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备份规划建议

2024-04-30

中小企业备份规划建议(精选七篇)

中小企业备份规划建议 篇1

城市规划又叫都市计划或都市规划, 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其对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 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 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 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 统筹安排各项建设, 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 中小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城市设施超前建设与城市产业滞后发展严重脱节。城市作为一个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 是经济、文化、生态、人口等因素的综合产物, 其中人是主体, 环境是条件, 经济是支柱。一部分中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中小城市的经济实力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 加上目前这些城市的国有企业经营普遍不景气, 乡镇企业呈现下滑态势, 更加大了产业发展的滞后程度。因而在城市化实践中, 过分地关注城市基础设施“不过时”问题, 热衷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和向城市建设的高标准看齐, 对城市产业发展关注不足, 对如何打造城市特色产业缺少办法, 对城市建设拉动产业的时限性视而不见, 城市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严重脱节, 未能形成产业支撑城市的良性格局。

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与城市资源比较优势相互错位。当前中小城市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时存在的一个通病, 是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与城市区位资源优势存在偏差。有的城市在战略制定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够充分, 计划不够科学, 目标不够实际, 使城市发展偏离正确方向, 或者错过良好发展时机, 或者造成效率低下, 发展缓慢;有的城市在制定战略时, 考虑的范围狭窄, 城市建设互相模仿, 盲目跟风, 千城一面, 没有城市自己的发展特色;有的城市在制定战略时, 过分依靠长官意志, 决策不民主, 往往根据主要决策者的喜好偏重发展一些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 一批不符合实际、不尊重科学规律、不讲求长远利益的“形象工程”, 使城市走向新的产业雷同和结构雷同, 而整体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有的城市在制定战略时, 急功近利, 忽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或因盲目铺大摊子造成大量土地长期闲置, 或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 掠夺性开发利用资源, 以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以至城市人居环境脏乱差,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软弱, 城市形象缺少魅力, 城市发展走了弯路。

3 对中小城市发展的建议

发掘城市资源优势, 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中小城市, 首先离不开产业的发展, 而发展城市产业, 关键是发掘城市现实和潜在的资源优势, 构筑以地区专业化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链条,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优势。各个中小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政治地位、经济基础、人文环境、历史发展各具特色。城市在分析判断自身优势时, 既要分析城市资源的存在状况及其利用程度, 也要对资源的市场供求稀缺状况和发展趋向做出正确判断;既要注意自然资源特点, 又要看清自己在人才、技术、市场方面的优势, 从国际国内和区域的市场分工中选择和确立本城市的主导产业。

抓好规划设计工作, 推进城市品牌营销。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 做好城市规划设计的前提是找准城市定位, 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思路分析研究城市的历史、现状、发展优势及其制约条件, 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远景目标。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 一方面要注重对本地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的发掘, 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一般化、趋同化问题, 另一方面要坚持高标准、大手笔, 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形成地方特色突出、现代气息浓厚的城市风格。为保证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 必须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原则, 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规划和时限审批建设项目, 增强规划的全局性、统一性和法定性, 发挥规划对城市化发展的科学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创立城市形象还要积极做好城市营销推广工作, 应通过有效的市场细分, 瞄准城市营销目标,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智力进行广告公关宣传, 并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常抓不懈, 使城市品牌形成巨大的商业价值和保持持久的生命周期。

规范政府城市管理, 完善城市经营机制。但是,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并不等于放弃市场调节手段, 相反是将市场手段贯穿于政府的城市全程管理, 更加积极有效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4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

在规划中没有看到体现或突出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这样的关键指标。人生活在城市, 两大方面无非就是居住和就业。而城市的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就是整合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所表现出来的规模递增规律。如果城市规划不考虑或欠考虑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配置, 将影响劳动力聚集效应的充分发挥, 而且会造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的浪费或低效, 进一步将影响城市的竞争力。很明显, 高度的就业和居住社区的微观平衡这种空间分布模式是造成很多城市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 这种土地使用的高度混合在空间上重复创造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所谓细胞结构。城市规划需要做的是如何有效地将高就业密度的商务区与就业认可 (无论住哪里) 有机地联系起来。而此前提是要清晰的指出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 (现状和未来) 。更进一步, 我们加大了交通设施的建设, 比如地铁轻轨、城市快速干道, 但是否考量平衡和混合的交通走廊模式以减少人均机动车出行量及提高交通的有效性?比如某交通干道出行方向的分布是75:25, 即早晨有75%的交通量往市中心走, 25%的往郊外走, 下午则相反, 这样即使增加了交通设施但一样导致单向的交通拥挤。

4 结语

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在中国, 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要建设好城市, 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 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当前, 我们面对先进城市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 面对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渴盼拥有一个优美、清新、舒适人居环境的强烈愿望, 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合、渗透到城市规划当中,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努力推动我市城市规划工作迈入一个新境界。

摘要:我国中小城市的规划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 各地区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依旧出现了一些典型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对中小城市的规划提出了作者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城市,城市规划,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承华.泰安做好城市规划大文章, [J].中华建筑报, 2008.

[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容灾备份建议书(推荐) 篇2

一、概述

二十一世纪的医院已经逐渐发展为现代化的综合性医院,为了实现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数字化,与国际、国内信息化建设的新技术接轨,适应现代化医院的医疗、科研、教育和管理的要求,现代化的医院所建立起的信息系统(HIS)主要以一体化的临床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EIS系统、PIS系统等为基础,实现数据全面共享,共同形成全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庞大的系统必然产生海量数据,对于软件系统而言数据就是根本,任何操作、分析、结算等等都从数据库中提取。从某种意义上说,数据安全成为了现代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重中之重。一旦数据丢失,对任何一家医院来说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市场需求分析

近几年,国家各部委对数据信息安全都有相关的明确规定!颁布了如下一系列条例,如《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险工作的意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2006―2020年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民用航空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指南》。在2010年11月,北京卫生局联合公安局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该通知中也明确提出了数据备份的安全等级保护,并要求需要在重点单位发挥试点示范作用。由此可见各行业已经开始注重容灾备份的重要性了!

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医院行业,政府更是大力监管,在2011年推出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 年版)》(卫医管发〔2011〕33号)”文件中的第五大点第四条就明确规定了“实施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实行信息系统操作权限分级管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患者隐私。推动系统运行维护的规范化管理,落实突发事件响应机制,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该部分就已经包含了容灾备份及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要求,从等级保护的要求而言,二级及以上的等级保护也是要求要做备份及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还需要有应急的制度、程序流程和灾难演练。

医院信息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故障和问题

1、系统硬件故障

如数据/系统磁盘的损坏将导致数据不能访问,并进而可能导致应用进程终止或系统停机,甚至系统不能重启动;网卡的损坏可使终端用户无法访问系统服务;CPU或内存的失效则会导致系统的死机;

2、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出错

由于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中可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当碰到某种激发事件时,应用程序非正常终止或系统崩溃;

3、人为错误

一些人工的误操作,如删除系统或应用文件,终止系统或应用服务进程,也会导致数据丢失或者系统服务的无法访问;

4、电脑病毒/黑客入侵

由于目前的大多数计算机系统直接或通过U盘等硬件设备间接地连接在网络上,若缺少有效的防范机制,很容易遭受病毒的感染或黑客的入侵,轻者数据被损坏,重者系统瘫痪;

5、自然灾害

由于一些意外的不可抗拒的因素,如雷击、火灾、洪灾等导致的计算机系统破坏,将会使一般系统的恢复非常困难和耗时,导致业务系统长时间的中断。

6、正常的停机

主要指计划内的系统升级、安装软件等过程。

三、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现有工作基础

备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那时候国外一些公司就开始对自己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保护。但那时候重要数据以纸质媒体为多,电子数据只有一小部分,他们将其副本放置在另一个相对安全的地点存放,防止灾难事故对数据的损坏,这便是容灾备份的雏形。

70年代的时候随着电子数据越来越多,这种类似的数据容灾保护形式越来越普遍。到了80年代,美国市场上已经有了上百个专业公司。一些视数据为生命且数据量巨大的金融公司开始广泛的采用这些公司提供的异地灾备中心存储解决方案。

1983年,政府开始对数据安全进行足够的重视。美国联邦货币监管中心要求金融机构起草了有关数据灾难备份及恢复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强调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通过运送备份磁带到专门的存储地实现安全。此文件一直使用到1989年,联邦货币监管中心有了更详尽更成熟的一套数据安全相关资料

进入九十年代,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在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基础之上也给再灾难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和机遇,更过容灾备份厂家和产品有了用武之地。

九十年代的中后期(2000年前后),出现了业务连续性的概念,并开始逐渐取代单纯的灾难恢复。与灾难恢复相比,业务连续性不只局限于传统的IT系统,而是涵盖了包括人为操作失误、网络故障、流程中断等。

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各行业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银行、证券、保险和政府等行业业务大集中速度的加快,企业的技术风险也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灾难,则将导致政府和企业所有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和全部的业务处理停顿,或造成企业客户数据的丢失。如何防范技术风险,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已成为企业急需面对的课题。

虽然国内的信息化建设足足比国外晚了近五十年,但是一直是用一种飞向的速度在追赶。基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借鉴国外的容灾备份理念,对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多项有关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如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8月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数据集中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为保障银行业务的连续性,确保银行稳健运行,实施数据集中的银行必须建立相应的灾难备份中心。” “业务连续性计划应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2003年8月,中办发[2003]27号文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规定: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与灾难恢复,制定和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

2004年9月,信安通(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发[2004]11号文件——《关于做好重要信息系统 灾难备份工作的通知》:提高抵御灾难和重大事故的能力,减少灾难打击和重大事故造 成的损失、确保重要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和作业连续性,避免 引起社会重要服务功能的严重中断,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要求“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平战结合”!

同年2004年9月,开始起草《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初稿;

2004年10月22日,成立了由国信办领导、8大重点行业和5个政府单位专家及 万国数据服务公司组成的《指南》工作组;

2005年4月,国信办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

2006年5月,信安标委专家讨论,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调整《指南》的内容,形成征求意见稿;

2006年6月20日,召开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国家标准工作组会议。根据意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更名为《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2006年9月12日,信安标委召开WG7工作组标准项目投票工作会议,一致通过 成员单位投票,经过对《规范》的再次修改,形成《规范》的送审稿修改稿。

2007年7月30日,《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发布;2007年11 月1日实施,将灾难恢复能力分为七个等级,成为国标。

由此可见,信息系统安全和灾难备份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企业的高度重视,灾难备份业务的发展是客户保持业务连续运作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和政策法规的要求,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在这个大环境下,国外的厂商蜂拥而入。Veritas、CA、Falconstor(飞康)、Bakbone、Commvault这些软件公司巨头很快的占据了国内容灾备份市场的半壁江山。而更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硬件巨头们,眼馋这块大蛋糕,也很快的伸出刀叉,通过自主研发或者兼并收购等模式很快的扩充了自己的产品线,提供软硬结合的产品,通过软件为硬件增值,通过硬件为软件铺路。如IBM的TSM(Tivoli Storage Manager)系列;HP的DP(Data Protector)系列;EMC收购Legato以后推出的Network系列。这些99%来自美国的产品,很快的瓜分了国内的容灾备份市场。如此这般,国内数据安全的命脉竟几乎全部掌握在了国外产品的手中,我们的使用者竟心安理得,殊不知这种潜在的威胁将是致命的。当年美伊战争时,伊拉克从法国买的防空系统打印机都被美国植入了木马芯片,以至于在后来的“沙漠行动”中,美国飞行员像在家里玩电子游戏一样自由自在地来来去去。

历史总会重演,如果我们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我们。何况美国现在在抵制我国的华为、中兴产品,认为这些产品威胁到了他们的信息安全,而我们却还在疯狂的购买iphone,肆无忌惮的使用国外的软件来备份自己的核心数据,这会让我们一不小心就成了卖国贼。

也许有人会说,是因为国内的软件不争气,我们才使用国外的产品。但这只不过是一种推脱责任的借口。想我中华泱泱大国,民间高手无数,且近几年在核高基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下,软件产品飞速发展,已经产生了一大批的高新企业和优秀软件。榆林三院信息系统容灾备份现状

我院信息系统建立在Windows 2008操作平台上,现有两台台服务器,其上运行了HIS、PACS等系统。这些服务器只作了单一的本地数据存储,并在指定的时间通过数据命令将数据备份在另一台PC机中。操作系统是Windows 2008R2 64bit,数据库系统是Oracle。比如医院HIS和PACS服务器每天晚上10:00通过ORACLE EXPORT将HIS数据导出成一个DMP文件。如果本地服务器出现硬件故障(CPU、LAN、POWER、FAN等),都将导致医院部分日常业务中断,对于依赖计算机管理水平高的医院来说,很多的业务将无法开展。当ORACLE数据库出现故障时,对于时间要求严格、病人数据大的医院出现短暂的停顿都无法忍受。如果采用上面所说将DMP文件也入回数据库中,首先要修复硬件,重装操作系统,至少需要数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恢复,并且要丢失好一天的业务数据。

四、项目计划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理想的容灾解决方案通常都具备以下内容

第一、数据的实时备份。RPO(恢复到目标)=0,确保数据零丢失;

第二、数据持续回退,且保证回退点数据完整可用。以便找回误删除的数据及在数据不完整时能恢复数据到最近的完整状态;

第三、本异地容灾。将数据实时备份到同城以及异地机房,降低本地机房出现大的事故时候对医院的损害。

第四、业务连续性管理。原系统不论什么原因出现故障停止对外服务时,备份系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接替原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让系统恢复正常,即RTO(恢复时间目标)≈0,以免影响医院信息系统业务。

根据对医院环境和应用特点的分析,我院通过整合存储架构、采用群集高可用系统、核心数据的集中备份和异地备份、系统容灾快速恢复等多种数据安全保护方式,完全消除上述隐患,并可做到系统平滑升级和在线扩容。

具体而言,我院的信息系统的主要需求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性能和高可靠的集中存储系统:由于有大量的并发访问,需要对目前的单机存储架构进行改造,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专用存储网络,可以把我院的信息系统整合为FC SAN存储架构。存储设备采用具备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光纤接口的磁盘阵列,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磁盘采用高可靠的SAS磁盘或FC磁盘。

2、存储和备份空间容量要求: 针对上述所有应用系统的服务器实现集中存储管理,考虑到3-5年的数据增长,集中存储设备的容量要求达到:医院需要3TB的存储容量;集中备份需要至少5TB的可用空间。

3、数据的高安全性:由于HIS、PACS等数据是绝对不能丢失的核心业务数据,因此需要对核心业务数据做冗余的在线和离线数据保护,构建一个完整的数据统一备份系统,将整个网络中的所有关键数据库数据进行集中备份,建立统一的备份策略,自动备份数据。针对上述的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实现在线备份(包括对SQL、Oracle等主流数据库的在线备份),数据集中备份到虚拟磁带库中,这样在主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出现损坏或丢失的情况下都能够迅速从虚拟带库中得以恢复;另外,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可以通过备份到与虚拟磁带库直接连接的一台物理磁带库中,实现离线的归档。整个数据的备份和恢复,以至于将来可能的数据迁移、数据复制等一系列数据管理操作,都是通过备份软件来统一管理。因此需要采用技术领先,具备图形化操作、全中文管理界面,以及支持断点续传(尤其是数据库的断点续传)和真正合成全备份的备份软件。系统设计目标

为上述应用系统建设集中存储和备份网络,以及异地的数据容灾中心,实现数据的统一安全管理,针对不同应用类型和数据类型提供多重的数据安全保护

手段,在此基础上确保核心应用的7*24小时连续运行。

存储系统建设目标:使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大容量存储设备,进行存储整合,通过建立FC SAN存储基础架构,使数据集中存储,建立一个高效、稳定、可靠的存储网络、数据存储中心和安全的管理平台。备份系统建设目标:构建一个完整的企业级数据备份平台。将整个存储网络中的重要数据进行集中备份,建立统一的备份策略,备份作业自动化,实现数据的在线备份和离线归档。在备份设备中使用高速的备份介质,减少日常备份/恢复作业对系统可用性及性能的影响,实现快速的备份/恢复机制。系统设计原则

1、存储系统的设计原则

 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节省总体数据存储成本,有效提高投入产出比。

 数据整合,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应用,降低管理员的工作量以及人力开支成本。 磁盘阵列的读写速度与稳定性要高。 支持灵活安全的在线扩容。

 采用多种RAID模式使设备更加可靠,保证有磁盘损坏时不影响数据。

 专用的外置存储设备支持控制器、电源、锂电池、风扇等关键部件的热插拔,故障部件可以在线更换;  可以实现分级存储功能;

备份系统的设计原则

 可以采用专用的备份网络,避免业务系统网络和备份网络的互相干扰。

 针对特别的应用,可以提供零窗口和LAN-Free的备份方式。 支持介质复制的断点续传,减少网络带宽,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

 数据的备份采用D2D2T策略,通过在线的磁盘阵列,近线的虚拟磁带库,离线的物理磁带库,共同完成信息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基础架构。

集中存储系统具体描述

对于医院的数据中心,本方案将构建一套FC SAN的存储架构,将用户的关键应用系统数据(如: HIS服务器,PACS服务器)集中存储在一台光纤磁盘阵列(作为一级存储设备)中,该磁盘阵列配置双机头,确保了存储设备的高可靠性。磁盘阵列可以实现FC磁盘和SATA磁盘的混插,数据可以保存在高稳定性的FC磁盘中,将来可以考虑上SATA磁盘,实现数据在一套设备内的分级存储。

在主机与存储的连接链路上,接入SAN的所有主机,可以配置2块HBA光纤适配卡,同时连接两台光纤交换机,确保任何一条光纤链路中断均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业务使用,完全消除了单点故障。统一的集中化存储

在本次方案中,根据我院目前的存储空间规划,以及我院未来三至五年内的需求,给我院配置3TB的存储可用空间用于SAN的数据集中存储,配置质量和性能都比较好的FC硬盘来存放数据。同时,为防止磁盘阵列自身出现严重的物理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还可以另外选配两台磁盘阵列,两台磁盘阵列之间通过卷复制功能来实现两台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

对于以后需要增加的其他应用服务器,将来可以通过增加光纤HBA卡的方式,接入FC SAN。SAN存储架构

SAN存储架构具备良好的扩容性,未来可以方便地升级与维护。当信息系统需要扩建时,只要把新的设备,接入到SAN架构中,便可以使用集中存储提供资源,所以,SAN架构,可以作为一个基础的设施来建设,它可以充分地保护投入的成本,为日后系统的扩容,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SAN存储架构的特性:

1.可实现大容量存储设备数据的共享。

2.可实现高速计算机与高速存储设备的高速互联。3.可实现灵活的存储设备配置要求。4.可兼容以前的存储设备。5.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6.避免了数据的“信息孤岛”效应。数据备份与恢复的跨平台性和可靠性

现在的备份软件已经比较成熟,如CommVault,Symantec,NetStor Backup Express等等

数据备份恢复软件的跨平台性表现在:

 能把备份UNIX文件恢复到不同版本的UNIX系统;

 能把UNIX的备份文件恢复到Windows、FreeBSD、HP-UX、IRIX、Linux、Solaris、Tru64操作系统上。

 能把备份文件恢复到不同版本的Windows系统,即在NT、2000、XP、2003之间实现跨版本恢复。

 能把Windows的备份文件恢复到SOLARIS、FreeBSD、HP-UX、IRIX、Linux、Solaris、Tru64异构平台的操作系统上。数据备份恢复软件的可靠性表现在:

 能实现备份、恢复及备份数据转存的中断再继续(断点续传功能)。 能对Oracle进行断点续传备份,确保备份成功率。

 支持并发数据流,加速备份过程,充分利用多磁带驱动器的磁带库设备。

 能对增量备份、差量备份实现智能的、快速的“一次过”恢复,确保一次性读入要恢复数据的最新版本,极大提高恢复效率

本方案采用现在最先进的FC-SAN架构,实现了高速计算机与高速存储设备的高速互联,实现了信息的集中存储,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形成,同时,为以后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完整的备份系统,可以保证数据的最大安全性,从数据的产生,数据的备份,到长久数据的归档,D2D分级存储架构完成了一个信息的生命周期。同时,数据实现自动备份,减少人工参与,降低医院的管理成本,有效地保障了医院数据的安全

五、技术、经济效益、市场风险分析

在现代医院越来越依赖计算机来对医院的业务的开展和管理的今天,数据的安全无疑是重中之重,而数据的安全又是建立在存储系统的基础上,所以,一个架构完整、合理、科学的存储系统,是实现现代医院信息化过程中必须走的重要的一步。

高效的容灾备份系统和主-备服务器的快速切换模式可应用于所有类型数据备份系统,有效提高数据服务器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数据信息丢失的风险成本。全自动化模式提高了备份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医院管理成本。

六、申请单位简况

榆林市第三医院是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非营利性公立医院。医院位于东沙城区金阳小区旁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服务热情周到,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综合医疗服务机构。

医院现开放床位302张,设置有综合内科、综合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手术麻醉科、急诊科、康复理疗科、中医科、皮肤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感染科等14个临床科室;影像科、检验输血科、药械科、功能科(B超室)、病理科、心电图室、脑电图室、消毒供应室、内镜室、门诊部等10个医技科室。现有干部职工28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3人,特聘专家13人,副高以上26人,中级35人,本科78人;行政及后勤管理人员37人。

拥有全进口美国GE16排螺旋CT机、美国GE DR、美国GE数字胃肠机、腹腔镜、富士激光相机、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飞利浦高端彩色B超机、德国进口高端呼吸机、麻醉机等大型医疗设备。

医院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卫生方针、政策,坚持“看病明白、检查准确、合理用药、花钱清楚、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理念,着力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不断提升诊疗技术水平。我们以精湛的技术、创新的理念、全新的面貌,竭诚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便捷、严谨的医疗服务,今天的榆林三院将以新起点、高标准、跨越式的发展创造辉煌的业绩,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该项目由榆林市第三医院信息科负责实施。

七、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及实施步骤

暂定项目预计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之间完成项目所需的网络环境与硬件设备及项目实施场地的建设。于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之间完成项目的关键技术,达到项目技术指标;同时完成项目实施内容记录与所有相关技术问题的扩展总结

八、计划实施进展、预算及来源渠道

项目总投资19万,拟申请政府补助10万,单位自筹9万。其中硬件采购17万,项目实施费用2万

详细配置参数列表

序号 采购内容

HBA卡

技术规格或性数量

能指标 ★HBA卡:每台配4个 套HBA卡:2个,光纤线3M LC-LC2条 ★售后服务:提供原厂3年保修服务,中标方须在签订合同前提供原厂商服务承

报价

12000

诺函 备份服务器(X3650M4)

CPU:E5-2603 1台 @1.80GHZ

1.80GHZ(2处理器)

内存:8GB 网卡:Intel I350 Gigabit Network

Connection(4块)

硬盘:2TB SATA(3块)★HBA卡:每台配套HBA卡:2个,光纤线3M LC-LC2条 可管理和维护性:光通路诊断,集成IMM(可选的Virtual Media Key支持Remote Presence)系统

支持的操作系统:MS Windows Server 2008、Red Hat Linux 和 SUSE

Linux、Vmware ESX Server、标配windows2008 服务

★售后服务:提供原厂3年保修服务,中标方须在签订合同前提供原厂商服务承诺函

35000 3 磁盘阵列(DS3500)

★品牌:与服务1台 器同品牌产品 控制器:配双控制器,4个6Gbps SAS主机接口,Cache具备断电保持数据完整功能。

支持SAN:支持SAN光纤通道交换机、支持1GBps/2GBps/4GBps

★主机接口:≥8个,8Gbps FC 主机端口

★数据Cache:每个控制器≥1G ★存储容量:本次硬盘配置数量≥10块,300G以上 3.5" SAS 15k rpm 最大驱动器数量:≥96个 图形化管理软件:配置图形化管理软件 多通路容错及动态负载均衡功能:支持 安全访问控制:防止LUN被未授权主机访问。支持Cache分区技术:支持 快照:支持 支持的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2003, Sun Solaris, IBM AIX, Linux, Novell Netware。

99000

高可用性:完全的硬件冗余:处理器、电源、风扇、适配卡等都提供冗余,并保证在某硬件出现问题,能够进行自动切换,不出现单点故障。4 5 备份软件(Symantec Backup Exec Leo 11D Win)系统集成 要求 ★服务要求:提供3年7×24小时原厂上门保修维护

Back Exec沿袭最初在赛门铁克Veritas NetBackup中使

用的针对虚拟环境的获奖技术,通过单一管理控制台为VMware Infrastructure、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 Hyper-V以及传统的物理系统提供全面的数据保护,同时降低成本,并提高多重虚拟和物理系统的管理。

工作内容

1、说明:数据文

件大小在20G左右进行平滑迁移。★

2、进行数据模拟迁移(根据设计的数据迁移方案,建立一个模拟的数据迁移环境,它既能仿真实际环境又不影响实际数据,然

套30000

硬件总价*10% 1 后在数据模拟迁移环境中测试数据迁移的效果。数据模拟迁移前也应按备份策略备份模拟数据,以便数据迁移后能按恢复策略进行恢复测试)

3、测试数据模拟迁移(根据设计的数据迁移测试方案测试数据模拟迁移,也就是检查数据模拟迁移后数据和应用软件是否正常,主要包括:数据一致性测试、应用软件执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数据备份和恢复测试等)

4、准备实施数据迁移(数据模拟迁移测试成功后,在正式实施数据迁移前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进行完全数据备份、确定数据迁移方案、安装和配置软硬件、制定应急方案等)

5、正式实施数据迁移(按照确定的数据迁移方案,正式实施数据迁移)测试数据迁移效果(按照数据迁移测试方案测试数据迁移效果,并对数据迁移后的数据库参数和性能进行调整,使之满足数据迁移后实际应用系统的需要)

6、移植系统应用软件(将实际应用系统的应用软件移植到数据迁移后的数据库系统上,并使之正常运行)

7、正式运行应用系统(在正式实施数据迁移成功并且数据库参数和性能达到要求后,就可以正式运行应用系统,并投入实际使用)

8、数据库升级到Windows+Oracle 11g。

9、数据库迁移时间控制在2~3小时内,不能超过4小时,须提供详细的升级、迁移方案。

中小企业备份规划建议 篇3

随着市场全球化进程加快, 国外大中型企业都普遍重视人力资源规划。我国还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过度时期,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现状是总体水平还不高, 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只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 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却往往被忽视, 甚至没有考虑到, 造成了招聘工作的随意性, 普遍存在“任人唯亲”, “忌闲妒能”的现象。特别是近几年, 国内外有关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研究处于不断改进和创新的阶段, 我国还停留在直接引入国外成果的阶段。同时, 我国的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应用方面还普遍缺乏相关政策, 甚至还是一片空白。这就无法保证企业拥有合理的人员结构, 企业很难预测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 特别是国有企业, 普遍存在人力资源数量过剩, 质量偏低的现象。

因此, 为了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 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必须完善人力资源规划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这对正在走向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尤其重要。但是有了人力资源规划, 不等于解决问题。如果规划不适合于企业, 就会发生用人急迫或大量裁员的现象。现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 越来越多的管理层也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但对于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中的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我们分别从战略和操作角度两方面的层次来分析:

1. 从企业战略角度来看

(1) 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认识不全面。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而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恰恰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从而在具体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重视, 各级部门主管和直线经理也未能有效配合。

(2) 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太快, 不易规划。市场发展变化速度很快, 而行业尽管随市场变化而作规划, 到年终目标达成率也不过20%~30%。事实上, 企业外部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中, 相应地就会引起企业内部的战略目标不断地变化, 从而又会导致人力资源规划随之变化。

(3) 忽视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由于人力资源规划不是直接和企业的效益挂钩的, 使管理者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性。

2. 从具体操作角度来看

在企业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1) 缺乏有效的晋升规划。干部任用可采取自上而下逐级聘用制, 可以基本消除干部职务“终身制”, 大胆启用部分年轻干部, 适时地调整了各类管理干部的工作岗位, 初步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 这些政策对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力度还很不够, 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因人设岗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消除, 大材小用, 小才大用现象仍然存在, 等等。

(2) 补充规划不全面。公司除中层管理人员外, 其他管理人员有缺位时就随意补充, 没有考核规划, 晋升目标又不明确, 同时激励机制又未跟上, 这样就造成部分员工上进心不强, 工作应付。

(3) 培训开发规划支持不够。公司员工文化层次差别较大, 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管理人员缺乏, 职工教育与培训力度不够, 又不能学以致用, 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会极少, 更新知识和更新观念在公司得不到大力支持, 学不学靠自觉, 没有源动力。由于培训规划不得当, 加之激励机制不配套, 因此造成员工培训花钱不少, 效果甚微。

(4) 调配规划不当。由于规划不当, 公司女职工所占比例较大, 部分不适合女职工岗位仍有女职工, 这部分员工文化水平又低, 为满足生产需要, 只有再雇佣临时工, 造成超员上岗, 人力成本加大, 人员浪费的现象。

(5) 缺少工资规划。目前大多数公司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如果公司没有长远的工资规划, 只是暂时的、短期的行为, 随意性较大, 经不起考验, 每年一开职工代表大会成了分钱不均会, 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员工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更谈不上创造性和爱岗敬业, 很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应用人力资源规划技术的建议和对策

能否制定并有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并不取决于公司规模的大小, 最关键的是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特点制定出适合的政策。针对当前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工作当中面临的问题, 我们总结出以下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对策, 也是分别从战略和操作两个层面上来分析:

1. 从战略层面来看

(1) 明确企业核心人力资源, 规划要立足于实际。人力资源规划的起点是明确界定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核心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 需要激励机制、教育培训、设计合适的职业生涯计划、不断的招聘才能确保核心人力资源群体量的扩充、质的提高, 并能长期的驻留于企业。

(2) 建立三维立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是建立在内部充分沟通、相互协作基础之上的。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建立一个在决策层、一线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科学分工协作的三维立体管理模式, 将有助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3) 调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传统的人事管理把精力放在员工的考勤、档案、合同管理等事务性的工作上, 使人力资源部门只能作为一个内部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支持, 所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从后台移到前台, 对客户、业务和市场有必要的深入地了解, 把握整个公司走向和对整个行业走势。使人力资源部门处于企业中心的地位, 像一个机器中的轴心。

(4) 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技术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企业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必须充分注意人力资源规划技术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渗透, 保障企业经营的特色, 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 和组织行为的约束力, 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延续性, 符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特色。

(5) 尽快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组织进行有关人及人的工作方面的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的过程。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准确、及时和相关的信息资料, 如果没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效率低下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而通过人力资源信息规划, 建立统一的信息结构体系与标准, 可以提高人力资源信息的有效性。

2.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看

(1) 逐步完善晋升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不仅面向企业, 也要面向员工, 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 互相促进的关系。优秀的人力资源规划, 一定能够使企业每个员工达到中、长期利益, 一定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例如, 可以采用管理人员置换图 (也称职位置换卡) 的方法, 针对公司的现状记录各个管理人员, 一线员工的工作绩效, 晋升的可能性和所需要的训练等内容, 由此来决定有哪些人员可以补充公司的重要职位空缺。

(2) 提高员工培训规划的质量。制定可行的培训规划, 要坚持分级、分类、分层次的培训, 坚持一手抓普及, 一手抓提高;坚持有组织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育人与用人相结合;坚持提高培训质量, 讲求培训效益。根据公司内部不同群体分别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3) 制定适应公司实际的工资规划。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应认真思考工作绩效和生产效率问题, 改进现行人事政策中不能激励员工的部分, 把现有的岗位技能工资制逐渐转为岗效工资制。促进公司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一是, 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地结合起来, 确立以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相等的基本工资制度, 建立人员能进能出, 岗位能上能下, 工资能增能减的机制。二是研究资本、技术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政策, 加大对公司关键人才的激励力度。三是加强对特定工种收入分配的调控。抑制其工资收入的过快增长, 实行对工资总量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四是加强公司工资收入分配监督和指导, 通过公司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以岗效工资为主的多元分配机制, 使工资分配体现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又能与企业效益, 岗位职责挂钩, 同时拉开关键岗位与普通岗位的收入差距, 使公司更具生机与活力。五是相对公平。如果做到员工之间相对公平就可以避免吃“大锅饭”的现象, 就能很好地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克用叶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P152~161

[2]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P32~56

[3]于桂兰魏海燕: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P51~88

[4]姚裕群: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徐培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M].青岛出版社, 2003

[6]谌新民唐东方:人力资源规划[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7]陈京民韩松:人力资源规划[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8]郭洪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林新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0]苏列英:人力资源管理[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中小企业备份规划建议 篇4

一、相关配置必须保存后才能够永久存在

通常情况下,网络管理员对路由器配置进行的任何修改,一开始都是存储在Running-config配置文件中的。但是这个文件有个特点,其实保存在路由器的闪存中的。也就是说,当路由器重载或者断电之后,这修改的内容就会丢失。那么网络管理员以前所做的工作就都白费了。为此笔者建议,网络管理员应该对相关的配置信息,通过某种手段进行备份。如采用Copy Run Start命令等等。

不过这里笔者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笔者并不建议刚对配置进行了调整之后就对其进行备份。因为新的备份会覆盖原有的配置。笔者的观点是,对网络配置进行了修改后,要确认修改是正确的,然后再对修改进行保存。其实这跟修改文档类似。对文档进行了修改之后,如果没有保存,则发现错误时还可以使用返回功能来撤销刚做的更改。相反,如果保存之后则撤销功能就无法使用了。为此笔者非常强调,只有确认了相关配置之后,才对配置文件进行保存。

二、备份之前需要做的相关验证工作

在备份文件进行备份之前,笔者认为网络管理员需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再次验证。虽然这个步骤是可选的,但是笔者还是建议大家能够切实的做好这项工作。在备份的过程中,最新的配置会覆盖掉原先的配置。所以这个验证的工作主要就几种在两个文件。一个是当前系统中运行的配置文件(名字一般为running-config),另外一个文件是startup-config。如下图所示,可以使用show命令(其简写是sh)来查看并验证当前的配置。

这个命令可以显示很多有用的信息,包括路由器当前运行的版本、相关的配置(如IP地址、启用的接口等有用的信息)。同时网络管理员也可以通过使用命令sh startup-config命令来查询startuo-config配置文件中的相关信息。当对路由器的配置进行了更改(如更改了IP地址),网络管理员可以使用copy run start命令将相关的修改保存到startup-config文件中。下次路由器重新启动的时候,会使用startup-config配置文件中的参数来启动。如此的话,即使路由器死机或者突然断电,也不用担心相关的配置会丢失。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这么反复的验证可能比较麻烦。为了方便起见,网络管理员希望直接使用当前的配置文件覆盖启动配置文件。此时需要确认的就是两个文件是相同的。如果不能够确认的话,则下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采用这种形式的话(在copy命令后面直接输入文件名字),可以确保这连个文件是相同的。这有助于验证两个文件相同的,而根本不需要手工验证。

三、将配置文件备份到路由器以外的地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startup-config文件还是running-config文件,其都是存放在路由器中的,

只是前者存放在NVRAM中(断电或者重启后信息不会丢失),而后者是存放在DRAM中(断电或这重载后数据会丢失)。此时如果路由器发生物理故障,无法重新启动时,则配置文件仍然会丢失。为此在备份配置文件的时候,还需要对其进行异地备份。

其实这跟数据库等服务器的配置类似。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需要将数据在其他位置进行远程备份。虽然这会浪费一点资源,但是相比数据的安全性来说,这点投资还是很值得的。在思科的网络环境中,比较常用的方式是在其他主机上建立一个TFTP服务器。然后通过命令将配置文件上传到TFTP服务器进行备份。这里主要用到的命令是copy running-config tftp 和copy startup-config tftp。

在这个操作中,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问题。

一是复制过去后文件怎么命名?上面的命令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特别指定复制到TFTP服务器上去的文件的名字。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复制文件的时候,采用的是copy 源文件名 目标文件名 这种格式。如果目标文件名省略的话,则默认采用的是源文件名字。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规则在思科的路由器上不起作用。当采用如上命令复制文件时,系统会自动对目标文件进行命名。通常情况下,如果网络管理员已经给某个路由器设置了名字,那么这个命令就会自动使用加在-config后面的参数作为文件名字。系统这么设计,是比较有道理的。因为企业的网络中可能不只一台路由器。如果有三台路由器,同时需要往TFTP上备份配置文件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冲突。而且如果要将路由器设置为使用TFTP服务器上的配置文件启动,则路由器也会根据自己的名字来找到对应的配置文件。所以笔者认为这个规则是非常合理的。网络管理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这个规则。这有助于他们对这些配置文件的维护。

二是需要注意,虽然可以直接将run-config文件备份到TFTP服务器上去,但是笔者并不建议这么做。一般情况下,是先将run-config的文件保存到start-config文件中,然后再将其保存到TFTP服务器上。因为默认情况下,路由器是使用start-config配置文件来启动的。如果网络管理员直接将run-config文件保存到tftp服务器上,则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如网络管理员忘记将刚做的配置保存到start-config文件中(只是将其保存在TFTP服务器上)。当下次重新加载路由器时,其采用的是start-config配置文件中的内容。也就是说,先前所做的配置都会丢失。为此笔者建议,在配置文件备份时,最好按这个顺序来。

四、其他的一些细节问题

第一,需要注意,TFTP服务器本身的安全性。由于TFTP服务器采用的是一种简单文本传输协议。确切的说,其本身没有任何的安全机制,不需要任何用户名与密码就可以访问。这虽然访问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很明显,也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为此网络管理员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这个TFTP服务器的安全。如可以再对TFTP 服务器上的配置文件进行备份,等等。

浅谈企业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篇5

一、数据备份技术

数据备份是将数据以某种方式加以保留, 以便在系统遭受破坏或其他特定情况下, 重新加以利用的一个过程。对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系统而言, 备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意义不仅在于防范意外事件的破坏, 还是历史数据保存归档的最佳方式。

第一, 备份分类。从备份模式来看, 分为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从备份策略来看, 分为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分备份;根据服务器在备份过程中能否接收用户响应和数据更新, 分为冷备份和热备份。目前大多企业采用的是网络数据存储管理系统, 该系统是指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 通过专业的数据存储管理软件, 结合相应的硬件和存储设备, 对全网络的数据备份进行集中管理, 实现备份、文件归档、数据分级存储以及灾难恢复的自动化。

第二, 备份方式。数据备份方式主要有: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按需备份等。全备份所需时间最长, 但恢复时间最短, 操作最方便, 当系统中数据量不大时, 采用全备份最可靠;随着数据量的增大, 只能在特定时间做全备份, 其他时间做用时更少的增量备份或介于两者之间的差分备份, 各种备份要根据它们的特点灵活使用。日常备份制度描述了每天的备份采用何种方式、使用何种介质进行, 在制订后应严格按照制度进行, 否则将无法达到备份方案的目标。

第三, 备份软件。通过备份软件的计划功能, 可为整个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备份计划及策略, 并可借助备份时的呼叫功能, 让所有的服务器备份都能在同一时间进行。备份软件也提供完善的灾难恢复手段, 能够将备份硬件的优良特性完全发挥出来, 使备份和灾难恢复时间大大缩短, 实现网络数据备份的全自动智能化管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主要有Legato Net Work-

er、IBM ADSM、Veritas Net Backup等。

第四, 备份服务器。网络数据存储管理系统需要网络中配备一台备份服务器, 连接一台大容量存储设备, 并安装网络数据存储管理服务器端软件。在网络中其他需要进行数据备份管理的服务器上安装备份客户端软件, 通过局域网将数据集中备份管理到与备份服务器连接的存储设备上。

二、备份与恢复方法

灾难恢复在整个备份系统中相当重要, 它关系到系统在经历灾难后能否迅速恢复, 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全盘恢复, 一般应用在服务器发生意外灾难导致数据全部丢失、系统崩溃或是有计划的系统升级、系统重组等, 也称为系统恢复。二是个别文件恢复, 利用网络备份系统, 只需浏览备份数据库或目录找到该文件, 触动恢复功能, 软件将自动驱动存储设备, 加载相应的存储媒体, 然后恢复指定文件。

三、数据备份方案选择

备份工作中使用的存储介质, 主要从三个性能指标来衡量其优劣:容量、成本、读写速度。不同的企业用户会有不同的比较和考虑, 下文对三种企业数据备份方案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旨在为企业用户选择兼顾成本、容量、性能的数据备份方案。

第一, 硬盘备份。硬盘的速度最快, 且容量最大, 目前市场上的硬盘容量一般为160GB、320GB以及500GB。不同连接界面的硬盘在价位上会有较大差异, 主要还是取决于资料的访问速度。使用硬盘作为企业数据备份的存储介质, 需要解决热插拔问题, 可通过驱动器阵列或IEEE1394、USB 2.0等转接界面, 也可以通过局域网利用其他电脑系统, 来作为硬盘连接电脑主机或服务器的桥梁, 即可在不关闭电脑主机或者是服务器的情况下, 利用非工作时间进行备份。

第二, DVD±RW备份。光盘刻录机及光盘片已是一种非常便宜且普及的产品。CD-RW价格低, 但容量只有700MB, DVD±RW的容量可达4.7GB, 是CD-RW的6倍以上, 对数据备份量大的企业来说, 是较好的选择。DVD±RW写入速度近年来也提高不少, 备份出来的光盘更易保存, 既不怕摔, 也不会受磁场干扰的影响。与硬盘备份的最大区别在于, 每增加一块硬盘都需要较高的成本, 但购买的100片DVD±RW光盘的价格大约仅需一块500GB硬盘的1/3到1/2。

第三, 磁带备份。除以上两种外, 目前被企业广泛使用的还有Tape磁带机。磁带机读写速度较慢, 操作较繁琐, 且磁带会受磁场干扰的影响, 若周围存在较强磁场, 则存储在磁带上的数据和资料就有被清除的危险。使用磁带机作为备份工具, 初期硬件成本较高。至于备份的速度, 主要取决于磁带机的规格。

四、结束语

数据备份是保障服务器数据安全运行的最后一道屏障, 也是最至关重要的, 做好数据备份, 并进行灾难恢复成为保证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石。

摘要:应用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可降低丢失数据的风险, 及时对数据进行恢复, 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文章介绍了企业数据备份与恢复的相关概念及各种方法, 并分析了如何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数据备份方案。

关键词:数据存储,数据备份,数据恢复

参考文献

电力企业数据备份系统架构与建设 篇6

在现今的大数据时代, 数据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但是数据安全问题却难以得到保证, 软件自身缺陷、人为操作失误、电脑病毒破坏、硬件损毁、黑客攻击、自然灾难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计算机中数据的丢失的原因。因此, 各个行业领域对数据的保护尤为关心[1,2,3,4,5,6]。

汕头供电局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多套主营业务系统、有几十台套的服务器主机、需要备份的数据有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邮件数据、虚拟机等各类数据, 数据分布在不同类型的设备上, 有小型机、微机服务器。随着系统的建设复杂化和数据量增多, 数据的安全对于企业的运转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对数据备份系统的架构设计和管理提出了复杂的要求。

1 企业应用系统数据备份需求

汕头供电局随着信息系统逐步完善, 业务数据量成倍增加, 应用数据的存储变得越来越重要, 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对存储系统有更高的建设需求, 对数据中心可靠性要求也日渐提高, 备份需求随之突显出来, 需要应对数据丢失、误操作、存储损坏、自然灾害等造成重要数据损坏时的恢复问题。

备份系统需要解决的难题主要有以下几点[7]。

(1) 备份节点多, 要连接备份的服务器节点数量众多, 涉及的有几十台套的多类型服务器主机。

(2) 备份数据量大, 类型多。例如主营业务系统要保留多个用于追溯恢复的版本, 频率高。类型覆盖了IBM小型机操作系统备份、数据库、中间件、虚拟化服务器数据等。

(3) 要求备份任务管理自动化并合理地安排调度策略, 设备高效利用, 要求快速备份, 必要时能够短时间恢复到指定设备;需要对核心系统的数据提供远程保护数据, 提供系统容灾数据备份、异地灾备恢复环境[8]。

解决这些问题急需要设计软件兼容性好、硬件扩展性强的备份系统解决方案, 合理的备份方式与策略等等, 将零散的备份资源集中, 节约资源, 提高管理效率。

2 备份系统架构建设及实现技术

2.1 备份系统的基本框架

备份系统的建设从软件建设方面、硬件方面, 还有备份管理配置方面进行考虑。

软件平台方面由于供电局已建设的应用系统有多品牌的基础环境, 备份软件在客户端要兼容已有的Windows、Linux、AIX、HP-UX, OS/400等操作系统, 在数据库方面考虑兼容Oracle、SQLserver等数据库系统。核心备份系统选用了IBM的TSM备份软件, 它具有高性能, 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

硬件方面的设计, 使用的设备兼容已建设的IP网络与存储网络环境, 数据备份尽量不影响业务系统, 重要系统使用了LANfree的备份方式。在数据备份存储这块使用高效率硬件, VTL虚拟磁带库作为数据备份的一级存储池, 而慢速的磁带库设备作为二级存储池, 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发挥前者速度快、后者容量大、经济的优点。

备份的策略方面, 统一进行策略规划和调度规划, 根据不同业务系统的使用高峰期、数据备份量和时长, 错开各策略的启动时间, 尽量将业务分散在全天各系统空闲的时候。比如营销系统晚上的实时访问量不大, 备份策略即安排在该时间段执行, 而计量系统前置数据库在白天有空闲时间段, 则在该时间段安排日志备份, 另外也要考虑一二级数据备份池的迁移调度, 设置合理的磁带回收水位线, 及时回收资源。

部署后的系统拓朴结构如图1所示。

IDC机房内的服务器通过备份系统管理, 业务系统服务器使用LANfree方式实现快速备份与恢复, 备份数据存储使用了VTL虚拟磁带库技术, 另外核心系统还直接通过存储复制技术在远程数据备份机房实现容灾备份。

2.2 备份系统的实现技术

IBM TSM (Tivoli Storage Manager) 数据备份系统, 是企业级跨平台网络备份、恢复及存储管理软件。TSM客户端软件负责向TSM服务器提供需要备份的数据, 或向TSM服务器索取已备份数据及归档数据以便恢复数据。TSM服务器负责管理备份数据、备份策略及管理连接在其上的存储系统。

小型机操作系统备份, IBM小型机操作系统备份和恢复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 由于主营业务系统基本都是安装AIX系统的IBM小型机, 即可以通过其NIM功能进行操作系统的备份, 由一台IBM工作站定期将各小型机的操作系统做mksysb镜象集中存放, 再使用备份客户端进行压缩备份。实现操作系统的定期备份, 系统的恢复也实现集中管理。

VTL (Virtual Tape Library) , 虚拟磁带库技术仿真物理磁带库的驱动器并且在磁盘上存储备份映像。VTL支持使用现有的磁带备份软件识别为磁带库类型并进行连接操作, 管理方便。虚拟磁带库使用物理磁盘驱动器, 它的读写速度比磁带库快得多, 同时还具有数据压缩功能。虚拟磁带库上的数据可以快速恢复到系统中, 因此选用其作为备份系统的一级存储池, 超过一定水位数据再迁移到二级池, 即磁带库中。

LANfree备份是指通过光纤通道备份, 通常的备份可以通过IP网络进行备份数据传送, 这样在业务高峰的时候有可能会影响系统性能, 而TSM备份系统允许使用SAN网络进行调度备份, 即客户端通过其本机的存储光纤接口直接向备份设备复制数据, 由于光纤存储接口速度高, 而且备份数据不再经由备份系统主机转存到带库, 所以LANfree备份效率更高, 供电局各主营业务系统备份采用光纤存储网络备份, 部分没有光纤存储接口的系统采取LAN网络备份方式。

其他备份设置方面, 核心业务系统的Oracle数据库均开启日志归档模式, 即对数据库的每笔变更都在存储在日志中, 通过执行RMAN工具经由数据库客户端转存, 且多套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管理集中使用同一个备份管理Catalog数据库。另外, 还通过虚拟化服务器平台的TSM备份组件, 实现了服务器虚拟机的整机备份。对于营销系统, 还使用了存储级别的数据镜像, 如在IBM DS5100存储系统启用了远程异步数据复制ERM (Enhanced Remote Mirror) 功能, 将多个主营业务系统数据远程实时地复制到20 km外的数据备份机房, 一旦发生灾害事件, 企业的核心数据将得以保全。

3 备份系统的效果及系统管理

3.1 备份系统的应用效果

汕头供电局备份系统每天要应对近40个客户端节点, 发起近30个大数据量的备份任务, 每天接近1.5 T的数据备份, 备份存储的数据总量近45 T。由于使用了LANfree技术, 性能较在LAN环境下速度提高多倍, 比如电力营销系统的异机恢复, 从IBM p570小型机数据库备份出来的数据全库恢复到另外的p570小型机上, 近1.2 T整数据库数据网络恢复需要近20个小时, 而LANfree的恢复只需要5个小时。而使用ERM的数据远程复制, 也解决了数据容灾备份的问题, 异地灾备系统的快速启用3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

3.2 备份系统的管理

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不仅仅需只是软硬件设备的构建, 对数据系统的管理也十分重要。因此制定科学、系统和合理的管理方法以及备份策略对备份系统实现备份功能, 恢复数据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统一策略规划与日常检查

系统管理人员应从数据量的大小, 数据的重要性和恢复的角度考虑, 结合实际资源使用状况, 制订数据分组备份策略和存储介质池对应策略, 任务应错开业务高峰, 并定期开展策略清理和资源调整, 定期开展运行状态检查, 保证备份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2) 定期开展数据恢复与系统灾备演练

数据备份都是为发生系统灾难做准备的, 备份系统架构的优劣不仅在于它的备份速度, 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恢复测试备份系统里面的数据的有效性。汕头局定期开展主营业务系统数据恢复和启用备用应用系统进行测试, 检验数据备份是否安全可靠, 另外也定期开展远程灾备数据的恢复演练, 模拟核心业务系统硬件整体损坏情况下的灾备数据的启用, 通过实践验证灾备数据的有效性。

4 总结

汕头供电局数据备份架构基于统一的存储区域网络, 采用当前流行的备份软硬件平台, 集成多品牌存储产品, 覆盖从操作系统到数据库的各类型数据备份, 利用存储设备镜像技术实现了远程的数据备份, 实现了高效且安全的数据备份系统架构, 简化管理。同时通过加强维护管理, 定期开展数据恢复以验证系统有障性, 从而保障了企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参考文献

[1]于洋.计算机数据存储备份探讨[J].制造业自动化, 2011 (16) :134-136.

[2]李伟.基于SAN架构的数据存储和备份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6 (20) :5406-5407.

[3]吕广平.计算机磁盘阵列及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分析[J].科技传播, 2012 (7) :161-162.

[4]王帆飞.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存储备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2 (3) :190-193.

[5]吕小婷, 施艳, 张振芳.存储局域网 (SAN) 在地质调查数据存储中的应用[J].地质通报, 2012 (9) :1531-1536.

[6]申新鹏, 曾雷杰, 赵晓.磁盘阵列上虚拟磁盘的管理[J].现代电子技术, 2010, 33 (20) :144-146.

[7]孙晓南, 余婕.网络存储与数据备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数据备份系统在企业的设计及实现 篇7

关键词:VERITAS NETBACKUP,FC SAN,虚拟磁带库

一、数据备份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普及与应用, 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网络中各类信息资源不断积累, 急剧膨胀的数据面临的风险也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如果无法保障网络数据的安全, 那么对网络的大量投资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对于一个企业, 网络系统应用越广泛, 应用程度越高, 网络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 比如病毒、人为误操作、硬盘损坏、自然灾害造成数据丢失, 操作系统瘫痪等。即使能恢复数据, 但在恢复过程中, 整个部门实际上是处在瘫痪状态。在今天, 长达42天的瘫痪足以导致任何一家公司破产, 因此数据备份异常重要。

不少人往往把硬件备份就当成备份, 复制也认为是备份, 这种见解是不全面的, 备份除了数据的安全外, 还添加了一部分管理理念。硬件备份比如双机热备份、磁盘阵列备份以及磁盘镜象备份等与存储备份相提并论, 双机热备份主要是实现对服务器硬件的保护, 使您在服务器硬件损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实现整个系统的不停机, 但如果双机硬件都出现了故障, 整个系统就处于停止状态, 这种硬件备份存在的风险还是相当大的。事实上, 所有的硬件备份都不能代替数据存储备份。

二、数据备份系统架构

我公司是一个具有7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 产品图文档数据、工艺数据、OA数据以及相关应用数据对企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经过全面细致的比较, 企业选择了VERITAS NETBACKUP产品对数据进行备份及管理。由于要对系统中各个主机平台上多个版本的Oracle、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在线热备和恢复, 再加上研发人员多、CAD应用数据量巨大, 为了不影响网络客户的应用, 经过讨论, 使用FC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局域网络) 方式连接虚拟磁带库, 虚拟带库避免了传统磁带备份的某些局限性, 比如备份速度低、各种机械故障以及复杂的维护工作等。

虚拟磁带库通过存储虚拟化技术把一个磁盘存储系统完全模拟成了一个磁带库, 包括磁带库机械臂、磁带驱动器、各种类型的磁带以及容量。在主服务器控制台上进行的高速备份和恢复。

FC SAN方式包括下列设备:磁盘阵列FC Disk Array Subsystem、光纤交换机FC Switch、光纤主机适配卡 FC HBA、磁带库TAPE LIBRARY (FC) 或虚拟带库。

FC SAN是一种以光纤通道 (Fiber Channel, FC) 实现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通讯的网络结构, SAN的核心是FC, 通过HBA卡与FC交换机相连, 尤其是大数量情况存在时, 正常业务与备份系统时间上的重叠, 从而避免了大流量数据传输时发生阻塞和冲突, 基于SAN架构的LAN-Free这种方式比传统LAN的备份方式其优越性在大容量数据上表现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备份速度、备份效率、备份的可靠性方面。这种方式下各应用工作站通过局域网访问服务器, 在各存储设备之间交换数据时可以不通过服务器, 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服务器承受的压力。

Lan Free这种备份方式不仅支持文件系统的备份也支持数据库的备份, 可从服务器端发起也可从客户端发起, 只要配置好共享驱动器、设置好策略、链路通畅, 备份系统不需人工干预就可以实现自动化备份。

网络拓扑图如下:

三、数据备份策略的制定

由于备份软件采用的是Symantec公司的 Veritas netbackup, 所以在备份服务器上需要安装NBU Master Server, 在SAN 客户端安装NBU Media Server, 通过Share Storage Option模块, 让FC SAN环境中的服务器能够共享磁带库, 通过FC SAN这种方式直接就会将数据 (文件及数据库) 通过光纤通道备份到磁带库, 不会对LAN造成影响。

备份的内涵是在什么时间、将什么数据 (文件、数据库 (ORACLE、SQL SERVER等) ) 、以什么方式、通过哪组磁带驱动器备份到磁带库。

A 备份策略制定要求。1.能在特定情况下恢复数据;2.备份时间与介质保留的时间要衔接好;3.要考虑备份的周期。总之一个好的备份策略, 不但能使备份效率达到最高, 又能保护数据的安全。

B备份方式的选择:备份的方式有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三种。

全备份每次备份定义的所有数据, 优点是恢复快, 缺点是备份数据量大, 一次备份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增量备份备份自上一次备份以来更新的所有数据, 其优点是每次备份的数据量小, 缺点是恢复时需要全备份及多份增量备份。累积备份备份上一次全备份以来更新的所有数据, 缺点是恢复时需要全备份及需要恢复时间点的累积备份。根据现在数据的大小和磁带库的容量我们将操作系统级的数据每月做一次全备份, 每天做一次增量备份、CAD数据 (数据量大) 每周做一次全备份, 每三天做一次差异备份, 所有数据库 (相对量小每天上午、下午各做一次全备份。

经过半年的运行实践证明, 这套数据备份系统运行稳定正常, 制定的备份策略完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仅解决了用户所担心的数据丢失问题, 而且还大大地节省了以前因为手工备份而带来的时间和人力上的投入, 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四、总结

通过对企业内信息系统的集中数据备份管理, 即避免了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诸如生产数据、CAD数据等重要数据的丢失, 大大提高了由于数据恢复消耗的时间对重要系统停运的影响,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还得注意到备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引起数据损坏时进行恢复, 所以必须严格把关备份出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每天定期检查备份状态, 确保出现错误时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补备, 做到备份百分之百的可靠、安全, 为公司的信息化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牛云, 等.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A].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中外合作课程教学下一篇:提高供电可靠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