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

2024-05-20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精选十篇)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 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才战略,贵州

我国农村发展已经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新农村建设必须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民知识化道路, 三者中农民知识化是决定性因素, 所以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拉大, 越来越多的农村知识青年流向城市, 农村人才短缺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贵州农村人才的现状

1.1 农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

广大村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 他们的素质和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质量。根据贵州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处提供的资料显示, 贵州省有行政村18091个, 村主任16774人, 其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人数是5762人, 占34.51%;共有村干部62564人,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是15260人, 占24.29%。就实际情况而言, 相当一部分村干部的素质能力与建设新农村的形势任务要求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首先, 村干部缺乏统筹管理能力。对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以及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 缺乏科学的思维。同时, 不能整合农村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充分发挥其功效, 使农村重要的人文、自然资源大量闲置, 也不能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与积极性。其次, 村干部本身缺乏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动力。在农村, 市场经济的观念逐渐渗透, 集体经济观念逐渐消退, 村干部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考虑到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利益个体, 在农村市场化的过程中如何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经济收入, 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绝大多数村干部缺乏为村民服务的意识, 作为村干部最多的还是一种地位象征, 而不是一种责任, 因而也就缺乏一种为民服务的激情与动力。第三, 村干部的法制和民主意识淡薄。在村干部直接选举过程中, 有的地方还存在拉票贿选;村干部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中作风不民主, 工作程序不规范, 缺乏处理事务的统一标准, 往往夹杂过多的私人感情;村务不公开, 有的村干部作风霸道, 视集体财产为己有, 有的地方还出现村领导班子集体贪污的现象。村干部处理事务的不公正导致干群矛盾激化, 关系紧张, 也使村干部丧失在群众中的威信。

1.2 新农村建设的实用人才与高素质农民缺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贵州省农民文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 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据统计, 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1];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5年,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1.78%、初中文化程度占52.1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5.6% ,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49%, 贵州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2]。新农村建设中的高素质农民, 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 如生产能手 (种植能手、养殖能手、捕捞能手和加工能手) 、经营能人 (企业经营能人、农村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 和能工巧匠 (技能带动型人才和文体艺术类人才) 、乡村医疗卫生人员, 严重不足。根据省人事厅发布的《2009年度人才开发需求专业目录》显示, 贵州省自2000年启动农村乡土人才开发以来, 已形成11个大类的实用技能体系, 培养各类乡土人才数10万人次, 并建立起了农村乡土人才评价机制, 对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田秀才”等给予职称评定。全省农村乡土人才库现有人才数量将近11万名, 距贵州省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尚有34900人的缺口。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很多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大量流向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 农村留守劳动力总体素质进一步恶化, 整个农村呈现出“空巢化”、“老龄化”的趋势, 不少地区的农业是靠一群老头、老太太在支撑,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贵州省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人才缺乏且流失严重, 已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的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使新农村建设遭遇人才缺乏的巨大挑战。

1.3 农村教育落回

贵州省农村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财政困难,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为实现“两基”目标, 很多县 (市) 基本上是以贷、借、垫等方式解决资金缺口, 从而背上了沉重的教育债务, 不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提高。二是教育基础薄弱, 农村学校教学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小学仍有不少危房亟待改造;部分县市在确保中央转移支付不低于50%用于教育上还不能落实到位;县级财政无力投入教育发展, 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缓慢, 实验仪器设备、图书严重不足。除了中小学校舍严重短缺, 还大量存在着学生宿舍简陋拥挤、农村教师宿舍和学校食堂用房缺口大等问题。据省教育厅、省计委、省财政厅的调查, 全省农村初中在校生约有60%左右需要寄宿, 也就是有100多万初中生需要寄宿和22万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寄宿。除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将投入的9亿外, 还需要投入初中约12亿、小学约8亿, 共20亿, 才能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生寄宿问题。三是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 贵州省部分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 人民群众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深, 群众送子女进校学习并完成学业难度大, 影响了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部分地区还出现高中生放弃高考, 谋求就业的自我弱质化倾向。四是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学历水平偏低, 培训提高的机会少, 知识结构陈腐, 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 人员流失严重。五是农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 师资力量薄弱、资金缺乏, 招生困难, 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脱离城乡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需要的实际, 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六是农村缺少获取和交流知识的途径和工具, 农村中小学除了一些发达地区外, 基本上没有网络等硬件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影响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 造成后备农民知识的相对贫困, 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之间的“知识鸿沟”。

2 制约贵州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因素分析

2.1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直接的表现就是一国两策, 对城市居民是一套政策, 对农村农民是另一套政策, 其中在社会层面, 在教育、医疗、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养老、福利等方面, 对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政策更为不同[3]。这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实质就是一种社会财富转移, 即把财富从农村转移至城市, 农村哺育城市, 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目前这种政策虽已遭废止, 但其影响仍在继续。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使得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边缘化, 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 当前资本化、集约化、科技化的市场经济大潮迅猛地排斥落后、分散、效率低下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 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使得青壮年劳动力看不见成长的希望而逐渐厌倦并放弃了农业生产。据一份进城务工人员调查表显示, 农村人进城务工的动机大致有:认为农村没有发展机会者占49.8% , 为了挣钱养家者占42.8% , 从总体上看, 无论哪个群体, 进城务工的主要动机均是认为农村没有发展机会及挣钱养家[4]。我国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较大, 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化文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在农村内部, 一个农民外出获得的平均收入至少相当于8个依然留在山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纯收入[5]。各行各业的农村人才, 在目睹这一现状之后, 出于个人、家庭或环境的压力, 必将从农村转移至城市, 从而导致了农村人才的流失, 使得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人才严重不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以获取相对较高的报酬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也不愿回乡参与建设, 而留在城市发展。这就使得人才本来就匮乏的农村成为人才流失的输出地, 优质的人力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

2.2 生存条件差造成城市人口不愿意进入农村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这种发展无论是在程度上、速度上还是质量上, 都无法与城市的发展相比。由于社会资源的分配长期偏向城市, 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远落后于城市, 到农村工作的人员收入低, 很多农村基层政府、农村中小学多年没有进人, 人员年龄老化, 人才青黄不接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农村待遇低下, 工作任务繁重, 无论是已有的乡镇干部、农村教师, 还是每年新分配到乡镇机关、农村学校的工作人员, 大都无法安心工作, 无心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大量向城市流失, 使得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的补偿机制无法有效建立。

2.3 农村人才开发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经济基本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农业耕作是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 勤劳和节约并不能克服传统农业的落后性, 为了促进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 要求农民获得并具有使用有关土壤、机械、动植物、农业化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对农村人才进行开发培养。但目前, 农村人才开发体系十分滞后, 体制不健全。首先是缺乏农村人才开发的战略目标, 没有详细而又切实可行的开发计划。有些部门对加强农村和农业人才开发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 没有把农业和农村人才开发列入社会整体人才资源开发范围统筹考虑和安排, 缺乏人才开发的长、中、近期计划, 消极被动地应对新农村建设的人才要求。其次, 农村人才的培训机制不健全。对于正在从事农耕而不能上正规学校的成年人来说, 农闲期间开办短期培训班教授新耕作法并进行家庭技术指导, 是教会农民学会有效使用现代农业要素, 提高农民素质的最好时机。但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 没有农村人才开发的专项资金, 无力组织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农民进行培训。同时, 国家缺乏完善的农村人才发展配套措施, 没有建立农村人才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政策前瞻性不强, 政策法制化进程滞后, 政策落实乏力。再次, 农村人力资源缺乏有效整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 农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他们不断的分化, 分属于不同的农业劳动阶层。分化的农民占有资金、土地、技术等不同的农业资源, 但他们一般是单打独斗, 各自为“政”, 农村人力资源缺乏有机、有效地整合和配置, 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农村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3 对策与建议

3.1 政策引导农村全面发展, 切实提高农民生存质量

3.1.1 增加农业土地附加值, 实现农村居民生活宽裕

首先, 依托高校、农校、科研院所,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通过各类示范基地的建立, 实施示范项目,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次, 依托专业协会、专业公司, 积极开展土地流转, 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在自愿的基础上, 农民把分散承租的土地交由企业或协会统一规划使用, 而企业对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服务, 从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建立结构型、互补型生产布局, 并促使农业生产与市场直接挂钩, 产、供、销一条龙, 变小农生产、分散经营为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最后, 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积极贯彻党和国家关于为农民减负的政策精神 , 增加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 建立、健全收入支持政策、信贷支持政策、农业税收保护政策, 实施农业保险, 强化农业生产服务, 并注重其执行实施的效果, 把最终落脚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来, 进而增加农业土地附加值, 满足农村人才的生存需要。

3.1.2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 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各地要抓住时机, 大幅度增加对农村的投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的“水、路、气、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持力度;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在养老保险方面, 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把农村变成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农民生活乐园, 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才留在农村, 回到农村。

3.1.3 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 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整体解决三农问题、打破现有二元结构僵局的基本途径。农村工业化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农村中农村工业就业人数不断上升,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不断下降, 农民收入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经营转向主要依靠农村工业, 农村经济将逐步由农业主导型转向工业主导型。通过农村工业化创造农村就业机会, 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城市化, 不能仅仅理解为是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同时还应理解为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的转变。在农村除经营农业外, 还要发展二、三产业, 使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绝对多数, 使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接近或达到城市的水平。通过把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建设为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能够更加适应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推进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3.2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

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是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的领导保证。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 各地要对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资格条件作出规定, 引导村民把办事公道、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热心为村民服务的人提名为候选人。鼓励农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农民、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 通过法定程序积极参与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竞争[6], 构建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同时, 要加大对村级干部的培训力度, 提高干部素质, 树立服务意识,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增强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执政能力, 提高行政效率, 能够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 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再次, 实行村干部交流制度, 加强落后地区的领导力量。拥有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先进地区的村干部可以交流到落后地区, 帮助落后地区的村干部更新观念, 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先进地区的村干部用他们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指导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布局, 制定更切实可行的规划, 推动新农村建设。

3.3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提高农民素质

3.3.1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提高农村青少年文化水平

新农村的未来在农村青少年身上, 立足年轻一代, 提高农村青少年素质的关键在教育, 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现在国家已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还应该调整教学内容, 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在农村现有条件下, 集中有限的力量和资源扎扎实实地办好基础教育, 特别是争取实现12年义务教育, 改革课程体系, 增强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 更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同时, 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农村教师待遇, 使农村教师引得进、留得住。提供农村教师学习提高的机会, 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

3.3.2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贵州省农民的早期教育先天不足, 后期教育更缺乏, 并且农村普通教育与农村经济实际脱节, 使他们缺乏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 严重影响了农民在农村的经济收入。如果能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特别是对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在农村的增收致富能力, 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留在农村发展。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好统筹、协调、组织和服务的功能, 搭建好工作平台;要充分利用教育、科技、文化等各行业、各部门的现有资源, 形成农民教育培训合力。特别是农广校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进一步按照“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要求,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培训手段的优势, 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水平。目前, 贵州省正在实施旨在提高农民生产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的“阳光工程”。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大范围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大规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大幅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增收致富能力, 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3.4 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 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壮大农村人才队伍

在贵州省农村地区 (特别是偏远山区) , 人口流动已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状态。越是落后的地区, 劳动力越是向外流动, 劳动力的流出又导致这里的农村更落后。为了改变这些地方的落后状况, 应先引进人才, 给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使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现在城市的就业压力越来越严重, 如果农村的经济条件逐渐好起来, 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国家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大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 也高度重视农村人才队伍软实力的建设, 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 对人才资源的流向进行必要引导, 实行政府对人才资源的宏观调控。当前,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源源不断的返乡等问题, 政府可以将就业危机与构建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结合起来, 把大学生尤其是农业院校毕业有知识优势的大学生与有实践优势的返乡农民工相结合, 在有效、合理、科学的引导下加以整合, 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骨干力量。结合贵州省正在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让大学生深入农村基层, 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 为新农村建设增添生力军, 拓展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同时, 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 引导他们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及加工业, 鼓励在当地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大学生与返乡农民工相结合构建新农村建设科技人才队伍, 让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切实担当起科技推广带头人、市场经济闯路人、文明创建引领人的重任, 影响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 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为新农村建设贡献一己之力, 把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李从军.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 2008.

[2]罗征文.2008年贵州年鉴[M].贵州:贵州年鉴社, 2008.

[3]刘金海, 杨晓丽.农民就业:市场化社会化及其后果——以鄂东北山村研究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 :17-23.

[4]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5]孙华炜, 韩树森.促进人才回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J].领导科学, 2006 (8) :8.

县新农村建设目标战略的构想 篇2

一、战略体系

(一)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子、少取、放活”方针,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为目标,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总抓手,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新的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逐步把我县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2、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区别不同情况,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4、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5、以工补农,资金支持。从“十一五”开始,要逐步建立起工业向农业渗透,农业向工业延伸的长效机制,形成工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新农村建设规划起点高,要求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住宅设计户型适宜、结构合理、立面完美。而要做到这一切,除了要求村级经济实力雄厚,农民富裕作为实施基础外,政府要通过政策的推动落实一定的启动资金,财政应安排适当补助资金,以帮助、吸引农民进新农村建房,保障新农村建设逐步推开。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很广,主要任务为: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规划建设新村镇、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农村新风貌。实现农村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特色村镇、培育中心村镇、减少贫困及自然村。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

(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体系

鉴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内容,为了准确反映全县新农村建设水平,我们将竹山县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确定为六大类,二十个指标。

二、战略重点

十一五”时期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把握国家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中部崛起三大战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襄天高速公路两大重点工程建设,堵河潘口、龙背湾、小漩三大电站开发的新机遇,以6.62万人库区移民和生态移民建设为契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创新“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突出战略重点,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贯彻“重中之重”战略思想,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为根本,以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基础,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以调整结构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合理利用山水资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我县是亚热带农业宝地,土地农业适宜性广。要在稳定粮油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围绕构建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八大林、畜、旅游产业产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建设50万亩以肚倍为主的木本药材基地。突出主导品种,推行林药套种和GAp栽培,主攻“三高”栽培,推行姜粮套种,适度发展黄姜生产,使黄姜总面积保持在8万亩左右。二是建设50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三是高标准建设20万亩生态有机茶基地,把竹山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四是建设20万亩以板栗、核桃、冬枣为主的干鲜果林基地。五是培育和改造50万亩以耳林、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经济林。六是突破性发展烟叶生产,实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全县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5万亩。七是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市场为导向,走市场引导生产的新路子,实施郧巴优质肉牛基地、竹山大鸡基地、优质肉猪基地项目,努力将优质牲猪、郧巴黄牛、马头山羊和竹山大鸡培育成我县畜牧业的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八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建设和开发一批森林旅游资源项目。

(二)利用农村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工业”。

根据本县经济技术条件和市场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应把资源、产品、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发展以方便营养、安全卫生和天然保健为主的乡村企业,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食品技术,注重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和绿色保健食品。在大力发展高香型绿茶加工业的同时,依托我县小杂粮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小杂粮加工业,开发具有保健、药膳功能的小杂粮面条系列产品,;依托笋竹、薇菜、蕨菜、香菇等优势山野菜资源,实施武当山野菜加工项目;依托油菜资源优势,积极开发食用植物油系列产品。依托黄姜资源,继续推进黄姜系列产品开发。依托页岩、煤渣、石灰矿等资源,积极开发水泥、页岩砖、煤渣砖、水泥砖及其它轻质新型建筑材料。

(三)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大力推进山川秀美工程。

对全县已规划的流域,抓好综合整治,中高山区主要抓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浅山丘陵区主抓退耕还林、水土保持、荒山造林、水利设施建设;平川地区主抓农田林网、道路沿线植树及河道护岸林带建设。在农村广泛推行生态家园建设,实行“种植业—沼气—畜牧”三位一体和“种好一片林、挖上一口塘、养上一栏畜、治好一座山”的林业小庄园模式;推广太阳能、太阳灶和沼气入户,逐步实现以气代柴、以电代柴,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四)以潘口水能开发为契机,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以潘口、龙背湾等水电站建设为契机,全力组织完成3.5万库区移民和3.12万生态移民安置工作。坚持走“以人为本、以土为本、为农为主、产业支撑”的路子,把移民安置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捆绑使用移民专项资金和各项政策性资金,重点倾斜,集中扶持,培植稳定可靠的致富产业和项目,改善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移民迁得出、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五)着眼于改善村镇容貌,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统筹乡村的要求,加大“六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一是建设新房舍,按照“节约性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二是新设施,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硬重件,要不断完基础设施,重点加强交通、水利、电网及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畅外联、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比较完备的水利设施和安全饮水体系,安全统一的城乡电网和方便快捷的通信网络。三是新环境,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体现新时代特征,按照卫生标准建设生活垃圾区、污水沟、侧所、畜禽住所。四是新农民,重点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加强劳动技校、农机技术培训中心、职教中心)建设上下重投入,培养“四有农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五是新风尚,就是加强文化等设施建设,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体现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六是新保障,就是加强农村卫生、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

(六)培植农村经济示范户,大力发展打工经济。

通过推进改革创新、强化领导责任、完善联动机制、落实优惠政策、加强宣传引导,着力培植农村经济示范户,每年新增农村各类经济示范户1000户,到2010年全县年家庭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上的农村经济示范户发展到1万户。整合政策和教育资源,组织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民跨地区就业综合服务工程,建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外出务工信息和维权服务,每年新增外出务工人数6000人。

(七)利用区域优势,大力开发区域经济。

按照“因地制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农业区域开发,发挥区域间比较优势,协调各经济区的分工,培植县城、宝丰、官渡三大经济增长极,构建三大经济板块和三大经济高地,形成“三足鼎立”的区域经济格局。一是以县城为中心,以潘口等水电站移民为依托,带动林产化工业、同步器加工业、旅游业发展,商贸流通。二是以宝丰为中心,依托宝丰大市场建设,带动矿产开发、珠宝饰品、新型建材、生态绿茶产业,着力建设鄂渝陕交界地区商贸流通中心。三是以官渡为中心,以生态建设和保护为依托,大力发展水电、旅游、板石加工业和以山野菜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业,着力建设生态旅游重镇。

三、战略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县全面实现小康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优质农业,“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农村基础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的新体制。改革是利益格局的再调整、再分配,必须尽快建立城乡利益的协调、分配机制,以减少城乡矛盾。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新增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完善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等配套改革,形成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机制。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使城乡居民在文化教育、福利社保、医疗卫生、户籍管理等方面同待遇、同身份,城乡经济同政策、同竞争,城乡土地同市、同价,劳动用工同工、同酬,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新体制。

(二)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快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县域财政收入,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加快发展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办好山区农村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园区,扩大农民非农就业门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减轻农民对集体公共建设的负担,增加农民福利性收入。

(三)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描绘农村建设新蓝图。村的规划建设要以中心乡镇建设为重点,村建设要服从中心乡镇建设,重点改造“空壳村”、旧村,大力开展“示范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改变有新村没新貌的现状;要把农村划分为三类地区:一类是城乡结合地区,二类是乡村结合地区,三类是村组结合地区,实行分区政策,区别对待。规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县域新农村建设任务。

(四)开展劳动技能教育,把农民培养成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摆上议事日程。要将农民技术培训与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实现农民知识技能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在农业综合开发中不断提高对科技的投入比重,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同时,充(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这块阵地,认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把农民培养成为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农民。

(五)开展农村改良活动,使农民过上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新生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是农村改良。农村改良的主要内容是:改路,要求村通汽车,户通水泥路;改水、改厕,改善农民用水状况,建蓄水池,安装自来水或饮用安全水,解决人畜饮水与农用水的困难;修建卫生厕所,修建下水道;改灶,在农村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节柴节煤灶。

(六)关心农村养老保险,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发挥强大的财政转移支付功能,对困难家庭分类进行适当援助和补贴。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农村养老的意义,让农民弄清它的基本模式和程序,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呼吁全社会关心农村养老保险问题,为其出策出力。三是引导农民增强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济意识,动员广大农民自愿、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医疗服务的管理,择优选择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机构,并加强监管力度,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村的基本的社会保障,解除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行国民待遇,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 篇3

关键词:滨海新区 应用型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也取得很大进展。

在国家“十二五”发展期间,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程中,我们都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也就是要求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三农”的发展问题。解决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问题,根本和关键还在于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要结合天津农业教育的实际,加强农业类应用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1 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界定及其结构

1.1 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界定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基础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中级层次知识应用型和高级层次创造应用型三个层次。[1]拔尖创新人才主要包括学术研究型高层次创新人才、应用研究型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特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2]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应用研究型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特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1.2 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结构

一是知识结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要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基础知识,主要是英语、计算机等科学知识和时事政治、政策法律等人文知识;也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内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二是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与人沟通协调能力、信息检索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职业能力等方面。

三是素质结构。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养、文化知识、职业技能)、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素质(包括想象力、思维力、观察力)。

四是人格结构。主要包括精神方面(包括探索冒险精神、求异精神)和人格方面(包括自立与创新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

2 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农业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滨海新区以设施农业、品牌农业为重点,以强街强镇为抓手,加快以城带乡和工业反哺农业进程,率先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 [3]为了能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结构和布局,使农业加速向科技型、设施型、生态型、外向型方向转变,实现“一街一品牌,一镇一特色”,实施产业化、城市化和市民化发展战略,率先推进城乡统筹,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就需要大量的农业农村人才,而这些人才一定具备精深的知识、和谐的能力、全面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也就是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

3 实施农业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

3.1 构架体系:多层教育有效衔接、多重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

以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实际需求为依据,对天津高等农业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科学地构架。目前,服务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种类(培养层次)大致包括:应用研究人才(主要是硕士研究生和高水平本科生)、技术推广及管理人才(主要是本科生)两大类。

因此,适应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需求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主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系统化构建的理念,以建设全员性、终身化的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主动适应滨海新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滨海新区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根据学生或学员的身心发展需求和学习特点,充分调动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等农业相关教育机构,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机结合,采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集中面授与远程函授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辅导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实现多层教育有效衔接、多重教育有机结合的综合体系。

3.2 创新模式:因材施教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因材施教自古以来一直作为教育人和发展人的先进育人思想,同时,也是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有效方式。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的定位、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从人才培养的计划、方式、途径等方面实行多样化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本质特征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根据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同,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关于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思考[J].北京教育,2011(3):24-26.

[2]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15.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 篇4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事关百姓温饱、民族独立、国家稳定的天下第一大产业。 山阴县地处塞北黄土高原, 山多沟深, 土地贫瘠, 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恶化, 广种薄收, 农业基础十分脆弱。再加上我国加入WTO后, 农民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风险的约束。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收入连年徘徊不前, 农业投入减少, 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为此我们要爱护农业、支持农业、服务农业、为农民开绿灯, 要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大力保护生态环境。

要坚持生态环境战略, 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常抓不懈。5—10年内, 全面实施数字生态战略, 重点绿化北部洪涛山系和南部恒山支脉1.2×104hm2, 大运高速公路两侧抓好1.33×104hm2饲草基地建设, 建设南部经济林区、中部生态景观林区、西部天然林区和北部生态林区1.6×104hm2, 建起南部7km恒山支脉防风林带屏障、大运高速公路41km防风林带屏障、中西部川坡区38km混交林带防风固沙屏障、西部山区防风林带及天然林保护屏障。通过生态治理, 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45%以上, 形成山阴遍地是绿草、到处是树木、满眼是绿色的美好形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2008年要高标准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0.4×104hm2, 启动世行贷款三期工程, 重点抓好“一带、两园、三线”工程建设。“一带”就是高起点建设万亩大运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两园”是高标准建设万亩生态畜牧经济园区和西山森林公园;“三线”是高质量抓好2008国道、元元路、山和线两侧的退耕还林还草、荒山造林建设。要创优生态建设机制, 鼓励企事业单位、城镇居民、农民以及社会能人等参与林业建设, 所造林木归投资者所有。要积极扶持居民办林业, 扶持种草大户, 给予资金倾斜。要完善“四荒”治理林权发放工作。要加强林木管护、封山禁牧, 积极推进舍饲养殖。

二、实施畜牧富民战略, 抓好奶牛规模养殖和园区建设

(一) 要把规模养殖和园区建设作为奶牛业发展的突破, 推动畜牧养殖业实现质的突破。全县重点抓好大运高速公路两侧奶牛规模养殖和园区建设, 力争今年年底奶牛达到6万头。各乡村必须抓紧去年铺开的规模牛场和养殖园区工程建设, 争取早日竣工, 早日养殖。要全面落实允许农户承包地上建牧场, 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鼓励干部职工走出机关兴办养殖场等政策, 吸引民间资金投向奶牛养殖业。

(二)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要加强畜牧兽医站建设, 健全奶牛谱系档案, 引进高产优质冷冻精液, 普及推广奶牛良种、防疫治病技术、高产奶牛培育技术等, 进一步夯实奶牛基地建设。要在古城镇搞好奶牛兽医院建设, 在全县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三) 瞄准主攻方向, 建畜牧强县, 打乳业品牌。全面建设新农村根本出路就在于推进产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在山阴县加快推进这一进程的最易突破点就是畜牧业。因此, 我们要瞄准这一主攻方向, 抓住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良好机遇, 加快实施重点突破、龙头带动、科技兴牧、打造品牌四大战略, 通过创优环境、科技进步、政策引导、重点扶持, 把山阴县畜牧业这块蛋糕尽快做大做强。

三、实施龙头企业建设战略, 推进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山阴县最早是90年代初期, 以山阴古城乳业集团为代表的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了确保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不断探索出了公司+农户、产供销一条龙, 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这种模式, 把分散的、盲目的、弱小的农户与公司连接为“效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率先进入市场, 并根据市场变化优化产业结构, 降低了市场风险, 获得了比其他农户多得多的生产经营效益。同时, 通过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产品附加值, 不仅使参与企业化经营的农户可以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带来的部分利润, 还为剩余劳动力开辟了就业门路。

(一) 要抓紧古城集团16×104t液体乳品加工专项项目建设。

力争年内6条灌装生产线投入使用, 新增生产能力6×104t, 新增销售收入达6.9亿元, 新增税收8271万元, 成为乳品强势企业, 推动农民大养牛、大发财, 促进财政增收。

(二) 要扶持山西伊利奶业的快速发展。

要发挥强势企业的拉动作用和名牌效应, 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 做强做大企业。力争2-3年内公司系列乳品加工能力达到10×104t。依托两大龙头企业, 争取到2008年全县系列乳品加工能力达到20×104t。销售收入10个亿, 建设名符其实奶都。

(三) 要整合乳品企业。

逐步消除无序竞争、浪费资源、重复投资、低效益运行的不良局面。

(四) 要扶持星火养殖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引导养殖向加工转化。

四、实施村镇建设战略, 建设高标准新农村

加快村镇建设, 能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 加快造就产业工人、聚集生产要素、提升产业层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对建设高标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关重要。

一是依托煤炭、乳品、城郊经济等产业, 高标准规划建设建制镇道路、市场、学校、医院、居民及加工小区、商贸小区、养殖小区等, 努力提高玉井、古城、北周庄等三个小集镇的品位。二是集中整治村容村貌, 实施道路硬化、门前净化、院落美化、沿街绿化、杂物堆放统一的“五化”工程, 改造农村落后面貌。三是要利用好国补资金895万元、完成5个乡4.5万口人2.9万头大牲畜除砷改水工程建设。解决好到户问题。四是要解决山区4个乡31个村1.4万口人2743头大牲畜吃水问题。五是高标准建设移民新村, 安置410户400口人, 完成占地10hm2的岱岳大滩扶贫移民并村工程, 安置110户600口人, 新建玉井镇山和线附近占地6.67hm2的扶贫新村。今年起, 农村新建设房屋要统一规划, 统一标准, 集中连片, 做到整齐美观, 建设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山阴县坚持从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 扎实稳步推进。中央为推进新农村建设, 从资金、技术、物资、人才等多方面出台了扶持政策, 落实好、运用好中央的扶持政策, 需要我们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 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山阴县“四个战略”既是对农村典型经验的总结, 又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它们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 融合于建设新农村的整个进程。只要山阴县把“四个大战略”落实到实处, 取得实效, 就能够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德政工程、发展工程、民心工程。

摘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条件;实施畜牧富民战略, 抓好奶牛规模养殖和园区建设;实施龙头企业建设战略, 推进产业化进程, 实施村镇建设战略, 建设高标准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现状及分析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扬州;人才;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163(2007)04006703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下辖5个区,4个县(县级市)全市人口有467万,其中农村人口315万人(含乡镇),占69.4%。扬州面积663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市区988平方公里,镇区867平方公里,合计占总面积的28%。扬州的经济、社会等发展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近我们对扬州的新农村建设和扬州农村新型人才问题做了个较为全面的调研。

一、扬州的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现状分析

1 新农村建设人才总量的储备情况。

根据扬州人事局的统计,扬州市77个乡镇农村人才在册的共计26950人,占乡镇总人口的0.9%。根据我们对77个乡镇的调查,包括不在编的各类人才,77个乡镇共有各类人才33450人,占乡镇总人口的1.12%。同期,城市的各类人才比例却为5.62%,是乡镇人才拥有量的5倍。如果剔除乡镇人才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师的话,那农村的人才仅占乡镇人口的0.1%,是城市的1/50还不到。即便是第一集团的人才拥有量也不过1.6%,是城市各类人才量的1/3强。总体上来看我市农村的人才还没有达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2 新农村建设的10种专业人才存量情况。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列举了10类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发挥至关重要重用人才的人才,在对其存量做了专门的调研后,数据详见表1:

而根据扬州市区里这10类人才的占有率,我们可以测量农村所需要的这10类人才的缺口,公式:π=b*t/s-b。其中,π为某种人才的缺口数;b为该人才的现有存量;t为扬州市的该类人才比例;s为相同时期该镇的该类人才比例。据此,我们计算出了我市这10类人才的短缺量。

由统计我们发现:首先,理论上的农村这10类人才的缺口为73625人,是目前这10类人才存量的2.51倍。而没有达到平均城乡人才差距的4倍。这说明这些与农村、农业结合紧密的专业其市场需求是存在内在局限性的。

其次,除农技人员外的专业人才理论上的缺口数都大于实际上镇人事部门的测算数。这说明了一种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农村的专业人才实际容纳能力是低于需求的。而农技专业的理论需求人才缺口为负数的情况恰恰说明了我市该类人才主要已经沉淀在了农村,农村该类人才的比例是超过了城市,但实际上农村该类型的人才还是不能适应需求。最优的帕累托配置就是把城市里的农技人才往乡镇放。

第三,理论上的乡镇教育人才的需求为近50000人,而实际上70多个乡镇需要的仅为400多人。我们认为这种反常现象合理的解释就是根据农村人口数是应该有那么多师资的,但农村小孩的入学率低、就读年限短,多数初中毕业也就不再上学等特点决定了农村教育的特殊性。现在农村教师总量上是基本饱和的,适应了农村的需求,但结构上农村所需要的主要是“高学历、高职称”的双高型师资。这一点上面,农村的医护人才与其较为相似,即理论上是需要有4000多医护人员,但实践上考虑到乡镇医院的效益、考虑到农村许多人病了不就医等特点,乡镇实际只能承受一些高学历、高水准的医护人员(主要还是医生),除非国家真正医改,使医疗转变成完全公共产品。

第四,部分专业虽然缺口绝对量不大,却是急需且紧缺的。如环境保护人才、村镇建设(房地产)人才、国土资源管理人才实际所需要的人才量分别是现有人才量的18.88倍、5.03倍、1.18倍。此外,我们发现乡镇企业中的机械电子等工科人才尽管绝对量较大,有4095人,但比重却不高总共才占12%。而工科人才短缺相当大,根据部分企业的约数估计,农村该此类人才短缺不下于数万人之多,为存量的10倍左右,但不同具体专业要根据不同的镇的产业特点而论。考虑到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此次我们没有重点调研此类需求。

3 农村专业人才回流情况。

我们选取了1985年以来16个年度的乡镇人才回流情况开展调研,进行分析后发现有如下回流率曲线。

首先,综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的人才回流率均不超过30%。农村为城市的发展以及我国的改革开放输送了大量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讲,我国农村的落后也与农村人才的流失不无关系。

其次,80年代由于全国总体上人才匮乏,所以计划体制下分配到农村的人才也不是很多的,而农村人才回流水平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达到最高。1998年以后由于农村人才的市场化配置,取消了传统的分配以及委托培养等农村人才获得方式,农村由于先天性缺陷而人才配置不足。而2000年以后回流农村的人才主要以教育、政府公务员以及企业的大中专技工为主。与新农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技、畜牧兽医、园林园艺、环保、资源等人才则严重奇缺。

第三,2000年以来农村人才回流率基本稳定在18%左右,但结构上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中的工科人才回流占据了乡镇人才回流的70%以上。

4 农村人才的结构情况。

首先,年龄结构。全市农村人才队伍中,我们发现35岁以下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例为22.4%,36岁至45岁的占46.3%;46岁至54岁的占24.7%;55岁以上的占6.6%。青年人太少,有许多乡镇的有些专业部门在2000年以后就没有进过人,年龄结构是及其不合理的,这样也客观上导致了目前农村专业知识的老化与落后。

其次,学历结构。全市今30000名农村人才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的4940人,占人才总量的16.83%;大专学历的8988人,占人才总量的30.62%;中专学历的15427人,占人才总量的52.55%。总体上,农村的人才还是以中专为主,而本科和大专人才基本上集中在教育部门或者镇政府。

5 人才首位度和四人才指数

根据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10类相关专业人才,我们借鉴城市经济学中的首位度和四类指数建立了人才首位度和四人才指数。其中,人才首位度是指新农村建设中所需要的人才中首位与次位城市首位度是指一个地区首位的人才数与第二位的人才数之比值,通常人们用人才首位度的高低来反映一个地区人才结构中的首位人才集中程度;四人才指数是指新农村建设中需求量居于前四位的四类人才占总人才需求量的比重。根据计算新农村人才首位度为18—3.6之间,而四人才指数则在71.6%—79%之间。这说明了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现实最为短缺的人才还是经济管理类的人才,这类人才比居于第二为的人才要高出2—3倍之多;同时,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管理人才、计算机人才、环境保护人才与村镇建设人才方面的人才占据了现实需求的70%—80%。

总体结论:我市农村人才总体上是需求大于供给,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一定空间。但为什么农村依然人才缺乏?我们认为农村的人才流动首先市场机制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大一点讲我省目前的农村人才储备机制没有形成、农村人才市场化配置资源条件不够。

二、基于调研的新农村建设人才缺失原因分析

1 农村人才流入渠道不畅

以前,我省的传统8所农林院校为农村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直到现在扬州农村存量人才的16%是来自于这8所学校。如果抛开农村教育人才和卫生人才计算,83%的农村人才是来自于这8所院校的。但由于教育市场化以后,农村人才和这8所院校间的联系被割裂了,落后的农村与先进的城市很显然不在同一竞争水平上,人才自然也就不会留进农村了。我们做的农村人才回流调研也显示:1995年以前农村人才回流还比较好,但自1995年以来的人才回流率是逐年下降的。原因有三个:一是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期的人才统招统配政策照顾着农村的人才建设问题;二是地方的委托培养政策为地方客观上培养了许多人才,但该政策在90年代中期因规范不足,难以产生教育公平等问题而被省里严禁了;三是90年代后期我省乡镇企业的“式微”导致了乡镇企业对乡镇人才需求的减少。

2 落后的农村乡镇也留不住人才

农村人才缺乏除了“入口”因素以外,留不住人才也相当重要。我们对高邮下面的一个落后镇——周山镇近5年的人才流失率做了个专门的调研,结果有:

该镇在扬州市是比较落后的乡镇之一,该镇的情况在扬州市还是比较普遍的。从该镇的数字我们可以发现:首先,农村人才沉淀总体上是流入大于流出。近5年的流失率平均为34%,但近3年来农村人才流失加快(我们分析这也与农村人事制度改革有关系);其次,近5年的人才流失率也表明农村人才确实有加速流失的趋势。这也客观上验证了我们前面的调研结论。

3 财政对于农村人才建设上面投入严重不足

我们从《2005年扬州统计年鉴》截取了自1996年到2004年10个年份的财政支出以及市财政局农财处给出的农村各类人才人头费支出(含教师工资和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支出)。有下图:

因为农村财政支出主要在人头费上面,所以我们可以把农村财政支出项看成农村人才建设方面的支出。农村人才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总体上是逐年下降的,这我们可以理解。毕竟经济增长的部分不可能多数用在农村,而带来财政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城市工业的崛起。但2001年以来农村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不足20%的现象已呈现加速下滑态势,2004年甚至仅有12.9%。我们在为扬州市总财力好转欢庆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关注农村人才建设支出相对下滑而导致的人才紧缺现象。

4 县市对于农村编制的缩编

根据我们对于各类人才来农村工作的动机调查分析,只有不到5%的人才去农村图的是事业上的发展。95%以上的各类人才来农村工作的动力就只一个——稳定的职业。换句话说去农村工作是冲着“铁饭碗”的,去农村必须要有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作为前提。考虑到新农村建设专业人才的特点,他们的职业需求带有很强的公共特征。即使是部分公共产品特点的,其农村市场需求也不足以使其在农村能够单独存在。农村的行政改革使一般事业单位留不住人,又由于大型的企业进入园区,乡镇上基本没有能留住人才的企业单位。而做个体户,有些能耐的人不会专心开发一个镇的市场的,一个小镇没有他们所期望的客户群。

所以新农村建设专业人才的职业存在空间是很狭窄的,要么就做公务员,要么就进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事实上江苏省自2002年开展了乡镇人事改革以后,各县市编制就在不断缩减。扬州市的农村行政事业编制也由2001年底的近45000人缩减到了不足36000人,缩编率为20%。而对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乡镇的各项事业职能必须不断加强,以目前的编制人手是很难达到的。

5 农林院校的农村人才教育面向不明确

这是个源头问题,但这个源头问题现在看来也很成问题。江苏传统的8所农林院校办学是明确要求面向农村、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农民的,其他院校则没有这方面的办学宗旨。但尽管如此,这8所农林院校的毕业生实际仍然是流向了大中城市。其次,在教育内容上,同样存在着对农村人才教育面向不明确的问题。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8所农林院校完全面向农村的专业占所有专业的比例目前大概仅在20%左右,而上世纪90年代初该比例约为85%。严格意义上的农林院校已经没有了。即便是8所农林院校中的老大——苏州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我们所掌握的她的面向农村的专业也就4—5个,占其专业种类的15%左右,这些专业的在校生也仅占全院在校生的10%弱。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规划政策建议

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全面推开,新农村建设工作关涉到的不仅仅是我国生活在农村的8亿多人口的大事情,也关系到我国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新农村人才规划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战略构建。

1 政策层面上的战略构建。关于新农村的配套政策是我们调研时所感受到的基层工作者的最大期盼。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政方针是既正确又及时,切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脉搏上了,但我们各级政府在配套政策上现在还没有跟得上。根据调研结论我们认为起码要做到“三个务必”:务必加大财政投入,创新农村人事代理机制,建立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保障体系;务必加强地方与学校合作,拓宽新农村人才的流入渠道;务必要积极建立新人才评价机制,为人才创造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条件,既要引得到人才,更要留得住人才。

2 教育层面上的战略构建。要发挥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保驾护航作用,以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不同层次对新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促使各级各类学校的科学发展。否则,各级各类学校的盲目发展、无序竞争,就可能会导致不同类型人才的过剩与短缺,不同层次人才的浪费与紧张。教育部门、综合性大学、专业性大学、职业学院、社区学院、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等要立足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结合江苏的实际和我们调研的结论,在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尽可能做到“四个重视”:

1、相关部门要重视教育布局,发挥传统的8所农林院校以及13所大市职教中心和64所县职教中心对农村地方人才的培养作用;

2、要重视专业人才区域互补问题,避免近亲繁殖;

3、要重视职业技能教育甚于理论教育;

4、要重视教育创新,切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创新上切不能因循守旧,既要理论上能系统掌握,又要侧重实践上的动手能力;既要有助于培养出解决问题的专家,又要有助于培养农村未来的企业家、创业明星、“双带型”干部。

参考文献:

[1] 资料来源于扬州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扬州市统计局。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 篇6

近年来,“三农”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级的重视。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他们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桃源县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辖40个乡镇、876个村(居)委会,人口100万,其中农业人口84万。加强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基层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在农村的作用明显

桃源县现有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21740人,占农村人口的2%~6%,他们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一是农民工成为农民致富的先行者。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419元,而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家庭收入是全县人均纯收入的2倍多。他们中有的有一技之长,有的敢于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有的在营销领域找准了路子,家庭收入普遍较高。

二是农民工成为产业发展的引领者。一位优秀的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能引领一个产业的发展。

三是农民工成为文明乡风的传播者。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一大批乡土艺人用自己的知识和文化在农村传播文明新风,抵制陈规陋习。

四是农民工成为农村社会的管理者。一批优秀的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由于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在群众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的还成为了村官。

二、当前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工实用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桃源县21740名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的构成情况如下:按性别分,男性17099人,占79%,女性4641人,占21%;按年龄分,30岁以下1932人,占9%,30~50岁16286人,占75%,50岁以上3522人,占16%;按文化程度分,大学专科以上841人,占4%,中专及高中8885人,占41%,初中及以下12014人,占55%;按行业分布及专业分,种养业9331人,占43%,农产品加工业1916人,占9%,经营营销人才3312人,占15%,科技推广示范人才2805人,占13%,能工巧匠等4376人,占20%。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首先是总量不足。全县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总人口的2.6%,远远不能满足桃源作为农业大县的需要。其次是整体素质不高。全县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较多,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仅占4%;传统种养业人才相对较多,经营加工人才相对较少;单一技能的人才相对较多,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该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在务工人员中持有专业技术职称、技术等级的人员并不多,大多只能从事传统手工业及体力劳动。再次是分布不平衡。从地区分布看,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交通便利的城区、农业主导产业发达的地区,农村实用人才相对较多,其他地区农村实用人才相对较少;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只占9%,后备力量不足;从性别结构看,女性实用人才仅占21%,数量太少;从行业分布看,生产型人才相对较多,经营型和技能带动型人才相对较少。

二是农民工实用人才政府扶植力度不够。首先是政策支持不够。目前,桃源虽然先后出台了两个关于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开发的实施意见,但对农民工实用人才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没有出台明确的优惠扶持政策,他们想干事、想干成事,却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是经费投入不足,培训经费不足。同时,受传统小农思想意识的影响,农民工不愿意自己出钱参加实用技术和致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学习。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宁愿盲目外出务工,挣点辛苦钱,也不愿意自己拿钱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再次是扶持奖励资金不足。桃源作为中部地区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一直以来财政比较困难,对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进行扶持奖励的能力有限,发展壮大主要靠自身努力,所以起步低、步伐慢、发展不快。

三是农民工实用人才成长环境不优。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的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可以说还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成长环境不优,主要是“三个缺乏”。缺乏一个好的观念。人才观念落后,受传统人才观念影响,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才是人才,农村是有人无才,致使在培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方面还没有形成健全的机制,政府相关部门也未能就农村实用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缺乏一套好的机制: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使用机制,致使农村实用人才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人才成长慢,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缺乏一个好的平台: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一方面大多数涉农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回到农村或从事农业,即使是农村出来的也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基础条件差,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在外创业成功的优秀人才“返巢”回流也不多。

三、加强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开发的建议

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使之健康发展,形成特色人力资源,为县域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抓好以下“四授”。

1.授技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的培训机制。培训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是促使农村劳动力成长的主要方法。结合桃源实际,目前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方式和方法:一是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班或农业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科技素质;二是组织优秀农民工实用人才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三是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让农民工科技带头人引路示范;四是组织农民工科技人员下乡,进行科技推广、农业知识普及;五是选送青年农民工到高校进修深造等。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农业培训机构和其他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改进培训条件,提高教育培训水平。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培养急需实用人才。要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培训方式上要由过去单一教学式培训向函授、电视教育、网络培训的方向发展;培训渠道上不仅要发挥公办培训机构的作用,还要充分发挥民办培训机构的作用,共同做好农民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人事部门专家管理职能,利用养猪养鸡协会、果联、花卉种植、茶叶协会等民间协会组织,大力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

2.授“衔”

自1995年开始,桃源县就开展了乡镇企业专技人员、民办企业专技人员及农民职称评审工作,大力提升县级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的层次水平。到目前为止,全县共为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评定高、中、初级职称3000多人次;为民办企业专技人员评定中、初级职称900多人;为1600多名优秀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评定了农民职称,其中3人评定了高级职称,30人评定了中级职称。当前,拔尖人才太少也是一个突出出问题,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农民职称评审力度,侧重实用人才的工作能力和业绩,条件成熟一批就申报评审一批,真正选拔出拔尖人才,使他们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

3.授“官”

要把优秀的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吸收到村干部队伍中来,让村官和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二者合一。近年来,桃源县在村支两委换届中,有6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被群众选入村支两委班子,成为名副其实的“村官”,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和欢迎;吸纳了400多名农村优秀年轻人才加入党组织;优先启用200多名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村青年担任村副支书、村长助理,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把实用人才的作用延升到更广阔的空间。

4.授惠

要给予农村农民工实用人才更多的优惠,营造一个尊重人才、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首先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的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鉴定制度,对取得技术职称和高技能等级的实用人才应优先提供培训机会,并可作为申报评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条件之一。要建立并完善定期表彰制度。对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要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同时,要积极适应形势,抓住有利时机,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工作,切实壮大农村人才队伍,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素质。其次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化管理和保障机制。要积极围绕农村实用人才的市场配置、职称、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探索和建立农村乡土人才的社会化管理机制。要尽早研究制定出台诸如农村人才流动、农村实用人才的聘用、农村人才争议处理等办法,保护各类农村人才的合法权益,为农村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推动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 篇7

1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识别

1.1 生态环境问题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过度、不当开发等人为因素, 目前西部农村地区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给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带来威胁。主要表现在: (1) 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农林开发、公路铁路、城镇建设、露天煤矿、水利水电等造成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从区域分布来看, 西部水土流失是最严重的区域, 流失面积达到296.65km2, 占全国的83.1%[1]。水土流失的直接危害是土层变薄, 肥力下降, 含水量减少, 造成粮食减产。 (2) 土地荒漠化、沙化严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达262.37万km2, 占全国面积的27.33%。从区域分布上看, 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等地, 五省区荒漠化面积占全国面积的95.48%。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11万km2, 占国土总面积的18.03%, 仍主要分布在上述五省区, 面积占全国沙化总面积的93.69%[2]。可见, 西部特别是上述五省区荒化和沙漠化最严重。严重的荒漠化和沙化威胁着生态安全, 是西部经济落后、农民贫困的根源之一。

1.2 农田面源污染

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 农业污染源是COD的最大贡献者, 排放量占43.71%。此外, 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 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19%和67.27% (表1) [3], 可以说, 农业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

化肥施用:为促进农业发展, 化肥用量不断增加。从总量看, 西部大开发的起始年1999年化肥施用量为983.4万t, 上升到2010年的1526.4万t, 是1999年的1.55倍, 11年间总共增长了35.57%, 平均增长速度为0.04, 高于同期全国0.03的增速;施用强度从1999年的192.17kg/hm2上升到2010年的339.63kg/hm2, 11年间增长了43.42%, 平均增长速度为0.05, 高于同期全国0.03的增速 (图1) 。化肥施用强度在发达国家的安全上限为225kg/hm2, 环保部制定的生态县标准为小于250kg/hm2, 但西部及其大部分的省份都超过了这两项指标值。由于不合理施用化肥, 已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 并影响食品安全。

农药利用: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西部农药施用总量由1999年的20.11万t上升到2010年的31.19万t, 是1999年的1.55倍, 11年间总共增长了35.52%, 平均增长速度为0.04, 高于同期全国0.03的增速;施用强度从1999年的3.93 kg/hm2上升到2010年的6.94 kg/hm2, 11年间增长了43.37%, 平均增长速度为0.05, 高于同期全国0.03的增速 (图2) 。自1999年以来, 西部地区农药施用强度都远远超出了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2000年前后2.1kg/hm2的平均水平。过量和不当的农药施用, 对土壤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同样构成巨大的威胁。

农膜利用:我国是农膜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1999—2010年的11年间, 西部的农膜总量平均增速为0.06, 高于同期全国0.05的增速;单位量增加1.17, 同样高于同期全国0.83的增速 (图3) 。地膜残留量较高, 不易降解的残膜滞留于田间, 造成土壤污染。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 种植业地膜残留量12.10万t, 地膜回收率仅为80.3%[3]。经调研发现, 目前西部一些地区已开展对废地膜的加工处理, 但存在回收网络不健全, 利润较低, 需政府扶持但缺乏政策, 加工后的废水直接排放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秸杆处置:据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 种植业秸秆产生量为88913.31万t, 丢弃量为2680.66万t, 田间焚烧量为12548.7万t, 丢弃和焚烧占总产生量的17.13%。主要的秸秆处置方式有燃烧和还田, 分别占到产生总量的33.56%和31.57%;其次用作饲料和田间焚烧, 分别占到总产生量的15.35%和14.11%。上述四种利用方式占到秸秆使用总量的94.58%[3]。长期以来, 西部各地农村普遍对秸秆进行焚烧处理, 已成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近年来, 虽然加大了禁烧的力度, 但仍时有秸杆焚烧导致严重污染事故的报道。

1.3 畜禽养殖污染

据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 农业源污染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 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2.43亿t, 尿液产生量1.63亿t[3]。2010年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中COD、氨氮排放量分别为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3.23倍、2.30倍[4]。在西部地区, 内蒙古、四川等地的规模化畜禽养殖规模较大, COD排放量也较大, 云南、贵州、青海、西藏等地排放量较小[5]。在畜禽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过程中, 由于选址不当和处理的缺乏, 给农民的安全供水带来巨大影响。

1.4 生活垃圾污染

从调研情况看, 虽然大多数地区把村庄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 但由于村镇规划不合理、环境基础设施缺乏、生活习惯、社会重视不够等多种原因, 多数西部农村仍处于“污水靠蒸发, 垃圾靠风刮”的状态, 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我国农村每年产生2.8亿t农村生活垃圾, 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经处理, 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河沿、路边。调查显示, 大部分农村的垃圾采取露天堆放、焚烧或简单填埋处理。

1.5 水环境问题

水源性缺水问题:西部地区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人均数量的10%左右, 在一些山区对人畜饮用水也难以得到保证。西北有1/2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资源性的水资源短缺十分严重。西南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多, 但因时空分布不均, 加上调节和供水工程相对不足, 使一些地区的工程性缺水问题较突出。

水质性缺水问题:据测算, 我国农村年产生生活污水约90多亿t, 年产生人粪尿为2.6亿t, 绝大多数没有处理,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2011年, 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52.1亿t,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499.9万t。其中, 农业源占47.45%, 超过工业源和生活源位居首位;氨氮排放总量为260.4万t, 其中农业源占31.72%, 仅次于生活源, 高于工业源[6]。从实际调查中发现, 由于气候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复杂原因, 西部部分农村地区许多年前一直流淌的河流出现断流甚至消失, 只剩下原有的水文监测站。

1.6 农村工业污染问题

乡镇企业引发的环境问题:尽管乡镇企业在拓宽就业渠道, 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西部乡镇企业普遍存在布局规划不合理、技术工艺水平普遍较低、生产设备简陋、农副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和低水平加工业占比较大的问题;加之, 农村本身的环境监管能力薄弱, 部分地区为了招商引资而降低环境门槛。这种情况下, 西部农村地区便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 分散布局、点多面广的乡镇企业以及一些小矿产开发, 给农村环境系统造成巨大压力, 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身体健康。

工业污染的转移:近年来, 随着城市环境监管标准的提高和新农村招商引资的加速, 部分在城市中难以立足的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下乡进村, 城镇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有所加剧;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东部沿海的一些企业也有向西部转移的现象, 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也随之转移到西部 (特别是西部农村) , 对当地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工业企业超标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些城郊农村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渣的堆放地[7]。

1.7 土壤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是上述各类污染的集中结果。据不完全调查, 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0.1亿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8]。尽管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但对西部地区的长期影响也不可忽视。据调查, 全国每年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t,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大约200亿元[9]。目前, 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较严峻, 土壤污染通过食物链将影响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和区域的生态安全。

1.8 盲目集聚化引发的环境问题

随着农村聚居点的不断集中和规模的不断扩大, 加之集聚化在一些地区盲目扩展, 但垃圾收集、污水处理、下水管道等基础设施没能跟上, 致使新农村环境问题突出;一些地区的村庄布局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规划, 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没有很好地协调起来;有的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不顾农村原有的乡土文化特色, 大肆进行拆迁、改造等。农村聚居点的集中使污染物由原来的分散状态转向相对集中, 如果环境基础设施不齐全, 将导致污染物排放强度超出区域的环境自净能力[10]。

1.9 乡村旅游带来的环境挑战

近年来, 各地都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一些企业和农户较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 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 存在生活垃圾随处堆置和生活污水随地排放等不良现象;有的地方超出旅游环境容量接待游客, 出现游客超载等问题;一些地方环境监管措施不完善, 游客随意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总体而言, 上述环境问题西部都有, 但具体到每个区域又各有特点。农田面源、农村集聚化、乡村旅游污染等引发的问题是共性问题, 但各地严重程度表现不一。一般而言, 西北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和饮水安全问题突出;西南的石漠化等生态问题和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需引起重视。

2 新农村环境问题的综合效应和特征

2.1 综合效应

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诱导源。近年来, 西部一些农村地区因环境污染危害农民健康和利益受损引发的农村环境突发事件甚至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有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环境突发事件高发区总体上呈现出向中部和西部转移的趋势;农村环境突发事件与贫困具有高度的重合性, 与贫困互为因果关系, 具有共生风险[11]。目前, 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人口问题等相互交织、互相影响, 并呈现交错的综合效应。因此, 直面这些问题不能采取单一的措施, 必须要综合统筹, 实施综合的环境经济协同战略。

2.2 环境问题的特征

原因的复杂性和影响因子的多样性:在新农村建设中, 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主客观因素, 也有内外在因素;既有历史的原因, 也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实矛盾[7]。具体在某一类环境问题, 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结果。新农村环境质量状况既有生产方式粗放、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因素, 也有生活方式不文明、环境意识不高的因素;同时受教育、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来源的广泛性和类型的多元性:农村环境是开放系统, 污染来源既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物, 也有工业和城市环境污染通过产业转移、工矿废渣或生活垃圾倾倒在郊区等不同途径向农村转移污染物。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呈现点、面污染共存, 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叠加、新旧问题交织等特点[12]。

时空的分散性和发生的随机性:新农村建设中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物, 因环境基础设施缺乏或环境监管不力, 未经处理处置或处理不达标就排放, 这样的污染物将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但其环境影响的位置、途径、数量等都难以确定, 随机性较大, 分布范围也较广。农村环境系统只要不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 就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随着环境负荷的不断增大, 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因一些偶然的因素会诱发农村环境问题发生。

影响的纵深性和治理的困难性:新农村环境问题, 不仅影响农民健康、农村经济发展, 还通过生物链和水污染、大气污染、农产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城市人口, 农村环境关系到整体的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的种种特性, 农村环境问题的污染预防比较艰难, 因果关系的确立也相对困难, 同时涉及到政府、企业、农民等不同主体的复杂利益关系, 致使治理具有困难性。

3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战略

3.1 战略形势

近年来, 社会各界日益认识到农村环保问题的严峻性和重要性, 农村环保在整个国家环保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08年我国首次建立了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 2010—2012年共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20亿元, 支持宁夏、重庆、甘肃、青海、新疆等15个省 (区、市) 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 积极推进宁夏等3省 (区) 、贵阳等9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2012年3月又专题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布局。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 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已全面推开, 这些都为新农村环境保护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3.2 战略思路

以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新农村为目标,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既解决已有的农村环境问题, 又积极防治新农村建设出现的新环境问题;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和实施新农村环境保护工程为两大战略工程;以生态创建、农村饮水安全、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垃圾处理和处置、土壤环境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为重点[13];以环境保护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 构建农村环境保护的激励和约束政策体系。针对目前农村环保的“短板”, 着力加强农村环保能力建设, 延伸环境监管到农村领域, 统筹安排城乡环保规划和基础设施, 研发和推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农村环保技术, 不断改善新农村的环境质量,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安全保障。

3.3 战略目标

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 显著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进而不断增强农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治理新农村各类环境问题, 遏制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的势头,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促进环境经济的协同发展, 不断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3.4 战略重点

从广义上讲,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战略主要包括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两大方面, 其中生态建设是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 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环境保护要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规划之中, 使之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

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 应结合各地实际总结已有的生态建设经验, 坚持创新驱动, 提高各类生态工程建设的水平, 使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成为西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带动领域。通过建设产业主导型生态工程、环境治理主导型生态工程和综合性区域生态工程, 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恢复、改善、重建纳入到统一的人工—自然系统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过程之中, 采用先进、适用、系统的工程技术措施,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提高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治理、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移民等[14]。

实施新农村环境保护工程: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 既要积极解决如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老问题, 又要有效防治新农村建设出现的新环境问题[13]。突出七大重点领域: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矿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面源污染防治[15], 并以“以奖促治”为抓手, 深入推进新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已有的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农村清洁工程等基础上,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 积极推进基于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建设, 并实施区域化的美丽乡村创建模式。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 篇8

1 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图书馆是我国农村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直接面向农村, 为农民服务, 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文化设施。通过图书借阅、提供多种科技信息、举办科技讲座等活动, 对农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发展农业生产, 改变农村面貌。图书馆服务要因地制宜、不断出新、有针对性地引导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 让他们转变观念, 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科学致富的道路;在服务方式上要多样化, 方便农民, 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的知识信息需要, 发挥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农村图书馆的稳定发展需要社会环境和法律体系的完善。国家的图书馆法的制定将对农村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一定保障作用。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图书馆出于服务与发展需要, 彼此间达到了比较高度的协调, 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同类型图书馆普遍建立了网络或联盟, 在资源共享与服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而农村图书馆彼此间沟通极度欠缺, 很难得到社会的重视。有必要研究建立区域性农村图书馆联盟, 作为一个有强大声势共同体, 来影响社会的公共发展方式决策, 最终达到提升农村图书馆整体效益的目标。

2 落实党的政策, 紧跟时代步伐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否制约着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农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 党和国家把改变农村面貌,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当作首要大事来抓, 各项政策都已向农民倾斜, 加大农业投入, 减轻农民负担, 为加快农村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 广大农民非常需要及时了解国家有关“三农”的方针政策。作为最贴近群众的基层图书馆有责任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将信息传达到农民中去, 让农民朋友了解党的方针政策, 依法办事, 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3 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一直非常关心农村的文化建设, 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农民生活、文化、精神的贫困和特定历史环境等条件的制约, 农村的图书馆建设始终处在低谷。有不少农村图书馆有名不实, 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的状态, 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 笔者认为, 建设新农村要优先加强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3.1 搞好宣传, 提高认识

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 把党和政府重视农村图书馆事业、加大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力度的精神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 让全社会进一步认清加强对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在“建设新农村”、实现“科教兴农”、“科教兴国”中的重要性, 让身边的实例说明其可行性, 以此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支持和参与, 为农村图书馆建设创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3.2 争取基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负责新农村图书馆创建工作的人员应收集国际、国内有关建设农村图书馆的成功经验, 提供给相关领导参阅, 以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关心和支持农村图书馆的创建活动。

3.3 探索多样化的建设和管理模式

农村图书馆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乡镇政府应负有首要职责。具体建设模式可以借鉴世界上有成效的农村图书馆建设经验, 视各地经济水平和国民受教育程度, 实行政策区别化。至于村一级的图书馆 (室) , 则可以整合社会力量, 动员和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例如, 由村民自办, 或设立县图书馆的分馆。

3.4 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之路

农村图书馆不能一个村一个村地孤立创建, 要以乡镇为依托, 以农户为对象, 注意从本地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 在规模上或大或小, 不拘一格, 重要的是要开展图书馆间的协作, 不仅农村图书馆之间要联网, 而且要逐步与学校、企业图书馆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这样, 可以避免经费浪费, 走出一条新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兰秀丽.新时期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思路[J].图书情报知识, 2002, (6)

[2]耿建华, 张秀兰.农村图书馆发展路线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1)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 篇9

一、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人才的认识和培养缺乏重视

所有通过社会实践或自身努力, 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中, 具备娴熟技能、渊博知识, 较强工作能力或创新意识者, 都应纳入“人才”范畴, 都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对象。但在实践中, 对“农村人才”的认识、认定方面, 目前的观点并不统一。如:有的认为, 农村人才主要是外来人才、研究型人才、农业院校毕业生, 等等, 没有将农村社会的人才存量及自学成才者列入人才范畴;有的认为, 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低, 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但人才资源少, 因而没有将“农村人”列为“人才资源开发”对象。正是由于缺乏对农村人才的统一认识和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高度重视, 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对农村人才的学习培养机制、实践锻炼机制不健全;对农民的教育培养内容单一, 方式和手段落后, 经费缺乏保障;农村人才选拔、任用、评价机制不健全, 过于强调学历和职称, 忽视能力和业绩, 市场竞争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等等。

(二) 农村人才短缺, 人才流失严重

我国农村人才短缺, 反映在多个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的调查数据, 我国农村劳动力约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60%。其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5%左右, 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8%;从农技推广人员占农业人口的比例来看, 我国每1万农村人口中, 只有1名农技推广人员, 而同期美国每100名农业人口中, 就有1名农技推广者;从受教育情况来看, 与城市劳动力平均受10年左右的教育年限相比, 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低 (一般为7年左右) 。农村中文盲、半文盲比例高 (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6%左右) , 大、中专及以上学历者比例偏低 (不足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 。此外, 年龄老化、高级技术人才匮乏, 也是我国农村人才短缺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 从农村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来看, 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众人瞩目的现象:农民父母大多希望子女能“跳农门”, 而不愿意看到子女留在家乡务农;国家培养的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很少有自觉、自愿到农村艰苦地区工作的;高校培养的农业人才, 很多“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 而是选择外出就业、转行就业, 导致农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 加剧了农村人才短缺问题。

(三) 劳动力闲置严重, 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 “隐性失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由于人多地少, 闲置劳动力被投入到农村社会, 在极其有限的土地上以传统的方式从事着农业生产, 农村经济长期维持在低水平循环状态, 得不到改善。由于经济状况不佳, 大部分农民在没有得到良好教育和技能培养之前, 被过早地投入到农业劳动之中, 难以成就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地以“隐性失业”形式存在的同时,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农村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量大, 但农业生产技术骨干、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经济组织人才、农村公共卫生人才、农村市场营销人才等专业技术人才却奇缺, 农村人才供需矛盾异常突出。

(四)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人才评价机制不合理

从农村教育投入来看,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世界教育报告”的统计数据, 中国公共教育投资在GDP中的比重, 仅为3%左右, 不仅低于世界平均4%的水平, 更远低于发达国家6%的水平, 加上教育经费的挪用和低效使用, 教育投入 (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 严重不足, 农村基础教育设施长期得不到修缮, 农村教师待遇得不到改善, 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不高, 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 健全、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能够发挥有效的激励功能。

二、影响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因素分析

(一) 农村人口环境因素的影响

农村人口环境因素, 是导致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多, 人才资源短缺的首要因素:首先, 我国人口基数大, 尽管人口增长率不高, 但人口增长总量不少, 且总体素质偏低;其次, 从农村从业大军来看, 尽管劳动力数量多, 但科技素质差, 掌握娴熟实用技术的不多, 获得专业技术职称或岗位证书的更是寥寥无几;再次,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而具有一定素质的人才, 则倾向于进入其他部门、行业工作。

(二) 经济结构和制度安排因素的影响

经济结构和制度安排, 是影响我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从经济结构来看,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影响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农民从事着最艰辛的劳动, 拿着最低的收入, 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环境较差, 农民子女也接受着最差的教育, 很多农民希望子女能“跳农门”, 只要有条件、有能力, 他们自己也会选择流向城市, 流向非农产业。从制度安排来看, 建立于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 使歧视农民的状况得不到彻底改变;自上而下的垂直型官僚管理制度, 造成信息传递过程因中间环节过多而失真, 基层官员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自收自支和财政包干制度, 致使庞大的乡镇机构不得不采取非法剥夺农民利益的手段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些不利的制度安排, 破坏了农村人才培育的市场环境, 影响了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 教育结构和教育投入因素的影响

从农村教育结构来看, 与农民“跳农门”愿望相对应, 农村教育办成了单纯的升学教育, 相关的教材、教学内容及课程教学目标, 也多以“升学”为最终目的, 农村职业教育脱离了“职业技能培养”的本质目标, 成了追求升学率的基础教育,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从教育经费投入来看, 我国农村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 尽管其总规模是城市基础教育的两倍左右, 但得到的公共财政拨款却不足城市基础教育投入的一半。尽管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 降低了农民的教育负担, 但因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差、农村教师待遇低、教学质量差, 农村孩子失学严重。在农村孩子基础教育困难重重的情况下,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更加步履艰难。

(四) 人才素质和劳动力市场因素的影响

农村人才素质低, 劳动力市场不成熟, 是影响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在人才素质方面, 受教育条件、教育观念、经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 农业劳动者科学素养差, 经营管理经验不足, 技术操作能力不强, 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劳动力市场来看, 受固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 政府有关社会保障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劳动力市场法律法规等, 大多围绕城市劳动力市场而制定。

三、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 培养基础人才与培养创业人才并重

人才资源的培养, 要在受过良好基础教育的人群中进行, 才能取得理想效果。21世纪的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 关键是文化素质的竞争。提高中国人口素质, 首先要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而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同时, “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 而农村经济的发展, 离不开创业人才的支持。培养创业型人才, 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 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创业人才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形成有利于培育创业人才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 培养乡土人才与引进外来人才并重

农村乡土人才, 是农村中具有一定知识技能、为农村经济社会、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 是生长在农村土地, 在长期农业生产和劳动实践中培养、成长、锻炼出来的, 扎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为乡土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并依靠乡情、亲情和政策留住人才, 稳定人才。同时, 必须重视引进外来人才:首先, 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的人才流动机制, 鼓励城市科教文卫等各类专业人才到农村就业;鼓励各类人才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成果转让、贸易合作等途径, 到农村创业;组织科技下乡、扶贫计划行动、农业专家服务等各种活动, 到农村服务;鼓励离退休专业人才下乡, 提供咨询服务或技术指导, 到农村发挥余热。其次, 要注重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这是解决农村人才短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两全之策。

(三)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市场机制

开发利用农村人才资源,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市场机制, 促进农村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首先, 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从户籍管理、升学与就业、保险保障等制度上, 减少对人才流动的限制;其次, 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解决农村人才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 为城乡人才提供公平竞争、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就业机会;再次, 要科学量化人才资源价值, 构建结合“人力资源投入成本”和“经济贡献大小”的劳动力市场定价机制, 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 充分激发人才的劳动积极性;最后, 要建立健全农村人才资源信息数据库, 将农村人才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专业特长、培训情况、求职意向等情况登记造册, 并输入网络系统, 实现信息公开与资源开享, 促进农村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四) 改革农业高校、中专、职校的教学模式

具体来讲, 主要是结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特色, 设置农业高校及专业;改革农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探索建立“定向招生、委托培养、定向分配、服务基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农村基层人才培养办法, 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力求农村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提高农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学制弹性, 培养能力、突出应用”的人才培养制度, 在更好地适应学生不同需求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强化地方农业院校的服务功能, 将地方农业院校办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孵化基地, 促进地方农业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耿相魁.新农村建设视野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J].湖北社会科学, 2008.11

[2]齐素乱.农村人才困境及其出路探讨[J].湖南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12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 篇10

一、新农村建设中创业型人才的现状

农村创业型人才依据其创业所依靠的主要的知识和技能, 一般分为:科技型、经营管理型、信息服务型和教育型创业人才。

1. 农村科技型创业型人才现状

据统计, 我国每万名农业劳动力中的农业科技人员仅有6名, 农村科技人才只占农业从业人员的0.5%, 而美、法、日分别为41人、46人、42人, 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3.7%, 中级职称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5.3%, 其中, 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90%以上集中在市、县 (区) 两级, 而在乡 (镇) 一级则凤毛麟角。另外, 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中大多数为政府公务员或科研单位人员, 较少在农村创业。很多农民都依靠体力来生存, 少有人走科学致富之路。

2. 农村经营管理型创业人才现状

有研究表明, 我国乡镇企业中有40%缺少企业管理人才, 有5.4%是严重缺乏。有的地方企业的厂长最高学历是高中毕业, 不少乡镇企业是“洗脚上田”的农村能人所办, 这极大阻碍了他们科学高效地经营管理企业。另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站2006年公布的统计数字, 目前我国农村经纪人总户数达38万余户, 经纪执业人员达61万余人, 经纪的业务量达1707余亿元。另外, 还有大量季节性农村经纪人。农村经纪人推进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就业, 但是农村经纪人区域发展不平衡、组织化程度偏低、缺乏自我保护机制等问题。

3. 农村信息服务型创业型人才现状

目前, 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开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 农业信息员发展到18万人。与逐步完善的农业信息硬件设施和服务平台相比较, 农业信息服务人才显得尤为薄弱。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2007年度统计显示, 目前每百人农村人口中信息科技人员数为0.09, 远低于美国的0.41, 而农村人员上网比例仅为0.4%, 是一般城镇企事业单位人员上网比例29.7%的0.014倍。其中从事农村信息服务的创业型人才严重不足, 懂农业的不懂信息技术, 掌握信息技术的又不懂农业。

4. 农村教育型创业人才现状

我国人口13.14亿有7.37亿在农村, 从事农村教育创业前景广阔。但是, 农村科教体系的现状是“网破、人散、线断”, 从事农村教育创业的人才少之又少。主要问题是农村长期坚守第一线从事农村成人再教育、技术更新培训的人员微乎其微, 各乡镇农技站形同虚设。

二、影响创业型人才成长的制约因素分析

影响农村创业型人才成长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四个:农村文化、经济、教育和政策环境。

1. 农村文化环境

农民受传统小农思想如:中庸之道、小富即安、单打独斗等的制约, 市场观念、风险意识落后, 市场的敏感性较低, 制约了创业人才的成长。

距城市较近、离沿海港口近和南方一些地方, 由于受改革开放经济思想的影响较早, 加之其历史上商业经济就有较好的发展, 创业意识已深入人心, 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和不满足于清贫生活的思想观念为创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而在中西部地区、距城市较远的的广大农村, 缺乏创业文化, 影响创业型农民的成长。

2. 农村经济环境

首先, 政府对农村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不足, 导致了农村人才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其次, 家庭对农村人才培养不够重视, 家长们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和“学而优则仕”等陈旧观念, 对子女学习农业相关技术得不到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另外, 缺乏创业起步资金, 农民创业税费负担重, 融资环境差, 影响农民的创业积极性。虽然今年年初各地纷纷出台政策, 鼓励农民创业, 但政策的落实和让农民接受也还需要一段时间。

3. 农村教育环境

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五号)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008-02-27) , 2006年末, 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 按文化程度分, 文盲占9.5%, 小学占41.1%, 初中占45.1%, 高中占4.1%, 大专及以上占0.2%。受教育年限的不足导致他们对科普知识和高科技技术掌握不足。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识别创业机遇, 使得对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 进一步导致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掌握和应用科学技术缺乏信心, 制约了农业的推广, 影响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不利于农民创业。另外, 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农民创业培训

4. 农村政策环境

不少地方政府把农村人才工作当作一项可有可无的软任务, 制约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农村人才待遇较差, 缺少必要的保障;县乡两级往往重视高精尖和工业发展人才, 对各类农业人才、乡土能人的关注度不高;相关部门在农村人才工作上各自为阵, 工作“两张皮”;政策调控乏力, 支持农村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各种机制仍未形成, 效果不明显。

三、积极营造农村创业型人才成长的新环境

1. 发展各类教育培养大批农村创业人才

要改善农村的基础教育, 提高农民基本科技文化素质, 为创业型人才成长奠定基础;构建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以培养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业特长又有创业能力的复合创业人才;举办多层次成人教育和培训班, 对广大农民进行创业教育和培训科学技术, 改变的传统小农思想;改革高等、中等农业院校教育, 针对农村实际需求, 培养农村创业人才。

2. 改善农村人才政策优化农村创业环境

组织、农业、财政、人事等部门要积极重视农村创业人才的成长, 建立长效机制, 关注他们的成长和需求, 并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在审批办证、立项、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加大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创业人才的奖励力度, 并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扎实做好三支一扶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吸引各类扎根型创业人才到农村创业, 建设新农村。

3. 发挥宣传媒体作用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农村板报、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 大力宣传创业知识、创业信息、创业政策、创业项目等;对本土创业成功的人士, 要大力宣传表彰, 树立典型, 带动周围农民创业;要走出去、请进来, 学习外地先进村的建设经验, 请进来成功创业人士, 为当地农民讲解、指导。总之, 利用宣传媒体, 在广大农村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综上, 建设新农村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创业农民, 而目前农村各类创业人才缺乏、成长环境较差, 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 培养农村创业型人才任重而道远。

摘要: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农村创业型人才, 但是, 目前, 我国农村创业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必须构建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中创业型人才成长的新环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创业型人才,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熊新山:培养农民身份的大学生是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使命.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 (2) :112

[2]金一鸣:中国教育类别与结构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112

[3]应进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思路探讨.商场现代化, 2008, 10月 (上旬刊) :210

上一篇:特大火灾事故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