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建设

2024-06-10

室内分布建设(精选十篇)

室内分布建设 篇1

随着全国3G业务的全面展开,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紧迫性及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 树立良好形象, 运营商应该对3G的室内覆盖建设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就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方案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设备和天馈系统的安装进行以下简要的分析:

1 多运营商共建室内分布系统方案

1.1 场景描述

国内目前有多家移动运营商、多个通信系统, 如果在同一建筑物内分别布线、各自建设自身的室内分布系统, 将造成重复建设、重复施工, 既破坏大楼的整体美观, 又影响了业主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 在集约化建设、统一建设、共建共享的形势要求下, 业主逐渐要求多家运营商共用室内分布系统, 在一些城市标志性特大型建筑内 (如特大剧院、特大体育场、特大交通枢纽、地铁等) 建设多运营商多制式综合室内分布系统的需求尤其强烈。

多运营商多制式综合室内分布系统的技术重点和难点在于:a.干扰问题, 应分析多种通信制式之间的干扰和系统隔离度要求。b.信号同一覆盖问题, 即覆盖性能最先受限的通信制式决定覆盖的分区数量。c.机房问题, 需预留较多机房, 或者在同一机房内安装多个小区的信源设备。

1.2 各运营商无线系统

2009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 批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 (3G) 业务经营许可,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WCDMA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至此, 国内三大营运商经营的移动网络系统制式全部确定, 详细如表1。

1.3 实施方案

对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 国内目前需要接入的系统包括中国移动的GSM900、DCS1800以及TD-SCDMA三种系统, 中国联通的GSM900、DCS1800以及WCDMA三种系统, 中国电信拥有的CDMA800系统以及建设中的CDMA2000系统, 另外, 还包括每个运营商都有可能建设的WLAN系统。从投资成本、维护成本以及物业所有人要求等角度出发, 希望在工程中尽量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实现不同系统的接入要求。为了到达共建的目标, 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a.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通信技术体制的技术特点, 合理选择技术方案及设备, 避免各系统间的干扰;b.系统设计应考虑由于频段和技术体制等方面的不同引起信号损耗的不同导致的覆盖的差异等;c.综合分析各种类型场景的应用, 制定不同的技术方案;d.综合室内分布系统拓扑结构应易于迭加与组合, 便于维护及扩容;e.WLAN系统 (802.11b/g) 只有3个可用的频点, 需要根据覆盖区域进行合理的频率规划。对于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式系统, 理论上讲, 通过加入滤波器以及对设备指标提出某些要求等措施, 可以在多系统收发合缆时抑制干扰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但是由于互调、滤波、以及产生的干扰叠加等原因, 建议需要做试验网, 对多系统共存的干扰情况进行测试。

2 工程实施要点

2.1 主设备安装

2.1.1 RRU的安装。

RRU有两种安装方式, 分别为抱杆安装与与挂挂墙墙安安装装::aa..对对于室外抱杆安装方式, RRU安装前应确保抱杆对于地面任意直线垂直倾斜角度误差为±1度, RRU安装需要安装扣件组, 以使机架可以固定在金属桅杆上。b.对于室内挂墙安装方式, RRU安装后应确保设备侧面对于墙面任意直线垂直倾斜角度误差为±1度, RRU需要安装挂架, 以使RRU固定在墙面上。c.设备安装后应保证在9级地震烈度作用下不得倾倒, 其相关组件不得出现脱离、脱落和分离情况 (依据YD5083-2005) 。设备的最大抗风等级为12级。

2.1.2 BBU与RRU的连接。

a.BBU与RRU的连接原则上采取直连的方式, 需要控制级联的数量。b.对于有室内站房的情况, RRU与BBU及RRU之间的光缆长度不超过200米时, 采用野战光缆直接连接;对于没有室内站房的情况, 且室内光缆长度不超过200米时, 可采用野战光缆结合光纤接头转换器连接;当超过200米时, 可采用光缆结合尾纤方式连接。c.当采用光缆结合尾纤方式连接时, 尾纤需加保护套管。d.RRU与BBU及RRU之间的光缆应采用馈线卡固定。对于不能使用馈线卡的地方, 应扎带固定, 扎带间隔不大于150mm。扎带绑扎要求扎带扣方向一致, 多余长度室内沿扎带扣剪平, 室外扎带多余长度于扎带扣处保留3~5扣剪平。e.考虑到A频段及C频段RRU引入的可能性, 为减少今后引入的改造工作量, 在分布系统建设时可直接选用多芯光缆, 但多芯光缆会带来现场熔纤的工作量, 需根据实际工程实施能力综合确定。

2.1.3 RRU与分布系统的连接。

a.RRU安装位置应尽量接近分布系统合路点, 并根据链路预算及工程条件确定采用7/8馈线或1/2馈线。b.根据馈线长度, 应使用馈线卡固定, 在不能使用馈线卡的地方, 使用扎带固定, 扎带绑扎要求扎带扣方向一致, 多余长度室内沿扎带扣剪平, 室外扎带多余长度于扎带扣处保留3~5扣剪平。c.馈线卡/扎带固定间距:水平走线为0.5米, 垂直走线为1米, 走线外观要平直美观。

2.1.4 电源线安装。

a.RRU设备尽量采用信号源处的电源为其供电。b.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时, 用标配的供电电缆从信号源处的-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c.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且≤300m时, 可根据现场条件, 结合设备装机位置、线缆敷设难易程度、RRU数量等情况, 综合考虑RRU供电方式。d.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300m时, 宜单独采用-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 为RRU配置小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时, 可采用从信源处引交流220V电源为RRU供电, 但需注意要求该交流电源为-48V直流电源加逆变器, 且逆变器为N+1工作方式。e.RRU电源线应采用扎带固定, 扎带间隔不大于150mm。扎带绑扎要求扎带扣方向一致, 多余长度室内沿扎带扣剪平, 室外扎带多余长度于扎带扣处保留3~5扣剪平。

2.1.5 接地线安装。

a.RRU的保护地线一般使用16mm2以上黄绿线, 一端接到RRU接地端子上, 另一端就近就近接入保护地线铜排地。b.地线应采用整段多股铜导线, 中间不能有接头, 绝缘层完好;冗余部分应剪掉, 不得打圈或反复弯曲。

2.2 天馈系统安装

2.2.1 室内天线安装。

a.天线固定。若为挂墙式天线, 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墙上, 保证天线垂直美观, 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若为吸顶式天线, 可以固定安装在天花或天花吊顶下, 保证天线水平美观, 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如果天花吊顶为石膏板或木质, 还可以将天线安装在天花吊顶内, 但必须用天线支架对天线做牢固固定, 不能任意摆放在天花吊顶内, 支架捆绑所用的扎带不可少于4条。在天线附近须留有口位。安装天线时应戴干净手套操作, 保证天线及天花板的清洁干净。b.天线位置。天线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文件 (方案) 规定的范围内, 并尽量安装在天花吊顶板的中央。c.天线安装。天线放置要平稳牢固, 如果垂直放置, 安放位置要合理美观。天线连接容易, 上紧天线时必须先用手拧紧, 最后用扳手拧动的范围在1圈内即准确到位, 要做到布局合理美观, 做天线的过程中不能弄脏天花板或其他设施, 摘装天花板使用干净的白手套, 室内天线接头要用胶带包扎做防水处理, 室外天线的接头必须使用更多的防水胶带, 然后用塑料黑胶带缠好, 胶带做到平整、少皱、美观, 安装完天线后要擦干净天线。

2.2.2 器件的安装

无源器件应用扎带、固定件牢固固定、不允许悬空无固定放置, 要保证量好馈线长度后再锯掉馈线, 做到一次成功, 较短的连线要先量好以后再做, 不要因为不易连接而打急弯, 如果线太长要锯掉不能盘在器件周围。

结束语

无线设计领域属于经验性科学, 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是无线设计领域一个全新的课题, 很多经验需要在实际建设、试点时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文提出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需要在实际的3G网络运营成熟后, 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朱东照, 罗建迪等.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工程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3.

[2]罗文琦.TD-SCDMA室内覆盖探讨[J].通信世界B, 2006 (30) .

新化移动公司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合同 篇2

甲方:

法定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乙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法定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为有效解决甲方建筑物内移动手机信号覆盖盲区的问题,提高移动通信质量,保障通信畅通。经甲、乙双方协商,就乙方在甲方建筑物内建设移动手机室内分布式系统、安装移动通信设备(微蜂窝)的各项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根据甲方的移动信号覆盖实际情况、设计系统方案,并安排专业通信工程队建设,为甲方免费安装移动通信用天线、线缆及信号源设备,由乙方负责系统开通的调测及维护,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服务。

二、甲方安排人员负责协调工作,协助乙方做好分布式系统工程施工,传输光缆引入,配合乙方开展本建筑物内的布线、楼层天线安置、设备安装调试以及电梯贴牌等工作。

三、系统安装好后,双方有责任共同维护好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当因乙方原因造成甲方建筑物内的移动通信中断,无法正常通信时,乙方必须在24小时内安排维护人员到现场排查障碍。

四、系统运行后,如因特殊原因(例如装修、中央空调安装等)需要变更移动通信设备安装位置、天线布放点、更改线缆走向,甲方需提前通知乙方,乙方应无条件的变更或拆除设备,以配合甲方的工作。乙方所安装的系统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不得对甲方的各种设施造成影响。如出现安全事故,均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五、乙方的通信系统需专用的防雷接地、电源工作接地、设备保护接地,甲方可向乙方提供本建筑物的接地网以供系统安装接入,如因条件限制(如甲方安装的设备安装位置无接地系统),乙方可与甲方配合安装专用的接地网及接地线以供使用,保护系统安全运行;同时由于乙方系统是24小时工作的,甲方应尽量保障通信电源的不间断。因特殊原因(除人为因素),造成乙方设备损坏,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和费用。

六、因乙方建设的室内分布式系统是专为甲方解决手机信号覆盖盲区所提供的移动通信设备,本着诚信、合作的原则,在此明确双方的责任:通信设备投资、工程施工安装,日后系统运行维护调测及系统升级的费用由乙方全额承担,安装的所

有通信设备产权属乙方所有;如系统需要升级或换代时,乙方必须及时更新换代,确保甲方通信正常;甲方无偿提供安装设备场地给乙方使用。

七、甲方提供电源,乙方负责从甲方电源引出端安装专用动力电源线、设备及电表,费用由乙方负责。电费按表计量据实结算,电价按电力部门基价加甲方内部实际消耗元/度支付。

电费支付方式为:

1、每年结算一次,由甲方开具收据;

2、经甲乙双方工作人员一致认可用电数额后,20个工作日内银行转账支付电费。

若电费迟缴或未到帐可向合同联系人咨询核查。乙方到期不交纳电费,甲方有权断电,由此而造成的后果由乙方承担;若乙方已按确认用电度数缴纳电费,甲方无故断电,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甲方承担。

八、信号源主设备安装位置:按双方协商位置安装完结后,乙方应将公布系统图提交一份给甲方。

九、本合同签定后,不管所有方的隶属关系和使用场地的产权发生何种变更,均不得影响本合同的有效性,签定的合同有效期限暂定五年,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合同到期后可续签,甲方需优先乙方洽谈合同续签事宜。双方均应严格履行各自的义务和责任,合同未尽事宜协商解决,可另签定补充

协议予以规定。如果发生争议应本着互谅互惠的原则进行充分的协商,如协商不成,可在新化县(选择管辖)人民法院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十、本合同一式肆份,甲方执着壹份,乙方执叁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由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签字页)

合同名称: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日期:【】年【】月【】日

乙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分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WCDMA网络室内分布的规划 篇3

【关键词】WCDMA网络;室内分布;规划设计

1.引言

在3G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铺开的同时WCDMA网络技术也日渐成熟,伴随着终端性能的改进和提高,终端价格的日趋合理,数据业务需求快速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WCDMA网络已迈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新阶段。在运营商积累了大量的WCDMA网络建设和运营经验后渐渐意识到WCDMA网络室内分布在3G网络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室内覆盖系统以及相关技术越来越引起相关电信运营企业和设备制造商的普遍重视。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完善的WCDMA网络室内分布是运营商3G网络建设中的关键。WCDMA网络室内分布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外,众所周知,良好的WCDMA网络室内分布可以吸收更多的客户提高企业的收入。

(2)对WCDMA本身而言,增加室内分布系统有利于缓解热点区域通信压力,释放一定容量,并提供更完善的覆盖和业务提供能力。由于WCDMA系统具有自干扰的特性,过多业务的承载不仅引起破损率的上升,同时还会对用户的服务质量提高产生影响,因此增加室内分布有利于通信的负担。

(3)WCDMA网络室内分布符合用户的要求。3G系统70%的业务发生在室内环境,而室外用户的使用量只有30%。3G网络系统的用户主要积聚在室内。

总之,WCDMA网络室内分布是3G网络建设的关键环节。在WCDMA建设初期解决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建设的时候必须与网络优化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室内信号控制不好会对室外的网络造成严重的干扰。

2.WCDMA网络室内分布规划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室内分布时,站点规划与室外规划要协调统一。對于室内覆盖,必须首先考虑采用室外覆盖通过网络优化达到覆盖目的。根据市场发展形势,从全网的角度出发,根据楼宇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分轻重缓急进行工程建设,优先建设那些人流量大、人员层次高、对联通品牌影响比较大的楼宇或隧道WCDMA网络室内分布规划的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统一性原则

主要是指室内室外站点规划、设计的统一。在建设室内覆盖时要充分考虑室外信号的影响。这种理想的覆盖方式是室内和室外网络统一性的关键,因此,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遵循这个原则。

(2)经济性原则

对于一个特定的建筑物而言,有多种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室内覆盖,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单纯地为了以技术上的完善目标来盲目扩大投资,同时也不能为了节省投资而选择并不适合的室内覆盖方案。

(3)差异性原则

由于投资直接着限制网络建设,因此室内覆盖建设不能盲目的扩大,而是要以用户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来制定不同的质量目标。

(4)兼容性原则

这主要是指在室内覆盖规划设计时,最大限度利用已有室内覆盖资源,并进行最合理的改造。

3.WCDMA网络室内分布规划的勘察测试

WCDMA网络室内分布规划勘查测试目前主要包含室内分布系统现有网络的调查、覆盖区域建筑图纸准备、建筑物室内勘查三方面。

(1)室内分布系统现有网络的调查

室内分布系统现有网络的调查主要在室外没有WCDMA基站覆盖室内和室外有WCDMA基站覆盖室内两种情况。针对室外没有WCDMA基站覆盖室内的建筑物,在做调查时一定要注意记录室内GSM室内分布情况。而对于室外已有WCDMA基站覆盖室内的建筑物要记录信号的数量、强度、分布等数据以方便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时作为参考。

(2)覆盖区域建筑图纸准备

室内覆盖其实根本上就是指与室外网络互相配合的问题。其根本设计目标就是在尽可能情况下实现覆盖面积的同时减小与室外网络的相互影响。因此在准备覆盖区域建筑的图纸时要尽可能地获得详细的大楼建筑图纸,包括每个覆盖目标楼层的平面图、各个方向的立面图便于设计传输线路径的同时还要了解建筑物外部的网络分布情况。

(3)建筑物室内勘查

室内勘查主要是为室内覆盖系统的规划设计做好信息搜集工作。在室内勘察时要注意明确建筑物的覆盖范围以及传输线、电源等分布情况。

4.WCDMA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

WCDMA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是实现均匀覆盖,以实现控制覆盖面积,解决与室外网络的配合。关于WCDMA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主要从室内分布系信号源的选取、信号源和分布系统的综合选取以及信号源和有源设备输出功率的综合规划三方面进行考虑。

在确定WCDMA室内分布系统信号源的时候要综合考虑系统容量、频谱资源、投入成本、预计效果和收益等多个不确定因素。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而网络质量的好坏直接由这些不确定因素决定。如果系统容量太小直接导致了频率资源大幅度会降低,大大的降低了预计效果和收益。相反如果系统容量太大将会导致所需成本大幅度增加和频率资源的浪费,这样会直接降低预计效果和收益。因此,从系统容量方面合理的选择信号源会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所需成本和频率资源,提高预计效果和收益。

覆盖面积、信号源的方式和建筑结构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是在信号源和分布系统的选取时不可或缺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建筑物大致分为微型建筑物、小型建筑物、中型建筑物和大型建筑物四类来进行考虑分析。要针对不同规模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分布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在达到所需覆盖面积的同时又合理地控制成本。

在信号源和有源设备输出功率的综合规划时要注意WCDMA的信号源是宽带信号,它的原理与GSM系统的窄带信号不同,因此WCDMA室内覆盖的信源及有源设备输出功率规划均按导频功率来设计规划。

5.结论

W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建设在目前的运营商3G网络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室内分布系统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工程,它是室内深度覆盖的延深,是3G网络进一步演进的结果。本文针对W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进行分析,全面详细的制定初步规划方案。

在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应该与网络优化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在于根据室内结构选择合适的覆盖信号源和覆盖方式,合理设置切换区域,合理规划频率等。

参考文献

[1]孔繁俊,李荣.WCDMA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要点[J].江西通信技术.

[2]刘文冬.W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和建设[J].北京邮电大学,2010,03.

[3]袁超伟.3G网络室内覆盖分布系统设计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1,09.

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分析 篇4

LTE是由3GPP主导的新一代移动网络技术标准, 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 其网络结构进一步扁平化, 被视作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

LTE网络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国内外3G业务的发展规律表明, 80%的高速数据业务都发生在20%的热点区域和室内环境中, 作为解决室内覆盖的主要方式, 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成为LTE网络建设的重点。LTE引入MIMO多天线技术作为一项必选技术, 其实质是充分利用空间信道的多径, 将用户数据流分解为多个并行的数据流进行发送和接收, 有效提高系统容量和小区峰值速率。因此, 在LTE室内分布系统中如何引入MIMO将是运营商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室内分布系统概述

2.1 室内分布系统结构

室内分布系统是LTE室内覆盖的重要实现方式, 典型的室内分布系统组网形式如图1所示。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信源和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组成, 信源可以分为宏基站、微蜂窝基站、分布式基站、射频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等。信源需结合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区域承担的业务类别、用户容量等因素进行选取。信号分布系统主要包括无源分布系统、有源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分布系统、光纤分布系统、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及混合分布系统等, 信号分布系统需综合考虑覆盖面积、建筑结构等因素来选取合适的分布系统形式。

2.2 室内覆盖天线类型

目前2G/3G室内分布系统中最常用的天线类型是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同时, 随着移动通信天线技术的发展和室内业务覆盖需求的增长, 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组合了两副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天线并同时工作在收发双工模式下, 在室内覆盖中实现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时, 全向双极化天线方式要比全向单极化天线方式更加节省安装空间, 而且根据目前室内分布天线产品的仿真和实测结果, 使用双极化天线的MIMO与使用单极化天线的MIMO性能基本一致。目前全向双极化天线产品还不是非常成熟。

2.3 室分天线的选择

室内分布系统可以根据建筑物结构情况采用不同的天线:

1)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室内的全向吸顶天线, 对于室内房间结构复杂或者墙壁过厚的情况, 可以在同一层中布放多个全向天线分区覆盖;

2) 如果建筑物内有中空的天井结构或者大型会议室、餐厅等空阔结构时, 可以采用定向吸顶或平板天线大面积覆盖;

3) 如果建筑物内有窄长条形结构, 则可采用泄漏电缆纵向布放, 均匀覆盖各个区域。泄漏电缆与天线比较, 安装简单, 覆盖均匀, 但是价格较昂贵, 而且在有金属材料天花的情况下不适用;

4) 电梯井道内一般采用对数周期天线。

室分天线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信号辐射方式, 以获得最好的效率及覆盖效果。

2.4 LTE室内分布建设模式分析

LTE室内分布建设可分为两种模式。

模式一:单通道模式, 即LTE基站仅输出一路, 下行形成1×2 SIMO系统, 对于数据业务需求不高的楼宇, 在LTE室分建设时可以优先考虑该模式以实现覆盖。

模式二:双通道模式, 即通过两路独立馈线和天线构成2×2 MIMO系统, 对于数据业务的热点地区, 可通过引入双通道室内分布系统, 以体现MIMO双流对系统容量的提升, 提高用户感知度。双通道模式既可以采用单极化天线也可以采用双极化天线实现。

通过对典型室内环境下LTE系统用户的2×2 MIMO与1×2 SIMO的性能进行测试, 得到如表1所示结果。

从测试结果得出, 开启双通道后, 小区吞吐量对比单通道会有较大提升:

1) 近点具有一倍的增益;

2) 中点具有60%左右的增益;

3) 远点基本无增益。

因此, 在进行LTE MIMO部署时, 应综合考虑覆盖区内的业务需求、建设和改造难度, 选择合理的MIMO部署方案。

3 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在考虑LTE室分覆盖方案时, 可以采取两种思路:LTE独立建设或者LTE利旧2G/3G网络室内分布系统。从投资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 运营商在应用一项新的无线网络技术时, 往往都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来部署建设, 同时需要注意到, 利旧2G/3G网络资源建设新网络可能会带来施工难度的增加, 并有可能造成几张网络无法独立进行规划和优化, 从而增加后期网络运行维护的复杂度。因此, 是选择独立建设还是选择充分利旧2G/3G网络室分系统, 运营商需要从自身网络的实际情况出发, 全面衡量、评估各种建设和改造方案优缺点。

目前, 室内分布系统天线多为全向单极化天线, 馈线为单通道。因此, 在引入LTE时, 可能会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选择。

1) 使用单通道还是双通道;

2) 独立建设天馈还是利旧原有室内分布系统;

3) 使用单极化天线还是双极化天线。

基于上述这些因素, 制定了以下几种LTE室分建设方案。

3.1 LTE单通道独立建设方案

单通道独立建设方案是指在原2G/3G网络室分覆盖区域内, LTE采用单通道配置, 新增1路馈线、射频器件和天线, 不实现MIMO, 在室内分布建设中与2G/3G室内分布系统独立分开建设, LTE室分采用独立的天馈系统, 如图1所示。

由于LTE室分与2G/3G室分物理上完全隔离, 因此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均不会影响现有系统运行, 而且可以对LTE系统独立进行规划优化。由于单通道的性能不如双通道系统, 因此该方案适用于非热点区域。

3.2 LTE与2G/3G单通道共用建设方案

单通道共用建设方案是指LTE采用单通道配置, 使用1路射频单元, 不实现MIMO, 在室内分布建设中与2G/3G室分共用天馈系统, 如图3所示。

LTE与现有2G/3G系统共用室分系统, 不会增加天线数量, 不容易引起业主抵触, 而且节省天馈线系统投资。在分布系统建设时, 需要核实现有室分系统中所有射频器件和天线是否支持LTE频段, 如不支持LTE系统, 原室分系统改造成本高, 且合路引入的插入损耗可能对现有室分系统的性能有一定影响。LTE频段高, 损耗比2G/3G大, LTE与现有2G/3G系统共用室分系统需选择合适的合路点。由于单通道的性能不如双通道系统, 因此该方案适用于非热点区域。

3.3 LTE双通道单极化天线独立建设方案

双通道单极化天线独立建设方案是指LTE采用双通道配置, 使用双通道射频单元, 实现MIMO, 在室内分布建设中与2G/3G独立建设, 采用独立的天馈系统, 且LTE每路射频通过单极化天线的方式进行覆盖, 如图4所示。

在该方案中, 为LTE独立建设室分系统, 需要增加两路馈线和两套无源器件 (包括功分器和耦合器等) , 由于LTE通过两路射频且通过单极化天线实现, 因此需要增加两倍的天线数量, 同时需注意两路天馈系统的电平差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更好的实现MIMO。由于LTE室分与2G/3G室分物理上完全隔离, 因此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不会影响现有系统运行, 可以实现LTE系统的独立规划优化。且实现双通道MIMO, 能够带来较好的用户体验与容量。该方案完全不能利旧原有室分系统, 造价较高。同时, 新增两套天线需要占用大量天花板的天线安装空间, 容易增加建筑物业的协调难度。

3.4 LTE与2G/3G双通道单极化天线共用建设方案

双通道单极化天线共用建设方案是指LTE采用双通道配置, 采用双通道两路射频单元, 实现MIMO, 在室内分布建设中与2G/3G共用分布系统, LTE的一路射频与2G/3G共用1套天馈系统, 另一路射频使用单独的天馈系统, LTE两路射频通过单极化天线的方式进行覆盖, 如图5所示。

该方案需要对原2G/3G分布系统的器件进行改造 (包括无源器件和天线) 以支持LTE频段的要求。同时, 需注意两路天馈系统的电平差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更好的实现MIMO。在增加合路后, 可能会对现有系统造成影响, 而且需要新增1个天线端口, 增加天线的占用空间以及物业协调难度。

3.5 LTE双通道双极化天线独立建设方案

双极化天线独立建设方案是指LTE采用双通道配置, 使用两路射频单元, 实现MIMO。在室内分布建设中与2G/3G独立建设, 采用独立的天馈系统且LTE两路射频单元通过双极化天线的方式进行覆盖, 如图6所示。

在该方案中, LTE独立建设室分系统, 需要增加两路馈线和两套无源器件 (包括功分器和耦合器等) , 由于通过双极化天线实现, 因此只需增加1套双极化天线数量。这种方案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不影响现有系统运行, 可以实现LTE系统的独立规划优化, 且实现MIMO, 能够带来较好的用户体验与容量。

3.6 LTE与2G/3G双通道双极化天线共用建设方案

双通道双极化天线共用建设方案是指LTE采用双通道配置, 使用两路射频单元, 实现MIMO, 在室内分布建设中与2G/3G共用分布系统, LTE的一路射频与2G/3G共用1套天馈系统, 另一路射频使用单独的天馈系统, LTE两路射频通过双极化天线的方式进行覆盖, 如图7所示。

此方案中, 其中一路LTE需要单独建设天馈系统, 新增1路馈线和1套无源器件 (包括功分器和耦合器等) , 同时将原室分天线更换为双极化天线。另外, 需要对原2G/3G分布系统的器件进行改造 (包括无源器件和天线) 以适应LTE频段的要求。这种方案需要改造现有室分系统, 增加合路后可能会对现有系统的性能造成影响, 需注意两路天馈系统的电平差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更好的实现MIMO, 能够带来较好的用户体验与容量。

4 LTE室内分布建设方案分析

通过上述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的对比分析, 可以看到, 如果采用共用原2G/3G室分系统的方式建设, 现有室内分布系统中的器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改造 (包括无源器件和天线) 以适应LTE频段的要求。因此建议, 对于室内业务量需求较高的热点区域, 可优先考虑双通道独立建设方案, 非热点区域优先考虑单通道独立建设方案, 对于天线类型的选择, 则应该根据安装空间和建筑物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5 结束语

建设LTE室内分布系统时, 应综合考虑覆盖区域内的业务需求、原有2G/3G室内分布系统的现状, 选择合理的建设方案。本文给出了LTE室内覆盖的多种天馈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并对各种方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为今后的LTE室内分布系统部署提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3GPP TS 36.211 V9.1.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S/OL].[2012-09-02].http://wenku.baidu.com/view/110f57795acfa1c7aa00cc42.h tml.

[2]3GPP TS 36.212 V9.2.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coding[S/O L].[2012-09-02].http://wenku.baidu.com/view/3e33238271fe910ef12df859.h tml.

[3]3GPP TS 36.213 V9.2.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O L].[2012-09-02].http://wenku.baidu.com/view/468e0e254b35eefdc8d3335a.html.

通信室内分布年终工作总结 篇5

2009年过去了,我总结一年的工作,展望未来,规划新的一年,以更好的展开工作,与公司同事们团结合作,促进公司的发展,迎接2010年的挑战。

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分为具体工作总结和个人建议。

一、具体工作总结

(一)概况

我的工作是室内分布设计、督导以及设备开通,主要负责是设计项目。

在过去的一年,大学刚毕业我就有幸进入公司,这一年里我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尽量多的学习工作知识来充实自己,能让自己掌握的能力多一点

签订

合同。

(二)具体的工作内容及各环节的总结如下:

1、室分方案设计

(1)、协助厂家人员与客户进行交流与沟通,刚开始进入室分行业,对这方面还有欠缺,但通过在工作的过程中领导对我的指教,和不断的积累与学习,现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及经验,能够有系统的去思考与设计方案,做到有条理的设计,尽量达到厂家和客户双方满意的程度。

(2)、改造及新建项目的现场勘察

(3)、室分方案的全面设计

2、工程预算

室内覆盖工程项目预算

3、工程督导

主要指导施工人员室内布线 设备安装以及检查施工质量 保证完成工程

4、设备开通

工程后期进行设备的开通 主机和RRU的运行 保证覆盖场所及时通信。

二、个人建议

由于工作特点以及从公司的发展角度考虑,员工之间、员工与部门之间、部门之间的协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这里我冒昧的提出一些我对公司部门的不成熟的建议,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一)、我部门技术力量的分析:

1、优势:

(1)技术部人员适中,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可以更多的节约公司的各项支出。

(2)凝聚力强,员工之间可以做到团结合作。

2、劣势:

(1)技术部人员多是半路出家,技术还有待提高。

(2)主观能动性不足,结合市场与自身特点的能力欠缺,自主创新有待提高。

(3)缺少新知识的培训。

(4)管理制度不够严格,个人管理能力有限。

(二)部门建议

(1)组织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技术部人员形成一套完成的知识体系,加强合作精神,共同提高。

(2)建立一个部门人员沟通的平台,以及时反馈,配合有序的完成领导或销售人员所交特工作,达到理想状态。

(3)拓展员工知识面,增强与其它团队的工作配合,合理有效地计划工作。

(4)具体工作建议:

①技术部每周发工作邮件报工作情况

②部门学习:规定时段交流心得,虚心向领导和他人学习相关知识。

③工作标准:做事要彻底,反馈要及时,善于钻研

④为了保证工程迅速完成同时加强员工各个方面的能力 每个工程的设计、督导开通都由一人负责完成。

三、工作目标

首先在本职岗位上做好本职的工作,加强本职岗位能力的学习。希望能够在室内覆盖和网络优化方面多一些锻炼,了解销售和技术支持在公司运营中的关联。尽可能多的与客户沟通,尽力去开发公司的经营范围

徐鑫

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研究 篇6

一、TD-LTE室内分布系的规划

1.1TD-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思路

TD-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主要思路如图1所示。

1.2TD-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在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 为保证室内系统的稳定运行与运行质量, 在室内系统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实现室内外一体化覆盖的原则;室内分布系统与室外分布系统异频组网;实现选择最佳性价比的原则;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干扰隔离原则。

实现室内外一体化覆盖原则是指在建设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过程中, 要做好对信号的控制工作, 保证室内分布系统实现室内网络信号良好覆盖, 并依据设计原则保证室内网络信号强度大于室内信号, 同时为避免室内信号对室外信号产生干扰作用, 室外5m至10m处应以室外信号为主。室内分布系统与室内分布系统异频组网目的在于减少室内信号与室外信号之间的干扰作用, 为确保室内外信号干扰影响最小化, 在系统频率资源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 采用室内系统建设与室外系统建设异频组网的建设方式。实现最佳性价比原则是指在TD-LTE室内系统的规划设计过程中, 对系统建设技术水平与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考虑, 实现建设方案的最佳性价比。为实现系统建设最优化, 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无线网络信号强度与性能、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与改造难度以及系统建设资源状况与系统建设成本等多个方面, 综合各个相关因素, 制定TD-LTE室内分布系统最佳建设方案。同时, 在TD-LTE室内现有分布系统的改造过程中, 为避免影响现有网络的覆盖与信号强度等, 应尽量减少系统改造量。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与改造过程中, 应选择隔离性能较高的设备元件, 保证系统之间符合隔离度的要求标准, 将不同系统进行隔离以避免系统间的强干扰作用。

1.3 TD-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场景的选择

为保证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质量, 提高服务水平, 增强业务能力, 在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应重视建设场景的选择, 依照原则规范选择建设场景。 (1) 业务需求原则。建设TD-LTE室内分布系统目的在于满足区域内的业务需求, 在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前期, 应对用户需求以及业务行为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保证将系统建设落实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避免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盲目建设或扩大。 (2) 业务发展及用户原则。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过程应与用户需求、新型业务推广等紧密结合, 提高网络业务推广效果, 提升各类客户在无线接入等方面的服务体验。 (3) 可操作性原则。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不能单纯考虑系统设计要求, 同时必须与项目工程施工技术与水平、物业管理与协调的难度等方面, 保证TD-LTE室内系统建设进度与建设质量以及后期系统应用中的综合质量。根据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三大原则与目标客户的业务需求情况, TD-LTE室内系统覆盖场景细化分类如表1所示:

二、TD-LTE室内分布系的建设

2.1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过程包括双流建设模式和单流建设模式两种模式。双流建设模式依靠由天线和两路独立馈线组成的2×2MIMO两路分布系统, 并通过空间复用和SFBC的使用等方式提高TD-LTE室内分布系统网络覆盖率以及用户使用速度, 保证系统功率平衡与均匀覆盖。单流输出模式则是指TD-LTE基站运行过程中仅输出一路信号。双流建设模式与单流建设模式相比, MIMO双流建设方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用户峰值吞吐量, 增加MIMO双流建设系统的上下行容量。SIMO单流建设方式相对于双流建设方式来说, 不能有效提升用户峰值吞吐量以及发挥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高性能及优势, 因此,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实际过程中, 采用MIMO双流建设方式可以有效提高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过程的协调性与系统性能, 同时也有效减少了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量及项目投资。

2.2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成本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成本主要对分布系统建设成本和室内覆盖建设总成本进行分析。分布系统建设成本应根据系统建设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计算, 通过分析计算我们可以得知, MIMO双流建设成本远远超过SIMO单流建设成本, TD-LTE室内分布系统三种不同的建设方式其建设成本比为10:6:1。室内覆盖建设总成本是在分析计算分布系统建设成本的基础上, 将系统主要设备、系统机房以及相关设备等方面的投资进行综合考虑以及分析计算, 通过计算, TD-LTE室内分布系统三种不同建设方法的室内覆盖总成本之比为2.8:1.5:1。

2.3TD-LTE室内分布系统方案模式选择

在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实际建设过程中, 建设模式的选择应优先考虑系统容量优势, 对TD-LTE室内分布系统在建设与改造过程中有较大容量需求的情况, 可选择MIMO双路室分系统的建设模式, 并依照其他系统的需求进行改进。在TD-LTE室内分布系统使用过程中对容量要求进一步增加的情况, 可通过小区分裂、空间复用等措施增加系统容量, 满足系统运行需要以及用户需求。

三、结语

随着我国TD-LTE室内分布系统实验网站建设速度的加快, TD-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应落实TD-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建设的意见与措施, 提高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性能, 提升网络服务质量, 从而进一步推进TD-LTE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明科, 李巍.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探讨[J].信息通信, 2013, (4) :31-32

[2]李启冬.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策略[J].科学时代, 2013, (3) :65-66

室内分布建设 篇7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3年12月4日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TD-LTE) ”经营许可。至此国内LTE网络建设正式步入快车道。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大的建筑物, 无线环境复杂, 信号遮挡严重, 信号衰落大, 如何解决城区深度覆盖的问题、扫清城区网络覆盖的死角, 提升用户对LTE网络感知等方面的需求, 成为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LTE室内分布系统

2.1LTE室内分布系统重点覆盖场景介绍

室内分布系统覆盖范围广泛, 覆盖场景种类繁多, 现将重点覆盖场景从建设结构和业务特点的角度进行初步分析。 (1) 高层写字楼和酒店。建筑特点:该类建筑多为全钢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加玻璃幕墙。楼层内的墙壁多采用复合吸音材料, 穿透损耗较小。业务特点:高端用户多, 业务密集, 数据业务量大。 (2) 商场。建筑特点: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加玻璃幕墙, 层内一般无阻挡或是简单的装修隔档, 穿透损耗小, 层间穿透损耗较大。业务特点:节假日或平日晚上业务量大, 多以语音业务为主。 (3) 室内体育场和会议中心。建筑特点:该室内无线传播条件比较理想, 信号为视距传输, 能量以直达为主。业务特点:业务主要以事件为触发, 展览、会议、赛事举行时, 业务量出现高峰。 (4) 城市地铁。建筑特点:高业务量, 大型建筑, 传播模型复杂。业务特点:流动人员集中且话务量较高, 主要以语音业务、短信和即时业务为主。 (5) 机场、车站。建筑特点:该建筑风格各异, 占地面积大, 内部结构复杂, 楼层非常空旷。业务特点:话务密度较高, 普通语音、短信和即时业务为主, VIP区域需要数据业务连续覆盖。 (6) 地下车库。建筑特点:建筑结构多为加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封闭情况很好。业务特点:高端用户比重较大, 但话务量较小且以语音业务为主。

2.2LTE室内分布工程指标要求

2.2.1覆盖指标

(1) 边缘场强:室内目标覆盖区域内公共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P) ≥-105d Bm, 覆盖概率达到95%。 (2) 室内信号外泄场强:室外10米外泄信号:室外第一导频的RSRP-室内外泄信号的RSRP≥5d B。 (3) 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室内外异频组网场景:单路室内分布95%区域, 公共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 SINR大于6d B, 双路室内分布公共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 SINR大于9d B。室内外同频组网场景:单路室内分布95%区域, 公共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 SINR大于-3d B, 双路室内分布公共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 SINR大于0d B。

2.2.2业务质量

(1) 无线信道呼损率:不高于2%。 (2) 无线接通率:规划区域内90%区域, 优于99%概率。 (3) 误块率:规划区域内90%区域, BLER<10%。 (或收敛于10%) 。 (4) 目标吞吐量:15MHz带宽条件下, 室内单载波小区:单天线DAS:下行25Mbps, 上行15Mbps;双天线DAS:下行40-75Mbps, 上行20-30Mbps。 (5) 目标边缘速率:下行4Mbps, 上行256Kbps。

2.2.3天线选型

(1) 根据室内覆盖具体情况, 合理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波瓣宽度、不同增益的天线。 (2) 密闭环境选择全向吸顶天线;易泄漏的区域可选择定向天线朝不泄漏的区域覆盖。 (3) 开阔型环境优选新型全向吸顶天线进行覆盖。 (4) 半开放环境在窗户或走道等边缘地区使用定向天线。 (5) 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的环境, 应使用定向天线, 从幕墙边缘向室内中心辐射。 (6) 电梯选取对数周期天线或定向天线安装在电梯井进行覆盖。

2.2.4 LTE天线与其他系统天线间距要求, 见表1。

2.2.5 MIMO天线要求

(1) 在MIMO双流的情况下, 可以选择2个单极化天线或1个双极化天线。若天线安装空间受限或物业协调困难场景, 优先选择使用室分双极化天线。 (2) 对于支持MIMO的双路室内分布系统, 组成MIMO天线阵的两个单极化天线口功率值之差要求控制在5d B以内 (3d B以内最佳) 。实测:功率差5d B时, 小区上行吞吐量下降8.8%, 下行吞吐量下降6.8%。功率不平衡会提高信号解调门限, 需提高相应的调制编码方式, 因而吞吐量下降。 (3) 为了保证LTE的MIMO性能, 建议双天线尽量采用10λ以上间距, 约为1.25米, 如实际安装空间受限双天线间距不应低于4λ, 约为0.5米。

2.2.6天线密度及功率要求

根据试验网的经验数据, 一般建筑物LTE室内分布系统, 天线总出口功率应控制在10~15d Bm (总功率) 。

(1) 对于特殊场景, 天线口功率还可适当酌情提高, 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 (2) 天线覆盖半径参考建议为:在半开放环境, 单天线情况下, 如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 覆盖半径取10~15米;在较封闭环境, 单天线的情况下, 如酒店、写字楼、办公楼、娱乐场所等, 覆盖半径取8~10米。

2.2.7馈线及无源器件使用原则

(1) 室内分布系统主干馈线中不使用8D/10D馈线; (2) 超过5米小于30米的线缆选用1/2馈线; (3) 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30米选用7/8馈线。 (4) 器件工作频率范围要求为800~2500MHz, 其驻波比、插损满足规范要求。

2.2.8 LTE与CDMA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原则

LTE RSRP边缘场强标准比CDMA导频标准低20d B, CDMA设计规范边缘场强-85d Bm, LTE设计规范边缘场强-105d Bm。

相对CDMA系统, LTE信源功率差、馈线损耗和空间传播损耗较大, 造成合路后比CDMA导频信号弱30d B。由此, 如原有CDMA室内分布系统天线密度较大, 边缘场强达到-75d Bm, 则LTE边缘场强可达-105d Bm, 基本满足覆盖要求, 对于CDMA室内分布系统边缘场强低于-75d Bm的室内分布系统, 则需要通过LTE小区分裂、增加天线密度等方式满足覆盖。

2.3LTE室内分布系统新建方案

2.3.1单路建设方式

对于LTE数据速率及容量要求不高的区域, 如:聚类市场、商务楼宇、星级酒店、娱乐场所、政企单位、医院, 建议采用单路建设方式, 如图1所示。

2.3.2双路建设方式

对于重要场景、高话务量高流量的场景, 如:交通枢纽、高校、大型场馆、自有营业厅、手机卖场等, 建议建设双路天馈系统, 如图2所示。

2.4LTE室内分布系统改造方案

2.4.1改造方案A:直接合路原系统 (单通道)

增加合路器, 直接合路。适用场景:适合对数据业务需求量不大, 或改造极其困难的场景。优点:工程改造量小, 更换合路器即可。缺点:不能充分体现LTE的MIMO特性, 相同情况下系统峰值吞吐量只能达到双通道方式的60%, 如图3所示。

2.4.2改造方案B: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后进行合路 (单通道)

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 增加天线密度, 新建或更换主干, 增加合路器。适用场景:客流量大, 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量较大, 但物业协调困难, 无法大规模施工。优点:工程改造量较小。缺点:不能充分体现LTE的MIMO特性, 相同情况下系统峰值吞吐量只能达到双通道的60%, 如图4所示。

2.4.3改造方案C:新建一路, 利旧一路 (双通道)

在原有室内分布系统基础上以合路方式利旧一路, 新建一路的方式进行LTE室内分布系统改造。适用场景:满足高速率体验需求, 具备改造条件的楼宇。

优点:充分体现LTE MIMO特性, 整体投资额比新建双路方式少,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缺点:仍需建设一套室内分布系统, 工程量较大。控制两路系统同位置天线口功率差在5d Bm以内较难实现, 如图5所示。

2.4.4不同建设方案造价对比

各种建设方式与直接合路改造方式的投资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2.4.5不同场景改造方案总结

考虑到天线口功率平衡、施工难度、投资等问题因素, 暂不建议采用第三种方式。不同场景下的建议改造方案如所表3所示:

三、结束语

4G如期而至, 超过80%的数据业务也将发生在室内。这意味着室内覆盖将成为我国即将开展的4G市场之争的重中之重。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方案可借鉴前期相关工程经验, 但在实际的工程中还需结合LTE网络特性和不断出现的新技术进行完善和总结。

摘要:针对当前LTE网络建设追求局部精细优化、完善深度覆盖的需求提出了LTE室内分布系统典型建设方案研究。文章简述了LTE室内分布系统重点覆盖场景, 并对其工程指标要求、新建方案、改造方案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LTE,室内分布系统,新建方案,改造方案

参考文献

[1]3GPP TR 21.905:”Vocabulary for 3GPP Specification”.

[2]陆健贤.移动通信分布系统原理与工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肖清华.TD-LTE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研究 篇8

关键词: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四网协同

1 引言

TD-LTE (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 是有3GPP主导的准4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它改进并增强3G的空中接入技术, 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它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s与上行50Mb/s的峰值速率, 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 提高了小区容量和降低了系统延迟。国际上许多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建设LTE网络。中国移动也已大规模建设了TD-LTE网络, 相信不久4G牌照就会发放。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移动用户70%数据业务需求发生在室内, 并且TD-LTE高速数据业务的定位对信号质量要求很高。加强室内覆盖是保证TD-LTE网络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在中国移动四网协同的战略下, TD-LTE与GSM、TD-SCDMA、WLAN等系统必将存在共建共享。因此有必要对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展开研究。

2 TD-LTE室内分布建设总体原则

综合考虑网络性能, 改造难度, 资源情况, 投资成本等选择最佳的建设模式。应尽量展示TD-LTE的性能特点并且保证网络质量, 不影响现有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尽量减小对现有网络的影响。确保室分系统提供良好的室内覆盖, 同时控制好室内信号, 避免对室外造成较强干扰。在频率资源足够的情况下室内外应尽可能采用异频组网。分布系统建设还应该考虑多系统间的干扰, 应保证TD-LTE和其他通信系统间的隔离度要求, 避免产生系统间的强干扰。TD-LTE室内覆盖应该按照“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 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

3 TD-LTE室内分布建设工程建议

3.1 参数规划

频率规划可同频或异频, 可结合实际可用频率资源与实际组网基站配置情况及楼宇隔离情况灵活调整。对于与TD-SCDMA, E频段共存的场景, 需要通过上下行子帧/时隙对齐方式规避与TD-SCDMA的交叉干扰, 原则上业务子帧配置为1:3 (UL:DL) , 特殊子帧配置为10:2:2 (Dw PTS:GP:Up PTS) 。

3.2 工程建设

以改造现有GSM/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方式为主。有条件的场景建设双通道支持MIMO应用, 有较大业务需求的场景建设双通道。新增通道路损与原有通道路损差异建议控制在3d B以内。工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单极化天线实现双通道MIMO。

3.3 与异系统共存

可与GS M/TD-S CD M A共室分, 合路器的隔离度至少为80d B。E频段与TD-SCDMA共存需做好时隙调整, 规避干扰。与WLAN共同组网首选共建室分方案, 独立室内分布系统时天线间距最小为3m, 建议5m以上。根据WLAN设备情况选用合适的合路滤波器, 一般要求隔离度为80d B, 性能较差的AP建议隔离度为90d B。

3.4 网络优化

充分运用调整天线点位、功率参数等常规手段, 采用异频组网方式规避干扰。小区合并规避频繁切换。做好室内信号外泄控制。

4 TD-LTE室内覆盖建设原则

4.1 频率配置

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应该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室内小区可以根据场景特点采用同频或异频组网。室外:D频段, 2570-2620MHz, 室内:E频段, 2350-2370MHz。

4.2 信源选取

室内覆盖信源采用BBU+RRU分布式基站, 双通道RRU输出功率不低于2*20W。

4.3 容量规划及扩容分析

在覆盖系统设计时, 应保证系统的扩容能力。针对业务需求特别高的站点, 在满足覆盖需求的情况下, 可适当增加RRU的数量来满足今后业务扩容需求。当系统容量紧张时, 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情况下, 通过空分复用、增加载波及小区分裂等方式, 来满足业务需求。

不改变室内分布系统, 增加信源载波配置, 简单的增加1个RRU可增加1个载频, 小区吞吐量提高1倍, 但无法提高单用户最大下行吞吐量。通过将单通道室内分布系统改造成双通道室内分布系统, 可提高小区吞吐量为原来的1.6倍, 单用户最大下行吞吐量可提升。对于不能建设双路天馈系统的场景, 应使用RRU的双通道分别覆盖不同区域, 规划时保证RRU通道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 以利于后续MU-MIMO技术引入, 提升单路天馈线系统的容量。

4.4 小区规划

封闭性较好的室内场景可采用同频组网, 借助建筑物的楼板、墙体等自然屏障产生的穿透损耗形成小区间的隔离, TD-LTE室内覆盖信源为单小区配置, 载波带宽为20MHz。空旷或封闭性较差的室内环境, 必须严格控制不同小区之间的覆盖区域, 并通过不同小区之间采用2个10M频点异频组网等手段, 保证覆盖系统达到性能指标要求。小区数量应均衡覆盖和容量, 并结合不同厂家的产品性能及RRU数量综合确定, 从而避免后期容量增加对现网室内覆盖系统做大的调整。

5 结语

在中国移动四网协同的战略背景下,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需要统筹考虑, 使得分布系统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避免资源浪费。本文对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对于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经纬.锁定70%业务区专家解析3G室内覆盖策略[J].通信世界, 2008 (37) .

室内分布建设 篇9

关键词:建网模式,频率规划,干扰分析,室内覆盖,容量规划

1 TD-LTE室分系统建网模式

TD-LTE室分系统建网模式包括单通道模式和双通道模式。

(1) 单通道模式是指通过合路器将TD-LTE系统馈入现有单通道室内分布系统。该模式只需要建设一套天馈系统, 上行链路采用SISO方式, 下行链路采用1×2 SIMO方式, 工程改造量小, 施工成本低。但无法体现TD-LTE使用MIMO建设提高小区和用户吞吐量的优势。

(2) 双通道方式是独立馈线和天线构成2×2 MIMO系统, 上行链路采用1×SIMO方式, 下行链路采用2×MIMO方式。使用MIMO双路建设方式用户峰值吞吐量有较大提升, 能充分体现MIMO上下行容量增益。采用此模式工程改造量、协调量和投资均较大。

双通道方式可分为两种组网方式。一种为两路新建, 建设两路天馈系统, TD-LTE独立使用新建天线, 不改变原有分布系统天馈线。此种方式网络改造量和投资比较大, 仅适合用于合路干扰比较严重且具备新建两路天馈线条件的场景。此方式建设的系统与其他通信系统相对独立, 后期如引入更为先进的技术或手段时改造比较方便。

另一种方式为:一路合路, 一路新建。在合路器隔离度指标满足覆盖要求的情况下, 可以直接支持TD-LTE系统, 此方式可充分利用现有室内分布系统, 同时减少了工程协调量和投资。前提是目前室分无源器件的频段范围已涵盖了LTE频率。由于其中一路与已有系统合路, 后期如引入高段频段时可能受限。

2 TD-LTE频率规划

频率应用策略:

(1) 室内覆盖与室外大网覆盖采用异频组网策略。

(2) TD-LTE室分系统应优先选择20MHz作为频带带宽, 以提供较高的速率支持。

(3) TD-LTE室分系统根据覆盖物结构特点, 灵活选择使用的频率。若各覆盖区域的隔离度比较好, 可采用20MHz同频组网的方式;否则可选用10MHz的异频组网, 同层小区间频率交错复用。

(4) 国内TD-LTE设备频段使用2350-2370MHz, 在建设TD-LTE室分系统时需考虑与WLAN系统相互干扰的影响, 因此需优先使用2360以下的频段。

TD-LTE使用频段包括F频段:1880-1900MHz;E频段:2300-2400MHz;D频段:2570-2620。

TD-LTE与TD-SCDMA同频组网时, 可采用F频段。E频段只用于室内, 建议建网初期采用室内外异频组网的方式, 以促进TD-LTE网络的发展, 随着TD-LTE室内容量的增加, 可以采用室内外同频组网的方式。总的来说, 在频率资源丰富的情况下, 建议室内覆盖于室外覆盖应采用异频组网方式, 可以减少干扰, 降低规划和优化工作量, 而不需要考虑与TD-SCDMA同频组网时的时隙的规划及系统间干扰。

3 3TD-LTE与其他系统干扰分析

系统间的干扰主要包括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交调和互调干扰。要解决多系统合路时杂散和互调等产物的互相干扰, 必须使用合路器使各系统端口之间的隔离度满足一定要求, 才能滤除与隔离不需要的干扰。

为了得到足够的隔离度, 需要遵守以下三条规避准则:

(1) 杂散干扰规避准则:被干扰基站从干扰基站接收到的杂散辐射信号强度应比它的接收机噪底低7d B, 被干扰终端的接收机噪底可容忍抬高3d B;

(2) 互调干扰规避准则:在被干扰基站生成的三阶互调干扰电平比它的接收机噪底低7d B;

(3) 阻塞干扰规避准则:被干扰基站从干扰基站接收到的总载波功率应比接收机的1d B压缩点低5d B。

根据相关标准及指标计算可以得出, 规避LTE与GSM900、DCS1800、TD-SCDMA (A、F频段) 之间的干扰所需要的隔离度最大为分别为81d B、82d B、58d B。满足上述隔离度时, 可以共用室内分布系统。

4 TD-LTE系统内干扰分析

TD-LTE网络存在的干扰有:

(1) 小区内的干扰。OFDM子载波间正交、插入CP、功控、调度等可以避免和消除符号间和载波间干扰, 认为小区内用户间不存在干扰。

(2) 小区间干扰。TD-LTE系统由于OFDM A的特性, 不同用户间子载波频率正交, 使得同一小区内不同用户间的干扰几乎可以忽略, 系统内的干扰主要来自于同频的其他小区。

减轻同频干扰的方法有干扰随机化 (扰码) , 波束赋形, 功率控制, 小区间干扰协调 (ICIC) , 网络规划等方法。

采用调频传输可以使小区间的干扰随机化, TD-LTE的PDSCH/PUSCH/PUCCH采用子帧内调频传输, PUSCH采用子帧间的调频传输。

波束赋形技术可以提高期望用户的信号强度, 降低信号对其他用户的干扰。

小区间干扰协调 (ICIC) 是通过小区间无线资源的协调使用来控制小区间的干扰的。从资源调度的周期上来划分, 可分为静态ICIC、动态ICIC、半静态ICIC, 从资源调度的方式可分为部分频率复用 (FFR) 、软频率复用 (SFR) 和全频率复用。

静态ICIC固定为每个小区的边缘用户分配相互正交的资源。半静态ICIC根据一定的原则, 灵活地整资源分配给用户。动态ICIC资源限制地协商在网络运营时期动态调整, 调整范围从几个到几十个TTI (传输时间间隔) 。

对于部分频率复用, 以3扇区为例, 小区中心用户使用其中一组频段, 且其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强, 受其他小区的干扰比较小, 频率复用因子为1。剩余的另一组频段正交划分为3个部分, 可有效避免相邻小区间的干扰, 并分配给3个相邻小区的边缘部分, 其频率复用因子为3, 系统总的频率复用因子在1~3之间。

5 TD-LTE室内覆盖规划

TD-LTE系统覆盖目标是在满足边缘用户基本速率要求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覆盖距离。

覆盖规划时需要先行确定边缘用户目标速率。

5.1 规划方法

(1) 已知覆盖半径估算边缘速率。根据已有站址和覆盖区域, 仿真、估算系统发射机一定功率配置下覆盖区域边缘可达到的用户质量SINR, 进一步得出对应的边缘数据速率。

(2) 由目标边缘速率估算覆盖半径。根据系统覆盖速率目标, 并确定边缘用户带宽及调制编码方式等配置, 通过仿真获得对应的解调门限, 计算系统发射机一定的功率配置下可覆盖的区域距离。

5.2 规划指标

(1) 无线信道呼损不高于2%;

(2) 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90%位置, 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

(3) 室内要求满足RSRP>-105d Bm的概率大于90%;

(4) 边缘速率要求下行大于2Mbps;

(5) 原则上配置为O1, 载波带宽为20MHz;

(6) 需要特别考虑规避邻区干扰的场景可按照2个10M频点异频组网方式配置, 以便规避同频干扰;

(7) 采用DL:UL为2:2的时隙配置。

5.3 覆盖特性

TD-LTE网络为应对不同的覆盖要求可以灵活调整RB资源、时隙结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式等。

MIMO多天线技术是LTE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输模式和天线类型的选择对覆盖性能有比较大的影响。下行信道的覆盖能力与MIMO天线相关性有关, 天线间相关性越弱, 获得的空间信道矩阵秩性就越好, 可获得的信噪比越高, 覆盖性能越好。上行信道可获得多天线接收合并增益, 接收天线越多, 获得的增益越大, 上行覆盖能力越好。

发射功率越大, 信噪比越高, 覆盖越好, 大并不是越大越好, 还需要考虑对邻区的干扰, 进行功率规划。

TD-LTE系统内的干扰主要为小区间的同频干扰, 小区间的干扰会随着网络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使得传输速率降低, 影响TD-LTE边缘覆盖效果。

5.4 TD-LTE链路预算

链路预算仍是评估TD-LTE无线通信系统覆盖能力的主要方法, 通过链路预算, 可以估算出各种环境下的最大允许路径损耗, 从而估算出目标区域需要的TD-LTE覆盖站数。在进行链路预算分析时, 需确定一系列关键参数, 主要包括基本配置参数、收发信机参数、附加损耗及传播模型。

TD-LTE室分链路预算一般采用使用较多的衰减因子传播模型, 计算路径损耗的公式如下:

6 LTE容量特性

6.1 规划目标及主要衡量指标

TD-LTE规划目标是使系统可提供最大的吞吐数据量、使用户体验到最高速率的吞吐量, 并支持最大的用户数目。TD-LTE系统容量的主要的衡量指标有小区平均吞吐量、小区边缘吞吐量、用户吞吐量、Vo IP容量和同时在线用户数等。

(1) 在室内单小区20MHz组网, 支持MIMO情况下, 要求单小区平均吞吐量满足DL20Mbps/UL5M。

(2) 若实际隔离条件不允许, 可以按照单小区10MHz、双频点异频组网规划, 要求单小区平均吞吐量满足DL10Mbps/UL2.5Mbps。

6.2 TD-LTE容量影响因素

TD-LTE容量影响因素有很多, 包括系统带宽、频率复用因子, 小区间干扰协调 (ICIC) 算法性能、资源分配方式、MIMO方式、基站功率等。TD-LTE是完全动态的系统, 实际网络整体的信道环境和链路质量对TD-LTE的容量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6.3 TD-LTE容量提升策略

TD-LTE采用高性能多天线技术, 优化天线自适应算法, 采用SFBC或BF方式可提高边缘用户吞吐量;采用干扰抑制合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多小区干扰提高系统容量;采用波速赋形技术可以提高下行边缘用户吞吐速率。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 (ICIC) 与功率控制技术相结合可以降低干扰水平, 充分利用频率资源, 提高系统容量。扩充系统带宽, 合理利用频谱资源, 根据需要配置上下行时隙比例。

参考文献

[1]戴源等.TD-LTE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6)

[2]TD-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的研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2011

[3]梁霄等.TD-LTE室内覆盖技术探讨[J].2011

[4]赵旭凇等.TD-LTE无线网络规划及性能分析[J].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2010

[5]TD-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6]张光辉等.LTE系统中小区间干扰协调分析[J].2011

[7]吴承承等.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介绍及比较[J].

[8]赵婧.TD_LTE室内覆盖规划思路及性能分析[J].

[9]TD-LTE标准及组网关键技术.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室内分布优化技术浅析 篇10

1 室内分布优化状况

1.1 室内分布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 室内分布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室内网络质量较差, 导致室内用户语音、数据业务体验不好;

(2) 室内分布系统话务吸收不足, 相关基站和分布系统话务不均衡;

(3) 室内分布故障率较基站系统高, 主要表现在室内分布所采用的有源设备和无源器件故障, 有源设备如干放等, 无源器件如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及器件连接等。

完善室内分布, 提升用户体验, 已经成为无线网络发展的基本要求, 目前室内分布系统常见问题表现有, 室内无线网络的链路不平衡将会导致上行不足, 此时手机有信号却无法接入;无法有效吸收话务, 导致室内覆盖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定位干扰及验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室内信号外泄分析, 通常外泄信号落到室外, 形成了很多零星的覆盖区, 用户经过这里容易切换入小区, 由于切换区过小, 使得切换出来困难, 导致掉话, 国人的室内覆盖优化解决方案可有效解决覆盖质差问题, 控制室内信号的外泄, 同时通过配合邻区设置以及小区驻留参数的调整, 可消除窗边的“乒乓效应”, 减少信令开销以及窗边掉话的机会, 从而提升室内覆盖的质量。

1.2 室内分布优化目的

(1) 通过室分优化可以提高室内网络的运营质量, 减少用户投诉, 提升用户感知度。具体表现为:提高接通率、减少室分系统硬件及软件故障及减少运行维护成本;

(2) 排查与分析影响室内覆盖的网络问题和隐性故障;

(3) 提升移动通信网络室内服务质量, 提高投资的收益比。通过优化可以增大网络覆盖、可以提高室内分布通话质量、可以增大话务量吸收、进行有效话务均衡、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服务能力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减少用户投诉。

1.3 室内分布优化要求

(1) 室内分布系统无线网络质量进行测试、分析, 并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并实施, 使室内分布的网络质量达到相关指标标准;

(2) 做好室内外网络切换优化;

(3) 优化室内天线布放位置及功率分配的合理性, 控制信号外泄影响室外通话质量;

(4) 通过优化与话务量有关的参数, 进行室内外话务均衡;

(5) 对分布系统及直放站设备增益进行优化调整, 减少上行干扰与上下行不平衡问题发生;

(6) 排查室内覆盖系统隐性故障, 进行链路平衡调整, 降低系统干扰。

2 室内分布优化解决方案

2.1 室内分布优化流程

室内分布专项优化, 首先通过路测、用户投诉、话务统计等手段进行数据采集, 然后对覆盖强度、误帧率、掉话率、接入失败率、话务量等KPI指标进行专项分析, 主要分析与网络指标要求的差距, 并找出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然后提出优化方案, 提出对物理资源和相关参数调整建议, 然后由基站主设备厂家和室内分布集成厂家进行实施, 实施完成后, 进行验证测试, 直至达到项目验收要求, 最后提交优化报告。

2.2 室内分布优化内容

(1) 弱覆盖及信号外泄优化。弱覆盖及控制信号外泄是室内分布优化中常见的问题, 也最影响用户满意度和用户感知, 这类优化通常也比较容易实现, 通过检查工程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有针对性地对分布系统维护调整、同时辅助调整相关网络参数设置, 来控制信号的外泄, 达到室内分布充分吸收话务、降低对外网的影响。

信号弱覆盖: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沟通大楼业主是否进行装修改动, 审查设计文件是否有漏覆盖区域、对弱覆盖区进行信号覆盖延伸, 解决信号弱区和盲区, 同时优选使用多天线小功率覆盖。

信号外泄:进行信号外泄分析, 调整造成泄漏的天线位置、更换为室内定向天线、在满足覆盖条件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造成泄漏的信源功率、调整网优参数。

(2) 切换优化。切换的问题一般位于切换区的范围和切换区里各个信号的强弱变化, 如大楼的门厅、电梯进出口、室内靠窗边等容易发生切换的区域, 特别是高层大楼靠窗边信号比较杂, 切换会频繁发生, 产生乒乓效应, 这样一方面过多占用系统资源, 另一方面也容易增加掉话的几率。

合理地控制切换区域, 通过调整切换参数, 使切换带的分布趋于合理, 控制切换区的位置和范围大小, 并尽量保证在切换区里参与切换的信号强度能够平稳的变化。对于切换区的位置和范围, 优化时要根据实际的环境加以调整, 另外切换区的位置应该尽量避免在大楼拐角, 因为拐角本身的阻挡会带来额外的传播损耗并造成信号的迅速衰减从而减小切换区的长度。如果无法避免的话, 应该尽量保证拐角处的信号强度有足够的余量来应对拐角的损耗。

切换参数的优化主要包括切换门限、切换迟滞和小区偏置参数的优化, 切换参数的优化目的是既保证各项业务在小区间的平稳切换, 同时降低切换总量, 减少由于切换带给用户业务使用感受的下降。

(3) 邻区优化。邻区优化对于保持用户对网络感受的连续性十分重要, 对室内小区与室外小区的相邻关系进行优化, 避免因为错误定义相邻关系导致切换失败引起掉话。邻区优化既包括室内与室外的邻小区优化, 同时也包括室内多小区间的优化。为了保证移动用户在进出室内网络时保持通话的完整性, 通常会在建筑物的所有入口 (包括人流出入口和车库出入口) 通过路测的方式确定室外邻小区并与室内小区添加双向邻区关系, 而对于在建筑物高层邻窗位置测量到的室外小区, 一般仅设置从室外到室内的单向切换, 既可解决在室内信号较弱区域使用室外信号起呼产生的掉话问题, 也解决了在高层窗边容易产生的乒乓切换问题。

(4) 频率优化。室内分布的频率优化对于降低室内/外网络的互干扰至关重要, 通常对于高层楼宇室外信号较为杂乱的室内环境, 选择与室外网络异频的频率使用策略, 而对于低层楼宇和地下室, 由于外部信号比较简单且对于楼宇内的渗透较少, 在频率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与室外网络同频的频率使用策略。

BCCH频率优化:高层室内分布系统中, 要求检查所有可能覆盖高层的小区, 其BCCH不能出现同频情况;室内分布系统中, 尽可能使用室内专用分配频点;

TCH频率优化:TCH频率尽可能使用专用频点, 对配置较高的小区可以通过扫频选取较好的室外频点。

频率优化中, 排查外来干扰很重要, 如排查异系统干扰、排查干扰器对系统的干扰等。

(5) 容量优化。在进行网络规划时, 首先要考虑室内室外网络容量统一规划。在进行话务预测和网络容量分析的阶段, 将室内网络与室外网络统筹考虑和规划, 对于容量需求快速增长的区域, 特别优先考虑室内业务对容量的影响。相对于进行室外宏站扩容的办法, 在目标区域内有针对性地建设室内网络, 消除“容量黑洞”, 对于提高整网容量更为有效。当目标区域内的室内网络逐渐增加时, 对室外宏站的容量需求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估, 对于容量需求降低的室外宏站采取减配的方法, 这样既可以提高载频利用率, 也可以减低整网的干扰水平。

通过话务模型、楼宇内部人流量的计算和评估来计算单个楼宇需要的平均和最大容量, 以确定所需要分配的载频数。再根据楼宇内结构、覆盖方案和周围网络环境来确定室内网络小区的分区方案。

(6) 2G/3G室内外协同优化。各大电信运营商为维护原2G网络用户群的利益, 最大化利用现有2G网络优秀的网络覆盖和质量资源, 合理进行3G网络建设, 已经开始进行全网的2G/3G室内室外协同优化工作, 这需要服务提供商对网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及本地化的服务网络, 作为领先的电信服务提供商, 国人通信拥有专业化的网优团队和完善的本地化服务网络, 已经为部分电信运营商提供了2G/3G室内/室外网络专项优化, 使得网络不仅能够满足最终用户当前的需求, 而且能够满足运营商对网络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3 室内分布优化案例

在某地市电信大楼18楼的东南侧活动室窗口测试时, 室内小区“电信大楼-18279”的信号约在-40dBm~-60dBm之间, 明显要强于其它邻区信号, 在用室内信号通话时, 话音质量良好, 通过靠马路测房间测试发现, 会频繁切换到1800的邻小区, 通过该DCS1800邻小区再切换到其它的室外邻区, 在这些邻区中 (如:某地市邮政楼-32055) 由于有一些并未与“某地市电信大楼-18279”配置邻关系, 所以又要几经周转才能切换回室内小区, 这就造成了切换频繁, 并且伴随有质差的现象。

除了以上18楼窗口的问题之外, 在各楼层的走道上测试时, 也很容易出现用户通话占用到的是室外小区的信号, 室内信号很强却一直都不占用, 我们可通过参数的调整使其在室内小区信号强度足够强的情况下, 尽量不切换到室外的小区去。首先可以考虑调整优选频段切换的捕捉门限, 但是该室内小区有多个DCS1800邻区, 需要调整的参数较多, 采取直接关掉该小区的优选频段切换功能。关闭该功能并不是不让室内向室外DCS1800小区切换, 而是只允许当DCS1800小区信号比室内GSM900小区信号强一定数值时再触发切换。

调整方案:EN_PREFERRED_BAND_HO (18279) TRUE-->FALSE

参数调整后复测, 手机一直占用在“电信大楼-18279”进行通话, 通话质量优良, 问题得到了解决。

优化前后的对比测试看出, 通过对该室内分布进行优化后, 有效解决了由于该室内分布频繁切换导致质差问题, 有效吸收了该室内分布的话务, 提升了室内通话质量, 提高了室内分布系统的使用效率, 最终提升了用户感知。

3 结语

已成功实施部分省市电信运营商的室内分布优化项目表明,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和优化需要立足于系统, 通过系统参数优化和室内外协同优化, 对室内分布系统的KPI指标和用户感知度的提升,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室内分布系统有效的优化手段。室内分布专项优化是大网优化的其中重要场景之一, 需要我们用新的优化思维方式去实现, 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总结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秋中.中国移动GSM室内覆盖优化指南[S].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 2009.

[2]徐向明.实现高质量室内覆盖的方案探讨[J].移动通信, 2010 (15) .

上一篇:作坊式下一篇:中国民族