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监控系统的实施

2024-05-05

集中监控系统的实施(精选十篇)

集中监控系统的实施 篇1

随着商业银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如何保障IT系统的有效运转, 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功能的正常展开。IT系统已成为核心银行业务开展的基础和关键[1]。

在商业银行中银行IT系统的实际运行维护工作中, 需要关注的以下四个方面:

1. 在事件和问题发生前, 通过对近期交易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捕获到事件和问题可能产生的预警信息, 防患于未然。

2.保障事件发生时能够准确地给维护人员发出警告信息, 尽可能缩短从事件发生到被发现的时间。

3.减少事件处理的响应时间, 以保证交易的尽快恢复。

4.在事件发生后, 需要对事件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跟踪, 并进行必要的改进以避免事件和问题的再次发生。

这首先要求银行IT服务有一个优秀的监控系统, 为IT系统长期平稳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1、集中监控系统的实施

1.1 监控系统的需求

为提高商业银行IT系统的高可用性, 商业银行的集中监控系统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对设备、网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控。

2.对各类应用系统和IT对象的状态和变化进行实时监控。

3.通过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合理的过滤、压缩、分析和关联, 及时准确地生成故障报警、事件报告和性能提示信息, 并能够灵活地提供视图报表对之进行展现。

4.对采集到的事件和性能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预警, 形成管理服务的报告和报表。

5.能够对生产系统的各种资源进行管理。

6.对监控平台自身各部分的运转状态进行管理。

7.通过角色、权限和功能的设定和划分, 实现不同用户的安全访问管理。

8.集中监控系统的使用不能降低生产系统自身的安全性, 不能大幅影响生产系统自身的性能。

9.为运行维护管理平台、服务台等其他管理工具提供接口。

1.2 监控事件的处理

监控事件[2]即被监控系统在启动、运行、结束过程中产生的故障信息、告警信息、重要提示信息。监控事件的处理包括事件翻译、分类、定级、升级和压缩, 等等。

监控事件反映被监控应用的异常情况, 在交易发生异常、或资源使用情况超过一定阀值, 并且超过一定的发生次数时进行上送。

1.2.1 监控事件的翻译、分类和定级

被监控系统上报的事件代码可以根据其代码字典表进行事件名称的翻译, 对事件进行分类和定级。被监控应用需根据"交易代码+错误代码+发生次数" (交易监控) 或"资源代码+阀值+发生次数" (资源监控) 确定事件的级别, 上送至监控系统。

事件级别可以分为5级, 从事件严重程度由低到高分别为:重要提示、警告、严重警告、故障和严重故障。

1.2.2 事件压缩和升级

当被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时, 可能产生大量事件报警信息, 从而产生"事件风暴"。所以对被监控应用报送的事件信息, 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压缩, 并对已压缩的报警信息进行级别上调, 例如:某类事件若在同一天内发生10次则定义为重要提示、20次为警告……50次为严重故障 (最高级别) 。

2、集中监控系统的应用监控建设

在商业银行的集中监控建设中, 分为两类, 一类为IT基础平台监控, 另一类为应用监控。

其中, 对IT基础平台的监控更是最基本的要求, 包括网络层、系统层、数据库层, 等等;而应用监控对各个应用"量身定造", 实际上更能反应出商业银行各类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然而, 针对银行各个系统的应用监控由于被监控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使得应用监控的难点增大。

针对应用监控的监控内容, 提出以下监控要点:

1.应用进程监控:

应用进程是业务是否正常运行的最重要标志, 可以及时地反映业务服务情况。

2. 通信状态监控:

即对不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状态监控。

3. 消息队列监控:

监控消息队列及时发现队列运行情况。

4. 交易成功率监控:

交易成功率是业务服务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其中, 合理地设定成功交易率阀值是其中的关键。

5. 交易响应时间监控:

交易响应缓慢意味着提供业务服务效率存在问题。通过设定交易响应时间阀值, 对处理缓慢的交易需要及时报警。

6. 交易并发量监控:

交易并发量骤然变大可能造成此类交易处理缓慢甚至造成整个应用系统性能问题, 另一方面交易并发量突然变大或者突然变小也可能是由于应用系统异常造成。

7. 业务开关或者标志状态监控:

服务时间内, 若业务开关或者标志状态为关闭, 立即予以报警;

8. 错误日志文件监控:

日志是对运行过程所有重要信息和异常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对日志文件进行监控可以及时获取应用错误信息。

3、应用监控实例:进程监控

商业银行IT系统应用进程是该应用是否运行、运行是否正常最重要标志, 应用进程的异常意味银行业务已经发生异常, 通过对进程监控可有效性监控, 可以直接及时地反映业务服务情况。

应用进程的监控需要:1) 确保守护进程状态正常 (守护进程:当某一进程异常下宕时, 守护进程可以自动将它调起) ;2) 监控所有进程的进程号是否发生变化。

对于进程状态的监控可以由两种方式[3]:

1.被动心跳检测:即监控系统被动接收、翻译、展现报文, 由被监控系统的监控程序主动上送监控报文给监控系统,

2.主动心跳检测:即由监控系统主动发起进程检查的探测包对被监控系统进行检测。

3.1被动心跳检测的优缺点:

被动心跳检测模式只需接收、翻译相应报文并对不同报文做出相应的回应即可。由于大型商业银行存在大量下游应用, 若实施主动发出探测包, 将极大增加应用监控的系统压力。

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就是若银行IT系统本身的监控程序出现异常时, 则无法正常发出报警信息。

3.2被动心跳检测的优化

针对被动心跳检测的缺陷, 本文提出以下优化方案:即无论当前进程状态是否正常, 都将收集到的监控结果进行上送。监控系统对下游应用上送报文的频率进行配置, 一旦发现到达监控时间段未收到报文的情况也发出报警信息, 如"两个监控间隔内未收到进程可用性报文, 请检查!"

被监控系统的监控程序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监控系统接收报文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以上经过优化的被动监控模式虽然需要同时接收正常的可用性报文, 处理信息量将略有增大, 但与主动心跳检测相比, 监控系统所需要付出的性能代价依然比较小, 而且避免了被动心跳检测可能带来的隐患。

4、结束语

商业银行IT集中监控系统的建设, 就是要实现对IT系统"主动监控、集中管理、统一运维"的目标, 保障商业银行IT各类系统的高可用性, 以使运行维护人员加强系统监控和管理, 提高运维效率。主动发现并定位IT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和隐患, 降低运行维护潜在的风险, 为应用系统的良好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摘要: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IT集中监控系统的需求和监控事件的处理方式, 针对应用监控的建设提出了监控要点, 并针对两种进程监控模式进行比较、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商业银行,监控,心跳检测

参考文献

[1]徐崇岭, 张军明, 马文杰.IT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金融电脑, 2008 (4) :28-33

[2]郑立志.银行大型机系统中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D]:[硕士].吉林:吉林大学, 2009

集中监控系统的实施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规范办学行为的文件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顿作风,强化管理,提高效率”为主题,着力解决敬业精神不强、宗旨意识淡薄、工作作风飘浮、精神状态不振、形象素质不佳、组织纪律不严、推动落实不力、质量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全面加强思想作风、教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建设,促使教风、校风、行风得到进一步优化,干部职工责任心、事业心明显增强,队伍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为推动全镇小学、幼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

二、目标任务

这次行风整顿活动,要做到十个坚持,十个反对,着力解决 十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快节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坚决反对工作疲沓、节奏缓慢、四平八稳,切实解决一些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主动性差,“推”、“拖”、“磨”,工作没突破、无起色;师生之间、干群之间存在的问题处理不及时,致使矛盾激化,造成工作被动;对教育教学及一些重点工作抓而不紧,重安排,轻要求,重计划,轻落实,重形式,轻实质,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工作不推不动,不督不办,效率不高,师生、群众意见大的问题。

2、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混天度日、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切实解决一些干部职工比资历、摆资格,没有进取意识,忽视教学,偏离中心,对教育教学工作不研究,不思考,教学实绩不突出,对学生缺乏感情,对事业缺乏责任,对工作缺乏热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岗不尽其责,精神萎靡不振,图形式、走过场等问题。

3、坚持令行禁止、团结共事,树正气,重才气,求大气,确保政令畅通,坚决反对纪律松懈、自由散漫、各行其事,切实解决少数单位子不团结,涣散无力,搞一言堂,班子成员之间勾心斗角,搞内耗;对教职工管理教育不严格,放任自流;对上级文件、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不到位,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个别单位负责人政治意识不强,外出不履行请假手续,找借口不参加上级安排的有关活动;个别教职工对学校中心工作配合不积极、不主动,甚至推三阻四;少数教职工遇事妄加猜测,不做正面宣传,乱发议论等问题。

4、坚持开拓创新主争创一流,高起点定位,快速度发展,保持健康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以有为争有位,坚决反对安于现状、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切实解决少数干部小成即满,沾沾自喜,俯不下身学习以求提高,静不下心思考以谋发展,自我要求不严、服从意识不强等问题。

5、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工作华而不实、作风漂浮,切实解决一些干部心浮气躁,虚于应付,对实际情况不了解,定位不准确;工作无创新,闭门造车,照搬照抄,对重点、难点工作抓不到手上,把任务压给老师或学生,把矛盾交给上面,当“甩手掌柜”;一些教职工不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6、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坚决反对理论脱离实际,搞本本主义,切实解决一些干部职工懒于学习、懒于动脑、懒于动手、懒于干事,业务素质不高,工作长期滞后;个别校长对学校工作胸中无计划,对职责范围内的事疏于研究,对学校、师生困难解决不主动、不及时,在工作上拈轻怕重,怕吃苦、怕出力、怕承担责任,遇到问题绕着走,特别是在事关学校改革与发展、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安全稳定、师生生活等重大问题上束手无策,等待观望,常规管理不到位,校园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7、坚持把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勇气、昂扬向上的锐气和奋发有为的朝气,坚决反对为政不勤、庸碌无为,切实解决部分校长能力素质不强、工作平庸,抓工作没有思路,没有章法;一些学校工作标准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教育教学质量与其他学校比差距比较大;工作无起色,学校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有的学校只注重硬件建设,不注重软件建设和队伍建设,发展环境不和谐,青年教师和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有的教职工特别是学校领导不比工作比年限,不比贡献比资历;有的不愿说真话,随波逐流,“老好人”思想严重,不敢抵制歪风邪气等问题。

8、坚持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崇尚实干,大力营造风正气顺的工作氛围,坚决反对坐而论道、不思进取,着力解决部分教职工不琢磨事,只琢磨人,热衷于和其他人比职称、比待遇;爱发牢骚,怨天尤人,萎靡不振,不思工作,不反思自己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总抱怨别人的工作能力差,自己不被领导看重,不学习,不钻研,思考问题简单,解决问题武断,出了问题埋怨别人,千方百计推卸责任等问题。

9、坚持严以自律、率先垂范,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为人师表,坚决反对自由散漫、行为失范,切实解决个别干部、少数学校服务意识树立不够牢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一些教职工集体观念不强,仪表言行不文明,形象不佳;少数同志上课开会迟到早退、随意出入、接打电话,甚至传播不良信息和落后言论等问题。

10、坚持规范办学,依法治校,警钟长鸣,维护形象,坚决反对各自为阵,随心所欲。切实解决部分学校管理不规范,要求不严格,对作风建设,特别是班子成员、教职工管理不到位,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导致学校发展无后劲;极个别教职工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个别教职工置各项规章制度于不顾,乱订教辅读物,乱办班补课,为个人谋取私利等问题。

三、组织领导

成立堂邑联校教育系统行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宋昌伟

副组长:杨发红 路立军 袁延涛 闫玉泽 刘学奎

成 员: 骆伏玲 刘景辉 袁永刚 黄玉珍 付军 王振中 孙之杰 许光岩 于法思 李桂芹

领导小组在联校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联络员:刘学奎,联系电话:06358652399),各小学、幼儿园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行风整顿活动工作。

四、参加范围

本次教育系统行风整顿的范围是全镇小学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

五、方法步骤

这次全镇教育系统行风整顿工作,从2011年4月20日开始,到6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20日--4月30日)

1、动员部署。联校于4月20日召开全镇教育系统行风整顿动员大会,对集中整顿工作安排部署。各小学、幼儿园要在4月下旬召开动员大会,利用板报、厨窗、校园广播、校园网等进行广泛宣传,使大家深刻认识行风集中整顿的意义和目的,明确加强行风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与此同时,各单位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2、学习讨论。各小学、幼儿园要全面传达贯彻开展行风整顿活动的有关精神,组织本单位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集中开展行风整顿活动的意义,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党纪政纪条例、公民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组织教师写好心得体会。学习形式采取集中辅导、集中学习讨论为主,分散自学为辅。集中学习时,校长要亲自讲课辅导,组织学习。分散自学时,要安排好学习时间和内容,确保学习质量。集中学习讨论要每周一次,安排好时间、地点、学习讨论内容、辅导教师,并做好文字与图片记录,每周五下午3点前报联校(dcftangyilianxiao@126.com),分散学习也要安排好学习内容,教师要写好笔记(笔记与前阶段安排校本培训笔记可以一本)。学习内容见联校校本培训方案(4月)。

(二)集中整改阶段。(5月1日--5月31日)

1、制定整改方案。各小学幼儿园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逐项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形成整改方案。

2、查找问题。各单位领导班子、广大教师要对照集中开展行风整顿活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一是班子集体自查。各学校班子要集中3天至5天时间对照这次教育系统集中开展行风整顿活动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深入查找个人在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和问题,针对自查出来的问题研究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二是教师个人自查。教师个人要针对事业心责任感不强、自我约束不严等问题进行自查。各学校和个人要写出深刻的剖析材料。

3、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谈心活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生活会上,人人要写出书面发言提纲、既剖析自我,又要对本单位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各单位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要邀请联校领导参加。民主生活会情况和整改措施要在本单位范围内公示。

4、民主测评。在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的基础上,联校行风整顿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人员对各单位进行民主测评,测评内容为:落实责任、廉洁从教、规范收费、师德师风、学校安全、办学水平等六个方面。

(三)巩固提高阶段(6月1日--6月30日)

1、建立长效机制。要把加强干部、教师的作风建设作为本校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坚持常抓不懈,同时还要结合不同时期的特点,不断调整工作重点,明确新的工作措施,赋予新的内涵并不断引向深入。

2、整章建制。要对照集中开展行风整顿活动的要求和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在自查自纠阶段查摆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重新修订、完善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干部、教师的行为,不断提高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3、深化活动载体。要深入开展“双争”活动,即争创“五好”班子(团结好、决策好、管理好、作风好、发展好)和争做“四型”个人(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廉洁型)。各学校要认真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双争”活动规划。

六、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要把行风整顿活动作为近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联校成立作风整顿活动督查办公室,负责协调全镇教育系统行风整顿活动,各单位也要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开展活动,各单位校长(园长)是本次活动的第一责任人。

(二)结合实际,整体推进。各单位要将开展行风集中整顿活动与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改,以学促变,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推进校风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网络等宣传阵地、对活动进行宣传,及时总结、宣传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宣传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为开展集中行风整顿活动营建良好的舆论氛围。

集中监控系统的实施 篇3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 财务管理 学校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学校的教育经费不断增长,如何规范、合理、有效的使用教育经费,保障经费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有学校各自为政的财务管理体制,表现为会计核算方式较为粗旷,缺乏专业的财会人员,资金使用的绩效意识薄弱等,难于适应不断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给教育经费的使用带来风险。为了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经费管理运行机制,全面开展学校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已势在必行。

学校教育经费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坚持“三不变”原则,即:预算执行主体地位不变、资金使用权限不变、财务管理权限不变。是以统一核算为手段、集中资金为基础、加强教育经费收支管理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的学校财务管理模式,是学校财务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

一、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学校财务管理上的认识偏差

1. 学校认识不够。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把以前由“学校批学校报”的模式改变为“学校批中心报”的模式。改革前,学校支出只要校长“一支笔”就可报销,改革后,校长签了字还须经过核算中心会计审核符合要求后才能报销。有些学校对此认识不够,不予配合。有的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把经费审核、管理的职能都推到会计核算中心,对经费的使用放任自流,把关不严,对财务支出疏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财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偏离财务改革“三不变”原则。

2.学校报账员地位弱化。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撤销了原有的会计岗位,只设立1名报账员。岗位、职能、人员需要重新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往往对报账员的地位认识不够。首先,学校认为报账员只是为学校向会计核算中心传递票据的,有无专业知识、资格证和财务工作能力关系不大。其次,对报账员的业务培养重视不够,由于原有精通业务的会计人员被抽调到会计核算中心工作,学校在重新调整中往往安排年龄较大的教师担任,导致报账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及时有效地为校长提供财务信息支持,降低了学校经费筹集与使用的效率。

3.会计核算中心与学校的职能不清。

由于会计集中核算是学校财务管理改革的新模式,会计核算中心与学校的财务管理职能的界定还在探索之中,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虽然明确了“三不变”原则,财务管理的主体仍在学校,会计核算工作在“中心”。但有的学校仍然消极地将所有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责任推向会计核算中心。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校的核算权和会计监督权,也相应地改变了会计责任主体资格。一旦出现财务问题,如会计财务处理出现差错,学校会计信息失真或泄密,学校虚开票据冒领教育经费等,责任难以确定。

二、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学校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1.转变校长财务管理观念。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针对会计核算中心和学校在经费支付中产生的隔阂、抵触情绪。首先,教育行政部门、会计核算中心与学校要及时加强横向交流联系,建立互补、互促、互動的联动机制,切实解决学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中心信息交流脱节的问题。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多举办校长财务管理知识培训班, 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增强其法制意识,明确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避免滥用权力。明了会计核算中心有义务、有权力协助学校规范财务管理,完善经费报销手续,用新《会计法》、党纪政纪来武装自己。

2.提高财会队伍的素质。

由于基层中小学校会计人员,特别是报账员普遍不是专业会计人员,大多数是由教师兼职,平时课务繁重,培训机会几乎没有,缺乏系统的财务专业知识,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会计监督职能弱化、会计信息公信力下降。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条例》的有关要求,所有会计人员,包括报账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其次,应切实抓紧财会人员,特别是报账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教育,开展时间短、收效高、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使财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掌握财务知识,熟悉财务法规,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务保障。

3.完善内部监控制度。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负总责。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校长要结合学校财务核算方法的改革,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首先,学校要建立健全财务审批制度,明确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制定审批流程,包括经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应当履行的手续及承担的责任等。其次,学校要认真执行“四重一大”制度,即:“凡属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的要求”,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第三,要加强对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管账与实物一致,账实相符。学校领导应加强对自身职责的认识,不断完善学校的财产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控力度, 做到层层控制,互相监督,责任到人,才能保证学校财产安全,保证学校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集中监控系统的实施 篇4

1.1集团客户专线集中监控现状

当前电信市场的三足鼎立格局下, 全业务运营引发了市场竞争格局的转变, 同时也使运维工作从传统的面向网络向面向客户感知演进[1]。集团客户是通信市场竞争的重要对象, 对集团客户的服务能力、水平和质量保障已经成为各运营商在这一市场战略上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各运营商的集客专线监控主要通过传输综合网管和数据综合网管中的接入层传输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监控功能实现, 但由于网管按专业分布, 未进行关联, 末梢接入设备大部分为哑设备[2], 缺乏网管接口, 无法纳入监控, 面向客户的全程端到端监控还存在着断点和空白, 主动发现故障的能力不足。随着集客专线业务的发展, 专线末梢接入设备以及客户侧设备数量不断地增加, 而这些设备缺乏有效的监视和管理手段, 管控困难, 缺乏服务竞争力。集客专线端到端网管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推广, 成为摆在各运营商运维部门面前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如图1所示。

1.2集客专线端到端集中监控的难点

1.2.1 接入方式过多, 集中网管监控难度大

现有的集客专线接入方式多种多样, 既有基于传统SDH环境下的N*2M方式、还有PTN、PON方式, 在IP化传输通道不具备但又有IP传输需求的情况下, 还存在大量的SDH/MSTP以及SDH+协转的接入方式, 接入方式未按客户的传输带宽和安全需求、客户重要级别对接入方式归类, 网管实现难度较大。

1.2.2 末梢接入设备种类多, 档次不一, 无法全部纳入监控

现有集客专线末梢接入设备厂家较多, 仅甘肃移动专线末梢接入设备就涉及汇聚型协转、机架式协转、协转、光协转、光收发器、MSAP共6类设备, 设备厂商包括瑞斯康达、烽火、普天、比特瑞旺等十多家, 缺乏统一的设备规范和技术参数标准要求, 设备性能、档次不一, 大部分为哑设备, 不支持SNMP协议, 无法纳入网管监控。

1.2.3 现有网管系统各自为政, 未实现告警关联, 不能实现全程端到端网管监控

现网和专线相关联的网管系统包括传输综合网管、数据综合网管以及末梢接入设备的底层OMC网管, 这些网管均有各自的专业特点, 并独立工作, 网管监控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各网管系统只能基于本专业对专线的部分环节和设备进行监控, 对专业告警进行发现, 而对告警产生的真实原因无法进行跨专业的关联和比对分析, 无法准确定位故障。对于集客专线这一长流程业务来讲, 任意一类网管单独使用均无法满足全程端到端的集中网管监控需求。

2集客专线端到端集中监控系统的构建思路

基于对现网集客专线网管监控现状和难点的深入分析, 以及目前各专业网管的功能分析, 构建集客专线端到端集中监控系统应着重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进行部署。

2.1规范接入方式

针对各本地网传输网资源的现状并结合各类接入设备的技术特点, 制定并规范在SDH、MSTP、PTN、PON等不同传输环境下, 各类集客专线和互联网接入业务的接入方式, 根据各行业客户对网络带宽、通信安全的不同需求制定选择不同接入方式的原则。在深入分析全业务运营主流接入技术[3]的功能和特点基础上, 结合SDH、MSTP、PTN、PON不同的传输环境以及不同级别的集团客户带宽和安全性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规范接入方式, 并建立接入方式、设备部署原则和应用场景的对应关系, 见表1。

2.2规范末梢接入设备入网标准

从实现集客专线、宽带业务端到端网络质量主动监控的角度出发, 结合行业内广泛使用的各类末梢接入设备如协议转换器、光纤收发器、MSAP等设备特性、网管实现方式、设备网管的特点, 制定并规范末梢接入设备的入网标准和可网管的技术要求, 为将末梢设备纳入集中网管监控奠定基础, 见表2。

2.3搭建基于各类专业网管系统之上的集中网管监控平台, 实现集客专线端到端集中监控

在各本地网搭建末梢接入设备底层OMC网管, 实现设备性能数据和告警数据的自动采集和集中上传。通过综合资源管理系统整合传输和数据综合网管以及底层OMC网管的监控功能和数据资源, 构建基于传输、数据、底层OMC网管的上层集中监控平台。参照集团客户专线网络质量服务标准 (SLA) , 制定集团客户信息化业务端到端网管监控指标体系。实现集客信息化业务端到端的全程全网监控、告警和网络质量关联分析, 实现集客专线端到端集中网管监控和故障准确定位, 并打通与现网电子运维平台接口, 完成故障自动派单, 全程跟踪处理流程和结果反馈。如图2所示。

3集客专线端到端集中监控系统架构和功能部署

集客专线端到端集中监控系统架构可以分为采集层、处理层、展现层。系统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 可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分步建设, 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部署架构上采用分布式的部署方式, 增强网络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如图3所示。

4集客专线端到端集中监控系统的扩展

集客专线端到端集中监控系统的建设应首先从解决端到端监控这一主要矛盾入手, 实现端专线全程端到端的集中监控, 为专线客户网络运行提供可靠质量保证。后期可以充分利用系统已经实现的客户资源与网元数据、各网管系统的告警关联分析以及与电子运维系统的接口, 从集客专线的业务流程出发, 为系统赋予更多的IT功能, 提升集客专线的整体运营和维护能力。

5结束语

集客专线在全业务运营时代, 不再仅仅是满足单纯的点对点传输数据的需要, 在很多行业应用中, 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业务内容, 比如集团单位企业内部远程组网、互联网应用、企业OA、集团个性化业务等等。对电信运用商提供的网络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提供优质的传送质量和及时的故障抢通, 先于客户主动发现故障隐患并排除, 将对客户业务的影响减小到最低已经成为各运营商维护部门面向客户提供服务的首要任务。而建立集客专线端到端集中网络监控系统将是快速响应客户投诉, 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的必要手段和根本保证。

上述系统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成功实施, 目前已经进入调测和系统优化阶段, 并在部分地市已经开始试点应用, 在移动行业内部, 目前属于全国首创, 在2011年被评为全国网络最佳实践项目。后续将根据试点情况, 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并向全省推广应用。由于笔者水平有限, 文中还有很多没有涉及的细节, 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摘要:集团客户专线业务已经成为各电信运营商向集团客户提供通信网络服务, 满足各行各业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业务。提供优质的传送质量和及时的故障抢通, 先于客户主动发现故障隐患并排除, 将对客户业务的影响减小到最低已经成为各运营商维护部门面向客户提供服务的首要任务, 构建集客专线端到端集中网络监控系统将是快速响应客户投诉, 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的必要手段和根本保证。从集客专线端到端集中监控面临的几大技术难题分析入手, 提出了构建和实施集客专线集中监控系统的设想, 并对如何克服存在的技术难题, 搭建系统结构, 部署各类功能模块以及后续系统如何扩展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关键词:集客专线,端到端,集中监控

参考文献

[1]王远军, 王平, 张哲.全业务运行下的网络集中运营管理[J].中国电信业, 2012, 19 (4) :68-69.

[2]欧阳, 梁俊华, 党美莹, 等.基于SNMP的以太网物理层拓扑自动发现算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9, 23 (12) :48-53.

集中监控系统的实施 篇5

关于集中开展办公室系统作风整顿活动的

实 施 方 案

根据《中共富县县委办公室、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县办公室系统集中开展作风整顿活动>的通知》(富办发„2015‟82号)要求,结合我馆实际,决定在我单位开展办公室系统作风整顿活动。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延安市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会议精神和中共富县十六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积极践行“三严三实”,着力解决当前我单位办公室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办公室干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能力素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文明型机关提供有力保障。

二、目标和措施

通过作风整顿的深入开展,努力造就一支思想积极、作风踏实、清正廉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适应新形势下办公室需要的人才队伍。

(一)解决学习氛围不浓的问题。主要解决一些办公室干部懒学慢学,眼高手低,知识储备不足,学习的针对性不强,理论

建设“服务型机关”。

措施:

1、多琢磨,多沟通,多调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有识之士的沟通和探讨,以此来深化认识。深入调研掌握真实的信息,力争为领导出几个有分量、有水平的主意,把辅助决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2、主动介入。畅通信息渠道,做到领导未谋有所思,领导未闻有所知,领导未示有所行,力求参谋在领导决策之前,服务在领导还没有提出要求之前。

3、加强督查反馈。在决策实施过程中,要及时督查落实,对重大苗头信息,要认真加以梳理,以引起领导的重视。

(三)解决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

主要解决一些办公室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工作热情不高、工作劲头不足;缺少奉献精神、不愿吃苦受累;功利思想严重,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办事拖拉推诿、效率底下等问题,努力建设“效能型机关”。

措施:

1、强化办公室干部的理论修养。

2、提升办公室干部为人民谋利益的公仆形象。

3、提高办公室干部廉洁奉公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解决纪律不严的问题。

主要解决一些办公室干部纪律观念淡薄,不服从组织领导,在自查的基础上形成个人整改方案,列出整改清单,建立整改台账,逐一销号整改。

(三)考核评比

加强对干部的督促检查,层层检查评比。对好的做法、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问题严重、整改缓慢个人给予公开曝光,直至上报组织处理。

(四)建章立制

要在查找问题、边整边改的基础上完善和健全规章制度。同时,把这次教育整顿活动的好经验、好作法,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在馆内推广使用。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作风整顿活动顺利开展,成立办公室系统作风整顿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樊晓林

成 员:吴红梅 马云霞 王延丽 王 娟 赵巧花

(二)坚持立行立改

结合实际,直面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改什么问题。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规定整改时限,改彻底、改到位,务必使办公室系统有新变化、新起色。

(三)建立长效机制

集中监控系统的实施 篇6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问题;对策;会计核算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整个财政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预算执行的制度性保障。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开始于2001年,福建省在2002年9月确定了3个厅局为改革试点单位。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方向是借鉴国际惯例,建立一种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管理制度,也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近几年来,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和推广,在财政国库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拟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同时对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分析。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到商品或者劳务的供应者或用款单户。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主要包括财政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预算外资金专户、特设专户等五类,其中,财政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支出分别与国库单一账户、预算外资金专户进行资金清算,财政资金在支付实际发生前一般不流出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专户。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预算外资金将逐步减少并纳入预算管理,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将取消。

(二)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取消各类收入过渡性账户,严格收入征管,将现行的就地缴库、集中缴库和自收汇缴三种交款方式简化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减少入库延滞时间,防止收入流失。

(三)改革资金支付方式

根据支付管理的需要,将支出分为工资支出、购买支出、零星支出和转移支出四类。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将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户单位,并实行零余额账户清算管理。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和推广,它在财政国库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通过改变资金的拨付方式,强化了预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财政监督。但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各方对改革认识不够统一,配合不到位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财政资金运作方式的一场根本性变革,虽然不改变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权,但还是改变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设置和管理,改变了预算单位的资金拨付方式,触动了一些部门和单位的既得利益。

(二)预算管理滞后,部门预算编制不细,运作过程容易脱节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预算编制与执行虽然也进行了改革,但与财政资金集中支付制度还不完全配套。主要表现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虽然财政部门强调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但在部门预算编制进程中,预算单位还存在“基数加增长”的情况,不能真实反映财政预算资金的运行全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预算编制不规范、批复不及时,年度调整频繁,对超预算或预算结余资金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使得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不紧凑,客观上给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增加了难度。现行部门预算的批得一般在3~4月份,在预算审批未出台前,财政拨款只能依据以前年度用款情况参照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没有准确的预算编制作参考,出现了一段预算没有预算约束的真空时段。预算单位有些基本支出预算定额标准过低,与实际差距过大。这就使得预算单位对有些基本支出需要通过追加或调整计划的方式在年中调整预算。

(三)国库集中支付的业务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目前预算开设的零余额账户难于处理往来款的收入款项目,无法实现个人所得税、失业保险费等银行电子缴税业务,致使预算单位或者保留基本账户或者再另开设代扣款的过渡结算账户,单位保留基本账户违背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初衷,开设过渡结算账户又增加了单位进行转户手续的工作量,受到预算单位经办人员的抵触。二是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环节多、涉及的部门广、流程单一,某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延误整个工作的进度。同时,支付系统自身运行经常出现不稳定现象,给财务人员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不够

建立一套相应的严格高效的管理、监督执行机制,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真正贯彻落实到位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目前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相关的各监督部门之间其职责分工还不明确,监督控制体系尚未形成,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加强。在国库资金管理运作的过程中,支出预算的制定和支出计划的审批必须与资金使用权相分离,并且设立了专门的审计监督机构对国库资金的运作进行监督。

三、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议

(一)加大改革的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

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此项改革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以及会议、培训等多种形式,宣传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创造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打消部门单位的思想顾虑,正确认识改革中的问题,增强改革的信心,服从改革需要,积极配合搞好改革。

(二)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全面推行真正意义上的部门预算

为了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步伐,需要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尤其是进一步完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逐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完善政府采购预算增强预算的约束力,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提供可靠的保障,以此保证预算编制的合法性、科学性及执行的严肃性。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预算的编制时间提前,做到年前编报,年初确定批复,这样当年的部门预算才能作为用款计划申请的依据。二是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内容,特别是项目支出的内容。三是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对有条件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要统一纳入预算统筹考虑。四是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对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分配下一年度预算资金的参考依据,激励单位有效使用财政资金。

(三)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作的业务模式

在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作的业务模式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设置、使用标准和相关规定,增强其支付功能,实现电子缴税功能。二是理顺集中支付的工作流程,减少中间环节,简化程序。同时完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库管理操作系统,使各类财政收支在国库单一账户中实现高效、安全运行。建立健全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加快财政资金拨付的到账时间,提高国库单一账户清算收支效率。

(四)加强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力度

建立一套严格高效的管理、监督执行机制,是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真正贯彻落实到位并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关键。为此,必须做到;一是通过展开互联网披露原始信息、信息的自动校验与真实披露以及重大项目监管披露信息的方式实施对财政国库的监控;二是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内控制约机制,明确“权责”关系,来侧面监督改革的执行;三是在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之间实行绩效合同制度,也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减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与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方式;四是建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投诉机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及时解决好资金支付过程中发生的违规行为。

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预算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行政与事业等预算单位的资金由原来的分散支付方式改为以财政直接支付为主,授权预算单位自行支付为辅。其中,直接支付是由预算单位向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开具支付凭证,通过代理银行将资金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包括统发工资支出、集中采购支出和额度较大的工程、物品、服务等项支出;授权支付是由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授权在规定的额度内自行开具支付凭证,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拨付到收款人,包括未实行统一发放的工资支出、分散采购支出和零星支出等。在进行相关账务处理时,与原来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下的账务处理也有较大的不同。预算会计单位的账务处理变化分析如下:

(一)直接支付方式下预算单位的账务处理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采用直接支付方式下,预算单位不需要设置“银行存款”账户,在国库直接支付时,直接记入有关支出科目,其中:行政单位记入经费支出,事业单位记入事业支出科目,下面以事业单位为例说明。

1、20×7年1月10日,某事业单位收到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单》及代发银行盖章转来的工资发放明细表,列明金额为150000元。

借:事业支出 15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150000

2、20×7年3月15日,某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内资金通过政府采购购买汽车一辆,并收到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转来《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单》及相关原始票据125000元。

借:事业支出125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125000

借:固定资产125000

贷:固定基金125000

(二)授权支付方式下预算单位的账务处理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采用授权支付方式下,预算单位设置“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代替“银行存款”账户,收到收款入账通知时,记入该科目的借方,使用资金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下面以事业单位为例说明。

1、20×7年1月5日,某事业单位收到财政国库支付中心转来的《预算单位收款入账通知书》金额2500000元。

借:财政授权支付额度25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2500000

2、20×7年1月25日,某事业单位在国库支付中心提取备用现金5000元,用于单位差旅费用报销。

借:现金5000

贷:财政授权支付额度5000

借:事业支出——差旅费5000

贷:现金5000

参考文献:

1、福建省财政厅会计处编.福建省财会法规制度选编[Z].(闽)新出2003(111)号.

2、陕西省财政厅国库处.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6(12).

3、窦智,徐国峰.对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5).

4、余鸿雁.浅谈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中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审计,2006(6).

集中监控系统的实施 篇7

随着电力网络的飞速发展, 电力调度通信成为电力调度指挥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电话录音系统作为调度通信指挥过程中的真实记录, 既是电力调度事故纠纷中有力的证据, 也是总结和学习调度指挥方法的重要资料。一套方便、实用的录音系统, 是目前调度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台州地区的实际情况, 对以数字中继方式的集中录音系统在调度通信网中的具体的实施和日常应用作详尽的描述。

1 现有通信网络现状

目前, 台州电力调度通信系统由地调和500 k V变电站2台H20-20调度交换机组成, 地调、500 k V、220 k V变电所的调度台左右手柄分别同2套调度H20-20交换机连接, 形成调度台双机同组, 其他下属变电站、县调的调度台通过远程传输, 连接到地调和500 k V变电站的2台H20-20调度交换机, 如图1所示。这样的网络结构, 要对所有调度台和调度分机电话进行录音, 一般的做法是:给每个调度点配置一套录音系统, 采用电话并线方式对每条线路进行录音。这样的连接存在以下的缺点: (1) 通道利用率低:不管录不录音, 录音通道与被录音电话一对一帮定, 不能将空闲的录音通道灵活分配给需要录音的电话; (2) 设备数量大:因为一对一绑定, 要对所有的调度电话进行录音, 必须配置大量的录音系统, 设备投入大; (3) 接线复杂、传输距离短:模拟并线录音对每一个录音通道必须并连一对线, 接线复杂, 故障点多, 而且传输距离有限; (4) 设备分散, 维护、查询录音困难。

一般录音方式中, 以上问题将会随着录音点数量的增加更加突出,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台州电业局调度通信科会同广州广哈通信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基于数字中继连接方式的集中录音系统。

2 数字中继接口集中录音系统

通过数字中继连接的集中式录音系统与传统的录音系统不同, 传统的录音系统一般采用高阻答线的方式与调度电话并接, 录音系统的每个通道与被录音电话是通过物理的并线连接一对一帮定的。数字中继连接方式的集中录音系统, 连接如图2所示。

系统由2套录音服务器和1套录音查询服务器组成。每套录音服务器分别同2台调度交换机相连, 2套录音服务器形成互为备用方式, 录音服务器可以分开摆放, 也可以通过2M传输放在一起。录音查询服务器用于对录音进行查询, 也可以通过MIS系统在外网上进行查询录音。在录音服务器上有如下接口: (1) 2M语音板卡:系统采用双E1和4E1三汇语音板卡, 同哈里斯交换机的2M数字中继连接, 信令采用30B+D的PRI信令, 用于录音通道; (2) 串口:每套录音服务器上有2种数据串口, 一种用于接收调度交换机送来的CDR话单数据;另一种用于交换机的HIL接口。

整个录音过程如下:当2部调度电话接通通话时, 调度交换机将立即产生CDR话单, 话单通过DCA送到录音服务器上, 录音服务器收集到CDR话单后, 通过分析, 知道通话的主被叫号码, 录音服务器通过HIL通道将信息传回调度交换机, 同时选择一个空闲的2M通道上的时隙, 采用交换机的静音监听 (Silent-Monitor) 的功能, 使得通话的内容通过2M通道送入录音服务器进行录音。

对于需要录音的电话, 只要在录音系统中输入其电话号码, 系统可自动分配空闲的通道对其通话进行录音。因为是灵活分配通道, 被录音的电话数量可以大大超过录音系统的实际通道数, 只要被录音号码并发的通话不超过录音系统的通道数, 所有被录音号码的通话都能被录音。录音的电话可以进行优先级设置, 当所有录音通道分配都在录音时, 如果有新的优先级比较高的通话需要录音, 数字中继集中录音系统自动停止优先级最低、录音时间最久的录音, 将通道分配给较高优先级的新通话进行录音。

由于调度交换机资源限制, 系统只对调度台端口录音采用静音监听 (Silent-Monitor) 的方式, 对其他调度分机端口采用端口强插 (PortBarge) 方式录音。

服务器安装的录音组网软件, 可以将2台录音系统的录音实时集中备份到查询服务器端来, 录音查找可以直接登录每台录音系统, 也可以通过在服务器端查找。同时, 在录音查询服务器上配备双网卡, 可以连接到MIS系统, 在MIS系统上的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查找录音。

录音查询采用授权方式, 设置查询密码, 不同的密码可以查询的区域不同。如某一变电所只可以查询自己的录音, 而网管可以查询所有录音。

3 系统软件架构

本系统的软件主要分为2部分:

3.1 服务器软件

服务器软件采用C/S+B/S的架构, 如图3所示。FMC服务负责通过TCP/IP与各录音设备联系, 集中上传录音文件和数据到服务器本地的硬盘和数据库存储, 并提供给WEB查询。

录音设备软件:本系统的录音设备软件采用面向服务的分布式软件架构, 各功能模块通过TCP协议进行通信。软件分为接口层、应用层和用户界面3层, 接口层是录音软件跟外部设备的接口部分, 应用层是所有业务逻辑的实现部分, 用户界面是录音系统的使用界面。如图4所示。

各功能模块描述:

(1) 录音管理服务:负责接收来自流程控制模块的消息, 分析消息, 执行消息指定的操作, 如:执行录音开始与停止、对不符合条件的录音文件的删除。同时还必须向流程控制模块发送底层来自硬件的事件和消息, 如:摘机, DTMF, 录音完成, 硬盘空间大小变化。

1) 录音任务控制器:负责分析、分派执行来自话务服务的命令。负责把板卡控制接口的事件和磁盘信息返回给事务处理模块。2) 板卡控制接口:负责三汇语音板卡的功能调用。3) 磁盘操作接口:负责获取磁盘信息, 如:剩余空间大小、文件大小。提供文件删除的功能。4) 远程数据服务接口:当远程监听程序要求进行监听时, 向远程监听程序提供语音数据, 采用RTP方式传输数据。

(2) 话务处理服务:通过XML文件加载流程, 根据录音管理服务程序发来的消息, 在流程中找到相应的操作, 并通过数据库获取该操作的具体参数, 再发送消息通知录音管理服务程序执行操作。根据业务需要对录音文件进行一定的管理。

1) 流程控制器, 由XML流程文件加载流程, 可支持多个流程文件切换。

2) 时务处理器, 主要处理以下事务:

录音管理:根据流程给出的相关操作, 定义好录音文件名称、路经、格式, 启动录音。

录音文件管理:当收到每次录音结束消息后, 根据在数据库中记录的录音文件相关的参数, 如文件大小、录音时长、磁盘最小剩余空间等, 确定该录音文件是否该被删除, 同时根据当前磁盘的剩余空间大小确定是否要在下一次录音时切换到下一个磁盘。

监听客户端管理:监听客户端登陆, 帐号认证, 监听信息的传输。

底层信息管理:接收各种录音卡的事件, 如果有外线模块 (用于支持电话查询) , 则外线模块的消息也需要处理。

系统参数管理:定期读取数据库, 当发现用户通过WEB修改了系统参数时, 及时更新系统配置。

流程管理:根据底层事件的类型, 让流程控制器自动切换流程。

(3) 备份管理服务:负责管理备份录音文件的任务。任务包括:按设定的时间周期启动备份。当用于备份的硬盘空间不足时切换到下一个备份空间。当所有备份盘都空间都不足时停止备份。

(4) CDR控制服务程序:填补录音记录中主、被叫号码不完整的信息。将需要录音的话单通知话务处理服务, 通过话务处理服务来判断是否启动录音。

(5) CTI服务:接收话务处理服务的命令, 通过串口跟调度交换机相连, 命令交换机启动/停止对指定端口的监听。

3.2 模块间的通信协议

协议分2层:应用层和传送层, 这2层与ISO里的层次不同, 这是在TCP/IP协议基础上为适应本系统通讯需要而设计的层次。如图5所示。

传送层格式:

帧头:0x FA, 源模块地址SID:2字节源模块id, 第一字节表示模块类型MID, 第二字节表示模块内id目标模块地址DID:2字节目标模块id, 定义同源模块地址, 帧编号FID:4字节, 应用层数据长度LEN:2字节, 应用层数据:长度不定, 效验码:4字节, 对帧头帧尾中间的所有数据进行效验, 帧尾:0x FE。

应用层格式:

类别码CLS:1字节, 表示数据发送者是哪个模块, 数据接收者是哪个模块。主动/被动位MS:高4比特位, 0:表示此数据是主动发送的, 1:数据是发送者被动返回的+是否要求回复位。RTN:低4比特位, 0:不需回复, 1:要回复。功能码FUN:1字节, 表示数据的作用。参数Param:长度不定。

4 工程实施及功能

4.1 工程实施

工程实施分为工程准备和工程安装2个部分。

工程准备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 通道准备。由于需要将两地录音系统放在一个地方, 所以, 需要准备2M通道和串口通道, 以便将语音信息及调度交换机的数据信息传送到一地进行处理, 因此需要准备2种通道。 (2) 服务器安装准备。需要准备相应的电源及地线、网络等。

工程安装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 调度交换机的数据设置。 (2) 录音服务器的软件安装及调试。 (3) 网络安装设置。

4.2 实现功能

通过数字中继录音的组网, 实现了丰富的功能。能实现普通录音系统实现的功能, 实时录音, 通过通道号码、主被叫号码、录音时间等多种条件组合查听录音。通过WEB方式网络查听录音等。同时也实现了以下普通录音系统没有的功能: (1) 动态录音:只需要在录音系统中输入需要录音的电话号码, 即可自动分配空闲的通道对需要录音的通话进行录音。被录音的号码数量可以大大超过录音系统的通道数, 只要被录音号码并发的通话不超过录音系统的通道数, 所有被录音号码的通话都能被录音。 (2) 异地备份:2台录音设备分别放在地调和500 k V站的机房, 并同时对2台H20-20调度交换机的调度电话进行录音。可以真正做到异地容灾备份。 (3) 完整的主被叫号码信息:通过数字中继进行录音, 比普通模拟搭线录音收到的主被叫号码更齐全, 更准确, 有效避免调度台录音接口无法送出主被叫号码的问题。 (4) 集中维护:可以在录音服务器上对2台录音设备进行集中维护, 无须到500 k V站机房进行维护。 (5) 远程监控:可以在录音服务器上对2台录音设备进行远程监听, 无须到500 k V站机房才能进行录音监听。 (6) 分群分权限查询:可以设定一些账号分配给其他变电站和县级调度所, 这些帐号只能查询他们所属的电话录音。

5 结语

数字中继连接方式的录音系统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不仅大大简化了系统的连接方式, 使得录音系统的投资更加经济, 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 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使通信系统为电力调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YDN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2]DL/T598—1996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

[3]浙江省电力调度通信组网技术规范

高校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篇8

跟随国家经济改革的大形势, 高校经济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有的市场经济形式, 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相应的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 高校的运营增加了生产性, 过去的高校单纯的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产品和劳务支出。 (2) 高校资金的使用权限扩大了, 各高校增加了生源扩招, 加强了自己的事业收入 (学费收入) , 不再像过去一样主要依赖地方财政的拨款。 (3) 高校的运营目的是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 为达到此目的, 部分高校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经营性。

2 目前高校核算的优势

2.1 保证了资金的有效使用

高校使用的资金过去是财政审批, 然后将审批通过的资金划拨到单位的主管部门, 再由主管部门转拨到各高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 财政资金不再通过主管部门, 而是直接划拨到使用款项的部门和单位, 因为减少了主管部门转拨的中间环节, 有效地杜绝了挪用资金、克扣截留的现象, 从资金划拨使用的过程上保证了财政资金管理的安全性, 确保各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2.2 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在校一级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不再分设下级和分部门账户, 此核算形式相应的保证了各单位部门会计核算的口径一致, 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从实际业务的操作过程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以及核算的及时和统一性。

3 高校财务核算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向

对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一项政府改革的新举措, 是为了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完善财政资金使用而进行的, 其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了独到的优点, 但也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够完善的地方, 现从如下方面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3.1 制度执行的会计依据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执行过程中依据的《会计法》是2011年新出台的, 新制度中对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审核及规定仍未提及, 各种业务仍需参照企业的业务执行。

3.2 经济事务的真实性、合法性

被核算单位为了日常业务能够顺利的通过审核并报账, 多会想方设法完备有关的手续, 对于那些不实的业务, 甚至会开具虚假发票以达到套取资金的目的, 甚至有些单位部门的部分收入不入大账, 无法保证经济核算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3 会计实务的监督

目前会计集中核算的形式主要是采取大厅式的工作模式, 因为各财政监督部门不能亲身参与到被核算部门的经济业务工程中, 造成了其所反映的会计实务与所记录的财务管理相互分离, 起不到监督的实质。

3.4 认识问题

(1) 领导层的认识问题。有些单位领导认识上有错位, 不理解和不配合核算中心的工作, 甚至少数单位的领导因不满制约而从思想上抵触核算中心的工作, 以至于放松甚至放弃了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使得会计人员和核算员的工作难度加大。

(2) 会计人员的认识问题。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工作繁忙, 因此就放松了财务监管的职能, 只要票据到位, 能够及时处理完相关单位的会计业务, 工作就算告一段落, 至于各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包括经营情况、资产负债、财务状况都漠不关心, 对于统管单位的经营管理方案及风险规避均无法出谋划策。

3.5 财产物资的管理

我国国有高校的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 因此各高校领导者没有足够的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 即使管理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对于财产清查的工作仍然由原单位自主实施, 核算中心的职责仅仅是负责登记账目, 而有些被核算单位根本没有如实的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 因此无法保证账实相符, 对固定资产的监督也只是流于表面, 无法摸清被核算单位的家底, 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3.6 理财制度的建设

各高校对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财务的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 部门财务核算没有统一的核算准则, 对于不同部门的创收分配、财务开支等多个业务方面放任自由, 随意处置, 导致实际业务过程中单位与单位之间无法协调一致。有的下属学院、部门认为已经下达给本单位的经费指标就归属自己所有, 为了使用完相关指标, 相应部门擅自扩大开支范围, 提高开支标准, 造成业务职责不明, 审批权限不清。另外, 财务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有一些技术性问题, 如单位网络系统的发展程度及运行状态, 银行结算及记账系统和核算中心的核算审批支付系统的兼容性问题等都是保证核算制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3.7 内部监督的问题

各高校自开始执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因为业务的运行, 财政能够及时地了解各被核算单位的财务,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长此以往无法解决的实时监督的问题, 但如何能更好地解决对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业务运行监督呢?怎样才能杜绝因业务监督不完善而导致的核算中心人员内部腐败的发生, 防止核算单位与核算中心相互串通作假呢?对于财务的监督从资金管理与使用的角度分析,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因为核算中心统一管理所有单位的资金, 部分机动性拨款是由财政部门直接下拨的, 预算单位内部的滞留资金减少了, 但是在面对这种腐败动机条件的诱惑时, 如何通过隶属关系和利益关系以及权力制衡达到各部门的互动, 真正实现监督的有效性是完善集中核算制度的一个重要的考虑方面。在这种条件下, 能否达到预期的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政府其他配套措施的改革发展程度。

4 结论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一个新生事物, 虽然运行了几年, 毕竟各规章制度及相关法律约束没有跟上, 在很多方面不能有效地达到制度运行的预期效果, 这是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必经的过程, 希望通过本文的发表研究, 能使更多的制度研究使用者了解分析目前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 找出更为合适全面的运行方法, 切实的改进和完善集中核算制度, 使其能更好地为高校财务的管理开辟出更广阔的方向, 适应现在经济形势的需要, 保证各高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盛敦川.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强化财务会计监督[J].教育财会研究, 2006 (1) :46-50.

[2]葛中宏.高等学校会计集中核算制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 2005 (1) :48-50.

[3]周晓冰.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几个问题[J].财会研究, 2006 (2) :44.

[4]李学伟.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 2006.

[5]宋宝胜.会计集中核算制的探析[J].财会研究, 2005 (7) :25-26.

[6]曹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现状分析与展望[D].广州:暨南大学, 2005.

浅谈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控的实施 篇9

一、统一集团政策管理

集团基础政策管理体系的建立是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石。企业集团的组织层次复杂、行业众多,使得集团内各成员单位会计核算科目、会计政策以及核算和管理的基础资料不统一,导致财务信息缺乏可比性、无法共享。而集团要想进行集权管理就需要统一管理政策。集团总部可以根据现行会计政策,结合集团成员单位的共性和特性分别对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规定。通过制订企业集团《会计核算办法》、《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使用年限的规定》、《资产减值准备规定》、《银行授信管理办法》等会计政策制度,规范和统一业务操作。同时结合集团内各成员单位自身特点,统一集团会计科目名称。但统一集团会计科目体系,不等于只有一套会计科目,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多种科目表的设置来满足集团下属企业不同的核算要求。对科目表分级控制授权,实现不同层次的科目统一和下属企业科目的自主扩展。通过对集团会计科目体系、会计核算流程、会计核算制度等的统一,规范集团核算平台,实现对子公司财务信息的准确分析。

二、集中会计核算管理

在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集团在财务核算业务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分支机构繁多,导致集团财务政策不能很好贯彻到位。同时有些下属单位行业独特、各单位核算口径不同,容易产生各自为政的情况,难以保证会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集团管理层很难收集统一准确的财务信息。集团公司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可以实现集团财务数据的集中,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子公司通过互联网登录ERP应用软件客户端,访问集团总部数据平台,进行会计处理,实现集中财务数据、实时查询、统计分析,保证集团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通过集中会计核算管理,集团可实时监控流程执行情况,及时跟踪重点业务,有效管理财务指标,保障集团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集团实现战略执行的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要实现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管控,必须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集团下属子公司众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从点到面,逐步铺开。其实施的关键是要提高领导认识,部门间要做到思想统一、责权明确、相互配合。通过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逐层分解和汇总等方式协调集团战略目标的指标体系;通过对预算数据的各种取数方法,实现预算的准确编制;通过预算预警平台、工作流、协同平台实现预算执行的全方位监控;通过资金管理、总账及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监控全面预算的执行,寻找差异,纠正偏离,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实现集团资金集中管理

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在不同的时期对资金有不同的需求。企业集团通过集中管理资金,可以更好地进行资金筹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在向金融机构贷款时能取得更大的下浮利率,节省财务费用。通过结算中心、内部银行或财务公司等模式统一资金结算,按计划分配和监控资金使用,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和监督。对重大的投融资活动,通过制订投融资管理、信用额度管理等制度,明确审批程序和相关主体权责,实行集体审签制度,防范资金风险。

五、建立统一规范的财务报告体系

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财务报告体系,采用统一的财务报告模板和填制方法,能更好地进行指标归类、比较,保证集团财务报告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通过集团快报、动态报表等方式,及时反馈信息。在信息汇总、加工分析的基础上,及时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满足管理者需要。

对集团公司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思考 篇10

一、财务集中管理的定义

财务集中管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实现集团财务统一核算制度、统一报告制度和统一管理制度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集中管理的基础是信息集中,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环境,实现集团集中监控和集团规模经济,使企业集团成员之间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二、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作用

(一)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

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可以把各子公司的财务信息集中到集团总部,使其及时了解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计划的完成程度,以便根据子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企业集团的计划做出战略性调整,进而使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成本进行更有效地控制,确保子公司的经营不偏离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以实现公司目标利润的最大化。

(二)有利于实现内部适时监控。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存在财务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不及时等情况,母公司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资金变动情况。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管理可以使集团内子公司的各项业务内容和经营活动处于母公司的实时监控之下,保证了其合法、安全和有效,有效地防范了各种经营风险,提高了整个集团的效益。

(三)有利于实现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集团通过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可以把集团内各子公司暂时闲置和分散的资金集中到集团公司的结算中心,实行资金集约化管理,然后再把这些资金分配给集团内需要资金的公司,从而实现集团内资金相互调剂余缺,有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合理调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有利于加强管理,降低企业集团的经营成本。

企业集团一般层次较多,经营战略和规划要分解下达到所属企业,需要各个子系统的有力支撑,在这些系统中如果财务系统反应不及时、不统一、不协调,那将对经营战略和规划的有效执行产生根本性影响。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将使企业集团的战略规划得到最有力的支持,有力地促进集团的全面统一管理,最大程度降低企业集团的经营成本。

(五)有利于提高内部监控。

财务集中管理运用统一的核算方法对业务进行优化处理,使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会计集中管理使财务管理的控制点前移,突出事前预算控制、强化事中核算分析、完善事后考核监督,可以合理评价子公司的经营成果,实现子公司管理层与集团利益的统一。

三、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的几种模式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为企业财务核算电算化和管理系统软件的广泛应用,全国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已建立了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但与国外相比较,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集中管理还相对滞后。下面就对几种模式进行介绍。

(一)二级集中管理模式

是指设在各地的分公司,在本地将财务与业务数据输入集团系统网络后,直接传输到集团总部,集团总部按照不同的岗位职责分别设专人进行审核,审核后进行记账处理。业务正常进行均以年初预算为依据,非常规性的成本或费用支出均要申述理由报集团批准后执行。

(二)三级的集中财务管理模式

是指在总部设立一级财务管理中心,负责全球的投资、融资、贷款与全球结算工作。在全球各大区分设二级财务管理与结算中心,负责本区域的预算审批、财务管理、成本与费用控制、地区级结算等工作。各地的公司只单纯负责财务与业务数据的录入工作。

在以上两种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中,要保证集团母公司能够从源头实时获取真实、正确的信息,必须建立集团财务信息一体化平台,其设计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一)对财务实时集中管理

财务实时集中管理模式就是指下属公司将数据实时传递到企业集团进行集中管理的模式。下属公司与集团总部共用一套信息平台,只使用一套财务管理软件。财务制度、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政策、预算方法、人员权限等都由集团统一制定,然后下发给集团成员,实现整个集团的财务集中管理。

(二)对财务定期集中管理

对财务定期集中管理是借助集团的财务信息一体化平台,下属企业定期将数据传到企业集团。将控制权下放,有利于下级属公司保持大量的精力,也可以减少人力成本。

(三)定期和实时兼具的集中管理

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可能涉及多行业,管理幅度有三级,集团公司对二级公司实行定期管理,而二级公司对三级公司实行实时管理,即二级对三级采用实时集中模式,一级对二级采用定期集中模式,并要求在不同的层级上提供不同的内部财务报告。

四、集团公司加强财务集中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集团组织机构。

集团要进行财务集中控制,必须要有组织机构上的保证。集团总部在董事会下面设立一个财务机构,由专业的财务人员来担任财务总监。同时设立一个财务委员会,由总部财务总监担任主任委员,下属企业的负责人或其代表担任委员。这样,在保证集团总部权威的同时,集团总部与下属单位之间就保持了有效的信息沟通,通过下属单位的意见反馈可使集团总部的决策更加合理科学,以实现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控制目标。

(二)建立内部财务结算中心。

企业集团在总部设立一个内部财务结算中心,其具备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的双重职责。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集团通过结算中心这个管理系统控制整个集团资金流向,将分散在各家银行的账户统一集中管理。结算中心统一管理各单位资金,有利于集团集中调配资金,缓解了资金紧张的局面、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利用网络技术实施网络财务管理。

互联网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企业集团进行财务集中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开发使用集中式的财务管理软件,可以加快公司间传递信息的速度,使得母公司的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为其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了信息保障,最终实现集团的财务集中管理,达到企业集团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四)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统一主要的财务管理制度。

预算体系把企业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所发生的收支全面、综合地反映出来,便于公司总部全面了解下属公司实现其保值增值目标的过程,从而给集团公司提供一种强有力的资信保证,使企业能全面掌握其实现保值增值的可能限度。另外,为了加强企业集团的战略协同、保证企业集团整体的有序进行、规范所属企业的经营行为、降低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制定统一的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五)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度。

为使集团公司的整体战略方针在下属公司得到较完全的体现和贯彻,确保下属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集团公司可依据产权关系,以出资人身份对其下属公司派出财务人员。委派的财务人员必须要具有制止下属单位负责人违规行为及制止无效时向总部汇报的权力,以加强派驻下属公司进行成本控制,保证资金合理运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五、结语

上一篇:医学会议下一篇: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