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交流

2024-05-23

大学交流(精选十篇)

大学交流 篇1

关键词:大学,外事采访,对外宣传

随着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 外事采访成为大学新闻采访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高校建立了专门的新闻网站以加大新闻报道力度, 一些学校在中文网的基础上建设了英文新闻网, 以满足海外宣传的需要。外事新闻报道的增加, 也对外事采访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大学外事采访的特点, 并对外事采访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以及好的采访对于大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大学外事采访的特点

1.侧重学术交流与合作层面的外事活动占主要比例

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加强, 大学外事接待与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与国家间的友好访问和省市级别的经济合作, 大学外事主要来访者为学术层面的交流, 来访者者包括大学领导者、教授, 著名学者, 科研机构负责人, 企业领导者、政治官员等;所进行的外事活动主要包括学术会议、交流, 签订合作, 主题演讲等。

2.采访多用观察法, 对个体采访时间一般较短

大学外事活动的报道一般以事件为主, 可以主要采取观察法进行采写, 对事件中人物的个体采访多为了已获取信息的补充, 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满, 采访时间多利用被采访人参加活动的空隙时间, 采访时间较短。

3.采访涉及领域较为广泛

由于大学外事活动多为学术层面, 活动可涉及各个专业领域。在学术演讲中, 很多涉及当今全球面临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能源、气候变化等。

二、大学外事采访事前应做准备

没有准备的采访往往会浪费珍贵的采访机会只得到有限的信息。为了更好地完成采访活动, 需要在采访前做充分的准备, 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背景知识准备

进行采访前, 应对外事活动的背景有所了解, 这样可以明确采写重点, 到现场有的放矢地抓住一些重点环节。学校国际处外事办一般是负责接待联系工作的机构, 可以在活动开始前联系负责人, 了解相关日程和活动背景。如果需要对来访者进行采访, 应先到权威网站查询来访者的准确名称、头衔和基本简历。对于一些学术性较强的活动, 应事前贮备该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词汇。

2.明确采访目的, 拟定采访提纲

对个人采访时, 应在采访前拟定采访提纲, 这是采访成功的关键环节, 因为很多来访外宾在参加活动时日程安排很紧凑, 很多时候, 采访都是在活动开始或间隙抽短暂的时间采访, 因此, 利用宝贵的采访时间和机会, 采访出具有深度和价值的信息非常重要。经过精心思考的提纲保证了采访的深度。

3.硬件的准备

很多时候在外事采访结束后, 需要对采访问题进行后期翻译和整理, 因此, 必要的记录工具如录音笔、笔和本是必要的。尤其是一些特备重大的外事活动, 应检查录音笔等设备的运行情况, 才能保证在难得的采访机会中不出纰漏。

三、大学外事采访中应注意的问题

外事采访不同于普通采访, 记者在采访中的表现既代表了学校, 也代表了一个国家国民的形象, 因此, 应严格遵循外事礼仪, 树立外事无小事的观念, 在各个方面做到友好得体。具体来说, 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采访前应先联系被采访者, 请对方安排出合适的时间

如果对方不愿意接受采访, 应尊重对方的选择。如果拟采访者同意接受采访, 应提前一段时间把采访提纲发给对方, 并给对方留出思考和准备的时间。

2.着装得体

参加外事活动, 应穿正装, 着装应庄重得体。不能穿牛仔服和露出脚趾的鞋, 女士应避免衣着过于暴露。

3.行为举止得体

在采访中, 应举止大方, 亲切而友好。适当的眼神交流和对被采访者话语的关注, 是尊重被采访者的表现。应专心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 对被采访者的回答加以适当回应, 营造与被采访者积极互动、轻松交流的氛围, 同时, 根据现场采访情况灵活地对提问加以补充和调整。在采访过程中, 不可以接打手机, 让对方等候。

4.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惯

外事中的被采访者可能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和习惯, 在采访中应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惯, 使用恰当的称呼, 不涉及对方文化习惯中的敏感问题或可能令对方为难的问题。

四、好的外事采访可以成为大学发展的助力

在某种程度上, 好的外事采访可以成为大学发展的有益助力。从小的方面说, 外事采访是写作有深度新闻报道的需要。一次成功的采访, 可以为新闻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 使写作的新闻具有更好的宣传效果。从大的层面看, 外事采访可以推动大学发展:一次成功的采访和采访后报道文章或录像的反馈可以加强被采访者对于大学的亲近感和美好回忆, 促进未来合作;同时, 可根据不同采访对象, 在采访前策划采访提纲, 请该领域的世界著名学者专家对学校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提出宝贵的建议, 促进大学发展。因此, 应在外事活动中充分重视每一次采访机会, 认真对待每一次采访活动。

参考文献

[1]堵远光, 肖锋.浅谈涉外采访[J].锦州示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 .

大学区交流心得 篇2

2013年10月,带着学校领导的嘱托,满怀一腔热情和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我作为城乡大学区交流活动教师踏上了去焦家村小学学习交流的路途。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因为我知道,这不仅是单纯要搞好自己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大学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把学区长学校——车辆小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带到焦家村小学。在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我不仅与焦家村小学的老师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而且通过思想的交流,做到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现将这次活动的感受总结如下:

作为学区长学校的老师,我时时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到焦家村小学后,我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工作。每天最早到学校,服从学校领导的各项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与焦家村小学的教师积极交流,共同探讨新课程的理念、教育教学的对策、交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在交流期间,我根据焦家村小学的学生特点,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这期间我共上课14节,听课2节,批改了学生的课堂作业和习作。通过与老师们的真心接触,我不仅收获了真挚的友谊,而且还收获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更为焦家村小学老师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而深深感动。通过这次的大学区交流,我的视野得到了进一步拓宽。走进焦家村小学的校园,一种全新的的感觉油然而生,通过上课、听课,接触他们的师生,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这次大学区的交流活动,虽然工作累,压力大,但短短一周的交流工作,使我感受深刻,焦家村小学学生的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老师们敬业的精神让我十分佩服,这也是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习和努力的一个方面。

北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合作交流纪实 篇3

樱花总会让人联想起和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这株跨越海峡绽放在他乡的樱花见证了两所高等学府的友谊。北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都是各自国内的一流学府,其合作交流的历史亦是源远流长,并日益深化。

对于两校学生来说,双方交流合作项目中最知名的应属始于2005年9月的北京大学一早稻田大学双学位项目,它也成为中日高等教育交流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两校相互派遣拥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到对方学校交换一年,达到学分要求并通过考试,学生在毕业时便可以同时取得北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两校的学位。这一项目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参与。尽管中日文化渊源密切,但真正求学于异国他乡,亲身体验一种不同的文化和学习方式,让两国青年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大大加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一位参与过该项目的同学曾说:“交换的一年里,我教过日本小朋友中文,甚至在餐馆刷过盘子。这种真实的生活让我慢慢地真正走近这个民族,开始重新思考我们对日本应该持有的态度,对中日关系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无疑是交流的巨大作用,而切身的跨文化体验也正是“大学”教育的内涵。

北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在各自国家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对于两国关系而言,民间文化与教育沟通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两校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教育上的“强强联合”,正在构筑起一座连通中日关系的桥梁。

回溯:三次里程碑式的跨越

事实上,早稻田大学和中国学生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一个多世纪前。早在1905年,早大便成立了清政府留学生部,以“百年树人”为理念,开始积极接收和培养中国留学生。许多胸怀抱负的中国青年学生东渡日本,欲习得经世治国之学,来拯救苦难深重的祖国。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就曾负笈求学干旱大,回国后在北大执教,并担任图书馆主任,成为最早联系北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的纽带。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战争与动乱的创伤终于抚平,中日关系恢复正常化,两校终于正式建立了具有规范性、稳定性的校际交流与合作。

1982年,早稻田大学与北京大学缔结了学术交流协议,北大成为早大在中国第一所建立正式合作关系的友好学校。这一教学领域的合作拉开了两校合作交流的序幕,此后,两校学生交换留学、学者交流互访等学术活动广泛开展。

2003年,在此前提出的“合作新模式”的构想下,两校签署了联合研究中心协议书,成立了“北京大学早稻田大学教学科研联合中心”,从各个学术领域及层面进行联合科研,互通学术成果与经验,整体交流得以促进。这一联合中心的成立大大加深了两校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2005年9月,两校间本科生跨校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启动,遴选出的优秀学生开始了真正的跨文化学习,扩展了其国际视野和文化视角。同时,北大和早大还开始进行故宫数字化归档产学合作研究,并于2007年在早稻田大学成立了世界首个研究型孔子学院。

2005年12月6日,“早稻田大学日”在北京大学举行,这是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一个亚洲大学主题大学日。早稻田大学白井克彦总长率领该校的学者代表团一行共29人前来北大进行访问并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北京大学还授予了白井克彦总长北京大学名誉教授头衔。随后,2007年11月12日,“北京大学日”活动在早稻田大学举行,标志着早稻田大学孔子学院正式开始运营。对两国文化起到深远影响的儒家学说承袭几千年,华夏与东瀛在其熏陶下皆形成了尚礼之风。逝者如斯夫,然而夫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对当代建设和谐世界的愿景依然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2008年,北京大学一早稻田大学《关于成立可持续发展学联合研究院的合作意向书》正式签署。在全球化浪潮日益汹涌,可持续发展成为牵系全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之时,这一全新学科领域的正式合作翻开了两校交流的新篇章。

经历了三次里程碑式的跨越,北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的校际合作交流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渐形成了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教学合作网络。

缘起:一项新领域的合作

2008年5月8日,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和早稻田大学总长白井克彦于早稻田大学签署了两校《关于成立可持续发展学联合研究院的合作意向书》,使这两所一流高等学府的合作交流又扩展至一个新的领域,跨越上一个新的平台。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共同解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可持续发展学这一全新且事关人类未来命运的学科应运而生,亦肩负重任。而作为理论重镇和科技摇篮的高等学府,更是扮演着科研创新排头兵的角色,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扩大并深化校际学术交流已成为必然趋势。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北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基于两校富有成效的扎实合作基础,希望将已经开始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具体合作进一步扩大,充分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理论建设任务,成立联合研究院的构想就此形成。此次合作不仅是两校共同应对当今世界热点问题的一次积极探索,更标志着双方全面合作的初步形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正如白井克彦总长在5月8日当天欢迎胡锦涛主席的致辞中所说,随着国际化的日益加速,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环境、资源问题、民族问题、地区差距、价值观的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这些全球性的课题在中国国内也有所体现。当然,日本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之下,中日两国,更应携手积极应对这些课题。比如,我们在思考如何才能获得发展与环境的共赢并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时,借鉴两国的经验可以为全球性或各类区域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参考。

白井总长在致辞中还特别对刚刚进行的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表示祝贺,并提出在下一个100年中,要以培养共创中日两国互惠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和北京大学共同签署了《关于成立可持续发展学联合研究院的合作意向书》。在中日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两校将进一步推进联合教学、科研项目,力图以两校为中心汇聚中日两国的睿智,开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材。这正体现了高校间积极有效的交流对国际关系起到的充分推进作用。

展望:两大机遇的促进

2008年5月8日,既是北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签署《关于成立可持续发展学联合研究院的合作意向书》的日子,也是福田康夫首相就任后胡锦涛主席首次访日并在早稻田大学发表演讲的日子。经过“破冰之旅”、“融冰之旅”、“迎春之旅”、“暖春之旅”这一系列政治互访活动,中日关系已经逐渐从低谷中走出,开始迎接一个崭新的春天。面对更积极、更明朗的未来,如何保持并扩展深化当前的积极局面,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无论文化上还是地域上都有着源远流长、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两国政府间展开的高端交流措施,大力开展教育的合作必将对促进中日两国间多方位、深层次的进一步合作起到重大影响;与此同时,中日关系逐渐升温而创造的更多机遇、共谋发展的良好趋势也必将推动教育领域的合作。

2008年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作为青少年的启蒙者和教育者,学校在塑造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对待不同民族与文化的态度方面也至关重要。因此,教育界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扩大并深化中日青少年交流的机遇将直接推动学校的交流,这种校际交流也反作用于两国青少年的关系,将会积极推动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

青年是国家的主力军,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作为一流高等学府的北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拥有着本国内最优秀的一批青年学生,其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只有深入接触才会有真实确切的认识与体会,两校间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正让两国的年轻人打破固有观念,重新认识彼此,并结下深厚友谊。

浅论大学英语教学的双向交流 篇4

衡量一节语言课的成败,不外乎两个尺度:一是内容和形式;二是教师和学习者的交流情绪。从形式上讲,一堂成功的语言课应当穿插不同的教学形式,以避免因单调而产生的大脑皮层的倦怠,使兴奋情绪持久下去。因为兴奋是接受、学习语言信息的心理基础。从内容上讲,既要有相当量的可接受性信息,又要有一定程度的挑战性。换言之,就是每堂课所展示的语言要素有些是重复的,有些是陌生的。倘若熟悉的东西太多,学习者则会感觉无所获而乏味;但若不懂的东西太多,学习者又会表现出气馁和茫然。所以合理地把握好难易比例,是安排教学内容的原则。此外,从教师与学习者的情绪上讲,语言课应当是充满趣味性、气氛活跃的,这是因为语言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带有相当程度的模仿性。它要求教学双方要有一定的交流,教师精心组织,努力赢得学习者的密切配合。在课堂上,教师首先是一位主持者,其次才是一位讲授者;学生也应该是活动者,而不单纯是倾听者。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先讨论一下语言学习的过程。语言学习包括两个层次,即Receptive Skills和Productive Skills。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前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后者是主动地送出信息;前者包括Listening和Reading,后者包括Speaking和Writing。语言学习最初是由模仿开始的,先有输入,才有输出。当语言学习经过初级阶段的刺激,渐渐积累了一定量的感性认识后,便产生用语言做媒介进行思想交流的欲望,这也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在高级阶段,学习者的活动是以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

新加坡双语课堂采用的是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讨论式(tutorial)或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教师与学习者通过语言媒介,既接收信息,又输出信息;教师是信息源,学生也是信息源。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节目主持人;学生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是表演的主体。这是正常的、合乎语言学习规律的教学,因为任何一个英语学习者的最终目的都是掌握这一交际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则是传统的单向输出———以教师讲授为主,其缺陷是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接受效果的反馈;学生只是单纯地扮演着信息接受者的角色,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学习热情不高;而教师也只是一味地输出信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互动式交流。这种单向输出忽略了语言学习的基本特点———实践性强,语言学习需要大量模仿和重复来养成语言习惯,这种模式是把英语当作一门学科而不是当作一门技术来教。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单向输出的教学模式习以为常,毫无与老师交流的愿望。此外,许多学生担心一旦自己开口说话犯了错误会遭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嘲笑,因此,大多数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噤若寒蝉,甘当听众。这样一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乃至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目标就成了一纸空谈。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素质、师资和学时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双向交流课堂的可行性。

1.教材。细研究目前通用的及种大学英语教材相关参考书之后,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是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而设计编写的。无论是课前预热还是听力练习、讨论问题还是小组活动,都旨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增强其参与能力。这些内容从客观上为双向交流创造了条件。

2.学生素质。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考虑。主观上,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对外活动的日益扩大和频繁,绝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口语和写作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客观上,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就已学了六年英语。总的看来,考入大学的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低。调查表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包括词汇量、习惯语和语法知识完全够他们用来交流思想。换言之,他们应当进入语言学习的中级阶段。

3.师资。我认为大学和中学英语教学情况是不同的,前者以学生为主体,后者以教师为主体。这种差异是由师资素质、学生基础和教学目的所决定的。相对而言,大学英语教师完全有能力开放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活动,而不应像中学教师那样拘泥于课本和参考书。

4.学时。各校英语课的周学时都有所增加,一般为4学时,有的增至6学时,这就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这里需要排除一种错觉:一些教师认为由于忙着帮学生准备考级,挤不出时间让学生做对话活动。我认为,评估一节课的成败,有效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也是衡量的标准之一。若能把一部分冗长枯燥的讲授变成内容相同但形式多样的活动,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双向交流无疑是一种可取的教学方法,可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乐意,教师满意。但目前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教师工作量大,还需抽时间搞科研;班级人数较多,不利于开展活动;教室桌椅固定,不便于聚拢讨论;学生没把英语当作专业来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这些不利因素都有待逐步克服,但随着英语作为对外交际媒介的重要性日益被社会所重视,英语地位的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形式也必然会向着多、快、好、省的方向改革,探讨新的教学手段是大学英语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丽生.SCLT教学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界,2002,(4).

大学生就业交流心得 篇5

在课堂上老师帮我们分析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式,还有关我们实习工作的安排。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人发展意向,老师给我们一些建议。这是很难得交流机会。也进一步增进我们师生间的了解。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我挺喜欢这门课程。

本质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看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地就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即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求职信息传播。从就业指导这门课程我意思到对自己的认识也是就业的关键部分,首先我们更好地认识了现状。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醒更深入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其次培养了我们的职业素质,激励了我从现实开始不断地丰富自己,为就业早做准备,就不会像一个苍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最后,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觉悟。

正处于快毕业的我们总是会陷入几个就业心理误区:自我期望值过高、过多的物质要求、迷恋大型企业、追求热门职业。 因为对自身的能力都还不认识清楚,往往过高的期盼总会使我们碰到很多的挫折。因此,我们从中知道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但不管怎样,绝不能一味高挑,慢等。因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庭、对社会,毕业的大学生早日就业是硬道理。《就业指导》它很多的讲到了很多我们以后会遇到的问题,即将遇到的问题,告诉了我们很多普遍的应对方法,但我们不能光只看,不动手,必须实践才能在以后的困难中从容的对待,以获得成功。

通过对就业指导课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除了有认识观外,还应该有明确的观念。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通过对近年来就业形势和就业情况的了解,让我们感受到就业问题的严峻。本着良好的结合自身职业追求件与社会需求宗旨,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做好职业规划。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虽然各种各样,但是最基本仍然是专业职业技能,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试想一个人连自己领域的基本知识都一窍不通,那么还怎么去开展工作?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充实自己,为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第二,认真对待自己的简历。简历,顾名思义,就是对个人学历、经历、特长、爱好及其它有关情况所作的简明扼要的书面介绍。简历是个人形象,包括资历与能力的书面表述,对于求职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应用文。简历是职业设计的驱动力。然而,有意思的是,最重要的不在于简历本身;而在于简历创作背后的精力、计划、策略和奉献。对一位职业运动员或者演员来说,是预先的准备工作决定他能否实现或者超越自己的发挥和表现。在职业设计中,你为准备简历所付出努力程度将会对你发起的这场运动所能取得的最终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倾注高质量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的简历,你就会赢得高质量的结果!反过来说,如果你没有经过充分的研究和思考,简简单单地记录下你的人个资料,草草堆砌出你的简历,就把它散发给未来的雇主,那么你几乎不可能获得激动人心的回报。事实上,你很可能会被迫接受一个实在让人无法羡慕的职位,沦落80%俱乐部的一员——那些对工作牢骚满腹的人。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简历,要精心设计简历,格式要规范,内容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第三,要有良好的心态,因为就业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给大学生心里产生焦虑的心态。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会使我们产生压力,消除自身的惰性,增强自我的进取心,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有很多原因影响者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如果过度焦虑而产生沮丧不能化解这些情绪的话,就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埋没了自己的才华。用人单位在录用程序上也会在条件上给大学生很多的限制,很多的学生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会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心理问题,就必须打破事事求稳,求顺的想法,增强竞争意识,不怕风险和挫折,更不要害怕失败,正视现实,正视社会,正视自我。同时我们又要克服择业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否则越急就越容易择业失败,而失败也会强化沮丧焦虑的程度。因此,遇到失败和挫折可以适当去宣泄,或者找方法进行自我的放松。

作为大三的我们要为以后的求职意向做好准备,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敬业爱岗和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等。求职过程中我们还需能够较准确地找到自己与聘用单位的共同点。即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没有共同之处,自己比较适合的那类单位有没有聘用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指标。

大学交流 篇6

关键词:柏林自由大学;精英大学;国际合作;博士项目;交换项目

一、柏林自由大学是德国的精英大学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罗佩特主任,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采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柏林自由大学的情况。

罗佩特:柏林自由大学是德国领先的研究型大学——她不仅是德国最好的4所研究型大学之一,还是德国11所精英大学之一(精英大学称号由德国政府授予)。同时,柏林自由大学还是最受国际学者和国际学生喜爱的德国大学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柏林分裂成东、西两部分。1948年,一些志同道合的德国教授和学生在西柏林成立了柏林自由大学。建校之后,柏林自由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德国最重要且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自建校以来,柏林自由大学先后有5位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分别来自化学、物理学、经济学、气象学和文学领域。另外,还有16位教授获得了德国科学领域的最高奖——莱布尼茨奖。目前,自由大学有约3万名学生(其中有5000名博士研究生)。在全体学生中,国际学生占21%;在博士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则高达32%。当然,中国学生是国际学生中人数最多的。

柏林自由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100多个专业学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研究机会,其中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含地质学)、社会科学(包括法律和经济)、人文科学、医学(含动物医学)等。 值得注意的是,柏林自由大学还开设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小专业”,如埃及学、犹太学、东亚艺术史、戏剧学、舞蹈学、电影学、音乐学等。在科研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专业有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日耳曼语言文学、英美研究、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药学、地质学、数学、医学、动物医学等。

柏林自由大学还是一所国际合作型大学,在北京、纽约、莫斯科、圣保罗、开罗和新德里设有代表处。

二、柏林自由大学加强中德教育合作交流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提到柏林自由大学在北京设有代表处,那么其在中国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呢?

罗佩特:柏林自由大学在中国的目标包括发起并支持两国可持续的科研合作;吸引两国优秀的青年学者进行交流学习;扩大并深化与战略合作伙伴北京大学的合作;进一步密切与其他伙伴院校的关系;提高柏林自由大学作为有吸引力且出色的教育和研究机构的声望;支持自由大学中国校友会的发展。

作为一所研究型且实行免费高等教育的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关注中国的优秀学生和学者,愿意与他们共同开展各类创新研究。我们认为,他们不仅应该拥有优秀的专业水准,而且应该具有较高的英语或德语水平,这样才能够相互理解和沟通。

在吸引并支持中国学生和学者到德国学习交流的同时,我们也支持和鼓励柏林自由大学的学生和学者到中国学习交流。

柏林自由大学在中国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就是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的公派博士和博士后项目。自2008年起,该项目每年都会通过柏林自由大学北京代表处提供约50个博士生和博士后申请名额给中国学生和青年学者。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有超过250名中国博士生和博士后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下到柏林自由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三、柏林自由大学致力于成为国际合作型大学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柏林自由大学在中国的发展策略是怎样的?

罗佩特:柏林自由大学在1948年的成立就得益于国际支持。自建校以来,无论是科研还是学生生活,都受到国际化的影响。高校国际化的意义不言而喻,各国高校在国际交流中能够相互学习并相互理解。对于柏林自由大学来说,国际化不仅被反复地强调,而且早已成为这所大学不断发展的基本要素。我们认为,只有跨越彼此的界限,才能共同找到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办法。

柏林自由大学未来发展理念缘起于精英大学这个称号,进而以国际合作型大学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构建教育网络,扩大并发展研究及教学合作,这两点已经被柏林自由大学视为己任。柏林自由大学设立了3个战略中心负责实施国际化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国际合作中心(CIC),7个海外代表处隶属于这个机构。

2007年,柏林自由大学北京代表处作为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德国高校办公室的一员在北京成立。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长期以来,柏林自由大学与中国高校之间有着丰富多样的合作。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不仅彰显了中国对于柏林自由大学的重要性,而且会极大地支持柏林自由大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与中国的研究与教学合作的战略。北京代表处的工作使柏林自由大学在中国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德中双方对去对方那里学习和研究、开展交流活动的兴趣也不断增强。北京代表处是中德学生和学者建立联系及获得咨询帮助的重要机构。

在柏林自由大学与中国的合作中,我们的合作伙伴的作用非常重要。除了以北京大学为首的9所伙伴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之外,我们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也有着长期互信的合作。通过重点伙伴院校的学生和学者的交流,双方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合作得到深化和扩大。当然,来自其他优秀研究机构、学生和学者如果有合作意愿,我们同样非常欢迎。

北京代表处每年都会参加很多重要的留学和科研信息交流活动。同时,我们也通过自己的网站和社交媒体(新浪微博帐号)宣传柏林自由大学的留学项目,包括25个英语授课的硕士项目和32个博士项目以及各种奖学金信息。柏林自由大学为公立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均免费。我们希望吸引更多优秀、充满激情与好奇心,且英语或德语水平良好的中国学生和青年学者来柏林自由大学深造。

四、留学柏林自由大学可以使学生在多方面受益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在海外留学有哪些好处?

罗佩特:我认为,留学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有非常大的好处。第一,海外留学经历具有启迪性,能够给留学人员带来很多激励、启发以及珍贵的经验, 有助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第二,留学能够让人对别国文化采取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尝试着融入另外一种文化,了解另外一个国家及其人民。第三,留学可以提高留学人员的外语水平,使其拥有更好的就业前景。第四,留学人员可以在与外国文化发生冲突的过程中成熟起来,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第五,语言的进步和跨文化经验有助于开拓个人的视野,使其更好地理解另外一种文化,成为具有全球思维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人,吸引其他人与其一起工作。

《世界教育信息》:具体到留学柏林自由大学,又有什么样的益处呢?

罗佩特:德国是欧洲发达国家,柏林作为德国首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1/3的城市面积是绿地,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又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深受世界各地年轻人和学生的喜爱。德国有9个接壤的邻国,几小时车程即可到达,留学人员可以品味欧洲,开拓视野;可以亲身体会德国作为欧洲政治和经济强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如就业前景好。德国大学的学位具有非常高的含金量,在世界范围获得认可,会说德语将成为一项附加的优势,让你脱颖而出。柏林是德国知名研究机构(如马普研究所等)最集中的地区。柏林自由大学学科分布多样,还有独具特色的各类小专业。学生还可以享受公共交通优惠。总之,如果到柏林自由大学学习交流,中国学生可以在学业和生活上变得更加独立。

在德国学习虽然好处多多,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例如,大学教育虽然是免费的,但是要求学生德语水平良好,必须达到能够独立学习、查询学习资料和开展学术研究的水平。

五、柏林自由大学的中国学生日渐增多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介绍一下在柏林自由大学学习的中国学生的情况。

罗佩特:柏林自由大学是一所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专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目前在读的中国学生超过650名,比一般的工业大学人数要多。在读的中国学生中,有35% (约220人)在攻读博士学位。这符合柏林自由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的定位。总体来说,2007-2014年,中国学生的人数翻了一番,而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人数是2006年的8倍。这些都要归功于柏林自由大学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的公派博士项目。中国博士研究生与他们的德国导师以“师徒制”的形式密切合作,开展研究。

由于博士阶段的研究可以完全使用英语,大多数中国博士研究生到了柏林以后才开始学习德语。他们可以参加一个为期6周的初级德语课程,课程费用由“柏林自由大学-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项目”承担。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留学德国期间所有语言课程都可以免费进修。60%的中国博士研究生从事的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而在柏林,这些领域的工作语言是英文。当然, 因为柏林自由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在德国处于领先水平,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也非常受中国学生的欢迎。

柏林自由大学提供27个“结构式”博士项目,同时很多中国学生还对柏林自由大学的硕士项目感兴趣。这些硕士项目中有25个为英语授课项目,而且多为自然科学专业。

六、柏林自由大学企盼与中国高校加深合作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介绍一下柏林自由大学与中国高校的合作项目。

罗佩特:我们与所有的中国伙伴高校都有交换项目和小型的合作研究项目,这些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其中,北京大学是我们在中国最重要的伙伴之一。1981年,两校就建立了伙伴关系,2011年,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共同成立了一些研究机构,如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等(都设立在北京大学)。在这些机构中,柏林洪堡大学也是合作方。在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下,两校启动了“国际生态文明大学联盟”和“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两个项目以资助两校的学生和学者开展交流,举办夏季大学、研讨会等活动。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直接的交换生项目和欧盟奖学金项目得到奖学金资助。尤其在日耳曼语言文学、中国研究、哲学、艺术史、宗教学、生命科学等专业领域,两校有着密切的合作。

另外,我们与中国的其他院校也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如我们每年在复旦大学举办国际政治专业的“夏季学期”。哲学专业有院系层面的合作协议,包括学生和学者参加交换项目。一般来说,两校的学生和学者交换项目皆可获得资助。我们与浙江大学在汉学和日耳曼语言文学两个专业上有交换项目。双方在东亚艺术史专业领域开展了很多合作项目和学术活动。两校化学系的学术交流也非常频繁。我们与南京大学的合作项目为环境地球科学双硕士项目,中国学生在南京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完成硕士学习。

以上提到的4所中国伙伴院校也是我校欧盟奖学金“伊拉斯谟+”(ERASMUS+)项目的合作伙伴。这一奖学金面向的是学生和高校行政工作人员。

逻辑教学与大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 篇7

逻辑学及其教学现状

逻辑学是一把“斧子”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没有学过逻辑, 不照样生活得好吗?学逻辑到底有什么用呢?”很多人都用过斧子, 且每个人都能用, 一般人就是拿来劈劈柴, 而优秀的木工拿着它却能做出漂亮的家具。逻辑学也如同一把“斧子”, 不论你学没学过逻辑学, 你却常常在使用逻辑, 它是社会生活中一把“思维的斧子”。它是人类最早形成的思维工具系统, 任何科学都离不开逻辑这一思维工具。

逻辑学发展与逻辑学教学状况堪忧逻辑学是一门支撑人类思维大厦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逻辑学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 是培养大学生求真精神与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而这些都是以逻辑思维素质为基础的。但就是这样一门重要学科,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并不高, 面临着被边缘化、被驱逐出课堂之势。“我国许多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已经没有逻辑学了。即使部分高校的部分专业设有逻辑课, 但他们已经把逻辑学由原来的必修课改为选修课。有些专业虽然把逻辑学作为必修课, 但教学学时较以前有所减少, 师资队伍状况堪忧, 逻辑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 (1) 而这些都与逻辑学基础学科的地位极不相称。

逻辑思维能力欠缺是影响大学生正常交流沟通的重要因素

与人交流能力的涵义与人交流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获得信息和传递信息、完成一定工作和学习任务的能力。具体包括:字词句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信息的获取、整理、归纳、概括和推理的能力;语言中所表达的态度、情感、语气、情绪的领会能力;以口头或书面方式正确、清楚、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力;运用语言完成一定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与人交流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偏低情况突出表现在他们的实际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是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偏低, 如在平时作业练习中, 逻辑混乱、语言不规范的现象比较严重, 教师不仅要修改其内容和结构, 还要兼改错别字和病句。二是口头表达能力同样让人担忧。在课堂上, 很多学生不愿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请他们回答问题时, 很多时候他们说出来的并不是想要说的, 而想要说的又说不出来, 如“我的意思是……”、“我怎么说呢?”等等;平时交流中语言贫乏、语气生硬, 甚至开口就令人不快。有的学生在应聘面试中, 不善于整理归纳, 不能把自己最好的方面展示出来, 答题抓不住重点, 往往由于时间短而有头无尾, 导致落聘。

大学生与人交流沟通能力欠缺的原因分析首先, 现有的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不够重视。诸如大学语文、逻辑等能直接提高大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基础课课时量少、必修改为选修, 甚至不设置, 这些课程处于被边缘化和可有可无的地位, 使学生失去了很多学习交流沟通的机会。其次, 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在教学实践中, 有的教师不能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 在教学方法上仍采用灌输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 学生参与互动少, 沟通能力训练少,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 学习效果自然不能尽如人意。再次, 没有充分利用逻辑工具。逻辑学是支撑人类思维大厦的基础性学科。人们的交流沟通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 人的思维也必须通过语言才能体现, 要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传递, 就离不开交流沟通, 与人交流能力是每个人从事职业生活的关键素质, 对个人的事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 正确的思维和成功的交际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 不能充分利用逻辑这一思维工具, 就很难保证推理或论证的有效性, 很难达到正确传递思想、实现有效沟通和成功交流。

加强逻辑教学是增强大学生与人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现阶段的学习生活, 还是以后从事的工作, 大学生都离不开与人交流沟通。有效沟通和成功交流不仅意味着把自己的思想整理得井然有序, 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表述, 使别人一听就懂, 而且还要说服别人, 获得别人的认同。但是, 你的交流沟通是否能准确传达出自己的愿望, 使别人信服?怎样才能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呢?

掌握逻辑知识, 提高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准确性逻辑学是研究人的思维的科学, 研究内容主要有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概念是思维的细胞, 判断是对事物的看法, 推理是对新知的探索, 论证就是要说服别人。要正确解释你所掌握的信息并得到别人的认同, 不仅要具有获取有效信息, 作出正确判断, 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和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还要有将信息用恰当的词汇、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如果别人无法理解你正在进行的沟通的内容, 有可能是你自己没有很好地组织信息或表达信息时不够清晰。因此, 通过逻辑教学,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逻辑知识, 对提高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有帮助的。如准确使用概念, 特别是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限制和概括、定义和划分等进行把握;正确作出判断, 特别是可能产生歧义的判断、与客观事实的关系等;进行合理推理, 特别是考察推理的前提真假和推理的形式等。

运用逻辑思维, 提高语言表达的严密性、论证性在交流沟通过程中, 无论是什么人, 只要你希望别人认可并接受你, 实现你自己的既定目标, 你就要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信息、服务、情感等令人信服地展示并推销给别人。而逻辑是帮助“说明、论证什么”, “拿什么说明、论证”, “用什么样的方式说明、论证”的有效沟通与成功交际的工具, 是一门思维的艺术。如果语言合乎逻辑, 不但可使所表达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 还能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论证性。有时候富有逻辑性的语言, 还会产生征服人的力量。而在实际交流沟通中, 尽管你拥有准确无误的信息, 也提出了准确鲜明的观点, 却由于难以把握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不能对自己的观点作出合理有效的论证, 于是, 不但不能说服别人, 甚至给人一种思维混乱的印象, 致使沟通失败。因此, 通过逻辑教学, 可使学生掌握逻辑思维方法, 树立逻辑思维意识, 自觉遵守逻辑思维规律, 确保自己在交流沟通中语言表达的严密性、论证性。

巧用逻辑工具, 增加交流沟通的有效性、成功率交流沟通不仅是信息和思想的传递, 更是情感的交流。即使掌握了准确的信息, 能够进行合理有效的论证和逻辑的表述, 如果不能运用逻辑工具进行思维转换, 仍有可能不是有效的沟通和成功的交流。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谁都喜欢听好话, 不喜欢听逆耳之言。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因此, 我们在交流沟通时, 有没有换位思考的思维意识, 能否运用使别人乐于接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产生的效果会大不相同。运用得好, 往往能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和交流目的;相反, 如果语言表达不当, 往往在无意间就会出口伤人, 产生矛盾, 也难以达到预想的沟通效果和交流目的。因此, 在与人交流沟通时, 应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不能只顾及自己;多把别人往好处想, 不能只盯着别人的缺点;多给别人一些赞扬, 少说一些风凉话;多关心别人的困难, 少摆个人的客观原因;多一些灿烂的微笑, 不能只顾个人情绪的发泄。只有站在别人的立场, 拥有良好的换位思维意识, 采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才能保证交流沟通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常用换位思考, 养成思维意识, 成就智慧人生用好逻辑这把“斧子”, 把握沟通技巧, 也不一定能使你每次与人交流沟通都能成功, 要注意在成功中总结经验, 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养成逻辑思维意识。曾有一位少年求教一位年长的智者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同时带给别人快乐的人?智者送给少年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别人就是别人;自己就是自己。这四句看似不合逻辑的话, 在与人交流沟通中真是恰到好处。领悟这四句话的内涵, 不但有助于我们与人交流沟通, 还能成就我们的智慧人生。把自己当成别人, 交流时就会以对方为中心, 客观地为人处事;把别人当成自己, 交流时就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如果他是我, 会怎样想, 怎么做?我应当在他需要的时候帮助他;别人就是别人, 交流时我们可以把别人当成自己, 然而别人就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因此, 要学会尊重别人, 任何时候都不能强求别人怎样做, 更不要自以为是;自己就是自己, 交流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别人, 然而, 自己就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你没有权力要求别人服从你的想法和观点, 你必须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如果我们在与人交流沟通中, 能经常运用换位思考, 逐步养成逻辑思维意识, 那么有效的交流沟通必将使你拥有快乐和智慧的人生。

逻辑学对于提高大学生与人交流沟通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工具。用好逻辑这把“斧子”, 既是每个大学生自己, 也是每所高校、每个逻辑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晓芒.逻辑是一把“斧子”——什么是逻辑学和为什么要学习逻辑学[J].毕节学院学报, 2009 (1) :39-54.

[2]訾其伦.我国高校文科专业的逻辑教学情况探析[J].职业圈, 2007 (15) :74.

[3]刘桂萍.高职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途径及训练方法探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26-28.

[4]张晓芒, 白雪.大学期间应系统地学习逻辑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 (4) :13-18.

大学交流 篇8

一、创建网络交流平台,拓宽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渠道

在网络信息技术时代,大学是网络信息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21世纪本身就要求作为高科技时代精英群体的大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这是信息技术时期的基本素质要求。大学生本身正处于长知识并具有旺盛精力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同时对于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丰富的网络资源对大学生也有很强的吸引力,种种原因致使大学生成为使用电脑网络比例最高的群体。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投身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大力发展相关高科技,中国的计算机行业也蓬勃发展,中国大陆已成为令世界拥有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大陆大学生更是其中的主力军,现今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建立了本校的网站,设立了校内网吧,甚至大多数学校让有线、无线网络进宿舍,现今的大学生人手一部电脑已不再是新鲜事了。与此同时,学校也利用这个平台推行校务公开化、信息化,校内的各种主要新闻、通知、政策、选课、成绩查询等信息都通过大学校园网站发布。大学还大力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各种学术活动信息、新书目推荐、书目查询、学术视频等内容丰富的信息在数字图书馆可以轻松获取,此外还设立交流板块,为师生交流提供一个无缝对接的平台。两岸大学除了建立大学的校园网站外,在大学下设的学院、系也建立相应的网站,内容、信息更为细化,针对学院(系)的事务开展相应的工作。这种大学、院系的网站构建成为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在中国台湾,大学数字化的起步较大陆早,建设成熟度较大陆好,此外台湾的经济建设平均水平也要高于大陆。台湾大学很早就实现了学校建立网站,实现校务信息化、公开化,同时台湾的计算机普及程度也很高,高校大学生人手一部电脑已不是时尚。在台湾地区的宿舍综合服务区,宿舍都联通了网线,在宿舍就可以轻松“一网打尽”。在台湾的大学网站上,学习、生活、工作都可以轻松搞定,大学校园网站所提供的服务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信息覆盖面十分全。两岸的大学网站都取得了较高的建设水平,都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优质服务,校园网站已成为大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方面还未创建相应的网站,网络的优势还未能在促进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创建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网站是时代发展、大学发展和两岸交流的必然要求,其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是巨大的。

两岸特殊的关系为创建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网站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网站的创建需要两岸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在现今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创建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网站的技术问题根本不存在,而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两岸的信任和沟通。这就需要两岸把创建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网站提到两岸交流的相关议事日程,通过两岸的协商达成协议,研究相关细节,突破这一难关,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主题网站才会顺利建成和良好运行。在现实途径上,可以依托两岸的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相应网站的链接,实际上两岸的大学网站中有关两岸大学交流的信息不少,只是缺乏一个相互共享交流的平台,而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网站就是要把相对分散的信息进行集中共享。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可以全面了解两岸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时刻关注两岸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进度,分享校园文化活动的心得和精彩。同时这种网络交流可以节省成本,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无隔阂的交流平台也可使两岸学子畅所欲言。这种通过网站形式建立的交流渠道是对两岸大学校园文化面对面交流形式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将拓宽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渠道,为深化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创新网络交流活动,丰富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内容

两岸间开展实际的面对面活动十分必要,让两岸的大学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通过切身的体验来增强了解意义重大。在现实中,两岸大学的直接交流还是相对较少,两岸大学交流的需求和实际之间有较大的落差,虽然这种直接交流随着两岸关系的继续发展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其中的交流成本过高及与两岸大学交流的需求之间还是会有一定的差距。面对此种难题,完全可以通过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平台作为有益补充,通过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平台一方面可以节省一定的物力、人力、财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满足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现实需求。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网站可以由两岸协商制定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的指导下交由两岸大学的师生共同制作网站、管理网站,这个团队可由两岸大学师生通过竞选产生,由团队制定网站制作维护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网站的制作、维护本身就是参与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网站制作上,可以分栏目加以细化,其中可以分为介绍栏目、资讯栏目、分享栏目、交流栏目、资源共享栏目、规章制度栏目等。在介绍栏目中可介绍本网站的宗旨、功能、特色、服务团队等内容,使访问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网站的网民了解本网站的作用、功能。资讯栏目中可以刊载有关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活动的讯息,介绍有关两岸各大学校园文化的有关活动,刊载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成果等内容的讯息,使访问者在较短时间内浏览到全面、真实的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讯息,也对两岸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全面了解。在分享栏目中,可以集中展示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最新成果,使两岸人民能对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现场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介绍交流活动,甚至可以通过发表活动感想来体现交流活动的真实可感性。同时在此栏目中也可选择性地刊载两岸各自大学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人们通过浏览网页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各个校园的文化特色。依托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分享栏目可以达到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一览无余的效果。同时也可由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平台组织相关活动,如校园摄影展、校史回顾展、校园风云人物等活动,通过两岸大学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使两岸的大学校园文化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加深两岸间大学的情感交流。在交流栏目中可以设计项目众多的交流项,在此栏目中设计相应的留言栏,让两岸大学师生畅所欲言,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言论,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咨询问题,这个栏目的主要目的是联络两岸情感,通过交流相互了解。资源共享栏目中可以刊载一些两岸大学的学术讲座视频、两岸相关课程的讲义、两岸交换生的方针政策及中国台湾招生简章及规章等相关内容共享,从而实现资源优化。在规章制度栏目中主要介绍两岸大学校园文化网站的相关规章制度,从而规范网络交流行为。通过众多栏目的内容承载,可以增强两岸大学校园文化的交流,同时不同资源的分享及不同网络交流活动可以丰富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内容。

三、建立督评反馈机制,积极引导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

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大学校园文化本身所固有的理想性,与社会文化间有一定的差距,这种矛盾使大学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有进化和引导的作用,也使在大学里接受熏陶的大学生走到社会后那种学校高雅文化不断被侵蚀;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对学校文化也具有反作用,社会文化要求大学创造出紧随社会发展的文化以推动大学由“象牙塔”向为社会提供服务转型,同时社会文化在与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社会中各种思想会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大学,其中有积极健康的思想,也有落后腐朽的思想。

在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两岸的社会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别,两岸社会中存在的健康向上的思想和消极腐朽的思想都会在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中渗透着,而在两岸大学校园文化网络交流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就更难确定了,网络的虚拟性和开饭性更是增加了对不定因素的规避的难度。为保持两岸大学校园文化网络交流的积极健康发展,就要建立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督评反馈机制,时时对两岸大学校园文化网络交流进行监控和评估,通过反馈机制收集意见和建议,从而对两岸大学校园文化网络交流开展积极健康的引导。

督评反馈机制的建立和发挥功效可以从内部科学管理和外部合理有效监督两发面相结合,畅通反馈渠道,采集多方意见和建议。从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网站内部科学管理层面看:第一,建立完善的服务工作章程,明确网站管理人员的权责,使网站管理人员在服务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宗旨下开展工作;第二,规范网站服务团队竞选机制,通过公开、公平竞选产生网站管理服务团队,甄选大局观念强、思想端正的两岸师生共同组成管理服务团队,实行集体协商的工作原则;第三,建立网站管理服务团队的交流反馈机制,两岸相关部门要对管理服务团队给予大力支持,帮助解决相关难题;第四,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两岸大学校园文化网站的服务,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调整网站的内容,不断充实网站的内容以满足交流的需要。从外部全面合理有效的督评反馈机制看:一是形成社会督评反馈合力,其中对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网站的内容和运行可以发挥两岸相关部门、大学、师生、网民的督评力量,通过外力的督评促进两岸大学校园文化网络交流的发展;二是畅通意见和建议反馈机制,可以在网站中开辟相应的意见、建议反馈栏目,收集两岸对网站的意见和建议,管理服务团队可采纳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以完善管理服务。

摘要:校园文化网络化特征越来越显著,两岸大学校园的地域性差异明显。当下两岸大学校园文化的交流存在诸多障碍,有效突破口就在构建两岸大学校园文化的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创建网络交流平台,拓宽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渠道;创新网络交流活动,丰富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内容;建立督评反馈机制,积极引导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凝聚交流共识,夯实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经济基石,搭建两岸大学校园文化交流的新平台,拓展交流渠道,丰富交流内容,创新交流方式,切实服务于两岸发展。

大学交流 篇9

1. 项目概要

亚洲大学学生环境未来城市设计短期交流项目由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主办,以建设未来低碳城市为主题,邀请来自亚洲各国家高校学生共同参加。 此次亚洲大学学生环境未来城市设计短期交流项目包括来自中国的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华大学和来自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高校的共16名学生,囊括了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项目的交流集中在三个方面: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课程、黑崎场地的实地调研参观和集体户外实践活动。设计课程和实地调研都体现低碳环保的技术,同时向各国学生传授日本的建筑知识,介绍日本不同的风土文化。另外北九州市立大学国际环境工学部的教授、导师、博士研究生定期举行讲座,向大家介绍研究课题, 并以座谈会的形式相互交流想法。

2. 生态低碳案例参观

在北九州市立大学环境工学部老师的带领下, 项目成员共同参观了多个机构,其中代表性的四个场所如表1所示。

3. 建筑设计

本次国际交流项目共设置了两次建筑设计实践课程,均为主题竞赛设计。设计课程以小组为单位, 将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拆分重组,并且保证各组别的多元结构。设计流程则包括:任务书介绍分析、 实地调研、机构参观、分组设计与教师指导、成果提交。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3.1第四届LCDBC32014年国际学生设计竞赛

设计主题是“re-Designing Kurozaki – LOW carbon HIGH rise City”,旨在解决北九州城市中Kurozaki区域内未来的发展问题。比赛要求学生对该区域进行重新设计,并对低碳高增长城市计划提出建议。设计基地可以选择整个Kurozaki区域或其中一部分,各小组均采用了竞赛的建议基地。竞赛要求设计必须满足:全面可持续理念;绿色空间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可持续交通系统;与周边地区建立联系。三组获奖的作品设计理念如表2所示。

3.2第13届IAHH4国际学生设计竞赛

设计主题是“Development of a sustainable urban community on the periphery of an existing town / city”,旨在通过创新的规划、设计和建造将一个贫困城市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文、可持续社区,解决不断发展的人性化的栖息地的关键问题。场地必须选择贫困城市社区,面积为10-15ha。设计的未来社区,必须满足未来20-25年预计人口的需求。表3为获奖作品的设计理念。

4. 组织特点

回顾整个交流项目的过程,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体制完善,组织结构清晰。2011年,北九州市立大学国际环境工学部建筑学科同中国、日本、越南、泰国四国建筑院校首次展开交流合作项目,并于2013年在SSSV项目支持下,主办工作坊、 3个月或6个月的短期交流项目等。资金充足,并且学校有完备的交流体制,能够保证多种项目的正常运行。另外,学校设置的课程与国际接轨,能够确保国际学生学位和学分的认证。

2.体现生态低碳的理念。前文所述的建筑设计和生态节能项目的参观,都建立在生态理念的基础上。参观生态节能项目能够亲身体会北九州在“生态城”建设过程的策略,了解日本先进的生态低碳技术;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将日本先进技术融合新的节能理念,探索未来可实施的低碳城市理念。

3.安排紧凑。在整个6个月的时间中,学校、 学院或者学生组织的活动紧凑,包括场地调研、企业实践、日本文化节体验、老人院调研、中小学参观等,实践环节丰富。

4.体现国际化、跨学科特色。本次的国家交流项目参与的学生以建筑设计专业为主,辅以城市规划和环境工程专业。在设计方面,各专业根据不同的视角提出各自的设想,实现相关专业的融合; 在研究方面,各学生都加入北九州市立大学的研究室,与日本学生共同开展研究课题,多种思路的相互碰撞以及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

5. 启示

亚洲大学学生环境未来城市设计短期交流项目充分利用了北九州生态低碳技术的研究优势,向亚洲各国的学生展示了先进的经验。项目不仅激发了学生建筑设计过程中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且通过多地域、多学科、多层次的方式展示了日本独特的传统文化,并促进了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国际交流合作。

建筑设计的国际交流项目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活跃的因素。虽然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高[2012]5号)中都明确了高校国际交流的必要性,但是由于时间、经费和研究内容的限制,目前我国高校生建筑设计的国际交流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作为高校,不仅应该明确国际交流的目标,提出明确的交流计划作为支撑, 完善交流体制,推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应该扩大国际交流的规模,增强国际间合作高校的相互合作, 共同推进国际交流活动的进行;作为项目交流的主题,建筑设计类的国际交流项目更应该着眼于地域特点和先进技术优势,反映本土化的理念,发掘实际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组委会提供)

大学交流 篇10

1. 大学英语课堂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要想真正地学会一门语言并且自如地运用它,只有通过文化交流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以此一步步地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文化的精髓,如此一来也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语言的魅力,这样再学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远比死记硬背的效率要高出好多。因此与其说是学习一种语言,不如说学习的是一种文化,学好了文化自然也就懂得了语言。基于这一点,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老师应该投入更多精力在文化交流的方面。文化的交流包括很多方面,并非只是语言的交流,它由许多种类组成,如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只有将这些方面作为突破 口,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化的接触一点点对这个国家产生了解,自然而然就会懂得这个国家的语言。因此大学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不应只是向学生介绍简单的语法; 为学生朗读几篇英语课文; 给学生放几遍听力; 更应该做的是向学生介绍这个国家的文化。

2. 大学英语课堂文化交流的现状

大多数老师宁愿面对着课桌上昏昏欲睡的同学进行无聊的语法教学,也不会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文化交流 方面。当然也会有少数的老师愿意在闲暇之余向学生教授他们所了解到的外国的文化与风土人情,讲一讲他们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学生们也只会将这短暂的文化交流当作是繁忙的课堂学习中的一味调剂品,因为对他们的英语学习不会提供太多帮助。总的说来,现在的大学英语课堂出现文化交流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3. 影响大学英语课堂文化交流的因素

( 1) 重视程度 的降低。在国 内, 成绩基本上可以说是衡量学生自身水平与教师教学能力的唯一标准,而成绩往往又是通过考试得来的,因此应试学习早已成为大势所趋。学校领导与老师以及学生长期以来都忽略了文化交流活动,对它的重视程度的降低直接影响到了大学英语课堂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文化交流活动的减少。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就应加强对老师以及学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意识到文化交流的必要性以及它所能带来的好处,只有提高了重视程度才能推动它的发展,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 2) 学生缺乏热情。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因此,他们选择高薪聘请外教来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国外的文化。外教授课固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最为纯正的英语,而且通过与外国人的亲自沟通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但雇用外教必定会花费大量的资金,因此一般学校会选择雇佣几名外教,每学期每个班级仅会获得一两次外教授课机会。一开始接触这种上课方式,大多数学生会觉得十分新奇,会吸引他们,但毕竟次数有限,因此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之后再换回普通老师授课,学生们的热情自然又会降低,因此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而学生热情的又一次降低则会对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非但发挥不了预期效果,也许还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热情,老师也可以不定期地为学生们播放一些具有艺术气息的,对同学学习英语有益的经典电影,以此吸引他们的目光,提升他们的兴趣。

4. 结语

文化交流活动对英语的学习将会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因此为了帮助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加强大学英语课堂文化交流活动迫在眉睫。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文化重要性的分析及其现状的介绍,最终提出了一些影响大学生课堂文化交流的因素。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为大学英语课堂的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帮助。

上一篇:十二指肠营养管放置下一篇: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