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2024-05-04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精选十篇)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篇1

城市竞争力是指该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吸引、争夺、控制资源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的能力, 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自从20世纪90年代城市竞争力概念提出之后, 城市综合竞争力便成为了诸多学科竞相参与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 国内城市竞争力评价所采用的数理方法主要有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层次分析法 (AHP) 、熵值分析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等。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类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结构, 由大量处理单元组成的非线性自适应动态系统, 它具有学习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以及智能处理功能, 在不同程度和层次上模仿大脑的信息处理机理, 具有非线性、非局域性、非定常性、非凸性等特点, 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 因此, 笔者选用人工神经网络作为数理分析基础。但是, 由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存在局部最优﹑隐含层节点数目难以确定﹑输出权重忽略隐含层到输出层的影响等缺陷,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重置算法和统计方法改进神经网络结构, 以确立各个指标的权重。

1 基于知识产权视角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它既包含在某一时期内吸引并集聚资金、人才、技术、品牌和市场的能力, 同时又表现为在某一更长的时间内发展的潜力, 后者决定了一个城市在今后较长时间里发展的地位和竞争水平。因此, 在指标选取上按照以上原则, 参照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知识产权对于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相关评价指标引入到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内, 作为一级指标并设定相应的二级指标加以考察, 说明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对知识产权侵权和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发挥市场竞争规范功能, 促进和谐、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的形成, 从而影响城市运行绩效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体指标构建如表1所示。

2 评价模型的构建

如果说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构造了评价的空间维度, 那么构建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则是分析和认识高维复杂数据集合中的内在规律性和本质特征, 清晰展示系统结构, 准确直观描述评价样本点状态的关键。指标权数的确定有多种方法, 其中传统BP网络具有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工作状态稳定、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并且由于隐节点的引入, 使得一个三层的非线性网络可以以任意精度逼近一个连续函数, 从而在模式识别、复杂系统仿真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同时也存在局部最优﹑隐含层节点数目难以确定﹑输出权重忽略隐含层到输出层的影响等缺陷, 因此, 本文中的指标权重求取是对传统BP神经网络作出改进, 使主观的、不确定的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2.1 原始数据的规格化

在指标体系中, 既包含有定性指标也存在定量指标, 并且各个评价指标的经济意义彼此不同, 对评价对象系统的作用趋向也不一致, 各个指标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因此, 如果不进行规格化处理, 就无法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对定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量化, 而对定量指标, 因其衡量单位不同, 级差有大有小, 趋向也不一定一致, 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化和同趋化处理, 处理方法如下:

⑴当目标越大评价越好时, Fj=xj-xjminxjmax-xjmin

⑵当目标越小评价越好时, Fj=1-xj-xjminxjmax-xjmin

其中:Fj是目标值为xj的标准化值;xjmax是预先确定的第j个指标的最小值;xjmax是预先确定的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j是评价指标的数目。

2.2 BP神经网络方法

BP网络是一种误差逆向传播的多层网络, 由输入层节点、隐含层节点和输出层节点构成, 同层节点间无关联, 异层节点间前向连接。对于输入信号, 要向前传播到隐层节点, 经作用函数变换后再把隐层节点的输入信号传播到输出层节点。其算法描述如下:

(1) 用随机数初始化ωijθj, 其中ωij为神经元i到神经元j的连接权重, θj为神经元j (隐含层和输出层) 的阀值。

(2) 输入经预处理的训练样本集{xpl}和相应的期望输出集{ypl}, 其中pl分别表示样本数和输入向量数。

(3) 计算各层的输出o, 对于输入层, 其输入与输出相同, 即opi=xpi, 其中xpi为第p个样本的第i个值;对于隐含层和输出层, 神经元的输出操作为opj=[fωjiopi-θj], 其中opi既是神经元i的输出, 又是神经元j的输入;而f (x) 是一个非线性可微分非递减函数, 一般取Sigmoid模型函数:

f (x) =11+e-x

(4) 计算各层误差信号:输出层ξpj= (ypj-opj) opj (1-opj) , 隐含层ξpj=opj (1-opj) jξpjωpj

(5) 反向传播, 修正权重。ωij (t+1) =ωij (t) +pjopj, 其中a为学习速度。

(6) 计算误差:Er=[pk] (opk-ypk) 2/2。当Er小于给定的拟合误差, 网络训练结束, 否则转到步骤 (3) 继续训练。

2.3 改进BP神经网络结构

在BP神经网络中, 其网络结构 (通常主指隐含层神经元数目) 直接影响到网络性能的优劣。网络结点个数过多, 会造成网络结构庞大, 网络推广能力降低;网络结点过少, 又不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一个好的模型。在实际应用中, 往往是通过试错的方法确定BP神经网络的隐层结点, 缺乏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 为此, 本文引入重置算法改造传统的BP人工神经网络。其内含原理是:确定在网络运行至特定时间或特定迭代次数T后, 如果网络未收敛或未达到事先的要求则中断运行, 并重新调整神经网络结构, 开始该算法的运行。具体算法如下:

令均方差Ep=p=1pk=1Νl (ypk^ (L) -ypk (L) ) 2p, 其中:p为样本总数;L表示神经元所在的层数;Nl表示该层神经元的数目;y^表示该层期望输出;y则表示实际输出。当网络学习达到次数T时, Ep的衰减率定义为:D=Ep (Τ-1) -Ep (Τ) Ep (Τ-1) , 令D1、D2表示在第T次学习前和学习后的衰减率, DsDf表示两个预先给定的衰减率, ε为误差阀值, 并且Df>Ds>0, ε>0, 则对于三层BP神经网络隐含层神经元结点的增删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⑴任意给定的神经网络初始结构, 当学习次数达到T次后, 计算EpD1、D2;

⑵若Ep<ε, 则以收敛, 删除一个隐层神经元结点;

⑶若D2>Df, 则网络性能很好, 保持网络结构不变;

⑷若D2<Ds, 则网络性能很差, 增加一个隐层神经元结点;

⑸若Ds<D2<Df, 且D2<D1, 则网络性能很差, 增加一个隐层神经元结点;

⑹若Ds<D2<Df, 且D2≥D1, 则网络性能很好, 保持不变。

2.4 确定指标权重

当确定申请网络的结构后, 一般利用神经网络进行网络权重分析的方法都是使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Wk=i=1Ι|wki|k=1Κi=1Ι|wki|k=12Κ

但是这种权重分析方法存在不合理性, 因为它忽略了隐层到输出层的影响, 导致最终求得的数据不够准确, 因此本文采用一种利用神经网络的性质, 与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 通过对输入变量进行影响力分析的方法, 求取每个输入变量的权重。

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与隐含层、隐含层与输出层之间均有连接, 每个连接都有相应的权值,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些连接权的大小反映了每个输入变量被引入网络的信息量的大小。另外, 输入变量xk和隐含层各结点的输入hi之间, 以及隐含层各结点的输出与网络输出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个输入变量对输出的影响大小, 因此, 为了进行各输入变量对输出的综合影响力 (即各个输入变量的权重) 分析, 综合以上两方面, 我们设Cki为输入结点k对隐结点i的影响值, ci为隐结点i对输出的影响值, 并给出下面的公式:

其中, 网络的隐结点输入为:hi=k=1pwkixk, 隐结点输出为:Hi=f (hi) , 输出结点输出为:y=f (v) 且v=i=1hwiΗi.由于各个输入是通过与之相连的各个隐结点作用于输出的, 我们又定义:

Ζk=i=1hCkicik=12p; i=1, 2, …h

Zk即为输入变量k对总体输出的影响值, 即输入变量的权重值。这种方法的结果与真实模型分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更能揭示真实数据生成机制的本质。

2.5 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具体过程

结合上文介绍的改进神经网络模型, 对江西省城市竞争力的具体评价过程如下:

(1) 初始化网络结构, 以二级指标数量作为改进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神经员数目, 即22;对于输出层而言, 只有一个输出, 即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体可以对应于下表2。

如果对于某个训练样本, 专家评价其持续创新能力一般, 则神经网络输出值可以为0.45-0.6, 即取0.525, 以此类推;而隐含层神经元数目可以初始化为10个, 则初始化的BP神经网络结构为22-10-1。由于输入输出层神经元个数是由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决定, 一般不予改变, 因此, 主要通过重置算法调整隐含层神经元个数, 使整个神经网络趋于合理。

(2) 给定误差阀值ε=0.001, 算法运行次数N, 阀值N0, 经典权值学习算法学习次数的阀值S0, 重置次数M, 重置阀值M0=500, 最速下降寻优算法的增益项η=0.5。其中M=1, N=1, , 并初始化神经网络权值ω.

(3) 依次输入样本数据, 计算网络输出层误差。

(4) 计算总误差E, 若|E|<ε, 则结束训练, 输出结果;否则, 继续下一步。

(5) 据经典BP学习算法调节权值, 如果学习次数小于S0, 输出结果;若在设定次数S0内未收敛, 则进行下一步。

(6) 若M<M0, 则M=M+1, 并返回步骤2;否则, N=N+1并继续下一步。

(7) 若N>N0, 输出结果, 网络不收敛;否则, 进行下一步。

(8) 根据2.2节的动态增删算法重新确定网络结构, 并返回步骤2。

(9) 在前述步骤确定的神经网络结构上, 依据2.4节求取指标最后权重的方法, 得出输入指标的权重值。

(10) 最后的竞争力综合评价值Z=∑FjZk*100.

3 评价结果及实施建议

3.1 评价结果分析

用2.1节公式, 对候选城市各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 并将得到的11个城市标准样本作为输入, 利用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权重求取模型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

进而, 利用Z=∑FjZk*100确定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 其中, Fj为各个指标的规划后数值。结果见表4所示。

从以上分析数据来看, 除南昌市、九江市、赣州市综合竞争力表现较好以外, 其余城市均表现差强人意, 城市化进程慢, 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另外, 各大城市间的竞争力差距比较大, 说明江西省各大城市在竞争力培育方面的投入及关注程度不一, 导致在各个竞争力指标方面显现失衡。为此, 在推进江西城市竞争力提升的进程中, 应充分注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的事实, 一方面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另一方面必须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 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富有综合竞争力的中心城市, 进而依托南昌和其他中心城市, 逐步形成若干布局合理、规模适中、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中心城市经济圈, 促成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和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3.2 实施评价的建议

城市竞争力评价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具体实施能力评价过程中有两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是必须注意城市竞争力活动存在发展性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 应该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尽量反映当前现实, 为此, 本文在挑选指标体系时, 就针对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加入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指标。二是应用BP神经网络训练样本数据应该合理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 并结合相关统计方法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 剔除指标的相关性。同时, 可以利用本文介绍的重置算法, 调整神经网络隐含层节点数目,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网络结构, 提高BP人工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和推广能力。

参考文献

[1]田高隽.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及仿真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徐晋.基于重置的L-M变结构BP神经网络[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1) :47-49.

[3]蒋玉宏.知识产权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3) :54-56.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版 篇2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会长桂强芳在当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本次发布的榜单是该机构历时一年、对中国35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比较后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城市整合自身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与文化资源参与区域资源分配竞争及国际资源分配竞争的能力。

《GN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四大系统,由包括综合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商业贸易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社会体制竞争力、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人力资本教育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文化形象竞争力等在内的10项一级指标、50项二级指标、216项三级指标构成。

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 篇3

摘要:在构建一套综合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竞争力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综合分析评比。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城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各自都存在优劣势,章最后给出了湖南省各城市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 城市竞争力

一、引言

21世纪每个城市的重要任务是要客观准确的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提高城市竞争力,达到这一目标显然要进行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与研究。陈田(1987)评价了1982年中国232个城市的影响力;李汶华(2000)用主成份分析方法评价比较了90年代中期中国18个特大城市的综合实力;王桂新等(2002)以1997年中国22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和评价目标,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作出了评价和比较;倪鹏飞(2003)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47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黄志坚(2006)等对中国中部 6 市综合经济实力比较研究;米国芳(2006)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了我国35个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以上的这些研究都各有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这些研究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建立的指标体系基本都偏向城市的经济实力,没有全面的综合考虑城市竞争力的各个方面,另外一点是目前大多数研究对象是中心城市,对小型城市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基于以上研究经验,本尝试从建立一套全面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出发,利用主成分分析,对2012年湖南省14个城市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以期对各城市不同方面的优势劣势进行评比分析,从而为湖南省各城市制定正确的竞争与区域合作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二、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建立了一套6大类构成要素(一级指标)、45个具体指标(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

三、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本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先对各单项竞争力进行主成分分析,依据累计贡献率≥80%的标准确定主成分提取个数,再依据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进行加权,得到6个方面(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最后对六个方面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城市竞争力。本实证分析选取了湖南的14个主要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12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和14个城市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二)城市竞争力分析结果

整理以上的软件运行结果,得到城市竞争力各个方面的得分以及综合排名,见表2:

从排名结果可以看出,综合实力排前3名的是长沙、株洲、衡阳,排最后3位的是益阳、张家界、湘西。如果某城市某竞争力排名高于平均排名,也就是排名处于7之后,则认为其在这方面还有不足,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从表2中可以看到除长沙综合实力的各个方面都均衡发展,位列第1之外,其他城市都有不足的方面。具体来说,株洲虽然综合实力排第2,但是在人力资本实力方面排到了第9名,可见株洲以后可以重点提升城市人力资本实力,重视人才战略。排名的第3的衡阳在城市基础设施能力方面排到了全省第8,说明衡阳在城市建设方面要注重基础设施条件。郴州综合排名第4,但是城市的科学技术实力排名靠后,应该引起当地政府重视。岳阳总体排名第5,但政府的调控能力还比较弱,财政支持还有待改进。湘潭也是人力资本实力排名靠后,常德经济外向实力靠后。其他城市综合排名靠后,各单项竞争力相对来说也靠后。邵阳其他方面竞争力都靠后,但人力资本竞争力排在第3。张家界有着非常好的基础设施实力,但其他方面竞争力还有很大不足。此外,娄底、永州、益阳、湘西这四个城市在各单项竞争力方面都比较靠后,在整个湖南省的发展上,要注意协调这四个城市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湖南省14个城市中综合竞争力排名前7个城市中,除了省会城市长沙,其他6个城市都有一个方面的竞争力存在弱势,因此,株洲和湘潭要注意提高人力资本实力,衡阳市要提高基础设施实力,郴州要提高科学技术实力,岳阳要提高政府作用实力,常德要提高区域经济外实力。

其次,湖南省14个市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排名后5位的城市,娄底、永州、益阳、张家界、湘西在竞争力的6个方面几乎都处于最后,在以后湖南省的经济发展中要适当调整各种资源的配置,注重落后城市的发展,从而提高湖南省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最后,长沙在各个方面的竞争力都是最强的,部分省市也都有排名靠前的竞争实力,各城市在发展时可以互相学习各城市的发展经验,利用自己的优势互相合作,合理配置资源。综合排名中靠前的4位,政府作用实力也是排在前4位,说明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其他城市在以后的发展中也要加大政府财政支出力度,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提高城市竞争力。

参考献:

[1]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1987,42(4):38—318

[2]李汶华.城市综合实力增长的比较[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19(1):39—43

[3]王桂新,沈建法.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9—77

[4]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聚类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3(7):34—39

[5]黄志坚. 中国中部6市综合经济实力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6—18

[6]米国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我国53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J].甘肃农业,2006(6):35—36

[7]林海明,杜子芳.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J].统计研究,2013(8):25—31

[8]苏为华.我国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与应用研究的回顾与认识[J].统计研究,2012(8):98—107

(杨琼,1990年生,湖南益阳人,东北财经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学。富月,1990年生,辽宁阜新人,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学。董青,1990年生,山东淄博人,东北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

摘要:在构建一套综合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竞争力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综合分析评比。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城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各自都存在优劣势,章最后给出了湖南省各城市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 城市竞争力

一、引言

21世纪每个城市的重要任务是要客观准确的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提高城市竞争力,达到这一目标显然要进行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与研究。陈田(1987)评价了1982年中国232个城市的影响力;李汶华(2000)用主成份分析方法评价比较了90年代中期中国18个特大城市的综合实力;王桂新等(2002)以1997年中国22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和评价目标,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作出了评价和比较;倪鹏飞(2003)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47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黄志坚(2006)等对中国中部 6 市综合经济实力比较研究;米国芳(2006)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了我国35个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以上的这些研究都各有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这些研究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建立的指标体系基本都偏向城市的经济实力,没有全面的综合考虑城市竞争力的各个方面,另外一点是目前大多数研究对象是中心城市,对小型城市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基于以上研究经验,本尝试从建立一套全面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出发,利用主成分分析,对2012年湖南省14个城市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以期对各城市不同方面的优势劣势进行评比分析,从而为湖南省各城市制定正确的竞争与区域合作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二、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建立了一套6大类构成要素(一级指标)、45个具体指标(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

三、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本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先对各单项竞争力进行主成分分析,依据累计贡献率≥80%的标准确定主成分提取个数,再依据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进行加权,得到6个方面(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最后对六个方面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城市竞争力。本实证分析选取了湖南的14个主要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12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和14个城市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二)城市竞争力分析结果

整理以上的软件运行结果,得到城市竞争力各个方面的得分以及综合排名,见表2:

从排名结果可以看出,综合实力排前3名的是长沙、株洲、衡阳,排最后3位的是益阳、张家界、湘西。如果某城市某竞争力排名高于平均排名,也就是排名处于7之后,则认为其在这方面还有不足,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从表2中可以看到除长沙综合实力的各个方面都均衡发展,位列第1之外,其他城市都有不足的方面。具体来说,株洲虽然综合实力排第2,但是在人力资本实力方面排到了第9名,可见株洲以后可以重点提升城市人力资本实力,重视人才战略。排名的第3的衡阳在城市基础设施能力方面排到了全省第8,说明衡阳在城市建设方面要注重基础设施条件。郴州综合排名第4,但是城市的科学技术实力排名靠后,应该引起当地政府重视。岳阳总体排名第5,但政府的调控能力还比较弱,财政支持还有待改进。湘潭也是人力资本实力排名靠后,常德经济外向实力靠后。其他城市综合排名靠后,各单项竞争力相对来说也靠后。邵阳其他方面竞争力都靠后,但人力资本竞争力排在第3。张家界有着非常好的基础设施实力,但其他方面竞争力还有很大不足。此外,娄底、永州、益阳、湘西这四个城市在各单项竞争力方面都比较靠后,在整个湖南省的发展上,要注意协调这四个城市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湖南省14个城市中综合竞争力排名前7个城市中,除了省会城市长沙,其他6个城市都有一个方面的竞争力存在弱势,因此,株洲和湘潭要注意提高人力资本实力,衡阳市要提高基础设施实力,郴州要提高科学技术实力,岳阳要提高政府作用实力,常德要提高区域经济外实力。

其次,湖南省14个市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排名后5位的城市,娄底、永州、益阳、张家界、湘西在竞争力的6个方面几乎都处于最后,在以后湖南省的经济发展中要适当调整各种资源的配置,注重落后城市的发展,从而提高湖南省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最后,长沙在各个方面的竞争力都是最强的,部分省市也都有排名靠前的竞争实力,各城市在发展时可以互相学习各城市的发展经验,利用自己的优势互相合作,合理配置资源。综合排名中靠前的4位,政府作用实力也是排在前4位,说明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其他城市在以后的发展中也要加大政府财政支出力度,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提高城市竞争力。

参考献:

[1]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1987,42(4):38—318

[2]李汶华.城市综合实力增长的比较[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19(1):39—43

[3]王桂新,沈建法.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9—77

[4]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聚类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3(7):34—39

[5]黄志坚. 中国中部6市综合经济实力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6—18

[6]米国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我国53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J].甘肃农业,2006(6):35—36

[7]林海明,杜子芳.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J].统计研究,2013(8):25—31

[8]苏为华.我国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与应用研究的回顾与认识[J].统计研究,2012(8):98—107

(杨琼,1990年生,湖南益阳人,东北财经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学。富月,1990年生,辽宁阜新人,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学。董青,1990年生,山东淄博人,东北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

摘要:在构建一套综合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竞争力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综合分析评比。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城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各自都存在优劣势,章最后给出了湖南省各城市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 城市竞争力

一、引言

21世纪每个城市的重要任务是要客观准确的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提高城市竞争力,达到这一目标显然要进行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与研究。陈田(1987)评价了1982年中国232个城市的影响力;李汶华(2000)用主成份分析方法评价比较了90年代中期中国18个特大城市的综合实力;王桂新等(2002)以1997年中国22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和评价目标,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作出了评价和比较;倪鹏飞(2003)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47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黄志坚(2006)等对中国中部 6 市综合经济实力比较研究;米国芳(2006)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了我国35个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以上的这些研究都各有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这些研究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建立的指标体系基本都偏向城市的经济实力,没有全面的综合考虑城市竞争力的各个方面,另外一点是目前大多数研究对象是中心城市,对小型城市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基于以上研究经验,本尝试从建立一套全面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出发,利用主成分分析,对2012年湖南省14个城市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以期对各城市不同方面的优势劣势进行评比分析,从而为湖南省各城市制定正确的竞争与区域合作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二、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建立了一套6大类构成要素(一级指标)、45个具体指标(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

三、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本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先对各单项竞争力进行主成分分析,依据累计贡献率≥80%的标准确定主成分提取个数,再依据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进行加权,得到6个方面(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最后对六个方面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城市竞争力。本实证分析选取了湖南的14个主要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12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和14个城市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二)城市竞争力分析结果

整理以上的软件运行结果,得到城市竞争力各个方面的得分以及综合排名,见表2:

从排名结果可以看出,综合实力排前3名的是长沙、株洲、衡阳,排最后3位的是益阳、张家界、湘西。如果某城市某竞争力排名高于平均排名,也就是排名处于7之后,则认为其在这方面还有不足,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从表2中可以看到除长沙综合实力的各个方面都均衡发展,位列第1之外,其他城市都有不足的方面。具体来说,株洲虽然综合实力排第2,但是在人力资本实力方面排到了第9名,可见株洲以后可以重点提升城市人力资本实力,重视人才战略。排名的第3的衡阳在城市基础设施能力方面排到了全省第8,说明衡阳在城市建设方面要注重基础设施条件。郴州综合排名第4,但是城市的科学技术实力排名靠后,应该引起当地政府重视。岳阳总体排名第5,但政府的调控能力还比较弱,财政支持还有待改进。湘潭也是人力资本实力排名靠后,常德经济外向实力靠后。其他城市综合排名靠后,各单项竞争力相对来说也靠后。邵阳其他方面竞争力都靠后,但人力资本竞争力排在第3。张家界有着非常好的基础设施实力,但其他方面竞争力还有很大不足。此外,娄底、永州、益阳、湘西这四个城市在各单项竞争力方面都比较靠后,在整个湖南省的发展上,要注意协调这四个城市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湖南省14个城市中综合竞争力排名前7个城市中,除了省会城市长沙,其他6个城市都有一个方面的竞争力存在弱势,因此,株洲和湘潭要注意提高人力资本实力,衡阳市要提高基础设施实力,郴州要提高科学技术实力,岳阳要提高政府作用实力,常德要提高区域经济外实力。

其次,湖南省14个市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排名后5位的城市,娄底、永州、益阳、张家界、湘西在竞争力的6个方面几乎都处于最后,在以后湖南省的经济发展中要适当调整各种资源的配置,注重落后城市的发展,从而提高湖南省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最后,长沙在各个方面的竞争力都是最强的,部分省市也都有排名靠前的竞争实力,各城市在发展时可以互相学习各城市的发展经验,利用自己的优势互相合作,合理配置资源。综合排名中靠前的4位,政府作用实力也是排在前4位,说明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其他城市在以后的发展中也要加大政府财政支出力度,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提高城市竞争力。

参考献:

[1]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1987,42(4):38—318

[2]李汶华.城市综合实力增长的比较[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19(1):39—43

[3]王桂新,沈建法.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9—77

[4]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聚类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3(7):34—39

[5]黄志坚. 中国中部6市综合经济实力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6—18

[6]米国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我国53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J].甘肃农业,2006(6):35—36

[7]林海明,杜子芳.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J].统计研究,2013(8):25—31

[8]苏为华.我国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与应用研究的回顾与认识[J].统计研究,2012(8):98—107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篇4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城市竞争力,河北省

河北省地处中国北部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行列, 城市化进程较慢。城市竞争力是涉及到城市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受城市各种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影响。王发曾、吕金嵘从基础竞争力、经济竞争力、科学技术竞争力、开放竞争力、政府作用和城市环境竞争力六个方面, 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 对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评价[1]。李娜、于涛方对城市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辨析, 提出了基于资源、能力和环境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程序[2]。分析和比较河北省各地级市的综合竞争力, 有助于正确评价河北省城市的现状和潜力, 有助于各城市正确认识自身的处境、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的优劣势, 并制定正确的竞争与区域合作战略, 从而有助于河北省各城市实现合理有序的竞争、充分积极的合作。

一、研究区范围与指标选取

1. 研究区范围

以河北省地级市为研究样本, 包括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等11个地级市。资料来源于《河北省统计年鉴201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

2. 指标体系选取

根据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一般原则, 结合人口学、城市经济学和城市地理学的基本原理,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3], 从经济发展与效益、社会与科教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四个方面, 把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系统, 并选取了19个二级指标, 构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

二、主成分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然后运用SPSS13.0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得到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见表2) 。

依据特征向量>1, 方差贡献率累积>85%的原则, 由表2可看出前5个成分方差贡献率累积达到91.759%, 反映了91%以上的信息。

由于F1的方差贡献率最大, 其在X1, X2, X3, X4, X5, X6, X8, X12, X13, X14, X15, X16等指标上载荷较大, 可将F1定为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因子;第二主成分F2的方差贡献率为16.125%, 该主成分在X9, X10, X17, X19指标上载荷较大, 可将F2定为科技发展与基础设施因子;第三主成分F3的方差贡献率为7.880%, 其主要在X7指标上有较大载荷, 可将其定为经济效益因子;第四主成分F4的方差贡献率为6.041%, 其主要在X11指标上有较大载荷, 可将其定为社会发展因子;第五主成分F5的方差贡献率为5.608%, 其主要在X18指标上有较大载荷, 可将其定为环境因子。

以5个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可得评价模型:F= (56.105*F1+16.125*F2+7.880*F3+6.041*F4+5.608*F5) /91.759运用以上评价模型, 得到各个地级市的评价分值及排序 (如表3所示) 。

从上表可以看出, 综合得分大于0的有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 说明它们相对于其他城市还是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的, 其他城市得分都小于0, 说明它们的城市竞争力水平较低, 处于劣势。

三、结论分析

第一,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计算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竞争力。2011年河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序为: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秦皇岛、沧州、廊坊、邢台、承德、张家口、衡水。

第二, 河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存在着区域不平衡的问题。石家庄、唐山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直位于河北省的前列。石家庄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其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排名第一位。唐山在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居民生活质量因子等大类指标上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 这说明了唐山在综合经济实力上远高于除省会外的其他城市, 同时随着曹妃甸的开发和京津唐经济带的发展, 其发展速度不断提高。邯郸、保定、秦皇岛、沧州、廊坊分别位于第三到七位, 在竞争力上这四个城市没有明显的缺陷, 说明这四个城市发展比较均衡。在地理区位上, 邯郸、保定邻接石家庄, 同时也是连接河北、河南与北京的重要城市, 受到省会发展的辐射, 发展比较迅速;秦皇岛、廊坊位于京津唐经济带内, 受到北京、天津经济发展辐射, 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空间和环境。沧州市在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因子、环境因子等大指标上排名比较靠前, 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但是沧州市在整体城市竞争力上表现欠佳, 在河北省内只排到了中游位置。邢台、承德、张家口、衡水这四个城市都属于内陆城市, 受到周围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较少, 境内资源比较少, 这些使得四个城市发展环境和基础不佳。

第三, 在依托京津唐城市带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重视城市产业化发展, 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只有通过提高河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 增强集聚效应, 才能不断提高区域竞争优势, 带动整个河北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发曾, 吕金嵘.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J].地理研究, 2011, (1) .

[2]李娜, 于涛方.论城市竞争力及评价方法和程序[J].人文地理, 2005, (3) :44-48.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篇5

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市场商品的生产和供应日益丰富,同时消费者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需求偏好的不断转移,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科学界定企业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全面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

作 者:陈凤英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刊 名:现代企业 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年,卷(期):2004 “”(10) 分类号:F2 关键词: 

彰显优势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篇6

一、放大区位优势,把发展优势造得更优

提升城市竞争力,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和发挥城市的独特优势,使城市在区域竞争中争得先机。新沂市以放大交通区位优势为引擎,切实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

把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新沂的交通优势十分明显,三条铁路(陇海、新长、胶新),三条高速公路(京沪、连霍、宿新),三条国省道(G205、$323、S249)、三个机场(徐州观音机场、临沂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在此形成“公、铁、空”的立体交通格局。更为可贵的是,新沂东有出海港口(连云港港口),境内有京杭大运河和新戴运河等内河港群,随着胶新铁路复线、新长铁路复线和兰连高铁客运专线建设的实施,新沂铁路运输将形成“一客一货一编组”的新格局。围绕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的思路,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投人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大交通吸引和布局大项目、发展大产业。目前,宿新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完工后新沂将拥有5个高速公路道口。同时,我们与连云港港口集团合作打造连云港“无水码头”,实施新戴运河航道“六改四”,建设内河港口群,打造新戴运河产业带推动临港产业发展。

把产业基础转化为发展动力。新沂是苏北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形成了“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绿色食品、机械冶金、资源加工”等五大传统产业。为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和产品在同行业拥有话语权,我们加快“政产学研金”结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恒盛化肥、花厅酒业分别发展为江苏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和酒精生产企业,斯尔克差别化纤维技术国际领先。同时,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加快产业招商步伐,促进产业“前伸后延”,以工业化的大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大跨越。

把物产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新沂资源丰富,现已开发利用的有石英砂、水晶、金红石等27种。石英砂储量达50多亿吨,含硅量高达99%以上,金红石探明储量和品位位居全国前列。围绕把“资源变成资本”的发展理念,我们坚持走精细化、专业化、高端化的发展之路,加大资源开发的招商选资,投资2亿元的融汇石英坩埚项目建成投产,投资7.5亿元的容纳光伏项目进展顺利,投资15亿元的金红石开发项目正加快实施,把资源变成了真正的“聚宝盆”。

二、彰显城市风格,把城市形象塑得更靓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息息相关。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城市承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高起点规划引领城乡建设。按照“南扩、北拓、东进、西延”的城市发展思路,树立“不比楼高,比特色;不比路宽,比功能”的规划理念,突出文化内涵与建筑风格有机统一、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有机统一,聘请新加坡邦城公司、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专业规划机构,编制完善了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突出个性打造,提升了城市形象。同时,我们按照城乡规划全覆盖的要求,将市域发展空间划分为“一中心、四片区”五个功能区,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实行差别化规划、特色化发展。

二是高强度投入推进重点工程。抢抓国家拉动内需的大好机遇,狠抓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以大投入、大建设推动城市功能大提升、形象大变化。在去年实施“5090”(50个项目、90亿投资)的基础上,我们把今年作为“城市建设年”,实施“70100”工程(70个项目,100亿元投资),创造了城市发展史上的投入之最。重点抓好“建市20周年20项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城市。

三是高水平运作拓宽融资渠道。我们创新城市经营理念,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沂发展实际的“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新路径。去年成立了城市投资公司、交通投资公司、金地投资公司等国有投资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的模式,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通过BT、BOT、TOT等运作,加快推进政府与企业、资本与资源有效结合,拓宽了城市经营融资渠道。2009年实现城建融资2.3亿元,通过BT、BOT等模式运作资金12亿元,为城市开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三、培育特色产业,把产业结构调得更好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关键在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产业优势,以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体工作中,我们以实施“四大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第一,实施项目建设“进程”计划,建设大项目。围绕“三个突出”,积极“走出去、引进来”。突出思路创新,加强与苏南、闽浙等发达城市所辖区招商部门的联系,开展“小规模、多频次、讲实效”的招商活动;突出项目质量,主攻一批龙头型项目,紧盯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强化产业对接,集聚优质资源;突出产业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推动引进单个项目向引进产业链及其配套项目转变。以“抓项目就是抓投入、促开工就是促发展”的观念,大力实施“2015”(20个项目、150亿投资)重特大项目建设,积极加快“118工程”(10个产业、100项目、800亿投入)项目库运作。建立了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以审批的高效能推动了项目建设的快速度。

第二,实施产业发展“攀升”计划,培育大产业。合理的产业结构、科学的产业布局,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基石。我们按照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思路,实施“两轮驱动”: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做强”主导产业。以恒盛、蓝丰、利民、嘉泰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发展煤化工、盐化工、农药化工三大产业,力争用2—3年时间把化工产业打造成百亿元产业。对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绿色食品等已形成规模的产业,我们着力引导其联大靠强,促进尽快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加快新兴产业招引培育与集聚,把培育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鼓励华信塑业、八达重工、斯尔克纺织等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所挂靠嫁接联合,着力提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能力。

第三,实施规模企业“成长”计划,发展大企业。一是加快壮大骨干企业,培育重点骨干企业50家,力争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实现销售年收入1500亿元。二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利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给予重点培育,争取每年有2家以上企业进入上市辅导,力争5年内培育上市后备企业30家、上市企业10家。三是筛选一批科技成长型、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型优质中小企业加强管理,提升产能,联合重组。

四、弘扬城市精神,把文化品牌打得更响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气质、性格、精神和品位的集中体现。我们深入推进“文化兴市”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切实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深挖文化内涵。一流的文化塑造一流的城市。我们充分发挥新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加大对花厅文化、窑湾古镇文化、马陵山佛教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加强对剪纸、盆景、柳琴戏等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弘扬,积极组织开展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新沂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推进文明创建。积极开展“建文明城市、创文明单位、做文明市民”活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提炼了“崇信尚德、开放和谐、求实创新、跨越争先”的新沂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

突出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品牌立市”战略,率先在苏北设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设立了1家企业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较好地推动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

(作者系新沂市人民政府市长)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篇7

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通过提供自然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制度的环境, 集聚、吸收和利用各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明要素的能力, 并最终表现为比其他城市具有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1]。辽中南城市群主要包括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营口、辽阳、盘锦和铁岭这10个城市, 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工业化发展历史悠久, 是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终点领域。研究该地区城市发展的竞争力, 有利于为该地区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基于此, 本文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 运用组合赋权和集对分析, 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 以期为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1 研究方法

1.1 组合赋权法

为了分析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文章将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起来, 分别求一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 其中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分别占50%, 最后确定一组组合权重W= (w1, w2, …, wj) , 具体过程参考文献[2]。

1.2 集对分析

集对分析是一种针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问题进行同异反定量分析的理论, 模型构建主要包括:第一, 构造评价矩阵。第二, 确定指标权重。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W, 具体如表2所示。第三, 构造评估模型。第四, 多层次综合评判。可根据不同待优选对象的不同综合评估值的大小排出其优劣次序[3]。

1.3 指标体系构建

文章遵循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获得性, 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选取了18项指标, 构建辽中南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1) 。文章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 辽中南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评价

根据组合赋权法, 得到各指标权重, 通过集对分析计算得出辽中南城市群经济、社会、环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表2和图1) 。

2.1 综合竞争力评价

分析表1和图1可以看出, 从区域整体上看, 辽中南城市群内部, 城市综合竞争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两级分异现象不显著。其中, 大连市综合竞争力得分为0.391, 排名第一, 主要得益于其较强的经济和社会竞争力。沈阳紧随其后, 综合竞争力位列第二, 虽然环境竞争力最优, 但经济、社会竞争力与大连相比, 稍有逊色。盘锦、鞍山、本溪分别位列三、四、五名, 综合竞争力在辽中南城市群中处于中上游水平, 丹东、抚顺、营口、辽阳和铁岭城市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 但区域间差异不明显, 处在城市群的后半段。铁岭综合竞争力得分为0.262, 主要是因为其经济和社会竞争力均较弱。

2.2 经济竞争力评价

从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结果中, 可以发现, 辽中南城市群内部, 城市间的差异比较明显。第一名的大连, 得分为0.492, 比最后一名铁岭的得分0.249高出近一倍, 两级差异显著。大连得分较高, 主要是因为其表征经济竞争力的指标, 如GDP、人均GDP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均在城市群中处于领先地位。沈阳经济竞争力仅次于大连, 得分为0.455, 主要得益于其二三产业比重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高。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和盘锦得分区间在0.3-0.4之间, 水平相当, 表征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不突出, 优势不明显。丹东、铁岭较落后, 主要因为这两个城市的人均GDP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均排在最后两名。

2.3社会竞争力评价

从社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中, 可以发现, 辽中南城市群内部, 城市之间的水平差异不明显, 且整体水平不高, 社会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其中盘锦的社会竞争力得分0.259,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较好。沈阳、大连由于是城市群内部的核心城市, 社会竞争力稍高于其他城市, 交通条件、医院设施建设、移动网络使用等情况相对较好, 但由于均不是特大型和发达城市, 优势也并不是特别明显。铁岭、辽阳和抚顺排在后三位, 社会竞争力较差。

2.4 环境竞争力评价

从环境竞争力的评价结果中, 可以发现, 辽中南城市群内部间的差异较小, 环境竞争力好于社会竞争力。其中, 有一半的城市环境竞争力得分在0.4以上, 沈阳环境竞争力排名第一, 大连稍落后于沈阳。衡量环境竞争力的指标中, 沈阳城市道路面积和绿地面积都排在第一位, 作为省会, 环境建设较好。鞍山、抚顺、本溪、丹东和营口处在后五名, 主要是由于工业发展历史悠久, 空气质量达标率和污水处理率较差, 环境治理力度不够, 故而环境竞争力相对较弱。

3 结论与讨论

辽中南城市群在辽宁省甚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中, 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 构建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组合赋权法和集对分析法, 对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及经济、社会、环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以下结论:大连、沈阳与城市群内部其它城市相比, 有比较大的优势, 主要是因为沈阳作为辽宁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连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放性城市, 经济社会竞争力均较强。对此, 应该积极发挥两大中心城市对其它城市的辐射拉动作用, 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群的发展。区域间综合竞争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两极分化现象尚不明显, 整体社会竞争力落后于经济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 应该加快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辽中南城市群中, 由于工业历史发展悠久, 还有较多城市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 应加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参考文献

[1]徐康宁.论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 2002, 26 (5) :1-6.

[2]商华.基于AHP-熵值组合赋权的战略风险模糊综合评价及实证研究[C]//第五届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2010.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篇8

城市综合体是一种新兴的商业空间整合模式,目前已成为各个城市建设中的亮点。一方面,在强调“提高效率”和“整合集聚”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背景下,第三产业GDP占比超过第二产业的态势中,集“效率与聚合”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城市综合体能够将规模宏大而结构紧凑的建筑空间、路线复杂而周转便捷的交通系统、人员密集而价值多元的社会阶层以及种类丰富而花样繁多的体验式消费融为一体,多业态组合,集约高效运作,增强城市竞争力,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价值。

同时纵观全国形势,至2015年,贵阳、成都、沈阳、西安、北京、济南和长沙7个城市的城市综合体总规模超过2000万m2;武汉、南京、重庆等18个城市的综合体总规模在1000~2000万m2 (见图1,2)。这充分体现出城市综合体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1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及特征

1.1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

城市综合体最初以美国、欧洲及日本的郊区开发建设和旧城更新改造为契机而出现,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融合多种城市功能,联系多重生活空间,开启城市综合体建设先河;法国的拉德芳斯分阶段规划设计,以商务区为主导,逐步开拓休闲娱乐、居住生活、商业运营等业态,为欧洲城市综合体建设的先驱范例;日本的六本木,融“垂直花园城市”“新都市生活”及“艺术文化城市”理念为一体,在有限土地资源上规划开发,最大限度集约统一,注入文化艺术娱乐要素,成为高水准复合型城市综合体的代表(见图3)。

城市综合体在国外被称作“HOPSCA”,是由酒店(Hotel)、写字楼(Office)、公园(Park)、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会议中心(Convention)、公寓(Apartment)等多功能组合形成的建筑集群。其从城市性、开放性和集约性层面切入城市发展本质,将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通过城市建筑实体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利用建筑空间复合化、集约化和开放化,满足城市商业、办公、居住、旅游、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功能空间需求,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空间能动关系,形成高效率及多功能的经济聚集体[1]。

1.2 城市综合体的特征

1)超大空间及开发规模城市综合体需与区域发展规模相适应,与现代化城市道路主干道相结合,故其室外空间尺度大,可容纳超大规模建筑群体及众多生活的空间。由于建筑规模与尺度的扩张,建筑室内空间也较大,既与室外巨大空间和尺度相协调,又与其功能多样性相匹配[2]。

2)集约性和聚合性技术日新月异、城市运作速度及强度提升、城市空间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城市综合体的人流密度加大,消费群体集中,城市功能系统集约化效应显著,同时,功能聚合、产业聚合、文化聚合及生态聚合效应明显,使其功能空间完整,内外发展平衡,富有个性文化特征。

3)交通体系高效便利城市综合体一般位于旧城中心、城市副中心或新区核心地段,交通网络相对发达,通过合理规划可贯穿地下地上交通和公共空间,打破传统街道模式,构建紧密联系外界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空间。

4)土地使用的均衡性城市综合体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均衡使用,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功能主导,但又有效防止土地在特定属性上的过度集中,让不同种类不同属性的地块上尽可能均衡有致地排布作用功能不尽相同的各种建筑群以满足各消费群体间的差异化需求。

5)地标文化和景观效应现代城市综合体既是经济空间的组织形式之一,又是区域地标文化的集中反映,城市综合体并非城市功能要素的简单重合,而是城市文明、特色风情、人文景观在空间上的缩影。

2 城市综合体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2.1 城市综合体开发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纵观国内外,成功的城市综合体建设会产生巨大的区域社会效应,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弘扬、环境生态等均具有促进作用。

如表1所示,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前30的城市中,上海、深圳、重庆等20个城市同时也位列2015年城市综合体总体量拥有者排行的前25名,由此可见,城市综合体对集合城市发展要素,整合城市资源,优化商业结构,增强城市聚集能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意义重大。

1)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首先,城市综合体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城市产业模式优化升级、拉动内需刺激各类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市场充满活力有序竞争,由此拉动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其次,城市综合体效率与质量并重,集约与创新共进,迎合目前城市更新的战略顶层设计,标识区域经济,展示城市特色,为城市招商引资提供优质平台,创造区域城市新中心,与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域营运相适应,使项目所在地块保值增值,进而辐射周边区域。再者,城市综合体自身的城市价值以及商运物业的经济效益,均可带动城市资产经济价值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区域城市经济竞争力。

2)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城市综合体厚植地方特色文化,构建文化软环境,弘扬城市文化理念,引领城市发展态势。城市综合体融合城市物质文化和城市精神文化,既展示了城市形象,充斥着城市人文特色,又体现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了城市吸引力和发展潜力。例如日本东京六本木,寓情于景,通过对城市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塑造,提升了城市形象、文化品位,彰显了城市活力与魅力,进而提升了城市文化竞争力。城市综合体建设和传达的文化精髓,通过各项活动而展开,让参与其中的群体接触、感知、认知、认同、实践,将文化的力量转化为城市综合发展的动力。

3)提升城市社会竞争力城市综合体聚集多种功能要素,构建24h营运的不夜城,降低区域辐射范围内往来交通流量,减缓交通拥堵问题,打造高水准的城市生活单元,规模化的城市空间可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完善城市综合体落座区域的配套设施和整体功能,促使城市规划布局合理化。城市综合体融合商业、商务和居住功能,力创生产生活一体化形式,提高区域居民生活品质,形成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社会空间,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而提升区域城市社会竞争力。

4)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城市综合体功能集约,可缩短出行距离,便捷高效,符合现代化建设中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发展要求;同时,其打造风景秀丽、环境宜人的城市景观及贯彻绿色建筑的理念亦可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综合体意在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城市资源、高新技术手段、信息网络等聚集优化再利用,将部分动能转化为整体势能,有利于带动客户群体流量、物流、资金流、商流等价值链的扩张,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

2.2 城市综合体开发瓶颈制约城市竞争力提升

城市综合体的成功范例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满足目前我国城市快速升级的需求,但其短期内大规模集中开发确已带来诸多问题,造成部分城市资源的浪费,从而削弱城市竞争力。

如图4所示,贵阳、沈阳、西安等城市虽然在城市综合体总体量上位列前茅,极具发展潜力,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偏低,不利于地区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同质化现象严重,主题特色缺失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严密谨慎的前期调研,同时部分开发商急功近利,罔顾长期经济利益,盲目复制既往成功设计,致使综合体与区域城市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特色脱节。因此,一方面,同质化的城市综合体难以满足当下体验经济时代各消费群体日益提升的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具有主题特色、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的城市综合体供应不足,导致城市人、财、物资源的浪费,降低城市综合体的投资价值。

2)招商和运营困难一方面,特色功能的缺失,一味追求体量大、要素多、功能全,部分城市综合体定位与城市现实状况难以匹配,难以适应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例如部分地方由于政府的认知误区,以为大量开发写字楼,就能吸引批量企业入驻,从而解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开发商缺乏写字楼开发与运营的经验,导致招商引资困难。另一方面,我国商业地产起步晚,专业人才相对紧缺,开发商专业操盘能力差,招商、运营团体质量良莠不齐,导致部分综合体出现招商困难和运营乏力的现象。

3)复合程度低,协调性差。城市综合体在规划设计中应该贯彻复合和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方式,打造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城市综合体中各功能应通过互补、协调进行高效整合[3]。反观之,现阶段综合体的开发过程中,设计阶段未能充分考虑功能间的融合度和互补性,更有片面追求突出的建筑造型和夸张的艺术效果者,较少考量用户需求,忽视业态空间组合,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切断城市文脉,反而降低区域城市竞争力。

4)配套设施及服务不完善部分城市综合体存在相应的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不完善的问题,普遍有重主体功能忽略配套功能、重建筑设计轻交通设计、重物质满足轻精神满足、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情形[4]。城市综合体大多位于老城或新城的中心繁华带,除了地段是否优良、景观是否丰富、交通是否便捷、户型布局是否合理之外,文化资源、特色服务、完善配套、生活品质等也是其考量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学校和医院基础配套、交通网络体系、社区服务配套等难以满足综合体内入住居民,难以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降低了城市竞争力的内生动力。

3 城市综合体开发质量提升路径分析

政府作为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推动者,可引导城市综合体的高质量高水准开发,既从宏观上规划管理、积极引进、良性开发,又促使企业从微观上践行、凝聚共识、担当责任。

1)扶持与约束并重结合城市特征,实施规模、业态引导,保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城市综合体作为城市化的缩影,集聚多种产业功能,其功能业态的整合对项目后期的发展运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区域的发展特征以及中长期布局规划应作为项目定位的基础,依靠其合理规划带动项目的长效经济发展,巩固项目自身价值。同时,需控制开发规模,结合当地实际需求状况,避免开发商一味追求项目大规模和全业态的发展,严格把控单纯复制成功项目开发模式的做法,规避同质化风险,根据所在区域人口指数、消费能力、商务需求、产业水平衡定项目开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政府着眼提升城市价值,开发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需处理好二者关系,方能相辅相成,比如,对于潜力项目,给予适当的经济技术方面的扶植,对于开发质量,一定程度上进行监督约束。

2)保障公众参与,兼顾公平与效率城市综合体开发需维护相应区域内社会分配的公平公正性,保障相关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获取公平的社会经济资源的权益,如维护原住址所在地居民的利益,开发项目需取得公众支持,政府在确保公众参与的情况下,应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使公众有表达合理意愿的渠道,避免公众与开发商之间产生矛盾。

3)打造优质公共空间,倡导主题特色化城市综合体综合城市功能、连通交错的城市交通,使景观环境一体化、场所空间人性化,保证与城市公共空间完整有序结合,提升城市空间环境质量,营造丰富多样的城市公共生活。目前,体验式消费已成风尚,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亦是群体诉求,督促开发者将综合体的商业设施和服务特色化,区域业态差异化,商业主题多样化,走创新发展路线,提供城市区域群体的生活习性和需求予开发商做参考,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整体的舒适度,激发公众与城市的良性互动。

4)延续城市文脉,增强区域群体的归属感文化策略已成为当今城市生存的关键[5]。毋庸置疑,延续城市文脉在改善城市面貌,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群体归属感,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作用日益突出,城市综合体则是发挥城市文化功能的适宜载体。鼓励开发商引入各类文化设施,如美术馆、艺术殿、图书室、展列厅、剧场、影院等,发挥文化观演、博览和教育功能,延续城市文脉,使得城市综合体项目能与城市文化资源融合,提高项目辨识度和吸引力,突出城市的整体性和战略观。如“六本木艺术三角”,其文化功能与文化设施不单单为自身服务,同时考虑城市整体布局和外联节点的开放性,紧密融入城市,带动区域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4 结语

优质的城市综合体开发通过提高效率、整合集聚、合理布局、人文关怀等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反之,目前各类开发中的问题也制约着城市竞争力。因此,政府在城市综合体的开发中应理性引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扶持与约束并行,促使开发商结合区域城市特性、群体需求和民俗文化作决策搞建设,保障公众参与,使城市综合体利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从而确保城市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磊.国内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发展研究:以华润中心和新华南MALL·生活城为例[J].中国房地产,2012(9):54-58.

[2]任欣欣.城市综合体内部节点式空间设计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1):40-42.

[3]邹镔.建筑综合体对城市中心区现存问题的设计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

[4]晁钢令.开发城市综合体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上海商业,2011(3):12-14.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篇9

山东半岛城市群位于黄河下游, 北临京津唐城市群, 南接长三角城市群, 同时又与辽中南城市群隔海相望, 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特别是随着国际竞争的深入, 城市作为工业化发展的结果, 在产业集聚、创新、辐射、协调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进行研究, 可以促使各城市认清自己的地位, 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 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不断提升各城市的城市竞争力, 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从而带动全省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

一、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因子分析

根据对体现或反映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结合可以取得的数据资料, 我们选取了15个相关指标作为主要分析依据。具体为:X1为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X2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 X3为人均GDP (元) ;X4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平方米/人) ;X5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 X6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7为旅游外汇收入 (万美元) ; X8为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X9为利用外资占GDP比重;X10为人均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 ;X11为城市恩格尔系数; X12为年末户籍总人数 (万人) ; X13为城镇就业率;X14为各城市享受国家政策的优惠度;X15为政府对办事效率的重视程度。各指标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对表1中15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 根据相关系数矩阵, 由于大部分指标之间不存在较高的一致性, 并且通过了KMO and Bartlett’s Test检验, 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因此利用SPSS 12.0软件对各指标的标准化数据进行处理, 得出了包括15个变量的初始特征值及其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如表2所示。

表2中显示前4个主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6.293, 4.144, 2.108, 1.316, 均大于1, 其累计贡献率达92.403%, 即说明前4个主因子反映原始变量的信息已占总信息的90%以上。因此, 选择这4个主因子作因子分析是可行的。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出旋转前后主因子的贡献率的对比。从比较中发现, 旋转前后主因子的贡献率的变化较大, 这说明旋转是有效的。表3给出了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资料来源:2007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报告

从表3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 指标X7、X8、X9 、X14、X15在第一主因子F1上有较大的载荷, 因此, F1主要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可称为经济发展活力因子。指标X3和X10的载荷很低, 可以看出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收入过低和基础设施人均占有量少等因素不能对第一主因子起贡献作用, 并且它所引起的公共问题反而会阻碍经济发展的活力。指标X4的系数为负值, 这说明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过低对经济发展的活力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城市人口过多, 并且随着房地产商的运作使得房价过高, 加之物价上涨, 使得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都对住房望而却步。这就使得人均居住面积过低影响到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对经济的发展不能起到促进作用;指标X2和X6在第二主因子F2上有较大的载荷, 它主要反映了居民消费的潜力, 可称为居民消费潜力因子。对于F2, 指标X3、X9、X10和X13的系数均为负值, 这说明人均GDP、利用外资占GDP的比重、人均绿地面积和城镇就业率过低等因素都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负面影响;在第三个主因子F3上有较大载荷的指标是X3和X5, F3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情况, 可称为居民生活质量因子。对于F3, 指标X4、X6、X8、X11、X12和X13的系数皆为负数, 这表明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城市恩格尔系数、城镇就业率过低等因素都会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负面作用;而在第四个主因子F4上有较大载荷的指标是X4和X12, 因此, F4主要反映了基础设施的拥有状况, 可称为基础设施因子。

根据表3中的主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建立主因子得分模型, 即:

F1=0.491X1+0.355X2+0.079X3-0.034X4+0.135X5+0.316X6+0.853X7+0.885X8+0.892X9+0.035X10+0.416X11+0.147X12+0.452X13+0.967X14+0.761X15

F2=0.521X1+0.824X2-0.502X3+0.085X4+0.027X5+0.884X6+0.297X7+0.025X8-0.130X9-0.801X10+0.503X11+0.635X112-0.695X13+0.023X14+0.398X15

F3=0.538X1+0.298X2+0.801X3-0.242X4+0.969X5-0.225X6+0.199X7-0.337X8+0.226X9+0.317X10-0.408X11-0.208X12-0.059X13+0.093X14+0.321X15

F4=0.424X1+0.292X2-0.306X3+0.904X4-0.163X5-0.179X6+0.25X7+0.119X8+0.274X9-0.327X10+0.566X11+0.719X12-0.219X13-0.214X14-0.17X15

各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是以各自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到, 即F= (31.427×F1+26.921×F2+17.708×F3+16.346×F4) /92.403。若某城市的得分为正, 则表明该城市的综合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上, 反之, 则在各城市平均水平之下。计算各城市的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 并进行排序, 结果见表4。

根据表4可知, 反映经济发展活力的因子F1得分顺序为:青岛、威海、烟台、济南、潍坊、日照、淄博、东营。从这一因子得分可看出, 青岛的经济发展活力远大于其他城市, 这是由于青岛开放较早, 具有早发优势, 并且青岛是东部沿海的副省级计划单列市, 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较多, 其经济发展活力始终处于全省前列;威海、烟台位于东部沿海, 与日韩隔海相望, 经济联系密切, 并且因环境优势旅游业发达, 在经济发展活力方面也有很大优势;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 发展较早, 但作为老城经济发展活力次之;淄博、东营是专业化工业城市, 虽经济发展较快, 但活力较弱。反映居民消费潜力的因子F2得分次序为:青岛、济南、潍坊、烟台、淄博、日照、威海、东营。从这一因子可看出青岛、济南的消费潜力高于其他城市, 这是因为它们是山东省发展较早的城市, 最为发达, 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较多, 人口密度较大, 因而其消费潜力大;潍坊近年来发展较快, 已成为综合性城市, 人口较多, 所以其得分也较高;烟台、淄博凭借不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其消费潜力也较大;日照、威海、东营三市因其地域差异和人口较少的特点, 其消费潜力较低。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因子F3的得分次序为:东营、青岛、威海、济南、烟台、淄博、潍坊、日照。从这一因子来看东营得分最高, 这是因为胜利油田对东营经济的贡献较大, 并且人口较少, 因此按人均来看, 东营的排名在前;青岛、威海、济南的优势也较大, 青岛、济南因其发展较早, 经济实力强, 排名靠前;威海作为旅游城市, 环境质量好, 人口又少, 其得分也较高;烟台、淄博虽然工业和旅游业发展都较快, 但因人口多, 其排序在后;潍坊、日照因其发展较晚, 排序不具优势。反映基础设施的因子F4的得分顺序为:潍坊、青岛、烟台、济南、淄博、日照、威海、东营。从这一因子可看出, 潍坊得分最高, 这是因为潍坊近年来发展较快, 但因其区位不如青岛、烟台好, 地价相对较低, 基础设施人均占有量多, 因此排名在前;青岛、烟台、济南次之, 这是因为这3个地区经济发达, 人口密集, 基础设施人均占有量少, 所以其排名次之;淄博、日照因其经济实力稍弱, 其排名较次之;威海、东营在这方面不具优势。但从综合因子得分来看, 各市的得分顺序为:青岛、烟台、济南、潍坊、威海、淄博、日照、东营。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 综合得分排名相对比较科学合理。

二、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聚类分析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山东半岛城市竞争力的状况, 本文利用上面分析结果中的因子得分, 借助SPSS 12.0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竞争力的状况进行分类。聚类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表中各类的因子得分是按聚类分析的结果, 对每一类别中各城市因子得分取平均值所得, 括号中的数值表示因子得分的位次。

从表5中可以看出, 各类别包括的城市数均不相同, 这从形式上看不如人为分组整齐, 但这却反映了聚类分组的科学性, 它避免了人为分组的随意性。从表4可知, 东部沿海城市因子得分普遍较高。具体来说, 青岛作为沿海港口城市发展起步较早, 又属于副省级单列市, 享受的国家政策倾斜较多, 其经济实力最强, 4个主因子的得分均在前列, 综合因子得分更是遥遥领先, 它的城市竞争力远高于其他城市, 因此, 聚类分析结果单独成为一类。济南、烟台、潍坊、淄博、日照归为一类, 这几个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 但它们的主因子得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负值, 并且其综合因子得分 (-0.418) 与青岛 (6.173) 仍存在较大差距。威海、东营两市属同一类, 这两市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优势, 但其综合因子得分普遍较低。具体来说, 威海市的优势在于它处于山东半岛的最东部, 城市环境较好, 旅游业发展较快, 与日韩经济联系较多。而东营市的优势在于胜利油田经济效益较好, 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业发达, 可带动全市经济的发展。

三、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 山东半岛的8个城市可分为三大类, 针对这三类城市的不同特点, 可分别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第一类城市只包括青岛, 对于青岛来说, 应采取以下策略提高城市竞争力:

1.强化青岛的中心城市地位, 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提高城市建设档次

青岛是山东半岛内发展最早、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青岛已发展成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三圈网络式”发展战略中, 把青岛划为半岛城市群的主中心。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中, 应强化青岛的龙头城市地位, 发挥其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作用, 从而提高城市的建设档次, 进一步提升青岛的综合竞争力。

2.发挥外向型经济的优势, 带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优化升级

青岛是山东半岛中最大的国际性港口城市, 进出口贸易便利, 并且青岛是副省级单列市, 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较多, 有利于吸引外资, 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而且青岛与日本、韩国相距较近, 可充分利用日韩制造业转移的机遇, 进一步带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优化升级, 从而不断提升青岛的城市竞争力。

3.提高青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塑造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一座城市在其区域和自然空间内, 在不以牺牲城市未来需求的前提下, 以清洁、节约、环保的手段实现城市社会、经济、文明、环境的全面发展和和谐统一。青岛在山东半岛各城市的发展中一直遥遥领先, 已发展成一个大区级超大型综合城市, 在今后的发展中, 应不断提高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而带动其城市竞争力的发展。而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内外公众对这个城市的总体的、抽象的理性概括和评价, 也是城市与公众之间、城市之间传递信息和思想的外在形式。青岛在城市形象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青岛市的政府门户网站最早把青岛介绍给了其他城市。青岛海尔、青岛啤酒节, 特别是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协办城市使得青岛走向了世界。通过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可以进一步提升青岛在山东半岛中的城市竞争力。

第二类城市包括济南、烟台、潍坊、淄博、日照, 根据这5个城市的特点, 可提出以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1.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 提高群体竞争力

针对第二类城市的地位和特点, 分别定位:济南是山东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山东中西部以及省际区域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综合性省会城市;烟台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 黄渤海咽喉地带的海陆交通枢纽;淄博是以石化、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专业化制造业城市;潍坊是以海洋化工、机械、食品加工为主导的综合性制造业城市, 连接山东半岛与鲁中、鲁西的交通枢纽;日照是以临港工业和海滨休闲旅游业为特色的深水港口城市, 鲁南的出海门户和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之一。今后发展中, 济南、烟台作为“三圈网络式”发展模式中的副中心和次中心, 应发挥对青岛这一主中心的辅助作用, 从而共同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并且各城市应根据各自的功能定位, 发挥其比较优势, 协同发展, 共同提高山东半岛的城市竞争力。

2.融入城市群, 互补合作, 错位发展, 有序竞争, 提高群体的城市竞争力

城市群是一个巨大的城市群体, 是一个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市镇的城市群体, 城市之间有着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第二类城市中既有作为省会的大城市济南, 也有迅速发展的中小城市潍坊和日照。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中, 各城市应迅速融入城市群, 同时城市之间应开展合作竞争, 大城市应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而小城市应错位发展, 突出特色, 避免同构现象, 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 提高群体的城市竞争力。

3.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 加快城市化步伐, 从而提升城市的社会发展潜力

此类城市中, 各城市都下辖不少县级市和乡镇。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 应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 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城镇合理分工和优化区域用地结构等措施, 引导人口健康有序地向半岛地区流动和迁移。同时应发掘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 使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加快实现城市化。再者, 还应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培训, 这样不但增强了其劳动技能, 而且也提高了其文化素质, 这样有利于山东半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类城市包括威海和东营, 根据这两个城市的特点, 可提出以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1.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推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定位, 威海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现代制造业发达的生态化海滨旅游城市, 是中韩经贸交流的前沿门户;而东营则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专业化石油、机械工业城市, 是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基地。两者都具有比较优势, 今后发展中, 威海可利用其优越的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 并利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优势发展现代制造业, 以增强其特色优势。而东营可凭借胜利油田的资源优势, 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并进一步加强其研发能力, 从而提升其城市竞争力。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发挥其区位优势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的最东端, 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并且其环境优美, 近年来与日韩经济联系密切, 今后发展中可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利用外资发展自己。而东营是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基地, 在发展中也应注重招商引资, 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步伐, 以带动本市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从而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从而分析各城市在山东半岛内部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各城市的优劣势, 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城市群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篇10

从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来看, 竞争力的概念最早是从企业管理的研究中来的, 一个国家城市群竞争力的强弱, 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质量和水平。但是目前, 学者对城市群竞争力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关文献也比较少。

张会新[1]分析了竞争力的概念, 定义了城市群竞争力, 他认为城市群竞争力就是一个城市群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 通过合理配置各种资源, 为城市群创造财富、使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能力。

冯君、张晓青[2]认为, 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是城市群整个市场加强分工协作, 在一定发展水平基础上创造财富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

刘党社[3]认为, 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是把资本、资源、人力、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吸引到本区域的能力;第二, 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城市群内部各行业的共同发展;第三, 想要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城市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四, 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重点是综合经济实力。

可见, 城市群竞争力是在不同城市群的比较中体现的;城市群竞争力通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来创造社会财富表现其能力;可持续发展也是城市群竞争力应遵循的必要原则;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需要依靠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来实现。

2 城市群竞争力评价框架设计

2.1 理论模型

当前学者对城市群竞争力的研究大多是通过概念移植和引申来实现的, 缺少城市群内涵准确的界定, 而且大多数研究都缺乏定量分析和理论基础, 只是完成了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定性分析。本文整合了众多关于城市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方面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 最终构建了“五力”模型。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是由其社会发展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经济发展竞争力、城市群整合发展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可以由如下公式表示:

城市群综合竞争力=F (社会发展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经济发展竞争力、城市群整合发展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

2.2 评价原则

建立一套系统的城市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发展极其重要且相当复杂。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提高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前提, 本文经过分析论证认为构建城市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以下三原则。

(1) 整体性与局部性原则。各个城市群是相互联系不断影响的, 所以选择的指标必须能够充分考虑城市群间的整体关系,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每个城市群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 所以在选取指标体系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群个体发展的独立性。

(2) 适用性和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可比性是适用性的前提, 所以评价指标首先要有可比性, 同时适用性也会对可比性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如果指标缺乏可比性, 就很难进行城市群之间的比较。可比性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说明, 首先不同城市群之间要有可比性;其次进行不同城市群之间的比较时一般要用比例数、相对数、平均数和指数等指标;再者就是在进行具体评价前, 要对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归一化和极大化或极小化等方面进行处理, 也就是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3) 可操作性原则。一方面所选指标的数据必须是可以获取的, 可以减少主观失误;另一方面搜集到的指标数据一定是可以量化处理的, 所以必须得搜集定量数据, 才能用软件进行进一步处理。

2.3 指标体系

整合众多城市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依据“五力”模型的具体要求, 遵循整体性与局部性、可比性和适用性、可操作性原则, 最终构建了较为科学的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第一指标层是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第二指标层包括经济发展竞争力、社会发展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城市群整合发展竞争力;第三指标层是详细指标, 城市化水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包括GDP总量、城市密度、政府科教经费投入、职工平均工资等31个具体指标。

3 数据处理方法

3.1 指标口径及价值取向的确定

为了保证适用该评价体系所得出结果的公正客观性, 城市群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所有指标的口径均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城市基本情况统计制度所规定的指标口径保持一致,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3.2 数据选择

各个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年鉴2014》, 部分指标的数据来源于2014年各省份的统计年鉴、地方政府网站以及其他可以查阅到的资料。所搜集到的数据原则上要求必须是市区的, 但是实在没有也可以用县区代替。各个地方政府在《统计年鉴》中公布数据情况可能会不完全相同, 某些城市的某些指标可能会存在数据缺失的现象, 可以采用历史数据乘以发展速度予以估计或者用其他近似口径的统计数据来估算。

3.3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因为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既有比率指标又有总量指标, 所以将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之后评价指标的量纲差别较大。因此, 必须对一部分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但是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套公认完整的量纲处理方法, 本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具体处理。

3.4 指标权重确定

在对城市群进行具体的竞争力评价过程中, 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可能各不相同, 所以需要用权重来表示各指标的所占比重。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专家评价法来具体解决。根据上述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理论模型, 可以邀请多位专家对每个具体指标打出不同的分值, 最终通过加权平均等方法确定各影响因素在评价结果中的权重大小。

3.5 评价结果计算

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 从最底层开始整理,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用较少不相关的综合指标表示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多个基础性指标变量的信息。具体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 提取主成分是以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上为原则, 选择包含信息较多的主成分, 系统会自动输出因子得分矩阵和因子载荷矩阵, 完整的城市竞争力得分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将31个详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是第一步, 进而才能计算出各城市的单项竞争力得分Fi。再对5个一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计算得出最终的城市综合竟争力F。城市竟争力的强弱就可以通过F来表示出来。如果得分小于0, 则说明样本结果在平均水平以下, 如果结果大于0, 说明其结果在样本平均水平以上。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大趋势, 国家、区域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成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提高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加快城市群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述了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起源, 从社会发展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经济发展竞争力、城市群整合发展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城市群,竞争力模型,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张会新.城市群竟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2]冯君, 张晓青.城市群综合竟争力动力机制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3) .

上一篇:静电火灾下一篇:头孢呋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