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

2024-05-04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精选五篇)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 篇1

1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存在的问题

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成为目前困扰和阻碍高校建设的一个难题。由于经费来源多样化、管理方式不统一,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分散管理、封闭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1];另外,有的仪器设备因耗材昂贵运行成本过高而不能使用;有的仪器设备是为引进的人才专门配置的,但人才未能及时到位,从而造成了设备处于等待闲置状态;有的仪器设备因为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不达标而造成延期安装使用,如此各种情况造成设备使用率低、巨额资产的浪费,严重影响了资产使用效益的提高。

2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的重要性

大型仪器设备在各单位资产总量中的所占比例往往特别大,尤其在理工农医类院校中更为显著,迫切需要实现更高的使用效益。以我校为例,教学科研类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在学校的总教学科研设备中台件数占比为3.38%,但是金额数占比为57.97%,包括电子显微镜、激光聚焦显微镜、高速活细胞共聚焦蛋白质学成像系统、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流式细胞仪、动物核磁影像系统等大型精密贵重仪器。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使用单位。但在年度贵重仪器使用效益评价中相当一部分设备存在使用率低的现象,要使巨额资产更好地发挥作用无疑需要更完善的管理和使用机制。根据有关资料[2],我国拥有的科学仪器数量超过了诸多西方国家,但许多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到25%,甚至更低,而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200%。为避免重复购置、闲置、各自封闭管理等产生的资金、设备资源浪费,加强学科间、单位间的教学、科研信息交流;加大使用管理的透明度,增加监督管理力度;迫切需要建设和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管理机制。

3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管理

3.1 大型设备基本情况调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前期论证工作做得好,必然有利于后期的管理[3]。由我校技术和资产管理部门共同负责,通过对学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调研,对于现有设备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初步掌握仪器设备状况,确定可共享的仪器设备名录;同时,制定大型仪器设备手册,将设备编号,功能详细描述、技术参数、设备位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收费标准、服务对象等信息纳入手册,为建立共享体系奠定数据基础。

3.2 共享管理模式设计

3.2.1 确定管理办法,形成制度体系

在仪器设备的采购论证阶段,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数据库,与学校原有数据库进行对比研讨,确定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设备采购,避免重复购置、超水平购置等造成的资源浪费,从源头管起;参照科技基础条件管理方面成熟的制度及标准规范,建立合理共享运行管理机制[1]。首先是建立制度体系,包括《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管理办法》《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使用管理培训手册》《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管理办法》《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开放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力求在制度上提高管理标准。管理重点是在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管理办法中细化各项规定。

3.2.2 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系统

首先,为了便于管理,避免调账或单位更替产生账目不清的情况发生,大型设备的使用权利归属单位维持原有登记方式,依托“北京市教委高校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平台,明晰化二级账目,建立共享设备库,做到日常管理信息化、网络化[4];符合共享条件的大型设备在管理上必须纳入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体系中,打破个体家族式管理意识[5],我校30万元以上的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由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集中管理,建立了共享机制,力争实现“专管专用、资源共享、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的目标。

确定管理内容和范围之后,目标是构建基于B/S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系统,实现用户在浏览器上便捷地使用系统,同时也便于系统管理员对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共享系统按照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功能模块内部采用流程化管理,模块间信息交互,设备资产管理部门管理员拥有最高管理权限。

该系统包括设备信息模块、预约管理模块、使用管理模块、维护管理模块、人员管理模块、信息咨询模块等。(1)设备信息模块。包括设备基本信息管理,如设备名称、型号、功能、运行地点、完好状态等;(2)预约管理模块。包括预约设备、预约时间、预约实验项目、预约辅助实验技术人员;(3)使用管理模块。包括实验实施登记管理、实验材料账目管理、收费账目、对协助实验的平台技术人员的反馈信息等内容;(4)维护管理模块。包括设备定期维护的执行记录、故障检修记录、维护费用信息等;(5)人员管理模块。该模块中分为技术人员管理和管理人员管理2部分,技术人员实行“持证上岗、技术准入”制度,目前,共享管理平台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本科以上学历的占85%,硕士学历以上的占61.7%,建成了以硕士研究生学历为主力,博士研究生为带头人的技术力量,为共享系统的顺利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6)信息咨询模块。该模块中则包含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布、新功能的介绍、用户信息反馈等,提供管理者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各功能模块之间实现相关信息交互,便于实现不同条件下的统计功能。

目前,我校纳入共享系统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的相关数据经过筛选,初步完成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发布,这批数据将为系统进一步的模块化建设提供基础;整个系统建设工作正处在结构设计和框架搭建后的调整阶段。

系统运行后的关键点是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评价工作,设备资产管理主责单位的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系统记录的基础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对全校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年度评价;根据效益考核的结果对年度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年度使用效益低的要求限期整改,对设备使用效益低而又无法提高其利用率的,分析原因并予以调整,以利于其发挥应有的作用[6]。同时,设备资产管理人员要及时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共享系统的建设将充分发挥现代高速网络的优势,提高实验室及人力资源的利用率[7],创造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2.3 拓宽共享范围,积极筹措经费,加强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科研支持作用,在做好本单位的设备共享平台实施管理的基础上,积极纳入大型仪器协作网,推进共享进程、充分实现资源集中优势。大型仪器协作网是促进资源共享、支持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协作网跨部门、跨单位,把有特长的人才横向组织起来,形成具有综合能力的队伍,无疑会使许多靠个人、靠单一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8]。把本单位的共享设备纳入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中,则会发挥人才和技术的集聚效应,获得高水平的成果。

同时,为资源共享提供资金支持,设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基金,筹措共享系统运行经费,合理使用基金,调动科研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

除建立有效运行的共享平台外,还必须有计划地组织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积极为实验技术人员创造条件,参加某些科研课题、承担实验研究任务、参加科技活动,定期邀请专家介绍先进的实验技术,及时了解先进仪器设备发展动态,掌握新知识动向[9],为大型仪器共享系统的顺利运作提供足够的智力储备。

4 结束语

现代化仪器设备管理是以仪器设备整个“生命过程”为对象,寻找整个寿命周期费用经济、投资效益为目的的经济技术活动[10];对于大量的教学科研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重点是保证资产保有率、提高资产完好率、使用率,向管理要效益,于此大型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部门责任重大。相信我校大型仪器共享管理体系全部建成,必能为更好发挥高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取得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型仪器的现状、概念界定及重要性进行总结分析,进而设计我校大型仪器的共享管理体系,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设备数据库,共享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胡芳,徐浩.论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49-152.

[2]刘艳斌.积极落实《纲要》,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137-140.

[3]容国濂,李爱群,林明河,等.注重关键环节,做好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6):173-177.

[4]张文桂,国剑,杨平.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利用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8-11.

[5]彭刚,邓爽.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3):176-178.

[6]汤芳.对医学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J].西南军医,2009,11(6):1146-1147.

[7]刘海博,梁燕华.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型仪器协作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221-224.

[8]杨伯苗.大型仪器协作网是促进资源共享支持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2):1-5.

[9]张景兰,周俊娥,陈东来.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5):100-102.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绩效考核办法 篇2

一、考核范围

1、单价在10万元(含)以上,属于仪器仪表类、机域类及相关类别的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对具特殊用途的大型设备可进行单项或选

项评价;

2、原国家科委规定的23种贵重仪器设备。

二,考核内容和考核细则

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效益评价表》(教高司条函[2000]22号)标准,结合我校实际,以原始使用记录或有关证书为依据,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见附表)进行考核。

1、机时利用:学校对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定额机时管理,每学年定额机时通用仪器仪表:1400小时/年,其它类800小时/年;

2、人才培养:通过大型仪器设备组或有关的培训,培养出各类能掌握贵重仪器设备、使用贵重仪器设备的人员的情况;

3、科研成果:各类、各级成果,各类专利、国内外刊物发表的文章;

4、功能利用与开发:是否充分利用原设备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功能;

5、服务收入:大型仪器设备开放情况;

6、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情况。

三、考核方式、程序

1、考核分为自查、学院(基地)考核、学校核查三个阶段。

2、自查由仪器设备负责人负责,主要任务和程序:

(1)对所负责仪器本使用管理状况进行认真总结;

(2)依据考核表要求,认真做好填报数据材料收集、整理、统计工作,如实、准确填报;

(3)按时将自查结果报学院(基地)考核小组;

3、学院(基地)应组成由院(基地)主管负责人,设备管理人及有关专家参加的考核小组,负责本院(基地)考核具体工作。

考核的主要任务和程序:

(1)对本学院(基地)仪器本使用、管理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2)对每台仪器自查填报的各项数据,按要求进行逐台逐项核实、评分;

(3)按时将考核表、总结报资产管理部。

4、学校核查由“**大学仪器设备效益考核小组”负责,核查以学院(基地)为单位,采取查、听、看和抽查方式进行,主要任务和程序是:

(1)对学院(基地)管理和使用效益情况作出总体考核评价;

(2)对单价大于20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抽查,抽查数不少于20%(单价大于100万元的属必查设备);

(3)、在核查基础上对全校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考核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并按以下分类予以公布:

全校各台设备效益综合考核、单项或选项考核结果。

四、考核时间安排

1、按学考核,每年9~10月,各学院(基地)组织自查考核,并于每年10月31日前将考核结果交资产管理部;

2、每年11~12月,学校抽查、核实;

3、次年1月向全校公布考核结果,并向教育部上报有关报表。

五、奖惩办法

1、考核结果将作为学校分配仪器设备购置、运行维修费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为优秀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有关仪器设备负责人好范文 wenmi114.com和学院(基地),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考核不合格设备要求限期整改,对设备利用率低又无法提高其利用率的单位,学校可以将设备调整到其他需要的部门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施行,由资产管理部负责解释。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 篇3

【摘要】针对高等学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特点,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工作,在“价值回收—再购置”环节设计了成本补偿制度,使设备拥有部分自我再生能力,能够持续使用和更新,有效缓解了学校的资金压力。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体现着学校的综合实力。大精设备的动态使用管理过程是:购置——使用——价值回收——再购置。目前对大精设备使用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购置和使用阶段,注重购置前的可行性分析和使用中的效益分析,而对价值回收——再购置这个环节比较忽略,表现在注重设备的使用效益,却不考虑设备的成本补偿。设备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要么被挪为他用,要么流入个人手中,致使设备在使用期满之后,由于未能完成其价值补偿,丧失了再生能力。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校发展。因此建立成本补偿制度,提高设备的自我再生能力,已成为高校设备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出现的新变化

(一)资金来源发生变化

购买设备的资金由原来单一的国家无偿拨款,变为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无偿捐赠、各类政策性融资(如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和非政策性融资(如商业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等等。只要是从融资渠道进入的资金都是有资金成本的,而且到期必须还本付息。

(二)设备功能发生变化

设备功能由以前单纯的用于教学科研,变为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甚至部分设备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主要功能。我校是一所工科性质的大学,学校的大精设备具有很强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

(三)使用效益不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使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基本上是无偿的,不会或很少得到现金收益,因此无偿使用设备是必然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对外服务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无偿使用设备带来的后果就是,设备损耗了,个人受益了,学校资金压力加大了,其最终结果就是该设备报废之后,学校无力继续购买类似或更加先进的设备,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

针对这些巨大的变化,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市场化管理手段,重视成本的回收,初步制定出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成本补偿制度,试图使这些设备能够完成部分价值补偿,从而使其具备持续再生能力,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二、成本补偿制度的具体应用

成本补偿制度由成本分析、收入分配、专户存储和学校补贴四部分构成。其运行机理如图1所示。

(一)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整个核算体系的基础,它由固定成本分析和变动成本分析两部分组成。这里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套用的是管理会计学上的概念,与管理会计学上严格的成本习性分类是有区别的。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不随作业量发生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直接费用。

年固定成本总额除以有效工作天数,就是日固定成本。项目使用该设备的时间乘以日固定成本,就是该项目应承担的固定成本。(如图2)

(二)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是指使用仪器设备获得的收益在各个主体间进行分配,将收入合理地分配给学校、二级学院和项目组。学校分配的部分主要用来补偿设备的固定成本,包括设备的日常维修费用,其金额略高于设备的日固定成本和使用时间之积。这样既可以补偿该时间内使用设备的固定成本,又能为学校带来一定的收益。二级学院参与分配主要是因为它承担了仪器设备的管理责任,需要一定的经费进行管理协调。项目组需要承担仪器设备的变动成本,分配给它的份额要足以调动其使用设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增强其自我补偿的能力。

(三)专户存储

学校获得的收入进入设备购置基金专户存储,专门用于该设备或其替代产品的再购置。如果该设备使用期满学校决定不再购置同类设备,则该设备的购置基金经研究可转用于其他设备的购置。

(四)学校补贴

由于高校设备并不是每天都能够带来收益,它还要承担一部分教学和纵向的科研任务,不能完成全部价值补偿。因此,在设备使用期满需要重新购置的时候,仅仅依靠购置基金是不够的,学校还要进行适当的补贴。

三、效果

成本补偿制度在我校施行一年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成本意识增强

尽管在学校内部推广成本观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由于我校实行的是集权管理,二级学院的人、财、物管理权限十分有限,因此成本意识比较淡薄。实施成本补偿制度以来,大家认识到设备是有成本的,即使在设备没有使用的时候都会产生固定成本,成本意识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提高了大精设备的使用率

成本补偿制度实施效果的好与坏和设备使用率,主要同用于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的使用率密切相关。如果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的使用率低,那么设备的自我补偿比例就低。实行了成本补偿制度后,设备使用收益分配的制度化,充分调动了教职工使用设备的积极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

(三)缓解了学校的资金压力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 篇4

一、设备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1. 不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学校的设备管理工作目前采用的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 从设备购置、管理和使用等方面, 都不关联设备所在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 争经费、占设备和重买轻用的现象比较严重。在设备购置时, 使用部门不能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进行前期论证工作, 常出现新购置设备无法使用, 或因相关配置不全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现象;在管理方式上受设备越多越好思想的影响, 对设备结构一味贪大、求洋、求全, 在使用上往往是大材小用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由于受“小而全”观念和学校管理条块分割等因素的影响, 以及缺少开放性的共享网络系统, 信息流通不畅, 一些实验室长期处于封闭式的管理状态,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也因被所在单位或个人掌管, 其他部门很难借用或共用, 造成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开放和共享度很低。

2. 设备闲置率高

由于使用部门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和统筹管理的理念, 盲目购置和重复购置是造成部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闲置的主要原因。有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只是为特定的科研课题购置的, 专业化程度高、通用性差, 课题完成后则不再使用。据统计, 学校实验室的使用效率仅为60%左右, 有20%的仪器设备处于闲置状态, 有半数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年使用机时不足400h, 普遍存在年开机率低, 部分设备长年处于闲置状态。

3. 实验人员队伍不稳定, 设备维修经费不足

学校的实验人员队伍不稳定和设备维修经费不足, 也是导致设备使用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一方面, 有些管理部门认为, 实验室技术人员只是学校的辅助人员, 对他们的工作量、科研价值以及工作成绩等都不能进行客观的测算和公正的评价, 在职称晋升、业绩考核和工资待遇等方面, 也有别于其他教师, 极大挫伤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造成技术人才流失和实验人员年龄老化严重, 专业技术水平低等。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开发利用和维护保养等工作, 都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做, 导致设备故障率偏高。另一方面, 由于学校的设备经费支出缺乏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 没有考虑设备运行时的配套问题, 以及设备更新改造或正常维护等费用, 使仪器设备得不到最基本的保养或及时的维修, 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转。

4. 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

由于学校的各级管理部门没能对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重要性引起足够重视, 造成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有效的沟通。常出现设备管理部门只重视设备采购而不重视管理, 使用部门只追求设备数量而不要求使用效益等。学校对设备管理和使用等部门缺少有效的调配或跟踪监管等管理机制, 不能作到有效的调节和及时化解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供需矛盾。使用部门与设备管理员之间又缺少相关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

二、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途径

1. 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

拥有一支精良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实验技术队伍, 是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关键因素。高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实验技术人员为本, 在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管理的同时, 还应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以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如可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 吸收学历高、综合素质强的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学校的科研工作, 使实验技术人员能更加积极主动的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服务,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设备管理等工作, 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打破实验室技术人员与教师的界限。学校应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重新定位, 要能充分体现出他们的工作价值和重要性。因为他们是融管理、服务和教学于一身的专门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 加强他们与授课教师之间的工作互动, 建立教授、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之间结构合理的科研梯队, 实现仪器设备与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管理的真正结合。让实验室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部分科研工作, 不但可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技术专长得以施展和发挥, 而且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2) 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能力培训。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培训, 是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购置仪器设备时需要前期进行论证的内容;了解仪器设备的基本性能;参与仪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全面掌握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和保养工作程序等。

(3) 建立相关工作的量化管理标准。学校在肯定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地位、工作量和工作成绩的同时, 为便于对他们工作成绩的考核和管理, 需要逐步建立起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相应工作的量化管理标准, 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 增强约束机制, 更好的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2. 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

(1) 加强设备购置计划的审查和论证工作。安徽大学以教学计划和科研发展规划为依据, 总揽学校全局, 统筹各部门的设备实际需求, 兼顾全校的科研和教学实施计划, 正确处理好优先使用和日常管理的关系, 注意把握好投资方向, 以实际教学和重点科研工作需要为主要目标, 力争做到布局合理, 避免盲目购置或重复购置现象的发生。

(2) 对申请购置仪器设备单位的要求。凡需申请购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单位, 必须先要提交所需仪器设备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可行性论证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新购仪器设备的工作量预测;设备选型的论证依据;所需设备的规格、性能和技术指标及配套要求等;同类型仪器设备在校内外的现状;对供应商的信誉评价;购置设备的经费来源;工作人员的配套情况;投资效益预测及风险规避方法等。学校在审查和论证申请购置单位的计划时, 对研究方向不准确或研究人员不确定的设备一律不予立项。为确保仪器设备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加强了对设备的成本意识和共享意识管理, 避免使用部门之间因争经费而出现盲目投资问题。

(3) 转变观念和统一认识。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 需要学校、设备管理部门和学院等各级领导共同协调解决。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观念转变, 统筹兼顾和齐心协力, 共同挖掘学校现有设备的资源优势。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 不但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 而且与财务部、实验室、使用单位和设备管理等多个部门都密切相关。学校要建立和不断完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为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保障。设备管理部门应成为主动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信息畅通的服务平台, 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便利条件, 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各学院的管理部门必须要实现由“为我所有”, 向“为我所用”的工作思想转变, 积极探讨设备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保证本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应积极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向全校或全社会开放使用, 以充分开发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潜在功能, 将设备用好和用活。

3. 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 树立经济管理理念,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树立经济管理的理念, 就是要采用经济手段来促进设备闲置资产的盘活。安徽大学建立了一套完善、科学和规范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体系, 制定出了设备使用效益年度评价表。主要评价内容和指标包括:机时利用情况为35%、人才培养情况为10%、服务收入情况为25%、科研成果情况为10%、功能开发和利用情况为5%、设备管理情况为15%。每年都要评选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的仪器设备效益评比结果。学校设立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评价专项基金, 用于设备管理工作开展好的单位的专项补贴和奖励。对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机组和单位, 学校将给予表彰和一定的经济奖励;合格及以上的, 给予专项补贴;不合格的, 需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 整改情况仍不符合要求的, 将根据责任情况对仪器设备的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或处罚, 情况严重的应调离设备管理工作岗位。对长期不用 (2年以上) 或机时利用率一直较低的仪器设备, 学校有权通过内部调剂或调出转让等方式进行处理。

2005年以前安徽大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有效机时, 远低于学校制定的定额机时。如通用设备是1440h/a, 机械类或专用设备是900h/a, 少数仪器设备的年有效机时甚至为零。通过采用经济手段进行强化管理后, 使用单位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只争不管或只占不用的情况。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有效机时在近3年呈逐年上升趋势, 已基本杜绝了有效机时为零的情况。大多数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有效机时, 都已远远超过定额机时。例如, 2008年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有效机时为2880h, 气质联用仪的有效机时为2400h。由于政策合理和奖罚分明, 极大提高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都积极的想方设法和进言献策。不但能积极主动承担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工作, 也使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发挥出了应有功效。

(2) 搭建共享平台, 设立共享基金。安徽大学根据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需要, 打破了设备所在部门的界限, 建立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用平台, 实现了设备资源共享, 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建立的共享平台具有查询共享仪器设备, 预约登记使用;管理加入共享的仪器设备;处理共享平台的用户请求和仪器运行情况等功能。许多校外单位也纷纷利用共享平台, 申请使用学校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2007年和2008年, 仅现代实验技术中心的校外测试收入就分别达到13.65万元和15.38万元。不仅发挥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资源的潜能, 而且也为学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安徽大学设立了共享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开放基金。一方面是为了支持教师的科研工作, 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部分仪器设备维修经费短缺的问题。基金来源主要是学校拨款, 部分是服务收入和社会资助。基金的使用是通过补助仪器设备对校内开放的服务收费方式实现的。

(3) 设立维修基金, 建立维修网站。设立大型仪器设备的维修基金, 用于大型仪器设备的零部件购置、维修、功能开发、升级改造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等, 不但保证了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也是实现提高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建立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专业维修网站, 主要是通过在互联网等向社会发布大型仪器设备的维修需求、有价转让、租赁、系统内无偿调拨等信息。对长期闲置或技术淘汰, 但成色较好的专用大型仪器设备, 设立了二手设备交易供应网, 以盘活闲置的大型仪器设备。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 篇5

为了加强学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以下简称大精仪)的管理,促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立学校大精仪评价考核制度,提高使用效益,使大精仪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效益评价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范围

凡单价在1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仪表类、机电类、电子类设备均须进行效益考核。

二、考核内容及标准

根据《湖南大学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效益考核评价表》(附件一)的评价标准,以使用记录和有关证明材料为依据,对日常管理、机时利用率、功能利用率、科研成果、人才培养、服务收入、科研项目等方面内容进行考核。

三、考核方式

(一)考核分机组自查、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考核、学校核查三个阶段;

(二)自查由仪器设备使用负责人负责,主要任务是:对所负责仪器设备本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认真总结;依据考核表要求,认真做好材料收集整理、数据填报统计工作;按10万元(含)-40万元、40万元(含)以上分别填写(附表二);按时将自查

结果报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考核小组。

(三)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成立由院主管领导、实验秘书、部分设备管理人员及有关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负责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考核,主要任务是:对本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仪器设备本使用管理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总结,对存在问题督促整改;对每台仪器自查所填报的各项数据,按要求进行逐台逐项核定、评分;按时将考核表等资料报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

(四)由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负责组织核查;核查以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为单位,采取抽查方式进行,主要任务:对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管理的大精仪使用效益情况作出整体考核评分;对单价40万元(含)-100万元的大精仪进行抽查,抽查数不少于20%,对单价100万元以上(含)的设备逐台核查。

四、考核时间安排

(一)按考核,每年12月上旬,各设备使用负责人自查,12月中旬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组织考核,并于每年12月20日前将考核结果报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

(二)每年12月下旬学校组织抽查核定;

(三)每年底公布考核结果,并向上级部门上报有关数据报表。

五、奖惩办法

(一)考核结果将作为学校有关部门实验室建设经费立项、论证和维修基金资助使用依据,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机组和单位,学校给予表彰;

(二)对考核中舞弊作假,数据严重失实的有关人员和单位,将给予通报,情节严重者,学校将追究当事人及负责人的责任;

(三)对考核不合格设备要求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复查仍不合格的将根据责任情况进行通报处理,对长期(二年以上)利用率低的设备,又无法提高其利用率的,学校将设备调整到其他需要单位使用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处理。

上一篇:异化风险下一篇:提问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