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法律规制

2024-05-10

绿色消费法律规制(精选五篇)

绿色消费法律规制 篇1

一、消费金融公司简介

1. 何为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是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所谓消费金融公司, 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 不吸收公众存款, 以小额、分散为原则, 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与某些发达国家信仰超前消费相比, 我国居民长期以来的消费观念就是“捂紧钱袋子过日子”、“挣一分花一分”, 信奉“无债一身轻”。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温饱的实现, 消费不仅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体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在消费过程中, 会越来越多地考虑消费所带来的内心感受、地位的提升和他人的评价。尤其在当前扩大内需、消费为重的政策下, 我国潜在消费信贷市场会很大。而消费金融公司的出现, 为我国金融业中的消费信贷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

2. 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

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及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通过经销商发放, 仅限用于购买约定的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一般用途贷款则直接向借款人发放, 主要用于个人和家庭旅游、婚庆、教育和装修等消费项目。试点阶段的业务范围把汽车贷款和房屋贷款等高风险信贷排除在外。由此可见, 消费金融公司主要面对的客户人群是收入比较稳定, 但是一定时期内需要资金的中低收入者, 尤其以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居多。

二、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法律规制状况

银监会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运行等问题做了明确的规定。

1. 设立情况

《办法》对出资人的要求比较严格, 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资人应为具有5年以上消费金融领域的从业经验的境内外金融机构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出资人, 并且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财务、信誉状况都要良好。由此可见, 出资人必须是在金融领域有良好的从业经验的金融实体。

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最低限额为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可以看出此最低限额的设置高出了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低注册资本数额, 这体现了立法者对消费金融公司设立门槛的审慎。

2. 经营运作状况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实行的是无担保的信用贷款, 且审批时间较快, 所以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为了规避其中的风险, 结合国际经验, 《办法》对消费金融公司设定了有关监管指标, 包括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 同业拆入资金比例不高于资本总额的100%等。对于资金来源方面, 则是通过同业拆借、金融机构借款、信贷资产转让、金融债券等方式筹得, 不吸收公众存款。对于可贷款额方面, 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 也就是说, 一个月收入3000元的白领一次最多只能贷款15000元, 而且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以往对该借款人发放单笔贷款的最高额度。针对某些发达国家的消费金融公司出现的在追讨债务上的一些非法行径, 《办法》强调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消费金融公司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不得随意对外泄露;对逾期贷款的催收应采取合法的方式, 不得采用威胁、恐吓、骚扰等不正当手段。

三、对发展消费金融公司的一些立法建议

相对比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消费信贷领域的金融机构, 消费金融公司具有“短、平、快”的服务优势, 但是也存在让人担忧的一些风险, 如何将这些风险降至最低, 保障消费金融公司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针对现有的立法雏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 加强个人信用体系的立法

就《办法》本身来看, 如何来界定中低端个人客户的市场范围是个盲点。如果无法界定中低端客户, 就无法满足消费金融公司经营上的“小额”。以及如果要求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无担保、无抵押, 从金融风险控制的技术上, 就要求有足够完善的个人用户信用体系。可问题是, 我们恰恰缺乏完整有效的个人用户信用体系。[2]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征信方面的立法。所以, 应当把个人信用等征信信息纳入法制化轨道进行规制。

2. 对贷款利率应详细规定

贷款利率实行按借款人的风险定价, 最高上浮不得超过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这条规定有一定的模糊性, 如何界定贷款人的风险, 应当有比较明确的量化标准, 但如何只是干巴巴规定这么一句, 加大了在现实生活中的操作难度。

3. 加入违规处罚条款

由于资金来源和房贷范围受到了限制, 消费金融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违规吸储或超范围放贷等违法现象, 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但是相应的处罚法条尚属空白, 有待于完善。

总而言之, 消费金融公司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不需要抵押担保以及服务方式灵活的优点, 如果能在立法方面加以正确的引导, 未来的发展前景定会相当不错, 从而为我国启动消费市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特有的推动力量。

摘要:消费金融公司的出现, 为激活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是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 并且我国长期以来有着重储蓄、轻消费的消费文化, 所以在法律规制方面采取了比较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运行规则, 而下一步可以通过完善个人信用等立法来进一步完善消费金融公司的法律规制。

关键词:消费金融公司,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夏白杰.求解中国消费金融公司.[J]理财2009 (8) :17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的法律规制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D923.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158-02

一、践行绿色信贷政策是现实需要,具有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但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针对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态势,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金融部门在信贷工作中落实国家环保政策。2007年国家环保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提出绿色信贷政策。2010年银监会又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进一步规范银行的业务行为,推行绿色信贷政策。

二、绿色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落实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和行动力不强

商业银行是商事主体,这一性质使其在落实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和行动力大打折扣,要向公司股东负责、谋求经济利益等经营宗旨注定银行自利性与绿色信贷公益性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目前我国石油、电力、钢铁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虽然是粗放型经济行业,存在众多环境、社会问题,但却是各银行竞相争夺的客户资源,而绿色信贷对两高企业贷款的严格限制与压制无疑与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背道而驰。另外,商业银行经济利益至上的传统价值理念和银行业竞争的白热化也弱化了商业银行落实绿色信贷政策的积极性和行动力。

2.缺乏统一的法律实施标准,银行执行难

目前商业银行在践行绿色信贷时并无统一的法律实施标准,特别是欠缺与绿色信贷配套的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标准和行业环保绩效评价指南等技术性标准。由于法律实施标准的缺位,造成银行在接受企业或个人贷款时,即使能够获得比较完整的环保信息,授信审查时也只能凭借简单的定性依据做出判断,审查标准不一,随意性强。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规定:“金融机构应依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环保部门通报情况,严格贷款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收的项目,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可以看出操作过程中商业银行对企业耗能排污状况的审查只能凭感觉决定是否给予贷款支持。目前国家对绿色信贷中涉及的相关标准没有具体法律规定,商业银行也就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制定内部配套细则发放贷款。

3.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少,缺乏创新性

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由政府推动,具有很强的行政管理色彩,无论扶持性的还是限制禁止性的均缺少市场机制支撑,这种政府主导性使得商业银行大多被动践行政策,更不要说在推行绿色信贷政策中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国家扶持性的信贷资金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单一渠道实施,缺乏商业银行的参与与竞争,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集中在对“双高行业”的贷款限制以及对环保产业的资金支持,并无其他金融产品,缺乏创新性。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开展碳金融衍生品创新,也无推广低碳生活的绿色信用卡、绿色租赁和绿色存款等相关绿色产品。

4.环保信息沟通不足

2006年人民银行和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共享企业环保信息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并从2007年4月1日起正式展示在企业信用报告中,同时要求各金融机构在办理、管理信贷业务时,把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办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据。2007年人民银行在《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加快完善企业征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环保门的沟通和合作。虽然在国家层面和一些省市已经建立环保部门和银行监管和授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但环保部门信息更新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影响了银行绿色信贷的执行效果。企业的环境状况是动态的,而且企业的贷款行为很多不是一次性的,每次贷款应该根据当时企业的环境污染状况来进行审核,如果信息沟通不畅,一些“改邪归正”的企业就得不到贷款,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也是不充分的。

5.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

中国绿色信贷在政策设计上有一定强制性特点,但具体执行中更多呈现出自愿性特点,强制力不够,根源在于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因此,银行在执行绿色信贷政策时还是更多从银行的商业利益考虑,对一些界限不清,短期难以暴露问题的企业仍给予信贷支持。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也造成各银行在绿色信贷政策的贯彻执行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挫伤了认真贯彻执行绿色信贷政策的银行的积极性。

三、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的法律规制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为主体,以《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和其他部门规章为重要组成部分、以金融司法解释为补充的中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从现实需求及发展看,三部法律对节能减排形势下出台的绿色信贷政策的支撑和保障不够充分。

1.明确将信贷补贴纳入绿色信贷法律体系中

由于节能环保项目公益性强、见效慢、回报低,各国普遍通过政府政策性银行的介入给予节能环保项目直接低息贷款,或通过商业银行的参与来发放低息贷款的方式支持绿色信贷的实施。我国政府通过贴息等政策激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但这些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太弱,使政策变为无实际用处的装饰。

目前我们有必要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如英国的《家庭节能法》、日本的“环境评级贴息贷款”、德国的“对环境项目的金融补贴政策”等,对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进行信贷补贴,用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保障这一政策的有效落实。

商业银行按照低于市场利率的优惠利率为企业提供绿色信贷,国家财政可对按照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额与实际贷款收到的利息之间的差额给予补贴,保证商业银行的正常盈利水平。法国政府每年都组织巴黎国民银行、农业信贷银行、里昂信贷银行等进行绿色贴息贷款的利率投标,由利率最低者获得发放贴息贷款的资格。居民如果通过绿色信贷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可享受折扣或较低的借款利率,其差额部分由政府对消费者进行补贴。

2.统一绿色信贷环境风险评价指标,避免商业银行执行难

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时存在着随意性,没有统一审核标准。存在贷与不贷的模棱两可时,银行往往很难做出决断。统一绿色信贷环境风险评价指标能够使商业银行审核贷款时有章可循,可避免银行贷款的随意性,保障绿色信贷的高效实施。

在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中,绿色信贷环境风险评价指标可规定在《商业银行法》第四章贷款与其他业务的基本规则一章,作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基本准则。也可由人民银行或银监会制定单独的部门规章,具体规定商业银行贷款的环境风险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关乎商业银行贷款的发放质量和绿色信贷政策的实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规定在《商业银行法》中更为适宜,使之作为商业银行贷款的基本准则,切实推动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

3.鼓励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目前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政策的应用只限于加强贷款项目的环境审核,在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为保证利润还不会更积极地调动更多资金参与节能环保领域。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与绿色信贷政策相关的金融产品开发,是以国家的优惠政策为基础的。如德国信贷扶持政策,不仅很好地处理了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客户之间的项目利益,还运用多种融资金融产品开发和销售手段推进对温室气体减排具有显著效应的绿色金融政策,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我国推动商业银行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应当借鉴国际经验,由国家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当前各银行开发的绿色金融产品,如欧美国家各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普遍参与炭交易的金融服务,纷纷开展排放额度和排放许可的交易与经济业务,达到了银行盈利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双重目标。如加拿大城市银行推出了一项“清洁空气汽车贷款”套装产品,为客户提供3%~4%的优惠贷款利率。这些金融产品的创新,大大推动了绿色金融事业的发展。

4.完善政府、银行、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

一是环境保护部应定期或不定期向人民银行、银监会、金融机构通报环境违法企业名单。通报时企业名称要规范,要将其组织机构代码证号一并通报,这样利于金融机构准确确定环境违法企业,并有效避免环境违法企业可能在违法曝光后更名注册逃避信贷制裁。

二是银行总行要与环保部建立定期沟通渠道,加强双方互利合作。各分行也应与当地环保部门增强沟通,争取环保部门的支持,加强日常信息交流,建立健全环保合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三是建立网络信息交流系统。建立政府、银行、企业网站,将有关的文件、经验材料和数据资料等信息网络共享,同时从庞大的信息数据库筛选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源,对其进行开发、优化和整合,使三者联系变为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确保录入数据准确和查询的双向畅通,使信息交流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

5.建立绿色信贷实施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强化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

我国《商业银行法》作为商业银行基本法,其对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对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法律责任更是无从规定,只有在违背第74条第3款、第7款和第8款(三)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七)违反国家规定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八)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的)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对商业银行从事绿色信贷业务的法律责任有一丝参考作用。对此,有必要在《商业银行法》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银行的环境污染连带责任。通过这一法律规定,规制银行向“双高行业”发放贷款,迫使银行主动承担环保责任,充分发挥其在绿色信贷中资金导向的无可替代功能。因此,必须对现有商业银行相关法律规定进修必要的修改,建立健全绿色信贷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为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律后盾。

另外,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21、23条规定中明确规定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的监管,制约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

参考文献:

[1]曹明德.生态法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叶汝求,任勇,[德]厄恩斯特·冯·魏茨察克.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预付款消费的法律规制 篇3

一、预付款消费中消费者承担的主要风险

1. 办卡容易退卡难。

由于预付款消费是经营者先收费而后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因此在双方的消费意向达成之后, 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情势, 导致无法继续完成交易。例如门店搬迁、消费者搬家导致消费不便或者经营者不按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等。当这些情况发生时, 消费者往往希望终结和经营者的消费合同。但在实践中, 经营者通常以各种理由拒绝。

2. 经营者规定预付款资金的有效期限。

很多消费卡背面都规定有消费的期限, 并且写明到期不消费的预付款资金概不返还, 通过格式条款侵犯消费者的利益。

3. 经营者倒闭或转项经营。

这也是这种消费模式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之前就有健身中心停业改为浴池, 将剩余消费金额以澡票方式返还的笑谈, 后有青鸟健身悄然停掉5家门店的震撼。如对这种情况不加监管, 消费者只能是毡板上的鱼肉, 任人宰割。

二、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 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这是在立法层面对预付款消费的唯一规定, 但该规定过于笼统, 在实践中操作性差, 同时它只能起到事后救济的作用, 不具有事前预防的功能。

2010年6月21日,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对非金融机构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进行了规制。但是这一规定并未将百货零售、美容美发、休闲健身等经营者发行的单项消费卡纳入管理。

此外近年来, 还有一些地方性的规范性文件对预付款消费进行了规制。如2008年10月27日, 厦门市贸易发展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零售业购物券 (卡) 管理的通知》;上海市推出的《上海市美容美发预付费消费卡发售企业自律公约》及《售卡保证金交纳、使用、管理细则》等。这些规定对预付款消费的法律规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是由于适用范围和领域单一, 并且缺乏强制性, 很难起到作用。

三、完善我国预付款消费法律规制的建议

预付款消费在日本法律上称为“预付式证票”。1989年12月22日施行的《与预付式证票的规制等有关的法律》及其施行令、施行规则、保证金规则构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制体系。此体系由五大制度组成:申报登记制度、地位继承制度、保证金制度、监督制度和发行协会制度, 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立法经验。总的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其法律规制:

1. 建立征信制度

预付款消费以消费者对商家授信为基础, 那么凡是开展这一业务的商家, 商业信用就十分重要。换言之, 只有具备较高商业信用的商家, 才有资格开展这种业务。日常消费活动中, 由于缺乏规范, 对商家信用的把握, 仅能凭消费者建立在消费经验基础上的判断, 而这是根本不够的, 更需要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有资质的信用评估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判断依据。北京市昌平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针对预付款消费的监管, 采取了经营主体登记备案制度、建立辖区预付款消费经营主体风险评估机制等措施, 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值得推广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

2. 建立预付资金监管制度

如果对于预付资金的支取监管不严, 那些进入门槛较低的休闲健身、美容美发等行业的一些经营者就会随意处置大量预付资金, 而一旦经营不善倒闭, 消费者就可能陷入索赔困境。从国外的有关规定来看, 在资金监管中主要存在两种方式, 即保证金担保方式或第三方监管 (银行托管) 方式。

第三方监管是指经营者对预付款并没有完全的支配权而是交给监管部门管理。经营者在商业银行设立资金托管专户, 由第三方负责监管, 专户资金只用于消费款项的结算以及经营者无法履约时的偿还。具体做法是, 消费者从经营者处购卡之后, 经营者将售卡资金存入托管银行的指定托管账户。第三方机构 (例如银联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资金确认到账之后, 发出激活指令, 售出的购物卡方可使用。持卡人消费时, 刷卡数据实时传送到银行, 相应款项在次日即划入商家的账户。这样就可避免经营者任意提取预付款, 消费者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随时退卡, 取回他们自己的资金。

保证金担保是指经营预付款消费的企业应当由监管部门依照经营性质、种类、行业和规模的不同, 确定经营者应缴纳保证金的最低数额, 对符合准入条件的经营者一次性收取保证金, 以后可根据情况追加。对收取的保证金由监管部门在商业银行开立专门账户存储, 监管部门可从存款利息中提取最低限度的管理费, 一旦发生企业破产、关闭、解散等情况, 可用保证金和利息对持卡人先行偿付, 保证金不足的, 以托管资金偿付。

参考文献

[1]郑祺.日美预付卡法律规制综述——兼析我国预付卡规制现状与前景[EB/OL].法律图书馆论文资料库.[1]郑祺.日美预付卡法律规制综述——兼析我国预付卡规制现状与前景[EB/OL].法律图书馆论文资料库.

绿色消费法律规制 篇4

一、网络消费中虚假评价言论之初步界定

在C2C电子商务模式中 (典型样态为“淘宝网”) , 评价体系是由网络交易平台所建立的, 用以对网络购物中的商品信息与卖家信任度做出评价的系统, 它的作用在于通过积累过往的对商品信息与商家信用的评价来表征网络购物中商品的品质与卖家的个人信誉。

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设计网络购物评价机制的初衷是为广大消费者做出正确的消费决策提供条件, 评价机制也为消费者行使其监督权提供了平台, 最终促进网络购物市场的优胜劣汰。当消费者在网络中初次选择并购买某一种商品时, 由于对相关商品信息以及网络卖家信息缺乏充分的了解, 通常需要依靠其他买卖双方对商品与商家的评价做出选择, 评价系统刚好就可以为其提供参考经验, 增强交易双方的信任。[1]但随着我国网络交易的日益发达, 在不当利益的驱动下, 我国网络监管的制度性缺失使得人们开始利用网络交易评价机制从事非法活动, 网络购物评价机制由此呈现出异化之趋势, 虚假评价言论已经成为网络交易中的现实问题。在网络购物中, 人们更加青睐的往往是那些信誉度高的卖家, 正是因为信誉度对于卖家极为重要, 一些人便开始利用评价机制谋取非法利益, 出现了同行之间的恶意竞争、消费者对商品故意做出虚假评价等行为, 近年来甚至衍生出了“恶意差评师”等新兴职业。同时, 由于网络交易评价直接影响到卖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死存亡, 良好的交易记录与信用评价能够为卖家带来更多的客源, 而一个差评记录就可能将卖家置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因此一些卖家开始利用虚假的评价言论来美化商品信息, 提高信用等级。

网络消费中虚假评价言论表现为如下基本类型:第一, 消费者对网络卖家的虚假评价言论;第二, 网络卖家为自己作出的虚假评价言论;第三, 网络卖家同行之间相互的虚假评价言论;第四, 由团体或个人专门以虚假评价活动相威胁来获取非法所得。由于上述行为在法律性质上存在差异, 这也进一步决定了应对不同类型的虚假评价言论将会选择不同的法律机制。

二、网络消费虚假评价言论的侵权法规制

网络购物中的虚假评价是消费者出于主观故意, 对卖家的商品、服务及信用做出的不真实言论, 上述行为不仅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 而且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卖家的信用等级与商品的销售量, 卖家努力经营的商业信誉度最终将遭受不法侵害, 这实质上是侵犯了卖家的商誉权。商誉权, 通常是指企业等经营者对其所创造的商誉享有利益并排除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2]商家所享有的商誉权近似于自然人的名誉权, 但同时又与商家的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 因此又具备某种知识产权的特质。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卖家依法享有的商誉权, 其核心内容在于承认虚假评价言论侵犯卖家商誉权的法律责任。

从规范层面来看, 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颁行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 “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 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借机诽谤、诋毁, 损害其名誉的, 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依据侵权法的基本原理, 该条文实质上规定的是商家的商誉权。当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故意提供关于商品的虚假事实进而做出虚假的商品评价, 在社会公众中引起了不利于卖家商誉或者商业形象的影响, 其行为符合《解释》第九条规定的侵害商誉权的行为要件, 商家可以就虚假评价言论行为要求消费者停止侵害。同时, 如果消费者的虚假评价言论给卖家带来了经济损失, 诸如使卖家的信用等级下降、关注度降低以及商品销量减少等, 且卖家损害后果的出现与消费者的虚假评价言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即损害结果是由于消费者的虚假评价言论所造成, 此时商家可以依法就消费者利用虚假评价言论侵害其商誉权的行为要求赔偿其经济损失。

三、网络消费虚假评价言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制

在网络交易中, 一些网络卖家自行组织或者是利用网络水军创造虚拟网络交易记录, 进而对自己经营的商品做出有利的虚假评论, 并给予高等级的信用评价, 由此形成良好的商品信息并生成较好的信用额度, 这已经成为网络卖家常用的经营策略,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 虚假的评价言论直接影响到其对商品与卖家的基本信息的知悉程度, 极易导致消费者做出错误的消费选择, 进而可能侵犯到消费者所依法享有的知情权。

知情权是消费者依法所享有的了解与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有关的真实信息的权利。消费者为满足其生活需要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但商品或服务能否满足其生活需要, 只有通过充分了解相关的商品与服务的信息从而得到保障。[3]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以下简称《消法》) 第8条规定,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 要求生产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内容、费用等有关情况, 而且生产经营者提供的以上商品或服务的情况必须是真实的, 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还有权询问、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具体情况。”由于网络卖家故意利用虚假评价言论来美化其经营的商品及其信用等级, 消费者获取到的是错误的商品信息与虚假的商家信用等级, 此时网络卖家的虚假评价言论行为侵犯到消费者知情权, 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保护法的规定要求与卖家解除消费合同, 并就其遭受的经济损失向卖家索赔。

四、网络消费虚假评价言论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

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虚假评价言论现象主要出现于网络卖家同行之间, 实施虚假评价言论的主体往往是网络市场中的竞争对手, 通常经营相同的商品, 其中某一网络卖家通过购买竞争对手的商品, 在进行商品评论与信用等级评价时故意做出不实言论, 用以诋毁同业竞争者的商品, 最终通过打击竞争对手, 减少对方销量来实现增加自己市场占有份额的目标。有的卖家为了在网络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甚至还会通过专业的“恶意差评师”来对多个竞争对手的商品与信用等级做出虚假的评价言论。这种在网络卖家之间的虚假评价言论行为, 本质上属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应当由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调整。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 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而同行卖家之间的虚假评价言论在实质上就属于“捏造虚伪事实, 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同时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 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如果被侵害网络卖家的损失无法准确计算, 赔偿金额可以通过对方卖家做出虚假评价言论所获利的额度来确定, 而且侵权方应当承担被侵害的卖家在维权过程中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同时, 对于这种通过虚假评价言论来损害竞争对手商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侵权人除了需要向受害方做出经济赔偿之外, 工商行政机关还有权依法对侵权人作出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4]而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也有权依据其制定的网络交易规则来对网络卖家虚假评价言论行为进行处罚。

五、网络消费虚假评价言论的刑法规制

由于网络消费后的评价机制是消费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 也是供其他消费者购物参考的重要信息, 一些不法行为人就利用经营者对自身商誉的珍视, 以恶意行使监督权相威胁索取财物, 获取非法利益, “恶意差评师”由此成为伴随着网络消费的兴起而产生的一个新兴职业。2013年7月2日, 全国首例“恶意差评师”案在杭州宣判, 以被告杨某为首的12名“恶意差评师”被以敲诈勒索罪判刑。[5]该犯罪团伙共计非法所得2900余元, 虽然每次涉案金额不高, 但《刑法修正案八》颁行之后, 对敲诈勒索罪的入罪标准作出重大调整, 在原有的数额犯之外, 多次实施敲诈勒索也可构成敲诈勒索罪, 因此多次利用网络以实施恶意差评相威胁来获取不法利益的行为, 应当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由于网络消费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的监督权与索赔权的行使也应受到正当限制, 防止不法滥用行为对打造和维护一个诚信良好的网络市场环境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考察网络消费者监督权行使是否超过了合理的限度或者是否涉嫌构成敲诈勒索行为应当从以下三个要件来把握:一是消费者实际索赔数额要件。只有消费者索取的数额远远高于其遭受的损失时, 或者将其量化为超过了“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二倍”以上时, 才可能认定涉及到权利滥用。二是消费者权利行使的情节要件。主要可从消费者的行为次数来考虑, 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多次以行使监督权和索赔权相威胁, 才可能涉及到权利滥用, 亦即偶尔一次的威胁行为不易认定为权利滥用, 但可以由行政执法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教育。三是主观上的占有目的。即消费者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目的, 结合前两个要件可以进一步分析消费者的主观心态, 若消费者本身不以消费为根本目的, 而是单纯地以监督为借口相威胁, 向不同的经营者多次要求索赔的, 可认定其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

注释

1[1]陈德刚.C2C市场信用评价体系重构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 (3) :266.

2[2]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35.

3[3]李昌麒, 许明月.消费者保护法 (第三版)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69-70.

4[4]杨紫烜.经济法 (第四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40-241.

绿色消费法律规制 篇5

1.1 绿色壁垒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绿色贸易壁垒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世界环境恶化引起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传统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受到越来越多的谴责;各种绿色组织的存在及其政治影响;各国环境标准的差异。

1.2 绿色壁垒的滥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绿色壁垒滥用很普遍。不合理的绿色壁垒主要有两种。其一, 对特定国家的同类产品实施歧视性标准。其二, 对国内与进口产品实施双重环保标准。这类贸易壁垒在实施对象上具有针对性和歧视性, 而在实施方式上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2 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滥用的法律规制

2.1 《补贴与反补贴》

补贴是指“在一成员方领土内由一个政府或任意公共机构做出的财政支持”。包括“政府的行为涉及一项直接的、潜在的资金或债务的直接转移;政府预定收入的扣除或不征收;政府对非一般基础设施提供货物或服务”或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十六条所指出的任何形式的收人或价格支持和“由此而授予的利益”。

2.2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

根据《协议》第1条的规定,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是指各成员为了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而采取的检疫管理措施。包括:

(1) 免受虫害、病害、带病有机体、致病有机体的侵入或传播所产生风险的措施。

(2) 免受食品、饮料或饲料中的添加剂、污染物、或致病有机体所产生风险的措施。

(3) 防止或限制因瘟疫的侵入、传播而产生其他损害的措施。《协议》第2条规定, 在遵守本协议的前提下, 各成员享有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而采取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的权利和义务。

2.3 《技术贸易壁垒协议》

《技术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 是一项在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同名协议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和补充的多边贸易协议。协议适用于工业品和农产品, 但涉及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则由《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进行规范。

2.4 GATT1994第20条

GATT第20条普遍被认为是WTO各成员方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的一般例外条款。其中的第 (b) 和 (g) 两个款项中规定的两种情形:成员方可以采取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为有效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的有关措施, 被普遍认为是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一般例外条款。

3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3.1 对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

我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环保标准高, 公众环保意识强。如果该地区凭借自身的环保优势, 制定过于苛刻的环境标准, 那么, 我国的出口市场将会面临严重困难的局面。

3.2 对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和企业效益的影响

绿色保护措施的实施必然会牵涉到对众多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监督与检测。此后, 我国出口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将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接受各种检验和技术鉴定等繁杂手续, 并且在包装、广告等方面做出更多的适应性调整。这样将增加出口成本, 最终使得我们的出口企业效益下降。

3.3 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 引发贸易摩擦

近年来,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中国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 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 不利于多边的稳定发展。

4 对于绿色壁垒的滥用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4.1 积极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

在国内立法方面, 应加快我国环保法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缩小与发达国加环保水平的距离。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 国际社会在处理贸易与环境争端案件时, 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法和国内环境法倍受重视。从已处理的贸易与环境争端的一些案例的裁决来看, 只要引用的国内环保法律规定准确、有权威性, 维护环境利益的一方往往胜诉, 而对环境保护不利的一方则往往败诉。因此, 必须加速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

4.2 逐步实现环境成本的内在化

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是开展环境保护和处理贸易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政策二十多年来, 中国一直十分重视研究并努力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的问题。1979年试行的和1989年正式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中就有对排污收费的规定。1992年8月, 《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则规定开始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试点工作。但仅此是不够的, 必须将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体现出来, 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

4.3 尽快调整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的发展, 必然会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为其产品冲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提供硬件上的支持。同时制定针对绿色壁垒的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和发展策略, 推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绿色增长模式, 增强我国环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4 充分发挥“环境外交”的营销作用

外交策略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国际规范为依据反对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并产生了绿色壁垒。了解其利弊, 便可充分的利用它, 让我国的出口更加多, 为我们的环境保护出自己的一份力。

关键词:绿色壁垒,环境保护,环境对策

参考文献

上一篇:基层院检察文化下一篇:评价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