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

2024-05-14

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精选十篇)

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 篇1

该展览将使用中国美术馆约4500平方米的室内展厅,以及约2000平方米的室外空间。伴随展览的开幕,中国美术馆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出版社联合出版了彩印画册并在全球发行。在线论坛在展览开幕之前启动,关注并讨论展览的各个主题。展前研讨会在纽约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合作举办,邀请国际知名的艺术及教育机构共同参与。许多著名的学者以及媒体艺术专业人士参加了研讨会以及相关的座谈会。此外,中国美术馆还联合了北京若干著名艺廊举办卫星展场。展览开幕期间将举办若干特别节目,以此形成关于新媒体艺术及文化发展的广泛交流。

“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展示了来自近30个国家的艺术家作品,囊括国际新媒体艺术领域著名以及新生代艺术家。40多件媒体艺术装置作品将呈现给北京观众。此外,还将举办一系列学术研讨以及艺术家座谈。作为协作项目,还展出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收藏的经典录像艺术作品和奥地利LINZ的Ars Electronica中心提供的获奖动漫艺术作品,此外还举办欧洲媒体艺术节提供的国际新人录像观摹展。本次展览可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化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事件,展览涵盖了当今最具创造性的艺术作品以及最新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展览致力于扶持新的思考模式,努力推动新颖的表现形式,将艺术创作融入科技化社会和全球文化的环境中。

展览将围绕四个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主题而展开,分别为“身离其境”、“情感数码”、“现实重组”、“无所不在”。“身离其境”部分试图描绘在拓展物质身体方面艺术努力的多种途径,对主体性和伦理准则展开思辩。虽然带着电子假体、接满电线的身体展示的是极端的位移姿态,但是一个远程拥抱的诗意延伸却幻觉般地实现了人类古老梦想的渴望。展览的这个部分将焦点集中于电脑空间的最新观念、跨基因的幻想以及生物电子的来世,重新定义了人和机器的共生现象以及其他的想象性理念。“情感数码”部分考察了多种的数字生活。在这里,机器和装置成为有反应的生物。此处的交互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输入—输出的计算程序,而是充满了敏感性并能够激发情感的交融以及彼此之间的沟通。这些活动是幽默的、出其不意的或对抗的。有时,这些机器表现得好似完美的同伴,和蔼可亲,容易理解;而在其他时候,它们似乎滑出了程序设定好了的正确轨道,且越发无法控制。它们以一种情感和触觉的方式,为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与了解提供了新的角度。“现实重组”部分提出了存在论上的迫切问题,描绘出我们当代体验新的特点,为难以捉摸的现状和虚拟的确切性打下了基础。现实的模糊暧昧,是视网膜超载的副产品,这暗示了一种固有的疏远,艺术家们一直奋斗想要将其化解。一个重组的现实是一种经过深思和加工处理的现实,无论这深思和处理是多么的不确定,这种现实重组都是超越现实而拥有其确切感。对于空间的看法,不仅仅是将之视为一个纯粹的产品,而且也把它看作是一种瞬时的流动体,在熟悉与疏远间不停摆动。展览的这个部分鉴别了多种不同的艺术方向,在其氛围中,混合的现实、虚拟的现实以及光学环境向我们揭示出现实的新种类,重塑了我们对于存在的观念。“无所不在”部分中的作品,将网络视为一种质询的开始。当代,互联网已经变异成为一张深入各处、包裹一切的机器联结之膜,它在全球范围内运行着,从风险投资到蓝牙娱乐,从无所不在的监控到自我管理的聊天室权限。它是一个带有时代特征的网络。“无所不在”把种种疑问带入到充满公共与私人、控制与反控制争论的领域中,带入到电脑空间的疯狂之旅中。它试图揭示那潜在其中的机制,这机制同时推动和疏远了我们的官能和敏感性,提醒我们意识到未来世界的复杂境况。

展览特邀新媒体艺术研究专家、国际知名的新媒体艺术策展人张尕策划,由来自荷兰鹿特丹的先锋建筑公司(NOX/Lars Spuybroek)担任整体展示设计,该公司以敏锐的实验性建筑设计著名。这次他们被邀请承担重新定义媒体艺术展这一概念的任务。他们的设计将把观众带进充满喻意的似如绵延的山川湖泊的磁场,打破传统意义上的黑盒子式的媒体艺术展示形式,为艺术作品创造了可感知的全景融入式空间。观众可以亲自漫步在“山河”之中,以感受多媒体的冲击力。另一个由NOX带来的具有飘渺诗意的大型装置将矗立于美术馆入口,作为荷兰艺术家艾德温·赫德(Edwin Heide)的气流声音作品的建筑外壳。

《地书》是一本可读的小说,是用徐冰几年来搜集整理出的一套“标识语言”写成的,。读者不管是何种文化背景、只要被送入当代生活、就可以读懂它。通过这本书的“字库”软件、使用者将英文句子打入键盘,电脑即刻转译成这种标识语言,既起到《字典》的作用,将来也会有实用价值。

新媒体艺术的进展研究论文 篇2

要研究新媒体艺术的发展,首先要了解与媒体艺术有关的几个概念。媒体即媒介。媒介的意义在于传播。视觉媒介作为思想的载体,包括传统的绘画、雕塑、建筑与当代的行为、装置、公共艺术等。它是中介、载体,是连接艺术家与观众的桥梁。公共媒体作为传播的媒介,包括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电影、网络、广告、手机等。多媒体作为技术的媒介,包括语音、文本、声音、图像、视频、交互式等。媒介、媒体形式的综合运用才是多媒体。作为媒介的艺术,声音与声音装置、摄影与摄影装置、电影、录像与录像装置、数字艺术(CG)、实验动画、网络艺术、互动媒体等,以及光、电与其他媒介的混合运用都可称为新媒体艺术。图像的获取方式有虚拟图片(3D)、扫描仪、照相、复印机、胶片的后期处理。在了解了新媒体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要来谈谈当代新媒体的发展。为什么称之为“新”媒体?一方面,这个“新”是相对于旧来说的,也就是区别于传统的、老的媒介;另一方面,从1839年达盖尔摄影术的发明到现在,新媒体也只有17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油画、雕塑来说,它还是相当“新”的。

在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时间并不很长,最早开设这个专业也是为了跟国际接轨,现在很多艺术院校开设了相应的多媒体与数字艺术专业。国内的新媒体艺术家如邱志杰、张培力、王劲松、王功新、李巨川等,他们都是中国最早关注新媒体艺术的人。在他们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解读新媒体的,是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其实,新媒体艺术是观念艺术的一个分支。当他们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去辅助作品,去创造现实中的虚拟时,他们的行动则更为直接、深刻地引发人们的思考。

图片媒介经历了从照相到造相的发展。摄影家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布勒松都是直接摄影,也就是没有对底片进行修饰,布勒松的“决定性的瞬间”更是用一种自然而然的抓拍方式获得影像。而新一代摄影家杰夫沃尔、纽顿、大卫霍克尼、布拉德弗孔、斯科兰德都是“制造决定性瞬间”,通过摆拍或者拼贴的手法来制造图片,这种照相是用抓拍的方式寻找决定性的瞬间,是一种基于视觉美学的纯粹摄影。而造相是用摆拍的方式制造决定性的瞬间,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实验摄影。现在的年轻艺术家普遍采取的是造相的方式,并且他们的摄影观更为开放。摄影带给我们一种新的视野,一张图片可以是艺术的,做图片的过程也可以是艺术的,展示图片的方式可以是艺术的,传播图片的方式也可以是艺术的。这种拓展了的摄影方式,也暗示着有修正的可能,新的摄影活动正是从这些可能性出发的。这种摄影之后的摄影是把摄影当做了一种文化生产,而这种文化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个人意志与社会浅谈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及问题文/段舜婕新媒体艺术是科学和技术的完美结合,通过数字化合成技术虚拟现实并重构世界,强调交互感应。现在有很多介入虚拟艺术的沉浸式作品,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剧院、电影、摄影,甚至全景图或幻景这类历史性图像媒体。数字艺术能够深入地发掘和延伸图像潜在的美学价值。虽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也正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性,才使艺术创作有了更为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影视传播心理的共同作用。从媒介形态的角度看,当代摄影活动的分布还是很广的,它分布在传统的图片印刷品上,也分布在美术馆空间中,既成为了图片装置,又与行为艺术结合而成为摄影行为,进入社会空间。虚拟空间中的摄影活动,则成为摄影的最新游戏场所。

录像媒介是时间、运动与叙述的统一体。早期录像艺术的最重要形式之一是行为记录,如阿孔奇与他的作品。录像媒介作为非集权性的工具,作为艺术、社区、个人表达和大众传播最前沿的工具,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保持着原有的批判性。比尔维奥拉的《千禧年的五个天使》以现代录像技术、手段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绘画语言。加里希尔认为影像装置是录像的一部分。

网络媒介是一个不断开放的空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约翰凯奇的《4分33秒》。它颇符合中国古典文化中“无声胜有声”的意境,这首绝对无声的有声作品令艺术家和观众必须绝对“洗耳恭听”。它就像禅宗的冥想,禅师们把自然界的许多声响视为纯粹的现象以启迪学禅者的觉悟。俗世万境扰人,须以心的闲、静、净来洗涤之。作品在网络上传播让演艺厅无限扩展,观众看到这个作品时的反应也是作品的一部分,真正地让观众也参与到作品中来。网络上红极一时的“贾鹏君,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作为网络的效应,可以让一个作品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话题,引发观者参与到作品中来。作品也许是虚拟的,但这种交互式的可能性却是真实的。从现实的提取到虚拟形象的反馈,再回到现实问题的回应,网络媒介所能达到的深度更为广远。

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嬗变 篇3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研究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在特定语境中又有其确定性。在历史上,报刊、广播、电视等都曾被称为新媒体,因为他们都曾是某一轮信息革命的产物或标志。目前,所谓新媒体通常指以互联网、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数码媒体。网络化数码媒体的特点在于基础设施意义上的互联、信息资源意义上的互通、人机意义关系上的互动,三位一体。新媒体之“新”,不仅在于诞生时间的晚近,而在于颠覆传统的观念与应用。可以说,新媒体如今羽翼渐丰,正强力推动着艺术创作、艺术传播和艺术鉴赏的创新,并影响着艺术研究领域的嬗变。

一、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视野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视野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对艺术的研究”方面,层出不穷的新媒体艺术成为研究热点;二是在“艺术地研究”方面,艺术作为观念被应用于软件设计、网页开发、多媒体评价等数码领域,成为评价标准、比较参照或追求的境界;三是在“研究中的艺术”方面,新媒体与艺术互动,形成了诸多富有创造性的新课题、新范畴、新方法、新观念、新成果。这三个方面都包含了某种视野,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对艺术的看法。

具体来说,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视野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视野层系的变化,包括视野层面、视野尺度和视野调整这三方面的表现。我们可以从视野这一切入点看到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所发生的嬗变:1.外向视野更占优势。2.视野期待奇观化。3.微视野蔚然成观。4暖色与冷色视野相互博弈。5.视野风险、视野安全、视野控制、视野障碍、视野缺损、视野弥补等日益成为更加重要的议题。

二、新媒体时代引领的艺术研究变革

视野不仅是一个空间范畴,而且是一个时间范畴。视野的时间性不仅是指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人可能存在视觉知觉上的差异;而且是指作为预设、背景的知识体系,视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有继长增高又有范式更替;同时还指个体视野和群体视野相互交融的机制可能因时而异或与时俱进等等。媒体革命对视野的影响主要从三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一是改变人的知觉能力,二是改变人的知识构成,三是改变人的知交态势。这就带来了以下三方面的变革与创新:社会层面的革新、产品层面的革新以及运营层面的革新。

当前艺术研究视野的变化主要在宏观上就整体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而言,实际上,从媒体角度所进行的艺术研究视野分析还可以深入到微观。从而自媒体、微媒体、多媒体、超媒体、全媒体等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切入点。例如,作为一名自媒体经营者,他看问题的角度往往会从旁观者视野向行为者视野转变;如果将微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他的视野就会表现出相对于宏媒体的疏远化;如果将多媒体、超媒体、全媒体视作主要的凭借,那么他的视野往往趋于全息化。

三、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 篇4

璆晓春为作品注入了迷人的魔力,根据自己的身体创作了电脑雕像、并以其置换米开朗琪罗画作中的所有人物。他严格遵循原作中的视觉结构,在虚拟空间中安排这些替身。通过娴熟地运用数字技术使米开朗琪罗的画作透明化,并在其中打开了五个不同的透视点。这一技术使艺术家能像游客一样在作品中漫步。通过探索“绘画中的人物看到了什么”“壁画中的角色看到了什么”,从而为观众提供得以窺探此中奥秘的视角。

艺术家在访问北京后感受到北京飞速的变化,体会到一个加速迈入现代化城市的活力。北京加速器所面对的正是速度对现今城市生活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类似于一个以前的作品:全景加速器。但是北京版通过优越的设计增强了画面效果,使观众的体验能更为直观。

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 篇5

医患危机如何应对?

让全社会客观了解医务人员 南京市红十字医院书记

张革

医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科学,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因此,包治百病对于医生来说是难以实现的。

对于医方来说,应加强职业素养的培育,苦练内功,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与患者充分地沟通,以求最大程度地赢得其理解和配合。而新闻媒体则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任何医患纠纷,切不可一概而论,应当客观公正地表达媒体视点,传递给公众正确的声音。走基层,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大力宣传一线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让全社会客观真实地了解医务人员,对于“医闹”等行径则要坚决抨击,这对于增进医患和谐关系重大。

是医患关系,更是战友关系 盐城协和医院院长 蒋向红

如果你不想把患者看做我们的衣食父母,那就把他们当做是和我们在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共同的敌人就是疾病。这是我们盐城协和医院的医训。回眸当下国内各地各类医暴、医闹事件,要修补目前有点裂缝的医患关系,核心问题在于对当下的医患关系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从行为学上来说,其出发点都只有一个——让病人康复起来。也就是说,这是一对互相协作、目标统一的共同体。从这个角度来讲,用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来比喻两个最应该互相信任的群体,最为合适不过,其他一切把医患关系对立起来的思维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任由势如水火的医患关系继续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是一种伤害,其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分类管理学助力医疗服务 东台市中医院监察室主任 梅春林 在我们尚无法也无能完全纠偏社会及患者对医学、医院、医生的错误认知情况下,我们只能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与能力,将伤医、袭医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分类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样体现在医院管理的许多方面,如能在临床各个工作环节注重加强病人的分类管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医疗风险或纠纷。分类不是将病人分为三六九等,不是不同的服务态度,而只是不同的服务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病人信息,确保医疗安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提高诊疗效率,有效规避风险,减少医患纠纷,和谐医患关系。

不能简单运用商品思维模式判断问题 苏州市卫生局宣传处处长助理

唐德春

在社会公众“知情权”和社会监督方面,媒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增加了社会透明度,使得社会公众明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但在医患纠纷中,大量为吸引眼球而不负责任的报道太多,一边倒地指责医院,促使了医疗纠纷愈演愈烈。

再者,医疗费用支付制度欠合理,不少患者能用的有效药不在医保范围,患者往往迁怒于医院。患者对医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简单运用商品思维模式来判断医疗服务的价值与优劣,往往忽略医疗领域的未知数和变数,人体生理、病理、心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其实,医患之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有着共同的目标。

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几点看法 盐城盐阜医院办公室主任

张勇

就医患关系紧张的话题,个人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目前的就医制度亟待改进,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给老百姓提供真正的自主选择权,既缓解大医院压力,又能保证医疗质量;二是改进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医疗机构从内部做到整体提高;三是对公众多做正面引导,普及科普知识,建立合理预期值;四是严惩暴力伤医、“医闹”,杜绝此类恶性事件的滋生。

加强医患交流,设备要跟上 响水县中医院副院长 孙东祥

增加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我院规定各病区在病人住院期间要进行至少三次以上的沟通,同时病员出院后半年内要进行至少三次的电话沟通并留存记录,办公室每月定时随访患者,调查满意度。

为了加强医疗纠纷防范宣传教育,强化监督检查。我院今年初共购置了20余台便携式视频录像仪,每科室配发一台,要求医护人员按照医患沟通制度定时、及时与危重以及有医疗纠纷迹象的患者沟通、签字,同时要有视频录像。医院办公室及医教科、护理部定时组织培训、督查医患沟通情况,及时组织专家点评视频中医患沟通内容,评估沟通效果,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医患沟通满意度。

探索和创新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 阜宁县东沟中心卫生院院长 周剑峰

在一定区域内实施医疗风险互助金制度,医疗风险互助金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按比例缴纳,分为统筹基金和保证金两部分,医疗机构发生医患纠纷经协商、调解、判决后,医疗风险互助金管理机构按一定比例从统筹基金和保证金中统一支付给患者赔(补)偿费用。这样既解决了赔付费用全部从第三方支出的问题,又可有效缩短赔付时间。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创新医患纠纷调解模式。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在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协议签订后,当事人可申请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如一方不履行协议内容,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让患者充分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 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党政办主任 李春芳

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除了政府部门、医院管理层、医疗队伍的努力之外,患者的理解和包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许多医疗纠纷的发生都是由于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行业的特殊性了解不足,对医院寄予不恰当的依赖,一旦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产生焦躁甚至愤怒心理,导致不理智行为而造成的。要通过充分的宣传和告知让患者充分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促进医患关系良性发展。

一边倒的舆论导向会使医患关系更紧张 连云港市赣榆县人民医院院长 徐宏团

就治疗患者而言,医院、医生与患方的心理其实都是相同的,都是希望治好病人,没有哪个医生、哪家医院会故意难为患者,不想把患者治好。每个医生都希望自己成为药到病除的“神医”。

医疗意外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当然不排除部分纠纷有医务人员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但出现纠纷后,媒体也好、社会舆论也好,往往一边倒地指责医院、医务人员,论坛上一出现有关医院的负面内容的帖子,一下子就会成为热帖。这种一边倒的舆论导向只会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医生工作中束手束脚,最终受害的将会是患者自身。

目标相同,医患更应构建良好关系 如皋市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朱银圣

因为“医”和“患”不仅有着“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而且战胜病魔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眼下,如何化解矛盾日益激化的医患关系,构建良性医患关系呢?一是医院要加强法治意识,严格遵照诊疗规程,规范做好医疗“规定动作”和“亲情服务”;二是坚持依法处置医疗纠纷,客观对待已发生的医患纠纷,避免医方、患方卷入失控“漩涡”;三是加强医疗责任保险的落实和推进,有效规避医疗风险,让医护人员服务病人无“后顾之忧”;四是加大第三方调解力度最大限度压降纠纷给双方带来的负面影响。

医院要认真履行权利和义务

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市场部主任 肖保进

医院要认真履行有关权利和义务。譬如医院的治疗权(疾病检查权、自主诊断权、医学处方权);医学研究权;医护人员的人权尊严权等。而医院的义务有依法开业及执业的义务;依法或依照双方约定提供医疗服务的义务;对社会及患者的忠实诚信义务;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病情、治疗措施、注意事项等告知义务;医疗转诊义务。对不能治疗的疾病,应及时建议患者转院治疗;报告义务。发生重大医疗事故等情况时,应依法向卫生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职业道德方面的义务,如诊疗最优化,用药适量,手术合理,治疗方案最佳,使患者痛苦最小,医疗费用最低等。

要夯实基层医疗基础,强化医院建设 如东县人民医院纪委书记 刘乔明

医患本是携手共抗病魔的“情深战友”,如今却成为互相猜忌互相提防的“陌生路人”。如何打破医患坚冰,重建和谐医患关系,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二是夯实基层医疗基础,强化县级医院建设;三是改变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变以药养医为技术与服务并重;四是正视目前医务人员待遇过低,压力偏大,环境恶劣现象,建立起合理的薪酬体系;五是开放医生多点执业;六是大力引入民营资本,创造鲶鱼效应。

医务工作者应“自练武功”提高服务水平启东市中医院医教科长 何键忠近年来,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正在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而且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当前医护人员同时承担着管理者、沟通者、照顾者、代言者、保护者及教育者等多重角色。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要有高深的专业素质、广博的人文素质。加强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加强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并应用于医患活动中,达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给县级公立医院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如皋市中医院院长、党委书记

薛瑞华

随着新一轮医改不断深入,社会资本参与办医,医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县级公立医院是县域内的医疗主体,其生存和发展环境不容乐观。政府投入不足、舆论环境欠佳不利于医院发展,影响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当下的医患关系困境,医院必须立足自身过硬,在服务能力、医患沟通、依法治院、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同时,期待全社会进一步理解、支持医疗卫生事业,期待大众媒体注重正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站在患者角度与其耐心细致的沟通 连云港市灌南县新区人民医院院长 张友亮

站在患者的角度,医院存在服务方面的问题,态度冷漠,缺少对患者的关怀与沟通;站在医院角度,患者不能理性地看待医疗问题,对医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认为治不好就是医院的错,由于当今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或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原因,医院很难保证对所有患者的治疗都取得满意的结果。患者缺乏医学知识,缺乏对医生的信任,对医生开具的处方,检查检验项目及实施的治疗措施的必要性、合理性持怀疑态度,最后对正常的治疗效果总有疑虑。而医务人员工作量大、压力大、负荷过重,受就诊时间限制,面对众多患者,医生很难做到有问必答,与患者做到耐心细致的沟通,这也是构成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处理医患纠纷关键要建好五个机制 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院长 赵建中

我认为,处理医患纠纷关键要建好五个机制。一是预警机制。遇到危急重症、纠纷或情绪激动的患者时,要按照防范《预案》,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二是研判机制。纠纷发生后,有关责任科室、责任人要迅速对纠纷原因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作出判断。三是快反机制。责任科室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情况,查明原因,稳定患者及其亲属情绪,保护医务人员不受意外伤害。四是调处机制。纠纷调处部门要本着客观、公正、平和的心态,依法、依规、依程序处理好医患纠纷。五是联动机制。遇有患方过激行为或医闹时,要注重自我保护,并迅速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寻求立法途径解决纠纷赔偿问题 如东县中医院党办监察室主任 徐平平

当前,医患纠纷发生率及不按合法途径解决的比率均在逐年上升,医院无重大过失的情况下作出赔偿的现象增多,医患纠纷赔偿平均金额快速攀升,医患纠纷引发的违法案件不断发生。立法的个人建议:①民法适用于医疗纠纷调处的困惑。②完善医疗卫生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③正视医疗纠纷处理的专业性。④强化医疗争议的法定调查。⑤医患纠纷处理的法制化。⑥免除非医疗事故的医疗赔偿。⑦医疗过失的判定要结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⑧控制过高额的赔偿。⑨建立医疗风险的保险机制。

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 篇6

摘 要:视觉艺术教育最初以技术手段的形式进入高等教育体系,造成传统学科如绘画、雕塑等教育形式的蓬勃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及近年来政府对视觉文化的扶持,高等院校扩招艺术类考生多多,再加之师资与学科建设的乏力,造成高等视觉艺术教育出现学科的单一性、教学观念的滞后性等问题。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使视觉艺术作为一个交互系统,被重新定义;究其本质,只有在新媒体环境的大力支撑下,视觉艺术教育才能实现信息的传播、融合与实时交流。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艺术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11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13

在当今科技环境下,高等视觉艺术教育就不能只局限于传统学科的教育学习,网络与数字媒体的出现为应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硬件助力,新旧媒体的融合与互补,为当今视觉艺术教育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新的机遇,高等视觉艺术教育对内要构建合理的学科系统、提高学生的创新、审美能力,对外需整合企业与社会的资源,从而将视觉艺术教育推向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台阶。

一、视觉艺术教育是一个整合的概念

(一)传统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整合

传统艺术包含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电影、摄影、艺术史、文艺评论等专业,应用学科有图形设计、插图艺术、电脑艺术、服装设计、家居设计、影视表演、装潢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其中专业学院开创了传统艺术的辉煌时期,例如中央美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综合性大学囊括了传统学科与应用学科的专业设置。早在包豪斯时期,就提出技术与艺术并重的观念,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经历了纯艺术、艺术与技术结合到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三个阶段。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视觉艺术教育要发展,势必要整合传统学科与应用学科,使应用型人才既具有艺术的底蕴,也具备应用专业技术的能力。

(二)新旧媒体的交叉与融合

传统媒体下的视觉传播内容以二维形态为主,视觉艺术教育的信息传递只能以纸媒为主,交流形式也是单一的信件反馈、电话调查等,新媒体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优势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性。高等视觉艺术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授课形式不再单一,师生交流实现即时性,与社会的融合更为便捷。

二、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新媒体

(一)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视觉艺术教育的时代性不强。视觉艺术是时尚的艺术,是走在时代前端的艺术,一定要有敏锐的时代眼光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而高校的视觉艺术教育观念更新明显滞后,专业教师缺乏先进的理念,教材一直沿用多年,造成教育在课程设置与安排方面落后。

2.视觉艺术教育的互动性缺乏。视觉艺术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整体,高校的专业设置受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影响,专业分割较细致,除了大专业的划分外,在本专业为了培养优秀的专业领域人才,还会再细化。如此,便造成视觉艺术的互动出现裂缝,不仅是学科间、甚至专业内部都出现无法交流的情况,从而影响了视觉艺术的整体发展。

3.视觉艺术教育的实训课程无法达标。由于高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授课人员有职称的限制、实训场地要考虑人数与安全等问题,造成实践难、接触实际课题难的情况。

4.学生学习与择业的脱节。视觉艺术教育以大类招生为主,专业分流的不合理,容易引起就业的集中。另外,教育的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内容滞后等因素,造成学生学业完成却面临难以就业的问题。

(二)新兴媒体的优势

1.交互性。数字媒体为信息的实时交互提供了可能。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授课除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外,还有PPT辅助教学、网络课程、视频交流等。

2.即时延展性。借助新媒体实现即时、快捷 翻阅信息的特性,并且特有的交互界面实现了信息的延展。

3.融合性。新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体的特性,实现视觉艺术学科的整合、专业的交流,艺术形式的推广。

三、新媒体下高等视觉艺术教育发展的途径

(一)完善师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高校视觉艺术教师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例如网络公开课、假期培训班等,利用新媒体的交互特性掌握专业的新动向,提升专业知识。参观大型艺术展览,国际双年展等。学校可聘请企业优秀设计师作为专业带头人,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二)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明显体现出高度细分与高度综合的时代特性。将新媒体应用于设计创作中,并纳入课程教学,把数码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等手段与专业结合,已成为视觉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如设计与新材料的结合,绘画形式与声光电的结合。中央美术学院的材料构造课程,就是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产物。

(三)视觉艺术教育的专业特性决定,实训课程的重要性

艺术理论的学习是为实践来服务,为人来服务。高校视觉艺术教育,可以借助新媒体实现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的课题合作。新媒体与计算机的优势,以实际模拟的形式解决了新训场地的问题。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高校可以了解企业与社会的动向,便于视觉艺术教育走出校门,将教学、科研与产业结合在一起,形成特色艺术产业。

(四)提倡创新、避免量化

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视觉艺术教育带来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弊端,例如学生的创意多来自网络,造成作品的千篇一律,缺乏创新。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加强技术的学习,注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关键。

四、结语

高校视觉艺术教育要采用更自由、开放的观察方式,在对学生的艺术创作中,尊重学生的艺术想法,鼓励学生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去实现作品的创新。发挥视觉艺术教育的交互性与融合性特点,在新媒体的技术支持下,将视觉艺术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浅析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向 篇7

一、艺术立场上继续走本土化道路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艺术全球化没有消灭中国艺术的特色, 中国艺术的发展既有时代的烙印, 也很好的保留了自己的本土特色。中国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成功之路就是创造性的转化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 参与中国文化的重建工作, 以此作为自己前进发展的动力。网络上众多的flash动画, 精致的原创DV, 故事背景风格有所不同, 但是无论从价值观, 道德观, 人生观上都表现出了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吸收和转化。从这些艺术作品中不仅能看到传统的真谛, 同时还能看到超越传统的东西, 这种超越实际上就是艺术家对传统的独到理解之处并借用新媒体的手段加以表现。对艺术本土化的追求突显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独有的中国特色, 也是中国新媒体艺术区别于西方新媒体艺术的表现之一。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中国文化将更多的体现在新媒体艺术的各个方面, 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二、新媒体艺术越发注意受众的感受

1、创作主体大众化

对流行文化的反应快速, 流行语, 新观念能很快的出现在媒体艺术上, 大众发生的故事也可以出现在新媒体上, 没有明显的编者和受众的区别。自己的故事发表出去, 自己在看别人作品的同时别人也在看自己的。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员通过电脑进入艺术创作领域, 专业艺术创作人员的潜在才华则有了极大的释放空间, 在小说, 影像, 诗歌等等多个领域都有平民的身影存在, 新媒体艺术的草根气息越来越浓。当一件作品被发布到网上时, 这件作品并不是处于已完成状态, 而是一个开端, 一个“源版”, 接受者不只欣赏, 而是选择性的参与创作, 发表观点, 提出批评, 增加或修改叙事内容、角色、音效, 甚至环境, 更重要的是修改后的版本再度发表而成为新的作品。创作——传播——欣赏——批评不再是一个一次性完成的历时性过程, 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分界线模糊, 每个人既是编者, 也是观众, 既是制作者, 也是欣赏者。可以大胆做一个猜想, 我们坐在电视或电脑前, 动一个念头, 开始收看自己在虚拟世界里发生的故事。

2、欣赏过程互动化

技术更新的快速, 各种软件, 技术的快速更新, 互动技术、网络技术、Flash动画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三维视觉技术以及计算机数字编辑技术都在推出后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应用到影像技术中。新技术的应用使艺术创造者有了更多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 实现了艺术的同一性和多元化。曹斐的《人民币城寨》 (2007) 和林欣和郑达的《多种物c的起源》直接使得观众可以在现场通过键盘或鼠标操纵画面, 进入作品进行互动。在新媒体艺术的作品中, 观众要弄清究竟, 就必须作出判断、思考, 成为参与者。艺术家成为艺术经验的促进者, 通过作品的互动将自己的思想理念传达给观众, 观众通过自己对作品的参与行动和艺术家进行交流, 分享艺术家的经验。这种双向的交流使得审美过程不再是静观和沉思, 而是多元的, 动态的, 开放的。

三、新媒体艺术作品虚幻化、逼真化

1、表现内容虚幻化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新媒体艺术作品达到让人惊叹的地步。它强调作品具有更为广阔的想象的空间, 在人类的知识范围意外, 再现人类客观存在的环境, 创造客观不存在的环境。可以创造出奇形怪状的物体, 赋予它们生命, 并使它们随意变化。数字技术的无所不能和虚拟机会蔓延, 导致人渴求另一种存在, 不仅存在于自己的实际世界里, 还要存在于虚幻的世界里。这种虚幻性正是靠数字技术的虚拟性来实现的。数字创作的真正力量就是在于能够“无中生有”构造出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事物形象, 其所引发的艺术审美达到了自然经验无法企及的程度。拼贴艺术更是广闻常见, 利用数码复制和编辑的技术优势, 通过动态或静态实现声音拼贴、图像拼贴、文本拼贴, 取得一种马赛克式的审美效果。

2、仿真程度逼真化

新媒体艺术的数字复制特性使高度仿真变得不再是梦想。传统艺术在原材料和形式上的仿真品都有着高度的要求, 特别是在复制时, 材料与形式与原作保持一致是最为基本的条件。而在数字复制时则异常简单, 简单的两个步骤就能实现。新媒体艺术能十分逼真地表现出事物原本的形象、声音、色彩和动作, 并且能够把它们从荧幕和视频中展现出来。强大的三维软件使其逼真程度进一步深化。众多的3d虚拟游戏就极大丰富和发展了虚拟影像的逼真性和迷恋性。虚拟艺术的每次重大突破, 不仅拓展了影像的逼真性, 还增强了虚拟艺术反映视觉的真实性可能性。虽然, 逼真性只是视觉感受上的真实感。虚拟影像不但能够再现静止的影像, 而且还可以是动态的。虚拟影像的视觉真实和外在逼真的真实是有辩证统一关系的。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从八十年代开始起步, 经过短短二十几年时间, 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首先实践范围不断扩大, 形式越发多样, 以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基础, 在录像艺术、观念摄影、多媒体和网络艺术等领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势头。但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我们需要深入地去探讨和摸索, 从而吸收西方国家新媒体艺术的长处,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从而使我国新媒体艺术的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斌.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J].西北大学学报, 2007, 8.

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 篇8

一、传统与新媒体教育观念的碰撞

传统的高校摄影艺术教学,是以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以技术为主的教学,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则是以现代观念和人文教育方式为主,因此,两者之间就存在着一系列观念的碰撞。所谓的新媒体是指新的技术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数字杂志、移动电视等。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数码时代”还是“网络时代”,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了摄影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媒体时代下的摄影无论是从操作工具上,还是媒体记录与媒体传播中,对于摄影艺术教学都有着全新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新媒体时代摄影艺术教育,还不能够被高校摄影机构所完全接受。所以,要想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就必须改变高校摄影艺术教育者对美学观念的认识,以及人文意识,只有从观念意识上改变传统的以技术为主的教育方式,才是行之有效的整合方法。

二、新时代背景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多元化

在新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摄影艺术的发展趋势也基本呈现出两大趋势:其一是以数字摄影技术为主流,其二是对摄影者的技术要求逐渐降低,但艺术素养在摄影创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很多高校摄影艺术课程都是以技术教学为主,技术教学基本包括技术方面的课程,以及艺术方面的课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摄影职业规划,造成学生毕业以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高校摄影艺术教育机构需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作出全面的改革。在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教学方式。其中,美国的视觉艺术学院打破了单纯传授摄影技巧的传统,着重培养学生独特的人文素养与观念意识。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在我国高校摄影艺术教学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影像观念和影像传播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应成为高校摄影艺术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高校摄影艺术教育可围绕设立全新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可加大对视觉传播类课程的设置,充分发挥视觉传媒类学科的优势。只有对高校摄影艺术教学内容作出全新的改革与多元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三、教师知识的更新与完善

艺术教育者的观念对学生的观念有极大的影响,但我国的摄影艺术教育中,教育者对这一观点还没有很好的认识,导致了摄影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新媒体时代发展相脱节的现象产生。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改善高校摄影艺术教学的教育,要从改变艺术教育者的观念入手。在教学的过程中,艺术教育者还存在着专业教学目的含糊的现象,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很不利。其次,很多权威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新媒体时代下存在的危机感,对教学产生了惰性,致使摄影理论与新媒体时代理论脱节的现象。高校摄影艺术机构对摄影艺术理论的疏忽,也是导致艺术教育者工作懈怠的主要原因。对于艺术教育而言,针对性的辅导和个性化的培养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有着不容小视的影响。因此,高校媒体艺术教育者要与时俱进,积极调整教学策略,才能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在新媒体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媒体艺术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了高校摄影艺术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教育机构可通过对教学设置方向的改变,来跟随社会进步的步伐,以提高学生的观念意识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关注人文,关注传统,依靠科技,超越传统摄影教学的局限性。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够解决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摄影艺术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摄影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晓龙.新媒体时代高校摄影选修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2]白少楠.浅谈新媒体时代中国高校摄影艺术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6):136.

当代新媒体艺术研究综述 篇9

一、国外新媒体艺术研究及成果

对于新媒体艺术的产生、发展与现状研究, 国内外研究者多从艺术与技术的双重视角, 就艺术思维、艺术语言、艺术观念、艺术类型、技术与艺术关系、媒体范畴、传播方式和美学特征等不同层次进行初步论述与研究, 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呈逐年增长

优酷与北京互象动画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都市情感动画《泡芙小姐》自2011年4月在优酷首播之后, 已经成为了优酷网截止目前最大规模的在线短片, 该剧引入了美剧的制作、播出模式, 且借力网络播放平台, 已经成为传统动漫制作与新媒体结合的成功范例, 其播放量接近八千万、粉丝“泡泡”四十万, 盈利模式主要是广告植入、衍生品开发及授权。其紧扣当代都市男女情感生活的思路、充满小资情结的表现方式、直白大胆的画面呈现虽然都是目前的传统电视动画不可能容纳的, 但在电影分级和付费电视等传统媒体迈向变革之际, 这种合作方式无疑占领了市场先机。另一方面新媒体的科技特性也会激发相应传统动漫产业的新生机, 比如目前相当活跃的电子漫画。据统计, 2009年日本国内手机动漫市场规模达到了900亿日元, 约合人民币60亿元, 有近80%的漫画作品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直接发布;2009年美国Uclick公司首次尝试以手机电子书的形式发行漫画作品, 专门为手机用户打造漫画书《雷霆路》, 这也是美国第一部通过手机发行的漫画书。6手机、移动电脑的屏幕对于展示以“格”为单位的漫画具有先天的优势, 且随着移动设备屏幕技术的更新及无线网络的普及, 用手指“滑”漫画成为了更为方便、快捷的观看方式, 且这与受众日常浏览新闻的习惯一致, 更能够迅速渗入其日常生活, 这是传统的影院和电视动画所不具备的。2010年1月漫画家新媒体联盟在北京成立, 旨在推进漫画家与新媒体的对接, 完善新媒体漫画的商业模式和维权系统, 而国内电子漫画也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之后, 出现了像“翻翻”动漫这样具有代表性的运营机构, 其通过与日本知名漫画企业“集英社”的合作、培养签约漫画家、举办高级别的漫画赛事等途径, 扩展其新媒体业务。2012年9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与日本NTT Sulmare株式会社签订了手机趋势。罗伊·阿斯科特指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你首先必须连结, 并全身融入其中 (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 , 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 这将导致作品以及你的意识产生转化, 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网络与数字科技最主要特点就是为促使观众 (使用者) 和作品进行互动并介入参与作品转化与演变……共通点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 参与改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1]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 (William Gibson) 的小说《神经浪游者》 (Neuromancer, 1984) 较早提出与后来的网络艺术息息相关的“赛博空间” (Cyberspace) 概念, 并尝试性地描述“虚拟现实” (VR) 的数字化特征和在“赛博空间”中所体验到的沉浸感, 它对于艺术家们构筑后来的新艺术图景有着重要哲学启示作用。[2]迈克尔·拉什 (Michael Rush) 的《20世纪晚期艺术中的新媒体》[3]论述电影、录像、表演、偶发、装置、数字摄影和虚拟现实等新媒体艺术类型, 以及关于时间及其持续性的概念对于艺术叙事性的恢复和确, 并介绍当代新媒体艺术中的代表人物, 从马塞尔·杜尚、爱德华·曼布里奇 (Eadweard Muybridge) 到罗伯特·劳申伯格、比尔·维奥拉和皮皮洛蒂·里斯特等几代新媒体艺术家以及他们的艺术实践对当代艺术版图的影响, 重点阐释数字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及美学意味, 勾勒20世纪新媒体艺术

漫画合作协议, 显示了传统强势出版机构对新媒体动漫的重视。因此传统漫画产业运用新媒体的技术特征而完成的转型也可提供给影院和电视动画新的思路。今年中国移动视频基地与迪斯尼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引入迪斯尼影院版动画片、电视系列动画、新媒体动画作品等, 着力打造“掌上迪斯尼”, 也是传统动漫产业与新媒体结合的成果。

注释:

1. 张绍乐、周瑞兰:

《2011年中国新媒体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收录于卢斌、郑玉明、牛兴侦主编:《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2012)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4月版, 第93页。

2. 尹韵公、刘瑞生:

《成长中的新媒体:虚拟和现实社会的冲突和融合》, 收录于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2)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7月版, 第3页。

3. 同上, 第3页。

4. 何建平:

《新媒体与中国动漫产业互动机制研究》, 《当代电影》, 2007年第5期, 第60页。

5. 参见张震鹏、张宝珠:

《动漫产业与新媒体结合发展之路》, 《当代传播》, 2007年第1期, 第113页。

6. 同注释1, 第92页。

汤梦箫 (1979-) , 女, 河南郑州人,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动画系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影视、动画文化及产业。

的总体趋势和特征, 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种谱系学的参照, 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由露西·金贝尔 (Lucy Kimbell) 主编《新媒体艺术:英国1994-2004年的艺术实践与语境》[4]主要介绍英国十年新媒体艺术的实践和主要成就, 对当代新媒体现状的研究亦达到一定深度。当代新媒体理论家列维·曼诺维奇 (Lev Manovich) 在《新媒体语言》中阐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媒体对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认为计算机网络媒体的变革影响所有的媒体和艺术类型, 还将新媒体特征概括为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流体化和编码化, 以此建立他对于新媒体艺术语言的前瞻性设想。此外还有尼葛罗庞蒂的《数字化生存》等一些著作。

二、国内新媒体艺术研究成果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实践起步较晚, 这导致新媒体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和西方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近年来, 中国新媒体艺术实践和研究加快前进步伐, 并取得不错成绩。我国最早关于新媒体艺术的文章是1996年吴美纯在《江苏画刊》上发表的翻译介绍比尔·维奥拉 (Bill Viola) 及其作品的文章, 此后, 关于新媒体艺术中录像艺术和其它艺术类型的文章陆续出现在各类期刊上, 关于新媒体艺术研究的专著也层出不穷, 新媒体艺术研究呈现繁荣景象。

黄鸣奋2000年以来相继出版《电脑艺术学》《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数码戏剧学》《超文本诗学》《数码艺术学》《互联网艺术》等专著, 对媒体变革对艺术的发展创新提供独特见解, 在其著作中为读者译介大量国外新媒体艺术实践案例和资料, 并将古典文艺理论知识和文艺心理学批评方法运用于新媒体艺术以及网络媒体的研究。此外还有王秋凡的《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 (2002年) , 邱志杰、吴美纯的《影像与后现代》 (2002年) , 邱志杰《重要的是现场》 (2003年) , 许江、吴美纯《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 (2003年) 张朝晖、徐翎《新媒介艺术》 (2004年) 。近年来, 关于新媒体艺术研究的专著有张燕翔的《新媒体艺术》 (2005年) , 在数字视频、影像、动画、户动多媒体、网络多媒体、虚拟技术方面以大量丰富的实例为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提供技术基础支持;童芳的《新媒体艺术》 (2006年) , 书中附发大量研究资料、图片、网站、艺术家介绍及新媒体艺术策展机构、收藏机构、研究机构和艺术节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关注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和研究, 为国内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理论研究著作;许鹏等撰著的《新媒体艺术论》 (2006年) , 既可以作为普通高校通用教材, 也可视为研究新媒体艺术现象、探索新媒体艺术规律的学术著作, 为新媒体艺术的理论和美学研究提供独特参考视角, 常能给人以理论启发;陈玲关注国内外新媒体艺术学科史的《新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 (2007年) ;白雪竹、李颜妮《互动艺术创新思维》 (2007年) , 该书对互动概念、互动的起源、互动艺术类型、特征、表现以及人文思考等方面进行探讨, 阐述互动艺术创意理论;此外还有马晓翔的《新媒体艺术透视》 (2008) 等。

国内关于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的成果还包括: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艺术丛书”, 包括朱其的《VIDEO:20世纪后期的新媒体艺术》、曹恺的《纪录与实验:DV影像前史》、王波的《FLASH:技术还是艺术》以及邱志杰的《摄影之后的摄影》, 对新媒体艺术中的录像、DV影像、Flash动画以及数字摄影等进行介绍, 由于侧重于知识普及, 它们都带有史料性质与科普特征, 理论性不强;江苏美术出版社组编的“国外后现代艺术丛书”, 介绍国外后现代艺术种种类型;顾承峰主编的“中国当代艺术倾向丛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数字艺术系列丛书” (含《数字艺术论 (上、下) 》《数字化与现代艺术》《三维造型艺术》等) ;吴美纯、邱志杰主编《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新媒体文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 是对1996年中国第一届录像艺术展“现象·影像”的理论概括, 收录不少理论家和艺术家对于新媒体艺术的论述性文章。此外, 2000年以来国内期刊发表大量专题论文, 相关数据库收入一些硕士、博士论文, 其中东南大学马凌燕的博士学位论文《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 多角度的描述新媒体艺术发展阶段, 从影像传播理论入手, 借鉴媒介分析理论, 归纳影像媒介的形式和内容的新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媒体艺术实践与美学理论的联系, 分析新媒体艺术的时基性和非线性的审美形式特点。借助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阿多诺的美学理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 试图说明美学理论对艺术的重要价值, 建立新媒体艺术研究与美学理论的联系, 此外, 还就录像艺术和实验电影, 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进行比较研究。

国内外还有大量收藏、评介、论述和研究新媒体艺术的展览机构和网站。它们记录和整理了国内外大量新媒体艺术实践、艺术家以及艺术事件、作品。这类艺术网站包括国外的“根茎网”, 以及奥地利林茨市的电子艺术中心、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 (ZKM)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 (MOMA) 、荷兰电子艺术节 (DEAF) 、欧洲媒体艺术节 (EMAF) 、荷兰媒体艺术中心 (V2) 、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伦敦双年展、媒体艺术网等新媒体艺术节或艺术展览机构站点。国内比较著名的艺术网站有中国新媒体艺术官方网站、中国新媒体艺术网、世艺网以及国内最大的艺术家网站美术同盟等。

已有的相关著作、学术论文、艺术展览及艺术网站为新媒体艺术研究提供精彩理论阐述和大量作家、作品实例材料,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从已有研究成果看, 新媒体艺术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描述, 作家作品介绍和分析, 及概念、起源、发展、类型等基本问题的理解, 理论分析视角相对单一, 缺少系统的理论分析。马凌燕一针见血指出:“在现有的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缺乏另一个分析新媒体艺术的视角和观点, 从一个狭义角度来说, 从美学角度分析新媒体艺术就是目前的研究中所缺失的。”事实上, 缺乏从美学和文化研究视角切入新媒体艺术研究并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 是当前新媒体艺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实属凤毛麟角, 这造成中国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研究中“缺位”的幻觉, 这与中国新媒体艺术实践的现实境况严重失调。因此, 从美学和文化研究视角切入新媒体艺术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 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新媒体艺术实践和研究方兴未艾, 新媒体艺术研究正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热点问题。考察国内外新媒体艺术研究及成果, 对于我们了解新媒体艺术研究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国外新媒体艺术研究,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美学和文化视角

参考文献

[1]余小惠问罗伊·阿斯科特答, 美术同盟http://arts.tom.com/zhuanti/1112.04/index.html, 2005-3-29

[2]威廉·吉布森《神经流浪者》, 雷丽敏译,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9年。

[3]Rush, Michael.New media in Late20th-Century Art.London:Thames&Hundson, 1999.

[4]Lucy, Kimbell.New MediaArt.Practice and context in the UK1994-2004.London:Arts Council England, 2004.

新媒体艺术的任务研究 篇10

一、新媒体艺术的概述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等现代艺术,它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建立在数字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亦称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像,眼下它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简而言之,就是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新媒体艺术是从传统艺术中发展而来的,因此其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与传统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新媒体艺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表现力,艺术的传播效果也很好。

新媒体艺术具有连结性和互动性的特点。观众是支持新媒体艺术作品的重要基础,因此新媒体在展览时需要和观众互动,使观众在互动的过程中增加对新媒体作品的理解,融入其中。通过一定的科技手段和新媒体艺术建立联系,会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受。

二、新媒体艺术研究的主要任务

要想进一步了解新媒体技术,就要对它在我国的发展和成就进行总结,深入研究,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研究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本质

很多人对新媒体艺术的文化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新媒体是一种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型艺术形式,是艺术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新媒体的艺术是一种数字信息,但并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图文并茂的形式。正因为如此,新媒体艺术的信息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信息的传播方式不是复制信息,而是进行共享。

(二)研究新媒体艺术的载体与传播方式

艺术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的内心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艺术的创作与欣赏属于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的心理过程,欣赏是接受者的心理过程,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而参与完整的社会活动,社会过程是艺术的载体和传播途径。艺术的载体是由实物到符号再到电子符号的演变,同时也经历了单媒和多媒的循环过程。在传统的艺术传播过程中,不同的时间内有不同的传播方式,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艺术的传播方式和欣赏方式,对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艺术的传播方式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新媒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的艺术不同,它是一种语言艺术的体现,充分体现出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趣味性,赋予了新媒体艺术全新的意义;其次,新媒体艺术是艺术发展的新阶段,改变了传统艺术的活动方式,使新媒体艺术具有新的美感,提升了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形式。新媒体艺术是一种艺术与媒体的结合体,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把现实的艺术作品与虚拟的网络结合在一起,促进艺术的传播,有利于艺术的共享,促进了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活动的发展;最后,新媒体艺术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存在模式,促进了人们审美意识的发展,在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可以与现代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发展。

(四)新媒体艺术的评价标准体系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不能用传统艺术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它。在评价过程中,要从新媒体的发展出发,不断完善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评价体系。新媒体艺术评价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判断艺术形式符不符合新媒体艺术的标准;另一种是怎样判断新媒体的种类。在此过程中要从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新媒体的艺术创意和新媒体的整体理念出发,三种要素都符合才是新媒体艺术。

三、结语

新媒体艺术将艺术、媒体与科学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方式,对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本质、载体与传播方式、审美特征和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深化了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的全球化和多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标志,新媒体成为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媒体艺术也成为热门领域。新媒体艺术是一种借助当代科技的艺术创作形式,以新的视觉经验、新的沟通形态与互动方式推动着艺术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本文分析了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和研究任务。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刘世文.论新媒体艺术的文化特征和批判精神[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01).

[2]廖亚明.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J].艺术品鉴,2015.

上一篇:高校党政建设思考下一篇:污染物的去除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