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导向标识

2024-05-19

校园导向标识(精选五篇)

校园导向标识 篇1

一、高校校园标识导向系统的现状

(1) 校园标识系统设计的主要特征

首先, 校园标识设计中, 须注意人与环境的和谐, “以人为本”应该是所有高校校园导向标识的基本出发点, 保持校园内所有导向标识的通用和一致性原则, 能适时恰当传达出人所能接收的相关信息。在视觉设计上, 运用醒目、通俗易懂的标识语言符号, 能更好的传达信息。标识导向系统应根据不同场合做不同风格的设计, 一件标识导向设计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内容及其自身结构作用, 更在于它所能体现的精神、内涵以及和周围环境及人的关系。

其次, 导向标识系统是在现今信息化时代下的信息化文化体验, 代表着当今社会生活水平的质量和社会信任地位, 校园形象的角度反映了高校间的文化艺术特征和文化的差异性。

最后, 在标识设计中, 要注意导向标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高校场所是要体现出青年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 校园导向标识设计时尽量在保持严谨科学的基础上, 用活泼、有趣味的形式来做引导, 使传达的信息能形象、直观、生动、清晰, 并可获得新奇的心理感受。

(2) 高校标识设计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 进入校园首先需要的是导向标。而大多数高校都没有把校园标识设计的主要特征运用到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标识导向在形态设计上千篇一律, 完全没有自身特点和个性。

2、无统一的规划, 造成校园的许多地方多种标识重复, 在色彩、图形和形式上错综复杂, 造成校园环境标识的混乱, 没有统一、规范化的规划设置, 缺乏系统性。

3、不符合校园标识导向设计其校园文化底蕴、治学理念和不同地区地域特色的。

4、与自己所提倡的治学理念、校训等大相径庭。

5、与高校自身的相应社会地位严重不符。

6、由于学校分期建设、重组、合并等原因, 校园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导向标识, 在色彩、图形和形式设计上不一致;导致校园环境混乱, 无法让外来者以最快的速度明确校园的每个位置。说明校园导向标识缺乏统一的规划, 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7、从使用者角度出发, 标识的信息识别程度低、认识度差, 违背了导向设计的本意, 甚至会出现误传信息的现象;

8、从导向标识所在的校园环境看, 标识不能体现学校特色、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 与其他空间存在的导向标识没有区分, 导致导向标识混乱。

二、广西财经学院现有标识设计存在的问题

同现今高校校园标识导向设计存在问题一样, 广西财经学院标识导向设计同样存在问题。

广西财经学院在广西南宁现有明秀校区、相思湖两个校区。图上所显示的是明秀校区里设置仅有的几处相对比较统一的导向标识, 而其它的方向指标则没有。由此可以看出

1、明秀校区导向标识并不是以系统的方式呈现, 而是单一的无特色的, 不仅没有学校自己的个性, 而且没有特点, 完全没有符合学校的特色。

2、几个导向标设置处不合理, 进入学校正门并没有看到标识, 使进入校园的人不知道方向, 假使学校占地面积大, 则导致使用者走很多冤枉路。因此给人杂乱、无秩序的感觉, 不利于校园整体形象。

3、由于学校分期建设、重组、合并等原因, 校园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导向标识, 在色彩、图形和形式设计上不一致;导致校园环境混乱, 缺乏统一的规划, 不利于整体、系统化的建设。

4、从使用者角度出发, 此学校标识的信息识别程度低、认识度差, 违背了导向设计的本意, 甚至会出现误传信息的现象;

5、从导向标识所在的校园环境看, 标识不能体现学校特色、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 与其他空间存在的导向标识没有区分, 导致导向标识混乱。

三、解决方案

标识导向设计是将标识设计与导向设计系统相结合, 建立完整、合理的导向体系, 告诉你“身在何处”, 怎样能“去往何处”, 让你能便捷地找到要找的位置。而现今我们看到的广西财经学院校园标识设计, 不是被当做摆设, 就是设计得不清晰、零散、没有链接成为一个属于自己的高校标识导向系统。作为设计者, 如果设计在运用中不能发挥作用, 其设计就是没用的。

在标识设计上以广西财经学院校园建筑位置规划和道路规划为原始出发点, 对高校校园内的各功能性的标识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的设计整合运用。集功能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形成具有特定地域地区代表性的导引功能的系统。能很好地美化校园环境, 烘托高校的人文氛围, 而不是让它像花瓶一样成为摆设。用以直观、明确快捷的视觉元素为符号表现出来。根据广西财经学院具体的环境分布与校园建筑群的路线信息、建筑分布, 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找出现有标识的设置位置的标识导向牌, 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广西财经学院标识设计的信息, 进行标识导向的再设计。

1. 对广西财经学院建筑群的路线信息解读

高校校园导向在进行设计和应用时, 必须考虑到校园建筑群的路线信息、建筑分布规划, 通过对校园建筑文化和背景的一种解读.在广西财经学院校园内设计标识导向系统时, 将行人道与车道分开, 强调斜坡、水池、树木、花卉、绿地、铺地、雕塑和广场等所组成的校园道路空间设计。体现校园文化气息和教学理念, 在视觉上能设计创造出极具个性的视觉形象符号, 采取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和视觉审美相结合, 对校园环境分布进行解读与诠释。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一种2.5维空间效果表现形式新的标识, 除了基本的区域划分和道路名称之外, 每一座建筑、广场、校园巴士站和停车场等也能真实反映, 甚至立交桥的道路穿插关系也表现得细致入微, 在示意图面前就等于看见了整个校园区的微缩模型, 对于不熟知该环境的外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广西财经学院可以先从建筑群上细分出所要设置导向标识的位置信息。

2. 传达广西财经学院文化和其他文艺娱乐活动信息

如何塑造高校校园文化形象的统一又丰富多彩, 在进行导向系统设计时, 应通过现代化的视觉符号和造型表现等要素将校园文化体现出来, 表达出人文的关怀。广西财经学院是一个以经济为办学主导的学校, 因此标识导向设计可以融入“财”方面的文化。当进入校园某一处时, 对所在的位置的标识应是富于文化性, 能使外来者自由随意地走在校园导向的各个环境空间之中, 是给人一种走进展览馆参观的感觉。在高校的开放性文化氛围中, 恢谐幽默也应是一种用来传达高校生活理念、学习人生态度的传达方式。

3. 体现广西财经学院校园历史与解析建筑信息

标识设计一旦投入到生产, 便以一种真实的人工艺术化的设计品变成了有形的、具体形象化的体现。在某个社会发展阶段中, 其设计载有具体的目的, 就形成这个社会生产的一部分。但也将随着提出这样的观点, 使设计的高校校园导向系统成为这个高校校园历史的一部分。无论你如何去定义它, 都必然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功能底蕴即校园历史, 也有条件地解析了校园内建筑的信息。通过标识导向系统的设置, 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解析到它的历史文化, 并可从中感受到该校校园的文化和历史感。因此标识导向设计的颜色可以使用学校的logo的标准色、学校吉祥物、代表学校形象的物体等元素运用其中。让学校标识设计更体现学校特色和个性。

四、总结

校园标识设计不仅仅是一件辨别方向、寻找道理和识别公共设施的指示牌, 而且是体现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窗口。应针对目前校园导向标识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和弥补, 以达到方便识别、方便管理的效果。导向标识设计需要引起各高校的关注, 建立完善、有独自特色的导向系统, 树立好每一个学校的校园形象。

根据对高校校园导向标识设计现状的研究分析, 在校园标识导向设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改造, 从广西财经学院建筑信息与标识设计的设计信息上分析, 然后制定进行再设计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梅云清.席欢明.高校标识导向系统研究[J], 南昌大学, 2012, (12) :27-30

[2]唐郁明.刘源.校园文化与视觉形象——校园导向系统设计创意表现研究[J],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0, (08) :151

[3]王园园.高校空间导向系统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校园导向标识 篇2

明确设计定位与办学理念,深入了解校园景观环境条件、结构并进行交通流线分析;对各学院楼、公共教学楼、师生公寓楼、公共活动场所、对外交流场所等建筑内部部门进行结构、分流分析;确定校园导视导向分级原则。与校园整体形象设计相符。考虑校园背景和受众人群。设计小组经过讨论,提出方案,修改方案。着重考虑校园环境导视分级原则。与一般环境导视分级原则类似,要依照从外到内、从大到小的顺序。通过对校园环境的分析调研,对导视系统进行分类,便于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4.2 制作阶段

这个阶段要注意高校的标识应该包括3大系统。

4.2.1 区域平面的总示意图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路与建筑的名称

标识导向系统中城市文化的运用 篇3

关键词:标识导向系统;符号;城市意象;文化传承

一、城市文化的符号

早在两万多年前,从人类诞生之初,符号就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延续至今。如今,符号不仅传递着人们所赋予的信息,同时也是人类与文明的传承者。人们在传播这些符号的同时,也在接受这些符号所保留下来的文化与传统。符号是人类与文明之间的桥梁,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与基础。

图像是符号的雏形,与其说人类创造了符号,不如说,人类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早在旧石器时期,图像文化已经开始出现,拉斯科岩洞和阿尔塔米拉岩洞的壁画,反映了当时人类狩猎的情形。于是,两万年前的文明通过图像符号传承了下来,人类从中开始了解到自身的过去。

伴随着时间的逝去,传递的媒介不再是单一的岩石壁画,图像开始通过死亡传递着信息。无论是英雄、神灵的雕塑,还是是图坦卡门的黄金面具,都代表着逝去的人。伟大的人通过死亡传达自己的意志,让自己的意志不被泯灭。人们通过对图像与逝去的人联系着。他们用图像来代替亡者的意志,希望从中获取心灵上的慰藉。从圣彼得大教堂上的浮雕,到北京故宫屋檐上的神兽,再到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这些图像开创了文化,传承了文化,也重建了文化。它们不仅是生死间的桥梁,也是不同时期文明联系的纽带,更是象征着灵魂意志的一种美学。

符号的承载体,随着历史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在人类文明的启蒙阶段,火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不同于平面的符号,是一种可动的、有温度的,并且不断发生改变的物质。火是人类文明的代表,火种的出现象征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过去混沌的年代,篝火是每位迷失在原始丛林中的旅人的希望,烽火与烽火之间的链接形成了最初的传递系统,人类以此演化出独属于自己的信息传递方式。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部落族群逐渐形成,衍生出了旗帜和图腾这一鲜明的符号。旗帜和图腾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可以大批量生产的便携式符号,将有着相同信念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它们将人类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社会,造就了城市。比如欧洲中古时代的纹章、中国清朝的满族八旗、非洲土著部落的纹身,等等,旗帜和图腾代表一块领地、一种文化,而领地和文化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民族。

卡西尔认为:“人是文化的人,而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符号,文化乃是人的符号活动的产品或现实化,由此人可以说是符号的人。”当人从为了生存这一目的脱离出来,开始向更自由的方面去行动时,活动的意义已开始超越了人在当时活动的目的本身,并对整个社会做出巨大重要贡献的时候,这个人以及他所做的事情就成为某一特定时期的具体物证,代表着那个时期的文化。

二、城市文化在标识导向系统中的作用

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发展迅速,导致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丢失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这个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保留自己的独特文化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任务。符号是文化继承中的重要部分,因为符号与图像较之文字更能让人们去理解,所以标识对于城市的文化宣传有着很直观的作用。人们通过符号传递文化,保留文化,并通过推演符号的变化,来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往。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城市标示文化的特色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人论》中提到,人类用符号创造了自己的理想世界,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人是符号的动物,也是文化的人。人可以对符号进行反映,从而影响到文化的创造,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符号添加地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影响到观看者的感知,最终在人群的潜意识里形成文化定位。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魂,道路是城市的脊梁骨,建筑和道路的相互联系形成了城市。但是人在城市中太渺小,城市的庞大与复杂容易使人迷失,感性的人与理性的建筑道路必然会产生矛盾。导向系统作为一盏明灯,点亮了人在城市中的方向,人通过标识导向系统理清道路的方向,了解建筑的布局,标识导向系统成为人与城市之间沟通的桥梁。

标识导向系统不同于宏伟的摩天大楼,也不同于美丽的街边风景,它是城市中最普通但又是每个人每天必然会去注视的东西。导向系统通过颜色和文字以及图案与人沟通,引导人在城市中前行。在通过文字图案传递给人们内容的同时,色彩、排列等不同的方式又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这是导向系统的引导性和传递性的统一,也是导向系统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统一。

导向系统的普遍性和城市文化的特殊性结合,使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有了引导,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田中一光在《设计的觉醒》里提到,城市的色彩是由建筑的颜色与其所标示的文字所组成的。想要了解一个城市,并不是仅仅去查她的历史,去看她的古刹府邸;更多地是看她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街角斑驳的广告牌、道路上泛着光的指示牌,以及行走在道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们。了解过去固然重要,但是,更为明显表达城市情感的,是当今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浓浓的民族特色是构成这个多样化国际世界的重要因素。符号在传播民族文化中,让我们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我们能从一首动听的“茉莉花”中,体悟到中国的美丽;能从精致的和食中,感受到日本的侘寂;也能从宏伟的古堡中,享受到欧洲贵族的奢华。国家的本身,是民族的符号,而我们则要将属于自己国家的符号,更多地展现在这个世界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带动世界文化的潮流。

三、景德镇城市文化在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中的运用

景德镇作中国陶瓷之都,在中国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很难想象在景德镇这一块土地上,孕育了无数著名的陶瓷艺术家,诞生出了无数精美的作品。陶瓷文化在景德镇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无数的陶瓷工作室以及陶瓷作坊在景德镇欣欣向荣,随处可见的陶瓷工艺品琳琅满目。精美的陶瓷产品以及浓厚的茶道文化相得益彰,形成了景德镇独特的生活气息。

如今景德镇的城市标示系统中,并没有明确地体现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导向系统的陈旧、公共设施的落后,让外来者难以相信作为世界陶瓷文化中心的景德镇会是如此地落后。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交通、教育、环境等,但是不可否认景德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符号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人们之间交流的方式,设计符号作为文化传统保留与继承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将民族的传统融入符号元素中去,传播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去接受这些信息,了解自己的文化。景德镇作为陶瓷文化城市,城市文化的“排他性”使得不能体现景德镇城市文化的符号是不被接受的。标识本身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求形象鲜明、易识别、易记忆。不同的符号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图案色彩要符合人们的需求,同时也要有城市文化的特殊性。

“CHINA”有中国的意思,也有着瓷器的含义。景德镇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一座城市,需将自己的陶瓷文化融入到标识导向系统当中。不仅是色彩纹样上凸显文化,在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也能够进行结合。让陶瓷文化直观地在城市里表达出来,利用极具特色的标志导向系统引导人们去了解景德镇、了解陶瓷文化、了解中国,并且带动中国陶瓷文化的发展。

但是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也要尊重符号本身具有的五个特性:任意性、约定性、组合性、传授性、跨越性。景德镇陶瓷文化多种多样,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反复考量文化的选择性和代表性,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教育程度的限制,不能盲目的地将繁琐难懂的元素放在导向系统中,那样不仅与导向系统本身的要求不符,也给人们造成了视觉上的混淆,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符号的传播性,只有显而易懂、极具特色的符号,才能使人印象深刻。考虑到陶瓷的材质特性以及工艺难度,可以通过使用复合材料以及印刷图案的方式代替陶瓷和釉料。降低成本、减少制作难度,有利于进行大批量生产以及日后的维护修复工作。文化并不是指定的一种产物,而是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灵魂,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在战后流失了一大部分,而在随后的经济复苏中,过于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传统文化没有得到重视,很多文化淹没在历史中。尽管如今不少青年艺术家一直在努力去追寻过去的传统技艺,但是这也将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探索道路。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地,景德镇陶瓷文化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去保护和宣传,这不仅有利于景德镇城市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中国陶瓷文化的进步西方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及其对于手工技艺和器物的完善保护,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方向。面对如法国、英国、荷兰、韩国、日本等几个国家陶瓷的发展,也足以对人们起到警示作用。

文化符号需要保护环境、尊重环境,符号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正确的符号引导人们向正确的方向进步,引导人们尊重环境、尊重社会,尊重他人,构建和谐社会。受地域、文化、种族的制约,新生的符号并非是必须马上被理解和运用的,而是我们在通过被授予文化知识后,结合客观的知识和主观的想象来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融入自身的创意,丰富符号的文化内涵,最终传播出去。

符号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李立新教授在《设计方法学研究》中提道:“人们将含义加入符号中,符号发散这些情感,人接受了这些情感后,产生新的情感、融入新的符号中。”这是一种以符号为媒介传播文化的循环。在传播城市文化的同时,要遵守符号的共性和特性。不去违背所处环境的客观要求,不去干涉符号传播的自由性。这是城市特色文化传播在这个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世界中的必然要求。

民族文化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开创全新的、健全的、符合人民要求的民族文化符号,引领民族向前发展,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提升民族文化底蕴,使城市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到世界认同。

参考文献:

[1]李立新.设计方法学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2][日]田中一光.设计的觉醒[M].朱锷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09.

[3][法]罗兰巴尔特.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4][法]雷吉斯?德布雷.图像的生与死[M].黄讯余,黄建华译.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14.

[5][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标识导向设计宣传口号 篇4

1、火石设计,大众向导。

2、火石设计,千秋万世。

3、火石设计,无人能敌。

4、火石设计,成功引导你前行的指路人。

5、火石设计,成人达己。

6、火石设计,标识的导向器。

7、火石设计,畅通无阻。

8、火石设计,创新动力。

9、火石设计,成功的`导航。

10、火石设计,创造价值。

11、火石设计,方向如意。

12、火石设计,火蔓世界,石动天下。

13、火石设计,指引方向不迷路。

14、火石设计:您身边的便利,永远的满意。

15、火石设计,导向无敌。

16、火石设计,尖峰概念。

17、火石设计,瞬间创意。

18、火石设计,千变万化。

19、火石设计,瞬燃创意。

20、火石设计,超越满意。

21、火石设计,指引你的生活。

22、火石设计:导航利器,出行便利。

23、火石设计,非凡演绎。

24、火石设计,导向动力。

25、火石设计,知您心意。

26、火石设计,品质保证。

27、火石设计,极限超越。

28、火石设计,火之犀利,石之稳固。

29、火石设计,为您提速。

30、火石设计,只做第一。

31、火石设计,和谐在即。

32、火石设计,创意导向。

33、火石设计,行进靠你。

34、火石设计,导向卓越品牌。

35、火石设计,拉近你我的距离。

36、火石设计,迸发的火星照亮你的心意。

37、火石设计,设计为您。

38、火石设计:一切,跟我来。

39、火石设计,一通百通万事通。

40、火石设计,通往奇迹。

41、火石设计,导航生活。

42、火石设计,导引一生。

43、火石设计,引领未来。

44、火石设计,前途顺利。

45、火石设计:引领未来,标示人生。

46、火石设计,方向的设计。

47、火石设计:无限创意,缔造奇迹。

48、火石设计,拉近生活的距离。

49、火石设计,全新全意,永远服务于您。

50、火石设计,人生指南。

51、火石设计,所向无疑。

52、火石设计,创意满溢。让您更满意。

53、火石设计,设计中的精品。

54、火石设计,精准设计计中计。

55、火石设计,精彩飘逸。火

56、火石设计,所向有的。

57、选择火石设计,开辟您生活的新天地。

58、火石设计,铿锵远行。

59、火石设计,引领世界。

校园导向标识 篇5

关键词:奥运支线;标识导向系统;空间形态;大型特色活动

0 引言

地铁标识导向系统中的空间形态设计是传递信息重要的媒介与载体,城市举办大型特色活动时设计具有鲜明特色的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可为人们安全、迅速、准确地识别信息提供服务,并且在地下环境进行导向指引的同时,还能增强大众对于文化的认知与体验。

北京作为拥有中国最早地铁的城市,已经越来越注重地铁的系统规划。为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环境的发展,地铁的扩建,北京逐渐对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加以重视。2001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大大促进推动了北京地铁的建设。2002年5月,北京市所有地铁都引入了全新的标识导向系统。标识导向系统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它遍及城市各类公共环境,小到街头路牌,大至城市环境规划。它们的存在为人们的城市生活提供了保证[1]。本文将通过浅析北京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奥运支线的标识导向系统空间形态设计特色来研究我国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在城市举办大型特色活动时的设计理念。

1 奥运支线标识导向系统中空间形态设计特色

北京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各条线路都使用着相同的设计布局。但是就在2008年,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借举办奥运会的有利契机打破了这一传统。奥运支线采用了与传统地铁站截然不同的空间形态设计手法,将每一站都进行主题规划设计。虽然只有四座车站,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色彰显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核心理念,实现了“一站一景”的风格,使乘客置身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之中。

1.1 中国特色——北土城站

作为奥运支线最南端的北土城站,它不仅可与地铁10号线换乘,还是奥运支线的首发站。其“青花瓷”的标识导向系统主题一目了然。青花瓷源自唐代,远近闻名于其清新、典雅的气质。设计师正是借助它青色花纹的特点,在站内完成空间形态设计。

在光亮的站台内,有序排列28根高大青花瓷立柱,成为站台内最大的看点。立柱上篮花白底的青色花纹交叉错落。安全玻璃隔断上,也印满了体现中国文化的中国结、风筝等图案,非常精致美观。材料方面,选用的搪瓷板有效减少了板面之间的接缝,避免图案的不完整。站台在照明设计方面,运用冷白色的荧光灯平行分布在天花板上,形成两大照明区域,力求风格平和。为车站提供足够照度的同时,进一步烘托青花造型的清雅气质。北土城站的出入口以及地面导视牌也都被打造成同样纹案的青花造型,着实让大众感受到自始至终的文化底蕴,也充分展现了中国文明文化之精髓。

1.2 体育精神——奥体中心站

奥体中心站距离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置较近,同时也位于奥运会主场馆区,整个站台内都充满着运动元素。站台的28根海蓝色立柱和安全玻璃隔断上,印满了生动形象的奥运项目符号。

奥体中心站的空间形态设计中还巧妙结合了“稳定三角形”的结构。屋顶使用的折板结构格外醒目,形成一个由三角形造型组成的极具现代感的顶部空间。设计师在照明方面也是力求新颖,将投光灯安置在屋顶两侧,向斜上方打光,让折板的再次折射营造出屋顶的整体设计感。

1.3 人文奥运——奥林匹克公园站

由于奥林匹克公园站建设在水立方场馆附近,所以站内的空间形态设计充满着“水”的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地铁站入口处摆放有近千面的红色大鼓,鼓墙中间摆放着一座巨大编钟,让人不禁联想到钟鼓齐鸣的场景。

进入地铁站后,站台层深蓝色的屋顶,挂有1000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气泡”,水的柔美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凸出的白色灯具与藏蓝色的大小圆形外观共同塑造了一个活力四射的顶部空间。站台空间内圆形的支撑柱、照明灯、通风口等造型也十分贴合“水”的主题。但最吸引人的仍是安全玻璃隔断,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可清晰分辨出踢毽、慢跑等健身动作,恰恰切合奥林匹克公园为公众提供健身娱乐场所的宗旨。

1.4 绿色奥运——森林公园南站

森林公园南站位于奥运支线最北端,它的地面出入口坐落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南侧入口处。所以,车站的设计充分表达出树木的概念,让人感觉进入站台后就仿佛已经来到了大森林之中。

在站台空间内的立柱和屋顶设计中,设计师由树木的枝杈结构汲取灵感,在32棵树干造型的立柱顶部都设计了交错的树枝形态,形成了形似“参天大树”的立柱结构。在材料选择上,运用不锈钢这种极具现代感的材料代替木质材料,使站台充满现代主义色彩,更是增强了站台的空间感。在照明设备方面,有机契合了“树枝”所围成的形状,将照明设备巧妙的安置在“枝杈”空隙之中,形成不规则冷白光线,凸显了见光不见灯的设计感。

2 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在城市大型特色活动中的设计理念

通过对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标识导向系统中空间形态设计特色的分析,研究并总结归纳了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在城市大型特色活动中的设计理念。

首先,必须保证地铁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的功能性。一套完整且优秀的标识导向系统设计,是为广大受众最大限度地减少在标识前无效停留的时间,并且引导乘客以最快速度找到自己的行进方向,这是设计的基础,也同时是设计系统的原则所在。

其次,必须强调地铁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的规范性。在地铁的有限空间环境内,规范系统性的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设计者必须在标识的形式、位置等方面建立标准、统一的设计语言,制定清晰、准确的信息内容,使大众易于理解并认同地铁系统规范。

最后,极力强化地铁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的文化性。在当今时代,地铁已成为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主要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所以,地铁中的文化艺术氛围通常会引起人们关注。文化是种积淀,但同时更需要创新。当其被引入到城市大型特色活动中时,就会彰显其特性,扩大其影响力,主动展现出自身优势,并把这种独特的品格沉淀成为城市永久的文化,这也就是我们赞叹并一直在追求的城市文化特色。

3 結论

作为公众服务的项目,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在城市大型特色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引导人们到达目的地,它还可以体现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蕴。地铁标识导向系统的建立把城市公共交通导向系统、城市总体规划、艺术设计等多学科相结合,有效的为城市地下空间环境及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供服务[2]。所以,标识导向系统的空间形态设计发展方向,除了固定的设计语言以外,今后还需要更加强调、考究其设计体现的文化美感与人文追求。

参考文献:

[1] 葛仕钧,刘洪敏,洪柳.导向标识系统的个性化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5):47-49

上一篇: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下一篇:冬季饮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