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大学

2024-05-03

辽宁科技大学(精选十篇)

辽宁科技大学 篇1

1.1 休闲活动时间充足

根据结果显示, 如表1.1, 学生的休闲时间十分充裕。与中学生、其他社会人群相比, 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 大学生的休闲时间都是相当充裕的。这里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专业, 尤其是文科的专业课业负担不是很重;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大学生的学习主要靠独立和自觉, 缺少了来自父母和老师时时刻刻的监督, 耳提面命和管教, 于是有些学生就不是那么严格要求自己, 没有课本来应该用于自学、上图书馆的时间, 可能用来逛街、睡觉、上网等。

1.2 休闲活动方式丰富多彩

从总体上看, 如表1.2, 科大学生的休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既有发展和完善自我的知识扩充、能力培养、素质锻炼的活动, 如看报纸杂志、课外书籍、体育锻炼;又有满足人的精神和生理需要的消遣娱乐型活动, 如上网、听音乐、聊天会友等。这些活动具有明显的个人倾向, 大多是与自我进行交流, 独立性强。而紧随其后的聊天会友、体育健身、外出闲逛等活动又是具有群体性的交往活动, 这说明学生们一方面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喜欢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受他人的干扰;另一方面, 他们又不希望脱离群体, 特别是同辈群体, 他们需要和同学、朋友交往, 表现自我, 在群体中获得自我认同。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选择和自我评价。

1.3 休闲的考虑因素以兴趣为主

科大学生的休闲时间如何安排, 做些什么, 不做什么, 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很大的关系。在休闲的制约因素方面, 学生们首选经济因素, 这与大学生在经济上还未独立, 是有关系的。由此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能从兴趣和爱好的内因来发现决定因素, 而不仅仅是注重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 这说明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增强, 能做到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同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许多休闲活动需要金钱的支撑, 经济因素对人们休闲生活的影响不可否认, 但不等于说钱少就不能有高质量的休闲生活, 认为经济因素决定休闲生活质量将不利于休闲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如表1.3, 1.4。

1.4 休闲活动存在着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

在休闲活动的内容上, 四年级的学生为了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等在其休闲成熟度及完善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休闲活动的实用性。二、三年级的学生多选择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层次较高的休闲活动, 选择看书报和与人沟通。一年级的学生更倾向于满足精神和生理需要的恢复性的中等层次的消遣娱乐活动, 喜欢听音乐、做运动、逛街、玩电脑游戏等。另外, 男女学生由于生理、兴趣、爱好的不同, 在休闲活动的取向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 辽宁科技大学学生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2.1 休闲活动的质量和层次不高

科大学生的休闲生活个体所选择的活动是各有千秋, 呈现出积极健康问上的总体趋势。从学生对休闲活动内容的选择来看, 学生们总的倾向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深知学习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 在休闲和学习中都大多数都选择学习更加重要, 如表2.1。

2.2 休闲生活计划松散

根据调查可以看出, 如表2.2, 辽宁科技大学的学生在平时几乎没有认真地考虑过如何安排自己的休闲生活。因而, 他们的休闲生活基本上还处于一种盲目的、自发的、不觉醒的状态中。

2.3 休闲技能缺乏

绝大多数科大学生承认休闲生活缺乏技巧, 但是与此相背的却是他们的休闲生活中聊天、上网所花的时间特别多, 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休闲时间, 这说明休闲知识贫乏所带来的隐性不良反应, 如表2.3。

2.4 休闲活动存在着人际关系性障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导致的障碍, 这类障碍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3 辽宁科技大学学生休闲优化策略

3.1 加强休闲道德教育

提高大家的休闲认知能力和科学的自我休闲意识, 培养休闲个性, 因势而导从而使个人休闲多样化与重点性相搭配, 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

3.1.1 学校开设休闲观教育课程和讲座

我们可以在学习和丰富休闲知识, 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 培养积极的休闲动机、情趣和参与意识。

3.1.2 建立心理健康引导机构

可根据需要以班级专业等为单位开设休闲交流会等活动, 通过开展经常性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总结经验, 互相勉励积极进取, 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跨专业的此类活动。

3.2 提高休闲能力

3.2.1 加强与完善社团建设

通过休闲交流协会, 组织我校学生学习有关休闲的知识, 通过读书会向大学生推荐一些好书, 通过音乐协会、体育协会、旅游爱好者协会、摄影协会,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及体育活动。这些既有娱乐性、趣味性, 又有实用性、知识性的活动。

3.2.2 加强与社区的合作

广泛开展各类公益活动, 让学生在为人民服务中体会到个人价值, 从而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建立自信。

3.3 完善休闲环境

3.3.1 硬件方面

增加校园内外非盈利性的公共设施, 多增加体育类、娱乐类和文化类活动场所面积, 增加游憩类活动场所的面积, 这样既可为学生提供舒解身心的渠道, 又可使学生远离社区不良场所。

3.3.2 软件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休闲学术氛围。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的集体活动来打造一种健康活泼有序的校园休闲文化, 体现校园休闲文化的时代特色。

3.4 大学生自身方面

3.4.1 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念

学会进行有“技术”内涵的休闲, 而不是单纯地机械性的没有任何意义及目标的休闲。培养学生正确的休闲观念, 引导学生对时间的利用。

3.4.2 坚持休闲活动的原则

休闲必不可少, 但又不能把休闲当成事业过分迷恋, 我们应积极参与休闲活动, 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3.4.3 学会自娱

人不可能总是工作和学习, 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愉快的娱乐活动, 做到积极的放松和休整, 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身心健康, 并使自己更有效地从事工作和学习。

摘要:本文通过对辽宁科技大学512名在校本科生的休闲生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 揭示辽宁科技大学在校学生休闲生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讨了提升学生休闲生活品位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休闲教育

参考文献

[1]庞桂美.休闲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12.

[2]黄德兴, 姚永杭.现代生活方式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23-30.

辽宁科技大学简报 篇2

第九期

主办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党政办公室

2017年9月8日 七、八月份校园信息

高教新闻

1.7月9日,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李希强调,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扑下身子抓落实,扎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打造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第二,要坚持“四个统一”,打造素质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第三,要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李希要求,要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强化“大思政”理念,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摘自《中国教育报》)

2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扎实推进我校各项重点工作;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潮,扎实做好迎接十九大的准备工作。

3.8月24日,学校召开校直单位党政负责人会议。学习贯彻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精神以及省教育厅厅长唐国华同志到校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下半年工作。校党委书记王守卫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校长孙秋柏作工作报告,对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对下半年工作进行部署:要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强学科科研工作,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要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优良师资队伍;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要提升办学理校能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校党委书记王守卫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领全校各项工作;二要心怀忧患意识,以清醒头脑迎接未来挑战;三要增强进取精神,把身心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学校领导、校直单位党政负责人参加会议。

4.8月24日,学校召开组织工作会议,布置“中层领导干部届末综合评价”工作。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侯锡林主持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校直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科研学术

1.7月3-5日,“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4批成立,成为首批建设的省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

教学动态

1.7月15-16日,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辽宁省研究生表面工程技术创新与交流中心和我校共同承办的辽宁省首届研究生表面工程技术竞赛暨辽宁省表面工程技术论坛在我校举行,副校长王锡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辽宁省教育厅学位办公室主任陈涛到会祝贺,本次大赛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4名,共5所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2.7月15-18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31届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及第一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落幕,我校获得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学生参赛作品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3.7月15-19日,2017年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散打运动员选拔赛举行,我校学生代表队分获男子甲组85公斤级、80公斤级第三名。

4.7月18-25日,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暨“中国四维杯”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工定向越野赛举行,我校代表队获得团体赛本科乙女子组第二名、男子组第五名;百米定向赛本科乙女子组第三名、男子组第六名;短距离赛本科乙女子组第二名、男子组第五名、第八名;中距离赛本科乙女子组第三名、男子组第八名,男子积分赛第八名及团体总分第四名。

5.7月19-22日,2017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东北一赛区暨辽宁省赛区竞赛在我校举行。我校派出的31支参数队伍,共获得特等奖6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和优胜奖各1项,其中在逻辑控制设计开发赛项中包揽总分前6名。

6.7月19-23日,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举行,我校代表队获得“易筋经竞赛功法”集体赛第一名和“八段锦”集体赛第三名。在个人竞赛中,获得“八段锦”铜牌、“易筋经竞赛功法”铜牌和“五禽戏”第五名。

7.7月23-26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山西大学承办、中国桥牌协会作为赛事指导单位的“中体明星杯”2017年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举行,我校代表队获得公开甲组团体第四名和公开甲组双人南北向第四名。

8.近日,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获悉,我校高教研究室主任樊增广研究员主持申报的《转型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维度及其监测评价研究》获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教育部重点课题”。

9.近日,从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关于公布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第二届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立项课题的通知》获悉,我校组织申报的7项课题获批立项。

10.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全国学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化工学院学生设计的《一锅法制备钴/四氧化三钴与氮掺杂石墨烯复合的双功能氧反应电催化材料》项目荣获三等奖。

11.近日,由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主办,沈阳建筑大学承办的2017年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落下

8副校长张志强主持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9.8月31日,为落实鞍山市委市政府支持我校《全面服务鞍山经济社会发展行动方案》(“服务鞍山50条”),市政协副秘书长李延来一行3人到我校考察与农业相关项目。副校长张志强接见李延来一行,并陪同考察。

10.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印发了《关于表彰2014-2015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奖项获奖者的决定》,我校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

辽宁农机科技发展方向初探 篇3

关键词:农业机械;科技;服务;成就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3-0086-03

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及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等补贴政策的实施,辽宁省农机动力及装备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加速了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为辽宁农机科技水平提升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1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成就

1.1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1%,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2.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5.0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0位;年均递增速度为4.2%,农业机械化发进入高速增长期。政策是农机化综合水平提高的主因。

1.2 农机科技贡献率不断增加,成为农业科技应用的重要载体

农机装备结构不断改善与优化,促进农业科技大面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机械育插、精量播种、联合收获等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推广作业面积不断扩大。据测算,农机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科技贡献率达20%以上。

1.3 农业装备数量不断增长,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11—2014年,全省农机化投入124.1亿元,其中中央农机购置补贴34.1亿元;新增机具88.3万台套,受益农户25.7万户。全省拖拉机保有量达到55.6万台,配套机具78.9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2 708 万kW,比“十一五”期末增长20.5%。

1.4 农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构建新农村的重要力量

到2014年底,全省从事农机作业的农机户达到61.7万户,各类农机人员99.5万人,是“十一五”期末的1.6倍;农机合作社2 152个,服务面积180多万hm2,服务农户105万户。除从事农田作业外,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还在畜牧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治山治水、植树种草、农田基本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5 农机经营效益不断增长,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到2014年底,全省农机经营收入达124亿元,其中农机作业纯收入104亿元。农机户年均经营收入达20 113元,是全省农民人均收入2倍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11 196元,是“十一五”期末的1.6倍,农业机械化功不可没。

2 辽宁农机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科研力量出现萎缩,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全省拥有省级科研机构1个、市级科研机构3个。这3个市级科研机构有2个转向农机推广或质量监管职能,科研主业发生偏离。省内农机科研力量大大缩减,县乡(镇)级更加弱化。全省农机科研力量集中于省级科研院所和高校。

2.2 产学研联结不紧,缺乏联结互动机制

科研成果没有形成科技生产力,农机市场主产品多为外阜或国外产品,缺乏大中型农机动力生产企业,主要产品集中于农机配套领域,产值过亿的企业寥寥无几。产学研结合松散,没有形成研发合力。

2.3 农机农艺融合深度不够,无法相辅相成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机与农艺结合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科研课题研究和技术推广环节,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更加紧密。只有两者相辅相成,相互适应,才能真正显示出农机科技的高效增产作用。

2.4 农机化协调发展不够,区域农机化发展存在矛盾

对农机化快速发展、农民需求的迫切程度认识不够;对农机化发展速度关注较多,对结构、质量、效益和安全的协调统一关注不够;对粮食作物机械化关注较多,对促进经济作物、林果业、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全面发展研究不够;对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关注较多,对促进东部丘陵山区、西部贫困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关注不够。

在水稻基本全程机械化后,玉米全程机械化缺尾(收获),经济作物机械化缺身(主要环节)。全省玉米机械收获为42%,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平原和丘陵山区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多,大中机具少;产前机具多,产后机械少;落后机具多,先进机具少;粮食作物机具多,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畜牧业等机具少。

3 辽宁农机科技发展的思路

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和“因地制宜,重点突破;量质并举,轻简高效;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发展原则,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为主线,以调整优化装备结构布局、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增强农机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适应市场能力,全面提高全省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1 研发大型化、多功能复式联合作业装备,提高规模化作业效能

瞄准国内外农机科技发展前沿制高点,开展基础性创新性研究,实现农机装备制造业升级。根据国家及辽宁科技发展的总体指导方针,结合辽宁全面振兴对农机科技需求和现有基础条件,突出自主创新,实现重点突破。瞄准世界先进农机科研发展制高点,结合规模化作业的市场需求,加强应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重点研发大型化、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装备,包括深松与灭茬联合整地,免耕精密播种与施肥、超低量快速施药等联合作业装备,突破土壤仿生减阻、联合复式作业、免耕防堵、定位施肥、种肥监测、精量播种、高速插栽、高效施药等关键技术,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老旧农业机械,推进节能减排,减少资源能源浪费。从规模要效益要效率,优化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引导条件成熟地区按照适度规模化经营要求,实施区域性整体推进。培育和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促进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农机服务水平。

nlc202309012205

3.2 研发操作自动化、控制智能化技术装备,提升精细化作业水平

把电子与光学、传感与控制、信息与通讯等技术融合起来,实现自动导航系统、机器视觉与数字信息感知系统、智能决策系统等技术集成,实现先进农机装备制造业的升级。瞄准世界先进农机科研发展制高点,加强应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我国农机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创新模式由单纯技术引进向引进技术的再创新转变;技术创新由单项技术突破向注重多项技术融合创新转变;由重科研重成果向成果转化应用转变,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集成创新体系。

3.3 突破农机化薄弱环节和空白环节,向全程及全领域机械化作业方向发展

在主要粮食作业智能化、自动化、多功能技术提升的同时,拓展经济作业、林果蔬菜、健康养殖等全面机械化作业装备,由单机向全程装备配套。组织实施“千万亩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重点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巩固千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成果。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大花生、牧草、薯类、中草药等特色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快推进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装备试验示范,体现主导产业效益优势,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畜牧水产养殖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实现农机与农艺协调发展。辽宁东部丘陵山区、西部贫困地区要因地制宜,促进中低产田改造和特色作物机械化发展。抓好欠发达地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建设一批适应高效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装备基地。

3.4 推广节本增效农机装备,发展节能环保型农业装备

围绕全省优势主导产业,研发推广专用动力机械技术,如适于果园及设施农业作业环境的适宜动力成套机械,提倡一机多能,提高自动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成本上升压力。组织实施“保护性耕作和农机深松整地推进工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将生物技术、环境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云数据与网络管理等与机械技术融为一体的温室设施配套装备,加大温室结构优化、自适应环境智能决策与调控、相变储能与能源解决应用、水肥耦合养分节约供给、全程生产自动庄白系统配套等技术的研发力度,实现植物生长、营养供给、品质优化自动控制,达到高产高效高能优质的目标。开发精准定位施肥施药技术装备,减少化肥使用量和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研发推广农作物秸秆、养殖场废弃物等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形成收集、装载、运输、储藏的装备体系,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实现环境友好。突出农机农艺结合,培育一批适应机械化作业、设施化栽培的农作物新品种。

3.5 突出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提高农机科技贡献水平

充分发挥大型农机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的优势,逐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农机科技创新体系。认真贯彻落实辽科发[2015]1号文件《关于印发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促进辽宁农机工业全面振兴,提升科技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

完善创新体制框架,突出政策保障措施,为农机科技人员开展创新工作提供便利的环境条件。加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集成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农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辽宁科技大学 篇4

技术创新必须探索新的创新体系, 在研发过程中要讲究成本效益, 以企业为核心, 建立贯通大学科技创新的通道。高校及其成立的国有独资资产公司 (如大连理工大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高校科技企业形成了三个创新活动的主体。三者之中, 以高校资产公司为纽带, 形成了新的技术创新组织。

协同学是自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协同学研究大学—高校资产公司—高校科技企业这个具有自组织性的创新系统, 有着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资产公司-科技企业组织与协同学相关原理的对接

哈肯从形形色色的自组织现象中, 抓住其共性;自组织过程实乃一种非平衡相变, 通过相变, 系统的性质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改变。哈肯用他发现的支配原理确定序参量运动方程, 求解序参量方程并考虑涨落的影响, 从而建立了协同学的一整套基本做法。

协同学指出了系统进化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同样, 大学—资产公司—科技企业系统的发展也受到必然性规律和偶然性规律的支配。回顾已有的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与模式, 人们已经突破了孤立的技术要素的思维框架, 对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性和协同性开始加以考虑。

二、基于协同学的大学—资产公司—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机理

什么是大学—资产公司—科技企业系统的序参数?市场和国家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只是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动力, 但它不能使系统的各元素有序、协同地运作。系统有序的集体行为的原因必须在系统内部寻求。本文认为, 管理和创新绩效是大学—高校资产公司—高校科技企业系统的序参数。

1. 管理。

企业管理是一个长期量, 因此是序参数。我们知道, 不管是资产公司还高校科技企业的高管人员, 一般都由学校委派, 或者是拥有专利技术的教授人员兼任, 属于委托关系, 离开了大学的有效管理, 这些人员很难形成合力。管理层又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大学产业管理委员会 (高级管理者) 、资产管理公司董事会 (中级管理者) 、科技企业董事会 (一线管理者) 。高级管理者负责制定整个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政策和战略, 他们需要较多地关注系统外部的环境、研究系统的长远规划。中级管理者执行高级管理者的政策和计划, 将其公司制度化, 并且监控一线经营管理者的工作。一线管理者 (主管) 负责制定企业具体决策, 管理和指导科技企业经理人员的工作。

大学—高校资产公司—高校科技企业系统的序参数是显而易见的:大学高级管理者的意志是整个系统的序参数;资产公司董事会和科技企业董事会是相应公司的序参数。关键是这些序参数支配的各自的集体行为是否“合适”、“有效”。“合适”是指是否与大目标一致, “有效”是指各自的集体行为之间是否协调, 而不是互相抵消。我们认为, 科技产业管理面对的是人, 他们都有自己的主动性, 他们是活的实体, 即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标、信仰、价值观。要把他们统一到一项有意义的、高效的集体行动中, 人本管理最重要。核心是建立结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 是管理中的一种“隐性序参数”。

2. 绩效创新。

大学—高校资产公司—高校科技企业是小范围内的三重螺旋关系, 协同的最根本原因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都是围绕着从整体上提升高等学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以新技术改造和调整传统产业, 促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推动高校产学研方向而展开。因此, 创新绩效是另一个序参数, 它是指大学、资产公司、科技企业三方协同创新的效率、产出成果及其对各方和最终市场竞争的成效。创新绩效产生于大学、资产公司、科技企业系统内部, 是三方共同的整体目标, 支配着系统的整体行为。

大学—高校资产公司—高校科技企业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的关键在于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动态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可计量与可控性相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新绩效评价从企业创新资源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进行。

三、大学—高校资产公司—高校科技企业系统的创新机制与协同效应

大学—高校资产公司—高校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三者之间通过互动、交叉、融合而成的关联模式, 它捕捉了技术创新过程的包含学术、市场等多元关系, 打破了技术创新单个组织的界限。在资产公司统一领导下, 有了集团经营的条件, 为科技企业之间横向联合建立了渠道, 这为产学研产生新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奠定了组织基础。技术创新是知识、资本、制度、组织等多种因素协同进化的过程, 大学—高校资产公司—高校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 基于三者具有组织集成性的特征, 通过综合来自各主体的优势, 使技术创新的基本要素得以协同进化, 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技术创新协同环境。

大学—高校资产公司—高校科技企业系统行为中, 组织结构变化、人员变更、工资增减、设备更新等都是涨落, 但最重要的涨落表现为新技术 (尤其是创新技术) 的使用。而具体目标的选择 (如某个新产品、新技术) 是中级管理层及一线管理者的事, 这种选择一旦做出, 其他选择就被排除, 而且无法逆转。涨落决定选择的性质, 如果已经做出选择, 那么各单位都必须接受这种选择, 并在新条件下, 形成新的集体行为。这种新的集体行为是形成新结构的前提, 即企业相变的前提。

大学—高校资产公司—高校科技企业系统协同创新系统是由以下8个子机制组成, 包括:信息传导和沟通是协同创新的准备;驱动机制;决策机制;投入机制;运营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分配机制。协同创新是一个始于驱动机制和决策机制而终于分配机制的有机过程, 其中, 8个子机制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 相互之间形成一组作用机制关系, 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四、结论

大学—高校资产公司—高校科技企业创新系统的形成是内外驱动力共同作运的结果。外部驱动力包括国家对大学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重视, 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具体的指导和推动, 是市场需求和大学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内部驱动力主要包括科技工作者短期利益、管理和创新绩效。管理是大学—高校资产公司—高校科技企业创新系统有序的保证, 没有切实有效的管理, 大学科技成果创新和产业化将在不稳定中融化, 不能很好地产生协同效应。没有创新绩效的考核, 就不会形成清晰的目标, 在不考虑投入和产出比时, 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以及科研成果脱离市场需求, 无法提升企业创新力。

大学—高校资产公司—高校科技企业创新系统具备了产业协同经济效应的组织基础, 三者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关系, 研究其内在因素和产生裂变的本质, 使其互动、融合, 从而走向有序、快速发展道路, 十分必要。尽管充足的科技创新投入和有效的科技创新产出能够带来较高的技术创新效率, 但一个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往往受到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区域政府科技政策的影响。

责任编辑:董玉枫

摘要:本文基于协同学理论的自组织、序参量等概念, 认为管理和创新绩效是大学-资产公司-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主要序参数, 也是系统有序运行的内部驱动力。

辽宁科技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学校 篇5

辽宁科技大学简介:

辽宁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简称“辽科大”,坐落在辽宁省鞍山市,是我国较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百校工程、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辽宁省学分制管理试点高校、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拥有研究生推免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始建于1948年,195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鞍山钢铁学院,198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同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原为冶金工业部直属,转为辽宁省与教育部共建共管,以辽宁省管为主。原鞍山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辽宁省人民武装学校、省食品工业学校、省冶金工业学校和省建材工业学校相继并入。

辽宁科技大学 篇6

关键词:高校,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

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是高校的常项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的转变, 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学雷锋常态化要求的提出, 高校和全社会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50年前中国人的精神偶像雷锋, 到今天拥有百万微博粉丝的“当代雷锋”郭明义, 高校如何在多元化的新时代引导“90后大学生”实现学雷锋的常态化?为此, 本文在广泛调研、亲历总结的基础上, 以辽宁科技大学为样本, 对高校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在学生中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 并对其在高校育人方面的作用进行心理学和教育学上的新分析, 希望为推进学雷锋常态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新思路。

1. 现阶段大学生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情况综述

1.1 统一思想, 更新理念, 确立对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的正确领导。

作为高校的常项工作, 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通常是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部门学生处统筹设计, 由学校的共青团组织具体部署和实施。在辽宁科技大学 (以下简称科大) , “博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把育人中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统一于服务社会, 统一于服务民生, 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在学生“励志、立德、利生、力行”工作理念的指引下, 在学校共青团“服务青年、引导青年、凝聚青年”工作方针的指导下, 将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纳入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系。

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生文明离校, 将学雷锋和志愿服务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始终, 精心安排、注重实效, 真正做到全程育人;将包括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两课”教师、后勤服务人员等的学校成员, 包括校外知名人士、优秀校友等的社会人士, 家庭成员, 以及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纳入“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形成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生动局面, 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实现全员育人;利用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社会实践、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学生综合测评与奖学金评比、贫困生资助与勤工助学、网络新媒体的宣传等各种教育载体, 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将学雷锋与志愿服务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固化成为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 从而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1.2 营造氛围, 扩大影响, 依托地缘优势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雷锋与郭明义的众多相同经历中重要的一段莫过于在鞍山工作的经历, 而科大正坐落在美丽的千山脚下;1958年雷锋来鞍工作, 同年科大的前身鞍山钢铁学院成立本科学院;近20年中郭明义累计捐款12万多元, 资助180多名特困儿童, 无偿献血累计6万毫升……而这20年, 科大完成了从学院到大学、两次更名的突飞猛进。科大与两代“雷锋”的近距离、同成长营造了不需刻意的学雷锋的氛围, 优越的地缘优势也使科大成为全国最早开展学习郭明义活动的高校。

科大是在落实辽宁省“千名先进模范进大学校园”时, 邀请郭明义走进科大的。早在2010年7月, 各大媒体报道郭明义之前, 科大师生通过报告会已经熟知郭明义的事迹;率先成立“郭明义班”、“郭明义爱心支队”, 积极组织参加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无偿献血、救助患病同学、为农民工子弟义务补课、到郊区小学支教、为贫困学生募集衣物和善款等。据不完全统计, 全校累计献血已超过30万毫升, 捐助患病学生20多万元, 一大批学生包括身患白血病、被爱心团队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的殷懿同学, 都在捐献遗体器官协议书上签了字。科大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同时, 通过媒体的宣传, 在更广泛的领域中进一步宣传了雷锋精神, 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1.3 培树身边的好榜样, 打造可亲可近的道德参照。

“90后”几乎是“个性”的代名词, 他们是目前高校学生的主体, 他们拥有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不会轻易接受“口号式”的宣传、“唱高调”的学习榜样, 却会被网络上出现的“最美妈妈”、“暴走妈妈”、“最美教师”所感动。因为这些身为普通人的“草根英雄”们更真实、更有人情味儿、更贴近生活。因此, 科大向大学生展现的是一个可亲可近的郭明义, 培树了一批大学生身边的“好榜样”。

三年来, 科大爱心支队多次到郭明义工作的矿山体验生活、参加劳动, 多次参与郭明义组织的爱心行动和公益活动, 接受郭明义和他的爱心团队的捐助, 成为他们微博的粉丝, 观看电影和话剧《郭明义》。大学生们通过亲身体会和亲眼所见, 看到的是一个可亲可近、有血有肉、率真善良的“普通人”, 都亲切地叫这个“普通人”“郭叔叔”。科大还涌现出一批“小郭明义”, 刘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身为特困生的刘睿被戏称为“裸捐弟”, 这个“郭明义式的大学生”是科大“大学生道德楷模”之一。从2008年起科大每年都评选大学生道德楷模, 从宿舍、班级、系部、学院再到学校层层推荐, 这种“从群众中来”“自下而上”的推荐办法使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熟知的“好榜样”;网络海选评选出十个杰出代表, 这种“到群众中去”“自上而下”的评选办法不仅仅体现公平, 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广泛的宣传和学习的氛围。

高校社团作为因共同的志趣爱好而结成的群众性学生组织, 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 平均每所高校都有50个左右社团, 至少60%的学生属于一个或几个社团, 90%的学生参加过社团活动, 其中公益服务类社团占10%左右。科大爱心支队名叫“暖风”, 取义奉献爱心、传播温暖。不到两年时间, 爱心队员就从最初的30多名增加到近800名。而在科大, 这样的组织还有很多。农民之子———三农发展促进会的一份农村调研报告在2007年得到原辽宁省省长张文岳的批示;民生之窗社团自2007年成立以来每年都组织东北区支农经验交流会;由特困生组成感恩助学协会, 会员在勤工俭学过程中一边自立自强, 一边以义工和捐助等形式组织社会公益活动。这些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学校通过星级社团、优秀社团活动、优秀社团人等评选活动, 对这些社团给予肯定, 通过社团风采展、校园新闻网、微博等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宣传。如今, 这些社团都是学校的明星社团。

1.4 追求项目化品牌化, 杜绝形式主义, 将学雷锋进行到底。

学雷锋活动常被评论为“三月来、四月走”, 相比之下, 志愿服务具有明确的服务目的和对象和项目化、品牌化的优势。科大将二者优势互补, 挖掘新载体。

“一元钱银行”爱心基金项目在科大已经有七年的历史了, 每人每年一元钱, 自愿捐献, 汇涓成河, 去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经济困难, 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据不完全统计, “一元钱银行”目前共募集15万余元, 资助10余贫困学生成功战胜病魔, 资助金额总计近10万元。这个“取之于民、惠之于民”的基金汇集小爱, 奉献大爱,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赠与的幸福、助人的快乐。

2011年, 科大各二级学院团委与市区辖内街道团工委结对, 开展以“青春激荡十二五、区校携手促和谐”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其中包括教育陪护农民工及贫困家庭子女、爱心捐赠、慰问空巢及孤寡老人、建设社区广场文化、大学生牵手小学生等。这是学校共青团将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巧妙结合, 变“学雷锋活动月”为“服务社区年”, 架起了长期持续学雷锋的桥梁。全年活动被当地媒体报道十余次,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08年科大成立了鞍山志愿者协会辽宁科技大学分会。分会定期培训, 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细化志愿服务类别, 创新服务项目;扩大志愿者队伍, 拓展志愿服务影响领域。五年来, 发展会员2000余人, 组织“地球一小时”、“情系玉树、共渡难关”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约50000人次参与;圆满完成包括辽宁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ACM ICPC中国东北地区竞赛等大型赛事的志愿者服务约600项, 年人均志愿服务活动时间48小时以上, 形成了稳定的“48小时服务机制”。

还有结合纪念日、社会重大事件、专业特点、社会实践设计及各种志愿活动, 通过微博、博客、人人网等新载体建立网上学雷锋互动区等有益尝试, 力争做到品牌化、高效化、有序化, 雷锋文化和志愿者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 让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真实地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2. 新时期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对高校育人作用的新探讨

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对高校育人作用研究已有很多的论述, 诸如: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奉献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责任意识与爱业敬业精神等。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调查研究, 笔者力争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进行新探讨。

2.1 通过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的实践, 矫正大学生的幸福观。

在大学中, 不乏逃离现实、沉迷虚拟世界的“网游族”;穿名牌、追时尚的“拜金族”;看韩剧、谈恋爱的“享乐族”;不上课、不学习的“无聊族”。究其根本, 实际上都是精神没有寄托、生活没有目标的“空虚族”。这些虽然不是主流, 但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视。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 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无疑, 上述大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引发的社会性动机出现了偏差。

通过“学校要求”的软措施和“年度评优”的硬指标, 将“空虚族”吸引到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中来, 利用社会趋同效应 (群体成员在群体规范的效应下, 缩短差距, 而趋向于相同的意见、观点和行为倾向) , 对“空虚族”进行幸福观的矫正。另外, 通过高校在学雷锋常态化上的宣传和实践, 利用从众心理 (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 改变自己的观点, 在意见和行为上保持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致的现象) , 引导“空虚族”从顺从、服从到最后发自内心的接纳, 从而树立“助人使人快乐, 奉献使人幸福”的郭明义式幸福观。

2.2 通过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的实践,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国高校, 特别是以理工为主的院校,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缺失, 主要表现在人文精神偏颇。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素养的核心, 其基本涵义是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精神的价值, 强调的是良知、责任感, 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原动力。在鞍山, “雷锋精神”在不同时代唱响, 发展为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人文精神的核心。

对于高校,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应仅停留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应该更多地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升华。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价值、绽放异彩。高校应该抓住中共中央提出的推进学雷锋常态化这个契机, 通过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充分体会“雷锋精神”的内涵, 感受“志愿服务”的魅力,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从思想的高度促进大学生们对高修养、高素质、高质量人生的追求。另外, 通过实践亦能暴露人文素养的不足, 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作用下, 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凤莲.论郭明义的幸福观及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 :1-3.

[2]徐志坚.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常熟高专学报, 2001 (6) :18-20.

[3]阚枫.中国推进学雷锋常态化学者称应创新方式[OL].中国新闻网, 2012-3-5.访问路径: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3-05/3719151.shtml.

[4]毕玉才, 刘勇.这个学校人人都爱学郭明义[N].光明日报, 2012-7-13 (9) .

辽宁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篇7

由科技部政策法规司策划与资助, 从2001年开始基本上每年都推出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与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一样, 在全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它将区域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的实力、效率与潜力, 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个方面, 对省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二、辽宁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根据2013年评价结果, 辽宁省创新能力指标值为28.85%, 比2006年减少3.53个百分点, 在全国位次从2006年的第8位降至第11位。反观江苏、广东和浙江, “十一五”以来增长幅度远超过辽宁, 江苏和广东更是稳居在全国前两位。

(一) 知识创造能力优势减弱, 研发投入、专利与科研论文产出水平有所下降。

在知识创造方面, 2013年辽宁省实力、效率、潜力分别排在第10、14、22位。综合指标值为23.14%, 较2006年降低了4.48个百分点, 与广东、江苏、浙江之间的差距加大, 分别低20.52、24.63、9.37个百分点。辽宁排在全国的位次从2006年的第9位降至第11位, 而江苏和浙江排名分别提高了6位和2位, 居全国第2位和第5位 (广东排名没有变化) 。

从其下设的3个二级指标情况看, 辽宁在全国的排名全面下滑。其中, 2013年研究开发投入综合指标从2006年的第8位降至第10位, 专利综合指标和科研论文综合指标分别从第7位、第11位降至第17位、第18位。而江苏的3个指标的排名均有所提升;另外, 广东和浙江的科研论文综合指标的排名下降幅度也较为明显。从二级指标下的20个基础指标看, 排名不变或有所提高的占30%, 排名下降的占55%, 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发明专利授权数、国内论文数、国际论文数的增长率和每亿元研发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每十万人平均发表的国内论文数等指标排名更是在全国20位之后。

(二) 知识获取能力有所提高, 增长潜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2013年辽宁省知识获取的实力、效率较强, 均排在第6位, 但潜力排名相对靠后列第17位。综合指标值为39.07%, 比2006年增长了9.62个百分点, 位次也上升到第6位。与其他三省相比, 辽宁和江苏相差21.46个百分点, 但和广东仅相差1.31个百分点, 比浙江高出7.39个百分点。可见, 辽宁在知识获取能力上, 虽然和江苏差距还比较大, 但和广东差距并不明显且优于浙江, 属于创新能力相对具有优势的环节。

在3个二级指标中, 相比2006年, 辽宁科技合作综合指标下降4.29个百分点, 不过其他三省也都分别下降了20.43、1.52、10.34个百分点, 辽宁技术转移和外资企业投资综合指标均有大幅度的增长, 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13.38、27.62个百分点, 技术转移在四省中增长幅度最大。与2006年相比, 二级指标下设的基础指标中, 只有规上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增长率的排名下降, 技术市场交易金额、规上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等指标均有所增长。

(三) 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度下降, 设计能力、制造和生产能力等综合能力尤其薄弱。

2013年辽宁企业创新的实力、效率、潜力分别居于第9、19、28位。综合指标值近年来在不断地降低, 相比2006年下降了16.19个百分点, 而广东、江苏、浙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006年辽宁省较三省分别低11.69、14.82、4.32个百分点, 2013年差距进一步拉大到34.58、46.27、33.67个百分点。从排名来看, 2013年辽宁在全国排名第14位, 相比2006年落后7位。2006年以来, 江苏稳居全国首位, 广东、浙江分别从第3位、第6位升至第2位、第3位。

4个二级指标相比2006年位次全面下滑。其中, 企业研发投入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综合指标分别从第12位、第14位降至第15位、第16位, 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设计能力、制造和生产能力综合指标分别从第7位、第1位降至第15位和第22位, 下降幅度较大。而江苏4个指标均有明显增长;广东和浙江分别只有设计能力、制造和生产能力综合指标降低, 其余均有所增长。在24个三级指标中, 辽宁只有规上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排名没有变化, 其余指标排名均有所下降, 有8个指标的位次在20名之外。

(四) 创新环境从全国排名靠前转为中游位置, 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亟待提高和加强。

在创新环境方面, 2013年辽宁实力、效率、潜力分别排第12、18、25位。综合指标值较2006年下降了10.01个百分点, 在四省中下降幅度最大, 与其他三省之间的差距有所加大, 分别比广东、江苏、浙江低24.25、23.53、12.63个百分点。从排名来看, 相比2006年, 辽宁从第7位降至第15位, 而广东、江苏从第3、第4位跃升至全国前两位, 浙江从第5位升至第4位。

从5个二级指标看, 2006~2013年市场环境和劳动者素质在2010年提升之后, 在2013年有所下降, 而创新基础设施、金融环境、创业水平逐年在下降, 其中创业水平综合指标下降19.86个百分点, 排名从2006年第4名降至2013年第23名, 是二级指标中下降最多的。创新基础设施从第8位降至第10位, 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排名分别下降12、15位, 在全国分别居第19位和第25位。与广东、江苏、浙江相差最明显的是创业水平综合指标, 其他三省均增长显著, 而辽宁省该项指标下降得最多。在35个三级指标中, 只有居民消费水平的排名有所提升, 另外有34%的指标位次在20名之外。

(五) 创新绩效进步明显, 产业结构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位次下滑。

2013年辽宁省创新绩效实力、效率、潜力分别排在第10、15、22位。综合指标值比2006年增长了11.27个百分点, 居全国第17位。但与粤、苏、浙三省相比, 创新绩效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广东、江苏分别从2006年第3位、第5位升至全国前两位, 浙江居全国第6位, 位次保持不变。

在5个二级指标中, 宏观经济综合指标位次提高幅度较大, 比2006年提高12位;产业结构、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标下降幅度较大, 分别比2006年下降2个和4个位次;就业综合指标虽然比2006年提高4个位次到27位, 但在全国位置仍然十分靠后。与广东、江苏、浙江相比, 辽宁省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综合指标的排名最为靠前;就业综合指标增长最多;另外, 宏观经济综合指标的增长仅次于广东, 而领先于江苏和浙江。在三级指标中只有人均GDP排名上升了1名, 另外有11个指标的位次在20名之外。

三、结语

有鉴于此, 建议根据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及科技进步监测结果反映出的问题, 今后辽宁省应抓住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的契机,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大力解决科技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加快推进科技经济实现良性互动发展, 营造更加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不断缩小与粤、苏、浙等省的差距, 甚至在局部环节实现反超。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指出辽宁省知识获取能力有所提高, 创新绩效进步明显, 但因知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环境优势减弱, 创新效率与后劲不足, 与苏、粤、浙三省差距有不断拉大之势, 同时被其他省份超越, 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位次进一步下滑。

辽宁科技大学 篇8

2011年9月26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目标, 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正在形成。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因素,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是国家的凝聚力、民族的向心力、事业的创造力, 也是经济的驱动力、支撑力, 文化的力量会潜移默化地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的力量中, 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文化是经济的灵魂, 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 不仅是提升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之一, 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强大的产业实体, 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高技术和高文化的融合,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的强有力抓手。从世界范围来看,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1/5。美国、日本、韩国都曾把文化立国作为治疗经济危机的良药, 一跃发展成为文化大国。国内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 各地纷纷制定文化发展战略, 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日益成为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指标和关键因素, 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是辽宁省全面振兴进程的一个标志性的跨越

辽宁作为文化大省, 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工业文化、旅游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优势明显, 独具特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辽宁文化建设呈现出全面推进、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 舆论引导能力明显增强, 文艺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辽宁文化产业也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扩及到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艺、体育、教育、卫生、旅游、文博等诸多领域, 很多部门已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脚步, 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辽宁省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 这是辽宁省全面振兴进程的一个标志性的跨越。在“以文化振兴促进全面振兴”的战略举措中, 辽宁文化建设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肩负起重大的历史责任。

我们都知道, 过去辽宁经济增长主要以外延扩张为主, 依靠资本和资源投入拉动。辽宁又是以工业为主导的省份, 以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比重为大, 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偏多, 档次偏低。针对辽宁产业结构, 依托辽宁本土深厚的文化底蕴, 发展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资源能源消耗低的文化产业便成为最佳选择。这是辽宁产业转型和调整的关键。

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及引擎作用

人类的文明史说明, 文化与科技是一对孪生兄弟, 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科技进步史,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和促进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科技创新促使文化产品的创作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创新。现代科学技术对文化产品的影响已经贯穿到从创作、生产管理到传播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科技创新也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对文化产业的产业构成和发展趋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以创新为动力的高新技术突破传统文化的固有边界, 将各种文化资源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 优化产业的结构层次, 使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还对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科技与文化的交融日益深化, 两者在互相促进、交融的过程中支撑和引领文化产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文化与科技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文化科技。这个概念越来越频繁地被使用, 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那么什么是文化科技?笔者认为, 文化科技是涉及文化事业及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 是围绕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

四、文化的大发展亟需提升文化科技的地位, 文化科技要提升到政府科技发展计划的高度

对于文化科技的发展, 中央领导也极为重视。2009年4月20日, 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将科技与文化结合在一起, 加上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根基, 靠你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定能够带来文化科技的大发展。”李长春同志也强调要正确认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 运用高科技加快文化建设。他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指出:“正确认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 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要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敏锐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 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努力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刘云山同志也指出:“金融危机大大降低科技研发、技术引进的成本, 为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文化要想有大发展, 对文化科技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而目前文化科技的地位还是比较低下的, 因此必须把文化科技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传统的观念认为, 文化科技是整个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 因此文化科技的管理也仅仅限于文化部门。现在看来这是有局限的。文化科技不仅仅如此, 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科技是整个科技事业的组成部分, 文化科技的发展仅仅依靠文化部门的独力支撑是远远不够的, 拥有强大科技资源和实力的科技部门必须要担负起文化科技发展的重担, 这是新时期的文化发展、经济发展、文化科技发展的需求。

在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系统中, 一直以来文化与科技是“两张皮”, 联系并不紧密。特别是在科技发展的规划中找不到文化科技的影子, 文化科技的发展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因此, 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把文化科技的发展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让文化科技进入到各级科技规划和计划之中。

目前科技与文化深层结合的思考和实践逐渐深入, 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及文化部门要强化这样的意识, 文化科技是整个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农业科技、工业科技、高新科技、民生科技等科技事业一样的重要。各级政府和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一定要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文化科技的发展, 切实扭转文化科技孤立发展的窘境。

对于辽宁省来说, 文化科技的发展要纳入各级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发展规划之中。以此强有力的措施推动文化科技的发展, 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较快的发展, 实现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要把文化科技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营造激励文化科技发展的环境。特别是在科技开发投入上要有新突破, 投入是物质基础, 是文化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建立科技与文化的沟通机制, 科技部门要与文化部门加强协调, 为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积极促进科技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科技部门要把文化科技发展战略提到整个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加快文化科技的发展是必然且必须的, 辽宁应该走在前列。

各级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以及文化部门要强化四个意识, 促进文化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一是桥梁意识。由于科技与文化一直是“两张皮”, 有明显的界限, 因此职能部门要力促二者的融会贯通。二是引擎意识。要关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过程中, 科技对文化的引领、驱动作用。三是前沿意识。要更多地关注现代新科技、高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四是平台意识。要努力寻找更好的工作方式与机制, 制定更好的政策, 使文化与科技融合结出丰硕成果。使科技真正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升级的引擎、支撑文化创新的手段、孕育文化新兴业态的源泉、拓展文化影响范围的方式。

五、创建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对于辽宁来说, 要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 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 鼓励和引导运用高新技术提升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创新体系。提高文化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和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 增强辽宁文化的创造力、影响力以及传播力。

要抓住两大重点领域。一是着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升级改造, 大力发展以信息文化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文化产业。在辽宁建立一批世界一流的数码影城、动漫基地、新闻网络、出版集团等。还应该大胆创新, 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业的高新科学技术。二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综合性、多功能、有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这要求我们考虑问题要有前瞻性。应当多研究现代文化消费的特点和新技术的走向, 对新业态的出现、新生活方式的影响要早理解、主动适应, 不能总是跟在国外同行后面追赶, 要敢为天下先。

辽宁省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 篇9

(一) 辽宁省科技期刊发展中的存在问题与机遇

1. 存在问题

(1) 地区发展不平衡。辽宁省绝大多数科技期刊的出版地集中在省会沈阳, 这与沈阳是省政府所在地、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一定关系, 但省内科技期刊出版地分布极其不平衡, 只有少部分科技期刊分布在大连、鞍山、本溪, 而省内其他城市出版的科技期刊数量极少, 所占比例不足10%。

此外, 优秀期刊、双效期刊、核心期刊主要集中在国家部委直属科研院校和全国性学会主办的期刊, 以及辽宁省高校和院所学报, 而数量众多的一般技术类期刊普遍表现出特色不强、优势不突出、期刊规模小、出版周期长等弱点, 呈现出地区分布不均衡和办刊质量上的参差不齐。

(2) 办刊模式相对落后。在审稿机制方面, 辽宁省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类期刊, 审稿程序和审稿机制比较完善, 基本上采用“内稿外审、外稿内审”、双匿名或单匿名的专家审稿方式, 质量把关比较严;但多数期刊稿件审理过程并不完善, 且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偏长。在编排和印刷方面, 部分期刊实现了编排格式的规范化标准化, 普遍采用大开本, 用纸质量、印刷质量普遍较好;但有一些期刊在刊物内容、印刷质量、外观装帧上存在较大差距。在办公条件方面, 大多数编辑部都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实现了办公条件的电脑化, 但是仍有一些期刊社办公场所狭小, 设备的配备也相对滞后, 对办刊质量和刊社运营造成障碍和影响。

(3) 经费和人力资源不足。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条件发展和科技工作的重要信息源, 辽宁省一些科技期刊主办单位的重视程度不够, 科技期刊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总体不足,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辽宁省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和持续发展。

此外, 辽宁省从事科技期刊工作的编辑人才在年龄、知识结构等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断层, 尤其缺乏善于期刊市场化经营的人才, 大部分科技期刊单位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力。

(4) 出版经营市场有限。辽宁省多数科技期刊的出版单位属性不明确, 期刊出版经营的市场目标不明晰, 多数编辑部为非法人出版单位, 普遍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 缺少把科技期刊作为商品经营的理念, 开拓市场的勇气和经验不足。其办刊理念、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难以适应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 严重制约了期刊的市场化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5) 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科技期刊的网络建设是促进作者、读者、审者、编者之间交流的良好平台, 期刊网站方便作者投稿、专家审稿、编辑改稿和出版流程管理, 是提高出版效率、提升期刊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调查统计显示, 目前辽宁省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比较落后, 拥有独立域名或依托单位局域网并且网页设计和功能较完整的期刊屈指可数, 而大多数科技期刊没有完整的网站, 仅挂靠在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期刊以及其他期刊资源网的网页, 且大多数期刊网页的设计和内容十分简单, 仅有简介、投稿指南等最基本的内容, 无法发挥网络的功能和作用。

2. 机遇与挑战

辽宁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也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 辽宁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六大, 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而科技期刊作为公开科研成果、交流学术信息的科技传播载体, 是构成辽宁省整体科技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振兴辽宁, 发展辽宁, 科技创新首当其冲。在诸多的科技传播载体当中, 科技期刊被认为是公开发表科研成果最有效、最有力的科技传播载体。因此, 大环境下省内科技期刊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辽宁省作为报刊大省, 其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也在不断提高, 但总体而言, 省内科技期刊的发展距离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目前还缺少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期刊, 限制了辽宁科技进程和国内外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作为创新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要素、环节和平台, 辽宁科技期刊不仅是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园地、科技创新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还是创新知识获得运用的必要条件。辽宁创新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不仅为科技期刊创造了新的良好环境, 也给科技期刊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和挑战。

(二) 辽宁省科技期刊的发展目标与对策

1. 发展目标与重点

(1) 遵照中央和辽宁省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先行等有关方针政策的要求, 建立与辽宁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为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知识支撑的科技期刊新体系。

(2) 加快学术类期刊国际化编辑出版水平, 办出更多的精品学术期刊, 为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新突破, 为培养新世纪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

(3) 加强科技期刊财税方面的支持和扶持力度, 加快科技期刊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为科技期刊出版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4) 建立不同类型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 实现分类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促进科技期刊人才的脱颖而出和科技期刊质量的不断提升。

2. 思路与对策

(1) 深化体制改革, 激发刊社活力。科技期刊出版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和创新。由于辽宁大部分技术类科技期刊长期以来依附于事业单位或学术团体, 出版者形成依赖思想, 动力不足, 活力不够。因此, 要适时适度地进行用人制度改革,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开拓创新。通过体制和办刊模式上的改革, 明确期刊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出版单位的经营主体资格, 要以大科技、大市场的要求来改革科技期刊的管理体制, 调整期刊结构, 优化整合出版资源。以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 以提高科技期刊质量为中心, 以创办精品期刊和推进期刊集团化、市场化、数字化发展为目标, 以优化科技期刊发展环境和加强监管为手段, 促进我省科技期刊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2) 增加政府扶植力度, 提高软硬件条件。科技期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项公益事业, 它的效益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政府的支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辽宁省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增加公益类科技期刊资金和人力资源的直接投入, 为全省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与保障, 促进我省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在期刊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主办单位要看到科技期刊 (尤其是学术期刊) 的出版和发行毕竟有其特殊性, 在科研单位经费分配上要区别对待, 在经费、人力、政策上给予扶持。出版管理部门应科学地界定科技期刊的出版属性, 赋予学术性科技期刊的非营利出版属性, 并确立相应制度安排, 设立科技期刊出版基金, 对于服务高科技和面向科研的学术期刊和优秀科技期刊, 考虑其难以面向市场, 其出版经费应通过政府设立的专项出版基金来解决。要使出版基金成为一种制度, 为学科发展报告高端科技期刊的出版解除后顾之忧, 推动优秀科技期刊进一步做大做强。

(3) 积极组织评优交流活动, 创造精品力争上游。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期刊创精品活动, 完善期刊评价机制, 加大期刊评优力度, 制订期刊奖励政策, 促进更多的品牌科技期刊脱颖而出;鼓励和支持科技期刊编辑积极参与省内外、海内外科技期刊界的交流, 学习推广品牌科技期刊的办刊经验, 以科技期刊为媒介, 建立辽宁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的平台。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活动, 力争辽宁省有更多的科技期刊进入全国精品期刊之列。

(4) 运用数字化手段, 拓宽发展渠道。数字化是提高期刊品质、提升期刊价值的有效途径。期刊社要利用内容制作的优势, 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 拓展刊物的表现形式、服务功能和价值延伸, 如建立期刊在线编辑处理系统和编辑流程网络化, 建设期刊的全文数据库与在线数字传播系统, 建立良好、持续、互动的数字化期刊运营模式, 使科技期刊更显时代气息。与此同时, 科技期刊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其出版作为一种经营行为, 刊社要敢于面向市场, 在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 在市场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提高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5) 重视稿源和出版质量, 跟踪前沿课题的动态。质量是期刊的生命, 而优质稿源是确保期刊质量的基石。与全国性科技期刊相比, 地方性科技期刊在优质稿源的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 辽宁省科技期刊要提升整体质量和水平, 就要千方百计争取优质稿件。各刊社要摆脱懒散松懈的工作风气, 积极高效率地为优秀论文开辟快速发表的通道。对属于国家重大、重点基金项目论文和高质量的论文, 编辑要尽快初审和外审并回复作者, 并优先发表, 以优惠措施吸引高水平的论文。同时, 要及时掌握本省相关学科的最新动态, 跟踪国家和部省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前沿课题的进展, 编辑要深入科研第一线, 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活动, 主动向创新团队专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约稿, 为科技期刊的优质稿源提供保障。

(6) 努力提高编辑素质, 重点培养后备力量。面对编辑人员青黄不接的形势, 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应加大重视青年编辑人才的培养, 全面提高编辑队伍的素质。青年编辑队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对推动辽宁省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战略性的。编辑人员的频繁变动非常不利于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科技期刊主管、主办单位和管理部门, 要切实重视加强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培养, 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评价机制, 开展经常性的科技期刊学术交流和期刊评优, 促进编辑人才脱颖而出, 努力提高期刊编辑素质, 保证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三) 结束语

当前, 辽宁省的科技创新工作如火如荼, 而科技期刊作为推动科技进步有效的传播和交流工具, 已成为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技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中处于媒介和纽带的地位。同时, 知识经济的兴起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也为辽宁省科技期刊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创造了新的契机, 应抓住机遇, 适应形势, 因刊制宜, 迎接挑战, 树立科技期刊品牌形象, 力争为辽宁省科技事业的发展发挥巨大和深远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应宽.我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化发展与经营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5, 16 (3) :285.

[2]辽宁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工作备览[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

辽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10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辽宁省在发展科技金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在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解决辽宁省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方面不仅可以促进辽宁省科技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为我国其他省市在发展科技金融的时候遇到相同或者相似问题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辽宁省科技金融总体发展情况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三省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在全国经济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近些年来,辽宁省政府意识到科技金融对本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大了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的力度,从政府本身、银行以及企业三个方面,在政策安排、中介服务以及金融创新等多个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全面促进了辽宁省科技金融的发展。

辽宁省的科技金融在近四年来发展较快,尤其是在2015年,辽宁省政府紧紧地围绕着“创新驱动、内促增长、协调发展”的战略,加大了对本省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力度,这对整个辽宁省经济发展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根据辽宁省的相关数据显示,辽宁省科技创新企业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辽宁省科技金融企业也有了较大的增长,截止到2015年年底,科技企业从2011年的12091家增长为2015年的14718家;从事科技金融的人数从48.23万人增长为74.32万人;科技金融资金总额从195亿增长为205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额从57.86亿增长为223.14亿元;科技金融支出总额从190.83亿元增长到2083亿元。辽宁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也呈现良好发展趋势,新增注册的企业累计超过了8963家,其中工业总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了2300家,上市公司达到了32家,在2015年新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368家,纳税总额在千万以上的企业达到了186家,上市公司28家。全年辽宁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在5985亿元,与2014年相比同比增加了15.8%;GDP全年实现了1050亿元,同比增加了21.9%;财政收入为162亿元,同比增加了11.4%,其中软件产业全年的收入累计实现了985亿元,科技金融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辽宁省科技型企业在这些年中一直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省内的科技型企业已经达到上万家,这些企业跟国内其他企业一起,承担着国家的专利发明、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等工作。它们不仅为辽宁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国家整体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带来了积极体用。

二、辽宁省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努力,在助推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从整体的发展来看,辽宁省科技金融在发展方面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金融保障机制不健全。

所谓科技金融保障机制,是指为了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和物质保证,其中主要包括制度规范、法律、法规,以及由此衍生的管理条例。物质保证则是主要包括资金、国家税收及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等。

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经济发展体系,科技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时期并不长,因此在保障机制方面来看还不十分健全,辽宁省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同样也面临着这些问题。比如在科技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体制没有充分考虑科技金融发展的需求,辽宁省政府虽然近些年来已经意识到科技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对科技金融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相关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因此在保障机制的建设中,对于这一方面的机制没有进行充分的完善。辽宁省作为我国科技金融的一个省份,在制定相关的保障机制的时候必然会以国家的保障机制作为自身保障机制的基础,而国家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必然会带来辽宁省保障机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每个省都都有自身的差异之处,因此在保障机制的制定上也必然会存在着差异。比如在科技金融的法律法规、科技管理体系、财税支持及行业的政策性保护方面,辽宁省政府一直还是沿用着国家的相关文件规定,而没有从自身的实际发展角度方面进行不重合完善,保障机制的不健全成为制约辽宁省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

2. 融资渠道较窄,难以满足资金需求。

科技金融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创新性和高新技术性,因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物力和人力用于其发展。从当前辽宁省科技金融的发展来看,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数量在我国企业的总数量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中小企业行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这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会积极地进行科技创新工作。所以,目前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省内的一些中小型企业。通过对这些中小企业当前的融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企业在进行科技金融发展的时候普遍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从这些企业的资金来源看,这些企业所需要的资金90%以上都是通过企业自筹获得的。辽宁省政府在资金支持力度这一方面明显不够。而作为资金主要来源的银行,因为政府在这一方面并没有进行积极的协调,因此企业也很难通过银行这一重要的融资渠道获得科技金融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融资渠道较窄、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辽宁省科技金融发展的瓶颈。

3. 科技金融面临较大的风险。

众所周知,金融行业的特征决定了其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高风险性,科技金融作为金融的一部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辽宁省科技金融面临的风险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市场风险、资金风险、投资风险以及融资风险等多种风险,这些风险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带来极大的影响,有些甚至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

通过对当前辽宁省科技金融的发展情况来看,辽宁省科技金融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这些风险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该体系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没有专门的制度性体系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预防和控制,因此一旦发生风险,政府很难组织企业对这些风险进行及时的处理,风险带来的危害较大;第二,当前政府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企业一旦在这方面发生风险,由于损失较大,严重的时候很可能会导致企业发生破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愿意进行科技金融工作。

4. 缺乏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科技金融是我国新兴的发展行业,是科技和金融的有效结合。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技术性专业和金融专业,很多学校的这些专业还相当不错,但是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来看,我国高校在这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不占有优势。同时由于科技金融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竞争的进一步加强,企业对科技金融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社会对这部分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这就导致了这类人才的供需不平衡。辽宁省目前也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很多企业虽然有自己的技术性人才和金融性人才,但是从实际的发展情况看,将这两部分进行有效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根据辽宁省政府不完全统计,企业对这部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在80万左右。

三、辽宁省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当前辽宁省科技金融在助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充分考虑辽宁省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实际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建立全面的科技金融保障机制。

辽宁省政府应针对当前科技金融保障机制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的实际现状,对金融保障机制进行完善。具体来说,政府一方面要对地级市政府的科技管理体系、税收优惠体制、科技服务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保障机制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从政府政策层面为企业发展科技金融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打造科技金融示范园区,通过建立示范园的方式,帮助企业进行科技金融工作,并将在科技金融工作中取得的良好成果进行展示和推广。只有这样,在制度上和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对科技金融保障机制进行完善,才能积极地推动全市科技金融的发展。

2. 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来源。

针对当前辽宁省企业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着资金不足,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的情况,辽宁省政府应该积极地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不断地拓展科技金融融资渠道,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难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要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政府应该提高对企业科技金融的资金投入比例,对于积极进行科技金融发展的企业给予财政支持;第二,要进一步对当前的科技创新企业信贷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政府一方面要在全省建立一个科技创新的企业信贷体系,对这些企业进行分类登记,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筛选推荐机制,同时还要建立起信贷专营制,鼓励各个银行设立专门的机构,对企业的这部分资金需求进行优先办理;此外,科技创新企业本身还可以通过企业上市、债务融资、产权交易等方式不断扩展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地争取企业所需要的资金。

3. 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当前辽宁省科技金融还处于初始的阶段,如何建立起适合企业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科技金融服务队伍,是当前辽宁省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针对辽宁省企业在这一方面的人力资源现状,要进一步提高人才保障措施,大力培养专业性、复合型的人才。在科技金融人才的选拔上,不仅要求这部分人具有专业性的金融知识和专业性的科学知识外,还应该具备相应的法律法规、财务、风险管理和国家监管等知识,尤其是国家对这部分从业人员的道德标准和守则要有清晰的认识,保证自己的工作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培养专业性和复合型人才,积极的推动企业科技金融工作,使其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出最大效力。

4. 建立并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辽宁省科技金融行业一直以来并没有建立起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内控和风险评价体系,基于此,辽宁省政府要加强企业科技金融方面的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价: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内控管理部门,制定专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内控的管理和评价工作。同时,政府要帮助企业树立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价意识,并在前期通过培训、外部委托相关机构等方式,帮助企业建立起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价体系,增强员工的内控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将企业科技金融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此外,辽宁省政府还应建立起政府、企业以及服务机构三位一体的风险共担体系,根据风险共担的原理,将企业的科技金融风险分散到政府、企业以及服务机构,尽可能地减少企业因为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以及科技金融发展的积极性。

科技金融体系作为新兴发展模式,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作用。辽宁省正处于关键时期,对于金融型企业的发展不光需要科技金融的支撑,也需要金融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政府还应该加强金融保障机制,解决融资渠道问题,营造良好的科技金融环境,开创辽宁科技金融发展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徐之炜.无锡发展科技金融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4):64

[2]黄亚非.中关村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助推企业快速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10(3):27-28

[3]蒋玉洁,徐荣贞.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与实践,2013(2):36-37

[4]马晶梅.推动科技金融工作需要重视金融监管理论及实践[J].中国科技,2014(1):98-99

[5]叶祥凤.以科技金融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13

上一篇:个体化心理护理影响下一篇:探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