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开发技能教学

2024-05-02

网站开发技能教学(精选九篇)

网站开发技能教学 篇1

目前,高职物流专业在教学改革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质量差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从国家到地方都要组织各类层次的技能大赛,通过比赛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对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产生积极效应,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与企业需求。

江苏省物流技能大赛已经举办了五届,从2010最初的物流中心作业,发展到现代物流中心作业、现代物流运输作业、单证作业和叉车作业四个项目;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的物流技能大赛,2011年和2012年成功举办了二届。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从校级竞赛、市级竞赛、省级竞赛到国家级竞赛层层选拔、逐级竞赛,已经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这些都对物流管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有必要加大实践课的教学比例,以技能大赛为契机,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创新教学改革尝试,使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提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本课题主要研究通过构建技能大赛实践课即把目前现代物流中心作业、现代物流运输作业、叉车作业和物流单证处理四个项目的技能比赛放到平时的日常的教学当中去。

核心概念界定

技能大赛是指从职业院校学生中选拔代表参与,定期举行的职业技能比赛。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对我国职业教育成果的定期大检阅,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风向标。

项目化教学是由很多种方法构成的,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等。开展“项目化教学”,促进教师改变传统课程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树立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组织课程教学。

“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能大赛背景下的项目化教学是指把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以项目课程的形式融入到核心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即把现代物流中心作业、现代物流运输作业、单证作业和叉车作业四个比赛项目内容放入到仓储管理实务、物流运输管理、单证实务等课程中,通过分组和任务驱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操作中针对性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研究意义和主要结论

教师在参加技能大赛和指导学生参加过程中,通过与同行和企业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使得专业能力、教学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同时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通过把技能大赛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职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的现象,而技能大赛通过设置不同的岗位和职业标准,模拟实际企业作业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技能大赛,也能够在平时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增强团队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学生将来的就业有很大帮助。

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各个职业院校展示其教学成果的重要形式。通过技能大赛,可以引领职业学校进行教改的工作,职业学校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对实训方式进行改革,从而使教学模式从传统一支粉笔、一本教案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以任务驱动型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学校可以建立仿真实训和校内工厂模拟教学。

把技能竞赛融入到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中,通过开发基于技能大赛的实训项目,使之覆盖到每一个核心专业、每一位项目化课程老师、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技能竞赛,形成“人人都参与,班班有竞赛,项项有榜样”的良性局面,实现技能竞赛由少数师生参与的“精英教育”向全体师生参与的普及化转变。

技能大赛要与专业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以技能大赛引导、推进和检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要充分反映技能大赛对教学的要求,要将技能大赛内容提炼转化为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反映到教学中去。随着技能大赛的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开展专业的课程改革,搭建各种创新实践平台,以赛促改、以赛促练,使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与技能大赛实行直接对接。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内容与职业要求和行业标准紧密结合,高职物流专业可以和大型物流公司签订物流校企合作协议后,根据企业岗位人才要求,对学生进行“量身定制”的培养,重构课程体系,采用校企共建、共管教学的模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依托合作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真实项目,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并将企业任务纳入实训课程。

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能够让学生 “在学中 做、在做 中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创业大赛和顶岗实习多层次的、循序递进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获得职场体验,强化了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研究成果

通过分析江苏省和全国职业院校物流技能大赛项目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具体的工作任务,结合现有《物流仓储管理》、《物流运输管理》、《单证实务》等课程标准和企业行业调研报告,提出新的课程标准制定可行性的建议并做出修订。根据物流技能大赛比赛内容和作业要求,在课程标准加大实训实践教学比例,使实训实践课程占到总课程的60%。

为了保证提高本专业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2013年我校启动了老的物流综合实训基地改建工程。为了保证实训基地在课程改革中发挥实训实体化功能,形成新的教学特色,基地建设目标的制定综合考虑了多方要求或实际情况,对物流行业现状、物流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等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反复听取了校内外专家的意见,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情况,经过多方面的论证,最后形成现代物流综合实训基地(老实训楼)改建方案,建设方案顺利被学校采用。

《仓储管理实务》项目课程教材包括仓储单项实训项目与仓储综合实训项目两大项目。单项实训具体包括仓库基础资料的构建,出入库、盘点、补货等基本作业,仓储硬件使用三部分;而综合实训项目则结合技能大赛作业内容和要求,根据现代物流中心作业过程中的入库、补货、流通加工、出库、盘点等工作流程,按要求分工协作完成实训项目。

本课题组成员还编写了多本相关的教材,《运输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习题集)》和《助理物流师考证试题库》。

本课题组于2013年完成了市级精品课程《配送管理实务》的申报,并于2013底通过了苏州市的精品课程评审。目前在申报的基础上,我们认真做好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工作,合理架构课程网站,及时传递教案、课件和教学录像等相关教学资源,不断完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经常维护网站,及时更新内容。

目前我们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知识课程,但是缺乏实践环节的支撑,学生对理论知识只存在于书本的理解,很难与实际相联系,所以通过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加入超市实景化教学的环节,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物流实际技能。

管理技能开发-讲稿 篇2

人际关系基本取向是在人际关系需求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人对他人的基本反应倾向或待人的行为特征,亦称“人际反应特质”i。这是于1958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舒茲创建的一种人际关系理论。该理论被证明是一项非常有效的人际关系测试工具,帮助人们揭开了工作和个人生活中人际间互动的秘密ii。可以用来观察一个人的需要会如何影响他或她对待他人,揭示测评者在人际关系方面基本需要让人们深刻了解自己是否与他人和睦相处以及相处的人际关系类型。

二、人际关系基本取向的理论假设

FIRO-B主要解释的是小型组群的底层人际关系,它背后的理论假设是人们在组群交往中追求也离不开的主要三种人际关系需求。

第一是归属的需求,即个人能被他人认同接纳,在群体情境中产生归属的需求,想要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基于这种动机而产生的人际反应特质,表现为交往、沟通、相属、出席、参与、融合等;

第二是控制的需求,即个人希望能成功地影响周遭人事的欲望,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出于这种动机所形成的人际反应特质,表现为使用权力、权威、威信,以便影响、支配、控制、领导他人;

第三是情感的需求,即个人有付出情感与获得情感的期望,并且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他人建立关系并维持情感需求,由此动机所形成的人际反应特质表现为喜爱、同情、热情、亲密等。

人际反应特质具有稳定性与一贯性,它在相当一个时期不会改变,且在各种交往场合中保持同样的反应,因而了解一个人的人际反应特质就成为可能。通过对人际反应特质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反应从而采取适当的配合行为。

三、FIRO-B的测量维度

FIRO-B通过三类行为测量,其中每类再分成表达(expressed)和期望(wanted)两项,分别为一个人向他人表达某类行为,和希望他人向其表达某类行为。

具体可看下表:

在归属需求,若是表达导向的话会努力使其他人参与我的活动。设法参与,尽量参加社会团体,尽量与人共处。期望导向的话则会希望其他人邀请你加入他们。当其他人注意到自己时会很开心。

在控制需求下,若是表达导向的话会设法施加控制和影响事物,喜欢组织事情和指挥他人。在期望导向下会设法得到清楚的期望和指示,在明确定义的情况下工作感觉最舒适。在情感需求下,表达导向的人会努力接近他人,能舒适的表达个人情感,并设法支持他人。期望导向的人则希望别人热情地对待自己,喜欢人们分享他们的情感,并鼓励他们。

四、基于FIRO-B得到的人际需求类型

外部行为在爱、归属和控制的影响能够通过FIRO-B的成绩反应出来,根据FIRO-B测试所得出的结果,对于每个领域的人际需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缺乏的;(2)过度的;(3)理想的。根据FIRO-B的成绩我们可以确定不同领域下人际需求类型。

归属需求下的具体类型为:

1、缺乏社交(under social)型,这种类型的人具体表现为低表达,低期望,生活较为封闭,通常选择独处,内倾、退缩、避免与他人建立关系,与其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2、过度社交(over social)型,高表达,高期望,生活中常需要同伴,无法忍受孤独,经常向外与他人进行接触、吸引他人注意;

3、适度社交型(social)的为适中表达,适中期望,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决定自己是否参与群体,可以一人独处,也可以参与活动以满足归属的需求。

控制需求下的具体类型为:

1、逃避型(waiver),高表达,高期望,倾向于谦逊、服从,在与他人交往时拒绝权力和责任;

2、独裁型(autocrat),高表达,低期望,好支配、控制他人,喜欢最高的权力地位;

3、民主型(democrat),适中表达,适中期望,根据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能顺从上级,亦能自己掌权。

情感需求下的具体类型为:

1、缺乏人际关系型(under personal),低表达,低期望,避免亲密关系,态度冷漠。表面上很友好,却与人保持一定的情绪距离;

2、过度人际关系型(over personal),高表达,高期望,希望与他人有密切的情绪联系并试图建立这种关系,态度积极热情地想与每个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情感也不易专注,较不易 获得交心的情感;

美术技能训练与智力开发并重 篇3

一、观察与感性

首先我们要强调,少儿一进入艺术殿堂就必须培养其敏锐的感觉,用眼睛去观察与测量。无论是构图还是比例都只能凭自己的感官,绝不允许观察时用工具在实物上量,表现时又用尺在纸上量。否则,我们将犯下大错,促使学生走入歧途。例如教孩子们画树叶或者粉笔盒时,其椭圆形的宽扁程度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比例都必须先用眼睛去观察(目测),在画面上的表现也只能是凭感觉去指挥手。以前,每当笔者新接手一个班级就会发现,有30%左右的同学把数学工具带进美术课堂,尽管我竭力阻止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思维及习惯,但总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启蒙老师的思维方式、传道方法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其次,我们要遵循系统性原则,自始至终教孩子们建立独立的感性语言,无论是学哪一种艺术形式都要严格培养独立观察的习惯,训练感觉的能力。一旦学生步入正轨,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理解与理性

我们提到感性的重要,并不意味着就不要理性的分析,知觉与感觉是紧密相连的,用感知的形式去认识事物才是完整的。问题是艺术中的理性只能建立在感官上的第二次、第三次、多次重复感知的基础上去分析和理解,永远不可误入生物、医学、地理等制图的圈套,走向数学逻辑量化的误区。例如孩子画一片树叶,第一感树叶像椭圆形,第二感树叶有尖尖的形状,第三感才发现树有个蒂把与叶筋。孩子们对树叶形象的理解已基本准确了,再进行描绘便渗入了理性的成分,至于表现的准确与差异是不能强求的,正因为有了差异,学生的作品才会千姿百态,而艺术本身就是求异的。如果我们随便让学生把树叶放在纸下描红或在纸上套画,造型是准确了,但学生的感知、理解能力却被“拐杖”所代替,天真的儿童就会被培养成“瞎子”“傻子”。因此,在第一堂课的每一个内容上,我们都不妨先让学生观察,同时又及时引导他们去分析、理解,再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其感知能力便会一步步增强。

三、思维与记忆

现在的学生思维惰性与无意记忆效果是非常难堪的,一堂课记忆或想象画,某些学生的造型就像从哑巴嘴里抠字一样困难,半天不能动笔。这里有表现力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太少且不清晰。尽管少儿对直观形象有良好记忆,但要他们在机械识记与无意记忆状态下去完成具体的形象默写与创作仍然是非常困难的。针对这个现实问题,笔者采取了两条措施:①调动思维,尽力提供意义识记的条件。我们在教学中不光是提供直观的实物与范图就完结了,还要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真正调动学生思维。譬如分析公鸡的外部形态时,把它的特性行为联系起来,如果我们再加上生动有趣的语言,把公鸡的特征与特性描述得神乎其神,学生感觉到津津有味,其记忆效果岂能不好?②提醒督促学生有意记忆。可布置学生对家里的实物进行观察,到学校来默写;又把学校里的物象“带”回家去默写,每周训练2次。再如让学生对课堂画过的物体进行及时复习,一般第一节课内容在第二节课默写,如果第一、二节课间隔时间过长,就规定在当夜进行。通常人们喜欢在语文课中背诗默词,很少有人在美术课中搞默写,可笔者认为它是提高学生记忆力与创作力的极好途径。

四、联想与创造

联想是指人们从此事物想到彼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迁想思维,运用到教学中去就能使学生概念明确,帮助创造。比如色彩知识中,红色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所以感觉温暖;蓝色使人联想到大海、蓝天、冰雪,所以感觉寒冷。如果我们没有启发学生联想,直接描述红色——暖色、蓝色——冷色,学生大脑中的概念则是非常模糊的,但学生经过了联想(迁想思维)后产生的概念既明确又深刻,且便于记忆。

创造与想象是分不开的,想象是思维的高级特殊形式,联想则是想象的初级阶段。对少年儿童来说,想象的成分大多是再造想象,虽说想象丰富,但是零乱无章,不能要求过高。用联想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是比较切合实际的。笔者在教第十二册《公鸡图案》一课时,一位学生设计出这么一个公鸡形象:头部戴上警察帽,脖子系了一条红领巾,翅膀尖伸手握着一面小红旗……笔者当场就给予了鼓励。平时,只要我们经常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学生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扩散形象思维的目的,其结果便是创造。

五、思维定势

学生常见的错误思维习惯有:①画得像,准确才算美;②片面地认为干净、整齐、规则便是美。这些框框根本不属于美术普遍性规律的范畴,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表现力。就算涉及一些规律,我们也不能把学生置于森严的理性与严密的逻辑管理状态下,否则生命的创造欲望和创作力便无法向外澎湃。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永久的概念,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创造不等于绝对规则与准确,其准确性是相对的,只是生动比准确更有价值,特别是在少儿现有的知识水平下。因此,在美术科的活动课中,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多开展简易写生活动课,力求生动第一,准确第二;另一方面,尽最大努力运用实物、灯片、范图及音像设备于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灵感,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游览名胜古迹,使他们增加头脑中表象的储备,为其思维正确定向与创造表现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网站开发技能教学 篇4

在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容易被建设成单纯的教学课件的上传下载和静态的网上的教学内容,缺乏具体问题上学习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内容的更新也比较困难,影响学习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些教学平台则纯粹建设成了技术论坛形式。

这些教学平台通常存在一些基本问题:①学习内容的更新困难。②网络学习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困难。③虽然有主题的归类,但却不适合高校学生从不太了解该项技术到逐渐学习的引导过程。

1本文解决三个问题的思路

对于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 即是教学内容的更新问题和学生循序渐进自学的问题。要提高对教学内容的更新能力,涉及到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本文提出一种以树状结构和网状结构相结合的数据内容组织方法,按照树状结构进行存储,能够较好的组织好知识,便于网上学习主体能够循序渐进的学习,通过网状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又能解决如先行课程和后续课程等一些知识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从而较好解决第四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提高在学习平台上学习主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一般学习同一个网页上内容的学习主体,所关注的通常是同样的教学内容,而学习同样内容的教学主体之间进行交流,形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讨论的效果,将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介绍采用AJAX方式实现同网页学习者之间的通信,从而加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除了这种实时交流,还可以留言提问等异步交流。

2教学内容的组织、存储

2.1教学内容的树状和网状结构

教学内容主要按照目录进行组织,如图1为部分Web开发知识的教学内容的组织。由于知识按照知识点进行归类,知识点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目录之间的知识可能要通过各种关系联结起来,从而方便学习者学习。系统通过知识点间的关联来完成。如图1中的实线表示目录结构的连接,而虚线为知识之间的关联,如先行课程和后续课程等等,把涉及知识则与其他相应的知识连接起来,这些知识点之间关联连接通常在客户端显示层表现为超链接等,而目录结构则表现为教学内容菜单,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习知识之间形成了一个以树状结构为主的一种网状结构,由于结构主要存储于数据库中,检索非常方便。

这种内容结构需要对教学知识进行大量的分析和整理,并且不断完善知识连接,这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交流评价和提高,并且知识连接易于维护,由于知识内容才用XML格式存储,不涉及任何显示要素,则维护方便的多。

2.2教学内容与显示的分离

为了使教学内容和内容显示相分离,便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方便教学内容的检索,采用Web层数据模型与视图显示相分离的方式。

传统的技术是采用JSP(Java Server Pages)技术,访问中间层组件,然后返回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和Javascript等客户端代码到客户端,由客户端执行,从而显示相应内容。然而,HTML技术主要用来表现数据,正是因为如此,采用传统JSP技术就会造成网页内容和网页表现形式混合在起,造成网站维护困难,尤其影响网页内容的更新。因为每做一次网页内容更新,都要到复杂的显示代码中找到相应的网页内容,反之,每更新一次网页表现形式,也要在混合着内容访问服务器代码中,找到相应的客户表现代码。

采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技术传输教学内容,然后采用XSL技术格式化数据的显示,就能够加强教学内容的独立性,从而使的维护更加简单。而XML技术主要用来表示数据内容,并采用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技术或XML Schema来规范XML文件。

例如:一个实际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时传输的知识内容采用XML表示如下:

对发送的XML数据,采用XSL技术进行格式化。XSL技术包括XSLT,XPATH和XSL-FO三个部分,可以将XML中的教学内容转变为XHTML语言,从而供浏览器显示。

2.3教学内容的存储设计

数据存储分为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内容评价和教学资料评价四个部分组成,它们由教学内容目录结构联系起来。

根据数据库存储和文件存储的特点,采用数据库以及文件系统存储相结合的方式(如图2)。数据库文件有便于检索,便于更新等优点,但太大的文件将对数据库性能有很大影响,所以对于太大的教学内容,如大量的代码,视频文件或一些课件等,则采用文件方式存储,而这些文件通过中间逻辑层进行维护,从而防止数据库数据与文件系统的数据不一致现象。

教学平台最主要的角色是引导和教会学生,这和那些作为纯粹的技术问题交流论坛有很大区别,所以教学内容的组织很重要,系统将教学内容存放于数据库中。内容呈现为树状结构。如图2所示,DIRECTORY表中存放的是教学内容目录结构,其中每一个目录下都有对应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存放于Content表中,教学内容采用XML按照知识点进行组织,而对于一些教学内容,有代码需要下载,或有较大的视频文件(如采用屏幕录像专家等软件制作的Tomcat数据源配置方法教学内容),我们存放于文件系统中,如图2种的MultiMedia Package以及Code and Example Package都被存放于文件系统中,由逻辑层数据组件进行维护和更新,从而保证文件存储和数据库存储的同步与完整性验证。

3网络学习主体之间动态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交流,需要涉及一种交流机制。

在系统设计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①正在学习同一个知识内容的学生能够远程实时同步交流。②学生能够针对知识点提问、评价,从而实现异步交流。

3.1基于AJAX技术的同网页实时互动交流

通常情况下,同一个网页总是包含着同样的学习内容,对于这种情况下,交流形式有几种:一是直接采用服务器端编程,这种情况下,每进行一次交流,整个页面就要进行一次刷新(如图3,每一个箭头都表示一次浏览器刷新),也就是说如果有一百个学生或老师同时访问某一网页进行学习或指导,每个人说一句话,则无论说的这句话对每个人是否有用,每个人的网页都要刷新一次,网络流量极大,网络延迟时间很长,且干扰正在进行的学习,所以是不可行的。而采用ActiveX等技术则移植性不好,且需要安装插件,对于一部份学习者来说,由于安全等方面的顾虑,常常是不能接受的。而一个替代方案也许就是采用在网页中嵌入iframe,但这种方式使得网页结构复杂,不易于维护。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技术是一种运行于客户端的技术,它采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异步数据传输(HTTP请求),使得网页请求信息量大大减小。如图4,图中的虚线表示利用AJAX技术进行的后台交互,这种交互方式不需要浏览器刷新,不影响客户端已有状态,在用户登录后,在客户端保存了自己的数据模型,当用户需要数据时,通常使用的是这部分的数据,而当客户端的部分客户数据不能满足要求,这是需要和服务器交互,AJAX通常采用客户端组件(如XMLHttpRequest对象)进行交互,从而不用浏览器刷新,保持较好的用户体验。这项技术使得Internet应用更小,更快,界面更加人性化。实际上是通过客户端内置组件直接访问服务器,返回数据被客户端所使用。

通过JavaScript编写的客户端即时通信程序,实际上是内嵌于这个网页中的,网络学习者可以及时向访问相同网页的学习者提问或回答问题,党进行一次交互时,由AJAX技术实现和服务器端组件通信,实现局部刷新,使得刷新界面可以在网页上最小化甚至隐藏,不干扰阅读,也可以单击页面上相应的连接展开对话界面,从而直接和正在学习这张网页的学生或进行指导的老师一起交流学习,当这张网页被关闭,则相应的用户退出。

3.2教学内容的评价更新和学生提问

在许多时候,教学内容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需要进行评价和更新,另外一些学生会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提问。首先采用留言板方式接收学生提问,并回答,根据学生要求,定期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更新,如添加知识链接等。

由于教学内容分成基本内容和教学代码,多媒体教学资料和课件等等(如图2),对内容所作的提问和评价等分别存放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数据库表之中,从而分别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相关联。

4结束语

由于采用基于XML方式教学内容和内容显示层之间的分离,使得系统结构清晰,从而教学内容易于维护,采用基于AJAX技术的同网页交流以及学习者针对教学内容的提问和评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学内容的组织非常关键,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系统的构建应该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虽然相对于一些可见发布网站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过程,以及教学内容组织的复杂性,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如教学内容联系的可视化维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提高教学内容的可维护性等等。另外要研究并设计教学内容更新管理流程,与整个教学平台运行相配套,使得教学平台内容更新等工作更加有序进行,也涉及到复杂的管理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邱云飞,丁晓超.基于Java实现模型动态调用.微计算机应用,2005,26(6):

[2]张晶,陈褔生.知识管理中的基于XML的知识存储.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01):

[3]甘永成,陶舟.e-Learning、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电化教育研究,2006,(01):

[4]俞茜,刘运华.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06,(01):

[5]史胜辉.Ajax技术在WEB客户端开发中的应用.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06):

[6]杜义华,焦文彬.互联网中XML网页的链接解析与信息采集.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07):

[7]李玉东,许晓兵.知识管理与企业的网上学习系统.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01):

[8] Dave Crane,Eric Pascarello,Darren James Ajax实战.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网站开发技能教学 篇5

“淘宝”这个名词已经家喻户晓, 它所指不仅仅是淘宝网, 更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只要上网, 你所需要的服务都能找到, 这就引导着各个公司企业利用个性化网站进行企业宣传和业务推广。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量的应用导致对网页设计、维护人员的增加, 网页设计课程也就应运而生, 成为各大学校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而网页设计由于实践性强, 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在总结了培训学生技能比赛经验的基础上, 将比赛的因素引入到日常教学中,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以大赛要求为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指人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 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把握教学目标这个关键点入手。对学生制订的教学目标不能过高或过低。例如, 大赛要求制作一个电子商务类网站, 根据比赛试题和提供的需求, 分析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的数据库、设计实现电子商务网站, 并完成站点的发布与配置以及商品拍摄、照片处理、商品描述等任务, 选手需提供相应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文档。把以上大赛要求作为一阶段教学的目标, 吸引学生的眼球。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网上购物, 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学生,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 所以学校管理较为严格, 学生上街购物的时间较少, 网上购物网站和3G手机的出现, 给学生提供了网上购物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有网购的经历, 上课时谈到网上购物, 大家都很兴奋, 纷纷开始聊起自己在网上的收获, 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能运用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去,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将大赛要求细化, 找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正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才能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教学针对性强, 效果也才会达到最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技能基础、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体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知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都知道, 拿到试题需认真反复的读题, 理解大赛要求, 尽量凸显自己的强项, 淡化自己的弱项。不能在一个问题上反复纠结。

例如:大赛要求选手通过动态网页开发技术, 开发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网站。网站界面要求简洁明了, 色彩搭配合理大方;网站能够基本体现电子商务网站的通用功能, 如商品分类、商品管理、商品浏览与订购、订单生成与管理、用户注册与管理、查询与汇总、客户服务、网络营销等功能;为确保网站信息和交易过程的安全能够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手段。看到这么多的要求, 对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面面俱到几乎不太可能, 这就要求找到电子商务类网站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这也是平常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首页是网站的门户, 首页布局是否合理、色彩应用是否恰当及内容是否有吸引力, 直接关系到网站的访问量, 学会首页的制作是重点。而难点在于将其中要求实现的功能逐个击破。

三、将大赛项目及内容要求转化为课程实训案例

《网站创建与网页制作》技能大赛试题是课程期末考试大作业最好的实训案例, 大赛中提出的要求, 可以让学生分组来比赛, 每组素材、试题均相同, 最终实现大赛要求运用动态网页设计技术建立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网站平台, 能实现虚拟电子商务交易, 能通过虚拟机正常发布, 并完成项目设计开发文档编写。学生每次课堂上的自主制作过程、整个实训过程, 其实都是一次比赛过程, 优胜者才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 这就增强了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竞争意识。同时, 要想胜出就要不断学习, 学习上有了动力, 就会坚持不懈。这样也就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提升了学生将来就业的竞争力。

四、将大赛成绩评定方法作为课程期末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其目的在于帮助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检验其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例如在大赛应用技能方面, 要求选手能够熟练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 并运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美化;运用动态网页设计技术建立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网站平台, 能实现虚拟电子商务交易, 能通过虚拟机正常发布, 并完成项目设计开发文档编写。成绩比例:理论比赛15%,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50%, 电子商务技能30%, 项目设计文档5%。这样的要求完全符合期末成绩评定的标准, 技能大赛让学生无论在理论知识, 还是动手实践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比赛的洗礼, 他们各方面都会成熟, 让这样的结果在实际课堂中体现出来, 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训中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素养, 为以后的就业和发展铺路。

2011年5月20日至21日,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项目综合实训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审定会在南京召开。省教育厅杨湘宁副厅长强调, 围绕技能大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全国技能大赛项目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编辑、制作, 形成综合实训课程辅助教学资源, 这是我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开发综合实训课程辅助教学资源, 能够对技能大赛及时总结反思, 将技能大赛的要求内化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让更多的学生分享技能大赛的优秀成果, 掌握行业、企业最新生产技术和标准, 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网站创建与网页制作》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网站创建与网页设计的基本概念, 学会使用常用的网页设计工具和Html语言综合应用, 能够设计制作一些综合的静态网站, 并对ASP动态网站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具备网站的建立和维护能力, 通过完成学习情境的学习, 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还能够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素质, 使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我们的教学活动都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为首要任务。因此, 必须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势, 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点, 通过将技能大赛因素引入《网站创建与网页制作》教学过程, 使教学克服知识点多、杂而散的困难使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不再枯燥, 而成为一种乐趣,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 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摘要:通过将技能大赛的比赛方案应用到日常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找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通过实训案例来考核课程教学的效果,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技能大赛,课程教学,学生

参考文献

[1]姚瑞以兴趣小组为基础的职业技能选拔模式探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0

[2]梁莉动态网页设计教学探讨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0

网站开发技能教学 篇6

为体现中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 配合我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 我校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装调基本技能课程开发。在课程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对课程对应工作岗位进行分析, 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分析工作过程, 确定职业能力, 以机械零件的手动加工、机械零部件的装调为主线, 以典型工件及零部件为载体, 设计了15个来源于企业和职业资格认证内容, 经过教学化改造的工作任务载体为教学项目以承载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机械装调基本技能校本教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育理念的更新,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显示出无法比拟的优势。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支持共享、优质内容共享、教学设计思想的共享, 成为解决当前教育资源建设效能和效益的最佳突破口。

二、教学软件开发过程

1. 数字化教学软件功能设计

(1) 漫游功能

此功能可以实现认识现场环境, 认识现场设施、设备, 认识现场安全生产, 使学生获得良好感知认识, 提高学生兴趣。

(2) 演示功能

此功能可以将教师难以讲解的机械内部结构及运动原理生动逼真地用三维动画形式动态展示。使操作者熟悉操作程序, 了解操作过程逻辑关系;熟悉工具使用及安装拆卸顺序关系;高度重视安全操作与安全生产及误操作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3) 互动功能

此功能利用鼠标、键盘的操作, 对屏幕画面仿真实物实施自主操作, 实现实操实训前的计算机虚拟仿真教学。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加深理解, 并充分记忆。

(4) 考核功能

此功能可以实现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的信息化;实现验证学习能力, 突出核心技能点;考查核心技能点操作是否科学、合理、灵活, 是否符合安全操作与安全生产。

机械装调基本技能数字化教学软件与校本教材内容相配合, 前九个项目既包括理论知识, 又包括实训内容;后六个项目是典型的拆装实训, 在设计软件功能时, 将前九个项目定义为理实一体教学软件, 后六个项目定义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

理实一体教学软件利用软件的漫游功能, 带领学生畅游在壮阔的机械装调场景之中, 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安全文明生产图文并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产意识;利用软件的演示功能, 清晰展示工量具的结构、钳工基本操作方法等,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将教师从枯燥的理论讲解中解脱出来。项目的实施是重点, 为便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 软件设计了“教师教一教”“学生做一做”两个功能模块, 利用软件互动功能培养学生工具选择能力。该软件主要应用数字化教学软件的漫游、演示、互动功能, 既便于教师的教学, 又可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遵循中职生“感知———表象———概念”的认知规律, 设计了获取新知、巩固强化、勇士闯关、拓展提高四个功能模块。

获取新知功能模块帮助教师完成教学重点:部件的装配、精度检测与调试。软件利用装配图的识读、装配工具的选择、装配工艺的确定、装配工作的实施、装配精度的检测、试车六个装配步骤作为工作按钮, 帮助记忆装配过程。装配图的识读从平面到立体、抽象到直观, 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透明、缩放、旋转、隐藏更加细致清晰展现零件结构。装配工具的选择提供多种装配工量具, 可选取项目所需工量具到工具箱内。装配工作的实施可连续演示装配与调试全过程, 激发学生兴趣。装调工作结束后, 进入试车, 点击手柄, 在虚拟的世界中体验成功。

巩固强化功能模块利用软件互动功能, 搭建了学生自主操作平台。进入该模块后, 同时点击零件名称和相应位置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实施装配工作时, 操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进入场景, 进行装配。整个过程帮助按钮随时给出参考工艺以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勇士闯关功能模块利用软件的考核功能实现对教学效果、学生能力的评价。需要按照装配步骤逐一进行操作, 软件不给出任何提示信息。试车后, 根据学生闯关时间打出分数, 完成考评。

拓展提高功能模块提供更加丰富的实际机床精度检测信息, 拓宽视野, 潜移默化中提升能力。

2. 数字化教学软件脚本的编写

在确定了软件内容与功能的基础上, 将需要在软件上展现的动画、功能、文字、图片等以文字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出来, 完成软件脚本的编写。

3. 数字化教学软件的制作

由专业软件制作公司的多媒体技术人员、美术创作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软件的制作。

三、机械装调基本技能数字化教学软件教学实践

为验证基于工作过程机械装调基本技能课程改革和数字化教学软件的实际效果, 将课程应用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课程的实施在理实一体教室内进行。在做中教, 在做中学,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设计为课前复习、新课讲授、项目总结、知识拓展四个环节。其中新课讲授以项目引入、布置任务、制订计划、项目实施、检查评价五个步骤展开教学。

1. 项目引入

利用仿真软件, 创设项目情景, 使学生明确项目的现实工作意义, 激发学生实施项目的热情。

2. 布置任务

采用任务驱动法, 学生分组, 下发工作任务书, 明确项目内容和要求;下发任务进度表, 掌握工作的进度安排, 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下发评价单, 了解评价标准, 督促自觉遵守。

3. 制订定计划

下发项目图纸、工作页、工艺卡片。学生讨论, 制定工艺方案, 填写工作页和工艺卡片。此过程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发现问题, 启发引导, 提出建议, 鼓励学生突破思维, 大胆创新。

4. 项目实施

小组选派代表陈述工艺方案, 教师指导, 提出建议, 利用教学软件验证工艺的合理性;利用软件的评价功能对学生的工艺知识进行考核, 确定最后方案。按照工艺方案, 学生实际加工或装配。

5. 检查评价

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安全文明生产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 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此过程采用示范教学法, 对操作进行检查, 教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对需要指导的个人进行指导。

网站建设基础技能探讨 篇7

1 静态网页编辑语言

1.1 网页标记语言Html

Html是一种超文本的标记语言, 主要用途是对网页文档进行标记。总的来说, Html是一种标准和规范, 采用多种标记符号来对网页中各个需要显示的部分进行标记。网页文件本身就是一种本文型文件, 在该文件中增加一些标记符, 就能够决定浏览器如何将其中的内容进行显示, 比如图片应该怎样安排, 文字应该怎样处理等等。浏览器按照Html语言的顺序来阅读网页文件, 根据语言中编写的标记符解释来显示被标记的内容, 如果遇到有问题的标记, 将不会停止阅读执行程序, 编码人员需要根据显示结果进行错误推断。但是需要指出的问题是, 不同的浏览器对于同样的标记可能有提供不同的解释, 从而有着差异的显示结果。

网页的核心就是Html, 将Html和其他语言技术结合起来, 能够构建强大的网站。Html是网站建设和Web编程的基础, 万维网的构建也是以超文本为基础的。

1.2 层叠样式表Css

Css又被称作风格样式表, 是用于体现Html或者Xml等文件样式的一种计算机语言, 主要功能是对网页进行风格设计和修饰。举一个最简单的效果例子, 在网页上一个超链接在未点击的时候是黑色的, 当浏览者将鼠标放置在链接上方就会显示成蓝色, 并且加有下划线, 这就是网页的一种风格设计。通过使用Css层叠样式表, 能够帮助网页设计者更好的控制网站的外形, 同时还能够对于网页中的各种元素进行精确定位, 创造各种特殊效果。Css现在最新的版本是Css5, 可以真正的实现网页的设计和内容完全分离。

1.3 网页脚本语言Java Script

Java Script是一种基于对象和事件驱动的客户端脚本语言, 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在最开始的语言设计中, 是为了对于表单的正确性进行验证。使用Java Script能够同其他网页语言一起, 在一个Web页面中连接许多对象, 实现和用户之间的交互, 从而能够对客户端的应用程序进行开发等等。Java Script通常是被嵌入或者调入Html语言中配合实现的,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Html语言所存在的缺陷。

2 动态网页基础语言

2.1 Jsp

Jsp是一种动态网页的技术标准, 是在传统的网页Html文件中插入Java程序段以及Jsp标记, 就能够生成Jsp类型文件。采用Jsp来开发的Web应用是跨平台性质的, 能够在多种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Jsp语言能够在编写之后, 拥有多平台支持, 同时Jsp语言具有非常强大的而可伸缩性, Web型应用都需要有强大的服务器端相关组件来支持运行, Jsp的一大优势便是支持服务器端的组件。

2.2 Asp

Asp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编程语言, 被称为动态服务器页面, 在目前经常运用在多种动态网站之中, 能够和数据库或者是其他程序进行交互, 比较简单方便。Asp是一种利用服务器端脚本的编写环境, 能够创建以及运营动态网页或者是Web应用程序。在Asp网页中包含有Html标记、一般性文本、脚本命令和其他因素。通过Asp能够在网页内加入交互性的内容, 也能够创建一些以网页作为界面的应用程度。

2.3 Php

Php是一种将超文本标记语言进行内嵌的语言, 在服务器端执行的嵌入Html文档的脚本语言, 整体语言的风格有点了像C语言, 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同其他开发语言相比, Php本身是完全免费的, 而且所有的源代码都能够得到。而且由于Php能够被嵌入到Html中, 因此, 它的实用性更强, 而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系统资源也较少。

3 后台服务器数据库技术

3.1 Access数据库

Access是由微软公司所开发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也是微软的系列软件中的重要部分。Access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功能, 比如采用表、查询、窗体、页等七种来建立数据库新系统的对象, 而且Access提供了多种向导和生成器, 能够规范化操作, 还为数据库系统的带来了便利, 普通的数据库用户并不需要编写代码, 就能够完成大部分的信息管理工作。

3.2 Oracle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是有甲骨文公司所出品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当前的市场上占据了相当部分的份额, 是目前最常用的客户/服务器以及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所采用的数据库之一。Oracle数据库具有完善的数据信息管理功能, 主要体现在该数据库中数据的数量大, 能够实现长久的保存, 注重数据的可靠性和共享性。Oracle数据库是一种完备关系的产品, 实现了数据在物理层面和逻辑层面的相对独立, 并且在该数据库中体现了信息准则, 也就是关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一切性信息都应该在逻辑的范畴内使用一种方法, 也就是在数据库表中的值是显式的表示。在Oracle数据库中, 只要已经构成视频的表中数据信息更新了, 则相应的视频中所存在的数据也会发生变化。

3.3 Sql Server

SQL是结构化的查询语言, 主要是用于和多种数据库之间建立联系, 并且进行信息操作的沟通, 根据国际标准, SQL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使用的标准化语言, SQL语言能够对数据库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 比如更新其中的数据, 查询其中的信息, 提取所需要的数据等等。虽然目前很多数据库都对于SQL语言进行了扩展和补充, 但是标准化的SQL语言还是能够应用在所有的关系数据库操作中。

SQLServer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是一种真正的C/S体系结构, 它采用的是图形化的使用模式, 能够使得数据库系统的管理更加的直观方便, 而且它具有非常多样的编程接口工具, 能够为研发人员提供非常大的选择余地。SQLServer的伸缩性很强, 能够在非常多的系统平台上运行。在Web设计方面, 用户能够非常方面的将数据库中所存的信息转移到网页页面上去。

总之, 网站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全面, 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本文仅仅是介绍了在建设网站的开发人员比较习惯使用的技术。限于篇幅, 仅仅是就该开发语言进行了一定的介绍, 未能够研究到更深入的层面。

摘要:网站的建设是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平台, 网站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了企业的文化形象。能够保证浏览者在访问网站和使用各种功能的时候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 对于企业理念信息的传达和形象的塑造都紧密相关, 网站的建设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建设网站的基础技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网站开发技能教学 篇8

职业技能鉴定主要包括理论考试和现场技能考评两个部分。其中,现场技能考评作为评价鉴定对象 (以下简称为考生)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鉴定质量的好坏。鉴定工作质量标准是“客观、公正、 科学、规范”,然而,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建(构)筑物消防员、灭火救援员等社会面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工作的经验,在现场技能考评中的一些通常做法还存在以下不足。

1.1技能考评结果易受考评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考生技能水平的高低,通常由现场负责的考评人员直接做出评判。这种考评方式,更多地依赖于考评人员的专业素质、考评经验和工作责任心,特别是考评人员需要对考评的科目、内容和评判标准做到了然于胸。然而,对考生技能操作考评结果的判断,容易受到考评员本人当天的生理状况、情绪、注意力和工作经验的影响,在不同的考评日,甚至一个考评日的不同时段,无法保证评判尺度的统一,从而导致技能评价工作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1.2环节多,效率不高,易造成工作疏漏

现场技能考评除考生查验、调度等辅助程序外, 主要按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现场评判与登记、成绩汇总与录入等流程进行。考评员负责本考区各科目成绩的现场登记(通常采用纸质评分表)和相关小计、总计等工作;录入员负责收集汇总各考区评分表,逐一按项录入电脑,以便后续实施数据统计与分析。由于考生成绩从生成到录入电脑,至少经过了2道环节,不但降低了效率,也可能由于数据项多,在填写及录入时出现成绩项错位、人员错位、现场计算错误、涂改或字迹潦草造成辨识错误等问题。此外,还存在因可以涂改带来的公正性方面的置疑。

1.3考区和考生调度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考评科目多、鉴定对象多、鉴定耗时长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普遍现象。以灭火救援员初级技能鉴定为例,该等级涉及鉴定项目约40项,鉴定内容200余条,单人鉴定时长较长。为提高效率,往往采取把考核项目分解到多个考区、各考区同时开考、内部轮转的方式进行。采用这种鉴定模式,对考评现场的考生和考区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各地大多采用人工调度方式,由于调度员精力不集中、调度经验欠缺,容易产生调度不及时、调度不当而造成的某考区考生大量积压或另一考区长时间空闲等混乱,对考评人员和考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笔者所在单位今年起将承担本系统内部若干工种和特定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任务,为有效解决现场技能考评中存在的前述问题,避免和减少工作中可能产生的疏漏,保证技能鉴定考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笔者初步开发了职业技能鉴定现场技能考评系统,力求以科学化、规范化的手段促进鉴定工作质量的提高。

2技术分析

职业技能鉴定现场技能考评系统大体包括以下几项功能:考生管理、考评人员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登记与统计分析、现场调度等,整体采用B/S架构,以适应不同系统平台操作的需要。其中,成绩登记采用现场即时录入方式,考评人员可逐级展开并直观对照各级评分项目和评判标准,减少了评判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通过简单勾选,成绩直接生成并在提交后自动上传后台服务器,且现场考评人员不具备二次修改的权限,减少了成绩汇总、录入等工作环节;为适应考评现场的移动性,界面设计兼顾了便携式设备(如平板电脑)的显示和操作需求(见图1);现场调度也由电脑结合各考区当前状态和考生候考情况,自动进行调度,并提供对应的考评动态显示、语音叫号和考区LED文字显示(见图2)。由于开发语言众多,编程技巧也存在个体方面的差异,因此,本文中对功能实现代码部分不做涉及,仅重点围绕系统开发中3个基础方面进行技术分析。

2.1数据结构

现场技能考评系统涉及数据项众多,对各类数据项应进行分析,逐一确定适合的数据结构。结合本例, 一方面,考生基本信息等数据无疑字段数相对确定, 层次为简单的二维层次,可采用线性结构;另一方面, 出于通用性的要求,本例拟对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采用统一平台,而每个工种有若干鉴定等级,每个鉴定等级设置有若干考区,每个考区承担若干评分项目 (考题),各个部分在数量和内容上都是非固定性的, 并且还将随着技能和考评标准的不断修订、鉴定设施的不断更新完善、考区设置的优化调整等发生变化。因此,考题数据表设计要符合层次清晰、展示直观、调整设定灵活方便的要求,对此类数据考虑采用树形结构。

2.2考评成绩关联存储

成绩是对考生技能水平的量化结果和最终体现, 为便于后续对各级评分项进行分析、统计,进而为该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考评标准修订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就必须对现场考评的每一个环节得(失)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虽然在考生基本信息表中已设计有技能成绩这个字段,但该字段仅用于记录该名考生技能总分,显然不能满足前述要求。而考题数据表由于采用树形结构,每一条记录分别对应着某一工种某一等级某一考区的某一级评分项(考题)的具体内容和预设分值,并不能记录每一名考生的实际得分,因此需要对各级评分项实得分进行结构上的重新组织和存储,并做到与考生的对应关联。

2.3考评现场调度

分析认为,目前在服务性窗口应用较为广泛的自动排队叫号系统,虽有效地解决了调度组织中的混乱和及时性问题,但并不能符合职业技能鉴定现场考评的实际。一是业务流程方面。服务性窗口是一对一,一个被服务对象对应一个服务窗口,业务完毕即流程结束,属单流程业务。而现场技能考评则是一对多,一名考生对应多个考区,只有完成全部考区的技能考核后,流程方能结束,属多流程业务。二是调度优先级方面。服务性窗口只需按顺序号调度到空闲的窗口即可,不需过多考虑调度优先级问题,而现场技能考评既要总体上按顺序号,又要优先调度已完成部分但尚未完成全部考区考核的考生,以便有效解决考区积压或空闲的问题,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候考、考中、考毕三区人员分离的相对保密性要求。因此,现场技能考评需要重新设计调度逻辑,不能照搬照用。

3设计方案

3.1数据结构设计

考生基本信息等线性表结构简单,清晰易懂,无需赘述。而对于树形结构而言,其基本要求是数据存储冗余度小、直观性强、检索遍历简单高效、节点增删查改易于实现等。树形结构的实现方式有很多,关键是根据数据性质采用合适的结构模型。就职业技能鉴定现场技能考评系统而言,对一些基础性的、数据量明显不会很大(数十条记录)的数据,如对鉴定工种、 鉴定等级、考区设置的定义,可采用最基本的树形结构(见表1)。当然,也可以在parentid(父节点id)字段后再增加一个字段levelnum(节点层级),以减少递归查询过程。本例中从适度和够用的角度出发,仅采用了表1三字段结构,从实际使用情况看,并未有明显影响。而对于考题的定义,由于数据量相对增多(数千条记录),且在现场考评、成绩生成以及后续查询统计等环节中均涉及到频繁的查询调用,数据重要性较强。为进一步提高查询效率,同时,也从操作界面组织等后续功能需求角度出发,本例中对表1的数据结构进行了一定的冗余设计,形成了如表2所示的树形结构。其中,typeid,levelid,districtid来源于级联信息表, 结构中arrparentid,ifchild,arrchildid,typeid,levelid等字段均为冗余字段,虽然数据存储空间略有增加,但在使用效果和功能实现上还是有益的。

3.2考评成绩关联存储设计

考评成绩组织的关键是树形结构与线性结构之间的关联转换,初步设计时考虑了以下2种方案。

3.2.1单独成绩表方案

区分工种、等级与考区或仅区分工种与等级,分别单独建立成绩表,通过考生id与考生基本信息表关联。表结构中的字段分别对应条件筛选后的考题表记录id,字段值则为该id所对应考题实际得分。成绩表结构的创建工作在考题表维护后安排进行,属物理性创建。单独成绩表方案实现起来较为简便,适用于鉴定工种、等级和考区设置不多且不超过数据表允许最大列数的情况。

3.2.2临时成绩表方案

如表3所示,进入考试时该表被临时创建或重置,用于记录考题id以及该考题实际得分等信息;结束考试时把上述信息连同考生id、鉴定工种id、鉴定等级id、考区id等通过分隔符按一定规则进行连接, 形成一个长字串,并做为考生基本信息表中的一个字段进行存储,回显时则再次进行拆分对应。临时成绩表没有在物理层面上创建新表,数据存储空间增加不大,使用也较为简便,本例中即采用这一方案。

3.3考评现场调度设计

为满足前文2.3所述技术要求,职业技能鉴定现场技能考评调度需要考虑3个方面:一是调度的准确性;二是调度的及时性;三是调度的优先级。准确性要求调度逻辑要清晰无误,及时性要求根据各考区状态及时进行响应,优先级则要求要区分内外部候考人员。为此,需要在相应表中添加若干标识字段,分别设置考区当前状态、考生内外部候考状态、考生考区考核完成状态等几个状态标识,由系统对各类标识进行判断和处理。以某考区为例,其调度逻辑如图3所示。

4小结

网站开发技能教学 篇9

关于高校实验室研究的文献比较多, 集中在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体系的研究。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学校实验室建设已涵盖文、理、工、医等学科门类齐全且以重点投资建设实验室中心化的新体系下, 探索校院二级管理的教学型实验室如何可持续性发展建设是目前实验室建设热点问题:即以本科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以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验教学, 从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跳出长久以来教学型实验教学内容老套单一, 重理论轻操作, 重结果轻过程等思维定势, 实现教学型实验室的服务转型, 提升教学型实验室发展空间, 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本科教学 (模式) 研究中都注重利用教学型实验室网络的基本设施加强网络的辅助教学功能, 突出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本科教学内容外延式发展, 主要以适应专业改革和课程体系变化的需求, 表现出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的外形扩张形式。典型的有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实现远程教学功能, 但此方法不利于学习主体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也是本科教学型实验室提升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本文以师范生技能训练实验室在辅助师范生个性化训练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方面:师范生对职业技能训练认识不到位、教学技能的形成的前驱知识的导向不明、训练深度和广度不足、缺乏科学性的指导等而影响实验室功能的发挥。本文就普遍关注的这一类问题, 从师范生整体在技能训练中的表现, 设计个性化的学习网站, 运用整体网研究思路进行多变量数据分析, 探讨技能训练中实验室的作用形式和新技术引入的认识, 使实验室进一步有助于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和毕业生技能水平, 适应时代的需要, 为师范毕业生赢得更广泛的就业市场, 保障提高师范院校的教学信誉。和师范技能训练实验室一样, 大多数本科教学型实验室进一步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在学校不进一步较大投入资金建设, 确保实验室为可持续的专业特色发展, 探索在学校重点投资建设实验室中心化的新体系下, 保持专业建设的特色, 融入到学校云计算平台中, 改变传统实验室发展思路, 实现实验室功能服务的转型。

社会网络分析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是时下常用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它避免了相对的二元论问题的干扰 (不从“群体”或者“个体”等行动者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 , 强调的是关系数据而非属性数据的应用研究。有别于常规统计分析处理属性数据方式, 本文从师范生技能训练学习中知识点相互关注关系的角度分析一些数据, 由“关系”角度出发研究师范生的学习现象和群体结构, 从而掌握由群体结构形成的训练态度和行为。用合适的网络模型进行统计检验, 探索出师范生个性化训练模式之一: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是本科教学型实验室可持续发展中的转型服务研究重要内容之一。

二、转型服务研究中应用ucient方法进行分析

(一) 在训练课件中确立被试的知识点

在师范生进行完第一阶段的基本技能训练后, 发现有较多不如意的地方。由于高校对师范生技能及考研率的双重重视, 所以在进入高级技能训练 (I) , 重点在五分钟的说课设计导入等方面加强了知识学习和实践组织管理, 训练以视频评价中的关注度为主要参考对象,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情况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 本文用VB Script+UCINET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可视化化分析, 运用整体网技术对师范生的合作训练网络进行深入探讨, 在训练课件制作上引入变量采集训练内容学习数据, 根据个人爱好展开学习, 为师范生训练确立了新模式。为此, 本文由参与度要素提出对微课程设计要求如下:

1. 实验室网站发布提供视频、文字、测试等个性化学习要素的微课程。

Philip Guo、Joho Kim和Rob Rubin研究了MOOC教学视频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 提出了最实用的一条建议:视频短片更吸引人。在实验室转型服务知识模型ML-STKM中要求课件视频碎片化, 一般时长不超过6分钟, 否则参与度急剧下降。

2. 对知识点展开视频、文字、回顾、测试等个性化学习要素。

对知识点展开设计可尝试利用实验室现有环境如:规章制度宣传栏、仪器设备陈列室、学生作品展览介绍等采用非正式的场合录制视频、模拟一对一辅导的办公室谈话等方式, 一方面没有必要花大价钱又可以具备音频、视频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又改善微课程声音和画面的质量, 确保蕴含个性化学习要素。

3. 对一个知识点展开后视频、文字、模仿等个性化学习要素。

利用绿屏或蓝屏录像抠像技术, 辅以抠像人物+电子讲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对话、评价及模拟学习或操作, 提升交互性扩展个性化学习的途径。

4. 对一个知识点展开后书写等个性化学习要素。

可汗式的边画边讲教学 (手写板) 要比幻灯片或者代码截屏具有更高的参与度。在对一个知识点讲解中辅以动作或者连续的视线牵引, 好让学生能跟上教师的思路。

5. 对知识点跟踪记录, 学习完设定的必要标记要素。

对于授课类视频, 设计中运用Timeline设置视频中断点提高视频学习的交互性, 同时注意重点应放在提高首次观看的体验上;而对于辅导类视频, 则应方便回放和快速浏览, 例如在视频中插入大号字体的小标题, 同时定义变量采集相关访问数据。

(二) 资料收集

实验室网站使用VBscript+数据库的编程方法, 对所有知识点按要求进行评价和调查选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 并对收集的数据编程自动处理成UCINET格式数据。

其中v (4, i, j) 记录视频评价互选情况, v (5, i, j) 记录平时互相交往情况, v (6, i, j) 记录要求的可关注关系数据。对可定义的可关注关系设计了三种算法, 对形成的数据使用UCINET及集成的Net Draw进行可视化分析。算法1:满足互选视频 (and) ;平时交往至少选项2项以上。算法2:满足互选视频 (and) ;平时交往至少选项1项以上。算法3:至少一方选视频 (or) ;平时交往至少选项1项以上当然也可设计更多的算法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 本文重点放在算法2收集的数据上, 得出一些对提高技能训练有意义的结论。

(三) 知识学习角色编码

实验室网站的前台程序获得了“训练知识交往关注矩阵”:用数据库记录了该班学生的观摩视频、阅读文字材料、观看动画、互评记录和知识测试情况。根据上述算法, 例如如果两种选择要素2项, 就在其相互对应的矩阵元素位置上取“1”, 否则为“0”。将获得的数据导入到ucinet软件中对数据进行对称化处理, 使用了“max”命令, 进一步获得“关注矩阵”、“紧密关注矩阵”、“非关注矩阵”等, 这些矩阵中记录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四) 实例应用

在上述网站设计中, 虚拟了训练者喜爱沉浸式学习, 进行基于Ucinet评价的知识点个性化教学 (沉浸式学习法) 网站设计, 以一个班26名同学的访问学习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结果如下:

由上述分析, 沉浸式学习法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对知识点设定的媒体要素有较高的要求, 要产生“流连忘返”的效果不是网站的设计能解决的问题, 而应该是知识生产者对学习者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高质量的知识点标记要素是个性化网站的生命力, 这与“虚拟现实”的沉浸式学习效果是一致的。

三、转型服务研究的目标

本文对在本科教学 (模式) 研究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知识模型ML-STKM (Mobile Learning-Support Tacit Knowledge Model) 进行应用研究, 其核心内容就是开发围绕个性化本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教学内容的微课程资源, 制定微课程教学设计规范、课件制作规范、技术规范;该模型支持移动互联 (或云计算) 环境中个性化知识评估、知识存储和学习主体隐性知识的建构, 利用教学型实验室的优势为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 (模式) 拓展到移动互联 (或云计算) 中的研究和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资源。以微课程资源建设和推送为突破口指引教学型实验室的服务转型, 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促进教学型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一) 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学型实验室开发的微课程如何嵌入学校本科教学现实需要;针对本科教学 (模式) 研究中课程开发的不足, 尝试用ML-STKM模型研究个性化教学案例、学习案例的形成机制;以教学型实验室为主体开发的微课程教学资源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开发的原则是什么?微课程的结构化、有序化对本科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有什么影响?

(二) 研究重点

1.知识模型ML-STKM下本科课程结构化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案;

2.以教学型实验室为主体的本科教学 (模式) 研究中微课程教学设计规范、课件设计规范、技术规范;

3.以教学型实验室为主体的现有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职业培训等教学内容的微课化实施原则和步骤;

4.在现有教学型实验室技术支持下微课程推送的技术选择及效率研究;对新技术开发的要求。

四、可持续发展思路

微课程 (Microlecture) 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 而是运用混合式教学与交互式视频课件设计方法构建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顺应当前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在国外, 早已有了“微课程” (Microlecture) 这个概念, 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 (David Penrose) 于2008年秋首创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简称MOOC) , 2012年以来也日益受到瞩目, 已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和管理系统。

从电子学习到电子工作 (From e Learning to eWorking) 。大部分学习都发生在工作中而非教室里。未来我们将看到学习与工作更多地融合, 大多数学习会跨过传统课程规划的界线, 随时随地发生 (美国知名培训专家Marc Rosenberg, “学习方案2013大会”, 2013.3) 。克服教学型实验室重理论轻操作, 重结果轻过程等工作思维定势, 实现教学型实验室的服务转型, 是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的出发点。搞好微课程资源建设开发, 带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培训的课程资源开发, 明确教学型实验室的任务, 完善中心实验室的教学服务功能, 促进本科教学的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映玲, 韦宁彬.从学生角度分析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环节现状[M].电化教育研究, 2012, (9) .

[2]代国兴, 等.Adobe Captivate软件在高师技能训练教学中应用[M].高等函授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25 (4) .

[3]张波, 季素月, 等.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内涵探究及培训模式建构[J].扬州大学学报, 2010, (6) .

[4]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应用[R].第二届社会网与关系管理研讨会资料, 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系, 2007.

上一篇:指导管理系统下一篇:景观道路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