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网络科幻

2024-05-01

电影中的网络科幻(精选六篇)

电影中的网络科幻 篇1

一、科幻类型电影概述

(一) 科幻类型电影概念

所谓的科幻电影, 就是以当前已知的科学知识, 对过去或未来的世界进行想象性呈现。科幻电影是依托于科学的真实, 是对未知世界和未知领域的探索。科幻电影具有较强的科普价值和科学前瞻, 同时蕴含着对科技伦理、科技人文等的文化思考。

(二) 科幻类型电影的发展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科幻电影凭借独特的叙事手法、震撼的感官冲击和个性的艺术表达, 戏剧化地呈现了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对文化产生的方方面面影响。目前, 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完善, 科幻电影已经具备丰富主题和深厚内涵。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科幻电影进入发展黄金期。该阶段正是东西方冷战的关键阶段, 笼罩在大众心头的战争阴影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想象思维。好莱坞科幻电影纷纷以天外来人、核战争为主题, 表达当时大众的思维和战争恐慌, 经典的有《外星人大战地球》、《火星人入侵》和《地球停转之日》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好莱坞科幻电影开始尝试将视觉元素与故事元素进行完美融合, 更加强调影片的文化内涵。在该阶段, 产生了科幻电影历史上许多重量级电影, 比如《星球大战》系列、《ET外星人》和《灵异第六感》等。

上世纪90年代至今, 科幻电影开始加入科技元素, 尤其是电脑合成影像, 在全球市场形成了专门制作后期合成影像的生产体系, 并在此阶段诞生了大量经典科幻电影, 如《黑客帝国》《我是传奇》《阿凡达》等, 深入探索了科技革新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二、科幻类型电影中大众文化特性的体现

大众文化语境下, 科幻电影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即制作趋于标准化、消费趋于商品性、娱乐趋于消遣性和审美趋于日常化, 具体如下:

(一) 制作趋于标准化

影视艺术的创作本身应该是利用电视符号语言对精神层面及文化层面进行艺术性探究,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 市场化运作使得科幻电影在制作上日益趋于商品化和标准化。就当前科幻电影的发展现状来讲, 适应电影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 科幻电影制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科幻电影制作的标准化流程是, 策划、生产、宣传、发行、院线上映、衍生品开发。不同于传统电影在上映后进行衍生品的开发, 科幻电影产业以科幻影片为产业源头, 科幻电影在策划初期就已经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制作, 实现与相关产品的对接, 而这就是科幻电影在大众文化语境下表现出的一大文化特性。

(二) 消费趋于商品性

大众文化语境下, 大众的消费心理进一步推动了科幻电影的发展。现代影视所呈现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消费内容, 所以展示日常消费内容的科幻电影也成为了大众消费的重要构成, 被贴上了消费文化的标签。不同的科幻电影就如同商品一样, 消费者可以随意选取, 不同层次消费者有着平等消费地位。在科幻电影中, 通过生活画面的呈现, 对大众生活行为产生一定的诱导作用, 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大众的消费观、价值观。所以, 观影过程并非纯粹的影像展示, 更多的是一种在商品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变化轨迹。

(三) 娱乐趋于消遣性

在大众文化语境下, 科幻电影开始追求审美趣味性, 娱乐日趋消遣性。它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较强的亲切性, 包含了创作者对社会文化内涵的解读, 融合了趣味元素与文化元素。科幻电影从最开始就是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呈现于受众眼前的, 反映大众生活并以期成为大众的热议话题, 为大众生活提供更多的饭后谈资, 为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科幻电影娱乐性做出了完美注解。通俗不代表庸俗, 科幻电影既有炫酷的科技, 也有引人入胜的情节, 为观众提供愉悦的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同时, 科幻电影用独特的方式创作为大众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科幻电影的主题、内容都非常丰富, 包罗万象, 具有不同审美习惯、文化背景的观众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说, 科幻电影娱乐趋于消遣性的文化特性, 充分满足了大众趣味多元化的需求。

(四) 审美趋于日常化

影视艺术本文就是一种具有很强包容性的艺术, 用影视创作技术和强大的创造力实现对理想世界的塑造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呈现。科幻电影作为影视家族的重要成员, 在审美上具有三大特性, 包括高度综合性、多元与现实逼真性和视听日常化。在目前我们看到的科幻电影中, 可以找到科幻电影与不同艺术形态的结合, 包括动画科幻、MTV科幻等, 也可以找到宗教、文化、科技等具有深厚内涵主题的探讨。在科幻电影制作过程中, 许多大众文化元素都被融入制作之中并为其服务, 同时通过科幻电影完美地呈现出来。大众文化的融合, 使科幻电影的审美也趋于日常化, 内涵日趋丰富, 这无疑实现了科幻电影更为广泛的传播。

三、结语

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在它的全方面影响之下, 科幻电影的发展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这一过程虽不乏质疑和挑战, 但其仍用本身独特的优势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对科幻电影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加以探析, 由此实现科幻电影与大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本质上来讲就是利用科幻电影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对科幻电影发展提供新思路, 并利用科幻电影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有益指引。因此, 加强对科幻电影大众文化特性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伦, 温晓红.中国电影需要编织自己的“科幻梦”——由好莱坞科幻电影引发的思考[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3 (8) .

[2]卢嘉毅.浅析冷战时代科幻电影的文化意涵[J].今传媒, 2011 (4) .

[3]刘宗平, 潘月里.科幻电影的科学传播──以电影《第五元素》为例[J].海峡科学, 2012 (3) .

电影中的网络科幻 篇2

所选课程:影视欣赏

所在院系:机电院

感想与发展

作为一个男生,最喜欢天马行空的东西了,动画片什么的也是最爱,因为那是凌驾在想象之上的东西,不为现实所约束,充满了未知与震撼,非常有趣。自然而然最喜欢的电影就是超现实的科幻片了,下面就谈谈我对几部相关科幻电影的感受吧。

对于很多喜欢科幻电影的人来说,《骇客帝国》无疑是一个经典,一个划时代的作品,一个里程碑。《骇客帝国》给我的感受就是震撼。震撼于新颖的题材,震撼于华丽的特效,震撼于精彩的打斗,震撼于精巧的故事,让人深深的感叹竟然还有这种不可思议的情节与画面。不同于很多现在的科幻电影,空有华丽的特效与包装,故事情节却老土加幼稚,太过肤浅与敷衍。骇客帝国的故事本身就非常有创意,把我们平时正常生活的现实世界设定为一个虚拟的世界,其实是由机器人创造的一个矩阵,矩阵中的人类同样由机器人所创造。而真正的世界由于人类在和机器人的战斗中落败而被机器人所控制。机器人通过把人类放入矩阵的虚拟世界来获取所需的能源。通过人类的抗争与奋斗最终打败了机器人换来了和平。《黑客帝国》是一部意义很深刻的电影。就我看来揭示了人与网络以及机器的复杂关系。

谈到《黑客帝国》就不由让我想起另一个经典系列-《人猿星球》,最近上映的《猿族崛起》正是该系列的前传。之所以会想到这部电影是因为它的视角和题材同样非常新颖,用非常奇特的思维让猿人统治人类,而人类反而退化成野兽,这和人们的常识和想法大相劲庭,甚至说连想都想不到。通常人们总是自然而然的认为社会总是会进步,向着高科技智能化方

向发展,前景一片美好。而《人猿星球》却给我们展现了另一番景象,人类倒退到甚至不能说话,无情的人猿所奴役。而这恰恰讽刺了美国的种族歧视,深刻尖锐的批判了当时的等级制度,以及人类的无知。虽然由于年代较早,并没有什么华丽的特效,老实说刚开始看的时候郁闷了一把,觉得太粗糙了,特效坑人,剧情还缓慢,差点看不下去,可是越看越精彩,越起劲,到影片最后忍不住让人拍案!真是差点错过了一部好电影啊,绝对是一部有内涵的经典科幻片。

去年非常火的一部影片《盗梦空间》也是一部非常规的科幻电影,它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导演,相信喜欢电影的人对他肯定不会陌生。《盗梦空间》讲的是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梦境,加以夸张给我们展现了一段神奇的冒险,通过层层的梦境,交织出华丽与惊险的篇章。本片主人公科布本和妻子都是造梦师,通过进入别人的梦境盗取别人的秘密来赚钱。后来由于进入的梦境太深,妻子分不清现实与梦境,错把所在的梦境当成了现实,不愿离开。为了让妻子脱离梦境回归现实,在她心中播下了这不是现实的思想种子,虽然成功的让她回到了现实,但也让她始终认为所在的世界不是现实而是梦境,最终悲剧收场….而为了再次见到自己深爱的孩子,再次展开了冒险。本片既让人感觉惊心动魄又让人感动与伤感,科幻只是一层外衣,情感才是核心。因为讲的是梦境,所以很多场面都是宏大与华丽的,让人着实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其中有一场在失重状态下的打斗,非常新奇异常精彩。《盗梦空间》算是一部烧脑片,整个故事逻辑性很强,而这也是诺兰的一贯风格。尤其是关于最后主人公是回到了现实还是梦境的讨论,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实像这种类型的电影想要获得好的口碑实属不易,而以上几部都是口碑和票房的双赢者。

下面来谈谈科幻电影的发展史。世界上第一部科幻是电影诞生于1897年的 《机器屠夫》。后来以特技摄影的创始人而著称的梅里爱以,在1902年推出了经典科幻片《月球之旅》。从那以后,科幻电影作为一个主要片种,与其它电影片种一起成长,并相互借鉴。之后很多

著名的科幻小说相继该改编了电影,如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威尔斯的《隐身人》、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等等。1926年,德国电影界推出了默片时代最伟大的科幻巨片《大都会》,这部影片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科幻艺术领域,被视为二十世纪十大影片之一。《大都会》代表了电影界内部在科幻艺术领域的原创能力,也把科幻电影的艺术性提高了一大步。正当科幻电影稳步走向更深的艺术殿堂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这一进程。二战以后,科幻电影开始复苏,大量科幻经典的再拍摄成了其中一个重要力量,这其中当然要数1953年的《星迹战争》影响最大了。

50年代,日本电影人制作了一部非常成功的系列科幻电影《哥斯拉》。这是一个身高百米,沉睡千年的恐龙式巨怪,在原子弹袭击东京时被惊醒,从此与人类为敌,有着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悲剧色彩。1968年,《太空漫游2001年》和《人猿行星》两部巨片相继问世,使那个时代的科幻电影达到了高峰。《人猿行星》改编自彼埃尔·布尔的同名小说,影片细致地表现了人类文明的困境和危机,片尾处主人公在自由女神废墟上的镜头堪称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画面。同年出品的《太空漫游2001年》改编自克拉克的同名科幻小说,也吸取了《童年的终结》等作品的一些思想。该片成本巨大,场面恢宏,也忠实地体现了克拉克原作的思想主题:在渺小的人类面前,宏伟的宇宙完全是一种冷漠的存在。这部影片在电影语言上精雕细刻,堪称艺术精品。

1977年,卢卡斯执导的《星球大战》与观众见面。这部影片不仅挽救了每况愈下的科幻电影市场,而且开创了科幻电影的新时代--高科技时代。而真正在艺术水准上给科幻电影以提高的,是斯皮尔伯格。斯皮尔伯格从小便养成了电影思维的习惯,并且把科幻作为其电影生涯的主要题材宝库,《E·T》的诞生,标志着艺术在科幻电影中的胜利。这部影片的特技并不复杂,情节也很简单,能够赢得世界各地不同种族无数观众的,是影片的童真情怀与浓郁的感情色彩。90年代斯皮尔伯格的《终结者》电影特别是续集中的电脑特技水平开创

了九十年代的特技新水平,其中液体机器人的变形能力着实让人们吓了一跳。1999年出现的《黑客帝国》就不用多说什么了,只能说给20世纪电影留下了一个出色的结尾。

科幻电影中的基因突变 篇3

《X战警:第一战》上映一周,便立即占据了北美票房的榜首之位,顺利将《功夫熊猫2》、《加勒比海盗4》等影片甩在身后,而且它还没有3D和IMAX版本的噱头,可见这些变种人英雄的魅力之大。

人人都爱超能英雄?

美国漫画家杰克·科比在上世纪60年代创造的X战警系列故事,到现在依然拥有大批拥趸,从2003年的《X战警》到最新上映的《X战警:第一战》,票房一路飘红。故事里的X战警,都是所谓的“变种人”,他们的遗传基因发生了异常变化,为了保护人类,与恶势力战斗。

如果超能力不是骗局,而是真实存在,你是超级期待,还是惶惶不安?恐怕感到恐惧的人不在少数,而在片中,参议员罗伯特·凯利更是一位极端分子。这位“诽谤者”甚至想通过立法来控制、排除 “危险”的异种人。其所作所为让不知真相的人们恐惧变种人的存在,也让“X教授”和“万磁王”这对好友反目成仇,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变种人拥有比普通人更强的能力,但却受到普通人的排挤,人们厌恶、恐惧他们,也拒绝接受他们,甚至希望将他们赶出人类社会之外。“X教授”以及他的学校,是这些超级英雄们唯一的庇护所,他们在这里学习如何控制和使用自己的超能力,并为保卫这个害怕他们的世界战斗。

在X战警的故事里,基因突变、基因实验是故事的核心,除了对基因科学的期待,也表现了对其的恐惧。现实中关于双螺旋结构的种种争论,在这部系列电影中得以浓缩:当人们在技术炉火纯青时,在伦理方面又能否实现合理,人是否能够坦然接受自己制造出来的文明产物?

事实上,基因本身结构非常稳定,在细胞分裂时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即使发生了一些小小的突变,也不会像变种人那样异于常人,既不能改变自身属性,也不可能像“X超人”那样从眼睛里发射高能射线。

人性不可承受之痛

继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后,福岛的核泄漏让日本人又一次被笼罩在核污染的阴影下,或许正是因为他们饱尝了核污染造成的恐怖后果,反而没能像美国人那样,创造出因污染而发生基因突变的绿巨人。

在现实中,如果要引起基因突变,可以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三种因素来实现,目前人工有利控制的基因突变绝大多数是利用物理和化学途径,而辐射这种物理方法则是人们最熟悉,也最为恐惧的。

“惊奇漫画”旗下最受欢迎人物之一,“绿巨人浩克”正是一位辐射的受害者。在电影里,物理学家罗柏特布鲁斯·班纳博士意外受到伽马炸弹放射线污染后,变成了愤怒怪物。他和“X战警”不同,是著名的反英雄人物。而且,他并不想拥有神奇的能力,一心想要自己的细胞恢复原状,过上往日平淡的生活。

但是,疯狂的军方科学家却复制了他的基因,制造了一个疯狂的畸形怪物,唯一能够与之抗衡的只有绿巨人。这时他不得不做出最终选择:是重新变回普通的科学家,还是继续背负着那个一直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绿色生物,以求寻找到真正勇敢与侠气并重的英雄气节。

绿巨人和传统的美国英雄有着很大区别,他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行侠仗义,而是在人性与兽性间挣扎,而最终身为怪物却有人类灵魂的绿巨人,战胜了已经丧失人性徒有一个躯壳的怪物。

绿巨人的故事带给人们对科学的反思,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巨大的危险,核电站的低耗能,也带来了核污染的潜在危险;生物工程的研究,也可能造出某种具有超强适应性的新物种……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福音时,人类恐怕还没做好承受其副作用的心理准备。

当梦想照进现实

1997年《千钧一发》上映时,在西方世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部表现未来世界的电影中,人可以决定遗传基因,所有怀孕、出生,都在严格的基因控制之中,让人们无比憧憬,也心怀畏惧。

在影片里,当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在未来重现,基因工程的发展,让基因歧视暴露在大家面前。在未来,优生诊所是社会流行,只有付不起钱的穷人才会选择“劣等”的自然生育,而诊所里培育出来的强化基因受精卵,是“自然受孕1000次也达不到的奇迹”。 当父母对这种强化基因的小孩有所质疑的时候,医生还很贴心地回答:“别担心,孩子还是你们自己的基因结晶,不过是最优的结晶。”

影片主人公文森特是个被判定为天生基因不合格,活不到30岁,只能从事清洁工工作的人,但他却有着成为宇航员的梦想,而他的弟弟则是一个生来就完美的“合格人”,却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义。种种机缘巧合,两人开始共用一个身份,最终文森特成功地登上了太空。

虽然这部电影时常被列入励志电影的行列,但故事本身却是作者本人对基因科学感到恐惧的产物,兄弟两人的故事虽然美好,但却没有感动那个醉心于基因筛选的世界。

电影中的网络科幻 篇4

为了对付虫族,国际联合舰队成立了战斗学校,从全世界儿童中挑选军事天才进行培训。年仅6岁的安德被选中,和比他大许多的孩子一起经历残酷无比的训练。在教官格拉夫刻意安排的孤立与敌视中,安德艰难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并从虫族身上学习战术和策略。“它们是最可怕的敌人,丑陋、危险、令人憎恶。但它们打起仗来是真正的行家。”教官这样说。

5年之后,11岁的安德带着他的战队,从战术学校转到指挥学院,奉命在“模拟器”上进行最后一次“考试”:指挥一支人类舰队进攻虫族老巢。

天才、勤奋加上少年特有的无所顾忌,使得安德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之后,终于突破了虫族的重重防线,将“分子分解器”投放到虫族的老家,干掉了虫族女王,灭绝了整个虫族。

然而,事实上,他并不是在“模拟器”里操控游戏,而是借助超光速通讯设备“安塞波”,实时指挥了一支人类舰队。他在“游戏”里输入的每一条指令,都得到了舰队的忠实执行;他在“游戏”里得到的每一条战损报告,都有相应的战士客死他乡……

这就是2014年1月上映的科幻电影《安德的游戏》讲述的故事。这部电影改编自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同名原著科幻小说。在美国,有两大科幻奖项:雨果奖和星云奖。在科幻史上,从来没有人在两年内连续两次将这两大科幻奖尽收囊中,直到卡德横空出世。1986年,他创作的《安德的游戏》囊括雨果奖和星云奖,第二年,其续集《死者代言人》再次包揽了这两个世界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创造了科幻史上的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

《安德的游戏》中,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虫族。虫族不是卡德的原创,最早使用虫族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的海因莱因。自从海因莱因在《星船伞兵》中,让有智慧的虫子成为人类的公敌后,有很多科幻作家继承了这一创意。

《星船伞兵》曾经以《星河战队》之名搬上过大银幕,看过的人无不对里面穷凶极恶的虫族印象深刻。虫族老家在双子星系,一个叫克里夫兰的行星上,普通人通常叫它大K星。虫族爬上该星球食物链的顶端之后,繁殖超快,所消耗的食物和水也超多,于是,大K星上能吃的都很快地被虫族吃掉了。为了继续生存下去,虫族把目光对准宇宙另一头的地球,那里有它们渴望的一切。

罗伯特·比特纳创作的《孤儿远征军》里,2040年,从宇宙深处来的虫子们在木卫三上安营扎寨,把木卫三当成了进攻地球的桥头堡。它们从那里向地球发射威力巨大的飞弹,摧毁了无数的城市和乡村,数以万计的人成了孤儿。

科幻游戏《星际争霸》中,有三个种族,人族、神族和虫族。虫族是纯肉体的生物,因此也称为兽族。虫族的最高统治者叫主宰,拥有绝对的智慧、意志和权力。主宰之下,是少数几个高智商的脑虫。其他虫族成员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完全听命于脑虫发出的信号。这种严苛的命令体系让整个虫族社会保持在最有效率的状态。

在《安德的游戏》里,虫族既普通又不普通,有自己的特色。事实上,尽管与虫族打了多年的仗,人类对它们还是知道得不多。人类没有抓到一个活着的虫人。一旦解除了它们的武装,将它们生擒活捉,它们也会立刻死去。科学家甚至连它们的性别也不能确定,支持率最多的看法是,它们大多是女性,可它们的性器官不是萎缩就是发育不全。

在分子层面,虫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遗传物质也是如此。在人类看来,它们长得像昆虫,但它们的内部器官却比任何昆虫都复杂和专业化。虽然它们进化出了内骨骼,外骨骼却几乎全部退化。它们的生理结构仍然与它们的祖宗相似,就像地球上的蚂蚁。虫族能看到的可见光谱大体和人类相同,但感觉器官似乎都已经退化,在它们身上也没有发现证据表示嗅觉、味觉和听觉对它们有什么意义。

虫族最不普通之处在于虫族没有语言,它们用思想来交流。这种思想交流没有时空的间隔,是即时性的。因此,虫族整体就像是一个人,而每一个虫族战士就像是这个人的手和脚。虫族女王是虫族群体的中心,每个虫人都是她的子女,每个虫人都完全听从她的命令。所以,安德的舰队杀死了虫族女王,就等于灭掉了整个虫族。

显然,虫族的原型就是地球上那些昆虫了。

说到昆虫,你首先想到了什么?团结勤劳,还是凶狠恶毒,抑或是精致、纤巧、脆弱?然而,用这种简化的方式来认识昆虫这个庞大的群体是不合适的。精致、纤巧、脆弱什么的,更完全是人类一厢情愿的幻想。假如昆虫与人类发生战争,那么一败涂地的肯定是人类,而且不会如电影一样,有什么救世主来逆转剧情。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

——它们的历史更为悠久

昆虫在4亿年前就出现在了地球上,比哺乳动物早3亿年,见识了4亿年里地球上所有的大灾大难,包括使一度不可一世的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也没有影响它们的存在。至于人类这种至今不过300万年历史的物种,完全是最后一秒才登上历史舞台的小角色,在昆虫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它们的种类更为繁多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群体。目前,人类已知的昆虫约有100万种,比所有其他的动物加起来还要多得多。更可怕的是,仍有许多种类的昆虫尚待发现,昆虫学家估计现存种类实际在200万~500万种之间。

——它们的数量更为众多

昆虫个体的数目,那更是多得不可思议。在1平方千米的潮湿土壤中,竟有多达亿只、分属数百个品种的昆虫。据估计,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1018只活昆虫,每一个活着的人可以摊到上亿只昆虫。我们这个星球上活着的昆虫的总质量,比所有其他动物加起来的总质量还要大。

简而言之,昆虫见识过的世界末日比我们在电影里看过的还多,就算我们用核武器——我们所能制造出的最厉害的武器——把地球炸了个稀巴烂,以至于连人类都灭绝了,昆虫依然是躲在某个角落里肆意繁衍。

事实上,人类与昆虫的战争早就开始了。千百年来,那些有害昆虫毁坏人类的农作物,导致大片森林、果园和其他经济林木成为枯木,或严重减产;它们传播人类和牲畜家禽的大多数传染病;它们毁坏建筑木料,使堤坝、枕木、家具、衣服受到严重损害……它们是人类的大敌,然而人类却拿它们没有什么办法。

因为昆虫在地球存在的时间够长,已经深入我们这个星球的方方面面,因此,假如删除几种昆虫,可能会造成整个生态圈的崩溃。而要是人类灭绝了,那绝大多数生物会有手的拍手、有脚的拍脚了。

如此看来,《安德的游戏》里的虫族其实也不那么可怕。

从科幻到真实电影中的数码产品 篇5

跟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情况一样,手机肯定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数码产品,相比之下电脑和相机的比例就低了一些。在我们选择电影里的数码也是这个比例,所以占绝大多数的手机作为上半部分,电脑和照相机就归在这一期一起出来,让你一次看个痛快!

电影中的电脑

电影里出现电脑的形式更加多样,不过自从在电影里出现,电脑总是以反派的形象深入人心,那些大导演都惧怕来自电脑的威胁,诸如人类与电脑的战争题材更是多如牛毛。

在强大的电脑威胁之外,电影中也不乏对电脑功能、设计等方面的展望,当然广告植入也有,所以我们把电影中出现的电脑分为两类,超现实的和真实的两方面,分开看。

超现实的电脑

电脑最早出现在电影里,主要是在科幻片中,那些影片中的电脑更多代表一种虚拟的角色,而人类与电脑之间的战争往往成为那个时期科幻电影的主题,不过这种对于电脑的恐惧恰恰与我们对电脑的期待是相似的,在刚刚接触电脑的时候,我们在使用高速计算的同时希望电脑能够拥有智能,而电影导演们则帮我们想象到了当电脑的智能能够取代人类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危机?在影片中以虚拟形象出现的电脑大多是一种反面的角色,不信?来看:

你相信吗?我选择谈和数码有关的电影,会从一部1968年的影片开始。在电影里,关于电脑的想象仿佛是无穷无尽的,这部名为《2001太空漫游》是1968年的电影人畅想2001年人类实现太空漫游的境况,现在虽然咱们早已经跨过了2001年,但是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还滞后于导演的想象。

在早期的电影中,电脑的出现往往带有一种邪恶的力量,在《2001太空漫游》中,人类登陆木星的团队由宇航员和一部HAL9000电脑组合而成,然而在宇宙航行中,HAL9000开始了邪恶的计划,在几位宇航员先后丧命之后,幸存的一位宇航员与邪恶的电脑展开战斗,终于关闭了HAL9000,完成了预定任务。

说到对电脑的恐惧,《黑客帝国》一片把恐惧的想象发挥到了极致。在《黑客帝国》系列影片中,人类是被电脑程序“母体”像庄稼一样种植着,而电脑程序需要的是人类的生物电能以维持自身运转,这样的想象让我们无形中产生了更大的恐惧。

《黑客帝国》全片共三部,当我们还在为第一部中的人类战胜了Matrix而兴奋的时候,却完全没有想到后面的剧情还是在母体的操控之下,甚至Neo在多次突破之后,发现自己还没有进入真实的世界—看来,想要跳出母体的控制,需要像《Inception(盗梦空间)》那样,从多重梦境中依次醒来。

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拟?在面对“母体”为我们创造出来的环境时,你能分辨吗?然而所谓的“虚拟现实”技术正在把我们向这样的世界所引导,面对这样的技术方向,人类应该接受还是恐惧?

应该说这是一部足够恶搞科幻的科幻影片。故事从“野蛮拆迁”开始,Arthur Dent在为自己的家面对野蛮拆迁而焦头烂额的时候,整个地球也面临着来自星际之间的野蛮拆迁。当然,我们这里就不去讨论这些搞笑的科幻剧情了,影片中出现的超级计算机也带给我们很有趣的搞笑故事。

一个智慧的种族,为了得到关于生命,关于存在,关于一切的最终答案,制造出了一台超级计算机O Deep Thought(深思),在一个足够隆重的仪式之后,这个智慧的种族向深思追寻这个答案。超级计算机深思回答说这个答案需要750万年才可以计算出来。于是这个智慧的种族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经历了750万年之后,智慧种族又来到了深思面前,在一片鸦雀无声的期待中,深思给出的答案是“42”。

为什么是42?无论电影还是原著小说都没有给出答案,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记住影片中的超级计算机深思,一个双手托腮形式的拟人化外形很是具备亲和力,然而在面对来访的客人时,深思竟然能够回答“我在看电视”,这样足够拟人的智慧方式很有亲和力,一改其他科幻影片中视电脑为危险的敌人那种常见的视角。

在有关手机的章节中我们也曾经提到《夺命手机》这部影片,不过事实上,影片中的手机不过是电脑程序的一个终端体现,整个故事还是在超级电脑的超级程序下规划出来的。

《Echelon Conspiracy》这个名称按照字面的翻译应该叫做“梯阵阴谋”,“梯阵”简单的解释是一个窃听监听的系统,因为这一系统严重影响到公众隐私,因此梯阵被披露之后就曾经引起广泛的恐慌。

具体这个梯阵存在与否我们没必要追究,不过一个能够搜集各种视频、音响信息,进行分析而且准确预测,并且将相关信息给你提示的电脑系统需要的肯定是足够大的分析处理能力。电影中的梯阵系统有了自己的智慧,甚至可以自己为自己开发升级程序,好在主角Max Peterson借助梯阵系统自己的判断让它决定关闭自身,保证了我们的信息安全。

相比那些更超前的科幻影片来说,《夺命手机》的想象力和我们的距离并不算遥远,然而这样的接近让我们更加恐惧,毕竟片中的梯阵系统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当电脑拥有自行升级甚至控制人类的能力,会不会让你感到威胁?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电影编剧的想象力,这部2010年上映的《创战记》的全部故事都来自1982年的卡通片《Tron(电子世界争霸战)》,要知道1982年电脑还没进入家庭,IBM制定PC标准也不过是1981年的事情。然而1982年的卡通片就已经想象出来未来我们生活在电子世界中的景象。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电影《创战记》描述的是一个网络游戏,人类进入之后就可以在里面进行各种各样的战斗,想来我们现在沉迷在电脑屏幕前面的游戏方式还不如1982年的创意水平呢。不过,在电影《创战记》中,参与游戏之后能把游戏中认识的女友带回现实之中,这是不是来自网恋的遐想呢?

现实中的电脑

相比那些虚拟的电脑形象,当电脑在我们身边普及以后,就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我们身边实用的工具,所以在电影里面,电脑也从虚拟的幕后走向了前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甚至还会在一些影片中变成“追星”的形象。

《变形金刚》系列

在《变形金刚》系列影片中,电脑的位置也是从科幻变成了现实。要知道,变形金刚的故事最早诞生于1984年,经历了28年的发展,我们身边的数码科技早就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然而《变形金刚》系列影片中的电脑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着。

卡通版《变形金刚》(1984)

在1984年的卡通版《变形金刚》电视片中,电脑以一个虚拟的形态出现,那就是来自汽车人的方舟上的超级计算机Teletraan 1。Teletraan 1的功能十分强大,无论是用于管理汽车人之间的作战计划还是制造全新的汽车人甚至修复负伤的汽车人都不在话下。当然汽车人的人类朋友Spike也经常操作Teletraan 1。当时电脑并没有进入家庭,使用电脑大多来自军事机构,和影片中的表现形式很相似。

《Transformers(变形金刚)》

嗯,时隔23年,真人电影版的《变形金刚》不仅故事发生了变化,就连电脑在影片里的出现也显示出了变化。一方面,电脑对于军方来说是用于存储管理各种信息文档的资料库,而来自霸天虎的力量数次需要从数据库中窃取信息;另一方面,无论军人还是平民,都将电脑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Sam使用电脑在ebay上出售自己曾曾曾祖父的遗物,而Captain William Lennox则借助电脑和家人进行视频通话。

《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变形金刚2)》

也许是因为Facebook太过火爆,也许是Mark Elliot Zuckerburg的故事太吸引年轻人的梦想,在《变形金刚2》中,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Sam就被同学邀请加入他们的网络公司。虽然画面上并没有专门强调电脑的内容,但是宿舍中的那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做出来的网站相信还是能够让你有点兴趣的。

还记得影片中说的网址吗?我帮你记下来了:TheRealEffingDeal.com,有兴趣去看看不?

《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变形金刚 3)》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咱就不讨论是不是从威震天那里反向工程研究出来的吧,电脑在《变形金刚 3》中更广泛地出现。当然,里面有不少lenovo的植入广告咱们就没必要在意了,不过剧情中倒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情节,Sam的机器人朋友Brains陪在Sam的身边,在防备被其他人发现的时候,会变身成电脑的形式,片中曾经出现他变身为lenovo E420笔记本上网查询资料,变成机器人的时候还专门调侃了一下笔记本高速运行发热的状况——头发都冒烟了。

杀手用什么电脑?没错,军用级的产品也很适合他们,《史密斯夫妇》中就有这样小小的桥段。相互隐藏身份的杀手夫妻看似平静的生活中经常穿插着杀手任务,不过因为隐藏得很好,竟然对生活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然而因为两家杀手公司并不能允许他们的结合,因此设计了让两人执行同一刺杀任务引起自相残杀的结果。

两位杀手的任务在同一地点进行,然而Jean认为John可能会影响到她执行任务—当然那时候她并不知道对方的身份,而开枪射击,来自John的报复则是火箭炮的炮弹。

放心,要是这就产生死伤,剧情就进行不下去了,不过这里看到Jean使用的电脑倒是不错,即便挨了一枚火箭弹,都没影响到它继续开机运行设定好的引爆程序。

也许美国的各位电影导演都有相同的思路,不信你看看电影里面的电脑就能知道,前面Smith家两口子都是杀手,人家选用的电脑就是Panasonic ToughBook CF这一系列,而到了速度与激情中的各位侠盗手里,虽然影片相隔了6年之久,但是他们选择的还是Panasonic ToughBook CF的电脑。

想来,Smith家小媳妇是需要在野外环境下使用电脑,所以选择了这样一款三防产品,而《速度与激情》片中的Mia Toretto负责在基地中用电脑监视警方的动作,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对电脑的三防真的不必有太高的追求。

嗯,我相信,他们肯定是6年前看过《史密斯夫妇》,追星买的这台ToughBook CF。

“冯氏广告”在我看来也是冯小刚的电影作品中一个很有趣的噱头,至少每次看电影的时候拿出一点精力择广告也是一个乐趣,有关《天下无贼》里面的其他广告和这个选题无关,倒是值得看看里面出现的电脑。

电影中,张涵予饰演的隐藏身份的警察就像是一个画家,总是抱着一个屏幕画下身边的人物。那可不是iPad,2004年的时候还没有iPad呢。

直接在屏幕上用笔输入是很多人对电脑的要求,无论是绘画还是手写输入文字都需要屏幕手写,早在2002年Tablet PC产品就已经上市,那时候的屏幕绘图的确符合电影中的警察应用需求,将画像发送给总部,经过总部检索准确判断了嫌犯的信息。

不过,为什么不能用相机拍张照片传过去呢?

没错,《阿凡达》的确是一部科幻片,不过我们宁愿相信电影里面对电脑的表现能够变成真实。

在人类的基地,各种各样的显示屏分别以透明或是3D的模式显示,甚至可以随时将屏幕图像拿起,带到需要的位置,这样的操作感受是我们更期待的。

想要这样的电脑变成现实,相信目前很多技术都已经可以实现,例如透明的屏幕、触摸式操作、便携的平板电脑、网络服务下的云应用等等,相信以人类的智慧,实现电影《阿凡达》中电脑的形式,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不过我们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在于,纯透明的屏幕,关机之后恐怕什么都看不到吧?下次想用的时候找不到它在哪里的时候怎么办?

电影中的相机

相比前面的手机和电脑,照相机在电影中的出现从来没有经历过科幻的过程,毕竟电影这个产业是在照相技术诞生以后出现的,所以在电影中表现到有关拍照的情节时早已经不是幻想之中的情景了。

不过在不同时期的电影中,出现过的照相机也有不同的意味,比如早期的影片肯定不会出现数码相机,而即使是新片,也不乏用胶片相机摆出文艺范儿的桥段,甚至同一个故事中也有可能出现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的对比,想起来还是很有趣的比较。

2000年的时候,数码相机这个名词恐怕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即使是专业的摄影师也很少有机会使用到数码相机,《垂直极限》一片中的Peter Garrett就是一名《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他所使用的是一部当时顶级的单反相机——Nikon F5。

片中有这样一个很小的细节,Peter Garrett躲在观察哨中拍摄雪地上嬉戏的雪豹,助手帮助他更换胶卷的时候不小心把胶卷掉到了地上,虽然声音很轻微,还是惊扰了雪豹,让Peter Garrett脸上露出不快的神情。

其实那时候我就已经了解数码相机了,记得看到这段情节的时候,我就想到:如果用数码相机就不会有换胶卷的麻烦,更不用担心惊扰雪豹了。

另外,在影片开始的时候,主角Peter Garrett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了对摄影的热情,在山崖上举着相机拍摄天空中翱翔的雄鹰成为整个影片的开始。当然,还是学生时代的Peter Garrett肯定玩不起F5,那时候他手里的相机是一部Nikon FX90—很有品牌忠诚度嘛。

《蜘蛛侠》系列电影中,也许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蜘蛛侠的打斗场面中。侃相机,你肯定会想起在Peter Parker变身成为蜘蛛侠之前担任校报摄影师,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拿着照相机拍摄。《蜘蛛侠》第一集是2002年,Peter Parker的相机是一部胶片相机,还没有数码相机可以选用。

到了2007年,第三部《蜘蛛侠》中的Peter Parker已经变身成Spider-Man。而在蜘蛛侠的身份之外,Peter Parker还依靠为《Daily Bugle》提供蜘蛛侠的照片作为兼职。片中Peter Parker为女友Marie Jean拍照时,我们看到了他手中还是5年前的那款胶片相机,然而在蜘蛛侠救人时偶遇的那位自由摄影师Edward Brock已经用上了数码,难怪他在《Daily Bugle》轻松地抢走了Peter Parker的饭碗。

对了,拿长焦镜头当望远镜你会玩吗?Edward Brock就在电影中用过,学着点儿!

美国的漫画英雄们好像都很注意公众形象,前面说到的蜘蛛侠身边有记者追随,这边的超人也一样,无论是化身Clark Kent就职于Daily Planet报社,还是女朋友Lois Lane作为报社的金牌记者,都能够及时将超人的消息公诸于众。

现在我们都在推崇“有图有真相”,作为报社记者更需要保证新闻现场的照片,于是一部强悍的相机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在《超人归来》一片中,我们就曾经捕捉到一幅Nikon数码单反的出镜画面,那个笨重的机身加上一个超长的大炮,绝对专业摄影记者范儿!

虽然影片上映是2008年,但是其中有一段主角Jamal Malik小时候的情节,讲述Jamal Malik与哥哥Salim Malik在泰姬陵做"黑导游"的故事,期间出现过Jamal Malik使用照相机的场景。

推算一下那大概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的Polaroid的确是旅游景点经营拍照业务必备的利器,之前大家都没有照相机的时代,很多旅游景点都有拍照服务,你可以付款留下地址,然后人家会把你的照片冲洗出来邮寄给你,有了Polaroid一次性成像照相机以后,再也不需要漫长的等待,可以直接将照片带走,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同样是Polaroid相机,到了2012年,反而成为了时尚的象征,在2012年上映的电影《春娇与志明》中,杨幂饰演的尚优优就更喜欢Polaroid那种“有瑕疵的真实”,也许感性的视角咱们并不理解,但这并不排除我们记住并且喜爱Polaroid的心态。

2006年的时候,数码单反相机刚刚走下神坛,面向广大消费者展示除了价格的亲和力,而一部基于“草根”的《疯狂的石头》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照相机从胶片到数码的转变。

提到影片中出现的照相机,相信你肯定会想起那句“Nike,也出照相机喽。”这句足够搞笑的台词来自谢小萌为老坑翡翠拍照的环节,借助闪光灯掉包的情节咱们没必要回忆了,他手上这款Nikon FM3A你注意到了吗?这还是一个胶片相机呢。

而来自香港的大盗麦克的设备就先进了不少,在现场踩点的时候带着一款Canon EOS 400D,想来数码相机也是一个不错的伪装,既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游客,又可以用相机拍下现场的安保环境,更好地制订犯罪计划。

好像好莱坞的导演们都比较排斥数码相机,回想各个时期的电影中出现的相机,好像胶片相机占据绝大多数。不过也不排除在影片中比较追新的作品,比如2011年上映的《龙纹身的女孩》中,刚刚上市不久的全新概念微单相机就在影片中有出色的表现。

影片中男女主角Mikael Blomkvist和Lesbeth Salander都是专业的侦探,全片中多次看到Mikael Blomkvist在电脑前检索现场照片寻找疑点的镜头,然而片中自始至终鲜有相机登场,不过在Mikael Blomkvist家的猫被人扒了皮丢在门口那一个残忍的场景中,Mikael Blomkvist仿佛只剩下了难过,而Lesbeth Salander表现出了极高的职业素养,迅速拿起相机拍摄下了凶案现场的照片。

当然,这也是本文主角—微单相机登场的时刻。

太空科幻电影经典 篇6

《星际迷航》(又译星舰奇航记,星空奇遇记、星舰迷航记、星际奇旅、星际旅行)是项集合名,指的是全部设定在同一个虚构宇宙中的六代科幻电视系列剧(总共726集)、十一部电影、591本小说、515本漫画、122套游戏以及其他众多粉丝作品。由吉恩·罗登贝瑞(Gene Roddenberry)于1960年代初期到中期所创造。它描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未来世界,在那时人类已经战胜了地球上的疾病、种族、贫穷、偏执与战争。主角们探索银河系,寻找新世界并且与新的文明相遇,同时也帮助散播和平与理解。《星际迷航》是科幻史上、电视史上最受欢迎的系列电视剧之一。在美国《星际迷航》系列是和《星球大战》不相上下的科幻巨作。对于一个科幻迷来说,《星舰迷航》和《星球大战》都是必不可少的必修课。

2009年的《星际迷航》影片起用了一群年轻的新演员,没有惊世绝色的俊男靓女,每个人却都与所饰演的角色形象非常吻合贴切,很好地组成了一个和谐生动默契十足的小团体。同时不乏宇宙星辰中庞大的宇宙飞船的雄壮景象和黑洞、爆炸、星球毁灭之类炫酷无比的视觉效果,拍摄手法想象力十足,很能满足人们对于科幻电影的视觉需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e2bc70100f1s0.html

上一篇:教学和师生下一篇:红色赣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