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

2024-04-30

经济责任(精选十篇)

经济责任 篇1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客观必然性

1. 经济活动中违法违纪行为的隐蔽性

近年来, 审计发现的经济活动中的违纪违法问题及经济犯罪行为已屡见不鲜, 且手段愈来愈巧妙、隐蔽。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则要反映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有无违反财经法纪、有无在经济活动中的不正常行为。如果某单位明明存在问题, 而审计未能发现, 其后果就是经济活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得不到遏止, 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得不到追究, 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还会以“审计过了”充当合法的“保护伞”。

2. 界定经济责任的复杂性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 如直接发现其本人有贪污、受贿等违法违纪问题, 还是比较好定性的。审计的重点与难点在于一旦发现其所在单位有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 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如何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经济责任的问题大致有:经济决策失误、国有资产流失、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经济行为失控等等。要确定某领导干部在这些问题中应负什么责任, 其界限较难划分。

3. 审计手段的局限性

审计主要是通过会计资料及相关资料来发现和查证问题, 而一些违法违纪问题一般不会在会计资料和相关资料中明显地反映。虽然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或是从领导的工作总结、群众的反映中了解情况, 但是审计所了解的情况若不能在会计资料及相关资料中得到证实, 其问题是难以成立的。有的问题若无一定的线索, 也较难用审计手段深入查证。

4. 执行审计程序中存在的随意性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执行程序不严密、或审计操作不合法, 都会带来审计风险, 也会引起行政复议。

二、正确认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

1. 审计评价内容超越审计机关的职责范围

《审计法》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 (含直属单位) 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 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进行审计监督。但是, 在经济责任审计后作出的审计评价中, 常会出现某单位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出现某单位被评为哪类先进、哪种优胜;出现与财务收支不相关的业务工作评价内容。有时还利用一些未经审计核准的经济指标, 表明领导干部的业绩。诸如上述评价内容, 已超越了审计职责范围。如果只是为了评价的完整, 或是为了满足领导干部的要求, 盲目地对某一不了解真相的情况进行肯定, 就会埋下审计风险的隐患。

2. 审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不够紧密

确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 一般由组织部门提出建议。由于组织部门确定是否对某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在一定的时间内具有保密性 (尤其是离任者) , 因此与审计部门的工作计划衔接不够。这对审计部门来讲, 工作计划的不确定因素与工作完成时间要求的紧迫, 往往会对审计质量带来影响。审计项目多、工作任务重, 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疲于应付、草草交差的现象。此外, 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较高的要求, 希望审计对领导干部管理经济的能力、廉政勤政的表现等作出结论。

3. 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承担任务相对矛盾

承担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尤其担任审计组长或主审, 只具备查账技能还不行, 应具有相当的宏观经济知识、政策法规及审计、会计专业知识、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当前,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之所以具有风险性, 除客观原因外,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也是一大原因。此外, 审计操作方法的各异也会影响审计质量, 带来审计质量风险。

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管理措施

1. 制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准则

《中国审计规范》的审计事项评价准则适用于对被审计单位的评价, 而与领导干部的评价不相适应。对领导干部怎么评价、评价什么, 应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现在对领导干部的评价, 一方面取决于领导在任期内的工作业绩以及遵守财经法纪和廉政情况;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理解与判断能力。

2. 建立部门联系制度, 及时沟通、互递信息, 共同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

审计机关在独立行使审计职能的同时, 要加强与组织、人事、纪检部门的联系, 把了解的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的情况与组织部门掌握的领导干部考核情况有机结合, 为深入审计提供线索。组织部门有责任提供领导班子和被审计者的有关情况, 使审计有一定的目标。在确定审计计划, 选择审计对象时, 应与审计机关共同分析研究, 确定审计重点, 以解决干部考核中群众举报或反映问题的疑点。当审计查证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 需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时, 应由审计部门会同组织部门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分析研究, 共同确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

3. 严格审计程序, 发挥审计组的整体功能

(1) 严格的审计程序是确保审计行为合法、审计质量可靠的前提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每一阶段、每一步骤都应严格按审计程序办事。在送达审计通知书时, 应列出被审计领导干部必须介绍事项的提纲, 并要求表明其对某一事项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与被审计领导有关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 在审计尚未确定有无违反财经法规之前, 先由有关责任人自己说明在某一事项中担任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 一旦查出问题, 可以作为界定经济责任的依据。

(2) 审计组长负责制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关键

审计组长应有高度的责任感, 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头脑中应有经济规律这根“弦”。审计组长对每一项审计取证的审核, 对每一个问题的定性, 对每一条法规的应用, 都必须反复琢磨、仔细推敲, 切不可掉以轻心。

(3) 周密安排, 协同作战, 充分发挥审计组的作用

审计组长要严格按审计方案作出周密安排, 合理运筹、精心组织, 让审计的触角触及每项必须把握的内容, 不能因工作疏漏而影响审计质量。审计组成员要服从安排, 群策群力,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对问题的判断能力。

(4) 明确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是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坚实基础

在具体操作中, 应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 掌握侧重点。一般应突出下列3项审计重点:①突出资产、负债、损益审计;②突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③突出财经法纪审计。

(5) 讲究审计方法、注重审计质量是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途径

审计中必须注重下列5个结合:

①企业自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应要求被审计企业对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自审, 审计组依据企业自审资料及对企业内控测评中掌握的失控点确定审计内容和重点。

②任中审计与任期审计相结合。任中审计每年进行一次, 一方面为企业主管部门监督企业领导履行经济责任, 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另一方面, 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被审企业领导, 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 为人事部门考核和任用干部提供客观依据。

③审计查证与调查分析相结合。为客观公正评价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 应采取以会计资料为主, 审计查证与调查研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掌握重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审计查证, 为摸清账外经济问题提供线索和依据。

④详查与抽查相结合。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审计需要, 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法, 如审阅法、核对法及现代审计技巧, 必要时可采取详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 也可根据审计目的和要求以及所掌握的线索和依据, 运用抽查方法审查重点资料、事项和活动, 同样可以收到预期效果。

⑤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交接审计相结合。只有把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交接审计有机结合起来, 在这个交接点上划一个界线, 才能公正区分双方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交接审计的重点:一是交接手续健全合法;二是交接内容真实可靠;三是交接事项全面完整;四是交接后各自应负的经济责任明确合理。

(6) 坚持审计原则、分清经济责任, 是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可靠保证

①离任必审、先审后离的原则。如果离任不审, 形成的损失就会职责不清, 无法追究;如果先离后审, 就会对离任领导缺乏约束力, 往往使审计流于形式, 势必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如果需先离后审, 也应明确先离岗、再审计、后认命的组织程序, 切实做到未经审计不得解除经济责任。

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 在如何处理遗留问题上, 离、接任双方一般都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此, 审计人员必须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界定经济责任上必须以审计取证的数据作为基本依据, 如实反映实际状况, 分清职责、不偏不倚。

③依法审计、分清责任的原则。只有依法审计才能对离住者任期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作出公正评价。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依法界定三项经济责任归属:

界定任期责任与前任责任归属;界定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归属;界定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归属。

④综合分析、公正评价的原则。开展审计评价必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分析。定性分析必须紧密围绕经济责任进行。如企业内控制度、经济管理、执纪情况等, 评价中要注意把握“客观性、全面性、历史性”;定量分析应针对不同企业的同类问题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尺, 有量化指标的尽量采用具体数据, 如经营规模、经营成果、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总之, 评价必须紧密围绕经济责任进行, 对审计过程中涉及经济责任以外的事项不予评价, 这既是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 也是提高审计效果的需要。

四、结论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是为了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通过审计, 可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 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 全面履行职责。同时, 促进领导干部所在党政机关或政府部门自觉维护财经法纪, 加强内部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性质决定了它比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等更具风险性。因此, 要充分认识其风险性, 做好审计风险的管理, 建立一支刚正、廉洁的审计队伍, 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方伟明, 刘世林.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7.

经济合同违约责任 篇2

一、合同法违约条款、合同无效违约条款、经济合同违约责任

1、合同无效违约条款是否有效?

第一种观点:无效合同自始无效,违约条款在无效合同中也自始无效。

第二种观点:违约条款在无效合同中仍可以适用。

《合同法》第98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算条款的效力。

违约金条款属于清算条款所以仍然有效。

合同法第57条规定,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2、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有3种条款是有效的:

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

因合同无效返还由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3、关于合同无效 违约条款问题

4、经济合同违约责任之有关事项

5、的违约责任包括,赔偿损失,继续履行,退货换货,修缮等。

深圳律师:黄华(12年律师经验)

律师咨询:132,4296,6417(免费)

执业律所:广东蛇口律师事务所(中国首家律所)

经济责任审计 篇3

近日宝鸡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人员调整后的第一次会议,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编办等市经济责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综合实现执法效果;要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做好任前审计,前置审计结果,并将审计结果定期通报,联合督促整改,市委组织部要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参考;探索经责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进一步增强透明度,促使领导干部认真履职,规范行为,切实提高经责审计监督效果。

渭南市

渭南市近期召开了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培训会,会议就切实抓好《实施细则》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提出要求:一是强化法治思维,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意义;二是从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组织领导、持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水平、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力度等四个方面就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出安排;三是持续改进作风,更加严格地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不断提高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树立审计机关良好形象。 (渭南市局办公室 经责处)

城固县

以责任为重心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篇4

经济责任审计的前身是离任审计, 始于1985年。2006年修正的审计法确立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 标志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2010年10月12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 并于12月8日向社会公布。《规定》的颁布实施, 对促进领导干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促进领导干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思考、规划和部署经济工作, 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责任为重心, 推动经济责任审计

宁波市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责任为重心, 按照明责 (明确责任) 、履责 (履行责任) 、审责 (审计责任) 、评责 (评价责任) 、问责 (追究责任) 的逻辑顺序, 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极大地推动了该项经济责任审计活动的开展。

(一) 明责

实践中由于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解不同, 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在此背景下, 宁波海曙区经过多方调研推出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告知承诺制, 为浙江省首创。具体做法是:将领导干部对单位主要经济发展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决算情况、重大经济决策实施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执行情况等十方面的经济责任, 以书面形式告知领导干部。之后, 根据领导干部任职岗位确定具体经济的经济责任, 提前给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 增强了领导干部严格执行政策法规的意识, 起到了较好的警示和预防作用, 从而实现了审计监督工作由治标向治本转变。

在总结辖区各地审计实践的基础上, 宁波市审计局会同市委组织部等单位及时颁发相关文件, 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告知承诺制。

(二) 履责

经济责任从责任来源看, 既有贯彻上级部门和单位的政策所应履行的责任, 即上级责任, 体现为政策执行责任;又有履行本部门或单位职责而赋予的责任, 即部门责任, 体现为经济决策、经济管理和廉政管理责任。还要对履行上级责任和部门责任的效益承担责任, 即承担相应的经济效益责任。即党政领导干部主要履行经济政策执行责任、经济决策责任、经济管理责任、经济效益责任、廉政监督责任等五个方面的经济责任。按照浙江省审计厅《2010年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同步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 (试行) 》的精神,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以“风险、民生、绩效、责任”为重点, 突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生发展、可持续发展、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等五方面责任。这事实上是对领导干部“五责”进行重新诠释, 为领导干部履责指明了方向。

宁波市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实践中, 不断深化对经济责任的理解和认识, 逐渐对上述五个方面的经济责任加以认同, 为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履行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党政领导干部履责过程中, 审计机关还就经济责任方面存在的疑惑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提供必要的辅导, 帮助领导干部履责。在广泛征求意见、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宁波审计局还制定了《宁波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 对领导干部任期内行政效果、行政能力以及执行廉洁规定情况做出明确规定, 为领导干部履行责任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三) 审责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具体分为财政收支审计、违法违纪审计和效益审计三方面。其中, 财政收支审计主要是审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违法违纪审计是审查领导干部有无滥用职权以及贪污受贿等不当行为, 效益审计是审查责任人的施政是否产生良好效益。

围绕党政领导干部履行的五项经济责任, 宁波市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审计、违法违纪审计和效益审计, 进行全面的审查。各级审计机关大胆探索, 总结出一系列的经验。例如, 2008年, 宁波北仑审计局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试行了“二合一”审计模式。在财政收支审计中, 重点审计预算内外资金收入、支出、往来款项情况。在违法违纪审计中, 主要审计决策、制度等。2010年, 宁波海曙区将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落实各项政策, 重大决策事项的程序和效果, 关系民生民权的热点问题作为审计的重点内容。审计方向也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转变为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和重大事项的审查, 从查处违法违纪问题转变为以绩效审计为主, 重点审查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宁波鄞州区积极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采用“捆绑式”、“结合式”、“交接式”三种审计模式强化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采取“结合式”审计模式, 一方面把乡镇书记镇长“捆绑式”审计同乡镇财政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 另一方面把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同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 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同时也强化了问责和问效。采取“交接式”审计模式, 对于乡镇税收较少、财政可用资金量不大、领导任期又不是两年的乡镇, 在其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离任时, 提前介入, 布置相关乡镇进行自查, 重点对资金、资产、投资、债权、债务等进行清理审查, 分清管理责任, 在自查的基础上拟定交接清单, 办理交接手续, 把好离任交接关, 审计部门有重点地进行抽查。这样大大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

从审计效果来看, 宁波市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 宁波市审计机关共审计领导干部113人, 查出违规金额6905万元, 1名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和1名其他人员被移送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处理。从审计情况来看, 宁波市党政领导干部理财意识和履行经济责任能力明显增强, 财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了, 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逐年下降。

(四) 评责

评责即围绕党政领导干部履行的五项经济责任, 通过审计中获取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做出客观评判。评责的关键是要建立和经济责任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 在评价时要考虑外界环境的变化。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的高低, 涉及到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不恰当或者不合适的评价标准, 会加大审计风险, 降低审计威望。评价标准还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指南和依据, 决定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成败。

具体在评价责任时, 各级审计机关不断创新, 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办法。例如, 宁波海曙区审计局提出了建立绩效改善评价体系和建立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信息资源库的办法。绩效改善度就是将接受审计的领导干部任期内某些方面的状况, 以其任职期初为基数进行逐年的比较, 描绘其变动趋势, 根据趋势变化的情况, 判断经济发展和管理情况变化的态势, 从而对领导干部管理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作出合理判断和评价。宁波宁海县在2005年出台了《宁海县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 该办法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主要项目分为目标完成情况评价、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评价、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评价、重大经济决策评价、被审计者遵守财政法规和廉洁相关规定情况评价等六个方面。具体操作是: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 将评价总体分为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34分) 、财经政策执行情况 (25分) 、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 (21分) 、廉洁情况 (20分) 等四个方面十八项内容对被审计对象的评价进行量化评分。该评价办法兼顾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比较科学、合理, 同时增强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可操作性, 为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五) 问责

问责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履行的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后, 通过必要的责任追究机制, 落实领导人所承担的责任。问责既要处罚履责不到位的领导, 又要奖励、提拔和重用履责好的领导。在问责方面, 2009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增强了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促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这一行为将领导干部问责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暂行规定》中明确说明了问责的情形、方式、适用及实行问责的程序, 使责任追究的启动、运行和落实有法可依。

从问责实践来看, 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例如, 2009年, 宁波海曙区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告知承诺制为主线, 对建立经济责任问责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形成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制草案。问责制草案包含了总则、问责范围、问责程序、问责方式及附录5个部分的内容。这一制度的建立, 给实现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价值提供了保障, 也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区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监督,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意识。宁波宁海县审计部门则加大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 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连同评分汇总结果列入干部考核档案, 使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运用审计结果时有了极强的感性认识和明确的标准, 为被审领导干部的管理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结论

目前, 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监督制度。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方面, 按照明责 (明确责任) 、履责 (履行责任) 、审责 (审计责任) 、评责 (评价责任) 、问责 (追究责任) 的逻辑顺序, 宁波市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和经验。如宁波市为做好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相继出台了《宁波市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事项交接办法》和《宁波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告知办法》等政府文件, 有力地推动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但是, 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审计部门中审计专业人才较少。要积极引进审计专业人才, 加强培训教育, 提高审计队伍的总体素质;二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难以控制。应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体系, 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使经济责任审计有法可依;三是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不高。对此, 应重点抓审计项目、审计内容, 应完善审计方法,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宁波市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责任为重心, 按照明责 (明确责任) 、履责 (履行责任) 、审责 (审计责任) 、评责 (评价责任) 、问责 (追究责任) 的逻辑顺序, 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极大地推动了该项经济责任审计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实践

参考文献

[1]宁波市审计局.宁波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

[2]宁海县政府.宁海县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

[3]宁波市政府.宁波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告知办法.

[4]崔振龙.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探讨 (J) .中国审计, 2006 (1) .

[5]刘英来.经济责任审计研讨会综述 (J) .审计研究, 2006 (6) .

[6]励佩珍.浙江宁波鄞州:三个创新加强对乡镇书记镇长的审计监督 (EB/OL) .国家审计署网站, 2009-11-5.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篇5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是广大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新工作和新课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从产生以来就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目前以在全国普遍展开,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完善干部的管理监督制度,增强单位领导人员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提高单位领导严格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强化单位领导人员执行财经法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严肃财经法纪,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责任的涵义

通常所说的经济责任一般有两种理解:当事人应承担或履行的与经济相关的职责或义务;当事人对其行为应承担的经济后果。当前,人们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经济责任的理解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责任应当是当事人基于特定的职务而应承担或履行的与经济相关的职责、义务。

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责任应当是当事人对其与经济责任相关的职务行为应当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责任是当事人应当承担的经济上的后果,如经济上的赔偿、补偿等。

我们一般主张第一种观点,任期经济责任是对经济责任加上任期的限制而产生的,也就是对当事人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比较权威和全面的解释是:任期经济责任,是指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或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 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 所谓真实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损益是否客观存在,有关资料是否如实反映。

所谓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损益和相关的财政、财务收支等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所谓效益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损益和相关的财政、财务收支等是否经济、有效。

所谓主管责任是指被审计的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在其工作职责范围内,由于非本人原因导致工作上的失误,并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的领导和管理责任。其领导责任是指被审计人虽然基于内部分工没有直接管理有关部门,但由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负有全部责任,进而应负担的相关经济责任。其管理责任是指被审计人基于内部分工而由自己直接管理的有关部门,进而对其负有的相关经济责任。

所谓直接责任,是指被审计的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在其工作职责范围内,由于本人原因导致工作上的失误,并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的责任。直接责任包括: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失职、渎职的行为;其他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

操作中将任期经济责任,细分为财务责任、会计责任、经营责任、管理责任、社会经济责任和财经法纪责任等。

(二)审计内容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审计的内容很多,也因被审计人所在单位的不同而不同。按照《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规定:“审计机关实施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通过对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审计,分清企业领导人员本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企业对外投资和资产的处臵情况;企业收益的分配;与上述经济活动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其他需要审计 的事项。

在审计的基础上,查清企业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与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目标责任制有关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分清企业领导人员对本企业资产、负债、损益不真实、投资效益差,以及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查清企业领导人员个人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与财务收支有关的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的问题。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任期财务责任审计。任期财务责任,是指任期被审计人对完成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任务及其对资金的筹集、投放、回收、收益分配、日常资产管理,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各种财务关系的处理等方面,应承担的经济义务。

二是任期会计责任审计。任期会计责任,是指任期被审计人在严格核算和监督自身的经济活动时客观、及时、有效地提供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作投资、信贷和其他类似决策行为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如实报告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三是任期经营责任审计。经营责任,是指任期被审计人在行使经营职权时,在合理、经济、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科学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经营的合规合法性、效率效益性等方面,对授予其经营职权的有关方面应尽的义务。

四是任期管理责任审计。任期管理责任,是指被审计人在正确组织管理活动、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对赋予其管理权的委托者承担的义务。

五是任期社会责任审计。任期社会责任是指被审计单位所承担的对国家、对职工、社会的职责和义务,主要表现在吸收社会就业与保护环境、卫生等方面,为社会安定与保持环境的生态平衡等的责任和义务。

六是任期财经法纪责任审计。财经法纪,是指在一定组织范围内、在一定经济生活方面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遵纪守法、执行国家宏观经济间接控制的方针政策,接受经济法纪的制约和调整,是企业领导人和全体职工应尽的责任。

(三)审计重点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很多,在具体审计时,注册会计师要根据委托人要求,审计目标和被审计人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审计重点。**会计师事务所的郑田、江国庆等注册会计师,在对某某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所确定的审计重点是:

一是审查***任期某某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以确认***同志任期的财务、会计责任。确定任期被审计人所在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是对任期被审计人经营责任、管理责任、社会责任以及财经法纪责任进行审计的前提,也是对任期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的基础。由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跨度较长,注册会计师对资产、负债、损益真实、合法进行审查、确认的任务重,工作量大,特需突出审计的重点。在具体审计时,注册会计师要调整任期初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重点审查任期末的财务状况,抽查任期后近三年的财务状况,分析不良资产情况,确认任期经营成果,揭漏任期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粉饰财务状况。高估资产;

低估负债及或有负债。

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决定会计报表粉饰的类型。基于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发行股票和政治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大的形式出现;基于少纳税和推卸责任等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小化和利润清洗(巨额冲销)的形式出现。就上市公司而言,危害性最大的会计报表粉饰是利润最大化、所谓的虚盈实亏、隐瞒负债;

(四)审计方法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技术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审计工作的实践,常用的审计技术方法大体上有四种,主要是:基础方法、常用方法、专门技术方法和审计调查的方法。这四种方法各有其长处,可以在审计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会计师事务所的郑田、江国庆等注册会计师,在对某某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所采用的审计方法主要是:

一是采用从账户入手的基础审计方法,审查***同志任期某某集团公司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账户人手审计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银行账户人手,在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银行账户的基础上,确定出相关会计账目,再采用恰当的其他审计方法,对相关账目及整个财政、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二是采用财务收支审计的常用方法,进行查账取证,揭露***同志任期某某集团公司资产、负债、损益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存在的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指企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有:

1、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

2、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

3、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4、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

5、对以往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6、履行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以及领导干部本人遵守有关廉洁从政(从业)规定情况。

三、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分析

以某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为例 1.基本背景:

此案例是某医院院长任期三年的经济责任审计,现任院长自2004年4月起任某医院院长,全面负责医院的各项工作,并分管医院院办、人事、外事接待等工作,现任院长任职时前任院长已由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离任审计,并明确了离接任院长之间的交接责任,该院创建于1931年,是国家卫生部所属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是我国成立最早的癌症治疗专科医院,开办资金1亿7千万元,属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2.审计过程

(1)制作对某医院院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的投标书参加由某医院招标领导小组组织的竞标会,会上就方案中的审计重点审计过程关注事项,质量服务承诺,以及审计报价等进行了阐述,最终获取中标。

(2)接受委托,明确委托目的是对该院院长2004年至2006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明确审计范围为该院院长2004年至2006收入、支出和2006年末净资产情况,及其该院所管辖的上海某医疗科技服务部2004年至2006年末的财务收支情况,从而评价院长的领导责任和分管责任和前后任院长的责任归属。

(3)组成由总会计师总体负责,部门经理为项目主审的八 人审计组,并分别按货币资金管理,医院收费标准执行,预算管理,财产管理(药品、物质、固定资产),基建项目管理,结算管理,三产公司管理等内容划分为4个审计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审计内容、范围和要求

(4)审阅有关资料,开展内控制度测试和组织问卷调查。进点日,集体听取该院领导的情况介绍后,查阅了所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组织架构图,会计核算体系,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和相关内控制度在内的审计基础资料

(5)各审计小组按各自审计的内容和对象分别与对口的职能处室进行座谈,现场了解内控制度测试的执行情况,确定其薄弱环节,如货币资金管理,凭证制单,审核工作不到位,与合作医院的结算收款,末实行财务一头结算,医疗设备资产长期不盘点,基建项目核算长期不清账,合同管理不到位,该院与三产实业公司末严格实行收支二条线的核算管理等,各审计小组在内控制度测试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制定具体审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6)根据本次对某医院院长进行任期责任审计的要求,确定审计的重点是医院的家底要摸清,前后任院长的历史遗留问题的责任界限要分清、问题要查深查实,应承担的管理责任要明确。在对内控制度测试了解基础上确定审查的重点内容为:在货币资金管理上的会计错弊、材料物资固定资产的管理、医院的收费管理、基建工程项目管理、长期投资管理、医院收入支出管理、医

院三产(实业公司)管理、医院的预算管理。然后审计组作出分工,各小组制定切合实际的小组具体审计工作计划。

(7)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

第一,审查材料、医疗设备、固定资产。审计小组依靠医院配合全面进行财产清点,逐项确认其存在性和正确性。

第二,审查货币资金。盘点库存现金,审查银行存款账实相符,不仅检查医院财务部门,同时重点抽查相关科室关注“小金库”。

第三,审查在建工程项目。现场勘查,成本费用复算,结合项目预算,和账面实际记录进行调查评议。

第四,审查医院收费管理,收集医院各类规定收费标准对照审查各类实际收费资料台账,评价收费的执行情况。第五,审查医院的预算管理评析实行预算管理及其执行情况。

第六,审查医院的收支管理及其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的错弊,查对账面的收支记录关注重大收支的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七,审查医院账面长期投资管理及其核算的合规性,收集投资合同,分析执行情况。

对三产实业公司,采用对内控制度的现场察看,实物的实地盘点收入的确认,实物流和现金流的配比等问题进行审查。

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和确认,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涉及对人负责的重要工作,必须小心谨慎。

审计组采用按各审计小组出具审计工作总结,并作出评价,然后审计组主审,召集各审计小组的集体审议会议,由所分管领导参加,在核实弄清事实的前提下,对问题进行排队分析,实行有详有略的分析,对现有问题评价从详,对历史遗留问题评价从略,在确定经济责任时注重当时的客观实际及历史形成原因。

3.审计结果

(1)客观反映任期内业务开展情况,包括:

第一,基本医疗指标的实绩。具体列出门诊人数、急诊人数、住院人数、出院人数、手术人数包括住院和门诊等任期各年的实绩和比较。

第二,医疗质量指标完成实情。具体列示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的符合率,切除手术后10天内死亡率,病床使用率,病人陪护率,院内感染率,手术并发症率,门诊处方合格率等。

第三,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列示列入市级的重点科研项目及其成果,有二项科研成果已获国家进步二等奖和市级科技奖,开展学术研讨,组织专家发表科学论文230余篇。

(2)揭示审计存在的问题,包括:

第一,通过与合作医院的合作从中有关科室如肿瘤内科、乳腺外科,中医科室是通过账外收入和享有现金77.4万元,有58只原用于包装放射源用的金壳未估价入账管理。第二,在货币资金的内控方面存在大额款项的支付无主管领导审批和财务主管的审核,在材料采购领用方面存在管账管物一病人认购付款收入额长期不对账,差额数很大。

第九,医院为职工承担个人所得税180万元。(3)分清主要责任界限

上述存在的问题中系现任院长任期前属上任院长遗留的历

史问题。其中有:长期投资1400万元,实质为2001年前的出借资金挂账,固定资产长期不盘点造成目前严重账实不符。账外金壳不入账,以及在建工程挂账,未核转的病房大楼固定资产9400万元,系历史原因形成,为此在对现任院长评价时应一并考虑。

4.审计评价

经济责任 篇6

环球慈善:作为公众型上市企业,招商银行最关心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招商银行(以下简称招行):企业作为一个商业性组织,它的社会责任首先体现在经济责任上。一个企业如果不盈利,不能为股东、员工和社会带来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便是对社会最大的不负责任。

环球慈善:招行是如何履行经济责任的?

招行:作为上市企业,招行依法经营,严格信息披露,认真履行公开发行上市时的承诺,实现盈利的持续稳步增长,努力为股东、员工和社会提供最大的利益回报。多年来,招行在研究确定分红派息方案时,均以确保股东利益、维护股价稳定表现为前提,把公司各级股东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股东提供丰厚的利益回报。

环球慈善:银行一般属于风险型金融企业,招行如何为国家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

招行:21年来,招行在资产质量上始终是如履薄冰、诚惶诚恐,不敢有丝毫懈怠。作为一种以货币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银行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风险的集结地之一,本身在经营着风险,同时也在制造着风险。银行只有通过强化风险管理进而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才能有效保障广大储户的利益。同时,由于银行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核心枢纽地位,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也是在为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作贡献。

环球慈善:银行还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服务者的角色,招行提出“因您而变”的亲情服务理念,树立了国内银行服务的新形象,招行是如何保障客户的利益?

招行:作为服务型企业,招行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与产品。银行是一种服务业,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最优的产品,进而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这是银行的经营职责,也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通过技术创新,使信息系统不断升级换代,有效防范各种技术风险和安全隐患,确保了客户信息不被泄露、保证了客户资金安全。

环球慈善:招行不是一家资源消耗型企业,但为什么在经营过程中,一直都强调环保意识,注重资源节约?

招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每个企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环保型绿色企业,招行努力为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通过强化预算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确保水、电和办公用品的节约。在全行基本信贷政策基础上,2007年,招行重视对绿色金融信贷的发展,着力探索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如引入碳交易衍生工具、清洁发展机制下的资产证券化、能源效率贷款等。

环球慈善:在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招行会将信贷投放到一些高耗能的企业,帮助他们度过寒冬吗?

招行:2007年10月11日,招商银行在北京召开绿色金融研讨会,对外正式宣告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UNEP FI)。招行已将环保达标、环评通过作为企业和项目授信的基本条件,引导和鼓励客户增强环保和社会责任意识,支持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 篇7

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 按照被审计单位性质的不同, 将经济责任审计分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主要是指对党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主要是指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股份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或总经理) 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将经济责任审计分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主要是从政企分开的改革思路出发, 充分考虑到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业在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以便审计机关能够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实施审计。

自经济责任审计运行以来, 领导人员权力的行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监督和制约, 政府廉洁、勤政的迹象确实得到了更好的维护。然而, 由于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起步较晚, 以及我国法制本身的局限性, 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在很多方面的缺陷, 正是因为这些缺陷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不足

(一) 经济责任审计有关法律法规表现形式的层次较低、效力不够大。

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文件仅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县以下党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审计署关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等几个法规性文件。

(二) 经济责任审计很难有效防范管理层勾结舞弊。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责任的界定是以承认会计核算资料可以基本真实的记录经济活动为基础的, 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方式的一种重点也是为了防范领导层舞弊导致的会计失真。会计信息一般是经财务人员之手编制出来的书面资料, 这些书面资料可以是客观的经济活动的反映, 也可以随财务人员主观意识稍做扭曲。因此如果领导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勾结舞弊, 则审计工作将很难进行。

(三) 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界定难、审计风险大。

由于配套政策落后, 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往往难以找到明确的法律条文作为指导。界定、确认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和关键。鉴于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被审计对象的特殊性, 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难以准确界定,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划分经济责任的边界难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的内容多, 时间跨度大, 情况比较复杂。被审计单位发现问题容易, 但划分经济责任为领导个人责任, 还是集体责任就比较难。

2.确定经济责任的承担者难

有些问题的出现是集体行为, 要把这类责任分解到具体的领导者, 具体到主要领导应承担的份额, 就难以划分。

3.全方位的审计评价难

许多地方和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但是至今还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审计评价体系。目前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 工作往往限于财务审计, 重在进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规性的审计, 受自身建制和执业范围的影响, 难以对被审计对象作出全方位的审计评价。

(四) 现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功用没有被有效的发挥。

由现行的“惩防体系”, 我们可以越来越意识到事前、事中的防范比事后的惩罚更加有效。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也重在监督和防范。然而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一般在领导人员离任后进行, 由于职位已发生变动, 审计结果不会对他们的仕途产生影响。从而一些“形象工程”和所谓的“政绩”等一系列的短期行为蜂拥而出, 而离任后, 也无须对从前的行为承担完全责任。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预警功效。

二、对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几点设想

(一) 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地

位, 建立整套健全的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在内的法制体系, 并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地完善这一法制体系, 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二) 根据舞弊动因理论, 管理层勾结舞弊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1.领导人员自身的素质和道德观。针对这一要素可以对领导人员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培训, 提高其素质, 从根源上防范舞弊的发生。

2.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这一点可以改变现行的机制, 将财务部门从组织中分离出来, 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 实行垂直管理。使财务人员的经济利益同组织脱钩, 财务人员不受组织领导。改变这种隶属关系, 尽量使领导人员与财务人员没有个人利益的共同体, 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也不必考虑来自领导层升迁和下岗的压力,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勾结舞弊的机会。

3.管理层承受的压力也是产生舞弊的动因之一。在我国领导人员的考核非常强调政绩, 强调任期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高压之下必有勇夫”, 因此为舞弊提供了可能。为避免这种无形压力, 可以取消现行的设定任期的具体任务, 建立一套科学的经济指标体系, 将领导人员任期的政绩全部以数字量化, 同时建立一套合理的竞争激励体制, 引导领导人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促使现行体制向着更正确、更健康的方向迈进。

4.发现以后的惩罚。针对该因素, 应加大舞弊惩罚力度, 使舞弊的成本远远大于舞弊带来的各种利益, 从而使欲舞弊者望而生畏。

(三) 统一标准、确定责任界定方法以规避风险。比如, 一项经集体决策实施的工作应该谁来承担责任、承担多少责任等。因此, 应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 明确审计对象内容、范围、职责、权限, 对经济责任审计公文种类、文书格式、主送对象及审计结果的作用应予以规范化, 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另外, 在配套政策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可参考实践者的经验体会, 比如:谁主管, 谁负直接责任;谁主管, 谁负主要责任;谁有决定权, 谁负责任。

(四) 加强事前、事中审计, 提前审计关口, 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同领导人员的升降任免相结合, 建立一种审计机关、领导主管部门以及纪检监察部门之间的正常协调机制。将审计结果列入领导人员档案, 作为其考核任用的依据, 另外做到先审计后离任, 使经济责任审计真正起到防范预警的效用。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种审计类型。由于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起步较晚以及我国法制本身的局限性,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还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本文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不足, 并对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出了几点设想。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

参考文献

[1]简燕玲, 辛旭.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审计研究, 2006, (1) .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 篇8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经济责任审计由某个独立的专门机构受某个管理部门的委托或指派对某个领导任期内进行的经济审计, 审计人员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与一些规定对某个领导任期内的经济活动进行一定的评价, 审计过程中一般由纪检部门进行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一个综合审计过程。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一) 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区别

1. 性质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 必须有上级部门的指派才能去进行审计, 这是区别于其它审计的显著特征。

2. 目的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对党政干部在任期内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评价, 对领导人的升值与考评的一种依据。其他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经济的一种查处, 看经济的收入与支出的合法性, 是否有损害国家的利益, 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可行性。

3. 审计期间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时间一般都在一年以上, 一般都是某部门领导要离任一年前进行审计。其它审计一般都是年度审计或中期审计等。

4. 审计结果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 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一个审计报告, 主要阐述对某个领导人任期内经济活动的一个评价。其它审计不仅要提交审计报告, 一般要提交审计意见及处理决定等。

(二) 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的联系

1. 审计程序相同。

无论那类经济审计都要有独立的审计部门完成, 审计前都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审计目的都是经济活动运用的是否合法性, 最后都要出一项审计报告, 对经济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

2. 审计内容基本一致。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财政收入与支出的一种审计, 对党政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业的领导进行任期内经济审计, 保证国有资产部流失, 财务支出的合法性, 不要有一些违规操作, 对党政领导在任期内经济领域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3. 证据的互补性。

在进行经济责任设计过程中, 收件的证据要真实、合法、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专项审计, 证据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

三、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审计的过程中, 我们运用一些常规的审计方法, 必要的时候要用一些科学的审计手段, 在实际工程过程中, 审计工作者一般都是多种审计方法与手段进行结合, 文章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审计方法。

(一) 基础方法

基础方法就是首先从银行入手, 确定审计单位的所有数据, 收入情况、支出情况、对其数据进行核对, 找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二) 常用审计方法

1. 一般方法。

主要包括顺查法和逆查法两种。顺序查法主要从审查单位出发, 根据财务报表, 一一进行审计, 对财务的收入与支出的去向, 严格进行审查, 与财务报表中涉及的单位进行核查, 保证每一项经济活动合法性。逆查法主要是从财务报表中涉及的单位去查, 从中查找一些财务运用情况是否违规, 甚至是否违法等活动。

2. 具体审计方法。

审计工作者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查询法、分析法、观察法、校对法与审阅法等一些审计的方法。

(三) 专门技术方法

1. 内部控制测评方法, 是指对内部控制制度所进行的调查、测试和评价。

内控测评作为审计一个阶段, 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

2. 抽样审计方法。

在审计单位所有的财务报表中, 随机在报表中进行抽查几个进行取样, 对样本进行分析与审核, 通过对样本的审核结果推断总体。

3. 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法。

计算机辅助是一项工具, 通过应用计算机等一些高科技手段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对传统的经济审计方法进行一项必要的补充, 为能正确科学的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总之,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审计的目的与其它审计有本质的区别, 但现在对党政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 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在审计的过程中, 有纪委同志负责监督, 对个别领导干部经济问题, 涉及重大经济问题要移交纪委进行处理,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经济责任审计绝对不是一项政治任务, 而是一项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约束的一个手段, 审计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今后要加强对审计工作者的管理。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干部任职内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评价, 是对其考核及升职的一个参考依据。文章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经济责任审计与其它审计的区别与联系、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三方面进行阐述, 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思维进行一定地剖析, 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经济,审计,比较

参考文献

[1]徐宏杰.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思考[J].公用事业财会, 2008, (1) .

[2]杨广益.浅谈对乡镇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把握[J].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1, (2) .

[3]刘锡平.经济责任审计中关于决策、责任、问责的“三维”思考[J].审计月刊, 2008, (4) .

经济责任 篇9

儒家义利责任伦理主要通过“义”与“利”的辩证关系表现出来。首先,“义”是人性之善和品德之美。义的繁体字作“羲”,为会意字,从我,从羊,其基本含义是“善”或“美”。从我,指出“义”行为发出的主体; 从羊,在古代,“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 “羊,祥也,故吉礼用之。”同时,在古人的观念里,羊是美善的象征。据此,“义”具有人性之善和品德之美之义。其次,“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如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信义、无情无义。儒家把“义”与“仁”“礼”“智”“信”合在一起,称为“五常”。其中的“仁义”成为封建道德的核心。《论语·里仁》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1]即君子对天下之人,并不选择厚薄穷富,凡是有道义的便和他相亲善。《中庸》有云“义者,宜也。”[2]义作为行为人的“道德观念和理性原则”,展现着人的内在魅力。经过这种正义和道德的积淀,演绎出一种浩然正气,维护着人类共同的秩序和根本的利益。体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各个管理系统中的行为主体,都必须依据共同的利益来履行各自的职权、责任和义务,才能使企业正常运转,产生效益。第三,“义”是君子正身的基本前提。“义”内含“公正道理,正直行为”之意。儒家认为“政者,正也”,[1]“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所谓“正”,就是契合于人类共同的道德秩序和内在的美与善,合于“义”。这里“正”的主体是“我”,“正身”就是以“义”正自身。诚然,“义”被儒家拿来用作衡量君子处事的至上标准,因为“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故曰: 有为而得义者,谓之自得; 有为而失义者,谓之自失”[3]。最后,“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即义与利的辩证关系。由于“义”含有“宜”“正”“美”“善”“利”等多方面的内涵,所以“义”也就成为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结合义与利两者之间的关系,“利”是义之实,有“利”才有“义”。义利的融合是一种以“利”为基础的融合。因为“正义”是用来维护正当得“利”,否则,“义”将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当然,这里的“义”也主要体现为“利”,这种“利”是天下之公利,而不是私人之利。

综合来看,儒家义利责任伦理实质上就是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好义利关系,做到“见利思义”“义利合一”。正像孔子所言: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同时还强调: “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所谓“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要做到不该得到的,分厘不去占有,此行为称“见利不亏其义”;相反,该得到的要积极争取,称之为“见利而让义也”。所以,儒家提倡的“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其真谛则是“义利合一”。今天,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坚持“见利思义”的道德原则,对于反对、纠正和教化那些“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利欲熏心”“自私自利”等不道德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儒家义利伦理文化,完善企业经济责任

所谓企业的经济责任,即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长期和短期的) ,提高生产率( 生产要素的质量、生产过程的质量、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保护( 提高) 股东和投资者的福利,尊敬供应商,与竞争者公平竞争,关注员工( 提供或创造就业机会、公平的劳动报酬、提高社会福利,员工的培训、再教育和个人的发展机会) ,服务顾客,以获取合理的利润来保证国民的福祉和社会的繁荣。

在现实社会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者获取利润最大化,但这种求利欲望的驱使在某种程度上也刺激了一些企业唯利至上、无视社会道义、为富不仁的思想和行为,致使伦理道德严重缺失。既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社会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经济以至整个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必须以“义”予以引导和规范。借鉴儒家“见利思义、义利合一”的责任伦理观,反对“不义而利”,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发展为“义以生利”“因义成利”的观点,应用于市场活动,实现义与利互补优化,做到谋利而不失义,循义而以生利。这样,既能不断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也能不断提升企业经济责任的管理水平。

1. 强化企业经济责任伦理建设,明确企业员工之间的经济责任

企业内部之间的义利关系,主要包含有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利润的分配问题。企业利润是企业所有员工共同创造出来的价值,在对员工进行分配时要严格遵守“义”的原则( 义者,宜也) ,即分配中应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企业的获利情况,应当向所有的员工及时公开,利润的分配方案应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充分考虑个别特殊员工的意见,即利润的分配应当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以示公平。这就是“义”。二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在进行利润分配时不应超越自身职务和权限许可的范围而多拿多占( 义者,正也) 。否则,利用职权大肆侵吞或挥霍企业财富,就是不正不义行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还应做到严于律己,不取不义之财,这样就能在职工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其高度信任,进而能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三是在企业内部树立“义以取利”的社会价值观。物质利益是人们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只从狭隘的个人利益出发,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的发挥,最终也会损害自身利益。所以,只有充分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才会实现。先事而后获,即员工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企业会以工资加奖金的形式给员工以回报,这就叫作“义而后取”。这种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双向实现的过程,也就是员工与企业之间相互履行经济责任的过程。该过程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和原则被企业管理者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科学处理好企业内部之间各种利益问题,必将会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的团结与和谐,促进企业的发展。

2. 传承儒家义利责任伦理,科学处理企业与社会公众、国家之间的义利责任关系

对企业来说,在理性文化层面,要正确认识与处理企业与社会公众、国家之间的义利责任关系。首先,要做到“仁义”。因为这里的“义”有三层内涵,即“道义( 企业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仁义( ‘天下为公、民胞物与’的仁爱之义) ”“信义( 涉世处事的诚信之义) ”。企业要以“仁义”为前提,做到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对消费者秉承“用户是上帝”的理念。其次,在“利”的把握上,要传承儒家“天下为公”的济世精神,不能仅仅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即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为国家和社会履行一定的经济责任。正如《礼记·礼运》所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在不断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做到“上以事国,下以利民,安邦济世”。第三,在协调义利关系上,力倡“以义制利,以义取利”的经济原则。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是遵守社会伦理道德,尽社会责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利润要有正当的思想与行为,要在求利的过程中,符合“义”的规范,要考虑利益相关者,即“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1]。具体到实践层面,企业传承儒家义利责任伦理,对内做到明确企业员工之间的经济责任; 对外,树立诚信、守法、公正的企业形象,依法纳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要求组织生产,支持和赞助社会公益事业,救助灾害及社会弱势群体。

企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企业是一种社会存在,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企业只有对社会履行经济责任,维护社会的存在,才能保障自身的存在和延续,两者是共荣共衰、同进退的关系。不然,如果企业只看重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势必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严重破坏自身的社会环境,这样又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扩大; 反之,如果企业在追逐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道德资本的投入,自觉承担各种社会责任,不但可以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扩大产品销售市场,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拓展企业发展空间。这不但是一笔可贵的道德资本,也是获得社会回报的出发点。如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的中华老字号瑞蚨祥,百余年来,一直奉行百年老店的“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十六字方针。在国难面前,瑞蚨祥以“义”当先,充分体现了儒商的义利责任观。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火烧大栅栏,瑞蚨祥未能幸免,店内所有账目和物品化为灰烬。但瑞蚨祥的掌门人并没有因这场巨大的灾难推脱责任,他毅然向社会郑重承诺: 凡瑞蚨祥所欠客户的款项一律奉还,凡客户所久瑞蚨祥的钱物一笔勾销。这一义举,为瑞蚨祥赢得了“义商”的美誉,从此,不仅北京的瑞蚨祥成了名震近代商坛、位居京城“八大祥”之首的名店,而且拥有遍及全国的连锁店。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儒家“以义生利”的伦理精神是商人企业家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国的儒商如此,西方成功企业家也遵循这一原则。美国著名医药公司———庄生公司恪守自己的名言: “我们相信,本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用我们产品的医生、护士、母亲和病人负起责任。”1982年,出现“泰利诺”掺毒事件后,庄生公司的董事长德伯克首先想到的是人命关天,而不是自己公司的利润和名誉,当即决定向社会大众说明真相。同时,采取紧急措施全面收回所有产品。事件发生后仅一个星期,庄生公司便设计出“泰利诺”新包装,并加了三层防止被掺毒的装置,一个月就投放到市场,取代了有被掺毒嫌疑的产品。庄生公司虽然收回旧包装成品造成极大损失,但对社会负责的名声大大增强,新包装的产品不久就成为名牌。可见,当“义”和“利”发生矛盾冲突时,应当以义为先,这是中外有道德的企业家共同遵守的原则。

3. 借鉴“义以导利、义利合一”思想,规范企业市场竞争

浅析经济法责任 篇10

一、经济法责任概念

法理学上对责任的释义有义务说、处罚说、后果说、责任能力说、法律地位说等,我国法理学界有代表性的学说是后果说与义务说。如,有学者认为责任是“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也有学者认为:“法律责任是由特定的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总之,我国法理学上把责任视为法律对当事人的一种否定态度和主体行为引起的一种消极后果。这里有必要澄清几个相关概念:

1、法律责任不同于法律义务。

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虽有密切联系,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诸如性质、对应关系、范围、法律约束力等方面多有不同。比如,虽然存在义务,但义务人正确地履行了义务,也就不发生责任问题。二者出于不同的法律规定,法律义务相对的是法律权利,而法律责任相对的是国家权力;法律义务可因相对权利主体放弃权利而不必履行,法律责任之不为(依法免除除外)则导致国家强制履行。

2、法律责任不同于法律制裁。

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也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又不同的概念。法律制裁是指由国家特定的机关对责任主体,以其所应负的法律责任实施惩罚性的强制措施。二者的联系体现在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法律责任不等于一定有法律制裁。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分为主动承担和被动承担两类,在主动承担的情况下,就不存在法律制裁。”因此,对法律义务、法律责任,法律制裁三者的关系可以做如下归纳:违反法律义务,可能产生法律责任,但不是必然也不是唯一的产生法律责任的渠道;产生了法律责任,就可能引起法律制裁,但也不是必然的结果。法律义务、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是三个密切相关但不能等同的概念。

二、经济法责任特征

关于经济法责任的特征,学界有不同论述,概括起来,大致主要有:1、认为经济法的责任具有明显的形式上的复合性、明显的公益性、明显的不对等性和不均衡性;2、认为经济法责任的违法者损失的利益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承担的主体更多的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法人;3、认为经济法责任具有相互分离性、双重性和社会性;4、认为经济法责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双重性、内容具有整体经济利益性、功能因主体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形式具有适用范围的特定性,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一种组织(团体)责任;5、认为经济责任是违法者对社会的责任、财产责任和人身责任并重的责任、补偿性与社会惩罚性相结合的责任、构成要件具有特殊性的责任,追究经济责任的国家机关既可以是法院,也可以是行政机关;6、认为经济法责任并非纯粹而全新的责任,必须适当借助传统的责任形式,以社会性责任为固有责任。

笔者认为,经济法责任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不容忽视:一是经济法责任的综合性,即经济法的责任形式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经济责任;二是经济法责任的社会性,即民事责任是个体对个体的责任,行政责任是个体对国家的责任,而经济责任是违法者对社会的责任。

三、经济法责任实现

如前所述,经济法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经济法特有的责任形式,因此经济法责任的实现也应区分对待。具体而言,当责任主体的行为具体侵犯了特定主体的民事权益时,该受害者得以根据相应的经济法规定和民事诉讼法来主张权利,追究行为者的责任,这点并无疑问,可以解决。同样,如果责任主体的行为危害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的管理权威,相关机关根据相应的经济法规定及其他法规追究责任者包括行政责任在内的经济法责任。如,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肢解公司、公告违法记录等等,这些可以实现。问题在于借用行政法律责任的调整机制,经济法责任的实现在现行制度内可能变得无所适从。事实上,过分依赖行政权力的介入,不但难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毕竟与行政机关代表的国家利益不同,而且还会给权力寻租、以权谋私增加机会,不利于控制日益膨胀的政府权力。因此,司法的最终裁判权必须得到确认和运用,尤其是追究调控主体的经济法责任时,应当由司法权力介入以规制行政权力,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然而,运用司法权力规制经济法主体行为时,问题迎面而来:抽象行为在行政诉讼领域尚缺乏司法审查的空间,在没有自己独立诉讼程序的经济法领域更是欠缺运作的余地。行政权力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具有专业、全面、灵活、迅速的特点。因此由专门的行政机关来主管无疑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较之其他管理方式更具优势。纵观我国现行经济立法,往往是规定了主管行政机关广泛的职权,而对当事人的司法救济权规定得极为抽象。国外的竞争法虽然也规定专门的主管机关,如美国的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的反托拉斯局、德国的联邦卡特尔局、日本及韩国的公平交易委员会,但这些机构一般只对违反竞争法的行为享有调查权、提起民事或刑事诉讼的权利,而没有直接的处罚权。事实上,经济违法行为无处不在,单靠力量有限的主管行政机关的执法难以奏效:而赋予其广泛的权力,对权力本身的监督是个棘手的问题;单纯依赖行政执法难以保护受害者私人的利益诉求,经济法责任中的社会性与经济性结合的特点也难以体现。使司法权在当事人有诉求的时候介入经济法责任的认定与落实中,无疑具有必要性。特别是对于调控主体的经济法责任,只能由司法权来裁判和执行,否则等于自己监督自己。

综上所述,经济法责任具有独立性地位和自身特征,应当加以归纳和研究其具体类型与实现途径,以此实现国家权力对市场失灵的良性干预,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上一篇:Web调度系统下一篇: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