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效应

2024-05-04

资源配置效应(精选十篇)

资源配置效应 篇1

劳动力资源是农户家庭所拥有并可自主使用的宝贵资源,农户根据自己的目标对这一资源进行配置,以使家庭收入增加、福利增进及更好的发展。不同农户生产、生活、发展的需求不同,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也不一样,不同的配置方式对家庭劳动力资源利用的充分性、有效性、协同性影响不同,从而造成家庭劳动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家庭收入息息相关。

农户劳动力配置影响家庭收入,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Mishra、陈锡文、蔡日方、钟甫宁、张红宇等的研究表明,非农就业收入是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提高非农就业比重对增加家庭劳动收入有着重要作用。[1,2,3,4,5]Cook的研究发现,非农经营的劳动工资边际收益高于农业生产经营。Schultz和Marcel的研究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在多个产业或部门就业是实现家庭收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6]Maud等通过实证证明了农户家庭成员的人力资本分散投资可降低收入波动。郝广海等研究认为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的劳动收益存在明显差别,农户家庭内部成员的人力资本具有相对比较优势,造成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农户兼业经营。[7]

现有对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研究,多以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为对象,以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产业间的配置为内容,对劳动力配置结果的评判多以家庭收入最大化为标准。但从我国农户家庭的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快速发展、农产品显著增加、供给充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生活条件及卫生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从而使农民健康状况大为改观、寿命显著延长、体能得到提高,很多61~70岁的农民劳动能力尚存并普遍参加劳动,部分71~80岁的农民也还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并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若再以男60岁、女55岁作为劳动年龄上限已不符合实际情况。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就业机会大增。非农领域的就业岗位类型众多,在此领域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不同体力、技能的农村劳动力都有就业机会,只不过不同劳动者选择的余地和工种不同而已。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大,在社会化服务和社会保障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农户家庭都有照顾高龄老人或抚育小孩的重任,需要有一定劳动人口完成相关的家务劳动,使得农户在家庭部门配置劳动力成为必然。农户家庭劳动收益不仅包括在农业和工商业部门就业产生的显性收益,还包括在家从事家务劳动的隐性收益。因此,本文拓宽劳动力资源的年龄限制并引入家庭部门,不仅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农户家庭对劳动力的配置情况,而且能更为全面地分析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对劳动收入的贡献。

二、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及特点

1.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传统界定

在传统上,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是按劳动年龄段内(男16~60岁、女16~55岁)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计算的,并按体力强弱分为男劳力、女劳力及整劳力、半劳力。多数学者对劳动力供给也是以此为标准,如Chang等。[8]对劳动力资源的这一界定,是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联系的。一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农民生活条件及卫生医疗条件差,寿数不高,50岁后体能下降、劳动力迅速减弱,60岁后(女55岁后)参加农业劳动便比较困难,故不在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口被排斥在劳动力资源之外。二是传统农业主要靠农民体力劳动完成的,有些农活作业条件恶劣、对体能和耐力要求高,部分农活只有青壮年男劳动力才能承担、女性劳动力和年龄较大的男性劳动力难以承受,故劳动力有男女及整半之分。三是过去对“劳动”的界定过于狭窄,只将农业生产劳动算作农民的劳动,而对农户家庭的生活劳动(料理家庭、照顾老人及小孩等)不算作农民的劳动,使从事家庭生活劳动的人口被排斥在劳动力资源之外。

2.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现实界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传统界定越来越脱离客观现实,已不能准确反映劳动力资源的真实情况。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健康状况大为改观、寿命显著延长、体能得到提高,多数61~70岁的农民劳动能力尚存并普遍参加劳动,部分70岁以上的农民也还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并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再以男60岁、女55岁作为劳动年龄的上限已不合时宜。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就业机会大增,而非农领域的就业岗位类型众多,在此领域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不同体力、技能、甚至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都有就业机会,只不过不同劳动力选择的余地和工种不同而已。再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分工、结构演进、技术进步、装备水平提高、农业产业多样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高,产业分工及农事作业分工细化,不少农业劳动对体力要求降低、对智力要求提高,不同体力和智力的农民都有一定的农业劳动可以从事,这使16~60岁(或55岁)的劳动年龄段划分脱离实际。最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绝大多数农户家庭都有照顾老人和抚育小孩的重任,在社会化服务和社会保障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一任务主要由农户家庭内部承担,需要有一定劳动力完成相关的家务劳动。家务劳动需要的是经验和耐心,对体力要求不高,这为体力不强的老年劳动者提供了家庭内部服务就业的可能。而根据我国的传统,老年人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极为普遍,他们也应当是家庭劳动力资源的一部分,而不应当忽略。

3.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农户家庭作为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具有生产、生活、福利等多重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都与劳动力资源配置密不可分。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具有某些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农户在这一资源配置及收入上的差异。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又具有某些共性特征,这些共性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农户在这一资源配置的共同趋向。分析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特征,可以为上述差异及趋向提供根据。

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第一个特点是数量少。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子女一旦结婚便独立成家,少数与父母同住,农户家庭规模一般较小,劳动力资源自然也少。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第二个特点是受教育程度及年龄差异大。史清华的研究表明由于农村受教育条件有限,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文化素质较低。[9]又因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薄弱,农村劳动力也未能接受有效的专业技能训练,导致技术素质不高。农户家庭可能拥有不同年龄段的劳动人口,不同年龄段的劳动人口在体能上存在差异。如中青年劳动人口,体能较好、学习能力较强,适合在工商业部门就业、也适合在农业部门就业,老年劳动人口体能、学习能力相对弱一些,适合做些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高龄劳动人口因体能、技能较差,适宜在家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第三个特点是就业年龄延后,劳动年限延长。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农户家庭一部分16岁以上的劳动人口因上学而推迟就业,从而导致就业年龄延后。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快速发展、农产品显著增加、供给充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生活条件及卫生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使得农民健康状况大为改观、寿命显著延长、体能得到提高,农户劳动人口劳动年限延长。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第四个特点是60岁以上的农民成为“大家庭”重要的劳动力资源。虽然现在大部分子女一旦结婚便独立成家,但是很大一部分年轻人为了从事农业或者其他就业,而无法照顾未成年子女,因家庭血缘与亲情的关系,未成年子女的照顾一般交由60岁以上的劳动人口照顾。

三、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及收入差异

1.样本来源

本文分析所用的数据资料,来源于对河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5省12个县20个村84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样本范围覆盖经济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且主要针对就业选择多样化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样本农户的家庭人口及劳动力资源如表1所示。

2.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

从抽样调查的840个样本农户看,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有4种方式:一是工商业单部门配置,这类家庭一般由年轻夫妇组成,没有需要抚育的未成年子女(或将子女交由其祖辈抚养),也没有需要照料的高龄老人,往往将家庭所有劳动人口配置在收益较高的工商业部门就业。二是工商业加家庭两部门配置,这类家庭所在地的非农就业和创业机会较多、条件较好,可以在本地务工经商或开店办厂,并兼顾未成年子女抚育和老人照顾,工商业和家庭内部就业两相兼顾。三是农业和家庭两部门配置,这类家庭或拥有的土地面积较大、可进行规模化生产,或是有较好的条件可从事水产、畜牧等养殖生产,或方便从事蔬菜、中药材、特产等附加值较高的生产经营,或劳动人口不适宜在工商部门就业及创业,因而在农业部门就业并兼顾家庭生活劳动。四是三部门配置,这类家庭劳动人口较多,并有中青年、老年、高龄不同类型劳动人口,可将中青年劳动人口配置到工商业部门就业,将老年劳动人口配置到农业部门就业,将高龄劳动人口配置到家庭部门就业。在调查的840个样本农户中,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工商业单部门配置的农户占所调查农户的比例最低,只占5.4%,户均人口只有2.0人,户均劳动人口1.9人,三部门配置的农户占所调查农户的比例最高,达到41.9%,户均人口有3.7人,户均劳动人口有3.2人。两部门配置的农户所占比例、户均人口及户均劳动人口均高于工商业单部门配置的农户,但低于三部门配置的农户。这些数据表明,农户家庭偏向于选择多部门配置以满足家庭生产、生活及发展的需要。

3.劳动力资源不同配置方式的收入差异

农户劳动人口的数量、素质不同,家庭人口结构不同,其配置方式存在差异。配置方式不同,劳动人口就业方式也不一样,创造的收入自然也不同。从样本农户的情况看,凡家庭劳动力资源单一部门配置,会导致劳动人口就业不充分或虽就业但收入较低,从而使全家劳动收入减少。相反,家庭劳动力资源多部门配置,有利于家庭劳动人口在各自适宜的部门充分就业,从而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在调查的840个农户中,不同配置方式农户家庭年均总收入、劳动人口年均收入、家庭人口年均收入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840个样本农户中,工商业单部门配置的农户家庭,户均家庭年均劳动总收入、家庭劳动人口年均劳动收入是最低的。而三部门配置的农户家庭,户均家庭年均劳动总收入、劳动人口年均劳动收入、家庭人口年均劳动收入都是最高的,分别为47792.3元、14935.1元、12916.8元。农业加家庭两部门配置农户的户均家庭年劳动总收入高于工商业加家庭两部门配置的农户,但是家庭劳动人口年均劳动收入和家庭人口年均劳动收入均低于工商业加家庭两部门配置的农户,但无论是单部门配置还是两部门配置,户均家庭年劳动总收入、劳动人口年均劳动收入、家庭人口年均劳动收入均比三部门配置的农户家庭低。工商业加家庭两部门配置农户的户均家庭年劳动总收入比工商业单部门配置高6796.5元,劳动人口年均劳动收入高3557.1元,家庭人口年均劳动收入高2790.2元。这说明多部门的配置方式比单部门配置更有利于农户家庭收入的增加。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多部门配置,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劳动力资源,增加家庭收入。

四、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与收入的关联

农户将家庭劳动力资源在农业部门、非农部门和家庭部门进行配置,不同农户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各不相同。不同配置方式对劳动力资源利用充分性、有效性影响不同,进而造成家庭劳动收入的差异。

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单一部门或不恰当部门配置,就会导致家庭部分劳动人口因不适应在所选部门就业而闲置,或造成就业劳动人口就业时间的缩短,使劳动收入减少、家庭福利受损。相反,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选择相宜的多部门配置,有利于家庭劳动人口在各自适宜的部门充分就业,使劳动收入增加、家庭福利增进。设农户家庭不同类型劳动人口为N个、序号为j(j=1,2,…,N),第j个劳动人口每年可劳动Mj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的劳动收入为Pj,若选择好的配置方式,则N个劳动人口均可就业且能完成可能的工作日,这时农户家庭劳动收入Q应为

若选择了不恰当的配置方式,则N个劳动人口就不能全部就业、就业的人也可能工作不了Mj个工作日,造成家庭部分劳动力资源闲置、劳动收入下降、家庭福利难以改善。

农户家庭每个劳动人口都有各自不同的就业特长和优势,若按其特长和优势进行配置,就会提高其利用效率,使每个劳动人口创造更多的价值(产品及服务),从而也使每个劳动人口获得较高的劳动收入。但若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时对每个劳动人口无差别对待,不重视发挥不同劳动人口的特长和优势,有些劳动人口创造价值的能力就不能充分发挥,获得劳动收入也会减少。设农户家庭不同类型劳动人口为N个,其中N1个适宜工商部门就业、N2个适合农业部门就业、N3个适合家庭部门就业,每年可从业的时间分别为M1、M2、M3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的劳动收入分别为P1、P2、P3,且P1>P2>P3,M1>M2,若按劳动人口特长和优势配置劳动力资源,农户家庭劳动收入应为:

若不按劳动人口优势与特色配置劳动力资源,将适宜工商部门就业的劳动人口配置到农业部门,则农户家庭劳动收入变为:

因M1>M2,P1>P2,故N1M1P1>N1M2P2,即Q1>Q2。表明未考虑N1个劳动人口特长和优势配置劳动力资源,导致其就业时间缩短、劳动收入降低,并造成家庭劳动收入减少、福利增进受损。

不同劳动人口就业优势不同,适宜的就业部门也不一样,如青壮年劳动人口体能、技能较高,适宜在生产率较高的工商部门就业,获得较高的劳动收入。老年劳动人口虽然体力相对于青壮年较弱,但有丰富的务农经验,适宜在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就业,虽劳动收益不高,但可为家庭提供基本生活品。高龄劳动人口年纪较大,可从事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有些劳动虽不能直接产生收益,但可为家庭节省支出,维系家庭的正常生产生活。不同类型的劳动人口在其有就业优势的部门就业,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家庭劳动力资源,还能保持劳动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保持家庭收入和生活的稳定性。同时,一旦遭遇风险,不同部门就业的劳动收入还可互相弥补,以减轻家庭收入的损失和生活困难。如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大批农民工返乡,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家中还有人从事农业生产,使其无法在非农部门就业期间仍有基本生活保障。

五、实证分析与基本结论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与收入的关系。将农户家庭劳动人口年均收入(YSZ)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户家庭工商部门就业人口占比(GSB)、农业部门就业人口占比(NYB)、家庭部门就业人口占比(GTB),反映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用农户劳动人口占比(NZB)反映出家庭人口参与劳动的基本情况,用需要照料人口占比(ZLB)反映出农户家庭部门对劳动人口的需求情况。农户家庭选择的配置方式,这一定性变量用PZB表示(工商业单部门配置用1表示、农业加家庭两部门配置用2表示、工商业加家庭两部门配置用3表示,三部门配置用4表示),这一指标可反映不同配置方式对家庭收入的影响。βi表示估计系数(i=0,1,2,…,5,6),ε为残差。

经过各种影响变量的筛选,最后设定如下模型:

两边取对数,可得:

应用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注:被解释变量为农户家庭年均纯收入;***、**、*分别为1%、5%、10%水平上显著;F=25.30。

上述计量分析结果表明:

在计量模型的各解释变量中,工商业就业劳动人口占比对农户劳动收入的影响最大。农户如果能够将尽可能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到工商业部门,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农户劳动收入。计量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农业部门劳动人口比重增多也会带来农户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家庭部门劳动人口比重增多则会减少农户家庭收入。当然,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不仅会考虑收入,还会多方面综合权衡。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是依据家庭人口结构、劳动人口自身体能及技能、所可支配的资源、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进行选择。计量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多部门配置可有效的增加农户劳动收入,这说明多部门配置可充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劳动力资源,对增加家庭劳动收入是有利的。

通过分析论证可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以获取更高收入为首要目标,在生产经营领域的劳动人口总是优先选择在较高收入的部门就业;第二,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多部门配置有利于劳动人口的个人就业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使家庭收入增加,还有利于维护家庭的正常生产生活;第三,农户部分劳动人口在家庭部门就业可以有效发挥社会保障功能,对增进家庭福利有诸多好处。

参考文献

[1]Mishra,A.K.Farm income variability and the supply of off-farm labor[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7,(03).

[2]陈锡文.试析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1,(11).

[3]蔡日方.经济增长成分变化与农民收入源泉[J].管理世界,2005,(05).

[4]钟甫宁.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扩大非农就业机会[J].农业经济问题,2007,(01).

[5]张红宇.新常态下的农民收入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15,(05).

[6]Schultz,T.W.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

[7]郝广海.农户兼业行为及其原因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2010,(03).

[8]Chang,Y.M.Labor supply,income and welfare of the farm household[J].Labour Economics,2012,(01).

资源税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 篇2

近年来,在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背景下,资源税改革逐渐成为了我国税制改革的热点话题.6月1日起,新疆开始了资源税改革试点,改革内容为原油、天然气均开始实行从价计征,税率为5%.同年12月1日,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推广到西部12个省.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新《资源税暂行条例》)开始实施,这次改革重点调整了石油、天然气资源税的计征办法和税率,同时还调整了焦煤和稀土矿产的资源税税额.

然而在政策不断调整的背后却存在着人们对资源税改革的担忧甚至反对.因为人们一般会认为,资源税是一种间接税,资源税的提高很可能会使企业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嫁给下游企业和消费者.

对于现行资源税率过低与人民福利之间的矛盾问题,作为政府应该怎样应对呢?本文以安徽省以来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资源税改革将会对整个税收收入以及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深度解析.

2安徽省资源税征收的总体情况

到目前为比,资源税已经开征27年,但是征收水平一直很低.比如,与兄弟省市相比,我省煤炭资源税税额标准最低,淮南市煤炭资源税实际税负不足1%,较低的税额无法充分体现市场的供求关系、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社会成本,在这样的价格形成机制中,资源税无法有效发挥调节作用,很容易导致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也不利于实现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由于资源税主要是针对矿产资源征收,这也是政府的主要资源税收入,所以本文将资源税收入全部作为矿产资源税收入,未作相应的扣除.此外,资源税收入主要来自于煤炭、铁矿、铜矿,因而本文以能源开采量(统一折合为标准煤产量)作为矿产品开采量的近似值.并以此作为依据,计算单位矿产品(万吨标准煤)的资源税率.

从表1数据可以得知:

(1)我省资源税收入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偏低.资源税平均只占总税收收入的 1.60%,虽然高于全国0.59%的平均值,但是明显低于国外能源税负占税收总收入的5%- 8%,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长期以来的资源税水平较低,(这里要注意,虽然资源税是地方税种,但是税率却是由国家统一制定)比如煤炭的征收水平一般是2.3元/吨-3元/吨,而原油从7月才开始逐渐上调.尽管从总额上来看,我省资源税收入在逐年递增,但是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却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逐渐增加,-平缓波动,-2011剧烈下降,而且2011的比例已经跌落到了十年前的水平.

(2)资源税收入占GDP的比重非常低,平均只有0.089%,与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走势相似,同样是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001-20逐渐上升,2010-急剧下降.

再生资源的园区效应 篇3

面对近年来异常迅猛的再生资源园区发展速度,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刘坚民对外界“园区设置过多过滥”的质疑作出回应。采访中,刘坚民始终坚持,再生资源园区是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园区是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基本模式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对资源的需求越大,人均占有资源短缺和经济高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就越突出。伴随矿产资源的一次开采、一次使用,废弃物也越来越多。

在破除“原生资源才是资源”的思维禁锢之后,刘坚民认为,“中国再生资源利用这个行业至少先发展起来了”,尽管“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也有负面的东西,在回收利用的过程当中如果不加强管理,不注意环保,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设备比较落后又没有污染防治措施的企业。”

基于这种情况,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提出了园区建设的方案。最早实施园区建设的是环保部。当时提出的是进口加工园区建设,起初叫圈区管理。其初衷是考虑到进口废料不能分散加工,不能这边一个企业,那边一个企业;也不能是进口废料拆解只把好的拣出来卖了,没用的就扔掉,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集中起来更有利于管理。随后,环保部批了一些进口再生资源的加工园区。

经过多年发展,在辽宁的丹东、天津的子牙、河北的文安、江苏的太仓、浙江的台州和宁波、江西的鹰潭、广东、广西,中国目前已经形成的进口加工园区达到二十余家,还有更多加工园区已通过环保部审批,正在规划建设中。

刘坚民介绍,园区模式已经发展为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本模式了。

除了环保部主抓的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点培育和扶持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是规模最大也是要求比较高的综合性园区。“‘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准备筹建50个城市矿产项目,现在已经批了二十几个”。而商务部目前重点涉及的,包括城市回收体系建设和区域性的再生资源的基地,其性质也是园区性的。

针对外界“再生资源园区过多过滥”、重复建设的质疑声,刘坚民回应:“从地区分布来说,重复问题并不多。”

刘坚民解释,国家发改委在城市矿产基地建设上,原则是一个省建一个。虽然国家发展改革委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建50个城市矿产基地,但在建设上要求企业必须有特色,因此也不存在重复问题。比如上海燕龙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其特色是回收利用废玻璃。我们知道,废玻璃是小贩都不愿意收的,对环境的污染是较大的。另外,从回收的品种来看,一个省建两三个再生资源园区也不会重复。因为有些园区回收品种比较多,像安徽的马鞍山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产业园,回收废钢、废铜、废家电;天津子牙也是,回收报废汽车、废家电、废铜等。

此外,园区化的建设初衷还在于加强管理、防止污染,因为一两个企业不可能做一套完整的环保设施。比如一个塑料厂要建一个污水处理厂,成本就非常高。如果建一个废塑料园区,整个园区建一个污水处理厂,进入园区的废塑料企业都用这个污水处理厂,利于环保,也便于监管。

既有特点又有问题

原材料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刘坚民用4个“密集”,总结出他对于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现状认知。

“说是原材料密集型,因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都要求,一个再生资源园区年回收加工能力必须在20万吨以上。说是劳动密集型,因为我国大多园区都依靠手工拆解。为什么美国和欧洲愿意把这些废旧资源卖到中国?因为欧美的人力成本太高。”

“第三是技术密集型。现在,对于再生资源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工过程产生污染,就得被淘汰。所以企业就得上设备,购买不到就得自己研发。举个例子,安徽马鞍山的安徽鑫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做废家电拆解的企业。他们利用电冰箱中保温材料即发泡塑料,通过与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合作研发,掌握了把发泡塑料加工成装饰材料的技术,最终制成品质量轻、无污染、易于清洁。这一回收再利用过程,免除了焚烧造成的污染。现在这种装饰材料也已经取得专利,且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环保部还准备将其推广。”

“第四,这个产业还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一个园区年加工量都在20万吨以上,有的甚至更多,资金占有量是非常大的。按照测算,加工出20多万吨的再生资源,至少得有相当于四五十万吨普通产品需要的货款。首先回收得有资金,其次在工厂里加工利用占压资金,再次在售卖过程中也占压资金。以废钢为例,把废钢卖给钢厂,钢厂不会立即给钱的。目前从国内来看,废钢结算最好的就是宝钢,半个月结算一次;其他都是几个月一结算;有的还是两个月之后给承兑汇票,承兑汇票是半年以后才能兑现的,而且承兑汇票到银行兑现时还得贴上利息。所以说,占用资金量是非常大的。”

在园区模式下,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该如何发展?刘坚民认为“很多方面都需要加强”。

第一,加强政策性的引导和倾斜。目前,倾斜力度比较大的是国家给予扶持资金。像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于城市矿产项目园区建设给予资金扶持,商务部对集散市场和废料基地也是给予资金扶持。这些资金主要是用于场地建设和防止污染,以及设备的购置和更新。我觉得还要继续加强政策的引导和倾斜,如何进一步倾斜就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比如对废家电回收拆解企业给予补贴。现在很多废家电的资格认证企业就在再生资源园区内,像天津的子牙、安徽的马鞍山,这些企业都应得到补贴。

第二是加强科技创新。我国废料的加工处理从设备、技术上都在不断提高,但是还谈不上世界一流。我国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是大国,称不上强国。我国利用的程度、档次很多地方都赶不上国外。

第三个方面,是加强区域性经济互动和园区内产业链的延伸。加工园区不是孤立的,必须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从目前来看,越是发达地区,加工园区的建设和废料回收利用的程度和总量越大。现在废料回收量比较大的园区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省份。至于产业链的延伸,过去只是单纯地卖加工后的原材料,现在有深加工了。比如,以前广东、浙江等地的废铜回收利用企业只是将铜线去皮,卖出铜线,现在有些企业就把其加工成工业用铜管卖出,实现了增值。也并不是所有的都需要深加工,需要考虑到重复建设、设备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产业链的延伸使得园区不仅出原料,也出产品。如广东江门利用废船获得的铁来制造集装箱箱角,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产量已经是全国第一。

“第四是加强园区内龙头企业的培育。一个园区总有几个比较大、资金比较雄厚、回收加工量比较大、管理模式比较先进的龙头企业,我们对龙头企业要进行扶持、培育,让龙头企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园区有各种各样的平台,像职工培训平台、交易平台(中心)、展示平台(中心)、加工平台(中心)、集散中心等,我觉得还是要加强园区信息化管理的平台,这方面我国还不成熟。日本就有旧汽车零部件的交易网,二手汽车交易商和回收拆解企业都是联网的,统一使用条形码编码,扫描时信息就被输入网络。目前,民间自发做网络交易的也有好几家企业。”

“最后是加强园区融资平台的建设。再生资源的加工是资金密集型的,加工进口废料的企业资金周转期比较长,需要雄厚资本。国家也正在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生行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

我国资源税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篇4

一、现行资源税的经济效应

(一) 资源税总量偏低。

图1、图2是资源税及其占财政收入和GDP比重的趋势图,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1994~2008年资源税收入绝对值不断上升, 其占GDP的比重在2004年之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2005年、2006年开始回升, 而2007年和2008年基本保持在同一比例, 即1%左右;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看, 除在2005年、2006年有所上升外, 总体呈现一种下降趋势。说明这些年来资源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非常小, 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在比例不高的情况下, 还在缓慢下降。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从现阶段看, 资源税还不能够作为调节市场经济行为主体活动的有力杠杆。 (图1, 图2)

(二) 资源税与资源开采量的关系。

由于资源税是在自然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从量征收的, 所以资源税税额的大小与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的开采量有直接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量的方法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因为资源开采量无法直接获得, 我们采取能源生产量作为资源开采量的替代变量, 对资源税的增长率 (RTR) 和资源开采量的增长率 (PR) 进行回归分析。为避免伪回归, 首先有必要通过ADF检验看变量是否平稳。本文采用Eviews5.0进行分析, 数据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提供数据计算。

从检验结果看, 两个变量在1%的水平上都是平稳的。

为分析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本文再对两变量进行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二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资源产出增长率可能是资源税增长率变化的原因。据此建立一元回归模型, 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更精确的分析, 模型形式为RTR=c+a PR+μ, 其中, c为常数项, a为弹性系数, μ为随机误差项, 将数据代入模型, 估计结果如下:

从结果看, 拟合优度较低, 说明资源生产的增长率只能在21%的程度上来解释资源税增长率, 资源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用制度因素来解释。

(三) 资源税与资源消费的关系。

理论上分析, 税负的转嫁通过价格实现, 并最终影响消费。因此, 资源的消费与资源税也在一定程度存在相关性。本文用能源消费量来替代资源消费量, 采用同样的步骤分析资源消费与资源价格的关系, 资源消费变化率 (RC) 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数据在1%的显著水平上平稳。

资源税与资源消费的因果检验如表2所示。 (表2) 结果表明, 资源消费的变化是资源税变化的原因, 故可以建立一元回归模型:

RTR=c+aRC+μ

估计结果如下:

类似资源生产与资源税的关系, 资源消费与资源税的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较低, 资源消费的变化率只能在27%的程度上来解释资源税变化率, 从需求的角度说明了资源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用制度因素来解释。

(四) 资源税与资源价格的关系。

由于税收的可转嫁性, 虽然我国现行资源税是从量计征, 但仍可以通过抬高价格的方式转嫁给下游企业, 资源价格的高低可以间接反映资源税状况。由于我国资源税的课税对象主要是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 所以本文用采掘业价格指数来代替总体的资源价格进行分析。对资源价格变化率 (P) 平稳性检验的结果显示, 数据在10%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 可以认为数据是平稳的。

资源税与价格的因果检验如表3所示。 (表3) 统计量均不显著, 说明资源税变化不是价格变化的因, 价格变化也不是资源税变化的因, 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因此即使进行回归分析拟合优度必定很低。回归结果也证实了本文的猜测, 资源税的变化仅能在15.6%的程度上解释价格变化, 价格的变化要由其他因素解释, 因此可认为资源税与资源价格无关。

以上统计与计量分析结果表明:

1、目前我国的资源价格与资源税无关。

价格本应部分程度反映税收, 但从计量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 目前我国的资源税并不能反映在资源价格体系中, 即资源价格与资源税无关。这也就从实证分析上证明了, 我国资源价格长期受国家控制, 资源税并不能通过价格调节经济主体行为, 只作为调节级差收入的手段。

2、资源税负偏低。

从统计结果看, 资源税占财政收入比例不足1%, 若以煤炭出矿价计算, 资源税负仍不足1%, 这表明资源的生产和使用都处于实际低资源税负状态。我国矿产资源需求逐年增加, 需求与供给存在缺口, 但资源税的低税率不被矿产资源使用者和资源开采者作为重要的成本考虑, 这也是我国资源过度消耗、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利用。

另外, 本文还用同样方法对资源消费和资源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资源消费的变化是价格变化的因, 但回归结果表明, 资源消费的变化仅能在28.8%的程度上解释资源价格变化。说明我国资源价格还不能反映资源供需关系, 需要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

二、我国资源税的缺陷

(一) 资源税的理论基础有待完善。

现行资源税课征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但该理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资源征税的必要性, 无法说明应该按何种标准去征收资源税的问题, 所以现行资源税主要就是为了调解资源的级差收入, 而并不是想把资源开采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内在化, 这种单一的政策目标限制了其应有的作用。单纯的级差性质的资源税没有正确反映资源的价值, 不但不能体现资源本身的内在价值和不同资源在经济中的不同作用, 而且不能将资源开采的外部成本内在化, 无助于企业改变资源开采方式, 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开采与利用。

(二) 资源税计税依据不合理。

我国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以销售量或自用量为依据, 对企业已经开采而未销售或使用以及同一矿藏中因为开采成本等原因“弃而不采”的矿藏不征税, 由于这部分资源没有税收的约束, 直接鼓励了企业和个人对资源的无序开采, “滥采富矿”和“采富弃贫”的现象普遍存在, 造成大量资源的积压和浪费, 破坏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三) 资源税单位税额过低, 无法与资源价格协调。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而资源稀缺性的存在, 使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市场价格由市场供需共同决定, 资源的价格必然会提高, 但我国现行资源税收制度采用定额税率, 使应纳税额与资源的价格相脱离, 税率、应纳税额与价格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联系, 税收杠杆和价格杠杆均无法发挥其调节功能。

(四) 资源税征收范围窄。

资源是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物质财富。它包括的范围很广, 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海洋资源、太阳能资源等, 但我国目前的资源税只选择了级差收入差异较大、资源较为普遍的矿产资源和盐等七个税目列为征税范围, 而对于大部分的非矿藏品资源没有征税, 难以遏制对其他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 并使利用资源生产的下游产品的比价不合理, 刺激了对非税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使用。

三、现行资源税完善建议

(一) 充实课征资源税的理论依据。

应当将马克思的土地价值论与现代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共同作为资源税征收的理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税制设计中充分考虑资源开采所造成的外部成本, 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

(二) 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将水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这样做不但可以实现合理开发资源、节约使用资源, 而且以税法为依据, 避免各单位随意立项收费, 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另外,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分别是为保护国有土地资源、耕地资源的税种, 都是对土地资源的保护, 应该将它们并入资源税, 作为资源税的一个税目, 使资源税成为一个完整的税种。

(三) 逐渐转变为以实际可采储量为计税依据。

现行资源税的计税依据反而“鼓励”了资源的开采浪费。虽然我国将要转变为以价格作为资源税计税依据, 实行从价计征, 但这样并不能避免资源开采过程中的浪费, 所以从更长远考虑, 可以待开采矿藏的实际可采储量为计税依据, 先行缴纳税款, 以后再根据企业的回采率给予税收返还, 回采率越高, 返还的税款就越多。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企业提高回采率、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四) 税率设计要考虑外部成本。

现行资源税税率过低, 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可以考虑按照庇古税的要求对资源税税率重新设计。在税率设计中要考虑资源开采利用对其他部门及下一代所造成的外部成本。尽管这一成本的准确数值难以计算, 但它提高了税率设计的起点。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计算资源核算账户以及后代人为某资源耗竭而采取其他替代技术的成本进行估算而得到准庇古税率。

摘要:资源税在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开采和使用等方面本应起到显著的作用, 但我国资源税由于设计上的缺陷, 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定量分析, 对我国资源税的经济作用进行实证分析, 认为我国现行资源税的经济作用较弱, 与资源的生产、消费和价格的关联性偏低, 不能通过价格的传导机制将税收应有的杠杆调节作用发挥出来, 并就现行资源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以期加强资源税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资源税,经济效应,计税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庆一.可持续能源发展财政和经济政策研究参考资料.2005能源数据, 2005.10.

[2]朱志刚.入世后促进我国产业发展的财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3]谭宗宪.关于我国能源税收制度的思考[J].能源与环境, 2004.4.

[4]安体富, 蒋震.我国资源税改革的时机选择与经济效应预期[J].涉外税务.

资源配置效应 篇5

本文通过对张掖市1981年、1990年、1996年及2003年土地利用情况的分析,发现随着张掖市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研究区产生了一系列的水文水资源效应.首先,随着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大,地表年耗水量从1980年的6.78×108m3增加到1999年的.9.21×108m3,导致正义峡的下泻水量逐年减少,下游生态与环境急剧退化.其次使区内的蒸发格局发生变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强度较大的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年蒸散量呈下降趋势;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强度较小的山丹县、民乐县和肃南县年蒸散量变化趋势不太明显.再次,由于城镇用地及工农业用地扩展,导致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被超量开采,结果使地下水位降低,泉水溢出量减少;与此同时,工业、农业及人民生活造成的污染物使水质急剧恶化,给绿洲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作 者:孟宝 张勃 张华 丁文晖 MENG Bao ZHANG Bo ZHANG Hua DING Wen-hui 作者单位:孟宝,张华,丁文晖,MENG Bao,ZHANG Hua,DING Wen-hui(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

张勃,ZHANG Bo(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挖掘课程资源,巧用“明星效应” 篇6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明星效应 成长故事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56-02

袁隆平、费俊龙、莫言、姚明、林丹、周杰伦等这样的明星,由于他们的成就、成功、社会地位、个人魅力往往得到大众更多的关注、参考乃至模仿,因而,往往明星代言的产品,会受到热烈的关注,乃至追捧,这就是所谓"明星效应"。

明星效应被运用在商业中,使商家赚得盆满钵满。那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也可以借用明星效应来达到我们提高教学目标的目的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挖掘课程资源,巧用明星效应有利于树立榜样示范力量,发挥课堂的正向引导作用

时代造就了明星,就好像"时事造英雄"一样。我们都曾经拥有一个与明星一起经历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年轻的时候,遇到属于他那个时代的明星,当他们回忆起年轻时代的明星时,往往能轻易说出自己喜欢的明星的长相、衣着打扮、作品、爱好、经历等。可以说明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挖掘课程资源,巧用明星效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

弗洛伊德等西方心理学家研究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顽童"向"成熟个体"的过渡时期,是摆脱父母师长监护、逐渐成为独立人的"断乳期"。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佩服父母和老师,而明星,如:一些事业成功者、文艺体育明星或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等往往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另外,《思想品德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问题、实际事例作为主要素材进行提炼,同时要求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开发明星素材为教学服务符合这一要求。

再次,挖掘课程资源,巧用明星效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也符合思想品德课的时事性原则

明星往往占居媒体的主流,往往构成社会热点。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如果能应用好明星效应,不仅可以一改人们对传统学科呆板说教的印象,更能起到四两千斤的德育作用。

由此可见,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也完全可以学一学商业运作中对明星效应的运用。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讲述明星的成长故事

明星一般来说是作为成功人士受到媒体的追捧和大众的喜爱。很多人特別是青少年往往被他们表面的光环炫晕了头脑,而看不到明星们背后成功的原因和从事这份事业的艰辛。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有必要为学生打开这扇窗。

在上初三《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一课时,有教师对周杰伦成长经历作了一番挖掘,概括如下,并要求学生们对如何成才(成功)进行探究:

童年的周杰伦被剥夺了玩的权利,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钢琴旁边度过的。高中毕业后他到餐馆当服务生,对音乐的爱好却有增无减,几乎把所有的工资都花在买磁带听音乐上。

有一次唱片公司老板吴宗宪给了周杰伦一次发唱片的机会,周杰伦不知疲惫地、通宵达旦地按老板的要求在10天内写了50首歌,交到老板手中。这才有了他的第一第一张专辑——《JAY》,从此他一炮走红。

学生们通过周杰伦成功背后的故事认识到不能只羡慕成功者的表面光环而应像他们一样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勇于拼搏、敢于和善于创新。

明星故事架设起了学生探究的平台,推动着学生们去提高认识,获得真知。

二、分析明星的言行举止

2012年中考卷中有一道选择题:有人说,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诱惑了夏娃,第二个砸醒了牛顿,第三个就是来自美国的红遍世界的"Apple"。"苹果"为什么这么红呢?用其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的话说,就是"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这对我们挖掘明星言行举止的素材很有导向作用。我们在平时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入明星的言行举止,来帮助分析书本中的道理。

有位老师在上《广泛的民主权利》复习课时,出示如下材料:

打假明星言舟子质疑明星作家韩寒让人代笔写文章,两个名人在自己博客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论战,引来无数网友和媒体的围观。

请运用"广泛的民主权利"一课的内容,简要评析两人的言行。

教师进一步补充了更祥细的视频信息和两边网友支持者的部分言论,要求学生以网友身份结合本课内容发贴。由于涉及到明星热点问题,学生们的参与非常积极。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一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应该珍惜;二是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范围滥用权利;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

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上初二《合理利用资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列举了著名影星成龙在矿泉水瓶子上签名这个例子来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在学习《学会合作》这一课时,引用姚明 "这不是我的而是我们的球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等等。关键是教师要在平时善于观察、发现和积累。

三、解读明星的作品成果

明星效应不仅在于他的成长经历和言行举止,还表现在他们的作品成果使他人和社会从中受益。

这些作品,与我们的教材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巧妙地找到作品成果与教材的结合点,帮助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有一位老师在突破《科学的行动指南》这一课中"发展先进文化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这一难点时,引用了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带领学生进行了一番情感体验。

首先他介绍这是歌手韩红创作和演唱的背景:

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并创作这首歌。

接着老师播放韩红的歌曲MTV《天亮了》。震憾心扉的父母之爱;极具感染的音乐和歌词、如泣如述的演唱,催人泪下,很多学生的都被深深打动。

老师这时说:"同学们,这首歌,最早是韩红在2000年《3.15晚会》上演唱的。当时很多观众像我们现场有的同学一样被感动得哭了。人们在感受爱的伟大的同时,心中激起了对制假售假不诚信行为的痛狠之情,这激励着人们在生活中更好地珍惜那份亲情,激励着无数的劳动者努力工作,把好产品质量关。可见优秀的文化作品可以塑造人的精神,鼓舞人的斗志,所以说发展先进文化能为改革开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四、疏导明星的负面信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明星也有做错事的时候,也有缺点,明星出了问题,总是被推到媒休的最前沿。如:媒体报道游泳冠军孙杨无证驾驶被拘留了;名导张艺谋超生被天价罚款了。

我们在教学中当然不能老是纠于这些负面报道,但如果因为其负面性总是避而不谈,那是掩耳盗铃。信息传输渠道如此众多的今天,你不讲学生也会知道,你还失去了个主动引导和纠正他们错误认识的机会。

这时的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冷静看待和辩证地分析。比如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回忆孙杨和张艺谋他们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贡献,帮助学生看到一个人的主流,同时引导他们分析从孙杨和张艺谋违法这个件事中可以给我们健康成长以什么警示或启发。另外还要看到,两位明星犯事后,他们都受到了应有的处罚,谋体追踪报道,舆论监督紧盯不放,与过去相比,这件事本身说明民主法治在不断进步。如此提高学生全面地发展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应用明星效应的渠道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明星的主体不断变化,明星素材源源不断,这是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不竭源泉。教师在生活要时时做个有心人,与时俱进,关注学生的喜好和身心特点,如此定能挖掘出丰富多彩课程资源,使明星效应真正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S].2011

[2刘鑫.《明星代言效应与商业运作》[N].中国营销咨询网,2008.11

[3]潘一禾.《应用心理学、社会学调查:有关"偶像崇拜"的分析模式》[R]. 中国青少年研究网,2004.3

[4]张异宾.思想品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5

新疆资源税改革经济效应分析 篇7

(一) 资源税改革对资源型企业的影响。

资源税从价计征后, 资源企业的税收负担会明显增加, 造成企业成本增加, 为了维持获利空间, 会促使企业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率。由于原油价格是由国际市场决定的, 我国的企业不具有定价权, 增加的成本无法转移至下游, 因此只能通过企业内部消化。从这个角度来看, 此次资源税的改革能促使资源市场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改革意识的企业能以此为契机, 提高开釆技术, 促进产业升级,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回采率。而高耗低能、资金不充足的资源型企业, 很可能因承受不了资源税负而退出市场, 促进资源型企业的优胜劣汰。

(二) 资源税改革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自资源税改革实施以来, 政策推行至今已有近五年时间了, 资源税从价计征在新疆实施后对税收收入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 2010年新疆的资源税收入为32.47亿元, 同比增收20.19亿元, 同比增长164.41%。由图1可以看出, 新疆推行资源税改革以来, 资源税税收收入连年增长, 新疆的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成为了税收优势, 增加的财政收入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图1)

(三) 资源税改革对消费者的影响。

此次资源税改革对石油和天然气釆取从价计征, 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并不大。对于石油, 因为我国石油市场已与国际接轨, 石油价格完全由国际市场决定, 因此资源型企业增加的成本无法向下游市场转嫁, 石油的终端价格不会因资源税改革而上涨。因此, 石油从价计征资源税对于消费者几乎无影响。对于天然气, 由于目前我国天然气的定价方式处于国家指导价阶段, 定价来源包括井口价格、管输价格、管网设施建设费、运营成本等。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并未完全市场化, 还带有行政干预的色彩。因此, 从理论上说, 天然气从价计征资源税导致的企业成本增加也不会向下游消费者转嫁。

(四) 资源税改革对资源产品出口的影响。

近年来, 国家多次调整资源型产品的退税率, 但是随着国际资源性产品供需矛盾的加剧, 资源产品出口与内销相比能带来更可观的利润。资源税从量定额时, 我国资源企业的资源税负是相对较低的, 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出口的资源产品大多是未加工或初加工的矿产品, 这些矿产品的工业附加值低, 这种以牺牲自然资源来换取企业利润的方式造成我国资源的大量流失, 加剧了国内资源的供需矛盾。资源税从价计征后, 资源型企业成本增加, 从短期看, 减少资源产品的出口, 有利于缓解国内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维护国家资源安全;从长期来看, 有利于促使资源出口企业进行产业升级, 提高科技水平, 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软实力。

(五) 资源税改革对新疆区域经济的影响。

自然资源丰富的新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输出了大量的自然资源, 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然而由于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偏低, 中西部地区未获得应有的财政收入。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 丰富的矿产资源能在中短期内给当地经济带来一定程度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开釆资源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我国中西部地区陷入了“资源诅咒”。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能增加资源输出地的财政收入,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保护自然环境等提供资金保障, 有利于促使中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这将有利于缩小区域差异, 促进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新疆资源税改革路径优化

看到资源税改革成效的同时, 也应看到我国资源税制还存在的问题, 例如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确定不够科学、资源税征税范围较窄、“资源诅咒”等问题。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是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开端, 但还不够完善, 为此对完善资源税制提出一些建议。

(一) 以储量作为计税依据。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税从量计征时的计税依据是资源的销售量, 从价计征后的计税依据是资源的销售额, 这意味着企业在开采过程中, 无论开采了多少数量的自然资源, 只要是不销售就不必缴纳资源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盲目开采资源的行为, 企业也无需对此付出代价。针对该情况, 资源税的计税依据应从资源的销售额改为资源的储量。以资源储量作为主要计税依据后, 当纳税人在获取了一定数量的矿产资源储量后, 需依据储量上缴资源税, 假使采掘企业按储量上缴资源税后却不足量开釆, 那多缴纳的税款对其而言, 是一笔不小的损失。以资源储量作为计税依据, 会督促企业有效规划资源开采活动, 提高回采率, 更好地提升资源利用率。

(二) 提高资源税率水平。

参考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资源税税率的设定, 我国资源税税率是相对偏低的。目前, 新疆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税率是销售额的5%, 由于存在减免税的情况, 实际征收率是低于5%的。然而, 国外很多国家的资源税率是高于我国的, 例如自2012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亚资源税税率就高达40%, 再如俄罗斯仅矿产资源开采税一项税率就为17%。当然, 资源税税率是要根据各国具体国情设定的, 并不是越高越好, 而是要兼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财政收入。我国在推广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时可适当提高税率。具体来说, 可根据资源产品的稀缺性程度、是否可再生、经济效用大小以及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因素制定差别税率, 税率应当体现出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一些矿产资源一经人类开发利用就无法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恢复, 如煤、铁、石油等。资源税率水平较低会导致资源的使用成本偏低, 难以起到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作用。税率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在确定资源税率时, 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税率水平应该最大程度的反映资源开采的边际成本, 即税负水平应该使负的外部效应内部化;二是税率水平的确定应该充分考虑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 对具有不同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实行差别税率;三是提高税率水平要循序渐进, 避免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

(三) 适度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的范围。

目前, 从价计征的资源范围比较狭窄, 仅仅局限在石油和天然气, 资源税未来的改革方向应适度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煤炭资源是除石油、天然气外的重要能源资源, 煤炭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但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将煤炭纳入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是改革的未来方向。新疆已列入国家第十四大重要煤炭基地, 从西部、乃至全国来看, 新疆的煤炭开发和产业的发展是非常具有潜力的, 煤炭产业正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因此, 在新疆资源税从价计征试点中纳入煤炭资源是必然的, 然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的税率设计要适宜, 并且要循序渐进。除石油和天然气这两种重要的能源资源以外, 铁矿石、锰矿石和铬矿石等黑色金属矿原矿也具有重要的工业地位和经济价值, 而且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目前的从量定额税额为2元至30元/吨, 建议在资源税从价计征的推广过程中, 可以将其纳入从价计征范围, 并适当提高其税率, 使资源产品的价格真实体现其价值。

(四) 打破“资源诅咒”, 加大补偿力度, 促进产业升级。

资源富集地区往往存在负外部性强、环境代价沉重、产业结构单一等情况, 要想破解这种“资源诅咒”, 就必须建立起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补偿机制, 并将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湖泊资源等除水资源、矿产资源之外的其他自然资源, 也纳入到资源税的税收体系管理办法, 对其征收资源税, 以减少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一个地区来说是优势, 要充分发挥出这种优势, 同时要积极地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摆脱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促进旅游业、生态农业的发展, 将促进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陈少克.资源税改革:现状、问题与思路[J].财会研究, 2012.13.

[2]耿飞.资源税改革方向和效应分析[J].财会研究, 2011.2.

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模式及效应 篇8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多项目协同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4,5,6],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Xu Z[7]等针对重型设备多项目管理特征,在案例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重型设备多项目协同管理的跨部门组织架构,为同类型企业实施多项目管理实现组织优化提供了借鉴。An J等[8]以协同管理为载体,构建了一种多目标协同优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型,对多目标决策下协同优化对项目组合选择和实施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说明。Greer C R等[9]在分析现有个体和客户协同创新文献的基础上,对战略导向下的多对象、多目标综合项目组合配置协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建议。Zaraket F A等[10]对IT类型多项目组件所需资源之间交互协同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IT多项目资源协同配置框架模型,通过实践仿真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证,为IT多项目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新视角。国内学者虽然对多项目协同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但也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11,12,13]。杨小平等[14]在定义协同进化内涵的基础上,在战略层次构建了项目群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项目群协同效应的预测模型。范斐等[15]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构建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三系统协同管理模型,设计了相应的计算方法,为企业项目组合配置协同提供了方法。乐新军等[16]基于役使原理,从时间、空间、信息、资源和目标5个维度探讨项目组合管理的序参量选择,构建了大型集群工程项目组合协同管理模式框架,为大型集群工程项目组合协同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指导。

通过以上文献不难看出,多项目协同管理特别是项目群和项目组合协同管理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项目群和项目组合协同管理框架模型和算法方面,无法指导具有高度种群特征的项目组合配置在战略导向下的协同进化过程,也没有描述由协同进化带来的协同进化效应对组织发展的促进作用,无法实现项目组合配置的持续优化。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项目组合配置为研究对象,将自组织进化思想引入项目组合配置领域,在介绍项目组合配置的协同进化方向、主体和过程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引发的耦合效应、绿洲效应、协同经济效应、协同创新以及庇荫效应,并以此出发点探讨基于协同进化效应的项目组合配置管理优化措施,为企业对以战略为进化方向的项目组合配置协同管理提供参考。

2 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

2.1 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方向

项目组合配置(project portfolio configuration,PPC)是项目组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企业战略导向下对组织项目所有组件和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不同组件间的有效耦合,实现企业战略实现的最优化。其实质就是对由多种类项目、多相关组织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形成的多项目社会生态系统的配置优化管理,这就要求作为该生态系统的基本元素———项目,必须选择适宜“群落”发展的创新组织、运作模式、实施流程和学习方式,沿着企业战略进行协同进化,保证“群落”始终与企业战略把持一致。显然,战略是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的灵魂,失去战略的方向性指导,项目组合配置将失去进化的选择原则和前进方向。因此,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必须强调战略在配置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所有拟配置组件必须以实现企业战略为根本性任务,在考虑项目组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以战略为进化方向进行协同演化。

2.2 项目组合配置主体协同进化

战略目标是通过不同项目组件的科学配置实现承载和落地的,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过程的实质就是企业战略的执行过程。为了实现项目组合配置的有效协同、促进战略目标的精确落地,识别项目组合配置主体协同进化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现有文献提出的项目组合配置内容和主体[17,18]的基础上进行借鉴,得到项目组合配置主体协同进化模式,主要包括项目组合配置流程协同进化、项目组合配置资源协同进化和项目组合配置组件功能协同进化3个方面。

2.2.1 项目组合配置流程协同进化

项目实施流程表明了工序实施的先后顺序,是项目执行的指导性手段,对实现项目工序执行有序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的多项目管理虽然也将各项目进行了工序分解,并对各工序先后顺序进行了次序排列,这种排序是站在项目优先级角度,基于本项目内部工序进行的单项目工序先后顺序排列,仅对本项目工序的有序执行进行指导,却无法从战略层次对所有项目工序在逻辑、组织和外部关系共同约束下的先后顺序进行综合布局。项目组合配置流程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对不同项目的不同工序进行优化排序,鉴于不同项目所承载的战略目标分解工序,并以战略为依据对不同项目分解出的多种工序先后关系进行排序,打破传统独立项目工序模式,从全局出发,促进项目组合配置工序流程向工序流程战略化协同进化。项目组合配置流程协同进化过程如图1所示。

2.2.2 项目组合配置资源协同进化

长期以来,项目资源优化配置一直都是企业多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如何对有限的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是众多企业管理者希望实现的管理目标。现有关于多项目资源调度的文献主要探讨资源稀缺性、项目优先权以及资源间相互关系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形成了优先级高的项目优先配置资源的管理模式[19,20],忽略了项目与项目、工序与工序间的协同耦合关系,不能发挥项目资源间的协同互补作用。项目组合配置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项目组件间具有高度的协同耦合关系,对资源配置跳出了传统单项目层面,以项目组合配置承载战略为视角,将所需资源投入战略实现最需要、最紧迫的项目工序中去,促进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资源本身具有流转性,不同资源基于战略不断流转,促进了相同资源在多个项目间的应用,带动与之匹配的其他资源的共同流动,形成多种类项目资源流,促使多种类项目资源在组合配置层向资源配置战略化协同进化,如图2所示。

2.2.3 项目组合配置功能协同进化

传统多项目集合大多以短期经济效益为目标,在实施项目集群管理过程中虽然对项目的功能进行了定位,但这些定位主要以获得经济效益为主导,更多考虑了项目的财务效应,忽略了项目的非财务效应,组件功能的互补协同性不足,不能充分发挥项目的“隐性”功能,项目集群为企业发展贡献度不高。然而,以战略为进化方向的项目组合配置是由多个项目组件相互耦合、相互协同形成的,在这个“项目群落”中,每一个项目个体都承担着相应的战略子目标[21],[22]177-181,[23]18-21,为了实现战略执行过程的落地化管理,必须要将承载组织战略的项目组件功能进行定位,以功能实现战略,促进项目组合配置组件功能的协同进化。

事实上,这种以功能为细胞选择的进化过程并不能保证所有项目组件都能盈利,甚至有项目组件在某些方面会延滞组织发展的步伐,这些项目组件被选择并加以配置的原因就在于其在某一方面具有出色的表现,能够满足企业战略长期发展需求。就像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了种群适应环境变异必须牺牲必要个体一样,项目组合配置中每一个组件都扮演着自己独特的功能角色,实现角色价值就成为组件的根本动力,不必要功能可以忽略甚至放弃。通过对不同组件的功能协同,实现项目组合配置“群落”向组件功能战略化目标的协同进化,如图3所示。

2.3 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流程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项目组合配置各主体是沿着战略方向进行协同进化,进化过程中各主体以组件为载体承载组织战略子目标,并通过各主体的相互耦合、协同作用实现战略目标的优化,显然通过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实现的组织战略比单个项目执行实现的战略价值要高,这是因为协同进化过程中各要素间的促进形成了众多进化效应,实现了组合配置“1+1>2”的管理效应。综上分析,可梳理出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流程,如图4所示。

项目组合配置是由多种类项目组件、多协同主体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作为社会“群落”,生态群落进化理论对该系统进化必然有着科学的指导作用,因此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流程的第一步就是借鉴生态群落进化理论,在协同联系的视角下分析项目组合配置系统特征,为该系统的协同进化奠定理论基础。由于该系统协同进化是以战略目标为方向、以项目组件承载战略子目标为基础的演进过程,战略目标的科学分解就决定了项目组件的功能定位,因此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已有文献的研究[22]177-181,[23]18-21,本文将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目标、客户满意目标、技术优势目标、战略优势目标、规避风险能力目标、企业成长优势目标和社会声誉目标七类。通过不同种类项目组合配置组件对战略子目标的有效承载,实现战略目标的“落地化”。显然这里所指的配置组件不仅仅指项目,而且还包括配置组件内部的工序或功能组件等。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过程是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协同进化必须以项目组合配置实施过程为序列,将项目组合配置各方主体包括各组件协同进化流程、资源以及组件功能等协同进化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系统内协同进化效应的度量提供分析对象。协同进化必然能产生一定的效应,通过将协同进化效应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能够发掘组合配置执行的实际状态,为战略目标调整提供数据支撑。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应该以量化的数字形式进行直观表达,才能与计划目标形成对比,为协同进化优化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持优化是实现组合配置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应该基于协同效应,在项目组合配置全生命周期内为系统“群落”创造良好的内外进化条件,在科学度量各协同效应的量化基础上设计合理保障措施和手段,为项目组合配置系统协同进化实现组织战略保驾护航。

3 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

项目组合配置“1+1>2”管理效果的原因是不同项目组件间协同形成了进化效应,将组合配置的隐形效应进行了充分发掘,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目前已有的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识别的相关文献还比较匮乏,但与项目组合配置类似的产业集群[24]、企业集群[25]等社会生态群落协同进化效应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能够为本文分析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提供借鉴。本文在相似社会群落协同进化形成协同创新效应的基础,提出项目组合配置耦合效应、集聚绿洲效应和庇荫效应(如图4),完善了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的内容。充分发挥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的第一步就是识别各协同效应的基本内涵,为此对各协同进化效应的基本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如图5所示。

3.1 耦合效应

耦合效应(coupling effect)是指生态系统内两个以上个体通过某种媒介造成相互关联和影响作用,形成相互吸引和互补的更高效率系统的管理现象。项目组合配置社会生态系统协同进化形成的耦合效应主要表现在配置组件和配置阶段耦合两个方面。

(1)组件耦合效应有助于加强各组件协同,提升环境适应性。项目组合配置系统是通过不同配置组件承载战略子目标的途径实现了企业战略的“落地”化,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各配置组件的自身优势,而且能够使项目组合配置系统对外部环境保持高度适应性,当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时,系统内部组件能够迅速调整功能定位,并利用耦合作用带动紧邻项目调整,众多配置组件在长期耦合和协同过程中逐渐集成,有利于形成持续动态的环境适应性。

(2)阶段耦合效应能够加强阶段过渡延续性。项目组合配置的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收尾等阶段划分不再以工期节点为临界,而是以特定的项目组件终止或进入为依据,这种划分模式强调阶段间的延续性,阶段过渡必须以耦合的项目组件为传递媒介,实现组合配置阶段的高效转换,保证战略在项目组合配置各阶段间的科学传承。

3.2 集聚绿洲效应

集聚绿洲效应是指由多项目组件个体形成的项目组合配置生态系统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产生协同经济效应,从而吸引更多外部经济活动向本空间区域靠拢的向心力。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带来“1+1>2”协同经济效果从而形成集聚绿洲效应,主要包括项目组合配置“群落”内协同效率提升和外部生态改善两方面。

(1)在“群落”内协同方面,集聚绿洲效应能够促进各组件交流学习,提升协同利用率。项目组合配置社会生态系统内各进化个体由于高度耦合性和区域接近性的存在,易于形成相互依存互补、共同进化的协同关系。各项目组件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效率较高,组件间互不耦合强度大,能够有效提升组合配置对共生资源的协同利用率,加速各配置组件执行效率,实现提高项目组合配置“群落”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2)在“群落”外生态方面,集聚绿洲效应能够提升系统吸聚和累积效应,改善项目组合配置外部生态环境。耦合互补项目组件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分布,不仅加快了“群落”内配置实力的提升,而且形成的绿洲效应可以招揽项目组合配置“群落”外配置组件的进驻,同时能够吸引为各项目组件提供助力的供应商、承包商等服务主体在“群落”外围入驻,进一步增强项目组合配置生态系统的综合实力,提升该系统的吸聚效应和累积效应,改善项目组合配置外部生态环境,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外部助力。

3.3 协同创新效应

项目组合配置系统具有协同创新所需的管理流程、组织结构、技术创新与应用内在环境以及协同创新氛围,有利于协同创新成果的诞生与扩散。项目组合配置协同创新效应主要表现在内部协同创新环境构建和外部协同创新支撑两方面。

(1)内部协同创新环境构建方面,有利于创造稳定的协同创新氛围,形成良好的成果应用和推广环境。项目组合配置系统中,众多相互耦合项目组件的集聚造成技术和资源生态位的重叠,虽然协同进化能够缓解这一现象的程度,但不同组件间的技术和资源竞争无法避免,竞争的强大压力必然要求项目组合配置系统不断开发新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空间位置的邻近虽然为项目组件带来了隐形的竞争压力,但有利于形成了不同项目组件既相互学习又相互竞争的互悖状态,能够促进不同项目组件间隐性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既可以创造稳定的协同创新氛围,也可以形成良好的成果应用和推广环境。

(2)外部协同创新支撑方面,协同创新效应主要体现在为外部协同创新单位的引入创造了条件。随着项目组合配置生态系统的不断壮大,系统内部问题会越来越多,然而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由系统自身消化,这就需要引入外部研究单位、技术开发部门以及培训教育机构等外部协作单位,不同属性外部协作单位的引入实现了系统内外知识的融合,也为项目组合配置系统及其所在企业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和技术基础。

3.4 荫庇效应

荫庇效应来源于植物生态学,强调父代种群为子代群落发展所作出的进化铺垫,而管理学中更多强调的是已经完成的工作或职能所造成优秀经验为后续工作开展所作出的积极促进作用[24]。在项目组合配置生态系统内,项目组合配置的成功实施能够树立较好的标杆作用,并积累优秀的组件配置经验,这些经验是组合配置众多配置组件协同管理过程的提炼和精华,在为后续项目组合配置实施提供宝贵的经验指导的同时,也可以在企业内搭建一个良好的形象平台。成功的项目组合配置系统有利于形成“群落荫庇效应”,能够对企业其他项目组合配置组件形成积极影响,正面促进其他类似项目组合配置的有效实施,保证企业内其他项目组合配置从中受益。

4 基于协同进化效应的项目组合配置优化

协同进化效应的获得为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优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如何科学利用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保证项目组合配置协同管理的持续优化,需要分析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的管理过程,制定相应的优化和保障措施。基于协同进化效应的项目组合配置优化过程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基于协同进化效应的项目组合配置管理是一个循环上升的优化过程,主要包括6个过程:构建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度量工具方法选择、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度量、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纠偏、制定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管理优化措施、落实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措施保障体系。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

(1)基于协同效应的项目组合配置优化的第一步就是根据协同理论和组织战略要求对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过程进行全面分析,识别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的关键因子和影响因素,构建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为项目组合配置协同效应量化奠定评价基础。

(2)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度量工具方法的选择确定是实现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度量的前提,方法工具选择时应该综合考虑定性分析工具和定量分析手段的优缺点,全面分析各配置效应的重要性和对战略目标实现的贡献度,以科学、客观为根本标准构建“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度量方法工具集”,并根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特征优化适应性最高的方法工具。

(3)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的度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并以数据的形式直观反映协同进化的状态是最佳表现方法,然而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的内涵非常复杂,要实现该进化效果的定量分析比较困难,必须借助决策者的管理经验进行定性反映,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保证度量结果的科学性。

(4)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纠偏是实现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的关键步骤,通过分析处理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度量数据,将企业所需的管理数据进行总结提炼,获得组合配置所承载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通过对比战略执行计划,检查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果,找出协同进化过程各阶段各组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为企业制定纠偏和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5)改进措施的制定是实现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持续改进的动力。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管理优化措施的制定必须在上一步骤发掘的各阶段各组件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确保制定的优化措施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从而修正阻碍项目组合配置协同承载组织战略的不足和短板,在保障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的同时促进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的可持续提升。

(6)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措施制定后,必须要有科学的保障体系为措施执行保驾护航,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优化的保障体系需要与进化组织、流程以及各进化效应匹配,实现组合配置全过程、全要素的全面覆盖,为企业战略通过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科学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5 结束语

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及其效应研究是对传统多项目管理发展的扩展,也是未来企业实施战略项目化管理的趋势。为满足组织战略和协同管理的综合目标,界定项目组合配置社会生态系统协同进化方向、主体协同进化趋势、协同进化流程以及协同进化效应内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助于项目组合配置在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等不确定因素的前提下沿共同目标协同演进,保证组织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本文在分析项目组合配置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思想并对进化方向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为了实现项目组合配置的有效协同、促进战略目标的精确落地,分析了包括项目组合配置流程、资源以及组件功能等配置主体的协同进化模式,通过对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流程的详细说明,引出了项目组合配置协同进化效应概念和内涵,为指导基于协同进化效应的项目组合配置优化奠定了基础。

气候变化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分析 篇9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效应分析

人类一直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 燃烧这些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得温室效应不断增强, 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还有约1/5的温室气体是由于破坏森林、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排放的。另外, 一些特别的工业过程、农业畜牧业也会有少许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会给各个地区带来一些严重的自然灾害, 同时也会影响水文水资源。

1 气候变化与水文水资源的作用关系

以消耗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会加剧气候的变化, 随之影响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也随着气候的变化与水文水资源的改变而发生破坏。近些年, 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多, 这就是气候变化下水资源破坏的一个恶劣结果。

现在的主要气候变化是全球变暖, 气温的上升导致冰山的融化, 引起海平面的上升, 从而破坏生态环境。冰山海洋的不断消融, 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 升温又会造成水的扩张, 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恶化, 如此就会影响降水的正常和稳定。不稳定的降水容易导致地区的洪涝和其他地区的干旱, 甚至同一地区内洪涝与干旱相交替。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不断加剧全球变暖, 严重影响气候变化, 降水更加不稳定, 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效果不容小觑。

此外, 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突增, 都需要越来越多的水资源。用水量的增加, 是对水资源的新考验。而环境的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染都在或多或少影响水资源的质量。水文水资源污染的加重,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水资源都将面临一个严峻的状况。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生态环境的恶化, 人类生存和发展都将陷入一个瓶颈区。

2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目前已有的研究和客观情况都在提醒我们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主要包括对冰川积雪的影响, 对河流的影响, 对降水量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用水的影响。

冰川积雪会随着气候变化而逐渐消融。据统计, 过去50年内, 每隔10年全球气温上升0.13℃, 上升速度远超100年前。全球温度的上升, 不断使南极和北极的冰川积雪消融, 导致海平面的不断上升。此外, 海水随着气温的升高也在不断扩张, 蒸发量不断增加,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气候变化的长期作用下, 冰川积雪的不断消融, 海平面的不断上升, 部分地区的洪涝灾害会不断加剧, 甚至将会淹没部分低洼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同时, 地球的另一端可能在发生干旱, 甚至扩大之前的干旱区域, 加剧干旱程度。

气候变化会影响河流径流量。河流径流量受到地理环境和季节的制约和影响, 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我国地域辽阔, 横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多个自然带, 因而当气候发生变化时, 就会造成不同地区的河流径流量相应发生变化。如夏季,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 尤其是在7、8、9三个月内降水量明显增多。受到东南季风影响的区域河流径流量就会明显增多, 进入汛期。而当冬季, 或者西北地区难以受到东南季风影响的区域, 降水量都会明显减少, 河流径流量也会随之减少, 甚至发生干涸。水文水资源的分布依赖于气候变化, 在注重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的同时, 也应当做好防汛抗旱的准备工作。此外, 由于幅员辽阔, 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 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不同变化。河流径流量由于受到气候湿润程度的影响, 其系数也会发生变化。湿润地区及明显分为干湿两季的区域其径流系数越大, 而降水较少的区域, 其干旱指数相对较高, 径流系数则相对较低。

气候变化会影响降水量。气候的逐渐变暖, 会影响海水的增发量, 从而影响水循环, 导致降雨量的变化。长期作用之下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于江流湖泊的水质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水文循环系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将会造成水循环的不稳定, 从而影响降水量。

气候变化将加剧缺水问题。水作为人类生存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缺水将会严重限制人类的生产经营和正常生活。对于人类而言, 水资源的质量是影响缺水的一大重要因素。全球变暖对水资源的分布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干旱或者半干旱区域的降水量虽然有一定的增加, 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对于大部分地区而言, 气候变化造成的干旱和洪涝将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温度的上升会削弱水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影响河流水质。现有经济发展方式和人口增长情况, 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加大, 对水的污染却日益加重, 使得缺水现象日渐严重。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不加以保护水资源, 不控制水污染, 人类将会面对更为严峻的缺水问题。

3 应对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措施

生态环境的稳定需要人类的自觉保护。不能再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排放过多的温室气体, 加剧温室效应, 造成气候变化, 从而影响人类自身的生产发展。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 寻求新型可再生的绿色资源代替石油燃料, 生产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排放的工业气体也要进行必要的净化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 从源头上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进行植树造林, 提高土壤的含水量, 利用植物锁定更多的水, 减少海水的增发量。同时利用植物的净化吸附作用, 减少污染物, 降解土壤和空气中的污染物, 这也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质量。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 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提高氧气含量, 这不仅将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也将提高地球生物的生活生存质量。同时, 通过植树造林减少雨水对泥沙的冲击, 减少河流的泥沙含量, 提高水资源的质量。

对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要进行必要的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对于偷排未处理的污染水, 要加大打击力度和惩罚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污染, 缓解缺水的现状。抵制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经济进步, 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充分合理、科学的利用水资源,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避免浪费和污染。

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做好防汛抗旱的准备工作。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环境下, 提高干旱缺水地区的供水, 保障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对于洪涝灾害频发的区域应当采取相应对策, 及时进行疏通, 加固堤坝, 减少洪涝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对于河流中过多的泥沙沉淀进行及时的清理。

4 结论

气候变化对于水文水资源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于冰川积雪、降水量、河流径流量和水子良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全球变暖造成的冰雪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 降水分布状况改变, 洪涝干旱加剧, 同时增加了海水的增发量, 降低水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长期以往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而我们应当正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于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从而做好相应的措施, 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水文水资源变化。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

参考文献

[1]王少杰.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分析[J].河南科技, 2015, (16) :148-149.

[2]胡海洪.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 2013, (3) :37-38.

资源配置效应 篇10

绿色公共投资, 亦被称为自然资源环境公共投资, 是与绿色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投资中有关于绿色项目建设的政府 (包括中央与地方) 投资。在公共投资及其效率方面, Aschauer (1985) 提出的生产函数法把公共投资作为一种投入, 加入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再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 从而分析公共投资存量是否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绿色投资研究上, 国外学者Douglas Trevor Kuzmiak (1995) 在其文章中提到现在发展的环境问题, 探讨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研究美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主要是其影响力和方向探讨。对于绿色公共投资, 国外系统研究较少。

对于公共投资及其效应、绿色投资及其效应的研究, 我国学者也做了不少的努力。马拴友 (2000) 把公共投资作为一种投入, 加入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再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 从而分析公共投资存量是否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于长革 (2006)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 并以中国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 实证检验得出结果:公共投资与产出正相关;并且, 根据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 估计出我国当前政府公共投资的最优规模。殷强 (2007) 实证分析了我国公共投资的宏观产出效率、配置效率、微观X效率, 并用制度变迁、制度分析来诠释我国公共投资宏微观效率的损失。孟耀、张启阳 (2005) 在解析了绿色投资含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绿色投资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提出了绿色投资的方向和发展思路, 以及构建绿色投资制度, 发展绿色投资, 实现循环经济的建议。邢秀凤、刘颖宇 (2006) 选取1988-2002年的山东省环境与经济数据, 建立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和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 对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蔡珞珈、黄蔚 (2006) 选取1985-2004年湖北省的环境与经济数据, 建立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 对湖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证明了湖北省的环境曲线不符合典型的EKC特征, 而呈显著的三次曲线特点。肖蓉蓉 (2007) 利用湖南省1988-2004年的数据, 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 证明了受众多因素影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只是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中的一种。对于绿色公共投资的研究, 国内的研究很少, 较为完备的是郭涛、朱永杰的相关研究。郭涛、朱永杰 (2010) 研究了我国绿色公共投资宏观效率, 实证分析了我国绿色公共投资的产出效率、规模效率和结构效率, 并对宏观效率缺失情况和增减变化做出初步评价。

目前, 国内外对于公共投资及其效应的研究比较多, 都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了公共投资的宏观效率、规模效率、结构效率等。但是, 对于绿色公共投资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还很少。我国学者还没有集中突出对绿色公共投资领域研究, 没有聚焦绿色公共投资的核心问题———绿色公共投资的效率, 还缺乏对该理论框架的系统和专门的论述。

本文将基于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 (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西藏自治区的特殊情况, 故不作考虑) 的地方绿色公共投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政府绿色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 特别是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政府绿色公共投资的宏观产出效应;其次, 本文将运用统计分析软件, 将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的相对量和绝对量与其他27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绿色公共投资的相对量和绝对量进行对比分析。

二、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效应实证分析

近年来, 江西省通过优化支出结构, 努力压缩一般性支出, 重点支持以民生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 从2005年起, 省财政每年安排约10亿元支持林权制度改革, 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2012年江西将再安排90亿元, 实施50项公共政策, 涉及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农业农村等7个方面。

江西省不断加大绿色公共投资, 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将从以下方面讨论。

(一) 绿色公共投资产出效应计量分析

1.绿色公共投资产出效应分析的理论方法

根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 主要是国内研究文献来看, 绿色公共投资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产出效率, 以绿色公共投资和国民经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来测算。而且, 产出效率的衡量主要有以下有三种不同思路:

(1) 可以用生产函数法, 把绿色公共投资作为一种投入, 按时间序列拟合回归分析法直接测算;

(2) 把人均GDP的增长率分解为资本一产出比率的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之和;

(3) 用绿色公共投资生产率来测度, 经济增长率可近似分解为绿色公共投资生产率增长率与绿色公共投资增长率之和。

2.本文采用的绿色公共投资的理论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的生产函数法对绿色公共投资的宏观产出效应进行度量分析。利用2004-2010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 从而分析绿色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多大贡献。

本研究主体采用的也是此类方法, 部分根据本研究所采用数据的具体情况进行变更, 但不影响其主体结构。本文的生产函数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 GDPRit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Ai常数项, 代表广义技术水平;GGIit代表绿色公共投资额, ln表示对其取对数;Lit为就业人数, ln表示对其取对数;TIMEt为定义的时间变量, TIMEt=1, 2, 3, 4, 5, 6, 7;EASTt、MIDDLEi、WESTi为定义地区变量 (根据中经网上地区分布来区分东、中、西部) ;α、β、γ、δ、θ分别代表, GGImit、Lit、TIMEt、WESTi、MIDDLEi的边际产出系数;μit为误差项。

3.样本数据

(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GDPR) 数据。采用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28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现价) 以及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28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2004年=100) 计算各省、市、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2) 就业人数 (L) 的数据。采用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28个省、市、自治区的年末从业人员数。

(3) 绿色公共投资 (GGI) 的数据。根据前人的研究, 本文采样时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治理公共投资和森林营林国家投资这两大项。绿色共投资额=环境污染治理公共投资额+工业污染源治理公共投资额+森林营林公共投资额, 绿色公共投资额利用CPI指数 (2004年=100) 进行指数化处理。

其中,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又分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三项。

(1)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 包括燃气、集中供热、排水、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利用2004—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的28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 其计算公式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投资额=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中的国债资金+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中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2) 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 包括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其他;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28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 其计算公式为工业污染源治理公共投资额=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额中的自筹资金。

(3) 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额, 包括新建、扩建、技改中的“三同时”环保投资额。根据本文查找数据过程来看, 本文认为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额是已经被纳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中, 故不作重复计算。

森林营林投资额源自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各省、市、自治区的公共投资数据。其计算公式为森林营林公共投资=森林营林投资额中的国家预算内资金=森林营林投资额中的国债资金+森林营林投资额中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4.计量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 拟合优度R方和调整后的R方分别高达0.972450和0.971725, 残差平方和为较小数值15.0918, 可见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高;F统计量为1341.312远大于临界值F0.05=2.21, 线性关系非常明显。在T检验中, LNGGI、LNL的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T0.05的值, 而且, LNGGI、LNL、T、C的P值都很小, 在接受的范围之内。

具体回归模型如下 (括号内为T统计量) :

总体来看, 回归效果比较好。其中, 绿色公共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462, 对GDP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但其产出弹性小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1.48。可以看出, 绿色公共投资的产出效率低于劳动力, 绿色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小于劳动力投入。

(二) 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效应对比分析

至此, 本研究已经证实:绿色公共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成正相关关系, 并且, 基于本研究数据, 其产出弹性为0.462。但是, 对于中国每个省份的具体情况, 我们还不是很了解, 下面, 根据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 (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西藏自治区的特殊情况, 故不作考虑) 的具体情况, 江西省与其他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比较。

近年来, 江西省的绿色公共投资的相对量与绝对量变化的情况如下:

以上三个图显示, 江西省从2004—2010年期间, 绿色公共投资额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的变化趋于一致, 都是总体呈现上涨趋势, 绝对量有所增加:绿色公共投资额在39.5-42.5亿元之间波动, 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则在92-100元之间波动, 2004-2008年呈明显上涨趋势, 但是2009年有大的下降, 2010年有所增加。但是, 从图1可以看到, 三大比重没有显现上升趋势, 反而有弱微的下降趋势, 相对量下降。根据人均GDP、人均GI、人均GGI、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聚类分析将28个省、市、自治区分为3类, 江西省处于第2类, 与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云南、陕西、青海省归于一类。

三、结论与相关建议

(一) 实证分析结论

1. 从回归结果可以得出, 我国绿色公共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具有显著影响, 其产出弹性可观。

2. 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绝对量呈上升趋势, 而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决算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相对量没有增加, 反而有轻微下降。

3. 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相对于其他省份而言处于低位。2010年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在研究的28个省、市、自治区中分别以41.035亿元和95.790元排名13、18位, 处于中、后阶段。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与第一名江苏省144.255亿元相差100亿元, 是其28.44%, 不到三分之一;江西省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与第一名北京市433.152元相差337.360元, 是其22.11%。

4. 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占地方财政决算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其他省份也低。从表2 (按绿色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降序排列) 可以看出江西省排在第9位, 而在绿色公共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 江西省却只高于少数几个省份, 位于倒数。

(二) 可行建议

加快生态江西建设、实现绿色崛起, 鉴于绿色公共投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江西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政府就应转变公共投资结构, 增加绿色公共投资支出。江西省从绿色公共投资方面应该尽量做到:

1.不断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和政府绿色投资监管评价体系, 加强技术创新, 引进先进生产模式, 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量, 创建以生态文明为特征的现代工业文明。

2.扩大造林面积, 增加植树造林投资额, 不仅是绝对量上, 还要在相对量上有所增加。森林植被是经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护经济、社会、自然的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 因此, 切实保护森林植被、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是根治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森林营林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权力, 政府加大森林营林支出, 为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奠定绿色基础。

3.引进能源科学发展技术, 不断发展清洁能源,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增加财政支出用于激励企业减少排放、降低污染。

4.加大污染治理的强度, 增加污染治理经费, 特别是要大幅增加农村环境整治投资。以往的政府的绿色投资多倾向城市, 农村的环保问题严重, 资金少, 环境整治工作难以开展, 农村垃圾随处堆放, 造成环境严重破坏,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投资有利于农村的绿色发展。

摘要:文章基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绿色公共投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政府绿色公共投资的宏观产出效应, 证明了政府绿色公共投资的经济正效应;其次, 文章将运用统计分析软件, 将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的相对量和绝对量与其他27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绿色公共投资的相对量和绝对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的相对量和绝对量在28个省份中处于中低位置, 需要加大投入。进一步探讨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 为生态江西建设提供可行建议意义重大。

关键词:绿色公共投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Aschauer P.and J Greenwood.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fiscal policy[M].Carregie 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 1985, vol.23, pp.91-138.

[2]Douglas Trevor Kuzmiak.America s economic future and the environment:shap-ing tomorrow through an awareness of yesterday[N].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Vol.10Iss:8, pp.3-14.

[3]Towards green growth[R].OEC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Reviews:Germany2012.

[4]马栓友.中国公共资本与私人部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 2000, (6) .

[5]于长革.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 2006, (2) .

[6]殷强.我国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家, 2007, (5) .

[7]孟耀, 张启阳.循环经济发展中绿色投资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05, (11) .

[8]邢秀凤, 刘颖宇.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计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1) .

[9]蔡珞珈, 黄蔚.湖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当代财经, 2006, (8) .

[10]肖蓉蓉.湖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D].湖南大学, 2007.

上一篇:价值方法论下一篇:高中生英语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