择优质果袋并正确使用

首先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果袋,果袋的遮光、透气性及保湿性能良好,柔韧程度好,防病虫能力强。经多年实践发现,日本小林袋、台湾佳田袋、四川新惠阳袋、爱农袋在粘口质量、下端开口等方面比较科学,同样条件下,黑点病发生率较低,可在生产中推广运用。

2.2 选择适宜的果套袋

套袋果园要树势强壮,通风透光良好,套袋前一定要严格进行疏花疏果。套强壮枝果,套侧生、下垂、见光果;不套弱园果,特别是浇不上水和重环剥园的果,对栽培管理技术不到位的果园也不进行套袋,不套弱树、弱枝、直立短小枝果,不套中午太阳直晒果和伤、残果。

2.3 正确的套袋方法

苹果套袋应在落花后30~40 d(天)进行,选择晴天,在早晨露水消失后开始套袋,傍晚露水出现前结束套袋,一般在上午9~11时和下午2~5时进行。此时套袋,袋内外温差较小,果皮不致因高温而损伤。套袋时,先使果袋膨起呈筒状,双手拇指张袋把果置入袋内,夹住果柄,使幼果处于袋的中央,然后将袋口闭合,收折袋口,并用袋子角的绑丝将袋口封严,使果实在袋内悬空。套袋前若遇高温、气候干旱,一定要先浇水后套袋;若遇降雨,一定要待叶片、果面上的雨水晒干后再进行套袋。

2.4 实施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首先应选用合理树形,做好整形修剪和疏花疏果工作,严格控制树高、留枝量、留果量等,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如红富士苹果,株行距3 m×4 m,选用小冠疏层形,树高可控制在3.0~3.5 m以内,每667 m2(亩)留枝量控制在8~10万个。套袋前一定要疏花疏果,将枝果比控制在6~8∶1,每667 m2(亩)留果10 000~17 000个,选留中心果、下垂果。其次要增施有机肥,合理施肥。为了提高套袋果含糖量,可采取增施优质有机肥等方法,对幼旺树要控制过多施用氮肥,要增施磷钾肥,再则是要及时补充微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如花期为了提高坐果率并防治缺硼症,可喷2~3次0.3 %硼砂;为补充钙肥,花后至套袋前结合喷药(或单喷)连续喷3~4次氨基酸钙、富力钙等,防治果实缺钙的发生。针对套袋果实果面易灼伤,套袋前5~7 d(天)必须浇水,以增加树体内水分含量从而降温减少果实日灼。

2.5 适时喷施有效药剂

为减少套袋果的病虫发生率,在套袋前要喷1遍杀虫、杀菌剂。为防治果面上形成果锈、果皮粗糙、果点变黑,要使用安全的农药,禁止使用乳油类及含铜、砷制剂,最好选用生物杀虫剂和灭幼脲类杀虫剂。如喷施10 %吡虫啉2 000倍液、90 %万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70 %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0 %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清理果面上的病原菌和害虫,还可以选用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大生M-45、多效灵,降低病虫发生率。

2.6 增色技术的应用

采用摘叶、转果及喷施增色剂、地面铺设反光膜,促进果实上色。红色品种必须在采收前一定的时间摘除纸袋,而且还要加强除袋后的管理。摘袋后把套袋果附近遮光叶摘除,在去袋8 d(天)左右即果实阳面已充分着色时,轻轻将果实转动180°,把阴面转向阳面,使果实各部分充分着色且着色均匀;摘袋后在树冠下铺银色反光膜,促进树冠下部和内膛果及果实萼洼部着色;在采前摘叶、转果、地面铺设反光膜及喷施增色剂也可促进果实着色。

农村水产养殖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篇4

水产养殖中养殖场所的选择非常重要, 这不仅会让养殖的效益更高, 也能够避免很多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问题。不少农村居民在水产养殖时都会忽略对于养殖场所的考虑, 不会实现对于养殖场所的周边环境进行应有的考察。尤其是淡水养殖, 很容易受到工业或者轻工业的污染, 如果对于这个因素不加以控制, 不仅会极大的降低水产养殖的产量, 甚至会造成养殖鱼类的基因突变, 以及对于有毒有害元素的不断富集。正是因为如此, 对于养殖场所有较好的考察才显得很有必要。

2对于苗种的有效控制

对于苗种的选择与控制在水产养殖中非常关键, 这会直接决定养殖产物的质量。然而, 很多农村地区在水产养殖时对于苗种的控制却做的不够好。从2010年多宝鱼中被检测出孔雀石绿残留超标事件曝光后, 在全国范围内, 食品安全开始备受关注, 同年10月, 中山市阜沙鸦雀尾水产苗种孵化场在中山检疫检验部门注册备案, 接受政府部门监管, 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 令5 333hm2养殖水面3 000多农户养殖户, 选购符合上述条件苗种场生产培育的鱼苗苗种, 使良好水产养殖操作之苗种得到良好的控制。在对全国部分地区镇区农户养殖的四大家鱼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排查监控中, 数据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 检样634份中, 阳性检出率是11.98%;2011年检样1 771份中, 阳性检出率是4.57%;2012年检样1 033份中, 阳性检出率是4.06%;阳性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3对于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

我国的水产养殖中, 对于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一直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这也是水产养殖中很多问题频频爆发的原因。由于养殖标准与质量安全体系的缺乏, 这使得很多农户都没有很好的参照标准, 无论是在养殖方法的选取上, 鱼苗的选择上还是后期整个养殖场的经营与维护上都缺乏很好的参照。因此, 建立完善健全的养殖质量安全体系才显得很有必要。

随着对于农业水产养殖的不断重视, 相关的质量安全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10年开始, 围绕“加强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进行科学养鱼, 建立了淡水鱼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同时创设应用示范基地, 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 应用小区化管理模式, 结合养殖专家定期技术指导, 使广大养殖户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得到增强。水产养殖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不仅让很多农户受益, 这也让我国的整体水产养殖行业更为规范。2010年抽检四大家鱼 (草、鳙、鲮、鲫鱼) 样品1278份中, 孔雀石绿阳性检出率是4.38%, 2011年, 检样493份中, 阳性检出率降到2.63%, 2012年检样739份中, 阳性检出率降到0.81%。孔雀石绿阳性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出现良好势头。

4对于加工环节的严格控制

水产养殖中必须对于加工环节有严格的控制, 这也是应当充分引起农户重视的一点。在过往的农村水产养殖中, 对于产品的加工非常粗糙, 既没有完善清晰的加工控制标准, 也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作为加工过程的辅助, 这些都使得加工环节中的问题频频爆发。

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 必须让农民对于加工环节引起足够重视, 不仅要设立相应的规范操作的标准, 对于加工中的每一个环节也要有清晰设置:1) 生产加工人员必须穿戴专门的工作服、手套、靴鞋和帽子, 与加工食品接触的设备必须严格进行清洗和消毒;2) 生产过程中和食品直接接触的加工用水及冰要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3) 要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避免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装材质或者包装袋等渗入洗涤剂、润滑剂、消毒液、燃料等污染物质;4) 要保证加工人员的卫生情况, 对于上岗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 不能有任何疾病或者传染病等。做好这些具体的措施才能够保障食品加工的安全卫生, 这也是农业水产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在。

摘要:我国的农村水产养殖中一直存在各种不够规范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完善。首先要对于养殖场所有合理选择, 并且对于苗种要有严格控制, 这些都是保障养殖质量的基础。对于水产养殖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也非常重要, 并且要对于加工环节有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我国水产养殖的整体效益, 这也是促进这个产业有更好的发展的方式所在。

关键词:农村,水产养殖,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武.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渔业致富指南, 2009 (07) .

谈话函询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篇5

谈话函询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以下简称《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规定,承办部门应当结合问题线索所涉及地区、部门、单位总体情况,综合分析,按照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四类方式进行处置。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方式之一和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最基本、最有效的实现形式,谈话函询在“抓早抓小”“治病救人”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丽江市纪委在开展谈话函询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把如何用好谈话函询这一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纪律戒尺贯穿到监督执纪问责的全过程。同时也发现一些存在问题,引发一些思考。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坚持抓早抓小,实践“四种形态”要求。一是通过信访、案管、明察暗访、执纪审查等多种线索来源,对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严格进行分类筛选,将反映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一般性的问题线索列入谈话函询,提出处置意见报告分管领导研究确定。二是及时启动程序。对确定列入谈话函询类的问题线索,坚决做到不留存、不压办,迅速启动谈话函询程序,及时处置问题,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积极践行“第一种形态”要求。

(二)规范操作程序,严格责任落实。一是严格按照《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要求,谈话函询的适用对象、方式、内容、时限、程序和纪律要求,确保有章可依,有章必依,防止了谈话函询作为一种线索处置方式的简单性、随意性、形式性,保证执纪监督的严肃性。二是谈话函询的审批备案、组织实施、党委(党组)及纪委(纪检组)签字背书、分类处置、审核归档的一系列流程都按照要求文书制度化,做到规范可行、全程留痕。

(三)强化教育理念,层层传导压力。谈话函询的目的就是把纪律挺在前面,把“治病救人”的理念传递给函询谈话函询对象,从而恢复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保护整片“森林”的健康,真正体现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在这一过程中把被谈话函询党委、纪委(纪检组)的责任明确、担当强化,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良性循环,把“两个责任”的压力传导下去。在谈话函询过程中要求被谈话函询对象在按照所列问题进行说明的同时,所在单位党组织必须认真进行核查背书签字,并按照时间要求回复市纪委。

二、谈话函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谈话函询是一种新的监督执纪手段,没有较多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对于纪检监察部门来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提高,从工作实践的角度来看,现在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谈话函询对象和问题“面”的把控上还有待精准。什么样的对象,反映领导干部线索的哪些问题、什么样的程度应当进行谈话函询,《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中并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现阶段谈话函询工作的开展是根据问题线索的具体问题根据经验进行分析研判以后来进行的,有些问题多是比较笼统或难以查证核实的线索,凭借函询书面材料进行了结,可能存在把握不精准的情况出现,导致谈话函询的执纪手段难以进行常态运用。

二是对谈话函询内容“度”上的确定还有待提高。谈话函询谈什么?函询问什么?在实践中还在进行探索。有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在不涉及具体问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较为明确的指出、提醒,并要求对象进行说明。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具体的问题,在谈话函询过程中可能被对象轻描淡写的带过去,但实际上已经是比较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对方及时就开始进行补救,反而变相告诉了对方纪检监察机关掌握了一些什么问题,导致后续的调查工作难以开展。

三是对谈话函询程序的“点”的把握上还有待抓牢。谈话函询工作作为监督执纪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涉及的部门、人员较多,如纪检监察机关处置线索的信访、案管部门,发函通过办公室发给被反映人和所在单位党委(党组),然后背书签字后发回纪检监察机关,这样经办人员过多后,难免保证在此过程中问题线索及被反映人回函的保密,会不会导致问题线索扩散和谈话函询工作难以正常有效的开展。

四是对被反映人回函内容和背书签字内容仍待加强。被反映人谈话回函中仍然存在对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有闪避之嫌,只谈成绩、谈客观因素,不谈主观、谈具体问题的情况,导致谈话函询的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背书签字党组织负责人还存在“老好人”思想,觉得一个单位或者一个班子的同志问题不是特别严重就能够应付过去就可以了的思想,没有发挥好党委(党组)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五是个人廉政档案的建立工作还待完善。《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中明确规定,“谈话函询材料应当存入个人廉政档案。”现阶段主要档案是以问题线索处置的档案为主,个人廉政档案建设工作尚没有具体的规范和参考,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规范谈话函询的制度建设。结合云南省纪委《关于贯彻实施监督执纪规则的实施意见》和单位正在制定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把谈话函询的适用对象、方式、内容、时限、程序和纪律要求进行梳理,使得制度程序上严密规范,既防止小题大作,又防止跑风漏气、线索流失,既最大程度减少谈话函询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二)强化学习宣传和教育引导。通过多形式、多方位对谈话函询执纪监督方式进行学习和宣传,营造一种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党员干部摆正心态,理性对待组织作出的谈话函询决定,坦诚向组织作出说明。即使反映的问题线索有出入,也要让其相信组织能够审慎调查、甄别问题、公正处置。对隐瞒、编造、歪曲事实、回避问题,阻碍或对抗调查的行为,要从反面进行教育宣传,真正体现出抓早抓小、挺纪在前的理念,发挥“第一种形态”的预防效果。

(三)注重谈话函询“后半篇文章”的处理。作为处置问题线索的一种方式,谈话函询不能泛泛地谈,更不能草草地结束,只有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完善后续工作,正确运用结果,才能确保效果最大化。对反映失实,未发现违纪问题的,建议予以了结澄清,提醒被反映人时刻绷紧纪律弦,让谈话函询成为一次很好的纪律教育。对问题轻微或者在谈话函询过程中避重就轻等情况,不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可采取问责等方式处理。让被反映人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定不跟组织耍小聪明,养成向组织如实报告的好习惯,时时处处体现对党忠诚。对涉嫌违反纪律,需进一步调查了解,可建议对该问题进行初步核实,查清问题。

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

一、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电算化缺乏认识

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企业会计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二)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比如上述的会计核算形式。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知识的高度集中,导致会计职责的集中,原手工操作下不宜合并的岗位,采用电算化后可以合并,某些会计人员可能既从事数据的输入、处理,又负责数据的输出、报送,他们可能熟悉数据来源的相互关系、数据如何处理、分配及输出的使用等方面知识,同时也熟知内部控制的缺陷,这就有可能使他们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非法的删改处理,增加了人为出现错误与弊端的可能性。所以,有必要增加新的可行的内部控制措施。

(三)会计电算化软件成熟度不够

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如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系统体积大,企业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等等,而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看,其材料、工资等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又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另外, 目前市场缺乏一些针对中小型企业适用的规范软件, 如比较受欢迎的金碟、用友等软件也缺少系统整合性和灵活性, 缺乏决策、预侧和分析功能, 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 加上电算化成本过高,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四)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一般会计人员业务经验丰富,但计算机专业知识却很匮乏,难以胜任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工作。表现为对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不够熟练,对软件的认识存有局限性,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这个问题已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

二、会计电算化模式下会计核算的价值

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大大扩展了传统会计核算的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在会计软件中全面实现多种会计核算模式,从而使其数据加工能力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会计核算模式更加灵活和多样。其具体优势如下:

(一) 深化了传统核算模式

从总账核算看,传统核算模式只能采用一种会计核算形式,不可能同时采用多种会计核算形式。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总账核算可全面实现六种会计核算形式的并存,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从明细核算看,虽然账簿格式仍然是三栏式、数量金额栏式和多栏式,但却增加了很多记账口径的现场选择。如三栏式明细账的记账口径有指定的某一个编码、所属编码、系列编码、前导编码和全部编码。从会计报表看,灵活运用“三库理论”,不仅可以编制常规会计报表,还可以编制会计核算中的一些计算表,如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职工福利费计算表、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计算表、各种耗用材料汇总表和销售成本计算表等,甚至还可以利用编码技术、结合报表模块完成制造成本计算的分配、再分配和汇总。

(二) 扩充了会计核算模式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具发展到电子程度的产物,它使会计核算获得了现代化的电子工具。高度现代化的电子工具,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核算效率,并大大提升了核算的准确度,扩充了核算的广度和深度。会计电算化下的传统核算模式不再局限于单一会计核算形式,可同时采用多种核算形式;静态会计报表不再局限于期末编制,可轻轻一击随时瞬间编制。同时,会计电算化还扩充了五类核算模式,即零级核算、实时核算、分组核算、混合核算和辅助核算模式。会计电算化扩充的五种会计核算模式,可在原会计科目口径之外,按照经营管理的需要,提供更多经济指标,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而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三) 促进了会计核算广度

核算广度是指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主要表现为核算尺度的选择和指标的覆盖范围。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除了传统的价值核算尺度之外,还可以设置其它数据库、表来存储非货币信息,如实物量尺度、人力资源信息等,并进行相应核算。在大型跨国公司,可设置多套账薄,分别采用不同的记账本位币核算,以满足经营管理及对外报告的需要,从面解决了传统核算模式下指标单一的缺陷。从指标的覆盖范围看,传统核算模式没有一个表能全面、总括反映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而会计电算化的“棋盘式对照表”却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四)促进了会计核算深度

核算深度是指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和关联程度,而这又取决于会计科目设置的详细和关联程度。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科目设置表现为科目编码,有编码就有账。一方面科目编码至少可以达到四级,编码越详细,核算越深入。另一方面可以打破传统会计报表的一维结构,运用二维结构的棋盘式报表体系,利用计算机高速完成各种复杂报表的填制,使会计报表反映的指标更全面,披露更深刻,从而大大提升会计报表的核算深度。

三、促进会计电算化可持续化发展,优化会计工作的措施

(一) 树立会计电算化观念

我们必须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还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二)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舞弊行为,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手工会计系统中,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及会计报表均以纸张为载体,但实现会计电算化后都是无纸化作业,这样就容易造成会计的各种数据被他人删除修订且不留痕迹,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失真,为了尽量避免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情况出现,对于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就应该制订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应从操作控制人手,会计电算化操作应严格遵循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对于记账和结账业务,不能进行逆操作,若要修改数据必须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或补充登记更正,同时还应建立操作日志制度,计算机程序中应对所有操作留有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姓名、操作内容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其次是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

(三) 大力开发高质量的会计电算化软件

为了开发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电算化软件,需要我们加强自身软件的更新和完善,使得我国会计软件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比如要研究如何从我国会计文化的传统出发,兼顾西方会计文化,开发出适应全球范围的会计软件。还有我国现在的还有大多数会计电算化软件在设计时没有考虑专用的审计接口,使审计人员采集数据出现一定困难,少量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虽有数据转化功能。但也只是对会计账簿的格式进行简单的转化。因此,必须加强协调与规范化,使有关会计电算化软件供应商和软件使用单位能够切实依照审计法的规定。按审计部门的要求预留审计接口采集数据。

(四) 培养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适应和满足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企业需要培养具备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要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的此会计人员,使其能根据本单位的自身特点,有效利用电算化会会计的特点,为企业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为此企业一定要对会计人员进行系统的在职培训,有计划地开展会计人员能力的训练工作。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应在开发阶段就要对使用该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外购的商品化软件应要求软件开发公司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和时问。

总之,同时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将随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的提高向网络化、决策型、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华.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09).

[2]李玉铧.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篇7

1.1 建设单位质量意识不足

相对于其他建设工程而言, 市政建筑工程的管理和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意识较为缺乏。然而建设质量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是不能因任何其他因素而受到影响的, 决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但是市政建设由于施工地点等较为特殊、施工时间上较为紧张, 导致很多市政建设单位都出现了抢工期忽略质量的现象。只为了抢工期, 出现了违规作业、不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施工等等问题, 导致有的市政工程出现安全隐患, 影响工程寿命, 甚至出现同一个市政设施一修再修的现象。

1.2 对建设的监控力度不足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猛, 城市建设马不停蹄地进行, 市政建设往往施工时间紧、工程量大、参与的建设施工企业也非常多。这很容易导致市政建设参与单位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单位参与管理的建设人员素质很低,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建设施工现场管理工程建设的人员十分不足, 所以在市政建筑工程管理上有很多忽略的地方, 使得建设单位出现违规作业、不按标准施工等等不规范的施工现象。并且, 由于市政建筑工程属于政府管理的特殊性, 政府对于违规现象往往惩罚力度不足, 降低要求很少对违规作业进行严厉处罚只进行整改, 这会让建设单位尝到甜头, 最终就会影响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

1.3 缺乏文明施工管理

因为市政建设工程较为特殊, 大多是建设道路交通, 改善城市落后区域内的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 施工的地点都在城市内, 所以建设场地往往不开阔, 交通不方便等等, 都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实施。而且相对于房屋建设等其它建设项目, 市政建设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 也给市民造成很多不便, 所以更应当加强工程建设的文明施工管理, 合理规划施工建设。

1.4 监理机构监管不力

由于监理机构是由建设单位雇用的, 建设单位往往对监理机构的工作多加干涉, 削弱了监理机构的职能。监理机构对监理却没有发言权, 导致市政建设监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监理服务收取的费用较低, 也导致了实际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对于市政工程监管所需具备的给排水、供暖等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也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 同时也造成监理人员结构不合理, 有很多监理人员对违规现象听之任之, 影响工程建设的正常运行。

1.5 施工场地小, 工期短

市城建设项目由于施工地点处在城市内部人口较为密集, 施工会大大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 影响城市交通的运作, 所以政府对施工工期要求十分严苛, 不允许拉长施工时间。再加上市政建设大多是建设街道、改善老旧基础设施等, 对周围路段影响颇大, 所以施工地点较小。场地小、周期短都相应地提高了对施工建设控制的要求, 使得市政建设管理难上加难。

2 解决市政工程管理问题的措施

2.1 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转变现有的管理模式, 吸取先进的经验, 在发展中完善管理体系, 在建设前进行合理的规划, 在建设中加强管理和控制, 减少因管理不善导致的问题。

2.1.1 加强精细化施工

要建设好的市政工程, 必须做到施工中每一个环节的合理控制。完善建设施工的体制, 针对每个安全质量问题制定规范的施工技术标准, 加强建设单位对规范的严格执行, 努力提高行业操作水平, 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员进行监管, 对施工过程实现精细化的管理, 在细节上做到科学合理地施工, 从而实现整体建设的科学性。

2.1.2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建设单位作为市政建设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应当承担起提高施工建设人员素质的义务, 对建设人员的专业技能、法律意识、质量意识等多方面进行培训提高, 在基层施工人员中形成一种按规范执行施工、提高施工质量的意识和作风, 确保建设工作的质量合格。同时也应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实行安全责任制, 用严格的制度体系为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2.1.3 加强监理手段

首先应当确保监理单位的独立的第三权力部门的地位, 不能让建设单位控制监理单位使得监理这部分管理缺失。要确保监理单位能够自主负责起监督管理市政建设工程的职责, 有效地控制市政建筑工程合理科学地运行。其次应当提高监理单位人员的专业素质, 不能只聘请一些半路出家的人员, 要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 并进行定期的培训, 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的监理。最后应当加强原材料的检测, 材料是工程质量的根本, 必须做到控制建设单位不偷工减料、不更换材料, 施工进程中定期抽样检测, 确保工程质量。

2.2 提高建设单位的质量意识

市政建设工程项目是便民的工程项目, 可以通过提高建设单位的使命感来提高建设单位的质量意识, 而不是为了赶进度不顾质量地施工。让建设单位积极地学习其他优秀的市政建设案例, 加强自我质量意识建设, 提高建设施工人员的作业水平, 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工作, 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还可以通过加大惩罚力度来为建设单位敲响警钟, 不能因为是政府项目就放松条件, 只整改不严惩。只有加大惩罚力度才能保证建设单位不会因侥幸心理而放松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才能提高整个市政建设行业的质量意识和建设水平, 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

2.3 减少对市容的影响, 绿色施工、文明施工

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 较为容易影响周围的环境和城市的正常运转。所以在建设施工前应当做好合理的规划, 将施工时间、施工带来的环境影响等等不稳定因素一一做好评价并准备突发情况应急措施, 在建设施工的进程中, 严格按照规划作业, 将由于施工建设带给市容市貌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通过多方的协调配合, 减少施工队居民正常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文明施工、绿色施工, 建设单位的高度自律来避免冲突的发生, 如遇突发状况, 也应当多考虑对周边的影响, 再采取相应适当的措施。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于市政工程管理的分析, 可以了解到城市居民与市政建设息息相关, 市政建设工程在进行的过程中, 除了要做到高质量地完成建设, 也要减少对城市居民的影响。所以加强市政建筑工程的管理, 分析管理漏洞并解决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政府、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都应当对质量问题和市容影响问题予以十分的重视, 结合当地的城市特点, 完善当地的市政工程管理工作, 充分做到市政工程在质量、监管、居民影响各方面都符合要求, 让城市建设跟上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年.市政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与控制[J].企业研究, 2010 (11) .

[2]喻远兴, 丁大元.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18) .

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篇8

一、中等卫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档案管理方法落后

我国很多中等卫校目前依然在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 通过材质分析、环境管理等方式对档案进行管理, 没有运用必要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注重档案的保密性, 导致档案被束之高阁, 给档案的使用和整理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传统的档案管理不能体现出档案应有的服务功能, 反而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封闭落后。

(二)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很多中等卫生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他们所掌握的档案管理知识十分有限, 完全无法满足中等卫校档案管理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很多中等卫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年龄偏大, 他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 对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档案自动化管理缺乏认识, 加上卫生学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这些因素都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严重阻碍了中等卫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 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

我国很多中等卫校的管理者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 没有及时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 (2) 。加上大部分中等卫校缺乏精通档案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档案管理人员只能通过手工管理, 或者只能进行简单的文件输入或者文档检索, 完全不重视档案管理自动化、电子化这些现代化理念, 极大制约了我国中等卫生学校档案管理自动化的发展。

二、中等卫校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学校领导应该提高重视

中等卫生学校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首先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 并且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学校主要管理工作中,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学校档案管理的总体规划, 通过宣传和组织学习, 让学校的所有教职工增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二)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中等卫生学校应该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3) 。首先, 根据学校实际建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其次, 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之一, 要求各部门按照相关规范制定考核标准, 并且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开展日常工作。将档案管理工作和工作人员的晋升联系在一起, 有助于增强各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并且认真贯彻落实档案管理工作, 以此促进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 中等卫生学校应该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养, 以此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很多中等卫生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专业档案管理人才如凤毛麟角。因此, 中等卫生学校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档案管理教师来校讲课, 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加强自身学习。同时将档案管理工作和员工的薪酬直接挂钩,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人员考核制度, 对表现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对表现差的档案管理人员给予必要的惩罚,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

(四) 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是中等卫生学校进行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 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但档案管理工作比较琐碎, 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档案检索和管理, 工作人员每天面对这些工作感觉到枯燥乏味, 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因此, 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 摆正自己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心态, 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用主动服务替换已有的被动管理, 以此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档案服务。

三、结语

档案管理是中等卫校日常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 对于卫生学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等卫生学校应该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以此有效提高中等卫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注释

1武慧琳.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12 (22) .

2刘俊玲.卫校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2) .

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篇9

1电气安装工程的特点

电气安装工程对象种类繁多,涉及范围广,理论性强,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除一般的照明工程、车间动力工程、变配电工程、电缆工程外,还有高层建筑的弱电安装工程,以及这些工程的检测和调试工作等。

1.1施工作业空间范围广,施工周期长,原材料品种多。

1.2手工作业多,工序复杂。

1.3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生产运行及人身安全。

2安装金属管道存在问题及预防

2.1存在的主要问题

套丝乱扣,管口插入箱、锯管管口不齐,盒内的长度不一致;弯曲半径太小,管口有毛刺;并且伴有凹、裂扁、等一些现象;以及楼板面上焦渣层内敷设管路,水泥砂的保护层或垫素混凝土太薄,从而造成地面顺管路裂缝。

22原因具体分析

锯管管口不齐那是因为在手工操作的时候,由于手持钢锯不正和不垂直所造成的。套丝乱扣原因是因为套丝缺乏润滑油或板牙掉齿。盒长短不一致、管口入箱、是因为箱盒外边没有使用锁母(俗称纳子)或护圈帽固定,而且箱、盒内又没有设挡板所以就造成了以上的情况。管口有毛刺是由于未用护圈固定。因此还会出现弯曲、裂缝,有扁、凹现象。

2.3问题的防治措施

在施工前,技术管理人员应对箱盒的标高,坐标,进行详施细交底,在进行电气金属管道切割前,必须先把金属管子固定好。锯管的时候人必须要站直,拿钢锯的胳膊要和身体形成90°角,而且在运行的时候要保证手腕平稳这样锯出的管口就会非常的平整。当出现毛刺时,我们可以用圆锉将管口锉光滑。套丝时缺丝、乱扣,原因是缺乏润滑油或扳牙掉齿,因此造成管道接口不严密,混凝土砂浆渗入使管径变小或堵塞管道,为防止上述的情况的发生,应加强检查,做好金属线管的防腐处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不得用电焊任意切割开孔,而且安装电器设备必须等土建施工结束后,才能拆去盒盖进行安装。安装管道时必须按照图纸施工,以免被其他工种装饰作业时损坏,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规程、施工作业。

2.4工程实践经验

在绍兴迪荡D2地块高层商务楼即富绅大厦进行镀锌钢管安装工程中,我们成功克服了这些通病,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要求锯管管口整齐、电气金属管道锯口整齐、没有毛刺、不能出现弯曲半径太小或出现裂缝有扁、凹现象而且在管子的切割和喂弯时,操作人员要进行与工程的预防措施交底,墙体填充砂浆强度至少要大于10mm。而且在螺纹连接时镀锌钢导管的两端要用专用的接地卡用来固定跨接地线。而且管路的保护层厚度至少要大于8mm,在连接非镀锌钢导管的时候采用螺纹连接,连接处的两端焊跨要接地线;厚度小于2mm的镀锌管壁的钢导管不能与套管熔焊连接,而且套管与紧固螺钉钉需要配套的工具并且要经电气和强度连续性的试验;金属软管必须要用专用的接头进行固定,并且要跨接接地。而且还要对安装好的管道做好成护工作。

3金属线管保护地线和防腐存在问题及防治

3.1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属线管保护地线截面不够,焊接的面积太小,达不到符合正规条件的标准。煨管及焊接处刷防腐油有遗漏,未用水泥浆保护而使焦渣层内敷管破裂,对土层内敷管的混凝土保护层做得不彻底。

3.2原因具体分析

金属线管敷设焊接地线时,往往在接地时未考虑与管内所穿导线截面积的关系。对焊接地线的作用和重要性概念不清。对金属线管刷防锈漆的目的和以及部位没有彻底弄明确。在焦渣层或土壤层中埋金属线管的时候未使用混凝土做保护层,有的虽然做了保护层,但是没有将金属管埋在混凝土层内或水泥砂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用混凝土所成的预制块将管子垫起,继而造成底面的保护不彻底。

3.3问题的防治措施

在连接金属线管的地线的时候应在金属管接头的两端用小于4mm的镀锌铁丝或短于6mm以上的钢筋进行焊接。干线管焊接地线的截面积应达到管内所穿相线截面积的珑,支线时为码,焊接地线的时候长度要求是大于连接线直径的6倍。除了直接设在混凝土层内的金属线管可以不用刷腐漆(油)外,其它部位,包括地线的各焊接处均要涂刷腐漆(油)。

3.4工程实践经验

发现接地线截面积不够大时,需要按相关的规定进行重焊。如果发现线管喂弯及焊接处有漏刷防腐油的部位,需要用沥青油或樟丹进行二道的补刷。如果发现土层内线管的某部位无保护层或保护层厚度不够的话,需要补浇捣10mm素混凝土保护层。

4箱、盒安装存在问题及防治

4.1存在的主要问题

配电箱标高、坐标不准确或凹入墙面位、变形,箱盖内杂物未清除,防腐不及时,回路无编号,面板不紧贴墙面,盒箱安装的标高不一致,布线不整齐;盒、箱开孔不整齐;铁盒变形;现浇混凝土墙内箱、盒移位箱、盒口抹灰缺阳角。

4.2原因具体分析

稳铁箱、盒时没有参照土建预放的统一水平线控制高度,尤其是在柱内或者配线管的现浇混凝土墙内,模板的水平线找不到。铁箱、盒被电、气焊切割开孔之后,从而致使箱、盒,孔径不规矩。木箱、盒开孔被钢锯锯成了长方形的口子,甚至敲掉一块箱子帮。土建施工时模板变形或移动,从而导致箱、盒的移位或凹进墙面。

5电气设备

5.1室内线路

室内线路常见的质量问题有:无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技术

说明书和检测试验报告等文件资料;导线电阻率高、熔点低、机械性能差、截面小于标称值、绝缘差、温度系数大等;电缆耐压低、绝缘电阻小、抗腐蚀性差、耐温低、内部接头多、绝缘层与线芯严密性差;动力、照明、插座箱外观差,几何尺寸达不到要求,钢板厚度不够,影响箱体强度,耐腐蚀性达不到要求;开关、插座导电值与标称值不符,导电金属片弹性不强,接触不好,易发热,达不到安全要求,塑料产品阻燃低、耐温、安全性能差等;灯具、光源粗制滥造,机械强度差,防锈防腐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各种电线管壁薄,强度差,镀锌层质量不符合要求,耐折性差等。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监理人员、采购人员要把好质量关,直接到有一定生产规模、信誉好、产品过硬的厂家采购,减少中间环节。

5.2配电箱安装

配电箱安装常见的问题:配电箱坐标、标高不准确或凹入墙面,移位、变形,箱盖内杂物未清除,防腐不及时。箱面板不紧面,回路无编号,布线不整齐,导线未绑扎,多股线未搪锡或压接,有的甚至被剪断。管进箱未利用敲落孔,箱内零线、地线绞接,箱体无专用接地螺栓。配电箱安装好后,不查线、不检查就送电,配电箱内导线间、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未测量合格。预防措施如下:施工前,技术管理人员应对箱盒坐标、标高,详细进行交底。箱定位后,用钢筋套圈焊接固定,以防位移,并在箱内用刚性物做十字支撑,以防变形。施工中,若导线被剪断,应将断线拉掉,重新穿线。配电箱安装好后,要认真检查所有线路,紧固所有螺帽、螺丝,以防导线间接触不良。

结束语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对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电气安装工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好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保证电气施工工程的安全可靠,保证建筑整体运行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赵世新.向军.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技术[J].山西建筑,2008.2.

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篇10

一、洪江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一) 基本情况

湖南省洪江市土地流转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为了方便耕作, 在形式上以互换为主。近年来, 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沿海发达城市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农民工, 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 加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发展规模经营,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 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从调查的6个乡镇:320国道线上的塘湾镇、洗马乡、209国道上的江市、双溪两镇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沙湾、岩垅两乡, 共6个乡镇, 86个村, 农业人口约14.6万人, 耕地7万亩。通过各种形式流转的土地面积约0.8万亩, 其中转让的面积约0.3万亩, 转包的面积约0.2万亩, 出租的面积约0.1万亩, 互换的面积约0.1万亩, 入股的面积约0.08万亩, 其他形式的面积约500亩, 涉及农户0.25万户, 签订流转合同700份 (以岩垅、沙湾两乡较多) 。

(二) 土地流转的特点

1、流转范围以本乡本村流转居多。

土地流转多是邻里之间、亲戚之间、村组之间。

2、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村组以及经济比较活跃的政府所在地、集镇和周边村组。

3、流转呈发展趋势。

一是耕地流转速度加快。2008年, 太平乡磨回、黎溪两村将本村近3000亩稻田通过“转包”的流转形式将稻田集中起来, 共栽种超级杂交稻近3000亩, 亩产最高达1400斤, 达到农业产出最大化。二是流转对象扩展到山林。2007年, 太平乡党委、政府引导私营老板袁某将本乡黎溪、深溪、松板近2000多亩荒地通过“租赁”的形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全部植树造林。

4、流转处于自发无序状态。

洪江市土地流转还处于自发阶段, 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流转的随意性、不稳定性较明显, 许多流转没有建立稳定的关系, 双方只有口头约定, 没有书面合同。

二、当前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一) 流转积极性不高、流转范围小

多数农户仍把土地作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生活保障, 不愿轻易转让土地使用权。对于土地流转的认同感, 部分农村对承包权与使用权认识不清, 误认为流转使用权就会失去承包权。一些集镇及城郊附近农民看到土地在不断增值, 怕转让土地以后征用时会失去利益, 即使自己无力经营, 也不愿将土地转让给别人。还有由于政策落得不实, 农民对土地承包30年不变心理仍没有底, 使具备离土条件的农民也不轻易转出土地。还有一些农民属小富即安型, 这样的户, 户均耕地1公顷多, 足以维持温饱, 思想守旧, 不愿外出劳务, 也制约了土地流转。

(二) 流转程序不规范

多数流转为自发形成, 流转双方没有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履行必要的手续, 土地流转处于无序状态。一是未同发包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给以后的合同纠纷留下了隐患。例如, 塘湾镇隘上发生肖某拔青苗打架事件。二是多数流转不签订书面合同, 而是口头协议。有的虽然签订了流转合同, 但内容也不完善, 其严肃性不够。三是土地流转合同档案不健全, 口头协议多, 多数乡镇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机构和村委会没有土地流转合同档案, 给解决土地流转纠纷带来很大难度。

(三) 管理机制不健全

管理机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对法律法规没有大量宣传;土地流转服务不到位;土地流转缺乏监管, 建房占地, 塘湾、洗马较为突出。

(四)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农民普遍把土地视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对土地流转有一定的后顾之忧。特别是部分年龄较大的农民, 尽管没有精力和能力经营好承包地, 也不愿流转出去。一些发达地区之所以土地流转发展较快, 主要是由于乡镇企业和第二、第三产业较发达, 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稳定增长, 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得到较好解决。因此, 只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为土地流转提供必要的条件, 农民才能放心地把土地流转出去, 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才能真正转化为资本经营功能。

三、优化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一)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 首先, 完善土地流转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考虑土地的地理位置, 接包主体的经济能力, 转包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因素, 以市场导向为主, 合理定价, 定期公布。其次, 规范土地流转的运行机制。政府对流转程序的合法性、合同的规范性、手续的完备性要加强引导、规范管理, 必须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 并实行登记制度。再次, 建立土地流转的合理补偿机制。由于处在弱势群体的农民往往是利益的受损方, 所以, 在协调好转各方利益的基础上, 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农民利益。

(二) 加快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

土地流转需要正确的引导和规范, 这就需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首先, 尽快制定和出台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细则, 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承包经营权主体、经营管理者相互之间的关系, 明确集体土地流转的范围和主体, 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地位、职责和作用, 对土地流转的主体、客体、价格、程序、中介组织、补偿等进行法律约束和规范。其次, 增强法治观念和政策观念, 提高基层组织依法办事的观念, 明确承包地是否流转的决策权属于农民自己。

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大力宣传通过土地流转增收致富的典型, 让农民了解政策, 消除误解, 放心流转。向农户讲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 引导农户增强规范流转的观念, 耐心细致做好农户思想工作, 帮助农户加入土地流转的行列。

(三)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虽然农民就业已趋多元化, 农业收入比例也逐年下降, 但进城农民不能享受城市现有的各种社会保障, 就业稳定性相对薄弱, 因此, 许多农民虽然从事非农业生产, 仍不愿放弃土地。问卷调查中“你希望政府在土地流转中制定落实好哪些政策?”回答“农民可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劳保福利”的有19户, 占总回答的46.3%。足见, 要让农民放心地将土地转让出去, 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民的养老、就医等问题。

(四) 出台农村土地流转扶持政策, 合理分配土地流转收益

土地流转是一项系统工程, 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建议出台土地流转扶持政策, 对流转业绩较好的镇村、中介组织、带动效应明显的业主给予一定奖励。如政府对利用流转土地搞高效农业、规模农业的优先立项, 金融部门对利用流转土地搞规模开发、效益比较高、优势明显的项目给予贷款支持等。

土地流转收益要合理分配。首先, 正确处理土地流转各方的经济利益关系, 尽量满足各方的利益要求和收益预期。无论是土地流入、流出方或中介组织, 都要从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耕地的角度出发, 互让互谅, 利己利人, 使经营利益最大化。其次, 保护好农民的流转收益, 做到有偿流转、依法规范、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再次, 考虑到经营者的利益, 当前真正有能力进行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的大部分是涉农企业和个体经营大户, 其利益也要予以充分考虑, 才能加快土地流转。

参考文献

[1]、潘啸.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与对策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6) .

[2]、伍业兵, 贾孔会.论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对农民的影响[J].当代经济, 2007 (1) .

[3]、马建林.关于规范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查与思考[J].浙江现代农业, 2007 (4) .

上一篇:高性能计算下一篇:中国海洋战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