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合作意识

2024-05-15

幼儿合作意识(精选十篇)

幼儿合作意识 篇1

关键词:合作,初探

幼儿时期正是人的各种合作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除了要教会幼儿各种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重幼儿各种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合作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已经成为这一代的主要潮流,爸爸妈妈的宠爱,爷爷奶奶捧为掌上明珠,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在家里,他们称王称霸,事事都顺心,所以到了幼儿园里,他们根本无视其他人的存在,什么东西都占为己有,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根本就没有合作意识,有些幼儿连什么是合作也不知道。而经过长时间的交往,那些不会与同伴合作的孩子就会产生不快乐,有些还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所以,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的。

一、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是幼儿合作能力形成的首要因素

1. 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而且永远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如: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做了一个与上课无关的动作,打了一个喷嚏,孩子也跟着你学。

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配合协作,都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在另一个教师上课的时候,她负责组织幼儿,我就帮着拉桌子,摆玩具、分发各种玩具材料。保育员则进行桌面和地面的卫生清扫。在这个无形当中为幼儿提供了好的行为榜样。反之,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某些不合作行为,也为幼儿产生直接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我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进行鼓励和支持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合作行为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

2.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在《纲要》内容和要求的共同生活中指出:“要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的话,有很多小事都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有一次户外活动时,框子翻倒了,皮球从框子里面滚出来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一个人捡多慢啊,怎么办呢?”孩子们一起说:“我们一起捡就快了。”我告诉他们:“几个人完成一件事,这就是合作,合作起来的力量大!”通过这件事后,大家的合作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3. 激发家长的配合,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也能推动幼儿合作意识的快速发展。例如剥毛豆、整理屋子等事情,家长可以和孩子合作完成,这不仅增强了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生活自理方面、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户外看看蚂蚁搬家、工人叔叔盖大楼等,利用这些具体、活生生的实例,真切地告诉孩子合作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关键

在幼儿园里,幼儿经常是一同游戏、学习的。因此,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和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会合作。如:我们在进行一次小组合作绘画的过程中,让幼儿充分感觉各种不同角色的乐趣。这其中,就必须让幼儿学会相互协商、友好合作,相互配合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

三、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是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核心要素

现在的幼儿因为家庭条件较好,平时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往往习惯于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的行为,所以老师不教给他们合作的方法,就容易形成“混乱”的局面,使合作的效果一团糟。因此,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至关重要。

1. 思想渗透法。

学会合作,首先要有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据观察、了解,不能与人合作的幼儿大多是家长过于宠爱、娇惯、事事顺从的这一类,久而久之养成了自私、任性、攻击性行为多,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因此我通过儿歌《团结友爱亲又亲》以及给幼儿讲述一些关于团结的小故事,对幼儿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2. 情境体验法。

孩子在玩“娃娃家”的时候,很好地合作组成一个“家庭”,但不能很好的分工,我就问小朋友:“你们都想当“妈妈”,可是这个家里没有了“姐姐”“爸爸”,怎么办呢?“这时,有一个小朋友就站起来说:“我来当“姐姐”吧。”这样才能使“娃娃家”游戏愉快地进行下去。如“你要跟他商量着玩”“你们可以帮他一起搭”来激发和鼓励幼儿更好地进行合作。通过这些,孩子的合作积极性提高了。让孩子明白合作原来有这么大的作用,更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个人专题计划 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篇2

——中班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乐山幼儿园 胡瑛

2011年9月

一、情况分析:

这个学期,我们这个中二班可谓是一个新中班,班里共有29名幼儿,其中男生13名,女生16名,都是由以前的三个小班重新拆并而成的。有一名有三名体操班幼儿,一名幼儿轻度超重,还有一名重度自闭症,无法进入到集体活动中。

然而,中班的幼儿,一旦与同伴间发生矛盾,就只知道向老师或家长告状,或以吵架打斗等行为来解决,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也往往求助老师或家长,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看到同伴有困难时也没有意识更没有能力去帮助解决,他们既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

因此,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善于与他人合作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品质。所以,为了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本学期我制定了以下的个人专题计划:

二、目标:

以尊重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为基础,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养成乐意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三、具体措施:

1、激发幼儿兴趣,唤起幼儿合作欲望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在进行自发性的合作活动时,要比教师安排好的合作活动更投入、更感兴趣。所以,我计划,首先,要激发幼儿想要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比如,在集体活动中,让2个或2个以上的幼儿组队进行活动,让幼儿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合作的兴趣。其次,要提供适时的指导和激励,帮助幼儿产生积极合作的情绪。当幼儿合作成功后,给予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亲切的抚摸„„这些肯定与鼓励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欲望。最后,给幼儿营造一个浓厚的合作氛围,充分调动幼儿的合作兴趣。比如,在主题环境、区域活动中,多给予幼儿合作的机会。在娃娃家一起照看娃娃,在建构区一起搭一幢房子,在益智区一起完成一个任务„„

2、树立榜样,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中班幼儿喜爱模仿成人的一言一行,而且教师的言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所以,我计划要在幼儿中树立榜样作用,让幼儿来模仿我们成人、教师间的合作精神,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比如,我的师傅郭老师在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时,我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这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提供机会,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问题使幼儿合作能力在家庭中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同时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要给幼儿创造交往合作的机会,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往,乐意与人互助合作。

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篇3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21—01

学会合作是儿童将来进入社会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一个基本途径。从小加强幼儿群体性与社会性的教育,培养他们主动交往、协同合作的团体意识和与人沟通、和睦相处、共同生活的社会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幼儿期是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事实证明,幼儿之间也能够合作,只是需要在教育中予以正确地引导和培养。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

体验合作分享的快乐

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每个人的自我发展都不一样,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别人,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让幼儿模仿合作行为,而且让他们在合作活动中体验分享的快乐。如:在小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中,让每个孩子从自己家里带一个动物玩具,然后孩子们自由结伴,说说自己玩具的名称、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并互换玩具玩,体验分享玩具的快乐。大班幼儿在活动中,两人结伴玩“两人三足”、“划龙舟”,三人玩“套圈”等游戏,这种幼儿自由结合的“合作组”活动可比教师安排的“合作组”玩的时间更长,效果更好。幼儿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合作质量,活动过程中幼儿也能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共享合作的成果。

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1. 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崇高的,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为教育幼儿,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能否很好地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我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我园蒋老师就主动摆放、分发材料;班级进行穿衣服比赛时,我和蒋老师一起共同带领幼儿训练。

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合作意识、行为的幼儿要积极地予以评价、表扬、鼓励,这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热情。如早晨来园玩桌面游戏时,我对相互谦让、具有合作行为的幼儿提出表扬,那么经常争抢玩具、独自霸占玩具的幼儿就会向他们学习,养成合作的意识与习惯。另外,把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意识、能力弱的幼儿组合在一起游戏,让他们取长补短,也是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2. 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看图书、玩娃娃家等。我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如在游戏中,特别是在结构游戏、自主性游戏中,幼儿之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方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日常生活中互穿衣服,还有大孩子帮小孩子穿鞋子等,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充分的学习、实践合作的机会。作为教师应善于把握、捕捉一切机会,同时要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创造合作机会,让幼儿在学习、生活、活动中“手脑并用”地去实践合作,从小就逐步地养成合作意识,锻炼合作能力。

3. 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境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合作的意识也可能是不自觉呈现的。但“习惯成自然”,只要坚持在“做”中学,合作的意识、习惯是可以水到渠成的。在幼儿学习合作时,许多情况下不知道怎么做,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合作的实施步骤、措施。如区域活动时,我教幼儿大家一起商量怎样分工,怎样合作,遇到矛盾时,怎样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如何相互谦让,轮流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主動找朋友协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学到合作的方法,在合作中学习合作。

4. 让幼儿体验合作的效果

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常常会带来积极的效果。活动成功、品尝喜悦、增进友谊,这些对巩固幼儿合作行为,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会产生十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我看到幼儿在与同伴一起友好地配合玩耍,或相互给与帮助、相互求助时,就顺势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乐趣,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

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篇4

关键词:幼儿,合作意识,培养方法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 适应社会, 立足社会, 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中。促进了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和游戏, 合作对幼儿发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它能激励幼儿间的相互帮助, 共同提高, 能增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 更好的步入社会融入社会生活。那么应怎样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呢?

1 引导幼儿的合作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交往, 往往是大量的, 真实的, 自然的, 也是我们教育者应及时把握的极佳教育时机。如:一次晨间活动时, 由于幼儿来得晚, 玩不多长时间就要吃早餐了。我给每个幼儿只发了一个动物玩具。可是, 我看见每桌的幼儿在一起都很开心地玩玩具。原来每桌的几个幼儿把玩具放在一起玩, 有的桌幼儿在玩动物比赛:有的桌幼儿在开动物联欢会等等。看到幼儿们合作的这么愉快, 我及时给每个幼儿一个小奖励, 并告诉它们这是他们合作很棒给予的奖励。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 能较好地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或游戏时, 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如:你们这组小朋友配合的真好;你们一起拼搭的轮船真漂亮!教师赞许的目光, 肯定的语言, 微笑的面容, 对孩子亲切的点头, 折一个纸工奖励给合作的幼儿, 能促进幼儿, 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 进一步强化其合作的动机, 愿意做出更多的合作行为, 能较好地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此外,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的合作意识, 把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意识, 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 渐渐地会增强合作能力弱者的合作能力。

2 创设情境, 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幼儿与同伴为着某些共同的游戏目标, 而在一起游戏。彼此分工合作有一定的组织性, 与同伴交往力。幼儿对行为的自我调控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参照标准。幼儿在交往中发出的不同行为, 如:在区角活动中, 创设情境游戏《医院》角色游戏中有的人当医生、有的人当病人、有的人当病人家属、有的人在药房发药。幼儿玩的很开心, 他们既有各自的分工, 又体现了合作的意识, 更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3 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 有很多事情需要个别几名幼儿为大家服务。如:轮流发碗筷、收发玩具、摆放水杯、摆放毛巾等。通过为大家服务以及受到教师的肯定。使幼儿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行为给大家带来了方便、快乐。同时也使全班幼儿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出力, 只有这样老师和小朋友都会喜欢自己, 从而提高对集体的意识。同时在轮流为大家大家服务也产生了合作意识。如:午睡起床后, 有的幼儿摆放手巾、有的幼儿摆水杯、有的幼儿帮教师分间点, 久而久之幼儿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

4 交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帮助幼儿学会处理同伴之间的冲突

幼儿园里, 每班都要开设几个活动区。在进入活动区游戏时教师应指导各区的幼儿商量, 分工合作, 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如:在娃娃家里都想当妈妈, 幼儿间就应互相谦让, 轮流当。当同伴遇到困难时, 要主动用动作、言语去帮助, 如:在益智区里, 幼儿制作不倒翁时, 有的幼儿不认真观察, 不了解不倒翁的特性, 不知如何选材, 明白的幼儿就主动去帮助他们怎样制作, 怎样选材。当幼儿遇到困难时, 可以主动找同伴协助。如:在汽车制造厂区角里, 有的幼儿安车轮, 自己一个人安不上, 就可以请同区的其他有儿帮助。

5 家园合作, 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人类生存在社会中, 本身并不是孤立的。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合作意识, 如今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单门独户的住宅, 减少了幼儿游戏的场地, 也限制幼儿游戏和与同伴间自由交往的机会, 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积极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场所, 让幼儿交往合作。

在日常的教育当中, 家长和教师不应当简单直接地告诉幼儿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而应当告诉幼儿遵守规则的原因。不再以简单的对、错, 应不应该来判断幼儿的行为而应当从更加高级的角度。从共同利益和价值观的角度, 提高幼儿合作的认识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和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通过阅读、游戏、谈话等向幼儿传授一些合作时需要使用到的技巧策略等帮助幼儿主动合作。

6 结论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篇5

一、树立合作的榜样

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榜样呢?首先作为这个班级中的核心,教师的形象是正面的,积极的,我们所有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们。有时老师们的一个小小的不经意之举也会影响幼儿。所以老师们之间首先要做到快乐合作。

画面一:老师们在组织孩子进行体育活动,一位教师组织、讲解,另一位老师在示范演示,老师之间的亲密合作顺利地帮助幼儿掌握了体锻的内容,大家都能快乐地活动。

画面二:老师在组织游戏时,保育员能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游戏材料;保育员分发餐具时,教师快乐地帮着擦桌子、端碗等。

由于老师们的合作,幼儿的游戏、活动都能顺利地进行,而成人之间这种亲密、快乐的合作模式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相反,如果老师间的某些不合作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时刻注意自身行为,能与同事间快乐合作,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

另外,小伙伴间也有孩子们观察学习的榜样,我们要细心观察,发现有合作行为的幼儿要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适时地在班里树立起示范及典型,以激发其他的孩子向他们学习的动机。

畫面三:在晨间桌面游戏机区域活动中,有的小朋友能和一个或几个小伙伴共同合作、相互配合制作了一样作品,这时老师就要抓住时机,针对他们的合作进行表扬与奖励,引导其他孩子来参观他们的合作作品,为别的小朋友树立学习的榜样;处于幼儿期的孩子很快就会通过观察模仿着进行合作,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大家都会感到与朋友一起玩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共同合作的作品也会带来双份的快乐。

另外,老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和能力较强的幼儿与一些合作能力差的幼儿一起玩,用强带弱来树立榜样,引导幼儿学习合作。

二、创造合作的机会

幼儿园里,孩子们每天一同游戏、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他们在学习合作的机会是非常多的,作为老师应该既不能放过每一个主动的合作行为,更要多为幼儿创造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他们能在操作中、探索中学会合作。在区角游戏中,我们可以安排孩子们一起拼一张拼图,幼儿在操作时会交换图片,相互讨论,共同尝试,一起互相检查,拼图成功后互相分享喜悦会比独自的快乐多很多。在体育游戏时,我们不妨多组织一些小组合作竞赛活动,孩子们各出一份力,合作竞赛,分享、加油、鼓劲儿,胜利后的欢呼,让孩子们感受快乐的合作气氛。在建构游戏时,经常设置一个建构主题,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进行主题建构,在这过程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结构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出一幅完整的主题情境。在游戏准备时,鼓励孩子同搬一个玩具筐、共抬一张桌子,在游戏结束后,要求幼儿合作收拾整理游戏材料;在午睡前后鼓励幼儿两两或三三合作,互相脱衣服裤子,互相扣纽扣、拉拉链,合作叠一条被子等,这些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合作的机会越多,大家就能学到更多。

三、传授合作的技能

幼儿的社会经验不足及自身的个性使然,他们可能很被动,并且有些胆怯,也许他不会主动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许不知道该如何去合作。那么老师就要传授一些合作的技能和方法,指导幼儿学习合作。例如这样的画面常常会出现在自主性游戏中,娃娃家里,“爸爸”和“妈妈”争抢一样东西,然后他们会来找老师解决问题,这时老师不妨把球踢回去,引导孩子一起商量,分工合作;也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到游戏讨论环节,让大家一起来讨论,轮流讲述、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幼儿知道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不能自说自话;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

在生活中,老师更要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当小朋友自己遇到困难、一个人无法解决问题时,鼓励他能主动找小朋友去协助和帮忙,让他们共同解决问题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学习合作的方法和策略,在游戏中学会合作。

四、倡导合作行为,体会合作快乐

对于一些爱独自玩耍、缺乏合作意识的孩子,我们也要多给予引导与帮助,从师生之间的合作,让幼儿感受合作的好处,到鼓励别的孩子来找他们合作,给予合作的建议。

没有哪一个孩子会不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当幼儿主动地进行着合作的行为,开心地与同伴相互配合、合作学习或游戏时,老师也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你们两个一起做的吗,真棒!”“合作得很好哦,送你一个大拇指!”当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合作行为带来快乐又积极的效果:任务成功了,得到表扬奖励了,小朋友之间增进了友谊了,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了等等。成功合作会让幼儿体会到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翘起的大拇指等,所有的行为都能鼓励幼儿,进一步强化幼儿合作的意识和动机,让他们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

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的合作意识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他们乐于合作,也能享受合作带来的快乐,其合作能力会逐步而有效地得到提高。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篇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社会领域的发展指出: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 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 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 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 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呢?

一、在角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角区活动的开展, 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幼儿在角区活动时, 会自主选择活动区域、活动材料, 而往往三、两个幼儿会同时选择一样玩具, 以往大家会互不相让, 要么争抢、要么告诉老师, 现在我们让幼儿自己来解决问题:想一想是你挣我抢谁也玩不成?还是大家一起来玩?或许大家一起来玩?幼儿一般都会选择你玩一会儿, 我玩一会儿, 但过不了几分钟, 他们往往会邀请小伙伴一起来玩。从遇到困难到解决问题, 幼儿的口语、逻辑思维及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锻炼, 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幼儿感受到了什么叫合作, 什么叫互助, 同时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 幼儿体会到了合作游戏的快乐!

角区活动结束时, 幼儿以往只顾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 我们鼓励幼儿试一试:是你一个人收拾得快?还是大家一起动手收拾得快?幼儿通过尝试, 发现与人合作一起收拾得又快又整齐。有时我们会刻意将一些按色彩分类的小拼图块混在一起, 于是我将幼儿分成A、B两组。A组五名幼儿各自分开五种颜色小图块;B组五名幼儿一起合作共同分开五种颜色小图块, 剩余幼儿观察猜测哪组更快?A组幼儿个个手忙脚乱, 只顾自己将色块放回, 他们之间出现了相互干扰, 相互影响的情况;而B组幼儿分工合理:每个人选一种颜色, 并将同一种颜色小图块放回原处, 这样五名幼儿互不影响, 每人将自己负责的颜色小块放回盒中, 五名幼儿在有条不紊中有次序地将色块物归原处。当B组全部完成时, A组幼儿只分了一小部分, 剩余幼儿明显地感觉到合作会使事情简单化, 会提高工作的效率。

通过一系列的小游戏, 幼儿感受到了与人合作的益处, 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愉快, 加深了幼儿对合作的理解。

二、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幼儿园一日教学活动中, 更为幼儿提供了许多与人合作的机会。为了让合作意识更贴近幼儿, 在艺术领域中, 我们特地安排了一节歌曲《蚂蚁搬豆》。优美、欢快的音乐旋律首先就激起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教唱歌词时, 我们让幼儿着重分析一下:小蚂蚁为什么没把豆搬走?如果是你, 你会怎么做?几乎所有的幼儿都能说出应该找大家、找小伙伴来帮忙, 大家一起合作把豆搬走。于是我们便进行随机教育, 告诉幼儿这就是合作的益处, 它能帮你解决许多问题。在学习中让幼儿感受到一个人的力量、能力、智慧是有限的, 但当你与别人一起合作发挥团队精神时, 你会发现, 你会象小蚂蚁搬豆那样, 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故事是幼儿十分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 为了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 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我们特别选择了故事《五指争功》, 当故事讲完后, 让幼儿来想一想:为什么五兄弟什么也没干成?到底谁的功劳最大?这时幼儿都已意识到, 只有五个手指头一起合作, 它们才会发挥最大的用途。于是我们又让幼儿自己在手上做游戏:怎样才能抓住球?先让幼儿用一个手指, 二个手指, 三个手指……最后幼儿意识到, 只有五个手指相互合作才能办到———抓住球。

三、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 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户外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占有较长的时间比例, 而且户外活动也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之一。我们经常带领幼儿做各种各样的小游戏, 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体质, 也能让幼儿感受到与人合作共同游戏的快乐。如游戏《二人三足》, 幼儿在游戏刚开始时, 往往掌握不好, 动作不能协调一致, 玩了一会儿后, 幼儿就会发现, 只有两个人互相合作, 互相谦让, 步伐一致才能走好, 才能获得第一。

之后, 他们会选择别的小伙伴, 与之一起游戏, 在活动中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在最后的放松活动中, 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了讨论:怎样才能走得好?如果让你一个人玩, 这个游戏怎么做?幼儿纷纷表示, 只有两个人步子一致, 互相合作才能把游戏完成, 而一个人或二个人不配合好根本就做不成这个游戏。

通过户外活动中的各个小游戏、小活动, 幼儿都表示, 当遇到两人游戏时, 会主动邀请小朋友跟自己一起玩。因为只有两人共同合作时, 才能使游戏得以开展, 才能使游戏更有趣。而我们在设计户外活动时, 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有意安排了一些需合作才能进行的活动。如《夹球》、《拯救小动物》、《帮小猪运粮食》等一系列的小活动。让幼儿在户外活动时, 不仅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四肢的灵活性, 增强了幼儿的体质, 而且也培养了幼儿相互合作的意识及团队精神, 增进集体荣誉感。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篇7

一、在班级要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幼儿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 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 直接间接地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

1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幼儿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每个幼儿个体生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而教师作为幼儿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 是高品质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其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教师之间, 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 相互配合, 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有一次我在组织进行操作活动时, 另一名教师主动帮助我拿材料, 帮着摆放分发。还有我们班保育员搞卫生时, 我们班两位老师也帮着擦玻璃抬桌子擦地等。这都无形当中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

2明确集体的行为准则。教师要保证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习惯, 向幼儿讲清为什么要遵从集体活动。例如在吃早餐的时候要是有的小朋友迟到了, 所有的小朋友就会因为等这个小朋友吃早餐而扰乱原定的作息时间和活动安排。另外, 还有做操和午睡的时候, 也会因为小朋友的不认真和插队或不能按时午睡, 反而发出怪声影响其他小朋友的现象, 都是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表现, 所以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有必要明确集体的行为准则。

3同伴之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比如说一个小朋友在搬运桌子的时候, 一个人搬很困难, 这时过来一位小朋友主动帮忙搬桌子, 而且很轻松的就把桌子运到了目的地。这就是合作的成果。所以, 教师要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及时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 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合作意识能力强的幼儿与其弱的幼儿一起游戏, 也是树立榜样的一种好方法。

4家长的榜样。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言传身教尤为重要。例如我们在一次新年活动时需要布置教室, 家长们非常热情, 纷纷送来布置教室的材料, 而且在接幼儿离园的时候还帮着布置, 有的合作完成门窗的布置, 有的合作天棚的设计, 此刻无形当中为在一旁观看的幼儿起到了积极的榜样。同时也会激发他们主动帮助别人或主动与人合作的欲望。

二、要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提供条件。

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合作的机会, 教师要有意识的安排幼儿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但是在分配任务前教师一定要讲清要求, 给幼儿做精神准备教育。不然他们不知如何去合作, 例如他们在需要的合作情景中, 在角色分配表演小熊请客时, 大家都想当主角小熊, 但是为了角色的需要和高质量的表演, 教师必须在表演之前向幼儿介绍故事情节及其中角色, 告诉幼儿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 而且每个角色都有一个适合的人, 也只有演适合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好地完成整个表演。这样在分配角色时就会避免大家都争一个角色的现象了。还有就是在组织幼儿包饺子时, 教师提前分好工, 分好组, 并讲清每一个环节要求, 这时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相互配合, 合作分工,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包出完整的饺子。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可以帮助幼儿逐渐学会合作, 所以教师要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把幼儿的合作培养贯穿在幼儿的各项环节当中。通过在老师的积极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 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会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养。

三、充分让幼儿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愉悦。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悦的结果:活动成功, 事情做成, 增进友谊。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例如, 幼儿在合作包饺子时, 虽然煮后的饺子皮儿不像皮儿, 馅儿不像馅儿, 但是他们开心地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还有当他们合作表演“小熊请客”后, 赢得大家阵阵掌声时, 心情非常愉快, 脸上笑开了花, 充分体现了把个人融入了集体。因此, 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共享或给予帮助或求助时, 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效果, 体验合作的愉快, 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 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 更能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

四、广泛整合教育资源。

不但幼儿园向幼儿教育, 同时结合国情向孩子介绍情感教育。教育幼儿不但爱自己爱集体还要爱社会上有困难的人群, 帮助弱者, 从小为幼儿树立这种意识。例如在突如其来的汶川震灾中, 我们园的家长和幼儿纷纷送来自己的衣物, 有的还是崭新的, 大家还捐了很多钱, 还有各个国家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都是对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教育。所以,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不是单一的教育, 要走出幼儿园, 走向社会, 走向世界!

总之,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不可缺的重要素质。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 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也不是光凭说就能达到目的的, 而是需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为孩子设计各种教育活动, 只有这样, 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因此, 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使幼儿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是十分重要的。

摘要:善于与他人合作是时代的要求, 是幼儿日后发展所必需的品质。那么幼儿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 就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 将自己融入集体中, 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和战胜困难。

幼儿合作意识 篇8

1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条件

1.1 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精神环境

在角色游戏中需要幼儿有一定的社会经验, 一方面教师要对家长进行教育, 让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适当的培养孩子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要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对立自主的能力等, 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观察成人的活动;在公共场合介绍幼儿, 引导幼儿主动与人接触。例如:在开设理发店的游戏中, 我请家长带孩子到商店去观察售货员的工作并让孩子自己准备2-3个问题采访叔叔阿姨。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

1.2 为幼儿提供交往的媒介

情境是幼儿进行交往的桥梁。幼儿在玩游戏或者课下活动中, 会进行不同的沟通交流, 这种沟通交流使他们能找到一种乐趣, 同时合作能力也获得发展。角色游戏, 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 幼儿通过游戏把自己的情感和与人沟通交流的信息都展现出来, 并从游戏从中学会共处, 学会合作。

2 在角色游戏中通过环节提高幼儿交往合作意识

2.1 在开始环节诱发幼儿的合作行为

在角色游戏的开始中, 教师有意识引导确定游戏主题的, 场地、材料的选择, 商讨游戏规则, 每个区域角色、活动内容的设置都要进行协商, 在协商中幼儿的交往与合作意识能力逐渐提高。例如:在活动的开始, 大家要互相商量和谁玩? 玩什么?扮演什么角色?大家都协商好了, 再游戏。

2.2 中间环节, 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导幼儿进行合作与交往

幼儿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受教师评价的影响, 对幼儿进行鼓励赞扬有利于其合作行为的培养。

(1) 认真观察, 发现幼儿合作的意向, 给予及时引导。

教师在游戏时也要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 和孩子们一起担当游戏的角色, 并指导孩子们进行游戏, 教师的加入是孩子们最愿意接受, 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游戏指导方法。例如:在玩积木的时候, 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你帮我搭个弓形门吧!”老师仔细看了一看, 孩子们面前摆着五颜六色、多种多样的积木, 老师就说:“我也帮着你们一起搭建弓形门吧”。孩子们很高兴的和老师一起玩起了积木。教师积极的参与游戏并指导游戏, 激发了孩子搭建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 幼儿顺利完成了合作, 而且合作得很愉快!

(2) 幼儿无合作意识的情况下, 教师及时介入, 有意识地引导。

幼儿在活动中, 经常需要合作, 但自己对于合作却没有意识。老师这时候就要进行必要的介入, 积极的有意识的引导是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的。例如, 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剪染纸活动, 这项活动立刻吸引了很多小朋友, 他们都很乐意参加活动。每个同学都忙的不亦乐乎, 但是老师发现孩子们都是自己再做自己的剪纸, 自己染自己的剪纸, 而且又是后自己在做一整套染纸时, 又要拿这又要拿哪, 经常不小心弄乱东西, 这时教师就要适当的介入, 可以教会孩子互相帮助, 互相合作的方法, 让他们在共同的合作下完成染纸的工序。

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要成为孩子们的合作者、支持者、观察者, 要适时适当的指导。幼儿能够自己解决的不要包办代替, 引导幼儿互相交往与合作。

2.3 发挥结束部分的讲评作用

(1) 活动后老师要及时的进行肯定性的评价, 巩固和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的欲望。幼儿游戏结束后, 教师应仔细回忆幼儿游戏时的一举一动。积极捕捉幼儿主动交往与合作的意向, 公正及时的做出总结性评价, 巩固幼儿的合作意识。也可让幼儿讲一讲活动中和谁玩得最好, 共同解决了什么事情。给幼儿创造一个机会, 让他们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合作行为和合作后产生的愉快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对于表现优秀的孩子, 老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这样幼儿的合作行为就会被加强, 同时激发了幼儿再次合作的愿望, 也鼓励了其他同学的合作愿望。

(2) 幼儿在活动后, 有时合作意识仍然较差, 这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幼儿讨论, 通过讨论来发现幼儿的问题所在, 如:一次在小剧院活动时, 几个幼儿都争着当猫和画眉鸟, 都不想当狐狸和公鸡, 在活动时间里, 他们始终在争角色, 而没能去表演。教师就在讲评时间, 与幼儿展开了讨论:“演剧时, 怎样选角色, 大家才会讲故事演得很好, 让观众高兴?”有的幼儿说:“剪刀、石头、布, 谁赢了谁当!”有的说:”每个小朋友都演一演, 谁表演的好谁演!”有的说:“轮着演”……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 出了不少好主意。通过这次评议活动, 孩子们意识到了要想玩的好, 玩的高兴, 就必须相互协商、合作。

幼儿的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费神费力的任务, 但又是必须做的工作, 我们要依据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循序渐进的进行, 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沈银珍.浅谈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 2004, (7) .

幼儿合作意识 篇9

交往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未来社会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可在我们的生活中,合作究竟体现得如何呢?我在十多年的幼教工作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孩子的自然行为就是:有的孩子有玩具自己玩,不愿和别人玩;有的孩子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闹;还有的喜欢争抢玩具;想玩但没达目的就伤害别人等等,幼儿的独占行为已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些现象充分表明当今的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幼儿的合作性,更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关心他人,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

陶行知说“好的教师不是教,而是教学生学。”古语曰:“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那么,教师如何在幼儿园的哥哥环节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交往能力呢?

一、教师身体力行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一直有很高的威信,而且永远是幼儿模仿的对象,老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一个班上的两位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契机做好行为示范。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一位老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而另一位老师则主动帮着摆放材料;在制作教具时,都是合作的作品;班级的墙面、区域的布置有商有量,都充分体现出合作的痕迹——教师间反复多次的合作,引来很多孩子也来帮忙摆放材料、画画剪剪等。活动中,我们教师还要经常说这样的话“老师有件高兴的事,真想告诉你们,让你们和我一起开心!”“你有什么不快乐的事就说出来吧!让大家一起替你想个好办法!”“你们能商量着,合作搭积木,真好!”“这个区人够了,他也想玩,怎么办?”无形之中幼儿的合作意识也被激起,并开始逐步的萌发。

二、树立幼儿榜样

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合作行为幼儿作为典型,积极评价和鼓励,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在我们班墙面环境中结合合作的主题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如:墙面布置中的“我的好朋友”,幼儿通过画画、贴贴、剪剪,共同创作完成了和好朋友的“合影”。在“故事大王时间”,我经常讲一些关于合作,关于朋友的小故事给孩子听,比如《三只蝴蝶》《战胜大灰狼》;我还经常鼓励好朋友一起到前面说儿歌,讲故事;手工时间,我鼓励孩子将完成的作品送给好朋友,或者和好朋友的作品一起贴到手工区,让大家从中感受了合作与分享的快乐,从而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对与同伴合作保持一种持续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奠定基础。

三、家园合作激发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课堂,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也能推动幼儿合作意识的快速发展。我们将培养幼儿的合作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中。鼓励父母、家长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家人、邻居交往、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并将孩子合作的事情记录下来。例如剥毛豆、整理屋子、亲子手工作品等事情,家长可以和孩子合作完成,这不仅增强了幼儿合作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生活自理方面、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利用这些具体、活生生的实例,真切地告诉孩子合作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四、游戏互动学习

游戏的过程是孩子创造、想象的过程。《纲要》指出,“同伴及其交往是孩子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孩子们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着各种社会技能、社会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样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促进同伴间的交往,在孩子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性学习氛围。”

总之,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所以,我们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合作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合作行为更加稳定,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合作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陶研会,浙江省教育工会,浙江省教育学院联合编.陶行知教育思想.

浅议怎样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篇10

具备合作精神是合作素质形成的前提,就是让幼儿产生合作愿望和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使之懂得协调好自己与他人的利益,能让整体活动得以进行,并不是孩子们放弃自己的要求,而是要让他们知道,若想集体生活的秩序不被打乱而每个人的要求都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满足,需要每个人向同一方向努力,学会考虑如何做才能使集体活动得到最好的保护。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

1、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对幼儿来说,他们的行为由于受具体形象思维的限制,很多东西都是靠模仿得来的,所以老师或父母的身体力行对其行为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反,教师间的某些不合作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如若幼儿所在班里两名老师配合不默契,经常发生争执,通常会给幼儿在心理上产生与他人合作的心理障碍。同样在家里,如若父母经常为小事争吵或当着孩子的面直接教唆孩子不准与××游戏,不准将玩具拿到幼儿园与小朋友玩,只会使幼儿形成自私等不良品质,而这种不良品质与正常的社会交往需要的合作精神是相悖的。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合作游戏时,幼儿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合作行为。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教师及家长应深刻认识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为幼儿合作意识的养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遇上困难。那就可以让他们请教边上会的同学,让他们通过观察模仿和相互帮助来学会技能,解决困难,鼓励幼儿多相互帮助。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很多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机会,我们充分地利用这些机会,使幼儿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接受了合作意识的培养。如在指导幼儿做值日生时,可以让小朋友两人一组擦桌椅,分碗筷;午睡起床时,让能力强的幼儿与能力差的幼儿结对,让他们合作叠被整理床铺等,比一比哪组快,哪组好;在开展庆祝活动时,可让幼彼此互相商讨什么样的节目好,怎样布置环境,让他们学着自己分组,安排程序,选择方法,再给予适当的指导,作为幼儿的家长,则应敞开家庭封闭的门,在平日里多提供机会让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如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中作客,为他们合作游戏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真实的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和体验。

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放在集体教学上,区域活动同样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理想场所。教师可以将一些内容放在区域中让幼儿去操作。在没有教师的干涉下,幼儿能更好的进行交流,而能力的培养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作为教师,即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合作的机会。

2.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合作的机会很多,关键是要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由于幼儿年龄小,能力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帮助,在进行合作教育前,幼儿碰到困难时往往求助于家长或老师。為了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我们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有意识地让幼儿互相帮助,比如你帮我擦擦汗,我帮你换衣服;你看我的书,我玩你的玩具等。这些都属于合作的范畴。记得我刚接中班时,孩子们合作意识较差,如户外活动后换衣服时脱不下来,只会找老师或者干脆大哭。这时,我会不断提醒幼儿之间要互相帮助,请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忙,让幼儿亲身去体验,初步感受合作的快乐。再如午睡后要叠被子,幼儿一个人很难完成。这时,我也会通过引导、暗示,让幼儿通过合作来完成工作。孩子们通过互相帮助完成了任务,发现这样做大家都很开心,从中享受到合作的快乐。一次,孩子们到户外散步时,看见蚂蚁运粮食,都很感兴趣,蹲在一边饶有趣味地看着。我抓住这一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小小的蚂蚁能把这块这么大的食物搬回家呢?把食物搬进洞后,蚂蚁们又会做什么事呢?在这些活生生的实例中,孩子们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

3.强化幼儿的合作情感体验,深化合作精神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这时幼儿巩固、强化合作精神,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调,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以帮助,或求助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

在活动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有点滴进步便及时鼓励,强化反馈机制。例如,将幼儿在活动中的友好行为编成“故事”,让大家来讲故事,在表演区进行表演。当小朋友表现出合作行为时,老师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照相机摄下“友好的一幕”,并进行展览。通过这些措施强化幼儿合作行为,使小朋友心理上产生愉快体验,为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矫治不良行为提供了动力。

上一篇:商业银行监管下一篇:学生观察力初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