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英语能力水平

2024-05-24

市民英语能力水平(精选五篇)

市民英语能力水平 篇1

21世纪以来 , 南京城市经济实力迅速上升 , 市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说明城市经济实力日趋国际化;人才资源引力逐步增强, 城市空间规划日趋完善, 说明南京城市规模结构日渐国际化;旅游自然景观和城市文化底蕴誉满海外, 说明南京城市环境逐步国际化;国际会展活动广泛开展, 旅游文化产业长足发展, 说明南京社会交流逐渐国际化。2013年—2014年, 南京分别举办亚洲青年运动会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两项大型国际赛事, 更突出这一趋势。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 其重要性愈发突出, 加大市民英语水平、提升市民英语普及力度, 是南京市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正因为英语在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地位日渐突出国内外学者在高校农村生源学生与非农村生源学生的英语能力, 岗位英语能力要求及高职新生入学英语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中国整体及地方英语能力的调查研究日渐增多也越来越深入, 内容广泛, 立意深刻, 研究水平日趋高端。但是, 对具体的某一特定地区, 尤其是南京市江宁区的研究较少, 该地区此项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有大量的空白可以填补, 研究的发展空间很大。

二、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及当面采访等形式收集数据。首先目标人群是来自东山老城区、江宁大学城及城中的普通市民, 他们分别代表相对落后地区、文化区及经济区 (不完全对应) 。从中随机抽取500人进行调查问卷及采访活动, 其中包括学生、职员、个体商户、自由职业等多种类别, 年龄跨度颇大, 主要分为20岁以下、20岁~30岁、30岁~40岁、40岁~50岁、50岁以上几个区间。该问卷调查以四项指标衡量市民的英语能力水平, 分别为听力水平、口语水平、阅读水平及写作水平。各项指标又分多项水平等级, 其中听力水平分为:1能听懂外国新闻或是原声电影;2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3仅能听懂一些单词;4基本都听不懂。口语水平分为:1可以在正式场合进行正常交流;2可以满足日常工作交流;3只会蹦单词或者简单的句子;4一句都不会。阅读水平分为:1能读懂原版的英文小说、英语新闻报纸;2能基本读懂工作中的专业文档;3需要借助翻译工具才能读懂;4很困难, 无法阅读。写作水平分为:1能够使用地道的英语进行写作;2基本能够用英语进行邮件交流; 3需要借助翻译工具写出简单短文; 4很困难, 无法用英语书写。

调查数据显示, 南京市江宁区内, 仅有3%的市民英语能力较强, 可自如使用英语;46%的市民仅能应对日常交流使用, 51%的市民仅能听懂个别单词或者完全没有英语能力。因此, 南京市江宁区的英语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就地区因素而言, 经济文化因素直接决定对英语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目标人群中, 60%位于大学城地区内, 英语能力水平相对最高, 经济区所占比重为20%, 英语能力紧随其后, 最后为相对落后的东山老城区, 同为20%, 英语能力最差。就职业因素而言, 职业对英语能力的需求与相关性, 直接影响市民学习英语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调查显示, 24%的人口具有大学文凭, 英语能力水平相对平衡, 也相对较高;职员、个体户占总人口的71.2%, 英语能力参差不齐, 甚至出现极端现象:除因职业需要的市民的英语达到专业水平, 其他市民大多数处于基本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水平, 甚至有部分市民处于完全不懂英语的状态。就年龄因素而言, 25岁以下市民英语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 25岁以上市民英语能力则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这一情况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 25岁之前, 随着教育程度的不断加深, 受教育市民的英语能力水平也不断提高。25岁之后, 市民逐渐离开校园, 日常生活不再经常运用, 因而英语水平相对降低。

在亚青、青奥等国际赛事的背景下, 大多数受访市民认为有必要提高自身英语水平, 但有少数市民表示亚青、青奥等赛事与其无关, 没有必要为之提高英语水平。

三、关于提高市民英语能力与水平的建议

(一 ) 政 府 加强 引 导 动 员 市 民 参 与 。

1.引导市民主动学习英语 。

一方面, 要从革新市民观念入手。通过各种宣传工作, 使市民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 要从宣传力度入手, 拓宽市民英语学习途径及平台, 增加广播电视报纸的英语节目内容和时段, 增强市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提供多种英语学习平台 。

政府应搭建多种英语学习平台, 如开设英语志愿者公益课堂、举办社区英语角和建立外语志愿活动基地等, 采取兴趣班、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形式, 做好市民英语载体建设工作。除此之外, 也可以开播一些适合市民观看和收听的英语节目等, 提高市民英语学习的兴趣, 提高市民的英语水平, 加快推进市民英语普及进程, 为更好地迎接青奥会等各项国际活动做准备。

3.创造良好英语学习环境 。

政府可组织专家列出一些英语日常用语及简单的旅游英语, 作为市民必须掌握的英语交流用语。日常交流用语应以最常用的见面问候用语、指路用语为主, 印成会话小册子, 尽量做到人手一册, 以便随时随地地学习英语。公共场所和旅游景点也应使用正确的英汉双语标识。由于英语学习人群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相关组织者应该注重学员英语学习的反馈, 给予学员指导意见。通过以上方法, 激发市民学习英语的热情, 提高其学英语用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从而加大市民英语普及力度。

4.吸引多方无偿服务力量 。

市民英语普及是一项持久浩大的工程。不同于专业化教学模式, 普通市民学习英语很少有固定的时间、场地和方法, 因而需要各方无偿服务力量的协助和支持, 如积极主动号召志愿者。南京大学聚集, 大学生实践活动频繁, 政府可以通过选拔和培训的方式, 招集外语教学志愿者, 政府还可以通过联系各部门、各单位, 号召各类志愿者支持和协助此项活动的开展。

(二 ) 个人响应 号召 , 重视学习运 用。

1.自身观念 , 增强自主意识。

学习英语, 市民应该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 加强自主学习意识,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将学习英语转变为自身的自觉行为。

2.挖掘学习渠道 , 积累学习素材。

市民个人应该积极挖掘学习渠道, 注重积累学习素材。市民可以参加社区英语角、英语沙龙等形式的英语普及活动。另外, 多从广播电视报纸电脑等媒体的英语节目中感受英语氛围, 感受英语魅力, 提高自身英语水平。

3.强化日常应用 , 达到学以致用。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最重要的是它的交流性。普及市民英语, 其目的是创造南京国际交流环境, 更好地迎接亚青、青奥等国际活动, 更有助于推动南京国际城市化进程。因此, 市民学英语就要用英语, 学以致用。市民可以随身携带会话手册, 随时随地学习、练习、运用英语, 并以南京国际活动为依托, 把握与国际友人交流机会, 强化所学英语的日常应用, 达到基本日常生活英语交流水平。

四、结语

笔者结合问卷调查与当面采访的研究方式, 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方法, 研究南京市江宁区市民英语能力水平, 填补江宁区此类信息的空白。调查显示, 江宁区市民英语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 为了促进南京的国际化发展, 市民应努力提高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栗红.市民英语: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大英语教育观[J].辽宁教育研究, 2003 (7) .

[2]李琳, 美岩.奥运英语学习热情的理性回归[J].社会科学家, 2008 (9) .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标准 篇2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总体要求是: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即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有较高的听、说、读、写教学技能,在英语水平上达到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标准,能熟练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具有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活动、制作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创设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具有能歌善舞、能写善画的艺术才能;性格活泼,有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口语自然流利,语音语调正确。具体标准为:

一、语言技能

(一)听

1.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对话、讨论、辩论和报告;

2.能听懂英语国家慢速新闻广播和文化节目及国内一般的英语新闻广播 ;

3.能听懂国内外儿童英语节目;

4.能从言谈中判断对方的态度、喜恶、立场;

5.能抓住较长发言的内容要点,理解讲话人的观点及目的。

(二)说

1.能就日常生活话题用英语交谈,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2.能就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的各种话题进行交谈、组织讨论 ;

3.能经过准备就一些专题作演讲并回答有关提问;

4.口语表达自然流利,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

5.能做到正确表达思想,在交际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读

1.能阅读英语儿童读物及通俗的英文报刊杂志,获取主要信息;

2.能阅读简写英文原著,抓住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

3.能使用多种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解决较复杂的语言疑难;

4.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5.能有效地利用网络等媒体获取和处理信息。

(四)写

1.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感情;

2.能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50个单词的短文,内容切题,条理清楚,语言正确;

3.能用英语拟写、改写故事、童话等。

4.能用英语写教案和学生活动计划。

二、语言知识

(一)语音

1.做到发音正确、语调自然、得体、流畅;

2.较好地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

3.掌握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连读、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的技巧。

(二)词汇

1.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念和态度等;

2.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

3.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三)语法

1.掌握描述时间、地点、方位的表达方式;

2.理解、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表达方式;

3.掌握定语从句、主渭一致关系等句型、动词不定式和分词的用法、各种时态、语态和构词法。;

4.初步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

(四)功能

1.在更广的语境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交际功能;

2.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如发表意见、进行判断、责备等;

3.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常用功能项目,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新的语言功能项目;

4.在实际生活中较熟练地实现信息沟通的目的。

(五)话题

1.熟悉有关学校教育、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2.熟悉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学校、职业、节日、风俗、社交礼仪等;

3.了解有关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

三、教学能力

1.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任务有正确的认识;

2.对小学英语教学法有深入研究,对教材全面把握,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3.能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儿童正确的语音、语调、语感和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儿童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4.能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活动和组织课堂教学;

5.能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技术)组织教学。

6.有一定的教学观察和反思能力。

课程目标: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教师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防止和纠正以教授语音和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做法,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同时,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短课时、高频率的原则,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英语教学音像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培训内容包括语言素质培训,教学方法培训和教材使用培训等,内容涉及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英语语言类课程;交际教学法的讲解;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优秀教学示范课的观摩和点评等。

C类:口语

1.语音(连读、爆破、语流等14个项目)

2.对话课(对话技能及对话课教法)

3.小教活动课(小组口语、合作练习、英语游戏、英语短剧等)

4.英文歌曲与简笔画教学

D类:课堂教学技能(实践性环节课程)

1.课堂技能(备课、上课、评课)

2.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市民英语能力水平 篇3

关键词:英语思维;表达;扩展句式;能力培养

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英语学习环境也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英语教学低效论。低效论的立论依据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开口能力差,其原因除语音语调、词汇量等因素外,对英汉语言思维表达方式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1 英汉语言思维表达方式的差异

1.1 英语思维表达方式

英语语言客观性强,倾向于透过现象描述事物本质的东西,因此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为一般特殊型,又称直线型,通常是从局部出发叙述问题,先整体后局部,先主要后次要,先判断后叙述,先结论后事实。例如,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English well. (先表态“重要”,再说明什么重要);Im very happy with the decision we made. (先表达“很开心”,再指明原因);I hate the people who are selfish. (先表明“我讨厌那种人”,再说明“是哪种人”),英文的段落和文章中同样也体现了这一思维表达方式。例如,Although I follow fashion, I hate the phrase “must-have”. If I read that UGG boots or Prada sunglasses are the latest “must-have”, my first reaction is to think, “Why must I have them? Why should I fall for the designers tricks, which are only to ‘donate my money to them?” 这一段第一句话指出作者虽然热爱时尚,但讨厌“必备品”这种说法,然后通过举例来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

1.2 汉语思维表达方式

汉语很直观且主观性强,在描述一件事物时倾向于用身体可以感受到的动作或表象来直接描述,因此,中国人表达事物总是按照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先整体后局部, 先次要后主要,先叙述后总结,先原因后结果 ,属于特殊一般型思维方式,与英、美国家恰好相反。如,听说你要来,孩子们高兴极了(先表示原因, 再表示结果);鱼能发电,其电量足以点亮小灯泡,甚至能开动马达,这种想法简直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先叙述, 再总结)。

1.3 句式的扩展

英美国家思维方式的一般特殊造成英语句式皆以S+V(主语+谓语)结构为基础,并由此衍生出五种最基本英语句式。其中,为了使总结更加便利,通常用关系代词、关系副词、非谓语动词、介词等来增大句子的信息量,使句子的内容表达更佳丰富。汉语的思维表达方式是说明、叙述、举例在前,概括、总结、总述在后,句子多采用“流水记事法”,与英语刚好相反。因此汉语是句首开放,句尾封闭,如:

真棒

唱得真棒

你唱得真棒

这首歌你唱得真棒

没想到这首歌你唱得真棒

真没想到这首歌你唱得真棒

我真没想到这首歌你唱得真棒

而英语的句首封闭并非指句首或被修饰词(中心词)首不能扩展,而是指其扩展性很有限。如:

She is a girl.

She is a lovely girl.

She is a 7-year-old lovely girl.

句尾开放则指其句尾的扩展性很强。如:

She is a girl.

She is a girl with two big eyes.

She is a girl with two big eyes who likes play with a doll.

She is a girl with two big eyes who likes play with a doll which was get from her parents as a birthday present.

2 英语思维表达方式的培养

2.1 扩句法

列出一些简单句: “Its so crazy!” “I met the man.” “That girl likes going shopping.” 课堂上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将句子在前一句的基础上不断扩展(需确保句子的通顺),从中体会英语句尾开放的特点。

2.2 扩句成段

给出一些总结性或概括性句子, 如:The library in our school is a comfortable place for students to hang out. 要求学生以分析、举例的方式在原句的基础上口头作文,扩句成段。

2.3 例文分析

从课本中选出一些文章段落,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总结段意,使其进一步理解英语思维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体现。吕叔湘老师在《中国人学英语》一书中谈到:“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语言实际上是紧紧地附着在思维这个有无限纵深基础上的结构体。”“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比较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培养学生洞察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帮助学生容忍、顺应这些差异,使其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规范、恰当地用英语传递语言信息的目的。”

市民英语能力水平 篇4

句子简化法

对于一些正常语序的句子,只要抓住句子的主要结构即句子的主谓宾,即可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然后再将其余的成分补进去,如有定语,则将其翻译成“……的”放在被定词的前面,如有状语,则根据句意将其放在句首、句中或句末,使得句子的意思更为丰满。

调整语序法

在英文中,出于表达的需要或语法的要求,有些句子的语序出现了一些调整,此时应利用语法和句法知识将其转变成正常语序,成为看起来更熟悉、更自然的句子。这种非正常语序的句子有下列几种情形和相应的解题技巧。

1.一般疑问句变成陈述句。例如:

Is this hotel______offered you a job?

A.whichB.that

C.the oneD.the one that

英文中,一般疑问句必须要将助动词提到句首,句子的谓语便出现了一个部分倒装的现象。此时应将其转成陈述句,题目则迎刃而解。即:This hotel is the one that offered you a job.答案为D。

2.特殊疑问句找一个相应的答案代进去转成陈述句。

3.感叹句还原为普通句。例如:

How pleased the detective was _____what his customer told him!

A.hearing B.to hear

C.heard D.to hearing

此句尾感叹句,how所修饰的感叹部分pleased提在句首,将其还原至表语位置,即:The detective was very pleased to hear what his customer had told him.此处应为不定式作表示情感类形容词表语的原因状语,答案也变得很容易,为B。

4.被动语态还原成主动语态。例如:

He was listened_____downstairs at midnight last night.

A.to to walkB.to walking

C.to walkD.walking

此句为被动语态,找个主语Tom将其转成主动语态,因为listen为不及物动词,要加介词to才能接宾语即:

Tom listened to him walk downstairs at midnight last night.(listen to sb.do sth.的搭配:听见某人做某事的全过程),再将其变回到被动语态,又因无to不定式变成被动语态要改成有to不定式,句子则成为:

He was listened to to walk downstairs at midnight last night.此题答案为A。

5.定语从句要将被定词代到从句中去,使从句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6.强调句型将it is that的辅助结构去掉,将被强调部分还原至句中,放在适当的位置。

7.倒装句还原成正常语序。例如:

Distinguished guests and friends, welcome to our school,____the ceremony of the 50th.Anniversary this morning are our alumni from home and abroad.

A.attendB.to attend

C.attendingD.having attended

此句的正常语序应为our alumni from home and abroad are attending the eremony of the 50th.Anniversary this morning.答案应为C。

8.固定词组被隔离时,调整语序。

In some children who go blind,certain parts of the brain that normally control vision appear to switch jobs and focus instead____sound,a new study has found.

A.ofB.inC.onD.at

此句中focus on…的固定词组中插入了instead,此题极易错选成of,而依据句意可知这里其实省略了of vision,这样整个句子就调整为:In some children who go blind,certain parts of the brain that normally control vision appear to switch jobs and focus on sound instead of vision, a new study has found.答案为C。

市民英语能力水平 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 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 发展现状 对策 思考

0 引言

近几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因而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迫切需要加速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改革,注重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的培训与考核,重视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以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培养出具备较高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1 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我国在英语教学尤其是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不够重视,存在着“听不懂、讲不清”等现象,学生的英语水平很低,日常交际的英语应用能力严重不足,无法充分发挥英语作为人际之间交流沟通工具的基本功能。中国目前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偏重于应试考试教育,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记单词、背语法方面,而对于英语的听和说方面的训练很少,长久发展成为了“聋子英语”、“哑巴英语”。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的英语成绩普遍不够理想,很多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基础不牢固、学习方法不正确以及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个人自卑心理或者是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和厌学情绪,无法调动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逃避英语知识的学习等。还有就是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应试教育对高职学生的英语交流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在教学环节中忽略了对学生的英语听和说能力的训练,同时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应用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具体来说,我国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发展现状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英语基础不够扎实,对英语应用能力缺乏足够认识,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造成英语学习上倍感吃力,甚至内心产生厌学情绪,最终英语学习水平和交际应用能力低下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教材体系和教学目标脱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以生词、语法和练习句子等为主,而对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实践训练环节较少,无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同时我国高职教育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以应试教育为主,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应用水平和应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沟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三是我国英语教育的考试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需求,很难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四是我国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氛围不够,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很难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 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的对策

2.1 更新高职英语教学观念,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众所周知,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想提高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以便于更好地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未来的求职就业过程中。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更新、转变英语教学观念,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照顾全体同时兼顾个体学习需要,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每一位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每一位高职学生自觉成为学习英语的主动接受者,努力培养每一位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以达到提高每一位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最终目的。

2.2 重视语言输入,创设情境英语教学,突出语言的应用性

对于高职英语教学而言,语言输入是输出的重要基础,如果输入的语言材料和信息越多、越丰富多彩,那么将来输出的语言信息也会越多、越丰富多彩,就越有利于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一方面,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法扩大高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鼓励高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地阅读各类英语书刊及报纸等等,广泛提高阅读量,以进一步增加高职学生的课外语言输入量;另一方面,英语教师要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英语课内外教学活动,比如英语沙龙、英语讲座及各类英语知识与技能竞赛等等,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情景教学环境,突出英语语言的应用性,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觉性,以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

2.3 强调语言输出,杜绝“哑巴英语”,培养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语言输出是为了将课堂中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转变成英语交际技能,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表达语言与人际沟通的良好机会,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必须非常重视语言输出,坚决杜绝“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口语与写作能力。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尽量避免“填鸭式”英语教学活动,缩短课堂授课时间,尽可能多地为高职学生创造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开展多种多样的英语听说读写专门训练,促使高职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运用正确、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与沟通。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5-10分钟时间,邀请2-3名学生进行Free-Talk练习,谈论学习、天气、家庭、学校及日常生活等诸多话题,长此以往,便可养成高职学生勤于用英语进行交谈的习惯,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自然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2.4 采用多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合理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之间、不同班级之间的学习差异性,及时调整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引导和教育教学活动,使每一位高职学生能够得到同等的学习机会。在实施分层次教学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每一位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性,深刻了解、摸清每一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适时调整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每一位高职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的适合自身英语学习状况的教学内容,及时引导学生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让每一位高职学生努力一下可达到相应的英语水平。分层次教学改变了“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英语教学发展现状,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适应未来社会对高职教育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需求,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坚持以实用为根本、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理念,优化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切实处理好输入与输出的教学关系,努力创设和谐、融洽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运用多层次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因材施教,有效传授高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技巧,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效能,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才能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胡舟涛.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4).

[2]蒋宏,王绪龙.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05).

[3]孙士贤.因材施教,努力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4]董岩.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实践探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2).

上一篇:二回路系统下一篇:个人化生存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