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

2024-05-22

三线建设(精选十篇)

三线建设 篇1

“三线”的划分, 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我国的自然地理、经济重心和国防安全的位置和区域为根据划分的一个经济地理概念。它将沿海和沿疆地区作为一线, 中部地区为二线, 而长城以南、广东省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 甘肃乌鞘岭以东地区为三线。“三线”又分西南三线 (包含四川、云南, 贵州及湘西和鄂西) 和西北三线 (包括陕、甘、宁、青, 豫西和晋西) 。三线地区离海岸线最近700公里以上, 距西部边界上千公里, 还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屏障。

“三线建设”的概念, 是指在我国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到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 以备战为中心, 以军工建设为主体, 在三线地区实施工业化的建设进程。其中由国家意志推进的称“大三线”, 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推进建设的称“小三线”。大三线建设由中央财务拨款, 实施的均为战略性工程, 如核武器、核潜艇、火箭、导弹、卫星以及钢铁、交通等。在大三线建设的同时, 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小三线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主要产品是为步兵和民兵提供轻武器装备。

二、“三线建设”产生的背景

1964年春, 随着攀枝花钢铁厂工程的上马, 宣告“三线建设”历史画卷的序幕被徐徐拉开。“三线建设”由当时共和国的最高决策层与领导者亲自提出, 有着其深刻的国际背景与国内形势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西方阵营对新生的人民中国采取了政治敌视、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文化渗透、科技限制以及军事威胁等政策和手段。为了遏制新中国, 他们一再践踏国际法公然支持新疆和西藏分裂势力, 千方百计地企图阻挠其统一和领土完整。作为西方盟主, 美国在战略上不断强化半月形包围圈, 讹诈和封杀手段更是咄咄逼人, 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其次是中国台湾国民党当局把自己绑在美国战车上, 不断叫嚣要反攻大陆, 不断派遣武装特务袭击大陆东南沿海, 妄图建立大规模进攻大陆的“游击战走廊”。从1962年到1965年就派几十股武装特务登陆大陆。派遣侦察机深入大陆腹地窃取军事调动、国防建设等情报。指挥潜藏在大陆的特务进行爆炸、暗杀等活动。

第三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 苏联老大国沙文主义不断恶性膨胀, 视中国为其奉行的世界霸权主义的绊脚石, 处心积虑地欲清除而后快:1959年单方面撕毁协议, 停建一切援华项目, 撤走全部专家;1960年多次侵入中国领土, 擅自挪动界碑, 殴打绑架我军民;1962年在中国新疆伊犁、塔城策动当地居民外逃;次年与蒙古国签署了《关于苏联帮助蒙古加强南部边界防务的协定》, 苏军进驻蒙古;在中苏边界地区陈兵百万人, 战略导弹瞄准中国, 试图对我国核设施实行“外科手术”;在中国新疆和黑龙江等地挑起武装冲突。

就国内形势而言, 自1953年我国首个国民经济建设五年规划提上工作日程后, 对于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 苏方专家计划全部放在东北或沿海地区。理由是东北和沿海地区工业建设配套条件较好, 项目上马快、工期短、成本低、见效快、空间大, 而且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强。但毛主席认为这不利于中国工业均衡布局和国家长治久安, 因此主张将一批项目放到中西部。经反复协商, 最终106个民用项目中的21个和44个国防项目中的21个, 落户西部。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兵器、航空、建材、电子电气等企业开始扎根中西部。在1964年5月9日, 罗瑞卿将总参谋部作战部的调研报告报送中央常委。报告表明:我国工业布局不适应备战:

一是工业过于集中。14个百万人口城市集中了60%的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

二是大城市人口多。大城市大部分在沿海地区。战时防空、疏散人口、保障生产, 特别是预防核袭击, 能力低下。

三是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 多在大中城市, 城市遭受轰炸时, 交通也易被破坏。

四是水库安全泄水能力差。若水库同时被炸毁, 京津及周围地区将遭水灾。

建立在这样的备战态势与对国内经济布局的分析基础上, 1964年5月27日,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要搞三线建设, 一、二线也要搞军事工业。有了这些东西, 就放心了。

遭受百年殖民蹂躏的中华民族, 历经几代人前赴后继、几千万人流血牺牲, 才获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面对悬在我们头上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剑, 为了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别无选择, 被迫而无奈地做好反侵略准备, 既要做好应对常规战争的准备, 又要做好应对核战争的准备。在险恶的国际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举国上下“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了主流意识和行为准则。

三、“三线建设”的实施内容

从1964年到1970年为三线建设第一阶段, 投资560多亿元人民币, 开工400余个项目。1971年至1980年为第二阶段, 耗资1492亿元人民币, 开工1100多个项目。这初步改变了内地工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工业布局不合理、科技人才缺乏等局面, 建成了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工业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工业体系, 达到了打不垮、炸不烂的战略预期。比如交通方面, 随着成昆、川黔、贵昆、湘黔、焦柳、襄渝焦枝、枝柳、青藏一期等铁路的贯通, 使西北、西南地区铁路纵横, 西南地区与华中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华中华南地区相互通达;依托襄渝铁路, 湖北十堰建成第二汽车制造厂;机械方面, 按照既为军工服务, 又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的原则, 形成了重庆、成都、贵阳、汉中、西宁等重型机械工业基地, 在重庆、豫西、鄂西、湘西建成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航空航天方面, 在四川成都、贵州安顺以及汉中、鄂西建成了航空工业基地, 形成了歼击机、运输机生产中心;在陕西南部建成了火箭和导弹等战略武器科研、生产体系, 在四川西昌和甘肃酒泉建立了航天工业生产、卫星试验基地、航天发射中心, 等等。到1975年, 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净值, 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技术力量和设备水平均超一线和二线地区。

为了改变我国工业布局,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中央投资2052亿元, 建设了1400余家企业和100多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 三线地区迅速崛起了群星灿烂般百余座新城镇, 30多座新城令人刮目相看———攀枝花、绵阳、西昌、雅安、乐山、十堰、德阳、六盘水、安顺、凯里、怀化、金昌等。

四、关于“三线建设”的得失分析

“三线建设”的困难和艰苦不言而喻。在原始生态环境中, 既要长期超负荷工作, 又要克服生活困难和调整心理状态, 这对人的素质尤其是品德修养和思想境界要求很高。在“好人, 好马, 好刀枪上三线”口号中, 400万优秀儿女义无反顾地背井离乡, 有些举家搬迁, 连同家属人数超过千万, 他们怀着“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四海为家,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境界与精神, 默默地为实现强国梦献出了青春, 甚至献出了生命。

当然, 今天我们从历史事实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 会认为“三线建设”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对战争危险估计过高和在“文革”干扰等情况下实施的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的庞大系统工程, 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 建设规模过大, 战线过长, 时间过久, 投资过高, 国力难当。如1965年至1971年, 新建和内迁企业1000多个, 资金、设备、原料常常滞后, 有的中途被迫下马, 有的项目建成后又长期不能按计划投产。

第二, 一些建设项目缺乏科学论证, 且实行边勘探、边施工的方式, 计划和要求过急过快, 建设费用常常超出投资预算, 从而导致工期一拖再拖, 投产后效益低, 有的生产越多亏损越多。

第三, 强调战备需求, 忽略经济规律。如按“靠山、分散、进洞”原则, 造成生产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人力物力的浪费。为了解决职工和家属生活需要, 企业不得不进行社会化投资和管理, 要建商店、医院、学校、幼儿园、书店、派出所等机构。

第四, “文革”干扰, 有些建设项目为了政治挂帅、政治献礼等导致规章制度废弃, 瞎指挥、搞突击。

第五, 国民经济临战状态, 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国防建设虽然投入巨大, 但主要是应急建设, 缺乏长远规划, 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一些武器装备与世界差距扩大。

第六, 认为东北和沿海工业基地将是战争的殉葬品, 不肯投入或投入严重不足, 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潜力。

但是, 在20世纪60年代初, 中国80%的工业在东北和沿海地区, 这种布局无疑将在大战中很快失去工业后方, 进而失去自卫能力, 任人宰割。因此, 中国必须有所为。三线建设就是以战备为中心, 在中西部13个省和自治区建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工业和交通体系, 打造坚不可摧的工业战略基地和国防战略大后方。

但是, 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 我们不能以现在的国际形势评判历史重大事件的是与非、功与过。面对被孤立、被包围、被侵略的弱肉强食之国际形势, 没有重工业特别是没有国防实力、没有战略后方的中国倍感安全压力。在无法准确预料和把握世界大战或大规模侵华战争是否爆发、何时爆发、爆发规模的紧迫危险环境中, 有准备比无准备要好, 多准备比少准备好。中国总不能把国家安危寄托对战争威险程度估计不足上, 不能把民族独立寄托主观侥幸心理上。受尽列强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 作为落后农业国, 面临着超级大国的常规战争威胁与和战争讹诈, 面临着国际关系的丛林法则, 即使高估了战争危险程度是可以理解的, 是难免的, 也是情有可原的, 更是责任所在和使命使然、更是历史担当。为了防患于未然, 中国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必须做最好的准备。

1990年小平同志曾意味深长地说道:“看起来, 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 还是站得住的”, “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 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发展问题更加严重”。1992年他又强调:“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 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永不称霸。”

即使就经济意义的层面来说, “三线建设”客观上改变了国家工业布局, 促进了内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物资基础、科技条件和人才队伍。没有三线建设, 今天中国东西部地区差别更大, 西部大开发和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时间更长。

至于“三线建设”成本过高的问题, “三线建设”经济上不划算, 军事上划算的问题, 以及关于“吃穿用”与“三线建设”孰先孰后、谁重谁轻的问题, 对此, 不能简单地用谁是谁非、谁对谁错来评判。今天看来, 这几种意见都是从国家利益考虑的, 只是工作视角不同与孰先孰后、轻重缓急、比重比率不同而已。确保自身安全、建设战略后方、威慑霸权主义、改善自身发展环境之代价, 属于国防安全、和平发展之成本, 是中国立于不败之地的无奈之举。工业重心转入三线地区之效率低下与效益损失, 是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预付金, 属战略性长远投资。待到收获期, 红利将持续让国家、社会和民众得到补偿和回报。而“吃穿用”解决不好, 固然社会就不稳定, 但“三线建设”解决不好, 就没有战略后方, 国家安危就难以保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危相辅相成, 辩证和谐地处理, 两者相得益彰, 否则, 一损皆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是社会发展的常态, 特殊时期, 国家安危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天枰上更具分量。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因为国内外形势的特殊性, 导致国际和国内许多历史事件都不可免地有其特殊表现形式, 非独“三线建设”而然。

无论如何, “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镜子, 启迪颇多,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大规模建设和高强度投资必须有稳定和民主的社会生态基础;

二是经济建设必须按经济规律办, 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特别不能以大跃进式的运动搞建设;

三是国防建设必须与国民经济建设相协调, 要立足当下, 也要着眼未来;

四是必须有国际视野, 既要从本国实际出发, 又要透过国际形势把握新动向新趋势, 理性洞察世界强国的看待世界的视角、心态、思维方式、是非标准、国家利益和行为准则。

因此, 笔者认为, “三线建设”的基本事实是:在这场波澜壮阔, 跌宕起伏, 影响深远, 事关中国政府和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决策时刻, 在与世界霸权主义的较量中, 直接或间接地赢得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博弈的胜利, 取得了开发西部的重大经济成就, 带动了中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进一步沟通、融合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彩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得与失[J].当代经济研究, 2005 (06) .

[2]张勇.近三十年国内三线建设及相关问题研究概述[J].三峡论坛, 2014 (02) .

要求解决三线建设 篇2

敬爱的中央领导:

您们好!

我为了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积极报名参加三线建设。于一九七一年赴襄渝铁路,在湖北十堰地方挖山洞,山洞突然垮塌,我汪真正被埋入洞内,经人民解放军官兵和参加三线建设的领导,民兵把我从洞内抢救出来,当时已休克,身上遍体磷伤,满身是血,急送部队医院住院治疗,住院两个多月,挽救了我的生命。头脑内受严重伤害,致使终身头昏,左脚为开放性的、粉碎性骨折,致使终身残疾。回家后,大队安排我在大队小学教书,教书头脑更昏,我向大队党支部要求提出不能教书。于是,大队又安排我在大队林场搞技术员。大队照顾我的体力劳动和照顾工分。大队每年保障我本人的一个健强劳动力全年收入。82年,责任田到户后,大队照顾不到我的体力劳动。只能免除上交费不交。因为,我已丧失了劳动能力,责任田,由我哥哥帮忙给我种。犁田、耖田、耙田、平田、除虫、抗旱、抽水、一事当杂都有我哥哥帮忙做,种田一直种到2009年止,已帮我种了28年的田,无钱投资常年半收或无收,我哥今年72岁了。生活上特别困难,家里没有大米就到我哥家的大缸里去铲,没有油吃就到我哥家去倒油,明拿、暗偷、经济开支由哥哥、大姐、细姐共同承担。现在哥哥,两个姐姐60、70岁的人了,自己要靠子女养,怎样再维持我家里生活经济开支呢?

我19岁残疾了,找不到爱人,33岁才找个精神女人为伴,家里四口人。妻子女儿两个精神病,儿子有萎缩性胃炎,打工无人要。我在三线建设中残疾了,土砖房屋已倒塌。2010年-2011年两年无人帮忙种田,因此,全家人在外讨饭,流浪街头。

我汪真正为国家三线建设致残。苦难一生,落于这个地步,要求党中央、国务院解决我的三线建设“铁路伤残”定期补助款为好!

谢谢!

致以崇高的敬礼!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大桥村三组:汪真正

湖南三线建设始末 篇3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整个中国上空战云密布。

东方和南方,面临着美国军事势力的重重包围,美国在越南南方疯狂地发动战争,战火直逼我国的南大门。北方,苏联在边界线上陈兵百万,虎视眈眈,争端事件不断发生。西方,印度在美国和苏联的唆使下,不断蚕食我国领土,两国边境冲突愈演愈烈,1962年10月爆发为成规模的战争。东南沿海,盘踞在台湾岛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咄咄逼人,叫嚣反攻大陆,不断地派出飞机、军舰、武装特务窜犯骚扰东南沿海地区,台湾海峡局势紧张。

备战,成了毛泽东关注的头等大事。1964年4月,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作战部的一份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不安。该报告认为我国工业过于集中,大都在沿海一带;城市人口密集,特别是沿海的大城市,防空问题尚无有效措施;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很小。这种状况,一旦敌人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北部湾事件,加深了毛泽东备战的紧迫感。他紧张地关注战争的态势。8月6日清晨6点,他在中国政府抗议美国侵犯越南的声明稿上批示:“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这个行动指的是他的一个多年宿愿——骑马沿黄河考察,既有浪漫的诗情驱动,又有现实的经济目的,可惜因战火而受阻。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当机立断,提出三线建设,把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预设为三条战线: 沿海地区为“一线”,此为前线;中部地区为“二线”;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全部以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的全部以及晋西、豫西地区的西北为“三线”,此为后方战略基地,俗称“大三线”。各省份靠近内地(与边疆相对)的腹地,称之为“小三线”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在三线纵深地区建立一个工农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重点是建设西南后方,预计10到15年内完成。

在毛泽东的战略布局中,湖南是一颗重要的棋子。湖南位于我国东南腹地,长江中游,是连接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桥梁,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湘西更是建设后方战略基地的“天然良港”,境内沟壑纵横,溪河密布,峰峦起伏,洞穴连绵,武陵山脉由东北向西南斜贯全境,西部与云贵高原相连,北部与鄂西山地交境,东南以雪峰山为屏障,平均海拨800~1200米,是国防工矿企业进山进洞的理想之地。军事上进可攻,退可守,湘西被列入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自在情理之中。

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深知兵贵神速。1964年8月,省委成立省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张平化亲任组长,负责全省国防工业建设。1965年1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湖南国民经济计划纲要》,把三线建设纳入重中之重。2月,成立省国防战略领导小组,由省委、省人委和省军区的主要领导组成,张平化任组长,统筹协调三线地区的建设规划、动员和组织等工作。1965年新年伊始,大批建设队伍和物资浩浩荡荡开进湘西地区,拉开了三线建设的大幕。

1966年2月20日,三线建设的第二个年头,毛泽东回到湖南,一下火车,便接见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第二书记王延春,书记李瑞山、华国锋,候补书记苏钢。那天,毛泽东兴致很高,长谈不已。他谆谆告诫湖南的党政领导,要搞农业机械化,三线建设要注意发展钢铁生产,说:“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看来,三线地区的钢铁工业建设,也是有条件加快的。”

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召开。6月28日,毛泽东又风尘仆仆来到湖南,在长沙接见黎原、华国锋,听取湖南工作汇报,指示说:党的九大以后要抓革命,促生产。这次,毛泽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湖南10年建成工业省。10月,毛泽东又作出国际形势有可能恶化的判断。依据对战争可能爆发的紧迫性认识,一度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进展缓慢的三线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

以后毛泽东又多次回湖南,听取关于三线建设情况的汇报。湖南的三线建设,生机盎然。

全省总动员:百万大军战湘黔

1970年,党中央决定修建西南后方的大动脉——湘黔和枝柳铁路。8月25日,湖南省委书记、湖南省湘黔和枝柳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华国锋下达全省总动员令,从而掀起三线建设的新高潮。

广大干部群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纷纷报名请战,形成人人争上战场的热烈气氛。湖南隆回县塘市公社大拖大队贫协主任胡友元,这个土改中获得土地的翻身农民当时家中两个小孩得重病,需要照顾,但是作了简单安排后,他义无反顾来到三线建设工地。隆回县滩头公社城上大队老贫农申二姑,时年67岁,听说毛主席指示修战备路,动员全家儿子、媳妇、孙子8人上战场,她对家人说:“我年纪大了,不能去修战备路,你们去了要好好干,修好以后领我去看毛主席给我们修的幸福路。”

当年年轻的长沙知青方亚伟清楚地记得:1973年5月24日,妈妈在日历上深情地写上:“亚伟今日4时15分乘专车赴怀化三线”。和方亚伟一样,湖南近200万干部、民兵,打起背包,奔赴湘西、湘中、湘南的崇山峻岭,参加三线会战。

三线建设的亲历者谢石,对于当年会战场面,依然记忆犹新。他回忆道:“工地上每天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口号震天。民兵都是肩挑手挖,一行行的扁担队伍穿梭奔跑,没有偷懒的。当年那种自觉和干劲,现在几乎不敢相信。”

党中央和湖南省委从军队和地方抽调了大批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各种工程会战指挥部,加强对施工的领导。参加三线建设的民兵,全部按照军队师、团、营、连编制组建,实行军事化管理。泸溪县的覃仁岗至今还记得:那一年他从生产队赶到公社集合后,首先办了3天学习班。学习期间,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像解放军战士那样叠好被子,紧接着是早操训炼,早饭后便是政治学习、纪律学习。出发前,还召开了誓师大会。由于交通工具缺乏,同许多民兵团队一样,覃仁岗所在的泸溪团也是步行去三线工地的。行军途中,每个连队打着一面红旗。途中路边张贴着各种标语,墟场两旁老百姓的家门口都摆着食品和茶水。有些老百姓还亲手拿着食品或端着茶水送到民兵面前。那情景,使覃仁岗他们真正体验了一次在电影上看到的人民群众欢迎或欢送解放军的感人场面。

生活条件相当艰苦。覃仁岗回忆道:住的是工棚。工棚四周不是用树条就是用竹子夹着,顶篷盖的不是油毛毡就是山上的野丝茅。床铺都是打着树桩架起来的统铺,没有电灯,最难忍受的是食品匮乏,伙食单调。民兵每月工资36元,每天口粮一斤半大米。36元工资,其中21元交生产队记工分,10元留连队作伙食费,5元发给个人零用。这在当时国民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已经是国家所能给予的相当不错的待遇。但是由于劳动强度大,兼之队伍庞大,又多处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路途遥远,后勤难以保证,断粮断菜、忍饥挨饿的情况时有发生。吃饭问题,成了考验三线建设者的一大难题。修文民兵团参谋长张德华对此印象很深。他们团所在地不种其它蔬菜,只有南瓜。天天吃南瓜,吃得胃都翻出来。有的民兵发牢骚,说:上顿南瓜,下顿南瓜,发了工资就回家。个别意志不坚定的甚至私自脱队。

施工更是艰难,全凭钢钎、大锤、铁锹、钉耙、筲箕和锄头等原始工具,缺乏挖土机、推土机等现代化机器。碾压路基,七八个人抬起一个大木头或大石头做的冲槌,一边喊着号子,一边上下捶打,或者几十个人拉着一个用水泥做成的几吨重的大滚子往返来回拖碾。当时,最响亮的口号是:“下雨当流汗,刮风当电扇,修好战备路,埋葬帝修反!”很多路面是在悬崖峭壁上修出来的,民兵们身上拴着粗大的绳子从山顶上放到半山腰上,悬在峭壁上打炮眼,山上不时有松散的石头掉下来,有时还会出现大面积塌方,相当危险,有人还为此献出了生命。

在三线大会战中,“红色娘子军”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八○九工地民兵团六连“红色姑娘班”共产党员陈叙娥,处处不让须眉,“专捡重担挑在肩”。运距6里路,挑砖,她每担平均挑24~26块,最多挑36块;挑土,别人挑两筐,她挑四筐,很多男民兵都自愧不如。她多次被评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出席区县代表大会,受到嘉奖。

修文民兵团和铁三营共计4000多人,担负修建桥隧工程任务。1971年1月至1972 年5 月,不到一年半时间,完成主体工程2229.07米,总圬工量(混泥土工程量)33511.66 立方,土石方46645立方, 采片石21970 立方, 碎石19704 立方, 砂子39621 立方等。这样少的人,凭借简陋的工具,在如此复杂的地形和在这么短的时间,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实为罕见!

沧海桑田:深山沟射进了现代工业的第一缕阳光

1973年以后,国际关系趋向缓和,世界政治“大三角”相互制衡的格局基本形成。在这种背景下,以军事为目的的三线建设,徐徐落下了帷幕。

三线建设规模之大,在湖南历史上前所未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地区、邵阳地区、娄底地区和常德、益阳两地区的大部分县市及零陵地区的部分县市,这些总面积达10余万平方公里的三线地区,深山沟里射进了现代工业的第一缕阳光。

1965 年,三线地区公路不足一万里。三线建设铺开以后,中央和湖南省先后投资近2亿元,到1978 年,修建公路18000 余公里,比1965年增长近2倍,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特别是湘黔和枝柳两条铁路的修通,使湖南西部地区的交通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湖南西部地区能源储量极其丰富。三线建设期间,中央和湖南省先后投资近10亿元,开发能源工业。先后建成大中型水、火力发电站7座,小水电站500 座,扩建柘溪水电站,新增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比1965 年全省装机容量增长近6 倍。架设22万伏高压输电线路520公里,基本上满足三线地区工农业生产用电和人民群众生活用电需要。新建和扩建大中小型煤矿400 多处,全省的原煤生产由1965年的90多万吨上升到1978年的800 多万吨。

湖南三线地区工业十分薄弱,1966 年工业总产值仅3亿元,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9%。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和湖南省投资30多亿元,新建和扩建大中型企业70余个,建成兵器、航空、航天、电子、核工业等大中型厂矿35个,重要科研院所2个,成为全国国防工业规模较大、物资技术基础比较雄厚、门类齐全的重点地区之一。民用工业投资10余亿,建成29个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成为三线地区的和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

三线建设还促进湖南的工业布局趋向合理。在此以前,湖南的经济重心是京广铁路沿线,其中长沙、株洲、湘潭、衡阳4市的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而占全省土地面积一半的三线地区,仅占全省工业总产值9%。随着三线地区大批工矿企业的兴建和东南沿海一部分重点企业的内迁,湖南工业布局和生产力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到1984 年,三线地区有大中小型工业企业86000 余个,占全省工业总户数的39%;工业产值63 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7.4%,比60年代中期增长了近3 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交通的改善,冷水江、娄底、邵阳、怀化等一批新型城市在西部崛起。

发展农业是三线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保证三线建设和战备的需要,湖南遵照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始终紧抓农业不放松,创办了一批农药、农机设备制造企业,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69 年至1973 年,兴建完善大中型水利工程近百处,小水库3000多座,塘坝11万处,新增加排灌设备570万马力,可使600万亩田地旱涝保收,从而为湖南农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三线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中方县活水乡龙星村村民吴达炳有着切身的感受。盛夏的一天,他来到怀化城,在儿子的陪同下,逛大街、过天桥、进商城、乘电梯,移步换景,让他流连忘返。这位曾经参加过三线建设的老人情不自禁地感叹到:“榆树湾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怀化城还是一个被称作榆树湾的小镇,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不到4000人。到70年代末期,怀化城区人口已达7.8万人,城区面积10余平方公里,被誉为“火车拖来的怀化城”。

贵州三线建设成就及影响探析 篇4

一、贵州三线建设的主要成就

1. 加强铁路建设, 改善了贵州交通运输

三线建设在铁路建设方面投入之多, 史无前列的。1964年8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迅速修通川黔、贵昆铁路和连接四川与云南的成昆铁路。同年9月, 组成了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 下设工地指挥部、技术委员会和地方支援铁路修建委员会。随后, 从全国各地调集来的铁道兵、煤炭、冶金等系统的施工队伍, 连同本地的民工组成筑路队伍, 开始了川黔、贵昆铁路的建设。川黔铁路北起重庆, 与成渝铁路共轨至小南海站, 经綦江进入贵州境内, 经桐梓、遵义、息烽、修文等市、县, 南至贵阳。该铁路由四川盆地上升至贵州高原北部过渡的斜坡地带, 穿越大娄山脉, 跨越乌江天险。1965年7月8日全线在桐梓县白沙窝中桥南端接轨, 同年10月1日, 正式交付运营。湘黔铁路东起湖南的株洲, 经湘潭、湘乡、娄底、涟源、冷水江、新化、溆浦、怀化、芷江、新晃进入贵州, 经玉屏、镇远、凯里、贵定、龙里等市、县, 西至贵阳。1972年10月13日在施秉县翁塘车站接轨通车。1975年1月1日, 正式交付运营。在贵州三线建设期间, 是铁路大发展的黄金时期。相继建成通车的铁路有:川黔铁路 (全长463公里, 贵州境内288.7公里) 、贵昆铁路 (全长639公里, 贵州境内303.2公里) 、湘黔铁路 (全长902公里, 贵州境内275.5公里) 3条干线, 加上1958年12月建成的黔桂铁路, 4条铁路全长1176.5公里。同时还建成了湖林、开阳、水大等铁路支线, 形成了以贵阳为枢纽的铁路运输网。贵阳成为西南地区铁路运输的枢纽。到1976年, 省境内铁路干线、支线通车里程已达1365公里, 每万平方公里通车里程达到77.5公里, 路网密度已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此外, 一些厂矿还建成铁路专用线共123条, 总长265公里。

2. 加大重工业建设, 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

冶金工业的建设。新建的项目有水城钢铁厂、贵州刚绳厂, 扩建项目有贵阳钢厂、遵义铁合金厂、贵阳耐火材料厂等。

建筑材料工业建设。扩建贵州水泥厂, 新建水城水泥厂、贵阳建材机械厂等。

电力工业的建设。1966年建成了猫跳河二级百花电站、1974年建成了六级红岩电站、1975年建成了四级窄巷口电站、1978年建成了水城电厂、1979年乌江渡水电站投产发电。

机械工业的建设。建成的项目有磨料磨具工业基地、低压电器生产基地、仪器仪表生产基地、贵州重型机床锻压设备厂、东方机床厂、贵阳农机工具厂、贵州柴油机厂、贵州拖拉机配件厂、贵州汽车制造厂等。

六盘水煤炭基地的建设。六盘水煤炭资源丰富, 探明储量达150亿吨, 占全省煤炭总储量的30.7%;煤质好, 炼焦的煤种比较齐全, 90%可用于炼焦, 而且埋藏浅, 易开采。1964年, 根据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 国家确定大规模开发六盘水地区的煤炭资源, 主要任务是建设与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配套的大型煤炭基地。同年8月, 煤炭工业部成立了内地建设领导小组。1965年1月, 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六盘水成立。随后, 相继成立了六枝、盘县、水城3个矿区指挥部, 组建了水城煤矿设计院。基地建设采取大会战的形式, 所有矿井和矿区、厂区的建设, 均实行老区带新区的办法, 即煤矿老区的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以及部分施工设备成建制地调往新区, 从建设到生产一包到底。1965年, 首先在六枝矿区开始基地建设, 如期完成了兴建六枝煤矿、修建六枝地宗轻便铁路、修建六枝车站至地宗筛分厂的大铁路和隧道以及新建地宗筛分厂的任务。水城矿区也于10月开始复工续建汪家寨平硐和开工兴建老鹰山竖井、汪家寨斜井。1966年, 六盘水煤炭基地建设进入高潮, 开工建设的有六枝矿区的大用平硐、四角田平硐, 盘县矿区的火烧铺平硐和斜井、月亮田斜井、老屋基竖井、土城平硐, 水城矿区的大河边斜井、小河边2号和3号斜井、红旗斜井、木冲沟平硐, 建井总规模达985万吨。与此同时, 选煤厂、机修厂、矿区铁路、矿区公路、通讯线路、输变电路、总仓库、采石场、砂砖厂和部分职工生活福利设施等工程也全面铺开。1970年4月24日, 水城矿区从野马寨车站开出第一列煤车, 驶往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 标志着六盘水煤炭基地开始发挥与攀枝花的配套作用。到1978年, 六盘水煤炭基地已初具规模。六盘水煤炭基地的的建设为其他重工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保障。

3. 加强国防科技工业, 提高了科技能力

国防科技工业拥有先进的设备、检测手段和科研试验手段, 同时还拥有一支多学科组成、实践经验丰富、专业配套协作攻关能力很强的科研队伍。而国防科技工业是贵州三线建设的重点, 主要内容是建设航空、航天、国防电子三大科技工业基地。

根据三线建设的总体安排, 第三机械工业部 (航空工业部前身) 确定在贵州安顺地区兴建一套歼击机工厂, 建成一个航空工业基地。1964年11月开始航空工业基地的筹建工作。从1965年起, 全国16个省、市的35个对口分迁、包建、援建基地建设的一、二线航空工厂, 共组织了1万多名优秀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奔赴贵州, 开始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这一年, 先后有34个企业、12个辅助项目上马。先期分迁到贵州的贵阳电机厂、华阳电工厂、天义电工厂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的奋斗目标。到1969年, 航空工业基地已有18个企业建成投产。1970年9月, 第一架歼6Ⅲ型飞机首飞告捷。第四机械工业部确定在贵州凯里、都匀两地建设一个以生产军工产品为主的电子工业基地。1964年9月至11月, 进行了实地踏勘, 提出了建设国防电子工业基地的初步设想。第四机械工业部和有关省、市确定了一大批大、中型电子企、事业单位以搬迁、包建等方式支援基地建设。1965年有南丰机械厂、凯旋机械厂和西南雷达技术研究所相继开工。南丰机械厂的建设仅用了一年的时间, 1966年就生产出了当时国内较先进的中型电子计算机。1966年12月, 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将基地机关设在都匀市, 并明确基地工程指挥部为地区综合性的一级工业管理机构, 直属部领导, 全面负责贵州国防电子工业的基建、生产等工作。1969年至1971年间, 基地有414医院、418医院、贵州无线电工业学校、4010库、基地基地通讯总站等先后动工建设。

第七机械工业部 (航天工业部前身) 确定在贵州遵义地区新建研究、设计、生产导弹、火箭的航天工业基地。1964年9月, 开始踏勘选点。1965年3月, 开始筹建工作。同年8月, 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了基地建设布局方案。1966年初, 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加速黔北基地建设的报告》, 批准了工程建设规模、工程党委和工程指挥部的组成, 作出了工程由“两部” (七机部、建工部) 、“两地” (上海市、贵州省) 负责包建的决策。随后, 各厂的筹建班子很快建立并进入基地, 来自全国各地的施工、勘探、设计人员, 汇成一支2万多人的建设大军, 全面展开了航天工业基地的建设。到1970年, 有14个工厂先后建成投产。12月, 首批导弹试生产成功并交付部队。1971年底基本建成了初具规模、航天产品完整配套的生产体系, 并生产出首批地面装备和车辆, 开始进行新型号产品的研究设计。

到1972年, 贵州国防科技工业三大基地的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基本建成, 开始投产的生产企业达74个。三大基地的集团优势开始发挥, 并由转厂试生产产品逐步发展到自行研制产品。航空工业基地于1974年试制成功歼6原形飞机, 1975年研制出歼6甲全天侯歼击机, 并进行批量生产。航天工业基地到1978年底止, 已先后进行了多个型号航天航天产品的研制和多种型号产品的配套研制与批量生产, 取得了一批预先研究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等成果, 基本上形成了航天产品型号预先研究、型号研制、工艺配套、批量生产的格局。国防电子工业基地在此期间仍安排了一些新项目的建设, 到1975年, 开工建设的27个单位已有19个建成投入使用。1977年, 基地研制成功国内第一个数字制试验卫星地面站, 为国内通信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国防科技工业拥有的科学技术优势, 在改革开放以后, 逐步与贵州的生产力结合在一起, 成为贵州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贵州三线建设的历史影响

1. 极大改变了贵州交通运输落后的局面

贵州所谓苗蛮聚居之区, 山深地僻, 自然地理环境十分复杂, 少数民族众多, 大部分居住在山水阻隔的山区。铁路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不仅有利于贵州本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加强了贵州与全国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 对贵州后来的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有十分重要历史作用。

2. 工业布局、工业结构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变

在贵州三线建设中, 贵州增加了一大批工业企业, 改变了全省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的内部结构, 工业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幅度增加, 工业落后的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变。到1976年底, 全省工业企业已有6798个, 比1965年增加81.8%。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有1834个, 增加19.3%, 所增加的多数是大、中型企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已达57.92亿元, 比1965年增加5.54倍;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职工已达46.73万人, 比1965年增加2.56倍。由于建设项目是以贵阳为中心、沿铁路干线两侧展开的, 因而工业布局有了很大的变化, 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已成为重要的工业中心。从工业内部结构看, 国防科技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民用机械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已成为优势部门。国防科技工业的生产企业, 绝大多数都是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企业。到1976年, 在全省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中, 煤炭工业占18.2%, 电力工业占11.3%, 冶金工业占12.4%, 机械电子工业占40.1%, 化学工业占8.4%。这10多年, 除国防科技工业已基本形成从科研、设计到试制, 从毛坯加工、基础件加工、零部件加工到产品总装, 从元器件生产到整机装配, 从产品生产到工、夹、量、模具制造以及机床修理、产品包装的综合生产能力外, 其他部门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也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76年于1965年相比, 原煤生产能力增加6.1倍, 发电装机容量增加3.1倍, 铁矿石开采能力增加7.6倍, 炼铁能力增加1.5倍, 烧碱生产能力增加8.7倍, 化肥生产能力增加2.9倍, 水泥生产能力增加5.2倍。

3. 极大地促进了贵州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贵州三线建设中, 由于一部分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和一大批工业企业内迁, 给贵州带来了大批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量较为先进的设备, 迅速拓宽了贵州的科学技术领域, 增强了全省科学技术方面的实力。这是开创贵州经济建设新局面、促进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广大科技人员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中, 坚守岗位, 坚持科学研究, 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遵义医学院的前身大连医学院, 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47年的第一所本科医学院校。于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二内迁到革命老区遵义。在三线建设结束后, 唯一没有回迁的本科院校。遵义医学院在贵州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乃至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方面,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直至今天。

4. 极大地促进了贵州城镇化的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贵州处于封闭落后状态, 城镇发展非常缓慢。1949年全省仅有贵阳1个建制市、160个建制镇和1300多个集镇, 城镇规模小, 市政公用设施落后,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简陋。新中国成立之后,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展开, 贵州城镇建设步伐加快。1949年—1957年, 贵州省在恢复发展城镇经济的同时, 对行政区划和建制进行了必要调整, 有计划地进行城镇建设。从1950年下半年起, 开征了城市公用事业费和房地产税, 筹集城建资金。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贵阳市共扩建、新建、修整市区街道20余条, 遵义、安顺、都匀等地、州、市所在城市及其他县城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建设, 县以上城镇百货大楼、饭店、旅社、学校、医院、书店、影剧院、文化馆等公共设施相继建成, 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在贵州三线建设中, 贵州的城镇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批新兴的工矿集镇迅速崛起。随着川黔、湘黔铁路全线修通, 贵阳成为黔桂、贵昆、川黔、湘黔4条铁路干线的枢纽, 遵义、安顺、六盘水、凯里、都匀等沿线城市具备了更好的建设和发展条件。三线建设使贵州建成了航空、航天、电子三大军工基地及大批骨干企业, 形成了以铝、磷、煤炭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布局骨架, 全国一批企业、科研单位也随三线建设迁至贵州, 增强了城镇科技力量, 提高了人口素质, 促进了贵州城镇发展, 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到1978年底, 全省有建制市5个, 万人以上的市镇发展到35个, 城镇人口达到323.97万人, 比1957年增长95.8%。城镇化水平为11.39%。这为后来, 特别是90年代贵州城镇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为贵州建设精神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贵州三线建设中, 除了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之外, 还创造了丰硕的精神成果。三线建设中, 广大建设者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负责的态度, 继承革命的光荣传统, 艰苦奋斗、踏实肯干。以高昂斗志和高贵品德为我们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例如, 铁道兵部队某部战士徐文科在隧道发生大塌方, 巨石压烂下半身的情况下, 临终前仍坚毅地表示:“我为修成昆铁路而死, 死得光荣”。广大建设者为了建设好祖国的战略大后方,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勇于拼搏的精神, 已在人民群众的心中铸造了一座丰碑。是我们建设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 可持续、协调、稳定、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

贵州的三线建设是在“文化大革命”这种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 三线建设确实为贵州增强了经济实力, 极大地增添了发展后劲。贵州发生了建国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线建设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才良.贵州三线建设述论[J].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4 (4) .

2020讲稿:“三线”建设 篇5

今天这节党课,我们来一起学习新中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三线”建设。之所以要讲授这个内容,是因为其在上个世纪波谲云诡的世界形势下,彰显出了中国人民誓争建设新中国的决心与勇气,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三线”精神。走进新时代,人们并未遗忘曾经为巩固国防工业基础建设而不惜献出生命的英雄同志。时至今日,“三线”精神对于加强新时期党性修养教育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及价值。

下面,我主要通过回顾“三线”建设的历史点滴、展望“三线”精神的内涵蕴意来对各位同志产生一定的政治教育性启迪。

一、深化历史记忆,回顾“三线”建设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新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与前苏联交恶,又赶上美国妄图在东南沿海展开攻势。在如此紧张险恶的国际环境下,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直接进行战略部署,在当时的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掀起了这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即:“三线”建设。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这是“三线”建设中的响亮口号,鼓励了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从四面八方奔赴艰苦卓绝的“三线”建设战场。在这场硬仗中,国家政府投入了2050余亿元巨资,安排筹划建设的工程项目达1100个。中国人民踊跃参加建设活动,在高峰时期投入的人力有400多万人。这场贯穿了“三五”、“四五”、“五五”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成为了中国经济史上一次规模极大的工业迁移史实,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业单位、工厂设施、基础建筑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困难与缺陷。也许,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且不屈不挠的民族。面对困难,当时的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使建设的步伐一时一刻都不曾耽搁。从1964到1980年,“三线”建设工程共创办了1000多个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有力支援、巩固了中西部工业建设和国防基础。

二、彰显伟大成就,创造建设业绩

(一)多方联动,夯实国防工业基础

在“三线”建设中,建立起电子科技、武器装备、船舶航海、航空航天、核能资源现代国防工业体系,建成众多国防生产基地和尖端科研试验基地。这些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国家过去武器装备生产落后的状况,改善了我国国防工业结构布局。同时,我们还掌握了原子弹、氢弹等高端武器技术,成功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有力平衡了世界大国的核分布态势,成为了拥有绝对先进国防实力的国家,为国家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全面覆盖,优化工业生产布局

在建国之初,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们国家当时70%的工业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在布局上,存在东重西轻的不足。而且,现代化工业十分薄弱。从军事经济学的专业角度来分析,这种工业布局具有非常脆弱的特性。因此,“三线”建设首先就需要解决布局不均衡的问题。在建设期间,当时一大批工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很快,许多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城市在中西部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拔地而起。为加强战备并建设国防重工业体系,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也逐步迁入三线地区。由此,在大西南区域,部署建成了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结构化布局。

(三)质量卓著,实现中西部跨越式发展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攀枝花、六盘水、金昌等地已经变成了当下著名的新兴工业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而在“三线”建设之前,这些地方都曾经是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这也就是说,发掘矿产资源、创建生产工厂、打通交通要塞等“三线”建设过程中的开发运动,在特殊的备战时期有力地发展了中西部落后地区。并且,随着科研、教育、技术等元素的迁入,中西部地区基础建设条件进一步完善和强大,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程度、医疗健康保障等都显著提高。这也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指出的,“三线”建设奠定了产业、技术、物质和人才基础,促进大西南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

三、坚持思想导向,领会“三线”精神

(一)学习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扎根三线,为国效力”。东部沿海地区的高端科技人才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根据“三线”建设工作部署安排,迁往以云贵川为主的西南地区。这些技术人员自愿放弃城市舒适优渥的生活,来到不可预知未来的“三线”重点建设地区。他们不惜牺牲本应享受的幸福日子,不对建设地区的待遇产生消极情绪,而是任劳任怨,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奋进的斗志,在西南地区乐于付出、甘于奉献。他们含辛茹苦、默默付出,以工厂为家、以建设为事业,也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只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国家作贡献。

(二)学习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全国一盘棋,建设大三线”。这句口号不仅在宏观上体现出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而且在微观上呈现出建设人员统一协作的精神。“三线”建设时期正值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国家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一声令下,全国各行各业各领域积极响应、鼎力支持。在党和国家号召下,形成了“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的举国之力。无论是来自其它地区的建设者,还是当地的人民群众,大家都通通集中在一起,在党和政府的统筹下群策群力,施展新中国建设时期集体主义的伟力。

(三)学习艰苦奋斗的实干主义精神

“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无雨拼命干”。这是“三线”建设者在云贵川“天无三日晴”的自然条件下争分夺秒、苦干实干的真实写照。在当时的西南地区,建设条件极为艰苦。建设者始终坚定建成“三线”工业基地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与落后的基础下秉承“先生产后生活,先厂房后民用”的生产生活原则,坚持将个人物质生活置之度外,自觉把建设基地和工业生产作为首要任务,高喊着“天作衣被地作床”的口号,风餐露宿、肩扛人挑,勤俭节约、艰辛工作,用汗水与血水的融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

四、强化初心使命,培养党性修养

(一)坚持政治引领,坚定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我们国家自从成立以来,乃至改革开放后,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任何途径的“和平演变”。这自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永恒的罅隙使然。对于甚嚣尘上的攻击甚至歪曲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虚无主义论,同志们可以用持续近二十年“三线”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展开有力回击。不得不说,“三线”建设是我们党领导的持续开展国家经济建设的历史见证,“三线”精神是我们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理想印证。“全国支援三线,共同建设三线”使人民、党员干部切实认识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真实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极大优越性。我们每位同志都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党的领导,用奉献、协作、创业、创新让我们的国家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坚持意识觉悟,坚定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

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国家各项事业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发展形势和国情变化情况。在巨大的新挑战之下,我们每位同志要在对客观困难和主观问题进行认真审视的基础上,作出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选择,自觉屏蔽“糖衣炮弹”的诱惑与干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进行改革工作的路上,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也就是说,我们自身的力量可能还不足以消灭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回想“三线”建设的事迹,我们要积极发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伟大自我牺牲精神,我们要坚守“个人服从于集体、部门服从于单位、地区服从于国家”的伟大自我服从精神。让我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人民群众共同走好新时代新长征路的动力支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引领。

(三)坚持自我升华,坚定提升党性教育水平的追求

党性教育是培养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方式,包含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建发展工作、党的优良传统等丰富内容。并且,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与升华。当然,党性教育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背景下运用而生。在以往的党性教育中,我们各位同志主要是接受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伟大精神教育。那么,除了“血与火”的革命战争教育之外,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志还可以通过“三线”精神的熏陶来对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呈现出的精神风貌、价值意义、经验教训进行深度了解和深入思考。由此,在新时期党性教育之下,让自己的实际工作产生精神世界的共鸣,为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积累重要的实践载体和鲜活的教材资源。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三线”建设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史上的辉煌一幕,也是我们国家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建设的行动及其精神,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谱写了一页光辉灿烂的篇章。

三线建设与当代遵义教育变迁 篇6

关键词:三线建设;遵义教育;变迁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39-02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新中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1]。三线建设在推动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对三线地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三线建设,是从备战出发而进行的以国防工业建设为中心的大后方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规模空前的建设战略。80年代以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对三线建设进行了有计划的调整。遵义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地区,无论是三线建设的开展还是调整都对遵义的教育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三线企业的调整工作目前尚未完全结束,所以三线建设对遵义教育发展的影响还将继续存在。三线建设中遵义医学院的南迁推动了遵义的医疗卫生事业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航天工业学校、技校等的发展不仅为遵义本地企业而且为全国的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员。三线企事业单位的学校不仅解决了企业职工子弟以及周边的入学问题。而且极大改善了贵州基础教育设施以及师资力量。

一、高等教育

遵义医学院前身是关东医学院。1948年并入大连大学,1950年大连大学撤销,单独成立了大连医学院,是中国共产党1947年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由原新四军卫生部部长、著名医学家沈其震任院长。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云集大连医学院。1964年10月,国务院高教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平战结合、加强战争观念和三线建设的指示,提出相应报告后,确定向三线地区迁移部分高校。在医学院方面,中央卫生部当时曾考虑从大连医学院和青岛医学院两校,各抽调部分力量内迁大西南三线地区建校。后经反复酝酿、权衡利弊,到1965年国务院才正式决定大连医学院全部南迁。最初,本着“要有战争观念”,注意“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国务院高教部、卫生部初步确定校址选在四川省自贡市。10月西南局决定改迁贵州。报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确定大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全体南迁贵州遵义,并开始基本建设[2]。

1966年2月,大连医学院派出南迁先遣队30余人和一个20余人的医疗队来到遵义市。南迁先遣队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小旅社挂出“遵义医学院筹备处”的牌子开始办公。医疗队则派驻遵义地区医院,开始服务于遵义人民。

1969年,因三线建设需要,按国务院部署,举院南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遵义医学院已成为一所以医药为主,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多层次、富有特色的高等医药院校。

随着2006年12月19日内科大楼(第一住院大楼)、外科大楼(第二住院大楼)落成开业典礼;2012年11月1日门诊综合大楼(第三住院大楼)落成开业典礼隆重举行。遵义医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有5所附属医院,总床位数达3150张,专业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有43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一座现代化医院。不仅为遵义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贵州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职业技术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许多三线建设单位经过 1984 —2005 年以“军转民”为中心的调整改造,原直接为三线培养技术工人的技术工业学校等也经历了调整。

1.遵义航天工业学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原国家航天工业部)所属的工科类中等专业学校,是贵州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是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的“全国数控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学校坐落于遵义市宁波路上,占地面积120余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学校现有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模具设计、机电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旅游服务等10多个骨干专业,且设备先进齐全。各种仪器设备价值2000余万元。在校生达4000余人,教职工近20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2%。学校秉承“以技能武装人,发展人”、“做而后知不足”的核心理念和“宽基础、精技能、有特长”的培养目标。 建校30年来为航天系统和全国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优良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遵义航天工业学校是贵州省中职办学实力较强,成绩显著的学校;是中央企业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典范,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人才。另外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具有创新意义和探索意义

2.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是贵州省第一批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2000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原贵州航天职工大学(1984年)和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学校(1976年)合并组建。举办单位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事业单位法人由—编办管理,教学业务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日常管理归属贵州航天管理局。学院培养以工科和经管类专业为主的,适应本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中级技能人才。现有高职、中职、成人大专和本科、各类培训等层次和形式,高职开设以工科和经管类为主的31个专业。现有三个校区。大专和本科教育、各类培训、继续教育等层次和形式,全日制高职、中职在校生规模为7300人。为遵义乃至全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技术人员。

3.贵州航天技工学校

贵州航天技工学校是1973年三线建设061基地3655厂技校创建, 1976年061基地3655厂技校并入贵州省第八机械工业局技工学校(061技工学校),贵州省第八机械工业局技工学校(061技工学校)更名为贵州航天技工学校,1998年贵州航天技工学校更名为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学校

三、中小学教育

由于三线企业大部分在偏僻隐蔽的山沟,所以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机构,其各企事业单位的子弟学校不仅对企业内部职工子弟而且对周边教育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央和省在遵义地区的厂矿自办子弟学校,招收本单位职工子女和少数附近居民子女。至1989年,有厂矿子弟学校48所。这类学校,行政、教师和经费由主办单位领导和管理,教学业务由所在地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学校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教学大纲。水电部八局子校高考升学人数列遵义县之首,到1988年,升入重点大学的共有215人,升入一般院校本科的有509人,升入大专、中专的318人。2004年后,厂矿子校逐步交地方政府办学。至2007年,除个别厂矿子校外,全市绝大部分厂矿子校移交地方教育部门。

伴随着三线建设的发展与调整,遵义三线企事业办学也不断地调整变化,推动了遵义教育的发展。其中061遵义航天学校的建立与发展、原长征电器集团公司子弟学校的改革、发展就是典型的三线办学变迁。

1.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学校始建于1982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2008年8月,根据国务院规定,学校划归遵义市汇川区属地管理,原遵义航天中学高中部成为独立法人学校——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随着“大三线”建设的发展,061基地生产、科研的发展规模已经稳定,职工人数增多,职工子女就近上学难的问题开始突出,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地方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制约了广大职工和061基地的教育需求。为此,经061基地报经原航天工业部和贵州省教委批准,1982年,在遵义县八里镇利用已经下马的280厂旧址的简陋设施,成立了061基地南片区子弟学校。属现在遵义航天工业学校的前身——遵义机电工业学校管理。并陆续从061基地各企事业单位抽调教师、领导干部以及后勤服务管理人员,开始了艰难的学校创建工作。其办学目标,是解决061基地南片区所在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入学并逐步形成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完善的教育机构。

1992年 ,随着国家对“大三线”的调整和061基地分散在黔北山沟的部分企业的陆续搬迁,经批准,学校搬迁到遵义市区上海路荷花池(即今遵义市汇川区宁波路176号)。以061基地南片区子弟学校为基础,由3534厂、3535厂子校的高中部、3414厂子校等正式组建遵义航天中学。此后的遵义航天中学与遵义航天工业学校实行党政统一管理。

2006年至今,先后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认证为“优秀生源基地”。

2.遵义航天中学

始建于1982年,原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即原航天工业部061基地),是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的首家部级重点中学,是遵义市和贵州省国防工业系统的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首批三所绿色学校之一,进入全国百所绿色学校先进行列。航天中学于2005年8月28日由宁波路搬迁到广州路现址,毗邻遵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总工会办公区,处于遵义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008年8月20日,学校正式划归遵义市汇川区属地管理,遵义航天中学是全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遵义市第一批园林式单位,遵义市文明单位,汇川区先进学校。

3.遵义航天小学

遵义航天小学坐落于遵义市大连路,前身为三线建设遵义061基地子弟学校, 学校占地23 000多平方米,其中绿化占总面积的50%。四季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植物园、喷水池、假山、廊亭台坛,错落有致,交相辉映,营造出人与自然的融合,流连其间,赏心悦目。成为遵义基础教育的奇葩。

4.同济小学

遵义市同济小学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福州路14号。学校创建于1972年8月,前身为长征电器集团公司子弟学校,2000年3月从长征公司移交至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为遵义市汇川区政府)归口管理,是当时遵义市两城区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之一。2005年8月,同济学校初中部并入遵义市十六中,至此,同济学校成为一所完全小学,更名为遵义市同济小学。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全校教职工努力拼搏、锐意进取,现已发展成为遵义市汇川区一所示范小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强调现代化进程中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注意处理的各种关系。努力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指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入研究三线建设的开展以及调整对地处边远,现代化因素极度薄弱的贵州教育现代化所产生的影响,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东林.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J].中国国家地理,2006,(6).

三线建设 篇7

一、甘肃“七五”调整改造的背景

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 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针对当时特殊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而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出发点、以改变全国工业布局为目的的长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的转折性变化, 三线建设遗留下来的问题愈发突出, 严重制约了三线企业的继续发展, 有的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三线企业的生存。

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70年代后期就已经关注这些遗留问题。1979年在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时期, 三线建设进行了初步调整。1983年10月, 国务院在对各方面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正式决定, 要求按照“调整改造, 发挥作用”的方针, 全面开展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工作。1983年12月3日, 国务院下达的《关于成立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的通知》的决定, 确定先对云南、贵州、四川 (包括重庆市) 、陕西四省和豫西、鄂西地区内的工业交通企业, 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在上述地区的直属企业进行调整规划, 重点放在四川 (包括重庆市) 、贵州、陕西三省、豫西地区和国防军工企业方面。[1]1984年6月, 经国家计委同意, 又把甘肃省和湘西地区纳入规划范围。这样三线调整规划的范围就是人们后来称谓的“8省1市”。[2]1984年7月31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在党组第16次会议上, 决定成立以葛士英为组长的省三线建设改造规划领导小组, 机构设在省计划委员会。1985年8月省三线建设改造规划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三线建设规划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后甘肃的三线建设调整改造全面铺开。

二、甘肃“七五”调整改造的主要内容

“七五”期间, 国家调整的重点是厂址存在严重问题, 布局分散, 产品无方向, 生产科研难以维持的企业和科研院所, 视其情况按关、停、并、转、迁的原则和方针进行调整, 甘肃省被列入三线建设调整的项目共有11项, 计划投资20800万元。实际实施的国家调整项目6个, 加上纳入部、省调整计划的国营和平化工厂和国营白银纺织机械针布厂2个项目, 共计调整8个项目。[3]

西北铜加工厂, 熔铸车间建在山沟里, 布局分散, 管理困难。管棒车间建筑标准低, 影响生产能力的发挥。1986年8月决定将熔铸和铅材车间搬到厂区重建, 1990年调整工程基本建成, 经过调整理顺了整个生产工艺流程, 并为“八五”期间上国家急需的铍青铜项目奠定了基础。西北铝加工厂, 铝箔车间钻山太深, 生产成本高, 连年亏损, 被迫停产。1986年10月决定将铝箔车间迁出山沟重建。1989年4月完成厂房土建工程, 5月引进的意大利先进的铝箔轧机、分卷机等设备, 7月请国外专家来厂调试, 并轧制出合格的超薄铝箔。春光器材厂, 厂址偏僻, 风沙大、水质不稳定, 净化生产质量控制困难, 厂房、宿舍地基下沉, 1986年9月决定迁入兰州市与华兴电子机器厂合并, 1988年6月形成了年产电子玩具58万台 (件) 的生产能力, 年产值可达1150万元, 年利润可达115万元。[4]河西堡铁厂、东大山铁矿亏损严重, 1981年停产, 将铁厂和铁矿合并, 成立甘肃铁合金厂。1986年10月, 河西堡铁厂烧结工程与第八冶金建设公司三公司等单位通力合作, 使工程提前完成;形成了日产万吨炼铁烧结生产能力, 1990年8月30日通过省上验收。第四十五研究所 (厂址在平凉) 由于所址偏僻, 交通不便, 经机械电子工业部批准, 确定在平凉就地改造。丰收机械厂 (厂址平凉) 原计划与兰州煤矿机械厂合并, 后选定在平凉市区建厂。国营白银纺织机械针布厂调整改造项目, 按照部、省协商原则在白银市原址改造重建, 1988年7月开工建设, 1991年10月竣工验收。形成了具有80年代中后期先进水平的格拉夫金属针布和盖板针布的生产能力。国营和平化工厂, 地处永登县荒僻的山沟, 信息闭塞, 职工就医难, 1985年9月经甘肃省计划委员会同意, 迁建兰州市郊。新址1987年开工, 1992年9月30日建成。

三、甘肃“七五”调整改造的意义

甘肃“七五”调整改造概算总投资21978万元, 实际完成23179万元, 完成各类房屋建筑面积27.78平方米, 搬迁职工近3000人;[5]基本完成了调整改造的预定计划, 为“八五”期间的调整改造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 改善了三线企业的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了产能, 节约了资源, 释放三线企业的潜能。“七五”期间的调整改造主要是针对选址不当、规模过大、布局过散、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等问题而进行的, 甘肃“七五”调整改造基本解决了所调整企业的这些问题。如西北铜加工厂, 调整时把熔铸和铅材车间搬迁到厂区重建, 使工厂布局更加合理, 方便了经营管理, 改善了企业生产、生活条件。并结合调整搬迁进行适当的改造扩建, 增加铸锭生产能力1.2万吨, 增加铜材生产能力0.7万吨。熔铸分厂搬迁至中心厂区, 可节约煤约一千多吨, 焦炭约一百多吨, 油料近一百吨。其次, 注重治理污染, 促进了企业生产与生存环境的和谐发展。再如西北铜加工厂, 利用调整改造的机会, 建成了一套三废处理系统。该系统完善了酸液的处理设施, 增加了含油、含酸废水的处理设施, 使工厂做到了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 消除了明渠长流臭水的现象, 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每月可节约用水五千多吨, 每年可收尾铜四十多吨, 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 稳定了企业的职工队伍, 激励了广大职工生产建设的积极性。由于三线一些企业的艰苦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 产生了队伍不稳、人才流失的现象。甘肃省在“七五”调整期间, 帮助三线企业逐步摆脱困境和灾害威胁, 改善其生产、生活和科研条件, 使三线职工深受鼓舞, 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对于吸引、稳定职工队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四, 加快了甘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为西部大开发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 显著的改变了甘肃工业落后的局面, 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七五”期间对三线企业的调整改造, 是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起步阶段, 为后续的调整改造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成为甘肃经济建设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

参考文献

[1]晁丽华.云南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历史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 2007 (4) :31

[2]李彩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2 (3) :45

[3]甘肃省计划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一九八六年三线企事业单位调整工作的通知[Z].甘肃省档案馆藏.全宗号:144/1/769.

[4]甘肃三线建设编辑部.甘肃三线建设[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3:211.

三线建设 篇8

关键词: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管控平台

0 引言

随着企业业务管理的需求增多, 电力企业的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发展、完善起来。通过多年信息化投入和信息化应用, 无论是业务管理人员、信息系统运维人员, 还是技术支持服务人员, 都已经充分意识到信息集约化对提升电力信息系统整体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因此企业努力加大信息化系统建设投入, 为企业的良好、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信息化基础。“十一五”期间, 在电网企业全面建成并持续深化应用信息化SG186工程后, 与电网企业业务紧密融合的全球规模最大的集团企业级信息系统投入运行, “两级三线”信息运维体系基本形成, 为电网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支撑, 但在三线运维服务技术支持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1], 如三线服务多渠道提交, 缺少规范化流程;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缺少厂商考核体系;原厂商做了大量的运维工作, 运维费用却无法落实, 缺少费用统一核算等方式;三线服务方式单一, 用户偏向要求厂商提供现场服务, 原厂商打包承接运维服务, 对二三线服务区分不明确, 缺少统一的管控平台。

目前, 为了不断加强和巩固三线运维的技术保障作用, 提升信息系统运维的服务质量, 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及稳定运行, 进一步规范信息系统三线运维管理体系, 本文在遵循六大统一, 即“统一服务入口、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资源调度、统一费用管理、统一评价考核、统一支撑平台”原则的基础上, 对电力信息系统管控平台进行了深入研究。

1 管控平台研究的必要性

本文从统一监督管理、三线运维体系、运维服务工作以及经济效益来分析管控平台研究的必要性, 致力于通过有效地研究实施三线运维服务管控平台[2], 在有效降低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不断提高IT运维人员工作效率, 并且保障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提高业务系统运行状况, 进而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效益和水平, 同时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

1) 统一监督管理的具体要求。信息系统运维服务管控工作将对三线技术支持服务的执行和费用支付实行统一管理。三线技术支持服务请求通过管控平台实现统一受理、统一解决、统一反馈等流程化管理, 并进行实时跟踪督办, 实现“做事留痕迹”的目标。管控平台的研究可为信息运维服务管控中心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 三线运维体系的要求。电网企业面临着种类繁多的业务应用系统、不同品牌IT设备、能力参差不齐的技术人员、设备故障频繁发生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和处理等问题所带来的困绕。以前传统的、被动的、孤立的、分散的“救火队”式IT运维管理模式, 已经使IT管理部门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 迫切需要对三线运维服务管控进行研究, 建立管控平台, 解决这种传统被动、孤立的、分散的“救火队”式IT运维管理模式, 逐渐解决三线运维体系执行不到位、运维制度和标准不完善、运维监控手段和工具相对滞后、运维工作无法评估的现状。

3) 运维服务工作的要求。“十一五”期间, 信息化SG186工程全面建成并持续深化应用, “两级三线”信息运维体系基本形成, 为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支撑, 但同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尤其在三线的技术支持存在很多问题:三线服务多渠道提交, 总体工作量无法掌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问题解决时间偏长;出现问题时跨厂商人员协调困难, 被动服务为主, 缺少主动服务;原厂商打包承接运维服务, 对二三线服务区分不明确;原厂商做了大量的运维工作, 运维费用却无法落实;三线服务方式单一, 用户偏向要求厂商提供现场服务。

4) 经济效益的要求。从短期看, 用户实施IT运维服务管理虽然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但实际上却为企业提高自身IT运维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企业通过实施IT运维服务管理, 可以在压缩IT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创造比过去传统方式更多的IT价值。从长远的角度看, 通过实施和完善精细化管理, 给企业整体带来了运维管理制度的改革方案, IT运维服务管理的价值就会随着企业IT规模的发展而逐步体现出来[4]。

2 管控平台研究与建设的意义

1) 采用科学、先进、专业的运维管理手段, 使三线运维服务管理工作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水平。

2) 支撑信息系统三线运维服务工作的开展, 为电网企业提供便捷、可靠的信息化运维工具。

3) 实现对三线运维服务事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促使三线运维服务规范化、流程化、专业化;通过系统解决对运维人员、运维单位、生产厂商的考评、对三线运维服务工作量的评估与核算、对信息系统缺陷统计与评估。对三线运维服务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系统客观的评价, 指导资源配置, 加强运维集中管控力度, 更好的为电网企业运维管理和决策服务。

4) 加强与外部优秀企业进行对比, 进一步分析对比运维能力, 找出差距, 明确发展重点。

3 管控平台研究重点内容

重点研究三线运维服务入口、资源调度、费用核算、评价考核标准、流程监控、运维知识、故障库建设、运维厂商管理等内容。

3.1 三线运维服务入口

三线运维服务请求以统一入口为基本原则, 运维管控平台提供服务统一受理渠道, 并实行7×24 h运行值班制度;根据运维管控平台申请三线运维服务;应急情况下, 可直接联系三线运维厂商进行紧急抢修, 但需同时通过运维管控平台报备。

3.2 资源调度

运维管控平台受理各单位服务请求后, 根据问题分类和服务合同签订情况分派给相应三线运维厂商进行处理;并对问题的处理过程进行跟踪, 对逾期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催办, 在处理疑难和紧急问题时, 快速组织包括硬件、系统平台软件、业务应用系统在内的应急专家组, 集中为用户解决问题。

3.3 费用核算

根据电网企业发布的运维费用标准等相关资料, 运维管控平台通过对运维厂商的服务规范性、服务公示及服务质量等指标自动计算月度、年度的费用以及下一年度的运维费用预算。

3.4 评价考核标准

运维管控平台通过对运维厂商的服务规范性、服务工时及服务质量自动进行评价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三线运维合同付款、运维厂商能力评定、年度考核等评价的主要依据。

3.5 流程监控

运维管控平台实现对运维服务流程的统一监控, 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跟踪, 使日常运维工作流程化, 提升厂商运维服务质量, 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

3.6 运维知识、缺陷库建设

知识、缺陷库建设是三线运维服务管理控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基于统一的技术支持平台, 通过整合本单位和协作厂商的技术资源和解决方案, 实现合理有效的技术支持工作。运行维护知识、缺陷库是由知识、缺陷库平台和知识、缺陷库内容2部分组成[5]。知识、缺陷库平台包括知识、缺陷检索、知识、缺陷维护与管理等, 可以通过纯Web方式向服务请求对象提供基于Web的查询服务和检索服务, 以完全共享知识、缺陷库中的知识。

3.7 运维厂商管理

运维管控平台通过整合各厂商的信息, 可方便快捷地查询和检索各个厂商负责的具体运维服务工作, 实现高效的技术支持工作。

4 管控平台建设

4.1 管控平台建设目标

系统根据“两级三线”运行维护体系, 依据ITIL标准[3], 结合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 建设成三线运维标准化、专业化、流程化的体系, 实现三线运维统一管理的目的和要求。

1) 从运维问题发起、问题的处理到问题的解决、用户满意度回访的运维全流程信息建设, 实现公司内所有运维信息统一管理、运维资源统一调度。

2) 通过系统建立“运维评价考核指标”、结合各厂商三线运维情况自动实现三线运维厂商考核、多维展现与发布功能。

3) 利用系统建设, 实现三线运维流程化管理与监控。

4) 通过系统建设, 实现运维技术统一管理, 形成运维知识库与缺陷库。

5) 通过系统数据的统计分析, 实时了解运维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的现状, 并可以通过运维趋势分析得出的结论, 为运维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持。

4.2 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4.2.1 业务流程

三线运维服务管控平台共分为三大类用户, 分别用A管理部门、B协调部门、C需求部门来表示, 三线运维服务管控平台的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1) C用户通过系统填报问题描述, 并提交问题。

2) 一、二线运维人员能及时处理, 并提交处理方案;便于一、二线运维工作量统计与分析。

3) 二线运维人员不能处理的问题, 提交给B组织厂商或专家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期间要实现工作量的评估、服务质量考核、三线费用核算以及运维数据分析统计。

4) 通过规范化运维流程处理, 为A建立运维知识库、缺陷库, 为运维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4.2.2 应用功能

三线运维服务管控平台的系统功能如图2所示。

三线运维服务管控平台以工单管理为主要功能, 实现对运维全流程的系统记录, 能轻松客观地实现对运维人员、运维厂商的考评;实现对信息系统运维工作量的评估、对信息系统问题与缺陷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 能定期出具质量监督专项报告, 发现信息运行维护工作中的潜在隐患和不足, 提高运维能力。

通过三线运维服务管控平台能提高信息系统的运维效率。能有效解决用户与三线联络, 完成运维事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运维资源的高效调度, 迅速响应、及时处理问题。实现运行质量可量化、运行状态可知化、运维作业流程化、管理决策数据化的一站式信息运维服务, 为各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4.2.3 数据架构

三线运维服务管控平台主要数据为电网企业根据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提交问题描述与数据, 有三线管理部门组织厂商或专家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 并记录相应的分析与处理信息, 最后与客户确认问题处理情况, 实现全流程运维管理体系, 数据架构如图3所示。

5 结语

通过三线运维管控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进一步加强了三线运维的技术保障作用, 保证了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进一步加强了对运维承接商和运维人员的统一管理、对运维承接商入驻人员的考核管理等, 使三线运维管控工作逐渐系统化, 全面协助电网企业实现信息系统运维服务统一规范化管理, 规范三线运维服务, 强化运维服务的全过程管控, 提升信息运维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浩峰.运维服务管理的难点[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23 (7) :11–15.SUN Hao-feng.Difficulties of operation and service management[J].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11, 23 (7) :11–15.

[2]樊凯.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控平台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 2012 (9) :74–77.FAN Kai.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power company[J].Modern Computer, 2012 (9) :74–77.

[3]周旻, 陈之华.基于ITIL运维服务管理体系的研究和设计[J].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2, 3 (5) :13–16.ZHOU Min, CHEN Zhi-hua.Research and design of an ITIL based IT service management framework[J].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Technology, 2012, 3 (5) :13–16.

[4]胡艳丽.IT运维如何实现“向管理要效益”[J].华南金融电脑, 2010 (2) :9–10.HU Yan-li.How to achieve“effective management of IT operation”[J].Financial Technology Time, 2010 (2) :9–10.

三线建设 篇9

一、我国三线城市新旧城建设存在的问题

1. 三线城市旧城的普遍问题

(1) 道路交通问题。在八九十年代, 私家汽车较少, 城市交通主要是公交汽车与自行车, 因此许多三线城市旧城的主干道也仅仅是双向四车道, 甚至没有专门的非机动车道。有许多道路中间不设隔离带或者隔离护栏, 交通信号与标识建设也很不完善, 一些城市甚至在交叉路口都没有红绿灯。一些旧城区建筑密集, 道路却极为狭小, 甚至由于道旁居民建设侵占和沿街摊贩摆摊站位, 不足5米宽, 连公交汽车都难以通行。如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私家汽车逐渐普及, 这些城区开始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

(2) 基础设施问题。主要是电力、给排水、通信燃气管线等方面。电力设施方面, 以电线杆电线架设为主。其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有两点, 一是道路狭窄、不利于工程设备进入维修;二是高压电线杆较矮, 在居民普遍自行增减楼层的情况下, 安全隐患严重。通信与燃气管线为地埋布线, 但是多年来地面反复施工, 导致通信与燃气线路地面标识失落, 造成再施工时, 时常发生通信或者燃气管线被误挖, 发生事故。给排水更是最为凸显的一个问题。给水方面, 饮用水管道为铁管, 锈蚀严重导致饮用水细菌超标;排水方面, 旧管道狭小且缺乏过滤与疏浚, 暴雨时常导致城区洪涝。

(3) 环保绿化问题。环保方面, 最为凸显的是旧城区的垃圾收集处理问题。由于人口密集, 旧城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对固体垃圾的收集, 依然是依靠垃圾桶人力收集, 甚至还存在大量的露天垃圾堆难以处理。由于街道狭小, 大型环卫车辆难以进入, 人力作业强度大、污染重。绿化方面, 缺乏可用于社区活动与体育锻炼的公共绿地, 道路绿化带也不足以阻拦车辆扬尘, 沿街居民受其危害。

2. 三线城市新城存在的问题

(1) 教育、医疗配套问题。相比旧城, 新城道路宽敞、基础设施十分完善。但是教育与医疗资源往往配套不足。教育方面, 主要是中小学校。由于当前中小学校采取学区划片入学, 新城居民家中儿童往往无法进入旧城的重点中小学, 一些地方就冒出择校费等名目, 使新城居民教育负担加重。即使入学, 儿童上学距离也相对遥远, 交通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医疗方面, 主要是社区卫生所建设不完善, 导致新城居民小病也要去遥远的大医院。

(2) 生活、消费配套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在两点, 一是生活必须品的市场配套, 二是日用消费品市场配套问题。一般新城楼盘建成之后, 周边的菜市场会同时配套, 不过相比旧城的大量人流, 新城菜市场客流少, 为维持利润, 菜商不得不提高菜价, 而新城居民见周边菜市场菜价昂贵, 反而远行去旧城买菜, 导致菜市场客流量不见起色。但是更为麻烦的是日用消费品商户的匮乏, 日用消费品更加依赖客流, 因此新城短期内, 难以形成繁华的消费品市场。

二、当前三线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中的困难

1. 征地与拆迁困难

拆迁与征地是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中最大的困难。首先是拆迁阻力, 其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旧城房屋业主本身的抗拒, 对于拆迁原址重建的还好, 但是道路、绿地和公共设施扩建需求的拆迁, 市民拆迁后要离开原有的中心城区到偏远城区购房, 即使购房费用足额补偿, 但装修费用高昂, 原居民不愿离开。二是在该区域从事商业经营的商户, 一旦拆迁, 这些商户就相当于失业, 因此极力抗拒。新城征地也是如此, 拥有使用权的农民在征地补偿款与能够耕作保障两者之间权衡, 往往不愿放弃土地, 因为那样意味着只能去打工, 对于年纪较大的农民而言, 这个选择具有很大挑战, 而征地补偿款只够其几年生活消耗。

2. 补偿与安置难以达成一致

补偿与安置涉及重大利益问题, 是导致群体事件的导火索。旧城位于城市中心, 随着三线城市经济发展, 该区域的房价也是攀升到一个高位的水平。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补偿, 地方政府往往无力承担。如果是拆迁重建, 则一般按照居住面积直接以新建房屋进行补偿, 但是道路扩建等拆迁, 就必然要以经济补偿或者其他区域的新房补偿, 其中必然与原居民的心理底线存在差距。更何况牵涉教育、医疗乃至是原有的出租房与街边门面店的多种综合利益的差距, 使得补偿与安置很难短时间内达成一致, 旧城改造周期就被拖延至三、五年乃至更长。

3. 新城盲目扩大开发

新城规划往往是将原有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 然后拍卖给开发商, 地方政府在这个过程能够获得巨大的财政收入, 乃至于在这些年成为了三线城市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柱之一。一些三线城市为了支持当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的市政项目, 在新城开发方面大开绿灯, 盲目地扩大开发。类似鄂尔多斯的“鬼城”现象在全国范围的三线城市中并不罕见。2014年至今, 房地产在高位开始萎缩, 首当其冲的就是三线城市。而可以预见, 在制造业低迷的情况下, 居民收入增速大幅放缓, 房地产销售低迷的情况或将继续。开发商资金投入难以回收, 则难以偿还银行贷款, 连带将造成更大的问题。

三、妥善处理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问题的若干对策

1. 旧城拆迁与安置加强多渠道的协调

面对巨大的旧城拆迁阻力, 必须从三个渠道加强与拆迁户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一是行政渠道的沟通协调, 落实好具体的拆迁补偿与安置条款, 并以政务公开的形式使整个过程透明并且公正, 同时在儿童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性补偿;二是司法渠道的沟通, 对于坚决不接受的钉子户, 通过司法渠道进行法理与法律方面的沟通, 保证拆迁工作依法进行, 也保证钉子户的应有权益合格保证;三是基层渠道的宣传。要通过基层宣传, 让大部分居民理解, 无论是道路扩建还是城中村改造, 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带领居民参观新社区样板楼盘等方式, 让拆迁户理性地认识到什么是有益的, 一次化解拆迁阻力。

2. 渐进式改造与标志性建筑保护相结合

很多年老居民反对拆迁, 是由于数十年的家园情感所系导致。因此, 旧城的改造不能粗暴地平推重建, 应该有选择地保留一些标志性的建筑, 比如设施较好的商业街道可以保留沿街商铺改造为步行街, 保留原有的牌坊、街碑, 保留香火旺盛的古庙古刹, 对于一些社区名木、名石进行保护等。整个过程应该是渐进式, 保留有价值的公共建筑的比例应该达到3成以上, 乃至更多。

3. 要控制并完善新城的开发

最为首要的是, 要防止出现整个新城开发项目烂尾。要对开发商的资质和资本进行审核, 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能力与条件将整个项目完成, 对其融资也要有足够的担保, 最好是大型商业银行的资金保函等形式确认。对于已建成的楼盘, 难以被市场消化的部分, 可以结合政府对旧城区的道路、绿地与公共设施扩建的纯拆迁改造进行消化。同时, 为了弥补市区居民的心理落差, 必须同时配套好周边小学、初中的学校建设, 可以由市区的中心学校开设新城分校等形式进行。社区的医疗保障、公共汽车路线规划、菜市场建设与招商等工作都要统筹进行, 这样才能让新城迅速充满活力。

四、结语

三线建设 篇10

1 概述

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位于西江航运干线广西段下游梧州市,水路上通桂平、贵港、南宁、百色、龙州,下达广州、香港、澳门,是我国西部地区物资经红水河、柳江、黔江、左江、右江、西江水运,以及南昆铁路大宗散货经贵港中转下梧州、广州、香港、澳门的必经之路。西江航运干线西起南宁、.东达广州,全长854公里,是广西和贵州、云南富矿地区与珠江三角洲水上交通的咽喉,水上运输非常繁忙,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现有位于外江右岸台地已于2007年5月实现双线通航的1号(2 000 t级)、2号(1 000 t级)船闸,设计年过闸货运量合计为3 920万t (其中下行3 150万t,上行770万t)。近年来,广西内河货运量快速增长,内河运输船舶不断地向大型化和专业化发展。预测2010年长洲水利枢纽单向(下行)过坝运量将超过3 900万I,长洲原有双线船闸的通过能力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量需求,船闸急需扩容以增加货运通过能力。因此,急需建设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工程。

2008年8月开始,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对长洲三线四线船闸初拟2个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为中江左岸岸边方案,三线四线船闸均位于中江左侧河床,紧邻已修好的长洲水利枢纽泄水闸坝段;方案二为外江右岸台地方案,三线四线船闸均位于外江右岸台地,紧邻已修好的长洲水利枢纽1号、2号船闸。2009年4月,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完成《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工程可研性研究报告》的编写。2009年6月26-27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议,专家评估意见倾向采用方案二,即外江右岸台地方案作为推荐方案。本文根据评估专家的意见,对推荐的外江右岸台地方案建设征地进行移民安置初步规划设计。

2 建设征地的概况和特点

外江右岸台地方案建设征地主要涉及广西梧州市苍梧县龙圩镇和长洲区长洲镇,征地区靠近县城城区,当地经济条件较好。建设征地总面积为5.535平方公里。其中,船闸枢纽工程建设征地面积2.085平方公里(永久征地1.456 km2、临时用地0.629平方公里),弃渣场临时用地3.450平方公里;涉及搬迁人口488户共1 926人;民房面积48 702.09平方米,公房面积14 695.16平方米;专业项目主要涉及2家中型企业、9家小型企业,还有道路、输电线路及通信线路等。建设征地移民生产安置人口为736人,搬迁安置人口为1926人。

从征地区的情况来看,该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征地区移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2)征地面积大,涉及的人口房屋多,还涉及多家企业,搬迁任务复杂。

(3)征地区土地资源有限。

(4)征地区位于梧州市苍梧县县城建设规划区内,将会影响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当地的城镇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移民安置任务很艰巨,移民安置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移民安置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3 移民安置初步规划

3.1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概况

苍梧县地处广西东部,东邻广东省封开、郁南2个县,南与岑溪市交界,西与藤县毗连,北与昭平县、贺州市相接,中部环抱梧州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均气温为21.2℃,年均无霜期达331天,年均降雨量1 506.9毫米,境内溪河纵横,年平均径流总量30.55亿立方米。

苍梧县管辖12个镇,193个村,到2006年末,总人口达58.2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1.73万人。2006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528 489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39 765万元。

龙圩镇位于浔江南岸,苍梧县境中部,毗邻广东省,与梧州市区相距13公里,是苍梧县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城乡结合镇。2006年,全镇人口共计7.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0万人。2008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人为3 554元。

外江右岸台地方案建设征地主要涉及龙奸镇的四合村、都坎村。2006年,四合村农业人口共计3424人,耕地面积共计1 341 324平方米,人均耕地为393平方米/人;都坎村农业人口共计497人,耕地面积406 926平方米,人均耕地160平方米/人。两村均位于苍梧县郊区,经商及劳力输出也有很大的市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四合村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 496元,都坎村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 790元。

3.2 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3.2.1 设计的依据

(1)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法律法规。

(2)建设征地区的自然资源现状资料、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十一五”规划及其他相关资料。

3.2.2 指导思想和原则

(1)贯彻执行开发性移民方针,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当地地缘优势,以妥善安置移民的生产、生活,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

(2)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遵循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移民自找门路安置相结合的原则,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3)对农村移民安置进行规划应当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护生态的原则,移民安置后应该使移民拥有与移民安置区居民基本相当的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

3.3 移民安置标准、目标

3.3.1 规划基准年、水平年

以实物指标调查的2008年为基准年。规划以枢纽建设区临时用地的非耕地开垦为耕地安置船闸建设征地移民,2013年建设区临时用地基本上可以恢复利用,以2013年作为移民规划水平年。船闸计划2009年底开工建设,2013年初完工,也就是在2009年进行人口房屋搬迁,因此,搬迁人口增长计算到2009年。

3.3.2 移民安置标准及目标

根据环境容量分析,移民安置采取以地补地的方式,即征用多少、通过开发补给多少的方式进行安置,基本可以恢复移民征地前的生产生活条件。

移民采取就近集中搬迁安置,根据《镇规划标准》,居民点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按80平方米,居民点内道路路面宽按3.5~10米,人均用水按150升/天、人均用电按220瓦/天。

3.4 移民安置任务

3.4.1 生产安置人口

生产安置人口是指因耕地被征收而失去生活来源而需要进行生产安置的人口。本阶段生产安置人口是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村民的人均耕地数量计算。经计算,2008年的生产安置人口为736人,按《苍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苍梧县人口自然增长率7.8‰和《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梧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8‰推算,至2013年生产安置人口为764人。

3.4.2 搬迁安置人口

建设征地涉及人口488户1 926人,按人口自然增长率7.8‰推算至2009年底,搬迁人口为1 942人。

3.4.3 搬迁房屋面积

建设征地区涉及民房面积75 086.26平方米。征地区新增人口的房屋面积按征地区人均房屋面积的1/3计算,到2009年,新增房屋面积为203.85平方米,2009年建设征地区搬迁房屋面积为75 290.11平方米。

3.5 移民安置初步规划

3.5.1 移民生产安里初步规划

苍梧县的土地资源很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征地涉及的四合村和都坎村被长洲水利枢纽建设征用了部分土地,加上2个村临近苍梧县城,城镇建设也征用了较多的土地,土地资源很有限。

但从工程占地的特点看,通过对土地实物指标初步调查成果的分析,在建设区临时用地中有部分为非耕地,在施工完成后可以利用这部分非耕地开垦成耕地作为移民生产安置用地。施工临时用地临时征地面积为628 657.38平方米,除需要复垦262 483.92平方米耕地返还原权属单位外,剩下的非耕地366 173.46平方米可以用于开垦造地安置移民。建设征收165 221.28平方米耕地,以“以地补地的方式”可以满足移民安置的需要。

利用临时用地的非耕地开垦为耕地包括表土处理与土壤改造,交通、水利等设施建设,以及土地恢复期补偿等。参照其他同类工程移民安置同等规划的单价,建设征地征收耕地的补偿费足够开垦土地的投资费用。

3.5.2 移民居民点安置初步规划

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根据调查,建设征地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很突出。按《镇规划标准》《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人均建设用地初步规划为80平方米(新建第二级)标准。居民点内道路按规模分级,设置相应的道路级别,道路路面宽按3.5~10米,人均用水按150升/天,人均用电按220瓦/天。

结合苍梧县城的总体规划,居民点新址初步选择布置于长洲水利枢纽进场路的两侧,龙圩镇四合村上三组附近较低矮的山头及蝴蝶山居民点附近。根据苍梧县总体规划布局,苍梧县在居民点新址旁规划有医院、学校、商业用地等,新址周边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善,场地及其周围未发现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适宜作为居住建设用地。

3.6 安置效益及移民收入分析

建设征地主要涉及长洲区龙抒镇的四合村、都坎村,该村靠近苍梧县城,交通便利、信息灵通、人口素质高、产业结构多样,农民的收入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副业等其他行业收入,根据统计部门的统计报表,农业纯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30%左右。建设征地区的移民受影响的主要是在耕地方面,农民收入受影响的原因主要是在土地来源方面,即主要是农业收入受影响,其他收入基本没有影响,采取“以地补地”的安置方式安置移民,开垦相同数量的耕地给移民耕种,恢复原来的生产条件,移民可按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生产活动,恢复生产,对其农业生产可以说影响不大。另外,移民安置点靠近原居住区,移民依旧可以利用原来区域的有利条件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继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增加收入。

采取“以地补地”的安置方式安置移民,开垦相同数量的耕地给移民耕种,恢复原来的生产条件。工程建设区的移民在工程占用部分耕地后,农业收入遭受到一定的损失,但利用征地补偿费选择合理的生产项目进行生产开发,移民的生活水平可以得到恢复并有所提高。

3.7 专业项目规划设计

建设征地影响的专业项目,根据《水电工程移民专业项目规划设计规范》(DL/T 5379-2007)规定,按原规模、原标准、恢复原功能进行恢复或改建;不需要或难以恢复的,根据其受征地影响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处理方案。对于专业设施(道路、输电线路及通信线路等)按恢复原功能的原则进行规划;对于工矿企业考虑搬迁安置的费用、停产损失计列投资。

3.8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投资估算

根据船闸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规划成果,以及现行法规政策分析计算的单价,对移民安置补偿投资进行估算,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静态投资费用为5.3亿元人民币。费用包括农村部分补偿费、专业项目处理补偿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费、独立费及基本预备费。

4 结语

建设征地移民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移民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安置好移民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把移民安置规划做好,把移民安置好,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对确保主体枢纽工程顺利建设、维护征地区的社会稳定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传动控制下一篇:资源整合求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