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

2024-05-12

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精选七篇)

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 篇1

关键词: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胆脂瘤型中耳炎,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指鳞状上皮组织在中耳、乳突内的生长, 临床研究认为其生成机制、病理及转归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1]。临床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 此次研究主要分析探讨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接受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患者76 例, 将其按奇数、偶数诊疗的先后顺序分组, 奇数则为参照组, 而偶数则为研究组, 各38 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标准[2], 同时也符合自愿原则;患者的病情确诊均是通过细菌培养、鼓膜穿刺、临床症状进行确诊, 对此次参与研究的76 例患者进行鼻咽部的检查, 没有异常情况存在。排除标准:本次研究将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患者排除在外, 排除心、肾、肝脏存有功能障碍患者, 另外, 存有精神疾病史、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在外, 排除糖尿病、高血压患者, 患有血液系统障碍患者排除在外。其中, 参照组男23 例、女15 例, 年龄18~48 岁, 平均 (29.59±5.36) 岁。研究组中, 男21 例、女17 例, 年龄18~49 岁, 平均 (30.76±5.69)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参照组给予该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以常规的护理方法, 主要有对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体征、病情的观察, 并给予必要的基础护理措施。

1.2.2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1.2.2.1 术前护理 (1) 术前心理护理。向参与研究的患者讲述手术治疗的大致过程, 叮嘱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同时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过程,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另外, 向患者介绍同类疾病治疗成功的案例,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术前准备。叮嘱患者或者是帮助患者清洗头发, 剔除耳部范围5~7 cm的头发;帮助其对耳道进行清洁, 对患者进行听力测试以及CT检查等术前的生理检查, 让患者放松心情。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前8 h禁食以及术前4 h禁水的护理[3]。

1.2.2.2 术中护理给予患者信心与鼓励, 使其以放松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对于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其余手术操作护理按照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常规进行。

1.2.2.3 术后护理 (1) 体位、环境护理。术后, 指导患者采取侧卧或者是平卧位, 同时叮嘱患者减少头部运动;此外, 对分泌物进行及时清洗。对病房进行定期的通风消毒, 并注意保持病房的整洁以及安静, 控制室内适宜的湿度以及温度, 避免摆放花粉引起患者过敏打喷嚏。 (2)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家属为患者制作富含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以半流质或者是流质为主。 (3) 创口护理。对患者的创口进行加压包扎, 同时要保持干燥, 避免与水接触发生感染;另外要及时更换药物, 同时要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 如果患者的创口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 则应该在护理的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术后创口会造成一定的疼痛感, 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紧张与不安情绪进行安抚, 如有必要, 可以遵医嘱使用止疼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4) 并发症护理。叮嘱患者保持足够的休息与卧床时间, 避免头部摇动, 同时遵医嘱给予患者高深葡萄糖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或是避免眩晕症状的出现。手术之后, 可以鼓励患者进行一些闭目、鼓腮的动作, 同时注意对患者的面部进行保暖, 避免冷水刺激, 对患者进行面部肌肉的按摩, 通过这些措施防止面瘫情况的出现[4]。 (5) 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家属或其他亲友多陪同患者, 与其进行沟通交流, 避免患者出现失落感与孤独感;要尽可能保持患者的情绪平和, 避免大笑或是大哭, 对于患者的要求尽可能满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十分满意。满意度= ( 满意例数+十分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97.37%, 参照组仅为73.68%, 研究组的护理方式更具有优势,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8.610,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明显少,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4.537,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胆脂瘤, 就是指脱落上皮的堆集, 越聚越大, 不断地向四周扩张, 从而造成邻近的骨质破坏, 且有可能造成周围器官的并发症。胆脂瘤型中耳炎在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 以便帮助患者将病灶进行彻底清除, 同时帮助患者重建好传音结构[5]。

由于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患病时间较长, 而且存在着反复发作的情况, 因此, 患者一般都有紧张、不安、焦虑的心理情绪, 所以手术之前,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非常有必要。进行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时, 由于特殊的手术部位, 因此需要对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将耳部周围的头发剔除, 这样利于手术操作也有助于降低术后创口感染的并发症发生[6]。术中的心理护理等于是对患者进行术前心态的指导护理, 调整好患者的心态, 对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也有很大的帮助。另外, 手术之后, 对患者进行环境、饮食的护理, 均有助于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 促进病情的康复。眩晕以及面瘫是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后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7], 其中出现眩晕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半规管以及前庭遭受到了损伤, 而导致头部眩晕, 并伴有恶心以及无法站起的症状, 所以需要针对眩晕这一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预防护理。面瘫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 患者的面神经受到损伤, 或是因为在对病灶进行清除时, 使得患者的面神经出现水肿而导致[8]。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面瘫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创口与饮食的护理措施则能够帮助患者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 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促进创口的愈合;另外, 术后心理护理亦是为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 促进病情康复助力。此次研究中,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7.37%, 参照组仅为73.68%,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明显要少,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给予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振宇.开放性乳突根治术两种手术进路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33) :11-12.

[2]蔡志福, 方文旭, 廖智萍, 等.Nd:YAG激光鼓膜造口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17) :38-39.

[3]丁晓, 阮标, 韩丹, 等.老年慢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16) :6-7.

[4]胡丽珊, 张龙城.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64例胆脂瘤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18) :145-146.

[5]扈祚良.中耳乳突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乳突腔充填术28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 (10) :181.

[6]陈靖.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4) :43.

[7]刘晖.鼓膜置管术和鼓膜切开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 (2) :95-96.

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耳鼻喉科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35例鼓室硬化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男16例, 女19例;年龄18~55岁, 平均年龄 (38.4±10.6) 岁;病程3个月~35年, 平均病程 (8.3±5.7) 年;左耳17例, 右耳18例, 双耳1例。患者大部分主诉出现间断性或者持续性耳漏, 听力不同程度下降, 出现耳鸣8例, 耳痛3例, 眩晕1例。患者入院后检查分型, 锤砧固定型12例, 单纯蹬骨固定型10例, 混合型13例。

1.2 诊断资料

35例患者术前均行听力学与CT影像学检查。结合术前影像特点, 对CT显示鼓室、鼓窦入口未出现肉芽或胆脂瘤, 且无明显软组织患者行鼓膜成形术。对CT显示鼓室、乳突周围呈现不同程度病变患者行开放式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本组35例患者均采用开放式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

1.3 方法

手术于气管插管麻醉下进行, 常规于耳后切口, 分离皮下组织, 做一蒂向前的梯形肌骨膜瓣前翻, 充分显露乳突, 廊化乳突, 清除乳突及其病变组织, 轮廊出脑板、乙状窦。做一蒂向下的外耳道皮瓣, 仔细磨除外耳道后壁断桥。切除锤骨头、砧骨, 清除硬化灶、胆脂瘤、肉芽[3]。砧骨或者皮质骨塑形桥连于鼓膜, 取颞肌筋膜, 上鼓室、乳突, 采用骨粉垫高重建, 筋膜内植鼓膜前方, 后方置于骨粉上, 复位皮瓣。耳甲腔成形, 术腔采用明胶海绵填塞, 外耳道常规抗生素纱条填塞, 缝合。术后隔天换药处理, 1周左右拆线, 10 d左右抽取纱条, 清理海绵。

1.4 评价标准

35例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2个月, 评价手术效果。术后效果评价采用0.5、1、2 Hz平均听力改善15 d B及以上评价为手术成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手术结果分析

35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 对比手术前后平均AC、ABG变化。见表1。

2.2 听力情况变化

35例患者术前ABG≤10 d B合计0例, 术后1例;术前11~20 d B合计0例, 术后5例;术前21~30 d B合计9例, 术后15例;术前31~40 d B合计18例, 术后12例;术前≥41 d B合计8例, 术后2例。

2.3 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回归分析, 镫骨情况、鼓膜张肌腱、咽鼓管功能为主要影响因素。见表2。

注:与术前相比较, aP<0.05

3 讨论

传统乳突根治术主要手术目的在于彻底清除乳突及周围病变组织, 在于根治, 基本上对听力重建不予考虑,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亦可以重建, 最大程度恢复听力。根据张治华等[4]报道,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一期听骨链重建术后AC下降11.6 d B, 与本组研究结果一致。鼓室成形术目前可以分为保留外耳道后壁的完璧式乳突切除鼓室成形术与切除外耳道后壁的开放式乳突切除鼓室成形术两种, 第一种术式能够最大限度保留完整骨性外耳道后壁与上鼓室外壁, 对维持原有耳道形态跟容积有很大帮助, 在此基础上重建鼓室结构, 可取得较佳预后。但此类方法对术野限制较大, 容易遗漏硬化灶, 因此本组患者均采用第二种术式, 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临床实践中, 众多学者都对重建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年龄、性别、病程、镫骨结构、中耳黏膜状态、麻醉方法、是否有并发症、是否翻查手术、锤骨柄是否存在、胆脂瘤、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手术路径、穿孔情况等[5]。但这些因素都是单因素, 且部分研究结果相互存在问题。重建术后临床效果一般都是受多个因素影响的, 因此, 本组研究就选取了报道中较多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影响术后效果主要因素为:镫骨情况 (Waldχ23.075, P=0.009) 、鼓膜张肌腱 (Waldχ22.387, P=0.001) 、咽鼓管功能 (Waldχ22.356, P=0.002) 。其中镫骨残存结构与形态是选择不同术式的主要参照, 而术前与术中咽鼓管是否通畅能够决定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时间, 术中鼓膜张肌腱保留多少对于重建后鼓膜最终形状有十分大的影响, 以上三个因素是提高重建术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钟文伟, 赵云峰, 黄锦葵, 等.鼓室成形术治疗不同类型鼓室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 20 (5) :456-458.

[2]舒繁, 谢南屏, 郭梦和, 等.鼓室硬化患者的临床听力学分析.山东医药, 2013, 53 (19) :21-24.

[3]万良财, 郭梦和, 谢南屏, 等.鼓室硬化患者中耳黏膜及硬化灶组织病理学特点.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9, 17 (4) :351-354.

[4]张治华, 黄琦, 汪照炎, 等.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听骨链重建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0, 8 (3) :244-247.

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8年3月至2013年7月我院40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均经颞骨HRCT确诊为中耳炎;试验组20例, 男性11例, 女性9例, 年龄29~67岁, 平均年龄 (42.5±3.4) 岁;对照组20例, 男性15例, 女性13例, 年龄28~69岁, 平均年龄 (42.8±3.2) 岁;其中鼓膜穿孔14例;胆脂瘤型中耳炎19例;肉芽骨疡型中耳炎7例;严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未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者排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1.2 方法

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将耳朝上固定并在耳后作一切口。取两厘米长宽的颞肌筋膜作为备用, 暴露乳突后将乳突皮质切除。使鼓窦及上鼓室充分开放。尽可能将上鼓室外侧壁磨薄, 然后将病变的组织切除干净。削薄骨桥以利于切除上中鼓室病变。将后鼓室病变清除, 暴露砧镫关节。检查听骨链与下鼓室是否连接好。完好者直接进行鼓膜成形术。将备用的颞肌筋膜修复穿孔的鼓膜。腔用抗生素反复冲洗干净。耳道内填塞含激素及抗生素纱条。最后将耳后的切口进行缝合。术后每天要更换耳部敷料。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10d左右。而对照组进行开放式的乳突根治。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愈及耳干时间的情况;疗效标准[2]: (1) 治愈:听力明显上升, CT显示无残留病灶, 无并发症; (2) 未治愈:听力改善不明显, 有眩晕等并发症。CT显示局部有残留病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分析观察项数据.选择 (均数±标准差) 代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患者治愈18例 (92.0%) , 未治愈2例 (8.0%) 。治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愈13例 (64.0%) , 未治愈7例 (36.0%) 。治愈率为64.0%;试验组治愈率92.0%高于对照组64.0%, 有统计学差异 (χ2=4.19, P<0.05) ;试验组患者干耳时间为 (26.6±1.5) d。对照组干耳时间为 (47.4±2.3) d。试验组干耳时间低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t=37.87, P<0.05) 。

3 讨论

慢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多发病。其主要为中耳乳突腔因炎性组织堵塞而气流不畅[3]。同时常伴有渗出物的产生, 易感染。导致中耳腔长期流脓, 久治不愈。目前对慢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发生与变态反应及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若不及时进行根治, 则严重降低患者听力状态。以前治疗目标是根治病灶、防止并发症。外耳道后上壁及上鼓室外壁将被一并切除。造成的骨性缺损会降低鼓室腔的容积。但术后患者听力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多数患者无法接受听力下降及复发的情况。目前手术在原目标的基础上更重视听力的改善。

本研究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愈18例 (92.0%) , 未治愈2例 (8.0%) 。治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愈13例 (64.0%) , 未治愈7例 (36.0%) 。治愈率为64.0%;试验组治愈率92.0%高于对照组64.0%, 有统计学差异 (χ2=4.19, P<0.05) ;试验组患者干耳时间为 (26.6±1.5) d。对照组干耳时间为 (47.4±2.3) 天。试验组干耳时间低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t=37.87, P<0.05) ;因此, 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对中耳炎疗效较高。同时干耳时间较短,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相一致[4]。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 (1) 严格按照无菌进行手术。 (2) 清除将病灶彻底。 (3) 植入的薄筋膜要铺平。 (4) 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

综上所述, 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对中耳炎疗效较高。同时干耳时间较短,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对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40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进行开放式乳突根治。而试验组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及干耳时间的差异;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患者治愈18例 (92.0%) , 未治愈2例 (8.0%) 。治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愈13例 (64.0%) , 未治愈7例 (36.0%) 。治愈率为64.0%;试验组患者治愈率92.0%高于对照组64.0%, 有统计学差异 (χ2=4.19, P<0.05) ;试验组患者干耳时间为 (26.6±1.5) d。对照组干耳时间为 (47.4±2.3) d。试验组干耳时间低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t=37.87, P<0.05) ;结论 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对中耳炎疗效显著。同时干耳时间较短,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耳炎,疗效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春光.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77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9) :179-180.

[2]李峰.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疗效[J].当代医学, 2013, 13 (4) :4-5.

[3]李红玲.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25 (14) :103-104.

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2年6月, 我院诊治20例 (20耳) 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 其中男12例, 女8例, 年龄12.0岁~61.5岁。左耳11例, 右耳9例;纯音测试听力, 2例听力气导小于30 dB, 15例听力气导为30~60 dB, 3例听力气导为61~90 dB。所有患者均有耳部反复流脓、听力下降等临床症状, CT检查显示上鼓室、鼓窦以及乳突腔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 咽鼓管功能正常, 均确诊为胆脂瘤型中耳炎。20例患者中, 单纯松弛部穿孔12例, 伴有紧张部穿孔8例。

1.2 手术方法

耳后做一切口, 做一蒂在前侧的肌骨膜瓣, 同时向前牵引, 将乳突骨皮质及颧弓根进行钝性分离, 使其充分暴露。在外耳道后壁, 距离鼓环大约0.5 cm处, 做一个弧形切口, 将鼓窦及乳突开放, 经乳突外耳道后壁, 开放鼓窦, 向前直至鼓室天盖, 尽可能地向下至上鼓室外侧壁, 也就是外耳道后壁向前延伸。尽量磨薄乳突侧, 通过鼓室及乳突, 同时将病灶彻底清除, 随后清除上鼓室的病变组织, 使锤砧关节充分暴露, 然后通过乳突侧, 将面神经隐窝及后鼓室窦开放, 清除后鼓室病变组织, 使砧镫关节充分暴露。抗生素反复冲洗术腔, 并使用激素进行浸泡, 根据听骨的损失程度, 选择不同的听骨链重建方式, 一般情况下, 通过自体砧骨或者锤骨头, 经过有效塑形后, 完成听骨链的重建;如果由于胆脂瘤的破坏, 听骨链被中断, 则使用同种异体听骨、钛质, 或者生物陶瓷全听骨赝复物, 以及部分听骨赝复物, 完成听骨链的重建。使用颞肌筋膜对鼓膜进行修补时, 要注意耳后肌骨膜瓣乳突侧需要贴附于外耳道的上后壁, 将浸有泼尼松龙的明胶海绵以及抗生素纱条, 填塞于耳道内, 缝合耳后皮肤, 然后加压包扎。术后应用抗生素, 定时更换切口敷料, 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 换药过程注意无菌操作。术后2周左右, 将外耳道填塞纱条去除, 外耳道口放置75%酒精棉球, 定期复诊, 直至愈合。

2 结果

20例 (20耳) 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 经过手术治疗后全部获得干耳, 移植筋膜愈合良好, 其中18例完全成活, 完全成活率达到90.0%。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4例气导提高30 dB (20.0%) , 9例气导提高20 dB (45.0%) , 4例气导提高10 dB (20.0%) , 3例听力保持不变 (15.0%) 。

3 讨论

根据手术是否保留外耳道后壁, 将鼓室成形术伴乳突根治术分为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CWU) 和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CWD) [2]。目前, 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手术方式, 但由于其术后会形成较大残留腔, 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影响了临床疗效。对于术后残留形成较大乳突腔, 需要终生进行定期的清理, 防止胆脂瘤的复发与感染;外耳道与乳突腔可以融合成一个大腔, 经外耳道传入的声波被扩散, 使听力水平下降, 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新鼓室相对较浅, 所以听力相对较难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些方面都可能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而完璧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既保留了中耳及外耳道的生理结构, 又清除了病灶, 提高了患者的听力。与开放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比较,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具有愈合时间短、干耳快, 并且可保留完整的外耳道后壁, 降低外耳道感染的概率, 也不会出现眩晕、损伤, 以及鼓室变小, 乳突腔上皮脱落等[4]。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的禁忌证:病变累及外耳道后壁;乳突天盖低垂, 或者乙状窦明显前移, 导致乳突腔缩小, 影响术野范围而不能保留外耳道后壁;胆脂瘤病变耳为惟一功能耳;胆脂瘤导致迷路的广泛性瘘管。

本组20例 (20耳) 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 经过手术治疗后全部获得干耳, 移植筋膜愈合良好, 其完全成活率达到90.0%。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气导得到明显的提高。总而言之, 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在保持耳部正常结构的同时, 能够彻底清除病灶, 显著提高听力, 避免复发,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正良, 刘阳云, 冯秀荣, 等.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7, 5 (2) :145-147.

[2]何英, 梁勇, 刘小龙, 等.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 22 (6) :740-741.

[3]荣宝刚, 陈玮伦, 丁元萍, 等.闭合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40 (6) :449-451.

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有66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来本院就诊,患者入院后经临床检查均确诊为胆脂瘤中耳炎。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36.6±9.1)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9.6±2.4)年;术前干耳8例,流脓25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35.6±9.1)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8.6±2.6)年;术前干耳9例,流脓24例。本次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患者接受治疗前先行局部麻醉,取患者软骨膜和耳屏软骨备用,做耳内切口。在莱卡525纤维镜下运用美敦力耳鼻动力系统完成乳突轮廓化,将窦脑膜角质病变组织及时清除,骨性外耳道后壁切除。乳突、鼓窦和上鼓室充分开放,根据耳内病变情况剪除锤骨头,将中耳内病灶完全切除。病灶切除后用抗生素对术腔进行反复冲洗,冲洗后用激素浸泡。之后行听骨链重建工作,听骨链重建时需以听骨损失程度来进行,最后完成鼓室成形术。鼓室成形术完成后采用预先准备好的耳屏软骨填充入鼓室,鼓室内另置入明胶海绵小球进行压迫,使耳甲腔成形,用碘仿纱条填充入术腔,然后在耳后放置引流条,将手术切口关闭。手术完成。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外耳道形状的变化,>3.4 ml为大腔,2.1~3.4 ml为中腔,1.0~2.0 ml为小腔,<1.0 ml则表示正常。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气骨导差值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外耳道变化比较

对所有患者随访结束后,耳后切口均愈合,全部为干耳。对照组和观察组外耳道形状变化均有所变化,观察组外耳道正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气骨导比较

术后两组气骨导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者随访过程中,对照组复发2例,继发性感染3例,神经性耳聋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2%;观察组外耳道狭窄1例,继发性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数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多由急性中耳炎演变而来,是一种以角化细胞凋亡和碎屑堆积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中耳病变[2]。胆脂瘤中耳炎多采取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可有效清除中耳乳突病变,防止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传统手术方式为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该手术方式术野较好,操作更为简单,但传统术式具有的不足之处是术后容易形成大腔,术后容易复发[3]。当前,随着显微耳外科的发展,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该手术方式可有效保留外耳道的解剖结构,中耳换气通道可快速恢复,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该手术可有效避免上鼓室外侧壁形成塌陷,外耳道塌陷的几率可有效降低。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也可实现听骨链重建,骨膜与镫骨底板可有效连接,鼓膜对声波的增压效应可有效增强,患者听力可得到有效改善。此外,鼓室填充和鼓膜修补可使原有鼓室的容积得到保留,患者经治疗后中耳可以更接近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患者听力可得到更好恢复。

综上所述,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听力可得到有效改善,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外耳道正常比例78.8%显著高于对照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气骨导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低于对照组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胆脂瘤中耳炎,疗效

参考文献

[1]许杰,邵莉莉,王伟.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32例.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586-5587.

[2]宋昱,马芙蓉.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的发展及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8):755-758.

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 我科收治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208例208耳, 男118例, 女90例;年龄12~82岁, 平均 (42.2±10.7) 岁。术前纯音听力 (0.5k Hz、1k Hz、2k Hz、4k Hz) , 平均气导听阈 (54.6±11.4) d B, 骨气导差 (26.8±7.5) d B。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 采用耳后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沿骨膜下分离, 形成肌骨膜瓣, 暴露乳突骨面。充分磨开筛区、乳突腔、上鼓室、鼓窦, 轮廓化乳突, 去除病变组织, 磨低外耳道神经嵴, 检查听骨链活动情况。如听骨链中断, 取出砧骨、锤骨后放入人工听骨, 采取颞肌筋膜内植法修补鼓膜;于颞肌筋膜、人工听骨间垫入薄片状耳甲腔软骨, 将骨粉铺入乳突腔, 用颞肌筋膜、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耳道皮瓣复合瓣覆盖, 术后用明胶海绵填塞术腔, 缝合切口, 局部加压包扎。术后12天拆线, 2周后取出外耳道填塞物。

2 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干耳204例 (98.1%) ;听力较术前好转154例 (74.0%) , 与术前基本持平的有48例 (23.1%) , 听力下降6例 (2.9%) 。听力下降的6例中3例术耳听力呈完全丧失, 均已干耳;2008年发生2例, 2009年发生1例。纯音测听检查:平均气导听阈提高 (20.18±5.77) d B, 骨气导差听阈提高 (13.26±6.43) d B。观察期间均未发现胆脂瘤复发。

3 讨论

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主要有开放式手术和完璧式手术两种类型。本组全部为开放式手术, 术中采用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耳道皮瓣复合瓣、耳甲腔薄片状软骨, 结合骨粉行乳突术腔填塞。该手术乳突术腔愈合时间短、上皮修复覆盖好、可避免乳突术腔植皮, 术后干耳率高, 基本无须术后乳突术腔清理, 能保护残存听力及提高听力[1]。自体耳廓软骨应用于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术, 可增加鼓室容积, 新鼓膜弹性好、无内陷, 鼓膜再穿孔率低[2]。

2009年以前本科中耳炎手术相对较少、电钻使用技术不够娴熟, 术前均采用PVP碘行术区及外耳道灌洗消毒、术中采用干明胶海绵鼓室填塞, 后改酒精耳道灌洗消毒, 浸泡清洗过的明胶海绵填塞鼓室后未再有完全性耳聋并发症。丁国强等[3]曾报道, 1例患者鼓膜修补术后全聋, 分析认为可能术中消毒液对内耳产生毒性、术后感染破坏毛细胞、术中触动镫骨使基底膜和毛细胞不可逆损害导致。针对听力下降及完全性耳聋患者, 笔者认为:①PVP-I溶液的毒性:在2008年及2009年的乳突根治手术中, 采用PVP-I溶液消毒术区并灌洗耳道而流入鼓室, 通过圆窗膜渗透, 对内耳产生毒性。②明胶海绵的毒性:在鼓室成形中常用明胶海绵填塞鼓室, 而明胶海绵因用环氧乙烷消毒, 有明显的耳毒性。③术后感染:鼓室内病菌经前庭窗及圆窗侵入内耳破坏毛细胞。④术中触动听骨链:在打磨骨桥时因电钻操作问题, 触动听骨链的砧骨, 剧烈的震荡引起内耳淋巴液压力改变;或在处理镫骨周围病灶时动作过大, 使镫骨脱位而出现内淋巴漏, 造成基底膜及毛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本文结果显示, 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病灶清理彻底, 术后干耳率满意, 多数患者听力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对于术后出现听力下降的6例, 分析后发现影响因素较多, 原因尚不明确。

参考文献

[1]孔维佳, 汪吉宝, 张甦琳.扩大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耳道皮瓣复合瓣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腔填塞术[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42 (7) :487.

[2]龙益兴, 邱景山, 邢勇, 等.自体软骨鼓室成形术76例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 2014, 21 (17) :30.

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10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进行分析, 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男56例, 女54例, 患者年龄为13~55岁, 平均 (36.25±11.25) 岁, 病程2~25年, 平均 (15.32±3.14) 年, 对比两组临床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 试验组实施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在手术过程中, 针对中耳内肉芽以及小骨被上骨室胆脂瘤包绕清理较为困难, 且通畅引流受到影响的患者、听骨位中断或者遭到侵蚀的患者、听骨链出现僵硬以及固定现象的患者需要将砧骨以及锤骨头清除, 将病变组织彻底清理干净。针对具有完整镫骨上结构的患者, 需要将自身的锤骨、砧骨、特氟隆小柱假体、乳突皮质骨位置取下, 进行镫骨戴帽, 对听骨链进行重新建立。当患者的镫骨上结构出现缺失时, 就需要将自身的锤骨、砧骨以及乳突皮质骨取下, 或者利用特氟隆小柱假体架桥的方式对听小骨进行重建。

1.3 观察指标

术后3个月, 对患者的听力恢复现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成功率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听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 试验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骨疡型、单纯型以及胆脂瘤型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主要类型, 而其中胆脂瘤性中耳炎是最难治疗且病情最为严重的一种, 患者多会引发并发症。据相关调查数据统计, 目前为止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 同时也能够对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一定预防效果, 患者的听力以及干耳率也会得到提升[2]。在以往的治疗中, 多会选择改良根治术以及乳突根治术清除病变组织, 但是改善听力的情况不佳[3]。近年来, 耳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更新, 相关治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发展, 人们更加注重对听力情况的改善以及保留, 以及对中耳乳突解剖腔隙结构进行保留或者建立, 随之出现了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在利用此方式进行治疗时, 其能够对中耳乳突病变情况进行彻底清理, 又不会对患者外耳道后壁造成伤害, 与传统开放式手术创伤面大、容易出现感染以及眩晕、干耳慢、需要对乳突术腔内痂皮进行按时清理等缺陷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势, 患者的生命质量也会有所提升[4]。

本研究中试验组听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证明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对胆脂瘤中耳炎疾病进行治疗, 能够促使患者听力得到明显恢复;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借助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成功率较高, 患者住院时间也较传统方式短。综合考虑, 此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推广[5]。

参考文献

[1]陈春光.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77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9) :179, 183.

[2]王恩芙, 张炜.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30) :3388-3389, 3398.

[3]陈春光.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1) :39-40.

[4]王蔓菁.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4, 14 (12) :142.

上一篇:健康促进工作下一篇:珠三角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