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语言两种效果

2024-05-11

两种语言两种效果(精选十篇)

两种语言两种效果 篇1

首先是词的多义性的比较。现以作副词的英语单词“well”为例, 这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就有不同的含义。例如:

1、He is well past fifty.他四十好几了。

2、You must examine the car well before buying it.在买车之前你得仔细地检查一下。

3、Shake the bottle well before the experiment.实验前应反复摇动瓶子。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熟知“well”这个词具有“好”的意思, 而且对它“满意”、“健康”等意思同样要领会。再如“make”一词也是中学生十分熟悉的。可以通过下例各句中的不同含义, 启发学生对一词多义性的理解。

1、Mother is making the beds now.妈妈在铺床。

2、Jake has a very good sentence with the word“make”.杰克用“make”一词造了个很好的句子。

3、Father made quite a few friends when he was in England.爸爸在英国时交了些朋友。

具体的句例, 让学生对“make”的思维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制造”表意上。

其次是词汇搭配及表意特点的比较。英语同汉语一样, 词的搭配能力很强, 表意也十分丰富。如“make”不仅可以同away, for, in, of, up等词搭配成若干词组, 而且同一词组也可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

1、He made up his mind to catch up with others.他下定决心要赶上其他学生。

2、Our village is made up of 150households.我们村有150户人家。

3、Peasants make up more than80%of Chinese population.农民占中国人口80%以上。

4、We must make up for lost time.我们一定要弥补失去的时间。

教师对单词的词组搭配和表意特点的进一步总结归纳, 举例讲解, 让学生对“make”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几经练习, 自然也会尝试着去运用了。

第三是语法现象的比较。中学生对英汉语法异同已有了很强的识别能力, 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的语法现象也能分析清楚, 但往往有些句子译出来, 不是逻辑性欠佳, 就是别扭的汉语。其原因就是缺乏一定的翻译知识, 例如“I was asleep, ”he said.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译为“他说, 我睡着了”。既然睡着了, 怎么还能说话?一经启发学生就知道了英语的时态变化是由动词的变化形式决定的, 应该译为“他说, 他刚才睡着了。”加上“刚才”二字, 表意才更加确切。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中英语法中一些特殊、典型现象的比较, 加强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四是成语和谚语的比较。尽管中学生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不多, 但对所学到的成语、谚语加以比较, 并从直译和意译的角度引导学生去理解, 去运用是十分有益的。例如, 从Seeing is believing (百闻不如一见) , 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实胜于雄辩) , crocodile tears (鳄鱼的眼泪) 等成语或谚语的英语翻译我们不难看出中英语言表达上的巨大差异, 中英互译不能生搬硬套, 要讲求科学的方法。

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篇2

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中英语言交际,除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作 者:邓宜芬 Deng Yifen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德阳分校,四川德阳,618000刊 名: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2(3)分类号:G04关键词:中英 文化 差异

两种语言两种效果 篇3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在宗教、历史、礼仪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都有特殊性。而各民族的文化都能在其民族语言中得以体现。本文通过比较中英两种文化背景下中英两种语言的异同,其中对于中英语言的不同之处的研究,笔者主要从宗教与思维模式对语言的影响为例来探索文化与语言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通过一些具体实例来加以补充阐明,最终深化对语言与文化两者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中文;英文;宗教;思维模式

一、中文与英文的文化共性

诚然,中文与英文有很多共通之处。这两种语言都与其相应国家的文化息息相关。首先,它们都是辉煌历史集合的产物。一方面,语言如同一面巨型画布,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历史更迭,王朝兴衰。而另一方面,历史的车轮下则是语言的蓬勃发展。其次,中文和英文都受宗教的影响颇大。毫不夸张地说,宗教可谓是语言源头之一。再者,众所周知,中文是由一个纷繁复杂的思想形态所支撑,英语亦是如此。这些相似的观点、经验和感受往往会形成文化耦合与文化并行。这林林总总都体现了语言与文化之间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中文与英文的文化差异

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共性比比皆是,而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不胜枚举。相应的宗教和思维模式对其语言的影响颇大,值得重视与研究,本文即从这两个大方面对语言的影响来分析中英语言差异。

1、不同宗教的影响

宗教对这两种语言可见一斑。中国集大成于三种宗教:儒、释、道,它们就像三脚架,以三足鼎立之势构成了中国的宗教习俗和信仰。这三个宗教产生于中国民间传统习俗的沃土之上,它们有着带地方性色彩的称呼。事实上,中国的宗教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多种信仰融合其中,千百年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我们几乎不会发现一个纯粹的儒家、佛家或者道家信徒,因为他们本身在理念就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其中儒家思想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尤甚。儒家思想提倡德行的培养、尊重他人、强调教育,这对后世社会行为规范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儒家礼仪信条贯穿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传统的拜祖先仪式等就是来自于儒教。如今,儒家思想仍在并将继续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较于中国宗教的多元化,“西方宗教”一词往往仅指基督教这一在西方国家最为盛行的宗教。基督教将出生于拿撒勒的耶稣作为他们唯一敬畏的神,其教义主要收于由其早期信徒编写的圣经新约之中。基督教信仰自由,有原罪之说。

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之中随处可见儒家的“仁”、“义”的理念的存在,而在西方的文化作品中经常会出现跟耶稣基督有关的词语和表达。这就体现了宗教对语言的深刻影响。

2、不同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不同地域的人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价值观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思维模式必然有着特殊性。一般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角度相差很大。中国人一般比较保守、内敛、表现冷静、处变不惊,我们强调和谐共处,喜欢稳定、与世无争的生活;而西方人偏外放、张扬活泼,他们强调竞争,喜欢多变的生活。正因如此,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对语言的理解上有很大偏差。如果当我们在中国发现一个人很健谈,我们会认为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想要哗众取宠成为焦点。同样,我们很少在中国看到夫妻在公共场合有亲昵的举止,往往相敬如宾;而西方国家的夫妻更愿意在公众面前表明夫妻身份。这其中原因更在于,中国人强调道德主体、道德,他们专注于直接感受和形象。西方人注重自由、民主,非常强调个人。

总之,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强调了道德,社会的和谐;它提倡集体责任感和奉献等;西方思维方式强调逻辑和科学、个人成就,它促进人权、平等,等等。

3、具体实例

·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多如牛毛         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

·一箭之遥         at stones throw

·水中捞月         to fish in the air

·石沉大海         remain a dead letter

·蠢得象猪         as stupid as a goose

·“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忧愁苦闷”

·They felt rather blue after the failure in the football match.

·球賽踢输了,他们感到有些沮丧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中文与中文中的同一意象有着不同的内涵意义和表达习惯,例如“狗”,“蓝”等。“狗”在中文中是低等的,有时甚至被用作秽语;而在英语中“狗”是如同人一样的存在。这归因于不同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和背景。

4、总结

语言是一面镜子,文化可在这面镜子中成像。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相关在很多方面可以得以体现。文化特性塑造了语言,而语言对其相应的文化有着独立的反映和影响。

如今,尽管对于中英语言异同比较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俯拾皆是,但人们对于这些差别的存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对中英语言文化差异的深入研究,不断深化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也才能更好地展开。

参考文献:

[1]关永平.思维与语言[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4):66-70.

[2]卢春媚.浅论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汉语言的特点[J].韶关学院学报,2003(3):88-91

浅析Java语言中两种异常 篇4

1 机制上的差异性

Runtime Exception和Checked Exception, 两者在机制上的不同表现在两点:1、如何定义方法;2、如何处理抛出的异常。以下为CheckedException的定义:

以上实例中的两个方法method1 () 和method2 () 都会抛出exception, 可是只有method1 () 做了声明。另外, method3 () 本身并不会抛出exception, 可是它却声明会抛出

在这个类的在main () 方法中, 如果要调用method1 () , 你必须把这个调用放在try/catch程序块当中, 因为它会抛出Checkedexception。

相比之下, 当你调用method2 () 时, 则不需要把它放在try/catch程序块当中, 因为它会抛出的exception不是checked exception, 而是runtime exception。会抛出runtime exception的方法在定义时不必声明它会抛出exception。

在method3 () 中, 它调用了method1 () 却没有把这个调用放在try/catch程序块当中。它是通过声明它会抛出method1 () 会抛出的exception来避免这样做的。它没有捕获这个exception, 而是把它传递下去。实际上main () 方法也可以这样做, 通过声明它会抛出Checked exception来避免使用try/catch程序块。

(1) 、异常Runtime exceptions:在定义方法时不需要声明会抛出runtime exception;在调用这个方法时不需要捕获这个runtime exception;它是从java.lang.RuntimeException或java.lang.Error类衍生出来的。

(2) 、异常Checked Exceptions:在定义方法时必须声明所有可能会抛出的checked exception;在调用这个方法时, 必须捕获它的checked exception, 不然就得把它的exception传递下去;它是从java.lang.Exception类衍生出来的。

2 逻辑上的差异性

从逻辑的角度来说, checked exceptions和runtime exception是有不同的使用目的的。checked exception用来指示一种调用方能够直接处理的异常情况。而runtime exception则用来指示一种调用方本身无法处理或恢复的程序错误。

checked exception迫使你捕获它并处理这种异常情况。以java.net.URL类的构建器 (constructor) 为例, 它的每一个构建器都会抛出MalformedURLException。Malformed URLException就是一种checked exception。下面举两个实际应用中的小例子。一个简单的程序, 用来提示用户输入一个URL, 然后通过这个URL去下载一个网页。如果用户输入的URL有错误, 构建器就会抛出一个exception。既然这个exception是checked exception, 你的程序就可以捕获它并正确处理:比如说提示用户重新输入。

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在运行方法method () 时会遇到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因为数组numbers的成员是从0到2) 。对于这个异常, 调用方无法处理/纠正。这个方法method () 和上面的method2 () 一样, 都是runtime exception的情形。上面我已经提到, runtime exception用来指示一种调用方本身无法处理/恢复的程序错误。而程序错误通常是无法在运行过程中处理的, 必须改正程序代码。

3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举例可以看出Java的两种异常, 在机制上和逻辑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一个checked exception被抛出的时候, 只有能够适当处理这个异常的调用方才应该用try/catch来捕获它。而对于runtime exception, 则不应当在程序中捕获它。如果你要捕获它的话, 你就会冒这样一个风险:程序代码的错误 (bug) 被掩盖在运行当中无法被察觉。

德英两种语言在教学中的比较意义 篇5

德英两种语言在教学中的比较意义

德语和英语同属印度欧罗巴语系的西方日耳曼语支,这两种语言在字母、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许多相同之处.在德语教学中采用德英比较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可从语法、词汇等方面对德英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和研究,并通过多种实例分析两种语言相同之处的规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加快教学进度的目的`.

作 者:王志科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刊 名:黑龙江高教研究  PKU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德语教学   德英比较   语言现象   相似性  

普通小景变两种艺术效果 篇6

原图不足:

1.画面发灰,反差不足。

2.右上角有眩光,破坏了一些画质。

3.色调较为平淡,感染力不足。

图片拍摄于福建武夷山,前期拍摄时由于过度曝光导致图片细节严重丢失,镜头的炫光无疑是雪上加霜,所幸作者的构图相对紧凑,攀附在悬崖的扶梯如此险峻很好地烘托出画面中挑夫的艰辛与不易,我后期制作的方向是整体恢复图片的影调层次,着重强调岩石的质感,然后营造青绿色调模拟雨后的环境,使其更好地表现挑夫的行路难。

技巧亮点提示:

1.图层混合模式“叠加”在调整层和空白图层的综合应用。2.在RGB模式下通过“色彩平衡”调整工具通过调整高光区、中间调区,各个单色成分来渲染色彩。

原图画面太灰,图像细节不清晰,主题不突出。但在悬崖边上的阶梯及挑担者是画面的兴趣点。后期调整制作的思路是通过二次构图裁剪,方构图更能表现悬崖峭壁的险峻,且使兴趣点挑担者在左上的位置上,与右下方的悬崖形成呼应。色调、影调处理上采用高调低饱和度,通过提亮画面、强化色彩平衡,使色调更明快,细节更清晰。

技巧亮点提示:

1.二次构图裁剪成方构图,并通过画面局部变换拉伸,使山体更险峻、悬崖更陡峭。2.通过曲线调整图层和色彩平衡调整图层、提亮画面、强化反差,使画面兴趣点阶梯及挑担者更突出。

武夷山杨锦炎 制作

打开图片进入到Camera Raw插件。曝光-1.40、对比图+85、高光-97、阴影+91、白色+26、黑色-54、清晰度+26(对于过曝类型的图片一般通过减“曝光”提“白色”来平衡曝光,这样能避免直接减曝光引起的发灰),这一步骤调整目的是为了恢复图片的影调层次,使图片的细节更加丰富。

打开图片进入到PS调整界面,执行色彩平衡调整层命令,选择“中间调”红色调整-33、绿色调整+12、蓝色调整+9,选择“高光”红色调整-24、绿色+9、蓝色+18,(在用色彩平衡工具渲染色彩时,暗部区域通常不用调整因为暗部着色会影响画面的通透度),这步骤的调整目的是为图片渲染青绿色调。

执行曲线调整层命令,从最高光定点降曲线的亮度,然后在曲线中间影调定点稍微下调中间影调的亮度,选择“渐变工具”,在渐变编辑器中选择从黑到白的透明渐变,渐变方式选择“径向渐变”不透明度35%左右,编辑曲线调整层蒙版,小范围拉渐变工具恢复人物周围的亮度,然后再选择20%左右的不透明度大范围拉渐变工具,让整体过渡更加均匀。

再次执行曲线调整层命令,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叠加”(叠加混合模式能过滤调图片的灰调使得图片更加通透),通过倒S形的曲线调整让图片高光和暗部不参与“叠加”。这一步骤的调整目的是为了加强图片中间影调的反差,使得图片的通透度和立体感更强。

新建一个空白图层,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叠加”,选择白色画笔(黑白画笔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前景色),画笔不透明度35%左右,涂抹图片中扶梯的线条提亮扶梯,然后选择黑色画笔,把画面中与主体不相关比较亮的区域稍微压暗(在调整中还可以通过添加图层蒙版或者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灵活控制这个空白图层的调整果),这一步骤的调整目的是为了让图片的主次更清晰,画面的立体感更强。

nlc202309081055

两种静脉输液方法效果比较 篇7

关键词:静脉输液,方法,比较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主要途径之一, 也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 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 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也节约了护理人员的时间, 本文对2种输液方法进行探讨,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至10月在我院保健科住院病人500例, 其中男280例, 如220例, 年龄在32~85岁, 逢单日将病人设为观察组, 逢双日将病人设为对照组, 2组年龄、性别、病情、血管状态及护理人员技术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输液方法

使用南昌高分子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6号头皮针, 由责任护士操作, 每逢双日对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法即先把输液袋挂于输液架上, 在穿刺部位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 常规消毒皮肤, 针头与皮肤呈20°角, 见穿刺回血后, 松开止血带及输液夹, 然后固定。每逢单日对观察组采用输液袋平放法进行输液, 即先把输液袋挂于输液架上, 在穿刺部位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 常规消毒皮肤, 操作者左手绷紧患者皮肤, 右手持针柄、针头斜面向上, 针头与皮肤呈35~40°角, 当针头斜面全部进入皮肤后, 操作者左手将输液袋从输液架上取下, 平放于穿刺静脉同一水平面上, 松开输液夹, 见回血后, 将针头平行入血管少许, 松开止血带, 然后操作者用右手固定针头, 左手将输液袋挂于输液架上, 最后固定针头。

1.2.2 观察方法与评价标准

从穿刺一次成功率、痛疼程度来对两种输液方法进行观察。

1.2.3 疼痛指标

根据WHO疼痛分级法将疼痛分为4级, 0级为无疼痛, I级为轻度疼痛, II级为中度疼痛, III级为重度疼痛。

注:χ2=11.325, P<0.01, 差异有显著意义

注:U=7.56, P<0.01,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1.2.4 统计学处理

2组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组间痛疼的比较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2种静脉输液方法一次成功率比较 (表1)

2.2 2组间痛疼程度的比较 (表2)

3 讨论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一次静脉输液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减轻了患者痛苦, 其原因如下。

(1) 静脉输液是一种经静脉输入无菌溶液或药物的治疗方法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 将液体输入体内。袋内液体受大气压力的作用, 使液体流入输液管形成水柱, 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 瓶内的液体流入静脉。传统的输液方法, 患者穿刺血管静脉压必须克服输液夹下输液管水柱压力, 穿刺成功后才能见回血, 保健科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 本身血脂较高, 血液粘稠, 血流缓慢穿刺回血较慢, 加上有的患者进食、进水较少, 血容量低, 静脉血管不充盈, 静脉压较低, 特别是严重脱水、失液失血休克患者穿刺处静脉压力甚至低于输液夹下输液管水柱压力, 所以用传统的方法输液, 有的患者即使针头在血管内也不易回血, 难以判断, 如果此时再进针就可能穿透血管壁, 造成穿刺失败, 采用输液袋平放法进行静脉输液可排除输液管水柱压力, 针头进入血管后很容易回血, 避免判断失误而导致穿刺失败。

(2) 观察组采用35~40°角进针, 增大了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 针头与皮肤表面的接触面积变小, 进针压强增大, 进针速度加快, 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与针头在皮下组织内刺激时间, 对组织牵拉的强度有关, 进针快痛觉减少, 同时表皮损伤少, 而皮肤痛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与表皮, 而穿刺部位的血管分布在皮下组织或真皮层, 穿刺针头必须通过表皮才进入血管, 表皮损伤少, 痛觉也就减少[1]。

4 结语

静脉输液是临床用药的一个主要途径,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采用输液袋平放法, 增大进针角度给患者进行输液, 特别是脱水及静脉压较低的患者, 既提高了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减轻了患者痛苦, 又节约了护理人员时间。

参考文献

略论预审语言的两种对应修辞形式 篇8

关键词:预审语言,修辞,法律

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在语言学领域中, 有了语言的精确性, 同时也就出现了语言的模糊性, 这种相对应的语言在预审中被频繁地使用。这是由于预审是为查清犯罪事实对案犯进行的讯问, 面对千变万化的复杂案情及不同类型的人犯, 讯问人出于对敌斗争的策略, 有时发问需要语义十分明确, 毫不含糊, 绝无歧解;有时却又需要故意把某种事物或意向说得模棱两可, 留下宽松余地, 让案犯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愿望选择出适合讯间人意图的结论, 从而实现查清犯罪事实的目的。

一般来说, 在审讯中当预审员需要对案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情节加以确认, 以证实犯罪事实的成立或预审员已掌握了必要、确凿的证据, 而有罪的被告却百般抵赖, 拒不认罪, 妄图蒙混过关时, 使用精确语言进行发问, 可以迅速制服被告, 掌握审讯的主动权, 请看下面一段杀妻案的审讯:

问:你这上衣胸前的血是从哪来的?

供:这有人证明, 是我进入现场时, 一时心情激动, 抱着她呼口叩寸沾上去的血呀!

间:沾上去的血迹, 应该是块状形, 喷溅上去的血迹, 根据不同的物质, 分有爆炸点和群点状, 这点常识你应该懂得, 你这件黑制服上有你故意沾上去的块状血迹, 为什么又有喷射点状即爆炸点和群点状) 的血迹呢?

这里, 讯问人正是通过运用的“块形状”“喷射点状”及通过反洁形式的逻辑分析说明的“抱着她沾的只能是块形状血迹, 不可能是喷射点状血迹, , 等极为精确的语意一举戳穿了被告编造的谎言, 迫其承认了杀人事实。在审讯中有时选择有角度的发问, 单刀直入明确点明要求被告回答的要害问题, 这也是讯问中的精确用语。如在充分掌握了犯罪证据的情况下, 讯问人用:“X年X月X日, 你是怎样在XX地干XX事的?”这种发问角度窄而单一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语意十分精确。如果使用不定向的泛泛发问:“XXX, 交代你的犯罪事实吧!”或:“XXX, 你在XX地干了XX事了吗?”就容易使案犯认为讯问人尚未全部掌握自己的犯罪底细, 从而找出一些歪理或编造谎言来解脱罪责, 这无疑是问法上的一种失误。

然而, 精确语言的运用并不意味着对模糊语言的排斥, 在审讯中根据需要, 适时地使用一些不确定的发问用语, 其产生的良好审讯效果同样也不可低估。由于预审的任务不仅仅是核对、印证已获得材料的可靠性, 而且还要通过审讯去发现某些尚未查明的犯罪事实, 而这些犯罪事实及线索的查明又往往是通过预审员运用的某些含义不确定、旁敲侧击的巧妙发问获得的, 这就决定了审讯中使用模糊语言的必要性。如某重大盗窃银行金库案, 犯罪嫌疑人是一个历史上曾因犯有盗窃罪被判刑的刑满释放犯, 被拘捕后审讯时拒不认罪并一再表白自年释放后一直安分守己不偷不盗, 为了打破僵持局面, 预审员出示了嫌疑人前科犯罪时在现场留下的指纹照片, 向人犯发问:“你说你自1982年以后一直安分守己, 不偷不盗, 那么怎么会在盗窃现场上留下你的指纹?'这里“盗窃现场上留下你的指纹”究竟是指的是本次还是前一次, 显然这是一个含糊其词的发问, 而人犯也正是根据这个模糊发问造成时空错觉, 得出了“这次在盗窃现场留下了指纹, 罪行已完全暴露”的错误判断, 从而动摇了其侥幸心理, 交代出盗窃金库人民币的犯罪事实。在审讯中有时运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双关语或比拟夸张的手法进行影射, 目的在于虚虚实实, 使人犯摸不清预审员的底细, 认为罪证已被掌握, 这也是模糊语言的作用。如审讯化名“飞飞', “柳丹”特务案许XX时, 讯问人含蓄地说:“你不要再飞了, 飞得越高, 摔得越响。”许犯一惊, 但很快又平静下来说:“不横你的意思。”这时讯问人说了一句像做诗又不是诗的话“飞鸟终有归宿日, 柳岸花明又一村”来进行暗示, 启发引导。终于造成许犯防线崩溃, 交代了特务罪行。模糊语言在讯问中不仅可以用来发问, 而且在某种情况下, 还可以用来巧妙地回答人犯提出的难以答复的问题。如审讯中经常有的提出“如果让我缓刑 (或如果不判我的刑) 我就全部交代罪行”, 这时预审员不能明确表示“行”或“不行, 如果说:“可以”, 这显然违背了法律程序, 因为预审员没有行使判决的职权, 如果说:“这是法律, 不是交易所”明确拒绝, 罪犯就会产生对立情绪, 到了嘴边的话又缩了回去, 使审讯陷人僵局.这时, 如果你很有分寸地使用一句模糊语言:“只要你老实坦白罪行, 我们会合理合法地考虑你的意见的。”就能既不违反法律规定又使他能够接受较好地处理了回答的两难矛盾

参考文献

[1]陈明娥.试论模糊词义的特点与功能[J].孝感学院学报, 2004, (05)

[2]李敏.论模糊词义的实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01)

[3]李敏.模糊词义赋值的几个问题[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3, (04)

[4]杨可仁.言语模糊刍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6)

[5]张乔.词义的模糊性及其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04)

两种语言两种效果 篇9

《双语儿童:早期发展与语言接触》是作者近几年从事的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项目“儿童粤英双语发展历时研究”的研究成果, 2007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儿童怎样学习两种语言?对这个激发人们好奇心的问题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个谜, 因为双语研究远远没有母语研究深入。通过跟踪和记录儿童从出生起就接触英语和粤语的语言发展情况, 本书揭示了他们如何在双语的环境下自然地习得这两种语言。作者认为, 双语儿童心智中的两种语言系统间存在着高度的互动性。同时, 双语发展中的优势语言对语法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基于作者原创性的研究, 采用从双语语料库中获得的语言事实, 本书呈现给读者的是儿童习得英语和粤语的最新发现, 势必将受到从事语言习得、双语及语言接触研究的老师与学生的欢迎。另外, 作为对该书的补充, 作者还附录了一定数量的音像材料及文字文件。全书分成九章, 以下对各章内容作简要介绍。

二、内容简介

第一章引言

本章讨论了两个理论问题:1.双语儿童与单语儿童的语法发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2.双语的发展对分析语言接触现象, 如:削减语法的作用 (substract) 和接触引发 (contact-induced) 的语法化有何启迪意义?作者认为, 双语研究与语言接触及语言演变的个体发展史紧密相连, 对双语儿童的个案研究能够描绘双语发展的本质和基本过程。

第二章理论框架

本章讨论了一系列的理论问题, 包括双语和二语习得的巨大语境差异, 双语习得的逻辑问题 (logica problem) 。通过对双语贫乏刺激论的探讨, 作者指出, 相对于单语儿童, 双语儿童面临的习得任务更重。本章还区分了逻辑问题的两个方面:1) 语言输入的严重不足并没有影响习得的显著成功。2) 相对于一语习得, 双语中的一种或两种语言的发展可能慢于一语习得, 也没有那样规范, 双语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某些语法发展明显滞后。双语儿童在语言接触中, 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削减影响为语言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可能的路径。这些交互影响可用一系列因素来解释, 包括:语言的优势 (dominance) 、发展的不同步 (asynchrony) 及输入的歧义 (ambiguity) , 等等。

第三章研究方法

本章介绍了研究的数据来源, 即主要依赖建立在6名1~2岁儿童自然语言基础上的语料库。传统的父母/研究者日记作为对语料库的补充, 在本研究中仍起重要作用。语言的优势可用定性方法来客观测量, 作者认为, 通过比较平均话语长度 (MLU) , 能够揭示两种语言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差异。例如, 对于粤语占优势的儿童如果粤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平均话语长度相差较大, 那么他们使用零宾语的频率也较高。同时作者指出, 像双语儿童表现出来的在特定语境选择特定语言的倾向, 以及在儿童沉默期 (silent periods) 双语中非优势语言产出的不足, 都可以通过平均话语长度这一量化手段来体现。

第四章疑问句式:移位还是不移?

本章指出, 双语儿童在习得英语中出现的疑问词不移位的现象证实了粤语迁移的作用。作者发现四名粤语占优势的儿童学习英语时, 都会经历一个疑问词不移位的阶段。对于双语儿童, 英语疑问词“为什么”平均出现在30.3个月, 比单语儿童早了5个月, 双语儿童“为什么”问句的大量出现可以归结为儿童较早就习得了粤语中的“为什么”问句。疑问句式的习得对研究语言接触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当两类不同的语言接触时, 粤语中wh-词不移位的疑问句被证实比需要通过移位来形成疑问句的英语更具有迁移性。同时, wh-疑问句的转换不是单向地从wh-词不移位的语言迁移到wh-词移位的语言, 儿童也容易将英语中出现的wh-词迁移到粤语类型的语言, 例如儿童偶尔会将粤语中wh-词前置等。

第五章零宾语:双输入和可学性

本章探究了双语儿童英语中的零宾语以及由粤语迁移带来的可学性问题。研究表明,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 相对于英语单语, 双语中零宾语的产出更频繁。作者指出, 零宾语的频率在粤语占优势的儿童出现得最多, 并与语言优势的程度相关。在成人英语学习者中, 零宾语比空主语更难辨别和学习 (Yip 1995;Yuan 1997) 。然而, 与那些二语习得者的语法容易趋向僵化相比, 双语儿童有更好的机会习得目标语特征。当然, 什么时候, 怎样及多大程度双语儿童能克服双语言输入的影响, 还是以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第六章关系从句:迁移和普遍性

本章主要探讨关系从句的习得。三名粤语占优势地位的儿童的关系从句的发展显示:1.粤语中位于名词前的关系从句很容易迁移到英语, 这些主要是宾语从句, 其词序与主句相似。例如, 受粤语的影响, 在早期发展中, 粤语儿童会产出将中心词放置于句末的英语宾语关系从句, 像“You buy that tape is English?”, 而实际表达的意思是“Is the video tape that you bought in English?”。这里, 儿童将关系从句“you buy”置于需要修饰的中心词“tape”前 (p155) 。2.粤语中处于宾语位置的占位代词 (resumptive pronouns) 偶尔也可以在主语位置出现。例如, 受试儿童Timmy在寻找标有他们名字的衣架时, 说出了“Daddy, where’s the thing?Where is the thing it hangs?The one it says one for me, one for Sophie?”, 这里占位代词“it”处于主语位置 (p171) 。双语儿童位于名词前的关系从句的发展就是粤语迁移的显著例子。双语儿童、英语单语儿童以及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成人学习者在某个阶段都会使用占位代词来替代关系从句, 体现了语言学习者能够普遍地采用此策略。与英语相比, 粤语占主导地位, 决定了关系从句习得中迁移的方向性。作者指出, 处于名词前的宾语从句与主句拥有相同的语序, 这将减少Hawkins (1990) 预测的名词前关系从句的分列困难, 也能解释为什么宾语从句在双语儿童的英语中占优势地位。

第七章薄弱域 (Vulnerable) 和迁移的方向性

本章列举了双语发展中粤语语法的一些薄弱方面。受试儿童粤语的整体优越性强于英语, 因而粤语对英语的影响也较强。即便如此, 跨语言影响也不是单向的, 粤语占优势的儿童同样也受英语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量上表现为[V PP]语序比[PP V]语序占优势, 在质上表现为[V PP]语序不能在讲粤语的单语儿童的语料中找到。例如, 受试儿童Timmy尽管粤语占优势, 但因受英语的影响, 还是经常在粤语中使用[V PP]语序, 将带介词hai2 (在) 的介词短语放在动词之后。如下:

而成人粤语中,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 如下:

再如, 粤语中带bei2“俾” (普通话:“给”) 的双宾语结构语序, 也反映出英语对粤语的影响。受试Sophie在两岁时说出“Je4 sou1 bei2 ngo5 cin2 aa3” (耶稣给我钱呀) , 该句中的[V Indirect object (IO) Direct object (DO) ]语序有别于粤语成人语序[V DO IO] (p189) 。作者注意到, 受试在较长时间内, 甚至6岁以后仍继续在粤语中使用这一语序。可见, 双语儿童长期使用非目标语序一定程度归因于英语的影响, 因为英语的双宾语语序是[V IO DO]。此外, 动词小品词的习得也显示出英语的影响, 体现在双语儿童粤语中动词与小品词可以自由地分隔。例如, 受试儿童Timmy两岁时说出“Ji1 zek6 slide m4dou2 down aa3” (穿了这个鞋不会滑倒) 。在该句中, 英语词组“slide down” (滑倒) 被粤语否定词m4 (不) 以及表示可能的小品词dou2 (可以) 分隔开来 (p218) 。所有这些现象说明, 跨语言的影响对同一儿童的两种语言有双向的作用, 交互式的发展代表两种相接触语言的可能的融合机制。

第八章双语发展和基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

本章指出双语习得的个体发展与所接触语言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从五岁开始, 双语儿童进入国际学校, 这里老师和同学多数都是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单语者。在这种环境下, 儿童自成一体的被动结构以及未带词缀的动词将会发展为真正符合英文的语法。当然, 作者也注意到整个群体相似的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作者举了新加坡英语的例子。它最早起源于人种混合地区的讲英语的学校, 包括欧亚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以及海峡华人 (Gupta 1994) , 老师则包括中国人和欧亚人, 他们的英语都受汉语的影响。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 双语和多语儿童在交互中发展出来的语言特征将会汇聚到接触语言的所有特征中。

第九章结论

本章从五个方面对全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1. 理论问题。

作者认为不管是先天论者还是非先天论者, 如果建构双语习得的问题, 就有必要清楚地说明习得的内容。儿童的天资、双语的本能、环境的双语输入, 均作用于儿童, 使得两种语言的发展变得如此自然。然而, 多大程度上双语的本能属于特定领域或普通领域仍然值得探究。另一个理论问题是双语习得的逻辑问题及双语刺激的贫乏性。与单语儿童相比, 双语习得对儿童是更严峻的挑战, 因为他们在同一时间内需要习得两门语言。儿童在贫乏的双语环境下成功地获得双语能力增强了刺激贫乏的观点, 而一种或两种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单语习得相比, 双语习得不够迅速也同样需要解释。

2. 方法论问题。

作者认为当前使用的粤语-英语双语语料库只能提供大略的、不全面的儿童双语的语料。例如, 在日记中出现的大量关系从句, 在语料库中就没有充分的呈现1。作者同时指出, 日记能帮助确定哪些语言现象值得采用密集型的语料库或者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语料库的局限性可通过足够大的密集型的语料库加以完善, 而大样本的语料库有助于大规模的系统研究的开展。

3. 对一语和二语习得的启示。

对双语习得的研究能精练一语习得的理论, 这里作者认同MacWhinney (2001) 的观点:“一个有前景的应用就是将双语的使用作为我们了解单语习得理论的途径”, 对两种结构迥异的语言的研究能够使人们弄明白语言加工中的基本问题。双语儿童两门语言中较弱的那门与二语习得中的二语的相似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个体儿童不大可能同时习得两种第一语言或者一门第一语言, 一门第二语言。如果要建构语言习得的整体理论框架, 那么双语与二语习得领域还有许多带有挑战的问题需要解决。

4. 对语言接触的启示。

尽管本书的语料来源于两种具体的语言, 粤语与英语, 其理论主张已经超出了这两种语言并适用在接触语境中的任意语言组合。双语儿童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取决于当地的社会-历史环境。从双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相似性与连续性, 可以看出这种影响也体现在二语习得的迁移中。

5. 未来研究前景。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将来的研究问题:不同的优势范式如何导致不同的双语发展?双语与单语习得在质和数上有什么不同?同时习得两种语言与先后习得两种语言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在多大程度上, 双语儿童优势和非优势语言间的差异类似于早期儿童二语习得中一语与二语的差异?作者指出, 除了长期跟踪的个案语料, 还需要采用实验数据从语言感知、产出和理解等方面来探索双语习得的许多未知领域。

三、简评

本书是一部全面跟踪粤、英双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专著, 作者通过多个切入点, 从疑问句、零宾语以及关系从句的习得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双语儿童的语法发展历程。本书提出了若干理论问题, 包括双语与单语儿童语法发展的异同、双语发展对分析语言接触现象的启迪、双语习得和儿童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知识的认识状态、双语儿童语法发展中的跨语言互动以及粤语向英语迁移引发的可学性问题等等。书中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双语儿童心智里的两种语言系统间存在高度的互动性, 在无移位的疑问句、零宾语和前置式的关系从句这些语法领域都存在以粤语为基础的句法迁移, 而迁移的机制主要涉及语言优势和输入歧义。这些研究成果对人们进一步认识双语本能 (即儿童同时习得两种语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语言本能) 、跨语言互动以及可学性问题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书关注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与语言接触之间的关系, 由于6名被跟踪儿童的起始观察年龄偏大, 最小的1岁3个月, 最大的3岁1个月, 研究的重点是双语儿童的早期语法发展, 因而没有涉及语音 (包括声调) 和词汇的习得过程, 所以也不能展示双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全貌。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建立在6名儿童自然语言基础上的语料库, 这种依靠自然观察法获取语料的一手资料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最真实和丰富的素材。但是自然观察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即观察者经常只能考察被试的某些外部表现, 所以观察所得的材料有时具有一定偶然性和欠缺精确性。同时, 长期跟踪由于受人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很难获得大样本的语料, 不易下普遍性的结论。因此, 双语习得的许多未知领域, 除了长期跟踪的个案语料, 还需要采用实验手段从产出和理解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总之, 粤语和英语双语发展研究是广义双语发展中的具体实例, 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广到其他双语组合的发展。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体现在加深了人们对双语儿童思维运作的认识, 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的发展如何与认知、社会的发展交互作用;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体现在可以为双语语言政策提供信息, 让父母看到单语习得与双语习得的差异, 为他们最终的儿童培养计划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等。

参考文献

GUPTA A F.The Step-tongue:children’s English inSingapore[M].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 1994.

HAWKINS JA.Aparsing theory of word order universals [J].Linguistic Inquiry, 1990, 21:223-262.

MACWHINNEY B.Last words[C]//CENOZ J, GENESEE F.Trends in bilingual acquisition.Am sterdam:JohnBenjamins, 2001:257-264.

YIP V.Interlanguage and learnability:from Chinese to English[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5.

两种气管内套管清洗方法效果比较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0年5-10月收治的需要气管切开放入金属气管内套管的34例患者。其中男20例, 女14例, 年龄15~68岁。脑出血术后13例 (38.2%) , 重型颅脑损伤10例 (29.4%) , 硬脑膜下血肿术后8例 (23.5%) , 脑干损伤2例 (5.9%) , 弥漫性轴索损伤1例 (2.9%) 。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7例。

1.2 方法

消毒步骤:两组气管内套管均采用3%过氧化氢消毒液初步浸泡消毒5 m i n后清洗, 再放入3%过氧化氢消毒液中浸泡20min, 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剪一条废弃的一次性输液皮管, 长度为20~30cm, 在输液皮管中间开始向左右每间隔约2cm处打个结, 一共打3~4个结, 将打好结的输液皮管从初步消毒的金属内套管中穿过, 在流动水中来回拉洗, 见图1。对照组:消毒液初步浸泡办法同观察组。采用棉签或大小不等的试管小毛刷在流动水下清洗金属内套管。

1.3 效果评定标准

再次用3%过氧化氢消毒液浸泡消毒时套管内不会出现发泡, 表示清洗干净;管道内产生发泡现象, 则表明清洗不干净。

2 结果 (表1)

由表1可见, 观察组较对照组需再次清洗、清洗时间>30s者所占比例低, 且清洗时间短。总体上, 观察组清洗效果好于对照组。

3 结果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下一篇:诚信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