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观后感

2024-04-14

“辛亥革命”观后感(精选8篇)

篇1:“辛亥革命”观后感

革命影视《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这一电影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念,通过荧幕上的历史画面,让我们看到祖国发展的道路,通过了解历史,认知历史,以促进当代的发展。

《辛亥革命》是一场充满荆棘的革命,在这一道路上,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描绘祖国的未来。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注定了辛亥革命是一场空前的`革命,孙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开拓了革命的新道路。电影中有许多细节描述,比如孙中山先生在国外与外国政府官员协谈时的激烈争论的一幕,其以一己之力舌战众人,在面对种种刁难与不理解的情绪下,孙中山先生丝毫没有动摇过自己的意志,这是铁一般的意志!这是铁一般的力量!正因为孙中山先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彻底的觉悟,在整个革命的道路上,才能走到最后。

电影中还有那么一幕,在孙中山先生与革命同志们讨论临时大总统的事宜的时候,有刺客枪击。一阵慌乱后,刺客被抓,在审问刺客的过程中,刺客对孙中山是满嘴的辱骂,黄兴进来后说了一句:“他和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世界里。”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在当时清政府的历史背景下,要完成一场革命并不只是军阀形式的占领,一场完整意义上的革命,应该是深入群众的内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要播种革命的种子,而且还要让其健康成长。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不仅改变了形式,而且革命的精神深入人心,是一场实质改变的革命。

时代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一旦其发展变成盲目的,脱离实际的,就需要勇于改变,将发展的方向标重新定位。辛亥革命给予了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历史不会再重演,但历史的规律是会再现的,我们要观史而明智,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正确指导自我的发展,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能力。

篇2:“辛亥革命”观后感

人们常用红色来象征革命的颜色,因为,每次革命战争都是要付出无数人民的鲜血。革命对我们来说有些遥远又不可思议但它是由千千万万革命者的血和肉凝成的,所以我们要敬畏它。

暑假里我看了一部影片,影片中讲述了发生在1911(辛亥年),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同清政府勾结,残酷的压榨中国人民,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是革命,是的,是革命。是他让千疮百孔,奄奄一息,充满迫害与痛苦的那曾经的中国获得新生!是革命的枪声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是在战火中失去生命的革命者让大家明白了什么是革命!中国人民如同被囚禁被迫害的犯人,戴着沉重的枷锁,而使他们摆脱这一切,是革命。

秋瑾就义前说:“革命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孩子,是为了让人懂得宁静与温和。”林觉民在遗书中说:“革命是为了人们永久幸福。”我认为革命是为了改变命运,革命也是为了国家,它就像野草,任谁也无法阻挡它的蔓延与生长。

晨光熹微,街道冷清,气氛压抑。凉风侵袭,发出呜呜之声,似乎在挽留什么;沉重的脚镣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沙沙声,似在控诉某种不满。铁锁落地有声,一旁的民众用好奇迷茫的眼神望着这个竟敢造反的女人。她一脸平静,没有丝毫畏惧。她的淡定与人们的惊恐,我看见他们的眼神那么深,像无底的黑洞,那装着他们的痛苦。

阴森可怕,审室灰暗,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令人发指的血腥味,它好像在告诉林觉民,这儿曾是战友的‘刽子手’。他脚上的血一滴滴血怎么也止不住,眼前的清官带着几分敬佩地望着他,这个年轻英俊的男子。面对官员的所谓的法外开恩,他表现得那么坚决。因为为了人们的永久幸福。他的眉宇透着叛逆与不服输。他当时内心在想什么?他家庭幸福,从未受过民间疾苦,他是为了什么而去抛头颅,洒热血?

他,她,他们是革命者,他们抛弃了家。生命,但没放弃他们的信念,他们参与革命是为了更多人。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带着目的与需要付出的疑问。这带着怀疑,我们何不想想——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去做什么!

落后就会挨打,说的一点也没错。虽然我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中国像一条汉子,充满力量。总会想起那标志性的辛亥革命,它有多么大的意义与影响,他让中国成为新中国。退一步讲没有它,中国也许会被瓦解,人们会更痛苦。革命者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家庭有信仰。我想,他们真的从未畏惧过?从未害怕失去家人?从未在乎自己的生命?毫无犹豫地去用自己的身体去挡子弹,堵炮口,然而在无数次失败后仍能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对革命的痴狂正是因为你对祖国的热爱,是坚定的信念让他们选择守口如瓶,选择坚持革命,选择放弃生命来扞卫自己的信仰!

他们的信念已经十分坚定,他们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他们的思想顺应当时社会时流。“换一个政府,人民做主”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深入人人心中。使每个人明白,自己的使命。左手好像托着泰山,右手则顺着黄河,做顶天立地大汉子,这才是中国人!

敢爱敢恨敢作敢当,这便是我所感受到的革命精神。虽然他们只是无人管理的野草,但他们有同样精神。大家都是黑眼黄皮肤的人,无家亦无国,正如一位华侨所说。敢爱,敢痴狂地爱着革命;敢恨,敢痛恨腐败清政府;敢做,敢在全国掀起革命大浪;敢当;在临死时无任何怨恨与畏惧。他们的爱国·他们的“国难当头,舍我其谁?”他们的勇敢何不是我们一面镜子?

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纷飞的泪雨装点着历史的天空,先人已随岁月在青冢里销匿,然而他们的心血之痕永远不会被磨灭。时光的刻刀在历史的巨岩上雕琢着他们的丰功伟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这努力就看我们,为国家为人民,为那一百年前的革命,好好地努力吧!

篇3:辛亥革命历史教学的探讨

一、辛亥革命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在教学目标表述这一环节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辛亥革命知识只是纯粹地学习教材中的内容,这并非是教学目标;能力目标与辛亥革命历史知识相分离,而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是以教师教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其次,在教学观念上,教师在辛亥革命历史教学中的教学理念仍是把自己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仍以自身的讲解、说明与分析为主,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较少, 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这就导致了学生不喜欢思考,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从而在学习辛亥革命内容时缺少一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也难以被开发出来。

再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师讲授了历史教材中所含的显性知识,重视记忆而轻视探究,重视结论而轻视推理,这在无形中就限制了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知识学习的思维空间,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受限,降低了教学效果。另外, 在辛亥革命历史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重视形式上的探究,缺乏探究的实效性,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把学生作为探究辛亥革命历史知识的主人。教师始终占据主体地位,以历史教材为主宰开展探究活动。

最后,教学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指导,不少教师忽视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辛亥革命历史内容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地学习辛亥革命的历史知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完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主要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得相关知识,并没有自主地去发现与探究教材内容的规律性。教师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也没有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和探讨学习,学生的观点与看法难以得到有机整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而其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却得不到有效锻炼与培养;学生也没有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缺乏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辛亥革命历史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在辛亥革命历史教学中,教材观是指教师对教学功能与本质的认识,反映了教师对历史教材的使用方式与态度。 正确的教材观不仅包含了“教什么”,也要包含“怎么教”, 从本质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材不再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唯一依据,它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载体,是学生学习辛亥革命历史知识的参考书。新的教材观是要丰富课程资源,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面对教材的日益多样化,教师要迅速转变传统的教材使用观念,树立“围绕教材,融合多本”的新观念,善于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其他版本教材的内容,通过对比研究,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合理利用其他版本教材的优点,使教学思路更科学。对于教材中的辛亥革命历史知识,不仅要学会使用,还要优化, 并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

2.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职能与角色。首先,转变为教材的主人。教师在辛亥革命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活用教材内容,充分发挥对历史教材的驾驭能力与处理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不能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开展辛亥革命历史教学活动。其次,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辛亥革命教学中,需要树立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进步为目的,提升学生的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最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教师与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合作者与帮助者,起到良师益友的作用。

3.引进史学研究成果

第一,在辛亥革命历史教学中引进史学研究成果,培养学生质疑历史教材的意识。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大多都是已达成共识的历史知识,但并不是只有教材修订了,教学内容才随之改动,因为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材中仍然存在着观点陈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帮助学生质疑历史教材的内容。例如,在讲解关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适当地引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认为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是否科学,如果对这一表述存在质疑的话, 那么该如何正确表述才是科学的?”教师通过史学研究成果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帮助学生正视历史,并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探究历史知识。

第二,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引进史学研究成果,可以引导学生涉足历史学,与史学争鸣。高中历史教材一般介绍的都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并不涉及学术之争,在辛亥革命历史内容中也是如此,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的思想混乱,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相冲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不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思维中的批判性与独创性较为明显,他们并不满足教材中的结论与观点,他们喜欢争论、质疑和辩驳,喜欢提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加一些史学争鸣的教学活动。例如,对于辛亥革命性质的描述都是“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部分学者对其性质则有不同的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是王朝更替;有的学者认为是国内民族运动。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在辛亥革命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吸收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并适当引入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史学新观点。 历史学者提出的新观念,从表面上与教材内容关系不大, 但教师在讲到相关的历史知识时可以适当引入,帮助学生理解与认识历史问题。例如,在讲到袁世凯时,教师可以介绍:“袁世凯在清末呼吁立宪、推行新政、筹划京张铁路、训练新军,在当时深得人心。在辛亥革命期间逼迫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在确定‘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时,就连宋教仁与黄兴也表示支持,最终孙中山让位袁世凯,他最终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 教师如果这样介绍,学生就会了解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并不是所谓的资产阶级妥协性与软弱性,当时的让位能够加速推翻帝制,迅速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学生就不会对孙中山让位袁世凯而感到遗憾。这种史学新观点的引入能有效帮助学生正确而全面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篇4:作为“光荣革命”的辛亥革命

《清帝退位诏书》的颁布

依照通行的历史学叙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派遣北洋将领冯国璋领兵讨伐,冯系袁世凯麾下,因此南下用兵了无战功,摄政王载沣请袁世凯出任湖广总督,但袁以“足疾未痊”为由拒绝。经过一番权变,袁世凯最终被任命为湖广总督兼钦差大臣,全权节制前方军事,并进而掌握朝廷军政大权。袁对南方义军以及临时政权采取军事打击、政治和谈交叉使用的对策,对清廷则依违于要挟与拱卫之间,通过上述两手,牢牢把握着形势的主动权。

在袁世凯派遣唐绍仪进行南北议和期间,临时参议院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此后又颁布《临时约法》,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现代中国肇始之际的国家体制当为共和国已成定局。鉴于当时形势,袁世凯选择了与时俱进,最终认同“中华民国”这一现代国家体制。在获得孙中山让权承诺之后,袁世凯费尽心机谋划如何促使清廷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并授予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之权,也就是说袁氏临时共和政府的合法性来自清帝的“禅让”。袁世凯在清帝退位的第二天即发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的布告,表明其政权在法理上受禅于清帝:“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远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这就在法理上否定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正当性。由此,在1912年2月13日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中国事实上存在南北两个共和政府:

4月1日孙中山解职后,统一的共和政府正式成立。实际上,依照袁世凯的意思,统一的新共和政府既不是单方面来自清帝禅让(以及北京临时政府),也不是单方面来自南京临时政府,而是两者妥协或合作的结果,而袁则是南北统一的联结点。虽然袁赞同南京制定的《临时约法》,新政府的内阁组成人员也要经过南京临时参议院的同意,但是,内阁的核心成员皆是袁氏亲信,首都仍设在袁氏的根据地北京,袁氏本人也没有到南京宣誓就职。袁氏实际上是以南方取“名”(法统)、北方取“实”(政权)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的统一,同时也满足了他个人的权力欲望。抛却传统偏见,应当说,袁氏为国家统一表现出了纵横捭阖的政治协调能力和政治智慧。如果我们称共和政府的第一任总统为民国之父的话,从上面的分析只能得出如下结论:袁世凯是中华民国之父。

由此可见,在一百年前这个关涉现代国家构建的“立宪时刻”,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政治势力各自面临着是否认同“中华民国”的政治决断: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势力是一方,革命党人组成的南京临时政府也是一方,除此之外,还有并非无关紧要的第三方,即以隆裕太后、宣统皇帝为主要担当者的清王室,他们也面临着一次生死攸关的政治决断。所谓政治决断,关键不在于其客观上的生死,而在一个“理”字,即国家法统的转换,究竟是被颠覆,还是和平主动的逊位禅让,这个问题关系着中华民国的立国之本。在这个问题上,满清王室所作出的决断是光荣、勇毅和意义重大的,尽管一百年来清朝统治专制蛮横、劣迹斑斑,但在其退出历史舞台之时,却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光荣”退位,为未来的“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留下一笔丰厚而富有生命力的遗产,不啻为一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即以和平逊位的方式参与到革命建国和人民制宪的宪法主题之中,以自己形式上的死亡,与这个国家和民族共同赢得新生。

依据时下众多论者的轻薄之见,当时袁世凯居心叵测、精于弄权,隆裕皇太后以及幼帝溥仪,孤儿寡母,无所依靠,在诓骗和威逼下,为了保全性命勉强而被迫地同意退位。也许实际情况大致如此,但所谓历史的实情只是一层表面现象,而它们背后所蕴含着的可能是更为重大的历史真实,就这份《清帝退位诏书》的颁布来说,症结就是如此。政治历史的研究,其精髓乃是能够把握活生生的历史生命,体察历史之精神,而不是面对死物给予解剖,我们要关注掩埋在历史陈迹之下的真实而富有生命的真相。就情势来看,清帝逊位无疑是被动被迫的,但在情势和动机之外,还有更大、更为重要的历史真实。那些事关中华民国构建的基本原则与理念,是在清帝逊位这个古今之变的当口,伴随着清帝屈辱而光荣的逊位,以诏书的形式颁布天下的,其蕴含的意义因此就被镌刻在这个禅让于中华民国之“共和立宪国体”的历史铭志之中。

追溯起来,禅让退位在中国古已有之,历史传说中的尧舜禹主动禅让是中国三代以来盛传的政治佳话。但实际上禅让多是在权臣当朝、皇室羸弱之际被迫将政权转奉他人,例如东汉献帝禅位诏、曹魏元帝禅位诏、东晋恭帝禅位诏加上清帝逊位诏,有诏可考的共计十次。但是,清帝逊位却与上述前九次在本质上有重大不同,它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革命建国、人民制宪的内涵,把辛亥革命与晚清立宪这两条创建现代中国的路线联系在一起,共同致力于新的共和国和中华人民的构建。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份诏书是对传统王朝政权移交方式的一次革命,尤其对清王朝来说,是对此前数十年自己彷徨犹豫、虚情假意(或反对维新变法或歪曲君主立宪)的改良主义政治的一次自我否定和自我提升。

《清帝退位诏书》的宪法价值

现代之共和国的立国之本,不是枪杆子式的农民起义、军阀篡国,也不是传统上的奉天承运、祖先佑护,而是人民的共同意志通过创制宪法而造就国家政权。就中国来说,现代中国的构建,虽然经历革命,但革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在肇始之际革命作为动力因推动了这个国家的创建,甚至广泛发动了民众的积极参与(作为质料因),但宪法却是形式因,唯有通过宪法,一个现代国家才构建出来。既然《清帝退位诏书》以独特的方式参与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的塑造,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光荣革命”,那么其必然就具有宪法的价值意义。

《清帝退位诏书》总体上包括四份法律文件,除诏书外,还有三份是同日颁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和《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全文不过一千余字,不像《临时约法》是通过临时参议院正式制定的,而是按照传统上例行的皇帝退位程序下诏或颁布的。就其内容来看,它仅仅关涉退位缘由、政权传续、皇帝皇室优待条件和满蒙回藏各族优待条件。这份退位诏书何以值得被视为一部宪法性法律文件?因为它恰恰在“建国”与“新民”这两个宪法的基本原则上,回应了现代中国之“立宪时刻”的宪法问题,并弥补了《临时约法》在上述问题的相关缺陷或片面性,从而与《临时约法》体现的革命党人所开辟的革命建国道路历史性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导入另外一条改良主义的君主立宪的建国道路,以逊位牺牲的光荣方式,共同在肇始之际构建出一个现代中国和现代人民。

1.“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清帝退位诏书》正文全文短短369字,有三处涉及共和政体,全文如下: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首先,退位诏书明确表示,清室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此句宣示了这份退位诏书是将政权转让于一个立宪共和国,而不是传统上转让给另外一家一姓之王朝。这是诏书的核心内容和必要条件。如果从这一具有契约论蕴含的宪法视角来解读,我们就会发现,这份退位诏书的巨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打破了千年盛行的王朝帝制之循环更替的传统,实现了中国政治的古今之变,促使中国从王朝专制统治转变为一个现代的立宪共和国。

这份契约性的退位诏书的基本前提,是双方都认同“共和立宪国体”,正是在这一根本点上双方达成了共识:建立共和乃是人心所向。故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鉴于朝廷“重在保全民命”,故而顺乎人民对于共和立宪的诉求,清室皇帝才“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显然,这份诏书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被迫退位,而是一份双方都接受并具有约束力的建国契约,具有宪法性法律的意义,即通过这份诏书,一举证成了基于民心的人民共和国之宪法性的根基。

从未来中华人民的国家构建来说,退位诏书中的“共和立宪国体”又是对于革命党人的“革命立宪”和王朝改革派的“改良立宪”的双重继承和超越,既继承和超越了革命党狭义排满的种族革命的立宪建国,也继承和超越了体制内顽固守旧于君主专权的君主立宪,而是将它们同归于一个立宪国体。这样一来,整个中华数十年来贯穿于体制内外相互对决的不同立宪建国(改制)运动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并最终以和平方式安顿在一个最高的“共和立宪国体”之中。

其次,这份诏书为武装起义(革命)恢复了名义,并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参与了革命建国的历史进程。清室不再把起义视为叛逆、暴乱,而称之为“民军起事”,看到“各省响应,九夏沸腾,”诉求共和是“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对此,清帝愿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由此,起义的正当性就得到了退位诏书的正面认同。这样一来,这份诏书与革命党人的目标达成了一致与和解:革命是为了建国,凡是旨在构建共和立宪国体的武装行为才是革命,故而革命建国成为双方一致同意的基础。

虽然双方都认同革命建国,但革命党人采取的是一种激进主义的、暴力的非和平方式的革命建国。而诏书所申明的革命建国,却是和平方式的逊位,即将统治权移交、转让给南北两方通过“议开国会、公决政体”所确定的“共和立宪国体”,这分明承续着清室一脉的改良主义立宪建国的路线,只不过变君主立宪为人民共和立宪。也正因如此,这种和平方式的革命建国从另外一个方面弥补了辛亥革命建国的激进性和片面性,并通过具有宪法意义的逊位契约,把两种革命建国的方式融汇在一起,从而深化和完成了中华民国革命建国之构建。经由这场起于暴力起义,终结于和平逊位的“革命”,中国政治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古今之变,从传统帝制转变为现代民国。对于清室来说,这岂不是一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如此结果,岂不是从某种意义上也体现着一种“中华人民”其来有自的政治智慧吗?

此外,从政治宪法学的角度看,这份退位诏书与英国光荣革命相比还有一个义理上的明显不同,即“权利”与“和平”之区别。英国未成文宪法以及古老的法治传统的基本精神是权利与自由,权利是英国宪法的基石。相比之下,在中国的文化与政治传统中,有关自由与权利的思想以及制度保障是极其稀少的,《清帝退位诏书》所表现出的核心原则也不是英国光荣革命的自由与权利原则,而是和平原则。面对着中华民国肇始之际的革命激进主义,清王室最终选择了以和平逊位的方式,将统治权转让给未来的共和立宪国体,力图由此避免频仍不断的战争烽火和生灵涂炭,这里包含着传统中华的不忍之心和忠恕体恤之道。正是在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革命激进主义蔓延扩展之际,《清帝退位诏书》反其道而行之,以屈辱而又光荣的逊位方式,把“和平”注入了现代中国立国之宪法性法律之中,成为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个基本精神。从革命建国到和平建国,《清帝退位诏书》并没有像英国光荣革命那样,通过昭示权利法案、凸显权利与自由原则而获得人民的拥护,而是通过昭示和平价值,以逊位禅让的方式,把一个现代共和国的宪法性蕴含呈现出来。

2.“袁世凯条款”与帝制复辟

《清帝退位诏书》正文中出现“袁世凯”名字共计三次:“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此句话显然强调了袁世凯在未来构建中华民国中的中枢作用。

对于退位诏书中的“袁世凯条款”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一般事后诸葛亮的史家多认为,袁世凯在退位诏书中修改草稿,突出和强化自己的权威,无疑是暗藏个人野心,为将来自己称帝埋下伏笔。上述所见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总的来说是片面的,既缺乏历史的客观真实性,也没有看到这个“袁世凯条款”的宪法意义。

从法理上看,这份退位诏书指派袁世凯负责与南方民军谈判商议,全权组织共和政府,召开国会,构建“共和立宪国体”。在此,“袁世凯条款”的宪法责任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授予袁世凯相当的政治权威,以保证中华民国的宪制得以实施,另一方面也制约着袁世凯的个人野心,即他的权力来自对这份诏书的宗旨之忠诚,一旦袁世凯背叛“共和立宪国体”,势必沦为民国之逆贼,窃国之大盗。如果说革命党人主导的南方政府在《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临时约法》之间,出于党派私利而刻意制造了总统制与内阁制的制度纠纷,从而为后来的《天坛宪法草案》之制定以及民国宪法的流产负有主要责任的话,那么袁世凯后来的帝制春梦则无论如何也是背叛了退位诏书的契约原则,蔡锷云南起兵护法显然具有捍卫宪法的正当性。

从中华文明的大势和古今之变的天命来看,洪宪帝制和其后的张勋复辟显然是错谬的,并不代表保守主义的真精神。晚清70余年的改良主义维新变法和立宪改制,业已表明这个帝制在内忧外患的危难形势下,已经没有能力凭借自己的王制权威进行彻底的改革,革命建国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在辛亥革命的冲击和《临时约法》的砥砺下,清帝以和平逊位的方式结束了传统帝制的统治体制,通过契约性的宪法性文件,把权柄交付共和立宪国体,这才是真正的保守主义的宪法精神,以“革命的反革命”契约折冲或消弭了革命激进主义的片面性。由此,《清帝退位诏书》与《临时约法》共同构成了一组具有宪法性价值的法律文件,从而奠定了中华民国初元之际的立国根基。

这一组姊妹篇宪法性法律文件出场,传统帝制就必然要退场,这是古今之变的天命流转之正道,形式上清帝所代表的皇权王制彻底消失了,但其所保守的中华文明之遗产以及王制所维系的法统却活下来。王制之国转化为人民之国,满清帝制转化为共和立宪之中华民国,这才是古今传承的天命流转。鉴于此,任何企图复辟帝制的行为显然都失去了意义,尤其是缺乏宪法性理据。康有为、杨度乃至袁世凯所诉求的那种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理由”(ratio status),完全可以在这份退位诏书所达成的共和立宪的范畴内,进一步地予以制度性地落实。但是,帝制的复辟者们无视天命流转,宁愿要一个死魂灵的帝制旧皮囊,逆历史潮流而动,其旋即失败则是必然的。相比之下,梁启超、蔡锷、张謇等人却表现出卓越不凡的历史洞见和政治睿智,真正地把握中华历史古今之变的大道,曾经在机会尚存的时刻主张立宪君主制,但一旦辛亥革命、清帝逊位,他们就与时俱进转而主张共和立宪,积极参与创制中华民国宪法,既反对革命党人的革命激进主义,又反对洪宪帝制及张勋的宣统复辟。他们才是中华民国宪制的真正守护者。

袁世凯和张勋的两场帝制复辟的失败,为逊位王权的尊崇地位带来了无可挽回的严重损害。《清帝退位诏书》已经非常明确地将政权禅让于中华民国,因此,任何帝制复辟都是违约的倒退,既是对中华民国的背叛,也是对逊位君主的背叛。煌煌千年中华之灿烂典章礼仪、道德文学等等,本来完全可以为中华民国富有生命地传承,但是两次复辟却将这个原本在共和政治基础上具有着伟大前景的传统文化事业彻底毁掉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的悲哀。而革命激进主义在反对帝制复辟的斗争中,同样未能保持中道,那些激进的中华民国的所谓捍卫者,大力蛊惑起人民的革命激情,以所谓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将逊位帝制的尊荣一扫而光。当军阀冯玉祥用刀枪把逊位清帝赶出故宫之时,这一标志性的武力行为不但严重违背了退位诏书的宪法性法律,而且也斩断了中华民国与传统帝制之间曾经通过退位诏书所发生的契约性联系,斩断了两个政治体之间的最后脐带,将这个王室所可能维系的传统文明之尊仪和光荣一起彻底消灭了。

3.《清帝退位诏书》语境下的“中华人民”

《清帝退位诏书》的另外一重宪法价值,就是“中华人民”在宪法学意义上的塑造。可以说,直到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享有这份丰厚的历史遗产。没有这份退位诏书,就没有延续清帝国法统的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

满清王朝入主中原统治260余年,造就了中国有史以来地域最为庞大的帝国疆域。但自鸦片战争以降,危机日趋深化。西方列强对于清帝国的边疆心存不轨,英国觊觎西藏,俄国图谋新疆、蒙古,日俄争夺东北。在辛亥革命成功、满清统治垮台之际,西方列强更是借机威逼利诱,加紧了分裂、蚕食中华疆土的步骤。当时满清贵族中就有人提出退出中土返回东北,建立满族政权,脱离中国以求自治,而肃亲王善耆竟然与日本浪人联合,试图劫持宣统皇帝,在东三省建立由日本控制的傀儡政权。蒙古上层王爷贵族内部也出现两派,一派受俄国唆使,试图投靠俄国寻求庇护,另外一派则要继续追随清室,克尽忠诚,此外,西藏的达赖喇嘛也在英帝国主义的挑唆下,煽动藏族僧俗群众发起“驱汉”风潮。总之,在南北和议、《清帝退位诏书》颁布之前,清帝国之疆域大有分崩离析之势。正是在此存亡危机之关头,清王室能够果敢地接受辛亥革命之事实,将一个偌大的帝国疆域,连同臣民对于清王室的忠诚与臣服,和平转让于中华民国,从而为现代中国的构建及其领土疆域之完整和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清帝退位诏书》的一个主要内容,便是以清帝国之主人身份,稳定、安抚满蒙回藏各族之心,尤其是各族上层王爷贵族之心,以便将清帝国之全部统治权以及其法统,禅让于中华民国。这份退位诏书正文明确写道:“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大中华民国。”此外,三个优待条件也旨在“和平解决”逊位让权问题,其中的优待皇室八条,待遇皇族四条,待遇满、蒙、回、藏七条,包括与汉人平等、保护其原有之私产、王公世爵概仍其旧等等,皆是处置清帝国之中华疆域传续给中华民国的妥当方式。为此这份诏书“特行宣示皇族暨满、蒙、回、藏人等,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退位诏书颁布之后,旋即基本平定满蒙回藏各族上层贵族的离乱之心,善耆等个别满清贵族独立退守东三省的设想不攻自破,蒙古也平定了个别王公投靠俄国的叛乱,追随清帝归顺中华民国,而西藏出现的“驱汉”事件也随着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之创建,而失去了肇事、分离的理由。

退位诏书所宣示的“人民”,不同于《临时约法》所规定的、代表革命党人理念的“中华人民”,也不同于立宪改良派所提出的“新民”,而是这个曾经作为满、汉、蒙、回、藏五族臣民之主的皇帝在逊位之际所宣示的“中华人民”,在法统上就具有传续帝制衣钵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其对于中华人民的塑造,对于中华民国疆域下的各族冶炼于一个政治文明的共同体,无疑具有着强大的说服力与感召力。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诏书,《临时约法》第三章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选派方式由各地方自定之”,才落到实处。

清帝和平逊位之举,从法统来看实际上已经达成了一种契约性的整合,即在南北军事和政治势力之上,清帝将全部统治权禅让于未来的共和立宪国体。在这一超越性的国家宪制中,主权者乃是五族共和的全体中华人民,至于南北政权的领袖不过是人民的代理者,由他们组成政府治理现代性质的国家。显然,这份诏书对于中华民国的国体塑造和对于中华人民的人民塑造,其真实的宪法价值不亚于《临时约法》,它与《临时约法》构成了一组中华民国肇始之际的宪法性法律,它们共同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立国之本。这份诏书宣示的原则,可以说是对于晚近以来狭隘的革命建国的政治路线与衰颓的君主立宪的政治路线的一种新形式的整合与升华。

结语:古今变局中的“天命流转”

现代政治与古典政治的最根本区别,就是人民主权的兴起并占据现代国家的主体性地位,即人民当家作主、制宪建国,过去的君主失去了绝对主体性的地位,统治者不过是受托依据人民制定的宪法治理国家,这就是现代政治的天道人极。

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革命主义的公民角度,正面阐述和制度性构建了一个人民共和国的现代政治纲领,而《清帝退位诏书》则第一次从君主制的王权角度正面回应了这个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光荣逊位”,主动顺应现代政治之道或当今世界潮流,把古典君主制的“天命在身”融汇于现代人民主权的新天命之中,成为这个新的现代政治之天命的尊奉者。如果仅仅囿于传统汤武革命的语境,把它们视为王朝旧制的一种天命流转,显然是低估了这份退位诏书的价值。

在《清帝退位诏书》中,古今之天命实际上达成了某种富有积极意义的和解,并留下了一笔可供后人开发的遗产——清帝以和平逊位的方式,把君主政权转让于一个新生的立宪共和国,由此弭平了两个断裂,一个是古今政治天命之断裂,一个是民族畛域之断裂。清帝的和平逊位,成就了现代政治的双重主题,即建国与新民,而在这一双重主题中,又实现了“革命的反革命”之宪法精神。此时所谓革命,不是革除一家一姓的帝王之命,不是革除满清异族之命,而是对于传统王朝政治的政权制度本身予以革除,所导致的乃是与古典政治完全不同的现代政治的兴起。这一新政治没有遵循法俄革命激进主义的方式,没有任凭辛亥革命的暴力逻辑恣意下去,清帝逊位所达成的契约性宪法性和解,使得英美立宪建国的光荣革命的图景在那个非常时期呈现出一线生机。这种“革命的反革命”,使得中国古今之变的天命流转具有了别一种意义。

篇5:“辛亥革命”观后感

电影《辛亥革命》讲述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同盟会,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拯救中国,于1911年发动武装起义的史实创作,是一部全景展现辛亥革命的电影。剧中孙逸仙、黄兴、秋瑾、徐宗汉、林觉民、等大无畏救国的英雄主义形象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中,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的记忆犹存。

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束了两千八百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开创了亚洲第一个共和体制;写下了人类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篇章!正像孙中山说的“文将与诸位同志一道,致力于实现革命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就是民族、民权、民生,就是需要我们毕生为之奋斗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是成功了,它却成功的不彻底,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生、民权的革命问题,但是“共和国”的社会制度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努力下;在一百年后的今天终于实现了。我们缅怀那些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先世的烈士,追悼那些年轻的英烈们,他们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有的新婚燕尔,他们何以不惜身家性命,不计成败利害,甘死如饴?只因“信仰”二字。清末的封建王朝早已腐朽不堪、羸弱不谈、困苦不堪,中国人任人歧视、被人觊觎、由人宰割,革命正是为让民众获得幸福、让民众得到自由、为民族争得尊严。

篇6:辛亥革命观后感

上节课老师给我们放了辛亥革命这部电影,让我们对这个历史事件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且有许多感触。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革命”两个字,真算得中国历史上的家常茶饭,自唐虞三代以到今日,做过皇帝 的大大小小不下三四十家,就算是经了三四十回的革命。好象戏台上一个红脸人鬼混一 会,被一个黄脸人打下去了;黑脸人鬼混一会,又被一个花脸人打下去了。拿历史的眼 光看过去,真不知所为何来。一千多年前的刘邦、曹操、刘渊、石勒是这副嘴脸,一千 多年后的赵匡胤、朱元璋、忽必烈、福临也是这副嘴脸。他所走的路线,完全是“兜圈子”,所以可以说是绝无意义。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 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 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辛亥革命为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两千年的君主专制终于被送进了历史,从此之后,民主共和政体不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或艰难险阻,但中国人的民主信念却从来不曾动摇过,任何试图恢复帝制恢复专制的想法与做法再也没有实践的机会,没有一丝可能性。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为国人寻找拯救国家的道路的一次重要尝试,对以后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

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影片中有许多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当孙中山被17省的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指出,大总统的意义不在于谁去做,而是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君主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孙中山推举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以促成他赞成共和体制。看到这里,我不禁为孙中山的勇气,智慧与无私暗暗拍手叫好。

影片中我最喜欢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林觉民。他在广州起义前给妻子写下了绝笔书《与妻书》,有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做法,为什么抛妻弃子,放弃富裕的家庭、个人的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他却认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也要有为革命奉献的精神。革命者不全是不得已的逼上梁山者,辛亥革命最感人之处,就是很多富裕家庭的年轻人,甘愿抛弃优越幸福的生活,为理想奋斗、投身革命。

还有一个就是清朝驻英大使的女儿唐曼柔。一开始注意她,是因为那是我喜欢的明星演的,到了后面,我被她的行动所感动、被她的思想所感动、被她的勇气所感动。她为孙中山游说西方财团停止对清廷贷款时,勇敢地站在旧体制及父亲的对立面。她在给孙中山的信中写道:“革命的命,不止是生命,更是命运。我不理解为什么革命,但我挣扎过,反抗过,愤怒过。尽管我最后的命运,只能是和我的父亲,一起做了那个王朝的殉葬品,但我却比谁都更期望你们的——不,期望我们的革命成功......”

今天的人们,不应忘记这些民族的脊梁。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他们那进取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永远都会铭记在心。

辛亥革命在清政府的强压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压迫下,取得了重大突破。当时革命军面临着武器不先进等问题还能取得突破说明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如果当时清政府的君主开明圣贤,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实行改革,使中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何乐而不为;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因为当时没有人才,人们被书本儒化,钝化。意识不到。当时清政府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导致大门洞开。金银大量流出,圆明园背毁,当时统治者也太迂腐,抹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也抹杀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他们不重视国防能力,只在朝野上勾心斗角。他们以为中国地大物博。一次战役成功了。就忘乎所以,而不分析为什么成功,连续失败也无所谓,用赔钱,割地来保全自己。他们为了利。加大赋税,对帝国主义者惟命是听,对人民不停压榨。想尽一切办法来讨取帝国主义者的开心。着也难怪会有辛亥革命,清政府会破灭,封建制度被毁,这全部是必然。

篇7:《辛亥革命》观后感

国庆期间,我游玩了孙中山的故居,想象着他在屋子里生活。他是一个让我崇拜的伟人,因为他的胆识,意志还有那份执着的爱国热情。最近,我观看了一部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触良多。

辛亥革命距今已经过去了100年。此时此刻,湖北武昌的枪炮声已经不在了,南京的国民政府已经不在了,在北京复辟帝制得袁世凯已经不在了„„这部电影,让我们重温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重温了在那个时代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的艰辛。

整部电影都在描绘着,在晚清,在那个任由列强欺压任人宰割的年代,国内统治者软弱无能对外出卖国家利权,整个政府机构已经腐朽不堪,相反社会的新生的先进力量却不断地发展,对这个即将倾倒的大厦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即使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次次的逝去,因为他们明白腐朽的满清政府已经不能给他们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尊严,他们只有推翻这座大厦,去覆灭他才能见到民族的希望,才能摆脱被世界其他民族歧视的命运。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革命。在这一段时期,国父孙中山是历史舞台上面的主要角色。

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进步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夺取了革命果实,导致封建复辟,在这时的日本军国主义提出企图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加剧了中国主权沦丧。但是在革命跌入低潮,革命党人陷于苦闷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新的世界观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正是在辛亥革命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识到人民是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障,是历史的主人,自觉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唤起人民,并将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终于使复兴的理想得以实现,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变。

篇8:辛亥革命的历史回顾

1 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

回顾辛亥革命,我们怎能不对前人冲破那黑暗的年代迎来胜利的曙光以及创立的不朽业绩而肃然起敬。笔者一直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正是鉴于辛亥革命其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上的深远意义。

1.1 政治方面

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是直接缔造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谱写了开篇。辛亥革命最直接的结果,同时也是它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大的贡献,是它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之久并已日趋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它不仅铲除了中国封建势力最顽固的堡垒,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迈出了中国的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

1.2 经济方面

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引向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社会上迅速掀起一个如火如荼的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兴高采烈地说:“今专制业已推翻,破坏之局已终,建设之局伊始。”又说:“今日满清退位、中国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而实现民生主义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孙中山先生于民国创建伊始,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奖促工商的法规法令,为发展商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进入较大规模发展的“黄金时代”。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黄兴以民国元勋的身份努力倡导实业建设,激发了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工商业的热情,极大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勃兴。

1.3 思想方面

辛亥革命在摧毁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意识形态,使得当时的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由此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皇帝历来被看作最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那些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由于辛亥革命砸碎了专制枷锁,中国的思想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各种主义、思潮有机会在中国社会舞台上展现,马克思主义也因此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普遍认同。思想的启蒙和观念的现代化,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传统向现代化转换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和必需的基础,特别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来说,把长期束缚于封建主义精神枷锁中的人们解放出来,并使其实现思想意识的现代化,更是走向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我们切不可低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大大促进了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这也就是笔者为何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缘由了。毋庸置疑,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不可能被任何时候、任何人所抹杀的。

2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我们又不能不说,辛亥革命成功辉煌下的阴霾是存在的,而且对我们后人解读辛亥革命这段辉煌的历史产生了质疑。众所周知,辛亥革命的成功是短暂的。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以及已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炮火声中都逐渐的走向了销声匿迹的境地,然而从辛亥革命的炮火中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为何这么容易就被袁世凯给窃取了,当中成功辉煌下的失败阴霾又是什么?

2.1 理论与实际脱离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不负众望地建立了初步政权。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确立了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辛亥革命在理论上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但它在实践上却与理论背道而驰。在政治上,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它无法保护政权。然后在实践上违背了“民主”原则。南京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另外资产阶级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标榜着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但事实竟与民主主义背道而驰。就以国民党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例,代表半数是指定的;筹备过程中对方针政策上有不同意见,动辄开除;党章上明明白白写上“总理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有最后决定之权。并把“忠诚服从领袖”写入《纪律问题决议案》。

这些都告诉我们理论与实际的脱离,不仅使得政治初衷发生质的变化,还使得拥护原先政治初衷的群众失望,最终呈现一种“寡助”的现象,导致政治活动的失败。中国共产党汲取了这个教训,从建党至今始终如一地以保持着工人阶级领导国家,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

2.2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没有被完全阐释和正确执行,导致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被许多人单纯片面理解为“排满兴汉”。民族资产阶级在推翻清政府后对继续斗争目标的模糊和领导力量的软弱,使革命纲领无法得到广大下层劳动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脱离了最具革命力量和热情的群众,丧失了可以依赖的与封建反动势力相抗衡的唯一力量。而与此同时,国民党内部发生严重分裂,党组织涣散无力,给封建势力可乘之机。他们一面竭力攻击民主共和制度,一面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为复辟帝制大造舆论。而曾经作为前清首辅的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就成为他们拥戴的对象。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辛亥革命期间的中国80%都是农民,农民数目占据大半比重,但当时的农村并没有发生真正的革命。除了地方政权形式上的变换之外,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秩序都原封未动。领导这次革命的资产阶级及其革命党人,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没有认识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实际上一个只重视自身资产阶级利益而轻视农民的政府,也不可能去真正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

这告诉我们:农民需要一个能与他们相处的政府,而不是高高在上,把他们视为贱民的政府。正是由于脱离了农民群众,革命力量薄弱,辛亥革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正是汲取了这个教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正是依靠人民群众才取得了今天的繁荣硕果。

2.3 没有发展经济

民国建立前,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经济状况比较好。民族工矿业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由19世纪末的八千万两左右,稳步增长至1910年的将近三亿,赤字约八千八百万两。而民国建立后,军费剧增,收入锐减,1912年的赤字估计高达两亿八千万两。财政处于破产状态。

使中国的经济命脉逐步被帝国主义控制。革命党人无处榨取剩余价值,于是人民就成了被宰割的羔羊。对农民进行狂轰烂炸的剥削。而且还要给他们的行经冠上闪闪发光的金冠“为了国家,委屈你们了。”这给社会经济沉重一击,中国经济不仅没有增长,而且倒退了。辛亥革命不但没有发展经济,使人民走向富强之路,而且使人民的反抗思想更加高涨。

这些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在于经济。经济增长才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综合国力。正是在邓小平同志高举经济发展的理论引导下,中国才有了飞速的发展,才有了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2.4 理论准备和组织准备

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传统社会,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不过,辛亥革命来势迅猛,缺乏必要的理论准备和组织准备,之后长时期局势不稳,陷入混乱。因此导致有学者们怀疑资产阶级共和革命是否合乎中国国情,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中国是否有其发展前途,中国现代化发展是否必然要经过资本主义这一阶段。

这些告诉我们:辛亥革命并没有能够对中国传统社会实行根本性的变革。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辛亥革命是未完成的革命或者说是未彻底的革命。反观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国内斗争中,都注重理论与组织的准备。这也正式二者在历史事实上的成败差别之处。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巅峰,这次轰轰烈烈的革命最终推翻了腐朽虽败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的政体,开创了中国共和宪政的先河。从袁世凯称帝失败这个历史必然性中我们就可以知道,纵使辛亥革命辉煌下存在阴霾,但是其光辉的成就足以将阴霾埋葬在历史的长河中。

3 由成功之处带来的思考

3.1 制度的取代与社会的进步

辛亥革命最重大的成果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从而打破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于1912年在亚洲最早实施共和制。这些证明了,一个制度的落后孕育着一个更进步的制度。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告诉我们,应该对当前国家制度进行彻底的研究,研究其发展性、研究其改变性。这也是我国国内稳定发展、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因素。

3.2 思想进步与国家进步

辛亥革命的成功建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思想的变化也是很明显的。对中国人历史上固守数千年的传统思想也一下子产生了动摇。经过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目睹了西方国家、日本以及苏联等国家的强大,同时也认识没有实力无法与他们抗衡。西方各种思想如潮水般涌入对中国。

这些都告诉我们思想进步才能使政治、经济、军事等进步,才能强盛国家。作为科技发展飞速的现代社会,国人只有学习并创立领先思想,才能使中国繁荣富强。

辛亥革命虽早已结束,但是其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给后世带来的启迪,仍然在发生着。狭义的革命,在历史事实面前是失败的,但是辛亥革命引发的一切必须用成功来概括。

摘要:辛亥革命虽早已结束,但是其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给后世带来的启迪,仍然在发生着。狭义的革命,在历史事实面前是失败的,但是辛亥革命引发的一切必须引起学者们再思考。

关键词:辛亥革命,历史,回顾

参考文献

上一篇:销售茶叶实习报告下一篇:英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