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追求

2024-05-15

学习追求(精选十篇)

学习追求 篇1

一、常态:用组织与规则为小组合作打底

追求“常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重境界。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形式, 建构这样的教学形式,需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班级授课制中的“常态”,唯有如此,才会产生持久的效果。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学校的很多教师,往往只是在公开课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一下,这是很难产生良好效果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是其外在形式, “合作”是其内在形式,“小组”与“合作”都是学生学习的方式,而这两种方式的本质要义在于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自主性,学习效果具有综合性、高效益。可以这样说,如果小组合作学习运作成功的话,它带来的效果,不仅表现在显性方面———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而且体现在隐性方面,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合作性有很大的提升,同时它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因如此, “小组”如何组建,“合作”如何进行,就不是很随意的事情了。只有设计好“小组”的组织,建立起“合作”的规则,小组合作学习才具备了基本的底色。

首先,是小组的组建。小组的组建涉及的因素很多。班级成立多少小组?每个小组以多少人为宜?小组成员的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平、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如何搭配?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地考虑。只有这样,组建起来的“小组”才有“合作”的基础。其次,是合作的规则。合作是需要规则的,否则合作就会走向无序、无效。合作的规则包括组长的确认与职责,小组成员各自的任务,小组成员共同遵守的纪律,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程序,乃至小组之间合作的方法等,都要有明确的规范以供成员遵守。再次, 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有一定的磨合期。小组建成了,规范制定了,并不代表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很好地运作了,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来检验小组组建是否合适,合作规则是否恰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调整之后,让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固化下来,并持久实施,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班级授课制的常态保持下去,这才能真正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

二、动态:用自由与开放为小组合作绘彩

追求“动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二重境界。

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合作规则,让小组合作学习常态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具备了小组合作学习之“形”。小组合作学习要得其“神”,就要在动态上做文章,让小组在合作中“活起来”乃至“火起来”,让自由与开放为小组合作学习绘彩。

小组合作学习要努力实现小组成员以及小组之间对话的自由与开放、平等与尊重。即使小组成员数量较少,但是他们之间无论在性格上还是在成绩上,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往往会造成“合作”的障碍。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一个班级总是有一些同学成绩优秀、骄傲自大,而另一些同学却总是沉默寡言、难于沟通。即使在小组组建中充分考虑人员的搭配,有时还是无法避免同学间在合作上难以默契。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通过实践的磨合,让小组成员间渐渐建立起一种信任。只有让每个小组成员在心理上互相接受对方,以平等与尊重的姿态取长补短,实现自由地参与合作学习的状态,才能真正发挥出合作学习1+1>2的功效。

小组合作学习,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二是班级内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是小组间合作学习的基础与前提。只有让组内合作与组间合作都能进入自由开放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初期,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的。这也是许多人诟病小组合作学习,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形式、难见成效的原因之一。有些教师往往耐不住寂寞,等不得磨合,总是急于想见到小组合作的奇迹,一旦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功效,就浅尝辄止,就此罢休,从而怀疑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我们只要认真地研究杜郎口等学校的课堂改革经验,就不难发现, 这些学校都是有改革定力的,他们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持久地在课堂上坚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从而顺利地度过了实践的高原期,进入自由自如的状态。

三、情态:用情感与灵动为小组合作增色

追求“情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三重境界。

如果说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重境界是让其常态化而得其“形”,第二重境界是让其动态化而得其“神”,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三重境界就是让其情态化而得其“韵”。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小组成员在长期的合作学习中建立起相互依存、相互默契、相互信任、相互激励、相互欣赏的情感,成员之间非常和谐与融洽,小组合作学习的所有规则与观念已经化为成员间的自觉意识与行为,维系小组合作学习的已经不是生硬的规则,而是温暖的情感,至此,就进入了自觉灵动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就会被成倍地放大,小组合作学习也从最初的“打底”到后来的“绘彩”,直至如今的“增色”了。

学生学习有一个“217定律”———对于一门新知识而言,学生20%是可以自己独立学会的, 70%是可以在伙伴合作中学会的,还有10%是需要有经验者(教师、家长或已学者)来引导点拨的。“217定律”是一个常识性的定律。那么, 为什么这种常识性的定律我们平时常常落实不到位呢?也许我们压根就没有让学生去“合作学习”过,或者“合作学习”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当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已经很默契了,小组间的合作互动也是自觉的,那么,20%的新知识由学生独立学习,70%的新知识由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倘若真是如此, 小组合作学习也就达到自然、自由、自觉的境界了,何愁学生的成绩与素质不能提高呢?

我执着追求学习作文 篇2

我是一个执着追求的人。那还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正面临小学毕业,虽说那时的竞争不如现在激烈,但能有一个好的成绩升入中学,是每个毕业生所希望的,虽然我那时不懂何为执着,但由于爱书如命、有问题必须不放过的精神却深深地印在了我心中。每天钻书虫似的学习,有时候禁不住问:自己已经是第一了,干嘛还这么学?因为我有一个梦!一个年轻又懵懂的梦。那一年,我12岁。

也许是因为这个梦,中学时代,我拼得那么狠:朝阳初现,我已在写字台前开始记诵英语;华灯初明,我已在灯下开始啃那一本本的习题集……每天只唾四五个小时,每天只用课间和同学侃侃足球,就这样我的镜片越来越厚。为一个题彻夜不眠,为一句话浸泡书海,为一个单词寻根到底,哥在追求知识的路上,永远没有终结。多少次,妈妈对我说:休息一下吧!每当此时,我会停下,但是会在白纸上写下:蝴蝶若非经过蜕变的世痛,又怎会有芬芳中美丽的飞翔?

凭着这硬拼来的一身真本事,我笑着走进了实验中学的大门。依旧是那样,捧着课本苦读,拿着辞典猛查,揣着习题集狠练,有了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的经历,也有了与老师探讨忘了放学的历史。因为对知识的那份执着,对理想的执着、在奋斗了三年后,我被保送到渐江大学。

有效:合作学习永恒的追求 篇3

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115-01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有效地组合成一个个学习小组。通过角色分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自身和相互之间的学习力量,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拓宽学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许多的数学课堂上,合作还仅流于形式,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在具体的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数学教师研究的课题。

1科学合理划分小组,有效合作的前提

数学教师应协调班主任老师,根据实际将不同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以6-7人为宜,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潜能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获得自信。合作学习时,应充分发挥小组长的职能,成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检查者、记录者、操作者、报告者、激励者等,小组角色也应该互相轮换,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2教师参与学习活动,有效合作的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的参与与指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不是旁观者,不应袖手旁观,应当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如,对合作任务不清楚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合作得顺利的小组予以表扬:对在合作交流中遇到困难的小组予以点拨;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对已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3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有效合作的实质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需要小组内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已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这样可以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结论。

例如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时,可以通过几个例子说明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组织要求各小组展开讨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通过讨论,学生们认为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因为乘法算式写起来、读起来、算起来都比加法简便,水到渠成地概括出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在学生不易理解时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再加上教师的点拔,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学生在解决:“甲、乙两人分别从A、B相向而行,在距A地40米处两人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进,分别到达B地、A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在距B地15米处相遇,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这道题目时,学生列出算式:40x 3-15后,我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继续讨论:1第三次相遇两人合行几个全程,第n次呢?2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一定是105米吗?就这么简单?会不会有其他的结果呢?引导学生思考两种情况:假如甲走得很快,乙很慢,会怎样?假如乙走得很快,甲很慢,又会怎样?全班交流时,许多小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沉浸在解决问题后的幸福之中。

4合理科学激励评价,有效合作的必然

小组合作学习后,全班交流时要求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不盲从,不人云亦云。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及时改正错误。在合作评价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如在教学简便计算0.25×1.2时,有学生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0.25×1.2=0.25x(4×0.3)=0.25×4×0.3=0.3。也有学生用乘法分配律计算,0.25×1.2=0.25×(1+0.2)=0.25×1+0.25×0.2=0.25+0.05=0.3。学生在小组评价中,有以下几种看法:前一种算法不容易看出来,但只要能分解开,计算是比较简便的;后一种算法比较容易想出来,但计算时有些麻烦;两种算法都可以,只是所运用运算定律不同,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用。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各种算法的理论依据,而且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最佳算法,既锻炼了思维,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学习追求 篇4

以数学新授课、试卷讲评课中移动学习的运用以及学生家庭作业中电子书包的使用为研究素材, 通过具体分析、解剖, 给出便于操作的能够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使用契机、设计原则和新型评价方式来追求数学学习的高效.

一、课堂教学手段的演变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幅历史挂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 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等搬入课堂, 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因利用其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辅助教学, 又称为“电化教学”.

现在又将移动学习引入课堂学习和课后预习、巩固结合起来, 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 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解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供了很好支撑.

二、移动学习适应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已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等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 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移动学习解决的问题是在基于网络平台下移动学习提高数学学习质量的典型案例的研究. 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移动学习环境中对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移动学习的现代信息技术, 与数学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三、移动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移动学习在数学新授课、试卷讲评课和学生家庭作业中电子书包的使用契机和效果进行阐述, 给出一种便于操作的提高数学学习质量的有效教学模式.

数学学习除了课堂学习外, 还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反思巩固. 使用移动学习可以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解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采用5~8分钟对所要预习内容, 用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间以外进行自学, 特别是数学定义、概念、法则、定理等的学习用微视频方式学习效果很好. 对每次的家庭作业可以因学生能力和学习薄弱环节进行分层作业, 或在平台上生成针对学生个体的个性作业, 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老师进行交流, 特别是老师课堂讲解过程中的典型例题或学习难点可以用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外进行反复学习,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同时也改变了老师讲解过程中学生记笔记和听老师讲解不能同时进行的时间冲突问题.学生的笔记内容都可以用微视频解决, 在课后巩固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问题还可以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 为课堂学习的高效提供保障.

数学学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除了定义、概念、运算法则、定理、推论等教学以外, 大多数教学环节还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获得技巧、提高能力.其主要形式就是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为主, 过去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主要是部分学生到黑板进行板演, 然后全班进行分析讲解, 这样课堂只能照顾少数学生, 而忽视了大多数.但采用移动学习, 每名学生可以在平板上进行板演, 板演结果及时上传到老师的电子平台上. 老师能够及时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订正,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充分使用移动学习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利用移动学习, 采用微视频进行学习内容的预习, 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外在课本、老师、同学, 甚至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知识的掌握.用微视频学习, 不同于传统的主要依靠课本孤军作战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课堂以外的预习和复习巩固, 微视频可以有板书、老师讲解的声音, 同时还有同学、老师之间的互动平台.比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学习中, 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如何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哪些性质、如何用不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学习内容, 每个内容可以用5~8分钟的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学习.课堂教学中就减少了教学内容, 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进行问题的探究、方法的指导、例题的教学和学生的练习巩固.比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课堂教学中, 在学生利用微视频预习的基础上, 结合课本例题、整合课本习题直接让学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并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中, 老师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将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移动计算设备发送给学生, 学生在自己的电子平板上完成问题的解决, 并且将结果发送给老师, 老师就能够及时批改、纠错, 同时学生能够及时订正. 由于老师能够监控每名学生完成情况, 因此可以对共性问题利用教室原有多媒体设备与移动计算设备连接, 在投影上统一解决.这样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研究与学习欲望,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 积极配合课堂教学, 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并且提高了师生互动频率, 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课后学习, 特别是家庭作业, 学生可以在家通过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边做边提交, 老师及时批改订正, 使用电子作业改变了传统的等到第二天上学时, 将作业由组长收好交给老师批改, 再发给学生订正.由于在校学习紧张, 基本上靠课间休息老师请个别学生到办公室进行讲解订正, 甚至有时候没有来得及评讲完就上课了, 学生都来不及上厕所, 还会影响下节课学习.我们在学校, 特别是中学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下课时, 老师办公室站满了订正的学生.老师很辛苦, 效果也不能保证.移动学习利用它自身的优势,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并且取得很好效果.

课后学习还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问题的难点在课堂上无法突破的问题. 我们在进行每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 都有不同的难点和重点, 也有典型的例题.如在进行初中数学综合复习时, 一道综合题解决2、3小问时有难度, 老师课堂讲解时, 有同学不能够当堂接受, 还有难点不能突破, 想课后慢慢思考, 但笔记来不及记或者记笔记就影响听老师的讲解, 这时利用微视频, 学生可以在自己允许的时间进行学习, 还可以和同学、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五、移动计算设备与其他多媒体设备整合, 提升学习效率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突出教学重点是教师每堂课应努力追求的目标.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 恰恰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从而能以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同学, 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 与移动计算设备整合把学生的视觉感官从投影转移到自己的电子平板上, 拉近了学习距离, 提高了学习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交互性的学习情境, 例如:函数的复习课中可以编制带有提问与引导解答相结合的课件, 引导学生系统学习, 且可在课堂上对学生解答结果与移动计算设备整合让其分析, 这特别适宜于学生自我学习.另外, 利用移动计算设备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 老师及时监控, 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与移动计算设备整合既需要计算机方面的技术, 更需要本专业的参与, 技术方面的困难计算机专业人员可以帮助解决, 但如何把移动计算设备、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合到课程中要全靠教师本身, 更需要老师的数学专业水平.因此, 我们组织老师利用集体备课对各章节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及课堂学习的再现制作成微视频, 将书后习题和课本例题以及要提高拓展的问题与移动计算设备整合到课堂学习中, 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习双百人物,追求美好人生作文 篇5

在这些人中,他们有的是为祖国的科技奋斗着;有的是身残志坚;有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是为了祖国的繁荣而战斗着。不管他们属于哪一种,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扫地工,他也是伟大的,他也为我们的环境做出了贡献。

这些双百人物,他们的精神都是一种追求。

视死如归,舍生取义是一种追求。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主力和转移群众,在面对敌人两架飞机的疯狂滥炸和敌人无休止的追赶,他们没有畏惧,而是使出全身的力气搬起一块块大石头向敌人的方向砸去。敌人一步步地迈进,而石头也已砸完。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呐喊着:宁死不投降!纷纷砸烂枪支,跳下悬崖。

无私奉献,忠于职守是一种追求。白求恩同志是一名医生,现在的医生张口闭口都只有钱,看病很不负责。而白求恩给别人治病,却是高度负责:“想爱自己一样去爱每一位病人”。在他的心中病人就是他的亲人。他把他们看得比自己还重。敢问,现在的医生哪一个能做到,记得暑假里,妈妈的手腕上鼓起了一个像瘤一样的包,妈妈就去楚州的医院里挂专家门诊,我就问妈妈为什么非要挂专家门诊,她笑着说:“那些普通医生还没有多少经验,还不敢尝试。”走进病房,妈妈给医生看了一下手,我本以为医生会去摸一下那个包,在下结论,没想到——医生只是抬头望了一眼,然后便低下头边看报纸边说:“没有大问题,很快就退下去了。”我和妈妈一听只好悻悻而归。过了几天,手上的包还是不见退,妈妈又坐不住了,又跑了几家医院的专家门诊可是,结果都这样。无可奈何,我和妈妈去了市一院,给妈妈看手的是一位老医生,他的眉毛很粗,一个老花镜架在了依然很有神的眼上,他见我们进来友好的笑笑,妈妈告诉了他自己的情况,医生把那个包摸了一下,然后用力往上一推,奇迹出现了,那个鸡蛋大小的包竟然没有了,妈妈也是一脸诧异,医生说:这是气瘤,里面装满了水,是由于干多了重活导致的。走出医院我心想:医生真是各式各样呀!即便是专家,如果他没有医德,纵使他有再高的学位,别人也不会去相信他,找他看病,做人也是这样,我们如果想要别人的尊重,也要学会去尊重别人,同时还要讲诚信,对别人不能信口开河,答应了别人就要努力去完成。

乐于助人,关心人民是一种追求。雷锋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解放后,他始终以“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最苦最累的活,他总是冲到最前面。他乐于助人,关心同志,只要遇到别人有困难,他都尽全力帮助。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雷锋,做一个“小雷锋”;在别人伤心时,轻轻的.安慰;在别人失败时,告诉他,你能行;在别人骄傲时,告诉他“胜不骄,败不馁”;在别人空虚时,递上一杯暖暖的热茶,告诉他:我在你的身边。

“实效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追求 篇6

关键词:实效性;小组合作学习;调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蕴含着独特的优点:有利于发展人的社会性,为每个学生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展示机会;还可增强学生交往、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当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又如何呢?笔者做了如下的思考与探索。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调查

1.现状扫描

外出听课时,笔者经常会发现90%以上开课班级的桌椅摆放与以往条形四小组不一样,而是分成4-6人为一小组的若干组,此时你的第一反应——要开展小组合作了。在课中,也许会看到,不管问题难易、有无讨论价值,教师总会将问题抛给学生讨论,你会说,无价值、搞热闹,也许教师给学生讨论时间太短而突然叫停,你会说,摆样子、走过场,也许执教者在课堂间走来走去而学生中强者独揽,弱者旁听,你会说学生没有平等参与,教师没有起到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到了评课时,大家的话题还是集中到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如何使其实效性更高,最后还是草草收尾,留下小组合作困惑的余韵。

2.问题诊断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因为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所以,教师很难有效地组织、引导、调控小组合作学习。同时,由于一些老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例如,不管问题难易、有无讨论价值,教师总会将问题抛给学生小组合作;再如,现实课堂中的合作交流大多是形式上的合作,实质上是各对各,或是几个强者各占一方,其余成员成了旁听观众,导致合作交流无效或低效。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定位

1.适时开展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

适时开展小组合作才能使小组合作有意义。如遇到问题解法多样或出现争议时;遇到有挑战性、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学生积极探究、互相交流时;实验操作、过程演示等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或小组竞赛、培养集体荣誉感时,可开展相应规模的小组合作,这样的小组合作才有价值。

2.及时调控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及时调控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放羊式的,任其自由发展的,而是需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行有效调控的。我们要能做到关注每一小组,甚至每一学生的动向,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我们可以在参与中调控。学生合作时,教师要进行巡视,在巡视中对各组活动中的不同情况、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点拨指导。

3.追寻实效是小组合作的目标

合作交流要想取得实效,首先各个成员要明确合作的目的、要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然后进行小组探索并交流,为了防止“各对各,或是几个强者各占一方”,教师要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使小组成员间形成互助互促的集体力量,并能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另外,教师要深入各小组,参与学生探讨的过程,充分发挥督查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点

1.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班级分组大致有两种:固定座位组合(即我们平时上课时的座位组合)、流动座位组合(遇到需要多人合作的操作实验活动,可自主组合或教师调配组合)。目前人数较少的班级,学生的固定座位已成了6人为一小组的组合,人数较多功能班级仍是条形四小组,我们不反对这种分组,因为只要你动脑做,认真做,我们照样可开展小组活动。

2.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要求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地提出合作的目标,让学生知道活动的目的、活动的顺序是什么。其次,要向学生提出合作的要求,例如,组员间要友好相处,合力协作;善于倾听别人发言,积极参加讨论等等。另外,要求学生听清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否则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开始活动,导致活动低效或活动秩序混乱。

3.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评价

每次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合作的生成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再把小组讨论有价值的观点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提出不同的观点。另一方面,对小组合作中成员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对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任务是否顺利完成等方面进行评价,不断提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素质。

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实效性”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追求。如何做到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更合理,实质更有效,有待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

追求有效拓展,激发语文学习热情 篇7

一、依据课文所表现的主题进行有效拓展

每一篇课文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组合,是学生学习语言、感知思想的载体。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教师要根据课文的主题进行相关拓展。比如,《嫦娥奔月》是一则凄美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中秋节的来历。文中塑造的庞蒙、后羿、嫦娥等人物性格鲜明,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此文,恰好给学生打开了一扇节日文化的窗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每一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的美妙传说。学习完此文之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搜集一些与节日相关的传说,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欣赏。笔者开展这项活动的时候,学生表现出了盎然的兴趣,他们轮流在小组内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搜集来的故事,当然也听得津津有味。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请教家人或上网查询有关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传说故事和关于月亮的一些小知识,然后办一期关于中秋节文化的手抄报,张贴出来,供同学们阅读,以实现资源共享,拓展知识视野。为了激发学生办报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展出的手抄报进行评比,根据手抄报内容是否丰富、形式是否美观等标准,评出一、二、三等奖。

二、依据单元阅读教材的主题进行有效拓展

根据单元阅读教材的主题进行有效拓展,是开发阅读资源、开展阅读活动的又一条路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至三年级每册8 个单元,四至六年级每册7 个单元。每一单元所编选的文本都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之下。

比如第7 册课本中每一单元的主题可以依次概括为: 1真挚的赞美与思念;2永远的向往与记忆;3阅不尽的诗情画意;4异彩纷呈的故事城堡;5一分辛苦一分才;6信赖绽放出的芬芳;7冬天里的风光。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笔者对此言的理解是:1. 教师要以课文为依托,向学生传授阅读、写作的方法;2. 既然是例子,那就要发挥引导的作用,要由这个“例子”拓展开来,让学生进一步阅读同主题课文或同一作家的作品,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知识积累。比如,在教学完第七册第三单元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题的一组课文后,笔者适时给学生印发了著名诗人金波的《雨中的树林》、儿童文学作家吴然的《珍珠泉》、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密西西比河风光》等几篇文章供学生阅读、欣赏。

又如第11 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此文作者为大作家巴金,笔者就将入选北师大版和人教版教材中的两篇巴金的文章《索桥的故事》《鸟的天堂》推荐给学生阅读。篇篇都是经典之作,或跟课文主题一致,或系同一作家作品。经典是永恒的,永远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蕴藏着独特的育人因素。事实证明,围绕主题进行相关的拓展,可以由此及彼、积少成多,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依据单元练习中的习题进行有效拓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单元练习设计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拓展视野的窗口,这些练习彰显的是“语文与生活”的理念。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练习的时候,不能就知识教知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相反,要鼓励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来搜集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

比如,五年级第九册教材,“练习七”中有关于水浒故事的练习,这一练习是学习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之后进行的拓展,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加大课外阅读量”这一理念。教学此项练习,不能只停留于让学生知道“林冲雪夜上梁山”“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这几个故事,更重要的是真正让学生阅读这些故事,阅读《水浒传》,走近108 将,了解其性格特征。待学生充分阅读了这部小说之后,还可以在班级里举办一次《水浒传》知识竞赛,检阅学生阅读情况,促进交流与分享;同时,要给予成绩突出的同学一些精神上的奖励,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在班级内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四、依据季节的变换进行有效拓展

随着季节的轮回,大自然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向人们展现出不同的面孔。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上也循着季节的脚步,选编了一些描写季节风光的美文,如《槐乡五月》《燕子》《秋天》等课文。教学这类描写景物的课文,教师也可以适时地进行相应的拓展,开展一些观察、阅读、练笔等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终极追求 篇8

那么, 如何让学生会学呢?在教学实践中, 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促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认真预习, 适时练习, 及时复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都应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 把传授知识, 养成习惯, 形成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 都让学生认真预习, 预习不能放任自流, 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如识记课文作者及其重要作品, 查检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根据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理清文章思路或结构, 了解课文大意等等, 并规定完成预习的时限, 严格检查落实。这样长期坚持,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自觉读书的习惯。

练习是对知识的尝试运用和巩固。练习的最佳时机不是在学完知识之后, 而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边学边练, 形成技能, 正所谓“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练习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力求内容精当, 形式多样, 方法灵活, 练出成效。

复习以学生为主, 教师适时指导检查。复习要讲求时效性。“艾宾浩斯曲线”所揭示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 学习知识跟复习知识的间隔越短, 则知识的巩固率越高。因此, 要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并养成习惯。教师在上课时也应坚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检查, 使新旧知识交流融汇。这样既做到了及时复习, 巩固了旧知识, 又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条件, 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使新旧知识相互为用, 形成系统的知识链。

预习、练习、复习, 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学中重视和强化这些环节, 并坚持不懈, 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重视朗读, 学会研读, 大量背诵, 掌握读书方法, 丰富知识储备。

古人读书重视朗读, 抑扬顿挫, 声情并茂。如“三味书屋”中的寿老先生, 每读至兴高处, 则会将身子“拗过去”, “拗过去”, 完全沉浸在了书的境界中, 而全然忘记了他眼前的学生, 以至于学生放开手脚, 又玩又闹, 他都浑然不觉。朗读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应继承这一传统的读书方法, 提倡朗读, 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的读书更应以此为主, 在朗读中体会、感悟、培养语感, 加深理解。

研读, 即在读中研习、品味, 运用圈点勾画法和批注法, 对生动精彩之处勾画圈点, 对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进行批注, 把文章与自己思维碰撞的火花随时记录下来。开始时学生可能不会研读, 书本上所记录的都是老师所讲授的内容, 没有人想到把自己的感受、观点也写上去。经过指导, 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和反复运用, 学生会逐渐学会研习课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会学的道路上迈出可喜的一步。

背诵, 是学习语文的一种传统的方法。近年来一些人片面地强调“理解记忆”而反对“死记硬背”, 语文教学中对背诵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殊不知, 语文能力有许多是源于背诵。可以说, 背诵大量的名篇佳作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是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背诵可以加深理解;背诵可以提高记忆水平, 增进智力;背诵也是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往往理解了的东西, 如果没有记住, 运用起来就会感到思竭笔涩, 大伤脑筋;而理解并记住了的东西, 运用起来则得心应手, 如有源头活水, 清新流畅。因此, 我主张多读多背, 并把它落实到教学活动中。除课本中的散文佳作、精彩片断、文言诗文都要求背诵外, 还适当增补一些课外的东西。当然, 背诵也要讲究方法, 提高效率。一般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背诵,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指点背诵的方法, 争取大部分内容在课内成诵, 不给学生增加课外负担。

朗读, 研读, 背诵, 既各自独立, 方法各异, 又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朗读是基础, 可以“不求甚解”地读;研读是关键, 是理解、吸收、内化的过程;在研读的基础上成诵, 不仅可深化研读的效果, 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仓廪”丰实, 则“巧妇”不会有“无米之炊”的难为, 日积月累, 自能下笔成文, 出口成章。

树立大语文观, 博闻博览, 练口练笔, 扩大知识视野, 提高综合素质。

语文上的教与学, 不应该是封闭式的, 只有课堂一种形式, 而应该是开放型的, 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我常常给学生讲, 处处留心皆学问, 学习语文更是如此。要使学生有广博的知识积累, 良好的人文修养, 准确严密、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必须向课外延伸。具体做法主要有:

1.博闻博览, 即通过听广播、看电影、电视以及课外阅读等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 增加知识储备。其中重点是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每人每学期至少阅读两部文学名著, 老师列出书目, 提出比较具体的读书要求 (如建立读书笔记, 做“人物小引”, 写内容梗概、摘录精彩语段、写读书心得等) , 让学生选择阅读, 并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巩固和扩大读书成果。

2.练口, 即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 不管是以前的“大纲”还是现在的新“课标”, 都非常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 除了在课堂上按教材编排内容进行训练外, 还应安排课外训练活动, 如课前演讲:每天利用两三分钟时间, 请一两位同学上台演讲, 内容有时政新闻、名言警句、诗词格言、成语俗谚、佳词丽句、生活常识、故事趣闻等等, 不拘形式, 追求轻松活泼。这样的口语交际活动, 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练笔, 就是训练书面表达能力, 即作文能力。除教材安排的作文教学外, 坚持经常开展课外练笔话动, 要求每个学生有一本练笔簿, 定时布置任务, 定时检查。日记则是课外练笔的主阵地, 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为使这一练笔形式能见实效, 一方面要给学生讲解写日记的意义、作用、指导方法, 另一方面要坚持定时检查, 并对优秀片段评点表扬, 使学生在写日记中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只要坚持不懈, 不但能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而且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 观察生活, 思考生话, 实话实说, 以我手写我心的良好文风。另外, 还可以鼓励一些喜欢写作的同学给学校广播室以及报刊投稿, 积极参加各类作文竞赛, 锤炼自己的文字功夫, 提高写作水平。

工作学习化:教师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篇9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生活, 充满挑战与激情。因为它正如朱慕菊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所阐述的那样, 要求教师不仅要革新观念, 而且要转变角色。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建设者与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1]要在学校生活背景下切实实现四种角色的转变, 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 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成功突围与跨越, 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化中到底应该学些什么。一是本体知识, 即教师所教的学科专业知识。比如, 一位教师从事数学学科教学, 数学学科知识就是他的本体知识。很难想象, 一位没有掌握数学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能胜任数学教学工作。二是支持性知识, 即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起到支持与支撑的知识。它包括教育学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论的知识等。三是实践性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包括: (1) 教学技术规则。主要指教学方法、程序、技术要求等。 (2) 教学经验。 (3) 教学情境知识。 (4) 教学决策、判断能力的知识。 (5) 实践化的学问知识。

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 (Peter Senge) 说过, “学习”并不意味着获得更多信息, 而是扩大我们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产生结果的能力, 这是终身的有成效学习。[2]顺着教育哲人的思路一路追寻, 教师工作学习化生活的技术演绎模式应该嵌入在我们风风火火、充满生机、灵动的校园生活中。教师工作学习化的模式归纳起来应该有五类: (1) 以接受学习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其基本程序:讲座—观摩教学—案例教学—读书活动。这种教师工作生活化技术演绎模式在学校情境中经常被采用, 优点是简便易行, 信息量大, 不受人数限制。其缺点是难以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缺乏相互交流, 容易使教师工作学习化陷入被动状态。 (2) 以指导参与式学习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它的基本程序为:微格培训—参与式培训—参与式模仿—教学诊断—非指导性教学—师带“徒”。其优点是学习内容指向性强, 在技能形成的学习与训练中能用可视设备, 反复观察、研究, 学习的技术评价标准比较明确。缺点是整体观念不强, 把事物的发展容易当成简单叠加, 对内在的必然联系重视不够, 极易使学习“碎片化”“表象化”“片段化”, 走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之路。 (3) 以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其基本程序:教师角色发展培训活动—教学小组忠告活动—以教学日记为基础的教师合作反思活动—教师学习自传反思活动—角色模仿培训—教例研究—说课。其优点是对个人要求高, 比如学习态度、敬业精神、职业规划及理想、人际沟通能力等。它是“实战化”水平比较高的学习模式, 凸显了在专业成长中合作的重要, 通过团体协作学习能形成一定意义上、一定范围内的合理竞争, 在沟通中合作, 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进而撬动集体中每个人的专业发展。缺点是组织准备要求高, 技术含量高, 使许多在学习状态下产生的东西不好控制, 比如学习态度、个人情绪、人际关系、身体状况等。 (4) 以个体探究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其基本程序:课堂事件调查—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研究—教学日记—学生个案自我研究。其优点是自主性强, 通过学习研究, 可以提升其洞悉能力、砥砺其教育机智、提升其课堂驾驭能力。缺点是此类学习研究具有个别性、差异性、特殊性的特点, 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不能大面积复制、推广。在学习中只能凭借教师个人的自觉, 可靠性有待观察。 (5) 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其基本程序:科研兴校中校本学习与培训—教育科研讲座—教师教育行动研究 (教例研究、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日记反思”等) 。其优点是以课题为抓手, 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工作学习化的品位, 能以最强劲的力道提高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品质。缺点是科研是一种富有个性与创造性的工作, 如果一味地普及乃至大众化, 极易造成像广州第二师范学院许锡良副教授在《科研累得吐血?活该!》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 教师被科研折磨而分心, 被科研的功利绑架而世俗, 进而由被动科研化造成科研的泡沫化。[3]

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的模式, 仅仅是一种教师工作学习化的外在呈现。而最为主要的、强有力的教师工作学习化的保证则在于广大校长对教师工作学习化理念的认知与自觉;在于广大校长对教师工作学习化的操作中产生的“自卑”“懒惰”“倦怠”“流言”“蜚语”等人性弱点场域中对自觉理念冲击的坚守;在于广大校长对学校管理中政策性支持与管理的技术性指导以及全心全意为教师工作学习化服务的策略;在于广大校长对教师工作学习化这一学校场景衍生的教育理想的理解与追寻;在于广大校长哲学思想上对教师工作学习化的这一学校现象,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教育的“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理性认知与举重若轻般的驾驭。更在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下, 课程“生活化”原则的生动理解与激情实践, 正是由于广大教师的工作生活化, 才是真正推动与落实新课程改革课程“生活化”的推手, 除此以外, 概莫能属。《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中说过, “日夜常精进, 未曾起疲厌”。[4]正是学校管理者这种境界与广大教师这种精神, 才会使教师工作学习化生动演绎, 激情释放, 以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应然方式, 沿着洒满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阳光的康庄大道奋力前行, 达到校园生活的最佳境界:以文“化”人, 以学“化”工, 工学相生, 工学兼济, 工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

[3]许锡良.科研累得吐血?活该![EB/OL].[2014-09-21]http://blog.ifeng.com/article/34078686.html.

学习追求 篇10

我们无从确知,STEM这个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的教育专属词汇,及至奥巴马政府正式确认之时,为何定义为STEM战略;我们也一直好奇,有那么多的国家争前恐后地擎起STEM的大旗,却鲜有以STEM命名的学科;然而,观察我国历经6年有关STEM的教育理论研讨、相关课程实验、乃至于新学习模式的践行……不难发现,STEM的教育认知确实百花齐放,除了望文生义解读误区之外,等同于创客模式的说法可能是最典型的。好在,作为政府层面对国际教育最新建构的态度愈来愈开放,对教育实操层面的包容度也日益宽松;我们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STEM这类时代产物始终青睐有加,临近岁末之际,上海的嘉定区在《深化教育改革方案》中,对应上海市教委有关STEM课程的部署,明确提出:“研发具有‘教化嘉定’特色的STEAM融合课程。在引入和实验市级STEM课程,加强科学实验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基础上,融入嘉定教化传统中包含的人文、德性、艺术等元素,研发区本STEAM融合课程,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2:STEM学习生态

教改一直没有止步,旨在通过调整中小学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完善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新时期的课程体系,凸显了突出课程的核心能力和德性目标,建设关注学生差异与多元成长、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开创性思维的课程,构筑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群,拓展多种学习方式,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和体验性,提高教学效能。一部分地区率先形成的STEM课程解读,无不以“融合”来诠释STEM课程,实在是一神来之笔,尽管还戴着课程的帽子,但“融合”的定义,赋予了STEM更大的内涵,也延展出STEM课程的多元外延,它既可以狭义地理解为“相关课程”,或“课程整合”(在保留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又可以解读成“合科课程”(把部分的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广域课程(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而我们更期待是一种核心课程(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像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前奏曲!融合课程的提出,以至于STEM式的学习生态呼之欲出。

●关键词3:追求低结构STEAM新学习实验

从2015年开始,原来的“STEM实验工坊”栏目名称微调为“STEAM新学习实验”。柳栋老师曾经定义“STEAM是当前美国政府在大力推广的STEM教育的拓展”,STEAM学习,更像是一份创新作业,内涵深刻,深入浅出,在追求低结构的STEAM学习过程中,实在有必要引入“美学(Art艺术)”的概念,在STEAM课程实操中更注重流程设计、机理阐释和创新思维的完美建构。原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倪闽景主任指出“起点简单、充分发挥应用者聪明自主的设计就叫‘低结构’,成功的信息化案例大多是‘低结构’的”。相对于把教师预先计划的“有意义的教学”定义为高结构而言,低结构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更注重“脚手架”式的导引定位;新栏目重点也将集中聚焦在STEAM在新教育背景下的多元实验研讨、学术交流以及教育社群模式的有效管理,教育战略解读、教育结合信息技术的践行,以及教育创新模式的国际视野建构等视角。

上一篇:海洋动物下一篇:估算市政道路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