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民主

2024-05-05

辛亥革命民主(精选十篇)

辛亥革命民主 篇1

关键词:教育思想,职业教育,革命先驱黄兴

民主革命先驱黄兴从事的首个职业是明德学堂教师, 那时的他白日上课, 晚间计划革命。1912年11月5日, 在湖南政界欢迎会上, 他说: “欲谋国家之发展, 莫先于教育, 自宜竭全力运筹, 而以国家资财充其费用……”此后, 他在各种演讲中多次谈到教育的重要, 并表明自己的愿望: “真有志气者, 不必当官, 即居一乡为小学校长, 年年替国家培植出十数高尚纯正之人才, 微特顾而可乐, 功亦不鲜。”谈到自己的志向, 黄兴说, “譬如办理一良好之学校, 得十百优秀子弟以磋磨之, 皆足以告无愧于国家, 何必定欲做大官负大任, 然后自愉哉”。海内外不少对黄兴有所研究的人士, 感觉在黄兴先生的人生历程中, 值得景仰的, 除了他的爱国思想, 革命情操, 诗词歌赋, 还有内涵丰富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用心研究。关于黄兴先生的教育思想研究, 在我国还几乎是一个空白, 如果真的有所建树, 无疑是对浩瀚的湖湘文化的一种扩充。

一、深邃犀利的发展教育眼光

黄兴先生认为发展教育对革命和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曾在湖南学界欢迎会上演讲: “图谋革命, 学问决不可废。”他自幼饱读诗书, 22岁便考中秀才。还在两湖书院求学时, 黄兴就有一诗《咏鹰》: “独立雄无敌, 长空万里风, 可怜此豪杰, 岂肯困樊笼?一去渡沧海, 高扬摩碧穹。秋深霜气肃, 木落万山空。”这鹰的雄姿和壮怀, 无疑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他挥笔写下的诗词, 人生的苍凉感和对国运的忧患感跃然纸上, 饱含深深的忧国情怀。正因如此, 他曾勉励身边的年轻人: “兄弟在南京陆军部及留守任时, 最提倡青年军士求学。学成则无论何事可办。以军事学而论, 此次战争尚无甚进步, 将来必有学问方可制胜。”在1912年湘潭各界欢迎会上的演说中, 他更是语重心长地说道: “今日最大事件, 即为教育、实业两项……至于教育尤为重要。”

二、实力主义的国民教育思想

1912年6月, 黄兴先生在中国同盟会上海支部夏季常会上的演讲中说道: “欲言建设, 当得人才;欲言人才, 当兴教育。”他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 认为民国教育应以强调道德教育;主张教材要“相地取材”;国民教育要“采实力主义”。在湖南学界欢迎会上他说道: “造国民者为教育, 建设民国者亦为教育。不受教育, 于个人尚难自立, 况一国乎!二十世纪之文明, 为物质的, 非有完全科学不能占世界优异之地位。”

三、全面发展的儿童教育思想

民国初年, 黄兴就儿童教育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在教育方针上, 他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上, 他反对儿童读经, 主张学习实用知识和技能;在教育方法上, 他提倡直观教学;在教学语言上, 他主张用国语教学, 既利国语的统一, 又使儿童能口言笔述。同时, 他主张实行六年制义务教育, 呼吁重视女童教育, 提倡公私办学并举, 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学校宜竭力维持, 以图普及教育。学生亦宜自修励, 以图有用于国家。”黄兴的儿童教育思想不仅对民国初年有关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且对当今儿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不无借鉴意义。

四、独特开阔的体育活动视野

黄兴在100年前就开始提倡体育活动。他不仅是革命领袖和军事家, 同时也是体育活动的爱好者和提倡者。“不通地理无以知天下大势, 不习体操无以强身而有为。”黄兴小时候经常与村童一起爬山、游泳、钓鱼、打拳和下棋, 14岁时还拜师学习巫家拳, 在武昌两湖书院求学时十分重视兵法和体操, 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时, 黄兴每日清晨必去神乐坂武术会参加射击比赛, 还获得了不少奖牌。在湖南十团体联合欢迎会上他畅谈了他对体育教育的观点: “现在以提倡尚武教育为要……一以对外, 一以发育身体……体育为科学之必要。须设立极大师范, 附以枪场, 使人民练习。”

五、高位的专业与职业教育策略

黄兴先生既是一位革命家, 也是一位思想家, 他见多识广的人生经历和出国留洋的博闻强识使他视野格外的开阔。他曾在旅沪湖南同乡会上解读职业教育的奥秘: “去年美国总领事弗兰克美桑氏, 曾推论德意志所以占产业国民之首位者, 因有教育学训练至绵密周到之商人, 年年征集大学以及工艺学校之卒业生, 如熟练化学者、冶金学者、意匠设计者、染色技师、机械技师及纺绩技师成一大军队, 以为彼等之后援, 而从事外国商业之故。其言可深长思也。”他在北京湖南女界欢迎会上演说道: “欧美学制皆重实业教育, 无论男女, 均能独立自营。美国女子职业, 如图书馆之事务员、小学教师、新闻记者、看守护、活字记者、写真师、裁缝师等, 不可胜数。我湖南地方物产丰富, 湖南女子教育亦注重于实业教育 (如手工业等类) , 此不独湖南然也, 推之中国亦莫不然、兄弟之意以为, 可以实业教育定全国女子教育方针。”

六、积极超前的教育运作谋略

黄兴先生认为: “一国学校之发达, 当视民立学校之多少为转移。”这一观点, 放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一点不过时。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优质教育的供应相对缺乏。公办教育不能满足优质教育需求, 民办教育提供优质教育是教育格局发展的必然。试想, 当前社会的有钱人众多, 他们炒股、泡吧、购买奢侈品, 倘若他们能投资多办几所学校、多开几家书店、多设一些特殊院校, 国民素质的提升不是指日可待吗?黄兴先生提倡私人办学, 他曾在1916年答上海《民国日报》记者提问时说: “美国私立学校, 千万倍于吾国, 且其功课皆优于公立者, 其故由于富家对于教育经费之资助视为天职, 且名誉上之自动力, 远过官立之督饬。吾国今后教育为立国第一要着, 仅恃官力, 恐非数十年后不能提倡, 故私立学校, 为仆今后所自勉。”为此, 他积极倡导向发达多家选送留学生: “民国初建, 人材缺乏, 急需选择宏毅之资送东西各国留学, 储为国用。”

七、勇于实践的教育救国义举

旧民主主义革命 篇2

一、线索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㈠第一次鸦片战争 ⑴鸦片贸易

① 原因:英国扭转贸易逆差。

② 危害:大量白银外流,损害人民身体健康,激化阶级矛盾 ③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 ⑵ 战争爆发的原因

① 根本原因:英国需要市场原料 ② 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⑶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 ①《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

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关税协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建立租界,⑷危害: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两半社会开始形成。㈡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⑴时间:1856-1860 ⑵经过:北京被英法联军占领,火烧圆明园 ⑶目的:继续扩大侵略权利。⑷结果 《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

① 内容:十一口通商,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往来,外国

公使进北京

② 危害:两半社会程度加深。

二、线索二:中国社会的变化;

㈠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㈡经济结构的变化:

⑴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织与耕分离(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农业的商品化程度加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3)列强利用低关税,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走私鸦片,掠夺原料,早期资本输出。

⑵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①原因ⅰ自然经济的开始瓦解,为民资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劳动力。

ⅱ外商企业的利润刺激和洋务企业技术的诱导。②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

③地位:夹缝中生存,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始终不是主导地位。

④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没有资金,技术,设备简陋,分布不平衡,不得不依靠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但又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妥协性。

⑤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⑶社会结构的变化: ①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外国在中国开设的企业,19世纪的40、50年代。

③ 线索三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和斗争。㈠农民阶级的探索:

⑴太平天国运动。①背景:天灾人祸.②经过:ⅰ: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运动开始。

ⅱ:1853年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与清廷对峙

ⅲ: 1856年,太平军军事进入全盛时期。

ⅳ:1856年,天京变乱,天平天国由胜转衰

ⅴ:1864年,天京陷落,天平天国失败。③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ⅰ: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ⅱ 目标: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建立无处不均匀,无处不温暖的理想社会。ⅲ: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纲领,反映了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ⅳ:由于没有经济基础,所以不能实现。④ 资政新篇。洪仁轩

ⅰ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ⅱ由于没有阶级基础,所以不能实行。

⑤影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破坏了江南经济。⑥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㈡地主阶级的探索,⑴新思潮的萌发------开眼看世界

① 背景:1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2一些开明的士大夫在严峻的社会面前,开始怀疑“尽善尽美的天朝上国思想”,思考怎样维护国家的独立。

ⅰ代表人物:⒈林则徐主要活动:在广州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出版了《四洲志》

⒉魏源主要活动:在《四洲志》基础上。写出了,《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ⅲ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ⅳ影响及局限性:开启了学习西方的第一步,但没有付诸实践。⑵洋务运动:1861, ①背景;内忧外患 ②目的:维护统治

③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ⅳ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④代表人物:曾 李 张之洞 左宗堂

⑤前期:口号:自强,兴办军事工业,代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湖北枪炮厂,安庆内军械所

⑥后期:口号:求富。兴办民用工业,代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⑦其他内容:兴办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派幼童留学。⑧评价:ⅰ开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ⅱ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培养了人才

ⅲ一定程度上抵御西方的经济侵略

ⅳ刺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ⅴ只学技术不学制度,ⅵ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布局分散,只在东南沿海

⑨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第二阶段(1894-1900)

一 线索一帝国主义的侵略: ㈠甲午中日战争 ⑴背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提出了瓜分世界的要求。

②日本明治维新后,积极对外扩张,制定大陆政策,把中国和朝鲜定位侵略的主要目标

⑵经过:①陆战(平壤,辽东)

海战(丰岛,黄海,威海卫)

②第一阶段:ⅰ丰岛海战

ⅱ平壤战役:

③第二阶段 ⅰ黄海海战

ⅱ辽东战役;ⅲ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⑶结果:签订了《马关条约 》

①时间:1895年。

②内容:ⅰ割三岛(辽东,台湾,澎湖列)

ⅱ赔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

ⅲ开放重庆和沙市为通商口岸。

ⅳ同意日本人到中国内地开工厂,免收内地税 ⑷危害:① 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刺激了列强瓜分野心,掀起瓜分狂潮

③ 清政府为了偿还赔款,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财政和经济张謇

④重庆等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⑤ 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工厂,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线索二:中国社会的变化; ㈠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⑴原因:①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下,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为民资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劳动力

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掀起办厂的高潮。

③影响: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三 线索三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和斗争

㈠维新变法运动: ⑴背景 ①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③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

⑵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①早期维新思想

ⅰ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ⅱ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ⅲ主张:

1经济方面,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2文化方面,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3政治方面,主张君主立宪,批判洋务派只学技术不学制度的皮毛之举。遗其体,求其用

评价:为戊戌变法运动奠定了基础,反应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

就事论事,没有付诸实践,不敢与清政府直接交锋,②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ⅰ将西方资本主义的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ⅱ代表作:《新学伪经考》(1891)、孔子改制考》(1892)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③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ⅰ代表作:《变法通议》以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论述了变法是“天下公理”,“变亦变,不变亦变”的道理。

ⅱ主张:“伸民权”、“ 建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ⅲ提出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改革科举制度和封建官僚制度。

④谭嗣同的维新思想

ⅰ代表作:《仁学》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ⅰ代表作:《天演论》借助达尔文的进化论,宣传自己的维新变法思想 ⑶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①“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运动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保种,保国,保教(1895年4月)

ⅰ创办报刊、学堂、组织学会:北京《中外纪闻》、强学会,《强学报》、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

ⅱ《应诏统筹全局折》——维新变法运动的施政纲领。②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ⅰ 时间和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戊戌变法的开始 ⅱ 变法内容:

(1)政治上:裁汰冗员,撤销闲散机构,允许旗人自谋生路,允许官

民上书言事,(2)经济上:编制预算,设立农工商总局,修筑铁路,鼓励兴办实业,奖励发明

(3)军事上:精炼陆军,改练洋操,使用洋枪。裁减绿营,节省军饷

等,(4)教育上:废除八股,改革科举考试,设立京师大学堂。

评价:⒈没有涉及到开国会、设议院等君主立宪的内容 ⒉ 变法内容操之过急,⒊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

③失败

ⅰ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新政中除了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 ⅱ 失败的原因:

ⅲ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民资发展不充分没有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 ⅳ其他原因:变法触动了顽固势力的利益,操之过急。

④评价

ⅰ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ⅱ戊戌变法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ⅲ 戊戌变法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ⅳ 戊戌变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阶段(1900-1912)

一线索一:帝国主义的侵略 ⑴八国联军侵华: ①时间1900年

②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③结果:

ⅰ1901年北京陷落,ⅱ签订了《辛丑条约》 内容:

1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加上利息,9.8亿两白银 2将东交民巷设为“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居住。3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列六部之首。办理对外事宜。

影响:◆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彻底沦为两半社会。

二、线索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和斗争 ⑴义和团运动

①原因:民族矛盾和的激化

②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③口号:扶清灭洋

④结果: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是直接招来了帝国主义的报复,八国联军侵华。⑵清政府的自救活动

⑵清末新政:

①背景:清政府统治面临内忧外困的局面,被迫改革。

②时间:1901年。

③内容:ⅰ设立商部,鼓励发展工商业。

ⅱ废除科举制。

④结果:客观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⑶预备立宪。

① 背景:

ⅰ清政府统治面临内忧外困的局面。

ⅱ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人的胜利,认识到了立宪一定能战胜专制。

ⅲ五大臣出国考察:

⒈时间1905年,⒉目的:考察欧美的政治制度。

ⅳ《钦定宪法大纲》

⒈ 时间:1908年

⒉依据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删除了其中有关限制君权的内容。⒊本质:以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心。⒋进步意义:中国第一部宪法。

⒌结果;使立宪派和清政府离心离德,加速了灭亡。

⑷皇族内阁:

①时间:1911年,清政府迫于压力,实行责任内阁。

②实质:内阁十三名成员中,皇族占了九人,汉人只占四人,③结果:使满汉官员离心离德,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⑸辛亥革命:

①背景:ⅰ庚子之变后,特别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ⅱ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专制的阻碍。

ⅲ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要求。

②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美国檀香山成立。

② ⅰ1905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ⅱ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ⅲ机关刊物:《民报》

④三民主义:

ⅰ时间: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

主义。

ⅱ来源: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民有,民治,民享。ⅲ

1民族主义的含义:包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要推翻满清贵族的专制统治,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的国家

2民权主义的含义: 内容为“创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绝不能让帝制复辟,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3民生主义的含义:内容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地价,涨价归公。

(1)产生的原因:孙中山看到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弊端,所以要让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一起进行。(2)不现实性:因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⒈ 评价:

△进步性:

●明确提出了反对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是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局限性:

● 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⑤同盟会的武装起义

ⅰ广州黄花岗起义, ⒈时间:1911年4月,领导人:黄兴。⒉结果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ⅱ武昌起义:

⒈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湖北武昌 ⒉主力:湖北新军 ⒊在武昌爆发的原因:

(1)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民资发展迅速,民资政治力量发展迅速,(2)清末新政后,该地区设立了新式学堂,大批留学生出国留学,形成了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团体。

(3)武汉地区,革命力量迅速发展,湖北革命党人组织了大量革命团体,把湖北新军作为争取的对象,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4)位于长江中游,水路交通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

⒋结果:取得了成功,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ⅰ时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认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ⅱ地点:首都南京 ⅲ性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ⅳ国旗:五色旗(满汉藏回蒙)⑦清帝退位和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

ⅰ时间:1912年2月,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ⅱ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继任。

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ⅰ颁布时间:1912年3月

ⅱ目的: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ⅲ内容:⒈主权在民

2.三权分立(司法,立法,行政)3.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

4评价:●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和法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 实施中没有达到限制袁世凯的目的。

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ⅰ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ⅱ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ⅲ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ⅳ革除了旧的风俗习惯,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 ⅴ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制造了条件

第四阶段(1912-1919)

⑴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①1913年二次革命

②1915年护国运动

③1917年护法运动

⑵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短暂春天)

①时间

ⅰ1912-——1919 ②原因

ⅰ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ⅱ一战期间欧洲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ⅲ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抵制洋货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

ⅳ实业救国思想推动。

③概况

ⅰ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④ 暂原因

ⅰ 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ⅱ一战过后列强卷土重来(帝国主义的侵略)

ⅲ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ⅳ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投资近代工业同时,仍然不放弃土地剥削。

⑵ 新文化运动

①时间 1915年

②背景

ⅰ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ⅱ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ⅲ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ⅳ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③兴起与标志

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ⅱ1917年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 ⅲ 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

④内容

ⅰ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民主与科学;口号——打倒孔家店 ⅱ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ⅲ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ⅳ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ⅴ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⑤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李大钊

⑥评价

辛亥革命民主 篇3

所谓民主革命,是指反封建专制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马克思把人类历史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按此划分,反封建的任务应由资产阶级来完成,因而一般又称之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就是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封建,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同时,还必然承担着反侵略的任务。我们对“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就应该从其反封建反侵略的角度去思考,在此,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从组织上看,辛亥革命建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这是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政党,它与旧式民间反清复明的组织形式有着根本的不同。旧式的组织多以歃血订盟、结拜兄弟等形式来组成,以天地会为例,其组织形式不过是“立一堂名,以兄弟相呼,聚则众数十或数百,合党竟至逾千逾万,散则如鸟兽”。而中国同盟会它不仅在组织结构上完整,在东京设立总部,“支部于国内分五部,国外分四部,皆直接受本部之统辖”,更值得一提的是,同盟会章程规定,其领导人总理及议事部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这一规定带有明显的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

第二,从革命纲领上看,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反封建反侵略、追求政治民主的愿望,特别是民权主义,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推翻已成为“洋人朝廷”的清朝统治固然重要,而“破旧”之后的“立新”更是关键,中国古代历次的农民战争都是要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而我们为什么不把它们都叫资产阶级革命呢?其核心就在于农民战争都没有、也不可能建立一种不同于封建专制的新型政权。

如果说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从政治上解决了反封建的问题,而民生主义则是孙中山在经济上反封建的一种设想,民生主义试图通过核定地价、土地国有的方法来解决土地问题。核定地价以后,虽然国家不会强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即孙中山所说“并非夺富民之田”,但是由于核定地价以后的土地增值不归土地所有者,这样,地主阶级通过土地获得的利益将大大削弱。因此,民生主义不仅是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不均的问题,也是用一种相对温和的方法来瓦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第三,从革命结果和影响上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大变化,使中国社会从此告别了君主专制的时代;《临时约法》不仅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政体,它体现的主权在民原则,是对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来封建纲常思想的一种颠覆,中国人被禁锢的思想闸门被打开了,中国社会向着近代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辛亥革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由专制走向民主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辛亥革命民主 篇4

一、便士报革命的概述

便士报革命是指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以勇于打破传统的便士报为主导,使“新闻”战胜社论,“事实”战胜观点的美国新闻业革命。

便士报打破传统报业发展模式,具有许多开创性的举措。首先,在报纸经营上,便士报售价仅一便士,并雇佣报童沿街售卖,使发行量大幅度增加,以巨大的发行量来吸引广告,报纸的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其次,在政治立场上,便士报宣称无党无派,政治独立;最后,在新闻业务上,新闻成为报纸的重心,花钱聘雇记者,努力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媒介技术的先进性,重视独家新闻的采写。

二、便士报革命——民主市场社会崛起的必然

中产阶层掀起的商业和政治的平民化,使得政治民主化和市场经济的范围不断扩大,中产阶层与民主市场社会互相影响,使现代新闻业的诞生成为必然。

(一)政治平民化的需要

追求“平等”的都市中产阶层掀起了追求政治平民化的革命,由于当时美国民主程度的局限,诉求和表达依旧只是上层社会的专利,平民有表达诉求的强烈需要,民主市场社会不断发展,贵族统治的政治文化逐渐被大众民主的理念和制度所取代,便士报适应中产阶层的需要,首创对待世间事务的民主态度,创造了共享社会的新式新闻秩序。

(二)经济市场化的结果

19世纪3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使美国民众的生活以理性的方式融为一体,而且对新闻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市场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社会意识中,而这种文化正是不存在特殊种类和特权阶级的民主文化,便士报招募广告、迎合大众、重视新闻、忽视社论等方式,正是对建立一个平等社会的响应;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到来,媒介技术的进步,城市人口的激增,使得生产廉价便士报成为必然。

(三)其他理论解释的缺失

在与新闻业革命相关的解释中,最值得关注的两种解释是科技论和识字率论。科技论者认为印刷技术、交通运输、电报等行业的发展,是新闻业得以变革的先决条件,必须肯定,这些技术的发展对新闻业发展的巨大作用,但科技发展与报业成长之间的关系不是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便士报的成长,却无法解释便士报的成长。

同科技论一样,识字率不提高,报纸的发行量很难增加,但是识字率很难考察,它本身就是环境的产物,用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来解释,把识字率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比作两个变量,社会的发展是识字率提高的原因,识字率提高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因此,识字率的提高是因变量而非自变量,就报纸的发行量增长而言,识字率是必要非充分条件。

便士报革命标志着现代新闻业的开始,现代新闻业的革命是民主市场社会崛起的必然产物,揭示其他与新闻业革命相关的理论解释的缺失,使得其更加具有说服力。

三、从互动视角看新闻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创新性

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一书,与前人不同的是,将重点放在研究现代新闻机制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上,从新闻社会学的视角,给我们以不同的逻辑思路和观点启发。

(一)打破传统开创社会科学视角

与传统的美国新闻史研究谈到社会背景时的一笔带过,或是囿于描述性或阐述性的窠臼不同,舒德森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提供了更为新颖、科学的新闻研究方式。社会学注重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与人类行为,从社会学角度了解美国新闻史,可以使一些新闻理念、方法的出现有一种更加方便接受和理解的解释,20世纪初新闻业面对公共关系和战时宣传的冲击,急切地需要寻求一个将自身职业与它们区别开来的标准,客观性也就成为了他们的选择。

(二)从互动角度提供思考模式

舒德森从新闻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展开美国新闻史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模式,让人耳目一新,可读性极强,这种双向互动的观点我们读过之后会有共鸣和同感,但是在看过这本书之前却很难想到这一层次,所以,这为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模式。

民主市场社会的崛起使得现代新闻业应运而生,舒德森运用新闻社会学的视角和互动角度进行了明确的分析和呈现,尽管一些案例选择不够全面,但是这一观点还是有足够的说服力和科学性的。

摘要:便士报具有许多开创性的特色,是报业发展的典范。19世纪30年代,中产阶层不断发展,民主市场社会崛起,以便士报革命为标志的现代新闻业随之诞生。便士报革命是民主市场社会崛起的必然结果,新闻业与现代社会是互相影响,互为表征,且双向互动的。

关键词:便士报革命,民主市场社会,社会学,互动

参考文献

[1]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辛亥革命民主 篇5

幕式上的致辞

李 林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法学界、法律界的各位思想者和实践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聚集在法学所的这个小会场里,从民主法治人权(宪政)的角度,纪念和反思辛亥革命一百年的历史,审视和评价当下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期许和展望未来中国的宪政建设和法制改革,以求早日实现百年中国民主法治人权的光荣与梦想,把中国建设成为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法治国家。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国际法研究所,对各位专家学者在百忙之中拨冗莅临本次学术研讨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与其他众多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理论研讨会相比,我们主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侧重于从法学和政治学相结合的学科领域切入,立足于中国民主法治人权(宪政)的问题视角,力图从民主法治理论与法学学术的角度对辛亥革命百年进行历史反思和现实审视,对未来中国民主法治人权发展提出前瞻性的观点和建议。

我们主办本次学术研讨会,大致有以下三个学术目的:

一是纪念和反思“百年共和”。费正清先生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这样写道:“20世纪中国的主旋律就是革命”,而辛亥革命就是这个主旋律奏响的序曲。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民主政治方面,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为近代政党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从帝制走向共和、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之门。在思想文化方面,辛亥革命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为社会注入了自由平等意识,民主共和法治意识,独立自尊自爱自信的个性意识等崭新思想观念,成为一场前无古人的思想启蒙运动。

当然,学者们对于辛亥革命的认识和评价也有不同的观点,如“君主立宪比民主共和更符合国情”,“辛亥革命应该避免”,“革命否定”或“告别革命”等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的评价是:“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在上述评价和看法中,许多内容是与民主法治人权密切关联的,值得我们从法学与政治学的知识与经验角度去反思和重新评价,其中的许多问题是可以从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发言和研讨中得到某种解释或者找到某些答案的。

二是审视和评价当下的民主法治与法学状况。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纪念和研讨辛亥革命百年,当然不是为了纪念而纪念、不是为了研讨而研讨,而是为了观照、回应和解决现实民主法治人权建设中的问题,为了深化和发展当下中国的法学研究事业。进入21世纪以后,尽管国际的潮流是和平与发展,国内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和发展,尽管我们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取得了令全球羡慕和令国人眩晕的成就,但一个可以争论的事实是:我们的民主法治建设或许走到了十字路口,依法执政、民主立法、宪法实施、公正执法、司法改革、法治信仰、社会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令人忧心忡忡;我们的法学研究面临空前的挑战和转型的压力。如何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法治与法学的同构上,来认识、分析和解决当下遇到的错综复杂的民主法治问题,是我们这一代法学人和法律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也是本次学术研讨会所期待产生的理论成果。

三是期许和展望未来中国的民主宪政建设和法制改革。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巨变是辛亥革命,第二次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三次巨变是改革开放;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一百多年来,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下,泱泱中国从民国走向共和,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中国历史从革命、斗争走向和平、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国宪制从民主法治人权走向宪政。中国一百多年来的近现代史已证明了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必须走民主法治的发展道路。因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发展民主就必须实行法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就必须推进依法治国。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在宪政框架下和法治轨道上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以法制改革为重点的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上层建筑能够真正适应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需要。通过对辛亥革命百年民主法治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审视,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专制和人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道路。

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充分讨论,展开思想、观念、方法和研究视角上的交流与交锋,切磋不同的学术观点。我们期待本次学术研讨会的真知灼见和建设性意见,能够在给大家提供思想理论大餐的同时,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所助力,为繁荣发展中国法学研究有所裨益。

最后,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再次谢谢大家!

辛亥革命民主 篇6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民主建设;集体领导;党员权利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部分指出:“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发展党内民主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回顾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就会反复证明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不仅具有时代发展性,而且具备历史继承性。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可以发现:民主集中制坚持的好,民主监督作用切实发挥,革命路线就易正确,革命形势就向前发展;革命路线发生错误,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往往是在民主集中制未能正常运行的时候。

从1925年大革命高潮的出现到1945年七大召开,党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十年”。1925年到1935年,由于共产国际的错误引导以及陈独秀、王明等犯有“左”右倾路线错误的党内领导人未将集体领导原则贯彻到党的实际工作中,党的政策和策略缺乏科学性,而且党员民主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致使其积极性受到打击。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实际领导地位,此后党的领导集体注重总结“前十年”忽视民主建设的教训,逐步完善党内法规、确立实事求是思想、开展丰富的民主实践,民主集中制得到健全和发展。

一、“前十年”民主集中制的欠缺与革命的曲折发展

所谓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它的特点和优点就是能够通过发扬民主,把全党凝结成一个统一的、有纪律的战斗集体。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关键在于“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用民主制的实行,发挥全党的积极性。”早在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第十二条就提出:“凡属共产国际党的党,必须建筑于德莫克乃西的中央集权的原则之上。”然而党在前“十年”的实践中坚持集权而未发扬民主,具体表现在忽视了对集体领导原则和党员权利的切实保障,不仅使党的凝聚力遭到了分解,对党的路线、政策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也造成了严重破坏。

1925年的五卅运动迎来了大革命的高潮。由于“五卅运动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促进了党的队伍进一步发展”,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但国民党右派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排挤打击中共及国民党左派力量,并通过一系列反革命政变窃取了领导革命的主动权。大革命的失败与共产国际的错误引导及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有着直接的关系,错误形成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没有坚持集体领导原则。

“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领导制度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环节。”受客观能力及主观意识的制约,任何个人把握事物规律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党的领导集体内部,决策的权力应由领导集体内的各个成员共同享有。毛泽东同志曾经批评过个人专断的现象:“一切事情,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就算数,这是很错误的。……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人称霸。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霸王。”中国革命“前十年”时期党内的“霸王”的确是存在的,1927年6月底,武汉的右派分子准备制造反革命事变,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和陈独秀企图通过妥协取得谅解,主张放弃对工人纠察队的领导。这时“任弼时代表共青团中央提出意见书,批评陈独秀。陈独秀竞将意见书当场撕毁。”可见从当时来看。即使是在党的领导层内民主制度和民主习惯也没有形成。

党内领导层民主生活不足、决策专断问题到土地革命时期仍未改变,且具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一时期,思想上的教条主义倾向成为发扬党内民主、实行集体领导的桎梏。所谓教条主义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字句看做现成的灵丹圣药”教条主义的破坏力在于“教条主义容易装出马克思主义的面孔,吓唬工农干部,把他们俘虏起来,充作自己的用人。”1932年8月,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再次“围剿”,受“左”倾教条主义思想控制的中共临时党中央提出了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当时负责前线工作的周恩来、毛泽东等领导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主动攻打会造成更不利的局面。10月上旬,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举行全体会议。会议严厉批评前线的部署是“纯粹防御路线”,会后坚持正确军事路线的毛泽东被撤销了红军总政委的职务。以王明为代表的党内主要领导人独断专行,党的领导层内其他成员没有监督的权利而只有服从的义务,领导集体内完全丧失了民主。

不仅党的集体领导的原则成为空话,党员的民主权利在遵义会议前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发展党内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首要的和最根本的,就是要保障党员的权利。在党员的众多权利中,批评权应是最直接也最易发挥效果的。充分保证党员充分行使批评权有利于及时而有效的解决和消除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有利于密切党的领导干部同广大党员群众的联系。然而王明推行错误路线的同时对其他党员同志的意见置若罔闻。第四次反围剿进行时,犯有“左”倾错误的临时中央为了排除障碍,将抱有不同意见的干部都看作“机会主义者”,开展“无情打击”。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江西省委宣传部长邓小平等,根据实际情况,反对“左”倾的“进攻路线”,被指责为“对革命悲观失望的右倾机会主义逃跑退却路线”。许多党员被扣上各种罪名,受到关押、刑讯和杀害,损害了党员对党的信任,并造成了党内盲目服从、随声附和的不良倾向。党的民主集中制受到重创,党内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创造精神不能得到发挥,给党和发展中的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二、“后十年”民主集中制的建设与革命的推进

在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是一次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在此之后,党内民主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民主集中制经过遵义会议、六届六中全会、延安整风和中共七大最终成为发扬党内民主的有效机制。

遵义会议后,党内的领导同志开始深刻地总结遵义会议前党内生活的经验教训,结合遵义会议后党内生活的实际,逐渐形成了扩大党内民主思想的基本思路。毛泽东从增强党的战斗力的角度强调了民主的重要性,他认为突出调动民主的力量“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以党内法规的形式贯彻民主集中制是提高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性的关键步骤,是切实保证民主集中制得到实行的重要途径。193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刘少奇作

了关于党法的报告,全会通过了三个党内法规文件。《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定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这些决定,对于党切实实行民主集中制,发挥了巨大作用。1943年6月《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使得民主集中制原则更加具体化和制度化。七大党章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对党员权利的规定,为党内民主提供了主体力量以及切实可靠的法律基础和政治保障。

解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自身活力的巨大动力。牢牢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摆脱教条思想的控制,推进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建设离不开全党思想的解放。前文中关于教条主义对党内民主所造成的危害已有所叙述,普通党员的意识被机械化,左倾教条主义压抑了集体智慧的发挥。从党的发展历史来看,对党内民主的冲击和破坏最大是“左”的思想和行动,而这种思想和行动的认识基础就是就是教条主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问题指出,影响党内团结、阻碍党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还是教条主义更为危险。”整风运动是一次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对教条主义的批判,党的思想和理论建设摆脱了教条主义的禁锢,为党内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对之前遵义会议、六届六中全会和延安整风运动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提高,将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建设和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七大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党员平等原则,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一切党员都要履行统一的党章和统一的纪律,决不允许出现一些人遵守、而另一些人可以不遵守党章的现象。”在讨论大会的报告和发言中,许多代表畅所欲言,或者就具体总结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或者对过去党内所犯的错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深入开展批评。毛泽东于5月24日所作关于中央委员会选举的报告指出“我们选举的原则应当是:犯过路线错误,已承认错误并决心改正错误的人,可以选。……我们要采取这样的方针,尽可能团结更多的人在我们的纲领下。”在对“前十年”经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七大的民主实践成为“后十年”民主集中制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辛亥革命民主 篇7

近两年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呈现如下特点。

本专题是近代中国政治史的基本内容,与现实联系紧密,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区域。

从考查的形式看,命题立足基础,突出主干,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多是链接性考查,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

从考查的内容看,命题围绕主干知识,如列强侵华的影响、辛亥革命、国共合作抗日(近年频率颇高)、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斗争等。

2016年,自主命题的省份大大减少,多考查信息提炼和史学方法等。全国卷则多是从综合(政治联系经济、文化)的角度考查。

因此,在备考2017年高考时,适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高考命题形式仍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以非选择题为主,突出考查近代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历程中有着深刻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突出考查考生理解认识、探究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2.注意模块知识的横向联系,将近代中国政治史的知识同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文化史)的相关内容相链接。

3.注意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与线索,将近代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历史中去学习,即把中国各时期的社会状况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考虑。

此外,考生还要注意,近几年部分高考题目要求从现代化范式的角度认识西方列强的侵华;将历史现象与现实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关注周年问题等,其中,抗日战争是长效热点。

【金题点睛】

示例1(2015年安徽卷文综第15题)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自由传教和公使驻扎北京的特权是从1858年的《天津条约》获得的,而“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说明“条约”是在公使已经驻扎到了北京之后签订的,结合拿破仑三世的在位时间,B项正确。

【答案】B

变式练习传教士郎怀仁曾说:“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此现象最早开始于()

【解析】香港开始被割占之时是在鸦片战争后,而列强侵华深入内地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A项错误;依据材料“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可知,列强侵华深入内地,内河航运权被破坏,B项正确;规定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C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19世纪末,D项错误。

【答案】B

示例2(2016年海南卷历史第19题)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广大民众自觉地接受了革命的要求,并四处传播,可见革命的要求与他们的利益相符合,A项正确;“打倒土豪劣绅”是中共农村工作的口号,B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包含根据地的建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三个部分,仅一个口号无法表明其发展状况,C项错误;从口号可以看出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变化,D项错误。

【答案】A

变式练习观察下表,表中农户的土地占有状况反映了江西()

【解析】1927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材料显示1934年江西部分地区占有5亩以下土地的农户是主体,无田的很少,这是土地革命的结果而非原因(“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原因),说明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效果”,A项错误,D项正确;数据显示占有“20亩以上”土地的农户非常少,B项错误;无地群众可能“威胁”社会稳定,C项错误。

【答案】D

示例3(2016年江苏卷历史第11题)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

【解析】由题中的时间“1938年”和经济部的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可知,经济部的设立有利于为抗战提供持久的物质保障,A项正确;经济部的设立是为抗战提供物质保障,国民政府的工作重心仍然是抗战,并没有转移,B项错误;经济部的设立是为了对经济进行统制,适应战争的需要,C、D两项错误。

【答案】A

变式练习1938年,蒋介石发布的《告全国军民书》指出:“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随后,他下令把设在武汉的各政府机关、中央党部和一些大学向重庆、昆明等地迁移,完成了新的战略部署。这反映出国民政府()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向重庆、昆明等地迁移”“完成了新的战略部署”等关键信息可知,国民政府调整了抗战部署,准备立足西南,以图后续抗战,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A项;C、D两项说法错误。

【答案】B

【重点突破】

一、以通史的视角审视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三大阶段

1.19世纪40—60年代

(1)特征:①侵略方式上,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②侵华国家上,以英法两国为首,俄美两国随后。

(2)影响:①政治上,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②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开展,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③思想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④外交上,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开放。

2.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特征:

①侵略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经济上,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②侵华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也加入进来。

(2)影响:①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②经济上,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③思想上,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④外交上,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

(1)特征:①侵略方式上,主要从“以华制华”到统治中国,主要国家是日本。②侵华国家: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直到1945年。

(2)影响:①政治上,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②经济上,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二、近代中国社会主要阶级的抗争及特点

1. 近代各阶级的斗争

2. 百年抗争的主要特点

(1)主题明确: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

(2)历程艰难: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走俄国人的路”(中共成立初期)——“走自己的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三个阶段。

(3)阶层广泛:主要包括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4)阶段明显:19世纪以反侵略或反封建为主,20世纪初开始把反帝与反封建斗争相结合;学习对象也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

三、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和政策的调整

1. 革命道路的探索——从中共“二大”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中共“二大”提出了契合中国革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最低革命纲领,变反抗资产阶级统治为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在革命道路上基本照搬了苏联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中共“三大”提出了统一战线方针,掀起了国民大革命高潮。

(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

(1)1927年“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秋收起义的政策。

(2)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

(3)抗战胜利前夕,中共召开“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主革命中走向成熟。

3. 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

(1)1935年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

(3)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开辟了敌后战场。

(4)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并为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争取和平与民主取得了主动地位。

(5)三大战役胜利后,将革命进行到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

“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升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2.《南京条约》申明:

“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是()

3. 张海鹏教授在《甲午战争与中日关系》中写道:

“1894年11月,正是平壤战败和黄海海战失败后,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张,第一次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严复在天津的报纸上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这表明甲午战争()

4. 徐兆玮《棣秋馆日记》记载: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材料最能说明辛亥革命()

5. 电影《建党伟业》演绎了从“辛亥首义”到“党的成立”这一时间段的历史风云。

以下内容有可能出现在该部电影中的是()

①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临时约法》②北京学生走上街头高呼“还我青岛”③共产国际派马林来中国开展活动④陈独秀出席中共“一大”并作发言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6. 近代中国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

“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7.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

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建立农协政权;党到国民党军队中去,加紧培植革命的军事基础。这些决议出台的背景是()

8.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即《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中心策略》,认为全国群众斗争已经“走向平衡发展的道路”,国内已经开始出现直接的革命形势。由此可见,该通告()

9.2015年9月1日,海峡两岸首个国共抗日老兵纪念墙——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在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正式落成。当天,国共两党百名抗日老兵和200多名抗日英杰后人出席了该纪念墙落成典礼。这说明()

A.海峡两岸同胞积极践行“一国两制”方针

B.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增进了民族感情

C.国共合作抗日的历史得到了承认和尊重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已深入人心

10.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社论中提醒全党,“蒋介石在挑动内战”,并斩钉截铁地指出:“人民得到的权利,绝不允许轻易丧失,必须用战斗来保卫。我们是不要内战的。如果蒋介石一定要强迫中国人民接受内战,为了自卫,为了保卫解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权利和幸福,我们就只好拿起武器和他作战。”这表明共产党对时局发展的应对策略是()

A.通过两党和平谈判建立民主联合政权

B.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并作好应对战争的准备

C.以军事方式促成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D.推翻国民党统治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11.1949年元旦,章乃器在《新的转折点》一文中指出:“人类历史亦翻到更光荣灿烂的新页……整个亚洲大局,将于今年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出现“新的转折点”的关键是()

1 2. 战争题材的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下列一些战争题材电影的宣传海报,按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

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小题28分,第14小题24分,共52分)

1 3.(28分)从19世纪上半叶起,中国人就试图了解和认识美国。

漫漫岁月中,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表达了他们形形色色的美国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呜呼,弥利坚国,非有雄才枭杰之王也,涣散二十七部落,涣散数十万黔首,愤于无道之虎狼英吉利,同仇一倡,不约成城……尽复故疆,可不谓武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可不谓周乎!中国以茶叶大黄岁数百万济外夷之命,英夷乃以鸦片岁数千万竭中国之脂,唯弥利坚国邻南洲,金矿充溢,故以货易货外,尚岁运金银百数十万以裨中国之币,可不谓富乎?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我们对于任何的外国考察团,虽然不一定把它当成景气繁荣的天使对待,但我们对它们总是抱着希望的。我们的希望很单纯,我们不奢望人家能牺牲了自己来救助中国,只希望彼此间能有一个准确的新的认识。这次我们对于美国经济考察团的希望,当然也不过如此而已。(编者按:1935年2月,美国经济考察团来华时,报刊的舆论报道)

——静生《所望于美国经济考察团者》

材料三中国人在认识西方时,有一种独特的“师生情节”,即中国人真诚地将西方发达国家当作自己的先生,认真地讨教和学习,可是在历经坎坷以后终于发现,“先生总是欺负学生”。

——牛军《后“冷战”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与思考》

(1)结合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不同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不同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4分)

1 4.(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秦王朝的灭亡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秦王朝建立后不仅不思休养生息,反而修阿房宫、筑骊山陵墓、建长城、伐南越、戍五岭、徭役和兵役极度繁苛,再加上它又专任法家,以严刑峻法治天下,从而其兴也暴,其亡也暴。但是这一历史的必然性,却并不是自行实现的,而是经由秦末农民战争才得以完成。正像贾谊概括的那样“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一作用显然带有许多的偶然性,如“遇雨失期”,九百戍卒中有个陈胜存在,乃至戍守渔阳的遥远,大泽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等,但是,恰恰是这一事件完成了秦朝灭亡的历史必然,而秦朝灭亡的“必然”也就是以这些“偶然”的具体形式而得以实现。

——王晓菊《何谓历史学》

根据材料表述,概括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并请结合近代中国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合理)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选择题

1. A【解析】根据题干“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

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升起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B项错误,作者反对发动鸦片战争;C、D两项错误,材料中无从体现;A项符合题意,作者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但实际上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 D【解析】早在《南京条约》前的鸦片战争期间就出现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潮,A项错误;“平行之礼”是对尊卑等级的传统礼仪制度的否定,B项错误;此时中国向西方学习还局限于器物层面,还未意识到要传播西方的平等观念,C项错误;传统夷夏之防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观念的冲击,D项正确。

3. B【解析】材料所述围绕“挽救民族危亡”的中心,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材料意思不符。

4.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共和政治》《共和杂志》类书报热销,说明辛亥革命引发了民主共和热潮,C项正确;A项发生在改革开放后;B项发生在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项错误。

5. C【解析】所选内容应发生在1911—1921年之间。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临时约法》,①正确;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喊出“还我青岛”的口号,②正确;③出现在建党之前;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共“一大”,④错误。

6. A【解析】从材料“先定三湘,光复武汉”“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等信息可以看出,这场军事行动是北伐战争,北伐战争1926年开始,不到一年的时间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A项正确;B项错误,抗日战争会战的方向与材料不一致;C项错误,中法战争是在19世纪80年代进行的,与材料中的统一中国无关;D项并非由南向北进行的作战。

7. B【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大革命失败后”可判断,国民党已背叛革命,南方工农运动受到挫折,A项错误;从材料“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准备总暴动”等信息可判断,这发生在中共“八七”会议召开之后,B项正确;C、D两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

8. 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民党正在“围剿”红军,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仍处于困难时期,故本通告并没有正确反映当时的国内革命形势,排除A项;B项从材料信息难以反映;本通告是“左”倾机会主义的冒险主张,D项表述错误;本通告对当时国内革命形势发展的估计过于乐观,C项正确。

9. C【解析】材料与实现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方针无关,A项错误;B、D两项均与材料意思不吻合,排除;建立抗日志士纪念墙,是对抗日烈士的纪念,体现了海峡两岸对抗日烈士和抗战历史的尊重,C项正确。

1 0. B【解析】从材料可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通过新华社社论表明了中共的态度是“不要内战”,但解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权利和幸福“必须用战斗来保卫”,说明中共作好了和平谈判和军事斗争的两手准备,B项符合题意;A、C两项说法与题意不符;D项材料无法体现。

1 1. D【解析】1949年元旦时三大决战已基本结束,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这是国民党统治走向灭亡的转折点,也是人民民主政权诞生的新起点,所以章乃器发表《新的转折点》一文,D项正确;A、B两项不是关键原因;C项时间与1949年元旦不符合。

1 2. C【解析】①反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突破乌江,发生在1935年;②反映的是三大战役,发生在1948—1949年;③反映的是黄海海战,发生在1894年;④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

二、非选择题

1 3.(28分)(1)材料一看法:

高度赞扬美国的独立运动、民主制度,肯定美国的外交政策和美中之间的交往。(3分)

原因:①美国建国之初,尚未侵略中国;②美国制度先进,资本主义经济发达;③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主张向西方学习等。(4分)

材料二看法:对美国来访抱有希望,但认为美国帮助中国拯救危机的可能性不大。(抱有希望,但无奢望)(3分)

原因: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需要外援;②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振兴经济;③近代美国侵略中国;④美国纵容日本法西斯对中国的侵略;(或美国推行绥靖政策,或美国通过中立法,置身事外)⑤美国转嫁经济危机。(4分)

(2)论证:一方面,近代中国对美国有“师生情节”,主张以美为师,如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答对1人名字即可)介绍美国的情况,主张向美国学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分)

另一方面美国又“欺负”中国,对中国展开侵略,如两次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天津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一战期间,加紧侵略中国;二战结束后,扶蒋反共,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中国成立后,敌视新中国(或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遏制新中国)。(7分)

1 4.(24分)(1)概括关系:

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历史的偶然中蕴含着历史的必然。(4分)

(2)史实论述:

论点:依据“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在近代中国史中选取主题,表述成句。(4分)

史实:结合选取的主题,论证“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结合选取的主题,论证“历史的偶然中蕴含着历史的必然”。(16分,史实准确,表述成句,只写出名词不得分)

(3)逻辑表述:

史实论述范例:

中国民主革命由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完成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近代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纷纷拿起武器,先后开展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贡献,但都没能改变中国的历史地位。这虽然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如外部环境的恶劣,历史人物的个人素质、性格等,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因其自身局限而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辛亥革命民主 篇8

首先, 预备立宪活动不仅没有弥合各方矛盾, 反而为最后推翻清王朝准备了条件。其次, 预备立宪活动在客观上就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与否定。第三, 预备立宪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权利。第四, 预备立宪活动同时也是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道路上的一次飞跃。

清末宪政运动, 是清政府的最后一次改革自救运动。宪政运动的出现在当时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并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以具体分析, 讲出合乎历史的结论。

一、清末民主革命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推动了预备立宪的实施

戊戌变法时期, 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提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时, 封建统治集团的绝大多数都视之为洪水猛兽、大逆不道。可是, 仅仅过了几年时间, 清政府却举起了君主立宪的旗帜, 并且声称:只有实行预备立宪, 才能保持封建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1905年7月, 清政府派镇国公载泽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1906年9月1日下诏“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8月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期, 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1月14、15日,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 三岁的溥仪即位, 由其生父载泽摄政, 载泽继续玩弄预备立宪的骗局。但形势的发展已非清政府所能控制。1911年辛亥革命最终导致了清政府的灭亡。

从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看, 正是日益高涨的人民革命斗争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民主意识的觉醒, 迫使清政府无法再照旧统治下去。20世纪初, 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 清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其中对其打击最大的, 就是资产阶级发起的民主革命运动。最高统治者西太后本能地预感到了末日的降临。端方也曾在一个密折里指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和革命影响的扩展:“无知青年, 惑其邪说, 什而七八。逆党孙文演说, 环听辄以数千, 革命党报发行, 购阅数逾数万”“一唱百和, 如饮狂泉”。继而忧心忡忡地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窃以为今日中国, 大患直在腹心, 纵任之则溃决难收, 芟夷之则全局糜烂。”最后无可奈何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善后之策”:“今日欲杜绝乱源, 惟有解散乱党;欲解散乱党, 则惟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夫所谓政治上导以新希望者, 则奴才等前次所谓宣布国是定十五年实行立宪是也。”端方的这一段议论, 颇具代表性, 类似的话, 充斥在当时的许多奏折里。

二、清末宪政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进程

历史的发展并不一定会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 晚清的预备立宪最终仍以失败收场。尽管如此, 立宪行为却在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1. 预备立宪活动不但没有弥合各方矛盾, 反而为最后推翻清王朝准备了条件。

在预备立宪过程中, 袁世凯曾当面讥诘铁良“大权独揽”, 结果, 因太露跋扈之形, 被免去了各项兼差。袁世凯还与奕劻、端方等勾结, 利用权术倾倒了他的最大政敌, 酿成晚清政局中震动极大的“丁未政潮”。统治集团内部的“政论纷争”“政出多门”、权力倾轧等, 无可避免地加剧了政局的混乱, 削弱了封建统治集团整体的统治力量, 改变了中国社会内部封建统治阶级与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代表的被统治阶级间的力量对比。另外, 作为当时反对革命, 拥护立宪的立宪派来说, 他们虽然向清廷献媚, 主张用立宪来抵制革命, 但就他们的根本目的而言, 是为了推行其立宪的主张。而当他们的幻想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之后, 便渐渐萌发了革命的思想。尤为重要的是, 正是由于立宪派领导的一系列和平运动的失败, 使世人认清了清廷假立宪的实质, 在客观上促进了革命的发展, 加速了清廷走向灭亡。

2. 预备立宪活动在客观上就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与否定。

立宪政治的基本精神是保障民权, 扩大民权, 限制君权;是以多数国民之意思, 而制定国家行政之方针。国会、责任内阁、宪法等便是为最大限度维护宪政基本精神而确立的宪政要素。这与中国几千年来“朕即国家”的君主制政治及其统治思想形成鲜明对比。当然, 清末的预备立宪活动并不是完全符合宪政精神的。奕劻在厘定官制时, 曾试图把立法权归属资政院, 另设责任内阁, 由总理大臣和协理大臣平章政事, “各部尚书亦均为内阁政务大臣, 故分之为各部, 合之为政府”, 司法权专属法部, 大理院任审判, 法部监督之, “均与行政官相对峙, 而不为所节制”, 并将政务处、军机处和原内阁一并裁撤。这种做法, 虽不尽符三权分立的原则, 主观上也不想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但就其形式本身, 已同西太后等一贯推行的绝对专制独裁相对立。那种一向作为天经地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原则、规范已受到了挑战和猛烈的冲击。这在当时有着强烈的进步性。

3. 预备立宪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权利。

尽管作了种种限制, 清政府毕竟在条文和形式上规定给予人民一些民主权利。这些规定, 使得人们在从事政治活动时有了合法的依据。预备立宪后, 人民集会结社的自由写进了《宪法大纲》, 这也就冲破了二百多年不准结社的禁令。在这种情况下, 各种政治团体纷纷成立, 据有人统计, 在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的前后, 不包括秘密活动的革命团体, 仅仅公开性的结社, 就有六百个之多。另外,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的过程中, 通过改革官制、设立资政院和咨议局、推行地方自治等, 也为一部分资产阶级挤进统治机构打开了一道门缝。在讨论官制改革的过程中, 有人提出应吸取“富资本能通晓一宗实业有经验而信于其侪者” (即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参与政治活动的意见, 在资政院和咨议局议员的选举办法中, 都有关于“营业资本或不动产”等财产方面的条件, 甚至明确规定了有“资产”的“业主”的议员名额。各地先后试办地方自治, 在府、县、镇、乡各级设立议事会、参事会等, 也吸收了一部分士绅参加。这一切都说明了, 在预备立宪的过程中, 原来属于被统治阶层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一些权利。当然, 我们不能过高地估价这一历史现象, 因为这只是封建地主阶级一种网罗和拉拢的手段而已。

4. 预备立宪活动同时也是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道路上的一次飞跃。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从物质到制度、意识层面这样一个过程。甲午战争前的洋务运动, 我国侧重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艺”。甲午战争后, 人们开始了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关注。维新变法运动成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大转折时期, 并开始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尝试。但总的来说, 这个时期对西方制度文化的认识还很有限, 对西方政治制度的了解亦缺乏深度并尚未形成太大的影响。20世纪初的预备立宪活动, 清廷在做法上虽然仍遮遮掩掩, 但却是朝野各方在较为详细、精当地研究了西方宪政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仿效西方, 实行宪政, 变君主专政政体为立宪政体的主张, 并对如何在中国实行宪政做了具体设想。应当说, 这是继维新变法之后, 中国人在学习西方、包括学习西方制度文化上的一次大跨越, 反映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不断深化, 表明了中华民族在谋求独立富强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与进取, 是近代中国在发展道路上的不断前进。

综上所述, 清末宪政运动虽然是清政府为挽救自身摇摇欲坠的统治而采取的自救行为, 也是当时民主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就立宪本身而言, 同时又反映了国内一部分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 在客观上加深了人们对封建制度的否认, 加快了中国学习西方的步伐, 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摘要:清末宪政运动, 是清政府的最后一次改革自救运动, 也是当时民主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就立宪本身而言, 在客观上加深了人们对封建制度的否认, 加快了中国学习西方的步伐, 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关键词:清末宪政,民主革命,中国近现代

参考文献

[1]请平满汉畛域密折.辛亥革命 (第四册) .

[2]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

[3]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4]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

辛亥革命民主 篇9

一、注意集体领导

健康有序的民主离不开集中, 要求在工作中注意集体领导。集体领导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 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领导集体就非常注重集体领导。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了第一代的领导集体的优良传统, 邓小平更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集体领导思想。

集体领导是邓小平一贯所倡导的。集体领导不是个人领导, 邓小平非常注重集体领导反对个人领导。他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认为,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来说, 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 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 家长制现象, 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他又认为, “权力过分集中现象, 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 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 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 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 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

邓小平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就非常注意集体领导。邓小平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前委通告 (第二号) ” (1929年12月20日) 中明确提出: (1) 党内一切重要问题均应召集各级委员会讨论决定。 (2) 临时问题及日常细小问题可由书记解决, 但解决后应向各委员会 (或干事) 报告。 (3) 在知道机关中同志 (如前委委员或队委、营委委员、支部干事) 应经常注意党的工作问题, 不可一切问题推在书记身上。

二、注重组织建设, 坚持民主集中制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实行民主。马克思认为, “革命活动只有在集中条件下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实行最严格的中央集权制是真正革命党的任务”。这里是强调革命活动时的集中。但是, 在强调集中的同时还要注意民主, 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民主和集中是对立统一的。列宁是在党内第一个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 也是最早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专门阐述的。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的思想, 并把它作为我党的一项根本组织原则。邓小平系统地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毛泽东的民主集中制思想。但是, 其实这一思想邓小平早就具有并在实践中得到贯彻———那就是邓小平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的民主实践。

第一, 他提出“坚持民主集中制但又注意防止极端民主化”。邓小平在通告中就明文规定, (1) 党内一切问题如无极端秘密性者, 均交各级政府机关及各支部讨论。 (2) 指导机关争执之问题可请上级决定, 但尽可能召集党员大会解决。 (3) 实行民主化时仍需保持民主集权制之确定, 须防止极端民主化现象。邓小平的上述通告中包含了民主集中制思想的两个基本内涵———民主和集中。首先, 党内一切问题如无极端秘密性者由党员大会讨论解决, 这就充分发挥了民主的作用, 这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实行民主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其次, 邓小平也指出应“防止极端民主化”, 也就是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需保持必要的集中。否者就会出现极端民主化, 那么也就不是真正的民主集中制。

第二, 他实行改良士兵生活, 实现官兵平等的政策。邓小平作为红七军的政治部主任, 负责整个红七军的思想政治工作, 他在部队中成立政治委员会每天给士兵们上政治理论课一至二小时, 有时候邓小平亲自给士兵上课, 讲阶级关系, 讲政治形势, 讲民主生活, 讲官兵平等和群众观点等等。邓小平还在部队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启发士兵的政治觉悟,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士兵委员会, 发动士兵对旧军官中的军阀作风和贪污腐化行为进行斗争, 实行官兵平等。

三、执行纪律方面, 要严格执行纪律强调下级服从上级, 个人服从集体

民主作为一种制度, 它在本质上包含了纪律。民主和纪律是一对矛盾, 没有纪律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民主。可以说, 纪律是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 民主在本质是一种国家制度, 强调少数服从多数, 下级服从上级。列宁认为, “保障少数, 历史证明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少数理应服从多数, 但又必须保障少数的权利。尤其必须保障忠实的反对派”。列宁说少数服从多数, 但“必须保障任何少数和任何忠实反对派的权利”, “上级机关的一切决议下级机关必须执行, 每个决议首先是应当执行, 只有在执行以后才可以向有关的党的机关提出申诉”。邓小平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就继承了列宁的民主思想, 要求下级服从上级, 个人服从集体。同时要求“党的一切决定任何同志均需遵从, 不能随便以个人意见而更动之”。

四、在县苏维埃政府组织中对党务委员会负责监督各部工作

监督是民主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强对领导者的监督是保证民主健康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 邓小平非常注重对各部的监督工作。他不断地采取新方法, 反对官僚主义, 扩大民主, “使党的舆论对领导机关进行经常性的监督”。邓小平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列宁主要强调了党内的民主监督, 邓小平主要从党外的民主监督也就是从政府的角度来加强对各级领导的监督。这不但是对列宁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同时还对列宁民主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拓宽了民主的内涵。所以, 邓小平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就加强了在县苏维埃政府组织中对党务委员会负责监督各部工作。

邓小平在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实行民主制度, 右江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战士及一切劳动群众的。所有工人、农民、红军战士及一切劳苦群众都有权选派代表, 参加管理各级苏维埃政府的重要事务。县、区苏维埃政府由县、区工农兵代表会议选举, 乡苏维埃政府由全乡群众大会或代表会议选举。参加县苏维埃的代表, 大部分是农民及其他劳动群众的代表, 其次是工人代表和士兵代表, 参加区、乡苏维埃的代表, 农民占有较大的比例。在代表会议或代表大会上产生各级苏维埃的执行委员会。各级代表会议有撤换该级苏维埃执委会之权, 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有撤换该级执委之常务委员之权力。各级苏维埃一般任期为六个月, 届期改选, 那些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奉公守法, 办事公道, 密切联系群众, 真正为群众谋福利, 受到群众拥护的同志, 可以连选连任:对于那些打着苏维埃的招牌为个人谋私利, 搞特权, 贪污腐化, 消极怠工, 脱离样众, 追求“升官发财”的分子, 则在改选时给予淘汰。东兰县从1929年底至1932年夏, 先后选举产生过四届苏维埃政权, 每届组成人员都有变动, 体现了工农群众在政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人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罢免之自由”和男女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人民享有言论、集会、出版、结社等自由……”, 但是, 邓小平早在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就提出了这一思想。邓小平还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邓小平这些早期的民主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摘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之一。邓小平的民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早期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实行的民主制度对他后来完整、成熟的民主思想有十分重要影响, 可以说邓小平早期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实行的民主制度对邓小平理论中的民主思想有直接联系。试以邓小平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这一指导性文件来探讨其早期民主思想。

关键词:邓小平,早期,民主思想,右江革命根据地

参考文献

[1]中国红军第七军目前实施政纲[Z], 1929-12.

[2]中国红军第七军政治部印 (广西博物馆所存原件) [Z].

[3]中共百色市委党史办公室.右江风雷——邓小平与百色起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4:8.

[4]李时新.邓小平在1929[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7:8.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327.

[6]陈天择.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2) .

爱国的民主革命教育家马君武 篇10

为国育才

马君武是在从政失败后转而投身教育事业的,因此爱国救国是他从事教育的根本目的。他认为爱国心是人间最好的宗教,希望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爱国的情怀和学习救国的技能。这种保家卫国的教育思想在他撰写的《中国公学校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众学生,勿彷徨。以尔身,为太阳。照尔祖国以尔光。尔一身,先自强。修道德,为坚垒;求知识,为快枪。

众学生,勿彷徨。尔能处之地位是大战场。尔祖父,思羲黄。尔仇敌,环尔旁。欲救尔祖国亡,尔先自强。

中国公学最初是由一批留日学生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愤而归国于1906年创办的。是年夏天,马君武从日本西京帝国大学工艺化学专业毕业后回到上海,在中国公学任总教习(教务长)兼理化教授。1930年,他又在中国公学当了数月校长。在任总教习兼理化教授期间,他为中国公学撰写了这首校歌,号召青年学生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读书。

马君武教育救国的思想还体现在他为广西大学撰写的校歌中。马君武任广西大学校长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步步吞噬中国,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马君武要求大学生们努力学习战争的知识,培育战斗的精神,以各种方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广西大学校歌》唱道:

复兴中华,发达广西,是我们立校本意;为国牺牲。为民工作,是我们求学目的。努力,努力,大家一齐努力,求得知识,练好身体,更遵守严格纪律;努力,努力,大家一齐努力,对内团结,对外抵抗,为祖国奋斗到底!

马君武的爱国救国思想不仅仅是流于口号,更体现在他一贯支持和保护爱国学生的革命运动上。1926年3月18日,北京数千名学生和市民在天安门集会反对八国通牒,遭到段祺瑞政府的镇压,当时死伤近200人,死难者中有3名是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马君武当时正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他出面奔走,将学生的尸体领回,安葬在校园内,并召开追悼会,发行特刊,赞扬受难学生崇高的爱国精神。此后,他由于不满军阀把持教育,毅然辞去段祺瑞政府教育总长和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的职务,回到上海继续任教去了。

爱生如子

马君武一腔热情投身教育,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倾注全部心血,这在当时的教育界是人所共知的。而他慧眼识珠,较早地发现胡适过人的才华,并终生与其保持深厚的师生情谊,这在当时亦传为美谈。

马君武年长胡适10岁。当初,胡适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公学,马君武是主考官。当他看到胡适以《言志》为题写的作文后大加赞赏,拿给几位老师传阅说,这是中国公学未来的一位好学生;胡适后来果然成为全国闻名的学者。1911年,尚在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冶金的马君武远隔重洋写诗赠与胡适,表达了思念之情,并以“相期作琨逖,舞剑趁鸡鸣”与其共勉。胡适也很敬重马君武,经常在自己的留美日记中提到马君武的道德文章。1935年,胡适前往广西大学演讲,先在众师生面前毕恭毕敬地向马君武屈膝行礼,感谢老师培育之恩后,才开始演讲,二人的师生情谊由此可见一斑。

马君武关心青年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很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在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时,学校里有一名学生叫班文藇,因为军阀混战交通中断,断绝了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马君武知道后,就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些钱来资助班文葜,帮其渡过了难关。马君武对于贫困学生的求助向来是有求必应的。他常说:“国民党官府人员贪污一笔就上百万元,我们即使在发放助学金方面手松些,多给学生又何妨呢?”因此,他在广西大学筹集“苦学基金”,用学校在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和教职工自愿捐助的钱作为奖学金去接济贫困学生;还制订了《学生免费条例》、《工读生规则》等,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人学补助。马君武还在校内搞勤工俭学,找些工作给贫苦学生做,一方面锻炼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另一方面使他们获得生活费用,不致因家庭困难而中途辍学。

对于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马君武更是关怀备至,呵护有加。青年时期的秦道坚家境贫寒,没钱上大学,是靠马君武给予他半工半读的机会才得以在广西大学完成了学业。秦道坚在大学三年级时研究用稻草制造无烟火药取得成功,并在中国科学社出版的《科学月刊》上发表文章。马君武便向政府给他申请了一笔奖金和一张奖状,并请他在学校里作了一次公开演讲。这使秦道坚和同学们对于科学研究得到了很大的鼓励。秦道坚大学毕业时,成绩第一,学校还给他特制了一枚金质奖章,并留他在化学系任助教。对于马君武的照顾与培养,秦道坚一直心存感激,时时称马君武为“恩师”。

惜才如命

作为教育家,马君武深知师资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每到一校任校长,他都礼聘有学识的人才到校任教,给予他们优厚的生活条件和待遇,使他们能够安心教学。

广西大学创立之初,马君武考虑到广西地处偏僻,文化落后,不容易吸引有名望的教授。他一方面用高薪(以大洋支付薪金)聘请许多外省籍学者到广西大学来,给他们安排最好的房子,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当时,广西大学办的是高中性质的预科,只有300名学生,而教授就有13人,其中包括黄叔培、白鹏飞、马名海、曾昭桓、蒋继伊等一批知名教授。另一方面,马君武也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师资,用校款保送教学成绩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赴欧美深造。他用这种方法于1935年和1936年分别选送了郑建宣、杭维翰、汪振儒等青年助教出国学习。这些人学成归国后,对广西大学后来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汪振儒原本是学生物的,在广西大学讲授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形态学和植物生理学等课程。经马君武再三动员,他到国外转学林业,回国后一直在高等院校从事林业教学与科研工作,成为我国树木生理学的奠基者。每当回忆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他还时常称赞马君武当时的指引“是非常英明的”。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

南京、上海等地机关纷纷内迁。凡是逃难经过桂林的原在上海或北京任教的知名教授,都被马君武挽留在广西大学任教。广西大学一时俊彦云集,成为当时国内较有影响的大学之一。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的地质研究所,也被马君武留在桂林,他专门把良丰花园对面的一座新大楼借给地质所使用,使李四光的地质所有了立足点,得以继续开展研究工作。

忘我工作

马君武对于工作之投入、办学之认真是出了名的,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地步。大夏大学初创时期,校舍是租赁的,办学条件极为简陋。马君武就用自己的住宅向银行作抵押建起了新校舍,使大夏大学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图书馆、礼堂、实验室和学生、教职工宿舍,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和教师人数大增。而他自己在上海市区的家却是一幢陈旧的楼房,家中陈设简朴,除了许多书籍就只有简单的桌、柜、旧式木椅等。

马君武办学偏重理、工、农等实用科学,他深知没有好的图书仪器是办不好理工科大学的。因此他掌管广西大学后,不惜重金添置大量的图书仪器,到1932年止,广西大学仅理化仪器就用去毫洋40万元,其它各系的仪器还不计算在内。所购仪器多是德国最新产品,质量优良。如1934年,马君武去欧洲考察时,从德国一口气买回60多个大小不同的像酒杯样子的白金坩埚和一个电解槽。这在当时的国内大学是绝无仅有的。尽管马君武舍得花重金聘教授、建校舍、添仪器,但对于自己的生活,他一向吝啬:长年穿着长衫布鞋,有些衣服还有补丁;吃的多是一荤一素,小小的一块鱼肉也要分一两天吃。

对于马君武舍身忘我,勤苦工作,中国公学的学生在给于右任的信中给予了最为公正的评价,信中写到:“校长薪金每月200元,其数在职员教员之下。学校事务,巨细必躬亲,勤苦在听差之上。举目全国各大学校长,其肯矢忠矢信,任劳任怨若马校长果有几人?”

矢志教育

马君武对于办教育可谓呕心沥血,是诚心诚意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但他的办学道路并不平坦。

1924年11月,马君武任上海大夏大学校长。大夏大学是一所私立学校,不为人们所看好,各项事业举步维艰。马君武任校长后,扩建校舍、购置图书仪器、增聘教授,使学校声誉日起,社会人士刮目相看。1927年,由于筹办广西大学,马君武只能辞去大夏大学校长职务。

1925年马君武被聘为北京工业大学校长,但不足一年便辞职了。1930年,马君武继胡适之后被任命为中国公学校长。就任后,他调整院系,提高教学质量,并采取有力措施革除积弊、整顿内务。然而工作刚刚展开,马君武就因为中国公学爆发学潮而被迫离去。他掌管中国公学的时间很短,仅10个月而已。但是,马君武办学道路最为艰辛曲折的是他创办广西大学并三任广西大学校长。1927年,马君武应广西省政府的邀请回桂创办广西大学,经过一年艰苦筹备,广西大学于1928年10月开学。但开学不到一年,就因为粤桂战争被迫停办。1931年战争平息后,广西却有人提出停办广西大学,马君武为此多方奔走,极力呼吁,使广西大学得以恢复重办,并于当年9月开学,马君武第二次出任广西大学校长。

广西大学最初坐落于梧州蝴蝶山上,那里荒无人烟,坟茔垒垒。马君武在校内发起“锄头运动”,带领师生“一木一石,一瓦一椽,一几一席,悉心擘划”,使广西大学在短短3年间由一座荒山野岭变成美丽的校园。广西大学恢复重办时只设理学院,第一届招收本科(理科)学生30人。后来增设农、工两个学院,下设数理、化学、生物、农学、林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系科,到1936年时有本科学生500多人、教师80人,一座高等学府初具规模。但由于马君武与当时掌权的桂系军阀意见不合,被迫于1936年离开广西大学。1939年广西大学改为国立大学,马君武第三次被任命为校长。他不顾身体虚弱,带病任职,终于在1940年病逝于桂林良丰校内。

马君武办教育一路坎坷颇多,却矢志不渝,初衷不改。他认为“凡人类一切事业,皆不能不源于教育”,而“学校是把人造成一把锁匙,将来去开社会的门”。他还多次表示,办好广西大学是他一生的事业,要求师生齐心协力把广西大学办成国内有名的大学,才能对得起广西全省父老乡亲。

在任广西大学校长期间,在广州的桂籍人士发起筹建了培桂中学,邀请马君武任校长。他慨然答应,并亲手题写校训“勤俭朴诚”,还撰写了校歌,勉励学生“德智体群美并进”,“把中华民族从根救起,把世界文化迎头赶上”,由此可见他热心教育、培育人才的精神。

上一篇:左心室假动脉瘤下一篇:新农人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