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报道

2024-05-06

新闻传播报道(精选十篇)

新闻传播报道 篇1

1 因时而变传播正能量

正能量一词最早来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写的《撕掉:改变一切的力量》, 后来, 正能量一词在我国备受欢迎, 主要是为了褒奖人们的善举, 唤醒人们的善心, 积极引导人们自立、自强、自尊、自信。正能量实际上也是表达人们内心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对正义的需求, 急切地期盼积极的人生, 因此只要坚持传播正能量, 凝聚正能量, 就可以让整个时代都洋溢着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气息, 人与人之间会团结一致、和谐相处, 有利于社会文明以及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新闻媒体作为公共信息平台, 是正能量传播的主要途径, 如何正确、有效地传播正能量是各大媒体思考的重点

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 虽然当前的社会发展的主流以集体主义以及共产主义为主,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存在诸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现象。很多人对我国的社会现状爱恨兼有, 褒贬不一, 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心存疑虑, 有的时候会备感信心, 觉得发展前景甚好, 但有的时候却觉得发展前景一片灰暗。显然, 在这样社会现状下, 加强传播正能量, 激发人们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动力非常重要, 也十分必要。传统的新闻报道一直都强调对党和政府政策和方针的宣传, 强调新闻报道宣传应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传播者, 应顺应时势变化, 凝聚能够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汇聚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

2 把握好度传播正能量

新闻报道时应从“质”和“量”两个高度结合进行正能量传播, “质”指的是传播的“深度”, 而“量”指的是传播的“限度”。首先新闻报道应遵守真实性原则, 保证报道的新闻事件的客观、真实和准确性, 但并不是将所有真话都向受众公布。正能量的传播应进行选择性报道, 因为新闻媒体不仅是社会舆论的传播者, 同时也会有很强的“放大效应”。任何事情都会有两面性, 有正能量同样也会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能够确保新闻报道传播的正能量, 新闻工作者应理性、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这些“阴影”。新闻报道不应该是为了宣泄情绪, 追求“震撼性”来吸引受众, 而是应该以一个明确的出发点去看待问题, 因此不仅应注重真实, 同时也应该注重新闻事件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效果。

对于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一系列不良效果的新闻事件应坚决不报道, 对于一些负面新闻应该把握好限度和“深度”也可以传播正能量, 首先应该及时介入突发事件的报道, 仔细探究新闻事件的背景、发生原因, 找出问题和矛盾症结, 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的正能量, 同时应多与相关部门沟通, 寻找解决的有效措施, 策划新闻报道主题和形式, 引导受众关注焦点。对于正面报道而言, 首先应增多报道的“量”, 在报道版面上应占较大比例, 在正面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应该从多方面着手, 进一步优化故事的叙事框架, 潜移默化地打动受众, 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其实出于人的本能反应, 内心都是渴求正能量的, 针对负面新闻, 新闻报道应理性、客观地评价问题, 合理地化解负面报道对受众的心理压力, 让受众接收正能量效应。在正面报道时, 媒体工作者应尽量创新, 选题应标新立异, 形式上应别具一格, 体现能动性, 提高报道的水平和质量, 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发挥社会价值。

3 提升效力, 传播正能量

正能量传播对于很多受众而言, 认为仅仅是一种精神建设手段, 并不能见到实际效果, 因此新闻报道应加强传播的效力。首先应广泛传播正能量, 新闻媒体应提供专门的时段和专门的版面传播正能量, 扩展传播的广度。同时应正确认识、理解正能量的定义和基本内涵以及传播正能量的意义, 正能量也是一种价值取向, 是主体以自己的价值观, 在应对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表现的一种价值态度、价值立场。对于同一类事物, 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价值取向, 可能表示反对, 也可能表示赞成, 但如果新闻事件和自己的关系密切, 影响到自己的利益时会更容易引起共鸣。因此在新闻报道时, 不要仅仅局限于形式化、程式化的政治性报道, 从精神上传递正能量, 同时应该适当地增加一些经济效益, 由于高尚的伦理道德而获取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这样的报道会更加形象, 更真实, 有利于增强正能量传播的效力。

新闻传播报道 篇2

《华闻报道》提升传播效果的新闻实践解读

本文依据福建海峡电视台<华闻报道>栏目的`对外新闻实践,结合传播学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来分析对外新闻栏目提升传播效果的三个基本要素:重建传播者形象,加强传播内容的针对性,改善传播技巧.希望能为中国媒体提升对外传播效果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 者:叶造  作者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电视台,福建福州,350001 刊 名:东南传播 英文刊名: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22 关键词:传播效果   传播者形象   传播内容   传播技巧  

微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报道新闻? 篇3

[关键词]受众需求;微博;微信;体育新闻传播

[作者单位]王利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3P065。

说到微传播,不能不提到微博和微信。从2010 年南非世界杯到广州亚运会、上海F1、中超等,再到 2012 年的欧锦赛、伦敦奥运会……综观这几年的重大体育赛事,总少不了微博活跃的身影。据统计,伦敦奥运会报道中,仅新浪微博的讨论量就突破了3.9亿[1]。而微信自2011年1月被腾讯公司推出后,因其更个性化的传播方式、更精准的到达率和挖掘用户潜在价值的独特优势,迅速得到新闻传播者的青睐,成为体育新闻传播的新平台。目前,微博、微信之于体育新闻传播已然成为常态。相比其他媒体,微博和微信都是高度依赖受众而存在的传播媒介,因此,微传播时代做好体育新闻报道必须加强受众需求研究。

一、微传播时代伴随体育受众地位的变化导致受众需求的嬗变

体育受众是指体育新闻、体育赛事等体育相关信息的接受者。微传播时代的体育受众,与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1.新闻的“单向垄断式” 传统传播模式被打破。在微平台上,个人不仅能快速地接收信息,还可以随时随地地发布信息,真正集“发布、传播、阅读”三者于受众一身,由此对深度报道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媒体时期,新闻传播呈“单向垄断式”,资源基本上是掌握在媒体手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体育新闻信息。微博、微信出现之后则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其不仅给体育受众提供了了解体育新闻的新途径,让体育新闻发布与传播的速度实现了即时即刻,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受众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传受地位,让受众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这一单一身份变为集信息发布、传播、阅读三者于一身的多重角色。受众既能从海量的信息流转中筛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也能自行提供有价值的即时信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体育传播时代就这么来临,对专业体育媒体人带来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削弱了他们的话语权,考验着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适应力,拷问着他们应对冲击的应变力。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在越是不缺少信息、不缺少信息接收渠道的背景下,受众反而对精深报道提出更高需求。因为在微平台上,大量的微媒体使用者来自“草根阶层”,其语言的使用多是碎片化的、肤浅的,难以满足受众对精深内容的渴求,而这对于擅长内容深加工的专业体育媒体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息。

2.“围观即表态,转发即参与”。微传播时代沟通渠道不再是堵塞的,互动传播成为常态,且受众对于互动参与方式有了更大自由,要求体育新闻从业者更重视互动传播。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反馈与参与体育新闻报道的渠道是窄的,是被堵塞的。但微传播时代则不同,“围观即表态,转发即参与”,基于“转发”和“评论”功能,互动传播成为常态。在这样的微传播模式下,受众转发信息,不再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还能将自己的观点、情绪、评论融入进去,轻松完成互动的同时,实现内容再造。不仅如此,对于互动方式,受众也有了更多选择。不仅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把关者,还可以自主决定转发什么、不转发什么,对什么信息不加任何评论进行转发,对什么信息评论后转发。由此,受众的意见表达在这种随时随地的互动中得到加强,形成体育热点。如2011 年的 NBA 总决赛,小牛夺总冠军的话题在 24 小时内就达到 6970541 次的转发量,盘踞 1 小时热词榜将近 20 个小时[2]。由此提醒传统媒体从业者,微传播时代要高度重视互动传播,主动创造条件邀受众一起参与到体育新闻报道中来。

3.借助@等功能,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或转发,让精准传播更近一步。但同时他们对接收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提出更高要求,由此对传统媒体精准传播的能力提出新要求。微传播时代精准传播成为现实。不论在微博上,还是微信上,受众都可以通过@功能,将他们想要表达的信息精准地传递给他们想要传递的人。而相比微博,微信的精准传播功能则更强大。首先,微信本身就是基于社会化关系网络而构建起来的微媒介,它的好友范畴不仅包括陌生人,更将手机通讯录好友、QQ 好友都囊括其中。因此,相比微博,微信用户更注重人际交往中个人所熟悉的常联系人群,其在功能设置上更加偏向社交关系的情感增进,这无疑为精准传播奠定了用户基础。其次,与微博的可单向“粉”不同,微信是通过“互粉”来建立联系的。而对于微信公共账号的关注,只有用户的主动关注和选择这一条路径。这意味着媒体目标人群的精确定位,意味着通过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到达的都是主动选择关注了认证账号的潜在用户。再次,微信公众平台主要采用汇总发送新闻的方式推送消息。即一条消息中包含多条新闻,且每条新闻均有单独的图文摘要,用户可单独查看全文和打开原链接。如此一来,相比微博,其推送的内容含量更高,也更有针对性。另外,随着可以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受众苦恼地发现,他们渐渐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于是他们开始对接收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更高要求,由此对传统媒体精准传播的能力提出新要求。

二、微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应根据受众需求切实提高体育新闻报道质量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出现是继网络之后的又一次冲击。但挑战的对立面是机遇,进入微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果能够积极运用新媒体,根据受众需求切实提高体育新闻报道质量,则依然能够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赢得话语权。

1.在内容上,积极运用微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提高时效性,强化媒体的“把关人”意识,增强准确性,同时在信息加工上下足功夫。即使近年来饱受新媒体的冲击与围剿,但在抢占话语权制高点上,传统媒体的优势依然不容小觑。微传播时代,传统媒体要想继续占据话语权则必须靠内容。传统媒体应做到以下方面:

(1)因势利导,积极运用新媒体生产体育信息。如开通微博,包括传统体育媒体的官方微博和体育新闻工作人员(主要指体育评论员、体育记者、体育主持人、体育解说员等)的官方微博。前者包括央视体育频道官方微博、《足球周刊》官方微博、《足球世界》官方微博等,后者如央视体育名嘴韩乔生、知名体育评论员黄健翔的微博等。这些微博都拥有上百万忠实的微博粉丝,其发布及转发的信息多能产生较大影响。再如开办微媒体栏目。2010年7月,黄健翔与李承鹏所发起的“黄加李泡世界杯”栏目被认为是“开创了国内体育媒体借助微博平台创办栏目的全新模式” [3] 。

(2)强化“把关人”责任意识。微时代,信息冗杂无序,为了保证信息的最大价值化,传统媒体从业者在运用微媒体进行信息推送时,一定要比普通受众更强化“把关人”责任意识,确保经过层层筛选的体育新闻报道是最有价值的,是受众真正想要看到的。

(3)着重在内容“精、深”上下功夫。虽然微博传播信息速度快,但因其呈碎片化形式,新闻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传统媒体从业者在将微博作为信息源获取新闻点的同时,还要抓好体育新闻的第二落点和第三落点,在深度报道上下足功夫,满足受众更深的求知欲。另外,微信账号也是助推事件往深度发展的平台。以微信为基点,一旦一个体育新闻热点事件发生,短时间内便可形成由新媒体率先曝出,传统媒体跟进报道的多方联动机制,由此避免了以往单一媒体孤军奋战的状态,推动事件向深度发展。

2.充分发掘微媒体的全媒介传播优势,实现与用户的全方位互动。如今的微媒体已经成为全媒介。经过不断的完善,现在的微博已经从创建之初只有文字发布功能的单一形式变成不仅能够发布文字,还可以发布图片、视频、音频,还具有电台、测试、投票等应用程序的全媒介。这不仅能有效确保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还为实现媒体与用户的全方位互动提供了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采用多种形式,按照用户的喜好进行话题设置,吸引用户参与话题互动。如在微博空间开辟专题微博,成功的案例有伦敦奥运会、新浪NBA、新浪网球等。据统计,伦敦奥运会开幕期间,截至7月29日下午4时,新浪微博上共有超过1.29亿次奥运话题讨论量,新浪奥运视频播放量也超过9800万次[1]。而与微博不同的是,微信的互动机制是点对点的。利用微信做客服,与用户沟通不仅能够防止无关者的围观,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其拥有的语音功能也是媒体与用户互动的另外一个有效渠道。

3.以用户为中心,对用户进行精准细分和精准的信息推送。如今媒介竞争越发激烈,且用户呈现“分层、多元化”分布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家体育媒体都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一个崇尚用户体验和信息精准定位和细分的时代已经来临。传统媒体在运用新媒体进行体育信息传播时,一定要做到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细分和精准传播。如积极开通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后,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对体育热点、突发体育事件、深度的专题信息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再如,在微博空间可以对特定用户群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这些特定用户群主要包括:通过搜索相应的内容标签,有共同爱好的群体围绕着共同的体育兴趣形成的受众群;通过搜索高人气的体育明星与媒体人士的微博,其所拥有的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往往也是志趣相投的受众群[4]。

三、结语

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特定的接收群体的传播活动,体育新闻从生产到广泛传播都高度依赖受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受众既是体育新闻传播的出发点,也是体育新闻传播的终点,脱离受众的体育新闻传播是没有意义的。重视受众在信息传播与接收中的主体性作用,且使其真正变为现实,是体育新闻传播在进入新媒体时代后的第一工作要务,尤其是微博、微信出现后,这种趋势更成为常态化。面对如此大趋势,传统媒体必须摒弃故步自封,积极使用新媒体与用户需求对接,真正从满足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为体育受众提供他们想要的有价值的体育资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邀请受众一起参与到互动中,给受众表达的话语权,刺激受众参与的主动性。如此,我们相信传统媒体在体育传播领域的主导优势不仅不会消退,相反会有所提升。因为相比草根阶段的无序表达,相比新兴媒体的专业尚浅,传统媒体的价值在于专业、公信力和深度,而这都是当下备受受众欢迎和新闻业界所倚重的特质。

参考文献

[1]董杨华. 微博对于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J]. 青年记者,2012(8).

[2]殷国华. 新浪微博开创体育赛事报道新模式[J]. 广告人,2010(8).

[3]范久红. 体育微博在体育赛事传播中的特点[J]. 今传媒,2012(12).

新闻传播中的反复报道 篇4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 , 不仅有严格的时限要求, 而且对新鲜的新闻内容的追求也是新闻受众的希望, 但只要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在复杂的新闻实践中, 无论哪种类型的新闻媒介, 都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新闻, 新闻反复报道不仅使用在时政新闻的宣传上, 也用于大量新闻事件的报道中。美国9.11事件发生后, 无论是国内媒体还是国外媒体, 都有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画面;汶川大地震、日本核电站事故发生后, 反复甚至重复报道的次数也不断刷新单条新闻被反复报道的纪录。

新媒体的出现, 特别是网络媒体和微博被广泛使用

后, 新闻反复报道的现象就更为普遍, 转载、转播等机械重复的报道方式甚至已经成为新媒体最重要的新闻传播手段, 其使用范围不仅包括重大消息、重要新闻, 也扩展到了普通民生新闻, 甚至囊括了大量的天气、财经、娱乐等资讯内容。进一步探究新闻反复报道的内在规律、变被动使用为主动应用已成为各类媒体, 特别是深受新媒体冲击的传统媒体必须关注的课题。

一、反复报道的新闻之“新”

反复报道一般分为机械性反复报道和深化性反复报道两种形式。机械性反复报道又称为重复报道, 是指在新闻内容不做变动的情况下, 反复多次地刊发或重复播送。 (3) 在报刊等纸质媒体上, 这种报道形式通常是以同一消息在不同的报纸或杂志上以相同的内容出现, 有些是同时同步出现的, 有的则是在一个时段内同一新闻内容被大量的转载、转发。在广播电视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上, 反复报道不仅包括了不同媒体的同类报道, 还包括了同一媒体的大量重复播出。深化性反复报道则是指对同类新闻内容但不是完全相同的新闻事实或新闻形式, 以不断深化的范例或新颖的形式, 反复多次地刊发或播出。

在网络媒体大兴其道、新闻传播主体出现明显转变的情况下, 大量的新闻之所以被反复报道, 就是因为这些新闻中“新”的特质, 即新闻的时效性还没有消失。

1. 更多的人希望对新闻事实耳闻目睹

此前人们对新闻的专业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自新闻传播主体的定义, 即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对受众来说, 任何没有接触过的新闻事实都是新的, 传播主体所能够传播的范围是有限的, 特别是在新闻报道的时限越来越接近事实发生的时刻, 让更多的受众无法及时了解到新闻事实的存在, 特别是广播、电视, 当然也包括更逼近事实发生时刻的网络传媒, 难以通过一次性报道满足受众对新闻事实耳闻目睹的需求, 即从受众的角度看, 大量的新闻事实的时效性并没有随着新闻的一次性播出而消失。有的新闻, 如当年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 电视首次播出画面后, 随着人们的口头传播, 更多的人产生了耳闻目睹当时画面的迫切愿望, 在相当时间内, 几乎每次重复播出都对受众产生巨大的冲击。

2. 受众需要对新闻事实有更深刻的认识

反复报道除了满足人们对新闻事实耳闻目睹的需要, 还包括满足人们对新闻事实更深刻认识的需要。新闻媒体有议题的设定的功能, 无论是有意识的传统媒体对单一时间的关注, 还是网络媒体上众多的参与者对一个新闻事实的反复报道, 不断深化的评论都对相关新闻提出了反复报道的要求。分析近几年发生在国内的网络热点新闻事件可以发现, 反复报道, 包括机械性反复报道和深化性反复报道都起到了重大的舆论支持功能, 新闻受众的每一个评论、每一次转发, 都把新闻内容当成一个新发生的事实对待, 大大强化了人们对新闻事实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等多方面更深刻的认识。

除此以外, 深化性反复报道的新意还体现在对新闻事实报道角度的更新变化中, 这个深化指的是深化被报道的新闻事实的深度, 通过个性事实对同类事实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再现事实的总和。美国纽约1010WINS全新闻电台采用的是滚轮式全新闻广播格式, 每20分钟为新闻一个单元, 大量新闻反复报道, 但每次报道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对同一事件, 要求记者一次写出6个不同的版本, 采访6个不同的人, 出6种不同的声音, 分别包括当事人的声音、旁观者的看法及专家的评论等。就一条新闻而言, 不同单元播出的内容呈现出进程化、动态化的形式, 使同类新闻内容在反复报道中的新意不断呈现, 这和目前新媒体上从各个不同新闻源传播出来的新闻、报道同一事件的网络新闻及微博新闻的表现形式异曲同工, 充分满足了受众对事实不断加深认识的需要。

二、反复报道的节奏之美

通常国内的反复报道, 绝大部分追求的是新闻的宣传效果。一方面, 部分新闻的反复报道契合了反复报道的新闻传播规律, 营造出了传播者要求的舆论氛围, 但与此同时, 由于传播主体对反复报道的认识过度倾向于对受众的单方面灌输功能, 忽视了受众在反复传播中的感受, 相当程度地给人们留下了一谈到反复报道就是机械重复、陈旧乏味的负面影响。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的研究结果认为, 每一个传播行为、每一个传播者和接受者, 都各自有一套目的和原因[4], 反复报道既然是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的主动报道, 为实现报道的目的, 报道的节奏、频次就必然是这种报道方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 其具体数值既取决于被反复报道的新闻的时效性, 也与新闻事实本身在受众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及其社会效应有关。从传播者的角度看, 这种节奏应该体现出决定于内容的这种报道形式的美学意义。

(1) 选择需要重大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机械性反复报道

机械性反复报道有许多成功的范例, 如历史上许多重要政治人物的变故、与国家民族利益直接相关的政治事件、国家战争, 几乎所有国家的各种媒体都采用机械性的反复报道, 以达到受众广泛认知、营造社会气氛的目的, 这不仅是国家政治的需要, 也是最大限度满足受众信息的需求。出于同样的目的和原因, 这类报道的节奏及终止的时刻取决于反复报道中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认知程度及对其所造成的社会气氛的考量。相对于受众的需要, 反复报道过于泛滥就会在受众中产生陈旧感和乏味感, 频次过低、节奏过缓就达不到传播的目的, 也不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考察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微博、短信等新媒体上被机械性反复报道的新闻事件, 也体现着同样的传播规律, 各类被机械性反复报道的新闻事件, 都是受到传播者 (同时也是新闻受众) 重大关注的新闻内容。

(2) 选择重要事件深化报道内容, 呈现新闻事实的总和

为了呈现新闻事实的全貌而采取的深化性反复报道, 同样需要掌握报道的节奏, 这是新闻媒体用反复报道的方式设定舆论议题、引起社会广泛注意、营造舆论氛围的需要, 同时也是媒体丰富自身报道内容、提高新闻收听收视率的需要。

在美国一直稳占市场收听率第一的纽约1010WINS全新闻电台, 不仅规定了重要新闻重播的比例, 而且经过多年的对收听市场分析, 还制订了严格的反复报道样式及要求:记者为同一新闻事件采写的6个新闻版本在不同的新闻单元中相继播出, 同一新闻版本两小时内不能重复播出[5]。这不仅满足了受众了解新闻事件全貌的需要, 而且有效避免了由于事件内容的重要程度可能带来的重复、单调、乏味的收听感受。

以报纸为代表的平面媒体, 在深化新闻事件报道的同时也存在同样的节奏要求。国内一些大型媒体, 目前基本形成了首次播发新闻, 随后几天重复报道新闻重要内容、配发专家议论的做法, 这既可以通过反复报道加深读者对新闻事实的印象, 又通过议论提高了新闻事实的深度, 体现的正是反复报道具有的节奏美感和报道艺术, 既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同时也增加了媒体对读者的吸引力。

此外, 综观最近几年网络媒体呈现出的各大新闻热点, 几乎都是由网友自觉或不自觉地一次又一次反复报道形成的舆论焦点, 这其中既有机械性的反复报道又有深化性的反复报道和评论, 有高潮也有低谷, 但始终牢牢吸引着舆论的注意, 不断展示着新闻之重, 也体现出了新闻之“新”。不断丰富的新闻事实和由公共舆论自由形成的节奏, 最终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压力, 促成了新闻事件的最终解决。

三、反复报道量的准则

新闻事件和所有的社会事件一样, 都有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 新闻报道是新闻传播者对各种新闻事件进行的主动反映, 没有报道的量度, 任何报道内容都无法有效影响受众, 反复报道超出一定量的报道, 不仅会引起受众的反感, 也会弱化新闻传播者的作用, 甚至引起受众思想的混乱, 成为新闻报道的滥觞。

传统反复报道的界限取决于宣传目的的实现, 以新闻受众为中心的新闻理论认为, 其中的界限应该是受众的信息满足, 二者的共同之处都在于新闻传播的效果, 新闻的“新”是确定反复报道量的原则。新闻中“新”的消失即反复报道的界限, 反复报道不足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要、反复报道的数量超过需求即成为陈词滥调, 这个界限的取得只能来源于新闻事件的变化过程、来源于对受众反馈的判断及对新闻受众接受心理的把握, 对新闻的传播者来说, 及时调整反复报道的节奏和数量是进行新闻反复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 反复报道是新闻传播的一件利器, 但什么样的新闻需要反复报道、反复报道采用那种具体方式、发稿量多大、用什么样的节奏, 要根据新闻事件本身的内涵、社会的态势和受众对新闻的认识程度及心理感受确定, 其最终的目的是呈现新闻事实的总和, 并以此打动受众, 使新闻传播的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宏观新闻学》, 刘建明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1) 《宏观新闻学》, 刘建明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2)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3版。 (2)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3版。

(3) 《传播学概论》,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 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1版。 (3) 《传播学概论》,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 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1版。

新闻传播报道 篇5

事件一出,各大媒体、网站纷纷在相关板块予以重型报道,由事件产生的特殊背景(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反恐成为一股世界潮流)和产生的重大影响(此次事件对沙特的连环的政治、经济重创以及英美为首的国际反恐策略新转变的可能性)来讲,事件的报道本无可厚非。然而,在涉及到具体的报道方式上,一些媒体却跨越了“雷池”,不仅违背了最基本的新闻道德,而且,也暴露出了媒体日渐淡漠的社会责任意识。

媒体的失职主要与三张受害人图片有关。这三张图片是在受害人遇害之后,由基地恐怖分子通过其网站所发布出来的。三张照片的内容分别是:受害人血淋淋的人头放置在一具穿着橙色紧身衣的尸体背部;由一只手提着的人头的正面;以及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人头。三张照片都无一例外地带有强烈的“血腥”意味,可以说,用“血淋淋”来形容三张照片丝毫不为过。然而,比照片更为令人震惊的是,这样三张被恐怖分子用来“炫耀战绩”、作为“恐吓手段”的“恐怖照片”,国内的一些新闻媒体以及一些门户网站居然未做任何画面处理便堂而皇之的刊登出来。这其中,不乏国内强势媒体。而且,某家电视台画面播出之时,正是午饭时间。不用上升到更高的意义上,就单从最现实的“吃饭进行时”这点来说,可以想象,这张“倒胃新闻”将引起人们怎样的“沮丧”和“不适”!

事实上,近些年来,伴随着媒体走向“市场化”和蜂拥而起的新老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 这样的“倒胃新闻”已不再仅仅是一个个案了。动荡的国际形势、频发的恐怖活动,为如此新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支持,就在前不久,萨达姆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两张血肉模糊的照片、以及美国人美国人质尼克·伯格被斩首的录像均未做任何图像处理,不断频现于国内新闻媒体。具体到国内新闻节目,克隆而生的一大批同质的法制栏目和都市类报纸,在“眼球经济”的诱惑下,也在日益突破报道的界限。“枪杀”、“车祸”、“自杀”、“尸体”等等不断地在这些节目中上演着“真人秀”。这种种细肆无忌弹的新闻背后,是媒体对于市场利益的最大膜拜和对于受众的最大愚弄。

100多年前,面对当时一些商业报纸为最大限度的盈利,在“新闻自由”的幌子下,非法采集新闻以及在其报纸上刊登大量诲淫诲盗,大肆渲染色情凶杀之新闻现状,报人奥克斯创办《纽约时报》,一反当时盛行的“新闻”标准,指出该报将客观、公正地刊登所有值得刊登的新闻,不会让那些色腥新闻、私生活实录以及通过门缝中窃看得来的报道,玷污了早餐的桌布。由此新闻报业自律观念得以萌生。时至今日,坚守新闻专业理念的《纽约时报》、《基督教箴言报》、《泰晤士报》等作为新闻媒体的典范,依然证明着“高雅新闻”经久不衰的魅力。然而,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媒体世界的一股强大的“不和谐音”。一些地方小报、电视媒体纯粹以“市场”为导向,片面追求发行量、收视率,不惜自降新闻品格,进行种种“非常规”报道,而这一切只为了一个目的:最大限度地盈利。

“星(明星)腥(血腥)性(色情)”新闻的背后,是新闻理念的严重缺失和新闻道德的彻底沦丧。虽然具有正义和良知的人士不断地对媒体的“混乱”予以抗议,然而,一些媒体却依然“我行我素”。市场取向的`媒体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市场需要——不是媒体喜欢暴力而是受众喜欢暴力。在收视率、发行量等媒介调研数据成为媒介生存的“紧箍咒”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迎合受众成为众多媒体心照不宣的统一行动。车祸、自杀、凶杀、抢劫这些血腥新闻由于颇富戏剧色彩,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受众的好奇心理,而且,与之相伴随的现场目击图片还可以以其真实的现场感、巨大的冲击力带给受众丰富的感官刺激和心理满足。这些“出格”的新闻往往能制造出一种“轰动效应”,从而在短时期内迅速提升报纸的发行量、电视、广播的收视率、收听率。于是,在一种短期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新闻媒体置新闻伦理与道德于不顾,将别人的隐私和痛苦赤裸裸地展示在受众前。

社会新闻报道与民生新闻报道的异同 篇6

关键词: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异同

新闻报道依照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新闻类型。就比如说,按新闻事件发生的地域与范围来划分的,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而按新闻题材来划分的,综合报道、典型报道和述评性报道以及批评性报道;还有按新闻性质来划分的,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科教新闻、体育新闻、会议新闻以及文艺新闻,自2002年起又诞生了一种新的新闻报道类型民生新闻,由此国内各类媒体纷纷刮起了报道民生新闻的风,但民生新闻到底指的是什么新闻,它与社会新闻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笔者就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区别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定义上的区别

虽然截至目前社会各界对于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界定,但是在《新闻学大辞典》就把社会新闻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反映社会生活中体现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轶事的新闻。”而晚报与都市报等媒体最早定义的民生新闻就是“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定义上看出来,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在内容上是有重叠的地方,而且都是围绕社会生活展开的报道,仅仅只是在报道的侧重点方面有所偏差而已。像报道民生新闻侧重的方向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事件,而报道社会新闻侧重的方向则是社会中发生的各类有价值的新闻事件。

二、报道特点与报道题材上的区别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有着报道题材广泛性和报道内容贴近性与通俗性的特点,但是由于社会新闻对于趣味性要求更高,并且时效性要求低,因此对于新闻素材的寻找可以跨越时空;然而民生新闻则相对而言更加注重服务性,对于舆论监督以及帮助解决民众实际问题是它主要的报道素材,另外关于民众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实时信息也是通过民生新闻来进行报道。

在报道题材方面,虽然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比较注重报道与民众生活相关的新闻事件,但是就具体选材上来说,两者选材的方向、角度以及层次都有着非常大的区另,像是民生新闻就比较主张报道与民众生活、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并且从旁帮助民众解决这些问题,为民众的美好生活做贡献;而社会重新所注重的则是批判社会中的丑恶,赞扬社会中的真善美,以及对社会上一些奇闻趣事的报道。

三、报道角度与报道形式上的区别

社会新闻报道的角度可以说是站在了“他者”的角度来看待所发的新闻事件,它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以社会学的角度来报道人与自然中所发生的奇异现象。而民生新闻则是以一种感同身受与利益相关的姿态来对待老百姓身边所发生的事件,最终进行新闻报道,它用最直接与最广泛的视角实现了媒体应有的上情下达功能,同时在媒体舆论监督方面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社会新闻一般出现的形式大多都在报纸上,特别是像都市报以及晚报这一类的报纸,采写与报道社会新闻多大都是都市报以及晚报的重头戏。而反观民生新闻,它基本上都是出现在电视上,这样报道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民生新闻的侧重点为倾听民声,解决民众的疑难问题,因此通过相对比报纸更加具有现场感的媒体来进行报道会更具进舆论监督的效果。

此外,两者的报道角度也存在差异,社会新闻基于“他者”角度进行报道,报道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自然中的现象,让人们了解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件,将事件的发生过程全程呈现给受众知晓,报道过程中不掺杂其他的情感因素,是对事件的客观记录。民生新闻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展开的报道,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公共道德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价值取向上的区别

社会新闻注重的是反应社会上的各种形态,因此有正面的报道,也有负面的报道,在新闻采写方面也更为看重它的真实性与鲜活性,然而民生新闻注重的则是本地区所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者是本地区民众相关的新闻事件来作为采写的主要素材,因此它的报道更加本土化,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与负面新闻相区别,采用平民化的视角来作为新闻采写的第一要素。

五、结语

因此通过上文的分析与比较可以很好的看出,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尽管在有些方面存在重叠与交叉的,并且追求的都是新闻的可近、可信、可用、可读以及可亲性,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在报道题材、报道角度等等一些方面的区别,因此做为媒体工作者我们应该要正确的区分两者的关系,让民众在进行新闻阅读时,能在快速的获取对自身有利的各种信息,为民众的美好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曾肇潮. 如何兼顾“新闻”与“宣传”——时政新闻的误区与对策[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09) .

[2]贠荣臣. 论广播时政新闻在报道中的优势与创新[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2).

谈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的传播效果 篇7

一、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的传播效果分析

一是同类新闻集中报道能够提升集聚性。由于同类新闻报道在新闻内容方面具有相似的特点, 因而将同类新闻进行集中报道, 能够导致形成新闻报道内容的集聚性, 进而能够更有效的形成新闻传播模式, 推动新闻传播的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特别是通过对同类新闻进行集中报道, 能够更有效的发现同类新闻的深层次问题, 进而能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比如对于同类民生新闻进行集中报道, 能够使政府及相关部门引起高度的重视, 进而对于更好的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使新闻报道更具影响力, 甚至能够成为政府开展民生事业的重要基础力量。

二是同类新闻集中报道能够强化专业性。由于同类新闻集中报道的特点, 使得同类新闻报道能够更加体现专业性, 这将有利于提升新闻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再以民生新闻为例, 目前很多民生新闻都已经达到了比较专业化的程度, 使得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对于同类新闻的报道, 能够使新闻媒体形成专栏, 同时也可以对新闻从业工作者进行有效的培养和锻炼, 使他们在某一类新闻报道方面更加具备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 进而也能够使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得到提升。目前很多新闻报道方面的专栏节目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这就是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的重要作用。

三是同类新闻集中报道能够提高吸引力。随着我国媒体数量越来越多, 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和渠道也越来越广泛, 很多受众对某一方面新闻比较关注, 因而就会大量的在网上进行搜集, 而同类新闻集中报道能够节省受众的时间成本, 进而能够使同类新闻集中报道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再以民生新闻为例, 随着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目前很多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民生新闻, 有很多地方政府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民生新闻, 每天的民生新闻节目必须收看, 同时要根据老百姓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解决, 因而同类新闻集中报道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加强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的传播策略

一是创新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对于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来说, 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创新报道理念。这就需要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在开展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过程中, 要积极创新报道理念, 要将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作为提升新闻媒体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性举措, 积极推动改革和创新, 特别是要设置专栏, 重点在新、奇、特方面取得成效, 这样能够使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取得良好的成效。创新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理念, 还要改变思维方式, 对同类新闻要进行区分, 这样能够使同类新闻事件报道更加专业。

二是改进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方式。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在开展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方面, 要改变报道方式, 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运行体系, 使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这就需要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配强配齐运营人员, 特别是要对新闻记者进行有效的培训, 使他们能够在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方面更具专业化和职业化, 进而推动新闻媒体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的科学性。

三是优化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内容。对于同类新闻事件来说, 要想使集中报道取得成效, 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在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内容方面进行优化, 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必须对当时政府、社会、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 有的放矢的开展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工作, 如果什么样的新闻事件都采取集中报道, 必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这就需要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在搜集、筛选、综合、分析等方面下功夫, 使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内容更具吸引力。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新闻媒体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新闻报道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也同样成为一种创新性的报道模式, 这主要是由于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能够提升集聚性、强化专业性以及提高吸引力, 因而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必须高度重视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创新, 使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这就需要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把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作为重要的报道模式, 在报道理念、报道方式、报道内容等方面取得突破, 使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摘要:传播效果的好坏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的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新闻传播报道 篇8

电视新闻从选题到播出, 就像一条流水线一样生产, 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的制作过程如下:

电视 (前期) 选题→采访构思→拍摄

新闻 (后期) 播出←合成←文字稿←画面编辑

制作过程一般都会分成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 虽然说应该在后期才会有文字稿的具体写作, 但是, 在采访构思和前期制作的选题, 也会有文字写作的。因而, 在电视制作的整个过程之中文字稿的写作要求是起到贯穿作用的。

电视新闻报道词写作的总要求, 有以下3个方面:

1) 声画对应

电视新闻与其他电视节目一样, 是“声画合一”的, 因此, 电视新闻的文字稿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必须按照画面本体的需要进行解说, 做到声音和画面相互协调。这种特殊的情况, 要求电视新闻的报道词要有特殊的写作格式:

电视新闻是叙述性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在声画关系的处理上, 就必须声画对应。

2) 内容上的要求——5个W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要报道好事实, 就要注意“用事实说话”。怎样“用事实说话”?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交代清楚“5个W”, 即:Who (何人) , Where (何地) , When (何时) , What (何事) , Why (何故) 。或者将“Why”分解为“Why (何因) ”和“How (何果) ”, 成为“5个W1H”。这些其实是一般记叙文的要素。新闻作为文章的体裁, 实际上是记叙类文体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运用。因此, 传统的新闻学, 一直将“5个W”视为新闻的要素。

但是, 新闻毕竟不是一般的记叙文, 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从电视新闻的角度来看, 在交代清楚“5个W”时, 还必须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 事实的真实性

真实性有两种:一种是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文学作品要求作者忠于生活, 概括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事, 不限于真人真事, 允许虚构。这是艺术的真实, 只讲本质的真实, 不求事实的真实。另一种是新闻, 包括电视新闻的真实。

(2) 时间的新近性

新闻姓“新”, 新闻“新”字当头。只有新的东西, 才能引起受众注意。引起社会关注。因此, 新闻要以“新”夺人, 以“新”取胜。而“新”与“快”是连在一起的, 只有快了, 才能新鲜。新闻贵新, 就要在“快”字上下功夫。

(3) 内容的价值性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素质。新闻价值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并决定新闻原型 (客观事实) 是否能成为新闻。但是, 它得靠新闻记者去认识, 并表现在他的报道之中, 通过传播, 在社会上引起反响, 价值才能实现。

(4) 兴趣的广泛性

趣味性是指新闻报道以情趣和兴味吸引受众的素质。通常包括两方面:饶有趣味的新闻事实本身相引人入胜的表述方式。电视新闻要拥有广泛的趣味性, 就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获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5) 形象的直观性

电视新闻是诉诸视觉和听觉的双通道传播, 这是电视新闻的独家优势。一幅幅实实在在的活动画面, 配以生动流畅的报道词, 以及现场同期声讲话和音响, 使新闻现场的情景一览无遗, 同时也使观众一目了然。

3) 表达上的要求——4个C标准

“4个C”标准是西方电视界提出来的。1991年, 美国三所名牌院校印第安纳大学、南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用“4个C”标准, 对美国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的三位名主持人的写作进行评估, 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这“4个C”标准, 可说是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Clear (清楚) ;Concise (简洁) ;Correct (准确) ;Conversational (口语) 。

2 电视新闻写作特点

1) 快速及时, 先声夺人。广播电视在时效性上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 甚至可以实现现场直播,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高度重视时效性;

2) 线性传播。广播电视按时间顺序播发节目内容, 在写作中要注意不断出现小高潮点, 吸引受众;同时要注意稿件结构的完整和信息的完整;

3) 受众广泛。广播电视直接诉诸于受众的听觉和视觉器官, 较少受文化程度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 受众范围广泛。为适应这一特点, 广播电视写作中应注意通俗易懂, 少用抽象、复杂的内容;

4) 具体形象, 感染力强。广播电视可以运用声音或图像再现人物和事物现场, 给受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应注意运用好这一特点, 激发受众的收听、收视兴趣;

5) 转瞬即逝, 不留痕迹。广播电视的信息符号是声音和活动图像, 稍纵即逝,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扬长避短, 便于受众掌握。

3 电视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传播优势

3.1 文字语言在典型性新闻报道中最能凸显优势

前段时间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一经电视新闻报道, 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相当大的震动和感慨。如果这个新闻事件单纯用报纸的传播特点来报道, 其震撼力度不会有这样的强烈。电视新闻所表现的内容虽然与报纸新闻一样, 都是对特定时空中现实存在的再现, 但前者给受众看到的是活动逼真的画面, 因而它带给受众的是一种真实的现状, 或者说是一种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生活的真实。

3.2 文字语言能有效克服新闻画面叙事的多义性

如果没有文字语言来解说, 观众在观看新闻画面时会对画面产生多种感受和感观, 这是由于画面叙事的多义性特征。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例。我们可以了解到, 画面的游移、模糊, 即多义性是怎样通过文字和语言的介入而变得清晰和准确的——第一组镜头:画面:熙熙攘攘的街道人流量很大, 撞到张老师的汽车一瞬间将张老师碾压…… (记者画外音) :现在我们看到的画面就是张丽莉老师出事当晚, 校门口的监控录像我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部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借教室上课的第十九中学生结束晚课后......很显然, 画面是活动的, 现场感很强。学生们正放学回家。如果没有电视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和记者的语言解说, 观众是不会知道那一瞬间张丽莉老师已经被碾压在车轮下。

3.3 电视中的声音与新闻写作的关系相当密切

在整个电视符号体系中声音系统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同期声和现场音响的作用是显然的。从而也可以体现出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大量的事实证明, 如果没有电视新闻写作的话, 播音员就会面临无源之水的口播语言, 并且, 再优美感人的同期声, 现场音乐, 都会感觉到苍白物理, 更不用说棚外配音了, 一样会显得单薄。

3.4 播音语言是凭借文字稿的基础而施展其魅力的

众所周知, 新闻的五大要素光靠声音系统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个重任的。必须通过播音功能才可以完成。所有新闻内容都是通过播音功能进行诠释的, 在专题报道中很重要, 在电视播出大量的短讯中更重要。总之, 播音功能和画面语言在电视新闻中是同样分量的重要, 同样的最具有活力的。

4 结论

目前,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 文字备受电视传媒和接受者的喜欢, 已经成为——“流动的风景”, 在声音系统、图像系统和文字系统的相互配合下, 使的电视新闻的优点发挥的特别的好, 同时呢, 也为今天的电新闻写作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张育仁, 张夷弛.从电视新闻报道看当今电视新闻写作的传播优势[J].新闻界, 2009.

新闻传播报道 篇9

一、概念的解析

《新闻学简明词典》中这样介绍深度报道的概念:“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势的报道形式。”一些新闻学者也对深度报道概念作出归纳:“一、它是一种长篇的报道, 主要用于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反映。二、它不是一般的报道现象, 而是深入到内部和各个侧面……, 并能预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矛盾。”上述概念描述了“深度报道”的目的性, 或者从篇幅、题材等方面进行规范。类似的对“深度报道”的界定不胜枚举, 但其基本上反映出一个趋势, 就是把深度报道认知为一种形式, 从手段和方法上对其概念进行界定。这可能是有所缺失的。

第一, “深度报道”在程序和结果两个层面产生其意义。人们从两个方面使用“报道”这个词。一方面指新闻实践中的行为或者活动, 如“出色地完成一次新闻报道”;另一方面指已经完成的新闻作品, 如“这篇报道非常的出色”。而在“深度报道”的相关概念中, 第一个方面往往被强调, 而第二个方面则被忽略了。这一点从对深度报道的划分中可以看出。深度报道通常被划分为“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 这些划分结果一方面从形式逻辑上来看是不周延的, 在外延上存在交叉重复。

第二, “深度”体现为一种价值判断。“深度是主观对客观进行反映的深入程度, 它实质上是一个认知程度的问题。”上述判断虽然有些同义反复, 但从接受与认识的层面提出了“深度”概念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如果继续用“深浅”的概念来衡量认知程度, 那么对概念的解析就陷入了无穷尽的同义反复。因此认知程度的差异, 应从“量”和“质”两个更科学的范畴进行考察。

首先, 从量的角度看, 受众在对新闻报道的认知过程中能获取信息量的不同导致了认知程度的差异。新闻报道中的信息量一方面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展开, 另一方面和媒介的形式有较高的相关性。新闻事件在时空上的扩展使认知对象不再是孤立的新闻事件, 信息转化为一种联系。后现代主义认识论认为, 认知的对象不再是孤立的个体, 而是一种“关系的结构体”。从这个角度来看, 新闻报道中信息的核心, 不再是新闻事件本身或者由其展开的其他事件, 而是在经过扩展的时空之中一系列事件的关系。例如, 《新闻学简明词典》中对“深度报道”的描述:“它的主要特点是要在‘Why’和‘How’中进一步深化。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 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这正是从时间的维度上阐释联系。前面提到的对“深度报道”的划分正是从时间的因果系列上展开的。调查性报道针对过去, 是原因;预测性报道指向未来, 是一种可能的结果;解释性报道分析当下, 阐释因果联系。所以说划分的三个子项之间是相互交叉的, 调查与预测在解释中得到统一。然而, 即便仅仅从对象的角度来看, 狭义的因果关系也不能涵盖所有的联系。深度新闻报道要求向公众展示“为什么”, “为什么”有时针对客观事实, 有时也指向主观目的, 并且扩展到促成主观目的的客观事实。新闻报道中的“为什么”与“司法审判”中的“为什么”有较大差异, 前者更注重客观因素, 后者更注重主观因素。

其次, 从质的角度看, 受众在对新闻报道认知过程中获得信息的性质使认知程度产生差异。“深度报道实质上是对新闻信息的拓展和延伸, 其拓展和延伸集中体现在对新闻事物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上。”上述论断的核心意义集中体现在“判断”一词上。如果仍然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出发, 那么“判断”体现为一种从事实到思维的延伸。“因果关系”从其本质上来说属于思维的范畴, 有些思想家还认为它是先验的。这里不讨论这个概念的形而上学意义, 从直观经验中人们也能感觉到“因果关系”在事实领域和思维领域的不同作用。例如, 在数学演算中人们经常使用“因为、所以”, 在逻辑推理中人们也经常使用“因为、所以”。这里的“因为、所以”就是思维领域中的。在新闻报道中, 关系从事实的联系转化为一种思维的联系, 其质也就发生了变化。新闻报道的意义从事实层面进入了思维层面, 于是“深度”就得到了体现。

有些观点认为, 新闻报道中不应含有评论和判断, 只能是事实的展现。这种观点其实过分夸大了“报道”和“评论”的区别, 二者只是形式上的区别, 或者使用语言上的区别。至少从深度报道的角度来看, 二者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都要展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让受众获得一种价值判断。20世纪50年代, 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代, 客观报道是当时新闻报道的主导思想, 媒体将麦卡锡的演讲做单纯的记录报道, 在客观上起到了支持“麦卡锡主义”的效果, 于是人们开始呼吁解释性报道。当时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爱德华·默罗在其新闻节目中表达了对“麦卡锡主义”的强烈谴责受到舆论的赞赏, 同时也使电视新闻报道产生了新的意义。深度报道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目的, 这种目的性和新闻评论是一致的。

二、电视深度报道的特征

电视新闻报道在经验上似乎呈现出与深度报道相反的趋势。我国的电视新闻曾经甚至正在面临着“娱乐化”的境况。这一方面说明电视媒体的技术特性没有和深度报道真正地融合, 对于电视深度报道的理论研究是不全面的;另一方面, 视听语言在深度报道中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实践可能也不够充分。

1. 电视媒体的技术特征呈现反“深度”的倾向。

尼尔波·兹曼曾用“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来形容美国电视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 电视中所有的内容都通过娱乐的形式展现出来。我国的电视传播中也明显显现出这种倾向。例如, 新闻节目注重事件的冲突, 强调其戏剧特征。科教类的节目被各种视觉技术包装成一部部粗糙低劣的悬疑电影;法制节目则着重表现刑侦技术的复杂与高超, 甚至在有些时候对潜在罪犯起到了教学的作用。这些现象都在说明电视强烈的娱乐倾向。当然并不是说电视不能表现“深度”, 很多电视节目也在“深度”的层面作出努力,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节目往往不能获得更多观众的青睐。

首先, 视觉图像不善于表达“深度”。人通常用“看”和“读”两个不同的动词来表达一般性获取视觉信息的行为。例如, “读书”、“读报”、“看报”、“看电视”等。两者的区别在于“读”的对象是抽象文字, 而“看”的对象是具体形象。而形象和文字在传播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对于新闻报道而言, 图像形象大量丰富了新闻报道中的信息。与此同时信息的意义也就变得模糊了。图像能较好地体现人的欲望、情绪等意识形式;而面对表达抽象信息和思维过程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困难。用图像的手段直接地表现抽象“联系”, 显然是有困难的。

其次, 信息的过度丰富影响了“深度”。电视新闻报道中, 信息的传播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个是繁复, 一个是瞬时。这两者都影响了“深度”的体现。多数的电视新闻报道中, 平均每三五秒钟就会切换一次换面, 各种信息甚至是跟主题无关的信息都被受众看到。这在认知的过程中加重了主体的负担, 观众总是有新的信息可以看到, 一直在“有什么、是什么”的层面接受信息。同时还要在复杂的信息中进行筛选, 哪些是和主题事件相关性较高的。这样的过程阻碍了作为一种“联系”的“深度”被观众认知。与此同时, 电视图像的瞬时性使观众对信息的认知不可重复, 在这样一种“繁复”和“瞬间”的特征里, “深度”几乎被完全遮蔽了。

2. 电视新闻报道中, “深度”的体现关键在于“内在语”的表达。

“内在语”指不是直接表露的潜在的信息。关于新闻报道有个很常见而且通俗的表达, 叫做“用事实说话”, 这个观点甚至被当作一种关于新闻报道的常识。但人们关注这句话的重点往往落在了“事实”上, 认为其含义是新闻报道不应带有评论性的观点。而这句“常识”, 还有另外的意思, 就是“说话”。既然是用事实说话, 那么“事实”就不是“要说的话”。因此, 深度报道就是用事实的形式体现表态的目的。电视媒体对于这种潜在态度的表达恰恰具有自身的优势。这种优势来源于电视的试听手段。

首先, 口语较之文字具有更强的表态功能。“态度”一方面指在价值、道德、审美判断上的肯定与否定, 另一方面指这种“肯定或否定”的程度。在文字表达中, 往往通过“是”或者“不是”明确地表达肯定与否定;通过情态或程度副词来表达程度, 例如“坚决”、“一定”、“非常”等, 有时还需要文学修辞的参与。这些方法直接地表明了主观想法, 即使是基于理性和正义, 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报道”的形式所排斥。相比之下口语就具有更多隐藏态度的优势, 把明确的态度转化为一种内在语。

一方面, 口语可以通过语音重音的区别引导受众接受信息。新闻报道中体现深度的“联系”最终要依靠受众的认知完成其实践意义。受众思维中判断的形成基于对报道中信息的认知, 也就是说哪些信息被观众重点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判断的形成。通过这种方式一种态度信息就潜移默化地传达出来。另一方面, 口语可以通过语气来表达态度强烈的程度, 当然这种方法能使态度更轻易地被受众认知, 在新闻报道中, 使用带有强烈情感倾向的语气是不合适的, 例如“愤怒”、“歌颂”、“仇恨”等。但是一些在情感上中立的语气往往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例如“紧张”、“冷漠”甚至是“调侃”。

其次, 图像能潜在的选择信息。上文提到, 图像存在反“深度”的倾向, 这种判断基于一种当下电视新闻的现实经验。从可能性上来看, 图像也可以有效地促进电视新闻报道深度的体现。图像可以通过景别、角度等多种构图手段对信息进行选择, 这种选择一方面可以排除冗余信息, 另一方面可以着重传达能影响受众判断的信息。而且较之文字而言, 这种信息的选择是潜在的。图像选择对于电视新闻报道而言, 不是“拍什么、不拍什么”的问题, 而是“如何拍”的问题。图像的多义性, 在态度的表达中成了一种优势。另外, 对于同样的信息, 图像具有潜在的表情作用。

这样的一种带有倾向性选择是否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原则呢?对新闻报道而言, “客观”是对手段的要求, “真实”是对结果的要求, 希望客观的手段保证真实的结果。深究起来, 没有什么手段能保证真实的结果, 甚至有人认为没有什么结果是真实的。这两个形而上学的概念几乎已经抽象到了不能再理性解释的程度, 似乎只能用直觉去把握。对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而言, 只要基于公平正义的原则, 能够真正的“用事实说话”, 也就足够了。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电视新闻中的“深度”应该从程序和结果两个方面衡量, 以及与报纸相比, 电视媒体在“深度”报道中存在哪些问题和技术优势。同时认为, “深度”的体现在于新闻事件之间的“联系”被受众认知, 这种联系有时体现为事实间的关系, 有时体现为受众思维间的联系。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深度,联系,技术特征

参考文献

[1]余家宏, 宁树潘, 徐培汀, 等.新闻学简明词典[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2]叶春华, 连金乐.新闻采写编评[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3]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原理及应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

新闻传播报道 篇10

1 新闻现场报道概述

1.1 新闻现场传播优势

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身临现场,随着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观察和采访同步进行。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掌握着事件的第一手材料,并根据在现场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评论,仿佛将观众带入事件现场,了解事件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新闻现场报道。

1.2 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

1.2.1 时效性

新闻价值学认为,新闻事件发生和新闻传播出去的时间差越小,则新闻的价值越大,相应的时效性越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改变了传统的先采访和拍摄画面,后进行文字解说,最后由播音员播出的新闻制作模式,可以使观众产生与事件进展同步的感受。

1.2.2 针对性

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亲临现场,以目击者、参与者、采访者的多重角色和现场进行互动,报道的事件的信息量比较大,信息的针对性也相对较强。

1.2.3 现场感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通常有三步:首先,记者介绍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其次,画面切入到事件现场;最后,记者出面结束报道。将新闻事件发生的全部进程完整传递给观众,体现了报道的进程感,让观众清晰了解事件动态。

1.2.4 参与感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真实感和参与感。一些大型活动为得到强烈的现场感,突出现场报道的特色,大多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报道。

2 现场报道体现电视传播特色的方法

2.1 全面了解新闻现场的背景

对于一般事件的报道,记者应预先了解新闻事件现场的背景,对事件的进展提前了解。在掌握新闻广播的特点的基础上,记者应该合理把握新闻事件现场周围的声音来源、背景环境、新闻事件的影响因素等关键环节,尽可能地选择典型事件、有利位置,对新闻事件现场的整体气氛做到集中把握,将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报道出来。例如,遇到突发事件时,记者应该有效地把握事件的核心背景,迅速占据周围关键位置,保证对事件进程和音响效果进行准确地记录和展现。这也是新闻记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2.2 把握现场报道的时间

现场报道是新闻记者最能展现自己的舞台,把握合理就能留住观众。每一次新闻报道的现场都不相同,这要求记者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灵活地掌握新闻主题。现场报道的效果直接影响着节目的成功与否。现场报道要求出镜记者具有灵活的头脑,才思敏捷,口齿伶俐。新闻要有节奏感,同期声一般控制在20s内,注意不要与解说词重复;记者在现场的台词不要超过20s,15s为宜。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在参照预先拟定的采访提纲的基础上,在现场要临时结合自己所见、所闻、所想进行联想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将无声的视觉信息和有声语言信息完美交汇,并作用在观众的听觉和视觉感知中,使观众在双重信息流的影响下,更深层次地认识事件,从而加深新闻的内涵。

2.3 找准角色定位

首先,要有强烈的现场感,记者在新闻现场除了仔细观察外,注意保证情景交融,讲解要详细、真实、深入,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其次,要有真实感。通常,观众对新闻现场报道的认同感高于口头报道。记者要在镜头前向观众讲解事件的进程和自己的感受,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最后,要有亲切感,新闻现场报道中通常使用第一人称,而一般报道中常用第三人称,两者相比较而言,新闻现场报道拉近了记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记者身临新闻事件现场,往往会真实流露感情,充分表达内心感受,且语速较快,讲话抑扬顿挫,感情色彩十分丰富,更符合人们日常讲话习惯,给人自然的感觉。

3 结语

新闻现场报道和文字报道、广播报道相比,极大地凸显了电视传播的时效性、针对性、现场感和参与感等特点,也是现代电视记者的屏幕形象和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作为现场报道的记者应该以目击者、参与者和报道者的多个角色全面了解新闻现场背景,增强真实感、可信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满足观众较高层面上的期待值和探求欲,提高节目收视率。

摘要:电视传播的迅速发展,丰富了电视传播的形式,现场报道更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报道中。本文先对新闻现场报道进行概述,再详细探讨新闻现场报道如何才能体现电视传播特色的方法,以期促进电视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电视传播,新闻,现场报道

参考文献

[1]吴其菁.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与报道艺术[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肖岩.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现场报道[J].发展,2011,(7).

上一篇:性状评价下一篇:农村小学生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